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法医学的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法医学的特点范文1
【Key words】Characteristics; Teaching methods; Medical English
一、医学英语的特点
与公共英语相比,医学英语词汇的特点是难拼、难读、难记、难学。该特点使得学生对医学英语词汇的学习望而生畏,缺乏学习积极性和信心,甚至产生畏难情绪,丧失了兴趣。“不喜欢、不重视”是大多数学生对医学英语学习的态度。大多数学生感到医学英语难学,这是由于以下几方面原因造成的: 一是医学词汇难读难记,单词字母多,拼写长,使学生望而生畏;二是词汇量大,涉及医学的专业词汇既多又陌生;三是学生词汇知识基础薄弱,对词汇学知识接触较少,因而不太懂得把学过的词汇进行有意识的归纳、类比;四是医学发展迅速,新词不断出现,词汇数量还在与日俱增。笔者医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二、提高医学英语教学效果的方法
1.加强医学背景知识学习。医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也应当适时为学生补充背景知识,以帮助学生理解词汇,从而提高学生对医学英语词汇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教师可以为学生放医学英语视频,图文并茂,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医学术语的含义。这一点就要求医学英语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临床专业知识,因此,医学英语词汇课教师最好是由既精通医学又精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担当。
2.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教学。多媒体的使用可以更加简单、直观地讲解复杂的医学问题。充分利用图片和视频材料等多种素材,教学课件做到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在讲授过程中提供多种感官刺激,避免出现枯燥的课堂氛围,增加学习兴趣和增强教学效果,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教师结合讲授的内容可以从网络下载相关的文字、图片、影像等,可以拓展教学内容,同时也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比如在讲授“extracorporeal shockwave lithotripsy”时,授课教师可以从网上下载 “extracorporeal shockwave lithotripsy”图解或视频,使教学内容生动有趣,这样学生可以充分理解该医学术语。教师还可以推荐一些国内外优秀的医学英语在线网站和在线医学期刊杂志(如:Pubmed,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NEJM),JAMA等,使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词汇学知识在实践中巩固加深。
3.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中国的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某人对一件事情产生了浓烈的兴趣,那么他就会主动去做。学生学得怎么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无兴趣和求知欲望,而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则要靠教师有效地激发。那么怎么才能让学生对医学英语词汇产生兴趣呢?在医学英语词汇学习中,培养学生利用规律来学习医学英语词汇的能力。当遇到较长单词可以利用构词法的特点,去记忆专业词汇,扩大词汇量。例如: “esophagogastroduodenoscopy食道、胃、十二指肠镜检查”这一单词虽长,但可以将其拆分为esophago-(食管)、gastro- (胃)、duodeno-(十二指肠)、-scopy(检查) 四部分来记忆,这样就化难为易了。理解后再记忆提高学习效果,不易忘记。此外,课堂上,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医学英语水平制定学习目标。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可影响学习动机和效果。如果目标定得过高,学生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畏难情绪。另外,教师应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利用语言节奏的轻重缓急,语调的抑扬顿挫,语气的丰富变化,并配合适当的体态语言等,来激活课堂的气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稳定和持久的学习动力,激发学生对医学英语词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之愿意学、有兴趣学。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医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如果一个一个讲解单词,学生在课堂上感到枯燥无味。课堂教学应为互动式的。课堂上不应该只是学生配合教师上课,而是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敢于开口,乐于实践,从知识的传授向对能力的培养过渡。因此教师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就某一专题自己去寻找资料、准备材料,并上台演讲。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知识的掌握也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记得更牢固,从而对学习更有兴趣。
