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医学的作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医学的作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医学的作用

社会医学的作用范文1

关键词:设计艺术 教学 创意 需求

21世纪,我国进入了信息、知识、经济为特征的发展时代,文化创意产业被认为是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产业之一。面对设计艺术人才的市场需求与竞争,社会需要大量的人才来满足不断发展的市场。培养出合格的设计艺术人才是关键的节点;培养什么样的设计艺术人才,怎样培养设计艺术人才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成为当今设计艺术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设计艺术教学发展的状态

(一)国内设计艺术教学发展的形势

国内开设艺术设计专业的时间较晚,面临着理论和实践环节不断完善的过程。设计艺术教学体系不成熟是公认的事实,摸着石头过河的局面还没有摆脱。从开设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以来,考生报考艺术设计专业的热潮一直不退。我国的设计艺术教育朝着高速的方向发展,据有关资料统计,在我国开设艺术设计专业的院校有700余所,加上各种专科院校、独立院校,开设此类专业的院校总数达到千所以上。因此,与连年不断的招生热潮相比,设计艺术人才的就业现状却不容乐观。每年涌向市场的设计艺术毕业生约20万人,大多数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和经济发展较快的沿海地区。形成了设计艺术人才招生入口大、就业格局小的局面,使得人才市场竞争过于集中。然而,我国培养的设计艺术人才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力,单一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在就业时难以适应社会岗位的多元化知识体系需求。设计艺术人才培养模式还沿袭着传统工艺美术教育的观念,缺少实践教学的重要训练。领域内各学科之间界限明晰、缺少融合。设计艺术专业的学生需要增长创新思维的能力、提升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改革与完善设计艺术教学体系势在必行。

(二)国际设计艺术教学发展的现状

设计艺术教学体系参与经济生活以来,已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领域,并为世界各国输送了具有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人才。目前,国际上为培养优秀的设计艺术人才,经过长期探索与实践,现已构建了成熟的设计艺术教学体系。早在1919年,德国的包豪斯设计教学体系率先在教学中开创先河。由德国建筑师格罗皮乌斯在魏玛创建的“国立包豪斯学院”,被视为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了发展设计艺术教学而建立的学院。它集中了20世纪初欧洲各国的设计艺术成果,并加以整合逐步发展完善。学院以当时社会需求作为终极目标,解决了设计艺术活动中的实际问题,强调了“专业为社会服务,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原则。在设计艺术教学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学体系,为大众服务是包豪斯教育理念的核心。采用了“双元制”教学模式的目的,是为了使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同时接受艺术与技术、理论与实践的双重素质教育,这种教学理念对当今的设计艺术教育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性。让学生尽早知道和了解社会需求,更早地融入社会环境中,这一教学理念是值得当今的设计艺术教学借鉴的。

二、社会发展与设计艺术教学的关系

(一)设计艺术教学的发展促进了人才市场的优化

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现代化生产技术的应用,社会劳动力资源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劳动力市场已经显现出供大于求的状况。而传统产业近年来提供的就业岗位,竞争数几乎处于负增长的态势。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然而,设计艺术创意产业具有投入少、产出多、涉及面广、关联度高等特征。发展设计艺术创意产业必然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链条的发展,从而增加就业机会,促进设计艺术人才市场的优化。

(二)为经济发展培养合格的设计艺术人才

社会经济发展依靠的是科技力量,而科学技术又是第一生产力,所以科学技术发展的核心是创新思维。时代赋予人类创新的使命,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而推动经济快速向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决定了设计艺术教育要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主要目标。设计艺术教学长期以来一直向社会输出着具有高素质和综合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以此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面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设计艺术教育无论从理念、模式还是内容上都秉承创新精神是第一要务的主导思想。

(三)从多维角度的思考反映出社会发展水平

越来越多的社会群体意识到设计艺术能改变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工作环境。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人们在满足物质生活需求的同时,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在前所未有地被社会环境中的各种信息激活和驱赶着。每天扑面而来的物质信息中处处体现着设计艺术的重要存在。人类离不开物质生活的同时,也离不开设计艺术创意产品带来的便捷和美感的享受。所以,在人们追求更好、更优产品的同时,又对产品的设计性、艺术性以及功能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人们对设计艺术产品的更高层次追求,一方面要依靠设计艺术教育给社会输送人才,另一方面是依靠坚实的科技力量作为社会发展的核心支撑。从全球发展环境和中国社会发展态势分析,设计艺术教育体系发展水平的高低会影响和制约社会发展需求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四)社会发展促进设计艺术教学体系不断完善

