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发展现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媒体发展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媒体发展现状

网络媒体发展现状范文1

【关键词】网络高等教育;网络教育:网络教学;网络课程;年度调查;MOOCs

引言

自2002年以来,在Sloan联盟的持续资助下,Babson调研机构针对美国网络高等教育的发展先后开展了十次调查。在2013年1月的调查报告中,Babson对全美2800多所高等教育学位授予机构的教学主管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与历年数据进行对比,介绍了近十年来美国网络高等教育发展及课程变革的特点和趋势。

一 2002-2012第十次年报的主要内容

1 对MOOCS(网络公开课程)的态度

本次报告首次调查了高校对MOOCs的规划情况和认识态度,主要数据如表1所示。

(1)大多数高校对MOOCs的规划尚未明确方案。仅有2.6%的院校己提供了MOOCs,另有9.4%的院校已制定计划提供MOOCs。其中研究型大学和规模较大的院校对MOOCs的建设较为积极,而私立或盈利性院校多处于正在规划阶段;此外,大多高校表示希望和其他院校共同建设MOOCs。

(2)大多数院校对MOOCs的看法持谨慎态度。27.8%的院校认同MOOCs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网络教育方式。超过50%的院校认为MOOCs对高校而言非常重要,有助于其正确认识网络课程及其在规模和灵活性方面的优势。但55,2%的院校担心MOOC颁发的证书会导致高等教育学位的混乱。

2 网络教育作为长期的发展战略

网络教育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己将其列为自身长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如图1所示,在2002年仅有48.8%的院校认为网络教育对其长期发展战略非常重要,在2012年持有这种观点的院校比例已到69.1%,创下历年报告的新高;而认为网络教育对其发展战略不重要的院校比例则下降到了11.2%的最低点。

此外,本次调查还要求各高校的教学主管自我评估其拓展网络教学服务和利用网络技术开发创新课程的能力。结果表明,约1/3的高校认为自身能力处于所有院校的平均水平以上。其中,招生规模较大的院校对自身能力显得更为自信;两年制学院认为其自身拓展网络教学服务的能力更强,而博士/研究型大学则认为他们更善于开发创新课程。

3 网络课程规模和注册学生数量

在十年的发展历程中,美国许多高校已逐渐从仅能提供零散的网络课程发展到能提供系统而完整的网络教育项目,从而使网络课程的数量急剧增加,并为大规模招收网络学生提供了可能。调查显示,2002年提供网络课程的院校比例为71.7%,其中能够提供完整网络教育项目的院校仅占34.5%;而在2012年提供网络课程的院校达到86.5%,其中能够提供完整网络教育项目的院校上升到62.4%。

此外,历年网络课程注册人数的增长率也一直高于高校注册学生总数的增长率。虽有研究预测美国网络高等教育将于2010年进入高原期,然而图2的统计数据表明,网络课程注册人数仍在不断增长。值得一提的是,2011学年高校学生注册总数出现了负增长,但网络课程注册人数仍比上年增加了57万人,年度增长率达9.3%:网络课程注册总人数达671万,占高校注册学生总数的32%,创下了历史新高。

4 网络教学效果和教师接受程度

在近十年网络学生注册人数持续增长的背景下,教学主管们对网络教学效果的认同态度也在逐渐增强,如图3所示。其中,2003年有57.2%的教学主管认为网络教学与面授教学的效果相当或更好,2012年这一比例上升到77%;认为网络教学效果较差的教学主管的比例则从2003年的42.8%下降到2012年的23%。与尚未提供网络课程的院校相比,已提供网络课程的院校教学主管对网络教学质量持更加肯定的态度。

需要注意的是,在过去十年虽然各个高校的网络教育项目和网络课程越来越多,但高校的教学主管仍然对本校教师是否接受了网络教育表示担心。图4的统计结果显示,仅有1/3的教学主管认为本校教师承认网络教育的价值和合理性,而超过I/2的教学主管则持不确定的中立态度。即使在那些提供了完整网络教育项目的学校,也只有约40%的教学主管对此持乐观态度。此外,教师对网络教育的接受度也被视为影响网络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意这一观点的教学主管比例从2007年的61.1%上升到2012年的66.8%。

5 阻碍网络学习广泛应用的因素

往年调查结果表明,许多高校认为教师们对网络教育的接受度不高,网络教学需要教师们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例如,2005年有35%的院校认为网络教学需要花费比面授教学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2012年的调查结果中这一比例上升到44.6%。除了私立非盈利院校以外,公立院校和私立非盈利院校持有这种观点的比例均呈现上升态势。

此外,网络教育发展还与学生自律以及雇主态度密切相关。调查显示,网络学生缺乏自律、学生容易流失、雇主的认可度不高也被列为阻碍网络学习广泛应用的主要因素。2007年的调查中80%的院校认为网络学习需要更加自律的学生,56.1%的院校认为学生流失率是个重要问题,39.5%的院校认为网络学位缺乏雇主认可也是一个障碍;在2012年的调查中,以上三项的比例分别上升到88%、73.5%和42.8%。

二 美国网络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1 网络教学认可度与接受度的矛盾

关于网络教学的认可度,在美国政府和院校层面早已不是问题。自上个世纪末美国政府和各州高校陆续试验了多个网络教育研究项目,不少学者对网络和面授两种教学方式也展开了对比研究,研究结论总体上支持“网络教学和面授教学的质量相当”。此外,美国教育部对1000多项有关网络学习实证研究的元分析结果也表明,“总体上网络学习比面授学习的效果稍好一点,但差异并不显著”。这些研究结论与上文中的十年发展报告的调查结果是基本一致的。