法医学的特点范文2
一、小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
1.小学生无意注意占优势。刚刚进入学校,小学生无意注意的目的性还很低,只能够注意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这时期主要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容易为一些新奇刺激所吸引。低年级小学生集中注意的时间大约为二十分钟左右,到了三至五年级的学生可以连续保持注意三十至四十分钟。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常常会用“注意听” “注意看”等来提醒学生对某一事物注意。随着学习活动的进行,注意能够很快地得到发展,在课堂上可以根据学习活动和教师的要求将注意作为教学内容,注意的持久稳定性和范围都不断地得到发展。但总体来说,小学生的注意水平仍然是很有限的,需要教师的指导。
2.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发展。无意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刺激物的特点和人的内部状态,同时这两方面的原因也是密切联系的。如巨大的声响和浓烈的气味,都会使小学生不由自主地引起注意。无意注意是注意的初级形式,不仅人有而且动物也有,在学生个体的发展过程中,最初产生的是无意注意,之后才产生有意注意。
3.有意注意也叫随意注意。它是一种自觉的有预定目的的、并经过意志努力而产生和保持的注意。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不同,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有意注意还不占主要地位,在教学影响下,有意注意才会逐步发展起来。学生有意注意的发展表现在能注意听教师讲课、按照教师的要求复习功课等,因而小学生有意注意主要是在活动中培养起来的、有一定自觉的目的方向、需要做出努力的一种注意形态。有意注意是人所特有的一种高级注意形式。学生能够控制自己的行动时,有意注意也就逐渐发展起来。
二、小学生注意品质的发展特点
注意的品质包括注意的选择性、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性和注意的广度。
1.小学生注意的选择性随年龄的发展而发展。小学二至五年级学生注意选择性发展较快,儿童和成人显示出不同的特点。成人更倾向于把同一类别的词看成一个整体,对小学生来说,不善于利用语义关系,儿童注意的选择性随着年龄提高而增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对于关键问题的强调和注意的提示对低年级儿童来说还是必要的。
2.小学生注意的稳定性受兴趣影响。小学生注意的稳定性较幼儿有了较大的发展。有研究表明,七至十岁儿童能够聚精会神地注意二十分钟,十至十二岁儿童为二十五分钟,十二岁以后为三十分钟,可见,年龄不同的儿童注意力的稳定性也不同。常听老师和家长抱怨学生做事不能专心,不能持久,这就是说学生注意的稳定性不好。
3.注意分配的能力在发展。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的时候,能把注意同时指向不同对象的能力。刚入小学的学生还不能一边听讲一边记笔记,常常注意了这件事却忘了另一件事。但在教育的要求下,学生注意分配的能力也在发展,十岁以后的学生能既注意教师讲课也能记笔记。
4.小学生注意广度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不断发展和扩大。注意的广度受人的知识经验的影响,和人的记忆有密切关系。研究表明小学生六至七岁只能注意二至三个客体,成人能够注意四至六个客体。
三、小学生注意力的培养
培养小学生注意力有以下几种有效的方法:
1.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能使学生产生达到目的的需要,并为满足需要而产生渴望,这是保持学生注意的重要条件。
2.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讲究教学艺术,培养兴趣。利用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注意和兴趣,不断培养学生有意注意的学习品质,不断提高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尽量防止单调死板,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艺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简洁流畅、抑扬顿挫、快慢适中、引人入胜。适当运用恰当的表情和手势动作,可增强讲授内容的情绪感染色彩和直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力。
3.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交替进行教学。培养小学生注意的能力,教师可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课堂纪律,增强克服困难的毅力,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单凭有意注意进行学习不能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注意利用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使之有节奏地交替和互相转化,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法医学的特点范文3
