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范文1

关键词:政府投资项目;可持续发展;工程文化

基金项目:2009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B304);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2009SKL3249)

中图分类号:F294文献标识码:A

一、工程文化

一般来说,工程文化是工程共同体在工程活动中表现出或体现出来各种文化形态和性质的共同集合和集结。工程文化是一种亚文化。可以说,工程文化是工程活动隐现的或潜在的灵魂。工程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理念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方面。工程从这个四个不同的文化方面体现了人类活动的文化成果和文化境界。各种类型的工程和工程活动,特别是一些重大工程,它所使用的建筑材料、设备、工程外在形象和运行方式是该时代物质文化的典范,如三峡工程、都江堰工程等。工程活动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工程价值观、工程理念、价值取向、思维模式、知识体系折射出时代的理念文化。工程活动中的机构设置、组织流程、规章制度、职业道德规范、技术标准、操作守则等体现了该时代的制度文化。工程活动中工程主体的行为方式、言谈举止、精神面貌体现了该时代的行为文化。这四个方面的文化也成为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内在动力。

二、政府投资项目可持续发展

(一)政府投资项目的界定及其特点。“政府投资项目”又被称为“公共财政投资项目”或者“国家建设项目”。所谓“公共财政投资项目”,从广义上说是“政府为实现其职能,将一部分集中性财政资金投入社会再生产过程各个环节”建设的项目;从狭义上说是“政府为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对固定资产再生产和流动资金按最低限额而投入资金”建设的项目。“公共财政投资项目”一般又被称为 “财政性基本建设资金投资项目”,是指“经政府职能部门批准立项,由各类财政性基本建设资金投资或部分投资的项目。财政性基本建设资金包括:财政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财政预算内其他各项支出中用于基本建设项目的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专项基金中用于基本建设项目的资金;财政预算外资金中用于基本建设项目的资金;其他财政性基本建设资金。”所谓“国家建设项目”,是指“以国有资产投资或者融资为主(即占控股或者主导地位)的基本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

综上所述,“政府投资项目”可以定义为“政府为推动国民经济或区域经济发展,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政府为实际投资主体,以财政性资金为资金来源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或者是“各级政府为建设主体的投资项目。主要包括:财政预算内外资金(含国债资金)投资项目;国家外债资金项目;使用各类专项建设资金项目;法律、法规和本级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政府投资项目。”

政府投资项目具有如下特点:政府投资项目是以政府为主导;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是以满足公共需求为最终目的;政府投资项目是由政府以国有资产投资或者融资的方式建设的;政府投资项目是以公务公产和公有公共设施公产为建设内容的;政府投资项目是行政性、公用性、公有性项目。

(二)政府投资项目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与传统发展观(强调经济增长)不同的新型发展观。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很多,目前被广泛接受和认可的是前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主张公平分配和代际公平,在不降低环境质量和不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实现持续经济发展。

从系统论角度出发,政府投资项目可持续发展是指项目在其生命周期内,维持各种效益和影响之间的动态均衡,约束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相互适应,可以成功地延伸至项目目标的属性。体现为自然环境的相容性、经济效益的合理性、社会影响的和谐性和管理体系的整体性。

三、工程文化与政府投资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一)从理念文化的角度讲,工程理念为政府投资项目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想动力和精神支柱。政府投资项目可持续发展即项目在实现其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同时,应该以人文关怀为价值追求,依据和谐社会的新理念担当社会义务与可持续发展,实现政府投资项目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而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工程理念、以人为本的工程精神、价值理性的工程思维正是政府投资项目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指南。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和源泉,在这种工程理念的指引下,政府投资项目的决策者、实施者和使用者才能不但把政府投资项目做好,更重要的是做好的政府投资项目,把社会公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从而实现政府投资项目目的善与结果善的统一。钱学森院士等提出“物-事-人”系统思考方法论,其中人理指做人的道理,解决应该怎么做和最好怎么做,主要依靠人的文化、信仰、道德修养、宗教观念等理念,工程活动离开了“人理”,很可能达不到系统的整体目标。因此,政府投资项目中的工程师既要懂物理,又要明事理和通人理,工程理念强化了工程师的可持续发展观。

(二)从制度文化的角度讲,工程制度为政府投资项目可持续发展设置了外在的硬性约束机制。工程是在一定规范指导和约束下进行的,合理的工程制度、规范的规章制度约束着工程人员的行为,告诉他们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促使工程人员履行各自的责任,制止不符合政府投资项目可持续发展的行为和思想。将法律法规、规章规范的强力约束与职业道德规范的自律结合起来,反对政府投资项目中的权钱交易,加强廉政建设,提高对违规人员的惩罚力度和违章成本支出,遏制他们日益膨胀的私欲。如根据法律规章的要求,政府对参建单位资质审查等监管运作应当规范,严格按程序进行,使招投标公平合理;工程人员应忠于职守,认真负责,使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始终处于良好状态;媒体人员应该客观、真实地报道工程状况等。

(三)从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的角度讲,政府投资项目本身和相关主体的外在形象向社会展示了政府投资项目可持续发展的程度。政府投资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向利益相关者展示了政府投资项目的工程形象,告知社会公众它是不断提高社会效益与消费者福利的工程,其任何行为都符合公众的期望与价值观。公众可以通过政府投资项目的行为和物质文化来认识项目,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政府投资项目也可以通过工程人员和工程自身来展示自己。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政府投资项目本身应该是结构合理、整体运行有效和完善、工程与周边环境融洽,体现了功能效用性和形式完美性的统一;其工程人员的行为也是符合职业规范和社会道德标准要求的。

