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体育教学困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体育教学困惑范文1
【关键词】高职院校英语多媒体教学问题及对策发展方向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教授方法和教学手段已不能满足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的需要,英语教学急需要新的授课手段和教学模式来改善大学英语教学的效果。先进的信息技术进入课堂,可在最大限度地吸收和继承原有课堂教学优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另外,推行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也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要求。实践证明,发挥多媒体技术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一、职业院校英语多媒体教学在实践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及原因
1.教师方面
首先,不少英语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过深,难以适应多媒体英语教学模式。一方面,他们从备课到授课都是围绕如何“教”做文章,因而往往只把多媒体当作传统教学的附属物,使多媒体实验室变为“语音室、录像室”,限制了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使用面。另一方面,教师未能发挥组织者、主导者的作用,课堂上经常只是点击键盘的照本宣科者。师生之间缺乏互动,课堂气氛依然沉闷。
其次,就目前看,多数从事多媒体英语教学的教师都是半路出家,在以前接受师范教育时缺乏计算机知识技能的必要训练。面对扑面而来的现代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时,多媒体英语教师既要备课,又要根据教学任务及教学目标来选择和设计教学软件,而计算机知识技能的欠缺则无形中给他们增添了更多的工作量。久而久之,教师的积极性会受到影响。
2.学生方面
众所周知,教师主体观长期主导着我国的教育思想。这种观点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宰作用。这种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主观能动性低下,对教师的传授过于依赖。当这些习惯于“教师——课本”模式的学生接触到全新的多媒体英语教学时,总觉得节奏太快、信息量大,很不适应。久而久之,学生对多媒体教学的新鲜感消失,产生了抵制情绪甚至厌烦心理,学习成绩得不到明显的提高,相反还可能下降。
3.教学条件方面
首先,软件方面。市场上与教材配套、能拿来就用的高质量的多媒体英语教学软件寥寥无几。这就正如有了(多媒体教室)这条信息“高速公路”,却缺乏性能良好的“车子”(配套教学软件)一样。由于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是一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心血的工作,没有集体备课或者充足的时间,大部分教师仅仅是注重了课件的形式而非内容。这样的授课本身就是缺乏逻辑性的,是不完整的,甚至会由“人灌”变为“机灌”。
其次,硬件方面,多媒体英语教学目前仅能普遍实现大课示教型,缺乏相应的教学平台及网络,无法全面实现学生自主型个别学习。
二、多媒体英语教学的对策措施
针对多媒体英语教学在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须采取一些相应的解决措施,方能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英语教学。
1.教师要转变教学理论、教学观念,提高计算机使用技能
使用多媒体进行英语教学的教师在整个施教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从原来的知识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除了应具备的思想素质和专业素质外,多媒体英语教师还需不断优化教学环节,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随时觉察个别学生的差异和需要,对缺乏信心的学生要适时加以鼓励并协助其探索有效的学习途径。教师的计算机水平直接影响着多媒体英语教学的开展。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进一步普及应用,教师不仅要具备英语学科的教材体系、教学内容,还要具备计算机技术、视频技术、音频技术、通信网络技术等多方面的基础知识。教师要主动提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把真实的教学素材引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2.学生要转变学习观念、学习方式,树立学习主体性意识
现代教育学家普遍认为,无论多么出色的教师都不能代替学生学习。只有当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对自己的学习负起责任并参与做出有关决定时,学习才卓有成效。学生在学习中应表现出以下三个特性: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比如,学生听课要善于做笔记,在倾听的同时注意理解和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老师要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确定授课信息量,把握授课节奏,给学生理解消化的时间。独立学习是现代人必备的技能,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在学习上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增强他们的责任心和主体性。加强对学生自学的监督,通过作业这根杠杆引导学生注重日常的语言学习和积累,确立形成性评估体系。
3.制作开发形式完美、内容充实的高质量多媒体课件,并合理使用
