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医学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医学概念范文1
【论文摘要】曼海姆站在知识社会学的立场上,以意识形态的特殊概念为起点,中途经过总体概念,最后上升并回到他构建的知识社会学这一基点,从而诠释了一个全新的流动的意识形态概念。霍克海默以为视角对其概念的思辩和形而上学性进行了有力地批驳。
追溯意识形态的渊源,最早可见于英国哲学家培根的“偶像说”( idola) ,“培根的偶像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可被看作是现代意识形态概念的先驱。但是,培根并没有创造出“意识形态”一词,真正第一个创制意识形态概念并把这一概念引人西方哲学史的当数十九世纪法兰西研究院院士特拉西(Destutt de Tracy),他在研究了孔狄亚克和洛克的哲学后,“创立了他称之为意识形态的学科。着人们对意识形态问题的深入和理解,继特拉西之后,便有一系列熠熠生辉的名字: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等,但在对意识形态问题的探讨中,却不能不提到卡尔·曼海姆。卡尔·曼海姆(Karl Mannheim)是知识社会学思潮的主要代表,他于1929年完成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一书,从而奠定了他在意识形态问题研究领域不可忽视的地位。在该书中,他“概括了一门能对社会生活作出新的和更深刻理解的新学科”,并系统地阐述了知识社会学关于意识形态问题的新见解。
曼海姆提出意识形态概念的同时,提出了另一个与之相应的乌托邦概念,并认为,意识形态和乌托邦,都是关于“存在之超越的观念”,随之曼海姆又对二者进行了较详尽地区别。最后他发现了一个相当恰当的标准来对二者加以区分,“这个标准就是它们能否实现。同时,曼海姆也承认,乌托邦与意识形态相比更易识别,意识形态往往披有虚伪的外衣,因此,曼海姆把分析的重点放在意识形态之上,这样,曼海姆站在其知识社会学的立场上详尽论述了他的意识形态理论。这一理论的公诸于众,也招致了许多学者特别是许多西方者的批判。
一
曼海姆在考察“意识形态”概念时很困惑,他坦言,自意识形态一词创制以来,新含义层出不穷,有必要对此术语的含义作一番分析。而“这样一种分析将表明,意识形态这一术语总的说来有两个不同的和可区分的含义—特殊含义和总体含义”。那么,什么是特殊概念和总体概念呢?曼海姆分别作了回答。“当表示我们怀疑我们的论敌所提出的观点和陈述时,这一概念的特殊含义便包含在其中,”并且,在怀疑的基础上,对论敌的观点和陈述加以歪曲。“这些歪曲包括:从有意识的谎言到半意识和无意识的伪装,从处心积虑愚弄他人到自我欺骗。当然,曼海姆也指出,这一特殊概念并不能简单等同于谎言、欺骗或伪装,它的内容和含义是多方面的。如果把其范围扩大,指“某个时代或某个具体的历史—社会集团(例如阶级)的意识形态”,则是这一术语的总体概念。也就是说,总体的意识形态概念意谓一个时代或一个团体的总的意识结构与特征。
分析了意识形态的两种概念后,曼海姆考察了这两种概念之间的关系。在曼海姆看来,这两个概念的共同因素在于:它们都不会为了了解论敌真正的含义和意图,而只依据论敌实际的言论。也就是说,为了了解论敌真正的含义和意图,不仅仅依据论敌的实际言论,还依据主体的具体特点和生活状况。它们都是从个体或集体的存在状况出发,因而具有功能化的特点。它们的区别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范围上存在不同,包括主体范围、时间范围,也包括内容范围。特殊概念只表示论敌作为意识形态的一部分,而总体概念则对论敌的总体世界观表示怀疑。第二,“意识形态的特殊概念在纯粹心理学的水平上对观点进行分析。而总体概念是在精神层次上对观念起作用。第三,“意识形态的特殊概念主要与利益心理学一起起作用,但其总体概念则使用更形式化的功能分析,不考虑动机。”在特殊概念那里,由于利益的动机,便产生谎言、欺骗,而在总体概念那里,利益动机与意识形态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在这里,更重要的是功能分析和结构解构。最后,曼海姆在考察特殊概念和总体概念关系的基础上,指出特殊概念实际上从未脱离心理学范畴,因此,与总体概念比较起来,便没有多大意义。
从意识形态的特殊概念到总体概念。曼海姆对两种概念的区分,只为了得出一个结论:发生于心理层次的“揭底”不应混同于更激进的怀疑主义和在本体论和认识论层次上进行的更彻底更具摧毁力的批判性分析。缘于这样一种结论,特殊概念有必要上升到总体概念。但是,这种上升的进程并不是无所依赖与自发的,而是得益于多种因素共同培育的结果。曼海姆总结出三个步骤:“第一个重要的步骤是意识哲学的发展。起初,主体意识到的是一个无限多样化和混乱无序的世界,其后,在这种世界图式中确定了“有领悟力的主体统一性”,用曼海姆的话说,“实际上构成了意识形态总体概念的雏形。第二个阶段的到来,是在人们从历史的视角来看待意识形态总体的,然而是超现世的观念之时。“曼海姆承认,这主要是黑格尔和历史学派的功绩。在这一阶段,在黑格尔那里,“民族精神”这种代表历史上被区分的意识的成分被结合进了“世界精神”之中。很显然,总体的意识概念的历史化“产生于思想的历史—政治潮流与哲学领域的结合”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创造现代意识形态总体概念最重要的一环同样产生于历史—社会进程。在前几个阶段,意识的载体是个体或民族,而现在,阶级取代了种族或民族成为历史上演变的意识的载体。在这一阶段,“民族精神”的概念被“阶级意识”所取代,曼海姆认为,这种阶级意识就是阶级意识形态。总体的意识形态概念经过了这三个步骤即从意识本身到民族意识再到阶级意识后,特殊的意识形态概念便消融在总体概念之中。起初,主体对意识形态的批判主要从心理学上出发,而现在则深入到理论层面,开始分析意识形态的总体结构,正因为如此,“意识形态的总体概念在理解我们的社会生活方面具有特别的意义和关联。
从总体的意识形态概念到知识社会学。曼海姆作为马克思·舍勒开创的知识社会学思潮的继承者,他探讨意识形态的总体概念本身并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在于建立他的知识社会学的理论体系。在曼海姆看来,从总体概念的特殊领悟到普遍领悟的过程是精神发展史上出现的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
