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范文1
[论文关键词]大学教师 课程与教学 基本特征 学校责任
课程与教学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形式和核心内容,也是大学的基本使命。教师是大学基本使命的守护者与捍卫者,在课程与教学发展中时刻用自己的生命诠释着大学存在的意义。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是教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的基本特征,从制度保障与评价机制、赋权增能以及制度规约与心理契约三个方面确保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是大学组织的神圣使命。
一、大学功能的扩展与课程和教学基本使命的坚守
课程与教学是我们研究大学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学校责任问题中的核心概念。为什么把课程与教学概念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来诠释与解读大学之为大学的本质存在,这是我们完整把握大学是什么问题不可忽视的重要前提。课程与教学,虽然为两个独立概念,但两者是相互联系、互为条件、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是本文把课程与教学作为整体概念提出的初衷。大教学观认为,课程属于教学论研究范畴。我国学者吴也显教授就提出了“课程是教学系统中的构成要素之一”的观点。大课程观认为,课程系统由前期研究、课程设计、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组成,其中课程实施即为教学。杜威的整合论则认为课程与教学是一致统一的。这些思想都证明了课程与教学是相互联系、互为条件、不可分割的整体。可以说,研究大学的基本使命,忽视了课程意义单纯谈教学是不符合逻辑的。大学功能的扩展与课程与教学基本使命坚守的判断从大学的发展史中可以得到证明。“一个人如果不理解过去不同时代和地点存在的大学概念,他就不能真正理解现代大学”。大学自诞生以来,不同时期对大学的功能都有不同的判断和陈述。英国的教育家约翰·亨利·纽曼在《大学的理想》一书中明确指出,“我对大学的看法如下:它是一个传授普遍知识的地方。这意味着,一方面,大学的目的是理智的而非道德的;另一方面,它以传播和推广知识而非增扩知识为目的一。纽曼坚持教学是大学的唯一功能,认为大学为传授知识而设,而不是为科学研究而设。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威廉·冯·洪堡对大学的单一教学职能提出异议,他说:“如果规定大学的任务仅仅是教学和传承科学,……,这对大学显然是不公平的”。为此,在他看来,大学具有双重职能:道德的修养与科学的探索。1904年当选威斯康星大学校长的范·海斯提出了“教学、科研和服务都是大学的主要职能”,并提出“作为一所州立大学,它必须考虑每一项社会职能的实际价值”。进入21世纪,大学的功能又在原来基础上得到扩展。除教学、科研以外又增加了引领社会文化发展功能。从以上几个阶段对大学的基本判断和陈述我们可以看出:首先,上述四种观点不是孤立存在的,是大学对当时社会发展观的一种折射。其次,社会发展是导致大学发展的永恒变量。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功能的内涵和外延是不断变化的。第三,无论大学受到何种挑战,大学的课程与教学作为基本功能没有改变,都以强烈的责任感坚守与捍卫大学课程与教学的基本使命。虽然几个阶段对大学功能与基本属性的认识存在差异,但课程与教学的基础性受到各个时期大学的普遍认可。第四,对大学科研、服务以及引领社会文化使命的赋予,并不是大学课程与教学本质属性的改变或迁移,而是对其课程与教学形式的补充,也可以认为是课程与教学方式的延续。詹姆斯·杜德斯达以下论述对我们把握大学基本使命的准确涵义颇有启发。他说;“大学作为我们文明中的一个社会机构保持了其辉煌而持久的地位。在一千多年中,大学不仅仅是知识的坚守人与传承者,曾经改变了它所在的社会,甚至成为变革中的巨大力量。然而,在大多数历史时期,大学的变革却以缓慢增长的线性进度在进行。无论是改进、扩张、缩小还是改革,大学都没有改变我们最基本的任务、道路与结构。”詹姆斯·杜德斯达论述中的“最基本的任务”就是通过课程与教学这一永恒的形式来实施人才培养。在大学功能不断扩展的今天要处理好坚守与超越的关系,“现代社会最能被预见到的特质就是它的不可预见性。我们不再相信明天会和今天差不多。大学必须要寻求保留它核心价值中最珍贵的部分,同时还要开拓新的道路来热切回应这个飞速发展的世界所带来的种种机遇”。大学既要坚守,又要超越,更要主动接受挑战,这应成为我们认识和把握大学本质属性的理论依据。进入21世纪,大学如果僵化地坚守课程与教学这个基本教育形式,而不从社会发展需求出发来认识课程与教学,甚至不及时回应社会对大学的种种期盼,高校势必被边缘化、势必会重新被戴上“教会式”大学的帽子。上述历史发展逻辑的分析为我们理性认识大学的本质属性提供了事实和理论依据,对我们在大学不断受到挑战的情况下坚守与捍卫大学课程与教学基本使命、肩负起人才培养的重任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的意义与基本特征
顾名思义,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是指教师在一定的时期内逐渐接近与契合课程与教学维度的要求,成为专门职业并在此维度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认识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意义与基本特征是大学组织为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提供保障的前提条件。
(一)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的意义
