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校发展理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校发展理念范文1
新发展理念下高校财务管理理论创新必要性
随着国家可持续战略的制定和出台,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加强财务管理,加强对办学经费的合理管控和使用,成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自身运行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长期以来,国家各级政府每年都为高校提供必要的教育拨款和投资,而且学费等非税收入也越来越多,这大量的政府拨款和收入,按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和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高校发展需要,而且存在各种可能的风险,特别是十以来反腐力度逐步加大,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紧,作为高校的管理者应该打破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加强自我约束和控制,依靠科学的财务机制增强资金安全性和运行稳定性越来越紧迫和必要。另外,新预算法、政府会计准则一基本准则的施行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的要求,都需要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创新财务管理理念和实践,不断适应国家和各级层面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
高校财务管理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财务管理机制滞后。财务管理机制滞后是多数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长期以来,国内高校的发展和运行资金多数由国家各级政府直接投资和拨款,高校资金使用计划也往往由政府管理审核,这就使高校自身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性,在财务管理机制的建设上也相对比较薄弱。然而,S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国家对高校绩效考核越来越重视,以及高校之间竞争的日渐加剧,原有的财务管理机制显然无法满足高校的实际运行和发展需求。许多高校的财务管理机制亟待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以继续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满足高校发展所需。
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重教学、轻管理的主辅思想导致高校财务管理人员欠缺,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也有待提高。与此同时,由于缺乏必要的财务管理制度,部分高校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不高,作用发挥不到位,也没有足够的自我学习意识和学习主动性,无法将先进、科学的财务管理手段和方法运用到日常工作当中。
财务控制环节薄弱。目前许多高校在财务管理中也存在财务控制薄弱的问题。由于部分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不强,导致高校内部财务数据混乱。少数高校的财务管理缺乏明晰的职责分工,管理效率不高,有时会出现账实不符的问题。虽然高校也定期对财务信息进行了核查,但是有些形式化,难以真正发现和纠正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
高校财务管理理论创新与实践策略
建立健全财务管理机制。面对激烈的教育市场竞争形势,高校必须重新审视财务管理工作,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加强财务管理理论创新,切实控制高校财务风险,为高校健康发展提供可靠的财务保障。
高校建立财务管理机制,首先必须加强对企业财务管理机制的借鉴和学习,引入和创新管理理念,以形成真正适合于高校财务管理的新机制。国内企业,如小米、华为和海尔等都拥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模式。高校可以引进全过程管理和跟踪管理相关理论,并融入到高校财务管理活动当中。高校还要明确划分岗位职责,保证权力和责任的平衡与协调,尽量减少岗位职责交叉和不匹配的现象。
预算管理对于高校而言极其关键。预算管理能够为高校战略目标的达成提供可靠的支撑,同时也能够保证各项资金的使用效率。对此,高校必须加强对预算管理的关注和重视,加强财务预算管理理论的学习,并对各部门传达到位,提高全体教职员工的预算管理意识,配合财务管理团队实施预算管理工作,充分保证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施。
加强财务会计团队优化。高质量的财务管理工作需要优秀的财务会计团队作为支持。针对高校财务会计团队的建设,高校一方面要加强对内部人才的挖掘和吸收,通过定向培养、分层考核的方式,招聘选拔理论知识丰富、创新意识较强的优秀专业人才参与到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当中,为高校财务会计团队注入新鲜血液。另一方面,高校还应该做好对社会优秀财务会计人才的吸收和引进工作。毕竟,社会优秀财务会计人才工作经验丰富,具备过硬的财务管理技术和方法,引进这类人才能够极大地改善高校财务管理的现状,提高财务会计队伍的整体业务能力。
在引入会计人才之后,高校必须加强对财务会计人员的培养培训。高校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培训计划和方案,定期开展培训活动,帮助会计人员掌握和了解先进的财务管理方法,并将培训结果与绩效考核相挂钩。对于创新意识较强、自主学习能力强的财务人员,高校应给予鼓励和必要的奖励,真正加快高校财务管理理论的创新。
高校发展理念范文2
关键词:和谐理念,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
目前,在全国继续开展学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和实践中,图书馆界也围绕这理论深入研究。笔者认为,作为高校图书馆,如何以和谐理念构建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探讨,这对促进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发展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1.和谐理念对高校图书馆服务产生的新动向
1.1服务中的情感化
情感化服务是在和谐理论指导下,馆员与读者之间的服务行为所形成的是一种和睦相处、和蔼可亲的氛围,其表现在两者的相互关怀和爱护,尊重和谅解。高校图书馆在构建和谐服务环境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新理念,馆员把读者视为亲人、朋友。以诚恳的态度,内心的真情打动读者的同情和理解,渗透着以情助人,以情为人的情感服务。
1.2服务工作规范化
