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信息传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媒体信息传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媒体信息传播

新媒体信息传播范文1

科技的进步使得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在各个领域当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博物馆信息传播方面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新媒体技术对博物馆信息传播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希望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发挥博物馆的职能。

【关键词】

新媒体技术;博物馆;信息传播;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在人们的生活中有了广泛的应用,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效率,拓展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对社会、文化生活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博物馆是文化信息的传播地点,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一种象征,博物馆的主要任务就是传递信息,让人们能够更加了解历史,增强人们的文化内涵。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对博物馆信息技术的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面就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实现博物馆资源的整合

博物馆作为历史文化的聚集地,承载着传承精神文明以及历史文化信息传播的责任。在新的社会环境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博物馆资源整合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以往博物馆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就是讲解员给参观人员进行讲解,这样的传播方式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不仅传播速度慢并且效率以及影响也不是很好。所以说利用新媒体技术才能够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能实现对博物馆信息资源的充分整合。通过将这些零散的信息整合成系统形式的、可以建立属于博物馆本身的互联网系统,形成专门的数据库,将相关的资料信息划分成模块整理到电脑上,这样一来就会方便人们的查阅和学习。并且这样的资源整合也会更加有利于接下来的工作,如果需要增加一些解说内容的话只需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信息的添加就可以实现,然后进行系统的更新处理,相比之前的方式会更加的高效方便。

二、提供交流平台,增加公众交流与互动

在博物馆当中,一般来说都是讲解员对着观众来进行讲解,将自身了解的有关博物馆的知识给观众讲解出来。但是这对于观众来说是一个比较枯燥的过程,有的观众可能对于博物馆的内容没有丝毫的了解,只是单纯的听工作人员进行讲解,这样的方式并不能激发多大的兴趣,并且观众之间或者是讲解员与观众之间很少能够进行交流互动。新媒体技术应用到博物馆信息传播过程中产生的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在这样一个信息交流平台上,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可以继续进行了解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对藏品进行研究并且了解背后的历史故事,提高自身工作的专业性。另外形成一个网络交流平台之后,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到博物馆的相关信息,这样一来观众在倾听讲解的时候可能就会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促使讲解员与观众之间进行交流沟通,在讨论的过程中能够对博物馆的文化产生更加浓厚的研究兴趣。另外网络平台上的交流互动也是不容小看的,因为有一部分人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到实际的博物馆来进行参观学习,只能通过网络交流平台来进行了解,公众可以通过这样的一个信息平台来进行交流互动,发表一些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在这样一个网络交流平台上,人们的言论会更加的自由,所以说沟通互动的过程也会更加真实自如,这样一个互动交流平台,能够让人们更加方便快捷的对博物馆进行了解,提供更加详细的服务。

三、利用信息技术,使博物馆实现数字化

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将人们带入了一个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博物馆同样也是如此,采用这一先进的技术手段来进行内部资源的整理,构建一个内部信息网,将博物馆内部的管理工作以及信息传播工作都已数字化的形式展现出来,使得整体环境变成更加现代化的形式。博物馆的数字化管理更加迎合现代社会大环境的要求,使得信息传播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将这些枯燥的数据信息进行整理,使其变得更加鲜活生动起来,这样一来不仅博物馆的价值得到了更好的体现,而且能够更加有效的进行信息资源的传播和传承。另外,数字化的博物馆信息管理系统也会更加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引起参观人员的兴趣。比如说,可以根据博物馆中的珍藏物品来进行相关的链接整理,输入藏品名称就可以看到一系列相关的信息资源,包括年代、历史故事以及藏品收藏的价值等,形成系统性的文字,使得整个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简单方便,每一种藏品都进行系统化的整理,能够更加有利于信息文化的传播,同时也充分的发挥了博物馆的引导职能。

总而言之,博物馆是文化的传承地,其中包括各种历史遗留下来的文物和藏品,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肩负着文化传播的重要责任。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对博物馆的信息传播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得信息资源更加系统化,传播的途径以及平台更加广阔,让博物馆步入了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更加有利于博物馆发挥自身的职能,传承历史文化。

参考文献:

[1]任丽.博物馆应用新媒体技术在宣传教育中的影响[J].中文信息,2015,(12):34.

新媒体信息传播范文2

>> 新媒体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路径优化 新媒体时代的高校品牌传播 新媒体时代“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传播理念 论新媒体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新媒体时代民间舆论的传播路径 论新媒体时代电视媒体的品牌传播 新媒体时代地方高校新闻教育理念转变与实践创新 新媒体时代高校德育的创新 论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路径 论新媒体时代电视画面编辑的创新路径 新媒体时代高校形象传播的新思路 新媒体时代灾害信息的传播特点 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校园文化传播与文化建设研究 论新媒体时代的品牌传播策略及启示 论大众媒介传播在新媒体时代的功能 论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研究转型 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传播的困境与创新策略 新媒体时代体育院校新闻传播类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微传播时代新媒体实务教学创新路径分析 新媒体时代高校广播的发展路径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胡百精.健康传播观念创新与范式转换:兼论新媒体时代公共传播的困境与解决方案[J].国际新闻界,2012(6):6-10.

