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村官概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村官概述范文1
[关键词]大学生 创业 创业教育 新途径
[作者简介]闫海波(1972- ),男,江苏如皋人,常州大学学生处处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江苏 常州 213164)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以创业力培育为核心的生涯教育新模式研究”(课题编号:2011JSJG111)和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院课题“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创业精神培养研究”(课题编号:CDGZ2010003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0-0099-02
2011年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89.65%,其中本科生91.2%,高职毕业生88.1%。虽然比2009年的87.65%提升了不少,但是随着毕业生人数的逐年上升以及全球金融危机下的经济不景气,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依然较为严峻。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作为高校就业工作人员,探索一条适合学校和学生就业发展的创业教育之路就显得迫在眉睫。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概述
20世纪中叶,欧美一些大学就率先开设了带有创业性质的课程。而这些早期的创业教育对欧美等国家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美国六十余年的创业教育历史对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科技强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美国50%的创新和95%的核心创新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而众多中小企业的产生也正有赖于美国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这其中最好的佐证就是美国硅谷高新技术企业的异军突起。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英、日等国纷纷将创业教育作为培养未来创新型人才的战略方式,积极部署高等教育阶段创业教育的实施计划。
1989年年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中首次提出“创业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这个概念。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进一步阐述了创业教育的内涵: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培养创新个性,它对于拿薪水的人也同样重要,因为用人机构或个人正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从狭义上说,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通过各种教育手段,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以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需求。从这段解释我们可以看出,高校创业教育基本内涵是开发和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精神、能力、素质,即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创新精神、事业心、 进取心,以及进行从事某项事业、企业、商业规划活动的能力、素质。换言之,创业教育要使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创业精神;掌握创业的本领、方法;培养学生克服困难、承担风险的心理、意志和实干精神,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利用环境,紧抓机遇,实现自我的飞跃与社会的进步相结合,使大学生走出社会后能成为生活的智者和强者,开创一番自己的事业、一番自己的未来。随着社会的变化发展,创业教育已不可避免地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二、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大多是被动地去被就业,也就是去找工作,而主动去进行自我就业,也就是创业的还很少,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就业的结构还很不合理。一份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比例小于1%,而在美国,大学生的创业比例则高达23%~25%。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曾表示,大学生创业不足,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核心问题。
