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光伏发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光伏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光伏发展

农村光伏发展范文1

关键词:农机;推广;问题;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F3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4)-01-49-1

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体系贴近农村,服务于农,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载体。一直以来,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体系践行着推介先进农业机械、促进农业增效增收的宗旨。然而,随着农业科技发展及社会的进步,基层农机推广体系也面临着新挑战、新问题,如管理体制不顺、区域设置不均、知识结构不新等问题,已严重阻碍了基层农机推广体系的发展、完善及推广队伍的稳定,因此,研究和分析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体系中存在问题及发展思路具有较大的历史意义和社会意义。

1基层农机推广工作的重要意义

1.1提高农村建设综合生产能力

基层农业机械的推广及应用,可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不仅可以提高种子、化肥、农药的综合利用率,还可以有效节约资源,减少农作物的收获损失,从而实现农民增产增收、保护环境,最终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2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产业化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趋势,发展农业产业化,不仅可以吸收、引进、运用各种高新技术机械设备来减轻农民负担,而且还可以促进农产品优质化,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1.3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

农业机械化在推动农民增产增效的同时,也在迫使广大农民不断接触新知识、新技术,从而提升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

2基层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2.1管理体制不健全

现阶段,各地基层的农机所、农技站的人事任免权、财政权等均归属于基层政府,基层农技站对内部人员调动、财权、物权的支配具有较大的限制性。在这种制度下,农机主管部门布置任务后,基层农机站的执行力会大打折扣。此外,上级主管部门缺乏对基层农技站的管理和约束,从而导致基层农机人员推广新技术、新机械力不从心。

2.2区域设置不均匀,工作落实不到位

由于受经济条件及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一些乡(镇)设置了农机站,虽有固定的办公用房,但是缺乏现代化的办公措施;个别交通不便、地理位置偏僻的乡(镇)没设农机站,更没有专职农机工作人员,农机普查及农机购置补贴等业务工作不能有效展开。

2.3知识结构不新,队伍素质偏低

近年来,随着乡(镇)机构改革的推进,基层农机推广人员数量呈逐年萎缩趋势,新生力量薄弱,一些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不愿意到乡(镇)基层站工作。而农机站现任的工作人员基本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留任的农机人员,他们所掌握的知识跟不上新形势需要,人员和知识结构都出现断层,新技术、新机械的推广工作显得步履维艰。

2.4职能发挥不大,具有较大局限性

基层农机推广机构由于受到基础设施及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目前还无法独立开展大型的种植试验、示范、培训、推广等工作,现阶段,从事的推广工作要么是大中型基础农业机械,要么是集中大面积的地块开展的试验示范,由此可见,基层农机推广工作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3完善基层农机推广服务体系的发展思路

3.1理顺体制关系

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要求,严格实行以市、县农机主管部门为主的管理体制。市、县以下的农技站作为派出机构,其内部人员工作调动、经费调动及资产管理统一由上级农机主管部门管理和支配。至于农技站内人员的工作调整、职务晋升及绩效考评,一方面听取当地政府意见,另外一方面也参考当地农民的意见。

3.2优化布局结构

各基层政府应逐渐打破各区域内的限制,争取在已有的农技站内设立区域联系站,同时,在未设置农机站的乡(镇)设立站房,从而做到镇镇有站、站站可联系的局面,从而优化各基层站的布局和结构。

3.3提升综合业务素质

提升人员素质是实现农机推广工作的关键,因此各基层农技站要积极开展对农机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可通过在职教育、脱产深造及短期培训等形式,更新农机推广人员的知识结构,使其及时掌握各种现代农业科技。此外,各基层政府还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基层农机人员的主观创造性和工作积极性,奖罚分明,最终实现基层农机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

3.4拓宽投入渠道

积极鼓励和扶持各基层站成立农机股份作业(租赁)公司,逐步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以有偿服务弥补办公经费的不足,拓宽投入和收入渠道,最终促进农机的推广工作。

3.5创新推广模式

农村光伏发展范文2

在大众的视野里,能源的来源形式并不被他们所关注,达到用户时,电都是无形的,人们并不会将能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进行直观的关联,但走进青岛昌盛日电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昌盛)的工业园区和华盛太阳能农庄,看到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办公楼和成片的光伏农业科技大棚,不仅满足自身用电,余电还能平价上网,让人深刻地感受到能源革命的来临,体验到它所描绘的未来形态。

在杰里米・里夫金所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中,他有这样的判断: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工业革命都将使世界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如今,我们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石油世纪的最后阶段,第三次工业革命已经来临,这一次,新的通信技术和新的能源系统将再次结合,数以亿记的人们将在自己的家里、办公室里、工厂里生产出自己的绿色能源,并在“能源互联网”上与大家分享,人类的生活和工作将从根本上发生改变……

在昌盛日电董事长李坚之的带领下,依靠对光伏行业趋势准确地预见,整合多方优势资源,打造“光伏农业综合体”,创建农业创客空间和农业创业大学,在“光伏+农业”这一应用领域成为全国性的佼佼者,而这些,仅仅是昌盛新能源产业战略蓝图的开始。

光伏困局中求变

2011年对国内光伏产业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全球经济疲软、欧债危机蔓延,传统光伏市场国家纷纷下调光伏补贴,加上随之而来的“双反”,让“两头在外的”光伏制造大国中国陷入了产能严重过剩的困境,也正是在这一年,李坚之下海创业。

