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范文1

农业循环经济就是根据农业生产的特性和规律,依靠农业科技的进步,通过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减少资源的投入量和废物的排放量,实现农业生产、生态效益同步提高的一种新型生产方式。农业循环经济的本质是按照生态学原理,遵循农业生产和生态经济规律,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把农业活动组织成“农业资源—农业产品—农业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从而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延长农产品变成废弃物的周期,尽可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形成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农业循环经济突破了传统农业经济的范畴,把农、林、牧、副、渔统筹起来综合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与传统农业经济相比,一个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农业循环经济闭路循环性强,涉及范围广,它把农业资源投入、农产品生产加工、废弃物资源化等连在一起,使农业循环经济符合“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提高综合效益。农业循环经济有减量化生产、再利用运作、无害化处理和重组化操作四种模式,简称4R模式。

1.减量化生产模式(Reduce)

它是针对农业生产外部投入的一种模式,其主要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利用先进科学技术作导向,在能够增产增收的前提下,通过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尽可能减少农业资源的投入量。

2.再利用运作模式(Reuse)

它是针对农业内部运转方面的一种模式,其主要是指在运转过程中,利用资源或农产品的多用性,通过多层次地构建生物链,增加资源或产品的循环途径和使用率,实现增产增效的目的。

3.无害化处理模式(Recycle)

它是针对农业对外输出的一种模式,其主要是指把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水平,换言之就是将废弃物能源化、肥料化和饲料化。无害化原则力求把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有效地循环使用,尽可能地构建物质和能量的闭合循环,变废为宝,把新产生的物质和能量作为农业资源重新投入到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实现废弃物的最小排放。

4.重组化操作模式(Reorganize)

它是针对整个农业系统的一种模式,该模式以农业系统最优化运行为目标,通过对农林牧副渔所有产业结构的重组与转型,达到系统的整体最优。它包括产业内重组和产业间重组两种模式。产业内重组是对同种生物群落进行生产结构的优化重组,使之物能相互交换,互惠互利。产业间重组是对不同生物群落按一定方式配置生产结构,达到共同增产,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一个完备、成熟、科学的农业循环经济应该是减量化、再利用、无害化和重组化四种模式的结合。宁波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依托4R模式,结合本地的优势和特色,积极开展多样化的循环模式。

二、宁波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面临的问题

农业生产要素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基础,农业科学技术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动力,土地规模经营和市场化经营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手段,节约农业资源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目标。目前,宁波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面临着农业生产要素短缺、农业科技含量不高、土地规模经营和市场化经营水平低以及农业资源浪费和面源污染严重等问题。

1.农业生产要素短缺。一是耕地资源紧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空间有限。2004年全市现有耕地面积总量为316.57万亩,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57亩,大大低于联合国公布的0.8亩警戒线。尤其是随着我市城市化进程的日益推进以及非农建设用地对优质农田大量占用,耕地面积仍将呈减小趋势。二是水资源对农业生产制约严重。水资源在时间上分布不均匀,降水主要集中在梅汛期和台汛期,夏季高温时节常常农业用水供应不足,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而且在水资源日趋紧张的情况下,农业供水的比重却在逐年下降,从2002年到2004年三年间,农业供水的比重从51.2%下降到42.6%。三是农业资金投入不足。由于受历史和观念的影响,人们对农业有一种天然的“歧视”,普遍认为农业的收益比较差,因而导致对农业投入的不足。以财政支农支出为例,1988年至今,我市财政支农支出的绝对数虽有增加,但相对份额总体上呈下降趋势:1988年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12.1%,1990年下降到11.2%,到1995年下降到7.3%,1996年更是下降到了6.1%,2000年出现了可喜的回升,但也只有6.8%,“十五”期间,我市的财政支农投入基本上处于占财政总支出的6.8%的水平,仅为1988年投入比例的一半多。

2.农业科技含量不高。一是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低,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农业科技进步的基础还比较薄弱,农业科研资源力量比较分散,而且多数农业龙头企业缺乏自主开发能力,导致农业科研成果作用不够凸现。二是农业技术推广制度不健全,农业科技成果利用率比较低。目前农技推广队伍结构不合理、年龄老化、队伍不稳定,农技人员推广农技的主动性不强以及农技推广机构与科研单位联系合作少,农技推广项目与科研成果脱节都造成了许多科研成果没有转化为农业生产力。

3.土地规模经营和市场化经营水平低。由于农民易受利益的驱动以及现有土地制度的不完善,造成土地流转困难,难以实现土地的规模经营。另外,农民的市场化意识淡薄,农产品生产与国内外市场没有有效连接,导致农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近几年,宁波市种植的蔺草、柑橘、榨菜、竹笋等农产品经常出现产销大起大落的情况,这与不按市场需求盲目生产直接相关。

4.农业资源浪费和面源污染严重。由于农业生产活动的不合理,农业资源浪费和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市农业生产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其发展趋势令人担忧,其中以化肥和农药问题最为典型。据统计,我市不但单位耕地面积化肥和农药施用量大,而且化肥使用比例失衡和农药结构不合理。首先,单位耕地面积化肥用量从2001年的514.6公斤/公顷增加到2004年587.5公斤/公顷,年平均单位耕地面积化肥用量达到了555.5公斤/公顷,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水体产生污染而设置的225公斤/公顷安全上限的2.47倍;单位耕地面积农药使用量2001年33.9公斤/公顷,2002年34.1公斤/公顷,2003年32.9公斤/公顷,2004年34.3公斤/公顷,年平均单位耕地面积农药用量为33.8公斤/公顷,分别是全省、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和4.51倍。其次,化肥使用比例失衡,氮肥过高,磷肥不足,钾肥偏低,氮肥、磷肥、钾肥的平均比例为1∶0.33∶0.13,落后于氮磷钾的平均比例为1∶0.41∶0.096的全省水平和1∶0.46∶0.36的世界水平;农药产品结构不合理,易造成农作物残留量超标的杀虫剂占用药量的55.03%,高于28%的世界水平。

三、宁波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宁波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应以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以农业龙头企业和大户为主体,以农业循环技术为支撑,以安全农产品基地为载体,以4R模式为依托,通过生物链构建物质和能量循环,最大限度地利用农业资源和废弃物,努力做到农业污染最小化,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从而引导宁波农业由资源耗费型向资源循环利用型转化,实现农业生产“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生态、安全”的目标,逐步建立起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循环运作方式相结合的新农业综合体系,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1.强化农业循环经济的治污理念。一是加快建设一批品牌优秀、规模庞大、效益显著的安全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基地,将安全农产品基地建设与农业污染治理有效结合起来,使安全农产品基地成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有用载体。二是大力推广生态、科学、经济的农业循环经济的治污方式。如构建生物链,把部分面源污染物(如秸秆、粪便)通过再生闭路循环加以资源化利用,最终转化为有机肥料和清洁能源沼气,用有机肥料代替传统化肥来增加土壤的肥力,用清洁能源沼气代替传统农用能源服务于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有效地解决化肥、秸秆、粪便引起的污染问题;通过优化调整农药产品结构,使各种农药的用药比例更趋合理,缓解农药给环境造成的污染;通过使用人造温室和新型的沼气供热设备,解决传统农膜的“白色污染”问题。

