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心理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浅谈小学生心理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浅谈小学生心理教育

浅谈小学生心理教育范文1

农村小学心理健康对策一、在农村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心理健康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健康的个性心理.小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他们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通常表现为气质和性格两个方面。气质主要是指情绪反映的特征,性格除了气质所包含的特征外,还包括意志反映的特征。当代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普遍表现为思想活跃、善于独立思考,参与意识较强,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等,这些有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2.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农村小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充分认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的,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

二、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的原因。

1.家庭方面的原因。农村家长一般情况下对其子女在校情况很不关心,有的家长连自己的子女就读于何年级、班主任是谁、任课老师是哪些都不知道,从来不过问其在学校的情况,更不会主动到学校了解自己的子女情况,与子女谈心、交流,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

2.学校方面的原因。首先是现实中“分数至上”的教育导向与新课改下的素质教育理念是不尽一致的,它重智育,轻其他方面的发展。在目前教育评价制度的激化下,部分教师的教育行为不受学生的接纳,导致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老师说东他偏向西。部分农村学校,不能开足开齐课程,艺术教育的教师专业素质差,实践活动少,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社会方面的原因。社会中的陈规陋俗,格调低下的影视镜头、街头书刊、成人用品、儿童不宜等社会环境,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使心理防线脆弱的学生失去平衡,从而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学习。

4.学生自身的原因。这一时期的儿童身体或心理的发育,身高、体重出现陡增现象,心理开始逐渐成熟。但是由于小学生心理发展处在一个急剧变化的过程中,阅历浅,知识乏,遇事或办事欠缺考虑,常常会顾此失彼,不计后果。

三、加强农村小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配备专业的心理老师。每周安排一至两节心理辅导课,及时疏导孩子的心理障碍,让其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教其正确面对困难的态度,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2.培训班主任。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又是学生生活的教育者和领路人,和学生朝夕相处。班主任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事、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学生。班主任要处理班里方方面面的事情,工作千头万绪,而学生的思想瞬息万变,班主任不可能顾及的太全面,心理老师就可以及时协助班主任及时发现学生心理存在的一些问题,查找原因,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克服困难。

3.培训家长。心理老师可以据此定期(一个月或两个月)以家长会的形式,对家长进行培训,向家长讲解正确的教育观念,讲授科学的育人方法,渗透素质教育的内容,提高家长的水平。或以家访的形式,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向家长宣传家教知识,指导家教方法,在学生、老师、家长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有利于对学生心理教育工作的进行,从而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更紧密的结合,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4.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可以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现状问题,开展不同专题的心理健康讲座,开设心理图书资料阅览室,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等。针对存在的问题开展心理健康讲座,能够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一些初浅知识,特别是掌握心理健康的有关标准。而开设心理图书阅览室,可以使学生通过阅读相关的报纸、杂志、书籍等资料,从而得到自我教育和提高,同时也可以促进和提高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水平。

5.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日常活动中。游戏是校园的基本活动,是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摇篮,是开启心灵的钥匙。小学生日常活动中蕴藏着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融入其中,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周教育目标和教学计划,如通过语言领域“打电话”的教学活动,丰富了小学生的社会经验,培养小学生乐于与人交往的性格。通过社会领域“我不怕,我勇敢”的教学活动,小学生懂得生活中什么是勇敢,学做勇敢的孩子,培养小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

总之,在小学阶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配备专业的心理老师很有必要。人的一生总是充满坎坷,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只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就会把此转化成前进的动力,成功的垫脚石。所以,让孩子有一个正确的挫折观、人生观至关重要。这是我们小学教育阶段的一项极其艰巨而重要的任务,它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才能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新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崔丽娜.浅谈农村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J].德育心理,2008,(08):48-50

[2]埃里克森 著.孙名之 译.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1998:109- 113.

