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乡一体化融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乡一体化融合范文1
关键词:项目化一体化课堂教学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一、引言
对于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活动来说,随着建筑工程量不断增加,其应用要求日益提升,因此无论是课程性质,还是教学目标,都需要体系化完善。因此,想要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就需要对教学素材进行体系化应用,通过优化教学方法,丰富教学资源,从而体系化解决当前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项目化和一体化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无疑是当前整个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点。
二、当前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开展过程中,其通常使用的是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而这与整个概预算课程教学活动中使用的方法与内涵并不一致,其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和不足。首先,整个教学活动与实践应用之间缺乏体系化融入,学生缺乏应用的应用能力。目前在工程概預算课程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整个教学体系中,对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之间的时间分配、重点分配之间,缺乏体系化的安排,由于未能充足安排学生参与到实践教学中,以至于学生并没有形成体系化的实践应用能力。工程概预算作为一项实践应用极强的课程,想要达到理想教学效果,就必须注重培养其形成必要的实践应用能力。其次,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中,其使用的教学素材相对滞后,与实际应用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目前在工程概预算工作开展过程中,无论是其预算编制,还是工程量清单计价,都与教学活动中所讲述的内容相脱节。这就使得很多学生自身学习的内容无法满足具体应用需要。而当前在概预算课程考核机制上,也缺乏对学生具体能力的考核,其考核体系不够完善,同时也未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最后,对于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来说,其最大的问题和不足,还是其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的局限性,目前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很多教学活动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无论是教学过程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度,还是其对当前工程概预算编制方法的应用状况都缺乏体系化融入,因此其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三、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改革的客观要求
结合当前工程建设需求量不断加大这一客观形势,我们在开展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活动改革时,应该做到:首先,要注重整个教学活动中,实践元素的体系化融入,无论是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还是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对与实践教学内容的有效补充,都必须充分予以融入。通过着重完善实践元素,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进而实现整个概预算课程教学改革目标。其次,在进行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改革活动时,想要起到理想效果,必须对当前整个教学活动中使用的教学方法予以补充和调整。目前在开展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活动时,其教学与学生学习,教学与实际应用之间存在较大脱节,同时也成为制约学生应用能力的重要原因,因此想要实现理想教学效果,就必须从教学元素丰富,教学方法改革入手,通过实施项目法和一体化课堂教学法,从而实现理想培养目标。最后,在开展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改革时,必须尽可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不仅有效培养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要让学生理解和认知工程概预算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从当前工程概预算工作开展状况看,想要实现理想教学改革目标,就必须尽可能让学生理解到该课程的内涵与核心。
四、以项目化和一体化课堂教学为融入点的课程教学改革思路概述
完善课程教学改革,要在结合理想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元素,引入适合学生学习,满足教学要求的课程教学思路。因此,在这一背景下,将项目化和一体化课堂教学思路融入到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体系中,势必能够实现其理想教学效果。事实上,项目化课堂教学是一种引导性教学方法,其在实施过程中,尤为强调培养学生的具体实践应用能力。在该教学方法应用过程中,其主要由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完整项目。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首先要将全班分为若干小组,然后老师依据学生状况和具体能力,选择具有适当工程量的项目供学生学习。当教学内容讲解在二分之一左右时,为各个小组分配某一项目图纸,然后引导学生开始看图,计算,并为学生讲解其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进而让学生先使用手工的方式计算具体的工程量,然后将学生计算结果与专业公司计算结果进行对比,从而检查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客观的讲,该教学方法的应用不仅是对整个教学活动的创新与完善,同时也是从实践应用角度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形成有效学习。可以说,实施项目化课堂教学法,以引导的方式,培养学生掌握工程概预算课程中各项细节的客观要求。此外,从当前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活动的具体开展状况看,课堂教学与实践应用之间存在较大脱节,尤其是课堂教学的内容与实际应用需要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必须积极完善教学元素,创新教学方法,通过积极构建一体化课堂教学模式,从而实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培养。客观的讲,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活动是一门实践应用色彩极为浓厚的教学活动,因此想要实现理想教学效果,不仅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完善教学内容,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力和应用水平。当前工程概预算活动实施过程中,其使用的计价模式是一种全新计价方式,而想要实现对该计价模式的体系化应用,需要工程造价人员数量掌握工程概预算知识,同时还要弄清计价规范的内容和评标细则。但是想要实现对该计价方式的有效应用,就必须丰富对工程概预算活动的了解和认知,同时也要结合当前市场化的客观需要,从而实现理想教学效果。
五、结语
随着当前建筑工程量不断增加,如今工程概预算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想要实现理想的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效果,就必须结合建筑工程开展过程中工程概预算工作的具体应用需要,实施教学改革。在整个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还要将企业的具体需求和整个市场的具体动态来制定课程教学内容和计划。而在体系化开展教学活动改革时,必须选择将项目化和一体化教学理念融入其中,从而实现理想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吴成群.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陕西建筑.2013(05):79-82.
