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生养成教育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生养成教育案例范文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内城乡经济、教育发展呈现不平衡现象。近年来,我国对教育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多的务工人员希望其子女获得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条件和更好的受教育机会,因此许多农村地区的儿童跟随父母在其工作地上学已成为普遍现象,然而作为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在学校不被重视,学生的行为习惯也无法得到系统的规范和训练,在流动儿童当中进行养成教育逐渐成为了对其教育过程中的重点。在逐渐重视对流动儿童进行养成教育的同时,养成教育实施过程中的不足也随之显露出来。
1农村流动儿童养成教育现状
1.1流动儿童家长忽视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
大多数学生家长只是在物质上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在学习成绩上对孩子进行督促,并不注重孩子在学习、生活、思想上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对孩子进行“放羊式”管理,导致了农村流动小学生无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
1.2小学教师轻视对流动儿童的养成教育
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多都过于注重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将教育的重点放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上,甚至有的教师认为教会学生知识就是完成了教育任务,没有把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当做小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从而轻视了对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
1.3农村流动儿童在自我认识上不关心自身行为习惯的养成
农村流动儿童在生活上基本都属于放养状态,由于父母和教师在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上不重视,流动儿童内心也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认为作为学生在学习上努力就可以了,生活习惯上就可以任性而为,得过且过。而且,流动儿童一般都是在一起学习,他们身边也没有榜样来让他们模仿。流动儿童对养成教育在认知上的不关心,导致农村小学生养成教育难以实施。
2农村流动儿童养成教育难以实施的原因分析
2.1流动儿童家长自身文化素质较低
由于农村经济、教育资源、生活环境的限制,现在农村流动儿童家长文化素质普遍比较低,教育子女的方法比较陈旧,再加上日常工作繁忙,对孩子的监管力度不够,家长对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不能够兼顾,由此更加无法对流动儿童进行养成教育。
2.2学校教育投入少,教育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
流动儿童所在学校多为城市中办学条件比较差的学校,这类学校资金投入少、硬件设施差、教学设备陈旧、学校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学校许多教师或是年龄较大,或是教学经验不足,或是兼职从教,教师用于教学的精力本就较少,而且教师的业务水平较低,不具备对流动儿童进行养成教育的能力,加之教师对流动儿童的情感投入欠缺,师生关系淡薄。这样的教学环境下,教师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关注学生的养成教育,甚至部分教师没有能力去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2.3流动儿童父母工作地变动大,流动儿童换校就学频繁
大多数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打工地都不是长期固定的,需要不断变换务工地,而农村流动儿童因其父母工作地的变动,也必须频繁转校。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流动儿童不断地适应新环境,在受教育环境不稳定的状态下,流动儿童断断续续地完成学业,无法受到持续系统的教育,本来就给流动儿童的身心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他们需要不断地适应新的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断适应和新同学的交往,没有更多的精力来关注自身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2.4农村流动儿童自身存在不利于实施养成教育的因素
小学生普遍存在自我约束力不强、自我意识较差,流动儿童因为长期随父母漂泊异乡,自我认同感很低,长期缺乏和父母的交流,导致自我管理能力也很低,而且流动儿童还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近景性太强、心理状态消极等问题,这些都对流动儿童养成教育的实施产生不良影响。[1]
3农村流动小学生养成教育途径探析
3.1转变家长意识,培养孩子良好习惯
争取家长配合学校,共同做好孩子良好习惯养成的监督、督促工作。小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家长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争取家长配合学校,共同做好监督、督促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团组织开展了“给父母的一封信”的活动,让学生们在放学前准备好书信,并在家访时交予家长,让学生与家长在生活之外有了更深的情感交流,让家长了解孩子,理解孩子。这样的活动不仅了解了学生的家庭背景,更有助于对小学生的关心与呵护,而且也可以让家长理解孩子。同时在家访中与家长进行座谈会,与家长进行亲切的交流,向家长介绍孩子的学习情况,阐述家长教育对孩子的重要影响,让家长在闲余时间可以多与自己的孩子沟通交流,不要过于忽视孩子。
3.2发挥教师作用,合理设计教育方案
小学生正处于性格塑造时期,模仿能力强,教师作为他们受教育时期最主要的陪伴者,学生总会不自觉地向教师学习,教师的模范作用是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习惯的培养教育。在本次暑期户县的养成教育实践中通过探索式、体验式、实践式三种教学方式对周贵坊小学的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旨在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孩子全面发展,同时通过辅导假期作业补习弱课,帮助他们查缺补漏,巩固基础知识,帮助孩子们解决学业上的问题。
