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医学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医学研究范文1
关键词:和谐社会;大学文化;建设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5-0271-0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和谐大学的建设,和谐大学的建设要靠和谐大学文化的支撑。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和谐的大学文化,用和谐的人文精神培育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使其成为民族复兴和文化复兴的中坚,是社会赋予大学的光荣使命。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大学理应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发挥引领作用。
一、和谐大学文化的内容
1.大学物质文化。大学物质文化是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设置的物质条件的总称,是大学文化的物质形态。它既是大学精神文化的物质基础,也是大学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它不仅仅是办学条件和办学实力,而且它还体现了学校的办学能力和水平。高水平、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具有人格魅力、学术造诣深厚和善于治学育人的教师队伍,现代化的图书馆、实验室和校园网,是构成和谐大学物质文化的基本要件。
2.大学精神文化。大学精神文化是学校师生员工在实现教育目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存在于头脑中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社会态度、生活习惯及生活方式。大学精神文化集中体现在大学精神之中,是大学文化的灵魂。科学的大学精神是建立在对文化传统、教育本质、办学规律和时代特征的深刻理解基础之上的。在当代,科学和谐的大学精神就是“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着眼未来”的超越精神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3.大学制度文化。大学制度文化是保障学校各项工作正常运行的规章制度、组织机构、管理体制、人际关系的准则,是教育教学工作得以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和谐的文化依赖于建立和谐的制度。没有制度的和谐,就不可能做到文化和谐、社会和谐。作为规范人们行为的手段,大学的招生、就业、学籍、教学、考试、人才评价等制度,具有重要的教育感化和强制规范功能,在对人们进行正确的思想导向,促进良好校风学风形成方面,起着管理育人的作用。
4.大学环境文化。大学环境文化是大学供给师生学习生活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有机统一。和谐的学校环境不仅是师生赖以学习生活的条件,而且是陶冶师生情操的隐性课程。风景如画的校园、高尚的人文精神和浓厚的学术氛围,起着潜移默化地熏陶人、教化人的作用。
和谐的大学文化,是大学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相互交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成为的一个整体。构建和谐的大学文化,就应当以大学人为主体,以知识及学科专业为基础,努力提升大学文化底蕴的水平和品位,将大学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有机融合,不断提高大学的核心竞争力。
二、和谐大学文化建设的原则
历史经验证明,一个国家的兴衰与大学的兴衰紧密相关。国家的兴旺离不开“软实力”的支撑,“软实力”的核心和重点就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即凝聚在大学拥有的深厚文化底蕴之中的大学文化。因此,建设和谐大学文化,应遵循以下原则:
1.大学文化建设要牢牢把握中国特色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学文化是高层次的文化,处在社会文化发展的前沿。因此,大学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先进性要求,要弘扬主旋律,与社会主流文化相一致,代表先进的社会价值观,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大学文化建设,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倡导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有利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使大学真正成为中国特色先进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也只有如此,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2.大学文化建设要继承和弘扬博大精深的优秀中华文明。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家园,体现了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文化认同与文化传承是民族赖以生存的基础和继续发展的前提。大学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具有世界性,就越具有国际竞争力。因此,建设和谐的大学文化,应当把继承和弘扬博大精深的优秀中华文明作为根本,在继承与创新的结合中将中华文明注重人格、伦理、和谐的人文精神发扬光大,并从继承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和养分,为新时代的大学文化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不断赋予其新的色彩,以满足时代条件下精神文化发展的要求。
3.大学文化建设要借鉴人类社会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积淀和创造的先进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文化宝库,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灵魂。作为正在走向世界、承担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重任的中国大学,在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先进文化的过程中,应当具有一种厚德载物、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和广阔视野,努力探求大学文化在东西方文化、本土与外来文化、传统与现代文化交汇点的正确位置,自觉地学习和借鉴人类社会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做到继承传统而不保守、与时俱进而不猎奇、视野开阔而不,成为发展人类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
三、和谐大学文化建设的途径
社会医学研究范文2
关键词:生物课;教学感悟
一、生物教学的健康教育性