[2]郭君华.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改革探讨[J]今日财富,2014,(01):191-193.
城乡一体化融合范文2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模式;经验教训;路径
作者简介:郭晓君(1956-),男,汉族,辽宁营口人,河北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文化与人的发展;
郝宗珍(1962-),女,汉族,山东莱西人,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教授,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与人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1.45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1-122-03
在国外的理论研究中,人们一般不用城乡一体化发展一词,出现较多的是“城乡融合”。明确阐述城乡融合思想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恩格斯最早提出了城乡融合的概念,他认为通过消除旧的分工,通过多种教育、工作转换,共享福利可以消除城乡差别,马克思也主张通过大工业的流动、城乡融合,使人得到全面发展。从经典作家到现代城市学家,都提出了许多好的理论观点,认为走城乡融合(即城乡一体化发展)发展道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尤其是经典作家特别注重人的发展和福祉。
一、不同的城乡发展模式
由于各个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人文、地理等环境具有特殊性,城乡发展的模式也不同,即使是同一国家,城乡发展的模式也有很大差别。
(一)国外的模式和经验教训
国外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模式很多,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深刻的教训。
1、国外模式。
国外城乡发展的模式多种多样,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拉美模式、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模式、前苏联模式和亚洲模式。①
拉美国家的土地实行“大庄园制”,这种所有制对土地分配不公平,弊端很多。因为农民没有地种、经济贫困、生活艰难,农民被迫流入城市。由于劳动力大量过剩,城市就业机会相对有限,从而造成了“城市过度饱和”,出现了城乡贫困并存,降低了人们的幸福指数。
美国政府采取的是先城市化,然后再向城郊过度的自由发展模式;法国采取“新城”建设和城乡环境一体化发展模式;德国则注重土地整理和乡村计划;英国注重“新镇建设”;瑞典加强“农民合作社”制度建设,都有自己的特色。
前苏联采取的是政府主导市场经济模式,由于社会制度的原因,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有所不同。前苏联在工业化早期强调计划、重视科技,优先发展重工业、注重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通过农业支持工业,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但后期因为缺乏正确的改革,最终导致了失败。
亚洲国家借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前苏联的经验和教训,选择了“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模式”。亚洲的农村改革许多是成功的,城市化进程也相当迅速。韩国持续开展了“新村运动”, 获得了成功,成了许多国家学习的样板。日本的“村镇综合建设示范工程”,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经验教训。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走过了艰难的路程,留下了许多经验和教训:一是工业化早期农村地权的剧烈变动。二是城市工业发展失控,吸引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城市出现人口膨胀,物价飞涨,污染和社会矛盾加剧。三是早期城市化给后人留下了许多隐患。整个资本主义国家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用了很长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尤其是在二战前),产生了一些灾难性的后果:就业长期需求不足,劳动力被剥削,劳动条件恶化,工人的生活水平下降,社会动荡不安。
工业革命早期,在英国和西欧国家,都出现了城市病:大城市人口畸形膨胀,污染严重,有的出现了雾霾天气。同时,工农分裂、城乡差别加剧、城乡对立严重,产生了一些灾难性的后果。结果使整个资本主义国家用了很久的时间来消化矛盾。此后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照搬前苏联后期的经验,把大量资金投放在城市,忽视农业和乡村发展,没有及时进行正确改革,导致城乡差别逐步扩大,乡村更加贫困和落后。
其成功经验是:政府通过反思,加强了对城市的治理:城市制度建设、城乡规划、环境污染治理、城市的社会保障、对农业的反哺、政府对农业农民的保护、消除贫困等,都得到了加强。其后,一些国家出现了蓝天白云,福利社会,这既是人们对城乡一体化发展认识的升华,又是城乡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结果,它缩小了城乡关系、缓和了阶级矛盾。
(二)国内的模式和经验教训
国外的城市化与我国不一样,是一种“逆城市化”,即城市中心产业向郊区转移,我国则相反,近20年主要是产业向中心城市、向市区转移。城乡一体化在我国已经有了20多年的实践,也有多种模式;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深刻的教训。
1、几种模式。
国内城乡一体化尚在形成中,各地做了许多探索,较典型的有两种:一是苏浙模式,其网络体系包括若干个中心城市、城市群、城市郊区、农村中心城镇。其实质是以现代社会结构代替城乡二元结构。二是京沪模式。它们追求一个中心城市、城市群落及其郊区的协调发展。②
北京的城乡一体化从1986年开始起步,主要是为了解决郊区发展滞后于中心城区发展的矛盾。但是,由于“多功能城市”的定位,造成了城市发展失控,形成了“摊大饼”状况,城区不断扩大,向乡村蔓延,吞噬了许多农村,城市病日益严重,治理成本很高。
