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演讲技巧和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演讲技巧和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演讲技巧和方法

小学演讲技巧和方法范文1

1把握尺度.体现口语训练的阶段性与连续性

小学队段的说话训练要以说好一句完整通顺的话作为训练的起点,再逐步训练学生能够说一段通顺连贯的话,口述一件简单的事,最后做到有条理、有层次地口述一件简单的事。小语教材把口语交际训练内容,大多安排在课文后面或积累应用中进行。各年级均安排了一个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螺旋反复、逐步提高的训练系列,教师应把握住口语交际训练的这个序,按照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既注意各阶段口语训练的侧重点,又要从整体出发,加强口语训练,从而达到小学阶段的口语交际训练的总体要求。为此,从一年级起就要抓紧学生的说话训练,在入学教育阶段,就要充分利用学生在熟悉学校生活、校园环境和明确语文学习目的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教育学生专心听讲,适时地让学生说出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知道的和学到的东西。努力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教给学生说话方式,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认真听别人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有礼貌等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要教育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时,学会尊重别人,集中注意力听别人说话,交际时要自然大方,有礼貌,进行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发言的契机,有意识地指导并组织学生展开评论。通过评价,同学们就能发现长处,认识不足,从而扬长避短,逐步养成口语交际的良好习惯。

2积极评价,激发学生掌握口语交际的“金钥匙”

口语交际是一门艺术,说话技巧丰富多彩,但对小学生而言,最基本的应该是做到“声音响亮、感情丰富”,“语句通顺、表达清楚”,“应答自如、机智灵敏”。要掌握这些技巧,单纯依赖教师的教,成效往往不大。教育教学实践让我们深知:一切教学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性活动,才能转化为内在的知识技能,才能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准。因此,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应精心设计交际情境,充分运用评价这一手段,营造一个说话的氛围,给学生提供语文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在自觉而有效、主动而持久的口语交际和评价过程中,形成说话的技巧,掌握口语交际的“金钥匙”。学生进行完口语交际训练后,教师适时表扬,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口语交际训练要非常生活化,所谈的话题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感而发。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针对性设计一些交际话题,来训练学生应答自如,机智灵敏的交际能力。还可进行模拟话题训练。通过这些训练,使学生在口语交际实践中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同时也使学生的思想认识在原有水平上能有所提高。

3循循善诱.有意渗透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内容

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口语训练素材,精心选择训练方法,循循善诱地精心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训练。

3.1进行看图说话训练。在采用看图说话这种训练形式时,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弄清图的顺序,弄懂图画的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明确说话的重点。然后引导学生细致地观察图画,鼓励学生大胆地按照一定顺序把图画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来,一个学生说的不完整,也可以让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如果学生在说话中有错或语句不通顺的情况,教师切忌批评指责,而要耐心地指导并及时地更正,说明其原因,使每一个学生部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产生强烈的说话欲望。

3.2进行口头小作文的训练。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时,命题要小,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让学生感到有话可说,有时也可以采用无命题形式,让学生随意挑选一些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用口头作文的形式说给同学听。要短小、有新意,说实话、抒真情。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学生养成敢说话和爱说话的好习惯。

3.3进行演讲比赛的训练。教师要指导小学生演讲的技

能,让学生的演讲思路清晰、条理分明、富有表情。同时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借助具体、生动的事例或其他感情材料,运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把自己的主要思想、主要观点表述出来。演讲的方式可让学生自由演讲,讲身边发生的事情,并适时加些自己的评论和看法;也可由教师命题,学生准备好了再演讲。这种演讲比赛最好是结合纪念日、专项活动进行。演讲比赛时,可邀请家长或学校领导参加。教师对演讲要进行认真全面的总结,并对评选出的优秀演讲者给予表扬或表彰,使学生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增强说话的自信心。

小学演讲技巧和方法范文2

【关键词】口语训练;表达技巧;朗读;描述;复述;解说;辩论;演讲;讲故事;播新闻

【中图分类号】G728.8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9-0045-01

口语不仅能促进人们的相互交往,而且能开发人们的智力,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因此,口语训练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十分重要环节。