高中生正处在生理、心理急剧发展和变化的时期,他们很容易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诸多心理问题,进而产生对社会和环境的不适应,甚至出现危害自己或他人的过激行为。用生物医学的角度分析不同的人、动物以及其它物体的造型,对于锻炼人们的智力和培养人们的思维想像能力审美观点(情趣)是十分有益的。美国著名广告学家克鲁曼认为:消费者是在漫不经心地接触广告:第一次只了解信息的大概,第二次开始关心广告内容与自己有否关系,第三次便会对产品加深印象与了解。广告以6~8次为最佳,否则会无效或产生厌倦情绪和逆反心理。用生物学结论教学能给学生极大的心灵震撼。“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首先教给学生的是如何用审美的眼光发现数学中到处都是美,然后在教学中不断地展现这种美:在课堂上,可根据具体情况给学生讲些相关美的事例,激发学生去发现去寻找数学美,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逐渐形成数学美感。数学之美,还可以从更多的角度去审视,而每一个侧面的美都不是孤立的,他们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它需要人们用心、用智慧深层次地去挖掘,更好地体会它的美学价值和它丰富、深邃的内涵和思想,及其对人类思维的深刻影响。中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爱美之心尤其强。虽然他们还不能理解数学美的深刻内涵,但他们有朦胧的数学美感。“某些典型数学思维的美,实际上能被中小学生儿童所欣赏,例如一个干净利索的证明比一个笨拙费力的证明要美”,虽然他们说不清其中的理由,但他们确实感受和领悟到这种美,只要我们耐心引导,学生是不难逐渐认识和理解数学美的。
二、生物医学教学的实践性
生物医学与环境息息相关,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点把握:一是认识生物医学,珍爱生命。学生跳楼事件频发,生命的凋零在家人和亲友心中是永远抹不掉的痛楚。不管人生处于什么境地,保护生命都是永恒的话题。针对学生漠视生命的现象,应充分挖掘教材相关内容,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坚强和宝贵,从而珍惜生命,保护生命。例如,在学习必修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时,为了让学生直观认识生命的宝贵,笔者在教学中播放了一段生命孕育过程的视频。视频从进入产道开始,到经艰难跋涉到达输卵管前端、在这儿与卵结合完成受精作用,接下来是受精卵的分裂和分化、胚胎的发育及分娩过程。其中,胚胎在母亲子宫内的发育也充满了艰辛,稍不留神,你就会夭折或成为怪胎。母亲十个月的艰辛怀胎,终于迎来一朝分娩,在母亲难于言语的痛苦中,你带着胜利者的啼哭,降临到了这个世界。这一路走来,生命的形成是多么的艰辛和不易。所以不管现在个人的境况怎样,我们都应为自己有幸成为生命竞赛的唯一优胜者和独特的生存者而骄傲。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无论什么情况下,我们都要牢记:请不要轻易结束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二是正视逆境,积极进取。进入高中阶段,每个学生都想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但由于各种原因,有些学生发现自己并不是“佼佼者”,从而自卑、苦恼、不合群,影响正常的学习。这时,在学习生物科学史时,渗透正视逆境,积极进取的相关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引导他们乐观面对挑战。例如学习必修1《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节时,可挖掘有关巴斯德的相关信息,对学生进行耐挫能力提高的渗透。巴斯德通过反复研究提出了细菌致病理论,但法国医学会的老资格医生们一点都不相信,反而摇头大笑,坚持自己的陈旧观点。面对医学界的顽固反对,巴斯德没有泄气,继续宣传他的细菌致病学说,终于取得了年轻医生的认可,并将之用于医疗实践。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到无论是科学家还是普通人,在人生的道路上都不会一帆风顺。面对困境和挫折时,我们不能灰心丧气,而应像科学家那样坚持不懈,并总结经验教训、勇于实践。从而让学生确立这样的信念:挫折是暂时的,只要我们刻苦勤奋,改进方法,学习成绩肯定能持续提高。三是适应环境,积极奉献社会。现在不少青少年的生活比较安逸,学习上缺乏斗志。他们信奉个人的自由,缺少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很多人只知索取和贪图享受,当家庭和社会无法满足其需求时,他们往往仇视父母、危害社会,做出各种不理智的行为。笔者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帮助学生认清自己与家庭、社会的依存关系,引导他们调整心理、适应环境、服务社会。中学生物的新课程中充满了适应性思想。地球上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与周围环境相适应的。即使是最恶劣的自然环境,也有生物的存在。这是生物与环境共同进化的结果。学习必修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时,就是适应性教育的很好的切入点。自然界的生物进化历程,是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结果。挫折和逆境无处不在,它可以推动生物的进化,同样也可以促使个体的成长。当环境改变时,人也要适当改变自己来适应环境。
三、生物教学的社会影响力
社会医学研究范文3
一、手绘表现技法的重要性
(一)手绘表现是创造性思维表达的重要手段。艺术心理学家鲁道夫•安海姆指出,形象化思维表现与大脑思维活动有其他手段不可替代的同步性。在艺术设计初期,抽象、含混和不确定的形象、构思居多,手绘表现能够让这些形象深化,并借助人工手绘表达出来,再通过视觉反馈给大脑,激发进一步的思考,如此反复完成艺术设计方案的完善和优化。手绘表现的缺失,将降低学生的独立思考与设计能力,而过多地依赖计算机模型库则会使学生的头脑变得更加僵化、死板,毫无创新。从长远角度看,手绘表现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表达,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和创新能力。
(二)手绘表现是学生个性风格表达的重要方式。艺术设计是一种典型的文化创新行为,核心在于创造性思维的表现。因此,个性化和独创性就成为艺术设计的生命。手绘表现更容易体现个人的风格、美学修养和审美追求。设计大师的成长离不开深厚的手绘功底,如勒•柯布希耶、路易斯•康、矾崎新等,他们许多的优秀设计是在寥寥几笔的手绘草图中产生的,手绘表现在培养学生个性风格和良好设计意识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良好、扎实的手绘表现设计能力是一切优秀设计理念、思想、思路产生起点与开端,是学生设计灵感产生的源泉、艺术展现与个性风格挥发的重要方式。
(三)手绘表现是学生掌握电脑艺术设计的重要基础。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轻手绘、重电脑思想普遍存在,忽视了学生手绘表现能力的培养,学生手绘能力的降低直接影响艺术设计能力的提高;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学生不会用草图完整表达设计想法的现象,使学生不得不依靠语言、手势等的帮助向老师描述,有的甚至只会使用电脑中模型进行设计。通过在教学中的观察,我们发现,手绘功底扎实、设计能力较强的学生,其应用电脑进行艺术设计的能力同样出色;而不踏实进行手绘训练,完全依赖电脑的学生整体艺术设计能力也较差。手绘表现能力成为学生利用电脑进行更高艺术设计的基础。
二、手绘表现技法课程教学的改进与实施
