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教育教学的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小学教育教学的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小学教育教学的建议

对小学教育教学的建议范文1

1.培养真挚的师生感情,创造轻松的语言环境。

一般说来,学生对某位老师产生了恐惧感,那么对他所教的课就不会产生兴趣;反之,为学生所喜欢的教师一走进课堂,课堂气氛就会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浓厚。因此,教师要重视“感情投资”,以自己真挚的情感唤起学生的共鸣,更要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通常,当老师的注意力辐射于后进生之外时,他们就会说闲话、玩纸团、大声读书、怪调回答……只要真诚地和他们交流,你就会发现,他们每个人都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有着不一样的情感体验。他们被尊重被包容时,他们的潜能就会苏醒过来,有时其表现会令你大吃一惊。

建立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由喜爱教师到对其所教学科感兴趣,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特别注重理解学生,在成功时给予表扬,在失败时给予鼓励,在困难时给予援助。路上遇到学生,我常常会主动、亲切、随和地迎上去,用礼貌用语问个好,或是拉拉他们的手,拍拍他们的肩。课后我会坐在学生的座位上或站在学生们中间,与他们谈天说地话家常,捕捉他们身上的可爱之处和闪光点,消除差生的自卑心理,填补师生之间的心理鸿沟。批改作业时,我会在后进生的作业本上写上“好”或是添上几句勉励的话语。节假日,我会为学生寄上一张张贺卡,精心写上一句句祝语。总之,无论何时何地,作为教师的我,都会用心去爱自己的学生,呵护他们脆弱的心灵,长此以往,师生情感成了学生学习的无穷动力。

2.重视阅读积累,拓宽学生学习的时空。

古人云“厚积而薄发”,说的就是积累的重要性。如何积累呢?第一,创造条件让学生走进阅览室。《语文课程标准》对各个年级段学生的阅读量也有明确的要求,目的亦在于“丰富语言的积累”。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如果我们想减轻学生负担,那么,就应当让他们阅读的东西比要求他们记住的东西多两倍。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阅读。”因此要让学生在书海中遨游,享受知识与科技的馈赠。第二,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积累。课外阅读是学生获取语文知识、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博览群书,同时还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许多学生课外阅读习惯于走马观花,谈起收获,却是一脸茫然。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所学课文进行辐射阅读、对比阅读,在阅读中还要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带上笔,把精彩的句段划下来,并用一两句话概括阅读感受。第三,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言。生活是五彩缤纷的,是一个大语文课堂。许多语言大师都非常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做有心人,因此鼓励孩子们在生活中自觉地摄取语言营养,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重视读写表达,提供学生实践的机会。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具体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提供说话的场所。每天的晨会课可以设“3分钟演讲”,各人可以根据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即兴演讲;还可以定期举办“你说我说大家说”活动,结合近期自己在书刊、广播、电视、网络上看到的、听到的新闻、趣事进行交流;组织故事会,评选故事大王;自己写演讲稿,举行演讲比赛,等等。另一方面,提供写作的机会,留心生活。应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留心生活,捕捉写作契机,如根据编抄报的经历、迟到尴尬的经历、考试失败的经历,在日记本上尽情发挥,写出真实、生动、感人的文章。

4.注重新课导入的新颖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导入新课时,让学生一上课就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不自觉地学语文。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画面让学生进入情境;也可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导入,采用激发兴趣、设计悬念……引发设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习之门。

5.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学生进一步认识自然,懂得知识的无穷,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自我价值。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理解和表达,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6.构建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在语文课上,教师真正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体,把教学视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语文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开展课堂讨论。语文课堂组织形式本身也是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的。教师和学生围坐在一起共同参与讨论是很常见的,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也是无拘无束的。教师应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的心理氛围,而不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因此,语文课堂气氛往往轻松活跃,学生的参与意识很强。

