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媒体的概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媒体的概述范文1
关键词:科学教学;多媒体技术;初中
一、初中科学教学概述
初中科学是针对初中生专门开设的一门特殊的科目,是集物理、化学、地理和生物知识为一体的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同时,也是小学科学知识点的延伸,和高中相关理科的基础起着承接的作用。科学学科主要是从身边的自然现象入手,探索生活中的奥秘,以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目标。
二、初中科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1.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学习产生足够的兴趣,才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科学知识。对于科学这门学科的学习也是如此,就科学本身而言,具有一定的未知性和神秘感。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初中生对事物好奇心强的特点,充分挖掘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就传统的教学方法来说,教师只是按部就班地按照课本讲授知识,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本来是学生感兴趣的课程,却因为教师教学方法不得当,使学生失去对课程的兴趣。而在科学学科的教学中,有效地应用多媒体技术,则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为改变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发挥巨大的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之下,多媒体教学凸显出了很多方面的优势,较好地适应于新课改下的初中科学教学。在应用多媒体技术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浏览更多的科学知识,并把涉及的科学知识以生动形象的视觉效果展示给学生。比如,在带领学生观看“热带沙漠中的仙人掌”的图片时,学生会被仙人掌为什么能在沙漠中顽强生活所深深吸引,从而想对沙漠气候和环境进入更深入的了解,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了科学教学效率。
2.运用多媒体技术让科学课堂变得更生动
对于科学学科来说,较好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是学生学好科学的关键。传统的教学方式中,一般是教师板书教学,不仅速度较慢,还加重老师的负担,对于知识的展示也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另外科学学科涉及的图片较多,教师利用黑板很难将图片知识展示出来。而多媒体教学则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根据科学书本上的内容,上网搜集相关图片,让学生对于所学的科学知识有一个生动形象和直观的认识,提高了教学效率,也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另外,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受益最多的还是学生。多媒体教学可以将科学知识化抽象为具体,让枯燥的课堂变得形象生动,学生来也能更直观地接受新知识,是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
对于科学学科来说,其主要目的之一是探索自然,所以真实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多媒体教学可以给学生提供实物图像、视频,具有一定的真实性,这样,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是比较深刻的,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同时,多媒体技术教学也可以使用特技手段,用鲜艳的颜色突出重点内容,让学生知道哪里是教学的重点,哪里只要简单了解就可以,可起到强调重点的作用,同时加快科学的课堂教学进程。另外,多媒体技术可以满足学生视、听、触的需求,这样一来,学生可以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获取知识,因而,对所学的科学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透彻。比如,在学习“消化系统”的相关知识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人类的消化系统以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这样一来,就将抽象的人类器官,形象、具体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清楚地认知消化系统可分为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并了解这两部分各自的组成,这样生动形象的教学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3.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学生更为积极的学习
多媒体教学还有一大优势就是可以创设教学情景,将抽象变为具体,将枯燥化为生动。在科学的教学中,对于一些知识来说,学生有时是难以理解的,因为自然是神秘、多变的。而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科学知识就褪去神秘的面纱,露出真面目,学生理解起来也就简单多了,使学生的认知活动变得较为容易和真实。多媒体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师通过具体、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来讲授科学知识,或者是演示动态的图片,借助于各种图片、模型、幻灯等等把科学知识点一一展示出来,教师也可以自制动画,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更爱学习,激发学习的主动性,这样学习科学课程也就简单容易得多了。比如,在学习《日食、月食》时,对于其发生的原理,只是简单的文字描述也许会让学生听得云里雾里,然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日食、月食发生的过程完整地演示出来,效果就大不相同了。这样的情境教学可以让学生将知识记得更牢,学习也更有成效。并且,将奇妙的自然现象展示给学生,则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4.在初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对于中学生来说,已经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是还没有足够的知识和较强的思维能力,其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对于形象与抽象之间的转化并不能有效地进行,对于科学这门课程的学习,有些知识还是不能很好地理解。然而,在科学的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则能够帮助学生攻克理解的难关。利用多媒体将科学课本中的难点突出出来,进行反复播放,或放慢实验现象的难点部分,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渗透其中的问题和误区,这样在学生面对一些难以理解的现象时,就不会不知所措了。例如,《核能的利用》的教学,裂变与聚变、链式反应以及原子弹爆炸,都是学生生活中没有接触过的,因此,利用多媒体将其系统地反复展现,就会到达较好的效果。初中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还处于刚刚接触阶段,如果只是单纯地讲述教材,学生难以理解不说,也觉得枯燥乏味,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将知识点以图片、短片的形式巧妙地展示出来,则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5.多媒体技术可以满足学生学习科学的多样化需求