上海的城乡一体化是在实践中提出来的,由于当时巨大的发展压力,中心城区不断向工业和郊区扩散,于是1984年上海市率先提出了“城乡通开”,“城乡一体”的概念。1986年1月按照分期推动的思路,他们将13个集镇作为建设的试点,及时总结了经验教训,“九五”期间,形成了初步体系,其实践在全国领先。
苏南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经过了艰苦的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前期,围绕耕作机械化、农艺科学化、经营规模化、富裕社会化、农民知识化,80年代中后期形成了的苏南模式。90年代以来提出了农田、工业、农民“三集中”。目前,它已经成为长三角的共同行动。到了本世纪,在统筹城乡的背景下又提出了一些新的战略。
浙江省2004年出台了《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纲要》,还制订了7个专项规划,包括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交通设施建设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就业与社会保障一体化、社会发展一体化、生态环境建设一体化等。这套规划是比较全面的,并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经验教训。
在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我国也积累了许多经验:一是多方面探索,南方和北方从本地的实际出发,大胆实践,出现了不同模式。二是生产力要素迅速向中心城市集中,提高了城市竞争力和辐射作用,带动了周边地区发展。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的崛起,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的提高,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三是注重城市教育、科技、卫生、医疗等公共事业的发展。四是加强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
同时,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也有一些教训:一是国家没有及时培养大批高层次的城乡管理人才,许多城市长期处于“外行管理”的状态,许多管理者缺乏基本的城乡管理理论素养,对城乡发展规律缺乏认识。二是缺乏顶层设计,缺乏科学的城乡发展规划。三是盲目扩大城市规模,造成城市病,同时忽视中小城市、城镇和农村建设,城乡二元结构日益突出,乡村贫困加重,城乡两级分化严重。四是投资、产业布局结构不合理,多数向东部、沿海倾斜,造成东中西部城乡发展不平衡。五是资源配置不合理,农村教育、科技、卫生、医疗、社保等公共事业发展缓慢,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居高不下。六是缺乏法治、人治现象严重,长官意志,许多城市一届领导一套思路,好的制度和规划缺乏执行的连续性。
二、选择正确的城乡发展道路
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了50%,这标志着我国已经从一个农业大国,进入了以城市社会为主的新时期。③
实现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选择国内20所重点高校与世界名校联合办学,实行后备干部国内外城市挂职锻炼的办法,加快培养数以万计的复合型城市管理人才;提高城市管理者的理论素养,改变城市由“外行管理”的状况,更好的按城乡发展规律办事,提高城乡管理水平,做到现代化、科学化。
2、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变人治为法治,为城乡一体化提供完善的法律、政策和制度保障。深化城市管理改革,建立科学的城市管理体系,搞好顶层设计,搞好城乡发展规划。
3、通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统筹推进城乡产业发展,把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农村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新格局。 要优化产业和资源配置,实施产业“下乡战略”,将大城市中心城区的产业转移到中小城市、城镇和农村,拉动其发展。
4、建立城乡均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严格界定各级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中的职责。中央政府侧重于制度安排,重要供给,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等;各级地方政府侧重于公共服务供给的执行,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量入为出,努力解决农村教育、保障、卫生、安全和公共基础设施等问题。④
5、坚持公平的原则,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第一,要遵循客观规律,充分考虑当地的资源禀赋,不能强制推行城乡一体化,要尊重城乡居民的选择权。第二,防止农村人口“平移”到城市。强化农民的主体地位,使农民能够合理分享城市化红利。尤其要防止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通过圈地剥夺农民的利益。对这种倾向,要全面加强监督,严肃查办。第三,根据农村资源禀赋,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特色加工业,实现产业集群。鼓励城市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进入农村,实现城乡资源双向流动。第四,要科学配置公共资源。要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导向,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制度对接,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6、积极探索城乡互动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各级政府要适应现代社会的巨大变化,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建立有效的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益保障等机制,提高社会管理质量;同时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以人为本、环境优良、设施完备、和谐文明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总之,发展阶段不同,人们对城乡一体化的理解不同,对策也不同。城市化已经来临,它必将成为推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巨大引擎。我国各地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必须有自己的特色,适合国情、省情、民情;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稳步推进,不能急于求成、一刀切。