对小学教育教学的建议范文2

关键词: 小学低年级语文 趣味教学 导入形式 角色表演 多媒体技术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学模式陈旧单一,教学手段比较落后呆板,课堂气氛十分沉闷压抑,这对于低年龄的小学生而言,毫无吸引力,因而他们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比较冷漠,注意力总会转移到其他有吸引力的事物上。小学语文教师不要对这种状况置之不理,让他们得过且过,而是要及时认识到,小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参与意识不是自己能做到的,而是需要科学引导,要实现小学语文的趣味教学,让学生带着快乐、轻松的心情,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

下面,笔者就对小学低年级语文的趣味教学阐述看法,并提出建议。

一、设计新颖的课堂导入形式,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课堂导入环节是一节课的开始环节,也是对整节课教学效率起到关键性决定作用的环节。这一环节的好与坏,决定了学生是否对本节课教学内容感兴趣,决定了学生能否在最短时间内进入课堂教学的最佳状态。尤其是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教学,我们更要注重此环节的设计,只有将这一环节设计得新颖有趣、生动巧妙,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专心致志地学习语文知识。

比如,在学习《司马光砸缸》这篇课文时,一上课,我就对学生说道:“小朋友们,有这样一个故事,一群小朋友在花园里玩,其中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到了大水缸里,那么,其他小朋友都是如何表现的?这个掉到水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没有?是用怎样的方法得救的?你们想知道吗?”“想!”学生认真地盯着我并且声音洪亮地回答道:“好,接下来,就请大家跟随老师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司马光砸缸》。”这样,我通过在导入环节向学生讲述故事并且提出问题,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有效吸引了学生注意力,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进而全神贯注地听教师讲解课文,为提高本节课的教学效率打下了基础。

二、开展角色表演活动,给学生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

小学低年级学生爱玩爱动,善于模仿,表现欲望强,所以,针对小学生的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挑选一些故事性强的课文,将其编排成一个小型短剧,让学生在课堂上将短剧情节表演出来。这样,一方面能给学生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吸引学生的积极参与,另一方面能使学生深刻领悟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实现高效的小学语文教学。

比如,在学习《曾子杀猪》这篇课文时,在学生大致了解了本篇课文内容之后,我就在班里挑选了三名学生,要求他们分别扮演曾子、曾子的孩子、曾子的妻子这三个角色,然后将这篇课文的故事情节表演出来。这项表演活动一布置完毕,学生都纷纷举手,表现得跃跃欲试,情绪十分高涨,课堂气氛立即变得积极活跃起来。这样,我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活动,既增强了语文教学的趣味性,促进了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又让学生深刻体会了本篇课文向学生所传授的做人的道理,即懂得做人要诚实守信、说到做到。

三、应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

多媒体技术具有图文并茂、色彩逼真、形象鲜明的教学优势,将它运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可以将教材中的内容以影像图片、视频录像方式呈现出来,能够对学生的听觉、视觉和心理触觉等产生强烈刺激,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具有强大的促进作用。

比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时,在给学生讲解之后,我就运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了《小蝌蚪找妈妈》的动画片视频,因为低年级学生正处于爱看动画片的年龄,所以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都显得异常兴奋,一个个都全神贯注地盯着投影屏幕,十分投入。这样,我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视频录像,为学生创设了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使学生直观地了解了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总之,面对年纪尚小、自控力差的小学低年级学生,我们一定要积极探究各种符合他们心理特点的教学策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以轻松、愉悦的心情学习语文知识,从而在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对小学教育教学的建议范文3

关键词: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实践能力 产学研结合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剧增。相关数据表明,2010年全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在700万以上。但许多单位在招聘时都明确指明需要有社会工作经验的人才,拒绝应届毕业大学生,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除却部分市场供求因素,从高校教育自身来说,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传统高校教育长期脱离市场需求,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加强与市场的联系、加大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成为转变高校教育观的重要内容,也成为各高校关注的热点。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则能使学校、教师、学生与社会、企业建立起广泛的联系,对高校实践教育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改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参考