新课标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对于科学这一学科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中,还要求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并且学会灵活运用科学知识。要想做到这一点,多媒体教学就要发挥其独到的作用。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一一展现出来,例如光的折射和反射――日偏食、筷子弯曲、汽车后视镜;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筷子、起子等,让学生从身边的科学知识入手,讨论其中的原理,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另外,对于学生来说,需要学习的不仅只有课本上的知识,还有独立学习的能力、自我探索的能力和学会思考的能力。这些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是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满足的,只有多媒体教学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得到能力的历练,让学习从被动到主动,从“听课者”到“参与者”,这一过程中,多媒体技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新课改背景下,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是中学教学的进步,对于科学这一门学科来说,更是如此,多媒体将其具有的作用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使科学的教学效率得到提高,也由于其特有的优势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本文就新课改下初中科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我相信,将来,在我国初中科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
参考文献:
新媒体的概述范文2
关键词:初中数学 新课改 多媒体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120-01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也在不断的深化,初中数学也迎来了它新的发展阶段。在新课改之下,对于初中数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因为初中数学在中考中的不可言喻的重要性,所以我们要加大对他的重视,老师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采取一些有效地策略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例如适当的运用多媒体等等教学辅助设施,同时学生也要积极的进行配合来共同打造一个高效课堂。不过在教学实际运用多媒体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有很多的教师存在着一些误区,过分夸大了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接下来本文将针对初中数学新课改中多媒体的运用进行一个详细的分析探究。
1 初中数学新课改中多媒体运用存在的一些误区
1.1过度使用多媒体
和传统的板书等等方法相比,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新课改中的运用的确有着非常巨大的优点,受到了每一位教师的充分肯定。但是在目前却有很多的数学教师却过分的夸大了多媒体的作用,甚至还有一些教师认为新课改就是要全面引进多媒体,这样就能够保证教学的有效性[1]。但是实质上这些教师走进了新课改的误区,并不是实质上的教学改革,是为了运用多媒体而运用,所以在现阶段存在着很严重的过度使用多媒体的现象。我们要知道,初中数学这门学科具有非常强的逻辑性和严密性以及抽象性,所以适当的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抽象的知识,也能够将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加以突出。但是过度滥用,只会物极必反,需要深刻认识到它仅仅是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种辅助工具,是为了方便数学教学而运用的,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选择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1.2使得课堂学习效率降低
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和学生互相配合,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习者,教师和学生之间有效的互动能够大大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但是很多的教师在引入多媒体教学之后,就忽略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仅仅是在PPT之中放入许多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在上课的45分钟之内尽可能多的让学生接受知识点,但是这种方式仅仅只会造成数量的提高而导致质量的降低,也就是课堂效率的降低,因为一下子被灌入大量的内容,很多的学生都会跟不上教师上课的节奏,始终处于紧张的上课记笔记的状态,生怕速度过慢而错过任何一个有效知识,这样就会盲目记笔记而没有理解上课内容,只会背离教师初衷,造成课堂效率低下[2]。
1.3忽略传统教学方式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只是众多课堂教学方式的一种,但是目前很多的教师却把它当成了唯一的一种进行运用,因此而忽略了其他诸如板书等传统教学方式。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一种不同的教学方式都有自身的优点和长处,需要教师根据上课的需要来配合进行使用。例如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虽然能够给予学生以视觉上的刺激,让学生能够记忆深刻,但是这也会给学生理解课堂内容带来麻烦。因此老师可以适当的采用板书的方式,将数学课堂上的一些重点,难点再放在黑板上进行具体的阐述,方便学生理解。或者是题目比较复杂的题目,老师可以适当在黑板上引导学生找出解题思路,再使用多媒体播放具体的解题过程。
2 初中数学新课改中运用多媒体的有效对策
2.1根据上课实际情况,适当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之下,运用多媒体教学在一定程度能够激起学生钻研探索数学的兴趣。但是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教师要能够根据上课的需要,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接受能力等等适当选用多媒体进行教学[3]。同时在PPT的展示过程中,要注意增强PPT的内容有效性,不要片面的追求华丽的背景而使得内容不足。尽管优美的外观会带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激起学生学习的学习欲望,但是却也会造成学生注意力的不集中,毕竟数学知识点才应该是学生应该关注的内容。
2.2将学生放在多媒体教学的主体地位
要在数学多媒体教学中真正做到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就必须要将学生的真实想法作为课堂教学的着手点,这样便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进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多媒体的运用只有紧密联系初中生的思想实际,从学生的真实思想出发,才可以全面激发学生上课的热情和主动性。否则,非但多媒体教学不能做到因材施教,没有针对性,更有甚者,还会使得学生对多媒体产生反感心理,那就更加无法提高上课的实效性。
2.3配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之下,运用多媒体教学主要是为了能够方便教学,而并不是摈弃传统的教学方式,例如板书,提问等等这些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存在了很长时间,也有其显著的优势,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可以根据上课的内容适当配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的数学课堂上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不仅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效率,还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在初中数学课堂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有利也有弊,需要大家一起去共同探索发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需要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不断配合和共同努力,一起打造初中数学的美好明天。
参考文献:
[1]刘春容.浅谈多媒体教室的建设、使用与管理[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2).
