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媒体技术的运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媒体技术的运用范文1
关键词 新课程 信息技术
多媒体计算机
学习兴趣 创新精神
传统的行为主义教学观认为,学生的学习和知识的获得是由环境的刺激引发人的行为上的反映,就是说学生是被动地学习;当代的建构主义特别是社会性建构主义强调知识建构的合作,就是说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建构意义时是相互的,学生是主动自愿去建构学习。基于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载体的新的教育技术,能够在初中数学教育中充分发挥建构主义教学理念的优势。就数学教育教学来说:数学作为学生学习各科的基础学科,工具学科,因其严谨的知识系统性,链状结构性,以及在学生思维训练所独具特色的逻辑性,科学性,有它独特的特点。因此,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题整合的过程之中,如何探索信息技术在数学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发挥信息技术这一先进教育技术的作用,更好地驾驭这种新式的教育教学手段,就成了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一、发挥人机交互的特点,激发学生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1.人机交互是多媒体计算机的显著特点,多媒体计算机可以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声色并茂的、感染力强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这种交互方式对于数学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因而形成学习动机。题组训练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方法是教师点名或者学生自愿到黑板上演板,完毕后教师再讲评强调。人机交互则会出现另一片天地。用Authorware制成题组训练课件,学生笔算后,选择正确答案。若答对了,窗口立即弹出激励性文字: “你答对了,真了不起!”若答错了,窗口马上显示“你答错了,请再试一次!”直至出现正确结果,如果学生尝试三次都失败了,则显示解题步骤。这样处理,学生学习兴趣浓,效率高。
2.人机交互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传统的数学教学,教师是主宰,学生是配角,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练习作业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参入这个过程。而优秀的多媒体课件所提供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所学的内容的深浅,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作业。初中数学复习课或习题课,特别适合人机交互的学习环境,因为初中数学教师完全有能力制作这类课件,从前置知识复习、精选例题讲解到巩固练习作业,每一教学环节都可以设置成不同的层次,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性地进入相应层次,当然还有机会进入高一层次。这种交互性所提供多种的主动参与活动,就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使学生能真正体现出学习主体作用。
二、发挥综合功能作用,使学生持久保持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它既能看得见,听得着,还能用手操作,这种多样性的刺激,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解强得多。同时信息技术的丰富性、交互性、形象性、生动性、可控性、参人性大大强化这种感官刺激,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 转贴于
1.化无形为有形。初中数学理性知识成分太重,传统的教学只片面强调逻辑思维训练,缺乏充分的图形支持,缺乏供学生探索的环境,只能靠学生的死记和教师的说教。
2.化抽象为直观。初中数学的概念教学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几乎被动地从教师那里接受数学概念,只有靠强化记忆知道概念的共性和本质特征。
3.化静止为运动。运动的几何图形更加有效地刺激大脑视觉神经元,产生强烈的印象。
4.化繁琐为简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是信息社会对基础教育的需要,也是教育面向现代化的需要。
三、发挥丰富的资源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新媒体技术的运用范文2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心设计好这个“开端”,使学生从新课开始就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对于学生学习新知是至关重要的。上课开始,学生刚从课间活动转入课堂学习,情绪还没安定下来,教师这时要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愿望,使他们形成积极的心态,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我在教学《海底世界》一课伊始,演示一段展现海底世界的视频影像进行欣赏,绚丽的色彩,变化无穷的神秘海底,以及优美的音乐,给学生的视觉、听觉以美的享受,使课堂教学进入轻松、愉悦的氛围,这样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的注意力一下被吸引了过来。于是探究新知识奥秘的心情由然而生,他们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开始了新课的学习,为完成教学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达到了“课伊始,趣即生”的良好教学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再现情境,突破难点
小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障碍主要是体现在难以把抽象的事物转变为简单而形象的图形,并表现出来。这些主要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情趣创设和形象思维的帮助造成的。这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再现情境,把教材、教师所讲和学生的思维融在一起,帮助学生达成对事物深刻理解,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势,进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增强理解效果。
