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安全管理科学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安全管理科学化范文1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措施
近年来,我国煤炭工业始终强调安全管理工作的强化,强调煤矿安全管理的关口前移以及重心下移,然而相应的煤矿事故依然时有发生[1]。从某种程度上讲,尽管这些事故的发生原因存在一定的客观原因,但是最终事后调查结果往往都显示,煤矿现场存在着一定的安全管理漏洞,相关人员在安全思想层面的重视度不够以及安全措施的落实不够到位。此外,煤矿工作现场还存在着矿工违章操作问题。因此,煤矿安全的科学化管理非常重要。
1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煤矿安全管理技术滞后
就煤矿经营管理而言,国外部分发达国家的煤矿管理模式相对来说是非常先进的,管理模式的先进性主要表现在管理技术以及管理方法上的成熟化。此外,在发达国家市场竞争层面激烈化与先进科学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之下,其煤炭企业的安全管理模式相对完善,管理机构更加精干化,权力比较分散,其生产经营核心放在成本管理层面,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实行非常严格的专业化逐级负责制,将安全问题贯彻到了一切工作当中[2]。但是,纵观我国的煤矿安全管理,可以说大多数煤矿都是层层承包的。再加上受到煤炭经济长时间发展不景气的影响,我国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相对较低。
1.2煤矿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
现阶段,仅仅对煤矿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宣传教育是不够的,由于在安全管理工作中针对员工心理、员工情绪、社会因素以及员工家庭因素等的关注相对较少,煤矿安全标语只是表面上的形象建设,从而导致煤矿工作人员对于煤矿工作的安全问题在认识上明显不深,在重大安全隐患上的威胁仅仅停留在单纯性认识阶段,煤矿工作的“安全第一”意识非常淡薄[3]。
1.3煤矿安全监察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煤矿安全监察管理体系相对不完善,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我国煤矿安全监察的管理机构人员配置不合理。由于我国的煤矿安全监察基数是非常大,很难建立起一个人数相对庞大的监察管理机构。所以,从我国的安全监察管理层面出发,如果要想根据监察体系的实际设计要求贯彻落实监察内容则显得非常困难,通常情况下,我国煤矿安全监察的作用主要是体现在了行政威慑方面[4]。另一方面,监察方式难以实现危险源层面的动态化系统监控。现阶段,我国煤矿安全监察体系的基础设计为危险源监察。我们都知道煤矿生产工作是一个相对连续的过程,其危险源在实际工作期间随时都会出现,而且也有可能随时会消失不见,甚至有的时候会升级为更为严重的安全事故隐患。然而,现有的监察方式不能够实现动态化以及系统化的监控危险源,从而造成了事故超前预防逐渐形同虚设。
2煤矿安全管理措施分析
2.1营造良好的煤矿安全管理氛围
为了确保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相关人员需要营造一个好的安全管理氛围,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从专业化角度出发,安全文化主要是指在实际生产期间指导以及约束企业安全行为与员工安全行为规范的价值理念。具体构建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明确煤矿安全管理的目标。在安全文化建设期间要有效控制以及最大化地降低煤矿安全事故,实现煤矿安全生产[5]。从煤矿安全文化目标上来看,主要定位于让全体工作人员都能够牢固树立相应的安全观,增强安全意识;其次,明确煤矿安全管理原则,结合实践经验进行分析,煤矿安全管理中的文化建设原则是以人为本,增强安全发展意识。最后,完善煤矿安全管理机制,贯彻落实相应的管理措施,通过多种宣传手段以及宣传形式的应用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们能够就安全文化管理、目标与管理原则有全面化的了解,从而制定出科学化的安全管理规划。此外,在规划制定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要重视经验的积累与总结,确保安全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的独特化与规范化。实现安全文化管理与企业文化管理之间的有机结合,有效控制煤矿工作当中的诸多不安全行为。
2.2强化煤矿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
在煤矿安全管理培训工作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将培训教材、培训机构以及师资力量建设作为重点内容,积极推进煤矿安全管理的科学化培训建设。具体来说,大型或者是特大型的煤炭企业需要建成二级以上的培训基地,而且中小煤矿还必须要建立起合理化的安全培训责任管理制,需采用委托培训的方法,做好安全管理培训工作。其二,严格煤矿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尤其是一些小型煤矿负责人以及某些特种作业人员自身所具备的安全资格培训,保证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能够持证上岗,严格把关培训工作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其三,采用灵活性相对较强的方式实现员工培训的安全化[6]。在培训方式上也可以更加多样化,通过安全图片展示的方式、现场教学的方式、知识竞赛的方式、安全事故案例讲解的方式以及就安全事故案例展开共同讨论的方式等,强化安全培训管理。其四,加强关于煤矿安全知识的科学教育,相应的培训内容必须要包含国家性质的安全生产法规,从实际出发,根据矿井生产条件进行安全规程培训以及操作规程培训等,并制定出合理化的应急预案,按照专业化的安全生产规章进行学习,清楚了解煤矿公司安全责任制,增强煤矿企业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熟练掌握煤矿工作的相关生产知识以及操作方法,从根本上实现煤矿生产的安全化。
2.3加强对重大安全隐患的排查
煤矿安全隐患的有效排查是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可以借助对小煤窑治理、一通三防、安全供电以及防治水等安全隐患的合理化排查治理,促进生产硬环境在安全系数上的提升[7]。首先,应制定出专业化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方案,特别是针对一通三防、瓦斯煤尘治理、防治水、小煤窑治理以及安全供电等的排查治理,科学制定专项方案,进一步明确工作的具体目标以及工作职责,严格落实治理措施。其次,增强对煤矿安全管理薄弱环节的监督管理力度。通常情况下,问题都是出现在薄弱区域的,而事故也是在薄弱点突破的。采用规范化管理措施形成对煤矿管理薄弱地点、管理薄弱环节以及管理薄弱时间的有效监控,快速发现以及消除薄弱点。其次,大力推行“四个结合”,也就是说将隐患排查治理、提高基础管理水平、预防重大事故以及控制危险源等进行有机结合。还需要将其与各级干部的安全管理责任制的贯彻落实进行结合,紧抓安全生产过程中的突出性矛盾以及重点问题,全面提升其安全保障水平。