3.2.1探索式教学
所谓探索式教学,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例如在谈到个人卫生时,我们通过表演情景剧、“你指我改”游戏互动等形式将学生可能在各种场合出现的不注意个人卫生的情景展现出来,学生自己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发现不文明现象,并指出应该怎么改正;而当讲到安全教育的问题,因为条件限制,实践团用手机播放音频,对学生进行“安全之声”教育并给他们普及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活动以“大班式”课堂进行开展,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小组自觉地、主动地对火灾及防震等案例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安全意识。
3.2.2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养成教育是教育者按照预定的教育内容和目标,科学有效地创设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氛围,使受教育者能在这种环境氛围的影响下进入体验状态,通过体验和自省来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有效促进学生从道德认可向道德行为的转化,从而养成良好的品行教育[2]。实践团通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在经历中进行情感体验,用教育内容触动孩子心灵、进入孩子内心,促进孩子良好思想道德基本素质的内化养成。开展“信任背摔”游戏,不仅让孩子在玩的同时,增强自信心,同时能够增加团队之间的信任,而且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克服恐惧,对流动儿童自信的培养,具有极大的作用。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让孩子们战胜那个胆小的自己。通过举办“马兰花”、“松鼠抱大树”游戏,让孩子们学会沟通、学会交流。孩子在游戏中不断地结识朋友,不再孤僻,不再害怕与人交流,为以后能更好地开展社交打基础。游戏最后,让孩子们谈自己的体会,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
3.2.3实践式教学
实践式教育模式是指教育者在做好为学生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去引领和指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充分做到学以致用。而学生需要在学习好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来,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因此,实践式教育模式是本次赴“户县”养成教育实践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教育模式,实践团队组织并开展了四次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在实践中感受知识的力量。升旗的肃立庄严让同学们感受到升旗仪式的神圣感,在思想上提高重视;文明对话的严谨让同学们在活动中感受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并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出来,做一个文明、礼貌的好学生;爱护环境的责任让同学们在实践中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爱护环境你我他”的主题活动中,实践团的成员和学生们一起清扫学校和马路上的垃圾并进行分类处理,直接将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3.3定期追踪观察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也不是短期形成的,小学生自觉性、持续性较差,也许良好的习惯很难持续,但同时孩子们也有着极大的可塑性,这靠的便是后期追踪。为了观察本次养成教育的效果与影响,实践团在活动结束之后再去户县定期进行关于养成教育成果的调查。通过对小学生的家长与教师的访问和与学生的交谈,对养成教育的后期成果进行评估。
4总结
无论是在求学的过程,还是学成之后走上社会,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质都是走向成功的基础。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几十年前就谆谆告诫全体教育者:“小学不但要培养小学生,而且同时培养小先生。这样的小学才算是现代前进的小学。如果只教小孩读死书而不肯教人,那么,它只是一个小小书呆子或一个小小守知奴的制造厂。[3]”陶先生所说的“培养小先生”就要求教育者要重视“养成教育”,本文通过实地实践,通过搭建学生与家长的桥梁转变家长和教师的观念,探索对小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新方法,对农村流动儿童养成教育的实施途径进行了探析,努力寻找方法让小学生在小学阶段不仅学会知识,还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出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小先生”。
作者:王蒙 陈阳 单位:陕西科技大学文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董德凤.浅谈小学“养成教育”的实施方法[J].科技咨询导报,2006.
小学生养成教育案例范文2
关键词:良好班风 以身作则 家校合作 持之以恒 养成习惯
习惯是在一定情况下长期反复练习而逐渐养成的。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小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时期,良好习惯更是儿童应对复杂生活的基础,对他们将来个性品德和行为发展都将产生长远的影响。因此,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需要每一位班主任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笔者就班主任工作中的养成教育谈几点个人的做法。