如在教学《剪窗花》时,重、难点是让学生掌握窗花的不同纸张折叠和剪制的方法,但是如果仅仅凭借老师的一张嘴和现场的制作演示,学生还是不太能领会,甚至,有的学生根本看不到演示。但是我先用课件制作好窗花的制作过程,通过大屏幕演示出来,学生就更容易明白了,而且在授课时轻松不少。从而解决了本课重点,突破了难点。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了新知,提高了他们的认识能力,为学生的绘画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运用多媒体,提高审美力、欣赏力
美术课的教学,欣赏占很大的比重。过去要上好美术欣赏课,教师需要搜集大量的图片、幻灯片或录像带等,并且在讲课时需要大量的口头讲解。因此,不少教师把上好美术欣赏课视为畏途,本来应该非常生动直观的美术欣赏课,变的非常乏味,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借助电脑多媒体信息技术,美术欣赏课就能更加精彩。当我们在欣赏经典著作时,鼠标一点,某个画家的代表作及生平介绍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前,不但可以窥见作品的全貌,还可以放大局部进行观察,学生身在课堂,却能驰骋中外,跨越古今,在艺术的长廊漫步,在想象空间飞翔,审美教育、欣赏能力寓于潜移默化之中。
当你欣赏建筑艺术作品时,借助电脑多媒体,不但可以用常规的视觉方式欣赏建筑物静态的形或内部构造,而且可以做动感演示,让建筑作品旋转活动起来,让学生欣赏建筑物的多个侧面。比如:使用这种手段在欣赏《中国古代建筑欣赏》一课中,可以充分体现它的优越性。学生可以按照预先设置的浏览路线,欣赏周边的建筑外形,浏览一座座建筑物的内部装饰,陈设,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真切地感受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空间的建筑风格。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大量不同类别的电子图片和浏览路径,深刻理解到了建筑的不同种类和功能,以及建筑的文化背景。这种效果是一页美术建筑图片,无法比拟的,也是空洞的理论所无法达到的。
四、运用多媒体,升华情境,总结提高
作业展评、课堂小结,是巩固新旧知识内在联系的重要过程,也是一节课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学生对自己的劳动成果存在着迫切地想知道结果的心态,总希望自己的作业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好评。因此,教师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遵循计划性、针对性、趣味性原则精心设计一个新颖有趣的作业展评区和课堂小结,让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出现,使他们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他们在完成创作后,将自己的作品放在自己的桌上或投影仪上,予以展示。当然,由于投影仪上比较清晰,全班同学都能看到,所以容易发现问题,对典型问题必须予以指出、分析、更正;对突出作品进行分析、点评、鼓励、表扬,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升华情境。
新媒体技术的运用范文3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教育教学
多媒体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使我们的接班人适应信息社会,中小学正逐步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学生逐步具有获取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和传递信息的能力,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了必要的基础。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与实际操作能力,应重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那么,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呢?
一、自制多媒体教学课件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只有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达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而我们知道,信息技术课程有很强的综合性,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理论知识较枯燥、抽象的学科。加上现阶段的小学生学习任务主要都放在语文、数学等学科上,这就使得信息技术这门新课程的教学变得举步维艰。实践证明,如果单凭传统的教学手段、方法去教学,学生学起来容易困乏,失去兴趣。所以,在教学中,计算机教师更应注意发挥自己的特长,多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来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而实践证明,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设计制作的课件,能够创设形象、直观、逼真、生动的教学情境,能够把抽象、枯燥、难懂的计算机知识转变成具体、形象、易懂、有趣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新知识的探索、研究中,诱发学生观察,引发学生思考。
譬如,教学《打字的基本功》一课,我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设计制作了集文字、图形、动画、声音于一体的多媒体课件,课堂上运用该课件分别向学生演示:①为了让学生弄明白打字时应养成怎样的良好姿势。我通过该课件向学生演示:“一位小学生正在聚精会神地打字。”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思考:“打字时应注意哪些姿势?”②为了让学生弄明白打字时双手应轻放在键盘哪些键上。我通过该课件向学生演示一幅“键盘示意图”并在显眼的位置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打字时双手各个手指应分别固定在哪些键上?”③为了让学生弄明白打字时双手是怎样分工管理键盘的。我又通过该课件向学生演示一幅“键盘分工管理图”,并在显眼的位置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打字时各个手指对键盘的‘管辖范围’怎样?”形象、生动的课件演示,加上教师的适当引导,引发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这样,既节约了讲解枯燥知识的大量时间,又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设计,促进教改创新
多媒体的教学应用,重要的是教学设计。缺乏科学合理实用的教学设计,就会有教材不会合理应用,有条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有能力而无法施展。好的教材,通过好的教学设计,可以使它的应用价值升值。多媒体教学的教学设计,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1、首先要把多媒体与其它多种媒体同样看待,研究多媒体与其它多种媒体的有机组合,因为多媒体不是万能的,有优势也有不足,它只是综合了其它媒体的优势,而没有达到其它媒体的最佳表现力。如幻灯的高清晰度和电视大容量的活动图像和动态表现力。因此,在教学中要合理设计、搭配、应用多媒体和其它媒体,共同发挥出综合效益。
