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健康讲课的技巧和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健康讲课的技巧和方法范文1
论文摘要: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的主要途径。本文从声音的控制艺术和讲课的语词艺术两个方面,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技巧,力求为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借鉴。
在传递和延续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语言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在师与生、教与学之间,信息的互相传递,多数是凭借语言为中介来进行的。教师传授的知识能否被学生所理解,关键在于他能否把人类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通过语言转化为学生可接受的信息。对于教师而言,没有任何一堂课能离开语言去表达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的艺术性,对于学生知识的接受、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心灵的启迪、情操的陶冶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课堂教学中教师所使用的课堂教学语言既不是严谨的书面语言,也不同于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口头语言,课堂教学语言是“科学严谨的书面语言和灵活生动的口头语言的高度统一。大凡讲课受到欢迎的教师,其语言表达都充满了科学性、逻辑性、生动形象性、富有启发性和幽默风趣。正因为如此,孔子、夸美纽斯、杜威、赫尔巴特等教育界的泰斗们,无一不对教师的语言艺术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极高的评价。无论是满头银发的老教授,还是初出师门的新教师,无一不在追求着教学语言艺术的完美。本文将从声音和语词两个方面对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语言的一些技巧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声音的控制艺术
课堂教学的语言,对于音量、音质、节奏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巧妙的对声音加以控制,对提高教学效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对声音控制不当,不但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更会对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因此,合理的利用声音,是教师语言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一、 发音的技巧
讲课不同于闲聊,它要求音量灌满全教室,并且连续讲话的时间较长。有的教师不知道合理使用嗓子,不懂得发音的技巧,结果要么声音微弱,学生听不见,影响教学效果;要么扯起嗓子喊,结果是“费力不讨好”,过分使用声带,造成声音嘶哑,损害自身健康。只有正确使用发音技巧,才会拥有响亮、动听的声音,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呼吸是发声的基础,“气息通过喉部声带的震动形成声音,再经过口腔和鼻腔协调合作产生“共鸣”,最后通过舌、齿、唇的协调动作发出各种音调,形成我们丰富多彩的声音。吸气是发声的准备,讲课时要求教师吸气多一些,吸得深一些。戏曲演员讲究“气人丹田”,就是在感觉上把气吸到小腹部,发声时总是感到小腹在用力。教师讲课虽不用这样的严格的要求,但尽量把气吸得深,声带才不易疲劳,如果讲课时感到胸部劳累,那就表明气吸得浅了,久而久之会损害自身的身心健康。
咬字不准,吐字不清,语言含糊,这也是教师讲课时常见的毛病。最有效的办法是经常进行朗读练习,选取精彩的文章段落,放慢速度逐字逐句朗读,有意识地注意字音的完整。最好能象曲艺演员那样,选两、三段绕口令,锻炼唇、齿、舌的协调活动功能,持之以恒便能达到“字正腔圆”的目的。
第二、节奏的控制
讲课说话的节奏太快,是许多新教师易犯的毛病。主要原因由于教师精神紧张,没有注意学生的反应,表面上看来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但教学效果却不佳。教学实践表明,教学语言的速度以每分钟90-120个字为宜。节奏过快,发送信息的频率太高,使学生的大脑对听取的信息处理不及,影响教学效果。反之,教学语言节奏过慢,不仅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教学时间,而且会导致学生精神涣散,降低学生听课的兴趣与效果。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学语言的节奏应与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要求等各种因素相适应。学生年龄越小,年级越低,越要相应地放慢讲话的速度,增加停顿;当教师要通过描绘一件生动具体的故事,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教师的讲述可以快一些,这样能较顺利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教师要通过摆出了几件事实,启发学生经过思考得出一个科学结论时,教师的语言要放慢,给学生以充分的推理判断和思考的时;当教师在归纳叙述科学概念、科学结论时,要逐字逐句清晰准确,使学生能牢固地掌握基本概念和科学原理。
第三、声调的掌握
声调上的抑扬顿挫、高低快慢的变化,是教师课堂教学中常用的语言技巧。合理掌握声调,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语音语调的变化是引起学生注意的一个重要因素,无变化的语言则是导致学生疲乏、精力不集中的重要原因。