2.4建设高质量的煤矿安全监察队伍
煤矿安全监察在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意义重大,而安全监察队伍建设又是煤矿安全监察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安全监察管理队伍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具体来说,第一,安全监察人员在政治素质与责任心方面要保持较高水平,具备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及时更新安全监察层面的专业化知识,做到监察工作的雷厉风行,具有原则性。第二,安全监察工作人员应持证上岗,严格执行规范化的年审制度。只有在安全监察人员经过专业化培训,并考试合格的情况下才可以上岗。此外,每年都必须要对全体人员进行系统化的考核,如果成绩不合格,则必须及时更换。
3结语
总而言之,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性相对较强的工作,涉及到的范围相对较广,直接关系到煤矿工作的规范化与安全化。因此,相关人员必须要强化煤矿安全管理,具体来说,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加强煤矿安全监察体系、不断改变传统形式的生产监察方式、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安全全员管理、营造安全管理氛围、强化安全管理培训、加大安全隐患排查以及强化安全管理队伍建设等途径,实现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促进煤矿企业可持续发展。
作者:韩帅 单位:山东能源肥矿集团梁宝寺能源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李新娟.美国煤矿安全管理发展的研究与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10):162-169.
[2]李乃文,季大奖.行为安全管理在煤矿行为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12):115-121.
[3]宋泽阳,任建伟,程红伟,等.煤矿安全管理体系缺失和不安全行为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11):128-135.
[4]贺超,宋学锋,李贤功.煤矿安全监管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及探讨[J].工矿自动化,2013(1):96-99.
[5]冯群,陈红.基于动态博弈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有效性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2):15-19.
安全管理科学化范文2
关键词:安全文化以人为本管理科学发展
Culture of safety first, To protect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Lu Wenbin
Abstract: Each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management has its own specific culture, the formation of such a culture, to make project management more efficient and reasonable. The premise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culture of safety management, safety scientific management-led, through the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various safety factors, to achieve the saf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scientific development.
Keywords: Security;Culture;people foremost;Management;Scientific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 A
安全管理文化作为项目安全管理的精髓,已被广大管理者所认同,建筑施工项目通过不断地探索、总结,形成项目独有的安全管理文化,并且这种文化被人们所认同,所接受,然后以这种安全管理文化为前提,以项目安全科学管理为主导,并且最终实现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那么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就能朝着一个科学的方向去运行,项目安全管理也就能真正的落到实处。建筑施工项目作为安全管理的重点,必须要拥有符合自身特点的一整套安全管理体系,和一种成熟的安全管理文化,并且矢志不渝的去执行,同时,在日常的管理中不断地加以完善,使之更加的符合各自的项目特点。本文将以安全文化为前提,结合各项安全管理重点,来提升项目科学管理,并且最终使项目管理安全发展、科学发展。
一、安全管理文化是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核心
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一部分,安全管理文化的形成就显得尤为重要。安全管理文化,作为广大人员所接受的安全生产价值观、安全生产信念、安全生产行为准则以及安全生产行为方式与安全生产物质表现的总称,它是长期的安全生产实践的沉淀,是员工内在的思想与外在的行动表现的统一,是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的核心。
同时,我们还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如果我们将安全管理文化视为安全管理的灵魂,那么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就是安全管理的本体。在实际的安全管理过程中,通俗来讲就是由一些人在现场管理另一些人,并且督促这些人安全操作、安全施工,如果工程出来安全事故,最终也会落到人身伤亡、财产损失这两块来评估工程事故的大小,最终也会以处罚个别的人以及对其他人进行安全警示教育等来对此次事故画上一个句号。
所以说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主要对象就是人,对人的管理也是最困难的,管得好,可以事半功倍,管得不好,将会对整个项目的健康、稳定的运行产生极大的影响,更何况,项目现场安全管理要针对各种不同层次、不同文化素养的人群,如果靠某种制度去管理、去制约,可以说是徒劳无功,反而会使人产生逆反的心理,如果靠某种大家所能接受,又能产生共鸣,并且都愿意去遵守,去执行的方式去管理,那么结果将会事半功倍,这种大家都能接受,都能认同的管理就是项目安全文化管理。
