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乡一体化发展范文1
(一)优势
1.政策优势。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在支持城乡发展一体化中的政策优势不言而喻。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已经列入政策性信贷业务,基本上涵盖了农村公共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全部内容。享受“区别对待,分类管理”的监管政策,可以继续向符合条件的融资平台发放政策性中长期贷款。这就是最大的政策优势所在。
2.管理优势。经过多年的业务发展,探索出的信贷运营模式基本趋于成熟,可复制性强,批量推广后,效果显著;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符合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运作规律、体现政策性银行特色、有效防控风险的信贷制度管理体系,培养了一支具有农业农村金融服务经验、业务素养较高、战斗力较强的专业信贷管理队伍。同时,与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已经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3.信贷资金优势。农发行的信贷资金来源稳定可靠,具有融资规模大、期限长、利率低等资金优势。同时,其信贷支持范围基本涵盖了农业农村的各个领域,便于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就业、人居环境改善等城乡发展一体各个建设环节的有机衔接。
(二)制约因素
1.内部制约因素———支持功能有所弱化。一是河南是农业大省,当地资源禀赋和农发行的政策性职能定位决定了支持粮棉油产业链偏重,其贷款投向以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为主,而与城乡发展一体化有直接关联的政策性中长期贷款仅占比较低,总量较小。二是政策性中长期信贷业务政策导向及风险偏好,与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实际融资需求有所偏离。出于风险控制的需要,农发总行目前的政策性中长期贷款业务偏向于支持大、中城市周边及经济发达县域,但城乡发展一体化融资需求却主要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从而导致农发行在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中功能有所弱化,支持乏力。———金融制度安排不完善。一是业务范围收缩明显。目前政策性中长期信贷业务仅重点支持新农村建设贷款、水利建设贷款和农村道路建设等有限的领域,抑制了金融产品的供给。二是审批效率较低。现行信贷审批制度,贷款审批权限集中在总行和省行,管理行既行权,又做事,导致项目贷款涉及部门多,审批流程复杂。———金融产品缺乏创新。一是金融产品同质化,缺乏有特色、高效率、灵活性强的金融产品。二是准入门槛高。目前要求客户为政府投融资客户,限制了民营客户准入;在资本金比例、担保方式等方面都设置了较高的条件。三是抵押担保创新能力不足,在探索和创新农村抵押担保方式上仍难以取得突破。———金融服务功能不强。基层农发行的机构少,人员少,金融服务覆盖率低;服务手段相对落后,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与商业银行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2.外部制约因素———配套政策不到位,农发行支持城乡发展一体化动力不足。城乡发展一体化更多体现的是社会效益与长期经济效益,具有公益性的特征。目前国家尚没有针对城乡发展一体化融资出台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和实行有差别的监管政策,同时还缺乏应有的担保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在没有激励和风险保障的情况下,政策性银行全面参与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动力必然不足。———政策法律层面存在障碍,城乡发展一体化融资供需错位。目前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仍然不完善,农民手中的土地资产难以实现向土地资本的转换,既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高,也限制了土地资产在解决融资抵押时发挥更大的效用,限制了融资供应。———资源整合不到位,难以满足农发行信贷准入要求。在一些经济条件落后地区,资源和财力本身相对薄弱,地方政府又缺乏整合的观念和力度,造成地方政府主导的投融资客户往往难以满足农发行的融资条件或融资规模十分有限,难以发挥农发行的信贷规模优势。
二、河南农发行支持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前景及着力点
(一)发展前景党的十明确提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因此,城乡发展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应有之义和基本之策,也是我国未来经济增长最强大、最持久的内生动力。根据河南省政府规划,“十二五”期末河南省城镇化率将达到48%,年均提高超过1.7%,即每年有170多万农村人口变为城镇人口,未来三年将会带动1万亿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保持高速发展态势,融资需求十分巨大和迫切,必将成为农发行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支持领域,也必将为农发行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支持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着力点。
1.行为边界。在支持城乡发展一体化过程中,必须把握好以下政策尺度:一是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政策性银行的主要职能是配合政府解决市场失灵或弥补市场缺陷,尤其对城乡发展一体化中的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中长期建设项目,首先要列入政府规划、政府立项,项目建设和运营也必须由政府控制或主导。二是必须具有典型的公益性、非经营性特征,重点扶持社会效益好,但自身效益低、投资周期长、资金回笼慢的项目。三是必须围绕“农”字做文章,不打“球”,不与商业银行争“地盘”。
