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农村的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农村的特点范文1
农村小额信贷的特点
1.农村小额信贷余额持续增加
从下表我们可以看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放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除2007年在2006年的基础上略有下降外,从2002年至2006年持续增加,2002年为745.70亿元,至2007年为1136.90亿元。另农户联保贷款余额也是持续增加,这极大的支持了“三农”的发展。
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并且经常调整。中小农村金融机构根据自身风险管控能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借款人生产经营状况、偿债能力、收入水平和信用状况,自主确定农村小额贷款额度。小额贷款额度在发达地区可提高到10万—30万元,欠发达地区提高到3万-5万元,其他地区在此范围内视情况而定。
2.小额贷款期限可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季节性特点、贷款项目生产周期和综合还款能力等决定,可适当延长贷款期限
随着反季节经济作物的推广、生产周期较长的种养殖业的发展,以及农民就业范围的扩大,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也相应对小额贷款期限进行了调整,做到了与当地农业生产的季节特点相配套,与生产项目的不同周期相一致,与贷款用途、综合还款能力等相结合。
3.简化农户小额贷款程序和服务方式
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方便农民贷款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对小额贷款手续和服务方式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对重点客户和优质客户,实行“一站式”服务,简化贷款审批手续,确定灵活的贷款偿还方式,实行优惠利率。对个别地域面积大、偏僻的乡镇,通过流动服务方式,开展上门服务,提高服务水平。部分农村信用社开发推广农户小额贷款“一卡通”制度,将农户贷款与银行卡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在授信额度内采取“一次授信、分次使用、循环放贷”的管理办法,随用随贷,有效提高了贷款便利程度。
4.人民银行对开展农户小额贷款业务给予资金和财务支持 近年来,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社通过采取支农再贷款和执行相对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安排改革试点支持资金,以及适当放宽贷款利率浮动幅度支持扩大农户小额贷款业务。在各有关部门的政策支持和引导下,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在全国农村信用社得到了普遍推广,农民贷款担保难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农户贷款面大幅度提高。
农村小额信贷的办理流程
办理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的主要流程是:
(一)申请,符合条件的农村青年因创业需要贷款的,可向当地基层团组织提出申请;
(二)初审,基层团组织接到农村青年创业借款申请人申请后,应及时对申请人的基本条件、创业项目等内容进行审查,并提出初审意见;
(三)推荐,经基层团组织初审符合条件的,基层团组织要及时推荐给当地农村信用社;
(四)调查,农村信用社接到基层团组织推荐的申请人名单后,应及时落实信贷人员进行调查,其中对经调查不符合贷款条件或不能全额满足农村青年资金需求的,要及时反馈借款申请人;
(五)评级,农村信用社根据调查情况,按照有关评级规定对申请人进行评级,其中对经调查、评级不符合贷款条件或不能全额满足农村青年资金需求的,要及时反馈给借款申请人;
(六)授信,农村信用社经调查、评级符合贷款条件的,及时按贷款程序对申请人进行审查、审批、授信;
(七)发放,农村信用社根据调查、审查、审批、授信情况,按有关贷款程序及时向申请人发放贷款;
(八)反馈,农村信用社要及时将创业贷款的发放情况给基层团组织,并定期将受理情况、授信额度、信用额度、贷款实际发放量等情况报当地团组织备案。
农村小额信贷的担保方式
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的担保方式,要结合实际,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探索创新。可以采用自然人担保、法人担保、联保、担保公司等保证方式,也可采用房产、林权等抵押方式,还可采用“公司+农户”、“公司+中介组织+农户”、“公司+专业市场+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等信贷模式,围绕农业产业化来降低创业贷款项目经营风险,并综合运用信用共同体、担保基金和风险保证金等联合增信方式来降低贷款风险。
看了“农村小额信贷的特点”的人还看了:
1.农村小额信贷办法
2.关于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研究
3.关于农村信贷员的内容
4.小额贷款金融知识
新农村的特点范文2
【关键词】陕西 农村劳动力 转移
一、新时期陕西农村剩余劳动转移的新特点分析
(一)转移就业的产业逐步发生变化
如下表总的来说转移就业的产业逐步第一产业转向二三产业 。但是2008年以后陕西乡村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在减少。2008年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为306.22万人,2010年人数为237.6万人,到2011年人数已经减少为181.9万人。相比2008年,2011年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减少了40.59%。
(二)转移地域由东南沿海逐步转向省内,省内转移增加