[3]人民W评:打通“两个舆论场”――善待网民和网络舆论[EB/OL].[2011-07-11]..

[4]张洪忠.社交媒体的关系重构:从社会属性传播到价值观传播[J].教育传媒研究,2016(3):28-30.

新媒体信息传播范文3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 新媒体 APP 手机应用

一、 移动互联网将逐渐取代传统互联网,成为信息传播最主要的载体

随着移动终端的高速迭代与发展,诸如苹果、三星、联想等国内外移动终端厂商在2012年都推出了各自的旗舰级终端,根据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智能手机保有量达到3.6亿,增速为80.0%,智能手机在这一年得到了进一步普及。特别是受到低端Android智能机的推动,智能手机保有量大幅增长,这意味着使用智能手机的用户数量取得了非常快的增长,智能手机已成为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重要载体。艾瑞预计,未来智能手机对功能手机的取代将进一步持续,但增速将逐渐趋缓,智能手机保有量在2016年将超过7亿。

二、 移动互联网媒体传播的特点

移动互联网不论在硬件与软件上都已具备了发展的基础条件,相对的移动互联网信息也将会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在2013年必将成为媒体战争的新战场。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意义上的媒体,移动互联网作为新媒体的代表不仅仅“新”在技术方面,更是在形式上有着巨大的创新。

新媒体较之于传统媒体最大的特点就是他的融合性,而移动互联网的融合性不仅体现在内容上,更能体现在渠道上。每一个智能手机用户通过他们的移动终端所接收到的消息不仅仅局限于SMS(Short Messaging Service)短信平台所推送的文字,更可以接收诸如MMS(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的图片、声音等类型的消息。可见,文字、图像、声音等等多媒体化将成为一种趋势,这种内容上的融合在移动互联网上体现尤为突出。从传播渠道来看,移动互联网既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来实时查询互联网信息,更可以移动客户端产品——诸如微信一类的通讯产品来实现文字信息、语音信息、图片信息的传递,甚至实现实时语音通话、视频通话等功能。而通过移动互联网播放音频、视频更是被移动终端用户所广泛利用。

WEB2.0、云计算等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在推动移动互联网的成熟的同时,更是将移动互联网的传播环境与传播范围进行了进一步扩展。遥想传统媒体在进行媒体信息时大多要经历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从信息的收集,再到整理、审核、排期等等,在传统媒体中进行信息的传播需要进过层层路径,才可以将信息到公众面前。而移动互联网则大大节省了信息的流程,移动互联网用户可以再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实时信息到互联网上,不受时间限制,更能将信息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避免了传统媒体传播范围有限的问题。

移动互联网的“交互式”信息渗入方式,相较传统的单向信息传播方式,内容更加容易被信息受众方所接收与吸收。传统的“点对面”信息传播,通常都是由信息者通过媒体将广泛的、不具有针对性的信息散步到特定的媒介中,受众只能被动的接收信息,很难与信息者进行互动。移动互联网的“交互式”是点对点的信息传播,受众在接收到信息时可以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态度,实现与信息者的互动,更可以对受众的地位得到相对的提升。

三、 典型移动互联网产品分析

移动应用客户端——APP,作为移动互联网与智能移动终端二者相结合的产物,现今已经存在于每一个用户的手机中、平板电脑中。APP的应用场景与功能覆盖更是遍及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几款移动应用客户端,并简要分析他们作为媒体传播方面的价值。

新浪微博

之前已经提到了这款互联网产品,注册用户数已超过3亿,相比大家都是这3亿中的一份子故此不再做更多的产品功能介绍。在提到新浪微博的时候不能不提到twitter这款产品,新浪微博的成长要多多感谢这款鼻祖级产品的 引导。我们不能不承认新浪微博与twitter一样,都是以社会化媒体开始起步的,但新浪微博显然不想将自己局限在媒体领域,不论是个人相册、聊天功能,还是后来V5版本推出的内容定向以及对个人页面的加强,都是新浪微博决心向社交媒体过度的表现。而作为社会化媒体,新浪微博早起请来众多极具社会影响力的“大号”加入其中增加用户黏稠度与信息的可信度,以及后来,众多商业化团体在新浪微博中建站加“V”,更是对“微博营销”这个概念的进一步延伸。而与此同时,新浪微博的媒体化功能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对于“V”认证的规范化不够明确,直接导致了微博信息可靠性的降低,从而大大削弱了用户对于微博内容的信任。另一方面,用户行为缺乏强关系的时常关注,对于推送来的诸多内容并不能够有针对性的被用户所吸收。因此,就媒体而言,微博并不能成为一个很好的载体。