四、可持续发展的政府投资项目工程文化建设

从以上分析可知,在政府投资项目中,工程文化与政府投资项目可持续发展有着本质的、内在的联系,在政府投资项目工程文化塑造与建设过程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即可塑造可持续发展型的政府投资项目工程文化。可持续发展型的政府投资项目工程文化是:政府投资项目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要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要求政府投资项目促进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要在工程文化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中体现和渗透出政府投资项目要肩负的可持续发展与时代精神和使命。工程文化的社会属性要求政府投资项目在使用、开发和整合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生产产品、提供服务、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表现出可持续性,为社会做出贡献,通过优秀的工程文化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和进步。可持续发展型的政府投资项目工程文化集合了政府投资项目可持续发展与工程文化的思想精华,认为政府投资项目是社会经济系统的细胞,政府投资项目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大环境,政府投资项目的价值观必须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从而形成政府投资项目的和谐状态。

(一)可持续发展型政府投资项目工程文化可以增强政府投资项目凝聚力,使政府投资项目获得和谐的内部驱动力。可持续发展型政府投资项目工程文化将工程承担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工程价值观与行为规范,使得员工在工作中能体会工程的使命感与成就感,知道自己的任何工作对社会进步都是有益的,自己的工作将会促进工程的成就,工程成就将会被社会公众所乐于接受,从而使员工也具有很强的荣耀感,以在这样的组织工作感到自豪,愿意为这样的组织与事业奉献自己的才能,工程凝聚力得到提高。例如,三峡公司成功塑造了富有可持续发展的工程文化,将“建好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改善一片环境,造福一批移民”的“四个一”工程理念融入三峡工程文化建设中,使全体员工心中都装着这个梦想,为这个梦想而努力工作,还没有进入这个工程工作的人则向往成为其中的一员,三峡公司的凝聚力显然与其可持续发展型政府投资项目文化关联度颇大。

(二)可持续发展型政府投资项目工程文化可以塑造工程形象,形成工程和谐的外部张力。它将工程的经营理念与工程精神通过整体识别系统,传达给工程的利益相关者和社会公众,使其对工程产生一致的认同感和价值观。可持续发展型工程文化认为工程根植于社会,是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在社会系统中,工程一方面必须与其他系统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必须服从社会系统整体发展的要求。因此,可持续发展型工程文化关心水资源工程与社区、环境的和谐相处,重视与利益相关者建立公平、诚信交易的关系,将义利共生的理念根植于工程行为规范中,以获得社会公众的认可,使工程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

(三)可持续发展型政府投资项目工程文化可以促进政府投资项目的创新,使工程获得和谐的灵魂。不论是何种工程创新,其目标均是服务于工程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对工程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些要求包括更好的质量、更低的成本、更强的功能、完善的运行、安全的技术、爱护环境、促进社会进步与和谐发展等。可持续发展型工程文化使工程人员具有高度的可持续发展使命感、责任感,使员工更加关注如何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的质量性能、降低政府投资项目工程成本、协调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等,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强化创新的观念,进行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文化创新、观念创新、体制创新等,以增加社会效益和提高消费者价值。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王世成,曲炜.政府投资项目概念辨析[J].中国审计,2007.24.

[2]王辉.项目管理生命周期理论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29.9.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范文2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及定义

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起源于人们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资源是否可以永续性取得,财富是否可无限地增长等问题的讨论以及人们对日益严重的环境破坏问题的忧虑。其在20世纪50至70年代得到重大关注。

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发表了一部引起世界轰动的环境科普著作《寂静的春天》,作者描绘了一幅由于农药污染所导致的可怕景象,惊呼人们将会失去"春光明媚的春天",从而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人类对发展观念的争论。10年后,两位著名学者者巴巴拉·沃德(barbara ward)和雷内·杜博斯(rene dubos)的《只有一个地球》问世,把人类生存与环境的认识推向一个新的境界,即可持续发展的境地。同年,一个非正式国际著名学术团体--罗马俱乐部发表了有名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明确提出"持续增长"和"合理的持久的均衡发展"概念。1987年,以前挪威首相布伦特兰为主席的联合国世界与环境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并以此为主题对人类共同关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进行了全面论述,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组织和舆论的极大重视,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可持续发展概念得到与会者的共识与承认。

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她任主席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并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取得共识。我国有的学者对这一定义作了如下补充:可持续发展是"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群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国家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特点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国际社会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类有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权利,可持续发展要求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给全体人民以机会去追求较好生活;第二,当代人在创造与追求自己的发展时,应承认并努力做到使自己机会和后代人的机会平等;第三,为了今世和后代的利益,环境必须成为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持续的发展不应危害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环境与发展同样重要。

我国国务院也在1994年3月25日通过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中,确立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将其核心内容概括如下:一是以经济发展为核心,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发展科学技术,加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二是通过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质量,发展教育,改善卫生和健康状况,改善社会福利制度,消除贫困等,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通过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和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从以上的相关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具有以下几种内涵:

(1)公平性

"人类需求和欲望的满足是发展的主要目标",但在现实中,人类需求方面还存在许多不公平因素,这种公平广义上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当代人的公平,可持续发展要求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给全体人民以机会去追求较好生活,要给世界以公平的分配和公平的发展权,首先要把消除贫困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重要的问题来考虑。二是代际间的公平。当代人在创造与追求自己的发展时,应承认并努力做到使自己机会和后代人的机会平等,在满足自身需要时,不应该损害下代人的利益。

(2)持续性

这里所谓的持续性因素是指在发展时不应该损害支持全球生命的自然系统:大气、水、土能超越自然与环境的承载能力。

(3)共同性

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世界发展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都是共同的,同时,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

(4)系统性

从我国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中,强调经济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要求维护代际公平,实现永续发展。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一种发展战略,其必然要具备系统性的要求,从而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2、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1)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只有经济增长才能体现出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可持续发展强调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其不但重视增长数量,还要求提高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2)可持续发展要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使发展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从而,发展时必须要保护环境,主要有以下几种: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命支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地球生态的完整性、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人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

(3)可持续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正如可持续发展内涵所揭示的,其要包括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生活水平、并创造出一个保障人们享有平等、自由、教育、人权和免受暴力的社会环境。

3、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简言之,可持续具备以下3个特征: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三者之间不可分离。孤立追求经济持续必然导致经济崩溃;孤立追求生态持续达不到实现全球环境的美化。生态持续是持续、经济持续是条件、社会持续是目的,人类共同追求的是自然系统和社会符合系统的持续、稳定以及健康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与传统的发展模式的根本区别在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不是简单的开发自然资源以满足当代人类发展的需要,而是在开发资源的同时保持自然资源的潜在能力,以满足未来人类发展的需要;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不是只顾发展不顾环境,而是尽力使发展与环境协调,防止、减少并治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使维持生命所必需的自然生态系统处于良好的状态。因此,可持续发展是可以持续不断的,不是会在有朝一日被限制或中断的发展,它既能满足当今的需要,又不致危及人类未来的发展。

二、经济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经济法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具有内在的、天然的联系。经济法是调整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法律保障,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的价值也具有指导作用。此外,经济法产生的目的也决定了它与可持续发展的天然密切联系。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的战略,是国家总体战略的调整,它是以国家为主导推行的,经济法是国家管理和协调国民经济活动的基本法制形式,国家发展战略及其发展模式的调整必然必须借助经济法功能和调整机制。从而,二者结合是发展的必然。

(一)产生背景和目的的相同性②

经济法是20世纪出现的一个新兴法律部门,是20世纪中外法制史上最突出的成就之一。当日趋激烈的竞争导致自由竞争的秩序被扭曲,需要对竞争秩序进行规制;生产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需要高度的社会协调;市场自发调节的缺陷逐渐暴露,需要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时,国家因素介入经济活动,经济法即应运而生。它是基于社会公共利益介入经济活动的产物,经济法是现代法,它和现代社会发展的各种危机联系在一起,体现了危机应对法。现代社会的各种危机,如当前的金融危机、人口危机、就业危机、贫困危机、环境危机等,有共同的社会、政治、经济根源,正是这些根源造成发展的障碍和不可持续,在面对此种危机时,人们就需要选择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持续发展是对传统模式反思后的产物,是对传统模式的变革。

  关于经济法的概念和定性虽然一直存在争论,但就其使命而言,中外早已形成共识,即国家(政府)依法管理和协调国民经济运行,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消除由市场经济自发性所带来的负效应,引导整体经济持续、稳定和健康运行。③这和可持续发展的使命是一致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是公平地满足今世后代在发展与环境方面的需要和权利,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兼顾和包容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和稳定发展的几种不同目标取向。经济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使命的一致性,使它们可以天然地融合在一起。

(二)价值理念和价值取相向的相融性

经济法的价值理念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存在共通性。经济法以社会为本位,追求社会公平与正义,维护社会整体的利益和效益。可持续发展也要求维护和实现全人类的社会整体利益的协调发展,虽然具有更高的层次,但在理念本质和价值取向上仍与经济法具有相融性。经济法中体现了公平的价值理念,利用市场规制法排除市场中的垄断﹑限制竞争或不正当竞争现象,在垄断者与弱小企业间实现了机会公平,同时凭借社会保障法﹑利用税收杠杆,通过国家的干预,实现结果的公平。可持续发展同样追求公平的理念,所不同的是更强调代际公平,要求当代人在进行满足自己需求的消费和活动时,也对后代人的需求承担起历史的和道义上的责任,维护代际人之间的利益平衡,实现经济﹑社会和资源的永续发展。经济法与可持续发展的融合也是历史的必然。④

(三)范围内容的一致性

可持续发展涉及社会生产、资源开发利用、生态发展等社会生活领域的许多方面。经济法的内容范围,如宏观调控法的制定与实施、市场秩序及规则、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配置等都与社会经济整体发展密切相关,既有宏观的社会整体要求,又注重保护微观个体利益,并求得整体均衡与和谐发展,从而为可持续发展构建相对稳定的秩序环境。⑤

三、经济法学界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

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之后,法学界就预测到其对法学研究和建设将带来重大的影响和冲击,从立法到司法,从理论到实践等都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其研究成果大多见于环境资源法、法理学等领域,经济法学界对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区域:⑥