注释:
① 熊艳、罗洁.国外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职业圈,2007,(06):9-10.
② 王景新.城乡一体化理论和实践的新趋势[J].中国改革论坛, 2006,(11).
③ 中国社科院.中国城市化水平超过50%[N].北京日报,2013-01-30.
④ 高尚全.新阶段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几个问题[A].第68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2009-12-5.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思.马克思恩格思选集(第27卷)[M].人民出版社,1972.
城乡一体化融合范文3
与此同时,中国乡村社会另一种景象呈现在人们眼前。一是小城镇建设焕发勃勃生机。崭新的建筑,宽阔的街道,繁华的市场,不断完善的公共设施等,带给人们一种现代性气息。二是乡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由于国家加大交通建设力度,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呈网状覆盖广大乡村,很多偏僻的乡村也修通了水泥道路。乡村用电条件也得到了改善,一些条件较好的地方还接上了自来水。三是农业经营方式出现新的变化。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开始涌现并显示生机,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发展势头较好,农业生产能力得到提高。
那么,即将呈现到人们面前的现代化新乡村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图景?可以预见,那将是一个工农融合、城乡融合、人与自然和谐的城乡一体化新型乡村社会。
第一,大力加强乡村基础设施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相对于过去,乡村供电、供水、道路交通设施大为改善;而相对于城市,广大乡村基础设施仍然薄弱,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滞后。这种城乡之间的“梯度差”,是阻碍城市资源进驻乡村的重要原因,是影响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因素。实现城乡一体化,基础条件是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二,加紧破除阻碍城乡融合的“制度篱栅”。现有土地制度和农业经营模式不利于农村土地资源与城市工商资本、人才资源、科技资源的对接融合和自由配置,阻碍城市资源进入乡村,制约城乡一体化发展,改革势在必行。现有户籍制度是阻碍城乡一体化又一道“制度篱栅”,是农民市民化的“拦路虎”。应当加快改革户籍制度,实行城市与乡村统一的居民户籍管理,消除市民与村民的区分,构建城乡一体化社会结构。
城乡一体化融合范文4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乌海 对策分析
一、城乡一体化内涵
城乡一体化是以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为目标,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条件下,城市与乡村实现有机结合,以城带乡、以乡补城,互为资源、互为市场、相互服务,空间上互为环境,生态上协调相融,在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达到协调发展,共同繁荣,是城乡关系发展的最高阶段。
城乡一体化过程中“三农”问题是关键。农民的问题涉及农民的素质问题(即怎样从全社会环境出发提高其素质)、工作问题(如何解决土地流转后农民的工作)、收入问题(如何刺激农民劳动,提高农民收入);农业问题即农业生产效益问题,如何使我国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满足自己后向市场销售的观念转向规模化生产看齐,向现代化农业看齐;农村问题即农村医疗、保险、教育、基础设施等的待遇享有问题。
矿区的城乡一体化有着不同于一般城市和地区的特点。由于矿区城市大多为资源型城市,随着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面临着资源枯竭因而经济社会发展陷入衰退的困境,以及由衰退引起的失业人口增多、地方财政困难、产业结构失衡、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因此,资源城市本身也面临着城市转型和经济转型的双重任务。在此基础上,矿区城市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需兼顾城市本身经济和产业转型的需要,使其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与城市转型的任务能够相互促进,相互融合。
二、乌海市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乌海市作为内蒙古西部新兴的工业城市,“因煤而建、因煤而兴”,矿产资源丰富,是典型的资源城市,总面积1754平方公里,人口50万。其中耕地面积8.5万亩;从事农业生产人口1.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3.6%,农业人口比重小,城市化率比较高。乌海市的城乡一体化工作开始于2002年的农业税费改革,2004年率先在全国地市中启动了城乡一体化改革。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城乡一体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存在着缺陷和不足。