“当时正好赶上了制造由盛转衰,很多企业因为沉浸在惯性里面,它没有感受到实际上天要变了,还在那里拼命的上产能。国际市场的需求已经下降了,中国新兴市场没有兴起,中国是典型的两头在外,市场在国外,上游也在国外。”李坚之说。

面对这样的困境,李坚之带领昌盛的团队对未来进行了分析和定位。“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一定要把光伏在中国的应用这一端作为昌盛发展的一个接口和核心,将昌盛日电定位为太阳能综合解决方案的供应商。”李坚之说。也正是在此时,政府开始意识到光伏产业的问题,加大力度开发国内的市场,由财政部牵头的国家金太阳示范工程对光伏项目进行扶持。昌盛的第一个项目就是为赛轮股份有限公司搭建厂房屋顶光伏,此后又完成了海信、海尔等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项目。

随着国家光伏政策的变化,以及单一的BIPV市场并不足以支撑光伏企业的长远发展。传统光伏“发电在西部、用电在东部”的供需矛盾也让昌盛思考光伏产业模式的可能性,东部土地紧俏,如何在不改变原有土地性质的基础上发展光伏,昌盛开始转向了农业领域,并推出了光伏农业科技大棚,连接起了光伏和农业两大生态圈,优势互补。“昌盛刚开始是制造,从制造转型成应用,制造是第二产业,做解决方案供应商是第三产业,与农业相结合是第一产业,一产是为了撑住二产,然后一二三产业这样转起来。”李坚之描绘着当下昌盛整个的产业结合。

“光伏农业综合体”:农业发展新范式

农村、农业和农民,“三农”问题一直是政府最关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农业发展长期滞后,农民收入低,政府虽然一直在强调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模式,但是从经营模式到装备科技水平依然没有长足的进步,如今,这个窠臼的难题,将被光伏这个新生的产业迎刃而解,昌盛的“光伏+农业”模式,不仅为光伏的发展打通了回路,而且为资本进入农业,提供了稳定的渠道,打造“光伏农业综合体”,或将成为农业发展换挡加速的契机。

2014年9月,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进一步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关政策的通知》,直接把光伏农业的建设提上日程,表示要“因地制宜利用废弃土地、荒山荒坡、农业大棚、滩涂、鱼塘、湖泊等建设就地消纳的分布式光伏电站。鼓励分布式光伏发电与农户扶贫、新农村建设、农业设施相结合,促进农村居民生活改善和农业农村发展。”

农业为光伏提供了建设空间,光伏则推动了农业的工业化、设施化。“在租用的农田上建设设施大棚,棚顶发电,棚下种植,不改变原有农用地的性质,既为光伏电站建设拓展了广阔的空间,又规避了高额的土地使用税,一举多得。正因为如此,最近一两年光伏农业大棚规模迅速扩张,光伏农业项目已占到2015年上半年备案项目总数的30%左右,成为光伏应用的主要形式之一。”李坚之说。昌盛在模式创新并不止于此。

通过土地流转,围绕光伏农业大棚打造规模化的“光伏农业综合体”才是昌盛的模式样板。昌盛与政府合作采取PPP模式组建合资公司对园区进行投资和管理。昌盛总部目前由两大园区组成,一个是工业园区,大概占地600多亩;一个是光伏农业园区,大概占地9000多亩。这一模式不仅能够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对转变农民生产方式进而带动生活方式转变进行了有益探索,一是农民可以通过被园区企业雇佣,“进园进棚”转化为产业工人,二是农民可以通过土地流转、入股等方式获得租金和股金,增加了收入;三是推进了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农民集中入住,就近工作。

农村光伏发展范文3

2004年,全世界对新的可再生能源的投资为300亿美元,2005年上升为380亿美元(不包括150~200亿美元的大型水力发电投资)。主要投资于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其中风力发电37%、太阳能光伏26%、太阳能热水器11%、小型水力发电11%、生物质发电和供暖7%、地热发电及供暖7%。

投资增长较大的国家有德国、中国、美国、西班牙、日本和印度。德国和中国各自从2004年的60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70亿美元,德国主要是投向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中国是投向小型水力发电和太阳能热水器。美国投资约35亿美元、西班牙和日本各20亿美元。(中国在大型水力发电方面的投资2005年增加了100亿美元,新装机容量为7吉瓦。若加上大型水力发电投资,中国应为170亿美元。)

在可再生能源的产能方面投资大幅增加的同时,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和生物燃料产业在新建生产厂和增加设备方面发展尤为迅速。2005年,全球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的投资为60亿美元,预计2006年将达到80~90亿美元。在生物燃料生产能力方面的投资超过了10亿美元,预计2006年会达到20亿美元。正在建造的生物燃料生产厂和已经宣布到2008年建成的生物燃料生产厂的价值,巴西超过30亿美元、美国超过25亿美元、法国超过15亿美元。

专项资金和其它投入也明显增加,使得发展中国家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补贴在2005年有了较快的增长。KFW(德国政府所属的发展银行)为发展中国家的可再生能源提供了1.37亿欧元(1.7亿美元)。世界银行从2004年以来为可再生能源提供了5.7亿美元(包括4.2亿美元大型水力发电投资)。全球环境基金从2004年起提供了1亿美元,大约一半给了世界银行项目。