国内已有多所高校开设了室内艺术设计专业,但关于手绘表现技法课程教学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成熟的经验模式,我们在借鉴其他院校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从不同的角度对手绘表现技法课程教学进行了探索性的改进和实施。具体措施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优化、创新手绘表现技法课程教学大纲。室内艺术设计中手绘表现技法课程的原理、方法和应用等是相互融合的,但要注重新观念、新技能和新方法的及时更新。如:对于固定的课程教学内容,可以及时更新工程实例;对于实践教学可以采取项目的形式,具体细化为多个小任务、小步骤完成;而对于项目课题的设计、实施,则可以采用真题真做的任务分配形式,并与项目课题报告结合起来。
(二)改变手绘表现技法课程的课堂教学形式。要使手绘表现技法课程发生根本性改变,就需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由教师传授型转向项目任务型,以项目任务为中心,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即“分组合作教学”。由教师设计、提供项目课题,并进行任务分配,学生分组进行学习。教师的任务就是给学生一种知识认知理论、理念,鼓励学生创造想象。以项目任务为中心,师生、生生相互交流、相互探讨,在交流中发现新问题、解决问题,产生新的设计思路、设计方法,实现教学目的。
(三)改进手绘表现技法课程教学方式、方法。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改变传统的手绘表现技法临摹训练方式,可以要求学生在临摹训练过程或各环节中通过改变临摹作品视角,建立新的观测点来练习临摹,也可以在原有画面的基础上或别人看不见的角度加入自己的创意,以及通过改变室内家居原有布局、格调、风格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室内艺术设计专业手绘表现技法课程的最直接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各种手绘表现技能。我们可以通过提供实际真实的项目任务,如:提供一些设计上不够理想的空间,鼓励学生对原有空间结构、布局,甚至是设计语言、色彩等进行改进,赋予原空间以新的含义。通过鼓励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创意,加强学生对手绘表现技法的重视。
社会医学研究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社团;学生生活;校园文化;人才培养;自治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14)04-0054-06
学生社团是民国时期大学重要的基层学生组织与学生生活方式。当前关于民国时期大学生社团的研究多集中于介绍当时某一所大学的一个或整体学生社团,旨在为当下提供经验借鉴。在宏观方面,研究者曾专门考察民国时期北京大学[1]和北洋大学[2]学生社团的整体发展概况与基本运作模式。在微观方面,研究者则重点研究了1926年由北洋大学采冶系学生所成立的采冶学会所具有的主体意识和科研精神[3]。必须指出,现有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厘清和再现民国时期大学生社团的基本面貌,但是却忽略了基于大学发展与人才培养的视角来反思在本质上作为学生生活方式而存在的民国时期大学生社团的表现形态与功能影响,致使目前尚缺乏着眼于学生社团与校园文化、人才培养与大学发展之间的积极良性互动,旨在论述民国时期大学生社团生活的基本图景、运行机理以及蕴含的文化精神,阐释其育人影响与文化内涵的专门和整体性研究。民国时期大学生社团包括智育导向的学术研究社团、德育导向的社会服务社团和美育导向的文艺娱乐社团三种类型。深入、系统探究民国时期大学生社团的表现形态、基本特质与功能作用,有利于总结办学经验,加深对专门人才培养规律的认识,对于当今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学术研究社团:“研究学问要自动的研究”
学术研究社团是指民国时期大学校园内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从事学术研究为主要宗旨,通过成立各种类型的学会和研究会,以研究、讨论、社会实践、学术演讲和办理发行会刊作为主要活动方式的学生组织。为了能够较为清晰地勾勒民国时期大学生学术研究社团的基本轮廓,本文在梳理大量原始文献的基础上,选取若干抗战前民国知名公私立大学进行统计,以期能够直观地呈现民国时期大学生基于学术研究社团从事学术研究的生活方式。
从上表可以看出,民国时期大学校园内存在着为数众多,覆盖各个学科门类的学生学术研究社团。为了能够深入了解学术研究社团的形成动因、发展模式以及活动开展,本文专门选取在开展学生社团活动颇具特色的南开大学与东南大学作为分析对象,旨在加深理解学生社团对于人才培养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独特作用和积极影响。
1924年10月17日,南开大学出版《南开学校二十周年纪念号》,总结回顾11个分别由南开大学文理商三科学生举办,旨在探讨和研究学术的学生社团。其中文科学生发起教育研究会、文学会、政治学会和哲学会,理科学生组织科学会,商科学生成立经济学会和商学会。除去上述由三科学生单独发起的学术社团以外,他们还共同发起成立了星会、寻光会、英文学会和国语演说会。上述学术研究社团采取的研究方式主要包括个人报告、共同讨论、社会调查、请人演讲、工场参观和研究发表[5]425-426。
南开大学学生学术研究社团的兴起与发展体现出师生合作基础上的学生高度自治这一鲜明特点。作为南开成立的第一个学生学术研究社团,1921年10月8日成立的科学研究会颇具代表性。首先,发起成立科学研究会的根本着眼点在于培育和提升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倡导“研究学问要自动的研究”[8]445;其次,就组织的发起成立而言,从发起到筹备,学生均是主体;复次,就校方的态度而言,出席此次大会的理科教员对于科学研究会的成立非常支持。他们不仅主动充当研究会的顾问,而且还在会中就研究会章程和组织法等问题与同学们讨论许久;最后,理科同学们不仅重视此次会议的程序和形式规范,使之合乎议事规则,而且还将未来维系社团组织运作的根本大法――章程和组织法的制定,视为成立社团组织的头等大事,体现出明确的民主和法治观念。[8]4451924年,南开大学商科学生发起成立商学会。商学会下设交际、调查、讲演、参观、研究、实习、出版、庶务和会计九股,股长由大会公选产生。由正副会长和各股长组织总务会,总务会负责讨论会务和提交相关议案,交由会长执行。学会聘请南开商科教授为责任顾问,聘请校内外的学者专家为顾问[9]。
李 力:学术研究・社会服务・文艺娱乐
基于师生合作的学生自治也十分明显地体现在南京高师和东南大学各类学生社团的发起办理与实际运行中。正是由于办学者始终奉行基于师生合作来培植学生的自治能力,南高和东大不仅是国内较早倡导发起学生自治会的高校,而且还是五四时期各项学生工作开展较好的高校[10]。为了推动学术研究,东大各科纷纷以教师指导、学生创办的方式,组建了许多学术社团,而且均由师生共同参与[4]9。虽然许多刊物都是以学生名义举办,但是丝毫不影响刊物的学术质量。学生在教师的悉心指导下反而发表许多颇具学术含量的高水平研究论文。
从上述学术研究社团的兴起和发展来看,其始终贯穿着以学术研究为主要内容、着眼于培育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倡导学生自治基础上的师生共同合作、注重议事规则的规范性,以及蕴含着鲜明的民主和法治色彩等特点。正是由于着眼于此,作为课外活动的学术研究社团生活,看似游离于正规的课堂教学之外,却同样能够发挥激发学生学术研究兴趣,培养学生自主研究能力的独特效用。同时,由于社团发展始终注重科学规范的议事规则,也使得学生们在积极参与社团事务办理的过程中,得到了平日里书本上难以体会的关于民主和法治等价值理念的深切感受,为其日后走出校园进入社会,奠定了现代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二、社会服务社团:大学乃“模范社会之区域也”