关键词:非文学翻译;特点;方法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8-0257-01
一、非文学文本翻译特点
非文学翻译也可以笼统地称为文件翻译、实用型翻译或应用型翻译。实际上,非文学文本的范畴很广,包括政治、法律、经济、科技等领域。不同于文学文本的虚构成份较多,非文学文本是事实性的,起基本特点是内容具体明确,书写格式较固定,语言简明扼要。这也就要求在翻译非文学文本时,准确的传达内容是首要目的,而非文章语言的优美程度。尤其是像合同、医药说明、文件这一类时更需要准确无误的翻译,如翻译时发生错误,将会带来严重或是无法弥补的后果。如果将翻译视为一项有目的的社会活动,针对非文学文本的特点,在对非文学文本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可以归纳出以下三种翻译特点:
1.制定翻译策略。在翻译非文学文本时,译者需了解原文文本、翻译目的和目的语读者,在清楚了解这三项后再制定翻译的种类或是策略。以便更准确的译出原文的含义。
2.准确地再现原文。在翻译非文学文本的过程中,不仅要准确的译出原文的含义,也要重视文章的连贯性。在翻译时要对译文不断推理以及比较原文,查看有没有矛盾的地方,如若有矛盾的地方,译者需及时查看问题,审查是由于译者对原文理解出现偏差或错误,还是译文所用的表达方式出现问题,当然如果推理后发现原文错误,也可对原文进行修改,以求翻译出客观事实。其次,译文语言需准确,对原文的任何增删都不能损害原文文本信息的准确性。反复校队检查,保证译文的含义符合原文文本。
3.语言朴实。根据非文学文本的特点,在翻译过程中需准确的呈现出原文文本的信息和含义。因此,在翻译时,语言方面的选择要可以准确表达出信息、语言规范、简洁明了的语言。信息准确性最重要,语言的艺术性可以在保证信息准确和不违反原文文本含义的前提下,选用适当的语言修辞。语言规范即句子符合语法规范、行文流畅,不追求新奇的表达方法。简洁明了是指译文不说废话、套话,按照原文文本的信息翻译,尽量使用断句,以便于理解。
二、非文学翻译方法
译者大多都具备专业翻译素养,了解如何为原文文本翻译。但是,根据非文学翻译的特点,译者需要有正确及适合的翻译方法来指导和帮助译者,才能是译者更好、更完善的进行翻译。非文学翻译的方法主要可以分为四种,即以电子工具提高翻译质量和速度、以平行文本弥补专业知识和语言能力的不足、以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和以批判性思维贯穿翻译活动始终。
1.电子工具提高翻译质量和速度。翻译任何专业的内容都需要对该专业有一定的了解,只靠翻译的技巧是不够的。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都会遇到自己不知道或是不了解的东西,特别是一些专业术语。而电子工具的内容包罗万象,查找相关的专业内容也很方便。同时,电子工具不同于书本,需要译者大量的阅读查找,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2.以平行文本弥补专业知识和语言能力。平行文本原本是指并排放在一起、可以逐句对照阅读的原文及其译文。但在翻译中可以表示为与原文内容相关的译入语参考资料。原文文本和平行文本涉及的主题相同,内容相似。因此,在译者翻译之前可以通过寻找平行文本的方法来获取专业的知识和术语、学习专业领域的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平行文本不仅可以弥补译者的专业知识和提高译者的语言能力,还能使译文更具专业水平。
3.以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翻译的过程其实可以称之为一个调查研究的过程,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两个问题,即理解和表达。只有充分理解原文文本才能为表达打好基础,也只有表达清楚才能是目的语读者清楚和正确的理解原文的意思。科学的方法主要包括定性与定量分析法和交叉检验法两种。交叉检验法简单来说是,如需将汉语译为英文,那么英语对等词不一定是译者希望表达的意思。因此,可以通过英英词典提供的英语释义、例句和词源信息等,并通过不同的词典和资料相互验证,从而把握英语单词的准确含义及用法,更准确地传达原文含义。定性分析是指确定某一概念在英语中可能有那些表达方法;定量分析则是用来确定这些不同的表达方法在英语中使用的频率,以便使译者选择更准确、最常用、最符合英语习惯的表达方法。
4.以批判性思维贯穿翻译活动始终。批判性思维就是敢于对事物提出质疑的思想方法。译者只有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原文,才能发现原文中的隐藏含义,从而在译文中表达出来;只有以批判性的眼光看待译文才能发现译文的错误和矛盾之处,从而对译文进行修改。因此,译者只有将批判性思维贯彻在翻译活动的始终,才能保证译文无懈可击。
三、以商务英语文本为例
商务英语文本是非文学文本中的一种,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贸易交流日趋增多,商务英语逐渐占据了一席之地。
商务英语是指用于商务中的英语,在商务领域这一特定的环境下,商务英语就形成了特有的语言和文体特征。译者在翻译商务英语时会遇到大量的专业用语,因此,译者可以借助上述的翻译方法以便更好,更准确的完成翻译。在翻译订单一类文本时,会出现例如C.W.O,B/L,C.O.D,的专业词语,这时译者可以使用电子工具进行查找,C.W.O是订货付款,B/L是提货单,C.O.D是货到付款。借助电子工具让译者更快速、更准确的知道这些专业词汇,从而提高翻译速度和质量。
商务英语由于其特殊的语境,在书写格式上也有其相对应的格式要求,这也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时,需要参考平行文本来确定目的语的惯用格式,保证译文的严密性。例如,中文习惯用比较客气和谦虚的语气,即使在订单中也是如此。但英语订单中要求用词明确、具体。因此,译者可以在翻译前参考中英文的平行文本,了解两种语言的文体结构,确保译文的正确性。
