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教学知识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教育教学知识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点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点范文1

素质教育对中小学体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无论是体育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同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有着直接的、密切的关系,对体育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体育教师是体育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对学生发挥着主导作用。那么如何在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我觉得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体育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

提倡素质教育,发展素质能力是新时期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它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民经济和社会体制的实际情况,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联系密切。体育教师是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对学生从事、学习各项体育活动起着主导作用。素质教育对学校提出的要求,即是对体育教师的要求。无论是体育观念的更新,还是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所以作为体育教师,首先要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热爱体育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热爱每一名学生。其次要端正教学思想树立以育人为目标的现代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树立学校体育为健身、益智、育德、促美的体育教育教学观点。第三体育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多种技能。体育教师除对所任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之外,还要对相关学科有一定造诣。同时还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等。具有了这些能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就能够得心应手,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在体育课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

德育教育应贯穿于各科教学之中,体育课教学同样应重视德育教育。在体育课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动作迅速、听从指挥、遵守纪律、协同行动的良好习惯和作风。通过教材中的游戏内容,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热爱集体、勇敢顽强、机智果断、遵守规则等良好的道德品质。通过田径、球类、体操等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和勇敢、果断、机智、顽强的意志及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通过体育教师的表率作用教育影响学生,时时刻刻注意对学生的言传身教,用自己的模范行为为学生做出表率。在体育课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同其它学科一样重要,体育教师且不可有忽视德育教育现象,否则培养出来的学生则只能是四肢发达,只懂体育技能的学生,同党的教育方针将格格不入。

在体育课上教师一定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备课只是教学的基础,教学才是中心环节。只有在教学中反映出备课的设计理念,才能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真正落实。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体育课上要让学生当主角。传统的教学,老师是主角,学生是听众、观众,只能是教师有板有眼的教,学生按部就班的学,在严格的课堂纪律约束下,课堂气氛沉闷,单调枯燥,严重的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以至于使部分学生对体育课失去兴趣。课程改革要求让学生当主角,要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去实践、去尝试,才能让每个学生从容的学习,有思考的余地,有自己解决、处理问题的机会。只有使体育课的后进生和一般学生的差距缩小,才能实现因材施教,面向全体。

二是要鼓励学生互相帮助。上课时“以学生为中心”的最大特点是让学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通过合作交往,使学生之间达到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对学生之间的思维方式、操作方法不同的学生实现互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因而要鼓励学生互相帮助,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活泼、主动的状态。

三是体育教师一定要和学生打成一片。“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就要低下身来同学生交流,为学生传导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推广好的学习方法。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使教师成为学生可信、可亲、可依、可敬的学习伙伴。这不仅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也是为学生在课堂上更好的学习、运动、掌握方法技巧以及人格方面进一步的深化。

重视对学生体育兴趣和爱好的培养

体育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并使之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在指导和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时,要充分发掘学生对运动的内在潜力和乐趣,以良好的教学形式,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并把稳定的兴趣培养为自我锻炼的习惯,使学生学有所得,受益终生。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加强体育基本知识教学,开阔学生视野,教会学生运用知识技能的方法及科学的健身方法,增强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

五、重视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学校体育的必然。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求要有健壮的体魄,而且要有健康的心理。因此要充分利用体育形式,加强对学生顽强向上的精神,良好的心理品质及顽强的意志,发展他们的想象思维和创造能力,要指导帮助学生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信的品质。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点范文2

关键词:中职数学;电子专业;正弦型函数;正弦交流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0-354-03

一、问题的提出

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学既要满足未来公民的基本数学要求,也要为学生理科类,如:电子电工,机械数控,计算机,建筑等专业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准备。然而,目前很多中职学校数学教学没有与电工专业教学内容相联系,导致很多同学无法学以致用。

有位电工老师痛心疾首的说,许多中职二年级的学生连什么是 都不知道。这位老师道出了中职数学的教学困境:所有中职数学都是“一刀切”,没有结合专业进行数学教学。中职数学完全按照普高模式进行教学,与专业相脱节,导致学生觉得“学无可用”,厌学情绪越来越严重。

正弦交流电是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基础课《电工学》和《电工基础》两门课程的重要章节。很多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数学与电工基础内容脱节,只是一味的告诉学生正弦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正弦型函数三要素的计算方法,却没有与电工中的电流、电压波形图等联系起来。学生即使学了《正弦型函数》这部分内容,仍然不会看图,分析图。学生云里雾里,始终身在此山,而不识庐山真面目。