乌海市自2005年采取了单一户籍制度,从户籍制度方面推进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由于城市是一个社会,要有合理的社会结构,保持一定的种植业是必要的;城市要有多种产业,产业单一是不完善的。在取消了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的情况下,保留一定的农业和农村人口作为副食品提供的基础,于是便产生了问题。户籍上,农民和市民不再分割,但是原来的农民继续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所享有的附着在户籍制度上的利益被无形地剥夺了,使得农民不再享有原有的惠农政策。而身份上虽已成为市民,但市民所享有的一系列保障制度,比如医保、低保、基础设施的服务却享受不到,造成一种城也不管,乡也不管的“双不管”结果。
其次,乌海市煤炭等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随着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面临着资源枯竭从而引起经济产业衰退的困境,并由此引起城市失业人口增加,地方财政困难,产业结构失衡、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
最后,乌海市在工矿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城市,具有典型的工矿城市特点。其小城镇又大多是在工矿居民点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在总体布局结构上没有统一规划、随意建设、布局分散、功能混杂、亦城亦矿,造成建设质量档次低,基础设施薄弱,生活环境条件差,不能有效地承担管理公共行政和公益事业的职能。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这些弊端日益显露。
三、推进乌海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一)建立城乡融合的社会保障制度
首先,要使市民享有的保障制度快速普及到农转非的市民身上,使身份上转变为市民的农民也拥有同样的制度保障。
其次,对于继续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市民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减少税收,实行农业补偿机制,促进农业从业人员的生产积极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的支持,城乡一体化建设也不是消除农业,仅发展工业建设,保有一定的农业生产,能更好地促进城市功能的完善。
再次,继续扩大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以城乡融合为立足点,以社会保险为核心,使得城乡居民能够平等地分享更多社会保障,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二)建立城乡融合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制度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要加大农村财政投入力度,将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纳入公共财政体系,使农民享有同城市市民同等的公共产品服务。调整农村财政投入结构,将现有财政资源重新配置到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并增加这些方面的投入,另外,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以便更有效地管理和使用公共财政资金。
(三)重视人才培养,注重就业创业机制的建立
扩大就业客观上要求从根本上改变民生,要发展劳动密集型经济,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要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功能齐全的劳动人才市场;加强劳动者技能,提供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整体技能素质并加强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通过收入分配政策的调整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另外,中央和地方也要提供相应的扶持政策并落实到位。
(四)乌海市的城乡一体化要以“大乌海、小三角”为视角
从规划角度来看,乌海市城乡一体化不能局限于其行政区域内。乌海地处蒙甘,呼包鄂经济周期中,要以“大乌海,小三角”为视角。城市的发展要有依托,城市规模和人口是动态的,但土地的规模一定,乌海的特殊性及其所处的地理位置要求把周边小三角的工业区吸引过来,吸引过来以后要靠农业来支持。另外,在产业转型和城市转型中不断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升级,提升城市的吸引力。
(五)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
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发展现代农业必不可少,这就要求增大对“三农”的财政投入力度,以改变农村基础设施等各项社会事业落后的状况;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拓展农业功能,以应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农业提出的新要求,推动城乡产业间的融合与互动;同时要有效利用好城市科技资源,更好地支撑现代农业的发展。另外也要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产业化不仅是农业直接生产的产业化,而且是从生产、加工、销售、消费一体及其全过程的产业化。因此,要注重农业在生产领域中的区域化合理布局、专业化科学生产、企业化高效管理,以形成规模化的生产体系。同时,要注重在流通领域形成农副产品的现代物流体系,以使农村生产的农副产品集成物流和商流,渗透到国内外的大市场;在加工领域形成农副产品的新型先进的加工业体系,使农业生产链条延伸到第二产业;在农业服务领域形成社会化的服务体系,为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提供社会化和市场化的服务,尤其是在优良品种引进、培育和“绿色农产品”的开发、加工等方面,要为农产品进入国内外大市场提供优质服务。
(六)农业的发展要以高产高效为目标