服务是图书馆的生命线,没有服务,图书馆犹如失去了生命的支柱。而服务是受到一定的职业道德所制约的,它包括工作行为、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等方面。和皆理念下高校图书馆服务注重了规范化管理,尤其在服务用语、服务礼仪、服务公约等形成一种和谐的、人性化服务的新格局。
1.3服务形式多元化
一直以来,衡量图书馆的规模是以馆藏量的多少为标准,而忽视了馆藏资源的利用价值。这种“以藏为主”的被动服务模式已被历史潮流所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藏用结合”的主动服务新模式。免费论文参考网。目前,高校图书馆从“一切为了读者,一切方便读者”的服务理念出发,在服务形式上大胆创新,呈现出开放性、主动性、针对性等多元化服务形式。
1.4读者需求多样化
在信息化时代,高校图书馆正面临着读者对文献信息需求的挑战。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不仅是传统文献资源,如各种图书期刊等。而且还需要大量的网络信息,如多媒体文献、声像型文献等。随着新的学科不断出现,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不再满足于现状,而是追求文献信息的新颖性、时效性及准确性。免费论文参考网。由此可见,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趋向多样化。
2. 影响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不和谐因素
2.1思想认识不足。
众所周知,图书馆是学校三大支柱之一,教学的第二课堂。事实上,如果没有图书馆,学校的教学、科研就失去了知识信息的支柱。可是,有的校领导对图书馆的认识不深,重视程度不高,认为图书馆是学校的辅助部门,却忽视了图书馆在服务育人、培养育人中所产生的影响和效果。有的馆员由于缺乏自身价值的提升,认为服务工作没出息,既辛苦又受气,而对工作产生消极情绪。这样,不但影响个人的上进,也严重影响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2.2服务观念淡薄
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被单一、被动的服务方式所束缚。表现在服务对象单一,信息资源没有得到广泛利用和共享;服务项目少,仍处于借还为主体的被动状态;服务方式仍停留在一般的管理水平上。这样,根本不能满足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也不符合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的发展。
2.3馆员素质较低
在图书馆,馆员的素质就是图书馆的素质,没有一流的图书馆员就没有一流的图书馆。事实上,图书馆对读者的影响是与馆员质素的高低有直接关系的,馆员质素低的主要因素:(1)学校对高层次人才引进重视程度不高,影响人才的合理结构。(2)图书馆对馆员的学习不够重视,馆员学习提高的机会没有保障。(3)馆员观念滞后,缺乏自我增值意识。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图书馆的有效信息服务,对开展深层次的信息服务也难于保证。
3. 以和谐理念构思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策略
3.1和谐氛围是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的体现
和谐氛围主要体现在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舆论氛围和为大多数人所认同的行为原则。这种氛围是和谐的、心情舒畅的、健康向上的。免费论文参考网。 为此,图书馆要面向读者,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完善和改进服务方法,大胆开创具有本馆特色的服务项目,让读者在这种和谐的文化氛围中得到受益。
3.1.1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就是要把人放在第一位,以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发展,体现人的关怀。因此,馆员对读者应做到:(1)尊重。就是要耐心倾听读者的诉求,尤其对违章或顶撞过自己的读者,决不能因他们的过错行为而岐视他们。 (2)方便。就是要以读者为中心,从方便读者为出发点,尤其是读者对图书馆的习惯使用,不能因某种原因而随意改变,给读者造成不便。(3)平等。图书馆的大门是为读者敞开的,每个读者都享有获得图书馆服务的权力。因此,馆员服务读者都要做到一事同仁。 (4)诚实。就是要重诺言,守信誉,尤其是向读者许下的承诺,必须要兑现,否则就会失去自身的人格。
3.1.2创造和谐的服务环境
图书馆是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的活动场所,舒适,优雅的环境可以培养人的好心情,达到双赢的效果。创造和谐的服务环境,首先,从外部环境的构建,既有中国文化的传统特色,还要有新时代文化的品味色彩。其次,内部环境的构建,尤其是馆藏布局,既要遵循科学性,又要兼顾读者使用的习惯性。此外,馆员在服务中不仅要做到热情服务、微笑服务,还要做到用心、专心和尽心服务。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图书馆文化内涵和人性化服务的品味。
3.1.3 以和谐理念构建图书馆人性化的管理
图书馆的管理需要的是既有科学性,也要有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如果没有规范化的管理,全馆的工作就不能正常运作。因此,在制定图书馆规章制度时,在条文上应尽量少用带有命令式或强制性的文字,应做到文明用语、规范用语。在实施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给读者多一点关爱心,少一点处罚。特别是对违章的读者,要坚持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原则,决不能以强制处罚的手段来替代思想教育。
3.2网上信息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重要途径
3.2.1利用校园网开展信息服务
近年来,随着网络化的兴起,各校先后建立了校园网,并连接互联网。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这个网络环境开展服务创新,为读者提供更多、更新和更全的信息服务。开展服务如下:(1)将馆藏资源信息送上校园网,让读者足不出户便可了解馆藏信息,也可在网上办理预约借书。(2)把馆内已建立或购买的数据库挂在校园网上,方便读者检索馆藏书目,或通过互联网进行全文检索。(3)网上电子公告服务。如公告馆藏进展、新书报导、培训或专题讲座等。
3.2.2开展参考咨询服务
一直以来,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常常以传统式服务为主,而忽视了服务的主动性。现代的服务方式,就是利用网络环境为读者开展咨询服务,其方式:(1)以E-mail为咨询工具。在图书馆的主页上设立参考咨询台或相应的链接,读者将咨询的问题用E-mail发给参考馆员,参考馆员再通过E-mail将答案发回读者。(2)建立网上留言簿。读者把咨询问题写在留言簿上,参考馆员将咨询结果及时回复读者。此外,还可以利用网络电话,网视传真、网络视频等新型、便捷的通讯手段开展咨询服务。
3.2.3开展定题跟踪服务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图书馆要发挥其作用,必须把馆藏有形的资源转化为无形的信息资源,为教学、科研提供信息服务。在开展服务的专项中,应注意策略性和针对性。即根据不同读者的需求,定做个性化服务项目。如为特定读者群开展文献信息定题检索、查新、编译、科研调查等服务;为教师提供科研前查新、科研中追踪、科研后成果转化等服务。
3.2.4加强信息技能培训服务