二、理论依据

2005年,国务院下发了国发〔2005〕 35 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文件中说:职业教育必须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转变,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该文件的下发,为中职数学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1、课程内容与学情实际相结合

目前,每所中职学校都设置多个专业。每个专业中考录取分数线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也不同,每个专业对数学知识的要求也不同。很多学生数学基础差,知识结构断层,数学学习兴趣不高。他们认为学习数学是为了应付高考,而他们中大部分将走向就业。他们上中职学校的目的就是学习一技之长,掌握生存本领。如果我们的课程改革不从学生的学情实际出发,而是一味照搬普高模式,追求难度和深度,必将无法满足学生实际需求。

2、课程建设要体现为专业服务的功能

专业特色是职业中学有别于普通高中的根本所在。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背景下进行的课程改革,必须将数学教学与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提高结合起来。数学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必须为专业知识服务。让学生感受到学好数学是学习专业课的手段,更好的提高专业技能,掌握谋生的本领。认识改变了,目标明确了,学习动力有了,学习兴趣自然也提高了。

“一(教学大)纲一(课)本”的课程设置难于满足各专业的要求,但“一纲多本”又要花很大的人力和物力,解决左右为难的方法之一就是教师充当媒婆,根据所教专业所需的知识结构编制不同教案,使数学与专业课联姻。

综上,我们必须改变上述现状,使学生建立起数学中的正弦型函数与电工基础专业中的“电流电压波形图”之间的联系。数学教师作为娘家要创造条件把女儿“正弦型函数”顺利的嫁入“电工基础”婆家,让“正弦型函数”和“正弦交流电”这对夫妻和平共处,有效融合,共同成长。

三、添置豪华嫁妆,打造和谐婚礼

1、嫁妆一:有的放矢,确立与专业结合的三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制定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因为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处于核心位置,它决定着教学行为,不仅是教学的出发点而且是教学的归属,同时还是教学评价的依据,它既有定向功能又有调控功能。

在吃透数学和电工基础教材,了解学生知识储备和学习需求的基础上,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1)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内容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正弦型函数的学习,会求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振幅、周期、初相位。会求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相位差。

过程与方法和目标 (1)通过观察和理解正弦交流电波形图来求三要素,培养学生数形结合能力。

(2)会将正弦型函数与正弦交流电结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画图像的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勤于思考的精神;

a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设定依据

根据最新高职考电子专业考试范围,要求理解正弦交流电的“幅值,频率,初相三要素,相位,相位差“的概念;同时,在高职考数学考试范围中也明确要求理解正弦型函数的图像、性质,会求正弦型函数的周期、最大值和最小值.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必须理解并掌握这些概念,而有了公式的铺垫,不管学生是升学还是就业,才能解决正弦交流电简单的应用问题。

b过程与方法设定依据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点范文3

一、特殊教育需要的诊断者、评估者

学生特殊教育需要的诊断者、评估者角色要求教师应具有综合化的知识结构。诊断是了解特殊需要差异,采取对应措施,制订教学计划,满足特殊教育需要的前提条件。教师要开展特殊需要教学,首先要对特殊儿童进行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和教育的测查诊断,以便了解特殊需要的原因、程度、时间等,然后根据诊断做出阶段的评估结论。在此基础上,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决定具体的教学措施:学生有哪些教育需要,教育的目标应达到什么水平和要求,怎样安排教学内容,如何组织教学活动,如此等等。学生特殊教育需要的诊断者,这一角色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具备综合的素养,不仅要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过硬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技能,而且还要求掌握一定的医学、康复学和心理学测量评估的基本常识。

二、学生缺陷的补偿者和潜能的开发者

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不仅要懂得学生缺陷补偿的知识和技能,更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智能强项,取长补短。教学应是发现并满足学生需要的一种行动。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智能强项和弱项,智能强项是个体潜能开发的重要依据。特殊儿童也不例外,在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中没有“残废”的概念,只有智能结构的差异。因此,特殊教育学校要积极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这就必须因人而异地发展其智能强项。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成为特殊儿童智能特征的发现者和开发者。