2、选择适合发挥多媒体特性的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教材,如形态学内容,微观、宏观的教学内容,机理抽象复杂的教学内容,实习教学内容,实验技能训练课内容,使有限的制作能力用在关键的地方,好钢用在刀刃上。
&nbs
p; 3、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采取不同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科学设计多媒体教材的系统功能,如电子提纲型,综合演示型,实验操作型,考试测验型,资料工具型,网络教学型,充分发挥各种功能的优长,做到媒体优势与效益的有机结合。
4、多媒体的各种特性的发挥,不应以花样翻新或计算机技术的难 度来评定优劣,不能认为多媒体教材做的越复杂,技术难度越高就越好,其简单和复杂的程度,应重在准确、简捷和恰到好处的教学实用性,要尽量以少而精的计算机资源,制作出简而优的多媒体教材。
5、研制多媒体教材要在创新上狠下功夫,创新,就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特性,了解最新理论和技术研究成果,广泛征求任课教师的意见,努力取得教学中第一手的实验资料和新的理论认识,积极探索精品制作与教学创新点相对应的良性循环路子。
三、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相结合,进行开放教学和协作学习
多媒体教学要发挥出更大的功能效益,开发网络教学是21世纪的主题。实现实时交互的计算机多媒体远程教学,与广播电视大学不同的是,学生可以和教师进行在线式或离线式(e-mail)信息交流,提出问题,接受指导,达到一定程度上的面对面教学的效果,这是另一层意义上的交互式教学。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多媒体的教学应用,网络教学比智能化教材的发展要快的多,发挥的作用也更大。一方面是智能化教材的制作难度大,普及慢,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只有在网上才能最广泛地,最自由地被充分利用,应用范围广,见效快。
结束语
未来的教育是以科技为主导的教育,未来的教育模式是丰富多彩的,但是无论如何,其发展趋势将会以计算机多媒体智能教育为主要特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只有在加强素质教育的同时,不断加强和推进多媒体技术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合理运用。在实际教学中总结积累经验的同时,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才能真正地利用多媒体这一先进手段,提高中小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新媒体技术的运用范文4
一、把信息技术和学科特点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获取技能方面的思考
数学是集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创造性与想象力与一身的科学,数学教学则要求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或提供的环境中通过积极的思维不断了解、理解和掌握这门科学,于是揭示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思考就成为数学教育的特殊要求。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数学教育中存在深藏的潜力,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获取技能和经验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我在讲解《三角形的面积》这一节内容之前,先要求学生自己利用网络查询并收集有关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的资料,通过整理资料,提出与三角形的面积有关的实际问题,再通过我的动画课件,让学生推导出求三角形的面积方法,更重要的是学生在通过网络查询并收集有关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资料中,深深的体会到网络互动交流式的学习环境,视眼开阔,多彩多资。
二、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减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的思考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需要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庞大的书库也只有有限的资源,况且教师还要一本一本的找,一页一页的翻,这个过程耗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网络信息为教师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教学资源,为广大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开辟了一条捷径,只要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下载,经过全面的分析、设计,添加上自己所需的动画、图像,删除不需要的内容,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就可以直接运用与自己的教学中,大大节省了教师备课的时间,计算机软件还实现了教师职能的部分代替,如:出题、评定等,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因此,教学的发生对技术有较强的依赖性,而作为教学辅助工具的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功能就体现出来了。
三、现代远程教育有效促进数学课堂,教学效益提高的思考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探究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堂成功的数学课,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的,而远程教育资源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第七册(苏教版)《加法交接律》时,我创设了一个“森林小学”举行智力竞赛的情景:(1)小动物围坐在一起。(2)大象老师出题:小老鼠挑着两个袋子,前面一个袋子装着米,后面一个袋子装着黄豆。(3)小老鼠跑着跑着就累了,怎么办?小鸟发言说:“把黄豆放前面,米放后面,这样就不累了。”提出问题:小鸟的想法对吗?为什么?先通过分析,得出交换大米和黄豆的位置,但总质量不变,为后面学习加法交换律作好铺垫,通过创设这样的童话情景,使数学问题在有趣的事件中提出,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利用多媒体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儿童的思维特点是直观、感性的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在教学中合理利用多媒体演示,可以给学生感性的认识。通过大与小、远与近、快与慢、整体与部分等相互转化,使数学规律能有条理显示出来,有利于学生正确地理解。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第七册(苏教版)《平角和周角的认识》时,利用多媒体演示两条射线重叠在同一条线上,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依次形成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过程,并随旋转的过程,取出各种角的例子,标上角的符号。通过演示,让学生在角的变换过程中加深对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相互关系的理解。
