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展的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光伏发展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光伏发展的意义

光伏发展的意义范文1

作为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前沿经济理念,“低碳经济”一词最早是在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的能源白皮书《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中出现,是指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降低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和污染物的排放,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低碳经济已成为国际社会回应全球变暖对人类生存与发展挑战的热门话题,成为发达国家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应对全球气候危机的有效措施,而且已经成为各国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方向,许多国家已经开始对此做出积极的反应。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得到了高速发展,但这种以加工贸易为主的贸易活动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其中最大的弊端就是“三高一低”,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附加值。而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相对来说一直比较滞后,而服务贸易最大的优势恰恰是“三低两高”和可持续发展,即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附加值、高效率,这一特点正是各国积极发展服务贸易的根本原因。因此,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提高服务贸易在经济结构中的占比,对于降低资源消耗,推动经济朝着高效、低碳、节约型方向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低碳经济给广东省服务贸易带来的机遇

(一)促进服务贸易激励政策的建立与完善

广东省已把宏观经济政策与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建立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空间,形成社会主体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而在经济低碳化发展的目标下,也必将带动服务贸易的发展。广东省已被国家发改委列入首批国家低碳试点范围,目前,广东正在国家发改委的统一安排下,在国内率先编制《低碳经济发展试点方案》。另外,在2009年公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广东确定珠江三角洲地区战略定位是: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并且坚持低碳发展、高端发展的战略取向,以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来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这样的背景下,积极发展服务贸易正是迎合了时展的需要。

(二)有利于推进服务贸易企业技术创新

随着低碳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成熟,必然对广东省服务贸易企业技术创新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立以及国际化发展,将会加速服务贸易企业竞争程度,推动广东省服务贸易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有利于金融服务贸易市场繁荣与创新

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广东省的金融服务贸易行业可通过积极推进和参与全球碳交易市场和碳金融市场的发展,来推动金融服务贸易市场的繁荣和金融产品的丰富,这对于完善广东省金融服务贸易市场、创新金融市场产品,将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三、低碳经济视角下广东服务贸易面临的挑战

(一)服务业所占比重偏低,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低碳经济赖以发展的基础薄弱

目前世界最低收入水平组的国家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44.7%,高收入水平组高达69.1%。按世界中等水平收入组的标准,广东省GDP中服务业所占比重应超过50%,而实际上,从广东统计信息网所公布的2008年广东生产总值构成的统计数据来看,服务业所在的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为44.3%,这一数字虽比2007年增加了一个百分点,但仍明显低于经济水平相近国家的平均值。

数据显示,广东服务业增加值中近九成由占全省土地面积不及四分之一的珠三角提供,而占广东省土地面积达3/4的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其服务业对广东省增加值的贡献仅占10%。虽然近年来广东省正积极拓展对港合作和加强与内地省份的交流合作,但广东腹地区域服务业水平仍然明显落后。

(二)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知识密集度高的服务贸易竞争力较弱

世界服务贸易结构正朝着技术知识密集型方向发展,而广东省服务贸易以消费为主,生产不够发达,服务的科技含量低。近年来服务贸易总量虽然逐年增加,但广东服务业内部结构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服务贸易的发展仍主要由传统服务业来推动,如交通通信业、商贸餐饮业仍然占服务贸易增量的一半以上,而新兴服务行业如商务服务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文教卫生服务业发展滞后。而新型服务业正是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熟悉国际服务贸易的专业人员不足,高层次科技人才稀缺

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条件,目前,高层次科技人才资源稀缺已经成为制约广东服务贸易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瓶颈。

(四)服务贸易管理制度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由于服务业是由许多相关行业组成的产业群,国际服务贸易涉及的行业范围极广,而广东目前还没有专门负责服务贸易协调、服务和管理的具体机构,也未建立专业的服务贸易相关行业协会。因此,管理制度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也是制约广东省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

(五)对外服务贸易面临诸多壁垒

当前,不少发达国家出台环境产品、低碳产品或者气候友好型产品标准,以低碳环保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商务部在《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0年春季)》中指出,2010年首季中国遭遇贸易纠纷调查同比增93.5%,与低碳经济相关联的技术贸易壁垒趋于增多。这说明,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深化,以碳排放为借口的世界范围内的技术贸易壁垒有所强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等国家拟制定包含“碳关税”条款的法案。总体来看,这一倾向不利于国际间技术交流与合作,特别对技术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低碳经济不可避免地产生深刻影响,而且可能导致新一轮的贸易战,而这也是广东省发展服务贸易所必须应对的。