网络化时代,随着电子资源日益巨增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引入,激发了广大读者对各种专业知识和信息资源的迅速获取和有效利用。而肩负着服务育人和培养育人的图书馆,应根据不同层次的读者开展各种专业知识和信息技能的培训。(1)介绍计算机操作技术、光盘检索技术和方法。(2)常用数据库的介绍。如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期刊网专题全文数据库等的使用。(3)搜索引擎的使用。如Yahoo、Baidu、Google等。通过培训帮助读者掌握网上检索查询、下载复制技术等获取信息的技巧,提高读者现代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同时,馆员要主动参加在岗培训、学术交流和学历教育等形式的学习。通过学习,提高专业水平、外语水平,以及掌握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开展全方位的服务中真正起到“信息导航员”的作用。
3.3服务创新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3.3.1构建合理化的馆藏资源体系
构建合理化的馆藏资源体系,就是构建多样化、整体化、特色化的信息资源体系。其方法:(1)有计划地补充馆藏。根据学校的专业设置和科研的需要,增加馆藏数量和确保质量。(2)加强对网络资源的开发。安排专业人员运用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有针对性地将网上信息资源整理和综合处理,把网络上杂乱无序,良莠不齐的信息资源转化为分类有序、高速配送的增值信息资源来优化馆藏资源。
3.3.2 积极开展馆际协作
馆际协作是高校图书馆实现网络化管理的重要标志。其目的是减少浪费,达到互助互惠,资源共享。图书馆要达到这目的,必须利用高校信息资源的优势,主动参与资源共建共享。通过馆际协作,满足读者对信息资源的需求。此外,还可通过地域网建立联机公共书目数据库,供用户远程查询馆藏,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网络信息服务。
3.3.3 建立特色的数据库
所谓特色数据库,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特的与众不同的文献信息数据库。高校图书馆建立特色数据库,就是要根据学校的教学、科研及本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信息的需求来确定学科范围。并通过全面地从文献资料及网络资源中搜集相关的信息资料,采用现代化的手段进行加工、整理,把各种杂乱、无序的信息进行有效的组织,使其形成具有本馆特色的数据库。如建立图书馆馆藏数据库、特色专题数据库、学科导航库、论文库等等。
总而言之,和谐理念下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创新发展,必须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从服务内容、服务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并以满足读者对信息需求为目的, 优质、高效服务为终结,高校图书馆服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必然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胡群策. 论21世纪高校图书馆服务[J].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05,(6)
2 杨锦荣. 论21世纪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J]. 图书馆, 2004,(1)
3 程亚男. 图书馆服务新论[J]. 图书馆,2000,(3)
4 孙丽芳. 和谐理念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J]. 科技管理研究, 2006,(7)
5 逯爱英. 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图书馆[J]. 图书馆论坛,2006, (5)
高校发展理念范文3
关键词:高校转型;计算机基础课程;高等教育 ;师资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4-0182-02
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 年)》,其基本思想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高等学校分类管理,建立高等W校分类体系”。其基本方式是引导一批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1]最终目标是为策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企业和用人单位提供具有能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应用技术型人才,解决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等。
当前国内不少研究机构和学者针对高等院校的转型方式、评价标准、转型可能面临的突出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2-4]。
高校转型成功的关键离不开社会、地方高校、学生的参与,顺利进行转型工作的条件主要包括学生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学校特色及优势专业学科、专业培养目标的有效性等几个方面。
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大学必修的课程,偏于应用的计算机与其他专业学科容易进行融合,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引入计算机理论,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和知识结构,加强了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兴趣,提升了学生在就业、创业的能力。
根据上述内容,本文以我校近些年在转型方面的成果为例,结合计算机基础类课程在专业融合、应用型实践、校企合作、培养创业能力等方面的效果,探讨计算机基础类教育在高校转型期的发展目的和作用。
1 学生自身竞争力
提高学生自身的竞争力,是高等院校改革转型的核心。学生掌握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与其他专业进行融合,提高个人的复合型综合素质。而高等院校也需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在课程、专业设置等方面符合市场需求,提高办学的灵活性,通过校企合作,加强实践应用,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1)课程专业设置
传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与学生所学专业是分离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只是作为一门公共基础类课程进行教学,学生普遍重视专业类课程的学习,弱化基础类课程建设。转型期计算机基础课程应努力与各专业学科进行融合,修改及完善课程教学内容,以面向“专业领域知识”应用为教学目标,同时强化计算机基本技能。在现有的计算机基础类课程的教学内容方面上,根据学校不同的专业的特征,探索最佳融合效果。
2)建立学科专业应用为目标的计算机基础实践培养模式
