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土地利用评价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土地利用评价方法范文1
中图分类号:P208;F30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3-0315-01
土地利用规划实际上就是利用科学方法,增强土地与使用群体的关联性,从而推动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土地规划实施评价的服务群体就是土地规划本身,因而其发展及延伸前提需要建立在土地规划基础上,反之它也能够为土地规划提供理论指导,通过对评价结果的科学性研究,就能实现对总规划项目的优化调整,因此,土地规划的实施评价也可以看成是推进土地规划实施项目的前提条件。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空间吻合性评价,能够对规划环节的各项数据进行精准衡量,进而实现对总体规划的管理及掌控。
1 土地利用总规划实施评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的推进流程是,在土地规划过程中采取相应有效的方法,对规划项目中的重点问题进行细化考量,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土地空间的最大化利用,从而形成对全局的数据分析及质量掌控,因此也可以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是对规划流程项目中的数据进行量化分析的理论性工作。在实际评价过程中其应用主体主要是实施结果评价、效益评价及效力评价。土地规划实施结果评价就是对其推进项目中的细化内容进行分析比对,并在结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实现对目标完成情况的判定。
从当前形势来看,我国对土地规划的研究仍旧处于发展及进步阶段,这就使得研究主体相对较少,并且在领域内的研究重点都大多停留在了发展问题上,而土地规划研究的频率及涉及范围却相对弱化、缩小。在实际研究过程中,我国所开展的土地规划研究中对缺少对制度的研究,通常情况下,技术的研究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并且,我国行之有效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并不多,虽然研究项目不断开展及开发,但是中间环节却没有相对独立的内容限制。在研究主体中大多是方案形成前期与过程中的量化关系为核心,这就使得整体性评价相对缺失,系统评价有待完善。
2 基于空间吻合性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方法
对土地利用总规划实施进行评价,通常采用的评价方法有四种,其中包括:德尔菲法法、主成分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层次分析法。在实际评价中,只运用一种评价方法是不能实现权重评定,达不到评价标准。而基于空间吻合性的土地利用总规划实施的评价是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当年的评价,评价本身具有一定的空间性和过程性。在对规划执行过程中进行空间吻合性评价是对土地利用空间的变化与前期目标的吻合性进行评价,而规划执行结果的吻合性评价是指对土地目前的利用情况与规划进行对比评价,是一种宏观性的考察方案。
土地利用总规划实施的空间吻合性评价是指对土地变化地类的数量和空间变化进行吻合程度考察,要求在总量和空间位置上都符合规划目标,才能属于空间吻合。该种评价标准对规划实施的速度不进行评价,只考察实施结果的总体用地状况是否满足规划方案。但是,由于评价角度不同,最终的土地总规划实施的空间吻合性的评价结果也不相同。如在规划方案中曾将一块地规划作耕地,但是实际实施时,这块地被用作园地,那么这块用地在评价时就不符合空间吻合性。但是,基于功能性考虑,两种用地模式都属于农业用地,从这个层面考虑又属于空间吻合,因此,在进行实际空间吻合评价时,需要对土地的地类图斑、功能区、区域性三个层面进行全面的分析。
在进行土地规划空间性评价时,需要采用一定的科技手段将土地的空间状况勘测出来,因此,采用的是GIS空间叠加技术。此技术可以将现实土地状况与规划中的土地状况进行叠加对比,实现对比效果,进而直观的了解土地利用总规划的空间吻合性评价。GIS空间叠加技术可以对用地规模和用地范围是实际情况反映出来,分析用地吻合度差的原因,进行整改,从而提升年度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空间吻合情况,实现土地利用总规划的空间吻合度评价。
3 基于空间吻合性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应用探究
以某一地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为例,进行空间吻合性评价。该地区属于城市发展中阶段,城市启动了很多土地施工项目,防止土地在建设过程中发生耕地资源大量被破坏,建筑用地面积扩充过快的现象发生,对土地规划执行过程进行一定的监督是十分必要的。对该地区的土地资源数据进行调查,调查发现该地区的地类图斑数量为45000,包括旱地、水田、村落、道路、河水等多种用地,但土地的分部较分散,利用分散化较严重。将土地根据农用地和建筑用地进行整体的数量统计发现,农用地面积为99654.32hm2,建筑用地面积为41235.14hm2,土地总面积为187502.63hm2。耕地是r用地的主要应用方式,占农用地总面积的85.36%,而在建设用地中,城乡建设用地占总建设用地的92.36%。对当前该地区的用地状况与前一年的土地状况通过软件进行对比,比较中发现在地类出现的变化主要是农用地改变成其他用地,从斑块层面上看是将耕地转为村民居住点的面积最多,其次的是城镇建设用地,如道路的修建等。对该地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执行过程进行空间吻合性评价。