形式与内容对于多媒体课件都是不可或缺的成分。生动、形象、漂亮的形式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也能够最大程度地延长学生集中精力听课学习的时间。而数量合适、重点突出、系统条理的课件内容却是课件的灵魂,是教学的真正核心。
4.完善多媒体教学硬件配套设施,为学生自学提供机会和平台
要给学生提供自学的平台,使学生能够全方位、多感度、多角度地学习和理解英语;建立具有较强针对性、较强交互性的校园网络平台,帮助学生练习听力、口语,了解西方文化,也能够使得师生的交流延伸至课外。教学平台要以一种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让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内容、教学模式,而且能及时反馈,做到真正的人机对话;营造优美的听、视觉效果,创建良好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完全沉浸在英语世界的真实氛围中,在不知不觉中掌握语言。这些都需要学校加大教学设备投入,为多媒体教学提供相应的配套设施。
参考文献
[1]王致华,李文颖.高职外语多媒体教学初探教育探索.黑龙江教育科学研究院
[2]郑树棠.新视野英语教程2[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小学体育教学困惑范文2
关键词 体育 教学 文化 反思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5-000-01
一、前言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文化转型的关键时期,体育教学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经历了新一轮规模空前的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之后,体育教学理念的更新、体育教学制度的完善,并确立了体育教学实践是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核心。体育教学目的最终都要落实到体育教学实践工作当中,使体育教学取得较好的教学质量和成效,真正为学生的健康成长、生命完善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本文欲主要从文化的视角来审视、反思当前文化背景下中国体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与困惑,并尝试进行理性的思考,寻求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
二、学校体育发展的困境
(一)学校体育理念的偏移
建国以来,我国体育教学理念的演进过程经历了政治目的论、体质目的论、技术技能目的论、全面发展目的论、育人以及“健康第一”的现代化发展过程。由于传统文化强大的影响力,再加上在实施过程中,缺乏人性化推广理念,导致学校教育文化观念的单一性,即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尤其是对人的能力、地位、物质条件等的改变缺失理性的判断。学校教育的实质本为发展人,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建国后“工具主义”思想影响下的学校教育却背离自身的实质,“学校教育是以社会主流文化的‘代言人’身份出现的。因此实践中出现各种难以解决的困难,比如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标准科学性、合理性问题,集体操的个性化需求问题等。学校体育的理念处于偏离状态,使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付出太大的代价,给体育教师带来太多的额外工作量,给学生带来太多的精神压力。
(二)学校体育地位的边缘化
体育教学的边缘化,其实质是体育存在合理性的“危机”,即人们对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认同危机。这主要是体育教学与时代和教育发展的紧张关系所致,即体育教学落后于时代的变化和教育发展造成的。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整个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带来的务实和世俗化的倾向,客观上则存在体育教学被边缘化的危险。人们对体育的认识仅保留在国家奥运争光计划所带来的金牌政治效应,体育产业开发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在学校教育领域,体育教学还保留在强调其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阶段,虽然全面发展、但是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家长及学生对体育教学的认识还没有超出生理性价值的认同阶段,学校教育管理者对体育的管理理念更是处在“应景”状态,按照国家的要求保持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但是同美术、音乐一样属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三)学校体育文化的缺失
在学校教育领域,科技文化对体育教学文化的挤压,表现为建国后科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主导地位的确定:体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次要地位,使体育教学在学校教育中不被重视,地位衰微。体育教学在学校教育中有一普遍的现象:大中小学生对体育课普遍比较喜欢,但是大部分学生对体育课的满意度较低。体育本质上是人学,理应关怀人、爱人、与人有亲和力,关注人的生命发展。但是体育教学由于在实践操作中缺乏文化内涵,造成其思想僵化贫乏,功能单一,这不仅不能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反而造成了学生对体育教学的逆反心理。虽然当前体育教学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作指导,但是体质教学论、技术和技能教学论在实践中还是占有主导地位,教学评价以技术和素质为评价主要内容,学生在上课期间也是以素质和技术学习为主,学生、家长、教学管理者认识不到体育教学的价值功能,培养不了体育的兴趣和意识。