从上述的论点我们可以看到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前提是安全文化管理,一种安全文化的形成,将会对项目安全管理健康运行产生决定性的作用,这种项目独有的,无形而又坚实的安全管理文化,就像是一颗种子,深深地埋在每个人的心里,让每一个不同层次、不同文化素养的人都能够自觉地去遵守各项安全管理规定及要求,并且去影响身边的人,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安全管理氛围,那么项目安全管理就能顺利的得以实现,项目安全管理才能更加的科学、有序,项目科学管理才能以项目安全管理的实现为前提,并且最终使项目综合管理有一个质的飞跃。
二、科学的判断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本质所在
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不同于其它的管理,现场的一些表面现象往往会蒙惑人的判断力,大多数人可能觉得现场某个地方不安全,需要做好此处的安全防护工作,但它的本质是否安全,却很少有人去追究,如果本质安全没有做好,表面的安全做的再好,也无济于事。我们就拿建筑施工现场常用的脚手架为例来说明,很多人在脚手架安装前都会计算脚手架的承载力、剪力等各种力,并且在脚手架安装时严格的按照规范来做,确保脚手架的安全,但在施工时,施工人员往往不按规定戴安全帽,系安全带,如果在施工时从脚手架上摔下,那么将会酿成极其严重的后果,从上述例子就可以看出,从本质安全的角度来说,脚手架自身的安全和施工人员各类佩戴物品的安全都属于本质安全的范畴,哪一样做不好,都会埋下安全隐患,所以说,科学的判断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本质所在,将会对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产生决定性的作用。从本质安全的角度来说,本质安全也是由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所最终体现,本质安全型的员工可通俗的解释为:想安全,会安全,能安全,即具备自主安全理念,具备充分的安全技能,在可靠的工艺本质安全的保障之下,具有安全结果的生产管理者和作业者。所以说,从一种现象的表面出发,不断地运用自己的知识及各方面的能力去剖析这种现象下面的本质因素,找到影响结果的本质所在,科学的去判断,去解决,将是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也是一个安全管理者所具备的素质及能力。
三、落实安全责任、保证安全配置
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作为一个体系来说,必然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分,通过这种体系,将安全管理分为不同的级别,每个级别的管理者就会承担着不同的管理责任。安全文化的形成,会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在安全管理方面产生共鸣,并且愿意朝着一个目标去努力,但如果不能够科学的落实各项安全管理责任,安全文化将会失去它原有的意义,所以说,安全管理文化和安全责任的落实即相辅相成,又相互影响。在项目安全管理中,项目经理就是项目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项目经理对这种安全责任认识的正确与否,将会对项目安全管理的实现产生深远的影响,只有项目经理对安全责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且能够亲历亲为的去落实,各类安全管理人员也才能够科学的去落实自己的安全责任。
科学、合理的安全配置也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好的安全配置,再好的安全管理文化及安全管理理念也无从实现,安全配置落实到位,安全管理才能顺利进行。所以说,项目安全管理配置绝不能掉以轻心,该投入的必须要按期投入,只有投入到位,现场才能呈现出一种井然的场面,每一个施工人员看到这种场面都会内心生畏,也必然会按照各项操作规程去安全施工。再次,各项安全资源的有效投入,会使得现场各项安全防护更加的安全,也是保障每一位施工人员人生安全的前提所在。
四、节约高效、监管有力
在一个项目投标时,措施费用一项中就会包括安全管理费用,各个施工单位也会根据自身安全管理的现状来合理的进行报价,项目施工时,安全管理费用也会随着各期的计量款拨付到施工单位的账户上,所以,安全管理费用的合理利用就会在某种侧面上反映出施工单位安全管理能力的大小,很多项目都会觉得安全费用不够用,为什么呢,有一个项目部,每年年初,安全预算投入多达几十万,批复后,将这些安全费用用来制作各种安全警示牌,并且按照要求进行各类安全防护,做好后,却没人维护,致使各类设施丢失严重,到年底时,剩不了几个有用的,第二年又要投入很大一笔费用进行重新制作。这样就造成了安全费用的极大浪费,所以说节约高效,是摆在每一个管理者面前的一道课题,既能真正的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又能做到好钢用在刀刃上,这确实需要项目部真正的结合现场实际及自身情况合理的安排制定。
有些项目部漫无目的的乱花钱,有些项目部却省吃俭用不花钱,这就造成了安全费用管理的两个极端,安全管理必须要有资金投入,没有投入就谈不上管理,所以,有力的监管对安全管理来说是非常必要,这需要监督单位、业主、公司共同监管,不定期的现场检查,责成项目部按照要求对现场进行合理的投入,切实保证各种防护措施真正的起到保障人生安全的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节约高效、监管有力也属于安全管理文化的一种范畴,当一个项目部真正的形成了属于自身特色的一种安全文化,并且以这种文化为根基,就会从中找到资金管理和安全投入的一种均衡,并且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合理的安全投入,在现场,必然会呈现出一种井然的状态,同样,现场作业的每个人当接受了这种安全文化后,才会更加的遵守安全,并且读懂各种安全标志、安全投入的作用,各种投入才会起到真正保障自身安全的作用,所以说,一种安全文化的形成对项目安全管理而言有着深远的意义。
五、加强队伍建设、做好安全培训
一个好的安全管理队伍,将会对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产生极大的影响,这里所说的安全管理队伍不仅指的是项目安全管理者,它还包括项目施工作业队伍负责人及施工作业人员。很多项目安全管理者将项目管理人员和现场作业人员机械的分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这对安全管理队伍的建设是极其不利的,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只有将整个管理体系内的各级人员组成一个团队,管理指令才能畅通,管理就会更加的高效。所以说,加强项目安全管理队伍建设,就是要将所有人员纳入到管理团队中来,通过培训等方式,将安全管理文化灌输进去,并且通过共同的安全管理文化来约束每个人,使得项目现场安全管理更加的高效、顺畅。
