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食物链存在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食物链存在的意义范文1
1纳米材料的水生毒性研究进展
1.1纳米材料的水环境行为在纳米材料广泛应用的同时,其不可避免地会被释放到环境中(包括水体、空气和土壤),对生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水环境是最易受污染的系统之一,纳米材料可通过污废水,地表径流或大气沉降等最终归于河、湖和溪流中。纳米材料进入水环境后,可能会有以下几种行为:团聚、分散与沉降;随水流迁移扩散,同时与水体中其他污染物、天然颗粒物之间发生吸附/解吸、协同迁移等。水环境中纳米材料的团聚状态、稳定性和迁移能力等环境行为不仅受纳米材料的自身性质的影响,同时还受到水环境因素(如水体pH、离子强度、水体中所含有机质和表面活性剂等)的影响。
1.2纳米材料的水生毒理学研究进展纳米材料水生毒性研究常用的水生模式动物主要有鱼类和浮游动物。鱼类是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生物,科学研究中常作为模式生物来指示水生系统的变化。鱼摄取纳米材料的途径有多种。鱼除了通过常规的口、腮、皮肤摄取纳米材料外,还可以通过眼、嗅球和生殖泌尿孔等表面小孔和肠道内的胞吞作用摄入纳米材料。鱼类毒性研究中常用的指示终点有:胚胎发育情况(孵化时间、孵化率、畸形、幼鱼体长等)、死亡率、抗氧化基因的表达或酶的变化、病理学分析(如鳃丝水肿)和行为学观察等。污染物在食物链中进行传递时,常用生物放大系数(biomagnificationfactor,BMF)衡量生物放大效应,当BMF>1时,认为污染物在食物链上具有生物放大效应。Zhu等和Lewinski等建立大型蚤-斑马鱼二级食物链,纳米TiO2和CdSe/ZnS量子点沿此食物链传递的BMF值分别为0.009和0.04,说明纳米材料并未沿食物链发生生物放大效应。污染物沿食物链的传递过程中是否发生生物放大效应与污染物自身的理化性质密切相关。纳米材料可影响鱼胚胎的孵化率和孵化时间。研究发现,纳米ZnO能推迟斑马鱼卵的孵化,降低孵化率,使幼鱼产生心包囊肿等胚胎畸形。纳米材料还能使鱼产生行为学的变化和病理变化。研究发现,纳米TiO2和纳米Fe可使鱼的游动变迟缓,鳃丝发生水肿等。纳米材料的毒性与颗粒尺寸有关。Bar-llan等发现,随纳米银的颗粒变小,对斑马鱼的半致死率降低,毒性增强。而且发现纳米银可导致多种胚胎畸形。纳米材料还可以引起鱼的基因改变,酶的变化和抗氧化基因的表达。Choi等发现斑马鱼肝脏中DNA双链破裂以及标记物γ-H2AX及p-53得以表达,表明纳米Ag能诱导DNA的损伤;同时,与p-53相关的促凋亡基因Noxa、Bax、p-21受到纳米Ag的正调节,证明纳米Ag能引起氧化胁迫和细胞凋亡。多个研究发现,当鱼受到纳米材料(如TiO2、C60、纳米Fe)的氧化损伤时,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会降低,作为氧化副产物的丙二醛(MDA)的浓度反而会升高。
1.3纳米材料在水生食物链上传递的研究纳米材料生物安全性的研究已有大量报道,但大部分集中于对环境中单一生物的毒性效应,而关于食物链传递这一暴露途径的研究甚少。Bouldin等利用荧光技术首次报道了量子点可以沿食物链从月牙藻传递到网纹水蚤体内。Zhu等将蓄积纳米TiO2的大型蚤喂食斑马鱼,发现斑马鱼体内纳米TiO2的含量高于单独暴露于纳米TiO2水溶液的斑马鱼,说明食物链富集很可能成为高营养级生物摄取和富集纳米材料的重要途径。Tommy等研究了纳米聚苯乙烯沿三级水生食物链(绿藻-大型蚤-斑马鱼)传递后对斑马鱼的毒性作用,发现纳米聚苯乙烯从绿藻经大型蚤再传递到鱼体后对鱼的行为和脂类代谢产生很大影响。Pakrashi等[23]研究了纳米铝沿初级生产者小球藻-初级消费者网纹蚤的营养级传递,发现经过纳米铝暴露的小球藻产生了防御机制后,破坏了从浮游植物到浮游动物的能量流传递的敏感链接,这可能会导致生态系统中高营养级生物的营养不良。纳米材料经食物链传递后可在高营养级生物体内积累,并可穿透组织屏障在高营养级生物肝脏、肾脏、脾脏、肌肉、胃、肠道中蓄积。另外,纳米材料通过水生食物链的传递或富集作用,有可能导致食物链高端的水生生物产生毒性效应。这对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提出了新的挑战。但是,纳米材料的广泛应用好比一把双刃剑,既是挑战同时也是机遇。Daniel等发现经过纳米银喂食处理的摇蚊属幼虫经过简单的食物链,使得银纳米粒子可以通过饮食摄入被转移到其他鱼类和人类体内,这将为纳米药物疗法提供了一个好的路线。纳米材料在水环境中的浓度较低,C60在污水处理厂出水中的浓度仅为4ng/L,纳米二氧化钛在地表水中的浓度为21ng/L。经食物链的逐级传递或富集作用,纳米材料可能在高营养级生物体内长期蓄积产生显著的毒性效应。目前,利用食物链研究纳米材料在水生生态系统中传递的资料还非常有限,有关纳米材料生物富集的理论还很不完善,环境介质中其他的影响因素是否以及如何影响纳米材料的食物链传递更是空白,而这一问题对于揭示真实环境条件下纳米材料的生物有效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建立包括初级生产者和不同营养级层次消费者在内的食物链层面上的综合水生生物效应,系统地研究纳米材料沿食物链传递及产生的生物效应是非常必要的。
2表面活性剂的水生毒性研究进展
2.1表面活性剂在纳米材料领域中的应用由于纳米材料自身的粒径较小,范德华力和比表面能大,在布朗运动作用下容易聚集而沉降。但是一些表面活性剂能吸附在纳米材料上,产生静电斥力或体积斥力从而使纳米材料稳定悬浮。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对同一纳米材料的分散效果不同。冯莉等研究发现纳米Sb2O3被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处理后,其在云母层间生长均匀生长,形成的纳米Sb2O3分散性较好,粒度分布窄。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对纳米Sb2O3分散效果不好,用量不同,分散效果也有区别。随着对表面活性剂研究的深入,表面活性剂在纳米材料合成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表面活性剂或其他因素对纳米材料合成的影响机理尚须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2.2表面活性剂对水生生物的毒性表面活性剂对不同水生生物的毒性程度不同[29]。郑琰晶等[30]研究发现,按化学物质的毒性评价标准,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卤虫和蒙古裸腹蚤的毒性效应分别属于低毒性和中毒性等级。