调查显示,近两年来,西安、渭南、铜川、杨凌等地农村劳动力在转移就业地域上呈现省内人数高于省外人数的情况,分别占转移就业总人数的57%、62%、70%和81%,从全省来看,2008-2011年,省内就业转移人数比例不断提高,由39.8%增长至49.1%,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陕西省2013年一季度全省劳动力转移稳中有升。其中,就地就近转移占转移总数的16.8%,比去年同期增加2.7%。居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统计表,今年一季度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71.6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650万人的87.9%,比去年同期增加25.1万人,增长4.5%。在转移就业的571.6万人中,劳务输出475.8万人,占比83.2%,比去年同期减少2.7%,就地就近转移95.8万人,占比16.8%,比去年同期增加2.75%。
(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村大力应用
由于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现在不仅手机以及成了农村人民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就连互联网也通向了农村。为农民工了解外面的世界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加速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四) 妇女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
由于我国农业科技化和机械水准显著提高,更多的男性劳动被释放出来,很多农活家里的女性都可以完成。所以现在农业的主力转向了39-60岁的女性。她们由于在劳动力上和男性相比,没有竞争力,而且手传统观念的影响,妇女一般需要在家里照顾老人、小孩、操持教务。
二、新时期劳动力转移仍然面临的问题
从陕西省农村转移的特征来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有以下几大问题障碍:
(一)人力资本障碍
陕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省,农业人口众多。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下。以延安市为例,据2006年劳动保障部门搞的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资料显示,全市的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73.3%,具有高中以上水平的仅占7.4%,15.9%是初中文化。而且政府组织的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还没有大力发展,致使农村劳动力技能低下,所以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劳动密集型工作。而现在的产业正在向知识密集型转变,所以技能低下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大障碍。
(二)产业结构障碍
陕西是一个农业大省,产业结构滞后,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特别是08年金融危机以后,第三产业吸纳的农村劳动力不断下降。从上面的陕西劳动力新特点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从2008年到2011年,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减少了40.59%。陕西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的缓慢制约了对农村劳动力的吸收能力,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三)乡镇企业发展不稳定
乡镇企业是吸纳农村劳动力的主力军,而陕西省乡镇企业发展一直处于低水平,特别是和发达地区还有很大差距。
(四)信息不对称
目前陕西省劳务市场发育滞后。在农村一直信息发展比较滞后,虽然现在电话的普及,以及网络的发展给农村信息注入了一股新活力,但是从目前来看,通讯的重要性并没有从分发挥,比如农民用网络基本上是来娱乐,很少用来找工作。所以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很大的阻碍。
三、促进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
(一)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
省政府应该将教育工作确切的落实,督促乡镇对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村劳动力进行适当的培训,并结合自己现诚或就业信息对农村劳动力进行专门的培训,使他们能够迎接技术革新所要求的专业的劳动人员。最好能够将劳动人员培训和城镇企业发展规划结合起来。
(二)加快城镇建设,促进城镇企业的发展
城镇是农村劳动力的最终目的地,滞后的城镇化必然难以充分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陕西省要把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 利用小城镇的辐射作用促进乡镇企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立科学化、制度化、专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是搞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的基础。一是加强劳动力转移就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二是建立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统计和监测制度,三是强化信息服务。
(四)大理发展第三产业,拓展就业渠道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劳动力逐步由一、第二向第三产业转移。
参考文献:
[1]陕西统计年鉴[Z].2012
新农村的特点范文3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完善;林业科技服务体系;特点分析
1.新农村林业建设的统筹规划