浅谈小学生心理教育范文2

一、加强口语思维训练。以表达建立后进生的自信

澳大利亚凯斯里克大学的克拉克博士近年来研究了用面谈的方式评价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表现。这一研究是通过与学生单独的面对面的访谈,了解儿童面对具体问题时的表现,从而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通过一对一的互动交流,和学生进行一场真正的交谈,让教师了解平时沉默的孩子们内心的想法。研究发现,无论孩子在什么水平上进行数学计算,所有的孩子都在他们所作的事情中表现出巨大的自信,在交流中我们可以了解孩子们,也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特别对一些在课堂上不敢讲的孩子来说是一个极好的引导机会。在教学估算时,一节估算课上,教师模拟场景,用不超过100元可购得哪些商品,让学生进行估算。学生畅所欲言,提出了多种方法,甚至还有后进生提到商品打不打折的问题。联系实际,学生心里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答案自然就多了。

实践表明,学生“上课听不懂”,可能是因为学生口语思维不过关造成。有不少学生正由于胆怯、害怕、怕出错、怕别人笑,怕教师批评而怕说,越“怕”就越不爱“说”,进而影响思维发展。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不断强化学生“说”的意识,使学生想说、敢说、爱说、会说,以“说”促“思”。事实表明,以“说”促“思”是后进生转化最有效途径,实现学生“口语型”向“思维型”飞跃。只有重视口头表达,才能促进知识的外化,才能促进思维迁移,实现后进生转化。孩子对教师不再产生敬畏的情绪,心理才能放松,对自己的能力也会拥有更多的自信,就会迫不及待地去参与到集体的数学研究中。语言是思维的外部表现,只有思路清,才能说得明。

二、允许学生“犯错误”。以宽容保护后进生的自尊

孩子在求知过程中,属于不成熟的个体。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允许的,更是正常的。教师要珍惜学生的奇思妙想,宽容学生在学习中的失误。耐心对待学生千百次的发问,细心呵护学生的每一点进步,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助于其生命充分生长的情境,这种使学生有安全感的课堂氛围,才是最适合后进生创新的环境。

当学生在课堂中出现错误时,如果处理不当,就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尊心,我们保护孩子的自信,培养孩子的自信,要费很大气力,下很大工夫,而挫伤他们的自信只在瞬间。如教学相遇应用题:“一条公路长60千米,甲行10小时完成,乙行15小时完成,两人几小时相遇?”学生很快算出:60÷(60÷10+60÷15)=6(时),然后我继续引导:“如果这段公路长120千米,那么时间是多少呢?”学生不假思索地说:“12时。”要求列了算式计算时,结果却出乎意料:“6时。”路程扩大了一倍,时间却没变。“为什么会这样呢?”“相遇问题中路程和时间无关吗?”“如果不知道路程,这个题目能解吗?”……错误引发了学生的主动探索的欲望,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投入对新课的研究中。所以当孩子出现错误时,要宽容学生的失误。出现错误后是孩子最容易丢失自信心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能让孩子带着遗憾走出课堂,给予机会才是最明智的做法。教师要能理解学生幼稚的言行,宽容学生在学习中的失误,这样才是最适合学生创新的环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获得成功的机会,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这样才非常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从而进入教育教学的最佳境界。

三、把握夸奖的尺度。以赞扬激励后进生的进取

在新课程中,我们提倡多鼓励学生,尽量找出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很多教师认为,鼓励的力度越大,小孩子越积极,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一味地、过分地表扬同样会对我们的教学与学生心理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不利于培养学生内在、持久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个学生的答案正好符合教师的要求,不管学生是经过思考得出,还是随口一说,都进行夸张地表扬,这样的表扬对学生的发展未必合适。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在课堂上的不同表现使用不同层次的激励性语言。如:“你的回答真漂亮,真不错!”“你考虑问题很周到,进步很大。”“你很会动脑筋,老师很欣赏!”“你的回答会令其他同学有所启发。”“你动了一番脑筋,但你的答案在……地方有问题,你能重新思考吗?”教师还可以指出一些具体存在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有方向。在教学中运用激励手段,更需要在学生并未取得成功的时候,使他看到已有的进步,并产生一种“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信心。另外,我们还要鼓励学生的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这样,课堂中自然能形成一个轻松的氛围,教师给后进生提供这么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后进生的思考和情感得到充分的尊重。想法和意见就能够尽情的流露,思维和情感才能得到发展。

