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规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循环经济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循环经济规划

循环经济规划范文1

在经济、环境和能源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循环经济模式逐步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优选。近年来,合肥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其面临着资源问题、能源问题以及环境问题等发展“瓶颈”。2006年,合肥市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合肥市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方案》;2007年7月,启动了《合肥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本文通过对合肥的现状调查分析,形成了如下规划方案。

1合肥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的基础

1.1经济基础近几年,合肥经济进入加速期,具体经济数据如表1,形成了汽车、装备制造、家用电器、化工及轮胎、电子信息及软件、新材料、生物技术及新医药、食品及农副产品深加工8大工业板块雏形。2005年,合肥市的综合竞争力排名全国第35位,安徽省第1位;增长指数居全国21位。

1.2社会文化基础2005年,全市总人口445万人,人口素质良好,成人识字率91.3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07年,合肥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426.47元,同比增长21.9%,经济增长促进了文教、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进步。

1.3环境保护基础合肥市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近期累计投入环境保护资金35亿多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先后获得了全国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城市、全国节水型城市等荣誉称号。

1.4循环经济的基本经验第一,合肥市政府重视循环经济开展工作,出台了相关政策规制,明确了目标、思路,先后进行了第一批19家和第二批23家试点单位示范引导工作,很好地推动了企业的生态化改造步伐。第二,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构建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产业生态链。第三,注重建立技术支撑平台,支持企业通过产学研联合、自主研发等方式进行技术攻关,激发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内在动力。第四,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开展良好:工业废物以冶炼钢渣、化工磷石膏废渣及有机废水综合利用为重点;农业上推进秸杆综合利用、农村沼气综合利用。第五,大力推进国家节能省地型住宅合肥产业化基地建设,是国家建设部批准的第一个国家级住宅产业发展基地。第六,有意识地优化能源结构,借助“西气东输”,推广使用天然气。第七,积极参加长三角地区的合作交流,积极融入泛长三角经济圈。

2合肥市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问题

2.1土地问题2004年,合肥市人均耕地1.17亩,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合肥市的土地利用效益市辖区与辖县差异较大,现阶段的地价水平偏低,不利于其产业布局集中化、规划合理化、开发紧凑化。随着人口持续增长,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工业化步伐的加快,人地矛盾更加突出。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机制不健全[3]。农用地粗放经营,生产率低,水利工程无法满足农业需求;现有林地、园地量少产低。建设用地中居民点用地面积大,布局乱,利用率低。市郊土地污染严重,乡镇企业占地多。

2.2水资源问题合肥地处江淮分水岭,工程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同时存在。2005年合肥市水资源总量23.39亿m3,随着合肥市的发展,优质水源不足的矛盾日趋突出;巢湖污染现状也使合肥供水可靠性降低。

2.3能源问题合肥能源结构以煤电为主,石油、天然气所占比例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合肥市能源浪费严重主要表现在燃煤锅炉热效率较低、建筑节能不够、电机综合效率低等,重点用能单位万元工业总产值能耗总体偏高。合肥经济快速增长,带动了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根据2006年合肥年鉴数据:2005年合肥市工业用电量655839万kW/h,比上年增长12.9%。能源将成为制约合肥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之一。

2.4生态环境问题合肥市原有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价值导向使土地这种稀缺资源从乡村景观向城市景观迅速转变,并由此产生生态环境破坏的链式反应。当地农业的面源污染造成合肥地表水污染严重。合肥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导致了煤烟型为主的空气环境污染。2.5产业结构与布局问题2007年,全市三次产业比例为6∶49∶45,较上年的8∶43∶49数据,三产比重下降。合肥市作为商务部全国服务业外包试点城市,三产发展应该提速。工、农、三产内部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2005年合肥市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子指标[1]:结构指数仅列第42位,规模指数只排第34位,合肥城市群竞争力在全国15个城市群中排名最后。

2.6科技发展水平问题合肥市科技资源存在部门分割、领域分割、区域分割等问题,资源配置效率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第一,科技资源含量丰富,但企业聚集程度不高。第二,知识创新能力较强,但技术创新能力需要提升。第三,合肥具有高新技术优势,但高新技术产业化优势不明显。

2.7发展循环经济的制约因素合肥市循环经济的市场经济体系尚未健全和完善,促进发展循环经济的融资机制、补偿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有待建立和优化,缺乏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在技术层面上发展循环经济所需的环境工程技术、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等还处于研究、试点阶段,尚未得到普遍推广;缺乏关键生态链接技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尚未形成。

