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

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范文1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育技术能力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1-0142-05

一 引言

2004年12月25我国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该标准从4个大的方面,14个小的方面对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当今社会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新的时代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加强中小学教师后备力量(高校师范生后文简称高师生)的教育技术能力教育正是适应这一时代要求的有效途径。目前,几乎所有师范高校都将《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设为师范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旨在提高他们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是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中非常重要的一块,实验课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师范生掌握教育技术基本技能的程度。然而,在实验课的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影响着实验教学的质量。诸如硬件设施不够完善;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教学内容繁杂,教学重点不突出;实验课时少。而教学内容多;教师队伍素质不高;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模式单一(“以教为主”)等问题。那么,如何在改善了硬件环境,改革了课程设置,提炼了教学内容的条件下进一步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这值得我们思考。本文就是针对该问题,以华中师范大学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为例,对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验课教学设计进行了研究。并对教学实践中的案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证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对进一步提高高师生的现代教育技术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的教学要求及任务驱动法的涵义

1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

华中师范大学将这门课的具体实施落实到信息技术系,信息技术系具备开设这门课的软硬条件,既有优良师资(大部分都是从事教育技术研究和教学的专家或教师),又配有多媒体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学平台实验室、远程教育卫星地面接收系统实验室、电子白板实验室(微格教学实验室)、数码图像采集及视频采集实验室。为了克服全校人数多而师资和实验室有限,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时少(理论+实验共36个课时,另有6个机动课时可供理论课老师补充理论教师使用)等条件的限制,我校做了如下安排,如表1所示:

第一,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网站供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及拓展学习用。第二,为了筹备虚拟实验室的建设,每个阶段会开设一个网络班,以探寻实施网上教学的更好途径。经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从以上安排可以看出,我校具备了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要求的硬件环境,课程设置也较合理,教学内容由现代教育技术资深专家编排,重点突出,师资总体素质较高。那么,如何在现有良好条件下进一步提高高师生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这成为我们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经过长期的研究,教学方法的变革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为此,我们对各种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实践证明: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很好地在实验性、操作性强的实验课中应用。

2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涵义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能够很好应用于以实验性、实践性与操作性较强的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以富有趣味性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与好奇心的情景为基础,以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的任务为载体,使学习者在完成特定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方法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以完成大、小任务为明线,以学生通过教学后应达到的教学目标为暗线,是一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双主教学方法。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以解决问题为核心及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这正是任务驱动法所要达到的目标。使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有趣任务完成的同时,达到知识意义建构的目的。从现代教育技术各个实验的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等都可以看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的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实验性和实践性,非常适合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实际的教学实践证明了,通过将该方法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高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都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收到了与“传统的教师操作,学生跟着做的”的机械式教学方法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

三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中的教学设计研究

1 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的框架

我校根据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的教学目标要配合理论课专题的要求,开设了如上9个实验。以上框架图的特色之处是――通过完成这9个实验,能达到全方位的培养高师生现代教育基本技能的目的。实验一、二、三能培养高师生运用信息化学习环境教学的能力;实验五、六、七、八能全方位的培养高师生采集和制作教学中所需要的图像和视音频资源的能力:实验八能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搜集、筛选、管理、评价和创造性的运用各种网络资源的目的;实验九能培养高师生教学设计及创造性的运用通过各种方式收集到的教学资源的能力;通过实践的教学实践证明,采用我们这中框架进行实际的教学,高师生最终达到了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技能方面的要求。

另外,根据实验项目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强的特点,我校专家教师对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的探索和改进,最终采用了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并对往届毕业现在正在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校友进行网上问卷调查和交流,证实了这种方法确实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顺利完成课程教学目标的目的。

2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中的实施流程

(1)明确实验课总目标,设定总任务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的总目标旨在培养高师生在信息化环境下,创造性地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能力。即培养高师生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增强其职业技能,为培养和造就大批合格的能适应未来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奠定良好的职业基础。

为完成此目标,我们设定了一个总任务――实验课结束后,每个小组能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专业不同的,要达到统一意见)合作完成一份亲自制作的合理整合各种多媒体资源的信息化教案,并在最后一次理论课上以说课的形式汇报各小组的成果。

(2)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的分析

实验课的教学内容是配合着理论课进行的,我校将理论课的内容分成十一个专题并配有相应的实验内容,分别为专题一: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简介;专题二:现代教育技术概述;专题三: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专题四:现代教育