新媒体的概述范文3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兴趣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在数学教学中,适时、适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能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例如,在学生初次接触几何图形时,教师应适当运用多媒体,引进“图形运动”,对平行线、平行四边形、等腰三角形和圆中一些比较直观的基础知识,使原来呆板的图形变活。这既优化了教学过程,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二、运用多媒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克服学习障碍
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促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决定学习效果的关键。如,教学平移、旋转、轴对称等几何变换时,在电脑上动画演示图形变换比在黑板比画易懂,直观得多。几何图形的变换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位置,通过图形的变换,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
三、运用多媒体,减轻教学负担,提高教学效率,关注校外
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提供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而多媒体技术则可以提供给学生无限的学习空间和时间。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可以增加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通过多媒体技术我们还可以将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在勾股定理教学时,我在课前就布置了预习,让学生自己通过网络寻找勾股定理的内容及证明方法,上课时向全班展示,由于证明方法各异,本来一节枯燥的定理证明课变得气氛活跃。
四、运用多媒体,化难为易,增强学生自信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采取多媒体计算机能融声、形、色等为一体的教学手段,可以将教学内容具体化,并能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将教学内容在大与小、远与近、快与慢之间实现灵活的相互转化,使教学内容涉及的事物、现象等再现于教学中,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激发学生的信心。
五、运用多媒体,设计娱乐性练习,有效巩固新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编写有针对性的练习,它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化学习被动为主动,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带娱乐性的练习,轻松巩固已学知识。
新媒体的概述范文4
关键词:农村小学美术;实际问题;对策;艺术思维
一、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实际问题
艺术,是一种把人类生态变成直觉审美形式的创造②。当前在学校美术教育过程中,有两种错误倾向显露出教育矛盾,一是过分强调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忽视了对其该年龄阶段基本知识技能方面的培育,这种滞后性导致学生处在一种“无源之水”的境遇之中。因此教学中应要注意学生学习方式与内容互动性的可持续性发展。二是口号上喊很响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际工作的考核上并没有相应具体的教学评价;受应试教育制度影响的中国教育体制,并没有完善的关于创新性的美术类考试制度,单单作为学生活动兴趣,学校也仅仅作为丰富课外活动的特色教育形式。随着学生阶段成长,没有过多精力投入到创新学习中,要花费更多精力投入到普通学军中成为一个顺应社会的普通人。
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有最大的获益,需要学校、教师因地制宜,在课程编排、课堂安排上多下功夫,用科学的方法管理安排课堂,解决当下学校美术教育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二、实际问题的对策研究
2.1新的教师美术教育