微信

用户数已突破3亿。同样是3亿,在我看来微信的含金量要远远高于新浪微博。在这里我们不调侃微信是怎么撇开手机QQ逆流而上的,也不探讨与小米米聊对抗中如何胜出的。我们要看的是,这移动客户端的3亿用户是如何成就起来的。不否认微信的兴起依托于QQ的强大用户群,但后来微信产品功能迭代与产品方向的把握确实可以作为一个经典案例收集到移动互联网产品教科书中。在近几次产品迭代的新功能里,我们不难看出,微信对与商业化媒体的试水。微信开放了API接口供其他应用开发者调用,也就意味着微信将自家功能开放的同时,更是将其他类型产品积极引入到微信中来,为3亿用户提供能多更广放的内容。众多商家更是在微信中创建公众账号,实时向用户推送最新的商家信息与优惠消息,并能以“一对一”的方式实现与顾客的交流,更直接的了解用户需求。就这一点来看,微信要远远甩开新浪微博的用户体验,使媒体传播更具针对性,大大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效率。

啪啪

商家不论是在微博上还是在微信上,都试图将最新的商家信息推给他的用户,用户只有关注了这个商家的微博,或者这个商家的微信账号才会有相应的信息推送过来。但是,当用户与商家账号互动时,仍然是一种被动接受的方式,而所谓的互动,更多的则体现在了用户维权的方面。用户在向商家主动“所要”其真正的用户需求的时候,收到的回复往往不能切中用户的需求。反观我微博上关注的大号和微信里的那些商家,貌似也已经很久没有去认真查看他们发来的消息了。

那么,啪啪呢?啪啪做的只是个社区。在啪啪上做推广本身就对商家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洪荒,比如李开复。他们利用啪啪来宣传的东西多是话剧,商业会议,产品推广等等,再利用个人明星效应的同时,将自己的声音第一时间传达给他们的粉丝。这要比对面连着个机器人有人情味的多吧。回想前段时间的3B大战,雷军和周鸿祎微博大战,如果将战场移至啪啪,围观的人群会不会更多?所产生的商业效果会不会更好?啪啪所带来的商机值得我们期待。

新媒体信息传播范文4

手机,又称移动电话,相对于固定电话,原本是可以跟随人移动的通讯工具,随着手机功能的不断增加,手机可以实现上网、收发邮件、阅读新闻、拍照、购买商品等服务,是通讯与计算机技术相融合的产物,成为网络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俨然就是迷你电脑。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匡文波认为,手机媒体是借助手机进行信息传播的工具;随着通讯技术(例如3G)、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手机就是具有通讯功能的迷你型电脑;而且手机媒体是网络媒体的延伸。随着科技的创新,3G等新的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手机的通讯功能将渐渐被淡化,新闻传播、娱乐游戏、移动虚拟社区、信息服务等附加功能不断增加,继手机上网、手机游戏之后,手机小说、手机报、手机电视、手机电影等新业务都已出现。通过手机收看电视、阅读报纸、浏览小说手机像一张大网,正在整合众媒体。

二、手机媒体的特征

手机具有高度的便携性,可以随身携带,在有移动网络覆盖的地方随时传播信息,极为方便。传统媒体的报刊、电视、广播的用户反馈过程相对缓慢,邮寄信件、拨打热线,用户反馈渠道匮乏。而在手机媒体时代,微信、微博、短信等方式可以很快的反馈用户意见,传播的互动性强,可以通过文字、图片、声音等随时与传播机构进行互动交流。手机媒体实现了观众主动收看电视节目的要求,可以随意选择收看时间、收看地点,甚至收看内容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这些手机媒体的特点直接给受众提供了新的体验,给受众带来全新的感受。

我国手机网民人数从2007年0.5亿,到2011年的3.56亿,到2014年的5.57亿,可以看到我国手机网民每年都在增长,手机媒体越发成为网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手机媒体的功能多元,手机搜索、手机银行、手机支付、手机新闻客户端等等,手机媒体称为新兴媒体中最亮的一个焦点。

三、手机媒体的创新

截至2014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较2013年增加5672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5.8%。《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手机视频用户数量超过计算机网络视频用户数量,成为收看网络视频节目的第一终端,近两年用户在PC端收看视频节目的比例在持续下降,而手机端的比例则在持续上升。这也表明,手机媒体作为新兴的媒体,能够很好地给用户提供信息服务,手机媒体正日益替代传统媒体和计算机。手机媒体实践对传媒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新闻传播学上也有创新意义。