三、学生差异教学的设计者和实施者

差异是特殊儿童存在的基础,差异的客观存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特殊教育的独特之处。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应关注差异、尊重差异。每一个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都应成为差异教学的设计者和实施者。所谓差异教学,我国学者华国栋认为,是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美国学者认为,差异教学是指教师改变教学的进度、水平或类型以适应学习者的需要、学习风格或兴趣。无论何种定义,国内外学者均强调要立足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以同一标准要求所有学生,要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兴趣等需要,要使所有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要探讨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其最终目的是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最大的发展,促进自我教育。

四、更富有同情心和更具有合作意识与能力的人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点范文4

摘要:本文结合制作生物教学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实践,总结了电视教学片的编制手法及经验,肯定了电视教学片对教学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电视教学片 编制 生物实验

利用电视和电视录像教材进行教学,在提高教学质量、扩大教学规模、提高教学效率和促进教学改革等方面都能起到良好的作用。电视画面能打破时空的限制,为所表达的教学内容提供生动、形象、直观的图像,使学生对知识易于理解和记忆。同时,电视可以将微小的、肉眼看不到的现象通过显微摄像而清晰地呈现出来,对变化极快或极慢的不易观察的现象,也能用适当的速度呈现,有利于学生观察和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原理和复杂的现象,可借助电视的特技手法和动画等进行模拟,使之形象化。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运用电视的优势,为教学服务。本文结合制作生物教学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过程,谈谈生物教学片的编制手法及其在教学中的效果。

1、深入教学一线,了解教学需求

电视教材是为教学服务的,因此,要制作出好的电视教材,对制作人员而言,必须深入教学一线,了解广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电视教材的实际需求,并根据电视节目的表现特点进行选题。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是化学类及生物类大中专科学生必须掌握的生物化学实验技术。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以聚丙烯酰胺凝胶作为支持物的一种电泳方法。它于1959年建立起来,目前已在分离分析酶、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方面得到十分广泛地运用,为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我校生命科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的教师,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发现,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蛋白质的三种机制,即:浓缩效应、电荷效应和分子筛效应,无论是在实验理论教学中还是在实验课讲解中都是教学难点,往往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而且必须借助板书和挂图才能说清楚。同时,实验操作的规范化也是令指导实验的教师顾及不暇的事。尤其是整个实验时间较长,一般需要6~8小时。在此过程中,实验操作一般都是分段讲解,缺乏系统性,易造成学生对实验原理的一知半解。由于缺乏实验操作示范的规范标准,学生可能出现的操作失误得不到及时纠正,实验成功率不高。根据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学科教师提出了制作电视教材,运用电视教学手段,解决教学中重点、难点,以优化教学过程。

2、编制电视教材,解决教学难点

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和电视节目的表现特点确定了电视教材的选题后,从制作人员的角度来看,怎样才能编制出一部高质量的电视教材呢?

2.1充分理解与把握文字稿本的教学内涵

根据教师编写的文字稿本,编导要充分理解文字稿本的实质和意图,深入教学,虚心向教师请教,尽可能多地了解教学内容和相关理论,把握电视教材的整体结构。例如:在制作教学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种类很多,但是其基本原理大同小异,常见的有:(1)不连续垂直柱状凝胶电泳;(2)不连续垂直板状凝胶电泳;(3)连续的盘状和板状凝胶电泳;(4)梯度凝胶电泳;(5)双向电泳。由于每一个实验都需要6~8小时,要把每个实验过程都拍摄下来,时间之长是可想而知的,而且内容重复,枯燥无味,体现不了电视教材的特点。经与教师充分研究,我们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前两种凝胶电泳作为制作对象,既满足了教学需要,又大大缩短了教学时间。根据教学中的难点,即学生对凝胶电泳的基本原理理解不深,对实验过程感受不透彻等问题,我们把整个电视教学片构思设计为两部分:凝胶电泳的基本原理和凝胶电泳实验操作方法(包括制作凝胶、加入测试样品、电泳过程、剥制凝胶、凝胶固定、凝胶染色、脱色),系统地演示从基本原理到实验操作的全部教学过程,以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2.2运用电视艺术和技术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现教学内容