1、关于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法价值的探究

顾功耘主编的《经济法教程》(2002年)认为,效益是一切经济生产活动的最高价值目标,所以,经济法基于其固有的目的与使命,把效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目标也就变得合乎逻辑了。但是仅以效益定义经济法的价值显然过于笼统,无法与其他法律部门所追求的效益区分开来。经济法关注的效益是更高层次的宏观上的效益,即"社会整体效益"。但是这还不够,我们可需要发展,从而将其表述为 "社会整体效益最大化",其更体现出现代经济法的动态化效应,也更能体现和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因为它不仅追求效益的简单循环实现,而且追求效益的不断复合增生。"社会整体效益最大化"提法的引入的主要意义在于顺理成章地导出"可持续发展",其内涵实际上涵盖了"发展"与"效益"的提法。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兼顾和平衡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几种不同目标取向,因此,经济法的价值可以最终表述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整体效益",这一提法至少包含以下三层含义:体现了市场个体之间的协调;体现了人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协调;体现部门、地区经济结构与资源宏观配置的合理化。

2、关于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探究

杨紫煊在《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体系与《经济法纲要》的制定》一文提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有遵循客观规律协调本国经济运行的原则;坚持经济效率优先、兼公平的原则;坚持国家整体经济利益、兼顾各方经济利益的原则;坚持经济可持续发展、兼顾当前发展的原则。提出了将坚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确立在经济法之中的观点。

陈乃新在《经济法可持续发展原则刍议》一文中也主张这一观点,并认为是指人们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动态平衡的基础上追求经济、社会、人口、环境、科技相互协调永续发展,追求当展公平与代际发展公平相统一时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3、关于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法的体系的探究

李昌麒和鲁篱的《中国经济法现代化的若干思考》一文提出,中国现代化的经济法体系主要应当由以下几部分构建:市场主体规制法;市场秩序规制法;宏观经济调控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保障法律制度;社会分配法律制度。之所以将宏观调控法与可持续发展法合并构成二级法,理由有二:一是基于生态失衡已成为社会的一个严重问题,联合国已将之纳入《21世纪议程》的重要事项,因而国家必须对此予以关注和干预;二是考虑到文明不断进步与生态恶化构成了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矛盾,必须依赖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及其法律措施才能予以解决,因此,将宏观经济调控与可持续发展合并构成二级经济法,其主旨在于树立宏观经济调控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机制。

应该来说,经济法学界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是极其有限的,还需对其进一步完善,是经济法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融合,从而促进我国发展。

注释:

①齐建辉:《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经济法的基本理念考辨析》,载《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第87-88页。

②李挚萍:《论经济法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融合》,载《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第101-102页。

③程信和、李挚萍:《可持续发展--经济法的理念和制度创新》,载《学术研究》2001年第2期,第68页。

④胡宁、董世华:《可持续发展--经济法的变革与创新》,载《财经界》(下半月刊)2006年3月,第21页。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范文3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物业管理;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D91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8-000-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号召,全社会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正在不断提升。传统的物业管理工作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低碳生态环境需求。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物业管理应运而生。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物业管理继承了传统物业管理工作的有点,摒弃了缺点,在结合传统物业管理工作基础上发展形成。

一、物业管理的可持续发展需求

伴随着的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已经逐渐从以往的住房面积要求转变到当前对居住环境、物业管理、社会服务质量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多人考试考了如何改善自我生活环境以及提升身心健康水平[1]。然而传统的物业管理更多的倾向于关注硬件管理的维护与管理,缺乏对小区住户身体、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关注。因此,传统的物业管理工作已经满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业管理需求。

二、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物业管理

1.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传统的物业管理工作往往比较注重维护管理硬件设施,通过物业管理规定将硬件设施等持续保持在良好的状态。而可持续发展物业管理需要以人居环境的健康为核心,持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利用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在保证提供业主安全舒适的硬件设施基础上利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对业主居住的环境进行全面的维护,避免业主居住环境中可能给业主造成身体或心理上出现不良影响的情况出现。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物业管理更加应该探索业主的心理活动,以有针对性的满足业主的心理需要,从而为业主营造舒适、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2]。

2.坚持充分尊重人的价值

业主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唯一服务对象。因此,将业主的需求作为其工作的出发点是正确的工作方向。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物业管理需要制定能够满足业主需求的管理制度。在管理内容方面与业主开展积极地沟通与交流。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物业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业主的需求,让业务能够拥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处于一种舒适的生活状态。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物业管理服务目标是否实现直接取决于业主对服务的满意程度,因此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物业管理需要要求业主对物业管理服务进行真实地评价,并且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需求,让业主也能够参与到物业管理的工作中来,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物业管理充分尊重人的价值的

目标[3]。

3.展现低碳环保理念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物业管理中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融合着低碳环保理念,其是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物业管理的重要基础。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物业管理是物业管理发展的主流趋势,其给业主带来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绿色生活,并且将这一理念始终贯彻至物业管理的服务当中,将低碳环保理念在每一个工作环节中都展现出来。

4.拥有高效高质的服务网络

高效高质的物业管理服务网络能够实现服务质量、服务成本、服务效率三大基本要素的最优化组合。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物业管理必须要拥有高效高质的管理服务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够全面、经济、专业的开展管理服务。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物业管理的目标就是要满足业主的多元化需求。这不仅仅要求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物业管理需要拥有广泛的信息渠道,而且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决策能力与判断能力,进而全面提升物业管理公司的服务效果,最大程度的满足业务的多元化个性需求,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物业管理的目标。