为什么要强调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主要基于以下两点考虑:一是大学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体现教师对大学基本使命的坚守与实践。大学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直接指向于课程与教学,其具体角色是大学课程与教学使命的守护者与捍卫者。大学的功能依次顺序为教学、科研、服务与文化引领,后者以课程与教学基本功能的存在为前提,是前者的逻辑延续,这个顺序是不可本末倒置的,即使定位于研究型的大学也不能违背这一逻辑顺序。但目前大学却出现一种怪象,把科研摆在了基础地位,把课程与教学摆在次要地位,无论从国家导向上还是从大学自身发展上,都把培养研究生的数量、获得课题资金资助的额度、在核心以上刊物上发表的论文篇数作为学校发展评价的依据。这是一校之长不懂大学的基本使命吗?不是。其根本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大学不能在生态状态下发展,不能摆正自己在高等教育结构中的位置,不善于在同类高校中寻求自己的发展空间,教师的发展非教学化,把主要精力放在功利的追求上。二是教育经费扶优保重使大学不得不向“优”和“重”方向发展。三是国家在大学评价中并没有把课程与教学置于重要的地位,这也是国家近年来为什么重点强调大学本科质量工程建设,为什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强调要“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的原因所在。强调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正是大学教师对大学基本使命坚守与实践的具体体现。教师伴随着大学的诞生一路走来,可以说教师是大学发展的内在根据。中世纪的大学有两种称呼:一是“探索普遍学问的场所”,二是“教师和学生的社团”。这足以证明教师在课程与教学实践中重要意义的命题。然而,不同时期教师地位是不同的。在泰勒课程观时代追求的是“技术理性”,教师是完成预设课程与教学的工具;施瓦布时代的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追求的是“实践理性”,强调教师与其他要素的相互作用;多尔与派纳时代的课程观以“解放兴趣”作为基本价值取向,强调“教师与学生能够自主地从事课程创造,在自我反思和彼此交往的过程中达到解放与自由。”教师在课程与教学中的地位如何,直接影响着教师在课程与教学中的价值取向,如果把教师置于泰勒的课程观中,教师则成为完成预设课程与教学的工具,教师的意义就凝固在课程与课程文本的复制和传声筒的作用之中;如果把教师置于多尔与派纳时代的课程观中,教师的意义就在于能主动地把握课程与教学,进而达到发展课程与教学的目的。
(二)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的基本特征
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的基本特征直接体现于教师课程与教学实践。一是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的常态性与长周期性。然而,也正是因为这个特征常常使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被忽视。教师的天职是教学,教书育人是教师的首要责任,但在一些高校中,这一首要责任则成为教师发展的一般性要求。课程与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具有周期性长的特点,人才培养质量往往在短时期内难以显现,这正是造成了高校及教师不重视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而特别关注容易显现量化的学科发展的主要原因。二是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的内隐性与模糊性。课程与教学的作用有时难以明确化,它以整体性方式产生影响,使人在无意状态下接受潜移默化的效力。为什么有人有“课程即教师,教师即课程”的判断,其要义在于课程一经渗透到教师心里,就再也不是原来的文本,而是在教师心里形成一种符合教师意愿的新的课程知识结构形式,这是后现代课程与教学观理念的集中体现。由于教师课程与教学实践的内隐性不易被察觉,所以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也就常常得不到组织的关注。也正是这个特征,使高校组织对教师以及教师间的业绩难以作出公正、客观的评价,这同样是造成高校及教师不重视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的主要原因。三是教师课程与教学实践的自主发展性与非强迫性。教师的课程与教学实践行为大多为非群体的个体劳动,而且主要凭借教师的个人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在少有约束的环境中开展工作。因此说,教师在课程与教学实践中具有自主发展性与非强迫性。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强调整齐划一的教师培训,借助所谓的教师发展学校——全国大区的教师培训中心,各省、地区的教育学院以及县、市教师培训学校对教师进行培训。这虽然在教师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却忽视和泯灭了教师的自主发展特性,使教师成为实施国家课程、预设课程的工具。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课程与教学的自主发展成为教师发展的主流,特别是后现代课程与教学理念被广大教师认可后,教师的自主发展水平则上升为一个新的高度。教师自主发展方式的存在使教师与教师之间在发展上产生了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正是教师的不同个性特征、不同特色、不同发展水平与选择不同发展路径的体现,这种发展是教师自觉的、无须强迫的发展,也是教师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三、大学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的学校责任