设计和艺术必须与时代潮流相适应,社会发展带来的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品质,新材料、新技术、新理念无处不在地融入到设计艺术学科领域之中。设计艺术教学也必须与时俱进地沿着顺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方向前行。研究理念的更新、思维模式的突破促进了设计艺术教学体系的完善和逐步走向理性化及国际化的整体发展格局,设计艺术引领人们朝着更加理想和美好的生活方式去努力。

三、社会发展需求对设计艺术教学体系的作用

以信息化、知识化、经济化为特征的发展是当代社会发展趋势,文化创意产业被认为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最重要的产业之一。知识经济的发展内涵就是创新,在社会创新发展过程中,创新作为发展与进步的生力军,创新人才的培养是设计艺术教学应该肩负的重要使命。设计艺术教学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设计艺术人才的输送基地,建立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艺术教学体系,是设计艺术工作者当前的任务。应促使其真正成为经济增值的新生力量,使中国的设计艺术能够立足于世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大潮中,是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对设计艺术人才培养再思考的重要主题。

(一)对设计艺术人才的培养类型的需求

设计艺术是一门多学科交叉并存的专业,又是实用性很强的综合学科。随着社会向前发展,艺术与科学技术的联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显得更加紧密融合。设计艺术学理论家尹定邦说:“现代设计,不是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简单的组合,而是多种学科高度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学科。”阐明了设计艺术学科的本质,并指导着设计艺术教学体系的发展方向,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性。过去的工艺美术教学体系难以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复合型设计艺术教学思维才能适应高度智能化的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复合型、高素质、创新型的设计艺术人才要突破传统工艺美术教学模式的单一性、技术性、缺少实践性的思维框架。设计艺术教学体系的专业知识与相关知识的重新整合是完善设计艺术教学体系的主要途径。

(二)对设计艺术人才的培养结构的需求

在传统工艺美术教学模式中,知识结构过于单调,学生只能了解和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对其他专业的相关知识了解甚少。应将这种教学状况转变为培养复合型知识结构的人才模式,使学生精通一个专业、兼通两三个专业,基础扎实,既有精专能力又有广博联系的自觉思维能力。在教学方法上也要从单一的技法传授转向掌握系统的创意思维方法和实践认知能力,从只关注设计形式美感训练和形态表象训练转向对设计艺术人才的思维、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的研究切入。追求设计艺术创意思维和创新理念的应用及实践,引导学生从宏观的、整体的和系统的观察角度去寻找设计艺术学科的发展方向,达到“复合型、高素质、创新型”设计艺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和目的需求。

(三)对传统教学模式突破的需求

传统的工艺美术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课堂和书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学习的兴趣、主动性及创造性的思维参与。为应对当今社会发展需求,应以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教学的第一要务,以培养创意思维、创新能力为切入点。通过集体讲授、个别辅导、讨论及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实践动手制作能力。形成独特的创意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自觉性,增强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自我决策及探索能力。

(四)对设计艺术教育工作者职能的新需求

当今,设计艺术教师的工作职能正在从传授知识型转向启发型和多学科过渡。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方法上有了重大的转变,从知识和经验的传授,向信息多元化的引导者和行业的领跑者转变,教师的重要工作职能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利用好现有的信息,用科学的手段获取更多、更广的专业相关知识。教师的工作职责变得多维性和综合性,既是学生学习的导师,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领跑者、创造思维的启发者,以及科学研究领域的导航人。这些角色的胜任是对教师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的挑战,教师要不断将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加以完善。因此,设计艺术教学工作者应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取舍整合自己的知识,提高设计艺术教学的感染力与传播力势在必行。

(五)对设计艺术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需求

设计艺术教学是学生审美观和表现能力的形成过程,是教师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的互动过程,同时,也是设计艺术创意能力养成的过程。设计艺术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意能力,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完善创意思维。创造力的培养是设计艺术教学的目的和终端需求。设计艺术教育的核心内涵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设计艺术教学过程是教学内容展开、接受、认知与提高的过程,是教师对教育内容进行整体传播和渗透的过程,也是教师帮助学生构建积极学习态度、形成学习目标及树立自信心的过程。在教学方法上应采取多元性原则,借鉴国外设计艺术教学体系的先进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在教与学的互动中,实现学校传授、自觉学习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教学实行的讲评开放性是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展示创意思维能力成长的重要阶段,为学生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做好表达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准备。

结语

综上所述,设计艺术教学不仅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且在创造物质文明的进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带给人类设计艺术享受的同时,也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需求,它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着设计人才。设计人才已成为开拓市场的先锋、发展经济的主力军,更是传承民族文化、衍生新创意的一代,也是提高社会生活质量的创造者和服务者。设计艺术教学体系将在社会发展中继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任轩.创意产业背景下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思考[J].时代人物,2008(8).

[2]姚小岗.比较视野中的中国艺术设计教育[J].美术观察,2005(8).

[3]张效.中国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教学论坛,2007(12).