然而,不少高校教师和学生对网络教学却一直存在疑虑。笔者在赴美访问交流期间发现,一些高校虽已开设了较多的网络课程和网络教育项目,但许多教师和学生对网络教学持谨慎态度。这些师生承认网络教学存在某些优势,但仍担心网络教学因缺乏学生自律和师生实时交互而影响学习质量。不少受访对象表示,与纯网络课程(Full Online Course)相比,混合式课程更容易受到师生的欢迎。2007年的全美混合式教育调查报告也表明,尤其在一些以本科教学为主的院校,提供混合式课程的比例较纯网络课程的比例更高。

2 网络教育项目成本和质量控制难题

目前美国针对网络教育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认证体系,主要包括区域性、国家性和专业性认证机构。很多研究机构或大学也自行编制了网络课程或教学质量评估标准,如Sloan联盟的Qualicy Framework、Maryland Online公司的QM RubricStandards、宾州州立大学的COTS以及伊利诺大学的QOCI Rubric等。网络课程认证机构和评估标准的多样化固然有其灵活性优势,但也容易导致评估机构权威性和标准一致性的问题。由于一些认证机构本身就是由盈利性的网络学院或公司组建或支持的,因此难免存在自我认证之嫌。

此外,网络教育机构还需要在成本效益和服务质量之间寻求生机。在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上,因对成本效益问题盲目乐观而失败的网络教育项目不在少数。Smith和Rovai等人分别对高校网络项目成本质量进行的调研分析结果表明,很多盈利性网络教育机构为了减少教学成本,采取聘请兼职教师或降低服务标准的做法,与普通高校网络招生机构展开激烈竞争。而普通高校网络课程的服务对象除了非在校学生,还包括不少全日制在校生,其在教学质量和学费方面都要与面授课程做到一致,因此需要投入更多的运营资金和人力成本。特别是在近年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一些依靠贷款完成学业的网络学员因无法找到合适工作导致还贷违约率上升,也影响到很多院校网络项目和课程的可持续运营,从而使其成本效益的控制问题更加严峻和突出。

3 网络课程辍学率和网络学历认可问题

自2007年的调查报告开始,网络课程的学生辍学率被视为影响网络教育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Simpson的研究表明,辍学率高是很多远程教育机构都共同面对的问题。与常规院校的网络课程相比,独立远程教育机构的网络学员辍学率尤为严重。如英国开放大学(OUUK)的学生毕业率仅22%,而美国远程教育学员的辍学率高达70%,其中美国凤凰城大学的学生毕业率仅为50%。对此,一些学者认为这与入学门槛过低导致招收过多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有关。因此应寻求各种干预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在网络课程中的学习体验,防止学生因学习动力丧失而以各种理由放弃学习。教育研究者也尝试对辍学问题进行综合归因研究,但仍难以找到有效方法对该问题加以根本遏制。

此外,网络学历能否得到社会大众特别是用人单位的认可,会影响网络教育的自身发展和社会服务功能。在近五年的调查报告中,超过40%的被调查对象均表达了这一忧虑。一项针对2001—2007年间用人单位对网络学位看法的文献综述研究发现,用人单位对网络学位存在偏见,对其看法总体上是负面的。虽然美国教育主管部门对网络教育逐步取消了一些限制并积极出台鼓励措施,然而仍有不少人士担心此举容易导致大量文凭工厂的出现。可以预见,有关网络教育学历的这种质疑和争论仍将持续一段较长的时间。

三 美国网络高等教育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1 开放高校网络学分认可制度,提供多样化课程

美国网络教育近十年得以迅猛发展,除了大量私立盈利性网络教育机构的贡献以外,还与普通高校开放在校全日制学生注册网络课程的举措密切相关。事实上,近年来美国普通高校的网络教育事业蒸蒸日上。很多高校通过网络课程不仅为不同校区的在校学生上课提供了便利,还借此招收到更多的潜在学生,另外还为许多高中生提供网络预修大学课程。鉴于近年来我国高校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以及精品资源共享课等项目的不断推进,面向在校大学生开放网络课程及其学分认可,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应不存在太大问题。对于普通高校而言,适时为在校学生推出网络课程,有助于教学模式多元化,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教学场地不足、班级规模过大、优质资源共享等问题。不同高校的教务部门通过建立网络学分互认机制,也利于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整体发展。

2 加强网络教育质量认证监控,降低学员流失率

网络教育的质量和辍学率问题一直是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各国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和学者都在试图建立一套科学权威的认证体系,以便对网络教育机构进行资质认证和质量监督。然而,目前在网络高等教育市场出现的少数教学机构任意降低教学标准、恶意争抢生源甚至沦为文凭工厂等现象时有发生,从而招致教育主管部门的严厉处罚和社会大众的强烈关注,这些问题已严重影响了网络高等教育的社会声誉。有鉴于此,我国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建立网络教育资格认证和质量监控体系,确保网络教育活动的有序和健康开展。针对网络教育机构的学员流失问题,应加强和国际研究机构的交流和合作,积极探讨有效途径以提高学员保有率,在不降低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为网络学员提供完善的服务和支持。

