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明发展理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明发展理念范文1
生态文明概念是叶谦吉1987年在学术界首次使用,他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既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之间保持着和谐统一的关系。罗伊•莫里森1995年在《生态民主》书中提出生态文明概念[7],并认为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一种新的文明形式。当代生态文明理论基础可以分为生态中心论、现代人类中心论和生态学三种类型,生态中心论立足于自然主义,把自然主义凌驾于人类之上,这样直接导致生态文明同现代人类文明对立,现代人类中心论和生态学坚持用人本主义反对自然主义,只是现在人类中心论把生态文明混同于以工业文明为基础的环境保护,而生态学则强调生态文明是超越了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形态,是对工业文明积极成果的继承,既不反对技术进步和技术运用,更不反对经济增长,更不是回归自然的状态。生态文明在哲学世界观和自然观、发展价值观和发展方式上根本超越了工业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文明的形态。十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2旅游发展方式的探索
近代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极大的物质繁荣,同时也将人类社会推进到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中。正如工业文明一样,旅游的发展带来了诸如生态环境恶化、交通拥塞、文化侵蚀与伤风败俗、旅游资本化与社区利益受损等诸多问题。针对工业化、传统旅游存在的诟病,人们开始积极探索科学的旅游发展方式,环境友好型旅游、可持续旅游、替代性旅游、软性旅游、生态旅游、绿色旅游、负责任旅游、低碳旅游、旅游循环经济、洛哈思旅游等新型的旅游消费和发展方式不断涌现。由于环境友好型旅游、替代性旅游、软性旅游、绿色旅游、负责任旅游等是生态旅游前范式阶段调整性自然旅游的提法,因此,将国内外学界主要的发展方式研究归纳为大众旅游、生态旅游、低碳旅游、洛哈思旅游、旅游循环经济、可持续旅游等类型,如B.W.David认为,可以通过先市场扩到在规范管理的有机融合路径、先规范管理再市场扩大的增量路径和政府主导可持续发展的诱导路径实现大众旅游可持续发展,舒小林从时间、空间、社会和运行方式等维度分析生态旅游、旅游循环经济是可持续旅游实现的一种方式,蔡萌、汪宇明认为低碳旅游: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明庆忠提出低碳旅游是旅游产业生态化的战略选择,马继刚等通过对传统旅游、低碳旅游和洛哈思旅游进行比较,认为洛哈思旅游是对低碳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综上所述,关于大众旅游、生态旅游、低碳旅游、旅游循环经济、洛哈思旅游和可持续旅游之间关系区别以及实践中如何选择,研究不多。这些发展方式联系区别没有研究清楚,导致旅游发展方式理论研究一直处于前范式阶段,不断追求新的“热点”词汇,实践中更是处于混沌状态,从而导致“误入歧途”或“走弯路”现象。因此,亟需对上述几种发展方式作进一步探讨。一是传统大众旅游。二战后,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不断发展,交通和网络革命产生,大众旅游快速兴起,2012年全球出国旅行游客数达10亿3500万人次。但传统大众旅游受旅游业是“无烟工业”“感觉消费”等错误的观念和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影响,导致“粗放式”,乃至“掠夺式”发展,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二是生态旅游。随着人类生态意识的不断觉醒,产生了生态旅游。根据要求的高低生态旅游可分为“软生态旅游(softecotourism)”和“硬生态旅游(hardecotourism)”,西方国家一般指“硬生态旅游”,如美国自然基金会在1990年提出生态旅游是以自然为基础,为学习、研究生态,欣赏、享受自然风光等特定目的而到干扰比较少或者没有受到污染的自然区域所进行的旅游活动。由于生态旅游既关注自然生态环境的保育,也要自觉地接受文化知识的洗礼,因此生态旅游成为只产生有限的废弃物的环境友好型旅游。三是低碳旅游。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2003年英国政府在《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中首先提出“低碳经济”概念。随着低碳概念的深入人心,低碳旅游的发展方式应运而生。低碳旅游是在旅游过程中,充分利用低碳技术装备、交通运输工具和旅游接待设施,营造富有高碳汇功能的自然生态景观环境,获得更佳的旅游体验与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实现“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四是洛哈思旅游。洛哈思旅游是一种来源于反消费主义的思潮,是后现代社会对享受型传统旅游的一种反思,其以个人健康和家人健康为出发点,重点在人,同时兼顾社会责任。五是旅游循环经济。旅游循环经济是基于循环经济理论,在旅游区内的工业、农业、第三产业与旅游业之间形成生态产业链和闭合循环网,最终实现旅游区域的零排放和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或可持续利用。六是可持续旅游。世界旅游组织认为可持续旅游是“在维护文化的完整性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满足人们对经济、社会和审美的要求;它能为今天的主人和客人们提供生计,又能保护和增进后代人的利益并为其提供同样的机会”,就其社会观而言,强调公平分配,以满足当代及子孙后代共同的基本需求;就经济观而言,强调持续,主张地球自然系统自身承载力范围内的持续经济增长;从生态观来说,则强调和谐协调,主张“天人合一”,即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六种旅游发展方式由于产生的背景的差异,它们对环境关注的时间、空间、社会、运行方式、价值目标以及监测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如表1所示。第一,从时空和社会维度来看,一是传统大众旅游、生态旅游、低碳旅游是关注旅游景区、景点和旅游活动等微观层面;旅游循环经济和洛哈思旅游延伸到旅游及相关的经济领域,时间段也延伸到一代人或几代人,从系统经济的高度和广度将环境保护引入旅游发展运行机制、旅游发展运行纳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侧重中观和微观。而可持续旅游则从整个人类文明延续、全球空间范围和全部社会系统的宏观层面,关注旅游的所有方面。二是大众旅游、低碳旅游、生态旅游、旅游循环经济主要从目的地角度研究,生态旅游强调了对旅游者的环境教育,洛哈思旅游则是从旅游者的身心健康视角进行研究,可持续旅游是综合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进行研究。三是可持续旅游侧重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统筹协调发展,而大众旅游侧重的是经济发展,生态旅游、低碳旅游侧重环境保护,同时生态旅游强调社区参与、游客教育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也兼顾环境、社会和经济统筹发展,因此受到最的广泛关注,如图2所示;旅游循环经济侧重经济和环境的协调,洛哈思旅游则侧重“以人为本”和环境协调。但后五者都缺乏对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的强调。