一、培养好班风,感染好习惯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要形成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去影响、制约每个学生的心理,规范每个学生的行为。良好的班风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级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熏陶、激励的作用。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班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议论、评价,形成“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风气。因此,我们可以注重学生的行为规范,抓典型、树榜样,在班级中开展评比激励机制,如周周评选进步生,一月评选一次“班级之星”,形成互争、互赛的竞争氛围,让学生通过竞赛,看到自己的闪光之处,明白自己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例如《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不去营业性的网吧、游戏机房”这一条行为规范,针对班中个别学生曾经违反规定的情况,让大家展开讨论,为什么不能去营业性网吧、游戏机房,谈谈其中的利与弊,让那些学生明白学校、教师这样做的原因,从而养成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好习惯。
二、以身作则,引领好习惯
小学生由于年龄的特点,模仿能力和可塑性非常强。他们的学习从模仿开始,由于他们的认识能力、分辨是非的能力非常有限,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出榜样,以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比如,教师自觉捡起一片废纸,扶正课桌椅,在校园内轻声慢步地行走等。轻轻的一声“谢谢”、升降国旗的每一个动作、学习用品的摆放、上课的坐立姿势、作业本的保护、作业书写的规范、上学衣帽的整齐、红领巾的佩戴、放学集会的站队、吃完营养早餐后餐具的摆放……学生受到教师行为的影响后,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也会受到他们的重视,自觉坚持学习,长期坚持,学生会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榜样对学生也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因此,我还经常向学生讲一些科学家、艺术家、伟人和古人良好的行为习惯,以此来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丰富活动,展示好习惯
在班主任工作中单纯的说教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凡是新异的事物都很容易吸引起他们注意。针对这一特征,我利用班队时间,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选择形式多样的与养成良好习惯有关的活动,把一切活动都作为养成教育的“载体”,以活动为载体,抓住契机,使各项活动都成为养成教育过程和检验养成教育效果的过程,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活动,使知、情、意、行有机地统一在活动之中。尽管内容各异,但都蕴含着养成教育的因素,有鲜明的养成教育内容。在活动中学生发现自己、表现自己和了解自己,同时在活动中团结互助、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培养了的良好习惯。如表演小品《一个会说话的易拉罐》、课本剧《规则》,举行辩论会、演讲会,让学生写日记、周记,记名言、格言、警句鞭策自己,促进学生锻炼意志,从而养成良好品德与良好行为习惯。
课堂也是进行养成教育的主阵地。每一门学科都有其可挖掘的养成教育素材,如习作教学能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体育教学能培养学生坚持锻炼的习惯;在语文课文学习时让学生充分参与有关行为习惯、思想品质的讨论,提高他们的认识,培养他们自觉学习的习惯、读书习惯、讲文明礼貌的习惯、讲卫生的习惯、勤俭节约的习惯、乐于助人的习惯;品德课《了解家乡民居》让学生参观家乡的古建筑,教育学生从小养成保护环境、保护文物建筑的习惯。
四、家校合作,促成好习惯
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家庭也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农村家庭的文化层次不高,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往往不知从何入手,对孩子的教育存在过于溺爱的倾向,在家访时班主任需给家长灌输一些现代教育理念,让家长知道从哪些方面教育孩子、怎样教育孩子,针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与家长和谐交流,对家长的教育观念认真疏导,细致说理,共同探讨教育的有效方法。平时发现问题后,教师应及时通过电话和短信平台和家长联系,争取第一时间得到家长的配合,对于学生取得的进步教师也要及时发短信通知家长。每天放学后,我都会和来校接孩子的家长做短暂的沟通,及时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并随时与教师配合,了解学生在家里的生活、学习习惯和性格特征,思想动态、行为表现,使学生无论在校、在家、在外都能始终如一地表现出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最终促进其健康成长。
五、持之以恒,强化好习惯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小学生各种习惯的形成并不稳定,极易出现反复,甚至走向反面。先贤哲人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认识到:每个学生都追求上进,都希望得到别人(尤其是教师)的肯定和表扬。他们不想犯错误,更不想故意跟教师作对,他们之所以犯错误,是因为他们已有的习惯。因此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这需要教师坚持不懈地反复训练,才能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同时班主任在习惯的培养过程中应对好坏优劣及时给予评价,使学生从中产生成功的喜悦,进而产生浓厚的兴趣,也从中领略失败的教训,产生刻骨铭心的体验。这样就容易形成相应的良好行为习惯。如在我们的小学生当中,不少学生不会也不愿做家务劳动,生活不会自理,完全依赖父母,劳动观念差;学习不求上进,怕困难、怕麻烦等。因此,我让学生根据《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订每天的生活作息表并督促检查,做到是非分明。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训练,学生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良好的行为习惯就会自然形成。
总之,好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积极配合,共同努力。班主任更要综合利用各种资源,要以超前的意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从理论素养上更加完善自己,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只有善教善导,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好习惯才能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养成。”
参考文献:
[1]中小学班主任工作优秀案例.开明出版社.
[2]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献给青年班主任.
