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片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数学教学片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数学教学片段

小学数学教学片段范文1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位新朋友,你们看,这是谁呀?(出示图画)小柳树眨着眼睛跟大家打招呼呢!你们也跟它打个招呼吧。

生:你好,小柳树!

师:小柳树听到你的问候,可高兴了!这就是我们今天的第一位朋友。(板书:小柳树)还有一位朋友,它光秃秃的,是一棵小枣树。这个“枣”字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生字,你们一边看我写,一边记住它。(板书:枣)一棵小枣树,树枝伸展开,秋天到了,树上结了又大又甜的枣子,有两颗枣子从树上落下来,有趣吗?

【点评】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怎样让儿童识得快、记得牢呢?成老师了解儿童,关注细节,将静止的汉字变成了灵动的图画,一边书写笔画撇和捺,一边讲解撇、捺就是伸展的树枝,让孩子看清笔画的书写和走向,感受到“伸展”的态势,而“枣”字中的两点就是从树上落下的枣子,形象直观,让汉字变得有趣起来。

【教学片段二】

师:小柳树和小枣树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齐读课题)打开课本自己读,第一次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果有不认识的字,可以跟同桌讨论。(生自由读课文)

师:老师看到同学们读得都很用心。这位小朋友一读完就开始标自然段了,这样的学习习惯真好。课文都读完了,课文中的生字你们都认识吗?(师出示字卡,指名读)

师:“思”原本读第一声,在这里读轻声。课文中,像这样的词语出现了好几个呢,(出示:衣服、漂亮、怎么)你们能读好吗?

师:出示“浅绿色”“光秃秃”,(指名读)如果把这些词都放到课文中去,你还能读好吗?(出示句子:她穿上一身浅绿色的衣服,真美!她看看小枣树,小枣树还是光秃秃的。指名读)这样的长句子,她能注意到标点的停顿,将句子读流畅,真棒!同学们,你们也像她这样练习着读一读吧!

【点评】在这个初读课文的环节,教学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成老师一次次地肯定和鼓励,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同时,老师将读书方法的指导渗透在对学生读书的评价之中,润物细无声,让学生在有法可依的自主阅读实践中掌握读书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孩子自主阅读的能力。

【教学片段三】

师:小柳树在春天真漂亮呀!她的腰细细的,树枝绿绿的。到了春天,小柳树的样子更漂亮了!谁来读一读?

生:过了几天……

师:通过你的朗读,我感受到她那身浅绿色的衣服真美!(指名读)

师:那小枣树是什么样子呢?

生:小枣树还是光秃秃的。

生:小枣树的树枝弯弯曲曲的,一点也不好看。

师:这里有一个词,他读得很准,你能读好吗?(出示:弯弯曲曲)

生:弯弯曲曲。

师:在这里“曲”读第一声,它还有另外一个读音,你知道吗?

生:曲目、曲子。

师:同学们,课文里说什么弯弯曲曲的?

生:树枝弯弯曲曲。

师:如果把“树枝”和“弯弯曲曲”调换个位置,你会说吗?

生:弯弯曲曲的树枝。

师:瞧,调换个位置,意思一点都没变,我们的语言多么有趣啊!你还见过什么是弯弯曲曲的?

生:蛇在爬的时候是弯弯曲曲的。

生:小路是弯弯曲曲的。

师:小河、小路都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多美啊!而这棵小枣树树枝弯弯曲曲的,一点也不好看。一片叶子都没有,那就是——

生:(齐读)光秃秃。

师:你有什么办法记住“秃”这个字?

生:上面一个“禾”,下面一个“几”。

师:你真聪明。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了“秃”。(出示课件,指导识记书写生字“秃”)

【点评】在成老师的课堂上我们看到引导学生边读边思,勾画关键句、抓住关键词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在此过程中,学生识记相关的汉字,阅读与识字水融,大大提高了识字、写字的有效性。通过“树枝”和“弯弯曲曲”这两个词序的调换读,让学生品味语言的精妙,充满童趣。

【教学片段四】

师:你们看,小枣树在春天弯弯曲曲的、光秃秃的,小柳树是细细的、绿绿的。所以,小柳树骄傲极了。谁来读?

生:(读)喂,小枣树,你的树枝多难看呀!你看我,多漂亮!