针对乌海的情况,把农业做精是方向,一方面可以发展精种农业,以设施园艺和观光休闲农业生产为途径,并开展农业观光旅游,这样可以安排设施产业工人,减少农村人口,解决一大部分土地流转后的农民的工作问题,提高农民收入,也可以把一部失业工人吸收过来,解决其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发展特色产业和高科技农业,乌海市的葡萄种植在全国小有名气,但其深加工产品仅是红葡萄酒,应该在其基础上开发新产品,例如可以利用葡萄籽的抗氧化作用开发护肤品,等等。
四、总结
乌海市在地级市中搞城乡一体化是比较早的,由于城市本身因矿而兴,先城后乡,工业基础好,经济实力强,居民收入水平高,农村人口只有总人口的6.6%,城镇化比率较高等特殊性被选为实行城乡一体化改革的试点之一,在自治区内更是唯一的试点。因此,要争取更多有利的政策支持以促进其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师云.城乡一体化建设路径选择[J].科技智囊,2009(3).
[2]韩俊.以制度创新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J].经济观察,2010(3).
[3]许传新.成都城乡一体化模式对西部大开发的借鉴意义[J].四
川行政学院学报,2007(3).
[4]莫晓莲.乌海市实施城乡一体化加强规划建设的对策建议[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3).
城乡一体化融合范文5
>> 探索城乡一体化新模式 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 浅析“大检修”体系下的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新模式 浅析城乡一体化建设模式 浅析一体化教学模式 南宁借、用、还一体化融资平台建设新模式 “社区、医院一体化”糖尿病管理新模式 构建情报分析能力的职教一体化创新模式 阅读写作一体化语文教学新模式 供电安全管理新模式在“城乡一体化”中的应用 应用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新模式 探索变电运维一体化培训新模式 探索台网融合一体化发展新模式 通信协作产品的“一体化”新模式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业旅游新模式研究 给排水课程群一体化教学新模式的探索 着力探索片区一体化发展新模式 探索中职一体化教学的新模式 中学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新模式探析 “教学与研发”一体化的校园纪念品新模式研究 产教结合一体化教学新模式的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6]王玲凤.城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9,29(11)
[7]志宏.发达国家的老年教育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2(9)
[8]刘红,张妍蕊.对我国民营养老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的探讨[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2)
[9]洪娜.浅析我国老年教育事业发展[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2.哲学社会科学专辑
城乡一体化融合范文6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2014年12月,在江苏调研时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农业还是“四化”同步发展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近年来,苏州紧紧抓住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的重大机遇,坚持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实践,初步形成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共同繁荣的喜人局面,走出了一条具有苏州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路。但从全局来看,在推进“两个率先”进程中,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相对滞后,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仍然较大,农村改革发展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在更高起点上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作为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领区、先行区,苏州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中外合作的成功典范,是中国发展速度最快、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开发区之一。开发建设22年来,园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园区开发建设所走过的历程,是我国推进改革开放和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成功缩影,也是苏州新型城镇化的成功探索。园区的城镇化发展既体现了苏州全市关于优化布局、集约集聚、富民惠民、生态建设、固本强基的共性要求,又统筹兼顾了区域所处的阶段、发展的形态以及赋予的内涵,分析园区城镇化发展的成就、经验、困难及对策,对苏州乃至全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1.园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
自1994年开发建设以来,园区坚持把城乡统筹发展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手段,坚持新型工业化、经济国际化、城市现代化互动并进的发展路径,实现了农村形态向城市形态、工业化初期向后工业化阶段的巨大跨越。尤其是近年来,园区紧紧抓住苏州城乡一体化改革试点的重大机遇,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顺利完成撤镇建街道并大力推进相关改革,城镇化发展迈入新阶段。回顾园区城镇化发展所取得的成就,集中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1.1实现了全域规划和功能一体化