技术的基本理论;专题五:信息化学习环境;专题六:信息化学习资源的搜集与应用;专题七:信息化学习资源设计与开发;专题八:信息化教学设计;专题九:教学设计案例研讨;专题十:未来学习体验与展望;专题十一:学习成果交流。其中专题五、六、七、八、九都有相应的实验。我们从总的实验任务出发,将实验任务分成两大类即信息化学习环境和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由图1知,我们再将这两类任务进行了具体的划分。可见,我们整个实验课程的任务设计相互之间层层相扣环环相依,实验四、五、六、七和实验八是实验九的基础,反过来实验九又是实验四、五、六、七、八的目的。而实验一、二、三则是高师生运用信息化学习环境的前提,反过来能够在以后的教学中熟练地运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则是我们开设实验一、二、三的目的。

实验课的教学对象是全校师范生,其中绝大多数是大三学生,只有少数大四的学生。我们的教学对象绝大多数都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清楚的认识和定位,

对将来从事的职业也有了相对清楚的定位,在这样的前提下,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这门课,目的性更强,学生的学习的动力更大。

(3)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设定分任务

在明确了实验课总的教学目标和学生需完成的总的任务以及分析了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特征后,便要根据需要掌握的分知识点和技能及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的明确分知识点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指导和评价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标准和依据,因此,对于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而言,阐明各个具体实验的教学目标,对保证整个实验课的良好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单个实验的教学目标明确后,需在此基础上设定各个分任务。具体应该给设定什么类型(封闭性、半封闭性、开放性)的任务要依据具体的实验目标而定。如实验五――数码图像的处理实验的其中一个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认识Photoshop软件的界面,能够灵活调整软件工作面板和操作常用工具;根据这个教学目标,我们给学生设定了封闭性小任务――在教师操作和演示后,学生要使用录屏软件自己动手录制下Photoshop工具箱中的常用工具和常用面板的功能介绍(32具箱中的选区工具、移动工具、套索工具、魔术棒工具、裁切工具、图章工具、橡皮擦工具、油漆桶工具、文字工具及导航器面板、历史记录面板、图层面板)的使用方法的视频:

(4)具体任务的实施

各个实验的具体任务明确后,便进入了任务的具体实施阶段。教学前需将学生分组(3-5人为宜),并选出组长。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保证教学的高质量完整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图2的虚线框中我们可以看到任务实施的具体流程,我们将以《实验五数码图像的处理》在任务实施的案例分析中进行详细介绍。

(5)任务的评价

任务的评价是任务驱动教学法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学生保持学习的热情、明确自身的不足和同伴的优点以及自我反思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验的过程及实验完成后,教师要对学生给予适时的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但教师需注意,应以鼓励性言语为主。

我们在任务的评价这一环节,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从图2中可以看出,对于实验课的总任务,我们给予的是总结性评价。对于分任务,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共同点是,两者采用多元化评价的方式,即“实验考试+电子作品+平时表现+其他”的方式。我们将教师、同伴、自身的评价结合起来,并同时使用定性(三方给出评价的言语)和定量(评价量规表由三方给出具体的分数)评价两评价方式,最终对小组及个人的学习给予相对科学的评价。

四 教学实践的案例分析

下面以《实验五数码图像的处理》为例,谈一下具体任务实施的流程,本实验为4个课时,是在《实验四数码图形的采集》基础上进行的,授课环境是多媒体网络教学实验室。

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第一步,教师利用极域电子教室对学生机进行广播教学,随后展示实验完成后的作品,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二步,教师告知本次任务与总任务的关系及其在整个实验课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次任务是总任务的基础,完成本次任务后,学生可以利用Phocoshop工具制作个性化课件的背景和教学中急需的图片。第三步,教师向同学们明确本次实验的目的,让学生明确通过本次实验后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以便学生进行自我检验和反思。

2 教师进行必要的演示,并布置不同层次的任务

本实验有三个教学目标,我们根据这三个教学目标向学生布置了三个不同层次的任务,供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具体安排如下表2所示:

3 学生明确具体的任务,小组协作或单独完成任务

教师布置完任务后,各小组商讨各任务具体如何解决,如何分工协作等事项。对于任务一。教师给各小组限制了具体应该完成的任务。任务二,为了让学生们重点掌握图层这一知识点,教师给学生布置了半开放性的任务,鼓励学生使用多种方法去完成任务。而任务三教师则给学生留有充分发挥的空间,这一任务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双主”教学方法,除了以学生为中心外,教师要担当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的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引导学生在问题中主动思考和探索,引导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4 小组或个人提交电子作品