在转型期中要加强计算机类课程教学体系的建设,更好地将计算机基本教学技能应用于学生各个专业中。当前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普遍缺乏工程实践应用型的题目,经常以经典题目进行讲解,导致与学生未来从事的专业领域严重背离,这种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本无法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因此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应引入更多的实践性教学。在实践课程内容方面,我校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中针对不同的专业增加相关应用内容。例如,对电子信息类学生补充了硬件理论;在船舶设计类学生增加了样条函数设计等;进一步加强了程序设计类实践教学环节,在实验讲义和内容方面紧紧把握专业学生的应用需要,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校企合作的培养方式
我校根据自身发展特色,企业与学校联合制定培养方案,邀请企业计算机相关专业人士参与教学,以快速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选拔优秀毕业生到企业工作,以满足企业的高质量人才的需求。通过与企业建立合作平台, 将企业先进的应用经验引入到学校实践教学中,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在平台中仿真实践,使学生在毕业前即可获得相应的实际工作经验,更好地满足企业的需求,提高学生在就业方面的竞争力。
4) 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
计算机类课程本身是一门实践性能力很强的课程,与土木、机械、电子等工科类学科均有交叉性,甚至在文科、管理类的相关学科也逐渐获得广泛的交叉应用。将计算机与其他相关专业进行交叉教学,侧重强调复合、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中,重视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补充当前计算机的前沿理论,开阔学生的视野。在教育内容和手段上采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意识。
2 学校特色、优势学科专业及师资
作为转型期的高等院校,应进一步加大学校优势专业的发展,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
1)计算机类学科与优势学科的交叉融合
我校传统优势学科是水产、食品加工、海洋等,经过多年的建设,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而其他学科受成立时间和师资构成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发展相对较慢。近些年,计算机类学科通过与海洋学科进行交叉融合,基本形成了计算机和水产应用软件产品链,通过与知名企业合作、产品成果展示、学术经验交流等,依托优势学科的影响力,使计算机学科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2)应用型教学师资队伍建设[5-6]
作为转型期的高等院校,计算机类教师理论知识扎实,个人能力较突出,但是普遍存在缺乏实际应用技术特长的缺陷。为了能够使教师能够尽快适应学校转型的要求,应加快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企业在生产设备的先进性、产品创新能力、领导的管理机制、资源和市场营销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但是在科研理论能力不足,受国家政策、行业景气度等影响较大。高校教师通过在企业实践,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生产平台,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握行业发展的方向,将重点、急需解决的应用问题引入到计算机基础类课程的校园实验、实训、实习中,确保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更好地胜任未来的工作岗位。
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师,应该具备面向国际化教学的能力,培养的学生才能在激烈的国际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作为转型期的高等院校,应鼓励教师走出去访问,并与国际知名院校加强了国际交流合作,开阔视野提高教师的能力。
3 专业培养目标和结构设置
高校专业培养目标和结构设置必须以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中心,围绕能为行业或地方提供高素质人才,侧重培养多样复合人才,满足新兴产业的需要。
1)专业培养目标
大多数高等院校以培养研究类型的人才居多,具备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但是极其缺乏应用经验和技能。培养目标的定位与行业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而社会迫切需要的是大量的应用技术型人才[7]。
转型期高校学生的培养考虑到在实验配置、硬件设备条件等相对简单成熟,可优先与计算机进行结合,考查其应用效果,进而逐渐扩展到多个学科。此外,在结构设置中必须将理论和技能训练紧密结合,形成侧重于应用型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和体系结构。
2)学科专业结构设置
高等院校的学科专业配置以为企I和社会服务为根本目标,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对现有传统专业而言,应坚持优化,突出学科之间的交叉,最终达到提升专业的竞争力的要求。对于新建专业,避免盲目增加,应以重点企业、新兴产业和服务行业迫切需求为切入点,合理设置和调整专业结构,才能实现满足应用的最大化。我校在学科设置中充分调研了国内,特别是地方城市大连市的行业情况。大连是计算机软件十分发达的城市,千人以上规模企业10余家,从业人员已超过了10万人,并且每年新增的高层次人才平均1万人以上,软件的发展也带动了其它行业的快速增长。大连还将云计算、3G通信技术和信息服务等列入了未来发展的重点。
地方城市的发展必将需要大批量高素质的人才,我校新增了动画、视觉艺术、对日软件开发等多个专业。并将计算机应用与我校多个专业相互结合,设计出了一系列服务于不同学科专业的产品,并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式,为企业和用人单位输出了大量的人才。
4 结束语
随着高等院校对转型的日益重视,计算机基础类课程也面临着改革和应用创新。由于计算机在各个学科领域均获得广泛的应用,计算机作为一种实用工具,其本身与其他相关学科非常容易进行融合。通过将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引入到专业课程,与多个专业学科进行交叉,设置应用型的培养目标,利用校企合作,努力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并将该思维融入到后续课程中,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地为高校转型服务。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教发[2014]6号[J].职业技术教育,2014(18).