传统高校教育中的课程内容陈旧,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等。在一些地方院校,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和重课内、轻课外的“三重三轻”现象。[1]这常导致高校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社会普遍对大学生的动手能力持怀疑态度。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必要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加强和改进实践教学环节。其中,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学习成为实践教学体系中的一项重要环节。一般而言,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选取的是那些直接面向社会、与本专业发展密切的一线生产企业或事业单位。这些企事业单位由于与市场接触紧密,了解本专业迫切需要的人才类型。高校师生利用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学习的机会,深入了解本专业的人才需求和市场定位,从而为学院改进人才培养方案提出直接和有效的意见,促进人才培养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高校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要紧紧围绕学生掌握知识和提高实践能力来进行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改革,注重知识与能力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重点测试学生理解、掌握、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以促进大学生积极主动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2]学院方在立足区域经济、行业经济背景的情况下,正确把握就业形势和市场需求,不断总结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制定和完善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适应新形势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势在必行。

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培养高校学生实践能力的第二课堂

从一些市场反馈信息来看,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实验能力、工艺能力、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差,难以满足社会的需要。这也警示高校:除却课堂教学外,还应充分利用学术讲座、科技制作、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各个实践环节不断提升大学生的自身素质,不断探索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良好模式。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利用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播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践经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3]这等于是开辟了高校教育的第二课堂,也开辟了高校实践教育的第一战场。这样的实践教学模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让学生从实践中主动认识到自身学识上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由于在基地生产现场最容易发现问题,如一些课本知识的偏差和不足,这就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团体协作解决问题的风气。此外,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校外社会实践,尤其是直接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学习,能使学生积累和丰富工作经验,在毕业招聘会上增强竞争力,更易获取企业的青睐。

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提升青年教师实践水平的一条捷径

近些年来,高校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的比例不断上升。据教育部教育统计年鉴的数据,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共有教师107.6万人,其中,35岁及以下的青年教师占教师队伍总数的48.3%,40岁以下教师占64.3%。[4]显然,青年教师已成为教师队伍的主要力量。

许多青年教师学历层次比较高,理论根底比较扎实,但是多是长期在学校接受教育,生活是经历从“学校―学校”的路线,参加社会实践少,甚至没有参与过工程实践项目、企业经营管理项目和教学实践训练,工程意识和实践经验严重不足,缺乏必要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而在实际教学中,尤其是工科专业的教学,常常需要教师理论联系实际,适时举出恰当的工程实例,有效正确地引导学生。否则,不仅会导致课程讲授照本宣科、枯燥晦涩,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会难以保证教学的质量,更会降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等。

要解决以上问题,青年教师首先应积极参与学院要求的各类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这些实践环节有不少是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中进行的,而这些实践教学基地往往是一些具有深刻行业背景的企业、事业单位。在作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企事业单位中,往往有不少专业技能高、工作阅历丰富的能者。在基地中向他们虚心求教,往往能较大地促进青年教师提升自身素质。同时,教师利用带领学生深入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学习的机会,充分利用这些基地的功能,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或学会解决问题,这对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丰富自身实践经验,为自己营造深厚的专业行业背景很有益处。因此,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也成为培养和提升青年教师实践水平的一条捷径。

四、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促进促进产学研结合的重要媒介

产学研结合是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经营和人员交流、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等方面所结成的互利互惠、互补互促的联合与协作关系。[5]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构架起了一座联系高校与企事业单位的桥梁,成为促进产学研结合的重要媒介。

在人才培养方面,通过在高校传输理论知识,在企事业单位提升师生的实践能力和经验培养模式,既培养了市场需要的实践能力强的毕业生,又培养了一批初步具有“双师型”的高校教师。这对高校而言,无疑是有益的;而对于企事业单位,也可以在基地学习的学生中发现优质生,从而有可能使之成为该企事业中的新鲜血液。

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方面,企业依托高校强大的科研实力,可以参与新产品的开发。如吉首大学张永康教授带领课题组长期与地方企业走产学研合作之路,开展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特别是在湘西猕猴桃产业化研究和生物资源的开发应用研究成果,对西部开发、湘西的扶贫攻坚、产业结构调整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生产经营方面,企业拥有丰富的经验,大学生在企业中可以耳濡目染,了解相关产品的生产流程和销售技巧,直接获取生产经营经验。

在人员交流方面,企业和高校可以互派专业实力强的能人做系列讲座,提升员工或普通教师理论、实践素质。

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方面,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譬如,高校藉此能了解市场所需要的人才类型,从而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提高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而企业能从高校获取先进的理论知识信息,为促进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做准备,从而在竞争中占领制高点,获取实力优势。

参考文献:

[1]杜学元.大学素质教育应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0,(3).