3合肥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区域优势

3.1省会城市的导向优势合肥市作为省会城市,开展循环经济工作对于安徽省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有着变革和现实指导意义。合肥市是安徽省第一批进行循环经济的试点地区。合肥市政府也正在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建设工作。

3.2合肥市的环境优势合肥市是中国首批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合肥市正在环巢湖建设生态型滨湖新区,将逐渐形成一座沿河、滨湖、通江、达海的现代化滨湖城市。合肥的水、电、气等生产资源充裕;建有一批高质量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如国家级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中国政府批准的首批向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开放的科技工业园区;国家级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环境连续多年在中国中西部地区开发区中排名第1。合肥市环境竞争力2006年度排名全国第22位,为合肥市循环经济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3.3合肥市的科教优势合肥市是中国重要的科教基地、中国唯一的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世界科技城市联盟会员城市。拥有各类高等院校59所,各类国家、省部属研究院所200余所,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30万人,科研、人才资源在中国城市中名列前茅。合肥市的中国重大科学工程布局密集程度居全国第2。合肥市科技资源拥有全省55%的科研机构,60%的科技人员,70%以上的国家科研项目,69%的科技经费,80%的仪器装备[4]。良好的科技和人才优势可以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的形成。

3.4合肥的区位优势合肥的地理位置优越,毗邻长三角,交通便捷,人力资源丰富,综合商务成本低,具有明显的竞争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2008年,长三角区域规划正式吸纳安徽省,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中对以安徽为主的“泛长三角”进行规划,与之相匹配的《关于进一步推进长三角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也将增提“泛长三角”概念,初现“3+1”合作格局。新长三角国家层面的定位给合肥带来发展契机,有利于合肥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和自身产业升级。

4合肥市区域循环经济规划的设想

4.1三个阶段由于合肥的循环经济规划范围地域覆盖面广(合肥全市面积7029km2),规划子对象数量众多(包含辖肥东、肥西、长丰3县和瑶海、庐阳、蜀山、包河4区),且区域内外发展的不平衡,宜采用分阶段逐步实施的方式进行。初期(2006~2010年)主要靠政府引导和推动,通过调研,找准主要切入点,提出实施方案,做好试点示范工作,搞好循环经济的宣传和培训,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规制政策,初步形成全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推进机制和基本框架。中期(2011~2015年)以政府推动为主,企业广泛参与,大力发展资源回收和再利用业,培育和规范绿色消费市场,建设循环经济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完善政策法规保障体系、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及发展循环经济的机制和框架。远期(2016~2025年)以市场为主导,拓展深化循环经济建设,全面贯彻循环经济理念,基本形成循环型社会。

4.2四个层面根据国内外循环经济的实践经验,一般从企业(如杜邦模式)、产业园区(如丹麦Kalundborg工业共生体[5])、社会(如德国DSD双元系统[6])三个层次具体展开。合肥循环经济规划可沿用该层次分法。考虑到合肥市的区位条件、政策性优势、经济外向性特征和长三角经济圈的密切关系,循环规划的范围应考虑到长三角甚至是全国范围,进而形成微观层面、中观层面、宏观层面和大循环圈四个层面。其中,将合肥市置于上长三角乃至全国范围构建大循环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利用毗邻地理优势,可以促进合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优化合肥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进一步拓展和完善产业链;更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解决区域跨界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实现把难于在合肥地区内部循环综合利用的原材料、废旧物资放到大循环圈内进行综合调剂等等。

4.3四个循环体系循环经济的资源循环利用包括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两个方面。生产领域的循环利用主要在产业领域或产业园区内企业之间进行,企业包括了农、工、三产三大类。消费领域的循环利用是从社会整体循环的角度实现消费过程与消费过程后的物能循环,其主要由社会载体实现。由此,合肥循环经济规划由循环型农业、循环型工业、循环型第三产业、循环型社会四个循环体构成。

4.4循环经济的关键问题在循环经济建设中,充分发挥合肥科技优势,搭建与企业的循环经济的合作平台,加速支持循环经济建设技术的成果转化。合肥工业园区建设拥有政策扶持、劳动力竞争力强、生产资源充裕的优势,提高产业升级转化时循环经济思想的入园门槛可以提升合肥循环经济建设水平。循环经济建设中要强化生态产业链的构建和延展:一、逐步形成在市场体系下,理顺价格体系,提高专业化分工水平和生产效率、促进企业建立共生关系,增强产业生态链柔性;二、科学构建和规范管理废物综合利用分解产业链;三、考虑在工业园区以外至大循环系统内延伸产业链。在产业链的相互作用下,逐渐形成生态产业网。如合肥目前已经试行的利用化工磷矿磷铵生产中的磷石膏废渣生产的纸面石膏板产业链;利用禁烧秸杆制板、食用菌原料、堆腐还田、秸杆发电等产业链;合肥农村的猪-沼-菜(果、粮)等生态养殖产业链模式等。