第二,从宏观经济学经济类型和目标价值来看,大众旅游、生态旅游、低碳旅游、洛哈思旅游分别以企业、生态环境和人等部门利益最大化角度分析,属于分权经济,容易产生“公地悲剧”;大众旅游和洛哈思旅游是以人类中心作为价值目标,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则是以生态中心为目标价值,而旅游循环经济和可持续旅游则从整个社会所有部门利益最大化角度进行分析,属于计划者经济,计划者经济是最优的,同时,它们兼顾人类中心和环境中心目标;第三,从运行和监控方式来看,大众旅游按照传统的发展方式,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和满足市场需求,而其他旅游方式一是运用生态设计、低碳技术、循环经济等理念措施,不同程度控制旅游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二是采用环境承载力、生态足迹、碳排放、构建指标体系等方式进行测定监控,但在当前中国旅游管理体制与美国国家公园管理体制差异较大,环境承载力工具仍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而指标体系则存在操作性差的问题,生态足迹对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社区参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等方面不能体现,随着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开始试点,只有碳排放测定逐步走向操作层面。对比实现人、自然与社会和谐,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生态文明建设,传统大众旅游可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和满足市场需求,但对环境、资源以及旅游体验质量等都有较大的负面效应;生态旅游无论按照“硬生态旅游”还是“软生态旅游”的要求,对生态环境保护无疑起到积极作用,但在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消费群体和旅游体验空间指向有很大的局限性,只能做出边际贡献,尽管这种贡献很重要,但如果缺乏管理,或者管理不善,它所产生的问题可能比它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多①。低碳旅游以环境为中心,以减少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为重点,注重旅游发展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旅游循环经济是涵盖旅游的开发活动、旅游活动六大要素和旅游区的工业、农业等各类社会活动,并以各种新型技术为支持,用法律法规作保障,实现再思考、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和再修复五原则的旅游发展模式。二者把旅游发展、资源消耗与环境保护、社会就业等有机统一起来,从三维分离的发展走向三维整合的发展,但在人本主义关怀和文化可持续发展方面关注不足。洛哈思旅游从旅游者视角以人的健康为本,也注意协调环境,但对目的地的社会、文化可持续发展不够重视。可持续旅游是一个政治、经济、技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更多地偏向于理论集成和导向。因此,以上六种方式中的任何一种发展方式都存在一定的不足。
3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SCELL旅游发展方式
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积极成果的继承,既不反对技术进步和技术运用,更不反对经济增长,更不是回归自然的状态,甚至认为没有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就不会有生态文明[27]。基于生态文明理念对旅游发展方式的选择,要对人类中心理论基础的大众旅游和生态中心理论基础的“硬生态旅游”进行反思,不断扬弃。而低碳旅游、咯哈思旅游、旅游循环经济和可持续旅游较好的体现生态文明理念。从操作性来说,大众旅游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和满足民众需求,体现以人为本,操作便利,但是负外部性明显;生态旅游、旅游循环经济和可持续旅游采用生态足迹、环境容量等进行测定监控,产生正外部性和增加运行成本,与洛哈思旅游一样限制民众需求,也缺乏强制性措施;低碳旅游则因可以根据能源消耗,测定出碳排放,根据《京都议定书》和《哥本哈根议定书》进行强制性节能减排,可操作性强。因此,笔者认为,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旅游发展方式应该是SCELL发展方式。SCELL发展方式是指在宏观层面基于战略角度以可持续旅游(sustainabletourism)为发展方向和理念,中观层面基于区域层面,大力发展旅游循环经济(circulareconomyoftourism),推动区域产业融合生态集群发展,微观层面基于市场主体企业和居民(游客)积极开展生态旅游(ecotourism)、洛哈思旅游(LOHAS:lifestylesofhealthandsustainability)、低碳旅游(lowercarbontourism),SCELL发展方式是一种科学发展、融合发展、和谐发展、公平发展的方式,是一种呵护自然生态和文化、彰显人本关怀、坚持公平正义、凸现科学与伦理的文明发展方式,同时操作切实可行,是实现以人—地关系为核心的人口、社会—文化、经济和资源—生态环境“四维”结构的统筹发展,动态协调,进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如图3所示。
3.1宏观层面:可持续旅游可持续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发展哲学,是旅游业发展中的一次质的飞跃,是对传统旅游发展方式的根本性“扬弃”,是人类社会的行动纲领,是旅游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因此,在宏观层面,一是以《旅游法》等政策法规形式规定可持续旅游作为引领旅游科学发展的方式,尽可能从制度上保障人与自然、当代人之间、代际之间的公平,如我国《旅游法》规定:“旅游业发展应遵循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依法合理利用旅游资源”,但缺乏旅游目的地当地社区居民的保护规定。二是为了更好地把握可持续旅游的状态和趋势,增强操作性,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完善和构建因地制宜、操作性和权威性较强的可持续旅游指标体系。三是加强顶层设计和可持续战略治理,形成一套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激励和工具。如酒店餐饮行业普遍实行比工业更高的水电价格,虽然加重了企业负担,但这是资源市场价格不低于自然资源和服务成本的市场化手段,是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的趋势,还应继续完善碳(污)排放交易制度、循环经济法规、财税支持制度、社会公众参与和监督检查制度等。