社会医学的作用范文2

一、通过学校教育向社会教育的输出,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健康发展

众所周知,学校教育的作用是有限度的。学生上完一天的课程离开了学校或者学生完成了学校教育的内容之后就会走上社会。这个时候学生其实已经开始接受社会教育。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是对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图书馆、电影院、博物馆、体育场、文化宫、各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都是孩子接受社会教育资源完成自己人生使命的最佳途径。在图书馆里面,孩子可以在古今中外的文学名篇中让自己的精神成长得更为坚韧,通过阅读,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在体育场,孩子通过足够的运动可以让自己的身体更加强壮。在电影院,孩子通过宏大的视听盛宴让心灵更为舒展。走出家门,走向一个个名胜古迹,孩子能够看到更为多彩的世界,增长知识和见闻。走进博物馆,各种古生物化石和矿石、动植物标本、宇宙中曾经存在过的生命会让孩子获得大量的学校学不到的知识,通过参观,学生的奇思妙想会更加丰富。踏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孩子接受到的是革命先烈不屈的奋斗和顽强拼搏的豪情,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社会教育资源如此丰富,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要认识到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合作共同发力的结果,社会教育资源,像图书馆、电影院、博物馆、体育场、文化宫、各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都要向孩子开放,让孩子从小就能够接触到来自不同教育层面的教育资源。这对孩子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社会教育资源的分配来看,城市孩子所接受到的教育资源要更多一些,农村孩子则接受到的少一些。国家在分配教育资源的过程中要考虑到这个现实问题,尽可能多地向农村倾斜,让教育均衡发展的成果在农村孩子身上得到更多的体现。当然,单纯靠教育行政部门是无法让社会教育资源起到明显作用的,政府各个部门要协同合作,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反复权衡考量,让社会教育资源对学校教育的补充作用发挥得更加明显。

二、通过社会教育向学校教育的输入,实现学习化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让教育越来越和社会紧密融合到了一起。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新生事物每一个都和教育发生着关系。因此,孩子的健康成长就需要通过社会教育向学校教育的输入,实现学生学习广度的不断延伸。以翻转课堂为例,孩子要想实现翻转课堂的教学目标,就必须依靠互联网这个学习路径,利用互联网资源去实现教学内容的学习。以课堂教学的班班通为例,教师要想让孩子接受到全国最优秀学科教师的教育资源,就必须依靠班班通这个平台,这样才能使教育资源连接到教学平台上,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学。以孩子的课后辅导为例,教师要引导家长和学生多利用互联网资源去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以使孩子的学习更为便捷。以班主任和孩子的沟通为例,以前要想和家长进行沟通必须是老师家访或者托人带话让家长到学校来,但是现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已经让交流变得非常便捷。不用出门就可以视频对话,不用碰面就能达到交流的目的。因此,社会教育资源的不断输入,让学校教育的力量更加强大,也让孩子接受终身教育的渠道更加广阔。

三、通过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协同,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整体素养

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家庭和学校以外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突出。从社会教育呈现的形态来看,社会教育的有效实施有助于国家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从社会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社会教育的施行能够弥补和健全国民教育制度和国民教育体系,让国民教育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从社会教育的发展方向来看,社会教育能够提升学校教育制度的大幅飞跃,突出实践育人的教育成效。但是,要想让青少年学生的整体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学校教育必须和社会教育协同起来。社会各个方面都要树立起一N“大教育观”,要让社会教育的作用发挥得更为彻底。在国家经济允许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下,建立有序、统一、合理、高效的社会教育体系势在必行,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局面一定会成为现实。当前,针对青少年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已经提上教育的日程,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共同培养目标已经确立,最关键的还是在步伐的迈进上,学校教育要大胆一些,紧跟时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社会医学的作用范文3

一、宿舍文化内涵

宿舍文化作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高校校园环境中,把学生作为主体,把宿舍及其周边场所作为主要活动区域,把积极向上、健康的课外活动作为主要活动内容,把校园精神作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学生共同创造和享受各种文化形态的群体文化。良好的宿舍文化对优良学风的养成起着积极地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和教育也在宿舍文化的构建和完善中不断地得以促进和发展。特别是在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工作的逐渐深入,学生公寓制与社会化管理模式已经开始施行,学生宿舍越来越成为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高校大学生管理和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势必要向学生宿舍转移。