2.完善农业循环经济的制度安排。一是加强法规建设,建立绿色农产品生产机制和农业污染补偿制度,制订和完善农产品安全质量生产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二是完善土地经营制度。按照“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在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稳步推行土地使用权的流转,通过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促进土地使用权向农业龙头企业和大户集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规模经营水平,使农业龙头企业和大户成为开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主体。三是完善市场经营制度。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建立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户和农产品市场化经营水平,避免许多农户在市场竞争中“孤军奋战”的局面,使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共同体成为开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盈利主体。四是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的政策投入。比如积极运用贴息、补助等财政杠杆,引导各种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多渠道地筹集开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资金;增加财政支农支出,加强农业和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开展农业循环经济奠定硬件基础;利用国家财政设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建立农业风险基金,有效规避农业风险,提高开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积极性;运用农村金融机构(主要是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扩大农业贷款份额,支持农户和企业进行农业循环经济建设。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范文2

关键词: 农业循环经济;农业可持续发展;机制;对策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农业循环经济,就是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系统,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和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和减少废物的产生排放量,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效益“双赢”。我国农业发展现状,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构建适合农业循环经济健康发展的社会机制,从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缓解农业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我国农业资源禀赋较差,总量虽然较大,但人均占有量少。目前,我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并且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与人口、耕地分布状况极不协调,长江以南地区总水量多而耕地少,长江以北水资源少但耕地多,在我国的华北和西北地区,干旱少雨,严重缺水。我国人均耕地不足1.5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全国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0.8亩临界值的县(区)达666个,占全国县(区)总数的23.27% 。我国森林资源不足,人均占有量只有0.12公顷,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6。就是这样紧缺的农业资源,由于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使得它们日趋减少。因此,在目前这种状况下,靠大规模增加资源投入来满足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是不现实的,根本的出路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发展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循环经济。 

2.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农业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并未得到根本扭转,环境污染状况日益严重。据统计,全国受“三废”污染的耕地约2186.7万公顷,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6%。特别是乡镇企业,由于设备简陋,工艺落后,技术含量低,导致在生产过程中未经处理就直接把“三废”排放到农田,成为农业生态环境的最大危害。此外,在农业生产中,一些农用化学物质,如农药、化肥、农用薄膜、化学除草剂、作物生长剂等,由于长期不合理的使用或过度使用也造成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威胁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沙漠化面积扩大,草场退化,森林生态系统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逐渐消退或消亡,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只有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上解决污染问题,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才能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从根本上化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3.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以人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我国现行的农业是典型的高投入、高消耗和低效益的粗放型农业,在这种模式下的农业,环境被农业生产者当作资源自由获取和废弃物自由排放的载体,其结果导致生态恶化和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人类的健康带来极大的损害。人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我们加快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是为了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使他们能够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洁净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改变农业生产者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缓解和消除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改变农村“脏、乱、差”面貌,改善农村卫生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从而实现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二、机制滞后: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障碍 

  作为一种根本不同于传统农业的新的发展模式,农业循环经济对一个国家的社会发展机制提出了新要求,它需要政府的大力推动、农业生产者的积极参与以及公众的热情支持,而恰恰是在这几个方面,我国还存在许多问题。 

1.政府推动机制紊乱。循环经济的运行机理表明,政府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主导和驱动力量,循环经济发展得比较好的国家,基本上靠的是政府不遗余力地推动,在这方面,我们还有不小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制定一部完整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无法可依。第二,政府各个部门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中央政府还没有指导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推进计划,地方各级政府有关规划也不明确。第三,各级政府在综合运用财税、投资、信贷、价格等政策手段,调节市场主体的行为,建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政策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严重不足。第四,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不够,缺乏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第五,政府各部门协调合作不顺。第六,农业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还需大力加强。正因为如此,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实际成效并不大,与我们的期望值相比差之甚远。 

2.农业生产者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机制亟待加强。这主要表现为:第一,农业生产者内在动力不足,对循环经济的责任感和认同感不强,在生产过程中废弃物未经处理随意排放,浪费了可利用的资源,污染了环境。第二,农业生产者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力量不足。第三,农业生产者发展循环经济的资金缺乏,融资渠道不畅。 

3.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这主要表现为:第一,我国相关法律对公民参与的权利、责任以及具体程序的规定不明确。第二,由于信息闭塞,公众的知情权没有得到充分尊重,造成他们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社会参与意识淡薄。第三,中国缺乏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的非官方的绿色环保组织,使得政府和公众之间的沟通少了一些必需的中间环节,极大地影响了公众的参与热情。 

三、机制创新: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优化政府主导的宏观调控机制 

(1)建立和完善农业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目前,除了认真贯彻执行《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已有的法律法规外,还应加快循环经济立法,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有法可依,同时,还应注意立法的质量,使该法律的可操作性强,用它来规范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2)合理规划,整体协调。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差异较大,为此,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不可“一刀切”,应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既要考虑整体布局,也要考虑本地特点,扬长避短,趋利避害。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范文3

水与土地是农业生产最为重要的两大自然要素。我市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水田占耕地的比重在65%以上,水稻、茭白、芋艿、莲藕等水生作物种植规模大,而蔬菜瓜果、花卉苗木、果园竹林等旱地种植品种也十分丰富。2004年以来,我市农业用水由10亿立方米减少到8.8亿立方米,占全市用水的比重也由50%以上降到42%,呈逐年减少的趋势。这主要得益于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近几年,我市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业节水,加大对农业节水工程的投入。2008年,全市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实施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比例达到83%,尤其是在水稻的节水灌溉技术和喷滴灌技术应用方面亮点突出。

(一)水稻节水灌溉走在全国前列

薄露灌溉是一项水稻节水增产技术。“薄露”就是“薄灌水,常露田”,有效减少田间水的蒸腾、蒸发量和渗漏量,充分利用自然降水,同时也更适应水稻不同生长期对水分的需要,可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平均每亩每年可省水150立方米左右,增产50-80千克。余姚从1993年开始推广薄露灌溉,是推广该项技术最好的县(市)。2005年,余姚市“水稻薄露灌溉技术推广”项目入选“可持续发展在中国案例大赛”,被中科院、国家发改委等单位的专家推举为10个优秀案例第四名,也是浙江省唯一获奖项目。该技术的推广还曾在国际节水灌溉会议上介绍,被认为“对缓解人类水危机有重要意义”。