林业是进行现代化农业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要有乡村规划,有条件的地方应纳入城乡统筹规划建设中。林业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当什么角色因地区而有差异,有些地方适宜速生林生长,满足市场需求;有些地方是为了恢复或建设生态系统;有些是需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有些是为了改善生活环境等。要整合资源并理顺林业在各具不同特色依存关系中所处地位,也要视当地具体自然等情况和可能具备的发展前景而定并科学地统筹规划。规划关系到当地林业的兴衰、生存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规划决策要反映社会的要求,应让农民广泛参与。通过规划达到:保护和优化适地适树的各种立地生产潜能;结构多样性,充分利用土地与空间;生物多样性,注重生态系统功能的建立或恢复;物种保护与生产相结合;环境治理与文化建设相结合。
经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当前在一些地区发展林业的突出矛盾或阻力主要来自于思想观念。如对林业生态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林业包括经济林收益所承担风险心里没底。发展林业没有规划,或虽有规划没有按照规划推进。东部地区、平原地区还有与农业争地问题,干旱地区植树成活率问题等是林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应通过培训学习宣传教育,通过对具体林业收益、生态效益和优美宜人环境案例的介绍或体验,才能使农民从思想观念上解决问题。同时要在制度保障上,在林业发展规划上进行强力介入。对资源、信息等进行统一整合,严格按照规划目标推进建设进程,避免管理上条块分割各管一摊、各搞一套。在产业林发展中,树木幼林期应规划合理高效利用林间土地,进行立体种植。如养禽、生产蘑菇、栽种中草药或套种其他经济作物。从属产业林,如农田防护林、水土保持林、小流径、湿地水源保护生态林,乡村及住宅前后的环境景观林,为城里人服务的休闲、观光和旅游林等均应确立基本适宜的目标进行规划建设。在建设以生态林为主的林业发展规划中,有些地方还要考虑本地的规划尺度,景观格局是否能符合当地自然条件要求,是否需要和邻近的乡镇统筹规划连片建设等。只有科学规划,认真组织实施,坚持数年抚育发展,才可能产生效益,特别是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普及林业知识与技能
发展林业过程中,应该使农民的生态环境意识、林业知识技能等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否则难以实现规划、推广栽培抚育新技术、并使生态功能和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目标。我国农业实质上已转入现代农业前期的二元结构的发展阶段,有种植、有经营、有乡镇企业,有外出务工。先进的农机具、良种、化肥农药和先进农技知识都在推广使用。要发展现代林业,要使农民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或某些不适宜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适应新农村建设需求,就要帮助农民转变观念,认识林业在生态环境方面的重要性,确立尊重多样性和以生态为中心的价值观。整体提高农民自身素质,与时俱进地进一步学习有关农林专业技术知识,成为懂技术、会经营、能服务具有时代精神的新农民。建设新农村离不开科教兴农兴林,要向农业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发展,向生态化转型,就需要农民在干中学,在学中干。通过培训,请相关职能部门专家讲课指导,农林院校大学生和农业推广硕士生下乡工作,通过各种渠道,培养农村科技骨干力量。同时要解决地方少数基层干部和农民较为严重的等、靠、要等依附性思想,让他们理解林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林业对自我发展、对生活的好处,变被动成为发展林业的动力。
要运用媒体力量,通过各种传媒信息或通过观摩、体验、示范和接受培训,使农民提高各项技能。让广大农民了解林业的普通栽培抚育知识、生态系统功能科普知识和专业化扩展的相关知识,让部分农民专业户了解林业的生物技术,生态系统功能知识,才能使农民肩负起责任,担当起发展现代林业应担当的重任,使知识从书本走向新农村建设实践。对农民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向农民进行专业技能和成果的推广,应该成为媒体、农林院校和各级政府所设种子站、林业站、果树站等技术推广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只有这样,才能使新农村建设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新农村林业建设有不同的层面和视角,也就涉及不同层次的科技支撑问题。微观视角对于农民或乡村组织来说,在抚林和发展林业事业中,需要有培育、保护、经营和开发等科技知识的支撑,林业专业户还需要有接受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能力。宏观层面对于一个县或一个市的更大区域,所面对的不仅是产权分散的个体林块,而是要视其为连片的森林生态系统进行研究和营建。使其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功能,全面发挥生态系统的多种效益。要实现本区域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和谐共荣,就需要宏观层面的相关人员掌握运用林业高科技知识,用现代科学技术支撑和引领林业的建设发展。对本区域林业系统有宏观调控和把握,不断弥补本区域已有森林系统的不足。用林业科技知识和相关政策分地区、分特色、分环境等指导林业发展。既要创新也要充分利用前人的成果和科学技术,做到作为产业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作为公益事业有良好的生态社会效益。有了不同类型的林业建设定位和发展模式,具体实施中充分运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和生态知识指导农民以最小的投入争取最大的效益。
3.结束语
新农村林业建设一定要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出发点。发展林业要让农民看到收益,在长远规划中也要兼顾中短期利益,才能提高其积极性,使林业建设向纵深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周天勇.现代农业: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N].光明日报,2007.03.16(2).