在实验课开始之初,我们已让每个学生建立了“学号+名字”命名的文件夹,以记录学生整个学习的过程――即使用“电子学档”的信息化评价工具。当各个小组完成任务后,将作品放到他们的文件夹中。若是要求单独完成的任务,就单独放到他们自己的文件夹中即可,若是小组集体成果,则小组成员每个人分别将集体成果放一份到自己的文件夹中,最终,学生使用极域电子教室提交给实验教师,下课前教师会将他们的作品分享给所有的小组。

5 任务的评价

对于具体任务的评价,我们一般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教师在本实验结束前要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评价的具体方法是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在教师分享了各小组作品后,再分发给每个学生一份评价量表,上半部分是定量评价量规(包含评分的几个维度和相应的分数),下半部分的定性评价(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我这样评价自己、同伴眼里的我和老师的话”)。每小组总的评价成绩会计入学生的实验课的最终成绩。具体见表3:

本案例的特色之处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第一,遵循了任务设计的原则。设计的任务暗含了学生要掌握的技能,并具有趣味性、可操作性、便于教师检查和考核等特点。第二,设计的任务具有层次性,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又有利于学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第三,采用“电子学当”的信息化评价工其记录学生的在整个学习过程的作品,有利于学生自我评价,有利于教学对学生学习情况更清晰更全面的掌握,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第四,采用“3*2模式”评价法。其中的3是种方式――“教师、学生自我、学生间”,2是两种评价方法――“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既有可以学生的作品做出较科学的评价,又有利于学生认清自我的不足,学习他人的长处。

五 小结

教学实践的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任务驱动法的实验课教学设计,结构合理、操作灵活、实施流程简单,设计的任务也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反馈的信息也表明通过教育技术实验课的学习他们既掌握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技能,也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本研究一方面旨在提高本校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也对开设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的广大师范院校提供了一种实验教学的很好借鉴。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J],电化教育研究,2005,(4):37-40,

[2][3]郭绍青,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内涵[J],中国电化教育,2006,(7)57-59

[4]吴尚智,任小康,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的实践[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6,(5):30-32

[5]杨九民现代教育技术(第2版)[M],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吴雅琴,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提高教学效果――以医学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7,(1):30-32

[7]何克抗,林君芬,张文兰,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8]杨九民,范官军,教学系统设计原理[M],湖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范文2

>> 垦区现代农业工程技术人才英语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物联网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研究 电气工程专业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国际化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创新研究与实践 建筑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三层次网络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 关于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思考 地方院校培养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若干问题分析 CDIO理念下的建筑设计和工程技术人才培养 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几点探讨 浅谈对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研究 关于如何培养软件工程技术人才的探讨 浅谈现代工程技术经济及其发展 现代工程技术经济及其发展 全面发展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有效途径 浅谈全面发展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有效途径 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全面发展趋势 道路施工为导向的市政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工程文化教育理念解析 强化新形势下的校企合作 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 张夕佳.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J].理论学习,2003(1):43-44.

[4][9] 学习十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

[5] 袁贵仁.加强大学文化研究 推进大学文化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2(10):4-5.

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范文3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中小学;教学

在现代教育技术中,现代教育理论和方法是其基础性内容,在系统论观点的指导下,教师可以在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方法的基础上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充分利用,使其为教学过程的开展、教学资源开发与设计利用等方面服务。同时,现代教育技术中也存在着三大支柱型技术,即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与通讯技术,对这些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能够对中小学教育教学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因而笔者认为探究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一、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现状

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中的实用性不可否认,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却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1)学校软硬件配置问题。在我国部分地区,中小学学校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软硬条件还不够成熟,主要表现为硬件设备不足,教师所掌握的现代教育技术有限,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这都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产生了一定的阻碍;(2)认识方面的问题。尽管我国目前的现代教育技术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部分学校也有能力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实施现代教育技术的软硬条件,但是却存在着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认识不正确的问题,以至于在升学压力下仍采用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法,没有发挥出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与价值。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的应用及提高策略