3 推广高教质量工程成果应用,借鉴OER和MOOCs

我国教育主管部门近十多年采取了多项措施以提升高校教学质量和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很多高校己建成国家、省市、学校等多级精品课程和数字资源体系,然而这些课程和资源目前尚未得到有效共享和应用,其受益面非常有限。相比之下,欧美近年来积极推动OER和MOOCs运动,不仅吸引了众多知名高校和社会机构的参与,而且充分借助互联网络对本国甚至世界大众形成了积极的示范和影响。成功营造了全民参与高等教育的良好氛围。针对OER和MOOCs取得的巨大成功和社会影响力,我国高教部门应及时采取措施并主动应对,在借鉴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面向大众积极开放和共享我国高等教育的优质资源,并借助OER和MOOCs掀起的全民学习热潮,推动我国网络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四 结束语

网络媒体发展现状范文2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媒体;现状;展望

目前,随着新的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融入,广播电视新媒体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带动新媒体技术的升级与更新,逐渐实现媒介的数字化、现代化、多样化。在这个过程中,新的媒介形态产生了,传统的媒介形式得到了完善,使得广播电视行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一、县级电视广播新媒体的现状

县级广播电视是党和人民的“喉舌”,作为基础新闻舆论监督部门,其所处的生存危机在绝大多数员工的意识当中没有被觉察。县级台与中央、省级台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在资源、专业人才、环境等各方面均比较匾乏。目前县级广播电视发展的最大的瓶颈与往年市场经济的多变、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对县级广播电视出台的政策有关,同时,传统观念严重影响了县级广播电视的发展。县级广播电视事业是信息产业的组成部分,与数十年的传统观念进行斗争。而广播电视的上层产业进行着火热的改革,按照中央相关文化体制进行创新。县级广播电视工作人员随着年复一年的工作,大多安于现状,工作热情与创新才情早已消磨殆尽,导致了县级广播电视错失了大好形势与发展良机,县级广播电视面临着收入少,设备严重老化,科技含量低的危机。

县级广播在初级阶段,在受众心理的驱使下,本地新闻容易在地市级电视新闻媒体下进行聚焦。也就是说,县级广播电视的新闻受众多是因为新闻的接近性。虽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社会经济与受众资讯需求成正比,但是,广泛的省级媒体新闻已经逐渐取代了县级广播电视新闻。一方面,狭窄的节目题材导致地方新闻在受众的心目中缺失了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县级广播电视受到了很大限制,关注的节目素材只能局限于当地范围内,远远比不上中央台和省会广播电视的深远而又广泛的视野。因此,新闻题材供观众选择相对较少。

二、手机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发展现状

随着4G网络时代的来临,手机广播电视媒体迅猛发展,受到广大用户的喜爱。其中,手机广播电视媒体的现状是指手机广播电视媒体面临严峻挑战,手机广播电视媒体缺乏强劲的发展势头。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手机广播电视发展比较迅速,然而,手机广播电视未能够广泛地普及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展过程中遭遇众多的问题。手机广播电视存在内容匮乏与同质化等问题,行业技术标准与国家的技术标准相互存在,盈利的模式相对来说过于单一,主要需要依靠用户的订制费用与数据流量等接收使用费用,从而获得利润,阻碍着手机广播电视的发展。

三、网络广播电视新媒体的现状

随着网络的优势显现,网络视频形势的发展良好。网络视频是指以网络为传播媒介、以网络视频服务商提供的视频资源为内容以在线直播或点播的形式,供人们观阅的声像文件。2009年至今,国家网络电视台推出自己的视频频道,形式新颖,管理科学,技术先进,这给优酷和土豆造成了挑战,双方在资本和版权方面博弈,使得我国的在线视频行业的规模扩大,形势良好。但是,我国的网络视频行业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首先,版权不明,内容重复雷同,尤其是跟风创作现象严重,自主创新不足,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给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其次,不良视频充斥网络,难以管理。这些不良视频由于传播速度较快、范围较广、影响较大,所以对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再次,视频画质有待进步。由于网络技术尚未完全成熟,各地的网络传输环境不一,所以,受众在观看视频的时候常常会遇到传输慢、视频模糊的问题。最后,商业盈利模式还不完善。由于经营模式还不够完善,盈利方式也比较单一,所以很多视频网站长期入不敷出,处于亏损状态。

四、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展望

(一)共享内容资源

媒介融合应实现资源的共享,由于内容资源不仅是受众接收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原因,更是新媒体间进行竞争的核心资源。在实现资源的共享之后,将不存在各种类型的媒介的垄断优势,新颖的、科学的内容将会成为各种竞争中的关键要素。网络媒体一方面凭借自身的速度与时间自由等优势获得众人的青睐,另一方面,网络媒体依靠丰富多样的资源与更新速度快等优势获得市场。因此,网络广播电视新媒体则应与传统媒体与业余媒体的制作人进行合作,与此同时,赋予普通用户上传资源的权利,从而获得更多的合法素材与内容。

(二)渠道与终端融合

目前,广播电视的业务主要有高清电视、付费电视、有线电视、卫星电视等。多媒体的业务主要有网络视频、手机电视等。在未来,这些业务将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实现更深层次的交融。渠道交融的最常见方式就是三网融合,即广播电视网、互联网、通信网的融合。三个网络经过改造,使得某些技术和业务趋于一致,在此基础上,三方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进行全方位的合作。在实际操作中,就是将手机、电视和电脑融合为一体,彼此之间的壁垒不再明显,各种信息、通讯等可以共享共用等。三网融合的发展有利于国家“宽带战略”的推进。在中央关于推进三网融合的重点工作中,包括加强网络建设改造以及推动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手机电视、数字电视宽带上网等业务的应用等内容。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各种形态的新媒体在发展过程中都面临各种因素的限制,导致新媒体运行中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利用目前所拥有的技术水平已然不能满足新媒体的发展,应该科学的认识新媒体的发展现状,采取有效措施优化广播电视新媒体,推动广播电视新媒体行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秦芹.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传播与版权,2015.