电视教材的主要特点就是运用生动活泼的视觉形象来展现教学内容。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非易事。编导无论是在电视教材制作的前期和后期,都应该自始至终围绕总体构思,把握好电视教材的内容与结构,充分运用拍摄技巧和艺术表现手段,形象而富有创造性地反映出教学内容。这一切都必须经过编导独创性的构思和摄制组全体成员的集体创作来实现。《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电视教材的制作难点也就是教学中的难点。首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蛋白质的三种机制,即:浓缩效应、电荷效应和分子筛效应,特别是浓缩效应在实验技术教学中一直是难点,学生对这些抽象概念难以理解。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采用了动画特技手法,将凝胶电泳的基本原理形象逼真地表现出来。比如,什么是电泳?什么是电泳过程?我们用动画制作出带电颗粒在电场的作用下,向着其电荷相反的电极涌动的现象,这就是电泳。同样,在表现浓缩效应、电荷效应和分子筛效应时也采用动画特技,将电泳开始后样品进入浓缩胶浓缩,在分离胶中分离,最后在凝胶中形成不同的谱带的基本原理制作出来。这样,把不可见的微观现象变成了直观生动的可见现象,既能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由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操作比较细致、复杂,有些步骤是不可逆的。比如,聚丙烯酰胺凝胶的配制过程,它是几种化学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配制而成,整个过程要求一气呵成。因此,在拍摄实验操作示范过程时,我们采用了现场多机多角度拍摄,通过特技切换器,把实验操作分段按分镜头稿本设计要求,一次性拍摄完成。这样,既保证了示范教师实验操作动作的准确性、连贯性,又使镜头衔接自然流畅,同时也让学生从不同的视角看清楚了实验操作示范。拍摄加入样品、接通电源进行电泳时,由于整个电泳过程非常缓慢,大约需要3个小时,教学片中不可能实况录下这个过程加以利用。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运用了双镜头(特写和全景)相互叠化的方法,分时间段将样品进入浓缩胶浓缩、在分离胶中分离、最后在凝胶中形成不同的谱带等现象予以呈现,使整个电泳过程在几分钟的镜头中清晰、连贯地表现出来,视觉效果非常好。其他的一些拍摄方法就不一一介绍了。通过教师和摄制组全体成员共同努力,《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电视教材得以圆满完成,片长28分钟。

3、推广运用电视教材,致力提高教学效果

制作出的电视教材,只有普遍地应用于教学活动中,才能充分体现出其价值。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是化学类及生物类大中专学生必须掌握的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其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为满足教学需要,推广电视教材的应用,我们向武汉大学音像出版社提出了出版申请。武汉大学音像出版社组织了生物化学方面的专家和出版社评审委员会对该电视教材进行了评审,专家们在评审意见称:“该

片在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和规范性上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不仅能使有实验条件的学校在教学中达到了突破难点、形象示范、启发思维、增强教学效果的作用,而且还可以使一些缺乏实验条件的学校和单位利用它达到教学目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电视教材正式出版以来,教师先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校及函授本科、专科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先看后操作、边看边操作等)进行了多次教学。学生普遍反映这种实验教学片形象直观,规范性操作指导性很强,尤其是实验原理的动画演示生动易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的学生看过片子后深有感触地说:“凝胶电泳实验,书看了好几遍,原理还是不清楚,电视上一放,一目了然,条理十分清楚。”还有的学生说:“要是我们的实验都能象这样先放录像,再动手做实验,我们的实验动手能力将大大提高。”函授生中反映:我们的面授时间短,有些实验不能做,但是象这样的教学片放给我们看一看也很有收获。通过一些渠道反馈回来的外校使用的信息称:该片系统详细地介绍了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基本原理、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为基层单位开展该项实验并指导学生做实验起到了重要作用,实验成功率大为提高。《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电视教材的制作完成,不仅满足了本校的教学需要,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还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充分显示了运用电视教材进行示范教学的优越性:(1)展示最优秀的标准的典型示范;(2)节省了到外校去观摩的时间和经费;(3)不受客观条件影响,按教学进度安排所需要的内容;(4)能使大量学生同时看清示范的内容,有利于突出示范的重点和难点。

参考文献

[1]尹俊华、赵为华、乌美娜.教育技术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点范文5

论文关键词:体育教学;改革;职业特点;学情;技能型人才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各级学校的深入开展,中职学校改革也在起步。在最近召开的2010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已经明确提出改革创新的方向,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就是职业教育教学领域改革创新的成果。体育课程作为中职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中职学生身心健康、体质与技能教育相结合有重要意义。然而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师虽然按照新《纲要》推行素质教育,但改革却脱离了中职教育的职业特点及中职学生的特点,改革成效并不明显。本文认为只有以中职学校特点及中职学生的学情为改革的立足点,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才能有新的突破。

