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技的影响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代科技的影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代科技的影响

现代科技的影响范文1

关键词:科技;发展;书法;影响

中图分类号:J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5-0096-01

一、现代科技的发展对书法的积极影响

(一)新出版的书法资料更加丰富、精美

1.随着现代高度发展的印刷技术,现在越来越多的出版社出版了一系列的精致、清晰的书法碑帖。新出版精致的书法碑帖更有益于临习者准确地体会与欣赏,以获得学习的门径。

2.出版社陆续出版了很多原大、原尺寸的高仿古人书法作品。观看这样的资料,仿佛就像看到古人的真迹一般。这样有利于临习者对于古人书法作品进行整体的把握。

3.随着科技的发展,对古人书法作品中单字放大后再进行印刷的书法资料愈来愈多。临习者观察放大后的字,会更容易注意到字的细节:笔画之间的呼应、笔画的位置、粗细、长短等等,从而把古人的字临习得更加准确。

(二)书写工具更加精良、更加完备

1.笔、纸、毛毡从小、中、大到更大,给书写者很大的发挥空间:小到蝇头小楷,大到巨擘榜书。

2.从普通的宣纸到仿古宣、泥金、泥银、皮纸、麻纸等等不同材质的纸,给书写者带来不同的感受,从而使书写者可以创作出不同感觉的作品。

3.墨也越来越多样化,从不同类型的墨块到墨液、宿墨液、朱墨液。比如用宿墨液书写可以使作品更富有张力;用朱墨液书写可以使作品更吸引观众的眼球。

(三)书法论坛、QQ、微信、微博等交流工具的兴起,让人们的书法交流更加快捷

1.很多书法名家都开通了微信、微博等交流工具,他们经常会利用这样的平台发一些书法作品及自己的观点、感受等等。大家浏览后可以进行交流、学习,从而学到很多知识。

2.如果与老师见面的机会少,学生可以利用这样的平台把自己写的书法作品以电子图片的形式发给老师进行互动学习。这样就方便了许多。

3.书法家协会、美术馆、博物馆可以利用这个平台进行展览信息,读者在手机上就可以轻松地获取信息。

二、现代科技的发展对书法的消极影响

(一)“键盘敲字”对书法的冲击很大

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到智能手机的逐渐出现,使人们日常书写更加偏好键盘敲击出来的文字,而不是以前用笔书写出来的文字。

(二)人们“提笔忘字”的现象时有出现

对书法爱好者来讲,他们可以从兴趣出发坚持练习书法。对于非书法爱好者,他们可能很少再去动手写字,偶尔用笔写字甚至会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所以,现代科技的发展对非书法爱好者(更大的群体)带来了非常消极的影响。

三、国家、社会对此现象的应对政策

(一)“键盘敲字”对书法的冲击是很大的,国家教育部对中小学生的书法教育做出了以下要求:

1.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写好汉字。中小学书法教育要让每一个学生达到规范书写汉字的基本要求。

2.硬笔与毛笔兼修,实用与审美相辅。中小学书法教育包括硬笔书写和毛笔书写教学。书法教育既要重视培养学生汉字书写的实用能力,还要渗透美感教育,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

3.遵循书写规范,关注个性体验。中小学书法教育要让学生掌握汉字书写的基本规范和基本要求,还要关注学生在书法练习和书法欣赏中的体验、感悟和个性化表现。

4.加强技能训练,提高文化素养。中小学书法教育要注重基本书写技能的培养,不断提高书写水平。同时在教学活动中适当进行书法文化教育,使学生对汉字和书法的丰富内涵及文化价值有所了解,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二)社会上的书法培训机构越来越多。人们发觉“提笔忘字”的现象后,主动去培训学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代科技对书法的消极影响问题。

四、结语

现代科技的发展给书法爱好者带来了丰富的书法资料、精良的书法工具、更多的书法交流机会。但是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人们日常书写更偏向于“键盘敲字”。因此,现代科技的发展对书法爱好者带来了积极的影响,而对非书法爱好者则带来了非常消极的影响。