二、新时期加强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必要性

(一)帮助大学生正确处理好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集体主义本身是对社会主义社会集体和个人之间关系的伦理关系、经济关系的概括,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它不但是社会主义劳动者个体行为的道德价值导向,同时也是社会主义集体行为的道德价值导向。在大学生群体中,每个个体来自不同的地域,受到过不同的教育和文化熏陶,因此,每个人在处理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时,就会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特别是在当前多元价值观开放的年代,大学生对个人、集体和社会之间关系的处理有着自己独特的思想认识和表达方式。大部分的思想认识和表达方式都是符合社会主义社会性质和发展方向的,但任然有少部分大学生对待集体和社会的态度已经超出了社会主义价值观所倡导的范围,甚至已经滑向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的深渊。这就要求高校应该及时地对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做好积极的引导,教会他们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坚决杜绝学生个人利益至上的不良习气,想方设法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在实际生活中养成集体主义至上的观念。

(二)帮助大学生提高现实交际能力的需要

新一代大学生普遍是独生子女,从小几乎都是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的,较为习惯“唯一”的生活状态。进入大学之后,卧室由在家时的一人间变为了四人间或六人间,以前的属于自己的私人区域变为四个人或六个人的私人区域。环境的突然改变没有立即带来大学生心理上的变化,当代独身子女身上普遍存在的沟通障碍和个人主义思想在大学宿舍里面有所蔓延。其中,缺乏有效沟通更是成为了阻碍宿舍里、室友间深厚友谊养成和寝室良好学风形成最主要的因素。特别是当前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善于运用网络获取信息和知识,通过网络来学习和生活。同时,当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他们宁可选择不相信寝室的室友,反而将这种情感的宣泄和释放通过网络来实现,从而使得本来应该属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成了人与机器的交往,严重淡化了学生的现实感,忽略了构建现实良好人际关系的生存守则,导致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缺乏现实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和最基本的自我表达能力,进而导致不少大学生在踏入社会之后,长时间适应不了现实社会生活,存在严重的沟通障碍和社会融合力。对大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精神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群居生活,帮助大学生在集体中重新定位自己、发现自己的个人价值、集体价值和社会价值。

三、新时期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淡薄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给人们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在逐渐淡化着人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受西方价值观的影响,大学生自我意识、成长意识不断增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对青年价值观的形成有积极的作用,但是正是由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从而导致了利己主义、拜金主义。部分大学生过度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而忽视了他人利益、集体利益的实现,在很多大学中都存在着大学生为得奖学金、评先进资格、入党资格等进行明争暗斗、撕破脸皮的现象,对学校的校风、学风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这值得引起社会和学校的广泛重视。

(二)理论与现实的脱节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目前,各大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普遍认为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非常困难。其原因就在于书本上的内容和现实的发展有时并不能做到完全同步,只要在现实生活中,同学们发现书本上阐释的内容和实际生活是脱节的时候,老师在课堂上的所有努力都会白费。同时,任课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往往仅限于课堂,走出课堂后,很少有时间和机会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在这种情况下,辅导员成了巩固课堂教育成果最主要的人员。但是,一个辅导员往往要带几百个学生,不可能对每位学生的思想状况都掌握得滴水不漏,而且现实状况是大部分的辅导员常常忙于日常的工作琐事,往往忽视掉对学生至关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也仅体现在每年定期举行的各种大型活动中,并没有将这项工作细化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造成学生在形成集体主义意识的过程中,很容易就中途淡化、甚至完全丧失了这种思想认识。

四、宿舍文化建设对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一)加强寝室文化建设是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有效途径

一般来说,大学里的各个学院(系)相对比较独立,学生群体主要有学生宿舍、班级、年级、学院(系)等四种群体组织。其中,宿舍是大学生四年中呆的时间最多的场所和活动区域,生活里的琐事闲聊、学习中的奋进拼搏、情感中的欢乐悲伤,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同寝室的人。因此,加强寝室文化建设就成为了当前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最为有效的途径。充分利用寝室文化的构建,引导和教育大学生树立集体主义的意识,努力增强他们的凝聚力。例如,举办寝室美化大赛、寝室才艺大比拼等活动,充分释放和挖掘同学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打造完美寝室的过程中,认识到集体的力量、感悟到集体的温暖,让大学生明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辩证关系。只有这样寓教育于活动中,把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与自身的实践统一起来,才能使集体主义教育更加形象化、具体化,才能更好地弘扬集体主义精神。

(二)加强寝室文化建设是检验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试金石

当前,各高校对于集体主义精神的教育主要集中在课堂上,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和引导促进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但是,对于如何检验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情况,还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渠道来得出结果。目前,正值后勤改革的发展阶段,探索寝室文化建设如何促进学风建设的方向正好赋予了寝室文化建设检验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培育情况的这一重要使命。寝室文化建设的优劣直接反映着这一寝室凝聚力的高低,体现着寝室个体最基本的集体主义意识和集体荣辱观。一个寝室的文化氛围营造的特别好的话,相对来说,该寝室在寝室之间的感召力、寝室成员之间的友爱度、成员个体内心的集体主义意识就要强得多;相反,该寝室各种反映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各项指标都是呈负增长的趋势。同样的,如果一个寝室成员之间的友爱度、成员个体内心的集体主义意识强的话,也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寝室文化的构建。