4 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趋势

到2006年,全世界至少有85个市场价值超过4000万美元的生产销售可再生能源的上市公司,这类公司的总市值超过500亿美元。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中国)、Suzlon (印度)、REC (挪威)和 Q-cells (德国)等公司的市场总值都已超过50亿美元。

4.1 太阳能发电

太阳能光伏发电业领域的公司数量最多,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也是可再生能源产业中利润最大的产业。发电量从2004年的1150兆瓦增加到2005年的1700兆瓦以上。日本是太阳能电池产量的领先者 (830兆瓦), 其次是欧洲 470兆瓦、中国200兆瓦、美国150兆瓦。到2008年,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总产量有可能达到2吉瓦。

欧洲的最大生产者Q-Cells, 2005年的产量翻了一倍多。日本最大的生产公司2005年产量明显增加:Sharp和Kyocera 分别增加30%以上, Sanyo 从第七位跃入第四位。中国的太阳能光伏电池产量从65兆瓦增加到200兆瓦,到年底生产能力将扩大到大约300兆瓦,电池组件的生产能力将达到400兆瓦。三家中国光伏生产厂商(南京中电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宣布,到2010年把光伏产量增加到1500兆瓦以上。

4.2 风力发电

风力发电业的几个大公司扩大了他们在国外的生产能力。丹麦的Vestas公司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0%,在澳大利亚新建了一个风力发电厂,另一个在中国的风力发电厂计划在2007装机。德国的Nordex公司、西班牙的Gamesa 公司与Acciona公司、 印度的Suzlon公司和美国的GE 能源公司都将与中国合作建设新的风力发电厂。

中国国内的两个风力发电厂都已投产。中国最大的发电机生产厂之一哈尔滨机械电力公司,已经完成了对1.2兆瓦风轮的设计和测试,进入生产运营。其风轮设计和发电技术完全由中国自主设计,拥有全部的知识产权。

4.3 燃料乙醇与生物柴油

2005年底,美国有95家燃料乙醇生产厂,总生产能力达到164亿升。2006新建35个、扩建9个厂,新增生产能力80亿升。加拿大正在建造6个新的年生产能力7亿升的燃料乙醇厂。巴西已经有300多个厂在生产,2005年又批准了80个新的乙醇蒸馏厂,计划在2009年将甘蔗产量提高40%,主要用于生产燃料乙醇。

到2006年年中,欧盟的生物柴油生产能力超过了60亿升。美国有53家生产厂,生产能力为13亿升,正在建设中的44个厂,将会使生产能力翻一番。加拿大有2个生产厂,生产能力为1亿升。

5 全球可再生能源政策要览

5.1 可再生能源政策目标

2005~2006年,克罗地亚、约旦、尼日利亚、巴基斯坦等四个国家新制定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全球制定了政策目标的国家达到了49个。克罗地亚的目标是用可再生能源生产400兆瓦的电能;约旦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的用量达到15%;尼日利亚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要达到7%;巴基斯坦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5%,包括1100兆瓦风力发电的短期目标。

美国的佛蒙特州和伊利诺斯州也在2005年制定了政策目标。佛蒙特州要求到2012年用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电量满足本州全部新增电力负荷的增长量。伊利诺斯州的目标是到2013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8%。美国和加拿大制定了可再生能源政策目标的州/省数量达到了31个。

许多国家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政策目标都进行了补充、修订和完善。法国宣布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将占一次能源使用量的7%,2015年达到10%。荷兰宣布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使用量占一次能源使用量的10%。西班牙的目标是把可再生能源使用量从2004年的6.9%增加到2010年的12.1%,并对每种技术都制定了具体的目标。泰国的目标是到2011年,可再生能源使用量达到8%。

中国的目标是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用量达到16%(包括大型水力发电),2005年的实际份额是7.5%。其中水力发电300吉瓦、风力发电30吉瓦、生物质发电30吉瓦、太阳能光伏发电1.8吉瓦和小量的太阳热能发电及地热发电。太阳能热水器达到3亿平方米,生物燃料增加到150亿升。

印度到2012年的短期目标是包括制糖业和其它以生物质为原料的产业全面采取合并发电,增加10%的电力。到2032年的长期目标是电力增加15%,生物燃料、合成燃料和氢达到油料消费的10%,在可能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地方100%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到2022年全部宾馆和医院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5.2 促进电力发展的政策

美国对太阳能光伏发电免收30%的联邦税和风能生产税抵减法案的有效期延长到2007年底,除风力发电外,对其它可再生能源技术都延长了优惠政策。加利福尼亚州将太阳能光伏发电补贴计划延长到2011年,补贴32亿美元。到2017年的11年计划给住户、学校、商业和农场安装3吉瓦的太阳能光伏。内华达州把它的发电配额制政策延期2年,确定到2010年可再生电力达到20%的目标。康涅狄格州要求到2015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达到10%。另外三个州也对太阳能光伏发电采用了新的投资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康涅狄格州0.20~0.50美元/瓦、缅因州1~3美元/瓦、新墨西哥州是30%的税收优惠。

