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生教育重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生教育重点范文1
【关键词】英语学习;英语教学;学习障碍
1 绪论
据报导,全中国约有三亿多人在学英语,约占总人口数的四分之一,其中,在大、中、小学学习英语人数超过一亿人。成千上万的中国学者、教育工作者都在夜以继日的研究英语学习中的障碍。文化差异和文化内涵的不同造成了英语学习上的各方面的障碍。对许多学生而言,英语仍然是令人头痛的学科。他们既知道该如何提高自己的英语学习成绩,也不知道该如何把握英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从而导致产生厌学情绪。还有一些学生,虽然擅长“背”知识,也很勤奋,但因过多依赖死记硬背或生搬硬套,英语成绩始终也难以实现大的飞跃。究其根本原因,是这些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遇到了种种障碍。我们不禁要问一句:“为什么中国人学习英语很困难呢?怎么才能解决中国人在英语上存在的种种学习障碍呢?
2 文献回顾
LD(learning disabilities)是西欧国家习惯的省略用语。历史上对LD曾有过多种定义。LD自1963年作为一个新名词问世以来,至今已经有40年的历史。所谓学习障碍是指一群不同性质障碍的总称。主要表现在听、说、读、写、推理或计算能力的获得和运用方面出现明显的困难。这类障碍为个体所固有,推测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并可伴随终生。学习障碍可同时存在自我行为控制、社会认知和社会交往方面的问题,但这些问题不一定导致学习障碍。这里所称的学习障碍也不包括其它障碍如精神发育迟滞,情绪紊乱等或外界不利条件,如文化差异,教育缺失或不良等所导致的学习问题。学习有障碍的学生最明显的特点是虽然身体发育正常,但他们的学业成绩达不到教学的标准要求。
3 研究意义
班杜拉的社会行为交互作用理论认为,心理机能是由人、行为和环境这三种因素之间连续不断的交互作用所决定的。因此,中学生的英语学习障碍也是多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学生英语学习障碍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学生的意志力,兴趣,动机等内部因素的欠缺是导致学习滞后的心理障碍;学习习惯和方法等则是学习滞后的行为障碍;教材,教师,师生关系和学习环境等则是学习滞后的学科障碍。同时,学生的学习还受到家庭氛围的影响。针对目前中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的各种障碍问题,通过研究以期科学合理地找出针对我国中小学生英语学习障碍的对策并给出教学建议。
4 英语心理障碍对学生的影响
在应试教育的催生下,有些学生的学习动机比较现实,学习中包含太多的应试成分,这种非正常的学习动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深层次进步。在英语学习上兴趣不高、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自信心不足、意志力不够顽强、学习不够主动等,这些都可以称作是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的心理障碍。
学生的学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受学习动机的支配,但也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需要、个人的价值观、学生的态度、学生的志向水平以及外来的鼓励紧密相联。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学习动机不端正,或者太现实,都会直接导致英语学习风向标的偏离。学习动机在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习动机决定了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兴趣和态度。大部分在英语学习上存在障碍的学生,他们的学习习惯有待改进。学习方法的缺失也使学生的英语学习陷入困境。这些障碍属于英语学习行为障碍中学生英语学习障碍及对策研究的范畴。这些障碍在学生英语学习中占了很大的部分。此外,在英语学习中存在障碍的学生,对英语教材和学习环境普遍不是很满意。对英语教师也是“敬而远之”。这就直接导致师生关系的不密切,这种师生间的距离感也是英语学习障碍之一。
5 本研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学生英语学习障碍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学生自身的内部因素,如心理障碍和学习行为障碍,也包括外部因素,如英语学科障碍和家庭环境的影响等。在这些障碍中,学生自身的内部因素起主要作用,而外部的环境因素也不容忽视。所有这些障碍是可以通过努力去克服和逾越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秉承一下几个方面的教学原则:
(1)首先要加强自身的知识理论学习,对学生的学习障碍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在教学中积累帮助学生有效克服学习障碍的方法及策略。
(2)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形成新型的师生关系。了解中学学生的心理特征,并适时恰当地告诉他们“英语不是一门很难学的学科”。
(3)努力创设语言环境,努力创设学习氛围,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调整教学方法,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真正的学习技巧。
6 结语
小学生教育重点范文2
【关键词】电工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有效性;提升
引 言
电工教学内容,是开展电气类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所需要开展的基础教学。由于电工教学课堂的课堂学习内容较多,并且涵盖了多方面的知识,因此学生在进行电工教学课堂内容得学习以及电工技能的掌握时,所面临的障碍较多,难度系数也相对较高。开展电工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与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的探究,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促使学生具备更加专业的电工职业技能。