不同表面活性剂对同一水生生物的毒性程度也不同。张晶等[31]研究发现,SDBS对刺参幼参的毒性明显大于十二烷基磺酸钠(SDS)。陈清香等发现,对安氏伪镖水蚤而言,SDBS比SDS的毒性更强。不同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水生生物毒性也不同。申琼等[33]研究发现,表面活性剂对斜生栅藻的毒性从小到大为非离子(TX-100)、阴离子(LAS)、阳离子(CTAB)。孙翰昌等[34]研究发现,SDS对草鱼的48h和96hLC50分别为11.8mg/L和5.2mg/L,且对草鱼的血清、肾脏、鱼腮等组织有明显的毒性效应。表面活性剂的水生生物毒性与其化学结构有关,可归纳为以下三点:(1)疏水性越小,其水生生物毒性越低;(2)乙氧基化物中乙氧基越少,其水生生物毒性越高;(3)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相比,结构相似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因为疏水性下降而毒性较低。
3复合体系毒性研究
在实际的水环境中,污染通常较为复杂,污染物多具有伴生性和综合性。纳米材料吸附水体中的其他污染物后可改变污染物的生物富集量。张学治等研究发现,纳米TiO2存在的条件下,鲤鱼对镉离子的蓄积量提高了146%。另一方面,纳米TiO2和腐殖酸复合体系却降低了斑马鱼对镉离子的富集。一些纳米材料吸附污染物后,减小了污染物的自由溶解态浓度,可能增强或减弱污染物的毒性效应。例如,CdTe量子点存在的情况下,斑马鱼幼鱼对铜离子的富集量明显增加,斑马鱼胚胎孵化率降低,幼鱼成活率和畸形率增加[39];2mg/L的纳米TiO2对鲍鱼胚胎无毒性作用,但是与三丁基锡共存时,其毒性是三丁基锡单独作用时的20倍;纳米TiO2对镉离子的吸附作用减小了周围环境中镉离子的浓度,从而降低了金属镉对藻类的毒性。一些纳米材料吸附污染物后,减小了污染物的自由溶解态浓度,可能增强或减弱污染物的毒性效应。例如,CdTe量子点存在的情况下,斑马鱼幼鱼对铜离子的富集量明显增加,斑马鱼胚胎孵化率降低,幼鱼成活率和畸形率增加;2mg/L的纳米TiO2对鲍鱼胚胎无毒性作用,但是与三丁基锡共存时,其毒性是三丁基锡单独作用时的20倍;纳米TiO2对镉离子的吸附作用减小了周围环境中镉离子的浓度,从而降低了金属镉对藻类的毒性。工业上常用分散剂(如表面活性剂,高分子化合物等)来制备稳定的纳米材料悬浮液。市场分析表明,37%以上的纳米材料是以悬浮液形式应用于纳米产品中。因此,纳米材料不仅会以干态的粉体形式排入水环境,也会以表面活性剂等分散剂辅助的悬浮液形式进入水环境。故研究纳米材料与表面活性剂的复合毒性具有实际意义。
4小结与展望
食物链存在的意义范文2
内容摘要:资源匮乏、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桎梏,如何在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互利成为现代经济面临的首要问题。产业链组织经济模式充分发挥人的智能资源,能减缓资源消耗,实现生态环境与工业生产的和谐。本文由食物链和产业链引出生态产业链,从生态学结构角度阐述生态产业链的内涵及特点。
关键词:产业链组织 食物链 生态产业链
食物链的内涵
食物链描述了生态系统中营养物质和能量的传输网络,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1927年英国动物学家埃尔顿(Charles Sutherland Elton)首次提出食物链,他指出食物链是一种有机体,一般要依赖其他有机体作为食物和能量的来源,各个物种被分为不同的营养层次:最低层是“生产者”,是通过阳光光合作用,将自行用水和二氧化碳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绿色植物;再上层是各级“消费者”,要依赖生产者供应物质和能量;当消费者死亡以后,“分解者”会以他们的尸体为食物。可以看出食物链是能量传输的链条。任何一个中间链条的断裂都会影响到紧密相联的上、下游物种的生产不平衡态势,从而影响整个生态的竞争力和生存能力。
产业链的内涵及结构
产业生态系统也存在类似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传输的链条,即产业链。从价值创造的角度看,产业链是指在同一产业内所具有的边续追加价值关系的活动所构成的价值链关系。从产品结构的角度看,产业链是指以某项核心技术或工艺为基础,以市场前景较好、科技含量较高、产品关联度较强的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为链核。以产品技术为联系,以资本为纽带,上下连结、向下延伸、向后向密切联系而形成的产品链。从产业间结构链的角度看,产业链是指组成产业结构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为细分部门间的前后向产业联系。产业结构链关注的是一个产业的前向和后向关联、上游和下游产业匹配,即产业关联和配套。
产业结构链之间存在着相当复杂的供需关系。相关产业结构内部存在的机理决定着某一产业结构链优化升级的实现。产业链强调的是产业内企业间的产业关联和配套关系。如果企业间的产业关联和配套比较完善,便称这些企业构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所有的企业在这条产业链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只是它们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尽相同,有的企业起着核心和主导作用,有的企业则扮演着为核心和龙头企业配套的角色。而一旦处于产业链链条上的某一链条断裂,则其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将处于减速甚至停滞状态。
食物链上物种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也可映射到产业集群中产业间链条上。产业集群是在地理位置上靠近的同类企业或相关产业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虽然这种地理位置上的集中并不一定要求企业构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但这种集中也给产业链的构建创造了有利的空间条件,通过空间上的集中优势,核心企业保留企业自身价值链上最具核心竞争力的部分,分割、转出将对竞争力影响不大的部分,吸收、合并对企业竞争力有重要影响的部分,形成以核心企业为主而辐射开来的前瞻联系、旁侧联系、后顾联系,产业集群中各企业因分工协作而衍生的“小而专”的企业,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通常则会形成规模较大、竞争力较强的产业群。通过对企业现有产品和业务的相关性进行评估。对与现有产品和业务纵向具有很强相关性的多元化生产的产品,实施纵向一体化。扩大企业的经营范围,增强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并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实现内部的范围经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食物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融合―生态产业链