对空间吻合度小于1的地类图斑进行分析,产生此现象可能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可能是由于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中进行的临时用地调整,这种情况在进行整体用地空间吻合性评价时,评价结果与规划方案中的结果是吻合的。第二个原因,可能出现了违法用地的现象,土地利用没有合法的用地手续,没有符合规划方案的要求,如有发现应严肃处理,要求对已用地进行整改调理,实现土地现状与规划目标统一。对执行结果进行空间吻合性评价,评价发现该地区的地类图斑的空间吻合程度差距很大,耕地的空间吻合度最大,为0.95左右,而林地的空间吻合度最小,数值为0。由此可以看出,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初步阶段,实施效果与规划目标差距很大,特别是林地、农民居住点等,在后期的土地规划实施中应加强规划管理,逐步提高土地规划的空间吻合程度。
参考文献
土地利用评价方法范文2
[关键词]土地利用综合效益;主成分分析法;评价;青岛市
[中图分类号]F30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2)03-0001-04
一、引言
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必要条件。目前我国各地区普遍存在的土地利用问题是用地结构不合理、土地利用粗放、土地产出效益低等,严重影响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区域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的首要任务是准确评价出区域的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国外对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经济效益,以区位理论及地租理论为基础,强调土地的区位条件以及投入产出效应;而对土地利用过程中的生态效益的重视主要体现于法律制定上,如1880年旧金山通过的第一部土地专门用途分区管制条例,对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外部性效应做出了相关规定[1]。国内对于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研究较多,基本的研究范式较为固定,大多从土地利用经济、环境、社会等效益出发,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相关计量方法,评价区域土地利用效益。陈国先运用综合指数法和土地直接产出法评价了南部县土地利用效益,得出两种方法的结果高度正相关的结论[2];邱持道等以重庆市北碚区为例,建立土地利用环境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特尔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运用综合指数法评价小城镇土地利用的环境效益;罗罡辉和吴次芳在分析城市用地效益内涵的基础上,以杭州市为例,运用协调度模型对土地利用效益进行求算和评价[3];陈玉兰和苏武铮运用经济学理论、因子分析法及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一体化分析技术,对新疆15个地州(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得出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发展水平的具体排序;张宝山和陈娟构建了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理统计中的因子分析法,对山东省17个地级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各城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发展水平排序[4]。目前对于青岛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研究较少,本文从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土地投入强度、土地利用公平度以及土地利用可持续性四个角度出发,针对青岛市土地利用现状与发展特点,构建评价系统,试图综合反映其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变动趋势,为地区改善土地利用方式提供一种参考依据。
二、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国内学者对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主要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出发。土地利用经济效益主要指土地投入与土地产出之间的比较,土地利用生态效益指土地利用对区域生态系统结构的影响和改善程度,土地利用社会效益指土地利用后果对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及其相应产生的政治和社会影响。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是衡量土地利用优化的标准。
本着科学性与前瞻性、全面性与典型性以及可量化性与数据可得性等原则,结合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借鉴,本文从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投入强度、公平度与可持续利用四个角度出发,最终建立了一个三层次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目标层为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准则层选取土地利用经济效益(B1)、土地投入强度(B2)、土地利用公平效益(B3)、土地利用可持续效益(B4)四个指标,这四个指标又分别取若干因子作为评价指标(见表1)。