园区在高水平推进中新合作区开发建设的同时,确立了“^镇一体”的发展理念,打破区镇、镇域的局限,将乡镇(街道)规划放在整个行政区域的大背景下,将周边乡镇(街道)规划定位为中新合作区的副中心,实行区与乡镇(街道)在城市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等方面无缝对接。在规划之初,园区就引进了新加坡等国际先进的城市规划设计理念,结合区域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描绘出国际化、现代化和园林化的新城区框架。
一方面,精心编制了区域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科学布局工业、商贸、居住等各项城市功能;另一方面,陆续制定和完善专业规划300多项,如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城市形态风貌规划、商业空间利用规划、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社区发展规划等,都做到了区内区外的一个标准;并形成了“执法从严”的规划管理制度。目前,园区街道基础设施与中新合作区实现全面对接,规划编制、建筑形态、空间布局、市政设施等实现区域一体,水、电、气、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实现区镇共享,镇区商业中心、工业区、住宅区等各项功能布局科学,城市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布局合理,纵横交错、区镇环通的主次干道网顺畅,兼具现代化、国际化、特色化的优美城市形态已经形成,动迁社区在建筑形态、立面色彩、空间布局、区内环境等方面达到城市社区标准。
1.2实现了农民与市民福利均等化
园区的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突出体现动迁农民的收入快速增长更为突出,农民与市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实现了动迁农民的市民化。其次,就业创业、教育、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文体娱乐等公共服务均等可及,覆盖面和质量持续提升,形成了优质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分享机制,实现了公共服务成果共享的局面。第三,农民与市民社会保障全面并轨。
1.3实现了产业和人才结构高端化
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综合实力雄厚,产业结构优化,主导产业日趋高端。第二,科技投入充足,创新载体丰富,高新产业表现抢眼。园区积极构筑宜居宜业生活圈,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内涵。金融商贸区、科教创新区、国际商务区、旅游度假区等重点板块加快建设,人气商气加速集聚,城市发展的宜居性舒适性不断提高。
1.4实现了城市发展生态化
园区从开发伊始就确立了“集约节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致力于追求“绿色GDP”,发展循环经济,狠抓节能减排,加强环境保护,争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示范区,在营造更加优良的生态环境的同时,努力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发展的和谐统一。
1.5实现了土地利用高效化
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是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难题。园区较好地处理了这一问题,在确保城市功能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实现了土地的集约化利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土地利用规划结构不断优化。二是土地投入强度和产出效益显著提高。
1.6实现了社会管理精细化
按照苏州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关于“三集中”“三置换”的要求和部署,园区着力推进农民居住地转移和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在2010年底园区农户一次拆迁基本完成,农民全部转化为城镇居民。居民动迁结束以后,园区已经形成了全域的社区治理形态。
2.园区城乡一体化发展面临的压力和挑战
经过22年的探索实践,园区的城镇化发展进入了崭新的阶段。对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提出的“以人为本、公平共享、统筹城乡、优化布局、集约高效、生态文明、绿色低碳、传承文化、彰显特色、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的新要求,以及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新形势和居民群众的新期待,园区的城镇化发展还面临着一些需要着力破除的制约因素与挑战。
2.1产业转型的压力
园区各街道土地资源的瓶颈制约不断加剧,目前已经基本没有可供连片开发的工业用地,以工业为主导的产业形态难以为继,特别是在近年来宏观经济环境持续严峻、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以工业为支撑的产业结构面临着增速放缓、后劲不足等困境。
2.2居民增收的压力
目前,园区各街道富民载体的产出效益和富民组织总体还不能满足动迁居民持续增收的需求,虽然富民载体总量体量不小,但受经济大环境、运营水平等因素影响,载体收益率增长有限,有的载体收益率甚至呈逐年递减的趋势,动迁居民财产性收益持续增收难度较大。
2.3社会管理的压力
当前,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行政权力下放、治理重心下移、利益诉求多样,公平诚信理念、民主参与意识日益增强。随着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加速发展,以及户籍制度改革、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园区常住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受诸多因素叠加影响而引发的社会养老、“救急难”、社区服务管理等深层次问题,将会更突出、更复杂,解决难度更大。
2.4公共服务的压力