(一)建构和完善学校实施现代教育技术的软硬件环境

软硬条件的配置情况会直接影响到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情况,如教学设备、教学软件、教师的专业能力、设备操作能力等,此外各学科、各学段特点都存在差异,因而教师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同时教师和学校也应当积极构建和完善实施现代教育技术的软硬件环境和条件。(1)因地制宜完善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硬件配置。为了更好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学校应当结合本校师生的实际需求情况,为师生配置相应的硬件设施。针对部分学校资金短缺的问题,当地政府部门可以积极给于政策支持,并且带动社会各界人士为学校捐赠教学设备,以构建相对完善的实施现代教育技术的硬件环境;(2)积极完善学校教学软件环境,构建动态教学评价体系。为了更好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中的应用,学校需要积极借助网络专业人士的力量,搭建校园网络工程,以实现教学软件资源共享,从而为教学提供更多的帮助。此外,学校需要建构一套新的动态教学评价体系,将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现代教育技术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量与设计,从而为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价值奠定基础;(3)重视对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素养的培训。当地相关部门或是学校应当积极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的专业培训活动,使中小学教师能够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方法。同时,为了提高培训的效果与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可采用考核方式对教师的培训效果进行检测,以提高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水平。其次,教师需要积极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不断加强关于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知识的学习,以更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此外,中小学教师还需要积极摆正自己的心态,正确认识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工作的辅助作用,以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二)正确认识现代教育技术

为了更好发挥出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价值,教师需要正确认识和理解现代教育技术,及时转变自身的传统教学观念,积极将学生的实际需求、培养目标与教学内容相结合。首先,教师需要加强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工作的整合,正确认识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作用,防止出现对现代教育技术过度依赖的情况,使现代教育技术真正服务于中小学教学工作,并且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其次,教师需要积极调整自己的教育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水平与实践应用能力,从而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奠定良好基础,以提升中小学的课堂教学效果。

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范文4

【关键词】高职 现代教育技术 应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4C-0142-02

当前,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逐渐成为改变高职教育发展方向的一种重要推动力量,因此,推广和运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将成高职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一、高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必要性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现代教育思想、现代教育理论和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及网络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媒体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把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对促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一,越来越多的现代信息技术被融入专业课堂教学。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可借助动画、图形、影像、声音等多种媒介进行教学,让学生增加体验,实现眼、耳、口、手等多种感官、全方位学习。例如: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在其手绘教室安装了与计算机相连的投影设备,教师利用这些设备与教案相配合,对学生进行施教。专业设计工作室也被广泛使用,它具有实时信息、收交作业、监控、与互联网相连、引导学生完成各种制作项目和学习任务等功能。

第二,教学课件制作技术有了一定的发展。教师可以借助计算机及网络模拟功能“再现”真实的情境以实现学生的学习的直观性。教师使用计算机软件,通过设计Flas、视频、影片剪辑、声音的录制并进行后期制作等其他方法,通过互联网和其他渠道收集最新的信息,精心制作CAI课件教案,以此更生动地表现讲课内容,发挥教学的辅助作用。

第三,基于虚拟技术、仿真技术的各种软件得到应用。高职学生通过交互操作,进行模拟实验,得到相关的效果图,方便学习,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第四,内容丰富的课程网站开始出现。在开发精品课程的基础上,越来越多高职院校将精品课程的相关资料经过整合,放到课程网站上,既有利于教师参考,也可作为学生学习时资讯的来源。由于互联网的发展,各个不同院校的教师可以通过该平台进行交流。

第五,教育技术的应用为教师和学生之间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通过教育技术,我们可以建立类似在线交流和在线QQ答疑版块,这样有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讨论、相互学习、建立一个类似课堂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的活力。

第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极为丰富的信息,开阔学生的知识面,扩展学生的“视阈”。例如,学生在网络学习中,随时可轻松地调出自己所需的信息,不受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场合的限制。信息量的增加,视阈的扩大必然拓展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周围世界的了解和认识,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总之,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生动、形象、直观、逼真的特点给学生讲解每个知识点,可对学生知能发展的每个环节如感知、理解、记忆、应用等,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高职教育内容、手段和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使教学环境和教学过程发生变化;使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发生变化;使教材的观念和教材的形式发生变化;使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理论发生变化。

二、高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现状

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教育思想与先进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使用信息技术为依托,现代教学媒体为手段,以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作为关键环节,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与现代技术的研究。