数据来源:B11-B43数据来源于2001-2011年《青岛市统计年鉴》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其中土地面积选取市辖区土地面积,其他相关经济数据也以市辖区数据为准。
三、研究方法
以往的关于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方法多采用综合评价法,将大量样本与评价数据进行评分,并利用德尔菲法或层次分析法进行权重赋值,进而加权计算得出评价终值。这种方法计算量巨大,并带有很大的主观性,不能消除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共线性。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通过数学变换将土地评价中原有的多个因子转化为少数几个相互线性无关的主成分,简化数据结构,并依据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确定权重,避免评价指标间的共线性以及权重确定的主观性,使得评价值更加客观合理。
(一)建立主成分分析模型
1.构建评价体系矩阵。矩阵由p个评价子指标与n个评价地区单元组成,具体表示如下:
2.将上述矩阵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新的标准化矩阵Xnp。
3.通过坐标变化,将原来含有n个变量的矩阵Xnp做线性变换,转换为另一组线性无关的综合变量Z1,Z2,…,Zm(m≤p):
(二)进行主成分分析
1.计算相关系数矩阵。
2.计算特征值与特征向量。解特征方程∣λI-R∣=0 ,求出特征值,并使其按大小顺序排列:
3.计算主成分贡献率与累计贡献率。方差贡献率描述了各主成分在反映各个原始评价因子信息量方面的能力大小,因此在综合评价中可以用方差贡献率作为各个主成分的权重,实现对各个主成分的客观赋权。
累计贡献率公式为:
一般取累计贡献率达85%~95%的特征值λ1、λ2…λm为所对应的第一、第二…第m(m≤p)个主成分。
权重值即方差贡献率为:
(三)单元评价分值计算
以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对提取的前P个主成分在每个单元内得分进行线性加权,得到每个评价单元内的综合评价值,计算公式如下:
Y为最终综合评价得分,其中:e为主成分权重即方差贡献率,Zij为第i个评价单元第j个主成分的得分[5]。
三、青岛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
土地利用评价方法范文3
关键词:城市土地;土地利用效率;数据包络分析(DEA)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8-0016-02
提高城市区域用地经济效率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缓解区域用地供需矛盾、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长三角区域面积9.97万平方公里,该地区以占全国1%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占全国25%的国内生产总值。保持长三角区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快速增长,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全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演进,长三角的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许多突出矛盾,如能源问题、环境治理与保护的压力大等,其中最突出问题之一就是土地利用效率问题。
针对区域土地利用效率的问题,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进行研究与创新。方先知(2004)针对土地利用各种类型的特点其用地效率的不同问题,提出了适合多种评价要求的用地测度指标。该指标体系重在考虑土地的可转化性,探讨指标评价方法。主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加权法,对多元指标体系进行评价。汪群芳(2005)选取单位城市土地GDP产出、单位建成区土地GDP产出、单位工业用地面积工业总产值和单位工业用地面积工业增加值作为衡量城市工业用地效率的指标,对杭州市土地利用效率进行评价。
如何判断城市用地结构的合理性,近期已有学者尝试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城市用地经济效率评价进行实证研究。王筱明等(2005)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CCR方法,对山东省17个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进行了有效性评价。宋国军等(2005)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成都市部分地区小城镇土地利用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然后利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对DEA分析结果进行检验,最终得出在所研究地区小城镇土地利用效率相当的结论。
总体上看,现有的土地利用效率评价主要包括利用投入产出比、单位GDP和容积率等单指标方法和因子分析、AHP等多指标分析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主要通过最优方法内生确定各种投入要素的权重,适合城市内部复杂的经济体和各种要素的投入产出之间的评价,是对单指标和多指标方法的有益的补充和深化。作者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构建土地利用经济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模型,对长三角25个城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率进行了有效性分析,为长三角各地市科学制定土地利用政策与经济发展规划提供借鉴。