一、开展电工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与教学有效性提升的重要性
由于很多学校的电工教学课堂缺乏改革理念,因此大部分学生无法在电工教学课堂上产生较高的学习兴趣,从而无法取得良好的课堂学习效果,并且由于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发挥的缺乏,使得部分电工专业的学生无法良好的真正的掌握电工操作技能,为学生的就业和发展带来了障碍。当下电工教学存在的弊端主要可以分为以下的两点:
(一)学生无法在电工课堂上发挥自身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传统电工课堂的枯燥性,使得学生失去了对于电工课堂所讲述的内容的兴趣,从而无法在电工课堂上发挥自身学习的积极主动性[1]。同时由于电工教学课堂的课堂学习内容较多,并且涵盖了多方面的知识,而部分学生的电工基础知识功底又相对薄弱,因此在学习电工知识的过程中困难重重,因而部分学生在电工课堂上产生消极懈怠得情绪,严重的影响了这些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学生积极主动性的缺乏,是当下电工教学所存在的主要弊端之一。
(二)电工课堂的教学方法一成不变且教学观点也相对陈旧
随着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革新,人们也逐渐的意识到教育教学的重要性,但是我国的电工课堂教学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仍然相对陈旧。在我国传统的电工教学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在开展电工知识的讲解过程中们往往只注重,电工教学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讲解,而忽视了锻炼学生的电工实际操作技能的重要性。并且教师在开展电工教学课堂时,没有充分发挥学生在电工教学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从而不能够良好的引导学生参与到电工教学的教学课堂当中,因而学生在电工课堂上的参与度较低,得不到良好的电工技能的锻炼和提升,阻碍了学生在电工课堂上进行职业技能的良好发展。
通过探究当下电工教学存在的弊端:学生无法在电工课堂上发挥自身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电工课堂的教学方法一成不变且教学观点也相对陈旧,可知,开展开展电工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与教学有效性提升,对于学生的良好得电工课堂内容的掌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开展开展电工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与教学有效性提升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二、开展电工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与教学有效性提升的方法研究
(一)多样化教学开展
教师需注重直观教学方法的应用。如教学过程中确保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的基础上,借助电阻方面色环将电阻值计算出来,使电表元件型号、外形等直观的展现在学生视野中。另外,应注重实践内容的引入[2]。如在二极管质量相关知识讲解中,可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鼓励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达到知识学习目标。
(二)模块化教学开展
由于电工教学本身强调以实验为主,所以教学中可立足于学科本身特点,以教学合一模块方式开展教学工作。这种模块化方式要求在实验课堂中,理论传授的同时引入实验进行验证,并注意在讲解与实验中做好知识整合工作。且对于各知识点内容,需在梳理后使学生头脑中有具体的教学知识体系,以此达到教学质量与学生技能提高的目标。
(三)趣味性课程设计
在电工教学课程当中,应当注重对趣味性课程的设计。这对于学开课程来说,在吸引学生兴趣的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通过设计新颖有趣的课程,在教学中能够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升。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对电工课程的兴趣,对于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十分有利。
(四)多媒体技术运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课堂教学当中,将书本上的知识直观、生动的展现在屏幕上,对于电工课程这种抽象性的课程知识学习,有着十分良好的帮助[3]。作为一门实践性的课程,电工教学应当注重对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而由于受到教学教学条件的限制,难以全面开展实践学习。因此,运用多媒体技术,对相关知识进行模拟演示,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有效性。
结语
开展电工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与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首先应当明确开展电工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与教学有效性提升的重要性:解决学生无法在电工课堂上发挥自身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的问题以及改善电工课堂的教学方法一成不变且教学观点也相对陈旧的现状,进而探究开展电工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与教学有效性提升的方法。通过开展电工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与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可以促使学生在电工教学课堂上收获更好的课堂学习成果,从而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董严冰.浅谈如何提高中职数学教学的有效性[A].中国职协2015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中册)[C].2015:6.