译者在翻译时需对原文文本有全面的掌握,而不是仅仅按照原文逐点翻译,因此在翻译时不能仅仅按照原文每一条信息进行机械翻译,应当以批判性的眼光看待原文和译文。尤其是商务英语自身的特点就要求了信息的准确性,如果译者发现原文中有逻辑错误或是矛盾之处,应进行修改,确保原文文本的准确性,而不是一味的机械翻译,最后产生不可挽回的错误。
四、结语
非文学文本的类型很多,有学者认为可以将除了文学文本之外的文本都可以归为非文学文本。因此,译者在翻译非文学文本时首先需了解非文学文本的特点,之后再判断原文文本的类型及其自身的特点,借助非文学翻译的方法进行翻译,以确保能够完整的、准确的将原文文本信息译出。
参考文献:
[1]李长栓.非文学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法医学的特点范文4
一、构建创新环境
小学生的情绪变化大,他们的表现容易被情感因素所左右,常常是“亲其师,信其道”。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融入学生中,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给学生创造和谐融洽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有效地进行学习,产生安全感,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地展示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情况下,感到学习没有压力,自然会迸发出学习的灵感。因此,课余时间,我常深入学生之中,和他们做游戏、谈心,用行动取得他们的信任。课堂上,尽量营造轻松的气氛,用幽默的语言、俏皮的动作去感染他们,把鼓励的话语挂在嘴边:“你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老师很喜欢你,如果你在课堂上能大胆地提问题和回答问题,老师和同学们就更加喜欢你了。”话虽然简单,但足以说明教师已把自己视为学生中的一员。由此建立的师生关系会更平等、和谐。从而使学生敢于大胆地去说、去做,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二、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
小学生爱提问题,对问题总想知道为什么。而问题情境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引导他们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从而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长度单位的认识”时,我设计了一个有趣的问题:谁能在5、50、500后填上适当的单位,并用等号将它们连接起来?学生感到新奇,议论纷纷。有的说加上米、分米、厘米可得到5米=50分米=500厘米,有的说加上元、角、分可得到5元=50角=500分,一时间,得出了5元=5.0元=5.00元,5米=5.0米=5.00米的结论。此时我因势利导地出示了课题:“小数的性质。”课也在精彩的讨论中拉开了序幕。
三、倡导一题多变,诱发学生思维
小学生思维活跃,许多想法是老师所预料不到的,同样的问题,往往会衍生出意想不到的想法。因此,教学中,我常采用一题多变的方法,将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加以改变,诱导学生发散思维。如在教学“书店进了科普读物200册,一共售出共160册,还剩多少册?”一题时,我没有停留在学生会解这道题上,而是要求学生改变问题条件,变成一道新的应用题。于是,学生跃跃欲试、畅所欲言,不一会儿就编出了十几道新题。书店进了科普读物200册,一共售出160册,还剩几分之几?书店进了科普读物200册,一共售出160册,售出了几分之几?书店进了科普读物200册,一共售出160册,进货的比售出的多几分之几?……达到了诱导学生发散思维的目的。
四、利用学生喜欢动手的特点,触动学生创新思维
小学生喜欢动手,许多抽象的问题通过操作常会变得简单、有趣,不仅能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比较全面、比较深刻地理解知识,而且能拓展教材内容,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因此,教学中,我尽量把能操作的问题生动化、趣味化,发展学生的思维。如在教学完圆柱体、圆锥体的计算后,为进一步探究圆柱、圆锥在不等底而等高等体及不等高而等底等体的几种情况下二者的关系,我布置学生课前做圆柱、圆锥的学具,并设置如下习题:①一个圆锥的体积是18立方厘米,底面积是9平方厘米,求高?②把一个圆柱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多少倍?③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底面积相等且体积也相等,已知圆柱的高是4分米,圆锥的高是多少?④一个圆柱体与一个圆锥体高和体积分别相等,已知圆锥底面积是18平方厘米,圆柱的底面积是多少?课堂上,学生演示自带的学具:圆锥、圆柱、沙子、大米、大豆等,通过装一装、量一量、比一比、看一看、试一试、议一议,找出二者之间的规律及解这类题的方法。
五、引发学生好奇心,发展创新能力
小学生好奇心重,对不理解的东西,总喜欢了解透彻。新课标要求学生从做“学答”到做“学问”,要求课堂上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要相结合,产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认知冲突。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有价值。”好奇心是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内部动力。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勇于质疑,我尽可能给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否定,大胆发表意见,勇于把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说出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数学学习能力。如:在教学求15、12、30的最小公倍数一题时,我引导先用三个数的公约数3去除,在得到商5、4、10后,再用4、10的公约数2去除,5怎么办呢?我故设悬疑。提问犹如一颗小石子,在同学们心中激起层层涟漪。不一会儿,在学生吵闹争议中理解了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算理。