[2]闵永安.全球金融危机下谈工科大学生就业与实践能力的培养.http://shu.省略.

[3]宋艳.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研究[J].北方经贸,2008,(2):141-142.

[4]教育部.教育统计年鉴[EB/OL].http://stats.省略.

对小学教育教学的建议范文4

【关键词】农村小学;英语;质量

在现在的农村小学中,英语教学也逐渐得到了重视。从最初的语文数学两大主科,变成了语文、数学和英语三大主课。但是和城市相比较,农村英语教学的现状并不是很乐观,存在教学条件差,师资队伍不足,教师自身的素质不高等很多问题。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去思考如何才能提高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学质量,推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发展。

1.提高教师素质

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在课堂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然而,在目前的农村小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教师自身素质不高,师资力量不足,这种局面大大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做的就是转变观念。学校对于英语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为英语教师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大家一起讨论英语教学的技巧,交流课堂教学成果。校领导还可以在校内举办英语课堂观摩课,调动起教师的积极性,让教师之间相互交流英语教学的方法,教师在上观摩课前能够主动的进行教学设计,准备教学用具,让英语课堂教学摆脱传统的模式,而且,通过观摩课,各个学科的教师也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另外,学校要鼓励教师采用新颖的方式教学,多媒体教学的方式会对教学更有帮助,学生也会对英语课堂更感兴趣。除此之外,作为教师,需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在平时多看相关学科的书籍和教学设计,吸取其他教师教学的精髓。教师还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掌握学生的心理,无论是学习好的学生还是调皮的学生,对他们在课堂中出现的各种状况能够从容应对,让学生从英语课堂中真正的学到知识,并且喜欢上英语课堂。

2.提升学生兴趣

现在许多学生对学习都有一种厌烦的心理。小学生对英文教材中的单词、句子只是靠死记硬背,他们不是真正的了解知识点,在平时做的题型也不够多,所以,在遇到英语题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都会产生很厌烦的情绪,越不会就越不想学的心理。在农村小学的英语课堂中,我们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比如:在课本中的对话,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来进行表演;在课堂开始之前,学生们一起唱英文歌曲;学校可以多开展英语方面的活动,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在学校的布置上,要尽量让学生到处都能看到英语;还可以让学生来设计英语板报,然后各个班级的学生来进行评比。这一系列方式都能够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我们想提升学生英语的成绩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对于学生不会的英语方面的问题,教师要耐心及时的讲解,让学生把不会的题都学会,并且给学生布置课堂作业,让学生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进行巩固复习,那么,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也会增加。所以说,针对不同的情况,我们要采用适当的方法,争取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将知识都掌握,课后能够主动的去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习数字时,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兴趣,教师设计了“猜年龄”的游戏,首先教师出示了几张人物的照片,如Kate、marry等,并在卡片的背面写上数字,“Three”、“Four”、“Eleven”等,之后依次让每个小组猜“Is he(she) Three (Four)?”哪个小组猜对了,记上10分。通过这种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都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能够在游戏中轻松、愉快的学习到知识。

3.改进教学模式

在农村的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是课堂的主要模式。纠其原因,主要是农村学校的条件有限,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受到了局限。还有就是教师本身的教学质量不高,课堂教学模式不够新颖。传统的教学模式只会让课堂气氛变的很压抑,学生都喜欢新颖的教学方式。对于学校而言,校领导要做好教学用具的准备工作,提倡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并且,可以派专业的技术人员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可以熟练的运用多媒体技术。另外,对于教师自身而言,需要在每堂课之前做好备课工作,做好课堂设计,与其他的教师进行交流,探讨课堂教学的好方法。在教学中,要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尤其对于英语这一学科,由于英语课本中的课文较多,知识相对其他学科较难,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用独特的教学模式来授课。英文课文可以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学习,这样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教师也可以对英语单词的背诵采取评分制,调动学生在课堂的积极性。总之,要想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学校和教师都需要付出努力,让教学效果更加显著,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浓厚。