小学生教育重点范文3
关键词:初中英语 听说能力 教学难点 提升方式
在目前初中英语教学中,教材并未明确学生英语能力培养的重点和有效方法,很多老师还未摒弃传统英语教学方式,以完成课程为主,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略听说能力的培养。不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学生被动学习英语,缺乏给学生锻炼听说能力的机会和平台,在课堂上只有“输入”,没有“输出”,导致大部分学生高分低能。大批学生只会写,会认英语,却听不懂,更不敢张口说英语,“哑巴英语”是初中英语教学急切需要改变的局面,我们需要让学生们听、说、读、写同时、全面发展。
一、分析初中英语教学现状的成因
第一,教学目的不明确。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不是死读书,读死书,大部分学校其实忽略了其根本,模糊了英语教学目的;第二,语音知识被忽略。在中考中,英语语音知识的考点涉及很少,导致教师教学中忽略语音能力的培养,语法和写作等成为教学主要内容。只要求学生会读单词,拼成句子。第三,教学方法陈旧。很多学校的教师将教英语变成了一种单一性任务,忽略学生学习英语的特点,不关注教学改革的方向与方法的革新,只为完成教学任务,不善于调动初中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第四,语言环境缺失。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就是交流。大多老师并不会给学生太多机会在课内或者课外锻炼说英语,创造英语语境,让学生在汉语的熏陶下硬生生接受英语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是死板的接受,效果俨然让人失望。第五,教学角色仍旧。传统教学中,老师永远是课堂的主角,读课文,讲知识,一堂课下来学生很多都在走神,即使听课的学生吸收效率也不高,被动接受知识的学生和老师是分离状态,没有师生的互动,更没有融合在一起,使得英语课堂死板生硬。第六,学生在学习英语单词上“汉化”单词读音现象严重,每一个单词的发音都联想到一个中国生字,由于缺乏学习环境的影响,固定思维模式干扰。
二、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听说能力
1.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初中学生在正式学习英语的时候,是怀有好奇心和探索心理的,小学生不懂事,初中学生刚开始是对英语有新鲜感的。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为主,慢慢培养学生听说能力,使其养成自愿听说英语的习惯。例如,课堂上可尽量用英语与学生简单交流,提问题与回答问题时,“may I ask you a question?Sure. Thank you ”等,让学生不知不觉中将所学英语知识运用于实际,给予学生更多空间发挥,好过老师在讲台上生硬重复内容,让学生死记硬背。老师也要养成用英语教学的习惯,课堂上尽量使用英语教学,从简到难,循序渐进,让学生耳濡目染地听英语,跟着老师说英语。
2.改善传统听力课堂
传统的听力课堂就是老师放英语音频,同学听,听完做题,做完更正,容易使学生感到疲劳和厌倦,很难自愿融入英语课堂。教师应该让学生参与到听力部分中来,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可利用多媒体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还原听力场景。听后模仿,例如,教师可循环几次播放多媒体英语,让学生先身临其境,再理解意思,之后跟着重复内容,期间,可让单个学生重复听到的内容,或分小组比赛,每个组将听下的内容一一说出,与原多媒体中内容相似度最多最高一组获胜,这样一来让学生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更浓,团队合作意识和比赛竞争的意识下,对听力课堂不再排斥,在重复中,加深对原文的印象,在模仿中,加深对原文的理解和记忆。
3.提供学生说英语的平台
学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要会开口说英语,如果重心只在答题、阅读上,英语输出能力低下,初中学生对学习英语的理解就会有偏差,会认为学习英语做题就行,不做题的时候英语是没有用没有吸引力的。为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教师可在每堂课前几分钟合唱英语歌曲或者背诵英语课外短篇,增加学生词汇量,无形中记忆英语语法。适当开展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歌唱比赛等,提高学生学英语的趣味性,让学生在积极投身参与中,领略学习英语的乐趣。
4.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小学生教育重点范文4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音乐方法与审美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90060
音乐教育是整个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学校及社会对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反而下降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文化课的地位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位置,学校教育教学的力量都是围绕着成绩展开的,因此农村中小学音乐课几乎可有可无。(2)文化课的地位冲击着人们的教育观念,改变着社会对艺术类课程的认识,最终造成学生音乐基本素养水平十分低下。(3)大多数学生不能正确认识简谱,几乎没有经过听觉方面的训练,也很少进行节奏感方面的训练。