从1998年开始,余姚又开始示范无水层灌溉。无水层灌溉就是在秧苗返青后田面上不留水层,而是根据水稻不同生长期的需要,使土壤保持70%-100%的含水率,节省灌溉水量每亩125立方米,并能增加产量9-31.5千克。

(二)经济型喷滴灌技术领先全国

采用喷滴灌技术是当前重要的农业节水措施。喷滴灌可按作物的需要,适时、适量灌水,节水效果明显,还减少用工、增加产量。但由于常规的喷滴灌设施投入较大,阻碍了该项技术的推广。从2001年开始,余姚市围绕降低喷滴灌设施的建设投入,开始研究经济型喷滴灌技术,成功将喷滴灌设施的每亩投入由原先的2000多元,降到目前的600元左右,提高了喷滴灌推广的经济性,成为南方地区推广喷滴灌的“发轫点”。经济型喷滴灌技术是根据应用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缩小灌区单元、利用小水库自压、平原集雨作水源、用河道代替主管道、塑料管代替钢管、移动机组代替固定泵站以及减小管道的直径等多种方式降低设施的投入,降低了喷滴灌推广的“门槛”,并形成大田喷灌、大棚滴灌和大棚微灌等模式,喷灌区的用水率已达到85%,大大高于渠灌55%的用水率。

喷滴灌应用的作物品种,从平原上的蜜梨、葡萄、西瓜、蔬菜等作物种植,到山区的竹笋、杨梅、红枫、樱花、板栗、茶叶果桑杏桃等林特作物,宁海金龙浦农业合作社还将沼液利用与滴灌结合起来。在政府的支持下,从2000年余姚小路下村首次尝试在523亩果园和蔬菜田里安装喷滴灌设施开始,到2008年全市的喷滴灌面积已达到15万亩,居全国前列,其中余姚总面积达4.8万亩,成为中国南方喷滴灌面积最大县(市)。喷滴灌推广已产生实实在在的效益。按每亩年节水100立方米,增加收益500元计算,我市的15万亩喷滴灌设施,可节水1500万立方米,增加收益7500万元,而实际上许多的喷滴灌案例的效果要比这更好。

我市还将喷淋装置推广到畜禽养殖场,用于养殖场区的降温消毒,改善养殖场的环境,降低畜禽病死率,提高产出水平,目前余姚市已经有7万平方米的畜禽养殖场采用了喷淋装置。

二、测土配方施肥——缺啥就补啥

施肥是种植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长时间以来,对农业施肥的认识和理解并不科学,普遍存在重化肥、轻有机肥,重氮磷肥、轻钾肥。尤其是过量施用化肥,带来肥效降低、成本增加、地力下降和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等问题。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根据土壤状况和作物需肥规律,有针对性地施用有机肥和配有不同比例元素的复合肥,是有效扭转当前施肥不当所造成的农业生产效益下降、土地退化趋势,提高土地资源可持续力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任务。广大农民把测土配方施肥形象的比喻为“缺啥补啥”、“精准施药”、“刚刚好才是真的好”,生动地说明了测土配方施肥的意义。

宁波从2005年开始,分级建立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各级农技部门把不同类型田块的土壤养分状态告之农民,并送上一张配方施肥建议卡,让农民对“症”施肥、提高地力。2007年鄞州区、慈溪市、宁海县被列入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县,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25万亩,建立各级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7.25万亩,覆盖900余个村,惠及17万户农户。2008年增加余姚市、象山县、奉化市为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县,至此我市农业集中的主要县(市)、区都已成为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县。同时,全市进一步加大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的投入,共投入各级资金624万元,举办各级培训班139期,培训农民和肥料营销人员17000余人;积极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墙体广告、标语等进行宣传,完成检测37500多项次,建立各级示范方或示范点126个,示范面积18.28万亩,施用配方肥59800吨,施用面积118万亩,涉及农户34万户,发放施肥建议卡30万份;全市主要作物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增产11.52万吨,总效益13920万元。

从我市测土施肥的快速推广中,还可以看到全市近500家农业专业合作社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在政府的推动下,专业合作社积极参与和引导农民,对技术的推广起到了加速推进的作用,也使这项技术的推广有了很好的组织载体,为其持续发挥作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病虫害综合防治——安全是根本

农产品的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传统农业生产采用农药治理虫害,其所产生的农产品安全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依托循环经济的理念,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得到较快的发展,技术的应用也日渐成熟。我市从2004年开始,在以前病虫害综合防治领域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实施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工程,到2008年已是第四年。据统计,全市共实施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工程面积70.71万亩,其中推广应用频振式杀虫灯5616盏、应用性诱捕器12.72万只、应用黄色黏虫板5.75万块,推广新型生物农药28.82万亩。从实效看,工程实施区比非实施区平均减少农药2.8次,平均亩减少农药使用量64克(折纯),平均亩减少农药使用成本29.5元,平均亩节本增效133.2元。按照全市实施面积计算,可减少投放农药45余吨(折纯),相当于减少了数百吨商品量的农药投放,节本增效达9800多万元。为推进我市的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政府加大对财政投入的支持力度,市、县(市)和区按1:1比例进行配套补助,从而使这些技术推广取得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目前,我市的病虫害综合防治主要采用的有频振式杀虫灯、性诱捕器、黄板粘虫、防虫网等防控技术。这些防治技术具有投资省、使用安全、操作简便、对人畜无毒害等特点。我市还在病虫害综合防治实践中,不断摸索多种技术的组合配套使用,以增加防虫治虫的效果。如江北庄桥蔬菜农场里,97亩菜地装了性诱捕器398只、黄色粘胶板4000多块,性诱捕器和防虫网组合使用,效果非常理想,其防虫效果达97.7%。同时,还推广使用频振式杀虫。4项新技术在该区大面积推广后,使蔬菜增产10.71%,菜价也有所提升,农民每亩增收1300多元。

除了上述的防治虫技术的运用外,我市还探索用沼液喷洒种植物的叶子,在施肥的同时还达到了防杀虫的目的。沼液有着促进作物生长和控制病害发生的双重作用。我市宁海、象山等地一些农户,采用沼液喷洒种植物的叶子,对青虫、红蜘蛛、蚧壳虫等类害虫进行防治,也取得一定的效果。

四、畜禽粪便和秸秆综合利用——废物变成宝

农业废弃物再利用模式是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处理再利用,集能源、环保、资源为一体的最典型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畜禽养殖粪便是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一个主要污染源,秸秆焚烧造成的空气污染和其对交通的影响,也成为社会公害。运用循环经济的理念,采用合适的技术,在有效解决这些废弃物危害环境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资源化“变废为宝”,实现经济和环境双效益。