当时活跃于民国时期大学校园,以社会服务作为主要宗旨的学生社团形式多样。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校内和校外服务社团两类。一类是旨在服务本校师生的消费合作社,另一类则是以服务校外平民大众为主的平民学校。
(一)消费合作社:寓互助合作于消费
消费合作社是指由学生自治会主办,以服务于校内师生为宗旨,以供应各类生活用品为主要方式,具体由学生自主办理经营的学生组织。当时各个大学校园不乏此类学生社团,除消费社外,它经常也被称之为合作社或消费合作社。当时由学生自治会举办的消费合作社分为两类,一类由校学生自治会下设的专属机构承担办理,一类由各个院系的同学会或自治会经营办理。
1917年12月27日,在北大教授胡千之的倡导下,李宏增等六十余名北大学生联名发起成立消费公社,并聘请胡千之作为顾问和指导。1918年3月3日举行成立大会,3月20日消费公社正式营业。从它公布的《试办北京大学消费公社章程》中,可以很清晰地了解办社宗旨、经营理念和具体方式[11]:
第三条 本社专备职教员及学生日常消费物品,在校设所出售,以社员得价廉物美之物品为目的。……第五条 职教员及学生购买本社股票一股以上者,皆得为社员。……第二十三条 本社于半年售品期满结账之后,以其净利分为十分,三分为公积金,二分为办事人员酬劳金,五分为社员按股先后共分之红利。
那么,类似于北大消费公社这样的学生组织究竟有何特殊价值,以至于其日后能够成为遍布民国时期大学校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呢?根本原因就在于其所蕴含的寓互助合作于消费过程的独特理念[12]:
消费合作之意义,系将日常所需之消费品不经商人之转运,直接以社员之资本大宗购买,以廉价出售,而达到美满之生活,并将其所得之盈余除一部分提作本社公积金外,其他全部按照消费之多寡,分给消费者以适合消费合作之原理。
正是在上述“投资―消费―产生利润”的无形过程中,消费社和社员双方都有可能达到共赢,而这个过程本身就充满互助和合作精神。提倡合作和互助经营理念的组织形式背后,其实蕴含着当时风行于中国近代社会的互助论思想和合作主义思潮。正是上述社会思潮的冲击,才催生了消费合作社这种学生社团组织在民国时期大学的普及,进而也将互助、平等和合作观念渐次传播于大学校园[13]。此外,消费合作社的举办也体现出师生合作的精神,北大消费公社就是在本校教师的倡导下得以试办。
(二)平民学校:“为完成学校对外的责任”
在诸多旨在服务校外社会的学生社团中,以学生为依托,旨在向民众普及基本知识和进行文化教育的平民学校极具代表性。北高师于1919年3月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所平民学校:“北高平民学校之成立,实在之前,系在民国八年三月间创办,四月成立的。乃北高在校同学最宏大,最完善,最有声誉的一个组织。也就是中国最先成立的平民学校。”[14]仅仅从“北高在校同学最宏大,最完善,最有声誉的一个组织”就可以看出,平民学校是当时北高师颇引以为自豪的一个学生组织。无论是学校的规模和正规性,还是招生和教学,北高师平民学校都颇可称道。那么,大学为什么需要发起和成立诸如此类的学生组织呢?成立它的意义究竟为何呢?1920年1月18日北京大学平民夜校成立。时任北大校长的出席开学典礼并发表演说,蔡校长的演说可谓对平民学校意义的最好回答[15]:
不过单是大学中人有受教育的权利,还不够;还要全国人享受这种权利才好。所以先从一部分做起,开办这个平民夜校。“平民”的意思,是“人人都是平等的”。从前只有大学生可受大学的教育,旁人都不能够,这便算不得平等。现在大学生分其权利,开办这个平民夜校,于是平民也能到大学去受教育了……
在看来,平民学校的开设不仅改变的是前来接受教育的平民大众,同时也是在对大学生进行特殊的自我教育。按照入学对象划分,当时由大学生举办的平民学校可以分为三类:一类以学校周边的平民的子女为教育对象,一类专门招收成年人,另外一类则没有固定对象,只要平民有心向学皆可入校。本文选取第一类平民学校,以1926年春由湖南大学学生自治会举办的民众学校[16]为例进行详细探讨。
虽然民众学校只是湖南大学学生自治会主办的社会教育机构,但它的组织架构和实际运行却与正规学校教育并无二致。它拥有自己的校训:公诚勤朴。从组织形式上来看,它分设有校长、教务和训育主任,并设有行政委员会来实行委员制;从学校规模上看,它设有专门的图书馆,而且历年来的毕业生总人数超过千人,这在当时的民众学校中不可谓不多。难能可贵的是,为了更好地实施民众教育,学生自治会还专门组织人员前往湖南大学周边地区摸底调查,尽量做到不遗漏每一个“学生”。学生在入学前通常会参加相应的甄选考试来确定班级:“开始报到时略加测验,发见各级学生之程度,参差不齐;遂决定举行甄别考试一次,分全校学生为十班。”[17]1入校后,学校主要采用单级复式教学,并佐以道尔顿制:“本校本期采单级复式制,惟五年二期及六年二期两班,以人数过少,且教室不敷分配,遂实行道尔顿制以补教之。”[17]1-2 至于师资和授课时间,则依据湖南大学的学生生活作息来制定:“本校教员,纯系大学部同学担任,故每日须于午后二时五十五分起,开始授课。每日授课四节,每节三十分钟,至五点十分钟,始能放学。”[17]2可见,从学生入学到划定班级,从课堂讲授到成绩考核,民众学校处处都能尊重教育规律来进行。当时全校六个年级共开设课程16门,大多属于较为实用,而且易于被入学民众接受的课程,各年级一学期的课时数均为24节。除过课堂教学之外,学校还定期对入学民众进行考试和测验:“及全书教完时,再举行期终考试,将各省屡次所得分数,逐科平均列以等第,通告各该生家长,并榜示之。”[17]9
正是由于当时的办学者大都秉持着“大学的功能是要成为一个时代的心智良知”[18]这样试图积极引领社会发展的观点,民国时期的大学生社团均积极地以自身特有的方式来介入和参与到各种类型的社会服务工作中去。其实无论是消费合作社,还是平民学校,它们在本质上都是“为完成学校对外的责任起见”[19]。作为民国时期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表现形态,它们之所以存在的根本原因正是大学深刻思考自身与社会之关系的后果,即“大学不仅为专门学校,乃组成一大同社会,模范社会之区域也。”[20]也正是通过亲自参与此类学生社团,学生们才有可能真正体会所谓的“脑饿”的苦痛。而它在提升民众文化教育水平的同时,也间接推动公民社会的发展。而学生们正是在参与办理诸如消费合作社和平民学校等社团组织事务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加深了对于民主、平等、法治等现代社会所必备的核心价值观念的体会和认识,使得每一个参与其中的学生都在无形中受到严格的公民素质训练,从而达到对于自我进行人格和品德教育的目的。
三、文艺娱乐社团:“为谋同学课暇娱乐而助心身之陶冶”
假如抛开民国大学校园中活跃过的形形的个人或小团体娱乐组织外,很难找出一种能够与游艺大会这样可以覆盖绝大多数学生相媲美的文艺娱乐生活方式。游艺大会是指民国时期大学校园内,由学生自治会主办,专门面向全校学生,以演出各种文艺节目为主要形式,旨在调剂学生精神生活的一种公共性娱乐形式。当时还有交谊会和同乐会,虽然称呼不同,但它们的目的均着眼于“为谋同学课暇娱乐而助心身之陶冶。”[21]1928年东北大学南校同学倡议成立课余游艺团,从其宣言书中不难理解游艺之于学生生活的真义所在[22]:
我校自成立以来,对于课外游艺向无具体组织,欲求正当消遣苦不可得。鄙人等有鉴于斯,爰集聚同志草拟简章请蒙学长核准组织课余游艺团,提倡正当娱乐,促进游艺技能,既免荡游苦读之失,复合依仁游艺之方。假课余之暇,或奏乐咏歌或集团演剧,皆所以畅心力,适性情而增长学识者也。
“复合依仁游艺之方”,使人很轻易地联想到游艺二字正是来源于中国儒家经典《论语・述而》中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23]一语。当时的大学学子对于游艺大会非常重视。这一点可以从1926年11月6日沪江大学青年会举办的游艺大会的盛况中明显感觉到:“十一月六日六时,大学青年会开游艺大会于大学礼堂,请有外界团体来校表演。故钟未五下半,已济济满堂矣。”[24]而在这种对于游艺大会急切盼望的背后,其实投射出当时大学校园内学生公共娱乐生活的相对匮乏。1924年一位南开理科学生的自述就很清楚地表明这一点:“我们理科的同学虽然天天在一个科学馆里面念书,但是很少联络的机会。……所以有人提议我们理科同学应当多多开几个联欢会,使诸同学在苦读之后,能够有些欢笑的机会,并且藉此可使诸同学互相认识。”[25]正因为如此,当时各个大学学生自治会纷纷成立学生俱乐部或游艺室,力争来为同学们提供更为丰富的娱乐生活。1924年南开大学学生会游艺股成立,其宗旨便是“以谋南开大学全体学生课外乐趣”[26]。