随着传统线性经济带来的资源与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循环经济逐步得以大力推行。循环经济的实质在于对传统经济进行生态化转型,即将传统产业链进行生态化转型变成生态产业链(eco-industrial chain)。生态产业链是指依据生态学原理,仿照自然生态系统,建立起“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共生耦合的“食物链”,通过废弃物交换、循环利用、要素耦合和产业联接等方式形成上下游企业之间相互依存、密切联系、合作协同的产业网络体系,其核心特征是共生耦合、合作协同。
生态产业链既是一条能量转换链,也是一条物质传递链。物质流和能源流沿着“工业生态产业链”逐级逐层次流动,并在其中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用,使废弃物资源化实现再生增值。面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使得资源日渐紧张、环境不堪重负的矛盾,缓解这一状况重点应从“减量”上考虑,包括减少资源消耗量和向环境中废弃污物的排放量。减量的有效措施是资源的梯级利用。若将存在产品相互利用的企业看作节点,资源的梯级利用过程看作链条,减量的有效措施就是增加链条的节点,而节点企业的组成是有条件的。
按照尹琦、肖正扬、王兆华等给出的生态产业链的定义,均强调“依据生态学原理”,也就是既用经济规律又用生态规律来规划和发展现代产业,把经济理性与生态理性进行融合与协调。因此,生态学中“共生”理论、“生态位”理论、“关键种”理论等被广泛应用于产业链共生耦合的研究中。
(一)共生
在生态学中,处于共生关系的双方都能从这种关系中得到好处,如果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就不能生存。其定义为两种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一起,互相依赖,彼此均获利的种间相互作用方式。Ehrenfeld最早给出了工业共生的概念,即工业共生指企业间物质、能源、水和副产品的物理交换,地理相近性提供了更广泛的合作可能性。基于此,共生在生态工业园中的应用更为广泛。
(二)生态位
生态位是生态学中一个极重要的概念,是指在生态系统和群落中,一个物种与其他物种相关联的特定时间位置、空间位置和功能地位。生态学家Grinnell在1917年首先应用生态位(niche)来表示对栖息地再划分的空间单位,认为生态位就是恰好被一种或一个亚种所占据的最后单位。1957年,Hutchinson把生态位定义为有机体与它的环境(生物和非生物)所有关系的总和,将其拓展为既包括生物的空间位置及其在生物群落中的功能地位,又包括生物在环境空间的位置,即所谓的多维生态位或超体积生态位。生态位理论是生态学最重要的理论之一。生态位理论在竞争机制、生态元对环境的适应性、生态系统的演化、多样性和稳定性、人类生态、企业生态等方面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关键种
关键种(key species),是由Paine于1966年首次明确提出的,它源于捕食者对群落中物种多样性的控制思想。关键种概念及其依据的理论认为:生物群落内不仅存在着制约种分布与多度的相互作用关系,而且还存在着起关键作用的物种,即关键种。Ayres在研究生态工业园的构建时率先提出“大型轴心公司”(anchor)的概念,而这种“大型轴心公司”往往为产业集群中关键企业,就如同生物群体中的关键种,能起到辐射、带头的作用,如同Ayres所说这种“大型轴心公司”能向其他公司提供原料或已加工过的材料,并将周围的公司联系起来,组成一系列“卫星型”企业,最后把废物集中化,利用科技转化为可以使用的产品。许文来研究了“关键种”等生态学原理,并以此为依据探讨了生态产业链的设计技术方法,即优选出以“关键种企业”为核心的主导产业链,进行工业代谢分析,引入补链项目,拓展主导产业链,构建其生态产业链;建立信息系统和废物资源化中心等生态产业链支持系统等。
生态产业链的特点及最适规模
实施生态工业的关键在于构建企业之间的生态产业链,同时生态产业链的构建也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产业链的概念尚无统一说法,但基本含义却可理解为:依据生态学原理,以恢复和扩大自然资源存量为宗旨,为提高资源基本生产和根据社会需要为主体,对两种以上的产业链接进行的设计或改造,并开创一种新型的产业系统的系统创新活动。与传统产业链相比,生态产业链具有如下特征:
(一)价值发现与价值增值相结合
传统价值链着眼于价值增值,着眼于利润,而不太考虑资源的节约。生态产业链则是一个价值发现与价值增值相结合的过程,即从废弃物中发现资源的残留价值,其始于自然资源在投入生产过程以及主产品制造完成之后,通过对副产品进行合理配置和利用,实现资源残值在另一产业中的转移。
(二)循环型链网结构
传统经济是线性经济,生态产业链则多呈循环闭合状。生态产业链由发现和利用潜在价值的各个环节组成,价值发现活动贯穿整个物质流动过程,因而生态产业链中物质流动的形态是非线性的,可能会以“链”、“网”等形态表现出来。
(三)价值链更长
循环经济生产方式本身拉长了产业链条,深化了资源价值的开发,在这一过程中,原来被废弃的副产品由于进行了回收、处理、加工,增加了生产环节,价值链和经济利益产生冲突时,应重构价格形成机制,并以其他制度进行辅助,使环保成为每个企业的迫切需求,废物再处理也成为有利可图的市场,传统产业与环保产业之间的经济关联就将形成。在产业聚集效应的作用下,从事废物再利用和污染处理的企业将自动地加入到现有的产业链条中来,成为其中一个新的环节。
(四)经济利益和资源环境效益相结合
生态产业链毕竟是企业的生产活动,而企业的最大特点就是赢利性,因此,生态产业链中的价值链也必须以其利润大于零为前提条件,这也是循环经济持续发展的经济动力。相对于传统产业链,生态产业链在创造利润方面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一是发现了废弃物和副产品的再生利用价值,从而创造了新的企业利润增长点;二是企业间形成了一定的共生关系,在地理位置、有形资产、人力资源及优惠政策等方面享有一定的专用性等,从而降低了企业副产品交换的交易成本。
