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养老的定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区养老的定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区养老的定义

社区养老的定义范文1

关键词:社区 社区养老保障

一、社区保障的定义

社区养老的社区服务,在国外一般称为老年人社区照顾。20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提出了“在合适环境中养老”(AginginPIace)的理论,首先在英国推行社区老年照护服务fConununityCarefortheElderly)。自此后,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效仿,到20世纪80年代,已走向成熟。大多数学者从社会保障的角度为其进行定义。比较通俗的定义有:“社区保障就是社区承担的社会保障事务”;“社区保障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障的执行层次”;“社区保障就是指社区的社会保障”;“社区保障就是社区组织自身为居民提供的各种保障”。有的学者认为“社区保障是根据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福利政策和居民的实际生活标准,以社区为单位,通过社区组织和社区居民的共同参与,为满足社区成员的物质文化生活,围绕各项社会福利事业和社区居民及特殊群体而开展的社会保障活动。”

以上定义从各个侧面揭示了社区保障的含义,由于角度不同,对社区保障的认识、界定也有所不同。笔者认为,社区保障这一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社区保障是指社区组织承担的政府交办的各项社会保障管理与服务工作,以及社区组织通过优化社区资源专门为本社区居民提供的各项保障业务和服务。狭义上的社区保障专指社区组织通过优化社区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的各项保障业务和服务。因为社会保障作为一项强制性的社会制度,其责任主体是政府,而社区是一个群众性的自治组织,社区保障不具备社会保障所具有的强制性、互济性、社会性等特征,也不具备社会保障所具有的全部功能,如缺乏扩大内需功能、投融资功能等。所以,必须正确认识社区保障的含义及功能,以避免出现社区功能扩大化倾向,影响社区建设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总之,社区中的社会保障是本社区管理组织对社区内成员因各种自然和社会原因导致家庭生活贫困,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提供各种帮助,同时努力促进社区物质和文化生活质量不断改善的制度。

二、社区养老的特性

1.社区养老模式的功能全方位性

所谓养老功能的全方位性,就是满足老年人在养老过程中的各方面需要:(1)物质经济上的供养需要;(2)生活照料和护理上的需要;(3)精神支持的需要,包括情感上的慰藉、充实精神生活的娱乐和教育、老年生活调适的心理辅导、应激——应对社会支持等;(4)保护生命的需要,包括医疗服务和治病药物的使用。我国养老体系功能应兼具物质和精神两重性。老年人的养老生活有各种具体而特殊的需要,涉及医、食、住、行、乐、为、健、学。

2.社区养老的资源多元性

在传统家庭养老模式中,对老年人的经济奉养、生活照料和精神关怀由家庭提供,家庭是完成养老功能的资源所在;而社会养老模式的特点是社会提供养老资源。此两种模式的养老资源均是单元性的。与我国现今社会经济发展形态相适应的社区养老模式,其完成各方面养老功能的资源既来自个人、家庭,也来自社区、政府,因而是多元性的。养老体系的经济供养部分可包括社会保障、社会保险、家庭供养、个人储蓄、自我供养几个层次;照料体系的构成也要涉及国家、社区、家庭和个人等多方面。社区今后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老年护理和照料功能。家庭作为老年人“长期生活的场所、一生的归宿和晚年的倚托”,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最符合其生活习惯和最感熟悉和安全的养老住所,而家庭成员则可以给予老年人他人难以替代的亲情关怀和精神慰藉,因此政府理应制定必要的政策、采取适当的措施,鼓励老年人居住在家中或在家庭式的环境中养老。

社区养老的定义范文2

关键词:顾客导向 ;居家养老;4Cs原则

一个国家或者地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0%,或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这一比例达到7%时,则该国家或地区就步入老龄化社会。①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调查结果,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② 可见,我国已经迈入老龄化社会。当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经济的发展还不足以建立起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由于社会养老保障覆盖面窄,养老保险的水平与发达国家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养老问题比较突出并存在许多问题。家庭养老在新形势下遗留的空缺还不能完全由社会机构养老来弥补,所以寻求和发展新型的养老方式来弥补家庭养老以及社会机构养老留下的空缺是目前十分重要的任务③。因此,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势在必行。

一、构建顾客导向型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必要性

(一)传统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

在传统中国人的观念中,“养儿防老”是解决老人养老的重要途径。“血缘”一直是维系这种关系的纽带。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大陆地区实行“一胎化”政策导致家庭结构的改变以及家庭规模的不断缩小,使得“421家庭”变得越来越多,即两个年轻人要抚养四个老人以及一个孩子,这大大增加了年轻人的负担。年轻人不得不外出工作,老年人的精神慰藉难以得到保障,从而导致老年人感到孤独无助,因此在传统“养儿防老”观念意义上建立的养老模式已经难以维系。

(二)机构养老的发展不足

虽然,我国机构养老进入21世纪以来已取得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但是,由于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以及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机构养老目前存在的各种专业方面的制约,我国在机构养老过程当中还需面临许多的困难。从现实状况分析,机构养老的发展不足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机构养老供给数量不足与老年人需求的增加之间存在矛盾。主要表现在当今我国养老机构数量不足、居住条件有待改善、养老机构增长缓慢与老年人对服务需求,服务质量增加之间存在差距。其次,机构养老日趋市场化以及老年人支付能力相对较弱存在的矛盾。主要表现在由于政府给予的养老机构的资源严重不足,因此导致了许多的养老机构采取市场机制来进行运作,而这种运作形式的存在,可能导致社会二次分工的不公平,支付能力强的老人比支付能力差的老人可以享受更多的优质服务。最后是非专业化服务与老年人所需要的专业化护理之间存在的矛盾,由于政府辅助不足,从而导致机构缩减开支,聘请的专业人员不管从数量与服务质量上都很难达到老年人的需求。