四、结语:“为学生自动的精神所表现”
作为大学文化和办学特色的重要构成与体现,在长期的办学实践过程中,民国时期大学生社团不仅逐渐形成较为稳定和富有自身特色的表现形态,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发挥着独特的育人影响与文化功能,积极而持续地促进着人才培养和大学发展。其所蕴含的宝贵经验值得当今人才培养与大学发展认真总结和反思借鉴。
第一,学生社团生活是民国时期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表现形态,具有鲜明的传承性、时代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民国时期大学在引导学生社团建设与发展方面形成了宝贵经验,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大学校园文化是指“高等学校生活的存在方式的总和。它以生活在校园内的大学生、教师和干部为主要群体,以别于其他社群。它是在物质财富、精神产品和氛围以及活动方式上具有一定独特性的文化类型。”[27]作为大学人数最多的群体,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及其所蕴含的价值观念自然就成为表征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表现形态。作为民国时期大学生生活的重要构成,学生围绕社团所形成的生活方式呈现出组织机构的多样性和价值理念的先进性等特点。就组织机构而言,它综合涵盖了学生的智育(学术研究社团)、德育(社会服务社团)和美育(文艺娱乐社团)发展等各个方面,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就价值理念而言,它将民主和法治等先进的普适价值观深刻地烙印在学生社团的实际运作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塑造每一位参与其中的学生。因此,学生社团在形塑学生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无形中作用着民国时期大学校园文化的形态构成。
民国时期大学生社团生活深刻地受到中国近代社会,尤其是现代西方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就时代背景而言,它明显地体现出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痕迹,无论是学术研究社团,抑或是消费合作社和平民学校,基本上都横向移植自近现代欧美大学。就社会环境而言,学生社团的兴起既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作用,同时也以自身特有的生活方式反过来影响外部社会。学生自治会之所以会出现在民国时期大学校园,主要就是受1919年爆发的影响所致。正是由于此类学生自治组织的兴起,从而直接导致消费合作社和平民学校等学生社团的形成。此外,当时社会上所风行的自治思想也为催生学生自治组织提供了思想资源和土壤,而社会中流行的互助和合作主义更是与校内消费合作社和平民学校的出现密不可分。学生社团生活在接受外界因素影响和作用的同时,它也在积极地反作用于所处的社会环境。通过设立平民学校,大学在对平民进行教育普及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大学周边社区的文化水平。民国时期大学生社团在制度设计、运作机制和内在理念方面形成了宝贵经验,值得我国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学习与借鉴。
第二,大学校园文化是民国时期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有效途径,在办学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育人功能。民国时期大学形成了基于发展学生社团来培育校园文化的优良传统。学生社团的演进和发展具有自身的内在逻辑,即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着眼点,以学生高度自治基础上的师生共同合作为建设路径。
纵观民国时期大学办学实践,对于学生社团的重视程度,不仅在时间上贯穿于民国大学的办学始终,而且在空间上覆盖了大学校园内的学生整体。而校方不遗余力地支持学生社团的发展,在本质上正是对大学校园文化旨在育人这一根本宗旨的折射。正如时任国立东南大学校长的郭秉文所言:“课外作业,为学生自动的精神所表现。无论在学问上,艺术上,体育上,皆应与学校课程同一注意,教育家宜尽量发展而指导之。”[28]育人既是建设民国时期大学校园文化的出发点和原动力,也是民国时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正是基于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深远考虑,民国时期大学才高度重视学生社团的建设与发展,并将其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紧密联系。因此,正是在这种看似普通的学生生活方式的无声开展中,作为一种校园文化传统的重视学生社团发展才得以在大学校园中扎根生长。
基于对大学存在之根本在于育人的深刻认识,民国时期大学学生社团的建设与发展也形成了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内在逻辑,即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着眼点,以学生高度自治基础上的师生共同合作作为基本路径。大学在本质上作为学术共同体而存在,大学学术共同体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正是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校园物质和精神环境中之间的互动作用,使学生在教育场景中实现自我教育与熏陶,从而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
第三,民国时期大学生社团生活在内在地塑造大学的基本形态与构建校园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以自身特立独行的生活方式以及蕴含的核心价值观念积极示范和引领现代公民社会的渐进成长与理性发展。
通过前文对于民国时期大学学生社团生活的论述,当时的学生社团活动中处处都贯穿着对于大学育人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的积极回应。在智育方面,正是由于师生之间广泛而无间的合作意识,以及教师对于学生的支持和鼓励,才为学生勇于自由独立地思考和探索各种问题提供了有益支持,最终促成众多学术研究社团的兴起。正是在学校和教师的支持下,才为学生营造了宽松和自由的读书生活氛围,进而为其进行学术研究和发明奠定坚实基础。在德育方面,由于学生社团在本质上属于学生自治组织,因此,作为主体的学生在参与办理诸如消费合作社和平民学校等社团组织事务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加深了对于民主、平等、法治等现代社会所必备的核心价值观念的体会和认识,使得每一个参与其中的学生都在无形中受到严格的公民素质训练,从而达到对于自我进行人格和品德教育的目的。大学校园文化作为大学自身生活方式的体现,其所具有的社会辐射功能正是对大学自身社会服务职能的反映。可以说,正是基于大学与社会进行积极互动的考虑,诸如平民学校这样极具民主和人权意识的校园生活方式才得以形成于民国时期的大学校园之中。它通过自身特有的方式对自身所处的社区和近代社会产生良好的示范与改良作用,在提升民众文化教育水平的同时,也间接推动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李浩泉,李珊泽.民国北大学生社团组织及活动特征[J].教育评论,2014(7):135-137.