人是项目生产经营的主体,也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主体,因此,不断提高一线作业人员的作业技能和安全管理意识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提高他们的素质就必须做好各项安全培训工作。安全培训工作的目的不单单是叫培训者记住几条安全操作规程,而是通过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让培训者真正的了解现场施工的重大危险源所在及正确的防范和消除方法,并且通过一起编制各项安全操作规程、一起参与各项安全演练、一起制定危险性较大项目的安全技术措施、一起参加各种安全活动,在共同的参与中,不知不觉的提高每个人的安全管理水平及安全作业水平,使安全培训起到它应有的作用,同时为项目安全科学管理的落实提供前期保障。
以安全管理文化为前提,让安全管理文化先行;以安全科学管理为主导,让安全科学管理成为依托。通过各项安全管理因素的有效结合,并且倡导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模式,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就会朝着一个更快、更好的方向去发展。
安全管理科学化范文3
关键词:探讨 电力工程 管理科学化 经济效益最大化
中图分类号:F2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5-071-02
1 实现电力工程管理科学化的措施
1.1 建立健全完善的组织机构
电力工程的建设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所以我们必须抓好电力工程建设的每一关。要在内部建立健全完善的组织机构,保证这些组织机构的人员的职责分明。一旦企业的制度规范就能确保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科学化的正常进行,制度规范是企业管理科学化的前提。一项工程的实施,或者一项工作的进行的前提条件就是,有一个完善的组织机构。有一个好的组织机构,事情进行的进度也会顺利一些。特别像这种关系着人民的切身利益的工程的建设,更加必须要有好的组织机构来分配所有的事情。在电力工程建设有限的范围之内,建立健全完善的组织机构,这对电力工程的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电力工程项目中组织机构中存在的一些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找出解决的措施,一旦养成这种习惯,就能使电力工程中组织机构在对人员的管理上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一个企业建设的根本就是完善的组织机构,一个完善的组织机构可以让很多事情的进展变的非常的顺利,这些机构会对当前的人员配置和材料配置以及怎样的优化结合都会进行分析和研究,最后得出结论,让所有的人员和材料都会以最优的组合的形式出现。一旦人员配备良好,材料也配备的完善,工程的进度就会加快,而且这是才保证质量和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下的施工进度的加快,所以不会影响工程的任何方面的质量,这样的结果是所有的人都希望得到的。
1.2 建立完善的质量、进度、成本、安全管理体系
随着当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企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电力工程的建设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所以我们必须抓好工程建设的每一关,做到对所有的人都负责,避免的发生。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建设民生设施,我们不能贪污。电力工程的建设的好坏,其实是有很多的因素影响的。最主要的就是一些制度的不完善,这些制度的不完善就导致的产生,所以我们要建立健全质量成本安全等制度去规范人们的行为,尽可能的不让的事情发生。在有限的范围内,建立健全质量、进度、成本、安全管理体系,这对电力工程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电力工程中存在的一些质量、进度、成本、安全管理上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找出解决的措施,一旦养成这种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研究和分析,然后找出解决的措施的习惯,就会形成一种制度,就能使电力工程中的质量、进度、成本、安全管理上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
1.3 提高监管力度
当前我国电力工程的建设的发展很快,这都是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的脚步加快,经济的发展就需要配套的建设来促进经济的发展,这就促使电力工程这种民生工程的快速的发展。一些电力施工单位只注重施工的进度而不去注意施工的质量和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由于这种情况的发生,这就会导致一些事故的发生。电力工程企业要想不发生任何事故,或者是把事故的发生率降到最低,就必须建立健全施工的监管制度。在一些管理部门内,增加一个监管部门,这个部门就是对所有的在建工程和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避免他们对工程的质量和自己热人身安全放松警惕。施工单位人员的人身安全是最重要的,我们必须保护好所有人员的人身安全,这就要求所有电力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的管理需要加大监控的力度。在有限的范围内,建立健全施工的监管制度,监管制度的建立对施工过程提高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监管制度要求所有在施工单位的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否则一律不准出现在施工的现场。
1.4 加强岗位技能培训,提高班组人员的安全技术
想要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就必须把安全生产的思想灌输到所有参与工程项目建设的人员的心中。要使一个企业的生产完全是安全的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将一些影响安全隐患的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其实要做到这点是非常的难的,首先要加强对在建工程中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让他们从思想上去重视生产的安全性,然后在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及时调整计划,及时总结事故经验、教训。对没有任务没有去工地的人员也同样的进行安全教育,保证他们在以后的工作的过程中,避免事故的发生。其实加强一些岗位的人员的安全性的培训不仅能降低事故的发生,还能保证他们自身的安全,这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1.5 做好危险点分析和预控,将事故控制在萌芽状态
