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环保意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宣传环保意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宣传环保意识

宣传环保意识范文1

【关键词】大学生;低碳环保;培育

2015年的冬天,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雾霾连天,北京甚至在12月8日了首次空气质量红色预警,空气质量预报中不少城市的PM2.5超标上百倍以上。2015年12月12日,法国巴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缔约方会议第二十一届会议上,196个《公约》缔约方国家一致同意通过《巴黎协议》,制定了1.5℃的减排愿景。世界各国第一次承诺共同控制碳排放,以增强地球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在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共同采取措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可见,低碳环保思维、低碳行为已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识,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和生力军的当代大学生更要具有低碳环保意识。

1 大学生低碳环保意识内涵及意义

1.1 低碳环保意识内涵

低碳环保意识具有丰富内涵,它包含生态平衡理念、可持续发展及平等观念、正确合理的消费观和创新发展理念等多重含义。所谓低碳,就是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以低能量、低消耗进行正常甚至高效的生产,提倡人们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或消费习惯进行简单易行的改变,厉行节约,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一种理念。它是一种全新的价值观念和消费观念,也是一种新的行为习惯。低碳生活是一种简约时尚的生活方式,不以降低人的生活质量为前提,它通过个体的适度减低碳排放量来达到总体碳排放的控制,以达到保护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从而促进整个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低碳生活是生态文明的前提与基础。

培育低碳环保意识是高校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未来,我国政府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十三五”规划重要内容,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据报道,中国将在2016年开展10个低碳示范区、100个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及1000个应对气候变化培训名额的合作项目。而做为教育主要阵地的高等学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对大学生的低碳环保意识的教育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1.2 培育大学生低碳环保意识重要意义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具有低碳环保意识和素养的合格高校毕业生,而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低碳环保意识培育就显得尤其重要。众所周知,十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人类生存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产生存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实现“五位一体”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党的十五中全会上又提出了“健康中国”理念,健康中国的建设离不开给青山绿水的生态环境,更需要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低碳环保思念的高素质大学毕业生。

1.3 高等学校要注重培育具有低碳环保意识的高素质人才

高等学校具有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职责,大学生是未来中国建设的生力军和主力军,而培育适应社会发展的,具有低碳环保意识的合格大学生,关系到党和国家的长久健康发展,从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到工厂、企业,各个方面的工作都需要具有低碳环保意识的人才,只有全社会都积极主动地倡导和践行低碳行为,生态文明和健康中国建设才能落到实处,国家五位一体建设才会畅通,才会卓有成效。

2 培育大学生低碳环保意识有效途径

高等学校应积极主动全面地培育大学生的低碳环保意识,以适应国家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健康中国建设的全面需要。大学生的低碳环保意识的培育,应该贯穿在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实践的整个过程。

2.1 利用媒体平台宣传

学校建立低碳环保教育官方网站、微信平台,充分宣传低碳环保理念,宣传国家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健康中国建设的会议精神和思想,不断加大低碳环保教育宣传力度。还要充分利用学生自媒体,在学生微信、QQ等多种自媒体交流中,宣传低碳知识,相互促进低碳理念和低碳行为的形成。

2.2 优化低碳育人环境

教育育人,首先要做到环境育人。而低碳意识的培育更需要一个低碳的环境,这对学生的低碳行为是很好的示范作用。在校园绿化和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到低碳环保的因素,如学校的所有建筑物都建设成为具有绿色环保标志,实质性地在用电、用水方面考虑到环保的因素。校园照明路灯尽量多地使用太阳能灯具,教室走廊、图书馆张贴低碳环保的宣传画,大学生在校园环境中处处能感受到低碳行为的重要,节约水电的必要和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责任意识。同时也使大学生在思想意识中逐渐加深生态文明的理念,为未来建设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强国做好思想准备。