循环经济规划范文2

【关键词】循环经济;生态城市;规划;对策

引言

城市规划是指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所作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城市规划的根本作用是作为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的基本依据,同时城市规划也是保证城市合理地进行建设和城市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及正常经营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综合手段。目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三者的矛盾日益激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以及学习。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有很多经济学家提出了当前时期下应该发展循环经济。对于城市建设而言,更应该将循环经济的相关理念融入其中。本文主要阐述了循环经济视域下的生态城市规划以及对策。

1 循环经济与生态城市之间的关系分析

循环经济以及生态城市均是在环境污染以及资源消耗的过大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二者均要解决人口、资源以及生态环境三者之间日益激化的矛盾,都强调在实际的城市生态建设之中应该充分地考虑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有所不同的是,循环经济重视的是如何改变传统的“线性经济”,以最终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与低排放”的总体目标,是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而生态城市体现的则是一个区域或是范围的概念,与循环经济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具体而言,二者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循环经济是建没生态城市的必由之路;(2)城市是发展循环经济的绝佳基地。

2 循环经济视域下的生态城市规划对策

由如上关于循环经济与城市生态规划之间的关系的阐述可知,目前应该积极地加强生态城市规划,这对于城市的长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这样是摆在城市规划研究者面前的一个大问题。

2.1 充分准备城市规划编制的前期工作

城市规划编制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①环境、人口、城市性质、城市规模、城市布局等调查信息;②城市的自然环境资料,例如地理位置、生态环境、气象、水文等,③城市的社会与经济状况,如人口、国民生产总值;④环境状况的调查分析,如大气、水体、噪声的监测资料;⑤固体废物的来源与历年累计量;⑥对污染的治理状况等;⑦城市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与功能区划等。这些前期准备工作是开展城市规划的基础。

2.2 编制大气、水、固体废物污染综合整治规划

大气污染是城市规划中最为重要的项目之一,大气环境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居民的身体健康。大气污染综合整治规划首先根据城市大气质量状况,进行功能区的划分,然后计算出大气环境容量,根据预测的大气环境容量来计算各功能区最大允许排放量和削减量,最终制定大气污染治理与防治方案,并由相关单位进行审核批复。水污染综合整治规划首先对水污染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根据受纳水体的环境容量计算最大允许排放量,最终确定最佳水资源利用与水污染治理方案。要改革落后的生产工艺,积极探索先进的清洁生产方法,减少废水污水的排放量,在城市市政管网中,实行雨污分流,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污染重的工业要在工厂内部建立污水处理设备,使出厂后的污水达到市政管网的污水接管要求。固体废弃物综合整治规划是根据各类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与处理达标体系的标准,制定出最终治理对策。在城市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相当多,除了从管理和公共设施上加强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工作,还要注重回收的效率和分类回收。垃圾焚烧厂和填埋场的选址一定要远离城市,垃圾焚烧厂的废气要经过处理才能排放,垃圾填埋场的底部要做好防渗措施,防止垃圾废水污染地下水和土壤。垃圾回收要分类,最少分为可利用废弃物和不可利用废弃物,可利用废弃物进行回收处理并循环利用。

2.3 合理部署城市功能区

在旧城改造过程中,要对老城区的功能区进行科学、合理地划分,是不同部门的合理的、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各功能区不同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一些高能耗、重污染工业企业要逐渐撤离市中心区域,并限期对这些企业进行整改。新增工业项目要严格审批,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其选址要避开环境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对环境容量较小、污染程度已经相当严重的地方,严禁新上污染重工业。规范所有项目建设和区域整治行为,克服城市建设的无章可循现象。对于什么地方可以建什么样的项目,要请专家进行论证,污染重的企业一旦对环境造成污染,其代价是无法估量的,例如,水资源被重金属污染后,要想恢复就相当困难。

3 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虽然目前经济取得了较为快速的发展,但是日益突出的问题――社会、自然与经济三者之间的矛盾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之中,对此应该加强发展循环经济。将循环经济的相关理念融入至城市规划之中即为生态城市规划,主要可以通过如下三个方面进行规划,即充分准备城市规划编制的前期工作;编制大气、水、固体废物污染综合整治规划;合理部署城市功能区。只有在循环经济视域下进行城市生态规划,方能促进城市的长期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 何庆华,梁智雄.浅谈我国生态建筑设计的研究现状及对策[J].科技经济市场,2006.

[2] 史宝娟,许亚平,索贵彬. 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城市规划及对策分析[J].生态经济,2010(5).