(四)学校体育价值的疏忽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教学改革是以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和提高国民体质为目的的,注重的是体育的工具性价值,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充分考虑体育的价值,体育自身教育力量的薄弱造成的社会或教育地位事实上的衰微。体育作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功能对促进学生体质增强、健康水平提高有重要作用,但是如何在学校体育教学实践中通过不同的教学模式、方法等发挥它应有的教育价值和功能是现实的难点。
三、小结
现代中国教育改革主张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但是处在高速发展的中国现代性文化环境中,人们在超越自我,追求科学真理的同时,也在不断追求人文环境的完善,现代高校越来越注重“通识教育”理念,在实践中往往重视的是艺术、宗教、历史等人文学科,但是,对体育在通识教育中的作用研究不够,对于体育给予人们的身体教育、生命关怀、精神补缺与治疗的价值还是缺乏基本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陈晓宁.中国体育文化发展中传统精神文化传承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小学体育教学困惑范文3
【关键词】新课标; 西安市中学; 田径课教学; 困惑发展研究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全面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关注个性发展,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为基本理念的课程改革。田径内容是体育教学的重点之一,开展最早,在各大、中、小学的普及面最广,通过调查,发现由于诸多条件的限制,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充分调动。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在平常的教学中去全面了解中学体育教学课存在的困惑,寻求影响体育教学的因素,去积极的克服,为新时期体育教学改革出谋划策。因此,本研究将对我国体育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对西安市的临潼区华清中学、蓝田县城关中学、西安市田家炳中学(蓝田县)、长安一中、户县一中、周至一中、高陵一中等7所学校的在校500名学生、教师50人为调查对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研究。查阅并收集近几年来有有关我国田径运动教学、训练、改革领域的相关著作、书籍、文件等文献资料。
(2)访谈法。对部分中学教师及学生进行访谈。
(3)问卷调查法。共发500份,回收439份,回收率87.8%。
(4)数理统计法。对回收问卷用spss11.5进行数理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实施《新课程标准》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1)广大师生对新课程标准的认可度。教学中要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充分理解和明确新课标是前提。通过对教师的调查发现,对新课程标准深入理解的人数比例较低,这样不利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良性发展。在对学生的调查中,有84%的学生认为两者之间没有区别,认为只是换汤不换药。只有少数学生认为,现在的课程目标突出了健康的要求,在学生学习自主性等方面有所提高。
(2)《新课标》实施前后田径教学时数变化情况。与以前相比,新课标在教学时数安排上有明显的增加。然而,许多田径教学内容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开展、田径教学效果不理想、田径的教育价值无法得以实现等等实际问题,与课时安排少没有直接关系。
(3)体育课中教师选择田径内容情况。
表1显示:教师选择上体育课的内容即以球类为主,篮球为最高,达到93.3%的比例;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排位次之,分别为92.2%、84.5%、83.1%、79.4%,田径内容的选择率较低,仅为45.6%,这说明由于田径自身各方面的原因使其逐渐失去了应有的地位。
由表2可以看出:体育课中田径内容教师选择情况不是很好,选择非常好的仅为2人,占1.9%;较好的为10人,占9.7%;选择一般的比例最高,为83人占80.6%。另外,访谈知,那些选择田径内容情况较好的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采用上主要以教师示范、重复练习为主,这使得学生不能专心投入上课,这说明田径内容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2.《标准》在西安市中学实施的困境及因素
(1)兴趣下降、学生参与不够。由于人们对于田径内容缺乏认识,田径内容的自身特点对于广大学生的吸引力不是很大,这方面的项目很大程度上推动于竞技体育方面。现实情况是,在各级学校的课外活动中,活跃在田径场上的学生人数与参与其他项目的学生人数相差甚远。选择田径运动的学生人数落后于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排球等球类项目,还落后于体操、游泳、武术等项目。
(2)师资缺乏,体育院校专修田径的学生逐渐下降。田径运动项目要求学生具有较全面的身体素质,需要长期艰苦练习才能达到一定的水平,而且比较单调,枯燥乏味,与其他运动项目相比学生的关注度要小一些,另外体育专业的学生要考虑到以后就业及市场需要的问题,这和那其它一些运动项目有所区别,加上在在大部分学校中,田径类传统项目的体育教师也处于饱和状态。所以选择田径专选的学生越来越少。
3.新课标背景下改进中学田径课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