1.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特点及现状

1.1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目标不合理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是在高中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目的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中等职业教育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中等职业学校实施,招生对象主要是初中毕业生和具有初中同等学历的人员,基本学制以三年制为主。这类学校在对学生进行高中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实施职业知识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根据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这些特点,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目标要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目前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目标并没有处理好“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与体育基本理论和技能学习的关系,经常顾此失彼,厚此薄彼。根据中职学校的教学特点,忽视终身教育的培养或轻视体育技能的学习都不符合中职学生的身心需求。因此,作为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中职学校一定要根据中职学生的职业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1.2中职体育教学内容不符合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

随着中职学校的不断扩招,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不断下降。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大部分中职学生不仅文化课基础差,体育基础也差。很多学生对篮球、足球、跆拳道等基本规则或动作了解甚少。部分体育教师不了理解学情,仍然按统一难度的教学内容授课,这就违背了中职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导致出现中职学生在集体活动时逃课的现象.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因此,有些中职体育教学内容已经不再符合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继续实施必然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

1.3中职体育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滞后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采用“灌输式”、“传授式”的旧教学方式已经严重制约着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部分体育教师虽然改变了传统教育思想.进行新课程改革的尝试,但也进入了另一种误区:有的老师用放羊式教学误当成自主学习教学:有的老师只重视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式。却没有其真正内涵。这种出现偏差的教学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不利于中职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培养和体育技能的学习。

2.结合职业特色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选编和搭配

由于职业学校具有职业的专业特点,中职学生毕业后将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进入不同的工作岗位。因此中职学校体育教学要根据这一特点,根据不同专业的职业劳动者身体活动特征,确定针对各专业学生的体育教学目标和内容。比如将来从事电脑、文秘、财务、家电维修等职业的伏案型工作者需要增强手指、手腕的力量以及眼手的协调能力.因此中职学校体育教师应在教学中多安排排球、乒乓球、篮球等运动项目。

另外,由于伏案型工作者长期工作会导致颈椎酸痛、脑部供血不足、眼睛疲劳等现象,体育教师还要教会以后从事此类工作的中职学生学会工间操、伸展脊柱、眼保健操、全身运动项目,如球类、健身跑、游泳等。对于以后从事护理、售货、烹调、纺织、建筑等站立型工作的中职学生,由于长期站立。很容易下肢肿胀酸痛、易患内脏下垂和腰肌劳损。体育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工问操、下蹲起立、太极拳、健美操、按摩、健身跑、跳绳、游泳等下肢节律性活动改善下肢血液循环,消除下肢肌肉紧张,增强心肺功能。对于以后从事诸如机器维修人员、农业技术人员等综合型工作的学生需要身体各部位具有较高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这些专业的体育课程可以多增添球类、健身跑、游泳、引体向上、俯卧撑和仰卧起坐等课程,以便提高学生身体各部位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增强心肺功能,预防身体畸形。结合专业选编和搭配体育教学内容有助于各专业的中职学生发展从事职业所必需的身体素质。体育教师有意识地根据专业特点设置运动项目,有助于学生适应本专业工种的要求,提高对职业的适应力,能够很好地就业工作,让学生终身受益。另外,选择或者编写教材不仅要结合专业特点,还要注意以学生的兴趣和学情为出发点。中职体育教师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对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改造,使实用技能项目和娱乐、休闲、健身项目结合在一起。在课堂中不断引入学生感兴趣的休闲体育,比如跆拳道、网球、街舞、滑板等。有条件的话还可以改编学生们的教材,教材的改编不仅能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还有助于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

3.根据中职学生学情.开展多元化的教学组织形式

进行中职体育课程改革的途径很多,教学方法也层出不穷。但笔者认为所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都要依据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进行改革。中职学生年龄一般在15~18岁左右。这个年龄段属于人类生长的第二高峰期,他们的身高、体重、器官等发育很快。在心理方面,中职学生心理特点和普通高中生有很大的差别。由于学习基础差,被迫进人中职学校学习。所以中职学生心理特征主要是缺乏自信、厌学、叛逆。但在能力上,他们的人际关系、抗挫折能力比较强。在行为特点上,中职学生控制力比较差,容易冲动,比较叛逆,但操作能力强。