[2]李喜所,薛长刚.展示自我:民国时期北洋大学的学生社团[J].历史教学,2010(8):9-14.
[3]薛长刚,朱磊.北洋大学采冶学会的主体意识与科研精神[J].教育评论,2010(3):126-129.
[4]曹刍.东南大学南京高师学生生活[J].学生,1922(7).
[5]佚名.南开大学学生课外组织表[G]//王文俊,等.南开大学校史资料选(1919-1949).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
[6]私立燕京大学学生自治会出版委员会.燕大年刊[J].北平:商务印书馆,1929:114-126.
[7]北大二十年级毕业同学录筹备委员会.北大二十年级同学录[G].北平:北大二十年级毕业同学录筹备委员会,1931:76-87.
[8]佚名.科学研究会成立大会纪盛[G]//王文俊,等.南开大学校史资料选(1919-1949).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
[9]佚名.南开大学商学会宣言[J].南大周刊,1925(23):62.
[10]张雪蓉.美国影响与中国大学变革(1915-1927)――以国立东南大学为研究中心[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6:91.
[11]佚名.试办北京大学消费公社章程[J]//吴组湘,刘绍唐.国立北京大学纪念刊・第一册(民国六年廿周年纪念册:上).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1:205-211.
[12]佚名.消费社之新气象[J].交大月刊,1930(1):28.
[13]张静如,刘志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社会之变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374-375.
[14]黄公觉.北京高师的学生生活[J].学生,1922(7):19.
[15].北大平民夜校开学日演说词[M]//新潮社.蔡孑民先生言行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部,1920:281-282.
[16]佚名.湖南大学学生自治会附设民众学校副刊[J].湖南大学期刊,1932(07):1-11.
[17]佚名.湖南大学学生自治会附设民众学校副刊[J].湖南大学期刊,1933(08).
[18]雅斯贝尔斯,K.大学之理念[M].邱立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74.
[19]佚名.上海东吴法科的自由讲座[J].学生,1923(1):2.
[20]佚名.开学式之盛况[J].厦大周刊,1925(120):2.
[21]佚名.理院俱乐部九日举行成立大会[J].安徽大学校刊,1930(35):4.
[22]笑仙.南校游艺团之成立[J].东北大学周刊,1928(53):62-63.
[23]孔子.论语[M]//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74.
[24]周壬林.大学青年会游艺大会[J].沪大天籁,1926(4):25.
[25]佚名.理科全体大会详志[J].南大周刊,1924(8):49.
[26]佚名.南开大学学生会游艺股简章[J].南大周刊,1924(8):47-48.
社会医学研究范文5
一、重新回归人本身:人本主义哲学的兴起
以理性主义为代表的“世界图式”学说关注世界的本源,探究自然界和社会发展中的理性原则,热衷于对终极世界的猜想,这是一种有关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宏观学说,它基本上外在于人,尤其是外在于人的丰富内心世界。尽管文艺复兴时期提出了发现人、尊重人等口号,但这场运动主要朝向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自由这样的人道主义方向发展,而并未回到作为更为本体的人的内心世界。然而,十八世纪以来,叔本华、尼采、柏格森、克尔凯郭尔、弗洛伊德、海德格尔、萨特等人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状况,他们对理性提出了大胆的质疑,开始以直觉、情感、意志、本能、潜意识这些与个人联系更为密切的心理元素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放弃了有关世界本源以及客观规律的宏大叙事和终极探索,以非理性取性,开启了一个被称之为非理性主义或称人本主义的哲学时代。在西方哲学史上,这种以非理性为主要特征的人本主义哲学第一次真正启动了哲学研究向心理学研究的转向,使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直接推动了现代心理学的产生。人本主义哲学与心理学的内在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人本主义哲学将研究的主体对象从外部世界转移到人本身,从对外部理性的关注转移到对人内心非理性世界的关注,具体研究人的情感、直觉、意志、潜意识等心理元素及其社会意义,这一研究范式的转移以及它所开辟的新领域为现代心理学的产生做好了准备,并提供了借鉴和启示。人本主义哲学的根本出发点是非理性的人,非理性的人以情感、直觉、意志、本能、欲望、潜意识为表征,人本主义哲学不仅将个人的这些心理内容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而且把这些心理内容看作世界万物的本源和本质。在唯意志论代表人物叔本华那里世界的本质是“生存意志”;在尼采那里世界的本质是“权力意志”;在柏格森那里世界的本质是生命直觉和生命冲动;在海德格尔和萨特那里世界的本质是生、死、烦、忧、畏等情绪体验。他们的哲学研究为人们推开了一扇人类意识世界的三棱镜和万花筒,他们以个人的非理性世界去对抗传统哲学的理性世界,他们把表象世界还原成人的意识和心理世界(这种论说基本上就是后来兴起的心理还原主义的哲学版),正是在这一点上,非理性主义哲学家们打通了一条通往心理学的通道。其二,人本主义哲学不是将客观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本源,而将情感、直觉、意志、本能、欲望、潜意识等非理性元素视作世界的本源和人的真实存在,把整个世界看作是自我的产物和体现。他们否认通过理性能够认识真理,相反,他们认为只有通过体验和直觉才能认识真理,这实际上就是将人们认识的对象归于人本身,将认识的手段归于人的精神和心理直觉。生命原本是鲜活而充满灵性的个体,让这样的个体服从于冰冷的理性逻辑,或者服从于自然科学的实证逻辑,而罔顾自身的存在,这是人本主义哲学家所坚决反对的。生命具备如此丰富而惊人的潜能,让个体放弃自己的潜能,而仅仅依靠理性去认识世界和真理,这同样是人本主义哲学家所不愿的。历史上的泛神论追求的是“神我不二”的境界,人本主义哲学在个人存在,个人认识问题上追求的“物我不二”的境界,或者这一境界也可称之为泛意志主义、泛直觉主义和泛心理主义。其三,人本主义哲学家不仅仅将非理性视作世界的本源,意识到只有靠直觉等非理性的东西才可以把握世界、认识真理、彰显人性。一些重要的人本主义哲学家还从非理性的角度出发去探寻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从而把人以及人的精神心理世界推向了一个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度。尼采对人类非理性世界的探索从他的第一部著作《悲剧的诞生》(1872年)即已开始,在这部著作中,他比较了代表古希腊文化的两种不同的审美风格,或曰精神信仰,一种是以平静、和谐、平衡为表征的日神(阿波罗)文化,它代表的是古希腊理性主义传统;另一种是以热情、张扬、癫狂等为表征的酒神(迪奥尼索斯)文化,它代表的是古希腊文化中的非理性主义传统。