现代科技的影响范文2

关键词:现代科技传统美术继承剖薪

多少世纪以来,在人们的头脑中,绘画、雕塑等形式是美术创作不可动摇的表现基础,是作为记录形象的最佳手段。美术与画笔从来就好比鱼水关系不可分割。西方美术史更是在很长时期把模仿客观对象的古典写实主义技巧作为表现主导。

然而,这种以笔为创作媒介的表现方式保持到19世纪却受到严重的挑战。1826年,法国人普斯用曝光法拍下了人类不用绘画而用阳光得到的第一张照片。从此,摄影像一棵大树,根植于科技的土壤,在艺术的春风雨露中发芽.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们文化艺术观念的更新而蓬勃成长起来。照相术是社会工业化的产物。它的产生和普及对以模仿为主导观念的传统艺术无疑构成了相当的威胁.其惟妙惟肖的纪实本领远远超越了写实绘画的能力,以至于有人说:“传统绘画在对客观事物的忠实与再现上与摄影相比是何等的无力!”就连写实主义优秀作品《父亲》也不可幸免地被人评为“给人的感受不过是一张比较精彩的写实照而已”。不可否认,摄影作为l9世纪新的艺术创作载体呈现出很大的优越性。它以其丰富的造型能力成为大众手中选择美、捕捉美、塑造美、再现美的有力手段,给传统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如果说一百多年前,摄影挑战写实绘画,导致写实绘画的解构和现代绘画的兴起,那么真正造成传统艺术家们前所未有的危机感的,则是一百多年后电脑美术的诞生。

20世纪人类最伟大、最卓越的技术发明是计算机。计算机自问世以来,开辟了人类智力解放的新纪元。在短短的50年阃,它以惊人的发展速度,广泛深入到科学技术、国民经济、社会生产(当然包括艺术创作)等各个领域。电脑美术因此应运而生。电脑美术是以计算机及其配套设备为主要工具的一种新兴视觉艺术种类。它能取得普通绘画工具和摄影无法取得的无以伦比的绝妙色彩和魔术般变幻无穷的形式,而设计速度却较传统美术创作可提高数十倍乃至数百倍。从Photoshop到CorelDraw,从AutoCAD到3DSMax。每一种电脑制图软件的推出都为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方便:你可以轻点鼠标将“蒙娜丽莎”的微笑随心所欲变动,也可以在几尺的荧屏前创意毕加索的立体主义;可以既不用胶片又不用冲洗得到超现实数码影像,还可以抛弃纸笔创作模式给小朋友献上精彩的《玩具总动员》……。总之,你所想表现的内容和东西,几乎都能在电脑里数字化生成。古人把对再观美好事物的愿望寄托在马良的“神笔”里,而电脑美术似乎将他们当初的梦想变为了如今的现实。因此,电脑美术一产生就广泛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

正当人们沉浸于“网络伊甸园”充分感受现代科技带来的艺术创作乐趣时,一部分人却产生了忧虑和迷惘:面对“摄影昔冲写实绘,电脑今震抽象画”的现状,真不知传统艺术殿堂还能挺立几时?电脑美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是否会令21世纪的传统美术工作者失业呢?长期以来形成的纯美术的各种门类是否会逐步消失而被新生的电脑美术所替换呢?这一系列问题,越来越多地困扰着当前的艺术工作者。如何正确认识和分析这些问题,这是当前美术工作者和美术教育所面临的十分重要的问题。