[2] 张娟娟.基于高校转型背景下应用型人才核心价值观塑造的几点思考[J].才智,2016(3).
[3] 魏莉,赵纯坚.基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校企合作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5(23).
[4] 周德红,李文,王浩然.省属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价值工程,2016,35(16).
[5] 朱士中.论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资队伍的转型发展[J].当代教育科学,2010(9).
高校发展理念范文4
论文关键词:多媒体;教师;教学;科研
在当前信息技术浪潮不断席卷世界各个角落的形势下,现代教育技术的突出特点是实现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已成为一个国家的教育走向现代化、国际化所凭借的根本手段。如今,由于现代多媒体技术的直接介入和广泛应用,高等学校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人才培养模式、科学研究内容与策略等方面都发生了深远的变革。在这场大变革中,高校将被赋予新的含义。评价一所高校,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各种标准,特别要看其是否拥有获取现代信息的各种设备和技术、教师是否具备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进行科研探索的能力。
一、理论依据
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建构主义(construe—tivism)作为一种能更充分解释教与学过程复杂性的理论就越来越为人们所推崇。近年来,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为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所认同。无论是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建构主义,还是以维果茨基为代表的社会建构主义,都主张教师在学生知识建构的过程中应当扮演“合作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要在完整、真实的环境中进行有意义的体验活动”,同时也明确指出“学习者应在教师和同学的参与和帮助下,掌握他无法单独领会的概念和思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还提出要利用各种信息来支持学习,强调创设真实情境,并将其视为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这一理论把人们的视角从“知识是一种产物”转向了“学习是一种过程”。
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多媒体技术则是创设真实学习情境的最有效工具。而教师的任务,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所提供的各种信息源来引导、支持学习者进行主动参与学习,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监督和促进学习者准确作出自我评价;另一方面,开展相关的各项科研探索。
二、多媒体技术的固有特性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过程表明,它的主要技术内容产生于本世纪,它含有对人的心理诸因素较多的研究,也含有对学习者日益增加的重视或尊重。当然,它也广泛采用了物化形态的技术成果,如幻灯、电影、电视、收音机、计算机网络系统等作支撑,其结构已较为复杂,所覆盖的范围相当广泛。现代教育技术至少涉及以下领域的研究或实践,即基础性研究、技术性研究、教育系统的开发研究、教学媒体的开发利用、教育环境的相关研究、教学管理研究。
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多媒体技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以实现教育的最优化的理论与实践。其特点在于,通过信息技术集声音、文本、图形、图表、图像、动画于一体,把教学内容立体地呈现出来,充分调动学习者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使其全方位、多角度地获取信息,参与学习过程。
研究表明,人类接收信息是通过视、听、嗅、触、味这五种感官进行的,其中80%的信息是通过视觉从大量图像中得到的;心理学家treicher也曾证明,人类获取信息的94%来自于视觉和听觉。不仅如此,关于人类对其所接收信息的记忆持久性方面,treieher的实验进一步表明,人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听到内容的20%,看到内容的30%,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所说内容的70%。鉴于以上研究和实验,人类在接收、记忆信息的过程中对于视觉和听觉感官的依赖程度之深令人毋庸置疑,这与多媒体技术的固有特性高度一致,故成为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效率、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学科研的有力佐证。
但是,必须指出,多媒体这种通过多样形式营造非凡表现力和强大冲击力的视听效果的固有特性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弊端,如降低学生的注意力。认知心理学有关注意力持续度的实验表明,如果一堂课投影播放超过20分钟,学生就会由于视觉疲劳而引发习得知识能力的下降。因此,为了保证多媒体技术应用下的良好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图像必须要辅以教师的说明性语言或文字,才便于引起信息接收者的兴趣,促使其长时间的关注与记忆,保持其思维的活跃状态,进而维持其接受知识的能力始终处于较高水平。而且,就评估教学效果而言,一方面,多媒体技术的固有特点使其自身无法监测并评估学生对于教材内容和多媒体材料的反应和习得情况;另一方面,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估也是同师生之间的呼应与关系的和谐程度高度相关的。综上所述,这种现代教育技术的固有特性在客观上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新要求:适度、有效地利用并驾驭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在科研探索中调整研究策略与理念。
三、多媒体技术视角下的高校教师教学与科研策略
高校发展理念范文5
近年来,伴随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教师队伍的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据教育部人事司统计,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为107.60万人,其中30岁以下教师为30.02万,31-35岁的教师为19.99万,36-40岁的教师为17.21万,也就是说40岁以下的教师占总数的62.47%。可以这么说,青年教师正在日益成为高校教学科研的生力军,若学校能为他们提供有效的保障,制订合理的评价激励制度,使青年教师保持专业发展势头,必将对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产生长效作用。