二
曼海姆的“意识形态理论对本世纪五十年代兴起的以‘意识形态终结’为口号的社会学思潮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同时,他的这一理论也招致了许多学者的批判,在这些批判中,霍克海默走在了前列。马克思·霍克海默是著名的法兰克福学派的创始人。1930年,他发表了《一个新的意识形态概念?》的论文,从而对曼海姆的意识形态理论提出了全面的批判。
针对曼海姆关于意识形态的“特殊概念”和“总体概念”的提法,霍克海默在比较了康德哲学后认为,这一提法,特别是总体的意识形态概念的提法是从康德哲学中引申出来的。在康德那里,经验知识是通过知性范畴来构成的,它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而在曼海姆那里,他把总体的意识形态概念理解成“在社会环境中的地位的功能”。也就是说,这一总体概念似乎有一个广阔的社会的和历史时代的背景。而实际上,“这一背景并不是指真实的生活世界,而只是纯粹的精神运动史。因此,霍克海默指责曼海姆,在这个意义上,他没有比康德提供更多的东西。另外,曼海姆在探讨总体的意识形态概念向知识社会学的过渡时,指出,“曾经是党派的思想武器的东西变成了社会和思想史的一般研究方法。这样,在曼海姆那里,特定的党派立场就消融在了意识形态之中。这种超党派、超阶级的观念自然也导致了霍克海默的批判。霍克海默指出,“按照曼海姆的观点,知识社会学的规定使意识形态学说从‘一个党派的斗争武器’转变为一个超党派的‘社会学的精神历史’。与曼海姆相对应,马克思肯定了意识形态的阶级性,马克思告诉我们,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这样,霍克海默在批判曼海姆意识形态概念的超党派和超阶级性时,也有力地维护了马克思意识形态的阶级特性。
社会医学概念范文2
1引言
1.1医学模式的历史演变
医学模式,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关于医学的理念构架、人们观察和处理人类健康与疾病问题的理念构架及人类医药活动的行为范式。关于医学的理念构架,是指一定历史时期人们对医学及医疗医药活动的根本看法,即医学本体论;人们观察和处理人类健康与疾病问题的理论构架,是指医学本身发展中的认知范式,即医学认识论;观察和处理人类健康与疾病问题、从事医药活动的行为范式,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医务人员从事医药活动的行为范式,即医学方法论。作为一种模式,上述三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具有特定性、稳定性、结构性、系统性等特征。其中,医学本体论是其医学模式的核心部分,即医学哲学观对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死亡观及医学思想方法、医学思维方式、医学实践方式、医学行为范式起着决定性作用。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学技术尤其是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模式也会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我们认为,在医学史上,医学模式大体经历了远古时代巫术医学模式、古代自然医学模式、中世纪神学医学模式、近代生物学医学模式和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1.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概念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1977年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精神病学、内科学教授恩格尔(GeorgeL.Engel)正式提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新概念bio-psycho-socialmedicalmodel。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实现了对生物医学模式的超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是以人类的疾病谱以及健康观念的变化为依据的。这一模式认为导致人类疾病的不只是生物因素,而且还有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因而治疗方法除了传统的生物学方法以外,还应当包括社会科学法和心理学方法。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研究对象不仅是自然的人,还要研究人的状态和人所处的环境。医学必须建立在人与其生存环境的和谐适应基础上,改善人的生存状态,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治病、防病和促进健康。
1.3当今世界的医学模式
现今时代是生物医学模式和心理医学模式交替的时期。生物医学模式的最基本概念就是把人看作为单纯的生物或生物机器。机器是由另部件一个个组装起来的;反之,也可以一个个拆开还原;因此,作为生物机器的人体同样可以用物理化学的概念还原为物理化学的单体。生物医学模式最根本的观点是要求任何疾病都要有生物学上的证据,即要求任何疾病都可以在器官、组织、细胞的形态上找到可以检测的形态变化或生理生化上的异常。此即莫干尼所说的,凡病均有“病灶”。生物医学的疾病概念强调的就是病灶。而心理医学模式的最基本概念和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人”字。也即生物医学注重的是“病”,心理医学注重的是“人”。心理医学注重的是心身统一的整体和心身统一的社会实体的人。心理医学的健康概念包括以下内容:(1)生物机体是完好的;(2)心理是健全的;(3)与社会是协调的。其中尤以后两条更为重要。心理医学认为,心理上的失常是最重要的不健康,对社会的不适应是心理失常的最大原因;所以,根据这一健康概念,心理症(neurosis的另一种命名)将是临床心理医学极其重要的研究课题和重要的防治疾病,心理卫生是预防医学的重要内容。