师:生活当中,你看到过别人很得意的样子吗?你能来模仿一下吗?(生做得意的样子)

师:我们就这样神气、得意地再来读第二句话。(生齐读)

师:就这样,小柳树得意地跳起舞来。秋天来了,小枣树结了很多的枣子……大家齐读第5自然段。

师:小柳树看看自己,什么都没结,他想——(生接读)可是,过了一天又一天,小枣树什么都没说,小柳树实在忍不住了,他问小柳树——

生:(读)你怎么不说我呀?

师:小柳树低下头,小枣树怎么说的呢?

生:(读)你虽然不会结枣子,可是到了春天,你会发芽……

师:小枣树说这段话的时候很温和。生活当中谁对你说话很温和?

生:妈妈。

生:老师。

师:那你像妈妈和老师那样很温和地说一说。(生读)

师:你们看,小枣树多么亲切和善呀,小柳树听了会怎样想呢?

生:她会不好意思。

师:她为什么会不好意思呢?

生:因为她原来说小枣树不好看,她知道自己错了。

师:现在这两棵小树你更喜欢谁呢?

生:我喜欢小枣树,小柳树之前那么嘲笑他,他都不跟小枣树计较。

生:我更喜欢小柳树,她知错就改。

师: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来读一读课文吧!

【点评】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成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联想生活情境、模仿表演等手段,感性地揣摩课文,体验情感、感受形象、触摸语言,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受到情感熏陶,形成独特感受,所以学生读起课文来感情真挚、自然流畅。

小学数学教学片段范文2

教学“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之前,学生对公约数、互质数等已经有了初步的经验和认知,那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建构公倍数和最小公数的概念呢?我通过三个环节的设计,从数的关系迁移入手,让学生既能够建构概念意义,又能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获得计算公倍数的技能。

一、问题设疑,引出概念

我先让学生从学习材料袋中拿出大小不同的长方形,再选择一些长方形来拼成最小的正方形,并提问:“这些正方形的边长会是多少?”学生先分组进行操作并记录数据,然后分组汇报交流。一学生在黑板上演示拼接过程,如右图所示。

师:观察一下,拼成的正方形的边长和长方形的长、宽有什么关系?

生1:正方形的边长既是长方形的长的倍数,也是长方形的宽的倍数。

师:最小的正方形的边长和长方形的长、宽是什么关系?猜想一下。

生2:正方形的边长是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公倍数。

生3:正方形的边长是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最小公倍数。

师:你想知道什么?

生4:什么叫公倍数?什么叫最小公倍数?

生5:怎样找最小公倍数?学习最小公倍数有什么作用?

生6:有互质关系、倍数关系的两个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有什么特点?

……

学生自主提问后,我根据问题来进行教学,先从“什么叫公倍数?什么叫最小公倍数”的问题入手。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得出“两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公倍数,最小的一个叫最小公倍数”的结论,然后我抓住“怎么求最小公倍数”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课堂探究。

反思:教学是一个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教给学生的不必面面俱到,但一定要是学生不懂的并急于想要弄懂的知识。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循着自己的求知路径,自然而然地探寻新知。

对于数学教学来说,知识的联系是通过不断的正向迁移建构起新知的。为此,要让学生通过正向迁移弄懂自己的问题,教师就要放手给学生机会,让学生自己来理解和总结所学知识,并据此进行探索。为此,我设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拼接活动,学生可以根据知识的迁移,对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提出自己的理解。在学生提问的过程中,既能检查学生的学情,又能启发学生的思维,为学生建构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搭建“脚手架”。

二、自主探究,优化算法

我抓住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互质关系、倍数关系的两个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有什么特点”,引导他们展开探究:“大家在草稿纸上先列举一对互质数,找出它们的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然后列举有倍数关系的两个数,再找出它们的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学生先分组合作,然后汇报交流。我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使学生体会到:(1)两个互质数的最小公倍数正好是它们的乘积;(2)有倍数关系的两个数,如果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就是那个较大数,较大数的倍数是两个数的公倍数。我继续出示题目:“请快速找出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并说明理由。”……

反思:学生的思考既是一个自主体验和自主探究的过程,也是自主积累数学感性经验的过程。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丰富的数学表象是激发抽象思维的有利条件。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充当的角色就是一个带领者,即带领学生积累表象经验。对于有互质关系、倍数关系的两个数,学生完全有能力自主探究结论,发现规律。于是我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信任,让他们自主列举并通过观察和体验,优化有互质关系、倍数关系的两个数的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计算策略。

三、观察迁移,拓展结论

(引导学生尝试用分解质因数来探究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师:我们学过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求最大公约数。现在能否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大家用12和30,4和10来试试。

生1:我不需要用短除法,只要将大数翻倍,即将30翻倍到60,看看是不是12的倍数就行了。

生2: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后,要把一个数乘另一个数独有的质因数。

生3:也可以用最大公约数乘两个数各自独有的质因数。

师:说得不错。那么,这几种方法你觉得哪种更简便?