例如在学习简单的用语时“Nice to meet you”,“This is my…”教师可以针对这些简单的用语,编排一些对话,并创设教学情境,初次见面的学生见面打招呼,这些简单的用语都会用到,而且还可以将以往学过的用语加进去,“Hello!”“I’m…What’s your name?”等等,这样不仅能够复习以前的学过的知识,同时还能够加强对学生对知识的实践应用,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总结

农村的小学英语课堂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当前的状况,无论是教育部门、学校还是老师都要给予重视。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不仅需要先进的教学设备,还需要教师独特的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能够主动的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以说,提升农村小学英语课堂的质量,还需要教师、学生以及相关的教育部门的共同努力。

对小学教育教学的建议范文5

[关键词] 校外教育机构 系统化教学 学生

笔者从事校外教育工作十年,曾在厦门市青少年宫担任戏剧教研组长,并长期在一线从事少儿小主持人培训,教孩子普通话、主持、朗诵、表演、儿童剧和曲艺。十年来,小主持人专业从最初的一期几个人到今天的一期六百多人;从最初的没教材到今天的教材配套;从最初的单一教学发展到今天儿童剧、曲艺等多种类系统化教学;从过去的向别人取经到今天全国各地的老师来向笔者求教,笔者的教材和教学系统传播全国。可以说笔者创办的小主持人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而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建立了一整套的小主持人的教学系统。具体地说就是编著和建立了一套适合本地区小主持人教学培训教材和教学大纲。十年来,笔者在探索中前进,在教学中完善,在积累中创新,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也有不少失败后的有价值的总结。以下是笔者对校外教育机构系统化教学的探索与建议。

一、建立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系统化教学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校外教育机构担负着培养学生素质的社会职能,它是校内教育的重要补充,一个健康而现代化的校外教育无疑对培养一个素质全面的学生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前,政府与教育部门对校外教育都十分重视。

可是,长期以来,全国众多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的培训,都是围绕老师的个性化教学开展的,各个老师采用不同的培训教材,一个专业的几个老师没有统一的教材、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导致学生学到的知识因老师的更换没有连续性,技艺手法也存在很大差异,学生和培训机构都依赖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互不买帐、互相贬低,这种现象在校外教育培训普遍存在,它已经严重制约校外教育的健康发展。

为了给进入校外教育的孩子一个相对统一的教材和完备的教学大纲,同时也为了规范老师的教学,本人认为,由国家建立统一的校外培训教材和教学大纲,实行教师共性与个性并存、个性服从共性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使参与校外教育培训的学生能系统的学到东西,才能规范老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法,从而彻底改变学生和培训机构依赖教师的不良状态。

二、校外培训的教学定位

构建校外教育的系统化教学,归根结底就是要建立一个适合于我国校外教育培训的教材和教学大纲。目前在国内,很多校外培训机构的培训专业即使不按照自己编撰的教材,也是在使用相对正规的少儿培训教材,例如:钢琴、器乐等。很多教师片面地认为,校外培训机构的培训教材应该是正规的考级或入门的教材,对此观念我有补充看法。

本人认为,校外教育学习的重点,应该放在培养孩子兴趣上,而不应该放在孩子的技能上,兴趣是孩子最宝贵的东西,培养和激发出孩子的对专业的兴趣,比教给他技能重要的多得多,因此,我们的教材和教学系统的设计都必须建立在培养儿童的兴趣这一点上,教材围绕培养兴趣编写,活动围绕激发兴趣开展,校外教育工作必须建立在适合增加孩子的兴趣的基础上。为此,校外教育的教材和教学大纲,就与其他培训教材有所不同,在教材的内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上,必须增加兴趣培养的内容、活动、游戏等。