1、内容创新:丰富了新闻产品形态

人人都有手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UGC使新闻产品形态和内容极大的丰富,传统媒体报纸可以通过手机报发送简要的报纸图文内容,可以通过移动互联在手机网站上展示音视频内容,也可以通过手机APP客户端推送内容;广播也增加了与受众沟通的渠道,手机广播APP客户端可以随时接受广播信号,并且可以收听任何网络广播电台节目,还可以通过手机广播APP、微博与节目主持人进行互动,也可以关注广播微信公众号;手机电视的发展,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观看电视直播,也可以搜索已播出电视内容,电视传统的线性播出方式缺点得到很好的改进。传统的媒体都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新闻报道形态,打破了传媒界原有的界限,各种传播媒介之间的融合加强,逐渐走向深度融合,现在媒体着手建立的全媒体运营中心,充分调度各方面资源,全新闻形态产品的展现,给受众提供了更为全面的感官体验。

从手机网络的2G到3G,到了如今的4G,移动互联网的和手机媒体的发展促使接收新闻信息变得更加方便。全媒体、自媒体等传播渠道不断出现,专业新闻生产与用户自制将同时并存,共同担当起监视环境的社会责任。

2、传播方式创新:融合多种传播类型

手机的通讯具有人际传播的强大功能,但随着手机功能的增加,手机媒体也具有了大众传播的功能,手机传播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组织传播融为一体,甚至还渗透着自我传播。手机媒体不仅可以提供线性方式传播,而且可以提供非线性方式的点播和下载,实现了实时性传播和异时性传播的共存,人们不仅可以了解正在的新闻,而且可以了解过去的新闻。

在手机媒体传播中,信息接受者自主性、选择性增强,受众可以自由地选择和发送信息,信息及时互动得以实现。受众可以在线收看新闻、电视、电影等多媒体节目信息,也可以分享给朋友,实现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无缝对接。传受双方可以迅速实现互动,地位平等。互动性的增强,接入互联网的手机十分强调互动性,能够即时实现新闻信息的传播和受众的反馈,例如人民日报微博上一条消息,关注的微博用户都可以收到,不关注的用户也可以检索到,并可以点评或转发,极大地提高用户和媒体提供者的互动性。

3、理论创新:缩小信息沟

信息沟又称知识沟,这是由美国传播学者蒂奇纳等人提出的假设,认为随着大众传播媒介向社会传播的信息的日益增多,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将比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这样,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呈现扩大趋势。而此时的大众传播媒介为传统的传播媒介,阅读报纸的文化水平限制、广播电视的线性传播及不易储存性等,无疑限制了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受众。

但随着手机媒体的普及,降低了受众接触大众传媒的门槛,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媒体,同时,多媒体信息多渠道的传播,使受众有了自己选择、大量接受新闻传媒信息的可能。这一定程度上可以缩小社会经济地位造成的信息沟的扩大。首先,手机的技术特性促进了城乡间信息沟的缩小。其次,手机信息的特性促进了城乡信息沟的缩小。再次,由于目前一大部分农民拥有功能强大的山寨智能手机,使他们能够依靠这种单一媒体就可获得比传统媒体容量更多的信息。

新媒体信息传播范文5

[关键词]新媒体 分众传媒 分众传播 智能终端

在人类传播的演变进程中,第一次重大的转变来自于小众传播向大众传播的跨越,而从大众传播到分众传播的变革,则是社会传播发展中的第二次飞跃[1]。创立于2003年的分众传媒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分众传媒),首创中国户外视频广告联播网络,采用精准的分众传播策略,追随人们的生活轨迹挖掘“无聊时间”,抢占不同受众的“注意力经济”。经过十载发展,除了商务楼宇广告,分众传媒旗下还拥有卖场终端视频媒体、公寓电梯平面媒体、户外大型LED彩屏媒体、手机无线广告媒体、互联网广告平台、分众直效商务DM媒体及数据库营销渠道等,构建了庞大的分众传播网络。可以说,传统大众传媒难以顾及的每个角落,都有以分众传媒为代表的视听新媒体企业延伸的触角。

分众传媒的传播特征

如今人们生活在一个“注意力经济”时代,繁芜冗杂的信息铺天盖地,大众传媒的同质化信息、传统的传播媒介的单向度传播已经难以跟上受众为主的传播步伐,依托这种媒介的广告信息也难得有效的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再加之社会阶层的分化越来越明显,社会地位和利益需求不同的群体必然有着不同的信息消费需求,诸多原因导致传播领域的细分势在必行。