由以上分析可知,生态产业链的构建必须以资源利用、生态和谐为基本原则,以市场需要为导向,以技术可行性为保障,从而才能保证生态产业链形成和运行的有效性。
美国动物生态学家阿利(WarderClydeAllee,1885-1955)。通过研究发现集群能提高动物的存活能力,同时也提出了生态学中的“阿利规律”,说明的是生态群落中物种过疏和过密对种群都是不利的。生态群落中的最适密度(optimum density)指种群中每个个体的生存生态群落中种群个体,除了相互协作以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外,当种群密度过高,个体之间也会因为争夺有限的共同资源而发生竞争,加之排泄物产生的毒害和生理反应,都会对群体产生不利的影响,导致死亡率上升,抑制种群增长,产生“拥挤效应”。因此,集群中存在一个“最适密度”,密度太高或太低都会对种群增长起限制作用。
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是源于企业规模扩张的有界性。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对利润的追逐引发了人们对规模经济的追求。但在实践中,任意企业成本的降低都不是无界的,由此任意企业或任意地区同类工业的生产规模的扩大都存在着一个客观的经济界限。如果把某个集群看作自然界中的一个种群。那么“阿利规律”同样适用于产业集群,即在一定条件下,当集群内企业密度处于适度大小时,集群增长最快,密度太低或太高,都会对集群起到抑制作用。
产业集群的发展同样也受制于集群内企业数量和规模,如果企业太少,尤其是核心企业的数量和规模达不到产业链生成的基本门槛,那么这类企业就不能有效吸引更多的同类企业。配套企业和相关支持机构进驻。产业链发展迟缓、集群发展缓慢的园区,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有限。但集群内企业过多,会使土地、市场、人才、技术、信息、供应链等有限资源的稀缺性加剧,企业间的竞争激烈,利润下降。这时一些有能力的企业始迁出集群所在地,集群竞争力下降,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减弱。因而产业集群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不能一味地“求大”、“求多”,而应该“重度”、“重质”。
参考文献:
1.刘贵富,赵英才.产业链:内涵、特性及其表现形式[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27(141)
2.钱言.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企业间关系优化研究[D].同济大学,2007
食物链存在的意义范文3
武警河南总队医院营养科主任王自勤
野生动物一度成为国人时髦的盘中美味,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食用野生动物能增加营养、滋补身体,甚至是身份的象征,然而随之而来的健康问题却被公众忽视。
食用野生动物能否增加营养、滋补身体?从三个角度来讨论一下,一是野生动物是否真有额外的营养价值;二是野生动物的卫生如何;三是食用野生动物能否给人体带来不利的影响。
从营养的角度看,野生动物不宜吃。根据营养学的研究,同种动物的营养价值基本一致,它们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及其他微生物含量没多大区别。以兔子为例,每百克家兔的蛋白质含量大约是22克,而野兔的含量仅有20克左右。所以,吃野生动物不能增加营养。下面就餐桌上常见的野味进行分析、比较。
鱼翅
所谓鱼翅,就是鲨鱼鳍中的细丝状软骨,是用鲨鱼的鳍加工而成的一种海产珍品。鱼翅不能增加营养,人们在摄入后,不易吸收其中的蛋白质。鱼翅含80%左右的蛋白质,还含有脂肪、糖类及其他矿物质。但鱼翅所含的蛋白质缺少一种必需氨基酸(色氨酸),是一种不完全蛋白质,几乎无法被人体吸收,所以吃鱼翅还不如吃其他鱼类有营养。
熊掌
熊掌是一种滋补品,有健脾胃、御风寒、益气的功效。但单独吃没有多大作用,而且也可以在常吃的食物中找到替代品。从营养成分上进行分析,熊掌的胶原蛋白相对高一些;从功效上看,熊掌肉属于温性,有健脾胃、养气血和祛风湿的作用。熊掌和红枣、党参、当归等搭配,作用才能发挥出来。日常食物中的猪蹄、牛蹄也有这些作用。此外,因为野生动物体内氨基酸物质含量高,其自身的腥异味很重,在烹调时为了去掉腥味,需要加许多调味剂,会使营养价值大打折扣。
猴脑
许多人认为 “吃猴脑补脑”,该理论来自于中医的“取类比向,以脏补脏”的说法。意思是吃了动物身上的某个部位,对人体的五脏会有相应的滋补作用,但是所指的动物一般都指家禽家畜,对野生动物没有特指,所以人们不要盲目追求吃野味,事实上猴脑的营养无法被人脑吸收,对于补脑没有科学道理。
燕窝
燕窝是由燕子分泌的珍贵津液筑成的,对人类而言没有特殊的营养价值,其中的营养成分也完全可以由其他食物代替。所含的营养成分主要有水溶性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磷、铁、钠、钾及对促进人体活力起重要作用的氨基酸(赖氨酸、胱氨酸和精氨酸)等。这些在日常的鸡蛋、豆腐、木耳等中都含有,没必要为了滋补身体经常吃燕窝。健康重在均衡饮食,除母乳外,没有单一食物能满足人体所有营养需要。
除了上面说的常见野味外,还有如野猪、狍、竹鼠、鳄鱼等。野猪的肌肉纤维比家猪粗,不易消化,其中的营养成分也不易被吸收;而狍、鼠、鳄鱼等,在烹饪的过程中一般要添加很多作料,才能去除腥臊味。所以,野生动物无论是口感还是营养价值,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高,大多数人只是冲着一种好奇的心理去食用。
从卫生的角度看,野生动物污染较严重。多数野生动物不具备分解污染物的能力,现在环境污染严重,污染物长期积存动物体内,人食用后极易导致慢性中毒。另外,许多动物体内存在着内源性毒性物质,不经检验盲目食用也会对人体健康和生命造成危害。比如,鲨鱼处于海洋食物链的顶端,体内往往会积累大量的污染毒素。像鱼翅这种美味高档的营养品被水银污染的程度高达70%,含有可被人体吸收的水银比率已超出正常允许量42倍。这里特别提醒那些怀孕的妇女尽量不要食用鱼翅,因为摄入过量的水银会对孕妇和孩子造成非常大的危害,尤其会影响孩子大脑和神经细胞的生成。水银对男性也会造成很大危害,可能造成男性不育。正常人体内水银含量过高还会损害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及肾脏。
从传染病学角度看,在野生动物身上还隐藏着多种致病的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衣原体及支原体等,是人类许多流行疫病的来源。因此,食用野生动物会对人类健康构成很大威胁。那么,病毒是如何进入人体的,为什么对动物本身不会构成危害呢?