3.2中观层面:旅游循环经济中观层面积极发展旅游循环经济,该层面已基本进入实质操作层面。由于旅游产业内部和外部具有高关联性,因此,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基于相互依赖、多学科、自然为本、政治与权利为前提的多产业融合的集群循环方式,主要包含循环型、集群化、融合化和制度化四个方面的发展。首先,循环型发展。企业在自然和社会系统的承载力范围内,在政府制度的引导下,遵循“5R”原则,形成包含一、二、三产业的,以居民洛哈思消费体系和废弃物回收系统为核心的闭合生态循环产业发展链,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和废弃物排放的最小化,统筹旅游开发与保护关系。其次,融合化发展。一方面,积极围绕旅游发展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提高工农业以及服务劳务的附加值,丰富旅游商品和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工业、农业以及第三产业也是很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甚至是生态旅游产品,可以区域工业、农业的实现“双收益”和“精明增长”。第三,集群化发展。区域旅游在旅游产业内部和外部,以重点景区企业或集团为核心,形成前向、后向以及横向经济利益产业链体系,实现集群化发展。第四,制度化发展。由于旅游循环经济系统性、复杂性、高关联性和正外部性等特点,要求压迫制度化发展。(1)在政府的主导下,在一定的区域或者城市层面,通过金融、财政职能、公平分配、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公共产品等制度体制建设,培育绿色消费的游客及社会消费体系,尤其培养消费者(旅游者)洛哈思消费价值取向,引导旅游产品开发建设。(2)利用现代电子商务管理手段,严格把旅游开发和旅游活动控制在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的承载力范围内,根据旅游资源特色进行保护性开发旅游产品,如贵州石板房和夜郎谷充分利用贵州喀斯特地区石头资源优势,形成特色旅游产品;(3)在对旅游资源有偿使用前提下,对破坏的旅游资源和环境必须进行修复补偿建设。(4)旅游活动包括旅游业生产和旅游者的消费,要严格按循环经济理念进行生态化开发和发展,并从“硬件(基础设施)、软件(管理制度)和心件(心灵文化)”三方面加强对生产者和旅游者的管理和宣传教育,如利用儒家文化“天人合一、克己复礼”、道家养生、岜沙苗族树木崇拜、丽江东巴文化中人“崇”与自然“署”兄弟关系等生态文化和生态伦理从心灵深处感染和熏陶旅游者和旅游经营管理者。(5)借助科学技术力量和付费机制,建立污水、垃圾等收集分类回收处理基础设施体系,如引入恰当的废弃物付费机制,平衡回收处理服务单位收支,形成市场化运行,从而达到鼓励采用沼气、蚯蚓、微生物等技术减少废弃物或者增加回收利用的效果。
3.3微观层面:生态旅游、洛哈思旅游和低碳旅游生态旅游、洛哈思旅游和低碳旅游是可持续旅游、旅游循环经济的具体方式,分别强调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天人合一”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和社区参与,游客的健康与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目的地的节能减排,具有操作性强的特点。因此,在微观层面,需求链上要对游客和居民倡导洛哈思消费方式,供给链上各企业的各环节进行生态化、低碳化设计,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处理好企业、社区居民和游客关系,实现需求与供给两条链生态化对接,最后通过碳排放进行监测考核管理。第一,消费方式洛哈思化。微观层面的消费群体既含生态旅游和洛哈思旅游群体,也包含普通游客和社区居民,尤其是后二者的可塑性比较强,需要各方面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引导消费方式洛哈思化:一是通过政府执法宣传、社会文化引导、企业导游和社区居民以身作则等社会合力潜移默化游客;二是即使游客可能花费更高价格消费洛哈思产品,但游客也是情愿花钱买健康、花钱买绿色;三是通过积分、抽奖等手段激励洛哈思消费。第二,生产和经营方式生态化和低碳化。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以逐利为目的的,因此,要引导旅游及相关企业运用市场机制生产生态化和低碳化,迎合洛哈思旅游市场需求。生态(低碳)旅游企业获“利”方式:一是采用“生态(低碳)旅游认证(品牌)+科学技术(把科技与当地社区传统生态文化、解译系统相结合等产品创新、节约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效率)+绿色健康环保(营销)”三大与大众旅游不具有的“法宝”吸引游客。二是生态(低碳)旅游认证企业争取国家财政补贴或税收优惠等生态补偿。三是生态(低碳)旅游景区通过碳排放指标出易获利[28]。第三,社区参与文化传承保护。随着旅游开发的不断深入,高级别的生态观光型旅游资源开发基本完成,文化旅游因其创新、创造性强将成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而社区居民是当地文化的载体,扮演者继承者、保护者和传播者的角色。因此,一是通过股份制(资源要素参股)保障居民稳定收益,提高其参与积极性和文化被同化、异化的抵制力;二是信息透明化经营管理,提高居民参与和监督水平;三是在法律、保护区、生态博物馆的基础上,运用舞台化真实性理论利用文化,实现对文化更好地保护。第四,预警化和碳排放监测管理。旅游景区根据规划所确立的承载力,与售(检)票系统连接建立绿、黄、橙、红不同等级的预警系统和预警机制。碳(污)交易是今后发展的趋势,旅游企业尽早根据国家发改委2013年《首批10个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和上海配额分配实践,积极进行碳排放监测管理,逐步开展碳(污)交易。
4结论
文明发展理念范文2
【关键词】水资源 可持续发展 昆明 城市化
【中图分类号】TV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9-0187-03
一 可持续发展下的城市发展理念
发展作为人类社会的主题之一,在人类早期的发展中,单指经济发展这单一的内涵,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现代意义上的发展,其内涵变得更加丰富和多样化。作为发展的可持续化,从“经济增长论”到“增长极限论”再到“可持续发展论”,体现了人类社会对当前社会发展中的探索和深刻的反思,并试图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综合和动态的角度进行协调,并以这几者的相互关系协调发展,作为发展的目的,促使社会更加健康地发展。
作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延伸之一,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20世纪下半叶,特别是在罗马召开的世界粮食会议中的呼吁:要对水资源进行“没有任何没有破坏作用的开发”。而从近几十年来的各国社会发展的现状得出:只有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才能使人类社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前提下,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达到最小。而昆明在当前社会经济生活极速发展的今天,怎样使其水资源在可持续利用的理念作用和影响下,以解决水资源问题所产生的突出矛盾,理所应当地成为昆明发展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
二 昆明水资源和利用现状
1.昆明的水资源现状
从昆明的区域位置来看,昆明市位于云南省中部,属云贵高原区,地域分属长江、珠江、红河流域的部分,处于普渡河、小江、牛栏江、南盘江、扒河分水岭地带,河谷纵横交错、山峦重叠,地形变化大,水汽通道与河谷走向一致,形成局部小环流天气系统,造成降雨空间分布不均匀。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77~1140mm,其中,滇池流域925mm,普渡河980mm,小江1140mm,牛栏江上段1044mm,南盘江中游982mm,红河支流上段877mm。昆明市境内河流水量来自大气降水补给,其年内、年际以及空间分布与降雨一致,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总量为73.1亿m3。与云南省的人均水平对比而言,昆明市的人均水资源量,仅相当于全省的1/5,以昆明市目前700万人口来说,人均水资源量不到300m3,是全国十四个严重缺乏水资源的城市。而自2010年开始的云南大范围旱灾和局部旱灾,使昆明的水资源可利用的总量更加紧张,如承担昆明马金铺片区的柴河水库,到2011年年末,水库的蓄水总量仅有175万m3,比以往同期减少了120万m3,而到2012年3月,水库仅有72万m3,低于水库设计死库容96万m3,给昆明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影响,仅2010年,昆明市农业损失就达6.7亿元。
2.昆明的地下水资源现状
