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说话沟通的技巧和应变能力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说话沟通的技巧和应变能力范文1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1-0064-02
最近听了苏教版一上的口语交际课《打电话》,其中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段,引起了我的关注。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是每次打电话都非常顺利,我们可能会遇到哪些突发的状况,又该如何应对呢?
(同桌讨论,汇报交流)
生1:如果接电话的人不是我们要找的人,可以请对方转告。
生2:如果周围环境特别吵,我们的声音要大一些。
(交流中,师生几乎预设到了所有突发的状况及应对方法)
师:同学们真爱动脑筋,那我们就来演一演吧!
生3:喂,请问小明在家吗?我是小刚。
师(扮演奶奶):喂,能再说一遍吗?对不住啊,奶奶耳朵听不清!
生3(提高音量):奶奶,我是小刚!请您转告小明,明天的社团活动改期了。
师:好的,谢谢你啊!
…………
课堂行进至此似乎并无不当,教者对打电话时“突发状况”的追问,体现了口语交际教学对日常的口语交际现场复杂性的关注。经过“设疑―思考―交流”的层层铺垫,学生面对“突发状况”的表现也是镇定自若,对答如流。但静下心来一想,不禁生出一丝疑虑,学生此刻的“应答自如”经得起真实生活的考验吗?
真实的交际现场,人与人之间多数是即兴说话,临场发挥,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一种在无准备的情况下,实时应答的能力。具备了应变能力,人们才能遇事不慌,处变不惊,成功进行交际活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明确提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以此反观课例,学生此刻的应答自如,并非是“急中生智”,而是一场基于充分准备的”精彩”展示。对突况的充分预设,或许为学生今后的积极应变提供了策略的支撑,但是口语交际教学不能仅仅把方法的传授、知识的获得作为唯一的价值追求,我们还应看到,“措手不及”,这样真实的交际情感体验,“霎时应变”,这样积极的言语思维挑战,也都在无形中被“过度准备”消解了。学生应对能力的培养,呼唤毫无准备、意外不断的言说语境。
1.虚拟走向真实,情境创设有意外。
相较于模拟情境,真实的、有意外感的交际事件,更能激发学生言语的创造性,点燃应对的激情。如苏教版二下口语交际课《学会转述》中,于永正老师巧妙安排,让吉老师到课堂上寻找张老师,告诉她姑妈来南京一事,好端端的一节课被打断了,学生们的目光中满是惊诧与好奇。恰巧张老师又不在,怎么把这个要紧的消息告诉她呢?真实的需要激发起学生交际的热情。趁张老师还没来,于老师鼓励大家先练一练,并通过评价把转述的方法渗透其中。当张老师赶来时,同学们纷纷举手,热情地向她转述吉老师的话,转述成了真实的交际。于老师精心设计的意外,打破了常态的课堂情境,却又如此真实可信,学生们几乎不认为自己是在学习口语交际,而是与朋友进行平常的交流和平等的沟通。惊愕、好奇、快乐、满足的情感体验与积极助人的交际需求,形成一股强大的内驱力,促使思维快速运转起来,生成应对的智慧。
2.巧设障碍,交际过程有意外。
意外,是生活的必然,生活的真实。如何让交际过程也有意外之感呢?教师可以在学生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设置一些小小的“障碍”。比如:苏教版二上“问路”教学,师生即兴表演中,教师就可以答非所问,故意制造事端来“为难”学生,把学生预想不到的情况呈现出来,这样就“逼”着学生思考如何应对。比如:苏教版六上“学会采访”教学中,学生扮演“专栏记者”,老师扮演被采访的“新闻人物”有意答非所问,提出刁钻的问题,拒绝回答问题,喋喋不休地自顾讲述等等。这样,学生才能够进入特定的情境中,从采访的模拟中学到怎样采访。
巧设障碍,还能真实地暴露出学生应变能力的原初状态,利于教师针对性地指导。比如:苏教版五上“学会拒绝”教学中,学生扮演好朋友甲,老师扮演“不知趣”的同学乙。面对同学一而再、再而三的不合宜请求,第一回,学生甲简单拒绝了,到第二、第三回,他已面带愠色,无计可施。如何拒绝才能既不损伤同学间的情谊,又顾全到自己的权益?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委婉术”这一交际策略,成功化解了言语冲突。交际过程中,教师所设的障碍不同,应变能力的指向也不同:如何控制焦虑,避免分心;如何排除会话干扰;如何在演说中,根据突发事件(时间不够、技术困难等)改变技巧;如何利用反馈及时调整语言的运用;如何通过提问、概括、举例来寻求对说话内容的理解等等,这种种交际策略都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突然状况”下暴露出的具体状态展开教学。
说话沟通的技巧和应变能力范文2
为了提高自己的独立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学会人际关系的处理,锻炼随机应变的能力以及提高自信、增加经验,我在暑期开始后进行了本次实践。临西县益众大药房销售量较好,客源丰富,平时业务较繁忙,是个适合锻炼工作能力的地方。
XX年7月9日,我正式来到益众大药房开始了暑期打工的生涯。第一天来到这里,老板给我具体地介绍了我的工作内容,负责平时的药品上货,入库,还有接待客人。这些工作内容听起来很简单,但对于零基础的我也是一次挑战。首先,药品的种类繁多,药品名也复杂难记,每次上货时,我都是速度最慢的一个。因为需要把所有新进的药品归类,光是熟悉所有的药品摆放位置我就花费了不少时间。然后就是入库。不仅需要把备用的药品拿到库房归类摆放整齐,还需要把药品的具体数量、价格等信息输入电脑,这也是我需要花费时间学习的。最后也是我主要的任务就是接待客人。一天当中会遇到形形的人,可能与我的性格有关,开始工作时我总是不敢和陌生人说话,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后来经过老板的指点和慢慢的摸索,我慢慢地能够与进店的客人进行愉快的沟通并且指导他们在哪里买药和缴费。一个多月下来,我明显的感觉到我的随机应变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提高了,最重要的是增强了自信。