2.着力点。强力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农业政策性银行今后一个时期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就信贷支持着力点而言,应主要围绕以下领域来展开:———新农村建设和水利建设。这是当前农发行支持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点领域和主战场,必须持之以恒地支持好。———农村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发展一体化,必须搞好配套的农村公共和基础设施建设,创造宜居生活环境。农发行主要在农村路网、电网、水网、信息网、农村能源以及文化教育卫生和环境设施、便民商业设施等方面进行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要围绕国家粮食核心产区建设“千亿斤粮食”增产目标,以支持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为重点,巩固提升农业基础地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园区现代农业项目。配合地方经济发展规划,以全省186个梯级产业园区为基础,重点支持迁入园区和产业集聚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骨干加工企业、农业物流体系建设、现代观光农业以及纳入农发行业务范围的其他涉农企业。
三、农发行支持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一)赋予农发行支持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政策性职能。在目前粮食收购市场化、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样化的形势下,农发行应逐步收缩对粮棉油市场化收购的信贷支持,在保证粮棉油及其他专项储备性物质资金需求的前提下,由国务院出台文件,逐步将支持城乡发展一体化纳入农发行的政策性职能范围,增强其支持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建立和完善风险补偿机制。客观地说,支持城乡发展一体化信贷业务由自营业务转变为政策指令性业务在短期内难以实现。因此,要建立和完善农发行这块自营业务的风险补偿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其损失。比如地方政府建立“城乡发展一体化基金”,对包括农发行在内的支持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政策性贷款损失进行适当补偿;完善风险拨备机制,增强农发行化解涉农贷款风险的能力等。
(三)实施税收金融扶持政策。国家相关部门对农发行支持城乡发展一体化信贷业务给予一定的税收、金融方面的扶持政策。一是对城乡发展一体化贷款业务给予税收减免或税收返还政策。二是对农发行支持城乡发展一体化单独安排信贷计划,保证信贷供给。三是继续实施有差别的监管政策。
(四)强化政银企深层次全方位合作。政策性金融支持城乡发展一体化,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一是政府要做好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发展规划;努力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和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集中资源打造和壮大与农发行合作的城乡发展一体化平台。二是农发行要高度重视与地方政府和财政、土地、规划等部门的沟通与合作,不断改进客户营销和服务工作,主动介入项目规划编制、建设方案、融资方案制订等前期工作,积极培育优质项目。
(五)拓宽城乡发展一体化资金筹措渠道。一是积极开展基金投资类业务,不断探索资产证券化和农业产业化基金、城乡一体化发展基金等投资业务的运作和推广,提高资金运作效率。二是梳理和整合各类财政性支农资金,完善农发行财政性资金支付管理办法,提高财政性资金管理水平,进一步发挥财政性资金的支农作用。三是加强与邮政储蓄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利用其资金优势,筹集城乡发展一体化资金。
城乡一体化发展范文2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城镇化;对策;宁德市
中图分类号:f0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8-0112-02
引言
城乡一体化,是指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条件下,城市与乡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广泛融合,城乡的发展有机结合,形成“以城带乡,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城乡关系。在现阶段,城乡一体化建设有着深刻的内涵:要把城市和农村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共同目标下,结成统筹城乡发展的统一战线,改变各自为政,甚至相互排斥的态势;要实现由城乡“分治”向城乡“合治”的转变,促使统筹发展、协调发展的理念和发展战略的形成,并贯穿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宁德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
(一)综合实力显著提高,支持三农投入力度加大
2012年,宁德生产总值超过千亿大关,达1 077.73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党的十七大以来的五年,全市经济总量连上五百亿、一千亿台阶,2010年经济总量在全省的位次上升1位。五年平均经济增长率达14.1%,比同期全省年均水平快1.5个百分点。全市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百亿,达104.45亿元,比上年增长25.2%,财政总收入和公共财政预算分别实现四年翻番和三年翻番。随着综合实力的提高,支持三农的投入力度也不断加大,2012年宁德第一产业投资108 420万元,增长71.0%,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34.6个百分点,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比上年提高0.46个百分点。2013年宁德继续加大对三农财政投入,安排农业专项支出1 000万元,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效。
(二)结构调整持续推进,劳动力转移态势良好