昆明市的地下水资源存在着更大的隐患。有关统计资料中表明,以中国地下水资源作为比较,全国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面积约914.97万平方千米,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面积总量为9234.72亿m3/年,平均补给模数为10.09万m3/平方千米,而云南为地下水补给中等区,单位面积地下水补给资源量为10万~20万m3/平方千米。从中不难发现,云南省还是开采潜力较小区,地下水开采潜力1万~5万m3/平方千米,只可适度开发利用地下水。
但是,从2009年得出的昆明市地下水资源的资料表明:昆明主城区关上、南坝、海埂路沿线、安宁温泉热水井开孔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有4个,最高达每平方公里8.6个,孔间距最近的只有50m,水位每年下降1.25m以上,最高达2.48m。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安宁温泉每年水位下降1.2~2.48m;地下冷水过度开采引起翠湖干涸,海源寺、蝙蝠洞泉、黑龙潭等名泉一度断流;茨坝机床厂地面塌陷1~2m。翠湖等地区发生地面塌陷、马街地区地面开裂、建筑物遭到破坏;北教场、杨方凹、关上、义路村等地区地下水位下降累计超过30m,最多达51.77m。经昆明市水利局调查,昆明全市共有地下深水井1418口。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开采使用的地下水已占了1/3左右。据统计,昆明每天约有30万m3的地下水被开采出来。特别是从2010~2012年的三年大旱,云南省的地下水已被严重开采,另一方面连续三年的大旱致使云南省的地下水得不到应有的补给,至今,滇池水位比正常年份降低了33cm。
因此,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昆明水资源不仅从总量上和分配上都存在着日趋严峻的短缺问题,并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昆明市城区规模的扩大和随之而来的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水的排放不断增加,使昆明区域内的水体污染严重加剧,两种情形叠加在一起,从而使昆明水资源总量进一步减少。
三 昆明水资源之困
作为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昆明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水资源短缺所产生的一系列困境,给昆明在寻求进一步发展的现实和未来中,带来了相当不利的影响,其发展中之困局笔者分析如下几个方面:
文明发展理念范文3
1.1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于指导各地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同时规划的制定将生态文明理论与地方实际情况有机结合,从而形成较为系统和完善的生态文明规划建设体系,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建设。
1.2巩固生态建设成效,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早期开展生态省建设的几个省区,依靠环境资源的独特优势,把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生态产业的发展、生态文化的弘扬和普及有机的结合起来。几年的实践证明,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条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三赢”的有效途径,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将生态省建设提高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指导生态省建设,既巩固了生态建设的成效,同时也提升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1.3高起点、高标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生态文明的理念,高起点、高标准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用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统领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贵州省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通过建设生态文明,为贵州省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重要的动力;通过建设生态文明,激发全省各族人民保护青山绿水、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生态产业和资源节约型产业,为贵州省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实现了现有文明的整合与重组,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2生态省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省建设起源于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不可持续性的反省,本质上还是一种以满足人类需求为先的发展理念,没有把自然看成价值主体,是一种以物质文明建设为主要目的的发展方式,其理论指导思想具有明显的局限性,理念落实在对过去发展模式的否定上和遗留问题的整改上,并没有从根本上形成一种解决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协调融合的综合体系,发展维度停留在现时性上,未充分考虑未来性,同时许多生态省建设口号响亮,但是践行不足,“生态”二字没有得到体现,因此,生态省建设迫切需要寻求先进理念的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种人类迫切改变自身发展需求以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文明理念,它指导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等,是拥有充实内涵的理念,不仅关注人类本身,更体现出自然的主体性,不仅充分考虑到当前的发展,也为未来后代子孙的发展提供了永续动力。因此,在生态文明理念的的指导下推进生态省建设,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3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建设生态省的对策建议
3.1在生态文明理念下转变生态省观念
(1)进行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实施生态文明团队活动实施方案,在全省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机关、企业、学校、社区、村镇创建评选活动,通过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对广大群众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使人们自觉地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同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2)开展生态文明学习活动。开办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专题讲座,定期邀请生态环境研究专家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主题报告,动员各部门人员认真学习;普及生态文明建设读本,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了解和学习生态文明知识,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并对生态经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进行总结,提出对策建议;成立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研究中心,开展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循环经济、旅游经济等方面的研究。