生4:翻倍法比较麻烦,短除法比较直接、快速。

师出示例题:用短除法求出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

反思:学生的思维是独特的,教师要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引导启发,使他们通过分析、交流得出结论。如有的学生认为可以不用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针对这个问题,我并没有直接提出异议,而是让学生自己判断、实践,得出结论。显然,这个过程比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要有价值得多。

小学数学教学片段范文3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结合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1.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

数学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教学思路、方法完整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利用声音、画面等多姿多彩的方式进行的教学活动,势必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用心,会增加对教师的信任感和亲近感。教师利用声画结合的方式进行知识的教授,在教授过程中会有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互动的环节里。教师甚至可以进行换位教学——即事先让学生熟悉自己的多媒体课件,自由准备,然后上课时由“小教师”进行教授。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教师肯给学生这种机会意味着对他们的信任,学生会用强大的自尊心和好胜心来完成任务,这也是情感教学的又一次运用;另一方面,学生在准备课程的过程中,要考虑到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比如,如何应对台下其他同学的提问,那么学生就会先把自己能想到的问题都考虑一遍,以确保在教学过程中不会出现卡壳的问题。这样,当学生站在教学者的角度去准备课程时,他就会把一个问题的各个方面都了解清楚透彻,这对学生来说是最好的铭记知识点的方法。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填鸭式的教育模式,教师在讲台上讲什么,学生就要在下面记什么,完全没有自己的选择,也不能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进度调整学习计划,只能亦步亦趋地根据教师的教学步骤来进行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阻挠了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的积极性,是比较被动的学习方式。在信息技术与教学结合的情况下,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课件对课堂知识点的原始材料进行理解,进而分析,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同时,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探讨,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思维模式,会大大增强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

3.能够积累宝贵的教育资源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有很多值得称颂的精彩教学片断,但是受到条件的局限,这些精彩片段只能存在于当事人的脑海中。而信息技术就是优秀教学片段的“烂笔头”,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出现的思想的碰撞以及优秀的教学思路、学生的精彩回答,等等,都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及时记录下来,将其中的精华部分继续研究,找到更多的教学灵感,供自己以后运用,也可以供其他的教师分享,变成宝贵的教育财富,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二、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完美结合

1.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生活场景

小学生生活经验不足,阅历浅显,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常常陷入理解困境。数学是一门比较考验抽象思维的学科,对于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还没有建立健全的小学生来说比较困难,因此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就是教师和学生,数学教师要注意观察自身生活,从中找寻能够与自己的教学相结合的素材,更重要的是学会时刻关注学生的生活,了解小学生对生活中各项事物的了解和看法。比如,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卡通图片很受小学生的欢迎,教师通过观察得知这个信息后,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课堂演变成一个商店,给学生分配角色,店员和顾客就购买卡片的问题展开讨论,例如,一张卡片的价钱是多少,买多张是多少钱?每张卡片价钱不一,高档的比低档的贵多少钱,等等。这样,小学生就会对这些问题感兴趣,从而较快地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

2.抽象知识形象化

数学是一门抽象程度比较高的科目,以小学生的智力水平和生活阅历,很难对抽象的知识进行完全消化。如何对抽象知识点进行具体化呢?信息技术提供了很好的工具。当利用信息技术时,可以化静为动,将课本上的静态内容用动态图像展示出来,再现知识的产生、发展历程。比如,在学习相遇追及问题时,可以采用多媒体对应用条件中的情况进行形象演示,用线段图表示两人分别走过的路程,分别使用的时间,等等。这样,抽象的问题能够用图像展示出来,学生记忆深刻,并且会很容易掌握教师所运用的解题方法。

3.利用网络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

教育界有句老话,“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在学生学习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将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实践中,不要忽略了家长在这方面所能起到的作用以及能够提供的素材。教师完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做好与家长的联系工作,及时交流对学生的教育问题。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并不是简单的口号或者作秀,而是实实在在的教学改革,教师要将教学效果放在第一位,不要拘泥于一种狂热的方式,也不要完全迷信信息技术的教学效果,最重要的还是依据自己的教学习惯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教学计划,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曹莉.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机渗透[J].成功:教育,2009(5).