我们无法回避现代科技与传统艺术的碰撞,我们需要的是以一种博大的胸怀、相对的视角和发展的眼光正视这一问题。

首先,我们应当看到,电脑美术的产生给艺术设计带来了划时代的变革。它不仅大大提高了艺术设计的质量、设计效率和设计自动化水平,而且大大拓展了艺术观念和艺术表现手段,产生了全新的艺术创作效果。各种艺术设计门类——广告设计、环境设计、服装设计、动画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等一都因电脑这一媒介抛弃了传统的绘画方法和工具材料,突破了自己那门艺术表现手段的局限而大显身手,使现代艺术设计以纷繁多姿的崭新面貌出现在大众面前。艺术家可以在计算机显示屏前讨论设计方案,观察任一角度的设计效果,欲将设计方案缩小、放大或转换角度,只需鼠标轻轻一点,同时还可通过修改设计方案的各种参数来随意修改设计方案并选出最佳设计效果。英国美学家鲍桑葵说:“任何艺人都对自己的媒介感到特别的愉快,而且赏识自己媒介的特殊能力。”计算机使艺术家们如虎添翼,增添了施展自己才华的广阔天地。电脑艺术手段的运用不仅对艺术设计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也给传统绘画带来了好处:它既可以综合各种创作素材,又可以对比各种色彩,还能够突破传统的技法。随着艺术软件的不断开发,这种影响必将越来越大。

伴随着大艺术时代来临的,是艺术院校教育方式的变革。长期以来,我们的美术教育受传统学院派绘画影响很深,就连不少设计学科也一直沿用绘画绘图为主的单一训练手法。网络艺术的兴起使我们将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相统一的教育观作为美术教育的指导思想。李政道博士曾指出:“科学和艺术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新世纪将唤起人们对科学与艺术综合创造力的认识,在其相当丰富的土壤中达到美术创造探索的高峰。只有掌握了先进的表现工具和表现手段,才能不仅扩大和提高自己的艺术表现力,同时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用于创造性思维培养这一本质课题上去。因此,作为年轻一代的艺术学子,无论立志成为设计师还是纯艺术工作者,都应当学习、了解和能够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为大众文化生活服务,从而顺应时代的发展。

现代科技虽然对传统美术带来了如此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但是现代科技的运用,只是人在艺术创作中对工具的使用,对一种技术的掌握,而真正要创作出有价值生命力的艺术作品,关键还在于对人的艺术层次的提高。在艺术创作的整个过程中,艺术家不仅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要有深刻的认识,而且还要以艺术表现形式、表现手段和表现技巧,将深刻的艺术认识形象地表现出来,才能走到艺术创作的终点。艺术之美不仅是形式之美,而且更是人文之美。这就要求艺术家要具有较高的认识水平和较强的表现能力,要打下坚实的艺术功底,熟练掌握各种艺术技巧。如果不从根本上提高艺术修养,只是去掌握一门技术和一两种设计软件的使用,那就只能是机械性的重复或是模仿性的制作,决不可能刨作出具有艺术感染力和艺术家自己独特个性的艺术品来。

同时,我们还应看到,虽然电脑美术如雨后春笋发展迅速,但是传统美术仍然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各门艺术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由于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决定了艺术表现形式和艺术种类的多样性。美术史发展至今数千年.留下了各种艺术门类、各种风格流派、各种表现手法。国画讲究“皴擦点染,干湿浓淡”.西画讲究“虚实松紧、光影线面”。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传统美术形成了自身的规律和特征,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表现性。这些都是人类文明的瑰宝、艺术家智慧的结晶。没有继承就谈不上发展。无论多么异彩纷呈的当代艺术,其根与源都牢牢扎在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同时,由于人们审美观念不同,对社会生活的感受不同.因而有不同的艺术需求和爱好:有的人喜欢传统艺术.有的人喜欢现代艺术。所以我们不能提倡一些艺术门类抛弃另一些艺术门类,而应让各门艺术种类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借鉴、互相融合,使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以满足社会的各种需求和人们的不同爱好。我们相信,传统绘画只要符合当前人们的审美要求,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不但不会消亡,而且一定能够成为一种高雅时髦的文化需求更加被大众所喜爱。

现代科技的影响范文3

关键词:现代科技 博物馆 教育职能 新发展 特点

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为社会、经济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博物馆作为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盈利性常设结构,在研究、欣赏和教育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新形势下鉴于职能同样受到现代科技的重大影响,使博物馆教育职能得到了新发展。这种形势下,分析研究现代科技对博物馆教育职能影响的特点,对完善博物馆职能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现代科技环境下博物馆教育职能的新发展