1.4现代医学面临的新挑战
1.4.1时代信息化,心理负荷加重20世纪以来,信息量骤增。有人称这个时代为信息时代。信息时代距离和时间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竞争意识激烈,抢时间、抢速度,意味着经济效益和利益;意味着进步和前途;甚至意味着“生存”。这既是社会的进步、社会的文明和物质财富的巨大创造和积累,但也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和社会压力,心理和社会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成为心因性疾病的致病原因。因此,如何稳定心态,如何诊治心理上的的疾病和保护心理健康以及开展心理卫生工作,如何认识心理的物化和人体潜力、潜能的本质,如何进一步探索、研究、讨论这一系列原来是很少有人关注的问题,现在却成为现代医学及其重要的课题。
1.4.2人口老龄化问题世界将进入老年社会,这是医学又一个面临的不容忽视的新问题。老年既有生理上特点的问题如:衰老和抗衰老问题,更有特殊的以往很少关注过的老年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老年的心理问题与社会问题是密切关联在一起的。心理衰老(也即精神衰老)是促进、加速生理衰老的重要原因,而心理衰老则与社会问题(主要是社会矛盾)有重要的关系。生物医学所研究和解决的衰老问题其重点往往放在生物学上的生理衰老,而很少甚至从来还没有考虑心理衰老的问题。现在,与生理衰老密切相关的心理与社会问题将成为医学的崭新课题。
1.4.3病谱及病谱顺位变化近现代的高科学技术对生物性、体因性疾病的防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生物性的致病因子在大量高效药物及先进预防措施的干预下,得到明显的控制;好多曾经吞噬过成千上万人类生命的烈性传染病,有的已经消灭,有的也近乎绝迹;一般的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也已明显减少,死亡率显著下降。但是,另一方面,在与心理社会因素明显相关的心血管疾病、肿瘤、以及心理症和精神疾患却在不断上升。因此,整个人群的疾病谱和病谱顺位发生了深刻的、根本性的变化。曾经有很高发病率的结核病已被排在第十位以后,而心血管病、肿瘤却上升到第一、第二位;在某些地区、某些年龄阶段的心理症和精神疾患则几乎被列为首位而成为常见病和多发病。面对这种情况,单纯生物模式医学的诊治手段和药物几乎已难以为力。
1.4.4医学观念更新存在决定意识。观念总是带有时代特征。当医学的现状发生变化时,人们不得不检查一下原有的原理、理论、学说、观点是否还跟得上时代的发展。一般说来,观念总是滞后于现实发展,它的惰性相对较大;当时代已经大踏步向前、新事物大量涌现时,人们这时才思考(不得不思考)原有的东西需要更新;这时,新观念方随之出现。新医学模式的诞生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而是客观的事实存在所决定。
2分析与策略
2.1我国医科院校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p#分页标题#e# 信息时代最大的特征是“人本位”概念,一切以人为本。人本位贯穿在所有领域。医学更不能例外。医学是人的医学,更突出人本位的重要。只看到“病灶”和“病”,而忽略人,或不重视人,这个医学就是个落伍于时代的医学。当前的生物医学最大的缺陷就在于此,所存在的问题、矛盾的根源也在于此。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医学越来越多地干预人类的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对医学的最大负面影响就表现在它导致医学生不重视甚至忽略病人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属性。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往往把病人看作是疾病载体,而不是看作一个生了病的人,对人身上的疾病非常重视,全部精力和热情投入到思考诊断疾病和治疗疾病之中,对病人则持冷漠的无所谓态度,即所谓“见病不见人”。加之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的不断增强,市场经济带来了利益格局的多样化、分散化,使得我国社会生活领域中出现了多种价值观、道德观相互交错、相互摩擦碰撞的局面。这种道德观念的交错与摩擦,正是造成社会道德失范的思想根源。而且这对于需要复杂,情感丰富而不稳定,崇尚个性而适应新环境能力较差的大学生群体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波,一些青年从自己所信奉的价值观、道德观出发去选择自己的行为,对社会所提倡的共同价值观采取否定态度,从而为医学高校人文教育的开展及强化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以恩格尔等人为代表的学者提出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主张既要看到“自然的人”,又要看到“社会的人”,对待健康和疾病问题不应只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认识,还要从社会科学特别是心理学和人文科学的角度来认识,从而对提高医生的知识结构和整体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一新的医学模式向我们表明,不应该把对医学生的其它素质教育看成是医学知识之外的额外要求,它们应该是医学教育本身极其重要的内容,把德育教育与智育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人文社会科学本身就是医学科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不应是医学院校的附属,而应成为医学生的必修课程。医学的本质是以社会的人为研究对象,救死扶伤是医生的神圣使命,然而现代医学院缺乏的正是宝贵的人文精神,现代医生中有不少因缺乏人文素质而不懂得尊重、理解、关爱和抚慰病人。因此,医学院校不能再继续只教给学生解剖、生理、病理、生化等自然科学知识,应该赶快补上医学渗透交叉的医学人文科学,我们培养的医学生不应该只是学到专门医学知识去诊治“疾病”的医学技师,而更应该是富于人文素养,慈祥可爱的白衣天使。