(1)在田径教学中加强体育素质教育,使田径运动充分发挥健身作用。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观念,积极主动学习体育知识、技能,充分认识田径项目的练习对于健康的意义,注重挖掘竞技体育中娱乐性的一面,帮助学生体验运动中快乐的过程,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活动,并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2)加强田径教学改革力度,创新教学手段。田径教学应以注重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的发展为根本,以学习健身知识和方法为主要内容,积极开展多种练习途径,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并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兴趣。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新课程标准》在西安市的实施情况不太令人满意。
(2)西安市大部分体育教师认为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3)西安市中学体育课的田径教学开展情况不容乐观。
2.建议
(1)传承田径运动文化,强化体育教师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2)优化田径教材内容,引导公众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增加田径内容课时。
(3)加强田径教学手段的创新,使田径教学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季浏主编,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小学体育教学困惑范文4
摘 要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法等对中小学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之间的冲撞耦合及二者的关系作了初步的探讨。在制定体育课程时是依据体育教学来制定的,但体育教学又是根据体育课程的设置来完成的,同时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实质上也是对体育课程的开发。体育教学主要关注的是学生的体质,运动技能和负荷,学生的安全,学习兴趣及教学中的实效性。开发课程时也是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实施。所以,体育课的开设不仅仅要依靠体育课程的开发设计,更要充分了解体育教学中所出现的具体情况。
关键词 中小学 体育课程 教学
一、前言
课程与教学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困扰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历史问题。尤其是在现代这个发展十分迅速的时代中,我们的体育课程标准在一次次的修改,但是具体实际教学中小学生的体制也在一天天的下降。我们鼓励开设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更多的人也加入到了课程开发的领域当中,但由于受到时代的变迁,地区的差异,场地的限制和大众的偏见具体到教学中的时候我们的体育课程还是无法真正的实施下去。人们一方面想拥有完美的体魄,另一方面又想不上体育课,这是一个十分矛盾的问题。在新世纪这个发展迅速的改革时代里,如何抓住的机遇。实现体育课程与教学的整体研究的跨越式发展是摆在体育研究者面前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
二、结果与分析
(一)概念界定
体育课程是指以发展学生体能,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性课程,它与德育课程、智育课程、美育课程、劳动课程相配合。
体育教学是按一定计划和《新课程标准》进行的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教育过程。体育教学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其任务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增强其体质,培养其道德、意志、品质等。
(二)体育课程与教学的冲撞
1.体育课程与教学冲撞的原因
在国家大力发展奥运项目投入的同时,全国的体育教育事业却出现诸多问题。由于中国教育体制的局限性,体育课往往给文化课让路。每当比较重要的考试来临,最先被裁掉或者放弃的课程往往就是体育课。这给诸多体育老师,尤其是中小学的教员带来困惑,究竟体育教学在整个国民素质教育中的地位是怎样的。在素质教育渐渐片面化为重文轻武的时候,国家是否会提出举措鼓励中小学学校对于体育课重新认识,从而来增加国民综合素质。
2.体育课程与教学冲撞的结果
中小学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冲撞导致了体育课程领域与体育教学领域、体育课程专家与体育教学专家的产生。体育课程专家建树于体育课程理论的研制,体育教学专家造诣于体育教学领域的研究,二者分道扬镳,各持己见。体育课程的开发与设计被误认为是体育课程专家的事,体育教师和学生只能是体育教学的实践者,不能拥有对体育课程的话语权,这显然不利于体育课程的创生,不利于体育课程的发展。
总之,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冲突分离既有利也有弊。所以说,对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二者的耦合就也无不称为是一种结果。各个地区自然条件的不同所开设的课程也不同,所以我们现在的体育课程也有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三)体育课程与教学的耦合
中小学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过程的进行总是包含着对学校体育内容的不断变革。现时代学校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开始指向人性的提升,而学校体育内容的不断变革与创造正是人的主体性充分发挥的展现。所以,体育教师与学生在具体学校体育活动中不断变革与创新内容。