四、创造良好的环境,以和谐促进后进生的发展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指责;如果―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爱心;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可见,良好的群体心理环境十分重要。所以,我们应为后进生创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促进后进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有效进行教学的主要条件,而这种良好的教学气氛的创设又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和前提的。”因此,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它能使学生产生安全感和愉,使学生易于得到感情的满足,并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学生中调查发现:有近70%的同学把某一学科的学习与任课老师的感情联系起来。这告诉我们,这种教学中人际互动方面的情感,对于学生认知活动的情感,以及认知活动本身,都有巨大的影响。一个民主型的教师,能有效地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交往关系。教育影响有效地渗透在群体心理之中,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人际间的悦纳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就能够正常发展起来。凡事多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了解他们的心声,以宽厚平和的心态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如果学生由衷地对教师充满了敬意,就会喜欢这位教师,乐意接受这位教师,就是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课堂上哪怕是用一个眼神,就会使他们觉得老师眼里时时有他们,他们定会对自己充满自信,为了不辜负老师的期望,也为了自己今后能够更加引起老师的注意与重视,他们会想办法学好这一科的。这样,在课堂上会使师生之间的感情更加融洽,活动一致。

(二)创建良好的学生群体

良好的班集体是学生生活的乐园,是学生茁壮成长的土壤,对学生个体心理健康有相当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还要努力使群体对其中的每个成员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教育学生互帮互学,在集体中获得力量,走向成功;在竞争中,你追我赶,最终共同进步。在后进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难题,教师就提醒他们向班里其他同学,特别是向优生请教,寻求帮助,从而解决问题。让他们体验到集体的力量。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我在教学中作了如下安排:中等生向优生请教,后进生向中等生请教,全班共结对子,这个过程中,后进生们得到来自集体的大力帮助与支持,内心充满了温暖与感激,有了良好的心境,自然会重新审视自己,奋起直追的。

浅谈小学生心理教育范文3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一、问题的提出

高校是大学生进行思想、知识、价值观交流的重要场所,大学阶段是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时期。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对大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备受关注。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的是“所谓健康,不仅仅在于没有疾病,而且在于肉体、精神、社会各方面的正常状况”。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除了要保持躯体的健康,也要保持心理健康。然而在高校里,由于大学生接触面的扩大以及与人交往的增多,价值观及世界观存在不稳定性,大学生由于心理问题而引发的休学、退学乃至自杀、凶杀等一些事件呈上升趋势, 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在管理和教育中,高校辅导员处于主导地位,因为高校辅导员既是学生行为规范管理者,也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平时与学生接触密切,对学生的情感状况、在校行为、人际交往等方面都比较了解,大部分学生都比较信赖辅导员,在生活与学习中遇到问题都愿意寻求辅导员的支持。

因此,辅导员如何通过自己的工作,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方面指给学生一个明确的方向,引导高校学生远离心理疾病,培养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是辅导员工作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时期,大学生在校期间面临着环境适应、学业、生活、交往、自我价值实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等方面的压力,这些问题如果没有良好的引导,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带来不良影响,有些甚至会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心理障碍产生后,如果没有可以宣泄的环境与条件,他们把矛盾、困惑、愤怒压抑在心里,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学界没有统一的定论,可以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归纳为以下几条: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保持良好的心境,健康的情绪;和谐的人际关系;能保持完整的统一人格;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善于适应环境;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参照这些标准,目前大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

1、适应环境障碍

进入大学后,都要经历一个适应环境的过程,在这时期,往往也是心理问题高发时期。首先是学生由于高中紧张的学习以及高中时家长老师为了鼓励学生对大学生活的过分渲染,使得他们对大学生活期望过高,在面对理想的学校与现实的学校、理想的专业与现实的专业的存在落差时,很难进行内心的调整。其次是大学生活与高中生活的差异,比如陌生的地方、不熟悉的人、大学宽松的教学模式以及日益激烈的竞争等等,使学生心理压力随之增大。许多学生便提出自己想像中的大学生活与实际不符,使他们很失望,如果这种情绪不及时调整,心情长期处于失落、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就会产生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2、心理状态低沉