在美术传承的角度,普通美术教育的角色应该是科普的性质③。新时期,美术课堂的活动不能变成学生的任务,压力。一旦产生厌烦心理,则变成了工艺课。使学生可以在“游戏”中学习美术课程,还可以开发学生的潜力,提升学生幸福感;适当的室外美术采风课也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走出课堂,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积极作用。户外采风课也应注意不要将美术课上成体力锻炼课;在开展单元化教学要懂得进行变通与替换,不因教学资源的限制使课堂显得枯燥,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2.2、科学规划课程,密切美术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农村学校设备落后,资源枯窘,选择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替换城市课堂用的材料比如废报纸可以通过染色替换皱褶纸做造型课;用树叶、绳子、瓶盖替换城市需要花钱才能用到的课堂材料,更贴合农村课堂实际。综合性课堂中丰富多样的材料课可以使学生养成好的思维习惯。开始新材料课之前,学生事先做好准备,梳理思路,制定计划。因为对材料质量的把握,特性也比较熟悉,会在做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精神上开始启动然后行动跟上,做到有效课堂。国内虽然大力提倡利用乡土教材等方式丰富了教学方法,加强了培养少儿的创造力,但是在某些方面仍不能更好的发挥幼儿潜力。科学选择恰当的内容是美术教学内在需要[1],应避免换汤不换药的尴尬; 适当增加国画欣赏课程,传承民族文化精髓。大学课堂才真正接触到中国传统画,这对于学生来说,学习中国画只是对一种技法的学习训练,无关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2.3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
2.3. 1年龄阶段性的教学方法
依据少儿发展的各阶段特点,教学内容安排与少儿身心发展相得益彰。在我国,临摹示范和简笔画是美术教学的主要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可以将简笔画这种辅助教学方法适当加以变化。例如在故事性美术课堂中,可以将主题设定好,然后让学生自己动脑添加,有利于锻炼学生的逻辑能力。过分的示范临摹教学会造成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缺失,将物象定义化,碍学生的想象力。
2.3. 2培养审美与能力的良性互动。
美术是对事物的二次加工,没有一门学科能像美术一样能够完美的展现一切,现实的或者幻想的,是理想的审美经历。应多多引导学生形成美的意识。学生没有基础表现能力的时候,逻辑意识比较弱,脑海里没有太多具体的意向,表现能力也跟不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生活的积累去开发新的学习领域。授课时要注意全方位的让学生了解所学课程,欣赏、体验与评价所学内容,这些内容中很具有相对独立性,学生可以把以往课程的有用经验运用到新的课程上来。
现在多数教师们在做美术教育研究时,首先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基础能力的培养多采用回避和草草了之的内容。真正该注意的有问题是:有压力才有动力是否适合美术创新能力培养,艺术认知的深度开发是否仅仅需要看似有特色的教学安排就足够了。美术学习动机的激发和美育课程进度是否有联系。
2.3. 3对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的融入
作为新时代素质教育的对象,少儿的成长与发展不仅仅是从懵懂到成熟的蜕变,更重要的是人一生文化意识形态的转变,不仅关乎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整体素质水平,更是印证着整个社会审美基因的优劣。任何绘画大师的灵感火花都跟自己的思维方式有很大关系,也靠对基本事物的把握,积累。适当引导也颇为重要。加里森谈到:“艺术家的工作就应该给社会充电,现在好多艺术家就想吓人,有价值么?我觉得没有”④。我们美育工作者应给学生渗透学生正面的、向上的审美思想。
当代美术与传统在观念和形式上都有很大的差别,现在的美术课堂仍存在着严重的教条式教学。与当代生活、当代艺术脱节、不注重课程的连贯性,传统分割教学模式下的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无法适应当前美术发展的需要。传统提高绘画能力的范画临摹课程中,许多学生把范图当做一种任务,照着老师的范图画完这节课就结束了,这种心理在小学美术课堂非常普遍,一方面因为学生缺乏兴趣,另一方面美术经验积累的比较少,动起手来想不到要用什么丰富自己的画面。短时间内大幅度提高学生美术绘画水平不太现实,但通过欣赏多的艺术作品,多种艺术元素附加到美术绘画后形成的新颖的艺术效果。
三、美术教师开放、互动、科学的美术教育观
少儿美术关键于能体现其真,它的美在于能表现出个体意识的本能和个性,美的纯粹直接,现如今少儿美术教育或者作品恰巧缺乏这种本质的东西。教师在学习如何教幼儿绘画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学会欣赏儿童画,以不同的审美去评价儿童画。很多艺术家评论家和艺术学校教授为什么那么令人厌烦?因为他们总是试图取消“泛化误读”的空间,是审美变的单一,刻板、枯窘。他们以“正确“的面目导致了更大的误读。使自己的教授内容范围也变得更加狭隘,不利于课程的连贯性,将内容分割成片面化的个体。原创的少儿美术作品,无论以何种形式展现,都体现了这个时期最独特的视觉语言,这种艺术所带来的精神本质是无法复制的,而这些超乎想象的创作所展现的无法规避的真实感则在触动我们内心对艺术的感悟,带给了我们艺术灵魂震撼后最美的享受[2]。以生活的发展的眼光去评价、欣赏学生作品,可以有利于我们教师对于少儿课程的开发,是一种良性的互动学习。
结语:“全面发展”在学校美术教育中也是比较宽泛的定义,是相对性的全面发展,并不强求每个受教育者对各方面都面面俱到。学校美术教育目标是为让学生通过各方面的接触发现“自己”,找到符合学生自己定位避免人云亦云,在今后的生活道路中有适合自己成才的方法。(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注解
① 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
② 余秋雨.艺术创造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4,4.