作者简介:
小学生养成教育案例范文3
记得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播种一个思想,收获一个行为;播种一个行为,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由此可见,对个人来讲,一种好习惯能使人终身收益。小学生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都处于一个迅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小学养成的行为习惯往往会影响他们一生。一年级是学生各种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教师只要抓住习惯养成的良好契机,施展教育教学的魅力,就一定会促使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那么,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个人以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重视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往往从模仿开始,人们常说,什么样的老师教出什么样的学生。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举手投足间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班主任的形象会成为学生仿效的标准。因此,我们要规范学生行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充分注意教师自身的示范引领作用。教师为人师表不是为了教育别人而有意摆出的样子,而是在任何场所、任何时间的自然流露。于是,在日常工作中,我总是有意无意间这样坚持着:坚持说普通话,坚持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坚持在获得学生帮助的时候说谢谢,坚持在学生问好的时候礼貌地做出回应,坚持在工作中出错时主动向学生认错并道歉,坚持见到废纸就弯腰捡起,坚持上下楼梯靠右走,坚持轻轻地说话、轻轻地翻书、轻轻地挪移桌凳……一句话,我所有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身体力行,坚持做到。用教师的行为去影响学生,不仅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更令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一些学生不仅在一时一事上养成好习惯,而且还能举一反三,各方面都做得很好。
二、重视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日本教育家福泽渝吉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据此可知,家庭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形成,个性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为了避免我们的教育出现“5+2=0”的现象,我们必须重视家校联系,获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一年级新生入学之前要对家长进行培训。形式可以多样化,比如:学生领取通知书的时候,发放《一年级新生入学家长必读》,也可以在新生入学之前召开新生家长见面会。内容方面主要强调如下几个方面:1.告知家长一年级和幼儿园的区别,让学生和家长在心理上做好准备。2.新生入学必须准备的学习用品及具体要求。3.明确告诉家长一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目标。4.附带一些教育案例,向家长传授一些教育技巧或方法,影响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
新生入学后班主任要通过家访、校讯通等对家长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可以把一年级养成教育目标分批提出,请家长配合。比如让孩子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整理书包,准备学习用品,自己穿脱衣服等;家里的事情帮着做,如扫地、洗碗、擦桌子等。教给家长培养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一些方法,以形成教育和训练的合力。
定期召开家长会,表扬做得好的家长和孩子,进步大的家长和孩子,为家长朋友们提供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三、开设养成教育课程
孩子良好的行为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而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万丈高楼平地起,学校教育和教师的正确引导是责无旁贷的,要持之以恒地常抓不懈。把一年级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目标编写成深入浅出、浅显易懂的儿歌,开发一年级养成教育课程。从新生入学的第一天开始,就在一年级专门开设低年级养成教育课程。开学第一周设立专门的入学教育周,之后保证每周一节养成教育课。养成教育课上教师以养成教育课程为蓝本,先让孩子诵读儿歌,再由教师生动讲解,指导孩子熟读成诵,最后达到影响孩子行为习惯的目的。这样由易到难,把一系列养成教育目标渗透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去,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地。
四、巧妙利用多种途径和形式
小学生养成教育案例范文4
课本向学生提供了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在类别上有的侧重认知,有的侧重情感体验,有的侧重欣赏和理性辨析。但教材不是知识的载体,只是话题和范例,实际生活中的麻烦远不止这些,教材只是让教师由这些案例、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体验。
教材的空白,为学生表达思想感情、开展活动留下了创造空间,让教师和学生合作完成。教材也不是一个封闭的结构,没有过多的道德观点和行为要求,也没有统一的答案,需要在师生互动中探讨案例的意义,得出合乎公民道德规范要求的结论。
在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把家庭的资源、社区的资源、社会信息、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加到教材中去。教材的开放,决定了教学过程也必须开放。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的时间,可以是一课时,也可以是几课时,甚至不受课时、课表的限制,与学校的活动、其他学科相互渗透。教学的地点可以是课堂,可以是家庭、社区,也可以是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