在教学中,按教材要求每学期开设的几节专题训练课,或通过课外活动发展这一能力,都是有效方法,但还远远不够。最有效的训练方法,还是在常规阅读教学中把口语练说放在一定的位置,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增大口语训练的量,激发学生动口的兴趣,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语言表达技巧,养成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

一、朗读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作品,大多文质兼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引导学生用正确、流利的普通话朗读这些作品,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而且可以学习表达技巧,从而积累经验,培养语感。学生读得多了,头脑中储存的表现手法就会丰富起来,在需要时便能召之即来,说话时表现力必然会有所提高。如《庐山的云雾》、《做一片美的叶子》,还有大量优美的古诗等。教师可以示范朗读,还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在朗读时要求学生读得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绘声绘色。能根据不同类型课文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朗读方法,让人百听不厌。

二、描述

变朗读为描述,增强口语表达能力。课文中景物描写、人物描写的精彩段落比比皆是,根据教学目的要求选择部分段落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在学生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用描述型的语言讲述课文中刻画的景物形象和人物形象,在口语的形象性方面、语言的优美方面进行训练。如:《烟台的海》这篇文章,在学生理清课文条理的基础上进行描述。按“总----分----总”的结构先描述烟台的海的独特之处――北面临海;再具体按照冬天巨浪翻涌的蔚为壮观的凝重景象――春天浪花轻抚的平静温柔的轻盈景象――夏天空气凉爽的惬意平静的浪漫景象――秋天水蓝天朗的凉爽忙碌的充实景象;最后总体描述烟台的海是背景,是烟台人的舞台。通过形象的描述,描写的景物井然有序,特色鲜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的口语表达的条理性、形象性、生动性就会有较大的提高。

三、复述

口头复述是根据某些文字材料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系统的讲述。复述课文内容、复述小说故事情节;可以总体复述,可以片段复述。在复述中,我们要求学生尽可能做到情节具体,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表达准确,速度适中。有文字为依据,学生就会主动理解和记忆课文中的词汇、语句,把文字的内容以内化后的自身的语言表述出来,从而发展了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如《三打白骨精》这篇课文要求学生进行复述。课文学习结束之后,学生对白骨精的三次变化,悟空三次识破并打死白骨精的过程已经记得清清楚楚,这时,就让学生再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复述下来。学生肯定兴趣盎然,复述时一定绘声绘色,说不定还会比划几下呢。

四、解说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说话是现代化教学的有利之处。我们通过富于动态变化的计算机课件,为学生创设说话的情景,让学生进行口语训练。我们让学生在优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所形成的视听情景中,借助文字,把内容亲切、自然地解说出来,实现了由“读”向“说”的过渡。计算机课件所提供的形象与文字,分别从不同角度呈现了文章的内容,从而扩大了视点,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激发了学生表述的兴趣,对引导学生说话无疑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如《敦煌莫高窟》、《颐和园》、《记金华的双龙洞》等这些描写祖国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的课文,让学生边看课件边说解说词,效果很好。

五、辩论

辩论是讨论的一种深入、激烈的形式,各自陈述己见,指出对方阐述中的缺陷和漏洞,进行争辩或批驳。这种练习能使学生思想高度集中,知识运转迅速,组织语言比较严密,是口语表达训练中高难度的训练。在教学有些课文时,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抓住容易有分歧的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辩论,训练说理的能力。如《滥竽充数》中南郭先生这个人物你怎么看,叫学生进行辩论,剖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又如《两小儿辩日》中“太阳的远近”的两种观点的对立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在阅读教学中引起学生争论的问题很多,作为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要善于把握时机,组织学生辩论。