(三)构建顾客导向型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优势与意义

首先,从社区居家养老的定义上分析其存在的优势。社区居家养老是建立在以国家政策法规管理为保证前提下,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的新型养老方式。主要的内容是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福利服务为依托,以国家制度政策法规管理为保证,利用现代化的社区信息网络服务资源,将社区服务深入到老人家庭,为居家养老老人提供各种类型的福利服务,是社区服务和家庭养老相结合的现代养老方式。其次,从顾客导向的内涵阐述居家养老模式的意义。顾客导向这个名词首先起源于企业管理以及医疗品质当中,是企业管理以及医疗服务品质的核心概念和价值导向。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个人需求的价值导向也越来越重视,因此顾客导向这一观念也被应用到了养老服务的领域里。在养老服务提供的实际管理层面上,顾客导向的观念影响养老服务提供者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方式。因此顾客导向在养老服务的运用,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让需要接受家庭照顾的老人更具有弹性、更具有自主选择性来获取自己的养老服务。比如,在OECD国家(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中养老服务的一大创新是建立了以政府主导,以顾客为导向的新型家庭养老服务模式。在养老服务提供的实际管理层面上,这种模式可以使顾客有更多的弹性和自选择他们所需要的服务。主要的功能和作用是顾客控制服务的交付以及有谁来提供服务。通常情况下,顾客导向的模式可以让顾客自主的聘请,培训,监督,解雇家庭护理工作者。在这种模式中,顾客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申请政府的资助,用政府的资助购买他们想要的服务,以此来避免资源的浪费④。例如国家提供选择可给付养老服务或提供津贴可自由购买服务(如德国、奥地利)或直接雇用亲人(澳大利亚,英国),而美国实施的现金咨询示范评估计划(The Cash and Counseling Demonstration and Evaluation , CCDE)中顾客导向模式,甚至可以让使用者自行聘雇、训练、监督养老照顾服务员⑤。因此根据我国实际出发,借鉴国外顾客导向性养老服务的先进经验,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服务道路具有现实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社区养老的定义范文3

关键词:乡村社会资本;农村养老;民约失灵;村庄参与

中图分类号:C913.7文献标识码:A

一、社会资本及其与对农村养老的意义

1980年,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正式阐释了“社会资本”这一概念,指出“社会资本是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体,那些资源是同对某些持久性的网络的占有密不可分的”。科尔曼则提出“社会资本是根据其功能定义的。它不是某种单独的实体,而是具有各种形式的不同实体。

其共同特征有两个:它们由构成社会结构的各个要素多组成;它们为结构内部的个人行动提供便利”。普特南认为“社会资本……指的是社会组织的特征,例如信任、规范以及网络,它们能够通过促进合作行为来提高社会的效率”。

结合我国发展的现实,我们认为社会资本就是“存在于特定共同体之中的信任、互惠、合作和规范为主要表征的参与网络。它具有社会结构资源的性质,其中信任、互惠和合作构成社会资本的三大基本要素……因血缘、地缘等因素而构成的关系网络,是中国农村社会资本的主要表现形式,这些参与网络体现了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从而成为影响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乡村社会资本是农村养老的重要社会基础,其普遍存在性对解决农村养老困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首先,家庭资本能为农村养老提供基本物质保障,家庭成员长期生活在一起,代际之间比较协调和融洽,为供养双方提供心理和精神上的慰藉和需求;

其次,村舍网络成为家庭资本的重要补充,通过同村庄社区内邻里之间的相互扶持、帮助,构成家庭养老模式的重要补充;

最后,村规民约构建农村养老的舆论环境,孝顺是百姓面子的核心内容,在农村生活中起着“一票否决制”的作用,同时制度性供给是村庄公共物品最可靠的来源。

二、乡村社会资本的现状及其对农村养老的影响

(一)人际交往的功利化

改革开放之后,农民的生产活动逐步被纳入市场经济体系,人情交往日益功利化,农户间的互助关系更多体现出市场经济条件下人际交往中的“互惠互利”的原则。特别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合作逐渐弱化,出于利益考量,兄弟姐妹之间对于赡养父母的责任相互推脱,赡养费用的多寡争论不休,老人没有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家庭养老资本也逐渐分散。

(二)团结和睦的村民关系日益淡化

随着市场经济对农村地区的覆盖和村民主体意识的觉醒,邻里由于利益得失引发矛盾和摩擦冲突的现象逐渐增多,邻里功能大为削弱,信任度极大降低,出门不锁门不再安全,恳请邻居对家里老人的照看也不再那么放心,传统的家庭养老与邻里互助的功能日益弱化。