2.3 开展各种低碳活动

活动是教育的载体,要做好低碳环保思想意识的渗透,可以“春雨润物细无声”,可通过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学生喜闻乐见的低碳环保教育活动来实现低碳环保意识入眼、入耳、入心。如组织开展系列低碳环保知识讲座、大学生低碳环保主题演讲比赛、大学生低碳环保主题征文比赛,让全体学生都知道什么是低碳,什么是环保,什么样的行为才是低碳环保行为。组织全校学生低碳环保知识竞赛,进一步加深大学生对低碳环保理念的理解和把握。评选低碳环保校园之星活动。

2.4 低碳环保走进课堂

课堂教学永远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对大学生进行低碳环保意识的培育,更要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学校在开学初备听评审过程中,教学管理机构、学生管理部门要对任课教师和辅导员提出关于低碳环保教育方面的明确要求,在教学中不但是教会学生知识,还要让学生明礼、学会生活、学会交际;并进一步做到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紧密联系,在教学中必须渗透低碳环保理念,提倡低碳生活方式,形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好习惯。

2.5 成立低碳环保社团

指导学生成立低碳环保社团,有计划有目的的宣传低碳环保理念,倡导低碳环保行为。大学生社团成员具有爱心,对环保具有高度热情,并且分布在各专业和班级中,他们的低碳的言行,对其他学生能起到很好地示范作用,能有力地促进低碳环保行为进班级、进宿舍、进餐厅。低碳环保志愿者和低碳环保社团积极开展宣传活动,有力地增强了大学生的低碳环保意识,促进了低碳环保行为的落实。

【参考文献】

[1]杜悦英.气候谈判的巴黎新局[J].中国发展观察,2015(12):5-6.

[2]北京中工干教职业教育研究中心.节能减排工作・低碳环保生活[M].中国言实出版社,2011,136-138.

宣传环保意识范文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我国人口的急剧增长,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由于社会生产的无度开发、对自然环境的无节制索取,使得环境问题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我们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的赐予,面对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世界各国纷纷加入低碳环境计划的行业中。各国加强了对人民低碳环保意识的教育与培养,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公民的环保意识,推动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本文将就低碳经济环境下公民环保意识的提升进行探讨。

关键词:

低碳经济;公民;环保意识;提升;策略

人类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度的工业化文明彻底改变了世界的发展步伐和轨迹,现代文明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由于人们长期以来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等均受到来自大自然的抗议和惩罚。全球气候变暖、雾霾天气的增加、扬沙天气的增多、温室效应的产生、水土流失和污染的加重等都对人类生存的环境提出了警示。随着世界各国环保意识的增强,很多国家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等形成一种内在的、自觉的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低碳经济环境下,提升公民的环保意识,这是站在国家长远的发展角度来考虑,关系到我国建设和谐社会主义国家的实现。

1努力开展各种社会低碳环保活动

应是广大公民积极参与到社会低碳环保公益活动中来,全面提升公民的低碳环保意识,增强公民的低碳环保技能。因此,站在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必须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作支持进一步向广大公民宣传并普及低碳环保知识,并在城市中挖掘树立典型的低碳环保榜样人物。站在环保范围的角度来看,加强社会公民的低碳环保公益活动,鼓励公民积极参与社会低碳环保公益活动,在低碳环保理念的中不断提升自我,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例如:可以组织本地居民到本地区的乡镇企业、厂矿企业进行参观,进一步了解这些企业低碳环保的情况。各社区应组织本社区的居民大城市的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厂等参观观摩,感受自然环境被污染后的严重后果,彻底感悟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从而增强公民的低碳环保意识,加强环保行动的紧迫感。

2加强低碳环保的网路宣传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与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全球迎来了网络信息时代。社会环境方面也在进一步拓展信息交流平台。在低碳经济环境下,网络的发展更是为低碳环保的宣传创造了条件。网络的灵活性、开放性能够满足公民生活中多环保知识的多样化需求,并进一步巩固公民低碳环保意识。因此,应充分利用网络的强大力量,为公民有效的提供丰富的低碳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相关信息,开辟交流平台,多建立一些与低碳环保相关的特色环保网站;还可以结合各种真实的案例资料,利用网络的传播介绍生态环境的现状,强调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3建立并完善大众媒体引导机制