提高音量、降低音量、沉默等都是教师在教学中常用的手段。一般地讲,教学中讲到关键点时,或需要强调突出某个问题时,可以提高声调,放慢速度;在讲一般性陈述和过渡性的内容时,可用中低声调交替讲解加快语速;当发现学生出现疲态时,应及时更变语音语调,以引起注意,重新兴奋起来。
短暂的沉默是教师维持课堂教学秩序,引起学生注意教学内容,激发思维的一种有效方法。比如,当教室内比较喧闹时,教师利用短暂的沉默,往往会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再比如,讲完一课的重点后停一下—然后再轻声地重复一遍。或向全班同学公开提出问题后,适当地有意地停顿,而暂不要求谁来回答。都能有效的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教学质量。
二.讲课的语词艺术
教师的课堂语言是一门艺术,中国古代的教学论著《学记》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善于讲课的教师,讲起来娓娓动听,引人人胜,不善于讲课的教师,则是平淡无味,使人昏昏欲睡。教师要想上好课,必须先过语言艺术这一关。使课堂语言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词准意切,通俗易懂
词准意切,指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的词语必须准确明了,不能含糊其词。有的教育论著中把其称为“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它要求教师的语言准确无误,必须精确地表达知识的内涵。对各种现象的描绘,对概念、定义规律的表达,都要做到语言词准意切,不使人发生歧义和误解。比如:有的教师望文生义,对概念的解释不进行细致的推敲,“语法就是语言的法则”、“法人就是负有责任的人”等等,这些解释都是不准确的,甚至是错误的。N对传授的知识也不能信口开河,今天说一样,明天说一样,让学生无所适从。即使学术上有争论的,也应该给学生讲明白,我们取哪种说法,使学生心中径渭分明。比如:在《教育学》的教学中,讲到教育的起源这一问题时,就有劳动起源论、生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等多种理论,教师应分别对其进行分析,指出其优缺点,什么理论最正确,应采取什么理论。
既有书面语言的严密精确,又有口头语言的通俗易懂,顺口悦耳,便于说、听和记笔记,这是对课堂教学语言的要求。我们教学的任务是根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要求将教材的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从而使学生能听懂、学会、练熟。其前提条件是教师使学生听懂。如果教师的语言吞吞吐吐、词不达意,使学生听起来糊里糊涂,莫明其妙,这就无法实现教学目的。有些书面语,学生不易理解,这是极为正常的。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教师还必须把比较难懂的书面语言变成比较通俗的口头语言,使学生容易理解。这也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既要词准意切,又要通俗易懂,具有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
第二、亲切热情,文明礼貌
亲切热情,就是在教学中语言要有亲切感,充满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多鼓励,以宽为主,以严为辅;不能老拉着脸,板着面孔。只有这样才能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气氛。比如教师让学生回答问题,学生这时一般都比较紧张,教师应用亲切柔和的语调告诉他:“不要慌,胆子大些,错了也没关系。”再比如:一个学生作文没有按时交,他告诉教师忘在家里了,这时教师可以对他说:“是啊,为了写好这篇作文,你一定花了不少心血,可惜今天不能看你的作文了。这样让学生感到教师和蔼可亲,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礼貌用语,不仅在社交中运用,在教学中更应加以运用。教师不能因为自己是教者,就可以居高临下,动辄训人。和学生说话也要讲礼貌。象“请”、“对不起”、“谢谢”等礼貌用语,让学生既感到与老师之间平等,又感到老师谦虚可敬。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常引用一些名人诗句、格言成语来表达教师的意思,同学们感到老师词语丰富、生动、文雅,也就更敬重老师了。
健康讲课的技巧和方法范文2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学生;主体;教师;态度;引导
一、首先要注重学生的课堂学习主体地位
新课改确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主体地位,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与学习感知,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能够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以便能够更好的实现教学的目标。进入中学之后,学生自身的学习认知、学习意识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对于专业知识的认识还停留在较低的层次,特别是对于体育知识,对于一些基本的体育理念、体育技巧在掌握不完善,所以就需要教师能够做好教学引导。因为在培养学生体育意识的道路上,教师一直都是很重要的角色,不单单是引导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担任着榜样的作用。如果教师能够为人师表,能够用积极向上的态度来陪伴着学生,学生也会在无形中向教师学习。通过榜样的力量,来感受到体育锻炼的魅力,从而对体育锻炼产生兴趣,并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教师也应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掌握学生对体育的看法及态度,以便能够及时的调整教学策略,提升教学针对性,实现教学的有效进行。