(三)多媒体的运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促进学生知识内化能否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是一节数学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系统提供的资源,创设学生感知的过程,把视觉、听觉协同利用起来,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从而达到其他教学手段达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第七册(苏教版)《平行和相交》时,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1)多媒体课件显示双杠、吊环、长方形花台和铁轨图,引出:这些图形都反映了一些数学现象。(2)课件闪动图中平行的两条边,并隐去图中的其他图形,只留下闪动的两条线。提问:这4组直线有什么共同特点?引导学生说出每组直线之间的距离是一样宽的,并且把每组直线延长出去,永远不会有交点。(3)课件演示把每组中的两条直线延长而不会相交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平行线的定义,和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条件。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注意把生活中的平行现象抽象为数学现象的过程,让学生理解平行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加深学生对平行线的理解。
四、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的思考
“教者有心,学者得益。”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的优化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减负空间,丰富课余生活,发展独特个性,如果说课堂是学生的“大餐”,那么作业就是他们的“点心”。丰富多彩而又新鲜可口的“点心”对于学生而言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按照新课程理念,利用多媒体出示有趣味性、层次性、针对性的练习,配上轻松的音乐和画面,就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总结新知识。能让学生在课堂以后同样有效地进行学习,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新媒体技术的运用范文5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多媒体信息技术;优越性;注意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357-01
在学校教育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是一个为达成教育教学目标而采用和发展信息技术的综合结构,主要以多媒体信息技术为主。多媒体信息技术,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动画等信息,把各个多媒体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同时完成一系列人机交互式的操作。目前大多老师都使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课件,将生物事实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拓宽和加深课堂学习的内涵和外延。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多媒体信息技术在生物学科的教学中越来越体现出其优越性。
一、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生物学包括的内容非常广阔,小到动植物的细胞,大到包含世间所有生物。这就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带来了难度。并且有些生物现象不是一些简单的标本或挂图所能展示清楚的,也不是教师用语言所能描述的。但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中,通过动画、图形、声音等方式传递信息,把复杂抽象的生物学过程生动、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加上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教学重难点,又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比如,《种子的萌发》一课,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后,课本中静态文字和图片将用flas的形式播放,就栩栩如生地显示在学生面前,易于学生理解,又能详细描述其变化过程。
二、多媒体信息技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
传统教学中,教学内容是通过黑板加粉笔式的模式呈现的,再通过教师的口授“满堂灌”,这既单调又呆板。而多媒体信息技术通过播放图片、动画等,使学生的感官受到最直接的冲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例如:在讲《人的性别遗传》之前,用幻灯片展示这样一个情景,一只小鸭正对着一个孕妇,若有所思。起初学生们都笑了,接着听到了切切私语。于是我问:“同学们看了这幅图后想到了什么?”有的说,这是一个孕妇和一只小鸭。有的说,小鸭在猜孕妇肚子里的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不难看出学生思维不断拓展,非常活跃,探究的兴趣越高。生动而丰富的画面,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为学生开拓了广阔的视野空间。