[2]刘航航.刍议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J].通讯世界,2016.

[3]张晓明.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发展与趋势探析[J].科技传播,2013.

网络媒体发展现状范文3

[关键词]传统媒体 新媒体 融合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3-0150-01

2013年对我国新闻传播也提出建立“现代传播体系”。该体系的主要特点就是新旧媒体的融合。新媒体正处于发展的最佳时期,传统媒体若是没有走出创新的道路,必然要被新媒体挤出媒体市场,怎样才能走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的路径,我们根据当下的媒体发展环境、应对措施和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 媒体的发展环境

1.媒体的现状

网络时代对于媒体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媒体由于网络的冲击,发生巨大的变革,由于新媒体的参与,媒体的格局发生变化,呈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彼此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面临新媒体如此猛烈的发展趋势,传统媒体产生生存危机,其要以新思想、新观念,走出具有自己特色的融合发展的新道路,任何应对措施都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思想和舆论导向。

2. 融合的必然性

网络媒体可以凭借自身的优势消除各个媒体、国家、产业、之间的界限,实现媒体的大融合,其受众群包括所有的群众,并且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成本低廉,门槛低,可重复性,可搜索,传播范围广、打破空间限制的优势。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取适合自己的信息接收,而传统媒体具有一定的被动接收性,同时用户的参与度也不断加深。网络媒体还可以根据特殊用户的需求,点对点的实施专项。

传统媒体由于多年发展,其权威性和丰富的资源决定其并不会快速消亡,新媒体却正处于最佳的发展期,两者的融合使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媒体利用网络媒体的优势,扩大传播范围,开展媒体业务,打破媒体界限,与各个商业相互合作,丰富自身的传播渠道,这样促使传统媒体与时俱进,同时也是网络媒体内容主提供方,两者融合,互助互利,共同创建现代传播体系,促进我国媒体与国际媒体逐渐接轨。

二、融合道路的应对措施

1.观念的转变

网络媒体的发展逐渐改变媒体的发展模式,其具有信息的即时性和海量性,信息交流的平等互,充分体现受众的主观能动性。传统媒体必须深刻认识到媒体发展的变化,改变自身的单向传播的方式、适应受众的选择功能,建立双向传播的模式,注重信息传播的个性化和多样化。根据受众的需求,建立个性化、针对性的用户体验的网络媒体。

1.分析受众,找准市场定位

传统媒体面对新兴媒体的冲击,其如何扭转不利的局面。传统媒体的权威性深入受众的心理,往往来自于传统媒体的信息更加容易获取人们的共识,但是其灵活性远不如网络媒体。利用两者的优势,传统媒体可以建立具有自己特色的网络媒体。

电视网络建立并不仅仅是电视栏目的移植。首先是对媒体受众的分析,根据数据分析可知,网络媒体的受众大多数为年轻人,他们更加关注的是曝光率和粉丝数,而传统媒体的重点在于收视率和可视性,因此电视网络公布的视频应该针对年轻人关注的话题进行传播,才能真正融入网络媒体;其次是根据受众的不同,传统媒体应该对公布的信息进行调整,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过程中,传统媒体可以根据其公布的信息和视屏的浏览量和转发量来逐渐调整其公布的内容和风格,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

2.资源共享

无论是新兴媒体还是传统媒体,其吸引受众的亮点仍然是内容。现今我国媒体多样化的发展趋势,2003年我国首次成立中央数字电视传媒有限公司,其负责央视付费频道市场化的运营现今数字频道基本普及,还增加30多个境外频道,除了网络电视、还有手机电视等传播媒介,网络媒体将这些媒介集成在一起,丰富网络媒体的信息资源,为受众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信息服务。

3.增加受众的参与度

网络媒体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和伴随性,人们不仅仅可以通过网络媒体浏览信息,还可以通过投票、发表言论和搜索等途径参与信息传播。传统媒体可以利用新型媒体传播途径的多样性,采取不容方案进行传播,增大受众的点击率,以此同时传统媒体利用新兴媒体受众参与度高的特点,增加传播信息的互动因素,将受众作为传播媒介的一个重要成员。传统媒体也尽可能的利用网络媒体的传播优势,利用图片、视频、文字等充分体现自身丰富的资源,更好的与受众进行沟通交流。

三、未来媒体的发展趋势

根据媒体的发展现状和媒体融合的必然性可知,媒体的发展不仅仅是单个方面的突出就可以立足于媒体市场,未来媒体的发展必然呈现多元化、个性化、体验化的发展模式。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道路中,内容、网络、终端、技术、资本、人才和受众是决定其主流媒体地位的发展要素。七个要素的相互依赖、整合才能持续保持传统媒体的主流媒体的地位和舆论导向的权威性的不动摇。

传统媒体在未来几年的发展道路上主要建立三个内容:一是融合媒体的信息指挥中心;二是整合信息内容的汇聚平台和技术平台;三是建立信息汇聚平台、语音视频共享平台、电子商务和信息服务平台。