二、其次要注重学生的体育健康综合教育
在传统的体育课堂上,教师往往过于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教育,却往往会忽略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由于学生的体育知识缺乏科学的理论知识作为根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学得快、忘得快、知识掌握不牢等状况。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加强对于基础知识、理论知识的讲授,通过教师对体育基础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正确地对待体育,形成正确的对待体育的态度。在讲授的过程中,不能只是理论上的讲课,要避免枯燥的课堂,更注重能够活跃课堂气氛的讲课方式,达到多元化的效果,并且希望能够与实际情况相结合。通过实例的说明,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在讲课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竞赛、演讲、小组表演等模式来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能够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对于体育知识的理论内容与实践技巧都有新的认知,这就需要教师将与体育相关的内容更多地展示给学生,以便能够加深学生的学习认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再次要注重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培养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只是在教师的领导下进行模仿式学习,这也是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方法。但是教学的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却相对较差,如果能够改变之前单纯的训练或者是单纯的讲课的教学方式,应该就会有好的效果。单一的教学方式会让课堂变得乏味,学生会没有兴趣去关注体育课,更不用说体育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就意味着讲课的实际效果是极差的。因此,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让学生不再被动,而是主动地参与,才是培养体育意识首先要做的。在开展室外的训练时,课程越丰富多彩越好。因为,现在的学生大多数生活环境优越,刻苦精神和意志力都有待加强。夏天和冬天,因为天气的原因,很多学生不愿意参加课外的训练。如果教师能够开展多类型的体育训练活动,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就会慢慢喜欢上这些体育活动。比如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学习内容的选择,从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需求入手进行课程的规划与实施,就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的参与课堂,提升学习的积极性。
四、另外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学习兴趣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更好的实现学生的课堂学习主体地位,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去,让他们将体育课堂当做是一项快乐的学习项目,更好的实现学生的学习效率。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喜欢体育、喜欢运动,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享受到体育的快乐,那么久而久之,学生对日常的体育训练也会有兴趣,这样培养体育意识也不再困难。长期在这种氛围下训练,也能够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使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能够健康地发展。
五、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德育素质
笔者认为,体育教学中教师除了做好学生的体育技能培养之外,也要做好学生的综合认知教育与道德品质教育,其中合作能力的培养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合作也是新时期人才必备的一项基本素质,日常的体育训练中,有很多活动都需要团队合作。合作意识与体育训练是相辅相成的。在体育训练中,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意识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并且能够学会与他人合作,而不至于太自我化。反之,也是因为合作意识,能够更好地进行体育训练,与他人共同努力,得到集体的胜利。这种靠团队取得的胜利比个人得到的胜利更有价值,更值得被称赞。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集体意识得到了培养,合作意识得到了升华,这对于他们的身心发展都有极大的促进意义。
健康讲课的技巧和方法范文3
一 、作好教学工作首先要具备良好的师德。