随着全球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提升,各种电视、报刊、杂志、广播、网络、微信等传播平台媒介正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众传媒的形式不仅是一种先进的文化传播平台,它更是有效提升我国公民低碳环保意识的重要媒介,还是在新时期大力开展公民环保理念宣传与教育的重要途径。由于大众传媒的覆盖面较广、传播的速度较快、传播的影响力较强等特点,使得大众传媒在公民低碳环保意识培养与提升中发挥出重要的、关键性的作用。

4搭建并完善低碳环保社区平台

每一个公民都是以社区为单位进行日常的生活与生产活动的,作为社区中的一份子,每一个公民都必须仅仅把握在社区学习的机会。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将低碳环保的意识教育与培养融入到社区教育中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特别是以社区为中心努力建立公民低碳环保意识平台,更是对公民进行低碳环保意识提升的重要落实途径。因此,必须要努力推进绿色社区的建设,充分发挥低碳社区在提高公民低碳环保意识中的重要作用。例如:利用社区的宣传公布栏公布当前本市、国家、省的水、空气质量、植被情况等。从而进一步引导公民在社区活动中进一步关心环保建设问题,履行公民的环保责任。再例如:可以鼓励社区公民积极参与到社区环保志愿者的队伍中,从而在低碳环保社区环境中提升自己的低碳环保意识。

5结语

总之,在低碳经济环境下,加强我国公民的低碳环保意识、提升公民的环保意识是保护环境的最佳途径。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公民环保意识的提升不仅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成败,更直接关系到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成败。目前,我们人类正承受着由于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而带来的严重后果,因此,在低碳经济环境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人们的生活与生产理念、提升公民的环保意识是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倪珊,何佳,牛冬杰,包存宽,王娟.生态文明建设中不同行为主体的目标指标体系构建[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3,(01):100-105.

宣传环保意识范文3

一、国内外媒体与环保意识研究比较

我国有不少关于媒体宣传效果的学术文章,如高丽鹏(2001年)认为“大众传播绿色新闻和信息的影响力是十分强大和有力的”,而林涵(2001年)也说“阅读《人民日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报道,总是让人觉得有收益和受启迪”。国内的相关研究有一个弱点,就是以质化评析为主,结论比较笼统,没有区分不同媒体的不同影响,也没有进行受众调查,因此一些结论往往不能让人信服。国外的相关研究不少使用量化的方法,从受众角度来考察媒体与公众环保意识的关系,而研究结果也比较“细致”。

如Besley和Shanahan(2004年)指出看电视多的人更少关注环境问题,表现得更不相信科学和技术,知道更少的环境知识,更不愿意为改善环境而付诸行动。Besley和Shanahan进一步指出:接触电视和报纸,有不同的效果,表现为比起看电视少的人,看电视越多的人对环境有越大的关注度,越少的参与度,越不可能参与行动。另一方面,比起看报纸少的人,看报纸越多的人对环境有越小的关注度,越多的参与度。对电视来说,观众可根据兴趣选择看不同的内容,当他们看国内和国际新闻时得到的信息跟看报纸差不多,但如果只看娱乐或是本地新闻的话就跟看报纸很不一样(e.g.,Scheufele2000年)。

即使是同一种媒体,呈现的内容也不同。如Holbert、Kwak和Shah(2003年)的研究把电视节目分为纪实类和非纪实类,纪实类包括新闻和自然纪录片,非纪实类是三种黄金时间段娱乐性质的节目,包括戏剧和喜剧。他们注意到这两种类型的节目呈现的环境内容不同,因而对受众环保行为的影响也不同,其中新闻和自然纪录片对环保行为有正面影响,非纪实类则没有影响。