整个社会实践总共是50天,这50天里我最大的体会就是有些事情看起来无法完成,但是只要敢于迈出一步,我们就会发现看起来难以完成的事其实没有那么不可逾越。这次的实践拉近了我和社会的距离,也让我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经验。社会才是学习的大课堂,不同于学校和家庭的象牙塔,只有融入到社会中,才能为我们未来更激烈的竞争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最重要的一点感悟就是专业的重要性。身为新闻专业的学生,就要做到敢说,大方不拘谨。在一个多月的接待客人的工作后,我已经不拘谨于与陌生人交流,我想这为我以后的专业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平时与朋友和家人交流时说错了有时候也无可厚非,但与客人交流时要很小心说话的语气和方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药店的利益
其实,实践活动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实现自我超越。在药店实践的这段时间,付出的不只是汗水,还有生活、工作的智慧和技巧。因此,自己变得更成熟了,少了份脆弱,多了份坚强,学会了独立,也了解了父母的不易。在未来,认认真真学习、勤勤恳恳工作,这才是真正的生活。
说话沟通的技巧和应变能力范文3
【关键词】航空服务 职业素质 性格 亲和力
近几年来随着武汉市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武汉航空市场也快速持续升温,客货流量呈现迅猛增长势头,尤其是去年10月武汉成为国内首个航空运输综合改革试点以来,湖北省武汉市政府又设立了航空发展引导的专项基金,更使武汉航空市场成为了各家航空公司眼中的“焦点”,纷纷在武汉增大运力投放。但目前武汉地区航空业空乘人员中拥有本科学历者仅占15%左右,大都只是经过三到四个月的“速成”培训便登机服务,地面服务人员中拥有专业学历背景者也非常少。随著我国航空业的发展,航空企业表示,今后将不再聘用未接受专业院校系统学习与培训的空乘人员和地勤人员。本文综合国内各大航空公司在我院进行的专业面试过程和对航空服务人员的职业要求展开讨论。
一、航空服务专业学生的面试状况
众所周知,面试主要是测验应试者的社会意识和反应能力。从理论上讲,面试可以测评应试者任何素质,但由于人员甄选方法都有其长短,扬长避短综合运用,则事半功倍,否则就很可能事倍功半。因此,在人员甄选实践中,业内人士并不是以面试去测评一个人的所有素质,而是有选择地用面试去测评它最能测评的内容。各大航空公司对航空服务学生的面试,在程序上基本都达成了“共识”。对航空专业的面试主要分初试和复试。一般来说,初试阶段,主要对应试者的身体(身高、体重)、身体姿势进行目测,评价应试者的总体印象。评价应试人员的站姿、走姿要求。站姿高雅,两眼永远凝视对方,走时身体挺直,面带微笑,保持与考官的距离。航空公司面试人员根据参加应试者简单的几个动作,对应试者的身体比例、气质、五官进行测试,挑选出符合要求的应试者,进入下一轮的面试。每轮面试后,应试者都要求在考场等候下轮面试通知。在第二轮面试时,面试官会要求应试者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如姓名,特长等,对应试人的声音、吐字是否清楚做出判断。第三轮面试,由考官对应试者发问。面试内容包括英文对话以及和行业相关的问题,内容较为详细。考官根据考生的回答衡量应试者的亲和力、说话技巧、应变能力、求职动机和英语能力等。
二、航空服务专业的职业素质要求
从各航空公司考察应试者的面试过程直接反映出航空公司对于航空服务员这一职业的要求。首先飞机客舱服务是民航运输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反映了航空公司的服务质量。在激烈的航空市场竞争中,直接为旅客服务的空姐的形象和工作态度,对航空公司占领市场、赢得更多的回头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民航地勤服务工作人员的服务仪表仪容、服务意识和职业道德基础、服务语言应用能力、应变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群体合作能力、社会交际能力等也体现了服务质量与展示企业形象的作用。作为一名专业的航空服务人,职业要求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1、首先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杨虹女士曾说过,航空服务工作是非常辛苦的,当自己理想中的美好的空姐生活被现实工作的辛苦打破后,要能一如既往地主动、热情、周到、有礼貌,要认真负责、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做好工作,面对任何环境的诱惑,依然能坚守岗位。
2、有较强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意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服务质量的高低决定了企业是否能够生存,市场竞争的核心实际上是服务的竞争。民航企业最关心的是旅客和货主,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赢得旅客,就必须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理念。服务意识是经过训练后逐渐形成的,是不能用规则来保持的,它必须融化在每个航空人的骨子里,成为一种自觉的思想。
3、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空姐在人们的眼中是在空中飞来飞去的令人羡慕的职业,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承担了人们所想不到的辛苦,飞远程航线时差的不同,飞国内航线各种旅客的不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特殊情况随时都会发生,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就承受不了工作的压力,做不好服务工作。