循环经济规划范文3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循环经济的新视角,即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及其研究对象,并将此思想运用到区域创新和区域规划中,以期对该理论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在新循环经济学中,有学者提出发达国家正在实施的循环经济(即后工业经济)是知识经济的第一阶段。笔者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高技术的污染远比传统意义上的污染复杂,在生产、消费和消费后废弃等阶段都对环境产生影响;第三产业也会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因此,应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型知识经济是循环经济的最高阶段。

广义循环经济学概念的再认识

空间结构是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新循环经济学的核心是5R原则(包括再思考、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再修复),强调区域协调发展原则和生态工业园的建设。广义循环经济学也重视生态工业园的建设。但总体上看,二者对空间结构较少涉及。主流经济学忽视空间结构研究的缺陷已经为学者们所认识,因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新模式,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必须将空间结构作为重要研究内容,以研究空间结构为核心的地理学应该是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之一,建立和发展循环经济地理学将是地理学和循环经济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但这一点还没有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循环经济地理学可分为通论循环经济地理学、区域循环经济地理学、部门循环经济地理学(包括农业循环经济地理学、工业循环经济地理学、第三产业循环经济地理学等)和公司(企业)循环经济地理学。

有学者认为,广义循环经济有其特定的内涵,不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筐”,凡有产业联系的都要往里“装”。例如,电-高耗能产业耦合、资源的深加工等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自发进行的产业活动,不存在上游废物变成下游原料的关系,不应是循环经济。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理由如下:尽管目前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依靠政策来推动,但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在根本上具有一致性,市场经济是建立循环经济的基础,因此,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自发进行的产业活动排除在循环经济之外是不合理的。在一定的制度和技术条件下,废物如废钢铁就是资源,二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电-高耗能产业耦合、资源的深加工与垃圾发电-高耗能产业、废物如废钢铁的深加工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因此,不能因为不存在上游废物变成下游原料的关系,就认为不是循环经济。狭义的循环经济更多地关注生态效益,忽视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难以实现的。如电-高耗能产业耦合和资源深加工尽管不存在上游废物变成下游原料的关系,没有形成完整的循环经济链,但只要遵循5R原则,就是循环经济链的一部分,可以通过区域分工,共同建立完整的循环经济链,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广义循环经济学比目前广义循环经济学的内涵更丰富。

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

新循环经济学的主要创新在于提出新循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与自然生态三个大系统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增加了再思考与再修复的新理念,把原3R的理念进行了延伸与拓展,强调和谐社会的形成(包括区域协调发展原则和消除贫困原则)、知识经济与循环经济的融合、循环经济方程、新循环经济国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是新循环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循环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广义循环经济学的主要创新在于强调广义循环经济包括经济、自然环境及社会三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及相互衔接,涵盖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三个方面,追求三个系统之间达到一种理想的优化组合状态。广义循环经济理论不仅关注工业系统、社会系统内部循环经济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更重要的是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因素纳入循环经济理论体系,构建完全意义、具有广泛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循环经济理论体系。并探讨了广义循环经济的生态学基础与模式转换、广义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基础与经济学范式的转换、广义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和社会运行机制与社会治理,推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从以上分析可知,二者的主要共同点在于强调社会系统、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构成的复杂巨系统是循环经济的研究对象,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循环经济的目标,3R原则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原则,与狭义循环经济相比更强调社会效益以及生态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协调发展,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学思想指导下对循环经济理论的创新。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研究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对循环经济原则认识的深度不同,对科学技术系统重要性认识的不同。但从学科视角看,二者的研究对象和目标是一致的,本质上是一致的,都属于可持续发展学。

新循环经济学和广义循环经济学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不能仅以经济效益为目标,也要追求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要研究社会经济系统、科学技术系统、自然生态系统三大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但重点应是其中的子系统即经济系统,否则,新循环经济学和广义循环经济学就等同于循环型可持续发展学,也就是说目前的新循环经济学和广义循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太过宽泛。广义循环经济学和新循环经济学的发展方向应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学思想指导下,根据5R原则和三循环理论(良性自然循环、良性经济循环和良性社会-经济-自然复合循环)等对传统线形经济学进行改造,以循环型市场经济为基础,并将空间结构作为重要研究内容,是更新和更广义的循环经济学,可称为循环型可持续发展经济学。