二、媒体影响公众环保意识的效果检验

(一)媒体影响环保意识的“路径”分析

媒体影响公众环保意识可能是通过媒体上报道的环保事件、公益广告或是环保节目,也可能通过其他与环保主题无关的内容而间接影响,这种情况比较复杂,但确实存在,如O’Guinn和Shrum(1997年)的研究指出电视节目会让人们更加关注物质的丰富,因此,看电视多的人更有可能认为别人比他们自己拥有更多的物品,这种消费观念对环境保护有负面作用。

国外学者也是主要研究了接触媒体和接触媒体上的环保内容(如自然纪录片)这两个自变量对环保意识的影响。如图1所示:

图1

媒体对环保意识的影响跟媒体上的环保内容相关,也可能无关,因此本文试图从路径①和②来做检验。环保意识一般由环保认知、环保态度和环保行为三个方面来体现,本文提出了以下两个假设:

H1:公众接触媒体越多,环保认知、环保态度和环保行为越强,并且公众接触不同的媒体对其环保认知、环保态度和环保行为有不同的影响。

H2:公众接触媒体上的环保内容越多,环保认知、环保态度和环保行为越强,并且公众接触不同媒体上的环保内容对其环保认知、环保态度和环保行为有不同的影响。

(二)验证方法

2007年中华环保世纪行的主题是“推动节能减排,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因此,中央和地方,包括深圳媒体都有大量关于节能减排的宣传和报道。结合2007年深圳节能减排的环保宣传时机和深圳的特殊情况,笔者利用电脑辅助电话调查(CATI)系统,成功调查了304位年龄为16~70岁的深圳市民(指现阶段居住在深圳市6个区的所有人),属完全随机抽样。

研究主要测量了5个变量,如下所示:

1.媒体接触:指市民使用电视、报纸、网络的频度,考察方式为四分量表:从来不看,偶尔看,经常看,每天都看(以电视为例)。

2.媒体环保内容接触:指市民接触电视上、报纸上、网络上和户外媒体上环保内容的频度,考察方式为五分量表:从来没看到,偶尔看到,不确定,经常看到,每天都看到(以电视为例)。

3.环保认知:指市民对媒体上大量报道的深圳有关节能减排的事件的认知情况,由7个问题组成:节能减排行动;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国标油正式退出深圳市场,全市统一供应硫含量少的“深国Ⅰ-Ⅱ”油;全国七大城市著名景观,包括深圳世界之窗,同步熄灯半小时的“能源紧缺体验”活动;深圳热电厂燃烧重油引起的黑雨事件;汽车尾气是深圳首要的大气污染源;深圳一些海域由于水质污染严重出现过赤潮(红潮)。考察方式为:0=不知道,l=知道,合并成为一个累加量表。信度系数=0.579。

4.环保态度:指市民意识到环保重要性、必要性及紧迫性的程度,由三个问题组成:“先提高深圳整体生活水平再谈环境保护”,“科学技术能解决所有深圳环境问题”,“深圳发展经济比治理环境问题更重要”。考察方式为五分量表:很同意,比较同意,不确定,不大同意,很不同意。信度系数=0.736。

5.环保行为:指市民在日常生活中节能减排的习惯和对节能减排的关注,由6个问题组成:关注深圳的空气质量报告;假如有小车的话,选择乘坐公共汽车、地铁等绿色公共交通工具;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对自来水循环利用;对纸张双面使用;使用节能产品。考察方式为五分量表:从不,极少,不确定,有时、偶尔,经常。信度系数=0.601。

(三)检验结果

1.总体检验

对于路径①,研究从总体上验证了接触媒体与环保认知、环保态度和环保行为有显著性正相关,即接触各类媒体总体上有助于环保意识的提高,这个结论跟国外学者Lomborg(2001年)的观点是一致的。