四、基于低碳经济的广东省服务贸易发展战略

(一)巩固、提升传统优势行业,大力发展技术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

综合全球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国际市场需求前景、广东服务贸易发展潜力以及对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等多种因素,广东可壮大5个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业、旅游业、房地产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鼓励发展3个生产服务业,即商务服务业、物流业、会展业;推进三大新兴服务业的快速成长,包括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和文化产业;巩固提升两个生活服务业,即居民服务业和餐饮旅馆业。在促进这些服务贸易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需按照低碳发展的要求,加强这些服务贸易行业的低碳化升级改造,促进企业的低碳技术创新,提高服务贸易的档次和结构,规避低碳技术贸易壁垒。

(二)注重人力资本的积累,建立健全服务贸易人才激励机制

在人力资本积累方面,应加大对教育和科研的投入力度,重视服务贸易人才的开发与培养。一方面利用高校和研究院所培养服务贸易专业人才,另一方面通过专业机构加强服务业现有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技术和知识水平。此外,广东省各级政府应尽快建立专门管理、协调服务贸易的专门机构,积极扶持、推进建立服务贸易行业协会,并且对服务贸易行业的技术创新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

(三)大力发展金融服务贸易,开发碳金融市场

广东省的金融服务业部门,特别是大型的商业银行应把握时机,将低碳项目作为支持的重点。为此,应积极参与国际碳金融市场操作,以更好地运用国际市场的成熟模式,开发国内碳金融工具,为国内相关企业提供碳金融服务。还可通过参股国际碳基金或联合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实体成立碳基金的形式参与碳市场交易,开拓碳市场的上下游业务,创新与碳市场相关的贷款业务类型,大力发展金融服务贸易。■

参考文献:

①李江帆等.广东省服务业发展现状、定位与对策[J]. 南方经济,2005(3)

②The coming carbon market and its impact on the American economy[J]. Janet Peace, Timothy Juliani.Policy and Society,2009(27)

③杨泽军.低碳经济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 环境经济,2010(4)

光伏发展的意义范文2

关键词:特色社区教育 幸福广东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a)-0096-01

作为将“让民众幸福更给力更持久”为目标的“幸福广东”建设,是新时期条件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具体举措,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十精神的重要手段。正如原广东省委书记所讲的那样,建设幸福广东是一个共建共享的过程,广大人民群众是建设幸福广东的主体,要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用劳动共同创造幸福美好生活。而社区教育作为现代社会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必然产物,对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增强全民族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对于广东省而言,如何在进一步完善社区教育的同时促进幸福广东建设,无论对党委政府,还是对普通百姓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1 特色社区教育对幸福广东的重要意义

1.1 特色社区教育对幸福广东的经济价值

广东省具有流动人口多、外来务工人员多的特点,其对于自身劳动技能提高有着迫切的要求,因此,社区教育可以针对这一现实情况,充分利用社区内各种教育资源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和培训,使社区民众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并直接进人生产领域,直接高效地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从而为社区的经济发展服务。

1.2 特色社区教育对幸福广东的政治价值

社区教育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既是对社区成员相关知识、劳动技能的培训,也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平台。社区管理部门,可以充分发挥社区教育这一平台的积极作用对全体成员进行广泛的思想宣传和政治教育,将党的政策、政府的政策进行传播宣扬,提高社区成员的参政、议政兴趣和能力,真正实现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确保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利的这一重要方式的落实。

1.3 特色社区教育对幸福广东的文化价值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必须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社区教育作为最为贴近群众生活的教育形式,具有与生俱来的优势,在这里,社区群众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需要进行针对性学习,社区也可以根据群众需求广开门里,不拘形式地将群众的需求转化为具体的行动,不断丰富社区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群众的道德素养,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

2 特色社区教育发展的方向

社区教育的特色化,是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于广东省而言,就是要针对社区人员结构特点,经济发展基础,教育资源分布等情况,合理布局,优化组合,适应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