未来媒体的发展要遵循融合媒体的发展规律,以网络媒体为主体,遵循受众的意愿,建立用户体验的融合媒体,即抛弃传统媒体的专断独行,我播你看的传播模式,而建立面向用户、你爱我播、互动参与的传播模式,媒体和用户融为一体,在潜移默化中控制正确的舆论导向,而非实施传统媒体的霸权主义。

网络媒体、传统媒体的融合道路要以互联网为主体,顺应网络媒体的发展规律,正式网络媒体的积极作用,为融合道路建立良好的政治和市场环境的基础,并且重视市场机制的运作,两者在竞争、合作中互助互惠,共同进步,形成双赢的局面。

结语:综上所述,21世纪是信息大爆发的时代,网络已经渗入到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因此现代传播体系必然要正式网络媒体的积极作用,真正认识到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融合的必然性。传统媒体在融合道路上不断丰富传播形式,优化传播内容,顺应受众需求,逐渐将其融合到新媒体的网络环境中,顺应现代媒体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张立斌.传统广电媒体与网络新媒体的融合路径分析[J].科技传播.2010(14)

[2] 朱春阳、张亮宇、杨 海.当前我国传统媒体融合发展的问题、目标与路径[J].新闻爱好者.2014(10)

网络媒体发展现状范文4

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3

(2012)

购买建议

《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2版No.3)/新媒体蓝皮书》编著者尹韵公。作为国内唯一的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2)》全面盘点新媒体发展现状,分析新媒体大势。纵论新媒体之遒。当前新媒体发展进入一个极为特殊的成长阶段。一方面,新媒体在全面而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社会生活,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力量;另一方面,新媒体的“双刃剑”功效凸显,新媒体治理成为世界普遍难题。专家解读新媒体热点:网络对谣言是否真有自净化作用,微樽传播为何具有中国特色,社交媒体如何影响世界政治,全球新媒体发展动向,中国网络舆情的特征……新媒体在与现实社会的冲突和融合中成长。

通过对“网络购物第一站”——比购宝(Boogle.cn)收录的博库书城、淘宝网、京东商城、亚马逊、当当网、拍拍网、文轩网、中国互动出版网、99网上书城等众多含图书销售的网站,价格搜索显示,目前,亚马逊该书为最低价,推荐购买。

目录

BI 总报告

B.1 成长中的新媒体:虚拟和现实社会的冲突与融合

一 发展态势:新媒体成为推进中国社会成长的新力量

二 传播转型:虚拟和现实社会的冲突与融合

三 成长特征: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媒体生态

四 应对策略:中国特色的新媒体发展战略和治理之道

BⅡ 热点篇

B.2 网络对谣言的自净化作用研究

B.3 微博的发展态势、传播特征及治理策略

B.4 微博舆论形成与互动机制的实证研究

B.5 微博对新闻报道的影响

B.6 社会化媒体:网络时代的关键转折

B.7 世界政治中的社交媒体与数字行为主义

B.8 三网融合背景下建设中国广电网的宏观战略思考

B.9 2011年中国网络舆情指数年度报告

B.10 2011年中国社交网络舆情发展态势

B.1l 社会转型风险与网络舆论——对网络舆论发生机制的实证研究

B.12 中国网络舆情监测产业发展状况、问题与对策

B.13 全球新媒体的发展动向

B.14 中国新媒体产业园区发展报告

BⅢ 网络媒体篇

B.15 2011年的中国网络媒体与网络传播

B.16 中国主流媒体网站管理现状调查分析

B.17 “2012年两会”互联网专题报道效果分析

B.18 2011年新媒体视频发展报告

B.19 2011年中国网络游戏发展报告

B.20 2011年数字音乐发展报告

B.21 2011年中国网络广告发展报告

BⅣ 移动与电子媒体篇

B.22 新闻网站移动化发展报告

B.23 《前线手机报》:党刊的移动化传播探索

B.24 移动APF应用状况调查报告

B.25 2011年中国IPTV发展报告

B.26 20l年中国手机电视产业发展报告

B.27 20l年中国手机报发展概况

BV 借鉴篇

B.28 欧盟的数字化战略与新媒体发展

B.29 2011年中外电子书产业发展报告

网络媒体发展现状范文5

【关键词】社交网络媒体;宏观驱动力;微观驱动力

自从社交网络被引入中国后,迅速引发了中国社会诸多领域的新变化,最直接的效应是带来了网络运营商的新商机,媒介信息的新平台,媒体领域新技术的运用,受众媒介接触行为的变化等等;远远不止于此的是,它还与中国的社交文化息息相关。

社交网络媒体发展的宏观驱动力

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经济飞速发展的重要转型期,但在这一过程中,社会人际关系却面临着各种矛盾与问题。在越来越多的社会竞争压力下,中国传统社会建构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枢纽正在不断地弱化甚至消失,人们相互间越来越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相互间的联结枢纽也逐渐减弱甚至消解,所以人与人之间的疏远、冷漠开始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社会的发展虽然缩短了时空的距离,但也在无形中拉大了人们之间的心理距离,造成了生于技术爆炸时代的人们心灵上的孤独感。快节奏的现实社会生活,又限制了个人交际的时间和范围。在这样的人际关系缺口中,在重重的社会压力以及现实问题下,人们渴望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方式。在这样的驱动力之下,作为网络应用最广泛的人际关系聚集方式——社交网络媒体应运而生。人们内心强烈的与他人交流、沟通等互动的愿望,通过社交网络寻找倾诉对象,从而得以满足。我们通过社交网络,与好友分享感想,游戏互动,甚至可以当作“奴隶”买卖,在“调戏”中增进彼此的感情(开心网中的一个游戏应用)。而这一新兴的社交网络平台也恰恰符合了现代人对于人际交往的要求特征,即临时性、互益性、不完整性、短暂性和选择性[1]。在这里,我们无需考虑自身和对方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等现实生活中无法回避的因素,虚拟交往显得更加自然且实用。