循环经济与区域创新

区域创新网络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各个行为主体(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地方政府等组织及其个人)在交互作用与协同创新过程中,彼此建立起各种相对稳定的、能够促进创新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关系总和,结点主要包括企业、大学或研究机构、政府等公共组织机构、中介服务组织以及区域金融机构等。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循环经济必然是区域创新的理论基础之一,区域创新网络将转型为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其中的企业将变成循环型企业,既包括传统企业的循环经济改造,也包括资源再生企业和生态恢复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要研究循环经济技术,并通过教育、培训以及成果转化等方式,有效地促进循环经济知识、信息、技术等的扩散或市场价值的实现。循环经济信息服务中介组织、循环经济社区协调中介组织、双轨制回收中介组织和民间环保社团成为循环型中介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应积极营造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创新环境,如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制度,促进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区域金融机构要支持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以上各循环型结点之间的物质(含“废物”)联系和循环经济知识、技术、信息、人才等的联系成为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中的重要关系链条。由于我国的循环经济制度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目前应充分发挥政府在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中的重要作用。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的基本特征除包括传统的动态性、系统性、非中心化和本地化外,还应包括遵循5R原则和公平性,以实现可持续的区域创新。

根据循环经济理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将是区域循环型创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吸引人才,优质的自然资源有利于循环型产品的生产),传统的社会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社会服务环境和基础设施必须根据循环经济理论进行创新,如加强企业之间相互利用“废物”的运输通道和“废物”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和制度,倡导循环经济文化。

根据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上理论必须在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进行创新,才能成为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的理论基石。规模循环经济理论要求既考虑经济成本也考虑社会成本和生态成本,既考虑经济效益也考虑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范围循环经济理论要求在由动脉产业和静脉产业构成的循环经济产业内进行专业化分工与合作。循环经济交易成本理论要求传统交易成本“绿色化”,包括“废物”信息成本、绿色市场信息成本、循环经济技术信息成本、谈判成本、监督管理成本等。环形网络创新理论要求由线性创新模式或非线性创新模式转变为由环形创新模式与传统网络创新模式融合创新形成的新模式。区域循环经济竞争优势理论要求重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要素、绿色市场条件、基于产业生态联系的相关与支撑条件等的作用,既考虑经济优势也考虑生态优势和社会优势。

循环经济与区域规划

新的区域资源观。一方面,在传统的区域资源观中,区域资源包括自然物质资源、知识、信息和制度等无形资源,但在循环经济背景下,许多“废物”成为资源,如垃圾发电。另一方面,传统的认为知识和信息资源等无形要素逐渐取代自然物质资源而成为决定区域发展关键因素的观点的合理性在于强调了知识经济的影响,但忽略了自然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稀缺性在逐渐加大的事实。

新的区域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已成为指导区域发展的主流发展观,但在传统的线形经济模式下,有很大的局限性,循环经济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因此,基于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观将是指导区域发展的理想发展观。

新的区域市场观。在循环经济背景下,绿色市场将逐渐取代传统市场,同时,由于循环经济制度在我国还没有建立起来,必须加强政府的作用,政府调控与市场导向共同促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

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将成为区域规划的新理念,区域循环经济理论将成为指导区域规划的新理论,区域规划要遵循5R原则,重视社会公平(如区域协调与区际协调)和生态恢复,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标。

区域循环经济研究方法即物质流分析方法、生态效率方法、情景分析法、循环经济系统论方法、循环经济信息论方法和循环经济控制论方法等将进一步丰富区域规划的研究方法。

循环经济规划范文4

关键词:生态规划 循环经济 产业链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5-0164-03

一、青海省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研究的现实意义

发展青海省循环经济重视生态与产业链和谐发展现实意义在于“四个利于一个要求”,发展青海省循环经济重视生态与产业链和谐发展有利于青海省生态环境的恢复;有利于青海省经济结构调整,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青海省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

总之,青海省发展循环经济,重视生态与产业链和谐发展是在长期的探索中找到的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有效模式,是人类对难以为继的传统发展模式反思后的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促进青海省经济持续、高效、健康地发展。

二、区域生态规划基本原理与现实意义

生态规划就是要通过生态辨识和系统规划,运用生态学的原理、方法和系统科学手段去辨识、模拟、设计生态系统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内部各种生态关系,确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生态适宜度,探讨改善系统生态功能,促进人与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可行的调控政策。其本质是一种系统认识和重新安排人与环境关系的复合生态系统规划。生态规划具有以下特点和科学内涵:(1)以人为本;(2)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前提;(3)系统开放、优势互补;(4)高效、和谐、可持续。

生态规划基本原理主要分为:(1)生态平衡原理;(2)趋适开拓原理;(3)协调共生原理;(4)区域分异理论;(5)整体优化理论;(6)高效和谐原理;(7)可持续发展理论。