(三)村规民约失灵

随着农村社会的变迁,各种农村制度体系存在及发生作用的客观基础已经发生了变化甚至消失,原有的制度体系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造成概念界定不清晰、社会事务的管理无法可依等。传统的乡村舆论环境发生了变化,道德至上逐渐被利益至上所取代,村民通过经济优势可以弥补违背村规民约的损害。同时,长达数十年的国家政策的盲区,使得农村始终处在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村庄公共物品的制度性缺失严重制约农村养老事业的发展。

三、重塑乡村社会资本完善农村养老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发现乡村社会资本除了为农村养老事业的发展提供制度支持外,更主要的是利用乡村社区的非正式关系网络满足资源供给的需求。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结构的变迁,传统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邻里之间的关系也日趋利益化,宗族、规制更是基于消失。政府行政权力在乡村的退缩引发村庄公共物品供给不足。因此,培育乡村社会资本成为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重要途径。

(一)增加家庭资本储量,奠定农村养老的基本物质基础

一方面,扩展家庭经济来源渠道,重构家庭核心凝聚力,强调家庭责任意识,培育家庭资本;另一方面,开发老年人人力资本,增加自我资源积累。此外,政府对家庭养老的必要的政策、资源扶持也显得必要。

(二)提高村庄公共参与度,增强村民之间的信任与合作

首先,通过“一事一议”等村民公共参与渠道,提高村民参与意识,增强村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其次,提高村民之间的合作效率,增强相互之间的信任度,培育村民的集体荣誉感;

最后,通过举办各种集体活动,增加村民之间的情感交流,密切村民关系,为农村养老保障事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针对农村社会资本缺失的具体问题,制定一套适合青少年的德育原则,从小培育青少年的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传统道德理念。

同时,建立健全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比如大力推行农村医保、农村医疗保险等,增加政府的投资和公共物品供给力度。

参考文献:

[1]徐国亮,底线公平:农村养老社会保障的框架及其意义.生产力研究,2009,6

社区养老的定义范文4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小城镇 家庭养老 机构养老 社区养老

随着社会转型,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9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87%;其中26个省份65岁及以上人口占该省份总人数比例超过7%。根据国际惯例,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数比例达到7%就被视为步入老龄化社会。从数据可见,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然而,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使得养老无法顺利完成从家庭向社会的转型。尤其是一些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养老模式单一,使得这种转型尤为困难。

养老模式概述

养老模式的概念。养老模式是指赡养人在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法定义务时采取的主要形式。但现实生活中,人们通常把养老看作仅仅是提供物资供养或经济资助,常常忽视和欠缺对老年人的精神慰藉和关爱。

养老模式的主要类型。从不同角度,养老模式可分为不同的类型。本文主要研究家庭、机构和社区养老模式:家庭养老模式是指由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为老年人提供资金、住所、照料的养老方式;机构养老模式是指由专门的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综合的养老方式;社区养老模式是指以社区中的各类人员组成的非正式网络,与各种正式的社会服务机构相配合,在社区内对需要照顾的老年人提供各种养老服务的养老方式。

沐川县养老模式的现状

沐川县老年人口特征。乐山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沐川县总人口约为21.7万人,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约为1.84万,占总人口的8.48%。其老年人口特征主要表现为:首先,老年人口基数较大,增长较快,比重大。根据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沐川县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8.48%,比第五次人口普查高出3.79%。可见,近10年来沐川县老年人口增长速度较快,呈现出基数大、比重大的特征。其次,中龄组老年人口比例有所增加。国际上通常以65~69岁(低龄组)、70~79岁(中龄组)、80岁及以上(高龄组)人群占老年人口的比例来反映老年人口年龄结构状况。根据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沐川县老年人口的低龄、中龄和高龄组的比例分别为40.21%、48.45%、11.34%。可见,中龄组所占老年人口的比例最高。最后,老年人口身体健康状况令人担忧。调查显示:身体健康和基本健康的占69.52%,生活基本能自理的占28.31%,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占2.17%。可见,随着老龄化的来临,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下降,而且老年人对自身的健康自我评价越来越低。

沐川县主要的养老模式调查。此次调查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随机选取当地500个老年人进行调查,发放问卷500份,回收问卷500份,其中有效问卷468份。二是对养老机构的调查。其一,老年人对养老模式的选择。从调查得知:沐川县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选择家庭养老的占75%,选择机构养老的占17.1%,选择社区养老的占7.9%,而且家庭越困难、年龄越大以及文化程度越低的老年人更愿意更趋向于选择家庭养老模式。可见,沐川县老年人依然把家庭养老作为最主要的养老模式,体现出中国传统养老观念和习俗的影响。其二,选择家庭养老模式的原因。通过调查得知,沐川县老年人选择家庭养老模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主要考虑的因素是:能得到子女的及时照料和关心;能在晚年与子女共享天伦之乐;可以帮助子女料理部分家务以及看管晚辈;子女如果不养老会被亲戚和邻里嘲笑,它们所占的比例分别是:86%、67%、72%、68%。其三,选择机构养老模式的原因。通过调查得知,机构养老是沐川县老年人选择的次要养老方式。选择机构养老模式的主要因素是:子女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机构养老比较自在,且生活方便;养老机构的老年人较多,可以互相照顾,能部分消除寂寞和孤独;子女外出打工,家中没有其他人照顾。它们所占的比例分别是:85%、52%、73%、67%。最后,养老机构的收费标准对养老档次选择的影响。根据沐川县养老机构的收费标准,将其划分为四种不同类型:福利型(小于等于300元/月)、经济型(300~600元/月)、普通型(600~900元/月)和舒适型(900~1200元/月),所占比例分别是:69.9%、21.4%、8.3%、0.4%。可见,由于受到各种原因的影响,大部分老年人只能选择较低类型。