如何因材施教,有效地加强对中职学生的培养是改革的出发点。由于中职学生个性比较突出,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转变角色,放弃以“教师为中心”的旧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自主、愉悦地进行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从“灌输式”教学转向“以学生学为主”的教学方式。另外,中职体育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根据中职学生崇尚新潮的心态,体育教师可以采用不同形式的、新颖的、多变的、独具风格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比如,体育教师要学会运用体育语言艺术.通过生动、幽默、风趣的语言形象生动地讲述教学技巧。在进行篮球投篮的教学时,体育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NBA投篮大赛.通过这种情景教学使学生充满投篮的兴趣.跃跃欲试。为了更好地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练习和训练,体育教师可以在体育教学中选择、编创一些体育游戏。例如:在球类教学中,可进行“传球”、“接力”、“打点”、“绕物”、“对抗赛”等游戏练习;在短跑教学中,可采用“接力”、“跑城”、“你追我赶”等游戏练习。课堂中插入游戏可以使学生“乐学”、“爱练”。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教学模式上,中职学校可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构建“主项选修,配项必修”的体育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学生自主选择,并将其选择的运动项目作为自已学习的主要内容。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4.确立科学合理的新课程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的多样化是中职体育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从教育学角度讲,没有评价的教育是盲目的教育。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主要采取统一的评定方式给学生评分。这种评定方式没有充分兼顾到学生的先天体质差异、兴趣爱好等因素,容易使学生丧失体育兴趣。因此,为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体育课学习的评价一定要科学、合理,符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这就要求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与评价,加大平时成绩和技能成绩考核的比重。在具体实践中,“教学过程考核”的内容应包括出勤、作业、课堂训练参与性、学习态度等多方面.考核的方式应该是多样化的,比如教师评定、学生评定、学生互评。阶段考核、个别考核、开卷考试、操作技能考试等等。考核的过程化、多样化和灵活化,才能适应所有学生的实际,从而做到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以形成学生参加体育学习和活动的激励约束机制。

5.教师要转变角色。成为“一专多能”的专业人才

中职体育改革成败的关键是体育教师素质的提高。目前我国中职体育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严重滞后,体育教师数量不足,业务水平不高,结构不合理,培养渠道也不顺畅,严重影响了职业体育教育的质量。与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很不适应。参考国外职业院校建设教师队伍的做法,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应通过“多种渠道引进大量优秀大学毕业生”,“多层次、多形式培训在职教师”,“积极从社会上聘请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等渠道,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教师观念的更新是中职体育教育改革不断进步的重要环节,因此体育教师首先要从观念上根本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从以教师为主角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差异性、主动性,营造一种和谐、宽松、合作的课堂氛围,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在专业方面,教师要不断优化、更新教学知识,尤其是多增加营养、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知识.以适应新时期体育教学需要。在教学方法方面,中职体育教师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方式,学会利用多媒体教学.开展合作式教学、分层式教学、自主学习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除此之外,中职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科研能力.进行科研活动。科研活动是中职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在教学科研仍然是中职学校教学的薄弱环节。因此体育教师应多组织学术报告、讨论会等活动来进行体育科研。

6.结论与建议

6.1根据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特点,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目标要与社会需求相适应.改变目前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目标不甚明确的情况。

6.2由于中职学生毕业后将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进入不同的工作岗位.因此中职学校体育教学要根据这一特点,根据不同专业的职业劳动者身体活动特征,确定针对各专业学生的体育教学目标和内容。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点范文6

关键词:体育教育高职学生训练手段职业技能

随着现代科技、生产的发展和现代化企业的要求,职业劳动正向着复杂化、节奏快、强度大、高效率的方向发展,对人的身心素质要求更高。虽然普通的体育教育也能达到锻炼身心的目的,但它不适合职业教育“抑其过而补其缺”的特点。职业劳动的身体活动部位、运动轨迹多是局部的、重复的,如果不对他们进行必要的身体训练,必然会影响其劳动技能的提高。进人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是十八九岁的青年,身体发育的可塑性很大,如果能在体育教育中有目的地开展与职业特点相适应的体育锻炼,则会有效地增强学生职业体能,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使职业技术的学习提高大走捷径。因为体育运动中许多运动素质可以迁移到职业体能上;如运动中的快速反应、耐久力、动作协调配合、注意力和观察视野等,正是许多职业必不可少的条件。体育教育作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适应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要求,必须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而服务。