(一)畜禽养殖粪便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宁波市是全省较早开展规模畜禽养殖场排泄物无害化处理工作的地区之一。2003年,我市就将规模畜禽养殖场排泄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开发利用列入实事工程,每年安排200万元专项资金推动工程的实施。经过几年的建设,取得明显的实效,逐步形成以沼气为纽带,集改善环境和能源、肥料综合利用为一体的生态农业良性循环体系,沼气工程和有机肥生产成为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的主要形式,在全市全面推广,在我市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到2008年,全市生猪年存栏300头以上、牛年存栏30头以上的所有规模牧场,都得到了有效的生态化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粪尿综合利用率达到了91%。全市已建成32家有机肥加工场,年处理畜禽粪便等20万吨以上,生产有机肥约7万吨,按每吨300元计算,毛利就有2100万元,并开发出西瓜、西兰花、蔺草、水稻、番茄、草莓等6个农作物专用肥。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大量的有机肥,结合我市的“沃土工程”,我市加大了有机肥的推广力度。市农业局实施了《宁波市商品有机肥推广规划》。2008年安排了150万元资金用于推广补助应用商品有机肥,补助的覆盖面积达到了11.24万亩计2万吨,辐射面积达到了40万亩。全市有机肥施用达到170万亩,占我市播种面积的34.5%。

在畜禽粪便生态化、资源化处理技术上,我市主要采用的是固、液分离处理技术,即尿液及场地冲洗污水经沼气池厌氧发酵,产生沼气、沼液和沼渣,沼气作为能源可用于养殖生产供热、蔬菜种植大棚增温和提供二氧化碳气肥的用能,以及周边农村居民的生活用能,较大的养殖场还添置设备进行沼气发电。沼液和沼渣都富含作物生长所需元素和养分,是很好的有机肥,可用于作物种植和养殖。鲜粪便经过添加生物菌发酵处理后,加工成有机肥或再加工成复合优质颗粒有机肥,可施用于农田。

除采用固、液分离处理技术处理畜禽粪便以外,我市的畜禽粪便零排放处理新技术和蚯蚓养殖处理畜禽粪模式也有应用,并受到关注。宁波市鄞州区石碶春光牧场的畜禽粪便零排放处理是一项不同于固、液分离处理的新技术,通过接种高效微生物菌剂,利用太阳能,使畜禽粪便固液物进行好氧发酵,形成完全腐熟而稳定的有机肥料。金鳖山农庄和象山新厂村都采用蚯蚓养殖处理畜禽粪便。金鳖山农庄主要以牛粪、鸡粪为基质,添加EM箘快速发酵处理技术养殖蚯蚓,蚯蚓粪土用于种植施肥,蚯蚓喂鸡,有效提高了蛋鸡的免疫力和产蛋率。象山新厂村利用养鸡产生的鸡粪和种植柑橘产生的烂柑橘养殖蚯蚓,蚯蚓粪便作无公害柑橘和蔬菜的肥料,蚯蚓作鸡、鱼和黄鳝的饲料及饵料,形成以蚯蚓为媒介的柑橘、蔬菜种植和家禽、水产养殖产业循环链,提高了种植和养殖的效益。

(二)秸秆利用的新途径

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穗)部分的总称。秸秆的主要用途包括还田肥料、畜牧饲料、食用菌原材料、高温堆肥、作物覆盖材料以及作为工业原料等。有资料显示,前些年我市每年的秸秆废弃和露天焚烧量约占31%。近几年,我市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中,把秸秆综合利用作为重要工作来抓,有效提高了秸秆的利用效益和利用率。2008年,秸秆有机肥还田130万亩,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到了82%。

在我市的秸秆利用中比较突出的是“过腹”和“发酵”还田、能源化利用和用于食用菌种植。农牧结合的秸秆“过腹还田”和“发酵还田”资源循环利用模式,是充分利用秸秆中有机质和微量元素进行改善种植土壤品质的有效方式,显示了非常好的应用前景。我市的宁海利丰牧业年收购周边农田种植产生的废菜叶、玉米秆等9000吨,用于奶牛饲养,为周边农民年增收550万元,牛粪便经处理成有机肥再还田;余姚欣农兔业有限公司利用河姆渡镇3万亩茭白种植的茭白尾草,经加工喂养獭兔,兔粪便生产有机肥还田,沼气用于生产生活,给茭白种植农户带来了1000多万元的增收。宁海绿丰生态有机肥厂每年向农户收购晒干瓜藤、柑橘废枝等秸秆,经粉碎用作畜禽粪便发酵的混合料,与当地的养殖户畜粪便处理结合,生产的有机肥后还田,产生了很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在秸秆的能源化利用上,我市的鄞州下应镇湾底村、江北区洪塘镇灵峰小区都进行过秸秆气化试点、宁波惠佳编织品有限公司的掺烧废蔺草部分替代煤炭燃煤锅炉改造、余姚欣农兔业有限公司投资实施茭白尾草生物颗粒燃料加工等项目,也都取得一定的效果。

将秸秆制作成食用菌的培养基是近几年逐步发展起来的秸秆利用新途径。余姚利用棉花秆碎末和修剪的桑枝进行食用菌栽培,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形成了新的产业;鄞州瞻岐镇利用晚稻草作为栽培蘑菇的材料,也发展起食用菌栽培;宁海绿丰生态有机肥厂正在进行利用秸秆粉碎末配合有机肥,尝试蘑菇、芦笋以及蔬菜的种植,一旦该项技术成熟推广,可形成非常广阔的利用市场,产生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五、大农业发展模式——产业相融通

所谓大农业是指通过对传统农业的系统重塑,并运用共生原理使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及其延伸的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贸易与服务业等密切联系,协同作用,成为一个产业耦合体,各产业间的相互作用及结构的整体性是建立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基础。就生产环节来讲,大农业发展模式,就是利用不同生态系统间进行的有效物质循环,和不同生物之间相生相克的有机联系,形成相对完整的生态型生产系统,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在我市循环农业发展中,越来越多地运用了大农业发展模式,积极探索适合宁波实际的循环农业的实施模式,涌现出许多循环经济亮点。具体说就是念好“轮”、“混”、“链”三字经。