4、刻苦学习业务知识。一名航空人,需要掌握许多的知识,比如,在飞往美国的航班上,空姐首先要掌握中国和美国的国家概况、人文地理、政治、经济等基本内容,还要了解航线飞越的国家、城市、河流、山脉以及名胜古迹等,还要掌握飞机的设备、紧急情况的处置、飞行中的服务工作程序以及服务技巧等等。可以说,空乘服务人上要懂天文地理、下要掌握各种服务技巧和服务理念,不但要有漂亮的外在美,也要有丰富的内在美。
5、学会沟通。语言本身代表每一个人的属性,一个人的成长环境会影响每个人的说话习惯,作为一名乘务员要学会沟通的艺术。不同的服务语言往往会得出不同的服务结果。如对老年旅客的沟通技巧、对特殊旅客的沟通技巧、对发脾气旅客的沟通技巧、对重要旅客的沟通技巧、对第一次乘飞机的旅客的沟通技巧、对航班不正常时服务的沟通技巧等都要掌握。在空乘服务中,一句话往往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三、航空服务专业课程体系的侧重方向
根据航空公司对人才的需求确定课程要素,探索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建设并召开企业专业顾问和校内教育专家参加的岗位工作分析座谈会,详细讨论与分析专业所面向的岗位。由此分析得出的工作过程特点,显示了本专业与其他专业的职业区别,为后续学习载体的选择、学习内容的确定提供了指导。企业专家指出,在地面、空乘各岗位,服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职责主要有三个方面:确保安全、提供服务和展示企业形象。公司对员工有较高的服务能力和职业素养要求,为此要求工作人员在个人形象举止、礼貌语言运用、服务行为、异常和突发事件处理时符合公司服务标准中的职业要求。
职业素养的培养是航空服务专业学生适应工作岗位和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航空服务专业学生的培养要依照民航企业对员工素质的要求,结合学生和学校的实际,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系统化、综合性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以使学生作为一名后备民航企业员工初步养成符合未来工作要求的职业素质和修养。
1、礼仪素质的学习。主要进行礼仪基本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操作技巧的训练。对该课程的教学设计是在“掌握知识、强化能力、养成素质、善于实践,具有较高礼仪修养的民航服务人员”的整体教学目标指导下进行的,既强调扎实的服务礼仪理论基础,又着重培养优秀的民航服务礼仪技能;既注重养成良好的服务人员职业素质,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与学生的双向交流;注重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形象的塑造;注重学生纪律性和团队精神的培养,注重课堂内外相结合。
基础训练部分以航空服务专业学生的个人礼仪为主。例如个人礼仪中的仪容仪表要求、着装要求等。在这部分的训练中,主要通过礼仪规范、行为规范、专业形象、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强化训练,培养学生具备民航服务人员的基本素质,规范学生的言谈举止,树立服务意识。模拟实训部分主要通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服务礼仪技能水平,在礼仪规范、行为规范、专业形象、语言表达、应变能力等各方面帮助学生树立对民航服务的正确认识,培养满足服务对象的个性以及对问题和事故的处理能力,以满足服务性行业职业活动的特殊要求,适应社会和行业发展的需要。
2、性格和品格的培养。航空服务工作是一项与人直接打交道的工作,每天在机场、飞机上要接触上千名旅客,所以她随时需要与旅客进行沟通,没有一个开朗的性格就无法胜任此项工作。同时,空中服务员的工作也是在实际工作中承担了人们所想不到的辛苦,飞远程航线时差的不同,飞国内航线各种旅客的不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特殊情况随时都会发生,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就承受不了工作的压力,做不好服务工作。在学校里,教师要通过各种班级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的教学活动多采取分小组的方式进行,小组的组合采取轮流组合的形式,没有固定的小组成员,让同学学会与其他各种不同性格的同学合作,完成教学活动。在此过程中,形成开朗、坚强、容忍他人的性格和关心他人的品格。
3、亲和力的培养。亲和力指的是人与人交往过程中内心相容的一种感觉。对于亲和力的培养可以从微笑开始,微笑是一种令人感觉愉快的面部表情,可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为深入沟通与交往创造温馨和谐的气氛。于是人们把微笑比作人际交往的油。在面试中,微笑能表现你良好的情绪和心理状态,能够创造和谐融洽的气氛,让他人感到愉快和温馨。微笑反映自己的心底坦荡,善良友好,待人真心实意,使人在与其交往中自然轻松,不知不觉地缩短了心理距离。微笑看似很容易,可是要求在校的独生子女们对班上的每一位同学都做到这一点却相当的不易,他们往往是对待自己不乐意的同学“冷眉冷眼”,连正眼也不会多看一下,但航空服务员的职业又要求他们对各式各样的人都要真情友善,让人感到愉快、温馨。在教学时,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力是很大的,不容忽视。教师应该做到言传身教,在学生面前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4、对在校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外语主要针对航空服务人员的职业特点,教学时更应侧重于听和说的能力,也就是交谈能力的培养。空乘口语有别于普通的英语交谈(可以通过身体语言来补救),它更加强调航空服务人员在今后的服务过程中,更加注重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突发事件的紧急处理技巧。例如把普通高校口语课所注重的表达自己对某事物的看法、观点的培养转化成对某些机舱内紧急情况的处理和解决上来,或者在进行口语操练的时候,侧重放在一些常见的面试英语的问题上。具体的做法可以由专业英语教师给出机舱里的一些假设性的场景和情况,如换座、和生气的乘客进行沟通、对机场发生的紧急情况给予合理解释等情景让学生进行操练。此外,英语教师布置学生分组查找资料,在课堂上用英语向同学表述某个国家或城市的概况、人文地理、名胜古迹等,在丰富学生知识之余,又锻炼了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四、结束语