分众传媒正是嗅到传播模式演变趋势中的商机,具有前瞻性地将目光聚焦在人们等电梯、坐电梯等无所事事的碎片化时间,不失时机地抓住了受众曾经被传统媒体所忽视的“生活圈”接触点,从而巧妙地设置广告终端,赢得消费者宝贵的注意力,从而创造了业界高度认可的盈利模式,成为广告投放的“新宠”,业绩令人瞩目。

(一)传播渠道。

大众传媒的传统媒体:报纸、广播与电视,受众使用媒介获取信息时可以有意规避广告信息的传播,比如快速翻过报纸广告,将正在播广告的广播与电视节目更换频道。生活在快节奏社会的现代人,再也不是“一击即中”的靶子,大众媒体上生硬的广告,让他们避之不及,不知不觉都练就了一身在信息狂潮中“独善其身”的本领。

然而,分众传媒的传播渠道有别于传统媒体,它企图跟随受众的生活轨迹,攻占曾经被忽视的“碎片时间”,因为它的终端媒介可谓无处不在:遍及商业楼宇、卖场终端、公寓电梯、户外LED屏、电影院线、网络等等。这种传播模式直接渗透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几乎将消费者的所有的“角落时间”一网打尽,可以说分众传媒看到了传统媒介“鞭长莫及”而受众最容易看到地方,因此信息接收具有针对性、强制性、排他性,广告关注度自然大幅度提高,这都是传统媒介无法比拟的。

(二)传播形式。

分众传媒将户外广告影视化,利用其以液晶电视、LED屏等为显示终端的庞大联播网,借助视听新媒体的视觉触觉多感官刺激,使户外广告形式具有生动性与互动性。传播效果显然会比墙面、灯箱的等传统户外广告显然更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尤其是在公寓电梯内及等待电梯时,陌生人共处在一个狭小的空间而产生交集的一两分钟,彼此陌生却近得听得见对方的呼吸声,人们常常感到尴尬与窘迫,觉得时间漫长难熬。分众传媒的楼宇电视和电梯电视,影音兼具十分引人注目,使狭小空间的陌生人有了共同的注意点,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使人们的尴尬,广告也显得不那么可恶,从而有效的而不受反感的把握了受众“无聊时间”,吸引消费者关注它的广告信息。

(三)受众精细划分。

分众传媒的受众范围辐射辽阔,不仅遍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还力图三四线城市均试图全线覆盖,但是,它作为有别于传统大众传媒的视听新媒体企业,它的优势还是在精细划分受众。如设置在高级商业楼宇的显示终端,针对的是写字楼里面25岁到45岁之间的高学历、高收入、高消费的白领阶层,因为这个群体在收入、消费观念上有着一定的共性,消费需求与习惯接近,从而广告的投放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而分众传媒在全国200个高尔夫球场、5大城市机场贵宾厅等等高端场合设置的广告终端,则足以见分众对企业高层受众的重视。

新媒体环境下分众传媒面临的挑战

分众传媒作为一家发现行业空白,通过创新开创传媒行业新蓝海,并以迅速的行动取得巨大成功的新媒体企业,无疑使令人瞩目的,甚至催生了一个产业的发展。但是,面对大批闻风入行的竞争者,面对日新月异发展的新媒体环境,它在很多方面都受到了很大的挑战,比如缺乏科学的广告效果评价体系,遭遇产业政策的壁垒,风险投资受到压力,同行的竞争激烈等等,本文重点探讨的是智能移动终端普及的新媒体环境下,分众传媒对于无聊时间时“注意力经济”把握的丧失,以及分众传播的精细区分受众的模式受到的挑战。

(一)便携式移动智能终端对“无聊时间”的抢占。

便携式移动智能终端主要包括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 ,它们在智能终端的多媒体功能、可上网、多任务性,移动性,实时性等特性的基础上更为便于携带。

分众传媒成立于2003年,此时手机市场还是功能机和JAVA程序的时代,功能较为简陋,彩屏还正新鲜,大多数人眼里手机都只是个打电话发短息的工具。然而,然而,随着2007年苹果推出第一代iPhone,谷歌公司随后公布基于LINUS内核的Android手机操作系统,智能手机开始慢慢进入人们的生活。尤其是近几年,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人们可以在手机上看新闻、看视频、聊天、购物、办公……智能手机几乎“无所不能”,功能强大的手机开始“统领”人们的碎片化时间。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对人们碎片化时间的填充,无疑对分众传媒的主要阵地商业楼宇,公寓电梯等地的信息传播效果有一定的冲击。连分众传媒的创始人江南春自己都说:“智能手机的到来,对具有强迫性 的传统媒体形成威胁”。

分众传媒成功的基石即是无数块带有强迫性质的液晶显示屏,而这些终端大都停留在“广告播放器”的简单功能上,面对无处不在的“广告播放器”,受众已经没有了最初的新鲜感,而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则更好的填充了人们碎片化的“无聊时间”,无论是浏览新闻,还是刷朋友圈、逛淘宝,智能手机使人们成了“低头一族”,不停重复播放广告的分众显示屏不再能吸引来来往往人们的注意。