3.2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建立生态省生态经济
(1)搞好生态环境建设。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安全体系。确保水源水质,减少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实施水体生物净化工程和生态修复工程,保证居民饮用水安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对企业进行清洁能源改造,严格控制机动车排气污染,为居民构建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搞好林业绿化工程,进行绿色通道建设。
(2)推进生态经济建设,建立三大生态产业体系。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延伸生态农业产业链,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采用清洁能源,进行绿色建设,开发环保产业,大力开发和推广先进适用技术,进行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重点推进生态服务业,建立生态服务业行业标准,贯彻落实生态文明理念。
3.3在生态文明理念下推进生态省体制转轨
(1)建立健全生态文明相关法规保障体系。针对当下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无法可依或者是法律依据不明晰的问题,全面建立健全地方性法规、政府行政规章、政府规范性文件等法规保障体系,依靠法律的强制性规范生态省各项工作的展开。
(2)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生态文明理念下生态省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目前我国在环境治理、产业转型等方面不断的创新体制机制,以期加大建设力度,提高建设成效。但是在生态文明理念下转变当前发展格局是个长远且艰难的任务,必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的进行体制转轨和机制更新,形成阶段性的体制机制良性更替,又好又快的实现社会转型。
(3)推进机构调整,建立服务型政务中心。地方机构办事能力和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先进观念推行的成败。因此要调整当前不合理的机构设置,转变政府开展工作的理念,推行服务型的政务中心,公开、公平、公正的处理生态建设、经济发展、人民生活间存在的矛盾,从人民、社会、自然的角度考虑利益分配机制。
(4)鼓励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三方良性互动,确保生态文明落实。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充当的是引路人的角色,要鼓励民间生态组织、环保技术创新企业的建立,完善公众监督体系,实现三方互动,逐渐转变为以社会组织为主导、政府保障运行、广大人民监督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体系。
3.4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实现生态省社会转型
(1)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加大生态文明宣传力度,鼓励各单位、家庭树立生态文明的新型消费方式和生活理念,倡导进步的生态意识、进步的生态心理、进步的生态道德,体现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价值取向,从身边做起,从自身做起。
(2)为建成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新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注重于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生态文明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这就迫切需要建立有效且公正的利益分配制度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从关系人民切身利益和长远发展的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五大方面着手,改善现有不公平的社会状况和不完备的社会体制。
4构建生态省建设的保障体系
生态文明理念下推进生态省建设离不开国家及各地区的资金、组织、技术支持,编制生态省建设规划,应充分考虑包括机制保障、组织保障、政策保障、法制保障、科技保障、管理保障等在内的保障体系,使之更加完善,从而促进生态省的进一步建设。各省市区在做好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应加强区域合作。
文明发展理念范文4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理念 变革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同志在十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没有生态文明建设的开展,社会文明进步就没有了后续优势和发展潜力。而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社会形态的深刻变革,它涉及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价值取向、行为规范、道德标准等各方面的重新认识以及观念的变革和重塑。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理念,必然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方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拥有什么样的生态理念就显得极为重要。旧有的生态理念已不能适应生态文明新时代,必须对其进行变革和重塑。
一、生态文明必须以先进的生态理念为指导
文明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关于某类内容长期所形成的理念、知识、技术和调整方法等等的总和。一般可分为:(1)物化的层面,指这种文明通常以某种物化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法治文明中法庭的设计、法袍、法槌等等;(2)制度的层面,指这种文明表现为与传统相关的各种具体制度,有些制度是继承下来的,有些是舶来、移植的;(3)理念的层面,指人们思想意识中关于此类内容的种种看法。理念是一种文明中层次最高的东西。就算我们舶来最好的物质、制度,如果理念跟不上,人们不去自觉遵守、护卫,这些物化的形式和制度很可能成为“死法”,变成僵硬的、被随意修改的甚至渐渐被遗弃。就如法学上的一句谚语--“徒法不足以自行”,没有人们自觉的遵守、执行、护卫,制度只是纸面上的文字。而要人们自觉服从、护卫这些制度及制度所做出的价值选择,前提是人们思想深处必须要有相应的理念。