六、演讲

演讲就是对某一问题或事件向较多的听众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说明事理 的一种有声语言。演讲者要以绘声绘色的语言、亲切自然的表情、恰到好处的肢体语言给听众以新鲜、形象的感觉,从而引起听众的注意,能够一下子抓住听众的注意力,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学习了《师恩难忘》之后,组织学生动笔写一写自己的老师,写老师对自己的关怀和爱护,抒发对老师的崇敬和热爱之情,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演讲。通过演讲,更加深了师生的情谊,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七、讲故事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生动有趣、故事性很强的课文,在学习课文之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已经内化了,这时,就可以要求学生把课文内容用讲故事的方法讲给别人听。在低年级时,可以要求学生将那些内容短小、情节简单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这时大人不是要知道故事的内容,而是在培养孩子的说话的兴趣和胆量。到了中高年级时,自我表达的兴趣和愿望有所增强,就可以要求学生把学过的情节曲折、内容生动、故事性强的课文讲给自己的同伴和小弟弟小妹妹们听,在讲的过程中既训练了口语表达能力,又培养了思维创造能力。

八、播新闻

小学演讲技巧和方法范文3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文教学;口语表达;能力培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和社会交往。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到口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新课标更给了我们具体的要求。现实的生活告诉我们,口语是交际中最重要的,我们语文教师要从小就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让他们会倾听、会表达、会言语技巧,使他们在语文教学中口语表达能力得到迅速的提高。下面就结合自己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谈谈对这一问题的尝试。

一、激趣培养

若是打算让孩子们学好口语交际,就要激发孩子们对口语表达的兴趣。因为做任何事物都是需要兴趣做前提,否则是不会学会的。所以,教师要营造愉悦快乐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口语的兴趣感。比如,可以让他们通过观看演讲比赛的视频,让他们看看那些相声和小品演员的表达才能,同时,教师也要在学生面前表现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产生羡慕和榜样的力量。由此自然就激发了他们学习口语表达的兴趣感。

二、丰富多彩的训练

教学中的有效训练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先决条件。所以,教师要紧紧抓住这一个重要环节。比如,可以安排相关的一些内容,让学生进行练习,还可以开展一些相关的活动等。比如,让学生多看书,从书中积累素材,因为想让学生表达得好,就得有要说的话,这些话都是从别人那里学得到的,而从读物中获取应该是最基本的途径,让他们多读,多积累,形成丰富的可表达的素材,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多读,教师范读指导,让他们经过讲故事、表演节目、辩论演讲竞赛、看图说话等方式,使他们的表达水平在多种形式的训练中得到培养和提高。

三、走进生活

语文教学还可以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到实践中去锻炼和提高,这样才会得到最佳效果。比如,组织学生进行春游,让学生分别担任“小导游”,给学生介绍看到的风景,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也能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即兴表演的能力,小学生的思维很灵便,天真活泼好动,通过这样的实践效果颇佳。还可以组织学生担当“志愿者”,到大街去导引老大爷走路,以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还可以到商场,倾听那些宣传产品介绍的人的表达,通过实践使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小学演讲技巧和方法范文4

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基本上都是文质兼美的,教材编者也会充分考虑不同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师在教学时应多关注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振奋的地方,并在这个共振点处布置作文题目,让学生当堂即兴口头作文。教材的共振点不仅能够帮助教师逐步完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而且能够唤起学生表达的欲望,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口头作文氛围。下面笔者根据在小学的实习经历,以具体课文为例,阐述口头作文训练的方法。

例如,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第3课《秋天到了》中的第二自然段这样写道:“天空那么蓝,那么高。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讲到这一段时,我发现学生异常兴奋,有的学生说:“老师,这一段我们都很熟悉,我们经常就这样看着天空,数天空中的大雁,看它们是怎么排队的。”听到学生们纷纷同意的声音,高兴的同时我赶紧抓住他们共同的振奋点,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找找这段写大雁南飞的话语中,哪个字是相同的?”这时学生们的小眼睛都盯着这一段,有的学生说有两个“一会儿”。接着我抛出问题:“我们可不可以结合平日里看到的其他小动物,也试着用‘一会儿’造一个句子?”这时,学生们特别兴奋,纷纷思考,举起他们的小手。有的学生说:“小狗特别可爱,一会儿转圈,一会儿跑开。”有的学生说:“小金鱼很活泼,一会儿吃食,一会儿吐泡。”就这样,学生们结合平日里的观察欢快地说着。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还不太会作文,像这样根据教材中的例子,当堂即兴说出一两句话是非常有利于他们日后进行作文训练的。