欧盟的几个国家都从推进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角度修改补充了电力政策。捷克共和国采用了新的购电法,确定了所有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税收政策。希腊降低了许可证的要求,制定了新的税收政策,增加了太阳热发电,并提供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瑞典对家庭安装太阳能光电实行30%的税率优惠,并投资用生物燃料取代取暖用油。在为期3年的计划中将提供1亿瑞典克朗(1200万美元)的补贴在公共建筑物上安装太阳能光伏。爱尔兰用新的购电法代替原有的竞争性投标方式,并确定了新的税率。宣布在今后5年间,对可再生能源再增加2.65亿欧元(3.30亿美元)的补贴。意大利在2005年开始执行对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新的国家购电政策。西班牙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在新的建筑物上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国策的国家。2006年初采用新建筑物代码,要求在新建和改装的建筑物(购物中心、办公大楼、仓库、宾馆和医院)安装太阳能光伏。

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在实施旨在推广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政策和计划。中国2005年通过了新的电力法,2006年初生效,作为推广可再生能源的法律;上海启动了在100,000个屋顶上安装太阳能光伏的计划。印度在2006年初宣布了新的国家税收政策,目的是推行可再生能源发电;Karnataka, Uttaranchal, 和 Uttar Pradesh邦等6个邦在2005年也采用了购电税收政策;Maharashtra邦也修订了在2003年制定的对风力发电的购电政策,还包括了生物质、甘蔗渣和小型水力发电。巴西对小水电、风力发电和生物质发电实行优惠价格。巴基斯坦对风力发电开发者确定9.5美分/千瓦时的税收补贴,取消了对风轮机的进口关税,旨在促进风力发电的发展。埃及正在开发风力发电。马达加斯加制定了新的水力发电计划。土耳其在2005年通过了新的可再生能源推广法。伊朗正在制定新的推广法。泰国对小水电生产者实行补贴政策。

5.3 太阳能热水器/供暖政策

美国对太阳能热水器减免30%的联邦税(有效期到2007年底)。加利福尼亚州采用指导性计划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支持,缅因州对投资给予25%的补贴。

西班牙2006年3颁布了新的国家建筑物法典,规定了新建筑物和改造的建筑物中太阳能热水器和光电的最低量要求。按照气候带、消费量和燃料储备,太阳能热水器必须满足30%~70%热水能量的需要。

南非的开普敦、意大利的罗马要求用太阳能满足新建筑物30%~50%的能源。北非和中东国家如突尼斯、摩洛哥、埃及、约旦和叙利亚,正在制定太阳能热水器政策,建筑法规和/或推广计划。

5.4 生物燃料政策

目前全球至少有8个国家在国家一级、30个州和省在省一级颁布了混合生物燃料的法令。

美国2005年颁布了可再生燃料标准,要求燃料销售商每年提高混合生物燃料的比例,到2012年混合量达到280亿升(75亿加仑)。联邦政府把对混合生物燃料免收43美分/加仑(12美分/升)的政策延长到2008年。威斯康星州颁布法令,对政府的车辆混合使用生物燃料。华盛顿州现在的法令是混合B2(即2%的生物柴油)。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颁布法令,在2005年混合7%的乙醇(E7),安大略省在2007年混合5%的乙醇(平均值)。

欧盟委员会把发展生物燃料作为能源战略的组成部分,提议将2015年的目标确定为生物燃料比例达到8%。法国的目标是到2008年达到5.75%(比欧盟的总体目标提前2年)、2010年达到7%、2015年达到15%。比利时的目标是到2010年达到5.75%。德国首次制定了混合生物燃料的法令,要求从2007年开始混合4.4%的生物柴油和2%的乙醇,到2010年,把生物柴油的混合量提高到5.75%。意大利的规定乙醇和生物柴油各混合1%。欧盟现有法国、德国、希腊、爱尔兰、意大利、西班牙、瑞典和英国等8个国家对生物燃料采取免税政策。

中国有4个省新提出要求在大城市混合使用生物燃料,使实行混合燃料的省份达到了9个。多米尼加共和国要求到2015年混合E15和B2。巴西从2005年开始混合B2,要求从2008年起完全普及,到2013年达到普及混合B5。马来西亚要求到2008年混合B5。泰国到2007年全国混合E10,同时还制定了到2011年混合B3的目标。

6 农村能源

传统和现代生物质的使用,仍然主导着农村能源的消费。农村电气化的政策和使用可再生能源的计划仍在进展之中。

中国在2005年完成了乡镇电气化规划,计划到2010年使1000个乡镇中大约130万农村人(约20万户)用上太阳能光伏电源、小水电和少量的风力发电。让10000个村庄350万个农村家庭用上电,包括总量为270兆瓦的小水力发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到2015年所有农村都用上电。

印度在2005年给7个邦的250多个边远村庄装了电,计划2006年给3000多个村庄和700多个部落通电。农村使用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已经增加到34万户照明、54万盏太阳能路灯和7,000光电水泵。还有600,000个太阳能灶在使用。最近提出到2032年对60万个村庄在煮饭、照明和动力方面扩大对可再生能源的使用,2012年起从1万个边远的未通电的村庄开始做起。小规模的农村生物质气化发电达到70兆瓦。

在巴西,“Luz para todos”计划已使全国250万个家庭中的50万户用上了电,其中有20万户使用了可再生能源电力。泰国农村的电气化项目是安装家庭太阳能系统,累积有39万户。在斯里兰卡,2005年有2万户装上了太阳能光电、900户用上了小水力发的离网电。在菲律宾,有200个家庭安装了28千瓦的村级太阳能光伏发电厂,有130个光电饮水器系统、120个电讯系统,平均功率为1千瓦。乌干达和肯尼亚继续在农村的教室和诊所实施太阳能照明计划。柬埔寨采用生物质气化的方式为第一个村庄供电,已经安装了7千瓦,另外批准了27千瓦,计划为 3000个村庄供电。