每个人的性格、气质不同,内在修养、行为习惯也不同,航空人要以个人良好的文化素养、渊博的学识、精深的思维能力为核心,形成一种非凡的职业素养。良好的风度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培养和锻炼,在校期间应加强对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本身性格的培养和自身的修养,使他们将外在的美和内在的美相结合形成航空人特有的气质。特别是对航空服务专业学生,要通过系列化的专业学习与实践来锻炼自己,在参加岗位实习以及面临企业选聘时,更加要展示自己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职业素养,实现自己的蓝天梦。
【参考文献】
[1] 赵影、钟小东:关于空乘专业发展的探讨[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6(6).
说话沟通的技巧和应变能力范文4
实验中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动性。从学会沟通到提升学生人文素质,学生想办法与教师进行有效沟通。
2实验的提出
十六七岁的卫校学生,年纪小阅历浅,自信心不足,许多学生十分害羞胆怯,在生人面前不敢说话,在教师面前更是拘谨,有教学感受不敢与教师分享,有心理问题也不愿向教师诉说。即便那些性格外向爱说话的学生,在讲话的方式方法、文明程度上也存在一些问题。教师一人面对一个班几十名学生,同时要教几个班的课程,虽然讲课很精彩,但讲完课走人,与学生没有太多的交流沟通,一门课程结束了可教师还不认识学生。除班主任外,任课教师几乎叫不出任课班级学生的名字。学生不亲近教师,教师威信难立,在一定程度上又影响了教学效果。所以,一定要改变师生之间的这种关系,人际沟通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上,一定要在实际中进行训练。
3实验的启动
给二年级学生上医学伦理学第一课时,给学生布置了这个实验,并且强调本学期哪位学生实验完成得好,最早和教师成为好朋友,哪位学生本门课的成绩至少合格;相反,哪位学生至学期结束还和教师形同陌路,哪位学生本门课的成绩就可能不合格。此言一出,学生哗然。他们不明白医学伦理学的学习为何要从这个实验开始。笔者告诉他们:医学伦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医患关系,所谓“关系”一定是存在于两者之间的,而积极的关系又是协调合作的,协调合作的关系就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有利于医学目的的实现。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就要求护士必须有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实验原则,在这个实验中,笔者摆出一个与学生交往的基本态度——谦和、宽容、接纳,要求学生要主动与笔者交往,无论什么性格,选择什么样的切入点,都要亲身体验主动交流、有效沟通给自己带来的收获。在沟通的过程中,作为教师笔者时不时会要点小技巧,扮演不同的性格,“刁难”一下学生,让学生尝尝不被理解、不被接受、不被认可的滋味,使学生从中获得更多的经验。
说话沟通的技巧和应变能力范文5
关键词 :培养;高职生;语商
语商(LQ),即语言商数,是一个人语言运用能力的总和,包括语言的论辩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在语言交流中的应变能力,是智商、情商的外在体现。高语商将给人们带来新的生存机遇和生存质量的全方位提升,这个说法是演讲家李易真提出来的,他的演讲理论是这样的:演讲就是感召力!口才就是领导力!沟通就是执行力!语商就是竞争力!他致力于中国人语商的提升,为提高中国人演讲口才和表达沟通能力,改善中国人的表达力、表现力、表演力,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心、感恩心、上进心,为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做前驱先锋”。后有天津市第二十中学精心打造语商教育的特色:从关注语商,构建语商文化体系,到创建“一二三四五”语商教育实践体系,为语商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而高职院校是直接向社会输送技术型人才的基地,高职学生存在知识学历相对薄弱,就业竞争力相对单薄的情况,对高职学生进行语商培养可以为他们的就业添加砝码,在复杂的人才竞争中拥有些坚实的优势。
一、现阶段高职生语商培养中的缺陷
1.重形式而不重内容
语商提出的背景是在演讲领域,以此很多老师以为但凡和说话有关的形式就应该是培养语商的途径了,这种观念是狭隘的,因为语商不仅是要有语言的表达能力,而且还要有语言交流的应变能力。即使你是在分析一个电影桥段,赏析戏剧里的一段话,探究语言的魅力,分析台词的画外音……那都是培养语商的方法和途径,而不是单纯为演讲而演讲的形式。
2.重技巧而不重情感
很多学校和老师在培养高职生语商的过程中注重技巧训练,积极地区分音质,是开口音还是闭口音;强调语音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其实语商也是智商和情商的外在显现,语言没有了情感性,再娴熟的技巧都很难打动人。说话的人表情轻松还是凝重,会无意中加重或减轻说话的分量,表达效果自然也就不同了。再者,语言是包含人类思想情感的,失去了真实的表达,它还能感染人吗?