尼采敏锐地意识到此后西方基督教文明就是日神文化的延续,而在历史长河中酒神文化却遭到基督文明的压制,人类被基督教所信奉的理性所摧残和毁灭,真正的自我在历史上消亡。正是由此出发,尼采宣称“上帝死了。永远死了,是我们杀死了他”。在尼采看来,上帝死了之后,人们的首要任务就是重建信仰,再造一个新上帝,而这个新上帝就是权力意志和所谓的超人。这种思路不可思议地被另一位思想家弗洛伊德接了过去。弗洛伊德或许是人本主义哲学家中唯一一位具有医学学术背景和医学临床背景的学者,他关于人类潜意识领域的发现震动了整个西方世界,由于他的学术及临床背景,也由于他更多地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他的学说引起了人们普遍重视。弗洛伊德的全部学说与“压抑”这一核心概念紧密相关,在弗洛伊德看来,所谓压抑主要是指现实施加诸于人的诸多限制。潜意识是弗洛伊德最为重要的发现,他认为所谓潜意识就是指被现实压抑的欲望、本能以及其它替代物。弗洛伊德对梦及其表征进行了深入分析,他认为梦就是被现实压抑的愿望的实现。他提出了自成一体的人格结构理论,这个包括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结构实际上是一个动态力学结构,其基本运行动力仍然是压抑的本能:本我体现的是一切被压抑的本能,自我把守在本我和超我之间,以确保在二者之间取得某种压力的平衡,超我的形成则得之于经过内化而形成的良知和道德的压力,三者之间取得平衡的关键是压抑机制。不仅如此,压抑这一概念还被弗洛伊德天才地用于对整个文明进程的历史考察,他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俄狄浦斯弑父娶母的故事,证明外婚制起源于儿子们联合起来杀死父亲并娶母亲为妻之后所带来的负罪感以及恐惧,正是由于他们害怕自己将来遭受父亲那样的命运结局,他们开始以图腾祭奉父亲并宣布“放弃那些促使他们和父亲发生冲突的女性”。在《文明及其缺憾》等著作中他更分析了人类精神疾病可能的重要起因就是习俗、制度和文化对人的压抑,他断言,每一个体就其本质而言都是文明之敌,文明的发展就是以压制每一个体为代价的①。尼采对弗洛伊德的影响是一个事实,尽管后者宣称自己不想读尼采的作品,因为觉得尼采的思想会侵蚀他自己的研究②。吊诡的是,弗洛伊德最终还是接过了尼采历史研究的文化学和心理学思路。从人的欲望、本能与文明之间的冲突与平衡这一角度去探讨社会历史以及文明的发展在尼采那里已经开始显山露水,到弗洛伊德这里可以说已是蔚为大观,这一思想区别于哲学史上的神意决定论、理性决定论、技术决定论、生物决定论以及经济决定论,它不仅仅为哲学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场所,同时也为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打开了一条新的通道。本文来自于《广东社会科学》杂志。广东社会科学杂志简介详见
二、心理主义范式的兴起及其危机
十九世纪后期现代心理学的诞生以及人本主义哲学的持续发展不仅进一步推动了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而且二者还推波助澜,开辟了一个心理主义社会学的时代。心理主义试图把一切社会现象还原为心理现象,并将心理变量作为最重要的因素去解释一切社会事实,这一理论试图提出人类心理意义上的另外一种“世界图式理论”。心理主义在美国最初是以进化论的面貌出现。美国心理进化论代表人物莱斯特•沃德(1855—1915)认为:社会力量也就是人的群体状态中发生作用的心理力量,支配社会运动的根本力量是心理力量。沃德于1892年出版《文明的心理因素》一书,提出了社会意识、社会意志、社会智力、社会统治等一系列重要概念,是社会心理学的雏形。另一位美国社会学家弗兰克林•吉丁斯(1855—1931)认为:我们确信,社会学是一门心理科学,那种认为用生物学术语对社会的描述是一种错误,对此我尽量注意到社会现象的心理方面。他在《社会学原理》(1896年)中写道:社会就其语词原意来说,是指同伴关系,交谈和交往,一切真正的社会事实就其本质而言,都是心理事实。吉丁斯提出了“类意识”理论,所谓“类意识”理论是指“在生命的尺度上,无论是低等的还是高等的任何生命,将另一种有意识的生命视为己类的意识状态。”据此,他不是以阶级来划分人群,他将人群划分为四大类:(1)社会阶级,即社会的精英阶级;(2)非社会阶级,指那些胸无大志的群众;(3)伪社会阶级,指那些依赖他人的人组成的阶级社会;(4)阶级,即由犯罪组成的阶级。吉丁斯的阶级划分理论体现了贵族立场。索罗金(PitirimSorokin)对心理主义的解释是:将个体的心理特征作为研究变量,并试图将社会现象解释为心理特征的衍生物或具体表现。换言之,心理主义就是将社会现象还原到个体水平或心理与行为水平加以研究,从本质上说心理主义就是还原主义③。在人本主义哲学以及心理主义滥觞的大背景下,在美国,不但心理学发展迅猛,社会心理学也很快破土而出。一般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及文化人类学这些母体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它得以形成的标志性事件一是1908年在美国两本同名著作《社会心理学引论》出版,作者分别是罗斯(EARoss)和麦独孤(WMcDougall),它们分别代表着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以及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另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是1924年奥尔波特(FHAllport)出版《社会心理学》,它代表着实验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更多的人将这本著作的出版看作是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社会心理学的发展首先是以心理学为先导和基础。但是,明确区分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并非易事,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对于区分二者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从研究对象来看,一般心理学将个人视为独立于社会关系的个体,研究的重点是个体心理活动产生的基础及一般规律,如心理形成的生理机制,个体的感觉、知觉、思维、记忆、情绪、情感、意志、性格以及能力等;社会心理学更多地将人看作一种社会存在,侧重在社会关系维度中去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如社会认知、社会感情、社会态度、社会角色、群体与互动、文化与人格以及社会变迁等。从研究方法来看,心理学研究既包括过去那种哲学思辨性的心理学研究,也包括冯特以来那些借助于科学实验手段来进行的现代心理学研究,社会心理学则几乎全部采用科学实证方法,这些方法包括观察实验法、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实地研究法等。但是,上述区分又不是绝对的。首先,正如弗洛伊德所说:“是有在极少数、十分例外的情况下,个体心理学才可以忽视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在个体的心理生活中始终有他人的参与。这个让人或者作为楷模,或者作为对象,或者作为协助者,或者作为敌人。因此,从一开始起,个体心理学的该词语义就被扩充了的。然而,从完全合理的意义上来说,同时也就是社会心理学。”
社会医学研究范文6
关键词:医学生;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7-0094-02
一、背景资料
主观幸福感是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它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1],也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表明主观幸福感与学科成就及积极学校功能有关。已经有很多课题研究了学生积极学校功能的影响因素,主观幸福感是学生积极学校表现的预测因素之一。主观幸福感由三种预测因素组成,一是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二是积极情感,三为消极情感或影响。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大学生的学业满意度有关。
社会支持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联系,这种联系是客观存在的或人们能感知到的他们能与他人交流、被关心、被接纳,并在他们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2]。社会支持代表着社会结构中其他人可以提供的资源,这些资源满足个人功能性需要,可以是情感性也可以是工具性的支持,工具性支持包括物质的、材料性的和消息情报等。这些支持通常在避免个人受到压力情境的不利影响下出现。社会支持一个直接且积极的作用便是它可以产生使人产生积极体验、稳定感和自我价值感。