另有几个国家宣布起动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农村电力发展新计划。波利维亚计划到2008年给2万个家庭装上太阳能系统,到2025年农村全部都能用上电。埃塞俄比亚的目标是在5年的时间内可再生能源用户比例从15%提高到50%。巴基斯坦批准了1900万美元的发展计划,打算在2006年使8000个村庄用上用可再生能源发的电。

中国、印度和尼泊尔的沼气用户数量仍在增加。2005年中国的家庭沼气用户达到了1700万,印度380万。尼泊尔对家庭用沼气池和太阳能饮水器提供75%的补贴。

2005年新增的家庭太阳能系统超过27万个,全球家庭用户总数达到240万户。其中中国新增用户12万、泰国新增9万多户,印度、斯里兰卡和孟加拉国都新增2万多户,其它国家有少量增加。

在发展中国家实施的农村家庭炉灶改造计划十分普遍。在波恩“2004年可再生能源”大会上,几个南美洲和非洲国家承诺提供煮饭用的现代新能源,如墨西哥到2015年提供100万个改进的灶,乌干达到2008年提供10000个改进的灶。最近几年,通过国际援助计划,乌干达、埃塞俄比亚、马拉维已经分别建了15万、6万和4万个灶。2005年创办的非洲能源部长论坛,承诺要让非洲50%的农村家庭用上新能源,使用传统的生物质获得做饭用的现代能源,如在10年内改造做饭用的灶。联合国的千年项目提出,要减少50%不能获得做饭用的新能源的人数,到2015年广泛改造现有的做饭用的炉灶。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承诺要为100%的农村人口提供做饭用的新能源。

农村光伏发展范文4

关键词:校企合作;光伏产业;技能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3.041

光伏专业能培养大量光伏人才,这些人才在进入社会后就会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为了让高校、职业学校培养的光伏人才符合实际要求,就要派遣学生前往企业实习,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环境。企业也要和高校合作开发新项目,达到互惠互利的目的。

1 发展光伏产业的作用

发展光伏产业最基础的作用就是环境效益,能改变以往使用能源时造成的污染。由于光伏的能源利用来自于太阳能,不会产生任何污染,符合当前节能环保理念。发展光伏产业可以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比如,文明村镇建设过程持续向前推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正在进行,可以将太阳能照明、取暖等技术和设备在农村推广,顺利让农民生活更加便利,农民的生活方式因此改变,提升农民生活的质量。光伏发电可以应用在各个行业中,对很多行业的发展均能起到较佳的作用。

2 校企合作培养光伏人才的必要性

光伏产业更注重实用性,需要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应用,如此才能在学习理论后在实践中检验自身所学的知识。如果学生仅学习理论就会造成无法理解所学知识,此种情况就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失去意义。企业需要的光伏人员需要符合市场要求,要能适应企业岗位的特点,光伏专业的学生在没有从业经历的情况下贸然进入企业工作肯定难以胜任。因此,校企合作势在必行,让学生提前前往企业感受工作特点和氛围。而且企业在研发新的光伏产品时,学校能利用自身的科研力量对企业起到帮助作用。

3 校企合作培养光伏产业人才的对策

3.1 形成光伏联动发展机制

光伏企业的发展仅依靠之前的方式已经无法达成目标,需要依靠新的方式促进企业发展。高校与企业共同创办联动发展小组,均派遣企业和学校资历较高的工作人员参与其中。小组成员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光伏产业最新的发展动向,对整个产业的发展实际进行调查。小组成员在经过一定时间的调查后,就能对此类光伏企业的具体生产情况有所了解,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光伏企业储备优秀人才。光伏企业也可与高校合作研发新的光伏产品,内部员工在合作中能学习到很多新知识,创新能力得到一定提升,为光伏企业的后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光伏企业可利用自身雄厚的资金主动向高校发出邀请,让高校的研究团队投入到光伏企业的技术研发中,和高校保持密切联系,积极联系社会各界,利用社会各界的力量促进本国光伏产业的发展。

此种光伏产业模式主要目的是为了调动各方资源,让社会各界都能帮助光伏产业成长。充分培养小组成员的专业素质,让小组成员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坚持提升自己的品德和职业操守,让小组成员以前往欧洲进行学习,让自身更加符合市场化的需求。学校应制定公关人才规划,了解光伏产品在欧美遭遇“反倾销”的情况,让这些学生具备应对“反倾销”危机的公关能力,在学有所成后,前往欧美各国“反倾销”组织人员进行谈判,力争改变这些人的看法,给中国的光伏产业争取发展机会。利用这种方式获得来自国外的支持,如此不仅能调动本国的力量,也能利用外国的资源,为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做出较大贡献。