(二)生活圈媒体的过度开发。

“凡是有人停留的地方都可能形成一个新的媒体”[2],而分众传媒正是将这一理念下“捕捉特定人群,抓紧无聊时间”的生活圈媒体发挥到了极致,再加之不断涌现企图在分众传播行业中分一杯羹的竞争者,城市人们的生活轨迹每一个接触点都被广告商挖掘出来做广告,就连洗手间都没能幸免。事实上,生活圈媒体的投放已近饱和。

电梯里、出租车上、大街上广告叫卖无处不在,分众传媒及早其他企业在分众传播上的精准广告营销,却不知不觉在牺牲受众的信息私有权,城市居民再难得在公共场所找一方“净土”。生活无时无刻不被铺天盖地的广告所包围,加之不能即使更新信息,反复雷同的广告轮又一轮的“轰炸”无异于噪音,消费者难免会审美疲劳,甚至产生逆反情绪,这时候分众传播企业无孔不入的广告战略,就有可能适得其反,难以得到预期的广告效果。

(三)目标受众难以精细区分。

分众传媒针对的是受众的“无聊时间”,但是这个无聊本身的定义就值得商榷。究竟谁是分众传媒的目标受众?,其实并非那些真的“无聊”的人,而是具有购买能力和消费欲望的受众,尤其是分众传媒针对高层人士在高尔夫球场和贵宾候机厅设置的广告终端,这些“日理万机”的高层人士究竟有多少人会去无聊到看广告。

有人认为在心理学上无聊分为两种,一种是被动无聊,是指人们因为所处的环境使其感到无聊,就会主动寻找宣泄的机会,排解无聊的情绪,这时候就可能主动的关注广告信息。还有一种无聊是主动无聊,它是指人们盼望拥有没人打扰可以完全放松的状态,这种情况下,就算你的广告做的多么精彩有趣,消费者也可能将其屏蔽。如果过于嘈杂喧闹,还会引起消费者的反感,产生副作用。

分众传媒发展思考

事实上,媒体的广告信息繁杂而铺天盖地,特别是分众传媒为代表的生活圈媒体,将我们的生活包围在广告里,但是这种以信息偶遇为核心的传统广告形式,潜在消费者与所需要的广告信息只能期待“不期而遇”,所以就有了销售商的抱怨:“我知道我的广告费一半都浪费了,却不知道浪费的是哪一半……”[3]

分析分众传媒“Q卡”的互动运作模式,其实可以发现它的失败是可以预见的,首先互动形式过于复杂,不仅第一次需要激活,消费者每次使用都要阅读、刷卡、等待信息发送到手机、然后再去消费,相比于大众点评、美团等APP团购软件,操作过于复杂;

其次分众显示屏身处写字楼而不是商业区,拥挤的站在一群西装革履神情严肃的上班族里,去使用“Q卡”下载优惠券,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地理空间错位;再者,分众传媒显然有些高估在电梯里面的两分钟,相比于使用智能手机刷微博、逛淘宝等个性化的选择,分众的Q卡互动并无足够的吸引力,由此可见,分众的这一创新显然有违移动互联网的大趋势。

那分众传媒等立足生活圈媒体的企业究竟怎么样才能跟随移动互联网的趋势呢?本文认为抓住移动智能终端,重视用户体验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人类社会的传播从大众传播转变到分众传播的巨大跨越,手机等个人终端在其中提供了技术支撑,更是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也是分众媒体行业绝不能忽视的重点和趋势,现在大众点评、美团、百度糯米等网站通过“新用户一块钱看电影”、“首次使用手机客户端减钱”等活动大[dYlW.NeT专业提供论文写作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手笔招揽新用户,淘宝利用“手机专享价”推广手机淘宝的APP应用,都是在试图培养受众移动消费模式,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提供随时随地的购物消费的可能,给商家提供了丰厚的商机。

因此分众传媒等视听新媒体企业,虽然拥有遍布各大商业楼宇、公寓电梯的分众显示屏作为基石,但是也不能固守于此,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智能终端,追究简单、便捷、快速的用户体验,是移动互联时代的潮流与趋势,分众传媒等立足于分众传播的视听新媒体企业不应忽视。

注释:

[1]张毓强:《传播学领域融合与创新的新探索——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综述》,《现代传播》2004年第6期

[2] 张淑燕、王波伟:《试分析分众传媒所遇到的挑战》[N]人民网传媒专题,2008年10月08日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50421/135435/8144845.html