六、抓住学生兴趣点,激励学生创新思维
法医学的特点范文5
关键词:青少年;艺术学业自我;量表研制
一、引 言
近年来学业自我作为个体的人格变量和学习动力因素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高度关注[1]。艺术学业自我作为个体学业自我的一部分,是在个体艺术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影响着个体艺术实践活动的效果。目前有关青少年艺术学业自我的研究还十分薄弱,存在着评价工具匮乏、基于艺术教育与学业自我发展关系的描述性研究较多等问题。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开发出一个具有较高信效度指标的测量工具不仅是了解青少年艺术学业自我现状的基础,而且是进一步建构影响机制到后续干预研究不可或缺的部分。
本研究主要对青少年艺术学业自我的测量工具进行研发。理由如下:其一,虽然国外研究者(Vispoel,1995)编制了艺术自我知觉问卷[2],对国外大学生进行了研究,但该问卷强调的是艺术学科的技能以及问题解决能力,即艺术学业能力,因此不适合于我国青少年培养“艺术能力”与提高“人文素养”的总目标。其二,国内仅有部分研究者在对学业自我结构等级的研究中,从一般学科的角度涉及到艺术学业自我的内涵和测评[3][4]。其三,无论是加强青少年艺术学业自我的理论研究,还是有效提高青少年艺术修养,推动艺术教育的研究,都离不开科学有效的青少年艺术学业自我测量工具。因此,本研究从理论建构入手,对青少年艺术学业自我的结构进行探讨,试图编制适合于我国青少年的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的艺术学业自我测量工具。
二、青少年艺术学业自我结构的理论研究
(一)艺术学业自我的界定
目前,艺术学业自我的定义还处于发展中,对其进行科学界定并非易事。迄今,仅有少数研究者曾有所涉及。如Vispoel在修订Shavelson的学业自我模型时,涉及到了艺术自我概念,他认为艺术自我主要通过问题解决能力、舞蹈技能、戏剧艺术技能、视觉艺术技能以及音乐技能表现出来。我们认为,艺术学业自我概念是艺术领域内具体学科在更高范畴的综合。在综合分析与考虑这些定义的基础上,我们将艺术学业自我界定为个体在艺术学业情境中形成的对自己在艺术学业发展方面的比较稳定的认知、体验和评价。具体来说,就是对自己在艺术学业领域中的学业能力、学业成就、学业情感以及学业行为等的认知、体验和评价。
(二)青少年艺术学业自我的理论建构
根据我们对艺术学业自我的界定,本研究拟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艺术学业自我进行维度构建。重庆綦江中学103人为被试,要求被试直接写出那些最能反映其在艺体学科学业实际情况的词语造句。采用日常经验的内容分析法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单元分析和编码,再对编码材料按照频次为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通过对开放式问卷的结果进行归纳发现,青少年对自己艺术学业的自我描述表现出了一些共同的特征,对他们所描述的词汇根据语义内容加以归类整理,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青少年艺术学业自我开放式问卷结果
从上表可以看出,青少年对艺术学科的学业描述主要集中在成绩自我、抱负水平、认知技能、动作技能、愉悦体验、学业兴趣、学业自我控制、学业应对。这与我们的构想结构是一致的,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表1的统计结果显示,愉悦体验在青少年艺术学业自我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仅为5.62%,这与美育心理中的审美情感体验存在一定差异。原因可能在于:其沉重的学业压力使得部分青少年仅仅将艺术课程作为学习的调味剂,其审美经验较少,因而很难直接诱发美感共鸣。
因此,在开放式问卷基础上,对教育领域和心理领域的相关专家进行了咨询,试图进一步完善青少年艺术学业自我结构。大多专家认为,青少年艺术学业自我的结构可初步定为成绩自我、抱负水平、认知技能、动作技能、愉悦体验、学业兴趣、学业自我控制、学业应对。
三、青少年艺术学业自我量表的编制
(一)初始问卷的编制与测量
根据艺术学业自我的理论构想,我们从艺术学业成就、艺术学业能力、艺术学业体验、艺术学业行为四个方面,成绩自我、抱负水平、认知技能、动作技能、愉悦体验等8个具体维度,参考相关的测试量表[2][3][5][6]以及开放式问卷的研究结果编制了94个项目,交叉排列题项,形成了初始量表。量表采用liket 5点记分制。
为考察初始问卷结构的合理性,从重庆与四川达州选取了两所重点中学与两所普通中学,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664份。初始量表测试后,对664份有效问卷首先进行项目分析,检验结果表明,除第70题高低分组不存在显著差异外,其他题项高低分组存在显著差异,可以用来做进一步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获得了特征根大于1,与构想结构一致的8个因素,其累计贡献率为52.153%。由于8个因子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且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