从高等教育系统分析,大学教师在课程与教学中发展的责任主体有三:一是国家层面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从宏观上为教师发展提供制度环境。如《纲要》中提出的“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这为教师在课程与教学中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二是大学层面的责任主体,这一层面的责任主体具有二重性,对上是国家委托的人,负责具体落实国家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方针政策,责任是采取相应举措确保大学教师在课程与教学中发展;对下是通过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确保大学课程与教学的地位和大学教师在课程与教学中发展的权力。三是教师层面的责任主体,这一层面作为大学课程与教学实施的载体,直接通过课程与教学作用于大学的人才培养,是国家层面、大学层面责任主体要求的具体化、终端化。在三个主体中直接作用于教师发展的、与教师发展关系最紧密的尚属大学层面的责任主体,因为它既反映国家层面的意愿,又反映教师群体的意愿。伯奎斯特和菲利普在1975年出版的《高校教师发展手册》中,根据教师发展项目关注的重点将其分为:教学发展、组织发展以及个人发展,这里的“组织发展”就是指大学组织的责任。因此说,大学组织对教师在课程与教学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大学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的组织保障。大学教师在课程与教学中发展直接指向于课程与教学。基于这个指向,大学教师在课程与教学中发展的学校责任主要体现以下三个方面:
(一)大学在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中的制度规范与评价机制
《纲要》中提出的“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为教师在课程与教学中发展提供了合理性辩护。在确保课程与教学在大学的地位的同时,建立以课程与教学为核心内容的大学教师评价体系是大学落实《纲要》要求的紧迫任务。在制度建设上,应重新设计大学制度建设框架,特别是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应重点强调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的发展理念,重点强化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各教学单位在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中的主导与指导作用。观念是一个人长期对某一事物的心理倾向与判断,在其心中有足够支持其观点的事实与根据。为此,转变观念是高校领导者的一项艰巨任务。在高校领导理念上,应以高度的责任心与崇高的使命感,理直气壮地肩负起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数以千万计专门人才的重任,要大力提倡和积极支持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在导向上,把课程与教学发展置于教育发展的首位。在制度上,对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有明确的规范,大力倡导教师参与课程与教学,把课程与教学业绩作为教师评职晋级的重要依据。在评价体系上,加大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权重系数,根据教师课程与教学内隐性与模糊性、自主发展性与非强迫性的特点,采取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定性评价为主,确保教师的业绩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
(二)大学教师在课程与教学中发展的赋权增能
赋权增能为既赋予和扩大教师在课程与教学中发展的相关权力,又通过扩大权力增强教师课程与教学能力。“赋权增能包括‘权’和‘能’两个方面,就‘权’而言,可以通过改革学校结构,让教师有机会参与学校范围内重大事项的决策,从而赋予他们基本的权威和责任。就‘能’而言,可以设立更高的教师人职标准,使教师在达标的过程中提高自身能力,……,从而达到赋权的目标”。在赋权增能问题上应重点解决两个关键问题:第一,下放权力,由以往的教师“被发展”走向教师的自主发展。学校切勿给教师明确发展的条条框框,定出明确的不可变更的发展目标,更不能以领导的理想来左右教师的发展。因为教师的劳动具有个体性,根据个体情况的自主选择是教师自主发展的根据,任何形式的强加都是事倍功半的,甚至是徒劳的。下放权力绝不是放任自流,无论教师在课程与教学中如何选择自主发展方式,但还必须统一于学校的教师发展规划,学校还要加强对教师发展的宏观指导,下放权力必须以教师善用权力和会用权力为前提,否则,就会出现难以控制与驾驭的混乱局面。第二,教师参与。教师参与课程与教学决策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也是学校实施民主办学过程中的一种具体的管理制度和运作模式。其目的在于,教师有机会参与课程与教学方面的决策,增进教师对决策过程的了解,以激发其责任心以及为组织目标的达成而贡献力量。教师参与课程与教学决策主要体现于参与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决策。参与国家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有效的教学实现教育目标,参与校本课程的目的是为更好地把握课程的有效性。在参与课程与教学管理中,教师既是责任主体又是第一责任人。应该认识到,教师的民主参与是大学民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成功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范文2