沐川县养老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家庭养老模式受到一定的冲击。目前,沐川县老年人仍然把家庭养老模式作为最主要和优先的选择。但是,随着社会的转型,家庭养老观念和模式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部分老年人的养老观念和模式开始发生新的变化,纷纷寻求新的、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养老方式。目前已经有17.1%的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模式,7.9%的选择社区养老模式,这对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是一个不小的冲击。其次,机构养老模式发展不足。目前,沐川县的养老机构的硬、软件建设明显不足。一是数量较少、分布不合理;二是硬件设施明显不足,设备落后,功能单一,无法满足需求;三是服务功能不全,水平低下,观念滞后,服务人员素质不高;四是养老资金严重短缺。最后,社区养老模式起步迟缓、先天不足。目前,沐川县的社区养老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街道办事处、社区、村委会对本社区内的老年人提供的养老;二是部分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对本单位老年人提供的养老。目前,街道办事处、社区、村委会在社区养老模式的建设上存在明显的问题,他们对本社区老年人提供的养老服务形式单一、功能简单、效用较低。关于单位养老,一般单位也只是设置离退休办事机构,由于受到养老向社会转型的影响,单位养老职能将逐渐淡化,在社区养老职能尚未构建的情况下,沐川县的社区养老模式建设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发展阶段,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进一步完善沐川县养老模式的对策建议

随着社会发展,新型养老模式不断涌现,如“货币化养老”、“合居养老”以及“虚拟养老院”等,但是要解决类似沐川县这样的欠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养老问题,目前的养老模式还不太现实。就目前的现状来看,是不可能放弃家庭养老模式的,所以,我们要做的只能是在家庭养老模式的前提下,进行补充和完善。因此,以家庭养老模式为核心,完善机构养老模式,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模式才是切实解决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养老问题的主要方式。

以家庭养老模式为核心。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老年人仍是希望能和家庭、熟人社会保持密切的关系,家庭养老仍然是当前沐川县养老模式的核心和重点。因此,继续提倡和完善家庭养老模式既符合沐川县的实际情况,也符合沐川县绝大多数老年人的迫切愿望,又符合几千年来中国社会传统的养老模式,还能节约大笔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建设经费,对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具有重大价值和意义。所以,必须以家庭养老模式为核心,进一步宣传和弘扬养老、爱老、敬老的思想美德和优良传统。同时,政府还应对家庭养老提供政策优惠,着力解决家庭养老面临的重大难题。如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引起的家庭养老难题,如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难题以及“家庭内聚力”下降对家庭养老的不良影响等。

完善机构养老模式。传统养老院只是一种收留无依无靠、无收入来源的老年人的纯福利型机构,而大部分欠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养老机构正是这种传统养老院。所以,必须大力加强养老机构建设,完善机构养老模式,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努力提升,逐步完善。必须进一步提升机构养老的功能和作用,切实加强养老机构的软环境和硬环境建设。通过合理选址,配备功能齐全的住宅和疗养设施、娱乐设施;构建亲切、关爱的养老氛围,增强养老服务的质量和功能,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健全管理等。努力将传统的养老机构建设成为环境优雅、功能齐全、服务优质的养老机构,从而为家庭养老模式提供有益的补充。

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模式,加强社区建设。社区作为联系家庭和社会的一个有效纽带,发展它的养老功能,无疑将缓解家庭养老的压力,将养老慢慢过渡到社会。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模式,加强社区建设。就沐川县的具体情况来说,要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模式,必须将养老工作作为社区管理部门的一项职责和职能,担负起监督、组织的功能和责任。要从“软件”和“硬件”上来加强社区建设,建立专门的职能机构,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日常管理;多层次、多角度地整合社区各种资源;建立高效的社区服务功能;构建多元化的社区网络等。为老年人提供家务、娱乐、休闲、社交、康复和保健等服务,努力实现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社区养老的定义范文5

关键词:老龄化社会 智能化养老 养老服务

国内外智能化养老模式的起源和发展情况

(一)智能化养老模式的起源

由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较快,科技水平也较为先进,较早的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国外很多学者对智能化养老研究较早。西方发达国家很早就倡导“在适宜环境下养老(Aging in place)”的理念,而智能化养老的概念最早由英国生命信托基金会提出,它们称其为全智能化老年系统,即老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理环境的束缚,在自己家中过上高质量、高享受的生活。后来这种理念逐步推广到其他国家,美国将智能化理念引入公寓设计进而顺推到老年公寓,并首提持续照护性质的社区(Continuing care retirement Communities,CCRCS)(潘卉,2012)老人能享受到智能科技的高质量持续照顾,服务功能齐全的复合式老年社区。国际上也有很多成功范例(见表1)。这些国家都是将科技智能化手段运用于社区或公寓的养老方式,真正从老年群体的特殊情况出发,满足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的需要,构建安全、实用、环保的适老居住环境,追求高品质的人文主义的老年生活。