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中最需要注意的就是保证安全生产,要保证所有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需要做到这点是非常的难的,实现这项任务的最基本的就是实现对工程的实时的监视,分析,及时的做出操作上的调整。有时候在电力工程的建设的过程中,往往只追求工程的进度,而不去注意工程的质量。由于只抓住了电力工程建设的进度,这就导致一些部门不去注意在建工程时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不去关心电力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一些危险的地方,由于不重视这些危险因素,往往会导致一些事故的发生。从以往的一些电力工程的事故中,我们要吸取教训,找出本部门在建工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可能导致一些事故发生的危险的地方,多注意那些危险点,找出解决的措施,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将电力工程中存在的一些危险点进行分析和预控,一旦养成一种习惯,形成一种制度,就能使电力工程中的安全管理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
2 实现工程经济效益最大化
需要实现电力工程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就必须从电力工程企业的经济利益出发,论述了电力工程管理科学化的措施,让这些措施很好的实施来保证电力工程项目的良好运行,实现工程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电力工程科学化的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只有在这条路上进行不断的探索,然后在持之以恒的坚持,务实的慢慢推进科学化管理的措施,才能获得最有效的作用,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因此,电力工程管理层的工作必须进行细致的分配,尽可能的在短时间内实现管理层的科学化管理,对管理层的人员灌输科学化管理的意识,做好管理层内部的监查机制,对管理层内部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时的发现,然后找出解决的措施,让企业内部先实现有效的科学化的管理,这样才能保证电力工程项目后续的良好运转。在节约成本管理方面,主要是要解决节能降耗方面的工作,在保证工程项目实施安全的前提条件下,优化对成本的管理措施,,降低各项损失、把一些成本的参数必须控制在月度计划指标范围内,做好成本方面的科学化管理,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想要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在安全管理控制上必须精细,做到细之又细、严之又严,经济指标没有完成,就要责任到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所有人员的经济节能意识,才能群策群力,共同把节能降耗工作做到前列。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保证电力工程企业的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3 结语
本文从电力工程企业的经济利益出发,论述了电力工程管理科学化的措施,让这些措施很好的实施来保证电力工程项目的良好运行,实现工程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想要实现工程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只有通过健全企业内部的管理体系,这就要求电力工程企业抓好企业的管理,做好内部监查机制,对企业存在的一些风险进行预警,要求企业对发展行情要有一定的先瞻性,让企业实现有效的科学化的管理,这样才能实现电力工程项目的良好运转,使工程项目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安全管理科学化范文4
“五常法”二级生物安全管理模式内涵
1常学习生物安全实验室检测人员和管理人员必须经常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制定的《生物安全管理手册》、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管理制度和消毒技术等,接受上级部门规定的检验人员岗位培训、资质培训和业务培训。对学习、培训和考核情况进行评价、如实记录,确保培训和学习有效,并能指导和应用到实际检测和操作中。
2常规范明确管理人员和检测人员岗位职责、行为规范,要求自觉遵守国家颁布和实施的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生物安全管理手册》、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并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和检验方法进行体检、准入、防护、检测、消毒和记录等,对生物安全柜、压力灭菌器和其他检测用仪器设备按实验室认证认可要求进行检定、校准。让有关人员在工作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确保生物安全规定规范化即完全彻底地执行,使各项操作和管理科学化、标准化、制度化和持久化。
3常清洁实验场所、实验仪器、实验物品和实验人员手在实验过程中应该按照程序和规定的要求及时清洗、消毒或灭菌,做到清洁和无害化;实验废弃物应该及时处理,减少和防止污染的发生。
4常检查生物安全委员会、生物安全管理科室、科室负责人和生物安全监督员各司其职,切实履行监督检查制度。所有监督检查结果及时、实事记录,以便备查、改进,并对检查结果作出客观、独立评价。
5常改进常改进就是针对BSL-2现场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而展开的不断持续的行为规范的修正改善以及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包括生物安全管理手册、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等)的不断修订、完善的过程,用不断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再来指导实验人员生物安全的行为规范,形成良性的、螺旋式上升的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模式。做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整改,消除隐患,确保安全。
“五常法”二级生物安全管理模式运行
1常学习中心实验室7名微生物检测人员均参加、通过了浙江省卫生厅组织的生物安全上岗培训和考核;压力灭菌器操作人员和艾滋病抗体、肠道致病菌检测人员均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有效资格证书;生物安全管理科室--质管科每年组织生物安全委员会、检验科学习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病原微生物、传染病、消毒技术等知识培训,并进行书面考核;检测人员积极参加省市疾控中心组织的检测新技术培训;清洗、消毒辅助人员经过清洗、消毒操作专项培训。2011年全年参加生物安全相关培训共69人次,人均3次以上。通过培训,相关人员不断规范操作,提高了应急处理能力,强化了生物安全意识。