关键词:全球化背景;小学教育;优化方向;创新思想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之下,国外的教育思想在为我们带来全新启示的同时,也给我国小学教育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冲击。“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小学作为启蒙教育的重要阶段,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和品性特征的培养都具备极为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当前新形势下,寻求小学教育的优化发展和创新已成了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全球化背景下小学教育的发展方向
小学是人生的基础教育阶段,也是对人的成长和发展最有影响力的重要时期。小学教育阶段所面向的对象是广大少年儿童群体,在这一时期,小学生大多较为活泼好动,好奇心较为旺盛,模仿力极强,但存在观察力和注意力较难持久集中的问题,容易受兴趣和情绪的影响转移注意力,同时心理和生理发育都在逐渐成熟和发展过程之中。因此,小学教育的发展方向需要结合小学生在注意力、观察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情绪感知能力等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基本特征,设计符合小学生可接受水平范围之内的基础知识教学。当今时代处于信息技术发展极为迅速的新时期,信息的传播和发展早已不受国界和地域的限制,全球村概念已深入人心,无论是在社会经济、文化还是教育领域,都受到了全球化的影响。这给我国小学教育带来了一定的思潮冲击,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固然有积极影响,但需要注意的是,最本质的是构建既适应我国国情又具备全球化视野的中国特色教育体系。目前我国小学教育正不断谋求全新的优化和创新,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小学教育逐渐由技能教育转变为重视学习态度、情感素养和价值观培养的综合素养教育。在当前新形势下,如何为小学生奠定社会行为习惯和思维基础,如何建立兼具科学性和人文关怀的价值观依然是目前我国小学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
二、当前我国小学教育的发展目标
在全球化背景下,基于小学生在身心发展方面的可塑性,小学教育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突破传统教育思维的禁锢,实现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创新,以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教学方式为更高阶段的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小学教育的发展目标集中于学生的基础知识、基础能力和健康心态的综合教育,以树人为主要教育目的,以传道授业解惑为根本原则,在吸收国外先进教育经验的同时,大力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实现富有中国特色的小学教育优化发展。
三、实现我国小学教育优化发展的有效策略
(一)注重国学教育的启蒙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在吸收国外先进教育理念的同时,也需要注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这是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在小学教育阶段注重国学教育的良好启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优秀的传统文化信念,而且有助于培养少年儿童对于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国学教育启蒙实质上是应用国学经典展开素质教育,有助于达到道德教育、通识教育的本质目的,帮助学生更好地明晰事理,学会为人处世。另外,通过针对性地诵读和解析,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于中华文学的深层次感悟能力,对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起到重要影响。
(二)注重创新教育的培养
传统小学教育模式以教师为主体,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主体性,同时习惯于应试教育培养的思维,忽略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这样的模式化教育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在全球化背景下,对于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更加注重,因此小学教育的发展需要进行相应的转变和优化,由应试教育向综合素养教育发展,由模式教育向创新教育方向转变。小学作为重要启蒙阶段,需要对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启发式培养,这需要通过教学课程的创新改革实现,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等多方面进行优化,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人为本,建立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创新教育培养模式,为学生在更高阶段的教育提供良好的创新思维和素养基础。
(三)注重社会人教育的转变