(二)国内智能化养老发展状况

相比较西方发达国家的智能化养老方式的发展,我国的智能化养老起步较晚。早期智能化养老体现在智能化建筑设计上,而我国的住宅建筑从20世纪80年代才进入“补欠账”的状态,长期供应短缺使开发商根本无需精细化的设计和建造就可以供不应求。而近年来,随着现代化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断冲击传统的居住观念,客观上对高智能、高品质的养老产生需求。2011年国家出台了《养老去智能化系统建设要点与技术指导》,根据养老住区建设系统规划、功能规划和建设要求的不同,将养老住区智能化系统分为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三个等级,作为评定养老住区智能化系统等级划分的根据,由此智能化养老应运而生。

结合我国老龄办关于智能化服务的解释,将智能化养老综合定义为:运用智能控制技术提供养老服务的过程,是以互联网、物联网为依托,集合运用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老年服务行业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为老年人提供安全便捷健康舒适服务的现代养老模式。智能化养老是现代科技与养老服务有机结合的现代养老模式,代表先进养老方式的发展方向。

在我国的某些城市,智能化、适老化的社区已经初现雏形。目前的初步智能化养老基地的建设与国外的“老年社区”颇为相似,吃住行全部自动化和无障碍。例如武汉的智慧养老(smart home care),武汉市侨亚置业集团(郑明桥,2012)是国内最早自主研发和引进该养老模式的机构,乔西社区智能养老是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网和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打造以E-脉手表、智能健康养老服务站为终端和服务平台的社区智能居家养老服务体系,2011年湖北武汉市有6863名老人率先享受到“居家养老护理服务”,老人只需拨通专线服务,就可足不出户预约洗衣、做饭、维修、理发、送米等日常服务(见图1)。四川成都地区的“长者通”呼救机,甘肃宁夏的综合社区服务站设立便民服务卡(韩均,2011),北京丰台区的智能化社区等都是对智能化养老的一种探索。

我国发展智能化养老的客观必然性

(一)应对我国老龄化现状的需要

联合国通常标准,人口老龄化的社会影响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人口老龄化,65岁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为7%,老年赡养系数0.2。我国于2001年进入人口老龄化,2022年将进入社会老龄化,届时老年赡养系数将超过0.2,劳动人口和老年人口的比例为4.27∶1,2037年我国将进入深度社会老龄化,老年赡养系数将超过0.3,劳动人口和老年人口的比例为2.79∶1。从人口老龄化到社会老龄化中国仅用21年,比西方发达国家快了约3倍(杨燕绥,2012)。我国的养老服务模式亟需创新,智能化养老是一个大胆的创新,虽然处于初步阶段,但能缓解养老困境。

(二)适应传统生活方式和家庭结构转变的需要

我国的家庭结构已明显呈现出空巢化、核心化趋势。截至2012年底,60岁以上老年人口1.94亿,2025年将突破4亿,2050年将达到峰值4.83亿。届时,我国每3个人中就有1个老年人。与此同时,2010年我国家庭平均人数为3.1人,2030年将缩小到2.6人,2050年缩到2.51人。独生子女家庭占家庭总数的37%,“4-2-1”倒金字塔型家庭结构逐渐成为主流(曹煜玲,2011)。养老主体与客体之间严重失调,纯粹依靠过去的家庭人力养老已相当不能满足形势需要,我们需要借助科技的力量,智能化能够大大减少人力,优化资源配置。

(三)满足老年群体客观的生理、心理状况的需要

第一,从生理角度来看,老年人一旦上了年纪,会出现生理衰老,对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也逐渐减弱,直至生命终止。具体表现在:其一,感知能力退化,老年人感知能力的变化影响着他们对周围事物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信息的接收。体现为光暗适应能力、颜色知觉能力和敏锐度的下降。其二,神经系统功能退化,这主要由老年人脑细胞减少造成的一种迟钝反应。表现为思考能力降低,记忆力减弱,对新环境的适应认知能力较差。其三,肌肉及骨骼系统的变化,70岁的时候,肌肉只有30岁的一半,骨骼岁年龄的增长逐渐变脆,再生机能变低后灵活度明显下降,所以老人摔跤容易发生骨折,生活场所需要特别注意。其四,对环境适应能力退化,由于新陈代谢变慢,温度、湿度和气候的变化都可能引发老年人的促发性疾病,致其丧失自理能力(许畅达,2007)。2010年末,根据世界健康调查(WHS)和国家卫生服务调查(NHSS)2003-2010年的关于失能老人的情况统计如表2所示。老年人的身体较为脆弱,对于客观居住环境要求很高。科学的标准设计应该综合考虑环境的声、光、热,以及无障碍,智能化设计,对于失能老人的全方位照护,对于半失能老人的身体恢复,对于自理老年人的身体保健都是有很好的帮助。

第二,从老人的心理角度看,传统观念认为老人只需要能满足基本物质需求就行了,吃饱穿暖就谓之孝。然而孔子有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为现在的所谓孝子,都说能奉养父母就行了。然而狗马都能得到饲养;如果对父母不心存孝敬,那和饲养动物又有什么区别呢?”我们在满足老年人基本生理需求的同时,往往忽略老人的高层次需求。老年人因社会角色的转变,生活环境的变迁及生理机能退化会产生孤独感、自卑感,有更强社交归属需求,但凡事很怕给子女添麻烦,想尽量依靠自己,而自身条件又受限,长期会产生自闭情绪。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老年人同样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希望社会认可他们所做出的贡献,自身的社会经验应该得到尊重。智能化养老可以弥补传统机构养老的缺陷,因为可以帮助老年人解决很多身边的问题,而不是麻烦子女,智能化设施会成为生活好帮手。不给子女添麻烦,本身也是为老年人自身的心理减轻负担。智能养老服务实际上是在远程科技的体系上建立的一个支持家庭温情养老的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其它养老模式的补充与完善,不仅解决了我国家庭养老资源弱化的问题,也符合我国一向提倡的“孝”文化。