五、宿舍文化建设对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作用发挥

(一)构建良好的宿舍环境

良好的宿舍环境可以陶冶人的性情、熏陶人的心灵。构建良好的宿舍环境既要靠宿管工作人员打造好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同时还需要大学生与宿管人员一起维护,将基本的物质环境尽量最优化,使得宿舍环境为学校的校风建设、学风建设提供最佳的教育环境。真正让学生自己感受到在宿舍里边住得舒心、住得放心、住得安心。这就要求,宿管人员要在卫生干净整洁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宿舍布局,将不同学院和专业划定在不同的区域,这样便于开展个性化宿舍建设评比活动;同时,根据以学院和专业为单位的寝室划分,不同专业的同学根据他们的专业特色,从整体色调、墙贴内容、物品摆放、绿化美化等方面进行寝室风格的设计,力争打造专业特色鲜明、格调品味高雅的宿舍文化,形成积极向上的文明风气,弘扬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二)强化科学的宿舍管理

“三点一线”的生活是对大学生活最简单但却最真实的概括,大部分学生的生活无外乎就集中在宿舍、教室和食堂。其中,宿舍又是大学生普遍呆的时间最多的地方,因此,加强宿舍的管理是大学生常规管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宿舍成员一般来自不同的地区,生活习惯、性格和经济条件等有很大差异,而且大部分学生都是第一次在学校过集体生活,要通过规范、科学的宿舍管理引导他们学会适应集体生活、学会如何与人和睦相处。通过寝室卫生的检查、寝室大功率电器使用的规范和限制、寝室晚归情况的登记和处理,将宿舍管理的奖惩通报情况纳入到个人德育考核中,通过这种方式,不断规范大学生的行为,积极引导他们将共同的“家”打理得更好,从而帮助他们培养起从小集体到大集体的集体主义精神。

社会医学的作用范文4

关键词:社会建构主义;中介作用;大学英语教学

一、引言

当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理念已无法适应现代大学英语教学要求,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获得推崇。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主张学习是在社会互动环境下的个人建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发挥中介作用,与学习者互动,促进学习者的自主性学习。

二、中介作用理论

(一)中介作用和中介者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儿童身边对他有重要意义的人在儿童的生活中扮演重要作用,能够帮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这种儿童与“有重要意义的人”之间的互动,即是“中介作用”;而有重要意义的人,比如父母、老师等就是“中介者”。

(二)社会建构主义视角下的中介作用

社会建构主义根植于一些重要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和思想,包括人本主义、建构主义认知心理学及社会互动理论。人本主义主张包括认知和情感在内的全人教育;建构主义认知心理学强调学习者从自身经验出发对学习内容和过程有主观理解进行意义建构;社会互动理论则强调学习者的学习和发展是在与他人的交往和互动中发生的。在社会建构主义视角下解释中介作用,是要吸收人本主义的情感说,建构主义的个人建构说以及社会互动主义的互动说。中介者在这个层面上发挥中介作用对学习者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首先,教师发挥中介作用,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处理问题、适应各种文化情境和社会变化,帮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

其次,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丰富了教学形式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三、社会建构主义视角下教师如何发挥中介作用

社会建构主x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建立在学习者主动建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教师为其提供最佳的外语学习环境并引导、鼓励、协助学习者的语言学习,与其形成教与学的互动,使学习者学会学习,使外语学习具有个人意义,并能够促进学习者全面发展。教师的中介作用可见于整个语言教学过程中。

(一)课堂任务设计

教师自己对英语语言学习的理解和英语教学理念决定了对课堂任务的选择。在设计教学任务前,教师应首先对学习者的情感反映、学习状况和认知水平作一个动态评估,根据学习者的现有水平和需求设计出合理的课堂任务,帮助学生通过“最近发展区”,顺利进入到下一个阶段的学习和发展。

(二)课堂教学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中介作用就是为学生创造最佳的外语学习环境和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教师的中介作用主要借助语言实现,通过对课堂活动的组织及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反馈和评价等,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强化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达到更高阶段的语言认知水平。大学英语教师的中介作用更多地体现在让学生自己认识到学习本身所具有的个人意义,树立其自信心,同时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能够提供必要而及时的帮助。例如,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首先应鼓励学生敢于开口讲英语,克服怕丢面子的胆怯心理,在学生开口讲英语后应及时给与肯定和表扬以树立其自信心,从而迎难而上,在口语学习上取得长足的进步。具体可表现为:

1.师生互动-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实现师生互动,发挥教师中介作用的重要形式。高质量的提问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做到高质量的提问,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明确提问的目的,有针对性的提出让学生积极参与回答、提高教学效果的问题;还应重视所提问题的类型,使用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思维,缓解学生因害怕说错而产生的紧张和顾虑。另外,教师还应主意提问的方式。有时教师会采取volunteer的方式让学生自愿回答问题,有利于学生自由发表见解。但同时,这种提问方式对学生积极参与以及师生互动要求较高,因此,大多数教师倾向于引导并请求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式。

2.生生互动-成立学习小组

生生互动不仅使学生复习和巩固已有知识,锻炼听说能力,还能实现信息共享,在合作的基础上构建了个体知识。教师在促进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应发挥中介作用的职责,组织学生成立学习小组,开展小组讨论,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促进英语学习。

社会医学的作用范文5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 成长成才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3.016

1 引言

经过近年来的探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取得重大突破。但是,这与中央的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起到的作用还不是十分明显。因此,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修正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成长及发展的指导作用

2.1 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在信息化大潮的席卷下,高校不再是独立的“王国”,也被推动各种矛盾交织的风口浪尖,可以说,高校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精英,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要想帮助其认清自身的历史使命,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必须要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学生由于入世未深,辨别力和洞察力还不强,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诱惑和影响,只有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才能帮助大学生思想和心理素质不断提升。总之,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能够增强大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的使命感;增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培育大学生科学学习的精神,及时修正错误的世界观,树立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理念,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格和较强的心理素质;把大学生思想素养提升、文化知识学习以及实践能力增强有机结合,敦促大学生扎扎实实练好“内功”,迅速成长为脚踏实地、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2.2 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大学生要想实现人生价值,就必须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根据大学生的身心特征来看,如果不采取相关措施正面引导,势必会造成错误价值观侵占大学生的思想,这将严重影响大学生成长成才。因此,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力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能够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品格,及时修正错误的价值观,增强其与错误思想作斗争的决心,增强其自觉抵御外界诱惑的自觉性,促使其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内化为自觉行动;帮助大学生找到自身的价值坐标,制定正确的人生规划,减少走弯路所带来的损失,增强沿着光明大道前行的自信心。

3 当前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失的主要表现

3.1 社会主义信仰日渐弱化

目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失的突出表现是社会主义信仰日渐弱化。信仰,在哲学上指的是你的信任、价值所在。大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其思想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不少大学生面对无法解释的各种危机,陷入深深地苦闷之中,转而追求虚无价值,并不认同坚定社会主义信仰的必要性。部分大学生生活富裕,但是精神空虚,引发了焦虑、失落等情绪,信仰出现真空化。只要深入大学校园,就不难发现,不少学生整日无所事事,沉迷于打游戏、上网聊天、看影视剧、打牌等,常把“无聊”、“没劲”挂在嘴边。部分大学生误入歧途,加入封建迷信团体,严重影响了学习和生活。总之,近年来频发的高校自杀、他杀现象,充分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缺失,严重制约了大学生成长成才。

3.2 价值取向更加功利化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缺失,造成了大学生价值取向更加功利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校的开放程度进一步加大,社会不良风气涌入校园并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观。比如社会上的“我爸是李刚”事件、“郭美美”事件以及各种炫富事件,极大地冲击力大学生的价值观,使其发生了一定的扭曲。不少大学生的价值目标选择的功利化色彩更浓厚,放弃了艰苦奋斗,而热衷于享乐。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评判标准日趋功利化,放弃了奉献这个核心标准,把索取和报酬当成了首要任务。一些大学生不想努力上进、诚实劳动,转而热衷于请客送礼。总的来说,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缺失的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趋向更加功利化,这不利于其今后的发展。

3.3 享乐主义较为突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缺失,使得大学生的享乐思想不断蔓延。部分大学生价值观发生错乱,不注重艰苦奋斗、生活节俭,热衷于互相攀比,比如手机、电脑、平板必须是苹果的;衣服和鞋子必须是要穿名牌的;经常出去喝酒、K歌、泡吧,等等。一些大学生不认真学习,懒惰思想较为严重,比如习惯于作业的“复制粘贴”和考试的“打小抄”;整日躲在宿舍打网络游戏,观看影视剧,甚至浏览黄色网站,等等。不少大学生不参加社会实践,抱着消极避世的态度,遇事只会一味地逃避,责任感缺失。总而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缺失,使得大学生中超前和攀比消费较为严重,心理素质有待提升,对于其今后的人生有着不可估量的损害。