对于路径②,研究从总体上验证了接触媒体上的环保内容与环保认知、环保态度和环保行为有显著性正相关,媒体的环保宣传增加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了解,达到了一定的说服目的,从而肯定了媒体环保宣传的正面效果,这个结论跟国内很多质化评析文章的结论是一致的。如图2所示:

图2

2.不同媒体效果差异检验

国外学者主要考察的是电视和报纸两种传统媒体。环保宣传有其特殊性,随着网络和户外媒体的发展,它们在环境议题传播方面起着怎样的作用,研究还很少涉及。本研究关注的媒体更为广泛,除了电视和报纸,还包括网络和户外媒体。而对于不同媒体,本研究验证了它们对环保意识的影响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表现为:

报纸环保内容对环保认知的影响最大,其次依次为网络环保内容、电视环保内容、户外环保内容。报纸对环保认知的影响最大,其次为网络,而电视对环保认知几乎没有影响,如图3所示:

图3

报纸环保内容对环保态度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户外环保内容,而网络环保内容和电视环保内容对环保态度都几乎没有影响。报纸对环保态度的影响最大,其次为网络,而电视对环保态度几乎没有影响。如图4所示:

图4

户外环保内容对环保行为的影响最大,其次为电视环保内容,而报纸环保内容和网络环保内容对环保行为都几乎没有影响。报纸对环保行为的影响最大,其次为电视,而网络对环保行为几乎没有影响,如图5所示:

图5

3.人口学因素的影响

由于媒体环保内容接触是影响环保认知、环保态度和环保行为的因素,研究还考察了不同人群媒体环保内容接触在程度上存在的差异,表现为:

年龄、户籍和所住区域影响电视环保内容接触。就深圳市民的电视环保内容接触来说,年龄越大,通过电视接触的环保内容越多;深圳户口的群体比外地户口的群体多一些;住在关内的群体比住在关外的群体多一些。

性别、文化程度影响报纸环保内容接触。就深圳市民的报纸环保内容接触来说,男性市民比女性市民稍微高一些;文化程度越高,通过报纸接触的环保内容越多。

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分类影响网络环保内容接触。就深圳市民的网络环保内容接触来说,男性市民比女性市民稍微高一些;年龄越大,通过网络接触的环保内容越少;文化程度越高,通过网络接触的环保内容越多;学生群体比退休人员和待业、无业人员两个群体都多一些,有职业人员群体比退休人员和待业、无业人员两个群体也多一些,而待业、无业人员比退休人员多一些。

文化程度影响户外环保内容接触。就深圳市民的户外环保内容接触来说,文化程度越高,通过户外媒体接触的环保内容越多。

不同人群媒体接触在程度上也是存在差异的,可以做类似的数据分析,在这里只是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目的在于说明媒体与环保意识的关系还受到人口学因素的影响,而这一点在国内研究中也常被忽视。

三、结论与讨论

传媒效果研究早已指出媒体在某些方面能有效地影响受众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本文从实证角度,用量化方法验证了媒体与环保意识两者之间的关系(H1和H2),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有益的补充,特别是在研究方法上。研究验证了媒体对环保意识的促进作用是成立的,但各种媒体的影响存在差异,而且还受到人口学因素的影响。

就传统媒体来说,报纸对环保意识三个方面的影响力要大于电视。网络作为环保宣传的新阵地,对环保认知、环保态度的影响力不可忽视,这可能跟深圳的网络普及率有关系。户外环保内容对环保行为的影响力大于其他三种媒体,对环保认知和态度也有一定的影响力,因此深圳市政府应该在公共场所作更多“节水、节能”之类的环保宣传。

本研究只是证明了媒体和媒体的环保内容确实对深圳市民的环保意识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它们是如何影响环保意识的、作用机制如何、不同媒体上的环保内容和不同媒体对环保意识三个方面的影响力为何不同,这些问题非常复杂,离不开对受众的深度访谈和对整个社会环境的考察,有待于后续研究。这项研究的问卷调查因是在深圳节能减排环保宣传比较集中的时期开展的,因此媒体宣传效果可能只是短期效果,长期效果是否也如此,值得思考。