首先,评价的内容不应再拘泥于统一的标准答案或硬性规定,而应关注儿童的个体体验和表现。期末时除了书面鉴定外,更应重视儿童平日活动的态度、情感、行为习惯,重视学生的努力程度,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创意等。
其次,评价的过程要动态化。因为品德与社会所需要学生养成的好品德、好技能,并不是一下就生成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巩固,深化,所以需要动态评价。另外,评价的主体要多元化。主体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家长或其他人员。
小学生养成教育案例范文5
【关键词】小学;培养;思想品德
养成好的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源,是公民素质的根本。小学的思想品德课,目的在让学生了解一些品德知识以及规范。学会一定的道德思想方法,掌握在生活中怎样待人接物,以及规范行为,使学生逐渐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学习观以及生活观,学生促进身心健康、全面以及自主发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提高学生的素养,需要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鼓励参与,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只有当学生对所学品德课有了强烈兴趣的时候,注意力集中,思维积极活跃,才可以获得新知识,接受于新思想。
第一,教师应善于运用课程资源,依据学生年龄以及性格特点,因地制宜,设置符合学生实际的开放、自由、民主的教学方法。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 促进学生学习品德课的兴趣。第二,教师需要尽可能运用一切媒介,让学生耳、眼、手、口、脑多种感官一起参与认知活动。教师通过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下, 才可以培养出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能力。第三,教师应该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加强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以学定教”,做到:课前精心设计教学案,不管是备教法,以及备学法,都应该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课堂上,有效运用教材内容,掌握好教学每个环节,争取用每句话以及每个动作来促进学生学习的欲望。第四,整个教学当中加强“趣味性”:加入激趣(谜语、儿歌、故事、游戏等),过程引趣(提出问题新颖、合作互动特别、实践活动创新),小结延趣(回顾总结、评价感悟、延伸扩展);注重“情感性”:于情于理,用情导入,以情激趣。运用切实有效的方法,最可能的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学生在喜欢学习品德课的前提下,不断提高思想品德素养。
二、尊重差异,因材施教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有法”既是共性的要求,“无法”就是个性的突出。教师通过把教学的共性以及个性有效统一起来,才可以做到尊重学生差别,因材施教。有差异而无差生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观点。对待学生的差别,不可以只用一种尺度来看待。教师需要承认、尊重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别,才可以想方设法提起每个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只有拥有了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这样的思想和能力,才可以乐于学习、渴望学习、学会学习。在独立以及自主学习里面取得更多的知识。在教学案例以及身边好人好事的熏陶培养下,在实际生活里面为人处世当中,思想觉悟有效提高。教学过程中,应对各种层次学生提出不一样的要求。只有这样, 真正让每个学生不管在知识方面还是思想认识里面,都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在分享同学成果的喜悦中,共同提高,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三、营造气氛,活用课件
教学也就是学生取得知识的过程,是学生思想觉悟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学生良好品德逐渐养成的过程。新课程把“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最高宗旨以及核心理念。这就需要教师转变角色,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确实把课堂还给学生。不仅要充分运用教材内容:图片、文字资料进行教学,还应该善于运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设置和谐、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打造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图文并茂、直观形象的视觉感受里面,在绘声绘色的音像刺激当中,在如临其境的全身心的投入里,引起情感共鸣,获得新知识,接受思想教育。
四、有效评价,发展提升
评价的主要出发点是要保证教学目标的达到,保证教学取得效果,不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效评价给同学们开了一个树立自信、平等交流、综合提升、相互学习的平台。所以,授课的时候,不管是教师评价,还是学生互评或者自评,都应该关注学生实际,关注激励性、针对性、指导性。经过有效的评价使学生相互激励、一起进步,过程当中学会分享、倾听、自信、诚实、助人为乐、尊重他人、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不断进取、勇于挑战,来达到思想品德素养有效发展提升的目的。
五、体验感悟,实践活动
一个学生优秀品质的形成是一个漫长以及持久的过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小学生好动性强、年龄小、可塑性非常大。他们要养成良好思想品德素养,单单是依赖于课堂教学活动是远远不够的。教师一定要重视综合实践活动的展开,依据学生状况、所在环境、当时条件等原因,针对教材内容来做恰当以及适时的拓展延伸。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促进他们的情感,加深他们的感受。