主要是因为野生动物身上带有的病菌和微生物,长期以来适应了动物的体内环境,构成了生物平衡。而人与动物在体质、生理、免疫能力和基因组成上有许多不同,这些对动物没有危害的病菌,一旦进入人体,就会成为致命杀手。即使经过清洗和加工也不一定能去除。以蛇为例,在蛇身上有大量的寄生虫和虫卵,这些寄生虫进入人体后可造成人体肌肉组织的机械性损伤,造成一些组织和器官的功能。
野生动物身上的病菌、微生物转向人类大致有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它们可以传染给动物的密切接触者。如猎人在剥野兔皮时可能得兔热病;猎人可能从猫身上染上猫抓热等。
第二阶段,病原体直接在人群中传播,引起流行病。流行病在流行一段时间后,可能因为大多数人获得了免疫力,也可能因为现代医学的研究有了新的办法,就会渐趋减缓,最终消失。还可能有另外两种情况:第一是来自动物的病原体虽然已感染了人体,但需要寻找合适的传播媒介,扩大传播范围;第二是病原体在人体内潜伏,但没有造成危害,等有诱因激活时,就会成为人类的新杀手。
综合以上分析,食用野生动物的营养价值并不高,没有特殊的滋补作用,也不能保证卫生,最严重的是可能会给人类带来很大的健康隐患。对现在的中国人而言,所谓的营养问题,不是少吃了野生动物这样的动物性食品,而是来自于食物结构是否均衡。因此人们应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与野味告别。
保护野生动物的理由
学者张田勘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已成为今天人类保护动物的一句经典语句。推而广之,没有人类的需求,也就不会有对野生动物的杀害。所以,如果从野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和生物多样性来看,如果有效地保护动物,就是在保护人类自己。当然,这只是保护野生动物的一个重要理由。另一个更为重要的理由则是,保护野生动、植物是要建立一种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因为地球,包括宇宙并不仅仅是因为人类而存在,它们是庇护万物的诺亚方舟。
狭隘的理由:让人类更好生存
保护野生动物的第一个也是狭隘的理由是,为了让人类更好生存。这是从以人为中心的伦理上来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然而,更深层的理由应当是,要让所有生物都有一条活路。你要生存,也得给他人留条活路。也就是说,人要生存,也要让动物活着。如果不让动物活下去,也就没有了生物多样性,那么,人类也会活不好,或更麻烦一点,活不长。因为,人类只是这个星球上的一种物种,必须依赖于其他物种的生存和生物圈的良性循环才能活下去并活得更好。
人类离开了生物多样性会活不好的问题,爱德华・欧・威尔逊在其《生命的多样性》中早就有论证,一个健康有序的生态系统离不开生物或物种的多样性。比如,水蛭是一种吸血虫,但人类可以从中提取抗凝血物质以治疗血栓、心肌梗塞、卒中等心脑血管病;遥远的安第斯山谷里有一种稀有的甲虫,可以分泌一种治疗胰腺癌的物质。美国每年的药物3%来自于动物,其中蛇毒可制作非成瘾性镇痛剂,蜂毒可用于治疗阑尾炎等。
植物对于人类的关系也如同动物与人的关系一样,马达加斯加的粉红长春花可用于治疗白血病;云南的紫杉提取的紫杉醇可以抗癌;一种蚊草含有合成阿司匹林的物质──水杨酸等等。
如果这些动植物消灭了或用尽了,人类的日子必然不好过。例如,猫头鹰以老鼠为主食,平均一年能吃1000只田鼠,如果一只田鼠一年吃掉1千克的粮食,一只猫头鹰就可以为人类保护1000千克的粮食。但是,由于猫头鹰、猫蛇、黄鼠狼等老鼠的天敌被滥捕滥杀后,全国估计鼠类最多时能达30亿只,每年能偷吃粮食250万吨,超过我国每年进口粮食的总量,经济损失达100亿元以上。如果粮食减少或没有了粮食,人类如何生存?