新媒体信息传播范文6

    一、新媒体的特点

    新媒体最大的特点是打破了传播媒介与受众间的壁垒,媒介融合成为媒介发展的必然,新媒体消融了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边界,使传受双方站在平等的对话平台上,缩小了时间和空间的范围。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媒体林立

    传统的大众媒体作为传媒机构,基本上属于组织和大众共有,受众几乎不可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定制需要的新闻,更谈不上发表。新媒体的出现为受众提供了聚类的碎片化信息,不同特点的受众在新媒体上自成群体,共享群体内感兴趣的信息。同时,受众自己成为媒体信息的建设者,他们通过个人网站和社交媒体自己喜好的信息。互联网上自媒体林立,参与传统媒体的竞逐,受众的个性化得到彰显,人们主动设定和接受自己最感兴趣的信息,改变了传统媒体时代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的局面。新媒体唤醒了受众传播信息的本能,形形的自媒体信息传播站点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信息。

    2.信息选择增多

    传统媒体典型的特点是主导受众型,而新媒体则是受众主导型。借助于新媒体提供的平台,传者和受者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人们既可以被动地接受信息,也可以主动地信息,可以在浏览网页的同时参与讨论或者投票活动。这些改变打破了专业新闻机构新闻的局限,充分满足了受众参与信息的需求;受众的信息选择增多,既可以通过专业新闻机构,也可以通过网民的自媒体,还可以在自由的互动中获得信息,信息多样化成为新媒体的标签。

    3.多媒体的表现形式

    新媒体自诞生之日起就牢牢保持着数字技术带来的优势,相较于传统媒体单一的信息表现形式,新媒体融合了文字、图片和视频,极大地扩展了信息的广度和深度。数字技术支撑下的信息存储功能满足了新媒体整合各类信息的需求,非线性的信息结构模式使得用户按照个人的喜好获取信息,并选择各种感官的信息表现形式。

    4.时效性的信息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用户24小时畅游新媒体成为现实。新媒体强大的后台信息程序,能够迅速捕捉到新近发生的重大新闻,并对此作出反映,特别是微博这一社会化媒体的兴起,使用户所到之处的见闻借助于微博便传播开来,时效性被进一步凸显。

    5.高强度的互动

    新媒体特别是社交网络、博客、微博等具有用户自媒体属性的媒体形态为用户提供了强大的互动平台。所有新媒体的参与者在这个交互平台上处于平等的地位,每个人都是发声者,影响着平台上的其他用户。多对多的交流形态、标签化的信息聚类使得用户自发细分、畅所欲言。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因为新媒体的信息整合而变得更易寻找,各个层次的网民因为匿名、开放变得敢于在新媒体平台上袒露心迹,这种平等开放的互动性成为新媒体特有的现象。

    二、新媒体传播的社会风险

    新媒体的匿名性、开放性为社会结构的重构和人们行为方式的改变带来了诸多迷思。在这个虚拟平台上,汇聚了各个层次的网民,他们的声音不断壮大,由其构建的舆论场在转型期此起彼伏的舆论中继续起着放大、扭转甚至颠覆的作用。从播放媒体时代到去中心化的交互媒体时代,舆论的制造者、传播者和消费者的界限逐渐模糊并且融为一体,网民相比于旧媒体的受众,在心态和行为上呈现出新的特征,享受着更多的自由。网络虚拟社会的兴起正在构建一个更加自由开放的言论环境,网络传播技术的进步和普及让人们获得了更多的参与工具和渠道。新媒体为网民构建的自由言论环境在信息快速传播的繁荣景象下,各种社会风险也暗藏其中,并深刻震荡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目前新媒体传播现象的社会风险主要集中在网络舆论领域。网民滥用新媒体的自由环境,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异化等问题,导致了网络社会传播风险的增加,这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是打破道德底线的网络暴力。网络暴力是一定规模的有组织或者临时组合的网民,在“道德、正义”等“正当性”的支撑下,利用网络平台向特定对象发起的群体性、非理性、大规模、持续性的舆论攻击,以造成对被攻击对象人身、名誉、财产等权益损害的行为。网络暴力的出现是发帖者、跟帖者和网络看客们共同作用的结果。违背社会公德的发帖者传播信息,汇聚网民的眼球;缺乏自我判断力的跟帖者疯狂转发传播;好奇心强烈的网络看客促进了相关事件点击率的提升。于是,成千上万口诛笔伐的网民对事件当事人的精神摧残不断高涨,自由表达言论的权利在这里被异化成支持“道德正义”的伪军,社会道德底线被破除殆尽。