又如,在教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12课《难忘的故乡》一文时,当我与学生们一起朗读主人公在雪地里打雪仗、摔跤、打滚儿的情景描写时,学生们有很多话要说。这些是哈尔滨地区的孩子,他们每个冬天都会看到洁白的雪花,正处于爱玩耍阶段的他们自然可以说出,也乐意说出在雪地上做的各种游戏。就此,我马上拟出半命题作文“雪地上的____”,紧接着给出提示,可以是雪地上的游戏,雪地上的欢快,雪地上的忧伤,要求在作文中具体描述出人物、地点、雪地上发生的事情及心情,可以运用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的方法。学生们思考五分钟,当堂口头作文300字左右。根据学生们的口头描述,我再和其他的学生作出相应的评价。

二、积累作文素材,课前五分钟演讲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中提出:要让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基于此,在进行口头作文训练的时候,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留心生活中的点滴经历,并把触动心弦的地方记录在素材积累本上,以备演讲时使用。以课前五分钟演讲的形式把自己的见闻口述,能够锻炼学生听、说及人际沟通的能力。

关于作文素材的积累,可以有多种渠道。比如说积累教材中的优美词句、好人好事。教师可以督促学生把从课文中学到的修辞方法和技巧记录在作文笔记本中,对于感受特别深的地方作出标记,以便应用到课前演讲中;也可以把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学到的作文知识、获得的感受记在作文笔记本中。小学生有一颗好奇的心,爱观察的眼睛,他们普遍对生活中的事物敏感。教师应指导学生把他们观察到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树、趣闻乐事概括成一两句话随时记录下来,在课前演讲中再进一步详细地口述。

有了一定的作文素材,就要把它们加以充分利用。课前五分钟演讲便是锻炼学生胆识、展现学生学习成果的好方式。教师可以在每次演讲前给出演讲主题,可以直接把刚刚学过的教材中的单元主题当作演讲主题。例如,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两篇课文分别是《沙漠里的船》和《雪猴》,这个单元主要是描写小动物。教师可以把演讲的主题确定为“我爱动物”,让学生根据课文中学到的描写动物的方法及日常接触到的小动物,列出一个作文提纲,在课前演讲。演讲的主题也可以由师生讨论后共同确立,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贴近学生生活的,与语文作文相关的都可以成为演讲的主题。需要注意的是,每次演讲前,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姓氏顺序排列演讲序号。不同学段的学生,演讲的时间也应有所区别。第一学段(1~2年级),每次演讲的时间在1分钟左右,由于小学生爱表现自己,教师可以安排4~5人进行演讲。第二学段(3~4年级),每次演讲的时间在1~2分钟,每次安排3人。第三学段(5~6)年级,每次演讲的时间在2~3分钟左右,每次安排2人。学生们演讲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针对演讲人的语音、语调、语言、仪态及演讲的内容作出相应的评价。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纠错的同时尽量多鼓励、多赞扬学生,以增强学生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口头作文的兴趣。

三、制订口头作文训练方案,定期开展口头作文训练课

口头作文训练应该是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根据年级特点和学生学习情况制订具体的、系统的作文训练方案,并且按照训练方案定期开展口头作文训练课,以便遵循语文自身的规律,逐步提高学生的口头作文水平,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最终实现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高。