[2]何兴元.应用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86-201.
[3]韩庆华.绿色制造[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29-33.
新农村的特点范文4
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对于植物的配置方面来说,由于植物构成了园林景观建设的主题,其配置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园林景观建设的质量以及功能的发挥。在进行园林景观的建设时,应该以科学为依据,同时融合多种符合新农村空间的艺术手法,创造出新农村空间的优美园林景观艺术,保证生态、经济以及社会效益之间的和谐统一。由于不同植物的生态习性不同,因此应该根据不同农村地区的气候条件进行合理布局,可以合理运用乔木、灌木、草皮、花卉以及各种地被植物等,由此充分发挥新农村园林景观建设的优越性,凸显其观赏特性。对于植物的配置,主要涵盖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不同种植物之间进行互相配置,可以考虑各种植物的选择、组合、色彩搭配、园林意境等。二是植物与园林景观的其它小品进行合理配置。这两个方面在植物的选择以及数量上都应该强调主体,由此表现新农村园林景观的特色以及风格。
2新农村园林景观建设的原则
2.1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指的是一种理念,具体体现在符合一定功能性的同时又符合人的审美观念,基于新农村的不断发展,要充分运用各种综合性的手段,调动各方面的积极互动性,由此满足新农村在园林景观建设中的需求,新农村园林景观建设在设计过程中,应该按照农村的风俗习惯、心理特征以及思维方式等进行,打造既符合功能性、舒适性、便利性,又符合精神层面上的心理需求以及审美需求的新农村园林景观建设。新农村园林景观建设中融入人性化理念是对人的心理、生理需求和精神追求的尊重和满足,是设计中的人文关怀,是对人性的尊重。
2.2生态环保原则
对于新农村建设而言,在紧紧把握农村的生态性的同时,要将环保理念纳入其中,从绿色健康理念出发,建设绿色的符合新农村环境要求的园林景观空间,通过各个设计方案的不断筛选,优化和整合出一个适合新农村建设的园林景观建设方案,将涉及到新农村建设的各个关系规划,合理处理好经济与园林景观建设的要素,做好生态环保工作,力求园林景观建设向着自然、生态发展。
2.3艺术化原则
新农村园林景观建造在体现农村改革开放的美好前景时,应该将艺术化融合进去,体现新农村的新风貌,以各种不同的表现手法和表现方式展现农民的勤劳努力、展现新农村新风貌,可以将新农村的特色糅合进去,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园林景观建造,摈弃农村的各种落后观点,以“新”进行建造。让人感受到美好式新农村、创新式新农村、发展式新农村、艺术式新农村的姿态。
2.4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原则
由于农村环境的特点,其地形适合于种植,有着许多农村的地形地貌,河流湖泊、绿地种植以及农村的各种庭院等元素都是新农村的宝贵资源。因此,在进行新农村园林景观建设的同时,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宝贵资源,尊重和体现出农村具备的原有的风貌特征,使得自然景观与建造的人工景观形成一体、和谐相生,对于农村的特色要重点予以突出,打造符合新农村建造的园林景观特色,让人一看便知某个村落的特色和韵味。这些原本的资源的有效利用,也是为园林景观建造节约成本,一个好的、成功的新农村园林景观建造不在于外表的豪华美观,而在于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实现本土气息,传递出新农村建设的风格。此外,还应该以绿地为主,适当减少水景、小品景观的建造,考虑建造之后的使用以及维修成本,为农民创造园林景观气息的同时,从根本上降低他们的经济负担。
3园林景观建设的相关设施以及小品要求
新农村园林景观建设在大面积植入绿化的同时,应该为村民提供一个娱乐健身的场所,让他们在空闲之余可以散步、进行各种健身活动,这些健身设施都是根据人体工程学所设计,符合人的各项锻炼指标。对于相关的设施、小品等应该以符合新农村的特点为主,舍弃那些华而不实的设施。农村水景设计还必须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和水源情况,利用现有水源,适当确定水体面积,深度和形状,采取多种手法创造以水为中心的动态和静态景观,当然,必须充分考虑季节性枯水以及冬季水体变化等各种因素。此外,对于园林景观建设还必须充分注重整体性,将环境与人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并且可以收集一系列有关于当地农村的各种资料,同时进行各种因素的分析和评价,制定景观的整体性、有机协调性。
4新农村园林景观建设的步骤
4.1收集资料、实地勘测
在进行新农村园林景观建造的时候,应该了解项目的整个概况,对于农村的当地民情以及风俗习惯有所了解,主要包括建设规模、投资规模等等,尤其应该熟知项目的整体概况和所实施的各项内容,收集各项与项目建设相关的资料,这些资料表现在对于农村的自然条件、周围环境状态等,应该按照所提供的农村基本地形图,对于所要规划的新农村区域有整体的了解,充分结合当地各项有利条件进行建设。
4.2方案构思以及修改