(一)实践轮作、轮养新模式

“轮”是指轮作、轮养等。在同一块土地、水体里,根据不同生物的特性,合理安排轮作,一是保证资源的高效利用,二是通过轮作维持或提高资源的品质,提高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在我市探索轮作的模式中,更多的是围绕保障我市粮食15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和80万吨/年的稳定产量这一重要的战略目标来展开的,具体有:“鸡(鸭、鹅)稻轮作”、“鸡瓜轮作”、“鸡菜轮作”、“粮经轮作”等。“鸡稻轮作”利用冬春休闲农田进行鸡(鸭、鹅)的养殖,实现了稳粮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余姚从2004年开展试验,发展到2008年已近达132亩。“粮经作物轮作”,利用冬春季粮田空闲期,发展适宜冬春种植的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从“油菜—稻”这一最为常见的粮经结合模式,发展到西红柿、冬季芹菜、甘蓝、榨菜、雪菜、毛豆、西瓜等许多品种,最大程度地提高农田的经济收益。据农技部门相关调查,粮经结合得当,亩产值可以达到5000元以上,能很好地实现稳粮增收的目的。

(二)探索套种、混养新技术

“混”是指套种、混养等。不同的作物及养殖品种,在同一块土地、水体中同时种、养,达到共生共育,既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也通过共生共育实现相互促进,提高产量,改善资源和环境。如“稻鸭共育”、“稻鱼(虾)共育”、和“茭鸭共育”,“鱼、虾、螺、鳖混养”等。“稻鸭共育”是国家农业部推广的一项以水田为基础,种优质稻为中心,家鸭野养为特点,以生产无公害高效益稻鸭产品为目标,自然生态与人工干预相结合的复合生态系统。目前,我市余姚有稻鸭共育1000亩,奉化市农技服务总站开展的稻鸭共育生物防治技术攻关被列入2008年宁波市农业科技攻关项目,鄞州在这方面也有一定的基础。与“稻鸭共育”相同的“茭鸭共育”在我市余姚的茭白主要产区——河姆渡镇也有推广。从2000年开始着手研究,发展到目前已超过1000亩,达到茭白增产25%,质量改善的效果,加上养鸭收获,每亩可增收300元左右。

江北洪塘的“鱼、虾、螺、鳖混养”、鄞州区咸祥镇的南美白对虾套养甲鱼和奉化象山港内的“鱼、贝、藻混养”有着相似的原理和共同的增收效果。利用不同养殖品种的生物链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生态平衡的微生态环境,既有利于养殖生物的增产,提高产品质量,又可改善养殖水体的水质,保障生产能力。特别是奉化的“鱼、贝、藻混养”是在开放型微生态系的浅海养殖区内进行,有效改善养殖生态环境,减少赤潮和病害的发生。现已建立宁波市循环经济试点——1000亩象山港鱼贝藻生态养殖示范区。象山县在黄避岙海水网箱养殖产业基地还进行了海水网箱养殖、藻类养殖和贝类养殖的循环经济模式试点,初步显示成效。

“茭鳖套养”是宁波在福寿螺治理上的一个典型的循环经济实践事例。福寿螺约1997年进入我市,迅速扩散,在局部地区已泛滥成灾。河姆渡镇的茭白种植深受其害。2004年开始了茭白田套养中华鳖实验,利用中华鳖能吞食螺特点,使中华鳖成为福寿螺的天敌,形成较为平衡的生态体系,大幅降低农药使用。目前,这一套养技术应用已扩大到510亩的茭白种植中,控制了1万多亩的福寿螺虫害,提高了茭白种植安全,套养的中华鳖品质优如野生,市场俏销价高,带动农户增收。奉化、象山等县也都实施了套养中华鳖治理福寿螺。

(三)构建多种方式产业链

“链”是不同生产环节的链接。将在不同空间中进行的农业生产通过物质链的形式连接在一起,从而在相互促动中形成产业发展的相互依靠,实现增加产量、改善品质、维护环境等综合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大农业发展模式。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构建,与其说依靠的是生产技术,不如说更多的是依靠生产的组织。这种产业链的构建是在一个经济主体内部或两个以上经济主体之间两个层面上进行组织构成的。

以公司为主体构建的循环产业链,是一定的生产规模为基础,通过合理规划和实施,形成较为完整和协调的产业链接。我市较为典型的是以畜禽粪便生态处理为核心环节建立农牧结合的循环产业链。如:慈龙畜业有限公司以生猪养殖为产业链的核心,形成了“生猪-沼气-作物”的生产链模式;鄞州区姜山镇金鳖山农庄建立的以蚯蚓养殖为媒介的“蛋鸡养殖-蚯蚓养殖-鸡用青饲料种植”循环链模式。

以一公司为龙头,多经济主体共同构建的循环产业链,也是我市较为普遍和极为有效的循环产业链构建模式。如:余姚欣农兔业有限公司围绕獭兔养殖这一中心,与周边的茭白养殖户和其他种植户建立紧密的产业链接,形成利用茭白尾草加工饲料养兔、獭兔加工废弃物综合利用、兔粪便有机肥、沼气处理、有机肥还田,以及裘皮服装加工、生物制品制造等多位一体的獭兔高效产业链模式;宁海绿丰有机复混肥加工厂以复合有机肥加工为产业链的中心,联合了7个重点牧场,建立利用畜粪生产有机肥半成品车间,构建复合有机肥生产产业链,并与当地种植业大户建立复合肥销售关系,从而形成一个一端与本地养殖业相连,另一端与种植业紧密联系的有机肥生产和销售网络系统。宁海的利丰牧业有限公司以奶牛饲养为中心,与周边的蔬菜、粮食种植户建立产业链接,构建起一个“农业废弃物-奶牛饲养-粪便加工有机肥-农作物种植”产业链。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范文4

关键词: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原经济区

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规划项目(立项号:13B790977)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2月8日

一、农业循环经济的涵义

“循环经济”一词,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人类重新认识自然界、尊重客观规律、探索经济规律的产物。它首先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主要思想是倡导物质的不断循环再生利用。而农业循环经济作为循环经济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把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通过产业链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资源低投入、低消耗,产品互为原料、多次使用,废弃物再利用,实现资源化的周而复始的循环经济体系,是循环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不单纯是农业产业的延伸、效益的放大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缓解农业资源压力,保护生态,清洁环境,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

二、中原经济区背景下河南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分析

农业推行循环经济是整个社会体系全面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社会的关键环节。没有农业循环经济,就不可能建立整个社会的循环经济,更谈不上建立循环社会。尤其是中原经济区以及郑州航空港经济区的建立,使得河南农业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中原经济区是以河南省为主体,延及周边,支撑中部,东承长三角,西连大关中,南临长江中游经济带,北依京津冀,具有自身特点,优势独特,经济相连,使命相近,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域。它的建立,使河南在全国区域格局中具有难以替代的枢纽地位。再加上,近两年航空港经济区的设立,更加凸出河南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枢纽地位。因此,把握中原经济区发展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河南地区的交通、人口优势,发展河南省农业循环经济也是十分必要的。