(四)弥补我国养老资源匮乏的现实需要

养老护理服务由于其特殊性,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又高于一般的服务行业,生存在这样一种夹缝中,利润空间有限就不可避免地遭遇到亏损,民营养老机构市场有效需求不足。截至2011年底,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总床位数为 353.2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仅有19.1张,离30‰的标准相差甚远。同时,我国存在养老服务人力资源结构性短缺与急需的矛盾,目前我国大约需要1000多万养老护理人员,而全国现有养老护理员仅30多万人,其中取得职业资格的更不足10万人(石峥,2012)。如果建立社区智能化养老服务,智能化会降低人员需求,只需要少数人观测监控老年人的动态,在需要的时候调配人员,而不是挨家挨户走访,就可以较大地节省人力成本,整合人力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尤其对于家庭养老的半失能老年人,也更为方便,大大缓解养老机构的床位紧张。

我国发展智能化养老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成本是智能化养老服务发展最主要的瓶颈

目前老年人保守的消费理念是养老服务的一大阻力,多数老年人还是不愿把自己毕生的积蓄花在养老方面,所以目前养老产业多是叫好不叫座。养老建设成本费用很高,除了公益性政策性养老机构外,政府要起到支撑拖底作用,给予政策上税收上的倾斜,在智能化养老建筑产业给予扶持,社区和机构统一配置智能化养老的设施(,2012)。

(二)老年服务风险管理政策法律不健全

老年服务在法律制度建设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一个完善的可供参考的老年服务的法律法规。智能化养老虽然可以大大提高老年人的安全,但是也不能完全避免老人自身造成的意外,例如老人在养老院意外跌倒,造成人身伤害或死亡,这个权责界定不清晰,会带来很多麻烦,特别是对现在的养老社区和机构。所以,要注意老龄群体的特殊性,规范其发展,以免使产业陷入利益化陷阱,老人无法从中享受到应有的服务。养老产业的发展应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三)养老服务标准不完善

近年我国先后颁布了《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历研,2012),初步形成了养老服务质量、服务资质、服务设施、服务安全卫生、服务环境监测等一系列的标准体系,一定程度上了推动养老服务体系规范化发展。但是还是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首先,我国尚未建立科学完善、协调统一的社会服务标准。养老标准涉及建筑、设备设施、医疗、饮食、服务、精神等多个层面,但这些层面的规范零散的分散在不同的文件中,所以让养老服务的工作者无法从总体上把握社会服务的具体方向和标准。其次,针对我国养老服务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只有6项(李华楠,2012),就设置标准的类型而言,多数是以机构设置、设备设施、辅助仪器等建筑设施方面为标准,而真正意义的针对性、可测评的软服务标准还较为缺乏,造成目前各种模式自成一派,老年服务质量偏低。智能化养老在推进的时候可能会无所适从。

智能化养老在未来养老服务中的展望

(一)智能化养老将融入养老主流模式

我国未来长期模式,仍然是以居家养老为主,如今居家养老纳入智能化居住区规划突破了传统家庭养老只注重关注老年人自身问题的局限,这种依托社区构筑的智能化居家养老新形式是一种在传统聚居观念和老年社区之间寻求的一种平衡,满足了老人的心理需求,可以使老人感受家的温暖,得到高质量的专业照护,尤其是高龄老人、空巢和失能老人对此表示更强的认同感(窦玉沛,2012)。智能化养老系统也可以通过对老年人的家庭智能化的改造,更好让居家老人享受智能化的便捷养老服务,通过对整个社区的智能化建设,使智能化养老系统覆盖到每个家庭、每位老人,改善社区服务的弊端,提供高质量服务;还可运用于老年服务性质的机构,使机构能够提供更完善、先进的照护服务。

社区养老的定义范文6

就建筑行业而言,由于中央及各地政府的调控政策,房地产市场逐步降温,大量民间资金在伺机而动,寻找新的投资方向。在这个背景下,养老产业成为了新的热点,各种机构如雨后春笋不断出现,新的养老概念也层出不穷。下面将借助近10年在美国积累的知识及对中国问题的粗浅看法,就老年安养机构的规划设计作一些分析。由于无法在中国收集到全面的数据,难以对两国情况做详细的类比,但希望读者根据自己了解的情况做出合理的比较与判断。

概念范畴

本文谈及的老年安养机构,包括退休社区(retirement community)、自理型退休公寓(independent living)、介助型护理院(assisted living)、特护型护理院(skilled nursing)和连续护理型退休社区(continuing care retirement community)。老年社区服务中心、托老所(daycare center)、临终关怀(hospice)、老年医院和康复中心等不在本文讨论范围。