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以及归纳,把当地农村的各种条件考虑在建设范围之内,应该将业主所提出的各种思路进行概括和总结,将设计任务书中的规划内容融入到规划图中,构思草图只是一个初步的规划轮廓,然后需要对收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补充和修改,对于总图中的村落、庭院、山川、道路、水渠、河堰、湖面、绿地以及建筑小品等各元素要进行明确定位。各个不同步骤的做法应该保证整个规划在功能应用上趋于合理化,在构图形式上比较符合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也就是保证视觉上的美观与舒适、生活上的经济与实用。在建设过程经过了初期修改之后,还应该将规划构思的草图渠道进行多层次以及多次数听取专业人士的建议,还应该与当地的农民进行沟通和交流,保证整个新农村园林景观建设的生机与活力。
4.3加强施工质量和后期管理
园林绿化工程质量如何,施工队伍的选择是关键,要选择具备施工资质,技术力量强的队伍,并科学合理的组织施工,苗木种植处理要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灵活处理的原则,优先使用优良的乡土树种,推广应用自然植物群落模式。农村园林景观建设初具成效后应加强管理和维护。如果管理不好,就会出现前功尽弃、劳民伤财的后果。管理的环节,包括施肥、浇水、除草、修枝整形及病虫害防治等,要制定一套符合实际的长效管理制度,要设专人常年管理,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以巩固园林景观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成果。
5结语
新农村的特点范文5
一、制约新农村建设规划实施的相关要素
1.农村建设生产水平较为落后。传统的农村生产还没有改变,从生产的要求上进行分析,整体的规模、专业、生产商差距较大,生产力水平还处于较低的状态,效益比较价差。?r民人均收入量较低,农民收入逐步扩大,城市收入量增加,农民需要逐步扩展增收的有效渠道,稳定农民的增收标准,降低产业缺乏的相关因素,对农民建设投入量产生制约的情况进行处理。
2 .农村脏乱的现象较为严重。总体上分析,农村的住房缺乏有效的规划管理,这直接影响农民住房的拆建改装,村内入院道路没有合理的硬化标准,农民畜禽随意散养,垃圾乱倒,污染情况严重。产生一种脏乱的现象,产生有新房,无新村的现象。
3.农民的科学素质水平不足。受历史、文化、地域差异等历史性原因,农民的文化素质水平较差,开放程度不够,对于一些有文化的、有技能的农村青年,都以出去务工,留守人员多为老人、儿童,无法承担新农村的建设发展需求。
4.农村设施建设存在严重不足的现象。投入量缺乏,农村建设不受重视,农村无集体经济投入能力,没有有效的投入运作安排。农村设施建设的投入主要靠政府规划,投资管理,这直接影响农村的综合快速发展水平。
5.农村综合发展改革不足。受土地、资源、资金量的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不断的改革变化,但实际上配合的配置不足,对于农村综合改革和各类任务仍然存在较为困难的调整。农村综合发展改革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进行调整,如果不及时调整,就会影响农村综合经济的发展建设。
二、新农村社区规划的有效坚守原因
新农村社区规划需要以客观的实时建设发展为需求,以实际发展标准原则,尊重农村建设的客观需求,切实做好对设施条件的合理调整,不断完善各类思路的建设。强化对于农村升天的环境保护,完善农村建设发展布局,不断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可持续稳定发展。新农村发展建设需要控制废弃废物的排放,对废物、噪声、废水、废气进行处理,切实做好农村生态环境的游戏哦啊保护,提高农村的生活生产环境,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坚持以有效的服务为基准,以政府为活动导向,引导政府完成各类服务政策的规范管理,不断提升资金支持和人才的综合服务管理,明确依靠群众,发展群众的作用意义。在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强社会的综合建设发展速度,对社会进行体制改革,完善社会的管理效能,促进社会的公平发展。建立完整有效的新农村建设发展基础,努力提升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应用,提升现代文化、卫生、教育等设施的建设,完善新农村基础建设理论标准。坚持有效的资源整合,大力推进各级政府的支持建设,引导社会资本和民营企业的参与建设,努力完善农村社区的资源配置发展管理,完善社会经济财力体制建设水平,推进农村建设的综合发展布局。农村社区的建设需要完善政府的依靠作用,加强建设速度的快速调动和调整,明确发展资金和技术服务的情况需求,帮助农村提升基础设施的发展建设,不断改变现有的资源投入点,以有效的补偿,提升国家实行的补助建设,对资金进行铺垫,提高政府资金的有效使用意义。
三、 推进新农村发展建设的有效对策实施建议
1.坚持有效的规划目标建设。以科学的规划发展为前提,不断推行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需要具有一定的规范性,经济作用和社会发展意义。充分听取群众的建议和意见,结合现代农村建设的基础设施,生产活动习惯等具体要求,努力规划现代生产规模的发展标准,结合实际设施发展布局,构建新农村的目标建设水平,提升新农村建设,不断完善生态环境和生活优美效果,改善人际关系,物质条件,创建良好的新农村建设标准。