③ 谷涛.开启自由与创造的美术教育―工具主义普通美术教育目的刍议[J].《教学与管理》,2013年4月20日 .
④ 罗菲.从艺术出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
参考文献:
新媒体的概述范文5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0-0294-01
高中美术课不仅能传授美术知识,还能增强学生的美感,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让心胸更加宽广,成为他们通往人生道路的一扇重要大门。因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简要探讨在新课改下如何进一步提高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新课改后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现状
近年来,伴随着新课改的实施,高中美术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不过,美术教学中也突显出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具体问题有:1.片面追求“人文性”,部分教师未充分结合美术课的特性;2.虽然教学方式更多元化,课堂也生动活泼了不少,不过,美术教育的内涵却远远不够;3.课堂教学评价常常流于形式,未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4.好课、优质课的具体标准是什么?美术教师应多思考怎样上好课,怎样打造自己的优质课?
二、提高高中美术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一)从激发高中生学习兴趣出发,优化教学内容
不少美术教师在进行鉴赏教学时,通常只粗略地介绍画家的生平或该作品的背景及隐藏在作品后的轶闻趣事。这样做往往达不到鉴赏教学的目标,甚至会起反作用,降低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这种教学方式只让学生欣赏部分世界上的优秀作品,认识了一些国际上著名的画家,粗略了解到国内外的一些绘画流派,但自身的美术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却难以提高。此外,现行的美术鉴赏课教材主要根据中外美术发展史作为欣赏教学的主线,没有从如何提高学生鉴赏水平的角度出发。因此,这种“专业课”纵然是教师讲得如何精彩,高中生也只能听得云里雾里,自然调动不起学习兴趣,只有美术专业的学生才能听得进去。长此以往,鉴赏课就如同摆设,发挥不了应用的教学作用。
(二)贴近教材与实际,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新课改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通过开展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力争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真正去体验、感知知识的乐趣,从而激发学习兴趣。这也意味着教材与课堂不再是开展教学的唯一方式。教师必须结合教学目标、高中生的认知规律等,借助多媒体或其它途径,丰富教学形式。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要多贴近日常生活,把当地的民俗文化、节令习俗、当地的风土人情、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品等作为教学内容,既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还能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当地文化。此外,教师要重视把美术教学和其它学科联系起来,把课堂内外教学联系起来,真正起到课程整合、强化学习的作用。
(三)丰富教学方式,强化教学艺术
美术这门学科具有较强的拓展性、活动性。因此,在高中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跳出传统的课堂教学圈子,力争把教学工作建造在不同的教学资源之上,从而形成立体化的教学体系。这样,才能为提高美术课堂实效性打下坚实的基础。通常,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入手,积极建立立体化的教学体系:
1.采用课堂内外结合的方法,利用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把美术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充分联系起来。挑选班上对美术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或有美术功底、或有意向今后在美术方面发展的学生,将他们组织为美术兴趣小组,通过小组的形式,开展训练与学习。
2.收集并整合相关的教学资源,多组织各种参观或观摩活动,使学生身处浓厚的美术氛围中,从而得到艺术熏陶。
3.可安排学生就某类作品或某位作家展开专门的探讨与研究。可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分组合作,充分利用课外时间,自主去搜集、了解课题。课堂上汇报研究成果,教师可从旁适当点拨。
(四)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任何学生都希望得到肯定与赞扬,特别是身处青春期的高中生。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合理、科学、恰当的评价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重要手段,它是促使高中美术教学获得不错收效的催化剂。高中生在知识水平、背景、个人经历、审美观念等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因此,对于同一作品、同一事物,他们的看法与认知都各不相同。正如“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因此,对于学生的看法或日常上交的美术作业,教师都应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在点评学生作品时,不管他们的作品是如何夸张、如何难看,教师都应给予多元化、有针对性的评价。要积极肯定、赞扬他们,多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用委婉的方式批评,用生动的语言打开学生的思维之门,进一步培养高中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三、结语