三、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物业管理内容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物业管理不仅仅要实现传统物业管理工作的功能,更为重要的是还要实现其他更多的特殊功能。其中包括生态环境保护、协调自然环境发展等。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物业管理主要需要包括以下内容:居民对住宅区居住环境的满意率要高于85%;住宅区各种污染源均实现达标排放;生活使用污水排放能够符合环保要求;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回收,拥有明确的分类回收装置、定点回收、业主能够根据要求分类投放垃圾;不存在噪音扰民的问题,能够实现国家安静住宅小区的相关标准;社区整体环境干净整洁,各种公共设施完整并且可正常使用,不存在车辆乱停乱放现象,无违章建筑或设备,无乱贴乱喷等小广告情况,无露天焚烧烧烤情况;社区绿化面积大于35%以上,并且需要配有休闲娱乐设施;社区业主环保意识提升,能够自觉做到保护环境,积极爱护社区中公共设施、树木植被,节约用水、用电,主动使用资源循环利用等环保方式;提倡社区业主使用无磷洗衣粉、带有环保标志的冰箱、空调等;定期开展绿色家庭、绿色消费、绿色行动等低碳环保活动,定期发放普及环保类书籍、图文资料等,通过实地考察、外出活动等形式对居民进行环境教育。

四、结束语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物业管理能够营造和谐、舒适的社区居住环境,全面降低物业管理工作的运营成本,减少物业管理工作的能源消耗,降低社区污染物的排放量,降低社区污染事件发生概率,显著提升物业管理服务的生态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物业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推动社区业主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从而实现全面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皮春英,田宝艳.物业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06):29.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范文4

 

可持续发展战略影响了社会形态的方方面面。经济法的理论创新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本文首先讲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然后详细介绍了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的理论创新影响,最后讲述了新的经济法的法律关系重塑。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自20世纪80年代被提出后迅速风靡全球。到底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又给社会和经济法带来了怎样的改变?我们将在下面的篇幅中做出详述。

 

1.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被提出。在1987年联合国的报告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即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影响后代人对满足他们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

 

(1)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模式不再简单地以经济发展或者经济总量的提升为根本目的,而是考虑到整个人类的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根本出发点考虑问题,这也是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影响的最根本条件。

 

(2)跨时展。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不仅仅要照顾当代人的利益,更应将眼光放在未来,放在后代对资源的需求利用上。这是一种典型的跨时展思维。它强调当代与后代的相互衔接,而不是彼此割裂。

 

(3)整体发展与综合发展。从地域上来讲,可持续发展较之以往更加强调全球化的整体发展战略,讲究合理利用全球资源。综合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又一个重要特点,即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这又是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影响的佐证。

 

(4)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宗旨。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只要各种发展形势相互协调,既相互促进又有一定的制约,不会因为某一方面的突出发展而过度影响其余方面的发展,这样才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5)反周期发展。可持续发展会尽量避免短时间内的大幅震荡。可持续发展应当尽量延长发展周期,保持周期发展过程中的增长和下跌稳定。稳步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

 

2.可持续发展影响经济法理论创新

 

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法的固有理论存在着一定的冲突。经济法的固有概念强调对当代的经济发展进行协调和正当利益保护。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经济法也强调公平正义,但这种公平正义是一国一地的公平正义,是短期内的公平正义,这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相违背。具体而言,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的理论创新有以下三个方面:

 

(1)从注重结果公平到注重生态公平。经济法以法律的手段强制的完成对市场的干预,实现一定范围内的市场公平。经济法更多注重的是实质公平,是机会的公平,分配的公平,外在形式的公平。而可持续发展为这种公平增加了一个时空的概念。经济法的公平应当建立全球公平和对后代公平的理念。

 

(2)从注重社会效益到考虑生态效益。传统的经济法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市场运作,保证经济发展。这种传统的经济考量多以社会效益为根本标尺,对于生态效益的考量并不重视。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对要求经济法在衡量效益和利益的过程中,更多地考虑到生态效益和长效发展机制。

 

(3)从注重经济秩序到考虑生态秩序。经济秩序是传统经济法建立的根本目的。维护良好的经济秩序对保障国家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秩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不得不重新定义经济法的约束范围。经济法也应重新定义生态秩序对经济秩序的影响。

 

3.经济法的法律关系重塑

 

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的理论创新有了重大的影响。在这种影响已经成为历史潮流不可阻挡的时候,经济法中的法律关系也必将被重塑。本节中,我们将详细阐述在可持续发展影响下,经济法主体的变迁,主体的权利与义务以及新的经济法责任。

 

(1)主体的变迁。传统的经济法主体广义上讲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宏观调控;一是市场规制主体。这是一种基于特定地域的、当代的、受经济法约束的主体。

 

而可持续发展影响下的经济法的主体最重要的是加入了后代人的理念。后代人概念的提出是区别于当代人。这从根本上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对于经济法的时间广度上的影响。经济法约束的不再只是当代人的行为,更要保障后代人的利益。

 

(2)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当代人享有利用现有资源的权利,但同样要保证现有资源能够被后世利用的义务。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消耗,阳光、空气、水等自然资源都不再是“公共产品”,而变成了稀缺资源。

 

当代人特别要理清这种对公共资源对后世的共有权。当代人对公共资源过分消耗或破坏的行为或许不会危害当世,但必将受到惩罚,因为会危害到后代人的权利。

 