在人成长过程中的发展时期,存在自然人和社会人两个重要阶段。西方文化背景中的小学教育是注重实用性教学,育人目的在于促进其成为有用之人。与西方教育思想略有不同,我国传统小学教育注重基础知识教学,偏向于文化知识的基础普及,但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之下,我国小学教育也应进行优化发展,切实回归至教育的本质,使人具有人的本质,促使小学生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进行教育转变。实现这一发展方向,需从两个方面入手:学科知识入门和品性特征养成。中学乃至大学教育注重专业入门,而小学教育则偏向于基础学科入门,同时需要针对学生培养其关于责任、方法和美的感悟这些方面的品性特征,促使小学生具备一定的道德责任感,了解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的基础方法,同时对于生命和世界的美有一定的审美能力,以此实现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过渡,这一教育发展理念正应和了传统教育思想“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本质理念。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小学教育应不断寻求多元化理念的发展,应用更加开放和创新的教育思想,以人为本,以学生为真正的教育主体,通过国学启蒙教育、创新教育和社会人教育等多方面的优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促进教育树人这一重要理念的实现。
作者:夏冬梅 单位:南昌市广南学校
参考文献:
[1]李志红.全球化背景下小学教育的特质和目标[J].淄博师专学报,2006,04:20-25.
[2]秦克铸,薛忠祥.教师教育知识基础研究课题组,全球化背景下的学前———小学教师教育知识基础研究[J].淄博师专学报,2007,04:3-13.
[3]郭悦.全球化背景下小学教育的创新思维培养[J].才智,2016,21:118.
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范文3
【摘 要】:小学数学教材中孕育着丰富的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法内涵,素质 教育要求小学数学必须立足地通过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在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既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使自身素质得以完善和提高。
【关键词】:素质教育;智力因素;教育功能
小学数学教学在素质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地位,素质教育要求小学数学必须立足地通过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我认为,这关键就是利用教材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所以小学数学教学所发挥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下面我就小学数学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小学数学的教育功能
小学数学教材中孕育着丰富的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法内涵.有许多有教育意义的理论知识和数学问题,比如实践第一观点是,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应逐渐领悟并逐步树立的观点之一。再如对立统一观点.小学数学中的大与小、多与少、有限与无限、正比例与反比例等都是对立统一观点的具体体现。大与小、多与少虽然是对立的.但两者相互依存这就是统一。数学知识同客观事物一样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这就促成了数学知识的运动、变化和 发展.比如除法、分数、比三者的基本特征既有区别又相联系、相互作用。数学就是在这种联系和作用中得到了发展,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完全到相对全面。科技的发展.知识的更新加快给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智力成为 现代化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而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它是由许多判断组成的确定体系,这些判断都是由数学术语和逻辑术浯来表述,并借助于逻辑推理.由一些判断形成新的判断。因而数学本身就蕴含了丰富的思维能力和培养因素。
数学的教育功能体现在多种方面.在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既要让学生掌握扎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使自身素质得以完善和提高。
二、素质教育的实施
小学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在的学生大都缺少这种意识。主要表现为书本与生活相脱节,在学生潜意识中知识都关在教室里.教室外面没有数学,而实际情况刚好相反.客观世界才是个大数学大世界,它不仅孕育了数学还是数学的归宿。我们的孩子还不能把目光延伸到窗外。这与我们的教育有很大关系:多少年来从书本到书本的教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孩子们天天与书本中的”克”、”千克”打交道却掂不出一盒粉笔或一瓶饮料的大概重量。
原因何在?就是缺少对重量的实际感受.更可怕的是他们压根就无意去获取这种感受,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知汉全在教室里、书本上不在窗外丰富多彩的世界里。