六、养成习惯,重视细节
良好的习惯可以让人受益终生“细节决定成败”。可是,小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要从一点一滴的细节――日常行为的督促、教育、检查、养成抓起。教师不可以仅仅依赖于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还需要不断关心学生生活细节,重点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从点点滴滴的一日常规为起点,勤督促、细观察、率先垂范,多鼓励,和学生做良师益友。还有,让学生组织展开一些积极有趣的主题实践活动。例如“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开始做,美化自己生活的环境”等。让学生在具体的实际行动当中,学会自尊自爱以及尊重他人,学会关爱、感恩、诚信、善良。教师应该注意看到典型,树立榜样,对同学的好人好事进行宣传、学习以及教育,使别的学生在学习里面潜移默化。明白“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道理,学会只有现在争取做优秀的小学生,以后才有可能做具有高尚思想品德素养的公民。
【参考文献】
[1]朱桂玲.回归生活彰显魅力―――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内容生活化的探索[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0,(09)
[2]方翠美.让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J].考试周刊,2012,(07).
小学生养成教育案例范文6
一、颁布《纲要》,
形成区域公民教育的运行机制
我们以为培养具有世界视野的现代公民,应该成为当前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这既是积极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把公民最基本的素养根植于儿童的心灵,引领儿童融入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海门市教育局决定在全市区域推进公民教育,依托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组织专家团队,研究制定了《海门市新公民教育行动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用于指导全市区域推进的公民教育行动。《纲要》确定的行动目标是全面提升学生公民基本素养,首先着重培育学生的个人道德,帮助他们认识、接纳和尊重自己,从而接纳和尊重他人;继而帮助他们掌握各种生活技能及处理不同的人际关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建立自己的价值系统,发展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且能付诸实际,最终成为一个对自己、家庭、社会、国家负责任且具有世界视野的新公民。重点是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主要行动方略是规训,教育行动的核心价值观是“规则、尊重、责任、诚信、爱心”。教育行动的主要内容为“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环境、遵守公共秩序、做世界的中国人”等五个方面。教育行动的途径:一是学校建立由校长、教导主任、少先队总辅导员、班主任、校外辅导员、社区相关工作人员等组成的公民教育指导小组。二是进行学科渗透,开设公民教育专题课,开发大主题公民教育综合实践活动,切实加强日常生活中的公民教育。三是整合校内外德育活动资源,开辟社会实践基地,营造校园公民教育实践场景。四是开办“新父母学校”,建设和完善“三结合”教育网络,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到公民教育行动中来。五是结合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的公民素养,定期组织教师通过案例解读、现场观摩等形式提高教师组织与实施公民教育行动的能力。六是充分发挥“区域德育共同体”的团队研究力量,做好行动研究、经验分享、成果推广,保证公民教育行动的健康发展。七是推进学生行为评价改革,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以综合性评价为主;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单元评价和多元评价相结合,以多元评价为主;自主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以自主评价为主的原则。八是教育局相关职能部门对学校的公民教育行动加强领导并形成有力的行政监督机制,及时宣传公民教育的经验与成果,向学校、社会公民教育新进展,推动全市的公民教育行动科学有序地向前发展。
二、项目推进,
打造区域公民教育行动特色
区域推进公民教育不仅需要有效的运作机制,还需要用具体项目来凝聚区域内的学校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行。海门市把公民教育与学生的习惯养成紧密结合,在全市学校推进了朱永新教授倡导的新教育实验“每月一事”项目。这个项目,以“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为基本理念,每个月重点让学生养成一种好习惯,并把公民教育贯穿其中。没有什么比习惯的力量更强大,也没有什么比改掉身上的坏习惯更难了。我们从生活中最小的细节入手,以小见大,建构了一个以培养习惯为主的公民课程。如:从走路开始学会规则;从吃饭开始学会节俭;从微笑开始学会交往;从演说开始学会表达;从种棵树做起学会公益;从记日记做起学会自省等等。
在“每月一事”项目推进中,我们逐步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项目推进模式:其一,主题的选择立足于学生一生有用的最重要的习惯。其二,主题的内容都是从一件小事展开,具体落实时,要求在更高的层面不断丰富完善。其三,主题的活动要通过广泛的主题阅读、主题实践、主题研究、主题随笔,甚至聆听、口才、网络等路径,把公民教育贯穿其中。在实践中,形成了“每月一事”项目的基本操作流程,即“主题阅读,主题实践,主题展示,主题反思”。海门新教育专题网站,设置了“每月一事”交流区,每月初项目核心组开发了主题引领性的课程,为各实验学校提供范式,各实验学校也及时交流师生在习惯养成中的做法、感悟和体会。此后,又开始了新的探索旅程,一是构建主题性校本诵读课程。各学校建立“晨诵午读”的长效机制,每月围绕一个重点习惯,开发并丰富诵读内容,真正让阅读成为孩子日常的生活方式,也使先行的阅读为孩子的习惯养成奠定扎实的知识背景。二是创设多元的实践情景。知行结合是习惯养成的重要环节,实践体验是生命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独特享受。各实验学校结合日常的学科文化、传统节日文化、主题教育文化、班级文化、社区文化等内容,创设情景,营造氛围,提供学生多样化的体验平台。同时进一步整合学校特色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板块,使习惯养成教育与学校常规管理、主题活动等融为一体。三是注重反思性的评价。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各实验学校优化操作流程,及时记录典型个案,组织起有效的反思会,不断提高习惯养成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展示研讨,