因此,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的形势下,努力构建科学的评价机制,关心、尊重、满足青年教师的合理需求,激励、保护、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实现青年教师的全面发展,是高校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也是高校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绍兴文理学院是一所地方性普通高等院校,2007年专任教师1070人,40岁以下教师数639人,占59.7%。伴随着跨越式发展的进程,学校较好地构建起了有利于青年教师成长发展的评价激励机制,既重视他们的专业成长过程,又重视他们的阶段性成绩,把发展性的评价与绩效式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创新了一种互补的评价机制,使各类考评对于青年教师来说,成为了一种自我检验的机会,一个实现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
二、促进青年教师发展的评价机制
1.以导师的评价帮助青年教师尽快站稳讲台。由于教学任务重,许多青年教师在没有教育学理论基础和教学经验的情况下就开始教学生涯。他们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要过教学关,解决好“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为了帮助青年教师尽快地站稳讲台,学校在采取岗前培训、进修学习、教学基本功大赛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青年教师导师制工作。学校规定导师的评价旨在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涉及奖惩因素,评价结果与教师年终考核不直接挂钩。这样做容易使得新教师把导师当作医生那样,坦诚地反映自己存在的问题,希望得到最好的“诊断”;导师也能够抛开种种顾虑,热情帮助,“对症下药”,共同探讨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形成一种平等、真诚、合作的评价关系。
另外,学校专门设立了教育教学总督导(校长助理)1名,成立督导处,组建校院两级督导组织,投入专项经费支持导师制工作,除了提出具体的指导任务和要求外,还进行定期地检查、考核与奖励,为导师制工作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2.以教学激励机制激发青年教师的教学驱动力。在实施导师制基础上,学校还制定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达标”制,要求教学一线的青年教师都要进行教学达标认定,鞭策青年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技能。达标成绩与院系教学工作评定挂钩,以此促进院系领导重视。学校每年举办教学基本功、优秀教案、多媒体制作等竞赛,要求青年教师必须参加其中一个竞赛,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教学风气。通过竞赛让那些课上得好、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尽快脱颖而出,成为青年教师学习的榜样并作为骨干教师培养。
另外,学校还花大力气积极组建教学团队,注重在“重点课程”、“教改项目”等建设载体中注入青年教师的力量。通过“专项培养基金”、“参与重点学科建设及项目研究”等措施,大力推进青年教师成长工程。学校为青年教师预留了一部分科研和教学经费,如:规定每年学校的教改项目接近1/3由青年教师担任,使绝大部分青年教师能够“一年起步”、“三年上路”、“五年形成自己的路”。
3.以学生工作经历促使青年教师提升师德修养。相关调查表明,青年教师中师德修养相对欠缺和育人意识比较淡薄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对一个称职的青年教师或者说对所有教师而言,教书育人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所在。国家级教学名师崔运武教授说,“在目前社会利益多元化和选择方式多样化的环境下,高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一个切实可行的、使青年教师不断向着教书育人方向成长的评价指标体系”。
普通高校尤其是地方性本科院校,面临着一个两难的困境,既缺乏重点本科院校长年积累的优势,又不像高职院校那样比较容易得到社会与企业的欢迎,部分学生对专业感到迷茫,学习目的性不甚明确,自控能力低下,需要得到正确的引导。而这些引导光靠辅导员队伍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我们的专任老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的参与。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刚走上讲台的青年教师,仅靠泛泛说教并无多大用处,必须通过制度建设,让他们有一个很好的职业养成。为此,教育部在2006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要求:“新聘任的青年专业教师,原则上要从事一定时间的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因为担任班主任或短期的辅导员工作,有助于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的培养和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观念的确立。
本校也专门出台了《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划》和《班主任队伍建设规划》,对青年教师担任班主任或辅导员作了明确的规定:专任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时,在本任职期限内应有担任两年以上班主任工作的经历。同时,学生工作部门与教学管理部门时常共同探讨,帮助青年教师搭建工作平台,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师德培养和班主任工作的考核和评价;大力宣传优秀班主任事迹,加强正面引导;采取各种渠道加强对学生工作的研究讨论,结合新的形势解决学生工作中存在的新问题,为青年教师开展学生工作提供新的方法和形式。以此促进青年教师提高自身修养,努力使教书与育人并举。
高校发展理念范文6
[关键词] Super生涯发展理论;分年级;创业教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3)04?0037?04
当前,创新、创业、创造已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引擎与动力。我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迫切需要大量的创业型人才。这势必要求高校加强具有开创性的创业型人才培养,大力开展创业教育,帮助学生获取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适应与发展能力,从而实现充分就业和自主创业。作为生涯教育中极为重要的理论依据,Super生涯发展理论可为高校创业教育提供理论支撑。本文从Super生涯发展理论的视角,拟对分年级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作一探讨。
一、Super的生涯发展理论