2、注意力的培养
培养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和学习的一项基本任务,在小学阶段以培养初步的形式逻辑思维能力为主。包括初步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比较能力、抽象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所有这些都与培养良好思维品质密不可分,发展和培养思维品质是发展和培养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研究学生的思维过程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前提。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一般要经过感知、理解、巩固、应用四个阶段。其中感知和理解是掌握知识的重要阶段.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尤为重要。3、重视非智力因素 发展
在教学中忽视培养和发展非智力因素无助于学生接收知识、发展智力。 教育心 理学认为:非智力心理因素的活动与智力因素的活动是统一在学习活动中的。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兴趣、情感、意志、性格始终发挥着作用:调动非智力因素能有效的促进知识的学习。
三、利用知识本身引起无意注意
随着年龄和知识水平的增长,学生对知识逐渐对知识本身产生直接兴趣,利用新旧知识矛盾,或知识不确定性等等都会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例如有时上新内容的课时,可以旗帜鲜明地提出,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或提出一个与旧知识相关,但全靠旧知识又无法解决的问题,引入新课,这些都有引起学生无意注意的效果。
四、适时揭示有用性,激起学生兴趣
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范文4
(一)创新型教师能够促进小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有研究表明,创造性较强的教师比创造性较差的教师能在更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的创造能力和人格特征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儿童进入小学后,想象创造力和思维力创造力得到快速发展,他们好奇心强,有较强的探究愿望,没有过多的思想束缚,敢想、敢做,是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创新人才的培养要从儿童抓起,教师首先必须有创新精神,以自身的创新意识、思维和能力去感染、带动儿童的创新。只有创新型教师才能更好地理解儿童的创造性言行,才能发现学生的创造力并注意保护儿童的创新精神,才能使儿童的创造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创新型教师能较快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有更强的持续发展力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部分教师适应新课程的时间长,甚至有些年龄稍大的教师和农村教师至今还不能适应。究其原因,与教师因循守旧、不思变革、很少进行批判和反思、缺乏创新精神有关。当前的师范生经过十多年的应试教育,他们对知识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被抹杀,探索的精神和创造的欲望被磨灭。而课程改革的实施、深化需要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成长起来的优秀教师从模仿到反思研究意识逐渐增强,进而能够创新实施教学,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摸索。因此,需要培养师范生的创新能力,重新点燃他们的创新热情,这对于师范生专业素质的发展、具备更强的持续发展力、缩短他们适应新课程的时间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创新型小学教师的特征
创新型小学教师具有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如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求学不止;较强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敏锐的观察力,探索精神,研究反思能力。由于小学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创新型小学教师更要强调以下两点特质:其一,热爱小学教师职业,对小学教育事业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儿童有爱心,有较好的人文素养。小学教师需要对小学教育怀有一种无私、深沉的社会情感,一方面因为教育对象是处于启蒙教育阶段的儿童,从以家庭为主的生活进入到全新的学校生活,身心的健康发展依赖教师之爱,这是一种高于母爱的崇高的爱,是儿童健康发展的力量;另一方面,社会的偏见认为小学教师的地位不高,这对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有较大的影响,需要教师对这一职业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翻看小学特级教师的成长史,他们对教育教学的创新精神,正是缘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小学教师人格的灵魂,是教育教学创新不竭的动力。其二,具有扎实的综合性知识,有较强的教学技能和艺术。扎实的知识是创新的基础。小学教师还要求具有较强的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因为教育对象低龄,知识的呈现形式必须符合儿童思维的特点和认知特点;面对性格特点、智力水平不同的个体,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下创造性地运用教学艺术,如语言艺术、教学机智。