(一)对现代教育技术认识有失偏颇。当前,高职教育在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上有失偏颇。一是认为媒体技术就是教育技术,就是运用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等。虽然媒体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内容,但它并不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全部,更不是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它仅仅是现代教育技术中较接近实践的部分内容。教学设计是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二是重视教学媒体的开发,而忽略了教学媒体的使用效果和评价。三是认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工作,和教师的教学无多大的关系。

(二)教师缺乏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技能。高职院校的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由于受培养目标的制约,高职院校引进、招聘的专业教师大多是非师范专业的毕业生,有的还是从企事业单位直接聘任的高级技术人员,这些教师基本都没有受过训练有素的教育,几乎没学习过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现代教育技术是每个高校教师的基本技能,高校教师申请高校教师资格证时,学校应该增加现代教育技术的考核内容,以使教师能掌握和运用好现代教育技术。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还不够成熟,多媒体课件较少。高职院校发展的时间不长,近两年编著了一批高职高专适用的教材,与之配套开发的课件还不很多,大部分是各高职院校根据选用的教材由任课教师自行组织开发制作的。各高职院校开发多媒体课件也存在很多困难:一是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设备问题。一套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设备一般有多媒体计算机、扫描仪、打印机、采集卡、麦克风、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即便配备一套档次一般的设备也需要3万多元,由教师个人购买,则经济压力较大。二是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技术问题。制作多媒体课件既要设计,又要制作,制作又需要掌握多种应用软件。严格地说,制作多媒体课件需要三个方面的能力:课件设计能力、课件制作能力、艺术方面的能力(如构图、色彩、布局等)。对于一名教师来说,全面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是有一定难度的。三是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政策措施不到位的问题。教师工作本已很辛苦,再搞课件开发,势必增加工作负担。

(四)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不到位。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教学中的投资比较大,购置了大量的现代教学设备,但由于学院发展的时间不长,导致一些高职院校教学设备配备不符合国家标准。管理方面存在违规行为,重建设、轻管理。同时,轻视传统媒体的使用。现代教学媒体分一般媒体和电子媒体。一般媒体主要包括幻灯机、投影机、录音机、录像机等,电子媒体主要包括计算机、语言实验室和多媒体等。一部分师生对媒体的特性和功能缺乏深入理解和全面的认识,在思想上存在重视多媒体、轻幻灯投影的倾向,认为用多媒体教学系统气派、够现代化,这才是真正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三、高职院校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的策略

(一)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要提高应用现代教学媒体的能力,首先,教师应了解教育教学媒体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掌握教育教学媒体的使用和操作方法。对教师来说,不是要求每个人都成为技术专家或制作课件能手,而是只需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方法,有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其次,培养教师课件制作能力。对教师进行培训,内容包括: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基本理论、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技能;教师操作其他各种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技能;教师访问、调用远程教育资源的熟练程度;教师在网上搜寻相关教学资源的能力;教师制作课件的能力;教师利用资源(硬件的、软件的)上课、说课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其应用能力,可以把教育质量和效益提高到一个新台阶,实现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新的突破和推进教育的现代化。在培训活动中, 应基于不同的对象和不同岗位、不同基础水平和培养潜力来设计不同的培训目标和所选内容,然后基于内容确定培训形式和时间,内容要灵活多样,不断更新,充分反映发展的知识、思想、方法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优势。通过对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培养出一支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备现代教育观念,懂得现代教育规律并能熟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组织教学,适应现代教育要求的高校师资队伍。

(二)为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创造条件。为了确保教师能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首先,学校应出台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措施和制度来激励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解决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设备问题,学校可采取以教研室或专业为单位由学校配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设备,也可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成立一个课件制作中心,根据学校的具体实际配备多套多媒体课件制作设备。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成立课件制作中心有利于设备管理和资源共享。此外,学生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的直接受益者是学生,学生应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它,掌握课堂中各种教育技术的使用方法,并触类旁通,为自主学习做准备,注意培养自己的自主精神、独立意识、自我调节能力、创造能力,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习效率。

(三)学校应加大投入,增加装备,不断完善现代教育技术的软硬件设施,优化教学资源。对教师应用新技术,采取积极支持的态度,提供足够的时间和必要的财政资源的支持。同时,还应重视教学软件的开发与生产,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和教育技术专家组成一支开发团队,制作出高质量和效率,满足教学需要的软件提供给教师使用。此外,在抓硬件建设时要搞好研究,应切实建立在超前、实用的基础上,切不可小而全、低而全,以便不能支持未来技术的兼容性,导致更多的浪费。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接受新的学习方式和教育方式,而是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培养创新意识,通过现代教育技术促进高职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邓荣.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院校应用情况分析与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10)