生态文明建设也一样,必须要有先进的生态理念作指导。没有先进的生态理念,我们舶来再好的制度,投入再多的人财物,也只是枉然。首先要求人们解放思想,经历彻底的观念和行为的双重变革,不仅在思想上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而且要让正确的生态理念成为全社会的一种科学、进步的文化。只有具备较强的生态理念,才能从思想深处真正理解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理解善待自然就是善待人类自己;才能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多种复杂而又相互依存的关系。将正确的生态理念转化为全民自觉意识和共同行动,才能促进生态文明社会的建立。可见具备正确的生态理念是生态文明社会的主要标志之一。
二、生态文明建设中生态理念的变革
现阶段人类面临着严峻的生态危机,导致这一危机的原因是复合的,既有制度层面的原因,也有价值层面的原因,就其本质来说,主要是价值层面的原因。社会发展进程表明,每一次生态运动都是对旧的理念的革新,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必须对旧有的生态理念进行变革和重塑,必须要有新的、先进的生态理念来推动。
什么是先进的生态理念?与现在根植在大多数人意识里的生态理念又有什么区别?本文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中应该树立的生态理念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种理念的变革:
(一)伦理观念必须生态化 。
人类一度以为自己是生物圈的中心,是“万物之灵”,万物皆为己准备,皆应为己所用;只有人类具有内在价值,是唯一的伦理主体和道德人,其道德地位优越于其他物种,其他存在物都无内在价值,仅具有工具价值。即人对一切事物的价值评判标准都是以其能否满足人的欲望为基准,由此延伸出其是否有利于经济发展以及是否能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并以此来判断事物的价值。这是工业革命时代根植在人们思想深处的沉疴。
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日益加剧,这种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被认为是导致这一危机的罪魁祸首。以动物权利(解放)论、生物中心论、生态中心论和深层生态学等为代表的非人类中心主义伦理学对人类中心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作为这些运动的成果,权利主体和道德共同体的范围从人类扩展到动物、再从动物扩展到植物和所有生命共同体,进而扩展至大地、岩石、河流乃至整个生态系统。
从思想史的角度看,这可以算是一次革命,是从人类中心主义伦理学到生态伦理学的革命。非人类中心主义所主张的“道德应包括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视为一种由伦理原则来调节和制约的关系,认为大自然拥有权利。正如美国学者C·胡克在《进化的自然主义实在论》中所指出的:“科学的最大成就也许就是突破了盛行于我们人类中的无意识的人类中心论,揭示出地球不过是无数行星中的一个,人类不过是许多生物种类中的一种,而我们的社会也不过是许多系统中比较复杂的一个。” 今天生态主义者为解放大自然、废除“对地球的奴役”而奔走呼号。我们应该深刻意识到把人类由大自然的主宰变为大自然的普通公民更为合理,摒弃狭隘的人类中心论和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的二元论陈旧观念,确立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观念,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提供伦理观上坚定的支持。
(二)经济发展观必须生态化。
生态危机无疑是传统的经济与环境之间矛盾激化的产物。从生态文明的角度反思传统的经济模式,在工业革命及其经济现代化的过程中采取了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和速度、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模式。传统的经济严重依赖自然资源,却片面、自私地把生态系统看作是独立于经济系统之外的向经济系统输入能量和物质的源泉,漠视生态系统承载容量。其主要的指标国民生产总值、经济增长速度、利润等只计算对大自然的掠夺性经营中所获得的价值,而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对未来的增长所带来的危害抹去,不计算与经济产出相关的自然资本的消耗。传统经济走的是一条高耗费、高污染发展路子。面对自然资源严重不足、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生态平衡遭受破坏、各种疑难病症不断出现等情势,人类提出并开始探索人与自然、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的新模式。
生态经济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首先,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既要遵循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规律,又要遵循社会经济的客观规律;其次,在发展经济过程中,生态平衡的自然规律与社会经济的客观规律的作用和影响不是互相孤立的,而是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共存的和相互协调的关系;再次,在发展经济过程中,要遵循“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这一生态经济规律,它是指导人们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一个基本规律;最后,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关注的是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法治理念必须生态化。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法律,往往是具有强制力的,是一种支配、处理或规制其他对象的强大力量,强制人们“为某种行为”、“不得为某种行为”。然而,人们对法制的这种熟悉却只是反映了法制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其全部特征。
法学的一个基本判断是: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作为产物它是被产生它的社会条件决定的。人们所看到的法律的决定力不管多么强大,不管是表现为摧枯拉朽,还是表现为固若金汤,都是在被决定的舞台上的表演 。
我国之所以推行计划生育,这是由我国的人口状况决定的。在人口的增长超出了国土和资源的承载力时,国家就不得不采取限制生育的措施。现在人们又开始建议放宽计划生育政策,也是由目前生育率相对较低、人口老龄化严重这一社会存在决定的,是存在创造了与之有关的法律,而不是法律创造了物质存在。
今天我们建设生态文明,是在遭遇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后才被提出来的。恩格斯早就提醒过那些醉心于建造物质文明的人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恩格斯所预言的“报复”是由不可移易的生态规律决定的。生态是自然规律运行的结晶,是大自然千百万年不断演进的成就。人类作为自然的产物注定不能脱离生态条件的支持,而人类以往的开发活动却每每破坏自己所无法脱离的生态条件。最终人类拗不过自然规律,只得服从。生态文明说到底就是要服从自然的约束,尊崇自然规律。人类接受了生态文明,尽管接受得并不情愿,也就接受了服从。在这种文明形态下,不管是政治建设,还是经济规划,还是道德信条,还是法律规范,都不得不有所忌惮,不得不有所依从。
生态文明下的法律乃至其他规则都应当是适应性的法律、规则,是适应生态规律的法律、规则。
只有以上几种理念生态化了,形成了正确的生态理念,并外化成我们保护生态的行为,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大业才有可能实现。
注释:
指伦理观念朝着有利于生态保护的方向发展的趋势.下同.