2常规范中心最高管理者—中心主任组织成立了生物安全委员会,明确实验室负责人为实验室生物安全第一责任人,质管科为生物安全管理科室,质量监督员为生物安全监督员,每个实验室落实安全责任人。2006年8月生物安全委员会组织编制了《生物安全管理手册》,目前运行的是第2版,内容包括了组织机构、实验室准入制度、实验室人员生物安全行为规范等17个管理要素。另有生物安全仪器操作规程62个,病原微生物检测作业指导书63个,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清洗消毒、个人防护细则和制度8个,相关记录表格68个。在开展实验室工作前对所有实验室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采集本底血清标本并长期保存,检查项目包括HIV(1+2型)抗体初筛、HAV-IgM、乙肝三系和ALT。安排检测人员每年参加健康体检,实行系统监测。明确规定检测人员必须熟悉生物安全柜、隔离衣、防护服等生物安全装备的使用,并进行操作比赛;熟记实验室行为规范,掌握检测方法和消毒技术;并要求经常对照中心制定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了正确的操作习惯。
3常清洁检测人员在实验过程中做到随时消毒和清洁。如撕开的试剂包装盒及时放入垃圾箱,保持实验台面清洁;用过的滴头放在配有消毒液的盛皿里;实验废弃物按照《实验室消毒灭菌要求》、《实验废弃物管理规定和处置要求》等作业指导书及时进行高压灭菌或消毒、记录。实验结束后实验台面和地面再用合适的消毒液擦洗一遍;实验人员离开实验室按照《洗手操作规程》正确洗手,实验室的空气使用紫外线消毒。对使用中的消毒液进行检测,确保有效。消毒、灭菌过的物品分开存放、标记;消毒过的实验废弃物定点存放、定时运输,专人管理,防止了室内和室外污染。
4常检查检测人员每天下班前按照各自规定的岗位职责检查仪器设备、水、火、电、门窗安全并记录、签名;每个节假日科室自查,着重检查实验室设施安全及防护设施储备情况等;监督员对照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及检测人员具体岗位职责进行日常监督检查,发现不合格项及时记录、上报,2011年共检查14次;科室负责人重点关注实验室消毒灭菌及实验废弃物的处置工作,质管科着重加强菌毒种管理;生物安全委员会全年集中、全面检查2次,包括人员健康档案、检验人员操作、个人防护、清洗消毒情况,生物安全仪器检定和校准状况、年度计划执行情况、管理体系修订和完善情况等。对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生物安全委员会年底全面总结、评价。
5常改进2011年共发现安全隐患2个,不合格项5个。针对存在问题,中心及时修订了《生物安全管理手册》1.5《生物危险/危害评估》和1.12《实验室消毒、灭菌要求》2个管理要素,完善、修改了生物安全仪器校核规程和生物样本检测作业指导书22个,新编制了《微生物实验室岗位安全作业规程》、分子生物学检测仪器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8个,增加了相关记录和表格10个,明确了使用中消毒剂检测项目和检测频率,新配置了高温灭菌箱、低温培养箱等生物安全仪器和检测仪器设备5台,消除了安全隐患。
安全管理科学化范文5
[关键词]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信息管理制度
引言
2017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2017]67号)(简称“67号文”),对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做了系统安排。67号文指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是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医疗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医院治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可见,作为医改主体和主责的公立医院,改革核心逐渐聚焦到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建立上。
1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架构与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1.1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政策框架
67号文是我国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顶层设计文件,整个制度通过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两个维度,勾画出现代医院管理的结构框架[1],如图1所示。从宏观层面看,该顶层设计理清了三方面的关系,即明晰了政府与医院、社会与医院、党与医院之间的关系。明确了政府举办职能、落实公立医院经营管理自主权、政府监管职能三份权力清单。也明确了两种监督力量:加强社会监督和行业自律。并明确了一个方向:加强医院党建。从微观层面看,该顶层设计对医院内部治理也进行了制度安排:首先,以医院章程为基础明确了医院的运行规范;其次,明晰了医院内部决策机制;第三,明确了保障医院正常运转的八项核心制度,信息管理制度是核心制度之一;最后,强调通过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实施全面便民惠民服务三种软性力量来加强医院内部治理。该顶层设计第一次把信息管理制度作为医院内部治理的核心制度之一,彰显了医院信息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1.2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该顶层设计指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要基本形成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和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相互促进的治理机制,促进社会办医健康发展,推动各级各类医院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基本建立权责清晰、管理科学、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现代医院必须要有现代化的治理体系和管理能力[2],该主要目标中提到的“管理科学,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实现都需要建立在强大的医院信息系统之上。首先是管理科学,管理科学诸多先进管理理念的落地,基本都需要通过现代化的医院信息系统来实现。其次是运行高效,评价医院是否运行高效的3E指标[3],即“效益指标、效率指标、经济指标,同样需要强大的医院信息系统支持。第三是监督有力,更需要拿数据说话,比如上海申康对所属市级三级医院的监督,非常有力,主要是依靠医联信息平台上的真实数据[4]。