三、河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2013年,河南省委省政府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实施意见》,针对农业农村发展所面临的一些新矛盾、新问题,提出要“加强城乡统筹,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大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等,十分重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问题。结合河南地区农业大省的独特优势,目前河南省农业循环经济主要存在三种模式:一是以南阳西峡、洛阳、郑州中牟为代表的生态农业模式;二是在河南省内普遍存在的以沼气为纽带的能源综合利用产业模式;三是以郸城、荥阳为代表的农副产品深加工模式。可以说,全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在发展中,已经初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道路。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河南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也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诸如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率低、废弃物资源转化利用水平低、环境污染严重等。综合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然原因。农业资源约束加剧。河南耕地总面积1.19亿亩,居全国第4位,但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08公顷,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1/4,且呈递减趋势。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低。河南是人口大省,人均占有自然资源少,但长期以来,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在大部分地区并未得到明显改变,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的粗放型经营模式仍将长期存在。农业环境污染严重,农业废弃物的惯性露天堆放、生活垃圾的随意丢弃,已经严重污染了地表水和地下水,恶化了农村生活环境。同时,城市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趋势加剧,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使得农村的自然生态系统遭受了严重损害。

(二)社会原因。主要表现为参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因素,即人的因素,也就是农民和政府部门。一方面农民是河南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主力军,他们对生产要素的改进有着极大的主观能动性,而河南省的现状是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农业循环经济”这一新的发展模式他们知之甚少,更谈不上积极参与;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忽视另一个主体,那就是政府部门,片面强调发展的速度,而忽视发展的质量,形式主义和机会主义思想严重,使得农业循环经济迟迟不能形成规模和合力,不能发挥出循环经济的示范效应。

(三)经济原因。一方面资金投入不足。农业循环经济需要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才能逐步显现其综合效益,因此需要有巨大的资金投入来进行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新的发展模式实践;另一方面内在经济驱动力不足。按照经济学的假设,人都是“经济人”,因此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每个经济体都是在成本-收益框架下去追求经济利益,而不是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农业生产的经济价值较低,由于缺乏强有力的工业支撑,河南省农产品大幅增加的同时,却出现了农产品销售不畅、价格偏低、农业效益持续下滑的局面。

(四)科技原因。农业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模式,有别于传统的小农经营模式,它实质上是一种低投入、高效率、高循环、高技术的新型农业经济。要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需要有科学的管理和指导,需要将工业加工和农业生产有机结合起来;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使用更多低害或无害的新工艺、新技术,支持循环系统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研究,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逐步修复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循环能力。而科技因素归根结底是人的因素,循环经济人才的缺乏,使之不能得到有效的推广。一方面随着全国经济、技术等方面的不断进步,现有的农村人员技术水平已经不能够满足社会需求,逐步被社会淘汰;另一方面河南农业方面的技术服务机构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加上由于河南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难以留住和吸引人才;另外,随着河南省招商引资的力度不断加大,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得到了提高。2012年年初,河南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力争到2015年,河南将形成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集群100个、50亿元以上的集群50个、100亿元以上的集群20个。因此,农业产业化的不断发展,所需要的农业技术人才的数量逐步提高,导致农业循环经济方面的专业人才不断缺乏。

四、河南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策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号召全员参与迫在眉睫

首先,政府作为各项工作的职能管理部分,必须转变发展理念。对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应该从自身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在工作过程中要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大事来抓,充分发挥指导和推动作用。一要改变传统农业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把循环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农业生产实践中去;二要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培养;三要引导农民树立复核循环经济发展的消费观念,形成农村绿色消费氛围,使农民和农村企业增强资源忧患意识和环保意识:利用各种媒体,对农业循环经济进行宣传和讲解;加强对农民进行培训,搜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树典型,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其次,作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主力军的农民,也要加强自身学习教育,克服短期行为;提高生态环保意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树立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理念;不故步自封,在原有农业循环经济形态的基础上,从小农经济走向现代化经济。

(二)政策制度

1、赋予农民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以激励农民对土地长期投资的积极性。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土地用途,不损害农民对土地承包权益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依法自愿有偿,允许农村以转包、出租、互换、股份制等形式进行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2、尽快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第一,政策投入制度。积极运用贴息、补助等财政杠杆,引导各种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多渠道筹集开展农业循环经济所需要的资金,适当安排生态农业专项资金,用于开展生态建设规划、技术培训、经验交流的补助。综合利用财税、投资、信贷、价格等政策措施,调节和引导农业投资主体的经营行为。建立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激励约束机制。

第二,考核制度。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有效确保此项工程的顺利进行,各级有关部门都要明确分工,不仅明确专门机构、专人负责,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工作考核机制,列入年终考核内容,必要的情况下给予奖励。

第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也是农业发展和建设农村的重要保障,因此要切实调整资金的投向和结构,将基础设施建设由城市为主转向更多地支持农村,财政性建设资金要向农村倾斜,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发展节水灌溉,重视耕地保护和土壤改良,加强农村生态建设,搞好水库整险加固,加快乡村道路建设,电力和通讯设施建设。

(三)积极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外延,从单向循环向“产业链”或者“产业网”的目标迈进,扩大适用范围,探索农业节本增效的新途径,逐步实现粗放农业向精准农业的转变。

(四)多途径使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农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为加快土地规模经营步伐,一方面要进一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体制机制,减少农民的后顾之忧和对土地的依赖;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创造条件扩大农民在农业之外的就业局到,使农民在农业之外获得比较稳定的就业机会,让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去。

(五)科技层面。结合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多途径筹集资金,加大对发展集约循环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支持力度,积极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推行农业循环经济的经验和引进先进的核心技术,在对农民加强素质教育、加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村义务教育、扩大职业院校面向农村的招生规模,加大对院校农林类专业学生的助学力度,减免种植、养殖业专业学生的学费。同时,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技术和技能培训,制定适合农村口味的学习方案和计划,编写通俗易懂的培训教材,把农民最想知道,生产最需要的东西纳入到培训中来,采取机动灵活的培训方式,把课堂系统培训和利用实践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把广大农户培养成有较强市场意识、有较高生产技能、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现代农业经营者。

主要参考文献:

[1]邱士可,高红莉,张硌.河南省平原区域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研究.河南科学,2010.8.

[2]王亚伟,张香伟,韩珂.河南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研究.广东农业科学,2010.9.