邱仁宗著.国外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67页.
文明发展理念范文5
服装的发展历程,是社会文明变迁的一个重要的展现形式。在原始文明时期,人们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穿着动物毛皮和树叶,这一时期的服装材质都是直接来源于自然界。在农业文明时期,出现了棉麻丝毛等天然纤维服装,并且通过极少的剪裁制成服装,最大限度地减少材质的浪费。受中国传统道、儒观念影响产生的“天人合一”思想催生了一种独特的设计观念,把服装看作自然界的一个部分,从一个宏观整体的角度去考虑服装设计。服装并不应该仅仅考虑人的需求,而是要同时根据自然界中环境、季节、材质和裁剪方式的变化等去进行思考设计。所以在这一时期的服装都是遵循着自然规律而发展演变的,服装、人与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协同发展。通过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服饰材料从天然纤维扩展到化学纤维,服饰造型也更加多变。这一时期是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阶段,服装的染料和面料对自然产生了巨大破坏和污染,服装从与自然协同发展的状态转化成利人主义和对环境的索取与破坏。从服装这一演变史中,可以看出,不同时期社会文明形态的发展,对服装设计所产生的影响都是不同的。在工业文明时期,人类迅速发展对自然造成巨大破坏所导致的一系列社会危机,迫使人类开始思考解决方法,提出了人类应该进入一个新文明时期,用新的社会伦理形态去发展。因此,提出了生态文明,而设计领域中关于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慢设计的提出。
慢设计和生态文明是近年来提出的新的理论话题。慢生活源于1986年意大利专栏作家CarloPetrini在罗马发起的慢食物运动。为抵制快餐,保护当地传统食品。自此“慢运动”在欧洲拉开序幕,“慢”开始广泛涉及各个领域当中,并产生影响。慢设计并不是字面所显示的意义,相对来说是一种更加积极意义上的快速发展。AlastairFuad-Luke的论文中提出:慢设计是为了平衡个人的需求、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的整体利益。目前,被世界公认的“慢设计”定义,是指因人类文明发展过快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进而对当前设计模式的重新思考,力求用“慢设计”改善商业化快设计模式的弊端。而生态文明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在卢风等人撰写的《生态文明新论》一书当中提出生态文明的维度是很宽泛的,它包括生态文明的理念、语言、艺术、风俗、制度、技术和器物。服装设计属于生态文明的艺术范畴。慢设计理念就是在设计服装时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达到人、服装与自然环境适度和谐的状态。所以在对本质的追求上慢设计和生态文明是有一定联系的。在生态文明这一新的社会形态下,慢的设计理念可以更好地促进服装的发展,从而使服装能够在满足人体的需要的同时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以慢的设计理念,慢的生活态度和慢的思考方式去诠释在生态文明这一新的时代背景下,服装的一个未来发展方向。
2生态文明背景下的“慢设计”在现代女装设计的应用影响分析
2.1慢设计对服装设计理念的影响
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向生态文明社会转变,是对待人与自然关系上的进步。解决环境等社会问题仅仅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改进是不够完全的,应该树立新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才能逐步解决问题。而生态文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觉悟所产生的新理念。其二是这种新理念所派生的人类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价值观和行为修养。慢设计的要求提到促进行为改变、社会文化转型、设计为可再生环境利益和健康。在设计领域,慢设计所体现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很好的协调了人、服装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2.2慢设计对服装设计造型风格的影响
慢设计起源于保护传统美食的慢食运动,所以它的一个主要的特征就是民族性、本土化。慢设计服装的造型风格更加注重民族特征,体现民族文化价值。渔品牌以对生活的憧憬,将东西方文化进行融合,用真实的方式传播东方文化,并始终洋溢着以人为本、顺其自然的精神内涵。正如那个慢字给人带来的那种缓慢的、轻松随意的感觉,慢设计的另一种造型风格就是自然随意、温馨淡然。它不突出,但在设计师深思熟虑后,使细节之处充满创意。无印良品是慢设计理念的主要代表之一,它将慢的理念融入不同的生活用品中。无印良品设计的系列产品简单朴实,却在细节处注入了对人性和自然的关怀。它简单到不见丝毫装饰的产品上却展现了无穷的魅力。它设计的一款可随着穿着者身高进行裁剪的雨衣正式展现了它的设计理念。
2.3慢设计对服装设计面料选择的影响
生态文明中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良性循环。而慢设计要求之一是可再生环境利益与健康,所以慢设计的服装面料多选择天然环保或可再生、循环降解的材料。近年来,服装界掀起了复古潮流,不单单只是风格的回归,服装的材质也由化纤回归到自然环保的天然纤维材料。各个品牌的服装都淡淡的蕴含了慢的味道。
3结语
文明发展理念范文6
生态价值观是一种互利型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所寻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共同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这种价值观要求生态化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要求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以期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系统的互惠互利、共生共荣和协调平衡。而工业文明的价值观是一种极端功利型的思维方式,显现了人类最大限度地谋取个人的、眼前的利益的景象,凸现了人类中心主义。这种互利型的价值观认为,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的自然前提;人类的命运与自然生态环境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珍惜是可以保持一定程度的一致性,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两者也并不总是矛盾,两者也具有可协调性;并且从长远来看,生态价值重于经济价值应是人类的理性诉求。生态伦理观不仅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而且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关注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研究和实践,这种生态伦理观,通过一种全面的,非强制性的手段来激发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进而能自觉调节人与他人之间的利益冲突,自觉调节人与自然系统的交换,进而为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和谐关系奠定坚实基础。而工业文明时代伦理学更为关注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道德研究和实践。