大学生创业在缓解就业压力方面可谓是一举多得,一方面显而易见的是创业能解决创业者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创业还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可以说,是创业推动了市场的繁荣,经济的发展。而创业教育既是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校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高校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所采取的重要改革措施。
近年来,我国对创业教育越来越重视。在国家政策引导和其他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取得较大成效的激励下,我国的创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囿于我国高等教育的传统,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一般来说还仅仅局限于以课外活动或兴趣小组的形式进行,以非课程化或培训等方式进行教育,仍处于非计划性的低层次、低水平教育和管理状态,这显然不符合新形势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要求。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大学生村官概述范文2
摘要:为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的指示精神,国家大力支持农家书屋的建设和管理,“十一五”期间累计投入资金60 多亿,有效缓解了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村改居”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所面临的转型期问题,本文通过对主要行政村农家书屋建设中情况的研究,分析“村改居”社区的问题,结合发达国家公共图书事业的经验与启示,在社区文化建设方面,对其农家书屋的建设提出建议。
关键词 :村改居农家书屋文化建设
1 概述
1.1 研究背景
自2007 年3 月新闻出版总署会同中央文明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民政部、财政部、农业部、国家人口计生委联合发出了《关于印发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家书屋工作,截止2012年基本覆盖了所有行政村,进一步丰富了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但同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建设与管理的任务更加艰巨。近些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城市化发展和户籍制度改革,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城中村”,面临着转轨变型问题。“村改居”这种把农村社区变为城镇社区、农民变为居民、社区文化需求不断外张的新型社区,如何去建设一个良性的能为社区读者提供更丰富的阅读资源和更便捷的信息服务平台,就至关重要。经过这几年的不断摸索,“村改居”背景下建设“农家书屋”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针对遇到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去完善“农家书屋”建设,这些正是本文所关注的。
1.2 研究意义
一方面,本文通过对我国“村改居”社区文化需求以及农家书屋建设管理过程的研究,结合对主要社区书屋的实际使用情况的调查结论,总结出目前我国“村改居”农家书屋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进行优化管理的具体建议。另一方面,与时俱进,农家书屋才具有持续的吸引力。鼓励人们学习科学技术,提高文化知识,摒弃传统迷信,丰富业余生活,满足精神文化需求和财富的创造。
2 农家书屋发展概况与研究综述
2.1 发展概况
总体上来说,我国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农家书屋是一项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国家惠民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全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结构性差异,建设资金供给能力的差异,使得东部发达省份优先完成这项惠民工程,而中西部和行政村数量较大的省份在农家书屋覆盖率上较落后。重视三农和城镇化问题,一方面要承认转型以来的历史机遇,改变了以往世界对中国的认识,各大城市迅速发展,并形成城市经济发展群。还要认清,城市化进程中群众需求问题,确保“村改居”社区公平享有社会福利待遇,真正做到人民当家作主。农家书屋就是围绕“生态宜居社区、兴业致富、文明和谐”的目标,积极组织开展科技培训、文化娱乐等活动,满足群众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使中国梦关系到每个社区、村庄。
2.2 研究综述
近年来农家书屋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在学术研究方面,也体现了相关学者对此方面改革的关注。通过在中国知网(CNKI)输入“农家书屋”等关键字,共查找到2008 至2013 年间国内对农家书屋建设与管理制度改革进行了研究的期刊论文、重要会议论文、优秀硕博论文等共有2977 篇。其数量在2008 至2013 年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2 2008 至2013 年农家书屋相关论文数量表
从内容上看,目前国内学者对于农家书屋的研究主要集中以下。