在工作中,根据对一些班的了解、调查、谈话,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生活中表现出情绪低落、苦闷、冷漠、对事物缺乏兴趣、没有自信心、畏惧等一些状态。这些同学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表现为不愿与人谈话,不愿与班级同学交往,不喜欢跟辅导员交流,班级的集体活动不爱参加,学校举办的活动他们不感兴趣,对学习也抓得不紧,外界的一切变化对他们来说是事不关己,表现沉默,这种自闭的学生如果不加以关注,长期下去,会导致心理疾病,无法适应社会。

3、心理紧张

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以及对大学生要求的提高,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前途及未来非常关心,从而带给他们很大的压力,产生较严重的焦虑,导致在校生活及学习的无规律性,使自我个性很难发挥,这种学生表现为对学校及班级的活动过于关注,但是又缺乏适当的表达方式,经常产生失落感及个人挫败感,甚至做出自杀或者伤害别人的事情。

4、交往障碍

家庭教育背景、性格、经历的不同使很大一部分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缺乏经验,产生人际交往弱势心理状态,表现为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不懂交往的技巧与原则,人际交往退缩、消极、敏感或者个性很强、不合群,很难与人沟通。这类学生除了与同一个宿舍的人熟悉之外,与班级、学校其他人很少接触,在学校遇到认识的人宁愿绕道走,也不愿打招呼,有的甚至不愿与人交往。人际交往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使学生产生孤独、抑郁,阻碍心理健康发展。

5、情感困惑

大学生年龄基本都在17―23岁之间,生理发育已成熟,因此,进入大学后,许多同学便因为好奇或者仿效,开始谈恋爱。 但是,由于他们缺乏正确的判断及对情感合理的引导,使得许多同学在与异往时,难以正确对待, 一旦出现问题就可能走向极端。由于恋爱导致的抑郁、焦虑、不安全事件等问题也很突出,从而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

6、网瘾问题

进入大学后,相对于高中来说,课业的减少,闲暇时间的增多,如果心理无法尽快适应新的大学生活方式,随着网络的普及,许多同学便会将注意力投入到虚拟的网络中,从而产生网瘾,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互联网上持续聊天、玩游戏。这类学生在与人交往时呆板、精神状态差,对学习没有兴趣甚至产生厌恶感,更不愿参加校园活动。

出现上述心理健康问题后,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引导,就会导致学生这种情况加深。同时,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也会影响其他学生,因为这些学生是与其他学生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因此他们的负面情绪也会给其他人造成影响,比如不遵守纪律、迟到、旷课、打架斗殴等等行为会对班级以及宿舍人造成负面作用。

三、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方面,综合起来有外在因素及内在心理承受能力因素、目标缺失等三方面原因。

1、外在因素

首先,大学扩招后大学生越来越多,使得学生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无论在学习中,还是在参加学校班级活动中,个性的发挥及个人价值的实现都变得相对困难,使更多同学对自我价值存在质疑,一旦不能很好地调节与疏导,便会出现自我否定、自卑等心理问题。

其次,父母对于孩子的期望普遍过高,认为孩子一旦进入大学,就意味着端上了“铁饭碗”,前途肯定不成问题。这种过强的人生压力迫使当代大学生自觉不自觉地肩负了实现父辈人生理想的压力,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许多学生的父母都生活在农村,对于子女的心理承受能力缺乏认识,过重的压力及期望促使了子女焦躁、压抑、孤独、忧郁等心理的形成。

再次,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给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带来许多诱惑,一些社会不良因素,如腐败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也会毒害大学生的心理,加上学校周边环境恶劣,网吧、游戏厅等比比皆是,掺杂其中的文化垃圾使大学生深受其害。

2、内在因素

现在的大学生,经济生活条件明显提高,但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他们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也越来越弱。

首先,独力性差,从小生活在父母的呵护下,父母在生活、学习方面无微不至地照顾,使他们对社会和学校缺少了解,上大学后,思想波动大,缺乏跟人的交流,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其次,心理承受能力差,当进行大学后,环境发生变化,离开父母独自去处理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与其他同学相比,自己不再是佼佼者时,往往不能很快适应环境。表现为,顺利与受宠成为心理定势,经受不起失败、不能被批评、不能自主,一旦这种挫折感时间长、强度大,他们就会变得自卑、失望、心灰意冷甚至绝望轻生。