3.重力度而不重态度
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问题,不能忽略表达的态度,同样的一句话,说话人的态度或谦恭或傲慢,是不是会被听的人接受,就不得而知了。就像一个名学生用长辈和领导的口吻来和自己的老师对话,没有正确的角色定位,缺乏正确的谈话态度,这会严重影响谈话的目的。而相反,有了真诚的态度,即使语言简单、贫乏,也会使交流得以维续,甚至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三条一言以蔽之,就是要求我们关注语境,关注交流信息的反馈,在说者和听者之间随时调整平衡性,运用语言的智慧,在情感和态度的协同下,让其大放异彩。
二、提升高职生语商的策略
要让语言运用能力得以施展,不光是正确表达的事,它还包含其他能力的协同。
1.培养语商应协同六大能力
⑴善听的能力。听是说的基础。要想会说,就要建立并养成爱听、多听、会听的好习惯,如多听故事、新闻、听演讲等,这样就可以获取大量、丰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大脑的整合、提炼,就会形成语言智慧的丰富源泉。专注的听的能力可以先从训练学生的听力开始,听老师读题,回答题目要求;听同学答题,评价答案;听别人评价,再补充说明。总之培养听的能力,是为培养说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⑵多看的能力。这里的看,包括各种形式的阅读。有读美文,读经典名著,读精彩语段,有看时事的专家点评,还有引导高职生看电影、书报、访谈类节目,还可以看现实生活中各种生动而感人的场景。这些方式一方面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又可以学习其他人的说话方式、技巧和内容,这样自然就为多说提供素材和示范,特别是那些影视、戏剧、书报中人物的对话,它们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可以成为学习说话提供最经典的范例。
⑶会背的能力。背诵不但可以强化记忆,还能训练并形成良好的语感。不妨建议高职生尝试着多背诗词、格言、谚语等,它们的内涵丰富、文字优美。如果背得多了,那些优美的或富于哲理意味的句子便烂熟于心,久而久之会让学生在情感上受到滋润、熏陶,增强语感,渐渐的在语言表述中引用、化用或仿用,直到能得心应手的运用并逐渐形成自己正确而生动的语言风格。
⑷常想的能力。论语有云:学而不思则罔……边学习边思考才能学以致用,思考或者说想是让思维条理化的必由之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不会说,而是不会想,想不明白也就说不清楚。在说一件事、介绍一个人之前,建议认真想想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经过,想一想人物的外貌、特征等。有了比较条理化的思维,才会让自己的语言更加条理化。另外,常想会增强思辨能力,如果在交流中判断失误,就可能做出意思相反的回答,这就很可能导致不必要的误会越来越深。
⑸勤编的能力。除了要会读、会背经典名句外,还要会用,前面提到引用、化用、仿用,这些都不够,只有会编善说是想像力丰富、创造力强的标志。建议高职生养成善于编写的好习惯,这对提高语言思考和说话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别忘了语言文字的魅力就在于它本身充满了想象力。
⑹多说的能力。说是语言表达能力的最高体现。只有多说,高职生的语商能力才会迅速提高。另一方面也要多与人交谈,尝试扩大社交圈子,不断增加说话机会,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当然这个过程应该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是培养学生敢于说出心中的想法的能力,不仅仅是说出口,而且要大声说;不仅要在几个同学面前说,而且要能在大众说;不仅会随便说说,而且要会郑重其事地说;不仅能在台下说,而且能在台上饱含情感的说。进而相互点评,力求精益求精。其次寻找一些时事新闻来播放,尝试着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多视角地分析和论辩是训练他们思辨、迅速组织语言的有效途径,也是引导学生思想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方法之一。时事新闻可以包括方方面面,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娱乐,什么都可以。经过多年的实践,这种课堂拓展方式最受学生欢迎,这可以尽情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只要言之有理,或质疑权威,或寻找同盟,或颠覆自我……学生在这样的训练中会热情高涨,思维的电机迅速转动,语言的表达空前活跃。
2.遵循说话的“四要四不要”的策略⑴要实在,不要花哨。说话和办事一样,都讲究实在,不要一味追求使用华丽的词藻来装饰,更不要哗众取宠。诚恳的态度是交流的制胜法宝。
⑵要通俗,不要艰涩。说话要避免深奥,尽量使用大众化的语言,像俗语、歇后语、幽默笑话等,尤其在面对文化层次不同的听众,要让更多人听明白,能接受,这样,办起事来才能事半功倍。
⑶要简明,不要模糊。说话要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要长篇大论;言之无物,主题明确,不兜圈子才会让别人会听懂你说的话。
⑷要谦虚,不要傲慢。假如在语言表达中有“摆架子”的表现,即使你说的内容如何感人至深,倾听的人会十分反感。时下流行一种说法:你说得对,但我不能接受!这就是因为说话的态度倨傲,不但达不到说话的目的,反而影响听话人的情绪。希望能牢记:谦虚是说话人的美德。
以上四点是从整体的语言表达上归纳出来的关于说话的一些通用方法,它们对拓展语商是很有帮助的。
3.政策支持
上面提及天津第二十中学的做法不是空穴来风,最早民盟天津市委建议,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对基础教育阶段“听说读写”能力目标重新进行均衡考量,突出日常教学中对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并考虑将面试(口试)纳入各级学业测试考评。有了政策的指引,创新教育的路子才有了往前走的决心。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的交流只会越来越频繁,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会越来越频仍,培养新世纪高职学生的语商必定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孙辉.针对“不善表达”成为求职“拦路虎”民盟天津市委建议重视学生“语商”培养[J].人民政协报,2011(6.10): A03 版统战新闻.