(3)新的经济法责任。可持续发展影响下的经济法责任必须要在原有经济法责任的基础上进行修正。对于经济法责任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类:

 

一是经济上的赔偿,对产生的损失进行补偿;

 

二是经济上的惩罚,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进行相应的经济惩罚;

 

三是行为或者资格的限制,对严重危害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行为进行取消资格的严厉惩罚。经济法应当立足于以上三点实施新的责任和惩罚制度。

 

总结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经济法发展模式,主要作用于当前的经济环境中,隶属于经济发展的范畴。因此,可持续发展必将在方方面面对经济发展产生要求。

 

经济法的理论创新也必须要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影响。可持续发展不但对经济法的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改变了经济法的责任主体。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理论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会更加完善。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范文5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思想;高中地理学科;理论研究

高中地理学科中,主要教授的是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在高中地理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坚持可持续发展教育非常重要。尤其我国的人口众多,需要使用可持续发展教育观念来作为重点,提高国民素质,保证可持续发展教育战略的立刻执行。尤其要针对高中中学地理课程中的可持续发展内容,不仅仅能够让学生学习到更为丰富的地理知识,还能够使得可持续发展观念深入人心,为之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良好的平台。

一、我国高中地理课程的可持续成长教育基本现状

对具有特色的可持续成长教育理念,其本质是将传统的教育教学元素加入到可持续成长教育过程中。通过改革新课改的相关政策,能够不断将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可持续成长教育挖掘出来。现阶段,我国的可持续成长教育理论课程一直沿袭的是二元论,把人与自然区分开来。基于此,没有将高中地理课程的可持续成长教育充分发挥出来。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只有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才能够重新编制好高中地理的相关教材。

二、高中地理基本课程以及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

1.高中地理基本课程

在高中地理课程中,将表层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互为结合,其研究范围比较广泛。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可持续发展内容对于自然防范教育和各个地区的习俗文化等进行一定的资源保护,将地形和气候等可持续发展内容加入进去,能够更好地发展可持续发展教育。我国可持续成长教育的核心要求是:让高中学生能够充分意识到环境变化的基本规律。在分析组成环境的各个要素之间,能够清楚了解到其相互影响关系。从而对政治原因或者经济原因等方面分析各个要素之间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所造成的相关影响。在高中地理课程中,设立的环境知识能够充分体现出人与环境的相关要求。

2.可持续成长教育内容

高中地理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出可持续成长教育观的相关内容,能够将其作为高中地理课程的主要部分,继而成为可持续成长教育的主要传播者。新课改实施之后,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文字;其二,图表;其三,读图。在文字方面,可持续发展成长教育观念在内容上主要以文字的形式出现,此类文字资料为高中地理的可持续成长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在最新的地理课程标准要求方面,将选修模块和必修模块区分开来,将其中的基础知识点充分理清楚。在图表资料方面,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图表资料是文字资料的最好补充,承担传播内容的职责,将图表与文字互为结合,能够区分出不同的责任。在漫画资料方面,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高中学生学习可持续发展知识的学习兴趣,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可持续成长教育发展思想。在读图资料中,高中生通过读图思考活动来展开可持续成长教育活动。在进行环节教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与学生之间互为交流融合,不断认识可持续成长教育理念。

三、优化高中地理学科的可持续成长教育的相关措施

1.不断优化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学模式

由于受到传统高中地理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所以高中地理课程的主要教学是围绕以下模式:以课堂、教师和教材为中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仅仅向学生灌输单方面的知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没有进行自主性和互动性的教育教学方式,学生往往只是一味地接受知识,没有对知识进行消化和理解。开放式的教育教学方法在教学手段过程中加入多媒体设备和使用相关工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互动式的答题过程中愉快地进行相关教育教学。

2.建立科学的可持续成长教育评价体系

将可持续成长教育评价体系用于实际评价中,需要先确定好学生的知识掌握量和学习能力,不仅仅能够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还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3.加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师资培训

教师本身应该充分意R到教育教学活动是不断更新的,只有将学习的新知识和新方法作为长期的动力研究下去,学生才能够受到更大的益处。学校在教育教学研究机构中,对高中地理教师进修相关方法培训师,需要加入一些可持续成长教育因素,尽最大努力做大效果极致化,从而提高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践效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持续成长教育理念的开展研究范围比较广泛,在高中地理课程改革工作中,需要端正好教师的教育思想,重视对高中地理知识的有研究和探索,注重高中地理的文字学习和图表学习等。通过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学观念,有目的且有计划的利用教学手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参考文献】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范文6

1法律的生态化基本范畴

本体论范畴是对法的存在及其本质认识和概括,反映法是什么,不是什么,何以是此而非彼,法内部的构成要素和结构形式,法的存在形式,法的调整机制,法的基本功能。[2]13为了解决经济法的生态化的本体论问题,首先要解决经济法学界和环境法学界争论已久的法律生态化的本体论问题。本文所要解决的是法律生态化是什么以及法律生态化内在特征的问题。