“有德无才要误事,有才无德要坏事”可以说明师德的重要性。要树立良好的师德先决条件就是要热爱教学工作,要充分认识到教学工作的伟大和重要。同时政府和社会对教师这个职业也给予了极大的尊敬和认可,教师这个行业“传道、授业、解惑”所特有的成就感,这些都足以吸引我们全身心的投入这个行业中。具备良好的师德以我的理解应该表现在对业务的认真钻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对待学生生活上要关心,学业上要严格要求,要作到“严而不畏,敬而不远”。青年教师在师德建设上应该时刻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
二、作好教学工作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己的教学基本功。
1.、认真作好课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第一步要写好教案,这里面要注意要对教学对象定位,是给什么样的人讲课,不同的授课对象要有不同的层次和深度。同时要尽量多的占有素材,写教案时要备有多种教材,教案不是教材的翻版,每一个英语单词的要点和英语语法要从多种教参中选择适合学生的教法,研究利用何种讲法学生更明白,理解得更透彻。教案不能多年一贯制,要认识到即使是讲同一门课,每次重复对教师来说都是专业知识、学业上的挑战,力求每次教学对知识要有更深入的认识,内容上则应该不断地追求更新、更前沿,以这样的态度写好每一次的教案都是对自己专业知识的一种检验和提高,不仅是对教学工作对于科研工作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其次,在写好教案的同时,每堂课之前还要做好上课的准备,比如对第二天要讲的内容,要预先对内容进行安排,列出提纲。对于青年教师来说,因为教学经验不够导致对教学的控制能力不强,因此最好能够在每次课前,自己试讲一下。 再次,要重视辅导和答疑工作,在上一门课之前有条件的话最好能给老教师先担任一两次辅导工作,这样可以把本门课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复习同时可以吸收老教
师的教学经验。不要因为学生在答疑时可能会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就对答疑充满畏惧感,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无所不知的,一时回答不出学生的问题没有什么可耻的,这反倒可以促进自己对知识的查遗补缺和深化理解,甚至有可能帮助你在该领域做出创新。
2.、讲课时注意的一些事项。
讲台如舞台,做好讲课前的准备就好比一个演员在表演之前背熟吃透了剧本中的台词,但能否取得较好的舞台效果,还要取决于演员的表演技巧和临场发挥,教师讲课如同演员表演一样,讲课的方法技巧以及教师的临场发挥都决定了教学效果 。首先,要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要求教师有良好的教风,作为教师要更加严格遵守教学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能迟到早退更不能旷课,教学时间变革应该及时通知学生,仪容和穿着应端庄大方。
其次,教师可能并不是天才的表演家,但应该是专业知识传授方面天才的演说家。许多老教师的教学经验,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他们的课之所以吸引人,不仅在于功底深,知识扎实,更在于他们具有突出的口头表达能力,具有很高的说话艺术。当然对于青年教师来说,在说话艺术上可能还达不到老教师的高度对此也不要泄气,我们应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以这种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说话不仅要求做到条理分明,生动、流畅、准确,而且要求做到严谨、缜密,同时在声音上则尽可能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生动活泼。
再次,板书就像舞台的布景,是讲课的重要辅助工具。一笔清秀漂亮的粉笔字,整齐美观的布局都能给学生以美好的印象,更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上面的标准虽然我们青年教师大多还达不到,但它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最后,其他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讲课时要脱稿,不要有口头语,内容要有逻辑性,最好能在开始时简单回顾上次课的内容,并顺势引出本次课的内容,在本次课结束前对当堂的内容进行总结,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还要注意多和学生进行互动。
三、在学生管理工作方面的几点体会:
学生大多住校,离开父母的管教,孩子的行为会有些散漫。所以我也一直在观察所有学生的动向,一发现有不对劲的地方我就及时处理,把危险和不健康的心态扼杀在摇篮里。在我带班的短短几个月当中,我深知“没规矩不能成方圆”的道理,但同时我也真正的做到了“严而有格、严而有度、严而有恒”。这十二个字对我来说是我的座右铭,我也一直坚持这样做。对学生就是要有一种“严格要求、
健康讲课的技巧和方法范文4
大学是一个学生吸收社会经验和学习知识的重要场所。而大学课堂更是学生与教师进行交流的最大平台,打造幸福课堂,有效率的课堂的重要性变得尤其重要。教师在学生面前是一个文化的传播者,等同于一个传教士,教师的教学风格直接影响了学生对课堂的兴趣以及课堂满意度。适应当代大学生课堂心理需求,是广大高校教师应该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幸福课堂的标准
(一)人际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打造幸福课堂的钥匙。师生在教学中可以彼此沟通,交换意见,协同活动,教师与学生可以通过交往真正感受到个体的价值与尊严,让彼此共同进步。学生可以从教师那里得到知识,教师也可以从学生那里得到新的启发,这种进步是相互的。
(二)沉寂其中,参与