三、教材与教学大纲

既然把教学系统定位在培养和激发孩子兴趣上,那我们在编写教材和制定教学大纲时,就应该把教材与教学大纲的内容和形式也定位在兴趣培养与激发上。

教材的编写应该按照:趣味性――儿童性――知识性――思想性的编写原则进行,力求做到教材的每一部分孩子学了看了都非常有意思,以激发他们对专业的兴趣。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趣味性,不可庸俗化;儿童性不可成人化;知识性不可专业化;思想性不可政治化;艺术性与趣味性的完美结合;知识性与思想性的完美统一;让孩子分辨真善美丑,给他们的白纸涂抹纯洁美丽的图画。

而教学大纲的制定,除了制定必要的教材培训内容外,还应该规范教学手法和模式,并在课堂中增加一些趣味性的游戏、情景剧。把活跃课堂气氛作为考核老师的重要指标。同时要把一期或一年的活动、比赛、汇演、实践等作为教学大纲的规定内容,在教学大纲中,把培训内容和活动比赛等内容进行量化。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校外教育不能把校内教育简单的照抄照搬,不能让学生从课堂走进课堂,而应该有别于校内课堂,应该多搞有益于孩子兴趣的活动,让紧张一周的孩子在周末的活动中得到休息,在青少年宫的活动中增加兴趣,在琴棋书画的学习中陶冶情操,在科技军营实践中磨练心灵,千万不可把学校的作文、英语、数学、音乐、体育课搬到校外教育的另一个课堂上来,来额外增加孩子的学习负担。当孩子厌倦某一科后,你就等于永远扼杀孩子的这一课兴趣,你的教育是失败的。

四、编撰教材和教学大纲

有关教材的编写,本人认为,应该由国家校外教育管理机构,在全国征求好的校外教育教材,请校外教育专家进行修改后选择一两套优秀的教材,向全国各校外培训机构推荐。部分比较成熟的校外培训机构有能力的教研组可以由组长牵头,汇集各老师的教学建议,自主编写一套适合本地区特点的教材。没有能力的可以在全国其他校外培训机构选择一套少儿培训的正规教材。总之,无论是自己编写的还是选择的,都必须本着在教学中不断完善、不断修改、不断创新的理念,让教材日趋完美。

有关教学大纲的制定,应该集体讨论共同商定,应该对每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内容都应该制定并量化。需要指出的是:活动的内容应该包括相对稳定的固定活动,也应该有灵活的穿插活动。

教材与教学大纲,在现有的中小学已有完备的资料,我们所做的只是参照并按我们的培训活动目的进行修改,所以,编撰教材和教学大纲并不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

对小学教育教学的建议范文6

关键词 传统蒙学;教材;教法; 当代小学语文教学

一、 传统蒙学教育

我国文献中最早关于蒙学的记述是《易经》,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蒙以养正,圣功也。”。“蒙”即愚,“童蒙”即指刚刚能够入学的少年儿童,儿童求教于我,教育目的就是“蒙以养正”。古代把8—15岁儿童的教育称为“蒙养教育”,称其学校为“蒙馆”,其使用教材为“蒙养书”。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教育。从先秦到明清,古代蒙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萌芽、发展、兴盛三个阶段,明清蒙学教育可以说是进入了一个全面总结的时期。

二、传统蒙学教材教法及特点分析

1.识字写字教材教法

中国古代蒙学一直十分重视识字教育,王筠在《教童子法》中说:“蒙养之时,识字为先,不必籧读书。”传统识字教材主要有《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和韵语知识读物。《三字经》最早是由宋末元初的王应麟所编撰,全文三言,押韵自然,利于记诵。内容上涉及教育思想、礼仪道德、百科知识、经学诗赋、历史知识等。全文集识字教育、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于一体,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增长见闻,提升修养。写字教材中,明代李淳进撰的《结体八十四法》,以笔画、间架结构、字形为依据指导学生练习。