1.1法律生态化概念之考辨关于法律的生态化,法学界至今亦尚未形成统一的概念或解释。但归纳起来有两种观点。

(1)立法理念说。该学说认为法律生态化作为一种立法的理念、精神或指导思想,即强调应在各部门法中确立尊重生态自然的立法精神或指导思想。在我国最早引入法律生态化观点的是北京大学的著名环境法学家金瑞林教授。他指出:“‘法律生态化’的观点在国家立法中受到重视并向其他部门法渗透。在民法、刑法、经济法、诉讼法等部门法中也制定了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新的法律规范。”[3]随后,我国著名环境法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的马骤聪教授亦指出:“在前苏联时期,苏联的生态法学家就提出了‘法律生态化’的概念和主张,即认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不仅需要制定专门的自然保护法律法规,而且还需要一切其他有关法律也从各自的角度对生态保护作出相应规定,使生态学原理和生态保护要求渗透到各有关法律中,用整个法律来保护自然环境。”[4]我国环境法学家、武汉大学的王树义教授亦撰文指出:“所谓立法的生态化,即是指各种不同的法律部门在立法的过程中,均应考虑国家在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方面的生态要求,都要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对生态社会关系进行调整。目前,国外许多国家在国家立法的过程中非常注意各法律部门立法的生态化,以俄罗斯联邦为例,俄在其《所有权法》、《联邦投资活动法》、《外国投资法》、《消费者权利保护法》、《私有化法》、《产品质量法》等法律中都有关于生态要求方面的规定。另外,在俄罗斯联邦的行政立法、民事立法、刑事立法和其他立法中也有关于调整生态社会关系方面的法律规定。俄罗斯联邦上述这些法律部门立法的逐步生态化,有力地推动了俄罗斯联邦生态立法的发展,促进了俄罗斯联邦生态法律体系的形成。”[5]最近,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会长、著名环境法学家蔡守秋教授则进一步对法律生态化提出独到的见解,认为其是“对传统法律目的、法律价值、法律调整方法、法律关系、法律主体、法律客体、法律原则和法律责任的绿化或生态化。它以环境正义、环境公平、环境民主、环境效益、环境安全和生态秩序为自己的价值取向,以明确主体人和客体自然之间的法定关系、赋予人和非人物种的特定法律地位为特色途径”[6]。

(2)趋势说。该观点以中国环境法学会副会长陈泉生教授为代表。此学说认为:与其说法律生态化只是一种立法的理念、精神或指导思想似不够完整,不如说法律生态化是一种法律发展的趋势似更为全面。其既将法律生态化作为一种立法精神或指导思想予以囊括,又指出了这一立法精神或指导思想确立后必将推动法律朝着生态化方向不断推移的发展趋势,从而较为全面地概括了法律生态化的内容和较为科学地体现了法律生态化的特征。法律的生态化趋势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将法律生态化的理念注入立法体系之中,从多维视角探究生态与法律的关系,对传统的以当代人为本位的法律思想、法律观念、法律价值取向、法律重心、法律救济、立法倾向等进行深刻的反思,以崭新的符合环境时代要求的法律思想———生态主义(即强调人类与生态共同利益为中心的思想)、法律观念———生态本位(即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法律价值取向———当代人与后代人,人与自然、法律重心———保障环境权、法律救济———利益衡量、立法倾向———预防优先等予以取代,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符合环境时代要求的法律制度。[7]

本文认为,法律生态化是一种范式。法律的生态化是生态文明时期的产物,其顺应21世纪生态文明社会变革发展而产生的。随着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人类文明形式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世界经济形态由资源经济和物质经济向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的转变;社会发展道路由非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的转变,世界各国的法律已呈现出一种趋同的倾向,即各国的立法均秉承了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应对生态危机的挑战和顺应环境时代的要求,从而使法律朝着生态化的方向不断地推进。不论“理念说”还是“趋势说”,法律生态化的实质还是以可持续发展为逻辑起点,以生态主义为法哲学主张,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最终目的,全面构建法律的理念和体系,使法律适应生态文明发展需要。因此笔者认为法律生态化与其说是一种立法精神、立法理念,或者说是一种趋势,还不如说是一种范式。范式概念是由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最早提出的。库恩认为科学界是由一个流行的范式所控制的,那个范式代表科学发展观,它指导和决定问题、数据和理论的选择———直到另一个范式将其取代。依据库恩的范式理论,著名法理学专家张文显在其《法哲学范畴研究》一书中把范式定义为:“范式是包括规律、理论、标准、方法等在内的一整套信念,是某一学科领域的世界观,它决定某一时期的科学家观察世界、研究世界的方式。”具体而言,范式的要义大概包括:1)范式是一种全新的理解系统,即有关对象的本体论、本质与规律的解释系统、“理论预设”、“合理性或可解释性的标准”;2)范式是一种全新的理论框架,即构成该学科群体的研究基础、概念系统、基石范畴和核心理论(理论硬核);3)范式提供的是一种全新的理论背景,即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学术活动的大平台、论坛,“高层理论背景”;4)范式是一种方法论和一套新颖的基本方法;5)范式表征一种学术传统和学术品格标志着一门学科成为独立学科的“必要条件”或“成熟标志”。[2]370-371法律生态化作为一种动态的法律变革,以可持续发展理念,对法学方法论、各部门法进行全新的理解、构建和升华,成为法学研究的一种方法和视角。因此,法律生态化是一种范式。