现代科技自应用发展以来,尽管数学界对其概念始终没有一个统一定论,但其已经发展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生产要求,并以材料、能源和信息科学技术为三大支柱蓬勃向上发展着。20世纪40年代,现代科技产业登上历史舞台后,时至今日具有了三个方面特点:第一,高新技术群;第二,发展速度相当快;第三,科学与技术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以致于出现了很多交叉学科或技术。

博物馆作为收藏、研究和展示人类文明历史和传播文化的重要场所,是弘扬、传承、普及文明、科学和技术的主要阵地,也是感知历史、认识现在、探索未来的重要场所。因而,其作为一种向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公益性机构,有着教育、收藏、研究等重要的社会职能。在现代科技快速发展情况下,许多领域都深受其影响而产生了巨大变化,博物馆教育职能同样受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使得自身教育职能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具体内容如下。

(一)开发了一系列教育类游戏软件,做大了寓教于乐

与学校正式教育相比,博物馆这种非正式教育方式是非常不同的,区别在于非正式教育方式一般会涉及游戏。当前,由于现代科技发展非常迅速,使得网络游戏发展如火如荼,受到了青少年热烈欢迎和喜爱。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博物馆教育中有效利用这一点,相继开发了一系列教育类游戏软件,使青少年在玩乐过程中增长知识,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二)安装了电子类器材,实现了自主参观

博物馆参观中往往要跟随讲解员的脚步进行,使得时间、想象力等方面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博物馆内大多设置了电子类器材作为导航,参观人员可以自主选择参观路线。为了给参观人员提供更好、更舒适的参观环境,博物馆应在设计参观路线、印制展览导读资料等方面下工夫,使参观更加方便和随意。

(三)应用互联网,建立网上博物馆

传统博物馆教育职能只能在馆内进行,但是在现代科技支持下使得互联网兴起并日渐广泛地普及开来,成为了人们重要的学习基地。因此,博物馆看到了这一点,利用互联网及其他信息技术建立了网上博物馆,人们即使不出家门也可以达到学习的目的,博物馆教育职能也会得到很好的发挥。网上博物馆主要有展示、收藏、留言等多项功能,使得博物馆教育职能得到了进一步拓展。

二、现代科技对博物馆教育职能影响的特点分析

(一)开放性

在现代科技基础上前行的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教育职能相比更具有开放性。科学技术尚不进步、应用尚不广泛的时候,人们只能实际进入到博物馆内部才能达到学习的目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在现代科学环境下,建立了网上博物馆,人们即使不亲自来到馆内,通过网上博物馆也可参观,完全可以实现博物馆的教育职能。所以说,现代科技环境下博物馆教育职能更加具有开放性,打破了场地限制。

(二)互动性

要想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应当建立良好的互动途径和环境。在馆内实地参观中,教育主要通过讲解员解说来实现,不具有良好的互动性,而网络技术的应用恰恰增强了博物馆教育的互动性。在网络环境下,博物馆人员除了在馆内组织一些活动外,还可以将活动视频传到网上,想看的人便可以点击观看。同时,网上留言板块也为人们提供了一条重要的交流途径。

(三)时效性

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介作为现代科技产品,在宣传方面为博物馆提供了一条更为便捷的途径,使得博物馆宣传更加方便、简单,实效性也相应得到增强。在信息传播速度尚未如此之快前,博物馆信息的传播速度比较慢,人们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得到,可当前通过网络可以将相关信息快速传播出去,人们获取博物馆信息的速度得到了显著增加。

(四)趣味性

由于教育类游戏、参观辅助设备、电子导航、网上博物馆的引用使得博物馆的教育职能具有了一定趣味性,传统博物馆中简单的讲解教育无法与其相比拟,不仅实现了寓教于乐,也丰富和发展了博物馆的教育职能。

三、结束语

现代科技快速发展为博物馆教育职能的拓展提供了有效途径,使博物馆教育职能与过去相比具有了开放性、互动性、时效性、趣味性等显著特点,极大促进了现代博物馆社会职能的发展和完善。尽管现代科技为博物馆带来的巨大影响,除了教育职能方面,其他方面也应广泛应用现代科技,使博物馆整体逐渐走上现代化发展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卫华. 博物馆教育的特点初探[J]. 文物春秋, 2007,(03) .