(二)正式测量与统计分析
根据所确定的艺术学业自我结构模型以及对于初测问卷的分析,我们对初测问卷中的题项进行了删选和修改,最后形成了38个题项的正式问卷。采用5点记分制(完全不符合、基本不符合、不能确定、基本符合和完全符合),单选迫选形式进行调查。本研究在山东、辽宁、安徽、四川、重庆、云南、浙江等省市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选取初、高中各学段青少年2500名,剔除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2029名。被试具体构成见表2:
1.验证性因素分析
验证性因素分析是在探索性因素分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已有理论模型与数据拟合程度的一种验证。本研究中,利用正式问卷中的2029份有效数据,运用AMOS4.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对得到的青少年艺术学业自我二阶4因素一阶8因素的多维度多层次结构模型进行检验,以考察该模型的正确性。根据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设置一个潜变量(NK=1),即艺术学业自我,该潜变量对应的观测变量分别为艺术学业自我的8个一阶因子。据此构成样本的协方差矩阵,作为模型检验的基础。拟合度较好的模型应具备较低的x2值和SRMR值,如x2/df
经验证性因素分析(CFA),得到该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数(表3)。
表3 青少年艺术学业自我验证性因素分析拟合指数
从表3中可以看出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数,其中,X2/df为4.663,其余各项指标CFI,NFI,RFI,IFI, LI的值均在0.90以上,RMSEA的值为0.063
2.问卷的信度检验
青少年艺术学业自我量表的信度检验,主要考察其内部一致性信度(a系数和分半信度)采用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半信度两种方法。用2029份有效数据进行信效度检验。
表4 青少年艺术学业自我量表信度系数
从表4可以看出,《青少年艺术学业自我量表》各因子的Cronbach a系数在0.704-0.812之间,整个量表的Cronbach' s Alpha(a)系数为0.926,分半信度为0.894 。
3.问卷的效度检验
青少年艺术学业自我量表的编制严格遵循了心理量表的研制程序,结合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思路。在问卷题项的编制上,经过6名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和心理学专家的审查和修订,形成了初测问卷。在此基础上,对回收的问卷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反复修改,最终形成了正式问卷。在心理测量学中,一般认为一份好的问卷,各因子之间应该具有中等程度的相关,各因子与问卷总分之间应该有比较高的相关。本研究编制的青少年艺术学业自我量表各因素之间的相关在0.308-0.888之间,大部分因素之间的相关在0.40-0.60之间,具有中等程度的相关。各个因素与问卷总分的相关在0.68-0.88之间,大部分因素与问卷总分之间的相关在0.75-0.88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我们发现,因素之间的相关主要呈中等程度的相关,且低于各因素与总问卷的相关,这说明因素之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同时又较好地反映了艺术学业自我问卷的内容。因此,本研究编制的青少年艺术学业自我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四、分析与讨论
基于已有研究的不足(vispoel,1995;郭成,2006),本研究探讨青少年艺术学业自我的结构,一阶8因素二阶4因素均与理论构想完全一致。这说明,一方面青少年艺术学业自我有其自身的结构,简单套用国外大学生艺术自我知觉概念的结构可能缺乏针对性,进而影响测试的准确性。另一方面艺术学业自我是学科学业自我的一个领域,忽视艺术学科的独特性可能影响到青少年艺术学业自我结构的完整性。鉴于此,可以认为,青少年艺术学业自我结构的探讨深化了学业自我的内涵,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本研究主要对青少年艺术学业自我量表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结构效度等进行了检验。从前文的检验结果可以发现,青少年艺术学业自我量表的信效度良好,初步具备了作为优良测量工具的条件,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五、结 论
通过对青少年艺术学业自我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1)青少年艺术学业自我是一阶8因素二阶4因素三阶1因素的多维度多层次结构。二阶因素包括艺术学业成就、艺术学业能力、艺术学业体验和艺术学业行为。一阶因素包括成绩自我、抱负水平、认知技能、动作技能、愉悦体验、学业兴趣、学业自我控制、学业自我应对。
(2)本研究在理论构想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青少年艺术学业自我量表”,通过检验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评价青少年艺术学业自我发展的测量工具。
参考文献:
[1] 郭成,何晓燕,张大均.学业自我概念及其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6,29(1):133-136.