3、目标缺失

首先,学习目标缺乏,普遍存在学习目的不明确,对自己的未来职业生涯没有清晰的认识、定位和规划。由于缺乏学习目标和规划,从而对大学的学习感到无所适从,整日消极度日,人生目标缺少定位,造成学习积极性受挫,逃课、懒散、无心向学等恶习便频频出现。

其次,生活目标缺失,大学生离开了父母,开始独立生活,随大流、得过且过的生活态度在高校学生中占了很大一部分,这种消极的生活态度影响了其心理正常的成长,缺少对自己在社会中正确的定位,对人生价值及世界的看法往往会发生偏颇,引起心理疾病。

四、辅导员加强高校学生心理教育对策

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接解非常密切,加强高校学生心理教育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辅导员应充分发挥自身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根据大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原因,辅导员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要有积极心态,提高自身素质,发挥表率作用

辅导员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接触密切,因此必须要有积极心态,以满腔热情、强烈的责任心投入到工作中去,在工作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发挥表率作用。

首先,需要有积极的心态,扩大自身的知识面,培养健康的生活、学习习惯,构建健康的内心世界,这样才能有效地指导和影响到学生,促进其心理健康。

其次,要做学生的表率,要具有积极正面的人格魅力,带动学生培养积极的学习生活态度。

再次,要有奉献之心、耐心以及责任心。辅导员工作中要处理各种各样的琐事,要完成各个部门下达的任务,没有工作时间的限制,只要有涉及到学生的事情,就要工作,许多事情都是在工作时间之外进行处理。这种特殊的工作方式要求辅导员必须要有奉献精神;在和学生沟通过程中要尽量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立场考虑问题,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和学生沟通,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另外,辅导员是学生在大学生活中接触最多的老师,对学生的成长有巨大影响,因此,辅导员必须要有责任心,尽职尽责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及管理工作。

2、普及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

通过举行班会、组织讲座、单个谈话等多种方式,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给学生介绍心理调试方法以及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让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整,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另外,了解班级学生的心理情况,关注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并及时对这些学生进行引导,从而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帮助他们远离心理疾病。

3、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良好的同学关系是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保证,班集体是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思想交流的载体。因此,辅导员要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班集体活动,帮助学生适应集体生活,培养良好的与人交往、展现自我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4、加强目标教育、明确校纪校规

对学生进行目标教育,让学生明确学习、生活的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通过举办主题班会及文化活动, 让学生树立大学生活目标,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并且要建立明确的行为规范,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学校校纪校规,让学生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明白什么可以做、应该做,什么不可以做、不应该做。

5、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思想独立性增强了,辅导员应该积极探索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方式与方法,同学生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也就是一种民主的、平等的、互动的师生关系,多了解学生关心关注的话题,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平台,比如微信、微博、QQ等与学生多交流沟通。

【参考文献】

[1] 周磊,吴绵超.辅导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石[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2.

[2] 王小英.谈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8.

[3] 赵川林,吴兆方.大学生心理健康[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4] 李勃.复旦投毒案背后的心理症结[J].南方日报,2013-04-23.

[5] 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6] 张政雄.浅析大学生心理障碍原因及其成因[J].世纪桥,2008.2.

[7] 郑华萍,姜丽萍,孙媛媛,郭鹏.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理论导刊,2008.4.