2.1 以社区群众需求为导向

针对社区人口组成结构相对复杂的特点,特色社区教育必须要能够充分认清这一形势,在教育内容选择、教育组织方式等方面体现出灵活多样的特点。如针对外来人口多的特点,要将技能教育培训作为重点内容,提高其就业素质,在教育方式上可以采取分散灵活的方式,适应其日常生活工作的特点。而对于中老年人,则可以将健康培训、运动技巧等内容作为对象,提高中老年人参与的积极性。

2.2 注重社会力量的介入

在管理方式、资金投入方面,要积极探索建立地方政府按城乡居住人口拨付社区教育专项经费的制度,给予社区教育以资金基础。同时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探索、鼓励、倡导企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对社区教育的资助与参与,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同时在管理方式上,采取政府引导、社区控制、群众自管的新路子,实现社区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2.3 统筹城乡社区教育发展模式

构建幸福广东是全体广东人民的愿望。在广东省不仅仅有经济发达的城市,也有着经济相对薄弱的农村,因此特色社区教育必须要将协调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研究好,落实好。在下步的发展中要能够体现出城市带动农村的方式,建立城乡社区教育联合体系,共享优秀的教育资源,实现共同发展。

3 提高特色社区教育发展之路的策略探讨

针对未来特色社区教育发展的方向,笔者认为应当在管理机制、教育体制、队伍建设等方面做好工作,以实现特色社区教育的健康高效发展。

3.1 健全管理机制、优化资金投入

在管理方式上要突出广东省经济的特点,建立以政府主抓、社会参与、群众自管的新型管理模式。政府主抓,就是要求政府切实履行职责,发挥在政策保障、资金扶持等方面的优势,形成政府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局面;社会参与就是要求在未来社区教育的发展中,要逐步加强社会力量的参与度,无论是资金保障、人力资源、物质供应等方面加大社会力量的比重,通过积极宣讲社区教育的作用,使企业、社会组织发现社区教育的对自身发展的重要作用,主动参与到社区教育之中。群众自管,就是要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不仅仅要参与到社区教育活动之中,成为积极的参与者,更要主动加入到社区教育活动的组织中,积极出谋划策,发挥社区教育为社区群众服务的功能,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提高。

3.2 体现教育特色,拓展教育资源

要充分利用和挖掘广东省的教育资源、社会资源,积极为社区教育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一是要挖掘高校教育资源,无论是职业教育,还是高等教育,广东省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如何利用这一优势使下步社区教育的必须重点研究的课题,特别是在职业教育方面,如何为农民工、外来流动人员,提供专业、及时的教育是确保社会稳定、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二是要发挥企业专业优势。广东省巨大的企业数量、高精尖的专业人才也是其重要的特点,政府、企业、社区要积极探索联合办学的新办法,发挥企业在市场管理、企业运作等方面的特长,促进广东省就业人员的就业,实现共同发展。三是要统筹城乡发展。努力建立城乡互助发展机制,发挥城市教育的特点,突出乡村教育的优势,实现两者共同发展进步。

3.3 加强队伍建设,夯实教育基础

一要抓好专兼职人员队伍建设。要按照辖区总人口的适当比例,设置社区教育专职人员编制,保证社区教育的日常教育工作能正常运转。二要抓好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要认真动员社区内具有热心教育工作的离退休干部、专家学者、教师、各行各业有一技之长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到社区教育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三要抓好社区教育人员的横向交流工作。各个社区教育应加强沟通交流,特别是教育优秀人才的交流,取长补短,资源共享,为社区教育的全面发展提供师资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锐鸿.学习型社会视野下社区教育的发展与探索[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2(4):70-74,90.