中小学是学生情感最丰富且情绪变化较大的时期,也是学生性格最不稳定又逐渐走向稳定的时期,这个时候如果错过了艺术教育,他们的审美水平以后要提高就会遇到很大的困难,所以这是学生接受音乐教育的重要阶段。接下来就如何培养农村中小学生的音乐素质,我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改变观念,提高认识
改变学校的看法,提高社会各界的重视程度,特别是提高教育部门、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重视程度,形成人人认可、人人喜爱的艺术教育的氛围。
(一)要改变学校自身对音乐的看法,提高对音乐这门学科的认识,形成教师人人认可的良好教学氛围,就要搞清楚艺术教育,特别是音乐教育对塑造学生形象、加强学生修养、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以及对学生人格魅力的形成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同时学校要得到政策支持和理论导航,让音乐课得到和文化课相当的地位。一堂好的课,无论语文、数学、英语还是其他学科都离不开艺术教育,一段优美的轻音乐会让学生领略语文学科、语言文字所体现出来的美。
(二)学校要通过各种渠道改变家长对音乐这门学科的看法。当然,传统的意识观念和偏见往往根深蒂固,很难在朝夕之间就改变,因此这项工作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学校不仅要召开形式多样的家长会,向家长讲解音乐教育的作用,争取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为学校的音乐教育打下良好的社会舆论基础。同时要通过本校对音乐教育的重视,让家长看到学生因接受音乐教育而产生的明显的积极变化。例如,培养学生开朗的性格、高雅的气质、自信的品质等方面的表现,这样才能吸引家长的注意力,改变家长的看法。
二、重视对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培养
音乐感知能力的好坏,影响着学生音乐素质的形成。音乐感知能力不可否认有先天的因素,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后天的努力,特别是青少年时期的音乐教育。青少年时期如果能接受正规的音乐教育和专业的音乐辅导,对学生将来的发展会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育方面有一句话说得很好: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而在中小学阶段必须重视对学生音乐感知能力的训练。
1.听觉训练
听觉训练简单易行,一般包括辨别音高、模仿节奏和记忆旋律三方面内容。(1) 辨别音高:先用一个音开始练唱,然后再跟唱不同音高的音,接下来逐渐增加个数,练习时要先从小字一组的音开始进行。先练习旋律音程,再练习和声音程,熟悉后练习听辨能力。 (2) 模仿节奏:这种练习先要结合身体有规律的跳动,让学生体会长短不同的音符组合在一起时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要做好这种练习,首先要让学生在匀速中一点点强化节拍感,并模仿那些均分的节奏型;然后逐渐增加有难度的一些节奏型。 (3) 记忆旋律训练:记忆是储存知识的主要方式,是思维与想象的基础。音乐是随着时间的前进而逐渐展开的,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想象是需要依靠记忆来回味的。训练时,先用学生爱听的旋律培养其兴趣,然后选择几句进行跟唱练习,等到学生把这些音乐信息都记好之后,再训练学生的模唱能力。
2.视唱训练
在视唱练习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选择节奏感强、趣味性浓的旋律,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兴趣。练习视唱时,遇到个别学生出现音唱不准的现象,是听辨能力薄弱的一种表现。他们在视唱旋律时,没有核心音、稳定音、倾向性的感觉,因此对旋律中的高低变化感觉不明显。强化音乐感觉的训练,先要练习唱一些变化比较简单的旋律,以此带动较难的旋律来视唱。在训练视唱时,仍然要注意学生的音准问题,如遇到较难的旋律时要将节奏、节拍与音高分开来练习,这样才能保障顺利地完成视唱的训练。此项训练需要钢琴或电子琴作为主要教学工具,如不具备条件,也可借助录音机进行教学。
三、达到潜移默化的德育效果
德育也是音乐教育的主要功能。他是按照音乐自身的特点,以明快的节奏、鲜明的音乐形象和通俗的音乐语言,让学生感知、领悟,使学生在视听演唱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因而这种教育是生动的。唯有生动,才符合中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特点。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音乐教材当中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时,我先给学生介绍这首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词曲作者以及歌词的含义,然后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诵歌词,感受歌曲的情绪。在让学生谈论感受时,有的学生说通过学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仿佛看到鲜艳的红领巾在胸前飘扬的情景,同时也体会到作为一名少先队员的自豪感。通过这堂音乐课,学生不仅受到音乐的熏陶,而且也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成长教育。
四、注重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审美是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功能,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要创设一种情景,运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生的心灵产生共鸣,从而使其获得全新的情感体验。