对于学生们而言,只有参与和思考才是得到课堂乐趣的最佳途径。如果一味地被教师灌输以及单方面的指点,是不能把完整的知识融合到自己的精神世界里的。学习的主人是每一个个体,而在课堂上,这些个体就是每一位学生。教师们要做的是让学生自己变成课堂的主人,并激发出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望。
(三)积极的情绪
幸福的课堂应该充满着乐趣,积极的态度要深入到骨髓。没有枯燥无味,也没有强制灌输,更没有令人反感的理论,也没有纯粹公式的演练,课堂中充满着灵动。教学的方式灵活多变,学习的态度是主动的,学生带着笑容走进课堂,带着收获离开课堂,享受着青春带给我们的快乐,并且不断进步。
(四)课堂要有意义
大学的课堂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从最原始的传授变为交流。有的课堂,一堂课下来学生们很大收获,或者豁然开朗。教师要打造课堂的核心内容,要运用自己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们通过一堂课之后必须有特别的收获。
二、教师教学风格的种类
(一)理智型教学风格
这种教学风格有的特点是教师更加强调理论知识层面,讲课时层次感分明,解释重点或难点时思路清晰明确。容易学生们做笔记,并且复习的时候容易回想起课堂教师讲课的内容,主动权更多的在教师手里。
(二)情感型教学风格
这种教学风格更多用于情感丰富的教师。讲课时教师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每一位同学,用滔滔不绝的话语以及震撼人心的词汇来影响学生。让学生学习起来更有效率,更容易进入课堂的氛围中。教师往往通过自己特有的音调让学生们感觉时而紧张,时而放松,总而言之,让课堂变得活灵活现。这种教学风格对教师的要求也是很高,效果当然也不错。
(三)自然型教学风格
这种教学风格比较多用于应用学科。教师通过轻描淡写的描述以及与学生们的交流,让同学自主地参与进来,主动思考,主动合作。一些很难的知识点,教师们从浅入深,从易到难。每一步每一个思路都很清晰,让学生们感受不到压力,同时又能迅速掌握难点。这一类教学风格对教师的要求较高,一般女教师或者年纪偏大的教师用的话效果更佳,也适用于难度较大的学科课堂之上。
(四)幽默型教学风格
这类教学风格也许是学生们最喜欢的一种教学方式之一。课堂的氛围随着教师一次次的幽默,一次次的玩笑打造得无比美好,没有压力,只有欢乐。同时,教师通过自己独有的人格特质来感染学生,在欢笑中让学生掌握知识点。这一类教学风格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教师的性格需要开朗,要和同学打成一片,同时要掌握好尺度。幽默而不失风度,有趣而不失威严。尺度要恰到好处,假如光有幽默没有教育,那课堂会很散漫,学生自然不能从中得到更多的东西。
(五)技巧型教学风格
这类教学风格对教师的要求较高,需要教师在课前备课非常完美,想到会发生的各个情况。通过对课堂的把控能力,以及对学生们的了解,结合提问、假设、讨论等方法,让学生自主找到问题,并且得到解决。教师要巧妙地利用同学们的心理,要激起同学们的求知欲,同时把一个个问题相应地解决。让学生们在不知不觉间掌握知识。一堂课下来一个半小时,可是在老师完美的操控下一个半小时将变得非常之快,一点枯燥无味的迹象都没有。
三、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采用方便抽样的方式抽取吉林农业大学学生,大一到大三学生为被试(大四的课程一般来说很少所以不作为被试对象)。有效问卷476份,问卷回收率98.2%。其中男生215名,女生261名。研究工具:总体幸福感量表(GWB)(中国版),自编的教学满意度调查表,生活满意度量表。统计方法:采用spss17.0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
四、调查结果
五、分析讨论
(一)大学生幸福感与课上质量的关系
1.大学生幸福感与课堂缺席率有显著相关
《总体幸福感量表》六个因子得分显示;在健康的维度上,缺课20%以上的学生显著高于无缺科和20%以下的学生;在精力的维度上,无缺课的学生最高;在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上,无缺课的学生显著高于缺课的学生;在忧郁或愉快心境上,三者均存在显著差异,一次未无缺课的学生高于缺课20%以上的学生和缺课20%以下的学生;在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上,无缺课的学生高于缺课的学生;在松弛和紧张维度上,无缺课的学生显著高于有缺课的学生。在总分得分上也显示,上课率越高,主观幸福感分值越高,上课率高与主观幸福感呈正比。
《生活满意度量表》的调查中我们发现,非常满意和满意的结果更多的一次是:无缺课>缺课20%>缺课20%以上。低于中等水平和不满意的结果更多的一次是:缺课20%以上>缺课20%以下>无缺课。
这说明学生课堂的出席率直接影响幸福感。对于大学生而言,虽然不及高中和初中时期把大量的时间用于课堂之上,可课堂还是大学生的主旋律。因此,不管从个人发展层面,还是从总体幸福感而言,打造一个良好的课堂,一个吸引学生的课堂是至关重要的。
2.大学生缺课与教师讲课质量有显著相关
本次研究进行了对于学生们对课堂质量的评价和课堂缺课的原因,如表2。统计是针对学生进行的,也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的。在教学质量评价的调查中我们得知,对教师教学方式的满意度方面,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选择最多,这说明大部分学生非常认同老师的教学方式。在对教师教学态度的满意度方面,最多的选项是一般,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也较多,不太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极少。这说明教师的大多数教学态度还是可以的,只是还有待提高,因为一般选项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对教师解答问题的满意度方面,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最多,对教师课后交流的满意度方面不太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选项最多。对目前专业的满意度方面,虽然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是最多的选项,不过其他选项的数量也不少。