培塑区域公民教育的榜样群体
习惯养成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公民素养教育。2007年3月,我们隆重举行海门市小学习惯养成教育推进会。会议的主题是“养成良好习惯,提高公民素养”,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各个学校的校长、分管德育工作的校长、少先队辅导员以及班主任的代表共200多人。与会的代表观摩了专题教育图片展示,班级主题教育活动等现场。三厂镇中心小学的18个班级向与会代表展示了如“和礼貌用语交朋友”,“我的书包,我做主”,“课间十分钟”,“心存感激,学会感恩”,“擦去身上小泥点”等主题教育活动。孩子们在多样的小主题活动中体验了什么叫做好习惯,并且在积极自主的参与中形成了养成好习惯的强烈意识。这次会议的召开拉开了海门公民教育行动的序幕。
2008年3月,我们在海门师范附属小学召开“公民教育行动――每月一事项目推进”现场会。全校所有班级都向与会代表展示了各自的三月份“植树•公益”主题活动资料包。资料包内有特色鲜明的班级图腾,有策划详尽的活动方案,有学生精心绘制的图画、编写的故事、创作的徽标、撰写的公益广告……还有植树时精彩的瞬间,更有他们对活动的反思以及对公益的认识。四(3)班同学还以“爱心安琪儿”的形象展开了一系列与主题有关的活动:到社区开展植绿护绿中队活动、将亲自栽种的盆花献给福利院的爷爷奶奶们、进行班级公益广告设计等。六(1)班同学则展示了他们到农林局采访、设计绿化调查表、了解全市绿化概况、种树、进行绿色辩论赛及绿色公益徽标设计评比等场景。孩子们活跃的身影中折射出良好的公益情怀。与会代表也对阶梯式、螺旋推进“每月一事”项目有了感性认识。
2009年3月,我们在三星中心小学举行了海门市公民教育暨习惯养成教育现场研讨会。学校围绕“环保•公益”主题展示了四节公民教育观摩课。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了绣乡小公民保护环境的情感。优秀学校的介绍与活动后的研讨,帮助大家对公民教育课的基本范式以及习惯养成的基本路径有了新的思索。
在这几年的新公民教育行动中,我们还采取“心星访谈”的方式,寻找、发现、推介在新公民教育行动中涌现出的典型人、典型事。“访谈”是发现、推介的一种主要形式,“心星”是指要“用心”去寻访在新公民教育行动中涌现出来的那些“小新星”,在访谈中达到心灵的互动、心灵的碰撞、心灵的交流,是心与心的唤醒,从而引领儿童道德生命的健康成长。“心星访谈”团队先后走进了四甲小学寻访“军校好少年”、走进平山小学寻访“诗意好少年”、走进东洲小学开发区校区寻访“魅力好少年”,走进三阳小学寻访“感恩好少年”,走进育才小学寻访“绿色好少年”,走进海洪小学寻访“会生活的好少年”,走进临江小学寻访“有礼貌好少年”,走进三厂小学寻访“习惯养成好少年”,走进海门镇小学寻访“自信好少年”,走进麒麟小学寻访“责任好少年”,走进悦来小学寻访“拼搏好少年”。访谈中有数千名学生和近百名老师进行了现场的心灵对话与交流,共同体会着生命的意义,分享着新教育行动的幸福生活,品味着和谐成长的快乐。“心星访谈”把现代公民素质培养的具体要求通过儿童身边的小典型、小榜样直接展示出来,促进了儿童生命的健康成长。
四、整合资源,
构筑区域公民教育实践基地
海门市教育局对区域内的社会资源进行了系统整合,使许多社会资源成为区域内所有学校共同的公民教育实践基地。
海门市三星工业园区坐落于长江入海口的北岸,与大上海仅一江之隔。改革开放以来,这里因有全国最大的国际家纺城――“叠石桥绣品城”而闻名遐迩。这里有众多的民营企业家,他们常年奔波在外,身影遍布世界各地。在他们的身上,有着一种让三星人引以为豪的创业精神,他们努力,他们诚信,他们智慧,他们勇敢,他们拼搏,他们坚持……而这些形成了三星特有的一种文化,一个地方教育资源。许多学校就以“参观绣品城,感受绣乡美”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孩子“做世界的中国人”的公民意识。
海门市常乐镇是清末状元张謇的故里,他一生以“强毅力行”的精神,创办了370多所学校,留下众多精辟的教育论断,为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常乐初中、小学均以“学謇弘謇”为办学特色,挖掘乡土文化,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张謇的精神,感恩美好的生活,丰厚“爱国爱家乡”的情缘,开展具有学校特色的新公民教育行动。常乐镇培育村是远近闻名的草莓之乡,带领村民走上共同富裕之路的党支部书记叶剑生是全国劳模,被称为现代张謇。孩子们在这一片沃土上,学习着一脉相承的张謇精神,感受着现代公民的坚持与信念。
海门地处南黄海岸边,南黄海汹涌的波涛磨炼了人,丰富的资源养育了人,南黄海人的血脉里浸润着大海的优秀品格,南黄海人的信念里生长着大海的金色希望,南黄海人以顽强的意志演绎着沧海桑田的人间神话,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海门市东灶港小学把“追江赶海”作为校训,时刻激励广大师生要有勇立潮头的精神,脚踏实地、勤恳工作、认真学习;学校的校训撰写在教学大楼的外墙上:胸怀像大海一样宽广,知识像大海一样渊博,身体像大海一样刚健,创新像大海一样奔涌。整栋教学楼的楼顶呈波浪型,寓意学校事业发展像南黄海波涛一样一浪高过一浪。班级文化的构建也充分体现了海文化的丰富内涵,每个班都以海洋生物命名,打造了属于自己的班级图腾。学校将这些班级图腾悬挂于每个教室外,师生可时时处处受到鼓舞警策,使校园形成了浓郁的“海文化”氛围,滋润着学校师生的人文精神,丰富着师生的人文底蕴。
五、融合特色,
丰厚区域公民教育的发展内涵
在区域推进公民教育的行动中,我们提倡目标引领下的多元性,积极鼓励学校把公民教育植根于源远流长的优秀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特别是要结合学校特色和传统文化,不断丰富公民教育的内涵,促进学校教育品牌建设。海门市麒麟小学是“责任教育”特色学校,也是雅典残奥冠军、北京残奥会铜牌获得者李春花的母校。学校邀请她回校作“责任教育”的专题报告、与学生座谈。她还为学校题词:“自强不息,顽强拼搏,胸怀责任,为国争光”。这样的活动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灵里留下了永远的印痕,丰厚了“责任教育”的内涵:责任是一种善良的心态,学校的每一个学生、教师及学生的家长都应有的心态;责任是一种自觉的行动,是个人自觉表现出来的行动;责任是一种博爱的境界。责任的源头是爱,是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自然、对社会的一份深沉的爱。学校通过文化濡染、课程研发、活动体验,将公民“责任”的种子埋进学生的心灵深处!