[2]尹大芝.运用电教媒体营造小学数学多彩课堂[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3]孟社平,孟淑敏.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09(3).

[4]杨紫筠.警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三大误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6).

小学数学教学片段范文4

【案例辗拧浚

下面是小学数学"数量与单位"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水果店新进了240个苹果,上午卖出了50个,下午卖出了 68个,还剩多少个苹果?

生1: 240个减去50个,再减去68个就是剩下的苹果。

列式:240-50-68=22 (个)

生2:先算出一天卖出的苹果数,再从240里而减去卖出的, 就是剩下的。

列式:50+68=118 (个)

240-118=122 (个)

生3:卖苹果要论斤卖,不能数个卖,每个苹果的大小不一,每个人都挑大个的买,小的卖给谁?

我根据学生的四答,选取有代表性的板书,再组织学生展开

讨论:这儿种方法都对吗?为什么?

(学生各抒己见,自由争辩,课堂氛围达到了。他们在争辩中,毫不保留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明辨是非,找到了正确答案。此时,教师似乎成了("劳观者")。

师:看来,用哪种方法最合理?

生:(齐)用"称"称着论斤卖。

师:老师把其他几种不恰当的方法擦掉,同意吗?

生:问意!……

【反思】:

上述教学片段,学生学得枳极主动、生动有趣,我觉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关注了学生的过程,让学生真正以"课堂主人" 的身份参与学习,"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也得以充分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从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去寻找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思考的内容,再配上学生感兴趣的方法,为学生营造偷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全身心地、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教师要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摆正位置

今天的小学数学教学不再是教师对精心设计的教案的演绎过程,应该是由学生与教师共同实践与完善的过程,由学生与教师共同探索与发现的过程.小学数学学习应该是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动脑、动手操作中探究、发现。而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是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概念,培养科学探究的方法、态度和习惯等。学生往往对事物的认识是很直观的,教师一方面让学生亲自动手摆弄、操作事物材料,从而充分获得事物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教师在学生充分感知事物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发现,实现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该以自己的认知与经验来构建活动过程的,面对问}自己作出假设,并设计活动来检验这些假设,通过自己的反思修正最终获得结论。小学数学教学应该成为让学生亲身体会数学问题解决问题的活动,尽可能让学生通过自己仔细的观察、粗略的发现和简单的验证学习数学,教师不要总是把详细整理好的事实材料提供给学生。

2.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致力于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数学知识不是通过教师讲授获得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相应的环境、情境)下,借助他人(教师或其他学习伙作)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教材、媒体、实物等),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这种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找一找能发现果了,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如本案例探讨时,我没有多做点拨,而是让学生借助己有的知识经验,在原有的知以结构中寻找新旧问题的结合点,探索解题途径。在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后,再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群体的相互扶持下,通过反省,建立新的认知结构,取得认知成功,从而体验成功的乐趣。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3.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把个体生命的主动权还给孩子,这是我们追求的理想教育,要达到这个目标,首先必强调要尊重儿童,把尊重儿童作为教育的第一原则。"当今,"新基础教育"理念提出,要注重人的发展,把学生当人看。在教学中,应创设民主自由的氛围, 确立师生间的平等关系,注重学生群体的相互作用,加强"生命的交流"。"只有这样的课堂,学生才能得到多方位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纵观这个教学片段,我注意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尽情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商量的口吻与学生交换意见,以和蔼的教态感化学生,以激情的语言鼓舞学生,让学生消除对老师的畏俱,改变被动学习的局面,愉悦地、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心理学认为:儿童只有在师生情感和谐的气氛中,无拘无束、轻松偷快地进行学习,才有利于知识的理解,记忆的增强及思维的发展。

4.选取生活中、学生身边熟悉的事或物作为学习材料

社会生活纷呈复杂、包罗万象,蕴含着丰宫的数学教学资源。我们应打破数学教材的狭隘框框,从学生生的家庭、学校,周围的街道、社区,从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实例等生活现象入手,N近学生的生活找数学,使数学问题看得到,摸得着,更有亲切感、共鸣感,更易于学生接受。当学生看到自己所熟知的生活场景在课堂上出现时,各个神情雀跃,兴趣盎然,产生了极大的探索欲望。他们急于想了解:在这里我们能发现多少数学问题?智慧便在这里发生。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将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引进数学课堂,使学生感到有很多知识等待他们去学习,对开发学生的潜能大有益处。