现在,大量的野生动物由于“皮可穿、毛可用、肉可食、器官可入药”而作为开发利用对象遭受灭顶之灾,在濒临灭绝的脊椎动物中,有37%的物种是受到过度开发的威胁,例如,象牙、犀牛角、虎皮、熊胆、鸟的羽毛、海龟的蛋、海豹的油、藏羚绒等,全球每年的野生动物黑市交易额都在100亿美元以上,与军火、并驾齐驱。如果任由这样的情况发展,人类未来的日子的确将会很不好过。
食物链和生物多样性的理由
保护野生动物往深层次说,当然不是为了保护而保护,而是要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因为只有人类和所有生物生存的地球具有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时,才会让人类也包括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获得可持续发展,并能生生不息,良性生存,也使地球上的所有资源获得可持续或再生利用。
人生活在自然环境中是不能脱离与这个环境中的所有物质和生物的相互依赖关系的。以食物链为例,有三种类型。一是捕食链,从植物开始,小动物吃植物,大动物吃小动物,形成捕食链;二是寄生链,是从大动物到小动物(寄生虫总是比宿主要小);三是腐生链,即从死物到微生物所形成的食物链。这三种食物链又形成一个有机的食物网,产生了熟语所说的“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水草”的循环生态环境,人则处于这个食物链的最上端或终端。因此,这中间任何环节或链条的断裂都不仅仅影响到人的生存,也危及到层层相依的生态系的循环和发展。
从食物链再往大的方面讲,就是生态系或生态圈,其中的各种要素也是相依为命,共生共存的。在一个生态系中,包括生物与无生物、生物与生物的关系,至少有四个要素,一是无生命物质,如水、氧气、二氧化碳等。二是生产者,如制造有机物的绿色植物和浮游植物。三是消费者,如动物,分为食草和植物的初级消费者,依次是肉食的次级消费者,捕食初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又捕食次级消费者等。四是分解者,如细菌和真菌,它们把死亡的生物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也就为绿色植物提供了养料和食物。实际上,这四种或更多的要素也就形成了层层相依,环环相扣的链条。如果缺少其中任何一条或一个环节,这样的生态就不是完美的,也不可能可持续发展或良性循环。也就是说,失去了生物多样性,不仅人无法生存,其他生物也生存不好。
例如,一个物种的存亡,同时影响着与之相关的多个物种的消长。研究人员发现,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每一个物种消亡,就会约有10种〜30种依附于它的其他动、植物也会随后覆灭。17世纪毛里求斯渡渡鸟被杀绝后,不到数年,该岛的大栌榄树也渐渐消失了,因为这种乔木的种子必须经过渡渡鸟的消化道才能发芽、萌生。一只杜鹃一天可捕食300余条松毛虫,一个夏季约可消灭31500多条松毛虫,可以吃掉蚊子、苍蝇共约25万只。在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中,鸟、昆虫、植物的数量具有一定的比例,如果鸟的数量太少或灭绝,昆虫就会大量繁殖,昆虫吃光植物后,自己也会灭绝,于是生态系统就彻底被破坏。所以,野生动物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都市中大量养鸟人的存在也使得野生鸟类的数量在逐渐减少,最终受到威胁的也是人类。
更重要的是,由于食物链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每一物种的丧失都会减少人类生存和进化的选择余地。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必将恶化人类生存环境,限制人类生存发展机会的选择,并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第七伦是最大的理由
中国传统文化要求中国人遵守的人伦有五项,“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是从亲、义、别、序、信五个范畴来规范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之间的关系。后来,台湾伦理学界提出第六伦,用来界定群己关系,也可以把这一伦理看作是规范陌生人之间的伦理关系。
这些传统的人伦之道固然是重要的,但一是需要扬弃,例如,把君臣关系改造成现代公民社会和政治学意义上的上下级关系;二是仅仅依赖它们并不能涵盖人类社会中的种种关系,因此无法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人活天地间,必然要与自然发生密切的关系。因此需要在中国的环境下引入第七伦的伦理,也即人与自然关系应遵循的准则。第七伦要应对的关系包括,人与表面上无机的自然环境,如矿物、土地、水和阳光等的关系;人与有机的自然环境的关系,如人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生态)等的关系。所以,第七伦也包括人与动物的关系。
第七伦所体现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应当反老子之道而行之。老子曾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意思是天地(自然)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这种看法尽管有理由,但却与实际情况并不完全吻合。
无论是无机的自然环境还是有机的生态在一定意义上都是仁慈的,有感知的,甚至是有情感的。表现为,如果人类善待它们,它们也会感受到人类的善意,反过来也善待人类。反之,它们就会报复人类,甚至毁灭人类。例如,猫头鹰、蛇类的减少就会让人类步入粮食危机。
食物链存在的意义范文4
一次乘地铁,电梯旁边橱窗广告上的一组大象母子的对话触动了我:
“妈妈,我长牙了。”
“……”
“妈妈,我长牙了耶。”
“……”
“妈妈,我长牙了!”
“……”
“妈妈,你不为我高兴吗?”
在人类的世界,孩子长出稚嫩的牙齿,是成长的标志,母亲也会因此开心。但是发生在大象世界里的对话却没有让人体会到这种喜悦,小象长牙,标志着被猎杀的危险正向它袭来!所以大象妈妈才会处于情感纠结之中,不知是该喜或是该悲。
2009年11月3日,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对《濒临灭绝物种危急清单》进行了更新。在得到评估的47000多个物种中,有17000多个物种处于濒危境地。国家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蒋志刚博士告诉《经济》记者:“评估结果显示了全世界已知的哺乳动物、两栖动物和鸟类分别有21%、30%和12%濒临灭绝,在得到评估的爬行动物、淡水鱼、植物和无脊椎动物物种中,分别有28%、37%、70%和35%处于濒危境地。如果不采取措施,到2010年显著减缓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千年发展目标将无法实现。”此外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每年都会出版一本有关濒危野生物种的红皮书,这本书也从最初的几十页到几百页一直到现在的只有用光盘才能储存它的内容。其实,这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目前野生动物危险的处境。
1989年,我国颁布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公布了野生动物保护名录。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由此拉开序幕。之后针对不同的野生动物保护物种,国家出台了具体的保护法律法规。从目前来看许多物种的数量有所回升,例如麋鹿的数量从最初的39头发展到2009年的1502头。但蒋志刚指出:这些成绩虽值得大家欣慰,但这并不表示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不论是从现有的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还是濒危物种的数目来看,保护的形势依然严峻。
在造成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破坏的诸多因素中,人们很自然地会想到猎杀这一直接的破坏行为。但是这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蒋志刚将对野生动物的伤害因素分成硬杀伤和软杀伤。“所谓硬杀伤就是指人们对野生动物的猎杀。但是现在猎杀动物的行为在国家严厉打击和保护区巡护人员的管护下已经得到了有效遏制。现在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软伤害。”蒋志刚口中的软伤害首先是指生态环境的变化。人类不正确的生产生活方式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恶化,频发的干旱、洪涝和泥石流等灾害无疑给野生动物生存带来灾难性的毁灭。其次就是人为的建设项目。比如盘山公路的修建、保护区道路的修建、在草原上修建铁丝围栏,等等;限制了野生动物迁徙路线和原来的栖息区域,阻挡了原有的物种的基因交流。这是对野生动物生存空间的柔性挤压。例如,有专家发现生活在公道两侧的蝴蝶种群的基因频次不一样,也有研究表明高速公路阻隔了道路两侧啮齿动物的基因交流。此外,也有风力发电站的修建使飞行的动物产生畏惧、电磁辐射无形中伤害的野生动物更多,修建水坝可能改变水生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的研究报道。这些工程建设是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但是却忽略了发展是以牺牲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为代价的。目前,我们对经济发展与自然保护的平衡点还很难把握。