一、方法介绍与指标选择
(一)方法介绍
DEA对土地利用经济效率的评价,主要目的在于寻找不同样本土地利用生产集的最小凸锥,边界是土地利用实际生产前沿面,把每个城市土地样本的生产可能性同这个最佳前沿面进行比较,得到不同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测度。实际测评过程中,DEA是充分利用数学规划模型中比较投入产出的相对效率,将分析结果分成两类:效率有效和无效,计算出效率无效的DMU的相对有效性的程度。
(二)指标选择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评价的指标体系应该反映出城市土地利用的特点以及该指标体系设计的目的,同时指标体系的构成要反映城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形成要素的主要方面,并保证数据的可采集性。本研究土地利用的输入指标选取城市土地使用面积、资本的投入和劳动者的数量来表示,其中土地的使用面积用建成区面积(单位:平方公里)来表示,资本的投入以市区平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单位:亿元/平方公里)表示,劳动者投入用市区单位劳动就业人口(单位:万人/平方公里)来表示。土地利用的经济产出指标选择了地均地区生产总值(单位:亿元/平方公里)、地均财政收入(单位:亿元/平方公里)和地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单位:亿元/平方公里)来表示。
二、长三角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现状分析
(一)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整体分析
2007年,在长三角25个城市土地的投入产出的有效性评价中,土地利用完全有效的为10个城市,占40%。土地利用整体有效较高,整体平均水平达到0.89,其中长三角内浙江城市土地利用有效性整体略高于江苏,其中浙江的11个城市平均有效性为0.915,江苏13个城市为0.859。在长三角内部,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分异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土地利用完全有效,利用效率数值1,包括10个城市:上海、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温州、金华、台州、丽水。其中上海、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是苏南沿海、沿江开放城市,地理位置优越,人口密集,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尤其是上海作为直辖市,具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与其他城市相比,对土地的各项投入相对较多,产出也能达到较高水平。从土地利用来看,城市规模的扩大需占用大量土地,而这些城市土地资源相对紧缺,因此,城市的发展必须走集约化用地的道路,在有限的土地上尽可能地提高产出。这些城市的土地利用DEA值为1,正反映了它们土地利用的高效率。而浙江地区的城市,如温州、金华、台州、丽水的城市规模在省内相对较小,经济实力并不是很突出,能够达到有效状态,说明土地利用效率不仅取决于生产要素(资金、劳动力、用地规模等)本身的水平,还取决于各要素的合理组合应用。第二个层次:土地利用效率值在(0.8,1)之间,土地利用效率较高,主要包括南京、徐州、泰州、杭州、宁波、湖州、绍兴、舟山。第三层次:土地利用比较有效,土地利用效率值在(0.8以下)之间,主要包括淮安、连云港、盐城、镇江、宿迁、嘉兴、衢州。其中连云港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值为最低,仅为0.595。在空间分布上,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分布并没有体现出效率和规模等级较为显著的线性关系,这和国内学者依据的城市效率等级和规模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不一致,主要原因在于长三角地区一体化程度较高,城市之间的单位面积和单位劳动力投入产出差距并不是十分显著所致。
在长三角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中,土地整体效率虽然较高,但仍然存在较为明显的资源浪费现象。其中,徐州、连云港、盐城、淮安、镇江、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衢州、舟山的投入冗余率比较明显,说明这些城市用地规模偏大,且资本投资及劳动力配置不尽合理,这是导致上述城市土地利用DEA无效的主要原因。在相同产出的状况下,在人力资源利用和土地节约、固定资产投资的有效利用方面有巨大的空间。城市建成区的有效利用对城市土地效益具有明显的影响,其中徐州(16.65%)、连云港(29.6%%)、淮安(30.17%)、盐城(41.03%)、嘉兴(34.21%)抬升空间显著;淮安(30.22%)、嘉兴(34.35%)、绍兴(28.71%)的人力资源利用空间将是未来城市土地效益提升的关键;淮安(30.18%)、嘉兴(34.2%)的固定资产投资有效利用值得关注。
产出率不足主要集中在徐州、连云港、盐城、衢州等城市,而且这些城市也都存在投入冗余的情况,说明上述城市的土地投入产出存在问题较多,各项投入均有不同程度的冗余,且土地产出也不足。这些城市在以后的规划中应当注意加强资金利用效率,合理规划城市规模,有效配置人力资源,并加强各要素的合理组合运用,以达到城市土地利用的有效。
(二)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评价
在DEA中,将土地利用效率分为技术效率(TE)和规模效率(SE)。技术效率是指在现有规模和投入处置能力下的生产效率,当TE为1时,表示目前生产技术的完全有效,当TE越接近1,技术效率越有效;当SE=1表示规模效率有效,说明城市土地处于最佳状态;SE