首先是农家书屋发展过程中的症结。李英对农家书屋运行机制的分析中提出了8 个影响因素,包括政策稳定性、资金来源稳定性、出版物市场、农民接受程度、管理模式、管理制度、资源选购与更换、管理员。目前我国农家书屋普遍管理不规范、建设资金不足、农民阅读习惯缺乏等等问题。其次,学者纷纷为此提出建议,探索适合各基层的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主张政府投入为主,并增加其他融资方式,放开农家书屋经营模式,增强自身造血能力等等。
“村改居”社区文化建设具有其特殊性。这与我国改革开放30 余年,经济形势进入新常态的社会背景有关。在目前城镇化的进程中,办公楼,高速路等物质上的公共设施的建设,我们已经具备世界上非常先进的技术条件,包括高铁技术在国际领域的领先。但是在社区文化方面,我们国家的起步还是很晚的。“村改居”后,农民变成了居民,身份,生活方式有所转变,但社区文化的发展与物质条件还没有协调统一。“村改居”社区由农村社区转变而来,是一脉相承的,具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本文提出“村改居”社区具有的普遍性问题和特殊性问题,对此进行探讨及对策分析。
3 我国农家书屋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本次调查时间为2013 年8 月,主要针对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内“村改居”社区进行实地调研,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共回执200 份有效问卷,根据问卷所得数据,利用软件绘制各种图形以此分析结果为基础对以社区文化需求为切入点来对“农家书屋”建设进行综合评价,得出的结果可以为“村改居”背景下“农家书屋”提供必要的帮助。
3.1 群众积极性不高,缺乏专业性管理(图1、图2)
从图1、2 可以看出在200 人的调查群体中,知道并了解农家书屋的人有98 人,所占比重是49%,只是听说的人数有58 人,比重达到29%,而从未听说的人数有44人,比重达到22%。从群众阅读时间来分析,有48 人每周读书少于2 小时,占比24%,2 小时至6 小时的人数达到85 人,占比42.5%,6 小时至10 小时的人数为35 人,占比17.5%,10 小时以上的人数有32 人,占比16%。
这个数字也是客观的,是“村改居”社区和农村社区都存在的共同问题,并且符合我们的预期,说明农家书屋工程自2007 年正式启动以来,成效显著,人们在工作之余,通过阅读书籍来扩展视野的人还是很多的,一半以上的居民了解这项惠民政策。惠民政策的稳定性要求我们继续重视该项工程。受历史及经济、社会等客观条件限制,群众较低的文化水平影响了阅读积极性的提高,这就对宣传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这是目前被认同的问题,需要很长时间来提升国民文化素质。其次,宣传受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宣传本身存在问题,农家书屋管理的工作者大多是村镇干
部,或者大学生村官。从本质上看,即使是相关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也缺乏公共管理的实战经验,有些只是在基层临时工作,未来一两年还是会调到上级工作。因此,管理者本身存在着工作积极性不高,专业管理技能缺乏的问题。这是规范管理,完善机制的切入点之一。
3.2 服务与需求未能及时对接
“村改居”社区与传统农村社区的不同在于,在农村社区的图书选购中,农业技术类图书居多,是基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带动农民科学致富的出发点。在“村改居”社区的图书选购中,由于从事传统农业的人数大大减少,许多青壮年出门务工,而留守的老人和妇女儿童所需的是生活保健,儿童文学等,这类出版物的品种和数量有限,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地群众的阅读需求,图书选购缺乏针对性。“村改居”是城镇化道路中实质性进步,不是表面上名称的变化。更深层的影响是打破了以往城乡二元结构,户籍制度的枷锁。农民身份和生活方式发生了转变,有一大半以上的人不从事农业生产,与城镇居民享有同样的社保待遇。在这个过渡期间,需求就随着环境发生了变化,“村改居”群众需要的一种和谐相处、互帮互助的集体精神,共同认可的社区文化,将每个人紧密联系起来,共同融入到新型的社区中。在以往的农村社区,农民通过田地里集体劳作,沟通彼此情感。而现在的“村改居”新社区大多是单元式楼房,文化活动单一,邻里之间的联系也少了许多。此时,农家书屋作为建设社区文化的载体,就要发挥其作用。
目前的管理忽略了“村改居”社区人口结构与文化需求,还停滞在农村社区的书屋管理模式中。
3.3 缺乏“村改居”社区农家书屋管理办法
社区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需要有一套运行良好的规章制度。农家书屋建设已经有8 个年头了,相比农家书屋建设而言,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打造“村改居”农家书屋是全国各基层单位的重任。而我国许多省份还没有专门针对“村改居”社区农家书屋的管理办法,也没有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做出解决方案,只是沿用农村社区时期的管理办法,未能与时俱进。
4 农家书屋的创新思路与建议
4.1 组建优良管理队伍
由于农家书屋的管理员大多学历、文化程度较低,或者大学生村官也对农家书屋的管理缺乏前瞻性的理念与实际经验。面对这个“村改居”社区和农村社区的共同难题,首先要坚持输入新鲜血液,鼓励发挥大学生村官在这个岗位的优势,为国家基层贡献力量,继而,更重要的是对农家书屋管理员进行业务培训,增强专业技能和责任心。可以将周围各个社区管理人员联谊,线下交流,吸取经验。还可以由市县级公共图书馆组织人才培训,将一个地区的公共图书馆体系联系起来,由上级带动下级,并对书屋管理人员进行绩效评价,增强管理人员的公共服务意识。随着未来农家书屋越来越成为当地村庄,社区的精神文化的核心,良好的管理队伍至关重要。
4.2 提升服务品质,创建和谐社区文化