三、营造怎样的环境培养创新型小学教师
(一)促进师范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教学环境
1.问题式教学。问题式教学就是激励学生去“疑”去“问”,教学中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并把这一线索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不再纠缠繁琐的概念、意义、性质之类的东西,而是通过提出启发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学生带着问题自学、发现、理解、交流问题。教师根据讨论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讲解重点、难点,准确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并给学生指明自行钻研的道路。每次课列出问题、明确重点、诱导提问、分析辩论、指定参考书,使学生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问题式教学不但使师范生学会了知识,将知识系统化,同时也学会了学习的方法,长期的这种问题式教学环境能提高学生提出创新性问题和创新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2.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具有问题性、开放性、探究性、合作性、实践性等特点,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行之有效的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研究性学习的问题性能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和研究兴趣,有利于创新意识的激活;其开放性和实践性能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想象力,有利于创新能力的提高;其探究性、合作性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学会合作、增强自信心,有利于创新人格的塑造。
3.讨论式教学。英国科学家贝弗里奇指出:“学术讨论常有助于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讨论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论证自己的观点和批驳他人观点过程中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在不同观点和学术争鸣的碰撞中,他人合理的建议、有益的观点可以使学生得到启示并迸发出创造性思想火花。课堂讨论中尚未解决的问题,也能促进学生在课后深入钻研教材,查阅资料,继续研究,探究结果。
(二)具有本专业特色的院系文化氛围
1.坚定职业理想。将小学教育事业作为本专业师范生的人生理想而不懈追求,热爱小学教育事业,这是促进师范生主动专业成长和教育创新的动力,院系需要努力营造这种精神文化氛围。当前不少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功利思想严重,由于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不高、工作辛苦而不安心于本专业的学习。这种精神文化氛围的形成一方面要求院系的每一位教师明确培养目标,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渗透这种价值信念,另一方面也需要依托院系和班级的各种活动进行职业理想教育。如学习全国优秀教师特别是小学特级教师的事迹;请小学优秀教师作报告;通过志愿者或支教活动深入小学,感受孩子们的活泼可爱;表彰热爱小学教育事业的优秀学生,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2.具有小学教育生活气息的空间布置。将教室、寝室等师范生主要的生活空间布置得具有小学生活气息,使师范生时刻不忘自己的教育使命。仿照小学教室的布置格局,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室墙壁也可以设置各种栏目,如小学特级教师事迹介绍栏、小学生常见心理现象学习栏、教育现象的交流讨论栏,或者是关于课程标准学习、教学方法探讨等。院系的走廊等空间也可以用来展示师范生的三笔字、绘画等专业技能训练的优秀作品。这种布置本身也是一种创新,同时能让师范生始终置于一种专业知识学习交流的氛围中。
3.制度化、日常化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师范生获得创新能力的源泉。校内校外进行的各种实践活动不但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效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主动建构知识,而且还可以促进师范生反思自省,从而不断优化、创新、提高。因此有必要经常性地开展活动,从新生入学伊始就将各种实践活动制度化、日常化,如以班级或院系为单位组织的读书活动、技能训练、才艺比赛、模拟教学,校外的见习观摩、实习、有偿或志愿服务等。通过这些活动营造一种浓厚的专业技能学习的氛围。