参考文献:

1.王莉丽:《绿媒体――中国环保传播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闵大洪、陈崇山:《浙江省城乡受众接触新闻媒介行为与现代观念的相关性研究》,《新闻研究资料》,1991(3)。

3.卜卫:《大众传播对儿童的社会化和观念现代化的影响》,《新闻研究资料》,1991(3)。

4.高丽鹏:《大众传播对我国绿色事业的影响》,《中国林业》,2001(22)。

5.林涵:《为重视生态建设呐喊导引――兼评人民日报的环境保护报道》,《新闻战线》,2001(1)。

宣传环保意识范文4

关键词:环保意识;开展;公益劳动

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我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中,采取了以下三个办法:

一、参加公益劳动

公益劳动是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一项服务公益事业,不计酬劳的劳动。例如:社区在节日期间经常会组织露天文艺演出,演出结束后,会场上总是会留下很多垃圾。于是,我事先联系好社区组织,让学生进入到会场做公益劳动。有的学生举着事先做好的“请不要随意丢弃垃圾”,“请把‘我’(画有易拉罐)丢进垃圾桶”等的标语牌在会场里做宣传,有的学生负责捧着自制的垃圾桶在会场“巡逻”,演出结束的时候,学生会把会场里的垃圾进行打扫、分类。

参与这样的公益活动,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公德意识和环保自豪感;另一方面也借助学生的劳动实实在在地美化了我们的生活环境。

二、开展宣传活动

开展环保宣传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意识,使学生通过活动发现自我价值。我经常以“植树节”“森林日”“卫生日”“地球日”“环境日”“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等节日为契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走街道,进社区,或在各大商场、公园等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做义务咨询、散发宣传材料、做宣传讲座等,这不仅教育和锻炼了学生,同时也提高了全民的环保意识。

三、开展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是学生走进社会、认识社会的重要一步。学生通过亲自去看和听,亲自收集真实的资料,促使他们主动思考事件的本质,体验生命的真谛,从内心深处激发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宣传环保意识范文5

他说,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21世纪的生力军,中国今后环境的好坏,经济的发展是否会受到环境的制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少年儿童是否具有强烈的环保意识,能否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因此,应该从现在开始,给他们灌输“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环保思想,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树立强烈的环保意识,才能在我国未来的建设中做到优先考虑环保,才能缓解或解决我国所面临的严峻的环境形势。

卢振生代表坚定地说,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长期的艰苦细致的工作,必须从基础抓起,从娃娃抓起,适时地对他们进行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治理污染等教育,有意识地灌输维持生态平衡等知识,使他们认识到环保与人类生存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而懂得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的意义,养成良好的、文明的行为习惯,这样不仅对孩子有利,而且也可以通过孩子的言行,感召父母、影响他人,唤起全社会的环保意识,进而形成保护环境的自觉行动。

卢振生代表建议:保护环境从娃娃抓起应具体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首先,环保教育、环保宣传以及环保知识的传播应从学校做起,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并列入长远规划之中。可在不影响主科学业的基础上,增设环保课程,使孩子们从小就知晓环保知识,树立环保意识,知道如何爱护环境、保护好我们美丽的家园。那么他们长大成人后,就会自然而然地把科学发展观这面大旗持续扛下去。

其次,要以创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家庭为载体,在全社会打造优美环境,使我们的儿童从小就生活在优美的环境里,从小就得到良好的熏陶,潜移默化地使他们受到环保教育。其实打造优美环境的过程也是孩子们受教育的过程,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孩子,他们的环保意识会越来越强。

宣传环保意识范文6

关键词:中学化学教学;加强;环保意识;践行者;宣传者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269-02