光伏发展的意义范文3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规模;服务业发展;服务业结构;灰色关联度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5-0052-04

引言

加快发展服务业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大任务。城市化对服务业的发展和结构升级起着推动作用,城市化的发展会带来人口的集聚,进而带来需求的增加、产业的集聚和服务业的壮大。城市的规模化是实现城市规模效应,从而提升城市吸引力和辐射能力的重要因素,服务业结构和产出效率也会因城市规模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本文以广东省为例,通过探讨不同城市化水平、不同城市规模下的服务业发展水平及结构,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服务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推进广东服务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提供参考。

一、研究回顾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服务业和城市化的关系已经成为国外学者关注的焦点,国外研究大多表明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呈正相关关系。Signalman(1978)认为,城市化是服务业发展的原因,他通过对工业化国家1920―1970年的劳动力转移情况的实证分析,发现城市化是促进一个国家从农业型经济向服务业型经济转变的重要因素。Daniels等(1991)对美国大中小城市区域服务业进行计量分析检验,研究认为,服务业的发展要以城市形成的区域性市场为基础,城市化的发展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服务业的扩张。Black和Henderson(1999)对城市化程度较高国家的城市规模和城市产业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不同的城市规模、制造业和服务业对城市化的影响具有明显差异,城市规模越大服务业发展水平越高,而规模相对较小的城市制造业较发达。因此,达到一定规模后,服务业成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Abdel-Rahman&Anas(2004)的研究指出,在一个由不同规模城市构成的城市体系中,城市产业结构随着城市规模而变化,并且产业结构的差异导致经济效率的差异。江小娟等(2004)研究表明,城市化水平是影响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的重要因素。张树林(2007)利用1995―2005年数据进行定量测算,发现我国城市化与服务业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城市化为服务业发展提供支持,而服务业发展及升级是城市群形成与发展的动力。柯善咨等(2014)研究表明,生产业―制造业结构对生产率的影响取决于城市规模,城市需要达到一定的门槛规模方能从上下游产业关联中获得效益。赵维良等(2015)利用我国地级市数据对不同规模城市的城市化与服务业关系进行检验,表明城市规模越大,城市化率越高,服务业比重越大。

二、基于城市规模差异的广东省服务业发展研究

(一)数据和变量选择

研究对象为广东省21个地级市,指标数据主要来源于《广东省统计年鉴》及《2014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在城市化率的指标选取上,文中除对广东省城市化水平与服务业协调发展的时间序列分析中采取非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外,其余部分城市化水平用市辖区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表示;城市规模也采用市辖区人口来衡量,对于城市规模的划分主要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的城市为小城市,其中20万以上5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小城市,2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小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上100万以下的城市为中等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大城市,其中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大城市,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 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 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服务业发展水平采取服务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来衡量(相关数据采取市辖区数);服务业结构指标主要是服务业内各行业从业人员占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比重来计算。此外,本文的服务业结构按照功能和作用,划分为生产业和消费业两类。其中生产业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教育、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消费业主要包括: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二)实证分析

1.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水平相关性分析

(1)城市化与服务业协调发展的时间序列分析。广东省城市化水平(UR)用非农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表示,服务业贡献率(SCR)用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总值的比重表达。1980―2013年广东省城市化水平与服务业贡献率的情况(如下图所示)。由下图可以看出,1980―2013年广东省城市化水平和服务业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具体可分为两个阶段:1980―2002年,服务业发展水平高于城市化水平,服务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城市建设的脚步,通过对广东城市化发展水平进行相关分析,这一阶段二者呈现较强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43;2003―2013年,SCR曲线与UR曲线走势背离,城市化发展迅速,而服务业增长水平开始减缓,2003―2012年广东省服务业的贡献率都低于2002年水平,到2013年服务业贡献率才超过2002年水平。与此同时,近年来,广东省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由2002年的36.2%上升到53.7%,通过对广东城市化发展水平进行相关分析,这一阶段二者相关性不明显,相关系数为0.329,这表明近年来广东省城市化的发展背离了科学的轨迹。

(2)城市化、城市规模与服务业发展的空间结构分析。按照城市规模的划分方法,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按不同的规模进行分类,采用算数平均数的方法对同一类别内的城市化水平进行计算,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2013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特大城市2个,Ⅰ型大城市2个,Ⅱ型大城市10个,中等城市5个,小城市2个;城市化率和服务业比重两个指标,基本按照城市规模的不同呈递减趋势。采用相关分析法检验不同规模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的关系,正相关性较为明显,相关系数为0.816,这表明广东省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一定程度上存在同步性。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城市化率方面,不同规模城市的平均城市化率相差较大,标准差为0.41,不同城市规模服务业贡献率相差不大,其标准差仅为0.06,这表明,广东省不同规模等级城市化发展的差异程度大于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的发展未能跟上城市化发展的脚步。