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和遵循生态学的规律,地球就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它既包括了自然生态系统,也包括人工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多层级的动态系统和开放系统,在这个大系统中,人类社会及其活动是整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人类只有认识和利用生态系统的规律,才能够在系统中生存和发展。人类的命运是与生态系统的命运紧密相联,整个生态系统的利益包含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利益,并在人类利益之上。因此,有必要在伦理的层面上尊重自然,善待自然。[3]生态世界观、价值观和伦理观具在内在的统一性,三者相辅相成,协同作用,共同构成了人类生态文明的理念。这种理念要求人们在“天人合一”世界观的视域中,确立人与自然之间互利型的价值观,在这种价值观的作用下,关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道德研究和实践。同时,这种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形而上的层面,要付诸于实践,在实践中产生作用和影响。只有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确立了生态文明的理念。党的十七大指出,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有必要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4]在生态文明的两型社会建设中,要开展多维度多层次的宣传教育,宣传有关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相关政策和法规,倡导生态文化,形成生态文化风尚,使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只有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才有可能使发展模式、消费模式实现根本性变革,生态文明的价值取向和现实诉求才可能真正实现。
生态文明内容的系统性:生态化发展方式、消费方式与生态化人格的统一
生态文明建设是伟大的系统工程,在生态化核心价值理念构建的基础上,在具体推进的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不可或缺的三个方面是: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化、消费方式的生态化和人格的生态化,这三个方面紧密相联,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如果说核心价值理念的构建居于灵魂的地位,那么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化居于基础的地位,消费方式的生态化居于牵引的地位,人格的生态化则是归宿。总之,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其实现任重而道远。[5](封面)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以前的“增长”转变为“发展”,“经济增长”方式更为注重的是经济的一维性,而“经济发展”注重了包括经济在内的多维度,开始强调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的同步进行,将两者放在一个系统内进行决策,也就是说,经济发展不仅考虑要素结构、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区域结构和城乡结构的变化,还考虑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因素。实现新时期新的经济发展方式,要求注重经济发展方式所涉及的系统工程,不仅有经济数量的增长,还应包括经济结构的改善和质量的提高,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要修正工业文明的弊端,以实现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6]。要切实实现这一目标,就要积极践行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致力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与升级,同时还必须制定和完善环境经济政策。[5](p188-306)消费是生命存在的前提,人的消费欲望的满足最终都转化为对自然界的压力。认为,消费不仅是个人行为,更是社会进步的调节器,消费方式是社会文明的表征,是社会文明的晴雨表。[5](p545)
人类社会的消费方式经历了从古代原始社会的弱生型消费,到农业文明时代的基本生存型消费方式,到了工业文明时代,消费主义盛行,消费主义不是为了满足人的基本需要,而是将消费作为人生的根本目的和体现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以追求新、奇、特的消费行为来显示自己的身份和社会地位[8]。消费是为了满足人的某种需要,在工业文明之前,人们消费表现为对产品使用价值的需要,在工业文明下,消费者的消费更多的是按照生产经营者设计的消费方式和消费对象进行“无意义”的消费。不止如此,以第二产业为主的工业文明还导致了消费社会的生活方式是:“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由工业文明所导致的消费方式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同时也是政治伦理问题,是关系人类社会是否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随着资源、能源和环境危机的出现,呼唤消费方式的生态化。消费方式的生态化要求“合度”、“合宜”、“合道”,应大力倡导适量消费、绿色消费和优雅消费。[5](p584)人是文明发展的主体,人的全面充分自由发展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归宿。人格的生态化既是为生态文明的建设准备主体条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归宿。只有实现了人格的生态化转型,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才有可能真正实现。人格的生态化是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所要求的与生态文明相适合的人格的整体转型。生态化人格是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的人的资格、规格和品格的统一,是在存在过程中的人的责任、价值和尊严的统一。这种人格要求对自然存有感激之心、忏悔之心、敬畏之心、谦卑之心和珍爱之心。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人格的生态化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条件,也是内在目的,是生态文明的固有之义。生态文明建设在建设内容方面除了生态化发展方式、消费方式与生态化人格,还包括科学技术发展的生态化,以及城乡建设的生态化和区域建设的生态化等,但最为关键的和最为核心是是生态化的发展方式、消费方式和生态化人格的实现。这些方面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全面实现,才是真正实现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实现的系统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四位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