2 .大力开展农业发展水平。改变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以科学的发展观念,尊重农民发展意识的建设,不断引进新品种,新特色,提升有特色的社会主义现展建设标准,突出特色,打造品质品牌,增加收入,积极拓展农民综合合作发展水平,努力实现新农村产业流通渠道发展水平的快速提升。
3.开展具有文化特色的新农村发展建设。加强新农村发展建设调整,以鲜活的形式,发展民俗民情文化,吸引城里人来农村建设,开展农家乐,乡村游等一系列的旅游经营模式,提升农村经济的增长点,促进城乡与农村之间的快速交流,实现对农村文化的发展。
4.创新发展农村经营模式。农村的经营模式以家族承包管理制度、农民经济组织入股经营制度、现代产业发展经营制度,三种制度为特色经济效益发展标准,创建具有农村产业发展形式的新农村建设发展标准,将企业与农户,农产地与企业联系起来,推行有效的农村经营创新体制建设,不断完善新农村经营发展模式的管理。
5.遵循有效的发展规律,提高互助共赢的思维。按照新农村发展建设的规律化水平,遵循有效的企业发展规律,不断提升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性价值,优化产业信息、技术、管理、资金、人才等要素的资源管控,提升企业的综合创新发展能力,实现产业的互助,发展的共赢。
6 .创新发展有效的实践应用特点。按照有效的经营发展需求,不断提升经营创新理念建设,以有效的组织发展形式,不断提升经营发展理念的规范性管理,以物质装备、生寒技术为要素,逐步引入新农村建设领域发展进程中,探索分析农民利益与之结合的多种形式,建立良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发展机制。
新农村的特点范文6
关键词:高职教育;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理念。我们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解决“三农”问题始终作为我党工作重中之重,解决“三农”问题,就是要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千方百计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民的收入,解决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解决好农村基础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问题,解决好农民工问题,抓好农村党的建设、农村基础政权建设、文化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等。新农村建设在重视物质条件改善和制度变革的同时,更要注重农村的知识能力建设,提升农民的知识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针对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水平较低、缺乏职业技能的现状,必须在农村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开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高职教育,使广大农民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使新农村建设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
一、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缺乏懂技术、会管理的精英人才
农村人口和劳动力不仅总体受教育水平比较低,而且受过较高水平教育的人大多外出务工经商,进一步拉大了城乡知识能力的差距。村干部的知识能力结构同样很低,在村民中没有威信。农村实用人才相对缺乏,将使农业产业化发展受阻,从而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二)农村缺乏留住人才的条件
较大的城乡差距、农村中一些在职干部对人才的排斥、传统的弃农进城习俗以及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使得大量要素流动的主体方向是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和非农产业,高校毕业生不愿到农村去工作。因此,如果我们期望高校毕业生像传统农民那样,常年待在农村务农经商,显然是不现实的。
(三)支持高职教育的有关配套政策亟待完善
新农村建设是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的长期的重要的任务,高职院校正在积极主动地探寻服务农村建设的方式和途径,那么政府的教育政策就应当适应这种要求、及时地转变给予支持。现行的教育重点支持的是研究型大学和中等职业教育,高职教育不是政策支持的重点。
二、当前高职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几种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定位
(一)产学结合方式