[3]郑学敏,付立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经济问题,2010.3.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范文5

1、以清洁乡村为主的村镇中循环经济模式

此循环经济模式是在农户小循环经济模式基础上,在村镇一级中实施农业循环经济,要搭建起乡镇一级的农业循环经济实现框架。在这一级的循环经济模式中,重点是要对农户处理不了的垃圾、粪便、生活污水由乡政府牵头集中处理,如农户没有办法处理的,送到乡镇一级的大中型进行处理,从而产出清洁的能源、沼气以及沼渣,生产的清洁能源沼气,可供农民有偿使用,可以向农民或者周围附近的农业生态园区作为废料使用。还是要大力开展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的农业生态园区经济模式,这种模式比起前两种模式来,有它独特的优势,及规模相对比较大。同时能够完全做到产业链之间的生产。具体来讲,楚雄州循环经济的近期目标是,通过各种模式的建设和实施,能够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上有所体现,如化肥的施用强度有所下降,农药的使用强度有所下降,农膜的使用量有所下降。同时农膜的回收率要明显提高,秸杆综合利用率由目前的70%左右提高到90%-95%。而牲畜粪便的资源转化率由现在的50%能够达到90%左右。这样一来,能够大大降低农业废弃物的污染,从而实现楚雄州农村和农村经济的协调统一发展,对于楚雄州大部分农村来说,农业废弃物的污染,是一个困扰楚雄州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因此,实现循环经济模式能够从生产的各个方面减少农业废弃物的排放,使农业废弃物的利用效率大大提升。同时,也能够切实改善的农村脏、乱、差的生活环境。本文来自于《新经济》杂志。新经济杂志简介详见

2、以种植业与养殖业为主的生态农业园区循环经济模式

近年来,楚雄州的生猪产业和蔬菜产业蓬勃发展,而且在楚雄南华得到中央财政实施生猪养殖项目,在楚雄元谋县得到中央财政的无公害蔬菜建设项目,因此要利用这些,率先可以在南华、元谋两地开展农业生产园区的农业生态建设,在农业园区内,同时养殖生猪或者是牛,与蔬菜大棚,生猪产生的粪便送到园区的大中型沼气池进行发酵,产生的沼气有偿供给园区内的生活需要,以及园区外周围的农民有偿使用,沼气产生的沼渣、沼液可以及时送到蔬菜大棚内作为蔬菜的有机肥,给蔬菜供给营养。而蔬菜大棚内产生的烂菜叶、废菜叶等废弃物等又可以供生猪食用,这样一来,园区内产生的所有农业废弃物的利用率几乎达95%以上,不仅节约了农业生产资料成本,同时又达到了清洁生产的目的。对农业生产园区这种生产模式的实现方式,可以以一个公司为主,也可以是多个公司联合起来,或者是公司和农户合作起来,作为主体来实施生产和经营,而这个模式也与农户家庭小循环经济模式,与村镇循环经济模式相统一,作为大中型沼气池建设与使用,可以放在农业生态园区,这样一来,农业生态园区周围的农民就可以向园区提供他们使用不完的牲畜粪便,以及处理不完的秸杆,而园区作为一个实施主体,要有偿回收这些农业废弃物,这样就可以使得以沼气为中心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规模化、市场化、商业化操作。使得农户、村镇、公司三位主体能够协调的运作起来,而园区内的物流、能流循环。要有一个非常良好的发展,另外,在这个生态园区的模式下,还可以进行加工业的开展。特别是初级产品通过农户产品加工成企业产品,从而提升了农产品的价值,也提高了生态经济效益,在园区的模式下,农产品的加工,要以某企业为龙头,实施主体为公司或公司与公司之间,以及农户与公司,周围的农民可以把自己的农产品有偿出售到园区的加工企业,而园区的加工企业经过初级加工或者是精加工,不仅能够大大的提高农产品的价值,同时也能够把农产品的废弃物很好的利用起来,而这些农产品被加工后,他的市场价值大大的提高,经济效益也大幅度提升,这对农民来说,是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而园区内的农产品,也可以通过初加工、深加工的模式,增加附加值。延长产品的产业链,增加其价值。如在园区内可以建设生猪产业链、蔬菜产业链,蔬菜产业链可以建设马铃薯产业链,在楚雄州范围内,几乎家家养猪,但是规模不是很大,少则一两头,多则五、六头,而这些生猪产生的粪便农民又没有很好的利用起来,不仅污染环境,而且效益也无法提高,如果将这些散户农民的生猪收集起来,在园区进行深加工的话,能够大大的提高生猪的利用率。具体来说对猪肉、猪皮、猪毛等进行加工,提高他的附加值,形成产业链。作为农业循环经济项目,这样一来,为农民增加收益,能够提高他的养猪的积极性,同时形成生猪产业链,使生猪的市场价值大幅度提高。在生猪产业链的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进行产业链的建设,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还要注意环境的问题,也就是说,在产业链的建设过程中,要进行清洁化的生产以及对生猪粪便进行资源化的利用。同时,防止对环境产生污染,要引导养殖大户和养殖小区的职工,要有环保意识,要加强沼气池的建设,将猪粪作为产生沼气的原料,沼渣、沼液成为有机肥,使得生猪产业链的实施,不仅能够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而且能提高经济效率,有效利用资源,形成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作者:杨平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范文6

关键词: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城郊农业旅游;注意事项

农村不仅有优美的田园风光,还蕴含了传统的民俗文化,对身处喧嚣的城市居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在这里他们可以回归自然,缅怀传统的生活方式,已得到身心放松。旅游公司基于上述需要开发了城郊农业旅游,为我们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本文首先分析了开发城郊农业旅游的动机,接着分析了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与城郊农业旅游开发的关系,并介绍了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的城郊农业旅游开发的主要事项。

一、开发城郊农业旅游的动机

工业化和城市化没有泯灭人类回归自然的渴望,而是加剧了这种渴望,这种渴望一方面是因为人类祖先曾长时间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对自然有一种本能的归宿感,另一方面是城市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而在自然环境中人们的身心可得到放松。农村保留着相对完整的自然环境,且能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这是城郊农业旅游开发的动机之一。此外,农业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传统文化是国人的精神寄托,每个人或多或少地都具有一定的“乡土情结”,人们自觉不自觉地想要了解传统文化,这是城郊农业旅游开发的另一个动机,即为了满足人们了解传统文化的需要[1]。在农村人们能欣赏到田园风光,感受到民俗文化,安静的环境、绿色植被、清新的空气、空旷的田野激发了人们对往日生活方式的怀念,在怀念中释怀情怀、陶冶情操,暂时忘却城市生活的压力,所以说农业旅游对城市游客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是旅游企业开发城郊农业旅游的动力所在。