Super(舒伯)在生涯发展研究史上是自帕森斯之后又一位里程碑式的大师。他于20世纪80年代末,综合了差异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以及职业社会学的长期研究结果,系统地提出了有关生涯发展的观点。生涯发展理论的重要突破,在于使职业咨询从关心当前的职业适应,发展为着眼整个职业生涯的规划。生涯发展理论的三个要点包括:“自我概念”(self-concept),生涯发展阶段(developmental stages)和生涯发展任务(career development tasks),生涯发展与生活角色(life roles)[1]。其呈现的生涯发展包括以下主要特征。
(一)生涯发展的阶段性
Super将生涯发展阶段划分为成长、试探、决定、保持与衰退五个阶段。他指出,生涯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循序渐进、具有固定型态,且不可逆转的过程。每阶段的发展都是可预测的。人的每个年龄阶段都与职业发展有着相互配合的关系,人的生涯发展会伴随着年龄的成长而递进,每个年龄阶段各有其生涯发展的任务。
(二)生涯发展的独特性
围绕着自我概念的形成,生涯发展理论强调了个体差异以及对个体差异的认识在生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大学生在能力、性格、兴趣、价值观和自我概念等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这些个体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人的生涯发展需要、生涯发展路径和职业选择等。
(三)生涯发展的成熟性
围绕着生涯发展任务,Super提出生涯成熟度(career maturity),是对生涯发展理论的贡献之一。生涯成熟度是发生在生命中某个阶段内,由成功完成生涯发展任务而获得的。一是指个人在整个职业生涯历程中达到社会期望的水准,二是以职业生涯各发展阶段的发展任务为标准所作的衡量。生涯成熟度包含了职业选择的定向、职业信息和规划、职业偏好的一致性、个人特质的具体化、职业选择的独立性、职业偏好的智慧等六个维度。它为个人生涯目标及策略的制定提供了必要的支撑。
二、生涯发展理论对高校创业教育工作的启示
(一)应将创业教育融入大学生生涯教育
Super认为,生涯发展是人生发展(如心理、社会发展)的一部分。我们应该从人生全程(life span)的发展角度了解大学生生涯发展和个别需要。生涯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成就事业。择业、就业是大学生生涯发展的一个阶段,但不是最高形态。而当一个人成为创造者的时候,就不再是被动的就业者,而已经成为一个劳动岗位的创造者,在解决自我发展的同时,更可贵的是,为社会其他劳动者创造岗位,创造生涯发展的机会。当前,高校大学生生涯教育的重点集中在传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上。大多数学生仅仅将创业作为找不到工作时的备选方案。因此,高校应将创业教育融入大学生生涯教育,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过程当中,确定创业教育非功利性的战略目标,立足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科学发展,注重教育学生将创业作为生涯发展的目标和阶段性过程,注重专业教育、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高度融合,指引学生从不同的发展领域(如自主创业、基层创业、岗位创业、团队创业等)理解创业选择,并界定创业规划的困难和需要。
(二)创业教育可分年级、分层次开展
由生涯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可知,每个人每一阶段都有一些特定的发展任务需要完成,每个人在每一阶段的个性、认知等都有所不同。因此,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对创业教育和指导服务都会有不同的需求。低年级的学生侧重创业意识的培养和创业理论知识的传授,高年级的学生则需要更多的创业实践机会,研究生阶段更加注重科研创新成果向创业项目的转化。其次,创业教育作为西方发起的一种教育理念,是培养具有开创性个性的教育[2]。Super强调个体差异以及对个体差异的认识在生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些个体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人的生涯发展需要和创业选择等。不同大学生个体在能力、性格、兴趣、价值观和自我概念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对于夯实创业理论、掌握创业实务、提升创业能力等诸多方面有着不同程度的需求。因此,在创业教育中引入生涯发展观,强化大学生对创业兴趣、能力的认知,有计划、有目的、分年级、分层次地进行引导,注重大众化普及与个性化指导,无疑是高校创业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理论选择。
(三)创业教育宜注重以生涯成熟度为核心的创业潜能开发
生涯发展理论中,生涯成熟度是发生在生命中某个阶段内,由成功完成生涯发展任务而获得的[3]。创业作为个人生涯发展的高级阶段,个人能否成功地实现创业的目标,主要取决于各阶段的准备情况。以创业为导向的生涯成熟是由创业意识、创业特质、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创业能力等方面组成的整体状态,并非单一维度的个体特征。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说,一方面指向以创业为导向的兴趣、价值观、特质等自我概念的澄清,即解决“我可以创业”的问题,另一方面指向促进个人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成熟,即解决“我能创业”的问题。鉴于此,以生涯成熟度为核心的创业潜能开发,应以“生涯发展”为主线、以促进个体生涯成熟为目标,以提升创业导向的生涯管理能力为切入点,创业意识激发与创业潜能开发并重,从发展的角度对个体创业活动中遇到问题进行综合性解决。
三、高校分年级创业教育体系构想
(一)内容体系
生涯发展视域下的高校创业教育应具有集创业观念、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与创业实践等于一体的完整内容体系,其核心是培育正确的创业观念,提升大学生的规划能力、创业能力、择业能力和适应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高校创业教育的范畴涉及生涯规划、学业规划、社会认知、创业实务等诸多领域,应设定不同年级创业教育的侧重点,同时将创业教育每个范畴涉及的具体内容拆解到各个年级。大一年级侧重于学生发展意识、目标意识、创业意识和学习动力的激发,大二年级侧重于学生规划能力和自我教育管理能力的培养,大三年级侧重于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创业实践的积累,大四年级侧重于职业决策能力的培养,研究生侧重于创新成果转化能力的提升。具体见表1。
(二)工作体系
1. 课程平台
创业教育课程应在科学文化基础课程的基础上突出创业型人才培养,与科学文化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既分工又合作,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教材、练习、案例要成为一个系列整体,有一定的结构。而该结构不仅需要符合知识系统的科学性,还需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的发展和生涯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学校应将创业教育贯穿第一课堂,修订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围绕着意识、精神、知识和能力“四位一体”的创业教育内容,按照宽口径专业目录构建基础教育系列、专业教育系列和工程教育系列的三大系列课程体系,为学生能力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另一方面,根据创业教育的目标和要求,科学构建三个层次的创新创业类课程,即:低年级侧重以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形成创新创业观念为主要目的的课程设置,包括《专业发展与职业概论》《创新性思维与技能》等;大二、大三年级侧重以教授经营管理等创业知识为主要目的的课程设置,包括《现代管理方法》《企业经济管理》等;高年级则侧重于以服务于创新创业实践为主要目的的课程设置,包括《数学建模与实验》《大学生KAB创业基础》等,系统介绍创新创业的理论、知识与方法。