我国对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幸福感关系的研究较多,在这些研究中虽然有关于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总体生活满意感差异的研究,但单独针对于医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很少。与其他大学生相比,医学生在医学院校课业多,需要记忆及实践多,学业压力较大,因此本研究旨在了解医学生目前生活的感受及生活满意度,并讨论医学生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以及不同的社会支持对医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何影响,从而对以后医学生在校学习及心理健康程度的提高提供借鉴。
二、研究材料
1.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肖水源编制,量表一共10个项目,分为客观支持(3条),主观支持(4条)和支持利用度(3条)3个维度,3个维度得分之和即为社会支持总分,分数越高,得到的总的社会支持程度越高。本量表重测总分一致性为r=0.92,各分条目一致性在0.89~0.94之间[3],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较高,在国内应用广泛。
2.总体幸福感量表(GWB),为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制订的一种定式型测查工具,用来评价收拾对幸福的陈述。国内段建华(1996)对本量表进行了修订,量表共有33项[4]。在本项研究中结合大学生实际只取该量表的前18项,量表得分越高,幸福感越高。
3.背景资料问卷(自编),主要人口统计学资料。
4.施测过程及数据处理,采用准确的指导语集体施测,采集的数据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管理与统计处理。
三、研究结果
1.医学主观幸福感的基本情况
医学生的幸福感总体不错,男生幸福感平均数大于常模(M=75分,SD=15),差异不显著,女生幸福感平均数大于常模(M=71分,SD=18)差异显著,说明医学生的总体幸福感不低于其他大学生(见表1)。
2.医学生社会支持基本情况见表
社会支持方面,在社会支持的个维度上女生均分大于男生均分,但差异不显著,男女生在社会支持方面不存在差异(见表2)。
3.医学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情况
从表中可以看出社会支持与总体幸福感成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各维度与主观幸福感均成显著正相关,其中主观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相关最高,其次是对支持的利用度及客观支持(见表3)。
四、讨论
1.医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结果表明医学生主观幸福感总体较好,男女生幸福感分数均高于常模,女生差异显著,男生不显著,未能证实在不同专业中医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最低的结论。有的研究认为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总体主观幸福感上存在差异,艺术类和体育类大学生主管幸福感体验最高,其次是理科学生、文科学生,工科学生和医科生的幸福感体验最低,而陈静、杨宏飞(2003)、李银萍等研究认为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总体生活满意感没有明显差异[5]。这可能与调查对象的来源不同有关。本次研究主观幸福感在性别上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这与以前的某些研究结果一致,但也有报道主观幸福感存在性别差异,这可能与调查对象的来源不同有关。
2.医学生社会支持的基本情况
在社会支持方面,医学生女生在各维度上均高于男生,但无显著性差异,这与刘广珠的研究结果相同。丁锦红和王净(2000)等研究发现,女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得分高于男生,同时女生所感受到的社会支持高于男生,主要表现在主观支持和利用度两方面[6],而有的研究则表明男生的社会支持程度高于女生。关于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情况性别差异的研究目前尚无定论,这有可能是由于取样及测评工具的不同而造成的。
3.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在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中,有研究说明了自尊、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它们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7]。有学者认为社会支持能够满足大学生自尊的需要,提高自我效能感和价值感,提供信息和情绪情感支持,使他们有倾诉的机会,增加大学生的积极情感。这主要反映在情绪支持和社会结构中亲密人员的陪伴上,而这正是主观支持所包含的内容,主观支持是指主观体验到的来自朋友、老师、同学、家庭成员等情感上的支持,从而与本研究主观支持维度与主观幸福感相关最高一致,与李雯、郑日昌针对大学生的关于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结果一致[8]。客观支持是社会支持的另一主要内容,它在与医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上正相关次于主观支持,但仍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如果可信赖的成员为大学生提供必需的物质资源、帮助大学生的日常需要,那么物质的和信息的社会支持也是至关重要的。客观的,可见的或实际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和社会网络团体关系的存在参与,主观的、体验到的情感上的支持将是虚无的[9]。可见,在社会支持中无论是主观支持还是客观支持都是十分重要的,在提高医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中,不仅要注意到对他们进行主观支持,也要对客观支持方面做一些工作。社会支持的最后一方面是支持利用度,医学生对于来自于各种支持的利用情况也影响到医学生的幸福感。本研究中支持利用度这一维度与主观幸福感也呈显著正相关,但相关系数小于主观支持与客观支持维度。因而,在给予医学生社会支持时,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这些支持并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对医学生心理健康的提升也是很重要的工作。
五、结论
本研究表明医学生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与总体幸福感显著正相关,主观支持与幸福感相关最高。医学生总体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男女生并无显著性差异。为学校怎样提高医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的进行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Diener E,Biswas-Diener R. New directions in subjective well- being research:The cutting edge[J]. Indian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2000,(2).
[2]丁新华.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9).
[3]肖水源.社会支持量表[G]//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42-46.
[4]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S].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77-79.
[5]郑祥专,孟万金.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6]丁锦红,王净.在校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7]张茜,邹德恒.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