67号文第十一部分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特别提出:医院要强化信息系统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要与医保、预算管理、药品电子监管等系统有效对接。信息化建设要完善医疗服务管理、医疗质量安全、药品耗材管理、绩效考核、财务运行、成本核算、内部审计、廉洁风险防控等功能。信息化建设要加强医院网络和信息安全建设管理,要完善患者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和技术措施。如上要求可知,现代医院管理需要医院信息化全方位介入。医院最重要的医疗安全保障,越来越依赖医院信息系统的先进性。24小时连续运行的医院业务,对医院信息系统的稳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另外由于“云大物移智”等先进技术的使用而导致的内外网融合,对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医院信息系统需要提供给越来越多的内部和外部人员使用,这对医院信息系统的集成化要求也越来越高,也对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中临床信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研究表明,信息系统应用是否成熟,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其集成化水平的高低。信息系统越集成,就越能发挥出信息系统在存储资料、传递资料和检索资料三方面的惊人能力。当医院信息系统的集成化水平越高的时候,医院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也越高[5]。如图2米歇模型所示,医院信息系统集成化的发展方向是“最终用户的集成化技术”,但目前大部分医院尚处在“管理信息系统”走向“集成化系统和技术”的阶段,离“最终用户的集成化技术”尚有距离,医院信息部门还有很多的信息化、集成化的工作需要做。从现代管理的角度讲,所有这些信息化、集成化工作的推进都需要有一个好的制度保障———信息管理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再加上《GB∕T22239-201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以下简称“等保2.0”)对安全的新要求,医院需要重新思考符合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信息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健全问题。
2医院信息管理制度的主体架构
医院信息管理制度包含的内容很多,目前各家医院并没有统一的命名规范,同样命名的制度在不同的医院其内容也不太一致。为构建医院信息管理制度的主体架构,需要有一个好的视角。鉴于医院信息安全变得越来越重要,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角度来分析和构建信息管理制度的主体架构,可能更容易理解医院信息管理制度的体系框架。以下结合2019年5月1日最新的等保2.0,来构建信息管理制度的主体架构。
2.1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基本框架
2019年5月1日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正式,标志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由1.0迈入2.0,和等保1.0相比较,等保2.0的安全通用要求的框架已做调整,相关的技术细节要求也有不少变化[6]。医院信息化建设,信息管理制度构建也需要重新对标思考。总体来说,医院信息管理制度的建设应该覆盖等保2.0安全通用要求所提及的所有相关内容,包括安全物理环境,安全通信网络,安全区域边界,安全计算环境,安全管理中心,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建设管理,安全系统运维。等保2.0安全扩展要求主要是技术方面的考量,在信息管理制度建设上可以和安全通用要求一致。
2.2医院信息管理制度建设的策略路径
如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构建医院内部治理体系,强调首先需要建立医院章程一样,等保2.0和等保1.0一样,针对医院信息管理制度建设和健全首先提到三点建设总则,具体如下:①应对安全管理活动中的各类管理内容建立安全管理制度;②应对管理人员或操作人员执行的日常管理操作建立操作规程;③应形成由安全策略、管理制度、操作规程、记录表单等构成的全面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上述原则特别重要,一般来说很多医院只注意制度建设,而不太重视相应的操作规程的建立以及记录表单的设计。上述原则作为医院信息管理制度建设的策略路径,严格遵照执行可以提升医院信息管理制度建设的规范性、全面性和一致性。2.3医院信息管理制度建设的主体框架根据等保2.0新的基本框架和安全要求,可以勾勒出医院信息管理制度主体框架。相应制度的具体条款及制度的建设边界的编制,需参考等保2.0中各部分的具体内容描述。另外也要部分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确保制度的建立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3持续改进健全医院信息管理制度
3.1大型三级医院信息管理制度健全
大型三级医院近几年通过三级等保测评或者电子病历测评等,逐步建立了相应的医院信息管理制度,但现有的信息管理制度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1)部分制度不太健全。很多制度有了,但可能没有明确的操作规程,也缺少相应的记录表单,需要健全。(2)部分制度需要更新。信息技术发展很快,很多的硬件技术、软件技术都在快速更替,制度中的少部分描述会显得陈旧,需要考虑予以及时更新并进行版本控制。(3)部分制度得不到有效执行。部分制度是为了应对某些测评建立的,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得到有效执行。需要结合等保2.0的规范要求和医院的实际情况,对制度进行相应修订,以确保制度制定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并在实际医院信息管理工作中得到落实。
安全管理科学化范文6
关键词:意识;观念;宣传和教育培训;以人为本;把握重点;坚持原则
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之后的估量,因其危害性、严重性已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通关注。为此,各级政府、建设主管相继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和强制条文,把安全管理作为项目工程的头等大事、首要任务,并对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行为给予严厉的行政处罚,甚至追究刑事责任。
作为建设中的项目工程即是安全管理责任者,又是最终落实者,如何确保“安全生产、员工生命不受侵害、财产不受损失”。