社会在提倡一种理念时总会在加强人们的意识上花费很多的精力。野生动物保护也不例外,我国几乎每个省份和城市都会举办野生动物保护月、保护周活动,此外还有爱鸟周等活动。政府充分利用大众媒体的功能,增强人们的保护意识,在孩子中间普及保护的思想。在蒋志刚看来,在增强民众的保护意识方面也要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直接保护意识,另一部分是间接保护意识。直接保护意识现在的效果已经显现,但是在增强减少间接伤害野生动物的意识方面还不够。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多消耗一份资源不仅对环境造成破坏,而且对野生动物的生存也增加了一份威胁。例如现在的过度包装。超市中随处可见包装华丽的月饼、茶叶,其实这些包装都是在浪费资源。现在我们国家提倡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其直接目的是节约资源,也间接地保护了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近期,某省野生动物的放生被指形式大于内容,被炒得沸沸扬扬。蒋志刚指出,除非是人工繁育成熟的野生动物物种可以在适当的环境中放归自然,像麋鹿。然而,被查获的野生动物在查获地放生,比如北京查获的野生动物在北京郊区放生、上海查获的野生动物在上海郊区放生,这种放生会产生新的问题。因为现代运输业发达,野生动物被运到远离原产地的口岸,如果没有充分考虑到当地的环境是否适合放生的野生动物生存,那么,放生的野生动物可能会死亡;另一方面,一旦这些外来野生动物存活下来,就会成为一个入侵物种,会对当地的物种产生威胁。野生动物的放生必须要有专业人士的指导,否则会好心办了坏事。
看过动画片《狮子王》的朋友,可能对剧中辛巴和木法沙的一组对话还有印象:
木法沙:儿子,在这里生活的每一种动物都有它们存在的意义,包括爬行的蚂蚁和跳跃的羚羊。
辛巴:但是,爸,我们不是吃羚羊吗?
食物链存在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食品;汞污染;危害;检测
汞,又称水银,由于其性能良好,因而在工、农、医药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但也是众所周知的全球性环境污染物之一。汞并非人体的必需元素,属于重金属高毒性元素,汞可以借助于摄食、皮肤、呼吸等途径进入人体,并对人的神经、生殖等系统产生毒害作用。在自然界中,汞能够利用食物链富集,继而对人体、动物体产生危害。因此,全球各国均将汞列为需重点控制的污染物之一。
1食品中汞污染现状及危害分析
作为第三大产汞国,我国的汞污染情况较为严重。评估报告显示,我国属于全世界汞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报道,山东省、贵州省、苏州等地区食品重金属汞污染情况均十分严重。例如,山东省多湖鱼类均受重金属汞污染,受水质及食物链的影响,湖鸭体内汞含量显著增高,田螺汞含量也严重超标。苏州市面销售保健食品中,汞含量超标的高达14%。
实验显示,无论对于汞元素、无机汞,还是有机汞,均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在动物体及人体内蓄积,导致多器官、多系统受毒害。通常而言,有机汞较无机汞具有更大的毒性,前者中以甲基汞毒性最大,汞离子较汞毒性更大。其对于人体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1)对肾的危害。肾脏属于无机汞毒害的主要靶器官之一,汞离子能够危害肾脏细胞。其主要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中产生蓄积,会对上皮细胞各种酶的活性造成影响,甚至导致其变性,被破坏。2)对神经系统的危害。“水误病”正是因汞中毒所引起的,表明汞对人及动物体神经系统存在危害,会导致人体产生共济失调、难以发音、震颤等症状。甲基汞会直接通过血脑屏障,对海马神经细胞、小神经胶质细胞等造成危害,甚至引发阿尔茨海默病。3)对生殖系统的危害。调查显示,汞污染地区女性异常妊娠率,会随着汞污染程度的升高而迅速增高。此外,实验证明,汞会对小鼠及其繁殖性能造成毒害。此外,汞具有遗传毒性,会对胎儿造成毒害。
2食品中汞的检测
只有通过检测,方可对食品中汞含量超标与否加以确定,这对于控制食品的汞污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依据我国《食品中汞的测定》相关规定,食品中汞的检测可以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冷原子吸收法、双硫踪比色法。对于试样消解方法而言,可采用的有高压、湿式及微波消解法。
2.1常规检测技术
根据现行标准,对食品中汞含量进行检测时,需要采用测汞仪、氢化物冷原子吸收光谱法,二硫踪比色法。由于分析成本相对较高,检出限难以满足要求,因而在近些年来,食品汞含量检测中,色谱分离发同检测器之间的联合应用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气相与液相色谱也是食品中汞常用的检测技术。对于无机汞、有机汞而言,若单独进行测定,则需借助分离技术加以分离之后,再进行检测。气相、离子、液相色谱以及毛细管电泳等检测技术联合原子吸收光度法、荧光光谱法、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等检测器,可以对食品中的甲基汞加以检测。对于荧光光谱法而言,其具有很高的灵敏度,且具有检出限低、经济合理等优势,因此,可用以检测痕量汞元素。
目前,对甲基汞的检测多采用的是高效液相色谱-荧光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等离子体发色光谱法等。后者具有良好的灵敏度,但是仪器十分昂贵,前者仪器成本较低,易操作。但采用该方法对甲基汞进行检测时,容易出现峰值发生展宽,难以有效提高灵敏度等不足之处,而且前处理时需要使用大量的有机溶剂,导致甲基汞量受损。
2.2快速检测技术
采用快速检测技术,对样品中的重金属汞加以初步判断,将可疑样品采用有效的仪器进行测定,能够有效提高汞的检测效率。在食品生产商、批发商、超市、餐厅、屠宰点食品汞含量的日常检测,往往采用的均为快速检测法。当前,对汞进行快速检测通常采用的是酶联免疫法、显色试纸、生物传感器等技术。
依据汞的生物毒性,其能够同酶结构中的巯基相结合,对酶结构进行改变,进而明确汞含量同酶活性变化之间存在的定量关系,可对试样中汞含量进行快速检测。
此外,化学显色反应也具有广泛应用,是通过汞离子与显色剂产生显色反应,对试样中汞含量加以检测。采用二苯碳酰二肼显色反应试纸,可对海产品中所含汞加以检测,且试纸制备后能够保存5-6个月,具有较好的重复性,适用于海产品汞含量的快速检测。
3结语
汞污染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污染问题,由于汞中毒所引发的重大事件旅游屡有报道。我国作为第三大产汞大国,汞污染情况不容乐观。为此,必须对食品中汞的危害性进行全面了解,采用有效的检测方法,最大限度地防止食品受到汞污染。
参考文献:
食物链存在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镉胁迫 土壤酶 国槐
The study of effects of soil enzymes of cadmium stress in Sophora japonica
Wang Shu Mei Shandong Yingcai University, Jinan 250100, China
Abstract: The experiments were adopted potted plant and took Sophora japonica to study soil enzymes of cadmium stress in Sophora japonica of peroxidase, catalase, invertas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The tendency of soil enzymes activities of catalase, of different period in low concentration of cadmium stress firstly increased, and decreased, finally increased. 2、Activities of peroxidase of different period of low concentration of cadmium stress firstly decreased, and increased, finally decreased. 3、activities of invertase firstly increased, decreased, and increased, decreased, finally increased, decreased.