海门市实验小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名校,近几年来,学校在公民教育的行动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动校园CEO行动,逐步形成了“品质教育”新品牌;海门师范附属小学以“童话教育”为特色,引领师生共读中外、古今的童话名篇,让孩子们在“童话”的世界里不断受到真善美的启迪;东洲小学在“新生活教育”旗帜的引领下,将公民教育和生命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十分注重实践活动参与的全员性和参与性,他们创新的“小黄帽在行动”已成了校园里一道最亮丽的风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海门区域公民教育行动正积极地改变着每一个人的精神气象。无论走到海门市的哪一所学校,只要留心,都会感受得到公民教育行动带来的新变化、新景象。
六、多元激励,
变革区域公民教育的评价方式
长期以来,德育的评价可以说是影响德育工作实效性的一个“瓶颈”问题,在区域推进公民教育行动的实践中,我们鼓励各个学校积极探索,以公民道德底线要求为基本目标,构建多元激励、多样评价的方式。
海门实验学校小学部,有一个“阳光灿烂”展示墙,这是学校在“阳光教育”特色理念下的一项评价改革,即“七彩阳光”评价制度。“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阳光评价卡中的每一种颜色代表一个方面的公民人格素养。学校每个月都有一个特别的日子,那就是“发卡日”,每个班都会举行隆重的颁发仪式。每一位教师都要参与颁卡的行动。班主任和品德教师颁发“仁爱少年──赤色阳光卡”、“礼仪少年──紫色阳光卡”和“环保少年──绿色阳光卡”;“健美少年──橙色阳光卡”由体育教师颁发;“善学少年──黄色阳光卡”由各科教师颁发;“践行少年──青色阳光卡”由中队辅导员和科学教师颁发;“阅读少年──蓝色阳光卡”由语文教师颁发。一张张阳光卡记载着孩子一份份辛勤耕耘的收获,印刻着孩子一个个成功的足迹。“七彩阳光”评价卡,令儿童稚嫩的心日趋成熟,平凡的生活日趋绚丽,烦琐的思想日渐开化,闭塞的心扉日渐敞开……
海门师范附属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在公民教育行动中不断拓展学校“金钥匙”文化,“小金娃”这个活泼可爱的形象就成了学校的形象标志,成了学校“金钥匙”文化的象征。学校将原来的《小公民道德评价表》更替为《小金娃在成长》评价手册,让“小金娃”这个形象在学生们的心目中鲜活起来并引领学生的日常行动。《小金娃在成长》评价手册将评价的项目设计为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小金娃”在学校、“小金娃”在家庭、“小金娃”在社区(社会)。每个版块都涉及到了学生的学习、行为、生活习惯三方面的内容,并分别由老师、自己、家长和邻居评价。学校每个班级也会制定各自的习惯考核表,结合学校的“小金娃”评价体系,采用月评的方法,每月计算一次。到学期末的时候,所得星星最多的一位学生不仅可以获得“优秀小公民”的称号,还可以获得“行为规范示范生”这样的最高荣誉。这项评价改革不仅在市内产生广泛的影响,还被评为“南通市道德特色活动”。
海门市海南小学是全国小公民道德实验学校。在公民教育行动中,他们创造性地实施了《“小公民”品行发展评价表》,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评价活动。一是评价内容全面 。《“小公民”品行发展评价表》以《小学生守则》和公民教育行动要求为主要内容,同时整合了《小学生素质发展报告书》,分别从晨读、午诵、作业、值日、卫生等方面对学生每日品行进行量化考核和评价。二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在《“小公民”品行发展评价表》中,部分内容由学生自己评价,引导学生在自我评价中认识自我,建立自信,逐步形成自己的道德认知。部分内容由学生干部对学生逐日量化评价,学生干部在老师的引领下,通过比较和评比,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培养了孩子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每个月的月底,班主任对《“小公民”品行发展评价表》进行汇总评价,班主任的评价客观公正,既能尊重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又能给学生指出努力的方向。最后是家长(或长辈)评价,家长的督促支持是学生养成教育的有力保障。评价表的反馈,使得家校沟通效果明显,同时也给家庭教育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帮助。三是评价标准的层次。《“小公民”品行发展评价表》的评价内容针对学生不同年龄与德育要求,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各方面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给学生不同的评价和鼓励。四是评价时间及时。“小公民”品行发展评价活动是每天进行,便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每月底由班主任和家长举行一次评价汇总和反馈。每月月末各班根据学生的得星数评选出 “合格小公民”、“良好小公民”、“优秀小公民”,并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进行表彰。五是评价结果的可比。《“小公民”品行发展评价表》详细地记录了每一个月评价的结果,每学期汇总每月的评选结果,凡累计三次或三次以上被评为“优秀小公民”的学生,方可参评学校“百佳小公民”并作为评选学校“三好学生”的必备条件之一。建立这样的评价机制,无论是学生自己,还是教师、家长,只要通过纵向比较,就能发现学生品行养成的进步情况,从而促使学生努力改正缺点,不断获得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努力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
目前,海门区域内所有学校都建立了具有校本特色的评价机制,海门市教育局每年都要表彰全市的“优秀小公民”和“行为规范示范班”,通过不断变革评价机制,促进公民教育行动不断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