2007年,长三角的城市平均技术效率为0.88,平均规模效率高于平均技术效率,为0.916。在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小于1的15个城市中,技术效率整体上来说略高于规模效率,其中淮安、镇江、宁波、嘉兴、绍兴规模效率高于技术效率,嘉兴市的技术效率最低,仅为0.658,如何提高技术在整个城市中的产业效率,成为未来城市土地利用的关键。在规模效率中,连云港、盐城、宿迁的规模效率低于0.8,仅为0.638、0.715、0.733,但均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状态,表明如果能合理调整好上述城市土地利用过程中的各种关系,其土地产出还有较大的提高空间。
三、结论
2007年,长三角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平均值达到0.89,有10个城市DEA有效。但这并不能说明长三角城市整体土地利用水平很高,因为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本身评价的是各评价单元之间的相对有效性,这样的结果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观测到长三角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整体分布状况。从土地利用来看,城市规模的扩大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而对于相对紧缺的土地资源,要进一步提高长三角整体城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率,城市的发展必须走集约化发展的道路,坚持合理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积极开展节地活动,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立。另外,在有限的土地上尽可能提高产出,合理配置资金和人力资源,发展当地经济。
总体上看,浙江地区各个城市土地利用的DEA有效性要高于江苏省城市,江苏南部城市明显高于苏北地区城市,这反映了浙江及苏南城市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及利用、资金投入、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较苏北地区城市更为合理,因此,在土地投入产出方面表现更有效率。以上计算结果与长三角地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符合,说明此方法在研究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方面是比较有效的,应用效果较好。评价结果为今后城市制定土地利用计划、合理确定城市发展规模提供了政策指导,有利于管理者有针对性地增加或减少投入,加强要素资源的合理利用,以便获得更大经济产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 Charnes A,Cooper W W,Li S. Using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to evaluate efficiency in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Chinese cities. Socio-Economic Planning Science, 1989,23(6):325-344.
[2] 方先知.土地利用效率测度的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J].系统工程,2004,22(12):22-26.
[3] 刘坚,黄贤金.基于DEA模型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效率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5,(6),330-334.
[4] 宋国军,彭艳坤.基于成都市小城镇土地利用效率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5,(10),40-41.
[5] 汪群芳.土地利用结构与效率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5,(4):5-9.
土地利用评价方法范文4
关键词 城乡土地利用协调度;模糊AHP法;山东省; 德国巴伐利亚州
中图分类号 F301;F2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10—0118—05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10.017
城市化过程中涉及到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城乡土地利用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公平问题。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在研究土地利用与城乡发展协调度评价方法取得一定成果,但多限于在界定城乡协调发展内涵基础上[1—4]或单纯对土地利用协调度[5—6]进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方法应用,尚缺少将城乡协调发展与土地利用综合在一起定量评价协调度的分析和研究。2010年山东省城市化率为40.52%左右,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土地要素作为农村和城市发展的主要要素,其在城市化过程的相对于城市和农村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综合效益表现并不清楚。对此,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山东省城乡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也并不清晰。为此本研究借鉴已有研究成果,构建一套城乡土地利用协调度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AHP法评价中国山东省与德国巴伐利亚州的土地利用状况是否符合城乡关系协调发展及其符合程度,找出山东省乃至中国城乡用地问题和未来调整方向,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选择该州对比除了因为它地处发达国家,并在经贸、文化、科技、教育、交通等领域和山东省有密切的合作外,还因为该州资料有可获得性。