5.赞赏鼓励,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小学数学教学片段范文5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深度学习;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更注重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深度学习,让学生能够在自身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批判性地学习新知识、接受新思想,建立起旧有认知与新学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顺利进行课内向课外的有效迁移,从而高效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基于此,本文探讨小学数学课堂中深度学习教学策略的优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教学现状

教材作为学生学习最主要的资源,在教学中部分教师的课堂以讲解理论知识的灌输式教学为主,并未注意适当延伸和拓展与教材相关的知识,没有注重引导学生培养联结各类知识点的能力,从而严重限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造成学生在知识片段联结、知识模块拼接方面的能力欠缺,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过于表面,学习模式也片段化。小学数学的知识点较多,学习内容比较复杂,导致部分学生难以熟练掌握所学知识,对数学知识和技能仅停留在表面记忆的层面上,缺乏正确认知。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只会简单模仿教师的解题方式,“脆弱知识”现象较为普遍,学生整体缺乏创新精神与数学思维能力。

二、小学数学开展深度学习的意义

深度学习是一种以培养批判性思维为核心,教师通过设计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投入和参与活动,学生在信息整合中获得新知识,并在建构思路和沟通协作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以及可以把知识和技能迁移运用到新的情境中,最终面向问题解决的过程。[1]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深度学习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契合新课程标准的旨归

数学作为小学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性科目,随着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新课标的落实和基础教育课改的深化,对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更加强调在学习过程中以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这与数学新课标的教学目标相契合[2]。因此在小学课堂中开展学生的深度学习教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悟数学思想,感受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其重要用途;另一方面又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用数学思维去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消除“脆弱知识”的消极影响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不少学生并未真正理解和内化吸收所学知识,对于新知识的学习是通过重复训练、简单记述等方式,显得消极、被动,这直接造成学生的“脆弱知识”现象,对于数学问题中的说理问题稍微变化后便无从下手。通过深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改善学习方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从而形成知识的整体结构,最终消除学生因浅层学习造成的“脆弱知识”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三、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探论

(一)开展动手操作教学

深度学习的表现之一在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动手操作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教学内容上,并培养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深入思考问题、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同时也提高其想象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必须加强操作和实践的联系,将二者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搭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生产实践之间的桥梁,让学生在深度学习中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如在教学“圆柱体体积”一课时,笔者课前设置学习任务,让学生测量并准确记录家中圆柱体水杯的相关数据,并自行准备课上所需要用的圆柱体水杯和洗干净的小石块。在课堂教学中,笔者首先让学生在一张空白纸上画出圆柱体水杯的杯底在纸上所占据的面积;二是引导学生将水杯平放,滚动两圈,思考茶杯在滚动过程中与课桌桌面的接触面积。在这两个环节中,笔者以实践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复习计算圆柱体的底面积和侧面积的相关知识点。完成基础知识的复习后,笔者再让学生思考水杯内盛满水后水的体积,引入新课教学。最后,笔者要求学生思考如何用水杯来计算小石块的体积大小,引导学生将小石块投入水杯中,水杯内水位上升的体积便为小石块的体积。在笔者的引导下,不少学生顺利完成相关动手实践,准确算出小石块的体积大小,在很大程度上树立了学习自信。以动手操作开展教学,从圆柱体的底面积、侧面积到体积,再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环环相扣,一方面教会学生新知识,巩固旧知识;另一方面又做到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有效延伸,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了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合理设置教学问题