Key words: cadmium stress, soil enzymes, Sophora japonica
1.研究目的与意义
镉(Cd)是环境污染中主要有毒重金属,来自采矿、冶炼工业、粉尘排放、生活垃圾焚烧,这些途径使得农田镉污染日趋严重。镉可以进入食物链,对人体骨骼、肾脏、肝脏、免疫系统、生殖系统产生强烈的毒害作用,甚至导致畸形、癌变,成为致癌的重要原因之一。镉破坏土壤微生物区系失衡,加重危害植物逆境胁迫。在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的监测和研究中,土壤酶活性的测定已成为生态系统监测与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尤其在确定污染或严重扰动对土壤健康的影响方面十分有用。孙庆业等(2000)等研究表明,土壤酶的脲酶活性可被当作铜污染的敏感指标。土壤酶系是指土壤微生物、植物根系和土壤中其它生物细胞产生的胞内酶和胞外酶的总称。土壤酶活性反映了土壤中进行的各种生物化学过程的动向和强度,例如,过氧化氢酶能破坏土壤中生化反应生成的过氧化氢,减轻植物受到的胁迫。国内外关于重金属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的研究已有报道(Kitagish,1981;刘树庆,1994;刘春生等,2002)。Juma和Tabatabai分析了20种金属对土壤酸性和碱性磷酸酶的影响,Cd、As对土壤碱性磷酸酶的抑制作用超过50% (Juma,1977)。Cd等对L-谷酰胺酶、纤维素酶和β-葡糖苷酶均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Deng,1977)。石贵玉等(2005)认为,镉毒害破坏水稻保护酶系,使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下降。
但是由于镉在土壤-植物系统内运转、富集的复杂和多变性,以及镉进入植物体内的毒害机制的研究的局限性,尤其是土壤微生态体系中复杂的酶系,对镉污染的应对反应的不同,使得人们对镉运转、迁移、镉对土壤酶生化反应影响机制认识存在一定的欠缺。现在的研究主要关注在镉对作物的生理生化特性影响和镉在作物体内富集程度等方面。而对于不进入食物链的园林植物对环境中的镉的体内富集作用,却鲜有研究。尤其镉对园林植物土壤酶系的影响就更少见报道。镉胁迫下,土壤微生态酶系的变化开始成为备受关注的议题。本实验通过镉对园林树种国槐的土壤酶系活性影响的研究及镉在土壤-国槐体系内的运转的研究,旨在初步揭示镉对土壤酶系的影响方式和机制,分析镉在土壤-国槐体系内的运移特征,为筛选耐镉污染园林树种和改良土壤酶系,提供基础理论研究。
2.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供试镉:分析纯CdCl2・2.5H2O
供试土壤:取自农田土壤。部分理化性质见下表
2.2 实验方法和设计
2.2.1 实验设计
土壤取回,风干,剔除植物残体和杂物,过2mm筛。采用盆栽法,选长势一致,生长态势良好的两年生国槐,植入30cm*30cm定植盆中,每盆中装土10kg。定植后正常日照水分条件进行栽植管理。
待苗木恢复生长2个月后浇灌不同浓度CdCl2・2.5H2O水溶液。Cd浓度为0、10、20、30、40、50、60 mg・kg-1的污染土壤。实验设置7个处理,每个处理三次重复,每个重复8盆,随机排列。
2.2.2 实验方法
① 土壤过氧化氢酶 (CAT):采用的是高锰酸钾滴定法(严昶升,1988)
取2g采集土样放三角瓶中,加40ml蒸馏水震荡。摇匀加5ml 0.3%的H2O2溶液,振荡20分钟立即加入5ml 3N硫酸,稳定未分解的H2O2。悬液过滤。取25ml清澈滤液用0.1N K2MnO4溶液滴定至溶液微红色(30秒钟不褪色)即达终点。同时设无土和无基质对照。土壤中过氧化氢酶活性用单位土重的0.1N高锰酸钾毫升数表示。
[4] 章秀福,英,褚开富, 等. 镉胁迫下水稻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变化及其基因型差异[J]. 中国水稻科学,2006,20(2):194-198
[5] 刘春生,常红岩,孙百晔,等. 外源铜对土壤果树系统中酶活性影响的研究[J]. 土壤学报.2002,39(1):37-41
[6] 刘树庆. 保定市污灌区土壤的Pb 、Cd污染与土壤酶活性关系研究[J]. 土壤学报.1996,33(2):17-182
[7] 孙庆业,田胜尼. 尾矿污染与几种土壤酶活性. 2000,1:54-56
[8] 严昶升主编. 土壤肥力研究法. 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277-279
[9] 康浩,石贵玉,潘文平, 等. 镉对植物毒害与植物耐镉机理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06,34(13):2969-2971
[10] Deng S P, et al. Cellulase activity of soil effect of trace elements. 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1995,27:977-979
[11] Juma NG, Tabatabai MA. Effects of trace elements on phosphatase activity in soils. Soil Sci Soc Am J,1977,41:343~346
[12] Kitagish.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Soil of Japan[M]. Jokyo,Japan Scientific Societies Press,1981,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