而体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强制性与自身需要的矛盾、教化功能与自我表现的矛盾、最终目标与现实目的的矛盾、教学内容与自我兴趣的矛盾、课余教学与课外活动的矛盾、运动需求与运动场馆的矛盾、教学手段与学生感知方式的矛盾、激材的科学性、可读性与学生知识结构的矛盾、评价方式与教育目的的矛盾等这些问题更加体现出了课程和教学之间的紧密性。
(四)对体育课程开发和教学的思考
1.设立安全课外知识基地
学校多注重开展一些户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例如可以开设定向越野,登山等活动,让他们懂得一些安全常识。其次,发展学生的平衡能力。多注意对学生左肢体的发育,发展大脑右半球。在遇到突况时学生们能够很好的应对。
2.挖掘民族民间的体育运动
民族传统体育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目前已发掘出上千个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其数量丰富多彩。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未能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实际,科学地选择适合本地区开展的民族体育项目。
3.新的体育运动项目
在传统运动项目的基础上我们国家又提出了阳光体育运动、体育艺术2+1等。在这些项目中,我们的学校体育课程也要根据社会的需要来开设。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要坚持,根据一年四季中运动的变化来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4.运动会的参与情况
在学校运动中,我们尽可能的让全班参与,把竞技的运动场变成一个全民参与的健身节。同学们在运动会上学到的不仅仅是一种永不服输的精神,也让他们更好的去了解体育参与体育,体育是一种生活化的活动,但是体育教学不能过度的生活化。有些老师采用的新“放羊式”教学法实际上是他们所理解的另外的一种方法,这也算是一些创新。要他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去观看体育,发现体育之美身体之美,从而学到更多的知识。
小学体育教学困惑范文5
关键词: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1-0360-009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11.083
兴趣是人们积极参与某种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其有着强烈的感彩。由此可见,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内在驱动力。所以,体育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而且要重视兴趣培养的方式方法,要让学生通过参与体育运动或者活动能够感受到快乐,而且能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学习到有用的体育技能,这与新课程改革要求相符合。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运动习惯与兴趣是促进学生终身坚持锻炼和自主学习的重要前提。因此,要想使学生养成自主参与体育运动和自觉进行锻炼的习惯,首先我们就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
一、端正学习态度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纪小,对于事情或者事物的认知和感知能力相对比较差,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于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内容和深刻意义都难以做到透彻领悟和把握,对于有目的的学习行为和习惯的养成更是难以实现。具体到小学体育学习过程中也是如此。因此,作为小学体育教师,我们一定要在学生学习的初始阶段将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过来,要结合这个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切实可行的体育教学计划、教学设计等的制定和实施来将体育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渗透给学生,使学生能够以良好的学习态度投入到体育学习中。小学体育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点,首先给学生分析体育学习和文化学习的相辅相成的关系,要让学生明白身体好是学习好的基础,要想有好的学习成绩就要以好的身体做基础。学生要认识到主动参与体育运动和坚持体育锻炼才能保证身体好,不仅要将各个学科的文化知识掌握好,而且要有主动参与体育运动和锻炼的意识。作为小学体育教师,我们在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要做到正确引导,防止一些学生只参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而忽视其他。为了使得学生能够均衡发展,尽量多地参与各种体育项目,体育教师对于一些学生不喜欢又对学生发展有重要意义的体育项目的学习意义要进行耐心讲解和指导,同时加以有效的措施,力求使得学生在对其有深刻认识的基础上以良好的态度参与其中。
二、营造学习氛围
教学氛围对于学习效果的好坏和学习过程开展得如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同样如此。要想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小学体育教师就一定要力求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平等和尊重,而且要体现出民主与和谐,要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在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过程中营造学习氛围,体育教师的态度要亲和、友善,表情要和颜悦色,语言要温婉。对于体育教学语言,教师要做到准确流畅、言简意赅,要让学生能迅速抓住动作要领。教师还要多与学生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并给予及时和耐心的指导。此外,体育教师在活动组织方面要尽职尽责,要虚心聆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要尊重学生,对于学生在活动中的优秀表现要给予赞扬,对于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则要耐心指正,还要做到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要让学生感受到体育学习的快乐。