1 城乡土地利用协调度的界定及评价方法1.1 内涵界定
城乡协调发展理念的关键是在地理空间上落实、实化,如果把城乡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用相对静态的因素来描述的话,这个因素则是土地资源,经济、产业结构变化的实质是土地利用结构的动态变化。土地资源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城市和乡村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把土地按不同职能划分开来,又从社会、经济和生态三个方面把三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构成了城乡土地利用系统。在城乡社会转型的机制影响和作用下,通过土地资源要素在城乡空间社会、经济及生态层面上的双向流动与优化配置,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协调度是指系统内各要素之间在发展过程中相互和谐融合的程度,体现的是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的趋势程度[6]。城乡土地利用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包含经济、社会、生态等各个子系统,系统内部的自组织活动随时发生。同时影响土地利用的因素很多并相互关系复杂,这就导致各个子系统之间有很强的关联性。因此,本研究选取社会公平性、经济可行性和生态安全性作为评价城乡土地利用协调度的3个准则层,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城乡土地利用协调度指数综合评价城乡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方面的协调性状况。
张骞之等:中德城乡土地利用协调度评价与比较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年 第10期1.2 城乡土地利用协调度评价方法:模糊AHP法
模糊AHP法是模糊综合评判法与层次分析法(AHP)结合的一种组合分析方法,主要体现在将评价指标体系分成递阶层次结构,采用Delphi法和AHP法综合确定指标体系权重,然后分层次进行模糊综合评判,最后综合出评价结果。
使用AHP法综合确定指标体系权重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初步量化得到的指标表现值不同计量单位产生的影响,本研究首先利用SPSS18.0分析软件将原始数据标准化(无量纲化)处理,即统一到同一量度下以具备可比性,并将所有的指标原始数据都转化为区间[0,1]的一个数,按隶属度评价标准计算模糊评判矩阵X=(X1,X2,X3…X13)。
在此基础上,城乡土地利用协调度函数用线性加权和表示为:
其中Y为评价单元也即评价对象的最终表现值,Wi为n项评价指标各自的权重,Xi为评价单元在评价指标i上的隶属度。
上述方法解决了各个指标权重比较的问题。除此之外,还需要确定协调度划分标准。目前,关于协调度的研究己有很多[3—6],但关于协调性高低或协调阶段的划分却一直没有定论。本文参考已有研究结果,基于模糊数学得出的隶属度作为城乡土地利用系统的协调系数,即本文研究评价的城乡土地利用协调度,将协调程度界定如表1。
表1 协调度标准划分
2 城乡土地利用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土地利用评价方法范文5
关键词:土地利用;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建构;问题及建议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一、土地利用过程中的生态环境评价概述
(一)内涵及定位
土地规划利用中的环境评价指的是在规划和实施土地利用之后,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分析以及评价,提出能够预防以及降低不良影响的建议及对策,以及跟踪监测的制度和方法,因此生态环境评价也属于战略性的评价。一般环境评价的狭义仅仅指的是生态环境评价,而环境评价的广义内容还包括经济、社会等方面的评价。在土地利用的过程中,生态环境评价是指土地进行规划和利用之后,对环境可能导致的生态环境影响做出的评价,即土地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变化对其所处生态环境的影响和改变,包括土壤、气候、水体、大气以及生物等方面的影响。
(二)作用及意义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是总体规划土地利用中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基础,其不仅能够促使生态系统维持良好的完整性以及稳定性,还能够确保土地利用过程中生态环境的发展能够健康稳定。同时在进行生态环境评价的过程中,还需要对社会环境以及济环境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价。
二、土地利用过程中生态环境评价体系的建构
(一)区域范围
在土地利用的过程中的生态环境评价,其评价效益的方向、重点以及目的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且评价的数据来源、区域范围以及技术手段等也存在较大的差别,因此还没有建立起比较完整且接受度广的评价方法以及指标体系。已有的环境评价体系大多都维持在评价静态的基础上,而对于生态的变化以及动态方面还缺乏可视化的分析评价和应用。目前在生态环境评价体系中,其区域范围的研究从国家、省市区以及生态区和流域区等的空间尺度均由不同,可以看出研究覆盖的范围非常广。同时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对于各层级的尺度空间的环境质量都进行了科学的调控和评价,这表明了土地利用过程中生态环境评价研究和保护已经逐渐获得了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广和高度重视。