2.2医学高校人文教育呈边缘化倾向
我国长期以来医学高等教育实行的是过窄的专业教育,片面强调大学生专业素质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人文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如何认识自我。其中包含了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我国的医学院校学生,除了能够在课余时间参加一些社团活动之外,很少有时间和机会接触人文学科方面的知识和接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笔者认为我国医学院校人文教育弱化的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点:(1)人文学科的选修课比例不适当;(2)不能把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之中;(3)我国医学院校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科学是求真,但科学不能保证其本身方向正确。克隆技术的出现及运用,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单纯的医学科学技术问题,但绝对不能应用于人类社会,因为它是缺乏人文导向的反伦理、反人类现象。
2.3在医学院校开展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一位医学院校的医学生,毕业后足不出户,沉浸在做实验、练技术的追求之中,为了练习娴熟的手法竟到了忘我的境界。按理说,这个医学生的精神值得赞赏,但是忽略了人文素质的培养,单纯追求技术是远远不够的。技术素质固然是一位医生不可或缺的基本功,但无论技术有多好,也只能成为局限于本专业狭窄领域的单向型专家。而要成为专业技术素质和人文素质兼备的全面发展的学者型人才,在教学理念与教学环节上,注重人文修养与人文环境熏陶至关重要。政治课不是说教课,应与时俱进,根据现实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为医学生搭建培养人文关怀情感的教学整体环境,弥补他们在人文关怀情感上的缺失。医学专业最早把人当器物研究,包括对各种疾病的研究,后来发展到新的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人作为社会人、整体人来看,人的疾病不单纯是机体因素,还有环境、工作压力、情绪使然,新型的疾病被称为心身疾病。以治病为对象,只诊病不看人,桎梏了医学的整体发展,当前强化医学教育的人文底蕴,非常紧迫。在掌握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自然科学技术方法的同时掌握人文科学方法,是未来医学教育的目标。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加强医学人文科学教育。首先,要加强对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医学教育的人文底蕴的研究和宣传;其次,加快医学教育改革的步伐,体现医学人文科学性质和强化医学教育,人文底蕴应成为医学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最后,还要加强医学人文知识分子队伍建设。
2.4关于医学院校开设人文教育学科的几点构想
医学院校人文教学的学科设置,一般应考虑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以医学哲学、医学史为代表的学科,其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医学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为其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医学科学家提供支持。二是以医学伦理学为代表的学科,其中包括生命伦理、高新技术应用中的伦理、生态伦理等,主要任务是帮助医学生如何做一个好医生。三是以医学社会学为主的学科,其中包括医生与病人、医学与法、卫生保健政策、卫生经济学、医患沟通技巧等学科,其主要任务是帮助医学生处理好医疗保健服务中的种种社会问题。根据这一设想,当前我国医学高校宜以以下七门学科为主要人文学科: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学、医学法学、医学史、卫生经济管理学、医学社会学、医患沟通技巧,此外还应该包括音乐、美术、文学、美学、历史、哲学、语言学等方面的课程。课程只是载体,通过课程来实现培养目标,塑造人文精神。课程设置要坚持采取必修课、选修课和公选课相结合的形式。重视人文课程是必要的,但人文精神的培育绝不是单纯通过课程设置来实现的,医学基础课和专业课同样承担着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责任。因此加强师资队伍的人文精神培育尤为重要。要把人文教育贯穿到整个教育过程中,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将人文关怀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把传授医学知识与传播人文精神结合起来。许多医生在工作初期大都胸怀任爱之心,恻隐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医生对病人的关爱逐渐淡化,道德观念和价值伦理偏离。应该看到带教老师的语言、行为、仪表、态度、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人文教育不单纯是培养高素质医学生的需要,还应成为临床医生继续教育的内容之一。#p#分页标题#e#