[2] 田春莉,冯志灵. 发挥博物馆教育功能的思考[J]. 武汉文博, 2008,(03) .

现代科技的影响范文4

【关键词】现代科学技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影响;促进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现代科学技术每天都在发生着进步,也在影响和促进着社会的各个方面,其中对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影响与促进更是十分明显。研究现代科技发展对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影响与促进,能够更好地把握该门专业的进步。

二、研究科技对建筑环境和设备工程影响的意义

1.是对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总结,在很多的城市现代化建设中,都已经把建筑环境和设备工程专业的发展作为城市未来发展和完善的主要依据点,而且建筑环境就是把最基本的生活条件和住宅需求达到了先进技术的设计和创新理念的应用,而且能够把建筑环境和设备工程发展相结合,给城市的居民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而且才能把城市的总体经济发展形势得到全面的空前提升,通过自动化和专业化的技术改进,把各生活基本条件带动起来。

2.是对先进技术进一步引进和发展的主要基础条件,先进的科学技术就是要把与居民生活最基本相关的建筑环境和设备工程的专业进一步的利用,也带动了建筑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因为建筑环境管理就是给建筑工程本身点明了注意事项,所以建筑工程中的环境管理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发展给建筑事业的单一性增添了更多的实际增分点,因为建筑事业的开展必须要有建筑环境的全面规划和科学分析,再加上设备工程对建筑物的不足之处进行的填补,从而给建筑工程事业的发展更多的实际意义。

3.是社会现代化建设人才未来发展走向的具体表现,实施建筑环境和设备工程专业的发展和建设,能够促使高校开设相关的技术专业,给社会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应对建筑环境和设备工程专业的利用和开发中,相关专业的开展例如:电气自动化、供热通风与管理、空调制冷技术等一系列的增强建筑环境实际质量的面向现代化的新专业不断涌现,也加快了建筑环境和设备工程专业的发展。

三、建筑环境与设备技术发展的时代特征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建筑供暖通风空调设备技术的发展创造了一个优良的技术环境。计算机能对建筑热湿过程及空调系统工作过程进行模拟与仿真,使空调系统设计过程中的最优化决策及运行中的最佳化调节和管理成为可能。此外,通过CFD模拟能使空调气流组织的合理运用,可以在保证工作区空气环境的情况下,减少空调负荷和扩大进排气温差。正是由于计算机的应用,设计方法正在发生从静态的设计情况的分析到动态过程的研究的转变,系统方法、信息方法和网络技术的介入与应用成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技术发展的最重要的时代特征。

现代科技发展进入信息化时代,人们对居住环境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功能性要求已越来越高,住宅不再是只向居住者提供吃住的场所,而是朝着文化教育、休闲娱乐、社交、工作以及享受全方位服务的方向发展。在西方发达国家,各种现代化装备和最新的高科技成果都已被运用到智能化的住宅中,信息社会的所有特征都能在这样的住宅中找到。我国也已经明确要求21世纪商品住宅的建筑都要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现代科技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通讯技术的发展导致了智能建筑的出现和发展。智能建筑首先在美国出现,美国智能建筑学会把智能建筑定义为通过对建筑物几个基本要素即从结构、系统、服务、运营和管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全面综合,并达到最佳组合,获得的高效率、高功能与高服务性的大楼。我国则以大厦内所配置的自动化设备来衡量智能建筑。新加坡规定智能大楼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调节大厦内的各种设施,包括室温、湿度、灯光、保安、消防等,以创造舒适的环境;二是良好的通讯网络设施,使数据能在大厦内进行联网;三是提供足够的对外通讯设备,并向国内外进行联网。

四、现代科技发展对建筑环境与设备影响的结晶――绿色建筑

建筑是人类文明和人类科技进步的一种基本体现。随着人类由荒蛮走向文明,由落后走向现代,人类的建筑也经历着由被动地适应大自然到主动地寻求舒适的进程。然而,在人类不断地满足自己需要的同时,现代工业的弊端也逐渐地显现。如大自然遭到了难以弥补的破坏,人类已经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因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全球的共识。而建筑作为人类的基本生存工具和文化体现,也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绿色建筑就随之而生。