第一学段(1~2年级),此阶段的学生形象思维较强,对作文还比较陌生,因此,教师应主要培养学生学说普通话,运用所学词语的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动画片、微型电影等引导学生做说话练习。根据学习时间的不断推进,由浅入深地加以练习。先以说一两句话作为练习的开始,逐步扩大到三四句、一两段话的练习。可以每两周开展一次口头作文训练课,每次45分钟;也可以采用朗读精美篇章或学生自主选定题目口头作文的形式。

小学演讲技巧和方法范文5

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差的原因

普通话接触较少 大多农村小学生都是留守儿童,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老一辈的人交流一直使用方言。所以孩子们除了看电视以及上课能接触到普通话以外,其他所有的生活环境中的交流都是以方言为载体的。这就导致他们认为讲普通话很别扭,甚至觉得很丢脸,生怕自己说不好被人笑话,产生自卑心理,不敢在公开场合发言。长此以往,越来越不讲普通话,语言表达能力就越来越差。

口语交际课无法很好地开展 因为农村小学生受生活环境限制,与人交流的机会不多,接触新生事物较少,词汇积累相对贫乏,所以,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相对比较薄弱,因此对待口语交际课的态度也相应较为消极。

在口语交际课上或无话可说,或不敢说,或不想说,或不会说。所以,农村小学的口语交际课大多时间是在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被迫回答中进行着所谓的交流,学生没有真正地、积极地、自主地参与到口语交际之中。长此以往,学生对口语交际课越来越没兴趣,使原本应该活力四射、童心外溢的口语交际课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地步,甚至于在部分班级,口语交际被认为是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的。

如果仔细分析则不难发现,在一定程度上,口语交际成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盲区,成为制约农村小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一个瓶颈,也成为农村小学实施并贯彻新课改所面临的一个“拦路虎”。

提高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对策

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要对某一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非常自主地去学习和钻研,使其身心受到很大的影响。正如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口头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可是目前的教学中,为了提高升学率,教师多重视读写能力的培养,而把听、说能力放在一边,尤其是口头表达能力更是放在了次要、最次要的地位,这样就使有一部分学生在口语表达上存在着严重的问题,需要说话时往往表现为无话可说,即使心里有话也不敢说,不会说,就算是开口说,也不能很好地表情达意。因此,针对学生出现的这种情况,笔者是这样教学的:

第一,给学生提供具体的语言环境。多进行看图作文。看图作文就是让学生看着图画作文。那些适合于小学生看懂的图画,大部分用简洁明了或幽默夸张的笔法来描绘儿童生活,其趣味性、教育性都能深深地打动孩子们的心弦,为孩子们所喜欢。经常进行看图作文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能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能力。学生对图画上的内容感兴趣了,都能说清了自己的意思。第二,鼓励学生大胆说。在教学中可以每天指定一名学生上台演讲,演讲的内容不限,可以是寓言笑话、成语故事、优秀作文,也可以朗诵课文或精彩片段。教师可以抽出时间教学生演讲的技巧,并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让学生树立自信心,还可以利用每天课余时间对第二天要演讲的学生进行单独辅导。这样,可使学生上台演讲显得自然大方,胆子放大了,就会越讲越有兴趣,越讲越有声有色,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培养课文表达能力 通过复述课文,续编课文来培养课文表达能力。复述是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课文中学过的语句,将课文的内容有条理、有重点地表达出来的一种重要方法和途径,通过复述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积累语言,培养他们的运用能力,利用语文课本来复述课文,可以加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凡是讲读课文,笔者都要求学生在字、词过关的基础上加强朗读,在熟读成诵的前提下,让他们复述课文内容,要求结构完整,语句通顺、明白和流畅。同时,教师还可以续编课文,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把学生学到的词语、句式、布局谋篇等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口头语言实践中去,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

把课堂交给学生 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教师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特别是在自读课文教学中,将前后左右的学生编成一个小组,当问题提出后,让每个小组的同学进行讨论并准备发言,这样学生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都会有充分表达意见的机会,这也就是一次很好的锻炼自己口头表达能力的机会。然后,从每一小组中抽一名学生回答,其他同学作补充。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采用小组竞赛方式,看看哪个小组说得最好,这种方式能很好地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技巧,在课堂上学生积极思维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问题,相同的问题,经过学生的思维,不同的学生表达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小学演讲技巧和方法范文6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359-01