2.城市化、城市规模与服务业内部结构相关性分析

采用灰色关联模型深入分析2013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城市化与服务业各细分行业的内在关联,用算数平均数的方法按照不同的城市规模对关联度矩阵进行整理,探讨不同城市规模下的服务业结构。

(1)研究方法。灰色关联分析主要是利用灰色关联度来衡量因素之间发展趋势的相似和相异程度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其基本思想是根据统计数列的几何关系或曲线的相似程度来判断系统中各因素间的关联程度,如曲线越接近,则相应序列之间的关联度越大,反之就越小。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可以知道,关联度越接近1,关联程度越大。一般认为,0≤γi≤0.4,关联程度低;0.4≤γi≤0.6关联程度中等;0.6≤γi≤0.8关联程度较强;0.8≤γi≤1关联程度极强。本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城市化率与服务业14个细分行业的分析得到的关联度系数,实际反映出来的是服务业的发展与城市化的协调程度,关联度系数并不会因为城市规模大而高,也不会因为城市规模小而低。通过对关联度系数的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比较21个地市级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的总体协调程度。清远、惠州和揭阳的城市化率与服务业发展的关联度最高,2013年三市的市区人口分别为134.2万、138.8万和205.1万,属于Ⅱ型大城市,此外,三个城市的城市化率在30%~40.5%之间,城市化率较低;关联度较低的三个城市分别为汕头、佛山和中山,2013年三市的市区人口分别为532.5万人、381.6万人和154.1万人,此外,三个城市的城市化率都比较高,佛山和中山为100%、汕头为98.6%,这三个城市的城市化率都非常高,但与服务业发展的协调程度较低,佛山、中山仍然是以制造业发展为主的城市,城市化率的提高,并未带动服务业的发展。

第二,按城市规模比较21个地级市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的协调程度。用算数平均数的方法按照不同的城市规模对关联度矩阵进行整理。特大城市、Ⅰ型大城市、Ⅱ型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城市化与服务业灰色关联系数分别为0.5650、0.5287、0.6559、0.6791和0.6356,关联程度属于中等。具体观察不同规模城市,按服务业类型区分的话,协调程度也相差不大。其大城市、Ⅰ型大城市、Ⅱ型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城市化与生产业灰色关联系数分别为0.5759、0.5612、0.6338、0.6753和0.6099;与消费业灰色关联系数分别为0.5504、0.4853、0.6530、0.6399和0.6698。

第三,按照服务业结构,具体分析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的协调程度。总体而言,按照服务业14个细分行业划分,各行业发展与城市化的关联度系数在0.5265和0.7347之间,关联程度中等以上。最高为房地产业、其次为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关联度系数分别为0.7347、0.7119和0.7085;关联度低的分别为卫生、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以及金融业,关联度分别为0.5265、0.5277和0.5529。如果按照生产业和消费业比较来看,生产业与城市化率的关联度为0.6493,消费业的关联度为0.6245,生产业与城市化率的关联度略高。

结论与建议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呈正相关关系,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极大地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同时服务业的发展也会进一步推动城市化的加速,但时间序列的分析显示,近年来二者相关性越来越不明显,广东省城市化的发展背离了科学的轨迹;城市化率和服务业占GDP比重,与城市规模存在相关性,城市规模越大,城市化率和服务业比重越高;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21个地级市,不同城市的城市化率与服务业协调发展程度相差较大,存在不均衡性,在按照城市规模划分的前提下,二者协调程度相差不大;生产业与城市化率的协调程度略高于消费业。

(一)正确处理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的关系

现代经济理论和实践表明,服务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社会生产精细分工和周密协作的基础上,人口必须相对集中,以形成规模化的交易和运输,必须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以形成一定规模的市场。发达国家在工业化的过程中,都同步实现了城市化,而城市化又带动了服务业发展,实现了服务业水平的跃升。同时服务业内部结构与城市规模结构有很大的关系,高附加值的、为生产服务和新兴的服务业,往往是和城市规模联系在一起的。正确处理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的关系,特别是针对当前存在的不同规模等级城市化发展的差异程度大于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的发展未能跟上城市化发展的脚步的问题。首先,在城市化进程中,不仅要重视城市化水平的量,更要注重质的提高,不能片面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的发展模式,不能不顾实际地通过增加城市数量和扩大城市规模发展服务业,应该按照实际情况制定有关的产业政策,不断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其次,服务业的发展应该进一步补充城市化的发展,实现内部结构的合理化,实现与城市化发展的良性互动。