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大程度地丰富了人类的生活,但也引发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很多,其中化学污染尤为突出。化学是一把双刃剑,人类在利用它改造自然,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它也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例如:由于冰箱、空调等使用大量氟氯烃等制冷剂,使臭氧层变薄或产生空洞;大量二氧化碳、甲烷等排放到大气中,导致温室效应;大量氮的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排放到空气中导致的光化学烟雾;千千万万个代表着经济繁荣的烟囱喷出滚滚浓烟,工业生产带来了大量的废气、废水、废渣,导致江湖臭水横渡,地面垃圾成堆,空中烟雾弥漫等等。化学污染对环境、对人类的身心健及社会发展的危害越来越严重。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在人们的头脑中树立环保意识迫在眉睫,在国民中开展环保教育势在必行。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环保意识一旦形成,会影响其一生的社会行为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因此,结合学科特点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加强环保意识的渗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结合化学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加强环保意识的渗透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要提高全民族的环保意识,使保护环境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首先就要从学生做起,从课堂做起。在中学的各主要学科中化学是与环境保护联系最为密切的。从初中的“空气”知识中“空气污染”的简介,“水”中“三废”的介绍,使用农药化肥的利与弊到高中化学硫酸、硝酸知识中尾气的回收和利用、“炼铁”知识中高炉煤气的处理,“煤和煤的综合利用”中废气和废液的处理无不紧密地渗透着环境保护的内容。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认真钻研教材,结合生产实际,深入挖掘教材中隐含的环境保护教育的因素,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施以环保教育。

讲燃料对环境的污染时,通过分析各种燃料的成分,分析其对环境的污染程度,通过数据向学生介绍我国的空气污染十分严重。如:世界银行的环境和经济专家撰写的调查报告指出,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有10个在中国,依次为:太原、北京、乌鲁木齐、兰州、重庆、济南、石家庄、青岛、广州、沈阳。中国环境污染的治理迫在眉睫、任重道远。调查报告说,中国城市地区空气中悬浮的微粒和硫磺含量目前是全世界最高的,其中山西太原空气中悬浮微粒的含量是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标准的8倍,济南接近7倍,北京和沈阳接近6倍。至于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重庆最高,接近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标准的7倍。污染已经严重威胁到中国人的身心健康和智力发展。另外,中国的水污染也相当严重。如果把污染给中国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折合成美元计算,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加在一起造成的损失高达540亿美元。“酸雨”已遍布我国22个省、市、自治区,西南地区尤为严重。好多地区酸雨使古迹、桥梁、建筑等遭到严重破坏,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中国受酸雨危害的农田有4000多万亩,每年经济损失超过20亿元。在中国南方重酸雨区,已经发现一些森林衰亡现象。重庆南山1800公顷马尾松林死亡率达46%;四川峨眉金顶冷衫死亡率达40%,四川奉节县芳草坝林场6000多公顷华山松有96%已经死亡。酸雨对养殖业的危害也越来越大,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应特别关注。

通过上述知识与相关的化学知识的有机结合,可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爱护自然,保护环境”成为他们自觉的行动。

二、在实验教学中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化学实验总是伴随气体、液体或固体物质的生成,这些产物中许多是有毒或有害物质,散发到空气中、水中都会造成环境污染。我们可以在不影响实验结果、观察效果的前提下改进实验内容及仪器装置,从而尽量减少实验产生物对环境的污染。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更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好机会。例如: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为处理产物SO2可提前在氧气瓶中倒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学生在做制取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硫化氢等有毒气体及其性质实验时,应强调学生注意对制取气体装置气密性的检查、设计尾气处理装置等,把有毒气体转化成无毒或毒性降解物,我们还可以指导学生设计微型试验、改进装置。如果我们适当地将一些污染比较大的实验改成微型实验,不仅适应了化学实验改革的发展,也可减少化学实验对环境的污染,实验完毕,还应将废液集中倒入废液缸中,可回收的尽量回收,在实验过程中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此外,一些难度比较大、毒性比较强的实验,还可以采用实验录像替代,既可以使学生获得有关实验的感性认识,达到实验的效果,同时也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三、结合第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