办学定位是培养农业技术一线及农村基层岗位需要的各类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具体做法是:根据农业技术发展趋势和农村建设需要,预见性地更新专业、设计新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地方政府联合培养专业人才;举办实用人才班,有针对性地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和乡镇企业管理人员;走产学研结合之路,现实地解决生产技术问题,推广技术成果。
(二)教学基地带动方式
办学定位是利用自身的知识技术优势,培训当地农民,带动周边农户的生产经营。具体做法是:依托学校的教学实习农场,根据当地农业生产特点,把提升农民的技术能力作为培训的重点,编写实用教材;采用培训、示范、推广和服务的教学方法,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农事季节与农民需求相结合,注重解决农民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为培训学员建立详尽的档案。
(三)“一村一名大学生”方式
办学定位是为每一个村庄培养一名专科层次的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如村干部、生产经营带头人和教育以及卫生工作者。具体做法是:从农村招收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有工作经验的农民,根据农村的生产经营需要制定培养计划,针对学员的特点提出素质要求、开设实用技术课程,学制2年。政府把这些学员作为农村干部重点培养,支持他们发挥带头示范作用。
三、建立高职教育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培养机制思考
(一)确立有效的质量观
首先,高职院校要有明确的建设新农村的办学定位;其次培养的毕业生要有较高素质并具备农村社会知识和专业技能;再次学生要能动地服务农村而不是被动地适应。要注意做好农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有效利用“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进村、进社区计划”、“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计划”等项目,能动地服务新农村建设。
(二)构建符合实际的基于农村的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教育立足于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或创业型人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因此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高职教育应首先通过调查研究,明确农村经济社会中的现实问题,然后根据问题设计培养方案,实施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从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师资要求等完全不同于现行的普通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而应采取更开放的、更符合实际的培养方式,打破教学和工作的界线。
(三)突出区域农村建设的针对性
有特色的高职教育一定是具体的、有针对性的,不实事求是的高职办学一定没有特色。我国各地区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等差别较大,要解决的问题各异,对人才的需求也各不相同。不同地区的高职院校要依据本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要,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设置和改造专业。设置的专业对口还可以使毕业生倾向于有较高的工作满意度和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在课程开设和制订教学计划时,特别突出有农村特点的素质教育,如农民心理、农村文化、村务管理和风土人情等。
(四)突出技能培养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层次技能型人才,与新农村建设的人才要求相一致。因此,高职院校应根据当地新农村建设问题和需要,设计人才培养方式,在保持必要的理论教学基础上,突出实践能力教学,开展技能培训,扎实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村务管理能力和创业技能。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聘请专业过硬、经验丰富、擅长教育教学的农业科技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致富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郭书田,刘景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手册[M].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