1.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是指具备了“绿色”性态,即适应大自然的一类建筑。它在能源消耗上,尽可能地利用可再生的自然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而少消耗常规能源如石油、煤等;在设计上,尽可能地利用构造处理技术来达到舒适的内部环境,而少利用设备力量满足人类需要;在土地利用上,尽可能地少占用土地。

通过合理的设计,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来满足所有或大部分的能源需求,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提高建筑的保温能力和空气密闭能力,充分利用土壤蓄能、水分蒸发吸热、“烟囟”效应、建筑绿化等自然空调手段来改良室内热环境,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采光减少不必要的机械通风装置和人工照明系统,使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2.现代科技为绿色建筑提供了广阔前景

我们的祖先虽然为如何利用大自然作了良好的阐释,但由于缺少现代科技的支持而无法实现。绿色建筑的真正实现需要大量的建筑设备支持。而现代科技的发展,开发了大量人性化的建筑设备,使建筑实现真正的舒适,可以说现代科技造就了“绿色建筑技术”。在我国,建筑耗能占全国总能耗的40以上,在建筑中尤其是建筑使用阶段合理采用可再生新能源,对改变住区能源消费结构,节约采暖、空调等生活能耗,降低环境污染都有重要意义。目前主要的综合节能技术途径有:①通过使用新技术、新材料加强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能力。②通过开发新型建材提高门窗气密性。绿色建筑以先进的科学技术来使之成为现实。现代科技将成为人类改造环境的重要成果,成为21世纪的建筑设备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五、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建设的探讨

1.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建设调研

在开展专业建设的活动时,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开展调研工作。可以派专人去一些名校进行调研,收集教学计划和大纲、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教学资料,还可以观察并了解他校的教学结构体系和专业发展的方向,以便为学校专业发展目标的制定做一个铺垫,为学校教学体系的建立和健全奠定良好的基础。

2.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调研后的反思

我国高校在1952年创办了供热供燃气及通风空调专业,当时全国只有少数大学开设了此专业。四十多后,一些高校才陆续建立该专业。随着教育制度的深入改革,1998年国家教育部研究决定,将供热供燃气及通风空调专业和城市燃气工程专业合并到一起,形成了一个新的专业,这就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这个专业的由来。到了21世纪,全国有许多高校已设立了该专业。

3.开展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促进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发展

为了促进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开展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基金项目上,我们要加强其他专业技术课程的课件建设、综合性实验教学课程建设、双语课程建设等等。为了形成合理的教学体系,还要进行大量的工作,如加强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适当的培养模式,构建两个体系,对于核心课程要建设多媒体课件等等。

六、结束语

通过对现代科学技术对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影响与促进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要想更好地把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脉”,就要更为深入地探究现代科学技术对其造成的深刻影响。希望本文的研究对相关工作能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方从严,吴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综述[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2):88-89.

[2] 孙世国.21世纪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发展趋势刍议[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0(03):101-102.

[3] 吕志涛.新世纪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与可持续发展[J].江苏建筑.2013(11):25-29.

现代科技的影响范文5

即时通讯软件即能够即时获得信息和发送信息的通信软件,也是应用最广泛,最容易推广至课堂的辅助技术手段。笔者曾经在任教班级中做过简要调查,相对于前几年的学生来说,现在几乎所有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都有过QQ软件的使用经历。最近,QQ最新版本的软件中加入了远程教学的功能,使得教师可远程播放课件、讲解课堂内容,这使得教学变得更加方便。即时通信软件应用于教学的优点主要是使用简单,容易推广。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即时通讯软件都能够熟练操作,缺点是需实时在线,对网络环境要求较高,信息的保留和展示手段不足,相关信息存档不便。从即时通讯软件特别是QQ软件的特点看,该软件在教学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应用基础,学生都具备操作QQ软件的基本能力,经过适当引导应该可以对教学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需要注意的是,由于QQ好友列表有大量亲朋好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干扰,如何使得师生专注教学非常重要。