浅谈小学生心理教育范文4

关键词:心理健康 素质教育 智力发展

身心健康心理健康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学校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如何在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背景、意义、目标、内容、途径等。只有建立起科学的认识和正确的观念,才能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应归属德育工作,是学生工作者和班主任教师的任务。事实上,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可以在德育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它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使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重新认识和看待自己的学生以及学生出现的一些行为问题,可以有效地帮助学校教师改善师生交往状况。以往教师容易只注意到学生表面的那些行为问题并将之很快上升到德育的高度做出品行不良的判断,而忽略了这些行为问题背后掩藏着的原因,包括学生的心理需求。

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逐渐成为越来越多的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共识,如何在学校教育中切实、深入、全面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当前学校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我本人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和同仁的探讨,研究,根据近年来我们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下面就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谈几点建议:

一、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教师自身的素质直接决定其教育行为。只有掌握关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科学知识、按照科学的规律和方法开展教育工作、处理学生日常表现出的心理行为问题和意外事件,教师才能真正做到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在实处,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如,一位平时表现还不错的、身心都很健康的学生,由于一时的冲动偷拿了同学的钱,事后良心的自责使他找到老师并承认了错误。但由于教师处理不当,他从此被戴上了小偷的帽子,父母的责骂、教师的不屑和同学的疏远,使他心理背上了沉重的负担,从此郁郁寡欢、自暴自弃,不但学习成绩下降,而且变得怕和人打交道,甚至出现幻听、幻视,总怀疑别人在背后议论他又在偷东西,最终发展到再也无法上学,陷入心理危机。而有同样经历的另一位学生,在承认错误的时候得到了老师的谅解,老师不但没有将事态扩大,而且还把信任和改正的机会给他,把管理班费的任务教给了他。在老师的不断鼓励和积极支持下,这位学生终于摆脱了上次错误在心灵上留下的阴影,能抬起头走路、堂堂正正地坦然处理关于钱的问题,其它方面的发展不但没受到消极影响,反而因老师的谅解和信任所带来的自尊、自信的增强而得到促进。

可见,教师作为教育实施的主体,其自身的素质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很难想象,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低、对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科学认识的教师,可以培养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所以,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真正深入、有效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保障。

二、注重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

目前,不少的学校虽然也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却机械、简单地将之理解为课程教育或开展一、两次轰轰烈烈的活动。孰不知,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绝不是每周一两节课或者搞几次活动就能实现的。事实上,大量的研究与实践经验都表明,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的教育一样需要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意识和观念;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仅靠有限的时间、空间是难以实现的,同样需要在点滴的生活实践经验中积累而成。因此,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渗透到教师每天大量而具体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实处。实践证明,只要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鼓励教师开动脑筋、注意积累、重视交流,完全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融合在一起,其教育效果也将非常显著,同时会对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带来巨大的促进。

三、注重实践,突出以活动为主的特点

研究与实践证明,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地依赖于个体在真实情境中的实践操作与体验。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成为一门说教课,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应深入生活、在实践中加以训练、巩固。为此,我们倡导注重实践,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在参与中、在“做”中真正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其中,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实现方式就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突出以活动为主的特点,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活动之中,不仅在活动中蕴涵、传递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还注意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随时抓住问题作为教育契机开展生动、直观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注重在生活中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去实践、体验所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等等。通过这些生动、活泼、有趣的活动,不仅让学生受到实实在在的心理健康教育,而且使学生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来源于生活、实践于生活的基本道理,从而将心理健康教育再一次真正落在实处。

浅谈小学生心理教育范文5

一、当代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根据世界心理卫生协会所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结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可将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简要归纳为以下几点:(1)乐于学习、工作;(2)情绪乐观、稳定;(3)人际关系和谐、融洽;(4)能面对现实,适应环境;(5)能认识自我、悦纳自我;(6)智力正常;(7)人格完整;(8)心理和行为符合年龄特征。根据这个标准,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和有关资料,本人发现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有以下几种:

1.自我中心主义,缺乏合作精神。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使相当一部分小学生、特别是作为独生子女的小学生在家中都有一种独特的优越感,致使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征得到强化,“自我中心主义”逐渐形成,“一切为我”,从而持有过度的“自尊感”。但同时他们也承载着父母更多的期望,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与之相应的就是缺乏与家长的沟通,缺乏和同伴的交流。常常以自己的价值标准评判一切事物,很少从他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表现在学习和生活上更是“各自为政”,缺少合作精神,而这一切对于他们未来生活中面临的人际关系的良好发展无疑是一种潜在的阻碍。