“村改居”社区农家书屋不仅仅是设立在每个社区的公共图书馆,它还应该是一个社区文化的象征。农家书屋工程就是帮助“村改居”的群众解决转变过程中的适应性问题,让社区居民充分融入到和睦互助的环境中。摆脱“农转非”带来的不适,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当地政府,农家书屋工程管理办公室应该起到带头作用,制定符合实际的活动方针,将农家书屋的服务功能多样化。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在鼓励人们阅读书籍,学到实用新型技术,掌握致富信息的同时,定期举办特色活动,将其写进规章制度,在社区内传承起来,互相交流感悟与心得,使得农家书屋在群众之间广泛宣传,营造积极的社区环境和文化氛围。许多地区已经开始往这个方向进展了,例如安徽省亳州市开展“文化助老”活动,把农家书屋办成老年人娱乐、求知、健身的“老年之家”。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正进行尝试,在省内试点“农民文化家园”建设,将“农家书屋”与“新华书店便民店”、“农民绿色网吧”三合一联动发展。打造一个多位一体的文化娱乐场所,村民既可以读书上网,也可以打球下棋。把农村中的退休干部、教师等“乡贤人士”利用起来,发挥他们的智慧和力量,搞好农家书屋建设。
总而言之,这些举措都是把农家书屋建设成多元文化的载体,体现人文关怀,弘扬社区文化的表现。
4.3 完善公共事业的法律规定、增强其社会地位1846 年美国就已颁布了世界第一个图书馆法,将近200 年的立法管理,使得美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成熟。在我国现代化发展的今天,立法需要人大的审批,才能通过。农家书屋作为一个惠民的新工程,还需漫长的时间去进步,现在初步需要的就是各地方政府“村改居”社区农家书屋规章条例的明确制定,才能指导基层群众建立和谐美好的社区文化。
因此,在制定规章制度时,要征求当地人民意见,制定合理规范的法令条文,并坚持执行,做到责任分担,共同完善农家书屋的管理。
5 结语
在这个信息化的社会,农家书屋工程正在起步,人们需求的信息量也日益增加,信息是人们与外界沟通的桥梁,是缩减城市与乡村差距的平台,人们对科学技术更加渴望。因此,在数字化升级改造,增补书刊,后续所需资金逐渐会增加,在地方债务危机的今天,对财政来说更需要增强财政透明度,公开预算,反腐倡廉,将资金切实用到百姓需要的实处。办好农村社区及“村改居”社区的农家书屋,才能增强公共精神和社区归属感,构建“团结互助、融洽和睦、和谐发展”的良好社区文化。有序组织工作,认真谋划,广泛宣传,全方位发动,切实提高农家书屋工程在百姓生活的重要性,发挥人民群众在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作用,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民生问题的改善。
参考文献:
[1]董明,吴宙.安徽省农家书屋建设与管理现状调查[J].理论观察,2013(12):15-117.
[2]彭昱丽,奚淼.安徽省农家书屋现状与读者需求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10):47-149.
[3]周立军.刍论农家书屋研究现状及其发展对策与建议[J].图书馆学研究,2010(06):61-63.
[4]董明,陆爱勇.当代大学生对农家书屋建设的关注研究[J].南方论刊,2014(03):71-72.
[5]李芳.更新建设理念,创新管理模式———浅谈“农家书屋”的发展与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4):91.
[6]姚秀敏,樊会.基于SWOT 分析的农家书屋发展战略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1(05):56-59.
[7]杨鹏星.农村文化建设新平台———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策略浅谈[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03):56-157.
[8]孙璐婧.农家书屋建设现状和可持续发展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0(24):193.
[9]孟艳琼.农家书屋为何门前冷落[J].黑龙江史志,2014(05):235-236.
[10]张利洁,樊兴博,李艳.受众视角下的农家书屋的调查与思考[J].图书与情报,2010(06):48-52.
[11]王仕勇.推进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的思考[J].出版发行研究,2012(08):36-38.
[12]赵虹,徐跃权.我国农家书屋的发展现状、问题与策略[J].2011(20):92-96.
[13]蒋福明,周晓阳“. 村改居”社区文化转型的实践探讨[J].教育文化论坛,2012(02):60-64.
[14]何少华,蒋福明“. 村改居”社区文化建设的探讨[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2012(04):41-42.
大学生村官概述范文3
【关键词】新时期;社会管理工作;问题及解决措施
在和谐社会建设的今天,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以人为本”思想不断的深入,各项民主制度也开始不断的完善,不断的扩大范围,走入群众。为了充分体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我国在城市和乡镇制定了基层民主制度,建立了基层民主机构,使得社区和社区管理走入人民群众的生活,并开始在人民生产生活中发生着作用和影响。在社区管理的过程中,也伴随着许多问题的出现,这就势必影响到民主作用的发挥,影响到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建设和整个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我们有必要重视社区管理,重视社区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一、社区管理的概述