    其二是扰乱社会秩序的网络谣言。正如现实中的谣言严重扰乱社会秩序一样,网络谣言以其快速广泛的传播效力影响着舆论的走向。网络谣言的者为了赢得网民的注意,不惜捏造突发事件、涉及名人公共领域的话题性事实,以博得网民的同情或认可,其他网民因为对事实的判断能力有限,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大量转发评论,谣言便在新媒体上不胫而走。近年来,影响比较广的网络谣言如“武汉大三女生求职时被割肾”、“玉溪将发生8.6级大地震”、“海南支教女学生被灌醉”等,均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社会恐慌,对正常的社会秩序产生了不良影响。

    其三是网络水军充斥。网络水军是近年来衍生出的职业,属于网络营销的进阶。网络公关公司雇佣网络水军为他人或企业发帖回帖造势,从而获得其他网民的注意,营造话题事件,通过这种方式,企业可以很好地发挥网络的作用,进行网络营销,达到宣传推广产品的目的。但是,由于网络上鱼龙混杂,网民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网络水军这个群体的素质。事实上,网络水军在发挥正面作用的同时,负面影响也逐渐凸显。他们可以为幕后的商业企业迅速地捏造恶意信息并打压竞争对手,也可以为商业产品恶意提高人气,吸引网民的关注和参与。更加严重的是,无良的网络水军受雇于国外别有用心的机构,不断在互联网上攻击性信息和制造谣言,激化网民间的矛盾,进行网络文化渗透。

    这些新传播现象严重玷污了网络环境,极易放大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社会风险也随着新媒体对信息的聚集扩散效应在网络上不断蔓延,并折射到真实生活中,对社会、个人造成难以估量的伤害。因此,面对新媒体中的新传播现象,新媒体管理者们需要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来规避社会风险的升级。

    三、新传播现象的社会风险规避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公民意识逐渐觉醒,并对社会发展产生了影响。尤其是伴随着新媒体的诞生和发展,他们在新媒体上找到了体现自身权利的载体。但畅所欲言的背后便是网络言论繁荣下的社会风险,无论是从真正保障人们的自我权利角度上,还是为了净化网络环境,规避网络社会风险都刻不容缓。笔者认为,规避网络社会风险,在管理层面上可以采取的对策是:

    第一,立法先行,推进网络法治建设。目前,我国网络立法与网络的高速发展尚有距离,一些网络新传播现象在法律层难以圆满解决,因此,现阶段加快推进我国网络法制建设,确立我国关于网络的法律法规是规避网络社会风险的根本保障。

    借助于法律的强制性和威慑力,网民在新媒体上追求自我权利的同时,又会像在现实生活中那样考虑自己言行的后果,而经过深思熟虑的行为也必然更加理性,能有效地消除恶意中伤、谣言诬陷等现象的发生。法律促使人们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明确网民在网络生活中的权利和义务,对严重触犯网络法律法规的行为予以严惩,同时政府也可以通过对网络言论的监督和管理,依托于网络法律法规避免网络不良舆论带给当事人意外伤害。

    第二,建立舆论引导和网络快速反应机制。面对缤纷复杂的网络信息,政府机构作为强有力的管理者,应自觉居于主导地位,在借助法律管理网络舆论的同时,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密切关注网络事件发展的进程,及时相应信息,用正确真实的信息引导舆论。创立开放性的网络信息管理互动平台,对网络中出现的信息及时与网民沟通交流,引导网民的言论朝着积极、真实的方向发展,将可能的社会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此外,注重培养高素质的网民,积极参与网民的互动讨论,甄别不实信息和恶意中伤的网络舆论,实时过滤、筛选和纠正信息,充分发挥舆论引导的作用,以积极主动的方式,增强网络自身对不良信息的抵制。

    第三,重视网络问政,提供民意宣泄渠道。网络谣言很大程度上与信息不够透明有关。网络使用门槛比较低,我国网民的素质参差不齐。缺乏自我判断能力的网民很容易被他人左右,进而成为被利用的对象,对网络不良舆论起推波助澜的作用。社会贫富悬殊,竞争激烈,人们必然积攒有怨气和不满,当无处宣泄自己的情感时,他们便找到了网络这个匿名开放的平台。网络宣泄成为网民诉说愤懑的方式,为网络不良舆论导致的社会风险埋下了隐患,因此,开放网络互动平台,主动问政,可以疏解情绪。

    与此同时,提高网民素质尤为重要,提高网民独立思考和辨别真伪的能力,需要让多元的网络观点启发民众理性思考,通过合理的沟通舒缓和解决人们的困境,避免矛盾在网络上激化。

    第四,有限实行网络实名制度。新媒体负面问题的根源之一在于网络匿名性,人们敢于放心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不去考虑这些见解会给社会带来什么。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网络实名制成为一条有效解决途径。不可否认,网络实名制确实是规避新媒体中传播现象社会风险的有效途径,但是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网民参与互动的积极性,特别是网民对政府的舆论监督功能将会有所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