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教学中,教师应积极的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着重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教给学生写作的方式技巧,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质量。以下是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谈谈自己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看法。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积极参与写作的潜在动力和前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如果学生没有写作兴趣,就写不出好作文。因此,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想有效的开展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教师就必须从学生的写作兴趣入手,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快乐自主的投入到写作教学中,从而变“苦写”为“乐写”,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方法有很多,教学中,老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接触沸腾的现实生活,从现实生活中命题,引导他们写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让学生写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写发生在自己身边的耳闻目睹过的熟悉的人和事,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与时代生活紧密联系的内容。另外,根据小学生年龄小、争强好胜心强等特点,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入竞争机制,教师可以积极的组织一些(作文接力赛、课堂演讲比赛、记故事比赛、编写短剧等)之类的活动,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在满足学生好胜心的同时,还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积极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的写作也是如此,素材是文章的物质基础,是文章的血肉,有了丰富的素材,文章才能丰满起来。长期以来,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就是学生难写,要么泛泛而谈,东拼西凑,要么选材陈旧,单调乏味,甚至总觉得无话可写,或干脆不写。出现这样的情况的原因就在于学生没有一个充实的素材积累,学生的大脑里没有东西,即便学生的写作技巧在好,也不能写出美文。因此,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同时,教师还应积极的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充实学生的大脑,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为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1、注重教材中写作素材的积累

随着课程改革的到来,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课程理念要求小学语文教学重视文本,使作文教学回归教材。课改后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给我们加入了许多的美文、好词、名家名篇等等,很多课文中出现的好词好句都可以成为学生写作时的素材。教学中,教师应极其的重视教材的写作素材积累,积极引导学生从课本中提取第一手现成的写作素材。比如,小学生喜欢用成语,就可以让他们多积累实用性的成语,写景物类的文章时,可以积累有关四季的成语,如,春意盎然、秋高气爽等。

2、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就自诉我们作文的素材问题。生活是作文的源头,小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感情及一切材料都来自现实生活。如果学生生活丰富,接触事物多,见识广,视野开阔,感受就会深刻,写起作文来就会左右逢源,触类旁通。因此,教学中,教师应积极的引导学生融入生活,观察身边的点滴变化,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周围的人、观察身边的事、观察社会生活中的点滴现象,让学生从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提取写作素材,写出自己内心真实感受的文章。

3、注重引导学生从阅读中积累素材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广泛阅读是写好文章的基础,对于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多接触一些课外读物(如报刊、杂志等),扩大学生知识面,丰富学生词汇积累,充实学生的写作素材。学生阅读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情感、经验、眼光、角度去体验作品,尊重学生新鲜的阅读感受,珍爱学生富有个性的理解,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学生阅读欣赏读品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养成随时摘抄词佳句、精彩片段、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的良好习惯,帮助学生有效的积累。

三、教给学生写作的技巧,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不是简单的文字组合,更不是简单的素材堆砌,也需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教学中,教师在激发学生初中兴趣,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同时,教师还应积极的传授学生写作的技巧和方法,引导学生将文字、素材进行有效的加工、组合,从而写出好文章。写作技巧的传授与掌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教师长期、有意识的渗透。教学中,我们的课文教学就是一个很好渗透写作技巧的方式,在教学时,我们不要只忙着分析,而是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向学生分析课文的写作特点、方法、技巧等,并让学生在课下阅读作者的其他文章,或者不同体裁的文章等,在比较中来进行分析,让学生有效的掌握写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积极的组织一些(写作方法技巧讨论课等),让学生们积极的分享自己的写作技巧,促进全班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搞好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是教师教学的需要,是学生全面提高的需要。教学中,只要教师不断的总结教学经验,并不断的探究新的、有效的教学方式,我们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质量就一定会提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