生态规划的主要方法是以生态学原理和城乡规划原理为指导,应用系统科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的手段辨别、模拟和设计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内的各种生态关系、确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生态适宜度,探讨改善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生态建设对策,促进人与环境关系持续协调发展的一种规划。

然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通常由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和基础建设四部分内容组成。前三部分的规划内容既有联系又有差别,形成了一种相互的“交集”,而基础建设规划是上述三部分交集的“交集”。就是说,对于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社会发展规划或生态环境规划,必须考虑到其中“两两”和“三者”之间的相互依存与制约关系;而对于城市的交通道路、房屋建筑、给排水系统、公共场所配备等基础建设规划,均要考虑到上述三个方面的需求和保障。相较而言,生态环境规划则是城市有序发展和良性循环的基础,其目标旨在能够保障其经济繁荣、景观优美、环境清洁、人居舒适及其与外部地区自然环境的谐和。

因此制定区域生态规划,应根据青海省本区域或本地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和污染等生态破坏状况,因地制宜地研究确定本地区的生态建设性状指标,以确保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超过该地区的资源潜力,不降低它的使用效率,保证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活动适应于生态平衡,使自然环境不发生剧烈的破坏性的变动。青海省发展循环经济的长久战略,必须以区域生态规划为重要目的进行和谐型产业链模式创新设计,不断需求突破发展之举。

三、青海省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分析

改善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是缓解生态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以循环经济的理念对不同类型产业链模式针对于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改造,是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对于不同地区,不同的实际情况,应进行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改造规划,在整个地区中形成能源、物料的循环利用网.在区域生态规划动态仿真模型下的青海省循环经济产业链分析。区域生态规划动态仿真模型下青海省循环经济产业链分为上中下游产业链,具体来说:上游产业链包括农业、牧业、资源开采产业。例如,马铃薯油菜等经济作物种植业、藏药种植业、牛羊养殖业、原油天然气开采业、原煤开采业等。中游产业链主要包括:资源加工业、制造业、藏医药加工业。例如,清真食品经济、铜资源加工产业、高原特色食品加工经济等。下游产业链主要包括:部分高附加值服务业、银行金融业、部分高科技产业经济,例如:教育业、高原特色旅游业、金融市场、新型光伏产业链等。

2.针对“十一五”青海省循环经济完成成果的产业链分析。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资源富集。气候、区域、资源、人文等都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禀赋,为发展特色优势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前提和基础。在“十一五”中,青海省实施了资源转换战略,大力发展了特色经济。进一步加快优势资源的综合开发、循环利用、有效配置,发展和提升了既具有青海特色又具有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其循环经济产业链下也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1)上游产业链主要集中于农牧业方面,在“十一五”期间,全省农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5%。(2)中游产业链还主要集中于工业方面,青海省采取多种措施,提高了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大力发展了特色工业。在“十一五”期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3)下游产业链还主要以特色旅游为引领,“十一五”期间,青海省也加大力度,促进了服务业快速发展,并开拓了金融、高端科技产业的发展。五年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其中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0%。

总的来说,在青海省过去的“十一五”发展中,循环经济产业链逐步凸显其特色和活力,总体是成功的,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其自然气候与地理等的局限性使得青海省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许多不足,结合产业链模式图,我们可以看出青海省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局限于中上游产业链环,下游产业练环只是局部突出,说明其依旧处于欠发达经济状况。

四、关于青海省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改进建议

1.在“十二五”期间,继续稳健发展青海省特色产业方面的重点工程。力保特色农牧业重点工程:继续稳步扩大规模油菜生产基地,优质杂交油菜制种基地;规模马铃薯生产基地,制种基地;优质蚕豆出口基地;优质青稞、反季节蔬菜、中藏药材种植、优质杂果、菊芋基地;环湖百万羔羊工程;农区的优质肉羊生产基地;东部的优质奶牛良种繁育基地;牛羊肉分割及精深加工、蚕豌豆深加工、菊芋系列产品加工、马铃薯精淀粉加工、沙棘加工、乳制品加工、藏毯编制等农牧业产业化项目。重视资源开发、工业发展的重点项目:百万吨钾肥产品综合利用项目;东西台吉乃尔湖锂钾硼资源开发项目;海西纯碱二、三期工程;大盐滩钾肥项目;海西氯碱项目;西宁氯碱盐项目;氯化镁、高纯氧化镁、无水氯化镁项目;大风山天青石采选二期工程;格尔木甲醇项目;复合肥项目;海东、海西焦化项目。铝加工项目;铝及铝合金铸锭项目;镁合金压铸件项目;德尔尼铜矿开发项目;甘河滩电解铜项目。硅系列新材料项目;新型干法水泥项目;格尔木铁矿开发项目;浮法玻璃项目。