(二)促进不同规模城市服务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大城市的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水平都较高,应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提高服务业比重,将生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嵌入城市发展的等级结构中。中小城市的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水平都较低,在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城市的集聚效应,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服务业,促进城市化水平与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提高,促进二者协调发展。

(三)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通过大城市服务业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整个广东省服务业的发展,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大城市的服务业发展速度和总量在中等规模和小规模城市前面,因此发挥大城市的龙头作用,能更好地促进整个地区服务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柯善咨,赵曜.产业结构、城市规模与中国城市生产率[J].经济研究,2014,(4).

[2] 崔宏桥,沈颂东.吉林省城镇化与服务业灰色关联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14,(2).

[3] 程庆生,李昌.我国产业结构与城市化管理分析[J].经济纵横,2004,(6).

[4] 姜达洋.城市化进程中生产业的集聚与扩散现象研究[J].产经评论,2013,(2).

[5] 邓秀丽.山西省服务业与城市化发展特征及其关系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

[6] 曾国平,刘佳,曹跃群.中国服务业发展与城市化关系的区域差异――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协整检验[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1).

[7] 黎兵兵,刘春.湖北省新型城镇化与服务业协调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26).

[8] 杨友宝,王荣成,孙平军,等.辽宁省城市规模与经济效应的相关性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

光伏发展的意义范文4

与其他常规能源相比,太阳能光伏发电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一是高度的清洁性,发电过程中无污染、无噪音、无损耗,对保护环境极其有利;二是绝对的安全性,太阳光一照射太阳电池就能发电,对人、动植物无任何伤害;三是普遍的实用性,凡是能安装太阳电池的地方就能实现“到处阳光到处电”的目标,可广泛用于通信、交通、海事、军事等各个领域;四是资源的充足性,丰富的太阳辐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污染。廉价。目前,从世界范围来看,光伏发电已经完成初期开发和示范阶段,光伏产品正在向大批量生产和规模化应用发展,其运用几乎遍及所有用电领域。

我国76%的国土光照充沛,光能资源分布较为均匀;与水电、风电、核电等相比,太阳能发电没有任何排放和噪声,应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除大规模并网发电和离网应用外,太阳能还可以通过抽水、超导、蓄电池、制氢等多种方式储存。光伏发电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主要包括的产业链条包括多晶硅、硅片、电池片以及电池组件。整个光伏产业链的利润主要集中在上游的多晶硅生产环节。目前,中国大陆多晶硅生产获取的利润在最终电池组件产品利润总额中的比例最高,约达到52%;电池组件生产的利润占比约为18%;而电池片和硅片生产的利润占比分别约为17%和13%。

随着以无锡尚德、常州天合、南京中电为代表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光伏企业的崛起,江苏光伏产业的制造能力迅速提升,光伏产品销售额及出口均居全国首位,成为我国光伏产业的领头羊。江苏的多晶硅产能已达全球的1/4,随着我国首台多晶硅浇铸设备在江苏金坛问世,江苏在世界光伏产业格局中的一席之地更加稳固。2007年.全省光伏产品出口28.3亿美元,同比增长212.7%,占全国光伏产品出口的45%。2008年1-11月,江苏省光伏产业产品出口61亿美元,同比增长150%,占全国光伏产品出口55%以上,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增加到6.4%。2009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和需求增长相对缓慢的影响,江苏省光伏产业占全国太阳能电池生产的7成,2009年江苏省光伏出口54.9亿美元,同比下降15%,跌幅比高新技术产品平均跌幅深4.3个百分点。