[2] Vispoel, W. P. Self-conception in the art:An extension of the Shavelson model[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95, 87:134-145.
[3] 郭成.青少年学业自我研究[D].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4] 张娓.青少年学科学业自我量表的修订及西南地区常模编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5] 陈旭.中学生学业压力、应对策略及应对的心理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Preliminary Development of the Aesthetic Academic Self Scale for Adolescents
ZHOU Hai-xia, GUO Cheng, WANG Gang
法医学的特点范文6
把法医学的基础知识学习与真实法医情景联系起来,使学生在解决法医鉴定实际问题的实践活动中探索知识,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也就是说,PBL教学法在法医学教学中应用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一个探索知识、不断学习的过程。
1.1对法医学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课程设计
教师根据PBL教学法的特点,对法医学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课程设计。教师在合理设计课程的过程中应以章节为单位,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计出既要符合法医学教学内容,又要近贴法医案例实际问题,够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法医学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课程设计的关键在于是要以问题为基础,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为目标的问题体系,这是PBL教学的关键环节之一。
1.2PBL教学法在法医学教学中应用的实施过程
1.2.1组织学习小组,创设法医案例情景,根据法医案例提出问题根据法医学学生的知识背景、专业特点及学生构成特点,将学生分为5-6人一组,并通过讨论交流每组选出一位组长。组长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小组成员收集资料、讨论问题、总结等。然后根据法医学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我们精心创设了法医案例并提出了3-4个问题。让同学讨论分析法医案例并迅速融入到法医案例情景中。当同学们融入情景后并及时提出问题,引起各小组解决问题的兴趣。1.2.2小组讨论,收集资料(1)小组交流讨论,探讨问题。PBL教学法在法医学教学中应用的特点之一就是小组交流讨论,在真实的法医案例情景展示后,提出问题。各小组根据提出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去图书馆查阅资料、上网搜寻资料、查阅文献,紧紧围绕所选题目认真讨论并记录,时间控制在2-3天内完成。在小组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一定的指导,避免小组成员讨论方向发生偏离,同时又保证讨论自由有序地进行。小组交流讨论结束后,各小组先给出解决问题的初稿,然后由小组长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对未解决的问题制定下一步解决方案。(2)收集资料,解决问题。各小组将未解决的问题汇报给教师。教导教师发现问题后,有针对性地指导各小组解决问题的方案。根据老师提供的建议,各小组成员合理分工,有针对性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材料,小组成员利用网络、书籍、期刊等搜集资料、查找答案。(3)讨论归纳,得出结论。各小组成员根据分工,带着自己的答案与本小组的其他成员进行交流讨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各小组成员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相互评论,通过多次的小组讨论,在分析-归纳-再分析-再归纳的基础上,各小组同学才可以形成解决问题的最后答案。(4)展示成果。各小组形成统一的结论后,各小组推选出一位组员,通过PPT课件的形式来展现本小组的学习成果。展示成果的过程中不仅使学生能学到更多的知识,而且能发现以前没有考虑到的问题。PBL教学法在法医学教学中应用是通过真实案例情景围绕问题展开,在PBL教学的整个过程不断强调的是,让学生们学会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1.3对各小组学习过程的反思、总结
首先,各小组反思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同时根据其他小组成果展示发现本小组在收集资料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其次,各小组互相讨论、反思,并由小组长整理成总结报告的书面材料。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学到更多知识,丰富了自己的阅历,提高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积累经验。同学们相互之间展示成果,弥补了自己某些知识的不足,把一些问题的重点和难点再一次加深[5]。最后,指导教师进行点评,鼓励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较好的小组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指出各小组出现的问题以及给出解决问题的建议,让同学们真正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PBL教学法在法医学教学中的优势
2.1PBL教学法在法医学教学中应用,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法医学知识内容较多实践性较强,因此法医学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尤为重要。而PBL教学法在法医学教学中应用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从而有利于法医学专业的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主动地自愿地学习,才会主动的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PBL教学法在法医学教学应用过程中提出具体法医案例情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当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被激发后及时提出问题,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解决问题的渴望。PBL教学法将法医学知识应用到具体的问题解决之中,当法医案例情景中的问题被解决后,学生便自然而然的学会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能力。