有效问题的设置可以说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主要线索。因此,教师要在备课之时充分考虑教情和分析学生学情,结合教学目标合理、科学地设置能涵盖教学重难点的教学问题,让学生在理解、接受的范围内实现深度学习,提高数学核心素养。同时,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优化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手段,特别是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将情境与提问有机结合,围绕问题设置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进入深度学习,提升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笔者使用追问式提问法,在教学中遵循“怎么做—是什么—还能解决什么问题”的步骤,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如在教学“卫星运行的时间”一课时,为让学生掌握计算技巧,笔者设置问题:“如何计算21×14?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方法是什么?两位数的相乘方法能解决其他什么问题?”[4]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还设置“去书店购买书籍该付多少钱”的情境,将二者结合,由点到面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举一反三的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另一方面,笔者使用反问式提问法,遵循“是什么—这样可以吗—为什么”的步骤,让学生在逆向思考中加强思维的严密性。如在教学“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一课时,笔者设置“小数点搬家”的故事,并设置相关问题:“小数点移动从0.1移动到0.01会引起数的大小变化,变化多少?小数点向前或向后移动两位,小数会发生什么变化?小数点的移动引起的变化为什么关系是10倍乃至100倍、1000倍?”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参与推理和论证,逐步养成遇到问题时深入思考的习惯,从而提高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总而言之,教与学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紧密相联的两个方面。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应深入挖掘教材,并转变角色和教学方法;另一方面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思维,培养多维思维、互动的思考模式,从而让学生进入深度学习,提高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吴素琴.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李茜,蒋洪,熊应龙,等.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高段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21(04):42-45.

小学数学教学片段范文6

一、紧扣教学实践,突出反思的深度

教学反思的本质在于“思”,只有对课堂教学展开深入的思考,才能体现其存在价值。在日常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反思过程中,不仅要思考所教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明确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走向,从数学专业知识层面挖掘反思的深度,还要对课堂教学实施的具体环节做深入的分析与思考,从中发现哪些是值得继续坚持的做法,哪些是需要改进或调整的,挖掘教学实践层面上反思的深度。下面以“平行与垂直”教学片段为例,谈谈如何挖掘教学反思的深度。

【教学案例】

片段1:

平行的概念初步学习后,教师出示一组相关的照片。

师:(出示立交桥的图片,师用手指着其中的一座桥和一条路说)它们相交吗?

生:不相交。

师:它们平行吗?

生:也不平行。

师:那它们怎么了?(学生不知所措。)

师:它们不在同一平面内,所以不能说是平行的。(同时,在平行概念的前面加上了“同一平面内”几个字。)

片段2:

师:你们能不能举出一些生活中平行的现象?

生1:(边做手势边说)梯子两条长边是平行的。

师:嗯!你说的是那种梯子吧?(边说边比画,那种上下一样大小的梯子。)还有一些梯子不是的哟!

生1:(茫然地看着。)

生2:马路长长的两边。

师:是的,马路长长的两条边是平行的。

片段3:

师:请同学们先用小棒摆出一组平行线。(学生很快地在桌面上摆出了各种各样的平行线。)

师:请摆法不同的同学上来展示一下。(学生用两只手悬空拿着小棒比画着,摆出几种“平行”形状。)

师:哪位同学能用小棒摆一摆垂直呢?(有几位学生跑上讲台,摆出几种“垂直”形状。)

【教学思考】

1.观察生活,找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片段1中,教师想借助生活场景帮助学生理解“同一平面”的内涵。然而,从当时课堂效果来看没有达成。原因是立交桥与数学上相交、平行之间的距离远了。数学上的相交与平行是研究两条直线之间的关系,而生活中的立交桥与路面又不是两条直线,同时,立交桥上一层的路面经过一段引桥后,总会与下一层的路面“会合”的。硬要把它与相交与平行拉上关系,学生不能理解也就很正常了。因而,与其举这样的例子来说明“同一平面”,不如就地取材,让学生找一找教室里天花板上的某一条边与地面上某一条边之间的关系,这样,既能符合科W,又直观,学生一看就懂,不会产生歧义。

2.读懂教材,理解数学概念的内涵。片段2中,教师没有真正地理解“平行”内涵,数学上研究的平行,指的是两条或多条直线之间的关系。学生比画出的梯子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学生举出的马路两边也平行的例子是错误的,某一段马路可能是直的,看上去好像马路两边也是平行的。但这里提到的马路不是特指,而是抽象意义上的马路,那就不一定是直的了,如果老师轻率地判断马路也符合“平行”的特征,无意中向学生渗透了平行不仅仅是直线之间有的思想。这既不符合数学概念的特点,更不利于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的需要。

3.研究教学,紧扣数学知识的本质。片段3中,教师想让学生拿着两根小棒比画,直观感受“平行”与“垂直”现象中两条直线之间的关系。然而,教师在设计这一活动时,有意无意中忽视了一个基本的数学事实,那就是学生在比画小棒的过程中,无法保证两根小棒一定处在同一平面内,而我们前面已确定的“平行”与“垂直”是建立在“同一平面内”,如果此时学生随便拿出两根小棒一比画,教师就认可为“平行”或“垂直”,那势必会给学生造成思维上的错觉,认为不论什么情况下,两条直线之间都存在着“平行”与“垂直”的关系,这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必然会产生诸多的负面影响。因而,如果教师真的要学生展示的话,不如让学生在实物展示台上,或在黑板上摆出造型,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之间的关系,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同一平面”对研究两条直线关系的重要性。