3.2 利用科研机构实现粘合效应

社会上存在各种高端的光伏研究机构,在光伏研究上具备世界最前沿的水准,与这些组织合作,能让校园和企业的合作效率得到提升。高职院校要派遣一些光伏专业的学生前往光伏科研机构观察科研成果,让学生对光伏实验室中的全部实验器械的使用方法、需要注意的问题等事项进行研究,从事光伏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在旁边给予指导和讲解。科研人员要注意在讲解时融入一些光伏企业的生产理念,让学生能对企业的生产方式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高职院校的光伏专业则可从邀请科研工作者来到学校任职,加动合作发展小组,让高校的光伏专业更能符合市场需求。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我国利用此种方式对创新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在全球范围内,企业、高校、科研组织均面临不同程度的竞争,科研组织的加入能让校企合作更加紧密,弥补两种合作存在的不足。比如,学校虽然具备一定的科研力量,但不如科研机构强,科研机构就可以提供更加专业的科研支持。但科研机构本身不具备产品生产能力,企业可以帮助科研机构将一些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并批量生产,让科研机构的成果能创造经济效益,科研机构也能利用自身力量实现创收。

3.3 实施“未来人才”储备战略

企业在发展过程不能完全把握未来的发展形势,需要提前采取措施应对这些不确定性。可以采取“未来人才”储备战略,培养一批学生,让这些学生接触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光伏技术,将这些学生培养成最精英的骨干力量。在与光伏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企业的特点,参照岗位的具体要求,寻找符合特点的学生,企业可以从全国的高职院校选择表现最为优秀的专业人才,记录其在光伏领域的表现信息,定期前往国家最先进的研究机构向国内最顶尖的光伏专家学习。根据“二八理论”,20%的主要力量创造80%的效益,培养的这些精英人才就是光伏领域在未来获得巨大发展的关键。

3.4 注重先进理念创新的重要性

在以往的校企合作研究中,都是强调各组织之间的合作,此次研究则将创新理念提升到战略发展高度。利用专家学者的学识和影响力召开专项的讲座,让学生参与其中,了解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也要在学习过程中安排一些熟悉教育、具备一定企业管理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后,指导学校的课程设置,让学校的教材体现出创新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不创新光伏企业就会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也要邀请企业导师,均是具备技师及以上资质的导师,来到学校与同学们一起研究一个光伏课题,组织专项的创新性的实践项目,让学生参与到创新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凡遇到困难都要思考能否以创新的方式解决。学校也要派遣教师前往企业学习,对企业的生产实际和人才的需求进行全面调查,直接改变教学方法,舍弃原本教学方式中束缚学生思维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能以更加自由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不仅如此,教师也要时刻督促自己具备创新理念,只有教师具备创新能力,才会让学生也具备创新能力。教师与学生均具备创新能力后,就会让学校的创新竞争力达到新的水平,这些具备创新能力的学生在参与企业工作后,就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4 总结

在光伏专业设定之后,就需要与企业保持合作,共同利用彼此的优点,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光伏行业人才。如此就能促进光伏产业向前发展。企业要利用自身的资源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场所。高校也要利用自身的科研能力提升学生的理论积累,让学生能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从事光伏生产。

参考文献

农村光伏发展范文5

关键词:太阳能;农村建设;应用

中图分类号:F32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生态农村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旨在营造健康、舒适的环境,它同时强调回归自然的淳朴,使人类的生活空间与整个大自然有机地融为一体;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具有清洁安全、无需开采和运输等优点,迎合了生态农村的理念,并且成为生态农村能量系统的动力。开发和使用太阳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各地实际,积极发展新能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1 太阳能资源的开发优势与发展潜力

传统的燃料能源不断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日益突出,同时全球尚有20亿人得不到正常的能源供应。可再生能源能够改变人类的能源结构,维持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其中太阳能以其独有的优势而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太阳辐射能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污染、廉价、人类能够自由利用的能源。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消耗殆尽,能源问题日益成为制约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行“阳光计划”,开发太阳能资源,寻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欧洲一些高水平的核研究机构也开始转向可再生能源研究。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理论储量达每年1.7×1012 t标准煤。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非常广阔。全国总面积2/3以上的地区年日照超过2 000 h,陆地面积每年接收的太阳辐射能相当于上万个三峡工程发电的总和。目前,山东省德州市已提出了打造“中国太阳城”、“中国太阳谷”的战略构想。根据太阳能年辐射总量的大小,我国的太阳能资源可划分为资源丰富带、较丰富带、一般带和贫乏带4级;北京地区属于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带,日照时数在2 604~3 000 h,非常适合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太阳能灯等技术的应用。我国与同纬度的其他国家相比,与美国相近,较欧洲、日本优越,因而具有巨大的开发潜能。统计表明,乡村使用太阳能每年每户可节约原煤1.5 t,同时还可减少2 t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资源。

2 生态农村的太阳能应用实例

北京郊区的太阳能利用技术主要包括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太阳灶、太阳能杀虫灯等,大部分技术科技含量较高,居全国领先地位。截至2005年底,北京已推广太阳能热水器近万台,在各郊区县建设了近50个太阳能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解决农民炊事和农产品安全问题。这些太阳能利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既解决了农民清洁用能问题,又方便了农民的生活,受到了郊区农户的欢迎。

2.1 热利用

太阳能热利用与生态建筑一体化的基本思路是利用太阳能进行采暖、制冷以及供应热水,以满足农民生活的需要,同时达到减少和不用矿物燃料的目的。在建筑设计中同时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①考虑太阳能在建筑上的应用对建筑物的影响,包括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围护结构的特性、建筑体形和立面的改变;②考虑太阳能利用的系统选择,太阳能产品与建筑形体的有机结合。其中有被动式太阳房、直接受益式太阳房、集热蓄热墙式太阳房、加温室式太阳房。