2.2PBL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法医学本身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然而大多数学校只是安排了法医学基础知识的教学任务,而书面的知识内容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PBL教学法在法医学教学中的应用过程中,一开始就提出具体的法医案例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融入案例情景中。然后及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与渴望,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有兴趣解决这些情景中的问题,就会变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参与解决问题。同时,各小组内的学生相互讨论提出对知识的质疑、比较、选择及分析、概括、反思等认识活动,学生之间通过各种思维和认识方式的转换最终才能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PBL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
PBL教学法的特点之一就是小组讨论,将5-6人分为一个学习小组,并且有小组长。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求小组内的成员分工合作、相互磨合、相互交流,共同分享专业知识,小组成员间只有相互配合、相互合作才能更有效的完成任务。PBL教学法在法医学教学中应用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而团队协作的能力在今后的法医工作中是一项重要的能力。通过学习交流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善于合作的人才,有利于培养合格的法医工作者。
2.4PBL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文献检索的能力
PBL教学法在法医学教学的应用过程中,要求各小组成员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来解决问题。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利用网络资源数据库查找相关文献或搜寻相关答案,这就有利于提高学生正确应用网络进行文献检索的能力。另外,到图书馆查找相关的书籍或参看相应的期刊杂志,利用文献检索找到问题有关的知识信息。最后,小组成员根据搜集到的相关信息进行讨论、筛选、总结,最终得出正常的答案。在这个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生学会正常的运用网络和图书馆资源进行文献检索,同时,也感受到了网络资源的强大,为以后工作、学习中进行检索文献奠定基础。
2.5PBL教学法促进师生沟通交流,有助于教学相长
PBL教学法在法医学教学中的应用过程中,引入法医情景案例并提出问题。并且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指导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灌输知识的教授者,而更多是和同学一样是解决问题的参与者,只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指导作用。教师会和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给出合理的建议,教师和学生良好的相互沟通。学生会在老师的建议下,积极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和相应的能力。而教师又会通过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及出现的问题及时对教学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同时教师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以便更好地解答学生的问题。所以,PBL教学法有利于教师自身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的提高,在法医学中实施PBL教学法可实现“教学相长”,更有利于法医学教学任务的顺利进行。
3、PBL教学法在法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小组讨论学生的积极性不够
PBL教学法在法医学教学中的应用虽然引入具体的案例情景,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部分学生习惯了灌输式的教学,对PBL教学法有一定的不适应,所以出现了部分学生在小组讨论过程汇总积极性不够。指导老师在PBL教学中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保证了PBL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指导教师在PBL教学开始阶段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给出合理的建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对表现积极的学生进行奖励等。
3.2教学时间紧张,教学资源不充足
法医学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并且教学任务比较繁重。PBL教学在法医学教学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课堂小组讨论和分析总结,这就使课堂的时间变得比较紧张、教学任务比较繁重。同时,法医学教学引入PBL教学法以后对教学资源的要求较高。在法医学教学资源上明显短缺,如教师数量、法医学教学标本、文献资料等等。PBL教学在法医学教学过程仅靠理论教学很难使学生学懂、学好,必须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较满意的教学效果。
3.3PBL教学效果的评价不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