服务对象

老年产业开发的首要任务是确定目标人群,即谁会购买你的服务或产品。一直以来国人有个认识误区,觉得很大比例的美国老人会在养老院安度晚年,其实不然。据美国疾控中心报道,美国65岁以上的老人中居家养老的占93%,在特护型护理院的占4%,其他占3%。这个比例在不同的年龄段有较大的变化。如65~74岁年龄段(即“年轻老人”),居家养老的比率高达97%;而到85岁以上年龄段,选择特护型护理院的占14%,其他机构占8%。由此可见,在美国,居家养老仍是首选,养老机构的主要目标人群是85岁以上的老者。当然,中国与美国相比,医疗条件不同,上门医疗服务普及度较低及预防医疗的执行力度不足等因素会降低老人选择机构养老的年龄门槛。

另外一个衡量服务对象的指标是ADL及IADL。ADL是英文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的简称,衡量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即吃饭、穿衣、如厕、上下床、梳妆及洗澡。IADL即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是衡量独自生活能力的指标,这些能力包括打电话、吃药、烧饭、打扫房间、洗衣、理财、购物和交通等。美国疾控中心的数据显示,特护型护理院有68%的老人有3项以上ADL需要帮助,而在退休社区及住家,该比例分别为16%及8%。在这3种养老形式(特护、退休公寓及居家)中,只需要1~2项ADL协助的老人的比例分别为16%、35%及18%;缺失部分IADL能力的比例为95%、65%及39%。

既然大部分老人选择居家养老,那么谁会是养老机构的潜在客户?根据美国学者的研究,选择机构养老的几大原因包括:向往更多的社会交往和活动;需要生活照料;难以胜任日常家务;丧偶;需要更多的行动自由与自主;减少住房开支;需求不间断的医疗照顾;邻近亲戚朋友;等等。

一般而言,健康的且能保持一定社交活动频率的夫妇不太可能选择机构养老。因而这些机构的潜在客户包括两种:一种是夫妻一方或双方在生活和医疗方面需要照顾,另一种是丧偶或独居,无法维持原有的社交圈及在生活上无法自理。能接受机构养老的老人一般来说受过良好的教育,思想较为开明,对各种养老方式有较好的了解。

虽然服务对象是老人,但是很多关键性决定,比如是否搬进老年安养机构或是选择哪一家,大部分由其子女代为决定。因而从规划设计而言,建筑形象、空间布局和内部装饰能否让其子女满意、地理位置是否方便探视等显得尤为关键。

“医”和“养”在老年安养机构中的关系

美国疾控中心2009年数据显示,65岁以上老人大概占各类诊所就医总人数的26.9%、占医院门诊人数的15.7%、占住院人数的38.6%。在各年龄组中,老年人的住院天数最长,为5.7天(各年龄平均为4.9天);每千人住院人次为320,就医人次为15437。

影响老人健康的几大慢性病依次是:高血压(55.9%)、关节炎(51.2%)、心脏病(30.4%)、肿瘤(24.0%)、糖尿病(20.5%)、哮喘(11.3%)、气管及支气管疾病(10.3%)和中风(8.6%)。另外,多种心理及精神疾病也是困扰老人的重要因素,如抑郁症(13.7%)和老年痴呆(6%)。选择机构养老的老人通常会有上述一种或多种疾病,因此他们对养老设施与医院、诊所之间的交通是否方便,所提供医疗服务的种类和质量非常看重。一些老年设施直接开在大医院附近,或是直接由医院开设,便于把生病的老人及时送到医院就诊,或是从医院接纳基本病愈但需长期护理至康复的患者。这也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的一个重要手段。

离医院较远的老年安养机构,特别是特护型护理院,有护士24小时轮值,全科医生每周定期探访,或是安排班车送老人到医院看病检查。当患者发生紧急情况时,护士会叫救护车。美国有较完善的救护应急系统,从打电话到救护人员到达,仅需8~15分钟。笔者在一家老人院调研时曾目睹一位老人摔倒昏迷,鼻孔出血,值班护士发现后立刻拨打911寻求救助。10分钟后救护车即赶到,医疗人员对伤者进行简单的护理后送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救治。

由此可见,“医”是老年机构中非常重要的元素。有关研究表明,65%的老人认为能否提供好的医疗服务是他们选择养老社区的关键。

美国早期的护理院完全照搬当时医院的环境设计和管理方式,具体表现为长走廊、护士站居中布置、多人病房和洁净单调的室内空间等。我们通常称之为医疗模式(Medical Model)。该模式从医疗管理的角度出发,强调医疗效率。

社会模式(Social Model)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多位学者提出,它针对的是医疗模式中存在的忽视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的问题,强调生活质量与医疗护理质量同等重要。据统计,老人在连续护理退休社区(即CCRC)生活的平均时长是6~7年,在特护型护理院的平均天数为66天。他们每天接受医疗服务(包括检查、打针、吃药和理疗康复)的时间最长不过1~2小时,有的甚至只有几分钟。在一天中大部分的时间里,老人自行或在护理人员的协助下参与各种日常活动。因而,“生活”(即“养”)应是老年机构关注的重点。

采用社会模式的机构十分注重满足老人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强调从环境设计的角度营造“家”,而不是宾馆,更不是医院的氛围。“家”应是温馨且尺度适宜的,应能最大限度保证主人的自,让其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料理生活事务,并保护其隐私和维护其尊严。在家里,主人有权决定家具布置及室内装饰,能与亲友短聚、留宿家人。在社区里,老人可以有选择地参加各种活动,结交朋友,建立和维系自己的社交圈。