1.2法律生态化的特征作为一种范式的法律生态化是生态文明时代的产物和反映,具有与传统法律所不同的特征。

(1)生态性。作为一种范式的法律生态化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相和谐发展的生态性特征。要求在自然环境的承载力内发展经济,以便把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活动全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按照生态持续性、经济持续性和社会持续性的基本原则规范人类的一切活动,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可见,法律的生态化改变了传统法律的以人类为中心的价值观念、经济发展模式、法律价值取向等。以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传统法学理论予以超越,对法学理论进行创新,提出崭新的符合生态文明时代要求的法律思想、法律观念、法律价值取向、法律体系等。

(2)代际性。法律生态化所包含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关注的是人类社会永久发展,认为自然资源是全人类的“共享资源”,是包括当代人和后代人的人类的共同财富,具有显著的代际性特征。其要求人类把有限的自然资源合理开发、使用,摒弃杀鸡取卵的攫取资源的经济发展模式,为子孙后代造福。在以可持续发展理念梳理当今生态文明时代的法律时,不仅考虑代内公平还要考虑代际公平。

(3)协调性。法律生态化作为一种范式,体现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上应是协调发展的关系,具有协调性。传统法律因建立在“非持续发展模式”基础上,单纯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从而忽视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协调,造成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枯竭等生态问题,而这些生态问题又反过来遏制经济的发展。因此生态文明下的生态化法律则要在经济效率与经济公平、经济安全之间寻找平衡点,强调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关系,法律制度配给上充分体现其协调发展的特征。

2经济法生态化的范畴界定

2.1经济法生态化的基石范畴:可持续发展理论范畴及其体系是人类在一定历史阶段理论思维发展水平的指示器,也是各门学科成熟程度的标志。我国的法学在与其他学科的沟通、对话、合作上之所以存在一定的障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提炼和传播法学范畴不对。从范畴的层次来看,在法学范畴体系内部,由于各个范畴反映法律现象的深度、广度以及科学抽象化程度的差别,亦即由于范畴所包含的知识量和机构量的差别,可以划分为普通范畴、基本范畴、中心范畴和基石范畴等不同层次。基石范畴是中心范畴中的主导范畴,它构成整个法学范畴体系的逻辑起点和基石,并进而构成了整个法学理论体系的基石。[2]14-15因此,如果说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是经济法的基石范畴,那么贯穿法律生态化核心主线———可持续发展理念应是包括经济法在内所有法律生态化的基石范畴。

作为经济法生态化基石范畴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它作为20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伟大研究成果之一,是在对传统的工业文明和发展模式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的发展观和发展模式。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1987年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首先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按照该报告的解释:“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首先特别强调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要求平衡人类发展与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利益关系;其次强调资源环境与人类发展的持续性、内在性、互动性和共存性,注重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子孙后代根本利益的保护。因此,“可持续发展”就是在不超出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前提下,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当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需求构成危害。它包括两个重要的概念:“需要”的概念,尤其是世界上贫困人民的基本需要,应将此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限制”的概念,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的限制。[8]尽管概念是抽象的,然而不可否认《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勾勒是清晰的。结合这一重要文件和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通过的一系列重要文件的精神,国际社会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内涵简要归纳为三个方面:(1)人类有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权利。可持续发展要求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要和给全体人民以机会去追求较好的生活。社会从两方面满足人民需要:一是提高生产潜力,一是确保每人都有平等的机会。但这些权利必须通过与自然相和谐的方式争取。(2)当代人在创造与追求自己的发展时,应承认并努力做到使自己的机会和后代人的机会平等。(3)为了今世和后代的利益,环境必须成为发展进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持续的发展不应当危害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环境与发展同等重要。[9]

中国国务院于1994年3月25日通过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确立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它从中国的人口环境与发展的具体国情出发提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一是以经济发展为核心,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发展科学技术,加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促进经济持续发展;二是通过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质量,发展教育,改善卫生和健康状况,改善社会福利制度,消除贫困等,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三是通过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和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2经济法生态化的概念及意义

范畴(category)与概念(concept)作为人类认识成果的结晶,作为人类思维的形式,它们之间没有实质区别。[2]2我国著名哲学家高清海对两个概念做出了清晰解释:“范畴是内容更为抽象、概括性也更大的概念”。[10]因此,学界经常对范畴与概念不加区分的使用。然而,范畴及其体系作为人类在一定历史阶段理论思维发展水平的指示器,对促进法学变革具有重要意义。所谓的经济法的生态化,是指以生态主义为法哲学主张,以可持续发展理念,构建经济法的基本范畴及其体系。英国学者马斯特曼指出,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关于范式20多种[11],可大致归纳为以下三种基本含义:一是作为一种信念、一种形而上学思辨,这些信念和思辨成果不从属于某个个体,而是共同接受世界观、本体论、方法论、价值观等;二是作为一种科学习惯、学术传统、一个具体的科学基本成就,其主要内容是科学共同体共同接受的学科基础性原理,该学科的其他理论进步通常建立在这些原理之上;三是作为一种依靠本身已经成功确立地位的工具、一个解疑难的的方法、一个用来类比的图像和范例。他更多地体现了范式在共同体中的应用和工具层面。范式需要一种承载它的主体,即一种科学共同体。库恩在《必要的张力》一书的前言中指出:“范式与科学共同体的概念就如同一个硬币的两个面。科学共同体接受某一范式后,便在范式指导下展开科学研究活动。范式是科学共同体形成了研究的聚焦,是科学研究成为有目的的活动,大大提高了研究的效率。在范式遭遇反常时,共同体可通过改进范式,将反常的东西化解为范式能预期的内容。”[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