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与城郊农业旅游开发的关系

1、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对城郊农业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与传统的经济模式相比,循环经济充分考虑了环境容量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使得一般的经济活动更符合生活环境。对于城郊农业旅游,旅游地址处于城郊结合部,由于背靠城市发达的交通网和完善的基础设施,交通、通讯较为便利,可节省大量的基础建设支出;其经济活动在农村原有的生产资料、闲置的房屋、田园景观上开展,提升了农村闲置资源的利用率,可减少了旅游项目开发成本;其旅游产品以绿色产品为主,现产现销,既不会污染环境,也避免了长途运输产生成本。总的来说,城郊农业旅游利用的是农村的风貌、特色、趣味以及民风民俗等特有资源,并充分发挥了其背靠城市的优势,与循环经济模式的一般的规律相符,后者对前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是因为农业旅游开发不应以损害环境为代价,应确保两者共同发展[2]。此外,与其他经济活动相比,旅游的吃住玩消耗更多的是人力,而人力是可以循环利用的。也就是说农业旅游是低资源消耗经济活动,且消耗的资源大多可循环利用,其发展要求与实践属性符合循环经济模式的一般的规律。

2、城郊农业旅游可开发成循环经济的载体

田园景观是最主要的农业旅游最主要的旅游资源,这些资源可通过农业活动生产出来,可循环使用。在农业旅游中,游客消耗的绿色食品、农业产品等产生的废料可作为肥料进入农村生态链,既减少了废料处理的成本或对环境的污染,由减少肥料成本支出。此外,农业旅游还可以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不耽搁正常的农业产生,形成了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再生产的良性循环。总的来说,农业旅游业已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载体之一,通过农业旅游业当地的餐饮、住宿、娱乐业很好地嵌入了经济发展圈,农村的基础设施会更加的完善,产业链更加稳固,生态保障体系更加有效,使得各项经济活动形成闭环,继而成为经济循环发展的重要载体[3]。

三、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的城郊农业旅游的开发的注意事项

1、在物质层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的城郊农业旅游的开发的注意事项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的城郊农业旅游开发不仅使得相关消费和生产进入可持续发展的体系中,促进旅游业的良性循环发展,这是区域、产业、企业层面的循环发展,对于更高层面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良性循环发展,农业旅游同样可发挥巨大的作用,比如放松游客的身心,基础实施更人性化,当地人力资源更能得到充分等,不仅满足了游客的娱乐需要,也解决了当地人的就业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其他问题。

(1)旅游企业能依据循环经济理论进行开发活动。

城郊农业旅游的开发由具体的旅游企业开展,旅游企业只要严格遵循循环经济理论,以循环经济思想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才能维护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文化氛围,才能在不影响或少影响当地农村正常生产、生活的基础上围为游客提供一个向往的乐土,促进农村农业与旅游业的循环发展。在具体的开发中,首先应尽量多开发生态旅游项目,以减少对生态的破坏;其次评估每个项目对生态破坏,并基于减量化原则确定项目的数量、用料、规模、风格、色彩和造型,尽量保留原有的自然风光,尽量不破坏生态环境,尽量不影响农业的生活方式,做到就地取材,与当地的自然风貌能融合在一起[4]。再次,充分评估环境容量,确保旅游资源的开发在环境的承受范围内,避免破坏代际平衡和生态平衡;最后做到不使用或使用环境去不友好产品,比如杀虫剂、除草剂。

(2)区域层面形成了再循环、再利用、减量化的生态产业链。

随着城郊农业旅游的开发,与之相关的企业逐渐发展、壮大、成熟,继而形成一套完整的产业链,形成的产业链只有符合再循环、再利用、减量化的原则,才能实现生产、消费以及废物再利用的完美闭环,才能使得各个产业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副产品互换和资源共享实现从个别企业间行为到产业间行为的发展,把区域各个产业的生产、管理统一起来,对资源进行优化优化配置,形成一个生态网络系统。一个完美的区域生态产业链会从物质循环流动的各个环节来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尽可能提升物质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确保经济、环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在精神层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的城郊农业旅游的注意事项

(1)农业旅游开发应注重文化内涵的提升。

城市生活节奏快、竞争压力大,而城郊农业旅游开发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息娱乐的好去处,所以说农业旅游产品的开发应注重文化内涵的提升,让游客感受到最质朴、最传统的民族文化,领略到城市所没有的民俗风情以及田园风光,让游客在消费高质量的、有文化底蕴的旅游产品的过程放松心情,陶冶情操,实现身心的发展。在具体的开发中,应注重民俗风情的开发利用:农村与城市最大不同之处是其受到的现代科技文明的影响较小,还能保留一定的民俗风情,这是农业旅游业的价值所在,农村的民俗风情有服饰民俗,比如与鞋帽、装饰品、衣服、佩戴品等;岁时节令习俗,比如元宵节的踩高跷、耍龙灯、观焰火、观灯、舞狮子、跑旱船等活动以及中秋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开展的各项活动;游艺竞技民俗,比如放风筝、狮子舞、武术、赛龙舟、燃爆竹烟花等,此外还包括婚姻礼仪民俗、生产习俗、居住民俗、饮食民俗等。同时还可以开发传统农耕文化资源,比如采用水磨、鸡公车、水车、石碾等几乎绝迹的传统农耕设施;建立农耕文化展室,展览风车、斗笠、升子、石磨、斗、织布机、蓑衣等,并在展览促进行相关的文字介绍,介绍其用途、使用方法,让城市的年轻一代有机会了解农村原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注重食文化、商品文化的开发利用:农村有着传统的饮食文化,具有城市快餐文化不具有的魅力,可充分挖掘饮食文化,开发出极具特色的餐饮品类,让游客在欣赏田园风景的过程中吃到有品味、有文化的饮食。

(2)把握好城市旅游者的需求。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工业化进程使得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农村正在逐步丧失其传统的形态,人们渴望能有机会接触田园风光,以弥补往西地域文化的缺失,这也是农业旅游的兴盛的原因之一,所以说农业旅游的开发应把握好城市旅游者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原汁原味的乡村形态,最健康的生态环境,最传统的民俗文化,以满族其城市生活传统文化、田园风光的缺失感,让他们身心帆布归真,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结束语:

与一般的景区开发一样,城郊农业旅游开发应尽可能减少对当地环境的破坏,以便为人们提供更加原汁原味的自然环境,当两者的不同之处是城郊农业旅游开发应更注重民俗文化的开发,其自然环境也更加的脆弱。在城郊旅游的开发中运用相关的循环经济理论和原则能实现经济活动与农村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也能更有效地开发农村的民俗文化,实现生产、消费以及循环的体系化发展,对我们城郊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汤颖松,魏莉.基于循环经济的城郊农业旅游开发研究[J].农业考古,2007(03),174-177.

[2]朱智.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模式探析[J].福建林业科技,2013(03),138-142.

[3]张宝悦,王新钢,王激清.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视角下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0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