2.积极实施资源转换战略,需求可持续发展。必须依托优势资源,立足产业基础,实施资源转换战略,壮大和提升特色产业。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企业为主体,以科技为支撑,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培育优势产业群,扩大经济总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资源转换战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企业技术进步,是青海省转变工业增长方式、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根本途径。要加快优势资源的综合开发、有效配置、循环利用,延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融合。

3.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下游产业链,切实实施循环经济战略。从青海省上中下产业结构可以看出,受区位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制约,农牧业的发展潜力很有限;服务业的发展依赖于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其受省内市场狭小又远离国内主要市场的制约,发展阻力大。在工业化初级阶段,服务业突破难度大,必须以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优势资源为依托,围绕盐湖化工、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高原特色生物资源、旅游资源五大特色产业链来规划大项目,发挥特色比较优势,延长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开发由单一开发向综合开发转型,由粗放开发向集约开发转型,实现产业的融合发展,提高资源的精深加工度和综合利用水平,促使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长久的实施青海省循环经济,需要不断调整产业链结构模式,逐步实现下游产业链产值占全省GDP经济比重稳步增长的目标;在此过程中应该不断进行高附加值产业设计,需求青海省发展出路。针对本省实际情况,一是大力发展旅游业,重点打造了环西宁“中国夏都”旅游圈、青藏铁路世界屋脊旅游带、环青海湖风光体育旅游圈、黄河上游水上明珠旅游带和三江源生态旅游区,提高服务质量,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著名的高原旅游目的地;二是大力发展了生产服务业,改造提升了生活服务业,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精心培育了大型连锁经营龙头企业。以西宁、格尔木、德令哈等为重点,加快发展了新型流通业,扩大了连锁经营、电子商务和第三方物流,形成覆盖全省、融合青藏、连接内地的现代物流网络;三是大胆并稳健的进行高科技产业投资,如光伏产业,在青海省,光资源丰富,开发节能环保能源,既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又可以从根本上寻找青海省崛起的核心力量。

五、结束语

对于区域生态规划下的青海省循环经济产业链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规划的理念、内容设计、研究方法需要充分贯彻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有助于在定性定量定位结合的基础上系统而深层次地认知其发展的现状、阻碍、潜力和正确地把握未来的发展目标与对策,以利科学决策和实践;上述基于生态规划的产业链模式分析原理、模型方法和操作过程,同样适于生态省、县的综合发展或可持续发展规划,希望对于青海省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浅薄思考与启发。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生态城市基本理念及规划原理与模型方法[Z],2007-08-06.

[2]“十一五”五大特色产业链将引领青海可持续发展[EB/OL].青海省人民政府网站,2006-01-16.

[3]黄克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青海经济跨越发展[EB/OL].中国能源网,2009-10-26.

[4]建高原区域性循环经济模式[EB/OL].新华网:青海频道西宁,2010-08-12.

[5]侯碧波,易丰,艾卓玛措.青海省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研究[J].青海统计,2009,(5).

循环经济规划范文5

1、政府重视、组织完善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保证。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领导小组,市主要领导任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展改革委,全面负责循环经济发展的日常工作。目前办公室主要工作是向市领导汇报循环经济发展情况,负责循环经济大会的筹备工作,编印示范企业宣传册,召集有关部门讨论有关循环经济事宜,制定循环经济规划和政策意见,起到了很好的牵头和协调作用。2、宣传到位、全民动员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扎实基础。为了让社会公众提高公众参与循环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市发展改革委与南湖晚报联合举办了“建设节约型社会大家谈”专栏,向广大市民征集“建设节约型社会”金点子和调研文章,组织专家对金点子和征文进行评审,召开了“建设节约型社会”金点子征集和征文活动座谈会,积极营造全民参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氛围。同时按照市领导重要批示的精神,组织相关部门收集、整理嘉兴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典型单位的有关材料,并汇编成册,以促进循环经济工作经验的宣传、交流与推广。

3、编制规划、制定政策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引导。为全面了解嘉兴市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做好编制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前期工作,市政府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20__年度市重点课题,由市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完成。在此基础上,市发展改革委编制了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目前已提委领导讨论,同时,抓紧协调有关部门编制工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等专项规划的编制。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在已经出台的《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关于推进工业领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强全市建筑节能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意见》等一系列的政策基础上,市发展改革委制定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实施意见》,准备提交市领导审查。