[2]孙洪涛,宋亚辉.浅析高职院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11)

[3]刘杰.浅谈高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素质的培养[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1)

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范文5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学习理论;多媒体;教学环境

当今社会的信息化速度日趋加快,教育也要跟上时展的要求,信息化之路是必然的选择。这就要求教师要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知识,以便更好地彰显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要素作用。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所以,教育的现代化离不开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改革需要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正确认识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是实现教学改革的先决条件。

一、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学手段在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中的运用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和普及,教育改革逐渐深入课堂教学,推动教育教学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已成为一种趋势,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课堂的教学提供了更为适应的发展趋势,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实现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同时提高了教学质量。

1.运用多媒体技术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教学方式形象生动,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对于一些晦涩难懂、抽象枯燥的知识,在传统方法教学中配以模型挂图和死板的教学道具,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讲解说明,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而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多媒体手段教学,图文并茂,形象生动,达到了抽象概念具体化、微观概念宏观化的良好效果,让学生亲临其境,亲历其中,得到体验,变单纯的死记硬背为理解应用,提高了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2.改革了师生互动方式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改革了师生互动和交流的方式,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教师和学生之间构建了平等的交流模式,在课堂内外都能进行有效的交流,从而实现了教师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提高。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和发展转变了师生之间的角色和定位,实现了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师生互动交流方式的创新和发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教学中师生角色的转换,由以教师的教学为中心转化为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建立了更为有效的教学模式。

3.改革课堂教学方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相应的教育技术和手段成为了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的工具和辅助,不仅影响了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更在深层次上建立了创新的教学模式。当然,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也成为了教师备课的重要工具,是教师通过互联网设计教学、制作教学内容的重要辅助,从而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互联网也实现了形象而生动的课堂教学情境和教学环境的创设,为高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坚实的支撑,现代教育技术实现了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现代教育技术的硬件环境建设是加速实现教育手段现代化的必要保证,如校园网和电子教室的建设。

教育资源环境建设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核心,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建立由主管教学校长负责的管理机制;教育技术部门应具有一定的决策管理职能;大力推动教育技术的实践活动,加强制度化建设,建立奖惩机制;开展教学设计的研究工作。

努力提高学生对教育技术的应用素质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保障:更新传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独立获取信息和更新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自主性;采取措施提高学生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目前,教师在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因素、教师的教育技术理论因素及软件建设因素。

三、解决策略

抓好现代教育技术软硬件建设,创造良好的教育技术应用环境。

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从一定意义上讲,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水平代表和反映着教育现代化的水平。

加强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包括:现代教育理论的培训、教学设计理论和方法的培训及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培训。

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范文6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民族地区 应用

中图分类号:G75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11.006

Application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in Minority Areas

HU Jinpin

(Xichang College, Xichang, Sichuan 615013)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 about the teachers misunderstood minority area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oncepts, for teachers in minority areas how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and apply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o promote national regional development put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 and comments.

Key words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minority areas; application

1 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

1970年美国AECT给国会递交的报告中第一次使用了“教育技术”这个词。在随后的几十年间教育技术的定义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在不断发生着改变, 其中94定义一直被人们熟悉和研究。AECT94定义为“教学技术是把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融于理论和实践的学科领域”。①关于教育技术的研究一直围绕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五个方面涉及了关于学习过程与资源的研究,各研究领域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围绕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在使用技术和研究技术的过程中,人们对技术及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人们更加关注技术应用的绩效以及伦理道德。AECT在2005年提出了教育技术的新定义:“教育技术是研究如何利用适当的技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创造、使用和管理,从而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学科和伦理实践”。新的定义强调了资源使用的适当性,强调了教育技术不应该是一小部分人的教育技术,也不应该是研究所或专家的教育技术,应该是一种公众的教育技术,社会每一个成员的教育技术,要为社会大众服务,要能在实践中真正地“利于学习,改善绩效”。②