社区是我国现行民主制度中,设立的地方性、小区域内的基层民主形式。是聚居在某一范围之内的人民,共同创建的生活共同体。所谓的社区管理就是在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基础上,依靠社会的力量,增强社区的职能,利用社区所能提供的资源,实现社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提高社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为整个社会民主建设提供保证。社区管理是新时期,我国民主建设一个新的产物和形式。进行科学、合理、稳健的社区管理,能够推进社会主义民主进程,促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是进行和谐社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二、社区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一)社区管理中,职能混乱。我国目前的社区管理机构基本是地方性的政府机关、居委会和驻区单位等。这三者其各自的职能是不同的,隶属不同层次的政府部门。但是,在这些社区管理机构中,很多单位自身的管辖范围和管理区域不明确,居委会负责政府部门应当执行管理的工作,政府负责委员和驻区单位的工作,过多的干预社区委员会的工作。就使得居民自治不能得到实现。这样下来,因为他们之间的行政管理就割断了社区机构和管理的联系,社区管理职能混乱。
(二)社区管理人才的缺失。国不可一日无君,家不可一日无主,同样在社区管理中也需要专门的管理人才。在社区管理当中,社区工作者是社区居民进行各项基本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也是居民参与基层管理,参与国家建设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个优秀的社区管理人才,是搞好社区各项建设的重要基础,有利于社区经济、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在社区管理中,在用人和人才管理上有着问题存在:社区管理中,管理者的素质普遍较低,管理能力不强,处理各项事务效率不高,综合素质不高,这就造成了社区管理同社区日益提高的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不相适应。尽管我国现在已经实行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等制度,为社区管理提供人才,但因为一些客观条件和个人因素,人才流失,社区管理用人和人才的吸纳上有着严重的问题。
(三)社区成员对社区工作参与意识不强。首先,我国正处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时期,民主制度还不够完善,社区管理对于人们来说还比较陌生,因此居民不能明确其具体的范畴,因此在社区建立的同时就缺乏参与社区工作管理的观念。其次,由于我国长期实行的管理体制,政府和机关全面负责人员管理,使得居民形成了对上层的依赖心理,对社区管理意识淡薄,参与意识不强烈。再次,社区管理中,出现亲属或者裙带关系,使很多想要参与管理的人,没有机会真正参与管理的工作当中。
三、社区管理问题的治理措施
(一)强化各自职能,完善基层民主制度。社区管理是需要政府和社区居民委员会共同管理的,那么各部门应该强化自身职能。摒弃原有的传统思想和意识,放权于居民和群众,社会和社区的管理最终还是由社会和社区实现,公共事业就是要公共参与,工作走入社区、服务走入社区、监督走入社区,让社区有机会实现民主管理;制度建设上,要完善基层民主管理制度,实现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使居民真正明白社区管理,提高社区的民主建设。
(二)注重人才选聘和管理。与国家选聘公务员一样,在进行社区人员使用上也采用选聘制,并经过县级以上政府部门的批准。把选出的人才,进行上岗培训,明确自身工作的职责,了解社区管理工作的意义。日常生活中,进行多社区的交流沟通工作,互相比较,互相学习,提高社区管理工作的地位和水平,使人才真正的为基层服务,为基层谋利益。
(三)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社区居民能够充分参与社区建设,投入社区管理是社区建设和管理的基础。所以,居民需要形成积极参与社区管理的意识,增强自身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社区的各项工作都关系到居民每一个人,居民有必要参与和走入其中。在进行社区活动、社区选举、社区监管上,没有哪一个细节不需要社区成员的帮助。因此,提高社区居民的归属感,提高整个社区的凝聚力,参与公共事业管理管理,是实现社区各项事业有条不紊发展的重要保障。
四、结语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民主建设还不够完善,也没有使得公民真正参与到社会工作、社区工作的管理和建设上来。社区管理,作为民主和管理的一项事业,是我国新时期新型民主的一个重要体现,也是基层民主的一个启蒙阶段,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无论是政府职能的明确、社区人才的选用还是社区居民归属感的上升,都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我们要站在时代的大背景下,了解和明确社区管理中的问题,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及时进行问题的处理和解决,保证社区管理和管理工作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冬枝.我国城市社区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09(14).