3结论
社会医学概念范文3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因素;模式;包容性
用医学模式指导医学实践是一个临床课题,也是正确认识医学模式的必然过程,有利于促进医学模式的转型,但相关报道较少。妊高症防治需要医师、患者、家属、社会群体之间多个环节有效配合,给防治工作增加了难度。以100例妊高症住院病历为样本,探讨医学模式的构成因素对其防治因素的包容性,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2月26日的妊高症住院病历100例,均符合妊高症分类标准[1]。病历中显示的流行病学、病理学、发病机制、病变部位、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分类和治疗、预后和转归情况等,所涉及到的医学因素词条,做详细记录和分类统计。其中,冬季发病37例,初产妇68例,经产妇32,年龄23~39岁。主要症状为胸闷、咳嗽、头晕、不能平卧。血压:22.9~26.7/15~19.2 kpa(172~200/113~144 mm Hg)。心率90~146次/min。部分病例有心尖部Ⅲ级以上收缩期杂音、舒张早期奔马律及肺底水泡音。高度浮肿,体重迅速增加(1周内增加2.5~4.5 kg)。辅助检查:尿蛋白阳性,血尿素氮升高、电解质紊乱、心电图示窦速、室性早搏、ST段下移或(和)T波倒置。诊为中度、重度妊高症,心衰Ⅱ~Ⅲ级,住院治疗待产。给予解痉、镇静、硫酸镁、利尿剂、酚妥拉明、引产、剖腹产等药物治疗。平均住院21 d,治愈出院。
1.2 方法 对如上资料中的医学因素词条做分类统计,分类方法有两种。①生物心理社会分类。生物因素:体内组织器官结构性、功能性因素和脑功能异常词条;心理因素:情绪应激表现词条;社会因素:家庭、生活、职业、社会环境因素。②身心行境分类。身:身躯因素,体内组织器官结构性、功能性因素和脑功能异常词条;心:心理因素,情绪应激表现词条;行:行为因素,外显和治疗依从性词条;境:环境因素,社会与自然因素词条。对不能分类的医学因素词条,作为另类因素分别统计,并计算构成比。
2 结果
100例妊高症中,生物心理社会分类结果生物因素有年龄、初产、经产、胎儿、胸闷、血压高、心脏杂音、心电图改变等382个(58.9%),心理因素有精神应激、精神紧张度高、焦虑、烦躁等4个(0.7%),社会因素有家庭、生活、职业等共26个(4%),另类因素236个(36.4%)。身心行境分类结果身躯因素有年龄、初产、经产、胎儿、胸闷、血压高、心脏杂音、心电图改变等382个(58.9%),心理因素有精神应激、精神紧张度高、焦虑、烦躁等4个(0.7%),行为因素有适当活动、早期就诊、降压药、治疗依从性等118个(18.2%),环境因素有家庭、生活、职业、冬季、流行病学因素等144个(22.2%),无另类因素。
3 讨论
3.1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构成因素不能包容样本中医学因素236个(36.4%)。其中包括适当活动、早期就诊、降压药、治疗依从性、地区、气温、治疗依从性等,主要为行为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身心行境分类法之所以能够包容所有的医学因素,是因为它遵照由体内到体外的顺序,对所有医学因素进行系统性分类。
3.2 身心行境分类法的客观性 身心行境分类法有4个客观分类界线或标准,重复操作性较好。(1)体内外界限。体内为身,体外为境。例如:体内的组织结构及其功能因素是身躯因素,细菌之类的生物因素属于环境因素;(2)客观性标准。心理的客观性表现为情感变化,行为的客观性表现为肢体活动,这种客观表现与相关专业概念有所不同;(3)可控性性界限。有些医学因素的分类范围具有易变性,需要根据分类的实用性目的进行灵活判断。例如:个体吸烟酗酒是不良行为,以个体控制为主;群体吸烟酗酒是不良环境,需有群体控制。根据可控性进行医学因素分类,有利于调动个体或群体的积极性和责任感;(4)针对性界限。睡眠不足,如果如果是由于心理问题引起的,就是心理因素,如果是由于太忙引起的,就是行为因素。遗传基因对于一个人仅仅是有家族背景但还不具有确定性遗传给个体时,判为是环境因素,遗传基因已确定遗传给个体时,它是身躯因素。对所有的医学防治因素进行概括性分类,有利于站在整体的高度分析问题,正确判断医学因素与整体的关系。
3.3 身心行境医学模式的广泛代表性 身心行境分类法是根据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构成因素,进行实用性分析的一种分类方法。身心行境分类法在理论上是一种微观认识方法,也有高度概括提示性作用,显示出了模式的意义,所以,称之为身心行境医学模式。身心行境分类法是身心行境医学模式的客观基础,身心行境医学模式是身心行境分类效果的综合性应用。模式的影响力从多方面对医学实践具有指导意义。“身”首先确立了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身体,服务对象是人,它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用“生物”开头,人文定位更准确;“行”是医学模式防治未病的号召令、是心理的真实表现、是沟通“身”与“境”的桥梁、是维护身躯健康的终生资源;“境”,按照环境要素的属性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忽略了自然环境。身心行境医学模式可以发挥模式的影响力,在理论上引导医学知识和医学实践上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模式和研究方法的变革是必然的趋势,并将使医学和医疗卫生事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3]。
参 考 文 献
[1] 苟文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乐杰.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7-104.