在教学方法上采取集中识字、先识后解、识写分开的方法,坚持先易后难的识字步骤,先取象形、指事的纯体字然后再教以合体字,同时兼顾趣味性的识字方法。写字教学强调按照扶手润字、描红、描影、跳格的步骤进行。

2.阅读写作教材教法

王筠说:“能识二千字,乃可读书。”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识字,学童开始读各种短小的诗歌读本,如《千家诗》、《唐诗三百首》。在陶冶道德文化的同时还可以学习韵律知识,为学习属对奠定基础。在简单诗歌阅读后,学童开始进一步学习一些文选读本如《古文观止》、《日记故事》、《童蒙观鉴》等。传统蒙学作文教学讲究循序渐进,据学童心理和写作规律特点,先利用《对类》书籍进行属对训练,再借助《古法百千》在用字、选句、谋篇等方面进一步学习。

在教学方法上,蒙师认为读书要做到“熟读、精思、博览”将阅读教学分为“明”、“熟”两个阶段,“讲、读、背、温”四个环节,其中“读”要求 “熟读精思”,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大声朗读把书读准、读熟、读透。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形成语感;在博览的基础上扩大见闻,积累材料,均为写作打下基础。学童作文注重模仿,强调立意,坚持“先放后收”,鼓励学生写作“放胆文”,然后再要求文章构思、用词,以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

三、明清蒙学教育对当代小学语文教育的借鉴意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曾多次提到“语文素养”这个词,并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回顾传统蒙学教育,语文素养早有体现,当今语文课改应对传统蒙学进行“扬弃”,吸收传统蒙学的优良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

1.增强语文能力

在识字写字能力的提升上,借鉴传统蒙学中“集中识字和分散识字结合”、“识写分开”的识字模式,“北师大版”小学教材就采用了“集中识字”和“随文识字”的综合运用。苏教版教材首创“词串”,综合运用传统的韵文识字、集中识字经验,遵循儿童识字规律,创造了令人赞叹的新的识字教材模式。【1】此外,传统的“六书”教学法从“音、形、义”的角度分析汉字规律特点,系统识字,利于学生感受汉语魅力,值得借鉴学习。

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语感”,语感的形成则建立在长期语言文字积累的基础上。借鉴传统蒙学“诵读”经验,将诵读法引入校园中,对语感的形成是非常必要的。新课标要求小学生背诵优秀诗文160篇左右,根据学童“乐记善记不善思”的年龄特征,强调“熟读成诵”,掌握语言合成规律,形成语感,最终在头脑中建立“语言仓库”以备之后调用。新课标强调小学阶段的写作从“写话”开始,然后是注重见闻感受的“习作”,再到纪实作文的“写作”。这更要吸取传统蒙学“立意为先、先放后收”的经验,鼓励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同时保护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

2.提升人文素养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人文性的重要地位,并在总目标中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世界观、价值观。”。传统蒙学在这方面做得尤为出色,人文启蒙教育使蒙童通晓天下人伦事理,精谙古今德教典故,立志建立名扬天下的宏大功业,培养了众多神童才子。中国的传统蒙学是中国几千年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以史为鉴吸取经验,并结合时代精神,在语文教育中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在语文教材中强调“文化性”、“时代性”和“审美性”的结合,并结合区域特点开发校本文化课程,继承发扬优秀区域文化。

3.培养道德习惯

现实生活中,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越来越多的语文教育专攻学业成绩的提升而忽视道德习惯的培养,导致学生失德现象日益增多。我们不禁发问:基本的个人道德都难以保证,何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传统蒙学虽是为维护封建礼教服务的,但其“蒙以养正”的道德教育宗旨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其中流传最为广泛的就是《弟子规》:“朝起早,夜眠迟。……食适可,勿过则”,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童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三字经》:“亲师友,习礼仪”、“孝于亲,所当执”、讲述的就是做人应有的礼仪规范。道德的提升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习惯养成的过程,传统蒙学教材中多录入言行品性规范,供学童传诵,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习惯,塑造人格。

参考文献:

1. 万进.传统蒙学教材经验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运用[J].语文教学通讯,2013(9):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