(二)大学生喜欢的教课风格
在学生们喜欢的教学风格的调查中,发现幽默型教学风格是最受同学们喜爱的。其次是技巧型教学风格,见表3。每位教师的教课风格是不同的,而且学科的不同教师所选择的教课方式也是不同的。没有哪个最好,只有哪个更合适。从学生角度而言,学生们喜欢的课堂氛围是愉快的,是一种在快乐的心情下进行的学科交流,同时结合技巧型授课方式的话,学生们会更加喜欢。
健康讲课的技巧和方法范文5
[关键词]社区护理;教学;师生互动
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的单向传递的教学模式,学生缺乏参与的机会、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教学效果差、各方面能力得不到很好锻炼。为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强能力适用型护理人才,笔者引入先进的师生互动理念,在社区护理的教学实践中探索良性的师生互动机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择我校06级3+2护理1班、2班104名学生,年龄18~20岁,均为同年入校。两个班均采用相同的教材,由同一名教师授课。
(二)方法
根据教学内容分别采取理论课、见习课、讨论课等多种教学形式,其中理论课26学时,见习课8节、讨论课20学时,共计54学时。课程结束时采用综合评价的形式评定学生成绩。
1、理论课
(1)教学内容将教材前5章列为理论课讲授内容,包括绪论、护理程序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流行病学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社区家庭护理、社区健康教育,这5章相当于社区护理的总论部分,详细介绍了社区护理产生的背景、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工作方法,学生以往未曾接触或学过,故采用理论课的形式由教师重点讲授。
(2)教学方法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以提问、自学、案例分析、图片展示等方法加强师生互动,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见习课
见习课安排在所有教学内容结束后进行,采取课堂介绍和实地参观相结合的方式。首先,邀请我校附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主任及护士长给学生介绍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成立背景、科室设置、人员结构、目前开展的服务等内容,之后,再让学生分散到该中心实地参观,参观结束后组织学生讨论并写出见习报告,由老师修改后记成绩。
3、讨论课
(1).教学内容为教材的后6章内容,即社区护理学的分论部分,主要讲述不同人群的健康保健,包括儿童、青少年、妇女、老年人、中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这部分内容与护理专业前期课程重复较多,以往采用理论讲授的方式,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学习不积极,课堂气氛沉闷,因而本次采用了讨论课的形式。
(2).教学方法综合应用小组学习、角色扮演、模拟教学、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每次课期前把每班学生分为4个小组,每组10名学生左右,每组负责一个讨论课题,提前把小组作业布置下去,让学生有充足的准备时间。上课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各组组长作好记录并代表组员上讲台作汇报,最后由教师作总结。
(三)课程成绩评价
采用综合的评价方法,出勤与发言占10%、作业占20%、期末书面考试占70%,总分100分。在课程考试结束后,采用自行设计的《社区护理学教学情况学生评价表》对104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发出104份,收回104份,有效率100%。
二、结果
(一)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
104名学生对社区护理学教学效果的总体评价为:非常满意61(58.6%).较满意28名(26.9%)、基本满意2名(11.5%)、不满意3名(3%),即总满意度为97%。
(二)学生的课程成绩
采用出勤及发言(10%)、作业(20%)、理论考试(70%)综合评定方法,对学生进行考核,学生平均分为79.09分,无不及格学生。
(三)师生互助机制的形成
通过本轮社区护理教学的实践,基本摸索出一套有利提高教学效果的社区护理学师生互动机制。在该机制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双方均以学生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下,综合应用理论课、见习课、讨论课相结合的形式,共同参与社区护理的教与学,见图1。
图1社区护理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机制
三、讨论
(一)师生互动概念
现代教育观念认为: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向交流过程,具有明显的互动效应。师生教学互动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师生之间相互对话、相互讨论、相互观摩、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师生互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任何一方的作用都不能忽视。
(二)师生互动原则