以上的教学反思,不仅有教学情节与环节的描述,更有教学现象的深入剖析,分析其背后的原因所在,通过分析与比较,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这样的教学反思不仅有利于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更有利于给他人实施课堂教学提供有效的参考,从而实现教学反思价值的最大化。

二、延伸教学视野,拓展反思的宽度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不仅仅要找准反思的角度,挖掘反思的深度,教学反思还应有一定的宽度。即教学反思要有广角的视野,这就要求教学反思不能仅仅局限于一个知识点、一节课或一个单元的内容。有效的教学反思不仅能从数学知识发生发展角度去思考,更能从儿童学习需求的实际去研究。这样的教学反思才有延展性,它既能深入到数学知识的本原,又能触摸到儿童数学学习的脉搏,实现以宽阔的视野为背景,突出教学反思的厚实。下面以“学生会了教什么”为例,谈谈怎样拓展反思的宽度。

【教学案例】

片段1:

生1:如果把一个蛋糕看成整体,那么一半就是它的一部分。(教师出示“蛋糕的模板”,学生照样说。)

生2:(重复上面的内容。)

生3:如果把一个蛋糕看成整体,一半就是它的一部分。(没有一个孩子不会说,这是生活常识。)

片段2:

(教师出示不同分法的圆,让学生仍然照上面的句式说,再分类。)

生1:(基本与上面的说法相同,学生分类后师总结。)

师:有两种分法,一种是平均分,一种是任意分。

片段3:

师:如果把6块蛋糕看成一个整体,你知道一块与6块的关系吗?

生1:如果把6块看成一个整体,1块是整体的一部分。

(再出现多种形式的图式,即如何把多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的,教师仍然让学生按照生1的方式说一句话。)

(数学中的……,语文中的……,从学生回答问题及表情可以看出,几乎所有孩子都理解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从以上的几个课堂教学片段不难看出,这节课学生学得太“轻松”了,轻松到人人没有“问题”,这种没有“问题”的课堂让我产生了一些思考。

1.学生会了,为什么还要教?整节课的学习节奏,如果打一个形象的比喻,像一条平滑的直线,没有什么起伏。因为,全班的孩子对“整体与部分”理解非常透彻,课中找不到对他们来说的难点,更谈不上思维的挑战。课堂上不论是学生的回答,还是具体的操作反馈,几乎没有出现过错误。试想一下,一个在学习过程中不出现任何错误的学习内容,还有必要让学生按部就班地学吗?这不仅是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矮化”自己。

2.学生会了,教什么内容?教师在上课之前一定对学生的学情做过一些了解,如果知道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已达到相应的水准,没有必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装模作样地再来一次所谓的学习了。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怎么办呢?可以教一些什么呢?我想可否对学习内容做一些“伸展”运动,即向纵深做一些发展。一方面可以向学习内容的宽度上考虑,另一方面可以向学习内容的深度上考虑。宽度上的考虑可以S富学生的表象积累,增强感性认知;深度上的考虑可以有效地提升思维含量,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思维都能得到发展。如本节课教师完全可以把“几分之一”的内容整合进来,学生完全有能力,也有时间认识简单的“几分之一”。这样安排后,教学内容不仅有厚度,更有深度与层次,学生的思维不仅有横向发展,更会有纵向的提升。

3.学生会了,教师做什么?课堂是一个动态的活动场所,虽然,教师上课前都制定了教学方案,但你的教学方案只是自己的一种设想,这种设想仅仅只是一种预设,它需要与动态的课堂对接,如果双方差异小,动态的课堂与静态的预设之间自然会产生和谐的共振效益,教师完全可以在自己预设的范畴内展开教学,此时,学生学习的收益会最大化;如果双方的差异较大,教师的预设与动态课堂之间冲突明显,此时,如果教师仍然按照自己的预设展开教学,必然会产生课堂的不和谐,学生要么“吃不饱”,要么就“吃不了”。因而,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学情适时地调整教学,努力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思维处在“愤悱”之中,让他们走进课堂与走出课堂之间,真正地经历过数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