三、多媒体信息技术能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教师由课堂上的显表现转变为课外教学设计中的隐表现,传统的知识传授式的教学模式被打破,教师的作用将更切入教学活动的内核。这样,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使用,而且还要能够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和实施教学,科学的选择和编辑教学课件等。教师只有不断的学习信息技术和生物学知识,才能具有制作有较高水平的教学资源的技术。
四、在生物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时要注意的问题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质量。但是此时我们也要强调,不是每一节课都要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来上课的。在一节课中是否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以及哪些环节要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应该根据教学的内容、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的实际知识的储备等等情况所选择的。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教学内容是否适合或者有无必要利用多媒体课件讲授,在课堂上从头到尾都是使用多媒体,教师只是播音员和解说员,失去了对教学应有的控制地位,形成了无多媒体不成课的局面。结果使教师缺失了教学的能动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观察、标本的采集和制作、实验仪器设备的操作等,是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科学地分析和理解一些生命现象的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利用对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对实验中动态微观的过程或周期较长的过程进行宏观连续的模拟。这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也是有利的。但是一些教师图省事,而将可以通过课堂上实际动手做的实验用电脑动画展示,学生只观察到模拟实验现象,只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而忽视了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对学生进行生物实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培养。
我们也不要忽视传统教学手段的合理性。在教学中我们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越性和传统教学的合理性相互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新媒体技术的运用范文6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历史新课程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5-0186-01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可见,新课程突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围绕学生的情况作出适度的调整。
1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优势
1.1直观性直观性,能突破视觉的限制,多角度地观察对象,并能够突出要点,有助于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夸美纽斯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历史知识的特点是一度性即一去不复返,借助多媒体直观教学,努力再现过去历史的生动情景,为学生直接观察和认识过去塑造了有价值的形象,从而帮助学生感知和理解历史知识。
1.2图文声像并茂图文声像并茂,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情境复现法是历史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历史教学中,采用各种手段,运用各种历史资料复现情境,或者创设情境,将学生置于某种特定的历史情境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提高教学效果。在这方面多媒体技术有明显的优势,多媒体功能齐全强大,采用某种多媒体软件把历史图片、照片、地图、文物、电影和录像等制成历史教学软件,可以复现或再现历史情境。
1.3大信息量、大容量性大信息量、大容量性,节约了空间和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多媒体容量大,可以存放大量的信息数据;兼容性强,它可以把照片、各种图片、动画、VCD、电影和录象带等转换为计算机数据存储在计算机硬件里,特别是Windows软件能够同时执行多项任务。
2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历史记录的是过去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场景,远离现在,因而与现实有隔离感,使得传统的历史课堂无法摆脱抽象乏味的历史说教”,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积极性,给老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理解与掌握带来相当的困难。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这一手段,从提高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主动性等几个方面着手,都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2.1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兴趣能激发一个人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以及促进个性发展,是一个人终身学习和不断创新的不竭的动力、源泉。多媒体课件就是利用它的视听互动功能,通过大量的文字、图片、声音、影视资料等素材,“把本不能再现的历史现象‘真实的’或‘近似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因为这些素材以具体、形象、生动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就会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受,从而激发兴趣创设一种与课堂内容相适应的气氛,能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在上《》一课时,先给学生放映电影《我的一九一九》,通过影片的讲述,不仅把学生带进过去的时空,亲自感受那段内忧外患的历史,加深了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爆发的认识,同时还可以感受到以顾维均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在外交上的努力,由此改变了学生认为北洋政府的腐败的传统看法。通过历史现象的动态再现实现了学生对历史信息由知向情、意、行发展的认知效果。