4.利用院系网页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交流平台。网络是当代大学生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建好院系的网站,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作为本专业师范生课外学习和交流的平台。网络对培养师范生创新能力的优势在于:在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各种学习资源可以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论坛中师生的交流可以使师范生获得有益的启示和创新的灵感。为避免杂乱的网络信息耗费师范生的时间,并带来负面影响,院系网站的建设内容要全面,力争突出精华。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方面:展示本专业师范生努力进取、积极参加实践活动的精神风貌;体现学科发展的前沿研究成果;各种重要的教育网站的链接,教育类期刊报纸的摘要,便于学生及时了解教育信息和动态;疑难问题交流、学术探讨等。
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范文5
理论探索
(5)教育知识的实践性的再思考 任永泽
(8)论教育家的界定与评价 陈祥龙
(11)资本积累:中学优秀校长成长研究的新视角 王彬 族 刘秀江
(15)哲学“反思”观照下的教师专业成长逻辑 陈学金 邓艳红
(18)伦理学视野下的课程研究 王小鹤
(21)服务德育的方法:内涵、构成与基本特征 何玉海
政策与调研
(25)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合理性分析 任伟 王安全
(28)关于中小学教师消极轮岗的调查与反思 朱洪翠 杨跃
课题研究
(31)小学教师教学风格对创造性教学行为的影响:一般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翟媛媛 张景焕
(35)广州市城中村青年心理压力状况分析 李江雪 李巍 魏晓丽
(39)初中学生英语写作成绩的影响因素与路径分析 张又红
管理研究
(43)利益焦虑:教育评估消极情绪表达的诊治 林英典
(47)区域基础教育科研管理中绩效计划与实施的思考 周慧
(50)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特点、思路及其发展形态 鲍远根
教师发展
(53)教眇币现代化发展浅析 赵小成
(56)教师反思的域、限与场——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对教师反思的反思 尹浪 范会勇
德育与心理
(59)小群体对德育接受过程的影响 张琼燕
(62)培养学生自律能力 提高班级管理效力 邓璧莹
学校视点
(65)主题型学校文化下的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游家水
(68)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浅探 张永红
课程与教学
(70)学校课程建设策略初探 戴双翔
(74)对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的思考 刘其祥
(77)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言学习的个性化 徐虹
(79)中学英语教学中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 李华
(83)英语高效课堂中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交互转换 何树声
(86)提高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浅探 陈淑贤
(89)浅谈小学寓言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揠苗助长》教学为例 何敏梓
(91)从“字词句篇”入手,提高作业布置的实效性 刘伟栋
(93)活用探究 激活课堂——以高中《政治》教学为例 叶素珍
教育短论
&n
bsp; (95)做一名智慧的语文教师 朱晓蓉
(96)“读”“写”相辅,构建阅读教学和谐之美 陈剑青
无
(97)广州市南海中学 百年艰辛砥砺 世纪涵英哺才 无
(98)广州市贸易职业高级中学探索多层次、多形式职业教育模式 无
(f0002)理论先行 聚焦课堂 力促专业发展——越秀区举办首届教育学术节 无
(f0003)广州市第四十一中学 全面化优质 特色化发展 无
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范文6
“适合”的背后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矛盾。教育改革的“适合”不是被动适应,而是要在主动解决矛盾中迎难而上。
解决矛盾要有战略思维。于学校而言,围绕教育者的问题可能微观,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宏大的视野和整体的思维。比如,国家课程如何优化为合适的学校课程?基础性发展与个性发展如何才是比例合适、结构合理?课时究竟如何适合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以及如何为个性化、差别化发展打开空间?课堂教学如何变得更有针性、有效性?这些问题,看似细小,但深究起来,哪一个不是事关教育质量的重大问题?所以,战略思维很重要,结构化、系统化、整体性思考很必要。
附小做法的可贵之处正在于此,他们一开始便抓住了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从战略上思考,从细节上着手,目标明确,同时重点突出。
解决教育难题,他们依靠的基本途径是课堂进行基础性研究。正如窦桂梅所说,一所学校的改革,核心永远会落脚在课堂改造上,离开了课堂改造啥也行不通。他们的探索再次证明了这个规律。
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必须同步进行,课堂改革甚至应该走在前列,为课程改革去“清扫”道路,打通关节。在课程优化上遇到困难时,附小最后找到了课堂教学整合这条路。这似乎又是一条规律――只有教学优化,只有课堂更有针性、更加高效自主,课程才最大可能地实现丰富性和多元性,才能提供差别化的选择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