总之,高中美术教学的目标是如何培养学生的艺术品味,提高综合素质。当前高考压力依然很大,这就需要美术教师要更加努力探索,付出更多的汗水与智慧,进一步提高美术课堂教学实效性,达到高中美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新媒体的概述范文6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70073
新课改下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目标在于,通过美术鉴赏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艺术修养,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初步的分析、理解、甄别、评价的能力。高中美术鉴赏课程作为一门新兴的教学课程前途是光明的,然而道路是曲折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并未达到预期的成果。
一、新课改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中美术教学作为一个艺术类学科,目前的发展还不是很全面,存在一些问题,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首先,受升学率的影响,许多高中学校虽然设立了美术鉴赏课程,但是却缺乏对该课的重视。许多高中学校本来美术鉴赏课的课时就非常少,却还经常出现了美术鉴赏课让课给其他学科的现象,导致了美术鉴赏课名存实亡。其次,虽然现在应新课改的要求,许多的高中学校都设立了美术鉴赏课程,但是这些高中普遍缺乏真正专业素质过硬的美术教师,甚至有些是其他科的教师转过来的,导致美术鉴赏课程教师专业素质偏低。高中美术鉴赏作为一门新兴的教学课程,缺乏系统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单一,教师课堂上不注重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缺乏最基本的审美能力,学习流于表面,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对美术作品的分析、鉴赏中,导致学生对美术鉴赏课的兴趣不高。
二、新课改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建议
1.提高学校的重视程度,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高中学校应该增加对美术鉴赏课程的重视程度,首先,学校方面要认识到美术鉴赏是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树立健全的人生观、世界观;其次,在合理的范围内增加美术鉴赏课的课时,并且保证不能将美术课让给其他科目;最后,学校尽最大能力保证美术鉴赏课程的师资充足,提高教师待遇。
美术教师作为学生美术鉴赏课程的引导者,他们的专业素质对美术鉴赏课堂的作用是非常重大的。第一,美术教师的选拔必须出自专业院校,杜绝将其他科目的教师直接转过来教美术的现象。因为只有专业的美术教师才能将美术知识系统、有序地教给学生,才能通过自己长期培养的美术气质感染学生进而提升高中生的审美能力。第二,作为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师不仅应该充分了解艺术作品,能从艺术层面对作品进行解析,还要对艺术家和作品的创作背景有着充分的了解,能让学生从艺术家的艺术经历中学到做人处事的精神。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广泛阅读书籍,增加自己的知识面,多了解关于作品的故事、传说。第三,作为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师,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是教师这个职业最基本的要求。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使美术教师自身的知识能准确、丰富地传达给学生。
2.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高中生对美术鉴赏课的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式局限于以教师为主体,以黑板、粉笔为工具的枯燥、单一的形式,时间长了难免引起学生的审美疲劳。新课改对高中生美术鉴赏能力的要求也提醒我们广大教师要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丰富学生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近年来流行的多媒体教学,通过声音、文字、图像等多方面的综合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项感官,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加深了学生对课堂的印象。
例如,当讲到印象派画家莫奈的作品《日出・印象》时,教师课前应准备好多媒体课件,上课时,先播放一段悦耳轻柔的轻音乐,然后设置效果将这幅作品缓缓展开,再配上教师用轻柔的声音将画中描述的意境用诗一般的语言娓娓道来:拂晓时分,一轮暖暖的太阳渐渐升起了,划破了淡淡的晨雾。两三艘小船,慢慢地淡入到前景来,静悄悄的,宁静而悠远。朝阳,渲染了这天光水色,也把莫奈的画布染成了一首朦胧的诗……此时,优美的画作,诗意的语言,轻柔的音乐便将学生带入艺术的殿堂。这种新颖的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将极大地激发学生们对美术鉴赏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