2电子邮箱的使用

电子邮箱中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学生发邮件给教师,教师在适当时候回复。电子邮件自其产生以来,一直作为一种主流的信息传递和交互方式。在现代大学的教学过程中,电子邮件的使用是比较频繁的。但是,这些年随着各种信息交流方式的出现,电子邮件这种通信工具在学生中的使用比例越来越低,取而代之的是其他方式。总体来说,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信息技术传播方式,电子邮件的优点是覆盖面广,容易开展应用,不必实时在线,信息保留完整,有据可循。缺点是学生不怎么习惯使用电子邮件,使用频率低,不利于发挥这种方式的最大优势。考虑到电子邮箱的特点,如果加以培养使用这种工具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很有应用前景的,特别是如果熟练了邮件列表等高级功能的使用。

3留言板/论坛的应用

搭建留言板,论坛进行教学信息的沟通。这种方式需要设置专用服务器或购买服务平台,以便搭建动态留言板和论坛应用于教学。相对于其他方法来说,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比较适用于大量资源的浏览和管理,信息容量大,信息组织、展示的方式较为灵活,缺点是需花费精力维护网站,使用成本较高。由于成本的原因,这种方式在教学中的应用如果没有学校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平台支持的话,会存在诸多困难,但这不失为一种好的信息技术应用手段。

4博客的应用

博客是一种个人信息平台,特别适合教师创建展示自我的窗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讲义、教学心得整理于博客。学生记下博客网址后,浏览教师博客,并可在上面留言,教师可以回复留言,从而达到教学沟通的目的。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可利用现有商业网站提供的免费平台,快速搭建博客,技术投入少,使用简单,成本低廉,缺点是需要学生提前记住博客网址,每次访问需要通过网址或搜索引擎,另外,教师上传大量教学资源显得不够方便。博客的使用习惯需要培养,现阶段大多数教师和学生不太习惯这种信息展示、沟通方式,要想推广这种平台在教学中的应用在初期会存在一定难度,但习惯了以后,这种方式确实比较方便。

5微博、微信、人人网和飞信等社交平台的应用

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的建立,迎合了移动互联网络的发展方向,使得信息的传播变得精准而有效,吸引了大量用户。学生是这类平台的活跃用户群体,因此将这类手段应用于教学较为新颖,具有一定应用基础。在微博平台上,学生可以关注(收听)其任课教师,这样任课教师所的信息学生便可及时看到,同时,学生可以留言和教师讨论问题。这种方式相对于即时通讯软件来说,不要求实时在线,而且信息可以留存到服务器,以便存档随时查看;使用微信平台时,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用一种对讲机的方式进行提问和答疑;人人网、QQ空间这类网站则将人脉关系融合到平台中,信息、功能相对繁杂,但用户活跃度很高;由于通信运营商的背景,飞信则和智能手机中短信息传输方面结合的更为紧密。总之,这类平台的优点是集成了即时通信、留言板、博客的多重特征,能够实现信息的精准定制和传播,缺点是某些工具比如微博、微信、人人网等平台中使用网络服务商提供在使用过程中,学生可能将自己课堂之外关注的信息和教学信息合在一起,造成较多的信息碎片,影响教学效果。作为互联网络发展的重要方向,微博、微信这类平台具有相当重要的研究价值,如何将这类平台高效应用与教学值得重视,本文认为这类工具会很好的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6结论

现代科技的影响范文6

1 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1.1 能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浓厚的兴趣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思想品德课由于较强的理论性使许多学生学起来感到有些枯燥,而多媒体教学拥有图文并茂、多姿多彩、栩栩如生的资料和场景,在教学中如果能够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时,笔者放映《动物世界》,看到水中的、陆上的生物种类繁多、形状奇特,学生叹为观之;看到小草翠绿,树影婆娑,百花齐放,听到虫鸣鸟叫,人群喧闹,学生会感到万物欣欣向荣、生机勃勃,体会到“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变得生动和精彩”,从而产生关爱和呵护周围的生命,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1.2 能活现榜样形象,强化正面教育,优化学生的道德品质