说话沟通的技巧和应变能力范文6
【关键词】音乐教育;钢琴弹奏;心理探究
对于学习钢琴的学生而言,良好的心理状态无疑能使钢琴演奏获得自我能力可控范围内的最佳演奏效果。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就是演奏心理,它是在演奏过程中所产生的认识活动。例如,想象、紧张、热情、气息调整等。教师通常会这样评价学生的弹奏效果:某学生在技术方面不错,且手指较灵活,但表达能力欠缺。相反,某学生技术与手指灵活度较弱,但表达能力还可以。这里所说的“能力”,主要指的是音乐的表达能力,在平时的练习和学习实践中长时间积累而来,但能否将积累的能力和对音乐的理解完美地表达出来,心理素质在很大程度上起着决定性作用。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很可能从事钢琴方面的教学工作。那么,在本科学习阶段,教师需要从哪些方面建立学生良好的心理素养呢?笔者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剖析。
一、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育的特点
对钢琴教育而言,它是集技巧、知识、技术几个方面于一体的一门课程。钢琴教育不但要求学生掌握相关基本知识与技巧,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音乐素养。从音乐教育专业中钢琴教育的角度来说,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所以,音乐教育专业有着较高的教学目标,有较强的综合能力要求与教学实践要求,教学内容也较为复杂。另外,从该专业学生的角度来说,学习钢琴需要一个漫长的阶段,这就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基本技术与知识,并具备持久学习钢琴的耐心与热情,在学习时还要培养音乐表现能力、音乐鉴赏能力、音乐教育实践能力以及音乐理解能力等多种综合能力。上述是关于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育的一些特点,作为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和教师,应对其了解并加以重视。
二、良好的钢琴弹奏心理需要正确的视谱习惯
学生从视谱阶段到练习阶段,再到登台演奏,在各个钢琴实践的环节中,一个一直活跃的因素就是“心理操作技能”。实际上,学生在弹奏钢琴时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例如,弹奏一首曲子的过程中,有些学生弹得断断续续,甚至无法接下去,而有些学生则可以将整首曲子流畅地弹奏完成。对于前者,不但无法满足演奏的基本要求,音乐也无法通过演奏得以表现出来,更别说是具有创造性的演奏了。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和反复练习的过程中,对于心理控制能力不断进行训练。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时常会说:视谱时,脑子需要走在音乐的前面,说的就是这一问题。如果音乐信息读取不及时、产生干扰,就会使弹奏出来的音乐出现中断或是不连贯的情况。长此以往,这种演奏习惯一经形成,就难以改变,会导致演奏过程中的阻碍。这里所说的音乐信息并不单指音符,还包含音符中的全部标记,例如,休止符、强弱记号、力度记号、表情术语等。实际上这与人们日常说话相同,在说话时,首先脑中要想到说话的内容,才能够组成通畅的句子表达出来。这里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能忽视休止符,它的作用不仅是起到停顿几拍的效果,还是作为一种无声音符存在于音乐之中。可以借用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一唯美诗句,表达休止符对于音乐整体表现的重要性。演奏者需要在心理上提前做好充分准备,要充分理解作曲家的写作目的,并联系前后乐句展开想象力,将每个休止符完美地诠释。实际上,人们在说话的过程中,也不可能连续不断地一直说下去,是需要时间思考和呼吸的,这个道理对于音乐同样适用。休止符中所涵盖的内容很多。第一,通过短暂的停顿之后蓄积出更大的音乐爆发力。例如,在格林卡的《夜莺》尾声部分,有几个带延长记号的休止符,这种尾声的处理方式,能够将演奏者强烈的表现欲望显示出来,从而带给听众完美的效果。第二,短暂的停顿具有推动音乐的作用。例如,我国钢琴曲《北风吹》的主题部分,是描写喜儿的一段音乐,中间的八分休止符用作哭腔,将喜儿哭诉以盼爹爹早日归家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演奏者必备的心理条件
(一)需要适应环境与多实践练习