文化多元的培育力。伴随着国门的打开和思想禁锢的逐渐解除,人们获得了相较以往更多的言论权利,这为中国社会宽松的话语空间创造了条件,公民社会也在这样的空间环境中进一步养成。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引起“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革,一个相对独立的中国式“公民社会”开始形成[2]3。“公民社会”作为现代工业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摆脱了传统农业文明中阶级的二元对立即平面化的生活方式,代之以一个多元的文化整体(政治多元化、经济多元化、需求多元化、观念多元化),使现代工业社会不仅保持了自身的稳定,而且充满着旺盛的生机和活力[2]81。多元文化整体是中国公民社会的重要表现,它既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源文化,也接纳了来自西方高度市场化社会的文化价值,并且在不断脱旧换新的过程中也催生了中西结合的过渡性文化。在这个文化多元环境中,正在发育和成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民社会,新的社会价值观和公民精神正在渗透中国社会,主要表现在三个价值取向:自由理念与秩序创新;契约精神与社会自治;权利本位与个体自主[2]64—69。这些变化也全部体现在中国网络环境中。而事实上,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民社会与互联网在我国基本是并行发展的。近几年来我国频繁发生的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网络媒体事件,都在表明一个成长中的“公共空间”正在催生和浮现。这个空间承载着多元的文化和理念,提供相对自由并充分的话语空间和平台,并在公众舆论的形成中,体现着公民交往中的平等、正义、参与、信任等“公民性”。所以,相对宽松的网络话语空间,催生的是更为自由和民主的文化氛围。人们在日渐频繁的网络互动中,参与社会公共话题的探讨,与媒体实现互动与传受身份的转变,实现公民的知悉权和话语权;也在网络提供的更为自由开放的私人交友空间中,实现更多休闲娱乐和实现个人价值的功能。

科技进步的拉动力。在经历了信息以前所未有的程度膨胀、传输、储存,即“信息爆炸”时代,通过门户网站对新闻信息的简单获取,通过搜索引擎对海量信息的狂热追逐之后,人们开始有了新的信息焦虑和困扰,信息过滤成了迫切需要,而以“人”为节点进行信息传递的社交网络媒体,使得人们开始期待其在应付互联网信息过载方面可以有所作为。Web1.0注重的是内容,Web2.0注重的是人和关系。社交网络媒体便是在这样一种技术革新的背景条件下,作为Web2.0的一种新兴应用而产生的。网络社交媒体在基于Web2.0技术的博客、播客、网络视听等后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形态上,支持受众逆向上传和互动反馈,从根本上改变了信息的传统传播流程。网络社交媒体动态性强,传播速度快,用户可以使用短信在手机和网络间传递消息,使得其不再依赖报纸或其网络版获得最新消息。再者,网络社交媒体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不仅仅是网站内容的消费者(受众),更是网络内容的制造者,个体成为信息制造、集散和发酵的中心。

科技对社交网络的推动力方面,除了最根本的互联网Web2.0的技术发展外,还离不开移动通信近几年的技术革新。近几年传统通信领域迅速涉足社交网络领域,电信运营商、通信设备制造商都纷纷开始与社交媒体进行合作。2008年,中国移动建设上线了互联网与手机双重平台开发的Web2.0模式SNS社区网站“139社区”。华为则推出了白领交友网站[3]……随着中国3G时代的来临,网络速度和声画技术的进一步突破,移动通信终端逐渐成为社交网络媒体的使用载体,进一步拓宽了社交网络媒体的使用范围,使得社交网络的运用更为方便和广泛。诸多社交网络媒体都可以通过移动媒体进行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微型上网终端等移动通信媒体,都已经实现了移动网络功能。因此,除了计算机之外,受众还可以非常方便地利用这些移动通信媒体实现移动伴随式的社交网络服务。其中,手机作为人际交往的最基本通信工具,从最早意义上其回避了大众传播的公开性和广泛性,但智能机却已明显开始走向为人们提供大众传播产品的道路,甚至比计算机终端更即时、快速和便捷。3G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将成为社交网络媒体发展的助推器。随着3G手机的普及,手机将成为互联网的重要终端;手机媒体成为网络媒体的延伸之后,社交网络服务也将得以全方位覆盖和运用。