光伏发展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 光伏发电 控制技术 发展现状

传统的发电方法,不仅浪费资源,在发电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很多有害物质,对人的身体和环境产生负面的影响。面对这个问题,各个国家都在研究新的方法,现阶段比较先进的方法就是光伏发电。我国研究光伏发电的时间还比较短,但是如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与电气的自动化技术发展有很大的联系,但是单从光伏发电的控制环节来说,在技术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国家和相关人员需要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提高光伏发电的效果。

1 光伏发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光伏发电就是利用太阳能,运用半导设备、光伏设备等制作热能接收板,有效吸收太阳的热能,然后通过发电装置,将热能转变成电能发送出来,加大对光伏发电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虽然不能保证每一天都吸收到充足的太阳能,但是太阳能是无污染的,将其收集起来,用于发电,可以避免传统燃烧煤碳对人和环境的负面影响,有效地节约资源;第二,光伏发电需要依靠技术,那么推动其发展,可以促进我国技术的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电气自动化的技术;第三,发展光伏发电的过程中,可以积累丰富的经验,为发展核发电、光能发电等提供有力的参考。

2 当前我国光伏发电现有系统中控制技术方面的现状解析

上文中已经提到,我国开始重视光伏发电的时间比较短,虽然已经开始利用相应的原理发电,根据对2010年到2015年的调查发现,利用光伏技术发电的电量总数已经在国际上排在前面,但是综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规模还是非常小,不能降低传统方法的比例,主要的原因就是技术的水平不高,本文将对控制技术的现状进行分析,着重于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在控制收集太阳能环节的现状。第一,收集太阳能的装置比较特殊,主要是用电池板进行太阳能的收集,这个环节的控制工作主要就是控制电池板和线路两者的关系,现阶段线路主要是向外输送直流电,与控制设备连接,对电池板的容量进行控制,确定电池是满格的状态还是空闲的状态,但是技术的水平不高,导致控制技术的自动化程度低,控制设备不能够智能运转;第二,采用单一的连接方式,或是并联或是串联,导致收集环节出现不稳定的情况,甚至导致太阳能回流,减少电池板的寿命,这会造成严重的浪费,因为虽然电池板是收集太阳能的,是环保型的,但是电池板本身的生产过程会造成更大的污染[1]。

另一方面,控制利用光伏发送电环节的现状。第一,对于光伏网络并列排列的控制方面,主要利用脉冲的方式从宽度上进行控制,这种方法会缩小光伏设备产电的电流波数,减少损失,有着效率高、效果好的作用;第二,在控制孤岛方面,主要就是利用控制设备,对发送环节各个设备进行单一控制,然后再对互相之间的连接情况进行控制,但是控制的区域比较小,每一次启动只能进行小区域的扫描,一旦其他区域出现问题,这一次没有操作到,那么等控制设备发现的时候,已经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而且这样的情况也影响光伏电的质量,稳定性比较差[2]。

3 关于我国光伏发电如何提高控制技术的几点思考

明确当前光伏发电中控制技术的现实情况,我们可以发现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技术水平还不高,所以想要提高控制工作的效果,国家和相关人员就必须在提高控制技术方面予以充分的重视,并且注重创新,做好这个方面,然后再思考下面两点内容。

3.1 制定完备的方案,合理设置光伏发电的系统

第一,认真分析当前光伏发电的实际情况,找到在整体上存在的问题,重点找到控制方面的问题,制定完备的方案;第二,利用三维立体技术,将方案进行在线模拟,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这就需要发电部门与技术人员进行配合,做好光伏发电整体各个线路的设置问题;第三,做好光伏发电的系统设置工作,使各个工作环节的设备紧密地联系起来,那么对于控制工作来说,创新排列的方法,尤其是并列连接的排列方法。在这里需要强调一点,上面三点内容,都必须有一个完备的依据文件,国家可以先就这个问题制定规定,然后再将其提升到法律的层面。

3.2 结合电气的自动化技术,提高控制的智能性质

第一,光伏发电的相关部门,建立专门的技术人员队伍,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保证工作的严谨性,避免出现人的失误;第二,技术工作人员要结合电气的自动化技术,先提高内部的信息化水平,引进先进的设备,制作先进的控制设备,将其与电池板和送电装置连接起来,然后将主线与主机连接起来,保证出现问题的自动预警;第三,不断研究提高控制技术的智能性质,实现自动启动、启动关闭、自动选择控制方案和方法的功能,同时增加每一次控制工作的区域,最好实现全部区域覆盖[3]。

4 结语

总之,光伏发电是未来电力发展的重要方向,国家和相关部门一定要不断研究,解决当前控制技术方面存在的缺失,并且提高各环节的技术,促进光伏发电的发展。除了文中提到的内容外,相关专家也要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在工作的时候积极思考,注重创新,推动相应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颖.关于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设计访上海轨道交通技术研究中心技术总监王晓保[J].电气应用,2014,20:6-8.