4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助推大学生成长成才

4.1 推进高校思想政治课改革创新

推进高校思想政治课改革创新,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保障。当前,我国高校十分重视思想政治课教育,但是更多的是注重理论的灌输,授课方式单一,课程内容乏味,使得不少大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因此,必须要坚持“贴近”生活的原则,完善思想政治课程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的比例,比如通过辩论和竞赛,培育大学生的诚信和友善品质;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创新,避免灌输宏观理论,成立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讨论,比如通过对社会上的先进事迹、恶劣现象的讨论,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营造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积极举办思想政治讲座,邀请校内外专家讲授国内外形势、时政热点等,激发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要建立专家教授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常态机制,把他们研究的新成果与大学生分享,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效性显著增强。

4.2 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

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环境,因其与大学生生活密切相连而有着广泛的学生基础。因此,必须要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新载体,加快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实施细则,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增强其与错误思潮斗争的能力。要充分利用校园媒体的宣传作用,比如通过校园广播播放社会上涌现的先进典型事迹,大力弘扬正能量,净化校园文化氛围。多举办积极向上的文艺活动,比如唱红歌,读红色经典;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培养大学生乐于助人的品格;多举办学术交流会,锻造大学生的自由、平等意识。

4.3 增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

促进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性不断增强,是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点。要想真正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指导作用,必须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彻底破除教师为核心的旧模式,调动大学生积极参与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增强人际交往和动手操作能力,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进而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多为大学生提供参与有益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比如社区义工、义务宣讲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观、下乡支教、企业实习等,通过亲身体会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加深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把握,进而养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良好品格,扎扎实实增强其就业竞争力,为今后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5 结语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事关大学生思想素质提升,事关大学生成长成才。着力强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于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建构和谐幸福人生具有重大意义。我们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决策部署,以实干精神狠抓工作落实,制定适合高校实际的实施方案,以推进思想政治课改革创新、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大学生自觉性等方面为切入点,努力走出一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高校道路”。

参考文献:

[1]夏建辉,杨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探析[J].学理论,2013,(10).

[2]杨艳,石亚军.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大学生成长[J].东方企业文化,2013,(9).

[3]井阳军.构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探索[J].前沿,2013,(12).

[4]张丁杰,曾贤贵.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的构建[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社会医学的作用范文6

关键词:非预防医学类专业;社会医学;教学改革

社会医学是医学与社会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社会性的医学问题及医学的社会方面的问题,是人文教学中难度较大、比较难以理解和记忆的一门涉及面较广和整体性较强的学科。在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课程设置中,社会医学从开始的预防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逐渐扩展成为所有医学本科生的公共选修课程[1]。近年来国内学者对社会医学课程教学进行了研究,如构建了社会医学网络课程、循证医学思想教学法、Seminar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主题教学法、PBL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方法、参与式教学法等。上述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和有效的举措,但非预防医学学生对于教学内容往往缺乏深入的思考,停留于表面,对社会医学实践能力的培养还存在一些缺陷。不能使学生更快更好地了解我国目前主要的社会卫生问题,无法比较准确地分析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加之社会实践环节的脱钩和对医疗体系本质的模糊认识,更不能提出改善卫生状况的“社会处方”。有必要探索出新的适合非预防医学类专业的社会医学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用社会医学的思维和视角分析和处理健康与卫生问题,以现代医学模式指导医疗卫生实践。近年来,我们在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以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适应新的医学发展的要求。

一、社会医学教学现状分析

国家卫生部于1980年发出了《关于加强社会医学与卫生管理学教学研究工作的意见》,要求医学院校,开展社会医学与卫生管理学教研工作[2]。此后一些有条件的高等医学院校纷纷建立了社会医学教研室,并把社会医学纳入部分专业的教学计划。这是我国社会医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但是,目前大部分高等医学院校特别是地方医学院校并未在“非预防医学类专业”开设社会医学课程。或仅作为学年学分制医学院校有名而无实的任意选修课,绝大多数医学院校没有独立的社会医学教研室,无专任教师,以理论灌输为主,没有实习教学,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手段落后,这远远不能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实现全球卫生战略目标和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3]。课程教学存在偏差,将更多的精力花在课程的理论知识部分,而忽视了最重要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环节缺乏,教学方式、手段单一化。采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较少运用讨论式、案例式教学方法,出现教师与学生交流不足,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等现象。学生方面:教学中发现部分非预防医学类专业学生对学习的目的认识不清,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可能是由于《社会医学》作为医学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未引起非预防医学类专业学生足够的重视,多数非预防医学类专业学生只重视专业必修课,社会医学属于交叉学科,课程内容感觉与预防医学专业的有关,出现学生只关注期末考试,不注重平时课程学习的现象。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教师忙于讲,学生疲于记,学生无暇思考,比较被动。