师生互动的基本原则是强调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师观。现代新型教师不应是以施教为谋生手段的教书匠,而应是充满爱心的教书育人的践行者;不应是已有一桶水,然后不停地倒给学生的灌输者,而应是孜孜以求的学者和学习者;不应是居于学生之上的发号施令者,而应是循循善诱的心理辅导工作者;应该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引导者、同行者与合作者。再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的建立。教师应努力建立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形成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能在一个欢乐、和谐、宽松的环境中学习。
(三)师生互动机制的运用提高了教学效果
1、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根据讨论课题目查阅资料,再以讲课或表演的形式展示出来,整个过程都是由小组成员独立完成的,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调查显示,98.%的学生认为自学能力得到了锻炼。
2、培养了小组协作的能力
在完成各组作业过程中,小组成员认真讨论,仔细分工,有利于合作能力的培养。调查显示,95%的学生认为培养了一定的小组协作的团队精神。
3、掌握了一定的讲课技巧
在健康教育讲座的模拟中,学生既是讲课者又是听课者,实际体验了讲好一堂课之不易。调查显示,84%的学生通过模拟健康教育讲座,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讲课技巧.
4、提高了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
角色扮演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表演欲和创造欲,通过角色语言的设计,进一步体会了沟通的技巧,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
(四)运用师生互动机制中应注意的问题
1、重视师生的情感互动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的心理活动中,人的情感与认知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所以,课堂教学过程并非师生共同参与的纯认知过程,仍然是融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为一体的过程。学生对教师传授的客观知识并不是想象的那样机械地全盘接受,是有一定选择性的,而情感却是影响着学生对各种信息的选择、吸收、操作、推理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因素。因此,要使学生接受教师传授的客观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必须有师生在情感上的共同介入和相互作用,没有师生情感的共同参与,再好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也难以保证理想教学效果的实现。
2、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师生互动机制的良性循环有赖于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活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仅采用单纯的讲授法是不够的,应该注意采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方法,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提问、发表评论,鼓励学生讲课、做报告、角色扮演、写心得等,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以理论课、见习课、讨论课为主要形式的社区护理教学师生互动机制,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遵循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原则,真正体现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收到良好的效果。师生互动实现了教学相长的目标,不仅促进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还促进了教师素质的完善与提高,获得双赢的结果。教学是一项充满智慧和情感的工作,让我们通过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创造更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出更多强能力高素质的学生。
参考文献:
[1]董哲,韩黎丽.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公报[J].医学教育,1994,9:3-6.
[2]赵秋利主编.社区护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50.
[3]邵拥军.高校师生互动教学机制的研究[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6:14-16.
[4]潘晓卉,郑家茂,徐悦等.研究型卫校本科教育必须突出师生互动[J].东南卫校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8(2):120-123.
[5]贾秀英,宋泳红,周红等.护理教学中CMC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7):642-643.
[6]曾天德.卫校课堂教学中师生情感互动的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2,5:39-42.