2.1.1 太阳房。太阳房非常适合住宅独立分散的农村地区和学校。太阳房的使用时间和适宜温度与太阳能聚热时间一致,建设一栋建筑面积为2 000 m2的太阳能教学楼,可使1 000名师生受益,受益期长达30年以上。太阳房建造技术易于掌握,施工与普通民用建筑相同,建筑材料无特殊要求。采取就地取材,使建造太阳房的成本仅比同面积普通住宅增加15%~20%,提高了推广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2.1.2 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太阳能资源加热水温的太阳能利用技术,具有无污染、使用方便、造型美观的特点,可以有效解决农村洗浴难的实际问题,在北方地区可全年使用,提高了热水器的使用效率;太阳能小型热水系统在奶牛养殖场挤奶车间开始试用,太阳能利用正从生活向生产领域延伸,是适合生态农村建设发展要求的实用农村新能源技术。

2.1.3 太阳能温室(大棚)。太阳能温室(大棚)是利用玻璃、薄膜等材料建设而成的太阳能日光室,主要用于反季节种养业和育种;利用各种类型的反射镜将太阳光汇聚后投射到作物机体的吸热表面上,使其发生突变而产生新品种。据前苏联报道,用间歇的汇聚太阳光照射作物种子、花粉和芽而引起突变,已获得玉米、小麦、大豆、番茄等高产新类型。重复照射突变体后代,可固定并加强已产生的变异。

2.1.4 太阳灶。太阳灶用于烧水煮饭,其中聚光式太阳灶制作容易、使用简便,夏天锅底温度可达400~800℃,热效率高达65%,聚光面积1.7~2.0 m2,功率700 W以上。

2.2 光电转换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根据光生伏打效应原理,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的光能转化为电能储存使用的一种技术。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能发电系统(太阳能电池组)、储存系统(蓄电池组)和逆变控制系统(变压器、转换器)等几部分组成。光伏方阵一般可以安装在闲置的屋顶或阳台上就地供电,不需要另外架设输电线路,避免了长距离输配电所造成的线路损耗。这种分散供电的模式具有很多优点,将会改变目前单一的集中供电模式。分散就地供电,不需要长距离输送电力的输配电设备,也避免了线路损耗;使用方便,维护简单,降低了成本;夏天的太阳辐射强度大,太阳能电池方阵所产生的电能也多,恰可起到电网调峰作用。由于光伏阵列安装在屋顶和墙面上,并直接吸收太阳能,避免了墙面和屋顶温度过高,因此可以改善室内温度。 光伏发电系统建设周期短,由于是模块化安装,使用规模可以方便灵活地控制。而且可以根据负荷的增减,任意添加或减少太阳能电池容量,避免浪费。光伏发电不产生任何废弃物,无污染、噪声等公害,对环境无不良影响,是理想的清洁能源。

2.2.1 建筑设计。太阳能光伏发电可以在民居、商用建筑、场馆等建筑上作为屋面板、外墙板和阳台护栏,也可用电池组件板制成建筑物的挑檐、遮阳板,甚至设计成优雅独特的建筑小品。

2.2.2 太阳能灯。太阳能路灯、家庭照明等可满足农村居民家庭普通照明用能的需要,特别适合在农村缺电地区推广,是生态农村建设中农村光明工程的主要技术之一。

2.2.3 太阳能杀虫灯。是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收集太阳能并存储于专用蓄电池内,并以单次放电的形式灭杀有害昆虫,每盏太阳能杀虫灯辐射面积可达50 hm2左右。太阳能杀虫灯可以减少农药用量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是现代化生态农业发展的实用技术。

2.2.4 太阳能直流黑光灯。太阳能电池还可用作诱杀害虫的“黑光灯”电源。太阳能直流黑光灯是用硅光电池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用锡镍蓄电池充电,夜间供照明使用。

3 结束语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对能源的迫切需求被重新提上日程,然而传统粗放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在一些地区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农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缺能现象依然存在,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势必将极大地冲击作为弱势产业的农业和弱势群体的农民。太阳能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中国大部分农村地区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实践证明,在农村应用太阳能技术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 赵贵,孙兆伟. 绿色生态太阳能建筑项目及其示范工程[J ].阳光能源,2011,(8).

[2] 杨伟杰.太阳能技术在照明中的应用[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2007.

[3] 季秉厚.风能-太阳能混合发电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农村能源,2010,(6).