社会医学概念范文4
【关键词】中医;社会文化;策略
在2006年,某大学专家提出“中医不科学,中医绝大部分概念和陈述没有经验基础。而且提出中药也都是些污物、异物、毒物,不但需废医,更需要废药[1]。”其成为近年来有关“中医科学与否”的全新讨论,时至今日仍然存在较大的负面影响。从全球层面来看,大部分国家通常只认同针灸疗法,对中医、中药方面均不认同。比如,澳大利亚,随着华人的不断增加,中医药在社会中具有广泛的基础,然而中医药本身并没有进入到澳大利亚主流医学学科,只是作为“补充医学”进行解释。作为华夏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中医本身彰显了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文论是从国内的“中医科学与否”来看,亦或是从国际方面对中医的不认可而言,从社会文化视角来看,均可以归结为中医文化方面的认同不足。所以,要想促进我国中医事业的发展,必须要从社会文化背景下反思中医危机的原因,从中医文化建设方面来提升中医的社会文化认同感。
1社会文化视角下的中医危机分析
1.1社会转型阶段文化滞后因素
文化滞后指的是在外来文化融入的进程中,因为外来文化所产生的影响过大,引发社会部分领域方面的变化已经超出了国内传统文化的一种现象。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开始大范围涌入国内,对社会各个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医则是当中受影响的典型代表。在西方文明涌入的早期,广大知识分子本身对中医的反对并非质疑中医的治疗效果,而是中医治病进程中利用“五行”、“阴阳”等理念,而这些理念在当时作为封建迷信,是知识分子所反对的[2]。所以,早期的知识分析反对中医本身的目的在于促进西方文化、思想的传播。即,当前社会对中医产生的认同感危机本身在于外来文化融入进程中没有处理好与国内传统文化的关系,引发中医产生文化滞后情况,中医变成封建迷信的替罪羔羊。
1.2社会医学方面存在的失职
纵观各个时期反对中医的人士来看,最开始是一些以宣扬科学的知识分子,发展到最后转变为企图利用政府行政力量排挤中医的一些官员。实际上,真正造成中医危机的原因主要在于政府在行政体制方面对中医做出的制约、排挤行为,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中医本身的特征导致其难以成为合格的社会医学。社会医学本身是将人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社会学、流行病学以及统计学开展社会卫生领域调查,寻求存在的社会医学问题,最终进行“诊断”。
2提升中医社会文化认同感的发展途径与建议
2.1强化中医文化自觉意识
从社会文化认同感的基础上来建设中医文化必须要具备健康、积极的文化心态,这就需要强化中医文化方面的自觉意识,使得中医文化价值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在文化自觉的影响下,能够实现将中医文化作为行业标杆,自然也就能够让中医在对应的群体中获得认同感,相应的中医文化也能够得到源源不断的发展。纵观西医文化与中医文化的发展历程,两者之间的文化差异巨大,近年来从西医的模式来进行中医的解读,从西医文化的视觉来对比两者之间的优劣,显然是错误的做法。正是因为上述错误的视角,导致我国虽然对中医事业持续投入力度不断增大,但相应的收获并不理想[3]。所以,强化中医文化自觉意识的关键在于要避免一味迎合西医文化,亦或是基于西医文化的层面来分析中医文化,而是应当主动利用文化自觉,全面建立中医文化认同感。
2.2积极创新提升认同感
基于多元化文化方面的冲击下,要想达成中医文化的认同感,必须要正确认知自身传统文化。华夏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沉淀本身是中医文化的基础所在,当中非常多的内容在当前仍旧是中医文化的重要源泉,必须要高度重视。与此同时,处在多元化思想的社会,也应当采用现代视野来针对传统文化进行审视,在主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应当积极改革创新。针对中医文化所进行的创新,应当是在传承传统中医药理论精髓的先决条件下,适当淘汰一些已经不适应当前社会形势的文化理念,应当积极利用现代药理学,针对传统中医中涉及的理论、诊断以及治疗等实施全面的解释,在有效继承的前提下发展成具有中医药理论与现代中医的文化体系,进一步提升中医的认同感。
2.3加强中医文化张力
全球化的当今社会,许多国家与地区本身均是多元化文化共存发展的,部分文化处在主流状态,有的文化则处在支流,各个文化之间进行互相对抗、整合,进一步提升彼此的认同感,其本身并不是表示文化放弃了本身的存在,而是通过提升文化张力,促进自身更好的发展。所以,中医文化要想提升自己的认同感,必须要有效协调中医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的联系,使得中医文化能够在各个文化的对抗、整合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张力。对应的整合目标主要是以中医文化为主流,针对其他类型的文化实施解构、吸收,使得文化体系能够进一步完善。通过不断加强中医文化张力,为中医文化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促进符合新形势、新要求的中医文化诞生出来。
3结语
综上所述,中医危机作为我国近代历史进程中一个较为独特、复杂的社会现象,已经持续百余年之久,而引发中医危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社会文化原因是当中十分重要的一种因素。这就需要我们从社会文化的视角下,深入分析中医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基于这些原因探索解决方案,通过强化中医文化自觉意识、积极创新提升认同感以及加强中医文化张力,从社会文化层面全面提升中医文化认同感,促进我国中医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开泰.中西医结合的文化地位与中医危机关系(一)[N].上海中医药报,2016-08-05(010).