2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与应用误区

由于受特殊的地域以及其历史发展等因素,现代教育技术在民族地区,特别较偏远的地区发展比较缓慢。现代教育技术在民族地区的应用在逐渐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及知识量的剧增,数字化的差距也在逐步增大,缩小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除了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与能力外,还需要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但是在实现信息化的过程中,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与应用存在很多的误区。他们把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简单等同于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2.1 现代教育技术能够解决传统教育无法解决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在中小学教育的数学教学中,存在学生对某些知识点不容易理解的情况,仅仅借助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模式是不够的。当有了多媒体技术以后,热衷于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解决教学问题的老师就希望能够把那些不容易理解的问题通过多媒体技术来使学生理解,并认为学生不能理解的或者复杂的问题,只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就一定能够解决。

2.2 现代教育技术就是用计算机来演示的教学

很多教师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就是用计算机演示来进行教学。一些老师纯粹地认为只要在上课的过程中使用了计算机演示来进行教学就是使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把教学内容呈现在屏幕上,或把不相关的视频、图像、动画、声音、音乐加入在教学课件中,就算是采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来进行教学。

2.3 现代教育技术不应使用在教学中

有些教师完全否定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他们认为在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就是把声音、视频、动画、图片引入课程中,这些多媒体素材不仅没能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反而容易使学生分散注意力,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了五花八门的多媒体素材中,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很好地吸收知识,同时让老师更难掌控课堂的教学秩序及把握学生注意力的集中点。

3 正确理解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的应用,不应被简单地理解成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它涉及到心理学、教育学、传播学、系统科学及信息技术等领域。正确地理解信息技术有利于教师在传达及使用信息技术中给学生传播正确的观念,引领教师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更有利于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中的技术仅仅只是工具。现代教育技术中技术的应用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技术包含了传统的媒体技术,也包含计算机技术,在现有的观念中偏向于计算机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计算机技术作为教育教学的工具,除了具有传统媒体的功能之外,由于其独有的多媒体技术,使其在展现教学内容过程中更受老师与学生的偏爱,但是多媒体技术仅仅是将我们的教学内容以视频、图像、动画、文字的方式呈现,由于多媒体技术的生动形象以及能够展现一些无法通过文字让学生理解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某个知识点。但作为工具,它并不能解决所有传统教育中无法解决的教学问题。

(1)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交叉学科。计算机演示教学不等于现代教育技术,它只是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一部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不仅仅是技术,应注重理论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应用技术的指导意义,注重教师在心理学、教育学、传播学等方面知识的提高。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掌握教育学的相关原理,知道传播原理及传播方式,通过理论指导教师,更好地发挥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2)理性看待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当新的技术产生并应用时,我们不能一味地夸大新技术的作用,也不能因为新技术存在某些缺点而将其完全否决,更不能固步自封地只使用传统的技术,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它的优点,使新的技术为教育和社会作贡献。

4 现代教育技术在民族地区教育中的应用

4.1 加强理论对教师的指导作用

教师必须认识到理论对技术的指导作用,理论与技术随时代的发展而进步,因此民族地区的教师更应加强对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定期将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心理学相关的理论传递给教师。由于大多数民族地区的教师都是一线教师,除了通过定期的传统培训方式外,更便捷的方式是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和培训。可以通过专门负责的教师收集和整理相关的学习资源,将这些学习资源通过互联网传递给需要学习的教师,然后再进行必要的考核即可。

4.2 提升教师应用技术的能力

技术的应用是民族地区教师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除了教师应用技术能力本身比较弱之外,还与民族地区的硬件配置状况有一定的关系,提高民族地区教师的应用技术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可以通过一些短期的培训来提升教师应用技术的能力,保证教师能够进行简单的课件制作、素材处理等。此外,还应结合教师所教授的不同学科,利用适合不同学科的软件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通过观摩让教师学会将课件、网络资源熟练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增强教师的信息素养,提高他们检索、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让民族地区的教师学会利用网络资源。

4.3 重塑民族地区教师对技术的认识

应使民族地区的教师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教育事业。教师应正确认识教育与技术之间的关系,重视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必要性,认清技术对教育的推动作用。要使教师认识到恰当使用技术才能推进教育的发展,通过学校组织相关的学习、同事之间的相互观摩,通过一定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应用技术并进行正确的指导,改变教师对技术的片面认识。加强民族地区教师与发达地区教师之间的交流,不断提升自己应用技术的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在民族地区教育中的应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通过教师对教育技术的正确认识和合理应用,促进民族地区教育水平的提升,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使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得到快速、健康的发展。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课题(以教师教育技术素养促进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的探究,项目编号:12SB141)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