社交网络媒体发展的微观支撑力

网络文化的深入人心。博客文化的开放性。“博客”(英文名为blog)是一种网络上的流水记录形式,20世纪90年代诞生于美国,2002年是中国博客的“元年”,其标志是“博客中国”的建立,著名的网络评论家王俊秀和方兴东共同撰文提出中文博客一词。博客文化最大的特色首先体现为它的开放性,这一点正好继承并发扬了互联网的开放本质,甚至将其推至一个全新的境界。博客用最简洁的语言可以表述为:源代码的开放——此亦是“博客革命的力量之源”,因为它给原有媒体传播格局带来了解构和颠覆性的冲击。在国内第一本全面介绍博客文化的书籍《博客》一书中,总结出人类历史文明的两大传播模式——“大教堂模式”和“集市模式”。所谓的“大教堂模式”即指文明的传播需要有一个中介,这个角色便由巫师、僧侣、诗人甚至软件工程师来承担;“集市模式”则指每一个自由个体对生命的顿悟和对世界的自我主张。美国学者马克·波斯特提出的“二媒时代”也同是此论调,第一媒介时代是由文化精英、知识分子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文化传播和;而第二媒介时代则是消灭了中心,散点的可逆的交流。博客作为内容、媒体、知识、思想的开放源代码出现,与传统意义上的内容提供商不同,博客的版权不是copyright,而是CC(carbon copy,中文译为:抄送)公共版权,意味着只要不用作商业用途,网络的内容可以被复制和自由延展,网络思想和外延都更加开阔[4]。

网络社区民主文化。网络社区(英文名为BBS),是源于电脑中介传播建构而成的虚拟空间,是一种社会集合体,它的发生来自于虚拟空间上有足够的人、足够的情感,与人际关系在网络上长期发展[5]。网络社区可以被看作是公共领域的一个典型体现。因为这个话语空间具有虚拟性、隐匿性、开放性、互动性、独立性、快捷性等特征[6]。网络的使用者即网民能够在这一虚拟空间里自由接受与自己立场一致的信息或排斥与自己立场相悖的信息,可以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意志和愿望,可以根据不同的兴趣、专业或关注对象而利用讨论的形式结成新的“群体”,新成员要想加入这一群体,也可以不受任何限制或身份检查,且出入自由。可见,网络使用者通过网络能更轻易地获得更多资讯,又能轻松加入讨论,这使得他们能够自由地行使政治社会权利,进而推动民主进程。网络社区自由开放的环境将从根本上改变一代人,尤其是年轻一代人的认知模式,即使他们没有接受系统的民主意识的教育,但“自由发表言论”就为民主化思维造就了温床。当这一代人成长起来并成为社会主流群体后,互联网对于社会民主化的作用自然而然会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

受众意识的自我提高。伴随着互联网以及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受众的自我意识也相继提高。在社交网站的传播过程中,受众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首先,受众与传播者的角色转化更加频繁。个体在传送信息时是传播者,而在接收信息时又在扮演受众的角色,而后受众又可以转化为传播者,传受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其次,受众具有更强的能动性。社交网站充分的开放性和互动性使受众在信息获取上更具有能动性,他们可通过自主选择“关注”其他用户来选择自己想要接收的信息,也可以通过随时自己的信息或者在公共空间与其他人进行讨论等方式来参与信息的传播与互动。可以说,社交网站充分激发了受众的能动性。

国外社交网络媒体的蓬勃兴起。社交网络的全球化应用趋势已经日趋明显。早在2009年,尼尔森公司的研究数据就已表明:社交网络已经超过电子邮件,成为全球第四大受欢迎的互联网服务[7]。从尼尔森所监测的国际社交网站使用情况来看,Facebook活跃用户早已突破6.2亿[8],且优势正进一步扩大,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社交网站,全球每月平均有三成互联网用户访问该网站。在中国,本土的SNS腾讯QQ占据绝对优势,其活跃用户早已突破2.5亿。[9]在社交网络媒体浪潮汹涌澎湃之时,我国社交网络媒体的发展也就不足为奇了。

参考文献:

[1]赵玲华,任英伟.公共关系中的人际关系[M].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9:22-23.

[2]袁祖社.社会理性的生成与培育——中国市民社会的价值理想与实践逻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3]王亮.SNS社交网络发展现状及趋势[J].现代电信科技,2009:6.

[4]张玲.博客文化的价值审视[D].东南大学硕士论文,2006:12.

[5]Howard Rheingold.The Virtual Community: 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M].London:MIT Press,1993.

[6]叶琛.网络社区,一个需要放在历史语境中进行解读的话题——对公共领域、网络社区及民主化传播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7]全球2/3网民“活”在网络社区[N].南方日报,2009-3-18.

[8]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国内SNS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前景[EB/OL].http://.

[9]搜狐IT.社交网站世界版图:欧洲成Facebook“殖民地”[EB/OL].http:///20090608/n264393575.shtml.

网络媒体发展现状范文6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 给力 追捧 传统媒体

2010年网络流行语层出不穷,有媒体评选出该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其中囊括了“给力”、“神马都是浮云”、“闹太套”以及“你懂的”等等。而笔者通过调查发现,这些以往只活跃于网上的流行语越来越受到传统媒体的“追捧”,传统主流媒体的关注以及对这种关注的争论放大了网络语言的影响力,也使网络流行语越来越“正统化”。

一、网络流行语及发展现状

网络流行语是一种特殊的网络语言。笔者认为网络流行语是发源于网络并在一定时期内流行起来的一种语言形式。它是由一定的文字、字母和符号组成,形成一定的意义。这种语言,对于不熟悉网络的人来说无法理解其意义,所以网络流行语也就成为网民们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由于其形式简短,传唱率极高,很容易形成一定的声势。

综观近年来的网络流行语,很大一部分都借用了调侃、幽默的表达方式,个性化和趣味性十足。从2004年的“做人要厚道”到2008年的“很黄很暴力”、“打酱油”再到最近的“羡慕嫉妒恨”等等。网络流行语每天都在以极快的速度增长着。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大众化,网络流行语的使用对象也从小众化变为大众化,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民众的情绪,反映了社会民众不同的心理状态。