近年来,园区各街道教育、医疗、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虽不断提高,但与中新合作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2.5资金投入的压力
为了加快区域一体化发展步伐,园区结合当前各街道城镇化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出了“八个一体化”的战略举措。根据园区有关部门的测算,2015~2019年,落实这一战略约需资金近300亿元。在地方融资政策不断收紧的情况下,资金压力着实不小。
3.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必须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升质量为关键,从区域实际出发,努力探索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理念:
3.1以人为本,民生优先
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主要任务,不断优化城市人口结构和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使全体居民共享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成果。
3.2 城乡一体,协调发展
要遵循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规律,更加科学地编制镇村布局规划,更加注重城乡协调发展,通过产城融合把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能级提升,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充分释放发展活力。
3.3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使市鲈谧试磁渲弥衅鹁龆ㄐ宰饔煤透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切实履行政府制定规划政策、提供公共服务和营造制度环境的重要职责,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形成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强大合力。
3.4生态宜居,和谐发展
要把生态宜居的理念全面融入到综合试点进程,促进城市高效集约发展,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行绿色发展、低碳发展,走集约、生态、宜居、高效的城乡可持续发展道路。
苏州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要把握五个重点:
第一,科学规划,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推进产城融合,建设江南特色美丽镇村
根据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根据江苏省新型城镇化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总体框架和未来发展趋势,加快推进城乡规划的有机融合,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加快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昆山、太仓、常熟、张家港4个副中心城市和一批小城镇为增长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乡空间布局。
第二,转型升级,优化城乡产业结构,集聚创新要素
苏州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要以市场化导向创新资源配置机制,积极培育科技和产业创新集群,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发展的现代化水平,建立具有战略竞争优势的产业体系。
第三,推进人的城镇化,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提高城乡居民素质
城镇化的关键核心在于人的城镇化。推进人的城镇化的基本任务是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和按常住人口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苏州不仅要推动本市户籍居民的社会融合,而且要推动非户籍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
第四,创新城乡社会治理,推进城乡法治建设
法治、民主是衡量城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要积极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需要,在提升规划层次、推进产城融合的同时,创新社会治理方式,为城乡社会和谐进步奠定基础。
第五,坚持绿色发展,优化生态空间保护
根据苏州生态环境现状,高标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严格保护生态空间,形成科学合理的国土开发格局;有效节约能源与资源,切实改善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牢固树立“大生态”理念,系统修复山、水、林、田、湖等各要素;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广泛调动全社会积极性,解决环保领域新问题,把苏州打造成为宜业、宜商、宜居、宜游、怡人的“人间天堂”。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镇化发展要体现新的水平、新的要求。要从大规模的土地扩张的土地城镇化真正向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转变,要更加注重城乡协调发展,要坚持从尊重历史、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尊重群众意愿出发,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动力,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努力开创城乡协调、城乡融合、城乡共生、城乡文明的良好格局,让广大城乡居民更公平地共享优质的公共服务、良好的自然生态和舒适的宜居环境,切实增强获得感、满意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