(二)数据来源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土地利用中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建构中的来源的数据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从传统的详查土地利用的数据、单一的土地分布图,逐渐发展成了利用遥感卫星来获取高精度的土地数据(例如NOAA/AVHRR、SPOT)以及DEM数据等。例如在策勒绿洲这一地区,利用不同时期的遥感卫星图像来获取数据,然后计算出不同时期内各个样本的沙化面积或者弃耕面积。同时采用GPS来对实地进行定位,并借助GIS平台来对实地的面积进行计算,从而制作出了利用土地时的类型图。
(三)技术手段
目前在土地利用中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建构中,使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有:GPS、RS、GIS等,例如中科院曾利用生态环境研究所在调查实地以及收集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对新疆地区的生态环境做了分级,并得出了整个地区的生态环境评价的等级划分以及质量情况。而宁夏地区则利用数学模型中的模糊加权,以及GIS空间评价分析技术,对土地利用过程中的生态环境进行了评价,同时还对多个渠道获得的地质信息以及环境信息进行了综合的评价和分析,从而将该地区的环境质量划分成了5个等级,即良好、较好、中等、较差、差等,进而制作出了综合评价环境质量的分区图。另外以GIS技术手段为代表的“3S”生态环境评价技术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和进步,从而为土地利用过程中生态环境评价创造了更加准确、快速、及时的数据以及处理工具,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能够极大地提高土地利用过程中生态环境评价的科学性以及准确性。
(四)评价指标
我国在土地利用的过程中,生态环境评价体系中关于评价指标的研究和发展起步相对较晚,且仍然处于探索的阶段,因而在评价指标方面还尚未形成相对统一的体系。在研究专题的过程中,不仅要按照环保总局选取指标的相关标准要求,还要按照各地区的具体情况来对评价指标进行合适的选取,因此土地利用过程中的生态环境评价体系还未选择出相对统一的评价指标。例如在对江河源区土地利用进行生态环境评价时,要对该地区的相关资料进行了解和分析,利用国内监测环境总站处的生态环境评价的权重值以及质量指标,将水网密度、生物丰度、土地退化 、植被覆盖以及污染负荷作为综合评价该地区的五大环境质量指标。
(五)评价方法
由于土地利用过程中的生态环境评价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选择的评价方法也需要集成综合的方法以及大系统的复杂理论,并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硬技术与软科学、传统方法与现代方法有效结合起来。目前,在土地利用过程中的生态环境评价方法主要6种:层次分析法、指标评价法、主成分分析法、神经网络人工评价法、聚类分析法以及关联度灰色分析法。
三、土地利用过程中生态环境评价体系中的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土地利用过程中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首先是缺乏统一的评价指标,且在评价的过程中,选择评价指标时也缺乏准确的依据,因而使得选取的指标缺乏一定的指导性以及科学性。各个地区一般是根据数据采集的难易程度以及自身的需要来选取评价的指标,但对于这些指标的精度没有进行统一的评价,因而使得各个区域之间生态环境评价的结果缺乏有效的可比性,再加上度量的标准也没有进行统一,从而导致评价的结果缺乏足够的权威性以及可信度。其次就是很多地区在生态环境评价的过程中,还缺乏相对完善的技术手段以及评价方法,因而使得生态环境评价的顺利进行和科学实施受到了一定的阻碍。最后是土地利用过程中生态环境的评价及其结果的使用还缺乏有效的链接,这主要由于未对评价结果的精度进行有效的评价,从而使得其缺乏良好的指导性以及实用性。因此在获取评价结果之后,应最大程度地将其应用到实际过程中去,以达到调控土地利用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二)改进建议
在土地利用过程中的生态环境评价首先要建立统一的评价指标以及评价的原则,要确保各个地区生态环境的评价能够具有统一的控制依据以及判断依据。指标的选择必须符合环保总局制定的统一标准和要求。因此可以利用水网密度、生物丰度、土地退化 、植被覆盖以及污染负荷等五大评价指标来进行评价,确保评价的结果具有良好的权威性以及可比性。另外还要加强评价结果在保护生态中的利用,这样才能将其现实意义充分发挥出来。
结语
综上所述,土地利用过程中生态环境评价体系的构建,不仅要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同时还要选择科学的评价方法和技术手段,并采用统一的评价指标,从而有效地确保生态环境评价的体系以及成果具有良好的科学性以及权威性。
参考文献
[1]司马文妮.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2]殷继勇.村镇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与战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
[3]王波.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4]谈兵.基于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D].武汉科技大学,2013.