一、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的具体实施办法

1、紧扣职业活动的特点,发展学生的职业技能素质

职业体能素质是学生在基本身体素质的基础上所必须具备的专业体能素质。是今后从事职业劳动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人才市场和劳务市场在进行“双向选择”时,职业体能素质成为职业选人和人选职业的重要依据。高职院校设置的专业种类繁多,各专业特点迥异。因此,高职院校的体育课要根据学生的专业,分析不同的职业劳动对从业者身体素质有哪些特殊的要求,同时还要研究不同的体育训练项目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什么不同的促进作用,结合生产劳动实践进行实用性身体训练,有针对性地发展学生相应的身体素质。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充实和完善对职业活动有益有运动技能储备和体育教育知识;强化发展对职业重要的身体能力及其相关能力,在此基础上保障身体活动水平的稳定性;提高机体对不良劳动环境条件的耐受力和适应能力,保持和增进未来劳动者的健康。

2、将“终身体育”的思想融人教学内容

树立了终生体育的思想,才能自觉自愿地进行锻炼。作为职业教育的体育教师,一是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职业特点的终身体育项目,并能根据职业和身体条件的变化制订科学的锻炼计划;二是帮助学生掌握有关职业病预防纠正的方法;三是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科学知识,如运动创伤的预防、锻炼效果的评价、运动中的自我监督等。为终身锻炼奠定基础。

3、实用身体训练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特点的体现。

众所周知,体育锻炼对人的机体有着良好的影响,系统从事身体锻炼的人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强健的体格,对生产活动的适应能力也要比一般人强,能够态度明确,意志坚定地达到预期的目标。但是,研究发现,一般身体训练水平与顺利适应职业需要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之间并不存在简单的直线相关关系。实用身体训练的含义就是:一种专门化的教育过程,它通过使用体育的形式、手段和方法,最大限度地保证人的适应劳动和军事活动所必要的机能和运动能力得到发展和完善,从而提高职业教学的效果和在独立生产活动中保持良好的工作能力。

高职院校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等技术应用人才为目标,突出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为适应现代社会对人体的要求,学校的劳动教育应当使学生在参加生产活动时,能够迅速地了解工具,掌握工艺,适应生产条件。这一切只有在他们具有对职业十分重要的身体训练水平,具有控制自己身体的能力,能够灵活节省地完成必须的动作的情况下才能实现。高职院校的体育课教学,应与职业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协调一致,把学生今后从事职业劳动应具备的身心素质和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要求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

二、对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提出建议

1、在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实用身体锻炼,可以提高学生职业必要的身体机能能力、运动能力及相关能力。最大限度地保证人的适应劳动所必要的机能和运动能力得到发展和完善,从而提高职业教学的效果和在独立生产活动中保持良好的工作能力。同时通过心理素质的陪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意志品质、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等素质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成为身心俱健的高素质劳动者。

2、对现有教材进行改革,应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来制定相应的职业实用性体育教材,突出教程的思想性、科学性和系统性。也要考虑高职设立专业的特点,突出职业特色,结合自然地理特征、人文社会风俗、高职生的生理状态和心理特点以及社会需求,培养大批高级应用型、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最大限度地使人体适应职业劳动所必需的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的需要,并使之发展和完善。从而提高职业教育的效果。

3、在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中,要在学生的兴趣爱好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安排实用身体训练的内容。体育教师也应当为学生制定必要的职业实用身体训练计划,引导学生养成自觉进行职业实用身体锻炼的习惯。

4、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职业特点的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也在与时俱进,所学专业不断变化。因此,体育教师不考虑职业教育的特殊性是不行的。首先,体育教师要和专业教师互相沟通,了解专业课教学内容、劳动特点,抓住体育教学与职业技术相关的部分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教学的内容、课程配置形式、考核方式要抛开以往强调系统性、统一性、竞技性、规范性、纪律性的陈旧模式;其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征求专业教师对体育课教学的意见,以使教学有针对性、实效性。对特殊专业的课程,可自编教材,以求更好地搞好教学。

5、改变现有的体育教师思想观念、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