大学生村官概述范文4
【关键词】公务员;公务员分类制度;公务员分类改革
一、我国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概述
(一)我国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的含义及特征
公务员分类制度是指将适合分类的各种职位,依工作性质、难易程度、责任轻重及所需人员任职资格条件予以职位类别和等级系列划分的制度。
我国《公务员法》第14条规定“国家实行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职位分类的特点是以“事”为中心,以工作内容作为区分,强调专业需求和适才适所。主要体现为:
1. 职位设置以“事”为中心,对“事”不对人。职位分类制度只针对具体职位而非人员进行分类。因事设职,因职择人,因事定级和因事给薪,职位不随人走,同一职位不同时期不同的人担任是主要特征。
2. 职位分类意味着职位数量具有限定性。职位设置建立在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的基础上,职位数量以有效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职位足底数额为限定标准,不得随意增设、减少或者变更职位。
3. 职务与级别相对应,实现了不同职务与级别有效衔接。根据职位分类设置公务员职务和级别,职务与级别存在对应关系,针对同一级别不同职务,虽然工作性质和主要事务不同,但劳动报酬方面一般相同。
(二)我国建立公务员职位分类管理制度的分类原则
1. 兼顾原则。中国公务员分类制度兼顾“品位分类制”和“职位分类制”的优点。在现代社会经济条件下,实行职位分类为主,应当兼顾吸收品位制的一些优点。此外,中国地域辽阔,上下之间和横向之间的差别很大,公务员分类制度兼顾了全国地区之间的不平衡,兼顾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的差别。
2. 适用原则。中国公务员分类制度从中国公务员队伍十分庞大、层次多、地域广、纵横差异大的实际出发,在考虑分类制度的科学性和先进性的同时,考虑了分类制度的适用性、操作性和简便性。
3. 动态原则。中国公务员分类制度还处在暂行阶段,随着经济、社会和国家形势的发展,分类制度也会进行不断调整,不断完善,因而现行的分类制度是在保证科学性和先进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在满足需要的同时,为未来的改善、完善留下了足够空间。
(三)我国建立公务员职位分类管理制度的意义
1. 选拔录用更加合理。实行职位分类制度后,每个职位对工作性质、难易程度、责任大小及所需知识技能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人事机关在选拔人才时根据职位说明书有针对性筛选所需人才,真正做到选贤任能,才尽其用。
2. 考核更客观,约束性更强。考核必须坚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职位分类正是通过对职位各项要求的分析而提供了一个科学考核标准,真正做到对公务员的有效监督和约束。
3. 培训更具针对性,培训效果更明显。职位分类通过制定职位说明书,依照不同职位设置的具体情况确定公务员培训具体内容,使培训工作更具针对性、目的性,保障了公务员素质的提高。
4. 为实行合理的工资制度奠定了基础。职位分类以工作责任轻重,难易程度等进行划分,工资多少与工作难易、责任轻重挂钩,根本上克服了工资分配上的平均主义,为合理确定公务员工资报酬提供了依据。
5. 提高了行政工作效率、确立了行政工作岗位责任制。职位分类制度将各机关的职责权限予以明确规定,每个职位之间界限明晰,担任该职位的公务员必须严格遵循法定权限,履行法定职责,不仅提高了行政工作效率,而且保证了行政工作岗位责任制的确立。
二、山西省公务员职位分类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未能确立“政事分类”的分类方法
将公务员分为政务、业务两类,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就已经明确提出,由于某些原因,在《公务员法》中并未体现。“政事分类”只是一个管理体制的技术原则,不具有制度本质的意义。这一分类方式的缺失对职位分类制度产生了消极影响,直接体现为将一部份不适用职位分类的人员纳人了对象范围。由于未能确立“政事分类”,使公务员“官本位”思想浓厚,不能较好适应政府职能转变,不利于服务型政府建设。
(二)职务分类的科学化程度不高
“职务”是原来干部人事制度中的概念,传统的职位分类制度并不存在此概念,将“职务”引人我国公务员分类制度,是对以往干部人事制度的继承。从法律条文的具体表述看,制度设计者的意图在于将“职务”建立在“职位”的基础上,即职位是职务、职责、职权的统一,意图通过这种界定,提高人事管理的科学化程度。但具体运行中,职位与职务权重失衡,职务占据了主导。
(三)“职位设置”与“职位类别”的设置未能有效街接
《公务员法》第18条规定了公务员职位设置程序,第14条规定了公务员职位类别划分。但此两条规定并未实现有效对接,即未能在职位设置和职位类别划分之间设定依照什么标准与程序进行有关职位分类。有职位而无分类。有类别区分却不能以职位设置的角度进行限定,使我国公务员分类制度呈现“职位”与“分类”相脱节,“职位职务二元化”的特点。同时,《公务员法》规定了依照职位性质、特点和具体需要对公务员进行分类,但对于何种类别的职位在总职位所占比重、所适用领域未予规定,导致职位设置随意性较强。
(四)非领导职务的设置未能发挥有效作用
对公务员进行领导职务与非领导职务的划分,可以追溯到1993年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当时设置非领导职务主要出于两方面:一是鉴于当时的司、处、科级领导职数较多,减少领导职数。二是因领导职数有限,可以解决部分没有承担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待遇问题。然而事与愿违,制度设计的初衷已经背离。由于领导职务有限,非领导职务公务员晋升渠道单一,处于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权力配置过小,导致行政机构“长官意志”横行。同时,将公务员划分为领导职务与非领导职务,无异于在所有公务员中设置了“两个跑道”,大部分公务员热衷于追求领导职务、但领导职位毕竟有限,挤不进领导职位的公务员,要不失去工作热情,要不脱离公务员队伍,难以吸引优秀人才。