健康讲课的技巧和方法范文6
关键词:美术鉴赏;教师;学生
一、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美术鉴赏是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拓展与延伸。它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和主体性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和理解世界多元文化。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主要有增加学生的美术知识和艺术素养、美育、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等三方面的作用。美术鉴赏教学只是一种教育手段,其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才是美术鉴赏教学要达到的目标。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还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美术鉴赏教学最主要的作用就是通过让学生感知美术这种艺术形式并进行审美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美术鉴赏教学中使学生获取其他能力的功能是审美欣赏的继发。正如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学生也会或多或少得到一些类似艺术鉴赏中的审美体验也是其他学科的继发。
二、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存在的问题
1. 美术鉴赏课的地位还未提到应有的高度。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现状首先体现在学校、家长和学生对高中美术鉴赏课的不重视。学生的不重视主要表现在主科的分数压力大,每个学生都努力备战高考,没有空余时间来顾及美术鉴赏课程,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解难题,背答案上,无法抽身于美术鉴赏课之中。加之高中生美术鉴赏的能力和基础参差不齐,整体水平各不相同,对美术鉴赏的理解不能统一,导致课程难以开展。由于高中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下,美术学科不纳入高考,所以学校不重视。美术教师的业绩和学校的效益都不能与其它学科的教师同等,所以学校在进行组织教学过程中,通常将美术课的内容和时间进行压缩。家长的不重视是由于美术科目不参加高考,所以学生的学习内容都要以高考为重,他们认为美术教育在学生实际生活中并无多大用处,可有可无。但是美术鉴赏能力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做到的,如果花大量的时间去学习美术鉴赏,不如多背几个单词,多解几道难题或者多锻炼身体,保持头脑清醒。
2.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师素质不高。
美术鉴赏课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需要有广泛的美学理论和强大的文化内涵作支撑,需要教师的美学理论知识非常丰富和教育技能的牢固,能够有效地把美术理论和美术鉴赏课紧密地结合起来,带动学生进行深入理解什么是美,推动了美术鉴赏教学的发展。然而高中阶段,由于学校、家长、学生对美术课的不重视,对美术教师各方面的要求也相对比较低,许多美术教师在这样的氛围中过着能过一天是一天的日子,没有把美术课的推进和发展提上日程,阻碍了高中阶段美术鉴赏课的发展。
3.美术鉴赏课教学手段落后。
美术其实是一门注重体验、实践的学科,教学过程中要将体验、鉴赏和实际操作相结合,是一门思维活跃、教学容量大、视野开阔的课程。然而在高中美术鉴赏课的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大多数是采用讲授法,给学生们传达的一般都是美学的理论知识,且多媒体、网络设备的使用情况也比较少,教学手段少。美术鉴赏的课程内容乏味枯燥、作品不够经典,鉴赏内容单一。教师上课不能将体验与鉴赏进行有效地结合,学生就难以理解。
三、高中学美术鉴赏课的教学对策
1. 让学生学会观赏。
美术鉴赏首先要有美术作品,教师可以选择几件有代表性的作品。在课堂上,教师应明确规定学生不准做其他科目的作业,从外部因素方面隔绝对学生有转移注意力作用的物质。在美术鉴赏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首先学会观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观察作品,期间不提问。教师不要让学生产生“观赏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的错觉,不要让学生有压力,这样学生才可能进行纯视觉的艺术欣赏。轻松的环境有利于学生产生愉悦感,在美术鉴赏过程中让视觉与心灵更紧密地交流。
2. 让学生亲身体验。
每一位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都倾注了内心的情感。对美术的鉴赏需要心灵的感悟,只有亲身经历,才能找到艺术的思想源泉,才能体会到作品的含义。教师可以举办一次画展,安排学生寻找相关的素材,组织学生作画,最后把大家的成果拿出来欣赏和讨论。学生在欣赏和讨论的过程中可以分享作画的技巧,可以提出所遇到的问题,可以相互借鉴好的方法或者提出改进的意见。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创作美术作品过程中的喜怒哀乐,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又让学生对美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3.让学生上课。
在美术鉴赏教学阶段的中期,教师可以将上课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导自己的课程,充分调动每位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适当分配任务,搜集相关的艺术作品,安排学生课前预习,做好讲课的准备。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任务,各个小组分工合作,最后在课堂上统一起来。这样的方法与只有教师单独授课的方式相比,更有灵活性,更符合高中学生的兴趣。当然,在学生讲课的过程中,教师在旁观的同时,应当适时地做出一些指导,如提醒学生色彩选择的差异性和与美术相关的一些常识等。教师可以在学生讲解的过程中随时提出一些问题,可以加入学生的探讨,和大家一起学习,这样可以真正体现出师生的互动关系。最后,教师对整堂课进行总结,指出学生讲课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对优秀的表现做出肯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