三、注重情感教学
小学体育教学困惑范文6
一、教师在教学中注重示范引领
体育教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模仿的艺术,这样的模仿不仅表现在教学动作、技巧、技能的模仿上,同样体现在各个方面。小学生年龄尚小,在独立思维和评价能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因此,教师要格外注重对学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笔者在体育教学中深知这一点,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在穿着方面,严格按照体育教学着装要求,在技能动作教学中,自己力求做得更加规范标准,有时候一个动作要反复练习几十次,甚至上百次,虽然自己累得腰酸背痛,但是能够为学生提供规范的标准动作,笔者认为是非常值得的。另外,在体育精神的表现方面,教师教育学生在学习与锻炼中要发扬顽强拼搏、不怕困难的精神,那么教师时刻要为学生体现与诠释这一理念,通过自身的行为让学生感受到这一点。
二、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小学生乐于和教师接近,更希望老师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和慈爱的长辈。笔者从情感因素入手,在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首先,笔者让每一位学生在体育教学中都感受到平等,可能学生在自身的体育技能或者身体基础方面存在着一些差异,但是,这并不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关心,笔者向学生灌输人人平等的理念,帮助部分自卑的学生走出心理困惑,提高学习积极性。其次,笔者的教学语气始终温和,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慈爱,不像有的教师那样简单粗暴地对待学生,哪怕学生需要进行批评教育的时候,也要注意语气、用词以及场合。另外,在学习生活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帮助,这也是笔者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着力点。
三、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发挥媒体的作用
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与推广,其形象性、丰富性的特点在诸多学科中得到了有效体现。首先,多媒体手段能够为体育教学活动增加丰富的体育理论知识,涉及教学的体育项目,教师可以在上室内课的时候,运用多媒体向学生补充这一项目的起源发展、精彩片段以及体育明星等方面的知识,对于学生提高学习体育的兴趣具有重要的帮助作用,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其次,在一些具有教学难度的动作教学中,多媒体手段还可以发挥辅助作用,室外课教学中的示范是瞬间动作,教师进行示范的过程很短,小学生观察能力相对有限,有时并不能完全掌握要点,此时,多媒体的模拟演示能够弥补这一缺陷。教师可以事先在教室里运用多媒体手段中的真人演示慢动作镜头,或者动画模拟,将这一连贯性的瞬间动作分解为多个环节,让学生反复观看、揣摩,然后在室外课的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对动作要点的掌握效果。另外,多媒体手段中的音乐烘托作用也能够提高体育教学成效,对学生起到舒缓身心、增强节奏感等作用。
四、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增强形象效果
形象化的教学一直是小学体育教学成效提高的重要抓手,因为体育锻炼的体力消耗比较大,如果体育教学内容枯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难以持久。笔者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形象化处理,对教学过程进行改革,例如,对于一些枯燥训练的体育动作,改变训练的模式,将学生的训练动作转变为竞赛活动,学生进行自由组合,组合成一个个竞赛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比赛训练成效。除了将体育活动设计成竞赛形式,部分教学内容笔者还将其设计成游戏的形式,这样的形式更能为学生所接受,比如在排球教学中,发球、垫球和传球动作训练比较枯燥,笔者将学生四人一组编成多个小组,在训练小组中开展传球游戏,这样的游戏方式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学习热情得到了提升,笔者穿插开展技术指导,师生互动、游戏激趣,提高了教学目标的完成度。
五、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拓展活动空间
单纯的40分钟教学空间非常有限,优秀的体育教师一定会立足课堂,为学生搭建全面发展的平台。笔者首先抓好体育特长生的培养,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发掘、选拔和培养体育特长学生,为他们专门制订训练计划,进行目标性训练活动,让这些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其次,发挥各种体育兴趣活动的作用,例如建立各种兴趣小组以及组建学生体育俱乐部等,让学生在课外拥有更为广泛的活动空间。另外,笔者还通过引导学生创办体育知识小报、举办体育卫生保健知识讲座等活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