(五)公务员职务设置没有解决中央公务员与地方公务员的差异问题
中央与地方在公务员的职位要求、任职程序、责任大小、工作难易程度方面均有较大差异,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央和地方公务员的差异都加以区分,但我国公务员分类制度全国“一盘棋”模式明显,没有反映出地方、部门的差异性、特殊性,未能有效衔接各级行政区域人员编制问题,构成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的重大障碍。
三、山西省实行公务员分类改革的可行性对策
(一)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
当前干部人事管理强调职务较多,工资待遇等都与职务挂钩。特别是在县以下机关,受机构规格等限制,公务员职务晋升难、待遇偏低的矛盾更为突出。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完善干部职务和职级相结合的制度。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要求,建立健全干部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实行干部职级与待遇挂钩。《决定》明确提出,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目前,有关部门对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进行了深入研究,拟订了具体办法。总的考虑是,在公务员法规定的制度框架内,保持现有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晋升制度不变,建立依据级别和任职年限等条件晋升职级的制度,实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强化职级在确定干部工资、福利等方面的作用,实现职务与职级并行。职务与职级的主要区别:职务主要体现工作能力和职责大小,通过职数控制和管理,与政治、工作和生活各项待遇挂钩;职级主要体现年功和资历,通过设置任职年限和级别条件控制和管理,与生活待遇挂钩。这项制度经中央批准正在县以下机关开展试点。要在试点的基础上加以完善和推广。
(二)加快建立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和聘任人员管理制度
公务员法规定,按照公务员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将公务员职位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近年来,中央有关部门在公安、国家安全、税务、工商、质检等机关开展了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管理试点。要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抓紧制定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管理办法。一是科学划分职位范围。将机关中单纯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为机关履行职责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和服务的公务员,如法医、刑事技术鉴定等人员,划为专业技术类公务员进行管理。将行政机关中依照法律、法规对行政执法相对人直接开展征收、稽查、强制、处罚等的一线执法人员,划为行政执法类公务员进行管理。要适应机关工作对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的实际,适当拓宽专业技术类职位设置范围,如宏观经济部门要有经济学方面的专家,环保部门要有环保方面的专家,卫生计生部门要有医保计生方面的专家。二是建立符合专业技术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特点的管理制度。专业技术类公务员,重点是建立符合专业性人才成长规律的吸引、培养、选拔、评价、使用制度,解决机关急需的专业人才引不进、管不好、留不住的问题。行政执法类公务员,重点是通过精细化管理提高执法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三是完善聘任人员管理制度。着眼于为机关少量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和辅职位提供更为开放灵活、便捷的用人方式,完善职位聘任配套制度,创新聘任合同管理,有的可以不走公务员序列。
(三)完善基层公务员录用制度
做好基层公务员录用工作,有利于提高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改善公务员队伍来源结构。近年来,有关部门采取措施鼓励县乡机关吸引优秀应届毕业生报考,加大从优秀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中定向招录基层公务员的力度等,取得较好成效。但目前在基层特别是艰苦边远地区仍存在部分职位招人难问题,一些优秀村干部、优秀工人农民等生产一线人员,由于文化层次较低,很难通过考试脱颖而出进入公务员队伍。因此,要完善基层公务员录用制度,在艰苦边远地区适当降低进入门槛。在坚持“凡进必考”基础上,可采取适当降低报考学历、专业要求,探索多样化考试方式,拿出一定数量职位面向特定群体招考等。
参考文献
[1] 谭功荣.公务员制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2] 杨士秋.公务员制度与管理[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
[3] 黄卫平,谭功荣,邹树彬,萧俊.中国政务类与业务类公务员分类制度可行性分析[J].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20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