二、明确学习社会医学的任务,构建社会医学观念和思维模式,树立整体医学和大卫生观念

1988年世界医学教育大会发表著名的《爱丁堡宣言》指出:“医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促进全体人民健康的医生。”为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指出了新的方向,即要求医学生必须获得不仅对个人而且对人群的健康促进和处理疾病的能力。因此,医学生必须了解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和健康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具备健康教育、卫生管理、社区卫生及预防医学的知识[2],[4]。现代医学模式已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它要求医学生用新的医学思维观念思考解决医学问题,社会医学正是促进医学生思维转变的重要学科。各项社会卫生和保健制度改革,客观上要求医务人员掌握社会医学知识,注重研究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问题,运用多种医学手段加强防治工作。我国已实施的执业医师考试制度把社会医学作为一门考试课程,意味着对医疗卫生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医学教育改革提出了加强社会医学教育的新要求[5]。

三、教学方法的优化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本着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视野,应用网络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组织学生8~10人一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名组长。1.注重案例教学方法的实际应用。在教学过程开始一周之前,将即将要进行的案例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完成对与案例相关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只有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之上,学生才能够对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观点;案例的分析讨论,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就案例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案例讨论小结。再分组讨论归纳意见,写出分析报告,最后教师有针对性地讲评。2.社会医学教学中学习动机的激发。让学生分组查阅相关知识点领域文献,分小组,然后制作PPT并请3-5名同学做评委全班答辩打分。让学生们自己组织讲稿,自己讲课,这既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训练了口语表达能力。学生讲解,同学和老师打分点评,形成互动式教学模式。形成适度竞争的学习状态,这样使每位同学都能积极参与,并且相互配合,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激发学习社会医学的兴趣[6]。3.微课和QQ平台混合式学习的教学模式。(1)微课的建设。目前高校教学面临的普遍难题是部分学生缺乏足够的学习动力,他们在别无选择的、被逼无奈的甚至痛苦的心理状态下完成学习,创造性思维能力远远没有得到发展。为此,应当结合学生特点,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其独立观察、主动思考和沟通表达的能力,使其能自己发现问题,构思解决问题方案,归纳总结知识并加以综合运用。这是学生踏入社会后应该具备的能力。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老师说,学生听,锻炼了学生听的能力而弱化了其他能力的培养。微课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8—20分钟甚至更短的微课具有主题突出、目标明确、短小精悍、使用方便、资源多样等优势,易于与现代的一些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实现在线自学和教师讲授,正在逐渐被普遍认可,符合微时代人们对信息获取的实时、互动、高效的需求和注意力持续时间缩短的特征。(2)基于QQ空间平台支持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构建。所谓的混合式学习是指将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结合,尤其是将面对面的课上教育方式与运用网络进行教学的方式结合。既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作为一种多人系统,QQ空间具有极其强大的合作、互动与共享性。包括:日志、相册、留言板、主页等部分,可以实现以网络为基础的学习交流讨论和资源共享等。4.建立“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教学、科研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课程组教师鼓励学生课外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活动,通过具体的科研实践训练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学习能力。同时,课程组教师积极参与和组织学生的课外实践小组活动及假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帮助学生设计实践活动内容,亲自参与实践活动,指导学生撰写研究和社会实践报告等方式,将课程教学从有限的课堂内的理论讲授延展到课外无限的社会实践活动中[7]。

四、改革考核方法,建立课程成绩综合考核体系

在教学考核方式上,改革终结式教学考核方式,增加教学过程的考核,改变了过去单纯以课程结束后的一次性卷面考试确定课程成绩的考核方式,突出和强调了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强化过程性考核。改革只注重机械记忆的卷面考试形式,缺乏客观性、公正性,难以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成绩。增加对实践课程的考核,增加学生案例讨论、小组学习、课堂互动的考核比重。课程成绩的构成一般由四部分组成:考核方法为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其中平时成绩考核方法如下:出勤:占10%;平时作业:占20%;课堂互动:占10%。总之,引导学生自觉地加强实践能力的全面训练,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学生为主体”,增进师生互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非预防医学类专业学生由单纯的知识记忆型的被动学习,转变成思考与探索问题的主动学习,以社会医学的大卫生观和新医学模式的基本理论观点研究和探讨社会卫生问题,能够将课程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医学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掌握当前医疗卫生改革动态,提高医学人文素养,成为站在更高起点上的医务工作者。

参考文献:

[1]尤华,彭志行,陆慧.Seminar教学法在社会医学教学实践中的尝试[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3):74-75.

[2]龚幼龙.社会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22.

[3]靳曙光,王月霞.关于地方高校医学类专业加强社会医学教学必要性的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1):2096-2097.

[4]耿庆茹,吴小桃,薛秦春,等.浅析社会医学与初级卫生保健的关系[J].医学与社会,2000,13(1):27-28.

[5]李小菊,秦江梅,唐景霞,毛璐.对改善社会医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1):29-30.

[6]吉华萍,尤华,陆慧,樊宏,梁宪明,风尔翠.社会医学教学中学习动机的激发[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3):237-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