光伏发展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 光伏 电场 电子信息 工程 技术

一、光伏电场中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应用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的可持续性快速发展,能源等各种资源的选择开始倾向于朝循环有效利用方向发展。作为安全有效的主要能源之一,光能的利用一直备受重视,并成为了当下我国科研技术工作者的重要关注点。

以计算机应用为核心,围绕计算机电子网络搭建成集信息采集与管理应用于一体的工程体系即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光能利用的实现依赖于光伏电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应用又是光伏电场中的技术支持,因此如何将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于光伏电力生产的智能化应用控制中,将对我国能源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光伏电场中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应用原理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光伏电场中主要负责数据测量、数据采集、数据分析这三个方面的工作[1]。传感器来完成光伏电场中所涉及到的数据测量,其精确和准确程度将直接决定光优电场的控制系统的发挥。PCI 数据采集卡来完成光伏电场中所涉及到的数据采集,具体方式是通过收集传感器传来的数据,经过一系列的模拟和处理,并准确校正数据的误差,为光伏电场的分析打下铺垫。

总而言之,做好数据的分析、比较工作才能充分了解光伏电场的作业完成的情况。在分析工具上,科研工作者们探索出了一系列数据分析和比较的算法,每种算法都有它用于监测和使用的测重点。对这些数据的充分分析可以帮助光伏电场在运转中以系统智能的方式对下一个操作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了解光伏电场的运作情况的前提是能够掌握光伏电场周期性的作业数据,并参照以往的数据标准做出正确的判断,来帮助完成光伏电场的作业工作。

在光伏电场中成功应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可以帮助实现作业数据统计和处理的功能,从而满足光伏电场作业中的监控和安全使用的要求。

三、光伏电场中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应用方法

3.1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数据测量中的应用

传感器完成了光伏电场的数据测量工作,其精准程度直接对后续程序产生影响。利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进行数据测量时应该严格控制好数据测量的各种误差产生的影响,如周期性误差和量化性误差等。

3.2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数据采集中的应用

数据采集卡将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转换和分析处理,使数据可被计算机系统识别。通过将输入的信号转化为输出信号的一系列过程,将数据信息进行实时传送和转换,工作人员将有用的信息用于进一步的光伏电场的作业和监测工作中。

3.3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可以成功的应用于光伏电场的生产中,具体操作上需要应用数据监测技术来获取信息并及时分析处理。迄今为止,最新的技术成果是可以成功在光伏电场中的数据分析上应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根据标准的数据处理模型和框架,准确观察光伏电场应用中存在的现场及出现的问题,如是否存在孤岛现象等。

3.4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数据统计中的应用

工作人员通过长期对观测到的数据进行测量与收集,及时处理与分析,可以有效需要优化光伏电场中的决策系统设置。这种优化过程的精确程度直接依赖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程度。在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中发现,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的有效性与否直接依赖于能否准确的提出有效的数据采集方法。

在这方面的工作研究中发现,要想有效的分析现有的数据,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最优的决策方法,与之前的每一步基础工作密切相关。以孤岛监测的算法优化为例,其有效的信息工程技术的应用对光伏电场中的日常作业有着积极的影响。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光伏电场中应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不仅能够测量、采集上获得有效技术支持,分析、统计相关的数据信息也对光能的利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指导意义。换言之,光伏电场的应用直接依赖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只有积极发展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与光伏电场技术的配套支持,才能够有效的运转光伏电场的作业工作。

参 考 文 献

[1] 罗秋实.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探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05):11-12.

[2] 符永贵.浅析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J].东方企业文化.2013(16):131-133.

[3] 魏安琪.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分析[J].科技资讯.201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