4、项目支撑、典型示范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抓手。按照省发改委文件要求,积极组织申报全省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和全省生态化改造试点开发区,共上报了17个重点项目,其中有10个项目被列为省重点项目,投资总额为30亿元左右,上报了嘉兴港区、嘉兴经济开发区两个循环经济试点开发区。认真做好申报国家循环经济试点有关工作,组织推荐了乍浦经济开发区、浙江新都水泥公司、浙江华友钴镍材料有限公司等循环经济试点园区、企业。同时,参照省“991行动计划”的有关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初步排出嘉兴市循环经济百项重点项目,并召开了相关部门座谈会,听取修改、补充意见和建议,这些项目多数能在20__年建成并产生效益。

5、系统联动、创建特色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途径。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国家和省的指导,也离不开县(市、区)和各部门的配合,更离不开企业和民众的参与。市发展改革委在坚决贯彻国家、省的有关文件、会议精神的基础上,注重协调各单位合力推进,发动群众参与,在保持与全国、省循环经济发展要求一致的前提下,深入挖掘嘉兴市特色,努力在水环境改善、土地节约利用、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方面创出嘉兴市特色。

循环经济规划范文6

关键词:循环经济;循环经济示范区;3R原则

一、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示范区的意义

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传统的工业增长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能源,同时使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最终排放量降至最低;既能有效改善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状况,又能在减轻资源环境负荷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国内外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内在要求。

2.能有效缓解资源和环境问题。循环经济要求以3R原则(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这就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在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在生产中,要求产品体积小型化和产品质量轻型化,产品包装追求简单朴实而不是豪华浪费,以达到减少废物排放的目的;通过对产品和包装容器的多次利用,以减少一次性用品的生产和排放;促进废水和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再利用,以减轻资源压力、进一步减少废物的产生,从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效缓解与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

3.实现与国际接轨的需要。在以日本、德国为代表的一些发达国家,循环经济正在成为一股潮流和趋势。一方面,从企业到区域层次,甚至到国家层次,国外已经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这些经验充分证明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我国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虽然也作了一些尝试性工作,但尚处于起步阶段,更多地停留在企业层面的清洁生产和特定产业的生态链接(生态工业园区)层面上,与发达国家在理念和实施行动方面存在的差距较大,需要加快区域循环经济的建设步伐。另一方面,“绿色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日益增大,国外来华投资者对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都对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构成一种严峻的考验。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无疑会有效调整产业结构,合理使用资源,提高出口产品的社会责任和环境亲和力,改善出口产品的环境形象和在国际贸易中的不利地位,实现与国际贸易标准和发展趋势的接轨。

二、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示范区的选择

1.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内涵。循环经济示范区是一种以污染预防为出发点,以物质循环流动为特征,以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最大限度地高效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示范区域。

2.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建设目标。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的指标体系可以分为四类:一是经济发展指标;二是循环经济特征指标;三是生态环境保护指标;四是绿色管理指标。其中,循环经济特征指标是循环经济示范区和国内其他示范区的重要区别,应该成为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的重点。

3.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区域界定和选择。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建设特征之一是其全方位的渗透特性,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建设涉及的领域较多,涵盖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既包括生产性的,也包括消费性的;既包括经济层面的,也包括社会层面的;因此在空间上是以一定行政区域为单位实施的,行政区域可以以乡(镇)、区(县),乃至市、省为基本单位。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以区(县)或市域范围的循环经济示范区为主。综合考虑当前我国的发展现状,可优先考虑三类地区进行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一是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的地区;二是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和有待生态治理的地区;三是老工业区或者资源面临枯竭的地区。这三类地区既要求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同时又要兼顾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完全能够满足这种要求,因此适合在这三类地区进行循环经济示范区的试点工作。

三、我国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对策研究

1.成立专门领导机构。成立以区域行政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发改、环保、建设、规划、物价、财政、税收等有关部门。领导小组负责组织编制完成《区域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规划》、组织对规划中各项建设任务的分解和落实,督促各部门之间加强协调合作。领导小组还要对建设任务的进展情况和建设目标的完成情况组织检查验收,保证示范区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2.编制专门规划。制定《区域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规划》,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编制“十一五”规划的重要指导原则,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各类规划的编制。规划编制的重点是对废物减量使用和资源的再生利用,控制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量,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制定相关政策。各地区应在相关法律法规框架下,通过采取税收、奖惩、绿色采购、收费等经济措施,从降低生产和消费成本、增加收益入手,借助市场机制推动绿色采购、节能改造等项工作的不断深入。循环经济示范区还应制定废物处理及循环利用、水资源管理及再生水利用的相关政策。在新能源开发和生态住宅、公共资源信息系统方面,制定相关政策,推进循环经济示范区基础设施的生态化建设。其他政策措施还包括:建立生态信息公告制度、建立鼓励和倡导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制定公众参与政策、制定投融资优惠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