二、网络流行语“给力”受到传统媒体的“追捧”

“给力”是2010年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的网络流行语。“给力”,音gěi lì,原本属于网络语言,最早出现于日本搞笑动漫《西游记:旅程的终点》的中文配音版,属于东北方言和日语的混合产物,意思类似于“牛”、“很棒”、“酷”,常作感叹词用。另外,在实际使用中也可加一个否定前缀,如“不给力”,表示某个事件或某个人带给自己一种很失望的感觉。

2010年,“给力”一词流行起来,在世界杯期间被网友广泛使用,“给力”“不给力”已经成为众多中国网民的口头禅。在网络上如此受欢迎的“给力”也在2010年11月10日发生了一件大事:“给力”登上了《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标题为《江苏给力“文化强省”》。

自此以后,“给力”一发不可收拾,各家报纸纷纷效仿刊登“给力体”新闻。笔者了解到的有:央行给力货币政策名义宽松实转紧缩 (《重庆晨报》11月12日);CPI创25月新高食品给力74% (《沈阳晚报》11月12日);抗通胀工资是否能“给力”?(《成都商报》11月12日))等。在2010年的年末,各卫视竞相上演跨年演唱会。湖南卫视是全国卫视频道中收视率最高的品牌,最受青少年观众的欢迎。其跨年演唱会就命名为“给力2011”跨年演唱会,并把请到的现场嘉宾分为“青春队”和“给力队”,让场外的观众发短信支持自己喜欢的队。湖南卫视跨年演唱会的收视率毫无疑问创各卫视同类节目之首。

在到来的2011年,湖南卫视推出全新的综艺节目《给力星期天》。该节目的主持人张翰、魏晨、朱梓骁化身“给力小子”,他们的形象帅气时尚,体现了青春张扬的个性,具有无限的活力,受到当下年轻的80、90后的追捧,节目也因此获得很高的收视率。而湖南卫视的传统节目《快乐大本营》也在2011年结合了“神马”和“给力”两个流行语,创造了一个新的节目形式――“神马都给力”,并将其请到的嘉宾分为“神马”队和“给力”队,进行PK。

三、传统媒介“追捧”网络流行词的原因

首先,传统媒介“追捧”网络流行词是媒介融合的一个趋势

媒介融合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最初人们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的集中在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而在当下,媒介融合呈现加快脚步前进的形式,主要体现在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融合。例如“两会”期间的报道就采用了各种媒介结合的方式。《人民日报》、人民网强国论坛、微博等的交互使用,将“两会”的方方面面报道得非常全面。这是一次媒介融合成功的案例。值得一提的是微博,它是加速媒介融合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在传统媒体大部分都开通了自己的微博,利用广大“脖友”的力量挖掘更加广泛的新闻,并交流媒体自身的优劣。媒介融合可以使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取长补短,互相督促。

笔者认为传统媒体“追捧”网络流行语也是媒介融合的一种表现。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风格与网络媒体较为不同,传统媒体尤其是其中的党报,以严肃、严谨著称。而现在网络流行词纷纷“上线”,甚至上了党报,这也是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报道形式的一种跨越。

其次,传统媒体“追捧”网络流行语是对舆论主导权的一种把握

网络舆论是网络空间里,人们的意见和态度的总和。网络媒体所强化关注的内容会同时使受众产生同方向的关注。随着网民的日益增多,互联网越来越成为网民意见观点的集散地。近观网上舆论,越来越呈现一边倒的境况,越发展越难以控制。甚至发展到后期对民众的现实生活都造成巨大的压力。所以传统媒体要担负起主动设置议程,吸引受众的“眼球”,积极引导受众思考,牢牢把握网上舆论主导权的责任。网络流行语是在网络上流行的语言,是网民们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具有很高的传唱率,是最能够体现网络舆论导向的一种方式。那传统媒体应该如何进行巧妙设置,吸引受众“眼球”?笔者认为传统媒体对网络流行词的“追捧”正是对网络媒体的重视的一种表现,是一种掌控网络舆论的手段。

最后,传统媒体“追捧”网络流行语,可以借力给力,实现双赢

以湖南卫视为例,该电视品牌的定位就是年轻时尚。所以它不断使用时下最受年轻人欢迎的网络流行语,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增加其品牌栏目的吸引力。事实证明,它也确实达到了它所想要的效果,收视率就是最好的证明。与此同时,网络流行语也得到了更大范围的传播,实现了双赢。

但笔者认为传统媒体不能盲目地追随网络流行词,跟着网络舆论走。有些网络流行语极其低俗,传统媒体在选择中要有自己的“主见”,把有利于国家,有利于民众思想发展的词汇挖掘出来,进行传播,提高其传唱率。如果传统媒体不加选择,肆意地“追捧”,就会导致自身品牌的低俗化,从而失去民众对传统媒体那份权威的尊重。这就要求传统媒体在引导网络舆论时要把握主动权,把握好度,不能迷失了方向,一味地追随流行,最终只能被网络媒体牵着鼻子走。■

参考文献

①李贞芳、古涵、杨孟丹 ,《网络媒体的舆论功能研究》,《国际新闻界》,2008(10)

②夏雅凤,《网络流行语兴盛现象的传播学分析》,《中国科技博览》,2010(19)

③王漱蔚,《媒介融合:传媒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代传播》,2009(2)

④刘相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如何实现共赢》,《社会科学论坛》,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