“医”和“养”不是一对矛盾体,两者的目的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促进老人的身心健康。老年安养机构如果没有高质量医疗服务的保证,很难吸引客户;但是如果过于强调医疗而忽略了根本的生活和社会需求,对老人的健康毫无裨益。

可见,社会模式相较医疗模式而言有明显的优越性,这也是近10年来以“养”为主但有充分医疗资源保障的老年人服务设施在美国大行其道的原因。

老年人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理论

老年人服务环境的相关理论很多,下面对影响较大的几个进行简单的阐述。

*老年生态学理论(An Ecological Theory of Aging)

这个理论由著名老年学家鲍威尔·罗顿(Powell Lawton)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从“环境与人相适理论(Person-Environment Fit)”衍生而来。鲍威尔指出,人对环境的适应是有一定范围的。能力越强,对各种环境适应得越快;能力较弱则适应得较慢,且可适范围较窄。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各项机能随之下降,原有的环境或许需要改造才能使其维持正常的生活活动。但是,如果将相对健康的老人置于要求较低的环境里,也会产生不良的效果。老人将会缺少锻炼的机会而丧失部分机能。因此,鲍威尔建议在老年机构设计、建设和运作过程中,应对其未来发展有周详的计划和展望,并留有一定余地以供改善。

*社会学生态模型(Social Ecological Model)

社会学生态模型在公共健康学方面运用很广,近年被引入到环境研究和设计领域。该模型阐释了影响人行为的多种因素:人的性格与行为特征、社会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建成环境等。这些因素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紧密关联的,因而设计师需要有开放而敏锐的思维,善于观察和交流,熟知机构的管理和运作模式,能综合分析信息和协调各方面关系。

*无迁移养老(Aging in Place)

从熟悉的环境搬到另一个陌生的环境,离开多年建立起来的社交圈,会使老人在感情和心理上难以割舍,其适应期一般在6个月以上。有学者因此提出无迁移的概念来解决这类难题,连续护理型退休社区(即CCRC)应运而生。这类机构提供各层级的医疗照料及生活照顾服务,使老人在身体条件变差的情况下仍无须搬离原来的社区。通用设计理论(Universal Design)也被广泛应用于老年住宅设计,使居住空间在原有的基础上稍加改动即符合老人新的需求。

*多代养老模式(Multi-Generation Aging Model)

长期以来,很多老年社区的地理位置与周边居住区结合不紧密,甚至给人一种被隔离的感受。多代养老模式理论,主张老年安养机构成为居住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考虑和幼儿园及小学临近开发,使老人能方便接触子女,帮助照料年幼的小孩,享天伦之乐。

*积极养老理念(Active Aging)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积极养老”是指人们在养老的过程中,通过不断优化健康、社交和安全等资源,以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积极养老”鼓励老年人在安全和医疗得到保障的前提下,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促进自身生理和心理健康。老年安养机构的设计者们应创造条件,促成积极养老目标的实现。

对中国养老规划问题的思考

*注重完善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

目前中国对养老产业的支持力度很大,国务院已发文要求各省做好养老规划。做好这样的规划需要强大的数据库支持,以做出准确的分析和判断。但就收集的一些全国性调查报告看,数据分项较粗,针对性不强,可用性较低,给相关研究造成不少困难。另外,美国医疗机构在做项目规划时,大都会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综合人口情况、交通、家庭收入、居住密度和现有医疗设施分布等情况生成热度图(Heat Map),以找出最佳投资区位。但国内各部门各自为政,难以分享信息数据,使得应用新技术进行科学决策成为空谈。因此,当务之急是完善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并针对具体情况做科学、深入、细致的调研。否则,做出的规划再好再完善,也是一纸空文。

*鼓励养老机构化整为零,提倡社区多代养老

过去十年房地产的迅猛发展造成城市地价飞涨,使得在城市中建设养老社区成为了不可能的事情。现在正在兴建的动辄上千亩的社区,大都在城市边缘,交通极不方便,与城市生活隔离。再者,由于尺度过大,导致服务和管理难以到位。从国家政策层面来说,应该鼓励养老机构化整为零,融入到普通小区的开发中,提倡社区多代养老。

*找到“医”和“养”的平衡点,是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现今投资开办养老机构的两股主要力量,一个是房地产商,一个是医疗机构。房地产投资需要资金快速回笼,有可能对医疗及后续服务缺乏关注。而医疗机构则有可能照搬医院的管理和服务方式,在“养”方面有所欠缺。如何找到“医”和“养”的平衡点,是今后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多重视前期策划

最后要指出的问题是:开发投资者过于依赖建筑师,对前期策划缺乏重视。这个问题不但存在于养老机构,也存在于医院项目的开发设计中。

前期策划和设计是“量体”和“裁衣”的关系,量体没做好,不可能做出合身的衣服。在前期策划中,建筑师应与投资和管理者合作,综合各方面力量,了解目标机构的管理模式、服务类型及流程、不同使用者(老人、家人和服务医疗人员)的需求等,以此为据制订任务书。这样的任务书可让建筑师设计时有理有据、得心应手,充分发挥创造力。可以说,前期策划做得好,整个项目就成功了一大半。

(本文省略了参考文献,若需参考文献,请与本刊编辑部联系)

吕志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