2. 活动平台
霍兰德创业型人格理论认为:活动是创业型人格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4]。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和创业文化氛围,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指导和实践活动,是培育学生的创业观念,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根据创业教育的本质要求,学校可以设定引领性活动、启发性活动和实践性活动三大活动模块,综合运用普遍指导、分类指导和个性化指导等手段,创新活动形式和载体,营造“肩负青年使命,争做创业先锋”的浓厚创业文化氛围。其中,引领性活动旨在唤起生涯发展和立志创业的使命感,解决“为什么创业”的问题;启发性活动旨在传递生涯发展和创业管理的知识,解决“创业是什么”的问题;实践性活动旨在锻炼创新创业的能力,解决“如何成功创业”的问题。创业教育活动体系内容,见表2。
3. 孵化平台
1)政府部门投资建立的公益型创业实训基地
国家应制定和改进相应的政策和制度,为大学生创业创造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同时政府出资建立政府主导的公益型创业实训基地,并下拨经费鼓励高校和企业建立各种形式的公益型创业实训基地。地方政府也应将创业纳入地区发展战略,积极推进教育部门和企业、商业部门的联系,推动大学生创业活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如美国的“洽作计划”就是在政府的建议下,高校与公司、非赢利机构、政府机关合作,让在读大学生定期到他们中的机构参加一定阶段的工作实践。
2)与企事业单位联合建立的创业实习基地
大学应积极利用与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进行产学研合作的机会,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依托科研合作项目等建立创业实习和创业孵化基地,并聘请企事业单位高层技术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担任学生的“创业导师”,使大学生充分了解企业的运作,亲身感受真正的企业精神,尤其是企业独特的经营理念、价值观、运作规范、企业文化、服务理念、企业风险等,为学生锻炼创业能力提供真实的模拟环境和实践平台。如美国的“硅谷”就是典型的创业园,其中60%~70%的企业由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和教授创办。目前国内的上海的紫竹工业园区、北京的中关村创业园区、大连创业园等都为当地高校的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创业场所,为大学生锻炼创业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高校内部的创业孵化和创新基地
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才优势、学科优势和科研优势,可依托具有较强示范性和较大学科覆盖面的实验室及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建立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带动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导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促进实验室与学生科研项目的结合,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与创新能力。同时,学校可结合自身特点建立大学生创业中心和创业实训室,提供创业场地、硬件设备和创业培训、创业咨询等,使学生在校园内就能够进行一定规模的创业实践和创业项目孵化。
(三)保障体系
1. 专业化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创业教育工作科学化的前提。创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创业教育师资队伍除了要具备创业教育所需要的基础理论知识、从事创业教育理论研究的热情外,还要具有一定的创业实践和创业体验。同时,创业教育的分年级实施架构对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规模、层次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仅依靠高校专业教师和创业教育专职工作人员,并不能满足这一要求。因此,高校应以专业化为目标,着力加强两支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支队伍创业教育相关学科优秀专业教师组成,负责学生创新项目的提出、开展、成果转化等专业层面的工作,带领高层次创业。另一支队伍由创业教育的专职工作人员、学院就业创业方向专职辅导员、校外具有创新创业实践经历的社会人士组成,负责创新创业政策、流程等指导咨询实务层面的工作。此外,还要进一步加强对创业教育专职工作队伍的培养,通过派出培训、企业实训、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提高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2. 统筹协调、分工明确的工作体制机制
创业教育的分年级实施架构要求创业教育工作深入学院、年级、班级。因此,统筹协调、分工明确的工作体制机制是有效开展创业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高校应进一步强化校院两级对创业教育工作的领导,遵循创业教育工作的特点,创新工作体制。如东北大学学校成立了由主管教学校长和主管学生工作副书记任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独立建制的学生创新中心,在工科类学院建立起院级学生创新中心,形成了“领导统筹、部门分工、院系参与”的工作格局。其中,领导小组统筹全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制订工作规划,明确工作重点及目标;学生创新中心负责创新教育与实践,学生指导服务中心负责创业教育,团委负责创业实践;学院创新中心负责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实现了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保证和工作的全覆盖。
参考文献:
[1] 胡习文.试论Super的生涯发展理论与大学生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8(33):176-177.
[2] 路葵.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理性思考[J].当代青年研究,2010(3):5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