农村光伏发展范文6

关键词:光伏发电 市场 现状 发展趋势 特点

中图分类号:TK5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2(c)-0128-01

由于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及人口的急剧增长,化石能源正在被逐渐耗尽,如: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危机摆在世界各国面前。另一方面,由化石能源引起的环境污染与生态不平衡等问题也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甚至可能成为影响人类生存的重大障碍。新能源的应用逐渐变成全球的热点。其中,太阳能属于一种最常用的可再生能源,不仅分布广,无污染,而且可再生,被国际上认为是最好的能源代替品。

1 地区简介

某镇在长江下游南岸,土地总面积为10 km2,农户有1696户。其中,新建村落34439 m2,入住农户189户,户均占地为126 m2。位于北纬31°46'42″~31°17'26″和东经118°21'38″~118°52'44″之间,属于亚热带湿润的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5.7 ℃。峰值日照时数的均值是3.94 h,连续阴雨的天数按5天算,两连续阴雨天数之间的设计最少按15天算。

该地年均能源消耗为:蜂窝煤为0.3/块,电为0.58元/kWh,液化气为75元/15 kg,该村最大的能源消耗是电费,年耗费12万元,占到总消费的73.03%,节电势在必行。

2 光伏发电原因与特点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借助太阳能电池产生的光生伏打现象直接把太阳辐射能变成电能的一种发电技术。按照应用场合不同,光伏发电系统有离网的光伏发电系统及并网的光伏发电系统。光伏发电受气象条件的影响,出力的变化总是呈现一定的周期性,比如日变化与季节变化的周期性呈现;由于太阳能辐射的时空分布具有任意性与间断性,使得光伏发电出力呈现出不连续性及不稳定性。光伏发电的预报技术不仅是电网科学调度与进行发电规划的根据,而且能减少光伏发电的出力波动对电网的不断撞击。

光伏发电能将太阳能电池的俘获通过直接辐射、散射辐射或者反射辐射等方式直接变为电,常见优点有:(1)没噪音,没公害,不会泄漏,无毒,不会引起温室效应;(2)旋转部件少,仅有跟踪式外,难损坏,易安装,易维护;(3)与能源危机和燃料市场的稳定性无关;(4)发电组件的使用时间通常多于25年;(5)能回用;(6)适合偏远无电区域,减少长距电网的设立和输电损耗;(7)发电方式多样,容易于建筑物进行集成;(8)建设光伏系统的能量能很快回收(当前能量的偿还周期是6个月到3年),而且回收将越来越快。

3 光伏发电技术的现状分析

(1)环境污染严重太阳能属于绿色能源,但是太阳能的上游组件以及硅原料加工却能产生很严重的污染。生产太阳能薄膜电池时,会产生四氯化硅、氯化氢及氢气等废气。尤其是四氯化硅,假如不处理,可能会变成盐酸等酸性物质从而污染土壤。许多欧洲国家都无力承担太阳能制造引起的消极影响,因此,中国才会成为世界太阳能的制造中心;(2)产业化产品长时间出口 中国太阳能的光伏发电业里的众企业多数自顾自发展、不够团结,往往不能齐心对外。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之前并没着力于各企业间的协作,面临反倾销危机的时候,合作很重要。可是,中国太阳能的光伏发电行业缺少一个大家都认可的组织或者协调机制去调和大厂与大厂、大厂与小厂之间的利益纠葛,单凭为数不多的光伏产业协会可以发挥的功用十分微弱。

4 光伏发电技术在我国的发展

我国首次研究太阳能电池是1958年,在1971年,第一次成功的将其应用于东方红二号卫星的发射,1973年以后,太阳能电池逐渐被用于地面工程。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的光伏工业刚刚起步,太阳能电池的年产量基本低于10 kW,且价格不便宜。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开始关注光伏工业及光伏市场的发展状况,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在光伏领域有一些资金投入,这让我国渺小的太阳能电池工业有机会发展同时在众多应用领域成立了典范,例如微波中继站、部队的通信系统及水闸与石油管道的保护系统等等。

目前,我国致力于光伏发电技术的研究开发,相继进行了晶体硅高效电池、非晶体硅薄膜电池与碲化镉及铜铟硒薄膜电池的应用系统的主要技术的研究。尤其是“十五”期间,国家利用科技攻关与863计划大力支持了一系列提高现有装备的生产能力的工程,使得光伏发电技术得到很大发展,产业水平也相应提高,也使得我国光伏发电制造业水平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减小。

就应用技术而言,国家“十五”期间计划并实施了屋顶的并网发电技术以及高压并网发电技术的科技攻关,建设了一系列10~50 kW的屋顶系统,替我国2010年及2020年屋顶光伏的并网发电技术以及沙漠电站技术的成批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于产业化,现在国内光伏发电最常用的产品是晶硅电池和少数的非晶硅电池。到2006年年末,我国已经建立了10余个相当规模的、专门的光伏电池生产厂,每年生产的光伏电池组件多于200 MW。特别是它可以增强晶体硅光伏电池组件的封装水平,年生产能力在10 MW及以上的光伏电池的封装技术和它的配套设备已变成商业化的工业设备。

但是,现在我国批量生产的单晶硅、多晶硅及非晶体硅电池的效率通常比发达国家低一些,一般为11%~14%、10%~12%及4%~6%。此外,到2006年,中国还没生产用于光伏系统的蓄电池。小功率逆变器的生产水平相对较高,但大功率的逆变器生产水平和国外的差距很大。

5 结语

受城市道路的照明需要及有关控制的影响,现在的太阳能路灯系统只是用于城市居民区、公园及农村乡镇等非主干路线。但资源危机一步步深化,太阳能一定会被重视。针对太阳能用于道路照明存在的质量好坏不一、转换率低、亮灯率低等问题,国家可通过规范市场,制定专门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等办法来解决。总体看来,太阳能路灯技术的使用利大于弊,可以节省能源,减少有害气体排放。把太阳能发电技术应用于新农村建设,一定会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同时对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节能减排工程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晏,甘贵林.太阳能路灯在城市中的应用探讨[J].青海科技,2008(4):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