1.语言的审美功能
教师优美生动、感情饱满的语言,犹如一条奔腾的河流,沿途汇聚了来自两岸的大小溪水,把课堂上的环节串成一条美丽的奔腾且有活力的大河。特别是一节课结束时采用的语言,一定要生动、感人,富于变化,能够使学生的情绪发生明显的改变,并且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这应该是教师整堂课中最具体、最概括、最有深度的部分。
如在结束《感恩的心》的教学后,我说:“孩子们,我们学完《感恩的心》这首歌曲之后,进一步感受到了爱的力量。我们也懂得了‘爱’是永无止境的,请你记住:‘爱’就在我们身边,爱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爱心’需要每个人的奉献,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2.律动的审美效果
小学生教育重点范文5
科技的进步为当前的教育事业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技术支持,多媒体技术就是众多教学应用设备中的佼佼者。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英语原声电影辅助英语口语教学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它将口语教学的根本目标更加动态、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将原本枯燥无味的语言课堂以一种生动的形式转变出来,在极大促进学生学习初中英语口语兴趣的同时,还增强了学生英语口语表述和交际能力。
一、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发展现状
课堂教学中,只有极少数的教师愿意采用英语形式进行英语课堂教学。教师在对教学内容知识点进行详解的时候多数采用中文进行知识点阐述,师生间课堂问题的提问与回答很少以英语口语的形式进行表述,使我国当前初中英语教学口语训练方面成绩不佳。
在初中英语教师主观方面,为应对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多数英语教师在将大量的教学精力投放在英语知识点、阅读、听力等高考重点分数区域内,大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的积极性,难以为学生创造出适合进行交流的学习环境:
二、英语原声电影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妙用
多媒体教学的主要优势之一就是能够将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以一种生动的形式展现出来,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采用英语原声电影的形式进行教学,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英语口语环境的同时,还具备许多其他方面的妙用。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促进学习的最好动机:因此,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首要问题就是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原声电影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就恰好解决了这一问题,学生在观看英语原声电影时,容易被影片的情节所吸引,在潜移默化中感悟电影演员地道的口语表述以及语音语调,再加上演员丰富的肢体语言为引导,就能够极大地刺激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营造出良好的英语口语教学环境。
2.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加大词汇量储备
为学生营造出身临其境的外语语言使用环境就是学习一门外语的最佳方式。语言是通过声音的发出和接受来进行交流的,清晰的场景模拟以及高质量的声音重现都对强化初中英语口语教学质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采用英语原声电影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进行英语交流的能力,强化初中英语教育在学生的听、说方面的训练。随着影片情节的展开、人物的不断对话,大量的英语词汇会以一种轻松对话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在观看影片的同时能够将大量平时难以接触或较为抽象的词汇以这种生动的形式记忆在脑海中,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词汇储备量。
三、如何运用英语原声电影进行初中英语有效教学
1.选择适当的影片内容进行教学
英语原声电影种类繁多,初中英语教师要结合英语课堂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合理地选择与教学目标相一致的电影内容进行教学,才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英语原声电影教学毕竟只是一种辅助教学形式,它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服务于英语口语教学目标,所以,教师在选择影片时要最大限度地选择学生需要的观看内容,教师还可以在备课过程中对播放的片段进行增减,进而达到教学目的。
2.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英语原声电影教学只是一种辅助,学生是要以一种目的性来进行电影赏析,所以就需要英语教师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针对观看的电影,教师要为学生制作简单的观看简介,如,电影拍摄背景、人物内容、故事简介以及电影播放过程中可能会遇见的生涩难懂的语句,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生教育重点范文6