学生在琴房练习的环境与表演时所处的环境大不相同,乐器和环境都会有较大改变。因此,学生在开始演出之前,要去演出场地对环境进行适应。例如,钢琴的大小、音色、摆放的位置,以及演出场地的灯光等。通常将这个过程称为“彩排”或者“过台”。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好钢琴的特点,并适应手感,防止在演出中因对乐器的不适应导致演奏效果不佳的情况出现。过台的过程也是锻炼学生心理因素的过程,如果学生内心平静、坚强,舞台经验丰富,那么演出的成功率就会大幅提升。如果学生过于激动、怯场,舞台经验不足,则说明学生在舞台上的精神压力过大,害怕因为弹奏失误导致演出效果不佳,这种想法会使学生的心理更加恐惧。针对以上情况,教师可以让学生与有经验的同学多交流,也可组织参加多种钢琴教学或演奏的观摩活动。在日常课程中,需要进行适应性练习,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在实践中,学生要尽可能地克服由于环境改变而出现的心理压力,注意调节情绪,尽快适应环境。笔者简述几种实用方法,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酌情应用。第一,自我控制法。要达到四周空无一物的状态,除去一切杂念,尽量积攒积极的情绪能量,使全身心进入到弹奏状态中。第二,深呼吸法。在开始弹奏之前,首先进行深呼吸,以保持稳定的状态,放松心情,用沉着、冷静的心态开始演奏。第三,画面转移法。在开始演奏前,脑海中想象之前演奏成功的场景,进而把这种场景以及当时的感受转移到即将进入的场景中。可以联想曾经在屏幕上或是现场看到的优秀演奏家的表演,将其中演奏成功的感觉用于自身,从而为即将到来的演奏增加信心。灯光也是过台时学生需要尽快适应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同的演出场地有不一样的灯光布置。一般专业音乐厅的灯光都比较柔和,演奏起来比较舒适,容易适应。而歌舞晚会类型临时搭建的舞台,往往灯光较强,色彩也非常丰富。如果过台时对灯光有不适应的情况,可以找灯光师根据自己的要求进行调整。如果正式演出时还是对灯光不适应或者临时出现灯光异常,可以采取闭眼演奏和深呼吸的方法进行调整。
(二)需要有极强的演奏热情与自信心
演奏者是否可以顺利完成钢琴的演奏,主要在于其是否具有热情和自信。由于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学琴起步比较晚,手指基本已定型,因此在学琴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困难,导致因技法不足而缺乏自信,最终影响演奏。在进行钢琴表演时,舞台上也经常发生“抛锚”的事故,这对于演出者来说无疑是很大的打击。出现这种情况通常是演奏者心理状态不佳。因此,在演出开始之前首先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将背熟的乐谱不断向前延展,思维不能停顿,并使身体产生适度的兴奋状态,从而为演奏做铺垫。其次,不管是在练习时还是表演时,都要时刻保持热情的状态,不然就会丧失表演的信心和欲望。最后,如果演奏效果不佳,在结束之后要对本场演出做出具有针对性的总结,将不足之处找出,并加以分析,进而改进,为下次演出积累经验。一定要保持和延续演奏的热情与自信心,持之以恒定会取得最佳演出效果。
(三)避免急于求成
一些学生学琴时间不长,但又想在短期内获得较大提升,这就容易出现急于求成的心理。钢琴的学习需要学习者循序渐进地提升技法与能力,盲目的囫囵吞枣只会欲速则不达。只有由浅入深地学习钢琴演奏技艺,并不断积累与磨练,同时遵循钢琴学习的规律,才能够更好地提升钢琴演奏能力。反之,则可能一事无成,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四)需要消除干扰和具有应变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有着各种“杂念”,在钢琴演奏中亦是如此。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应正确认识与对待这一问题。例如,学生在比赛时在意名次、在考试时在意分数等,这些杂念会使演出效果受到影响。当然,产生这些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人的思维有限,多些精力思考音乐就会少些杂念。若杂念过多,又对自己抱以过高的期望,就会产生较多的顾虑,导致处理音乐的效率降低,影响演奏效果。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了解这些“杂念”出现的原因,切忌过于注重结果,应对学生多加鼓励,培养其良好的演奏心理。但是,即便准备工作做得再到位,在弹奏时也可能会有意外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弹奏者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提升应变能力需要演奏者具有丰富的演奏经验。例如,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可能会暂时忘记某一部分内容,假若演奏经验不足,则很有可能演奏中断,最终影响演奏效果。如果经验丰富的演奏者,就会很灵活地弥补遗忘内容带来的尴尬,使弹奏出来的曲子具有完整连贯性。
(五)需要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演奏钢琴对乐感有一定的要求,但也不能仅仅依赖乐感来完成演奏,还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并用逻辑思维来控制与组织自身的演奏。例如,有些学生在练习时不注重方法的运用,弹奏速度远超出自身能力范围,导致弹奏不连贯。或者只要出现不满意之处就停顿,使得练习不完整。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需要慢慢练习,一小节或一小段地练习,从而使音乐连贯起来。另外,有些学生在练习时无法集中注意力,不多做思考,长此以往思维就会变得越来越懒散,弹奏的曲子比较缺乏思想内涵。因此,对于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需要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对于演奏时的良好状态要长期保持下去。