[2]尹冬梅,吕军,马安宁,尹爱田,郝模.从县级中医院手术开展情况变迁分析看中医发展危机[J].中国卫生资源,2013(06):382-384+408.
社会医学概念范文5
关键词: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存在问题 对策
一、我国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1.人文教育理念缺乏。
首先,在教学中重专业知识教育轻人文素质教育。现阶段,我国的高等教育过于强调过窄的专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而忽略人文素质培养,医学教育也不例外,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人文素质较差等问题。其次,教育实践中注重技能培训忽视人文精神。在医学教育中,临床实习是其中关键的环节,医院是临床实习的基地,进入医院后,带教老师传授给他们的是丰富的知识、娴熟的技巧和成熟的经验,很少有人给他们讲解本学科思想观念的演化历史、价值遗产和医学理论的渊源。因此,学生也只顾追求纯粹的知识与技术的提升,而对于医学本身具有的社会意义,医术之外的文化、伦理特征过问较少。
2.人文课程设置不合理。
首先,人文素质教育内容薄弱。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学时大约占总学时的8%左右。人文课程设置缺乏系统设计。课程的开设呈现随意性、散在性,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人文课程的教学安排集中在低年级,课程设置缺乏全程化和系统性。这种简单地堆砌人文课程而非真正从整个医学课程体系出发,不能与医学专业素质协调发展,自然限制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其次,教育内容理论性强,实效性差,缺乏医学关联性。我国医学院校人文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注重理论的探讨,普遍侧重于范畴、体系的教授,力求知识的完备,而非以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为重点。一些课程内容陈旧老化,未能及时反映当代科技和医学科学发展的要求,缺乏与医疗实际的联系,实效性差。并且人文内容孤立,未能与医学有机地结合,人文社科知识与医学专业知识间缺乏相互联系与渗透,缺乏整体优化和灵活性。
3.人文素质教育评价标准单一。
我国人文课程的评价方法以理论考核为主要评价标准。医学生的人文知识考试成绩代替人文素质评价,粉饰教育的效果,产生学生考试成绩优秀则人文素质教育措施得力、学生人文素质高的错觉。这种评价方式达不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同时也容易把人文素质教育引到应试教育的岔路上去。
4.医学教育的方法单一。
我们现有的医学教育方式因受社会就业、竞争的压力等影响,基本上沿用了中学生的应试教育方式,教学中往往是偏重名词概念的解释、基本原理的灌输,而忽略了展示逻辑推理思维的能力,缺少对分析问题的角度、方法的教育,达不到应有的人文素质教育结果。同时医学院校的专业教师多是在实验医学模式下教育培养出来的,其知识结构中存在人文素质内容缺失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对医学生进行医学人文精神的教育,自然很难做到在传播医学科学知识的同时,自觉地渗透医学人文精神的内容。而担任文科教学的教师又由于缺乏医学科学基本知识,在授课过程中也不能有效地进行医学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渗透教育。
二、我国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对策分析
1.更新人文教育理念。
面对医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普遍偏低和传统医学教育对人文精神的忽视的现实,只有人们认识到了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才会真正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根据高等医学教育的现状,在现阶段,尤其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力度,并且要注重医学生的人文知识向人文精神层面的提升。要花大力气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使教育环境中的每一位师生员工,包括教学医院和实习基地的带教老师,深刻领会人文素质教育对于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意义,使这种观念深入人心、融入每位老师的教学实践。更新观念,将人文社会医学课程纳入整个医学教育学科体系之中,形成自然科学基础、工程技术科学基础、医学保健科学基础和人文社会医学基础并重的新教育体制。各类学校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建立相应的教学与研究机构,以保证人文社会医学教学的有效实施。
2.完善人文教育课程设置。
在课程体系建设上,加强人文学科课程建设,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构成。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内容应包括三个层面:第一层,以学科构建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主要有:文、史、哲、音、美、心理学、“两课”等;第二层,人文社会科学与医学交叉产生的边缘学科课程,主要有:医学哲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史、卫生法学等;第三层,由多学科融合后形成的综合课程,主要有:社区卫生保健、医院管理、人口学、运筹学等。三个层面课程相互联系。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内容应保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讲授医学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应更多分析和研究医学领域的人文社会现实问题,并让学生参加研究和讨论,避免单纯解释理论和定义的纯理论式教学。医学人文社会科学教学要重视学生能力的训练,加强医学生研究分析并解决医学领域的人文社会问题的能力。