正面教育是课程标准的原则。用榜样人物来正面教育学生,是坚持正面引导,以真情感染学生的有效途径,它可以把高深的思想品德课理论和抽象的道德标准人格化,让学生在具体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范例中,理解某种道德规范,并以规范作为自己行为的标准。在思想品德教材中容纳了许多优秀人物,他们便是学习的榜样,可身处多元时代的学生需要的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榜样。现代信息技术能直观展示榜样人物的模范行为和优秀品德,影响学生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以达到教育要求。

例如,在讲“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时,让学生看2012感动中国十大新闻人物中刘伟的视频材料,他们被刘伟的事迹深深震撼了,纷纷表示今后要以刘伟为榜样,克服生活上、学习上的困难,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可见,现代信息技术活现了榜样形象,使学生受到了形象直观的情感道德教育,强化了正面教育,优化了学生的道德品质。

1.3 能展现实际生活画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当前,以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创新教育,已成为一种新的教育内涵,思想品德课教师应该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首先要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而信息技术的应用正是在提高学生理解能力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将静止的抽象的文字转变成生动的音像资料,将教师难以表达的内容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展现实际生活画面。

例如,在讲“我国存在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时,让学生看我国近几年人口增长、资源短缺、水污染的视频资料,学生通过观察、讨论、评价,最后得出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严峻形势,以及应如何解决。让学生畅所欲言,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初中思想品德课新课标指出: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注意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初中生有认知社会、实践社会的强烈心理需要,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利用信息技术,展现实际生活画面,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敢于质疑、主动探索、大胆实践的能力。

例如,在讲“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时,让学生看我国西北地区的沙漠化,北方地区的沙尘暴,近几年出现的暖冬、倒春寒等视频资料,然后启发学生思考:造成灾难的原因是什么?生活周围有哪些危害生态环境的现象?你准备怎样做?并要求学生课后进行访谈或调查研究。课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访谈或调查研究,得到了满意的答案。学生还走上街头向社会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自觉捡拾周围的垃圾。这一过程,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还开阔了学生视野,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2 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课应用时存在的误区

2.1 信息飞逝,满堂灌

课堂上从头至尾都用多媒体,教师引用大量信息,大屏幕成了信息海洋,不管学生能否来得及阅读和消化。信息量过大、呈现速度过快,超过一般学生的信息接受能力,出现“信息飞逝”的现象。这样用机器取代教师,对学生实施“目中无人”的教学,既违背了教学规律,也忘记了教师是教学的主导。

2.2 重视课件制作,忽视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教师注重课件的制作,将备课的主要精力花费在制作课件上,将上课的过程演变为播放课件的过程,忽视在教学设计中如何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忽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于是,课堂上就见教师轻点鼠标,将学生带入预设的教学程序中,画面精美生动,学生应接不暇,但是自主思维却处于几乎停滞的状态,更谈不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忽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对教学产生不利影响。

3 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课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3.1 教师要不断“充电”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加强业务学习与进修,学习多媒体制作理论,熟练掌握一两种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有关素材制作工具的使用方法,学会其操作要领。

3.2 形式要为内容服务,内容要优化

内容决定形式,任何教学形式都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在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恰当的媒体手段和表现形式,做到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以达到使学生理解知识、形成技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目的。因此,教师在制作课件时,选材一定要新颖、典型、贴近学生实际,制作的画面要清晰,声音要清楚,文字量不要过多。只有高质量的课件,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增强教材的信度。

3.3 正确处理与传统媒体间的关系

多媒体技术并不排斥传统的教学媒体,多媒体技术在突出体现鲜明的形象、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方面的确非传统媒体所能比拟,但在展示重点知识时,不可能一直停留在屏幕上,适当的板书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帮助学生记忆,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片面强调多媒体技术作用的万能性,长期只凭借图像、声音等媒体的介入,大脑的语言中枢就得不到锻炼,就会使学生的语言越来越贫乏,阅读和表达能力就会下降,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只有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才能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4 注重实效,保证使用的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