2.关怀品质下降,缺乏感恩精神和责任意识。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小学生不懂得感激,认为父母、教师对自己的爱是理所当然的。同时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缺乏责任意识,认为社会的不良风气、环境的恶化、他人的不幸是别人的事情,根本没有认识到“我”的发展和他人、社会、自然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

3.自私狭隘,虚荣心强。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书,造成小学生思想认识上的封闭与狭隘。一些小学生,虚荣心强,只能听恭维,不能听批评,只能比别人强,不能让别人超过自己,对强于自己的人,常常犯红眼病。

4.自卑。部分小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差、家庭经济条件差等原因对自己缺乏信心,感到低人一等,自己的能力过低评价,心理承受能力脆弱。

5.孤独。在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常常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往,却抱怨别人不接纳自己。

二、小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小学生出现这些心理问题,既有自身成长的因素,也有外部环境的因素,是“内因”和“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小学生时期身体发育急剧变化,但是认识力、理解力、思维力的提高却落后于身体的成长速度。这种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使小学生出现许多困惑、烦恼和躁动不安,产生心理问题。

2.家庭教育的误区。过度溺爱和期望值过高,使家庭教育普遍存在忽视品德发展、人格教育和社会责任感等社会性教育的倾向。许多家长只重视孩子的成绩,却忽视了孩子的品德发展、交往能力、个性培养等。家长的期望与孩子自身需求不一致时,总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使孩子感到压抑和不满,给孩子造成疑虑、忧郁等心理疾患,导致孩子高分低能或心理不健全。

3.学校教育的误区。一些学校和教师迫于压力追求升学率、打造名牌效应,成绩成为评价学生能力高低的唯一标准,学生情感上的苦恼不能及时向老师和家长诉说,就会造成心理压力,形成心理障碍。

4.社会环境的影响。学校教育展示给学生的是正面教育,而当今各种思潮冲击着我们的社会,纯洁的教育内容与复杂的社会生活之间形成强烈反差,致使学生思想产生混乱、情绪产生波动,日久就会形成心理障碍。

三、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思考

1.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属性是教育性。因此,调动学校各方面力量,将心理教育分布在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实施心理辅导,在学校的各项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把知识教育与心理教育有机结合,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2.教师要积极改进评价方式

学生的自卑心理大多来自外界对学生的主观评价。一些教师凭主观感情,偏爱成绩好的学生,对后进生全盘否定。这些都很容易使许多学生产生自卑心理,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被誉为“德国普通教育之父”“德国教师的教师”之称的19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严厉的面孔和训斥、咒骂学生是一种恶劣的行径”。作为教师,应注意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鼓励。

3.加强家庭教育,家长加强对孩子的引导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加强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转变智育至上的观念,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对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分析、及时引导、及时解决。

第二,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要做到,只有父母心理健康,孩子的心理才会健康。

第三,尊重孩子。家长要尊重、理解孩子,经常和孩子进行交流。

第四,家长要注重和学校的联系,取得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家长要克服单纯依赖学校教育的思想,积极参加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活动(家长会、座谈会等)。

浅谈小学生心理教育范文6

【关键词】小学;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加快,寄宿制学校越来越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的主流。毫无疑问,目前,寄宿制学校已经成为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种重要办学模式。

在寄宿制小学里,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儿童作为我国当前农村义务教育中的主要弱势人群,面临着诸多问题。例如寄宿学生的费用会大量增加;孩子太小,生活不能自理,但对大多数孩子来说,生活、物质的困难并不是主要的,关键是由于寄宿的孩子们情感需求的缺乏,长期的“寄宿”将给孩子们带来学习、生活、心灵上不可弥补的永久伤害。因此,加强寄宿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一、要细心观察了解寄宿小学生的内心思想

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因素很多,而且由于环境、性格、性别等方面的差异,每个学生对同一问题可能会做出不同的反应。对于这一切,老师一方面要给予他们充分尊重、理解和信任,了解他们的内心思想,要根据每个学生的情绪表现和行为举止窥测其内心深处的变化;另一方面要通过谈心活动,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使学生无所顾忌,愿意向教师倾诉真情。并根据他们不同的心理特点,以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对症下药”,进行个别心理指导,让他们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习上,使他们走出心理误区。