3.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从事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交叉学科的教学,不仅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而且需要一定的医学知识。中国的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一般由马列主义教研室的老师承担,有的学校由包含哲学、历史、经济学、德育、自然辩证法、管理、心理咨询等社会医学和科教研单位的人文社科系承担。目前从事医学人文科学教学的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合理现象还普遍存在,无论是学历层次,还是知识结构,水平参差不齐,学人文的往往医学知识欠缺,而学医学的又往往人文知识不足,师资水平也成为制约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目前这种状况,可以让更多医学专业教师兼职参加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工作,同时,培养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双学位人才,毕业后可同时从事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研究工作,为建设具有合理知识结构的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师队伍提供根本保证。
4.在医学实践中培养人文素质。
医学的实践性特点,要求在医学教育的见习、实习阶段,尤其应注重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联系医学生见习、实习时所接触的典型实例,进行医学人文专题讲座和案例分析,将医学人文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使医学生学会从医学、道德、法律、政治等不同角度去解决医疗问题。医学生的实习阶段不仅仅是对医学知识技能的实习,还是对医学人文知识和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的实习。临床实习期一般是一年,但是这一年对于医学生的影响可能是终生的,必须把握住这样一个关键时机,加强人文精神的教育,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医学生与社会、病人的接触,培育学生关爱病人和生命的情感,为他们以后成为不仅具有过硬的医学素质,而且具有高度的人文素质的高水平医师打下基础。
5.改革课堂教学,培养人文素养。
为提高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效果,必须利用一切促进学生创造能力发展的现代教学方法。第一,互动式教学。即主张在教学中,教与学双方互相交流、沟通、协商、探讨,在彼此平等、倾听、接纳、坦诚的基础上,通过不同观点的碰撞交融,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如举例法、案例分析法、讨论辩论法等,注重自学与辅导、提问与讨论的结合,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人文素质的内化,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实施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第二,体验式教学。教师应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体验”的活动情境,采取体验式教学方法。如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媒体展示或同学表演,再现一定的情境,如看病贵、看病难、看病烦、大处方、医生冷面孔以及优劣不同的医德和医术给病人生命和健康带来的不同影响等,调动学生切身的感受,引发学生学习和运用知识的渴望。第三,自主式教学。即学生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指导,借助教材和其它工具书、文献资料,结合临床,自主学习。特别要加强对选修课的自主学习。教学内容以学生自学为主,带教老师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以加深理解。教学组织形式由过去单一大班课形式改革为以小组课、床边教学和病例讨论为主体,讲座、科研训练等为补充。学生边当“医生”边学习,由理论到实践或由实践到理论,充分利用临床条件,自主学习,接触社会,提高素质。
三、结语
总之,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医学生明白:医学是怎样产生的,医疗实践是怎样组织和发展的,在医疗实践活动中和日常的社会活动中对自然、对社会、对别人、对自己应该有什么态度。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什么是高尚,什么是卑劣,什么应该捍卫,什么应该摈弃,等等。总之,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可以使医学生了解世界,了解自己,了解人对社会的责任,了解医学对社会的责任,了解自己的医疗行为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对于培养真正合格的当代医生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郝希山.融人文精神于医学教育之中[J].医学与哲学.2003,24,(3).
[2]张金钟.医学教育的人文底蕴[J].医学教育,2003,(3).
社会医学概念范文6
A:慈铭集团靠体检打拼天下,历经10年发展,也达到了一定规模。但我总觉得缺点什么。除了体检,我提倡的,其实是更完善的健康管理。我也一直在摸索,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始终没有搭建起来,这也是我心中的一个缺憾。
而私人医生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它与公立医院医生的最大区别在于“未病先防”,提前预防,使人不受疾病威胁,或帮助已呈现亚健康状态的人保持和回复健康状态,避免进一步的健康受损。因此私人医生也被世界医学界公认为“健康的守门人”。
Q:那现在进入的原因是什么?
A:一般客户在体检之后,会呈现健康、亚健康、疾病三种状态。健康的客户有继续保持健康的需求,对于亚健康和疾病客户,他们有后续疾病治疗的需求。这10年来,我走遍全世界,去学习别的国家为健康人提供服务的健康管理模式。
4年前,慈铭·奥亚国际医疗会所开始奠基,我们自己设计会所面积、科室设置和硬件配置,并开始深入考虑怎样才能提供完善的体检后续服务。针对客户的这种不同需求,我们推出了私人医生服务,一方面向客户提供健康管家式服务,全方位跟踪服务客户及其家人健康状况,解决健康维护和亚健康问题;另一方面,还要做健康的人。当客户患有疾病的时候,我们就是他的健康人,安排国际和国内最适合客户的医院和医生治疗,打通医疗绿色通道,帮客户解决疾病问题。
Q:你认为,中国市场的私人医生时代是否真的已经来临?
A:其实,私人医生在国外很常见,但是在中国还没有大范围出现,这是因为我们的教育体系培养不出来私人医生,私人医生是全科的,而目前中国的医学院是培养专科人才,只有在全科医学理论出现以后,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指导的全科医生(亦称私人医生、家庭医生),才能在普通民众中开展以家庭为单位、维护与促进个人整体健康的私人健康管理服务。而我们虽然对疾病的治疗可以做到极致,但是对健康维护和亚健康问题,还没有像私人医生这样的体系去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