(六)注重弹奏速度
演奏者需要把控好作品的速度,学生容易受心理因素或外界因素的干扰,弹奏作品时速度不稳定。有的学生越弹越快,有的学生弹奏需要快速跑动的段落时手指发僵提不起速度。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心理状态。若出现紧张情绪,则会造成肌肉紧张,导致演奏者手指不灵活,影响弹奏速度。第二,弹奏能力。如果弹奏者在之前就养成了错误的弹奏习惯,如手型不规范、乱用指法、坐姿不对等,这些不好的习惯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弹奏能力。也许平时练习时会比较顺畅,但遇到正式演奏的场合,随着情绪的波动手指会不听使唤,因此影响弹奏速度。第三,外界的干扰。个别学生平时练习演奏得很好,但正式演出时容易受到现场一些外界因素的干扰,如观众的咳嗽声、鼓掌声,甚至空调声,这些都会使学生的演奏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针对以上问题,学生在演奏时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弹奏习惯,把平时的每次练习想象成有众多观众的现场演奏,有意识地锻炼排除干扰的心理能力,并加强舞台实践。此外,对于作品中渐快、渐慢或速度有变化的段落应加强练习。
(七)克服心理障碍
每次演奏过程中演奏者的心理状态是不一样的,可能会随着演出形式而产生不同的心理状态。例如,比赛和考试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考验学生的心理素质。比赛与考试的抽签顺序对很多学生的心理状态有直接的影响。当面对这种考验时,演奏者应树立自信心,将心理障碍转变为挑战,欣然接受,将被动化为主动。同时要肯定自己,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在成功后应抱有成就感,而非解脱心理。很多时候学生面对考验会产生害怕心理,而对于挑战则是兴奋心理,这两者虽说在生理反应上存在类似之处,但本质上却大不相同。前者是负面情绪,会影响正常发挥,而后者则是正面情绪,会让人产生正能量,从而努力战胜困难。不管在何种环境下,演奏者只有克服心理障碍,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才能使演奏的成功率大幅提升。
四、演奏中的失误处理方法
在演奏时,学生最害怕的情况就是弹奏错误。因为演奏经验不足,加上演奏过程中的应变能力欠缺,常常会因一些小的失误酿成严重的后果。笔者认为,任何演奏者在演奏时都可能出现失误,就算职业演奏家在演奏时也会出现或大或小的失误。因此,从演奏者的角度来说,要尽量避免错误发生,同时还要学会将大错误转化为小错误,将小错误转化为零错误。面对演奏中出现的失误,笔者主要有以下三点对策。第一,在演奏时发生失误,首先要了解它是否会给作品完整性带来影响,演奏者本身意识到的失误是否高于观众所感受的,如果没有,就不必太过在意这个失误,避免因小失大。第二,在演奏过程中,即便发生失误也不要紧张,无论大小失误,都应从全局着想,不能仅关注眼前的失误而影响后续的演奏。此时要集中注意力,即便产生焦灼的情绪,也要保持冷静,给观众带来完整的体验,这也是演奏者必须具备的修养。第三,演奏结束后,要及时对自己的表现给予评价。对于出现失误的原因要认真分析和总结,防止下次再发生类似的失误。还要了解此次失误是在练习时就存在的,还是演奏中出现的新问题,通过记录失误,反复练习。另外,还要对演奏的长处进行总结,如对音乐的处理、心态的调整等,做得较好的地方要继续保持,通过每次演出累积经验,使钢琴演奏越来越纯熟。
五、结语
音乐教育专业同其他专业并无二致,同样需要具有渊博的知识和良好的修养,这些都能够在演奏过程中体现出来。若想将音乐作品弹奏得惟妙惟肖,不仅需要演奏者具有较好的修养和高超的技艺,还必须具有良好的钢琴演奏心理。演奏者应在钢琴演奏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不受紧张、害怕等负面情绪的影响,这是演奏成功的基本条件。良好的心理状态不仅能使学生在钢琴演出中发挥真实水平,对其长远的发展也有积极作用。尤其是对于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良好的心理素养会直接影响毕业之后的教学,或是影响到很多青少年钢琴学习者。作为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对学生钢琴演奏的习惯、能力、技巧,以及音乐理论修养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训练,还要用心观察学生演奏和练习时的心理状态,加强与学生的心理沟通。可以组织学生多观摩学习、参加艺术实践,指导学生阅读一些有助于提升自信心的书籍和论文等,从而使学生既具备一定的演奏能力,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养,促使学生在钢琴的学习和演奏中全方位发展,为中国音乐教育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白佳丽,张慧.钢琴演奏中紧张心理因素的分析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2).
[2]蔡晓琳.高师音乐学专业学生钢琴演奏紧张心理的初步探索[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