关键词: 病理学 中医院校 留学生
随着改革开放和国际化的推进,中医药的国际地位逐步提升,并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认可,中医药院校接纳留学生来华学习的比率也越来越高。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每年学校接纳来自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巴基斯坦、欧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这些留学生入校后分布在中医学、针灸学等各个专业,但不论哪个具体专业,病理学作为紧密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必修课。笔者近年来承担了留学生病理学理论和实验教学课程,就教学中的一些思考体会和各位同行探讨。
1.注重课前准备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顺利完成教学活动的重要保证,备课是其中重要一环。为此,教研室定期进行集体备课,共同探讨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并针对不同受教群体,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由于部分专业的学生前期没有进行组织学的学习,在学习病理形态学时会非常吃力,因此对这部分同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因人施教,教学内容要做些调整,在形态学讲习之前需要花一部分时间恶补组织学知识,这是保证病理形态学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
课件的制作质量也须重视。虽然大部分留学生前期都进行过汉语的培训,一般的汉语交流没有大问题,但其汉语实际水平较中国学生还是有相当的差距,在课件的制作上有几点需要关注。首先课件上必须言简意赅,避免出现大篇幅的描述性文字。对留学生来讲,课堂上对着大篇幅的中文字会非常吃力,而教师也容易照本宣科。其次,课件应该多注重图文并茂。对形态学教学来讲,适当加入图片,以图片为例讲解某种疾病或病理过程的具体病理变化,更加生动,对留学生来讲,通过视觉信号弥补语言接受上的一些欠缺,也能强化学习效果。
再者,课前准备一定不能忽视的方面就是学生的课前准备。部分学生课前没有进行内容预习准备,课堂表现差。在这里,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课后预习作业、课堂随堂作业等手段,并能将这部分作业的完成情况加入平时的形成性成绩部分加以考核,可以一定程度上刺激学生的积极性。
2.课堂把握
教师对课堂的整体把握在强化教学效果方面的作用显而易见。鉴于留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在课堂把握上有几点需要注意。
首先,是课堂节奏。留学生普遍中文水平还是欠缺,教师在教学内容的推进上不能过快过急,表现在语速上应该不急不缓,并且一定要吐字准确清晰。可能的话,对一些专业术语的解释,最好结合其英语翻译,这样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由于是中医院校,对某些疾病或病理过程的解释还需结合其中医基础理论,对一些中医名词的解释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其次,要加强教学互动。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在讲完某个概念后,最好停一下,关注学生的表情和反应,是否真的掌握。这里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判断教学效果,如果大部分同学已经掌握,教学可以继续进行;如果还有不少同学对之模棱两可,教师可以换种方式,或者在概念上多结合英语解释。按照笔者的经验,一般韩国和日本的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语言问题而导致学习障碍相对少,而欧美的学生则相对多,对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更要重点把握。
再次,在讲授上可以多结合具体病例。相较于单纯的文字解释,病例可以加强某种疾病或病理过程的直观性,尤其对在语言方面存在一定问题的学生。这种方法在讲授部分病理生理学内容的章节上尤其能显出优越性。在我校病理学课程设置上加入了部分病理生理学章节,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休克、器官功能衰竭。涉及这些章节的内容,大多为疾病的发生机制及功能代谢方面的变化,不如病理形态学直观,学生理解起来难度更加大。通过结合具体的病例讨论,可以简化内容的理解。
补充一点,结合留学生英语方面的长处,教师不妨鼓励学生在一些生物信息学的网站上多搜索搜索课堂上学过的某些疾病或病理过程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且可以组织一起学习讨论,对教师和学生都是增加知识的好机会。
3.充分利用实验教学
实验课是对理论课有效的补充。在我校,每2周1次的病理学实验课是对理论课知识加深理解的好机会。通过实验课,学生有机会直接接触特定病变的病理切片,细致观察,加深印象。在留学生实验课教学过程中,相较于中国学生也有一些不同点需要注意。对中国学生来讲,教师在显微互动教室的教师机上进行示教后,大部分学生都能理解并且规范的操作并观察,找到典型的病理变化。但对留学生来讲,语言方面的一些问题会影响他们对教师讲授知识的理解,在这里,教师可以延长给学生自行观察切片的时间,并且教师在示教机上统一讲解后,可以走下来,对学生进行个别讲解。在大体标本的观察上,亦可以延长观察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