土地利用评价方法范文6
[关键词] 总体规划 环境影响评价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U4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8-0366-0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发展,人们必须立足于合理利用土地的基础上展开生活生产,而且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需求量日益剧增。鉴于土地需求量的增加,土地规划不合理致使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国家的一种发展战略规划,它以区域内整体土地资源为规划对象,通过对土地使用供需比的有效协调,以促进可利用土地规划更加科学合理,进而提高土地使用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必要性和作用
(一)环境影响评价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必要性
虽然,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不能忽视环境影响,比如酸雨、水土流失以及沙漠化等问题,严重影响到人们日常生产生活,而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若是未能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将会产生严重后果,故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期间,相关人员必须重视环境评价,并采取科学手段对其进行评估。比如,土地规划过程中先有效组织土地资源和用途,以免土地原有状态被打破,给环境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所以,土地规划要以科学全面的依据理性地进行分析,才能协调土地规划和环境之间的发展。
(二)环境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深远影响
环境变化过程中土地利用规划具有相应的累积效应,这种影响虽然短期难以发现,但其造成的后果无法逆转,如果不能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考虑环境因素,有可能会造成严重的自然灾害,而且一旦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势必影响到当地生物的多样性,故而在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时,对当地环境影响充分考虑,是避免环境对人类生活造成不良影响的主要途径。
(三)环境问题与土地规划的相关性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土地规划给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并且就这一方面人力物力的投入巨大,也取得了阶段性的发展,然而我国现阶段仍然存在较为突出的环境问题,而我国环境问题目前主要表现方面包括:较为严重的土地沙漠化和干旱,较为恶劣的生态环境,不断减少的耕地面积,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诸如此类问题都在威胁着正常的生产生活。
二、环境影响评价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具体内容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生态问题产生的主要因素之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对于环境影响的评价,是针对总体规划进行环境影响分析,以此实现政府土地规划决策的科学化。而在土地利用中分析评价各种生态系统或环境影响有可能产生的影响就是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植被方面影响的体现
土地利用会导致地表植被覆盖率日渐降低,植被空间格局以及数量结构的变化,促使生态系统不断发生改变。如果不能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将会造成土地沙漠化、土地功能退化,使得林地植被和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因此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需要针对植被进行针对性评价。
(二)土壤方面影响的体现
如果土地利用规划缺乏合理性,将会对土壤产生严重影响,例如造成砂土退化、土质污染等现象。特别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们对基础设施建设需求量的增加,都将造成土地面积急剧减少,导致通过不同方式进入并积淀于土壤中的各类污染物或有机物的增加,破坏土壤生物群体,甚至破坏土地生态平衡等。因此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应分析土地利用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三)自然灾害影响的体现
纵观自然灾害的发生不难发现,人类活动和自然条件的共同作用是主要原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不合理也影响着自然灾害的发生。例如,非农建设用地扩展到水滨湿地,破坏或造成洪水调蓄能力降低,促使区域洪涝灾害不断增大其损失和程度。因此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需在分析土地利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四)水文环境受到的影响
土地利用与水环境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影响到水环境质量以及水资源区域的分配,包括水利工程施设、水电水量等。例如,农业方面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后,有可能导致灌溉用水资源供不应求问题产生,即未能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造成水资源严重匮乏。因此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对水文环境的影响。
三、环境影响评价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方法
(一)实施评价的思路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评价土地利用功能或结构在时空间变化过程中,给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尤其是重点评价预测生态景观及系统安全和服务功能的影响,包括评价预测城市生态建设用地的影响,并制定科学替代或改进的方案措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紧密联系着国民经济社会的发展,故而,加强对其的评价预测将尤为重要。
(二)实施评价的方法
我国现目前尚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具体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和程序可依据的实际理论体系。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现行的常用方法主要为指标法。所谓指标法就是指以土地经济行为对环境影响程度为依据,综合性评价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对应目标。针对环境影响评价而言,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方面,规划指标值是否能反映合理环境,另一方面,对适应土地利用根据生态系统的考虑。
通常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两个目标,即总体和具体的目标。分别分析土地利用规划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方案,以保证目标之间不会产生矛盾,并制定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至关重要。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是分析已确定可利用土地对环境的影响,再将明确的环境目标作为依据,通过相关环境标准的查阅参考,然后对相应规划目标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并将其编制为评价环境的指标表。最后,将环境影响评价结果作为依据,不断完善优选可行性高且不影响环境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
(三)提高公众参与度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更需要多个相关学科间相互配合。环境影响评价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要确保合理性、科学性,必须结合多学科的知识、力法和人才。鉴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过程中要求土地使用主体的积极参与,因此,提高公众参与意识和热情十分有必要。
结束语
要对土地利用给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科学评价,首先要认识到其必要性和作用,并认真分析它的具体内容,然后采取合理科学的方法进行评价,即针对土地利用的空间布局及结构变化分析判断环境影响,不仅是环境影响评价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独特体现,更是评价的重点所在。
参考文献
[1]雷鸣.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分析[J].城市建筑,2014,(18):377-377.342.
[2]姚立英,王伟,周阳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5,(4):41-4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