2.2进行知识整合突出教学重难点由于历史学科固有的过去性、客观性、复杂性和意识性的特点,使学生感到陌生,教师也难以用语言讲清,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突破这些难点。如果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共同作用以强化感知,或帮助其建立起地域空间想象能力。如我在讲授《新航路的开辟》的内容时,对于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学生往往难以听明白,记清楚。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课件,用flash效果分别演示了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过程,在路经重要地点时,能自动、醒目地显示所经地点的名称,这样能给学生形成欧亚非的地理空间概念,从而加深学生对新航路开辟过程及意义的理解。
2.3把历史与社会现实相结合我们的传统教学中,历史就是历史,与社会现实没有多大的关系,与学生的生活习惯、生活环境相差很远,使学生感觉历史和他们的“生活情趣,生活经验以及关注点有很大距离”。但把多媒体运用在我们的历史教学中时,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在上课时,可以把一些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与历史联系起来,“恰当地再现历史情景,创造历史氛围”,“让学生走进历史,感受历史”,这样使学生感觉历史不是那么远不可及。例如,我在讲授《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创设了这样的历史情境:假如你是生活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的英国人,你想出门去旅游,你能选择哪些交通工具?(展示各种交通工具);沿途中你想和家人朋友联系,你会选择哪些方式?(展示各种联系方式);夜晚的时候,你怎样度过漫漫黑夜?(展示各种照明工具及娱乐方式)。学生马上进入激烈的讨论,大家众说纷纭,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我通过学生的回答,逐一进行判断,从而很自然地导入新课,再讲解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有哪些新的发明,学生印象就非常深刻。
3多媒体教学在历史教学应用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现代课堂教学中的确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制作、使用多媒体课件方面,我们常常发现一个通病:将多媒体简单、生硬嵌入课堂教学,它的动画效果、声音效果没有目的地随处使用。这些处理方式带给教学的负面影响远远大于正面效应。要想真正发挥出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我们在历史课件制作和使用方面就应该重视以下的几个基本问题。
2.1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新课标中一个重要的目标是在教学过程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启发学生去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实际在使用多媒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繁杂、教师只顾自己去讲解,而学生只顾紧张的抄笔记,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这实际是老师在讲台上一个劲地点击课件,甚至不离开讲台半步,成为课件的操作者,而不是课堂的主导者。能否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呢?这样的课堂显然是不成功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喧宾夺主了。
3.2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随便在网上下载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就是资源共享,大家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但这并等于照搬别人的课件和教案,更不是课前不备课,不写教案,临上课前在网上下载别人的劳动成果。下载别人的课件,不加任何修改,不作调整补充,教学内容是否适合自己的学生呢?学生能否接受、消化,教学效果又怎么样?我想这么做,不是“资源共享”,而是教学投机取巧,根本不可能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这对学生不利,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然对教师本人也没有丝毫的好处,不钻研教材,不了解学生,更谈不上总结自己的教学心得和体会,教学水平当然也就无法提高。
3.3多媒体教学不宜过分地加大容量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确实可有效地解决教学内容繁多和课时不足的矛盾。通过短暂的影视片、简单的动画演示、宏观的缩小、微观的放大,给学生创造身临其境的氛围,进而加深学生的理解,节约教师语言描述的时间。对于因提高了教学效率而多余的时间,我们应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去支配,一部分好的同学可在课堂所学内容上继续深入,而一些学困生则用这段时间来巩固消化,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也可多设计一些反馈性练习,让学生有选择性地进行练习。多媒体的各种特性的发挥,不应以花样翻新或计算机技术的难度来评定优劣,不能认为多媒体教材做的越复杂,技术难度越高就越好,应重在准确、简捷和恰到好处的教学实用性,制作出简而优的多媒体课件。
3.4不根据学科内容特点,滥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多媒体可以承载丰富的教学内容,展示教学图片、视频等教学信息。但这并不是所有内容、任何时候使用多媒体都能达到好的的效果。因为有的内容更注重技巧和方法,着重强调讲解分析的过程,因此不可以抛弃传统的教学方式。比如,我在上《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课时,就考虑到这节课理论性强,学生不易理解接受,尤其是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这一难点问题的处理。因此,我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着重讲解分析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学生听得明白,记得清楚。所以在教学中,哪种教学手段更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去灵活使用,没必要每节课非用多媒体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