一、意识提高和观念转变是安全管理的先决条件
纵观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和屡禁不止的安全违规违法的现象,其中最重要一条是:人的不安全行为。表现在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的麻痹和轻视、侥幸、冒险违规及违章指挥,究其根源是意识作祟和观念的偏差,认为不会出事,或是出事是天灾人祸,是“不幸”和“意外”,走“霉运”的结果,甚至产生一些封建迷信的说法,众说纷芸,岂不知,发生事故的根源是由于人的意识与观念引诱人的不安全行为,最终酿成事故的发生。事故发生是因为有隐患的存在,而人的思想观念中的侥幸、轻视、冒险才是最大的心理隐患,是发生事故的思想根源,所以安全管理要做到以下几点。
1.重视安全,敬畏安全。头脑中必须建立遵章守纪的观念和安全意识,时刻牢记,处处留心,才能实现项目工程中的安全生产。如同古人的一句话“小心使得万年船”。
2.消除安全意识和观念中的误区和落后思想。安全管理是一门系统而复杂的管理科学,是人们长期从各种事故中总结出的经验和教训,最终作用是保护人的安全和财产的不受侵害。有些事故故然存在一些突发和偶然成份,这是由于科学发展和人们认识局限还没有找出准确的规律。但绝大部分事故绝不是所谓的“命不好“ 或 ”天灾”。只有通过认真的学习和研究才能真正的认识事故发生的根源和客观的规律,才能提高意识,树立正确的观念,才会主动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施工原则。
3.树产正确的安全意识和管理观念,是项目安全管理的必要组成。在项目施工中,不论是管理者还是操作人员,必须牢固树立“我懂安全,我要安全”的思想观念,施工中牢固树立安全的防线,把事故预防和自己的工作内容、职业道德、团队合作以及生活习惯紧密地组成一体融入项目安全管理中,使项目的施工按照“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的轨迹发展。
二、宣传与教育培训是项目安全管理的强力武器,是提高员工安全素质的重要方法,是构筑项目安全“防火墙”的坚实基础
要想安全教育和培训行之有效,应做到以下几点:
1.建立项目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机构。设立专用机构,确定专职人员,明确责任,使安全教育与培训成为项目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成为项目施工必不可少的内容,惯穿于施工准备、施工过程到竣工交付的各个阶段,成为项目施工现场管理体系的有机组成。
2.确立安全教育和培训的对象与内容。根据工程特点进度及现场存在的各类隐患、不安全因素,使教育的对向和培训内容有针对性、专业性和实际效果。
3.设立项目安全教育阵地。项目施工人员复杂、露天作业、各种机械林立、工序交错复杂、分项工程不断纵伸延续,各种危险隐患、因素层出不穷,必须做好长期斗争的准备。配备完整的安全资料,定期开展各项安全教育培训活动,结合项目进展情况,不失事宜地进行安全知识技能培训,不断为安全管理输送新鲜血液和战斗力。
4.制定各类事故救援预案。针对工程中的大型机械、临时用电、基坑、外架、高空作业及季节性施工、自然灾害、恶劣天气,编制出各类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在发生事故时能做到统一指挥,及时有效的整合人力、物力和信息等资源,实施有组织的救治,避免现场的慌乱无序和漏管失控,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应急预案作为应对安全事故的行动方案和依据,在处置事故时发挥重要作用。
三、充分认识、把握重点、不断强化是实现项目工程安全管理、减少人员伤亡、降低财产损失的强劲措施
正确地认识安全管理,抓住重点,不断强化,应从以下几点做到:
1.人,“以人为本”体现两方面,一方面安全管理的主体是“人”,主要依靠人的一系列活动来实现管理目标,靠人的认识经验技能去发现问题,分析隐患,评价后果,然后采取一系列的预控措施;另一方面,安全管理的对象和主要目标也是“人”,首先要确保人的安危,人是管理过程中最大的目标,也是最宝贵的财富。安全管理最终的目标是,杜绝伤害事故,避免员工在危险的环境中避免身体的精神受到伤害,保障员工的健康,从而保障项目工程的利益。因此,人即是安全管理系统中的实施者,又是安全管理中的被管理者,整个过程都是要人的参与和实施。而且管理中最主要的也是在不断管理和规范人的不安全行为。
2.财,即开展管理的投入和费用,从资金和设施、装备、物资方面是保障安全管理正常进行的重要组成 ,《安全生产法》第18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具备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由生产经I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予以保证,并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3.物,即安全管理的建筑设施、机械设备、物资材料及部位分项。项目安全管理的物即是严格控制的管理对象,也是预防、把控所调整和需要规范的对象。
4.信息,即开展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文件资料、标准流程、依据,它们是安全规范依据和指导,其中法律法规是带有强制性的条文,必需人人遵守,不得违反,适用于项目安全管理所有部门、人员及过程。
5.时间,即安全管理活动工作顺序、程序、时限及效率。
6.事物,安全管理活动的工作任务,职责指标。安全管理应明确各级责任、范围、工作职责,做到分工明确,协作配合。
四、坚持原则、遵纪守法、共同参与、求真务实是项目工程安全管理的基本准则
项目工程安全管理是一项严谨、务实且容不得丝毫松懈的工作,它要求立场坚定,责任明确,科学规范,同时依靠还要现场所有人员的积极参与,齐抓共管,所以必须做到:
1.依法管理,照章办事。安全法律法规不仅具有引导教育、评价、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作用,而且具有制裁惩罚犯罪行为的强制作用。因此,不论是项目领导还是安全主管部门或其他人员,首先依照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颁发法律法规和规章。其次,依据相关标准上级和部门的规章制度,工作规程,对项目进行安全管理,是依据法规办事加强项目员工遵纪守法,对违反安全管理的行为和事故责任者严肃追究,认真处理,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谁主管谁负责的基本原则的基本概念,谁主管那项工作,谁就对那项工作的安全管理负责。安全管理不是安全主管人或部门及其他人份内的事,谁负责那个部位的施工谁就负责该部位的安全,谁主管那个范围谁就对该范围安全工作负责,从项目负责人到班组,直至个人,必须各负其责。
3.科学管理的原则。科学管理就是应用管理科学的理论,规范管理机构设置,管理程序方法、途径、工作方式,从而有效的实施安全管理,提高管理效益,使安全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安全管理违有依据客观管理办事,才能富有成效,首先必须追寻事故的发生,发展的规律,其次,要学习和运用科学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提高管理水平,并与项目实践经验有机的结合起来,同时采用现代的技术手段和管理制度,以取得最佳的管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