二、在课堂教学中以激励为手段培养寄宿小学生的自信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善于运用激励手段,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尽可能满足学生高层次的心理需要,给学生以更多的自我表现、自我实现的机会。例如课堂提问中,当学生回答正确而精彩时,我们就带头鼓掌,给予鼓励和表扬;当学生回答的不准确甚至错误时,我们总是给予“高一格”的评价,或者给予一定的引导、启发,给学生提供能回答正确的机会。当学生遇到困难,犹豫、徘徊时,用“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的”,鼓励学生树立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充分相信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充分肯定他们的进步,抓住闪光点,正面引导、鼓励,用语言、动作、手势或眼神向学生传递赞许的信息。例如经常用“你很棒”“非常精彩”“太好了”等语言,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正面强化,满足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让每个学生每天都得到一定的成功,在成功中体验欢乐,提高自信心和成功的勇气,从而获得更进一步的动力。

三、做好寄宿小学生课后的心理辅导

课后心理辅导是针对个别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心理障碍一时无法在课堂中消除时,教师应及时地在课后予以化解。例如经常在作业本上或试卷上给学生写上鼓励的话语,及时与学生交流。如对于有创意的解答,在其作业本上注上一个“妙”字,以激发该学生在以后的解答中有更多的创新。对于有错误的,不要一味地打“×”,因为学生一般不愿看到“×”,我们应帮他找出出错的关键,并打上“?”或在旁边注上启示以利其心理的接受能力。对有自卑倾向的学生经常写上:“你最近已有进步,加油!相信你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对一些成绩差的学生更应该尊重他们,可以用:“别着急,你成绩不好是因为你过去没学好,从现在开始,让我们一起努力吧!相信你能取得进步!”来鼓励,这对学生化解学习中的心理困扰很有帮助。

四、用心辅导寄宿小学生的问题行为

寄宿生的问题行为是在成长过程中所遭遇的问题或困难,通常表现为爱打架、不守纪律、逃课、迟到等。虽然不能轻易确定为品德问题,但也需要及时辅导。

基于问题行为辅导的复杂性,我们首先要建立好辅导关系。接纳、理解的关系是辅导过程的动力和基础。良好关系本身就在起辅导作用。当当事人没有感受到辅导老师的真诚尊重和信任时,老师纵然有再多的技能技巧,也难有奏效。在充分接纳和关注的关系建立的前提下,我们认为在行为矫正的同时,还需要配合认知层面的调节。在情、理、意行的整合辅导中转化学生行为。

例如对于爱打架的学生,教师要帮助他认识到,每个同学都是集体的一员,自始至终生活在群体中,所以必须学会与人相处,大家和睦相处。待人友善,有容人之量,可以增进感情,化解矛盾,避免冲突。

五、以自身为榜样给寄宿小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感染

首先,小学生的人格正在形成时期,社会环境,特别是教师的人格对其有重要的影响。“身教胜于言教”是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最重要的方式。心理健康教育应当以教师的心理健康为基础,教师是学生认同与模仿的主要对象,教师的心理品质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和个性品质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所以,我们以自身为榜样,在学生面前,尤其是在课堂上,表现出愉快乐观、积极进取、自信、自尊、自爱、自强、民主平等、宽容等良好的心理品质,用自己合理的需要、正确的动机、积极稳定的情绪、高尚的情感、顽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健全的个性、高尚的人格去影响学生,塑造学生,使学生在模仿中完善自己的人格。

其次,平时闲暇时间我们尽量多与学生接触,以平易之心与他们交流沟通,倾听他们的诉说,分享他们的喜悦,帮他们解决一些心理上的困惑,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这样一来,那怕是很调皮的孩子,在课堂上,他们也会给足你这个“朋友”的面子。

总之,在寄宿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不仅要做一个“传道授业”的师长,而且应当扮好学生的“心理健康卫士”这个角色,科学、及时地解决、疏导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用积极的情感和真诚的爱心去感染和打动每一位学生,让他们伴随着丰富而快乐的情感体验来参与学习的过程,用爱心为他们支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让他们的心灵在充满阳光的寄宿学校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