2012年,宁德三次产业比例由2007年的20.3:37.8:41.9调整为18.7:47.8:33.5,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下降1.6和8.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高10.0个百分点,产业结构继续优化。与产业结构密切相关的劳动力就业结构也相应改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镇非农产业转移。2012年,宁德转移农村劳动力4.16万人,乡村农业人员132.83万人,比重从2000年的83.3%下降到72.8%,下降了10.5个百分点;城镇从业人员49.75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从2000年的16.7%上升到27.2%,其中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31.41万人,比重从2000年的5.1%上升到17.2%,上升了12.1个百分点。
(三)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生活环境不断改善
近年来,随着“环三”发展战略推进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城市聚集、辐射功能和城市的承载力持续增强,有力地推进了城镇化进程。县城功能和品位不断提升,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同步推进,县域发展带动作用成效明显。福鼎、福安蝉联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小城镇改革发展“4+15”试点建设扎实推进,产业、人口等要素加快集聚,镇容村貌明显改观。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带动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和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城区内河湖泊整治力度加大、城市公交路网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全面动工,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显著增强,群众生活环境得到不断改善。
二、宁德城乡一体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城乡经济发展差距较大,以工促农能力有限
受体制、机制的约束,城市、农村在资源配置和收益分配上存在不平等,特别在二、三产业发展过程中,城市聚集了各类城乡资源要素,并取得了较好的收益;而农村只是廉价提供土地、农产品和劳动力等基础性资源,大量的收益最终落在了城市,从而导致城市和农村发展不平衡。2012年,宁德第一、二、三产业投资完成额比重分别为2.3%、57.4
%和40.3%,增加值分别增长5.5%、19.7%和7.0%,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增长明显慢于城市。实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战略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宁德工业化水平不高、带动作用不强,2012年工业化率为39.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4.7个百分点,仍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撑农村还处在较低层次,在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人口集聚等方面仍显不足。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生活质量差异显著
2012年宁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 82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8 829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0年的2.02:1拉大到2012年的2.47:1,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城乡收入1.5-2.0:1的比例,收入的绝对值也由2000年的2 895元拉大到2012年的12 996元。城乡居民收入上的差距直接体现在了生活水平和质量上,2012年城镇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4 368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6 075元。城市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大优于农村,2012年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拥有空调133台、电冰箱100台、彩色电视机171台、家用计算机68部,分别是农村的5.54倍、1.45倍、1.34倍、4.25倍。由此可见,城乡居民在消费层次和生活质量上存在较大差距。 (三)城乡二元结构制约明显,公共服务差距较大
受城乡二元结构影响,宁德城乡居民在教育、医疗、保障等公共服务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教育方面,许多农村居民子女宁愿缴纳高额费用进城求学,2012年,宁德城乡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分别为1 486元和557元,二者相差近3倍。在医疗方面,城市几乎集中了90%以上的资源,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良好的医疗环境,而广大农村地区缺少综合性的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大都条件简陋,医疗人员水平也有限。医院和农村乡卫生院的平均每院床位分别为207.1床/院和13.9床/院,农村乡卫生院的平均每院床位数仅相当于医院的6.7%。在保障方面,城镇居民社会保障项目齐全、保障水平较高;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近几年虽然有所改善,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等保障水平与城市还有较大差距。
(四)城镇化水平不高,城市承载能力不强
2012年,宁德城镇化水平为50.6%,低于全省平均水平9个百分点,所辖九县(市、区)中城镇人口超20万人的中等城市仅3个(蕉城、福安、福鼎),其余都是城镇人口少于20万的小城市。中心城市经济实力虽逐渐提升,但经济质量与规模仍与中心城市地位不相适应,2012年宁德中心城市经济总量居全省九地市末位,在全市经济中未占主导地位。受地理环境、历史条件、自然资源、经济基础、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各县(市、区)城镇化水平的地区间差异较大,2012年城镇化率最高的蕉城区和最低的屏南县差距达到23.5个百分点。由于城镇规模普遍偏小,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不强,集镇建设缺少活力,集聚和辐射功能较弱,难以胜任区域发展的组织者和协调者角色,难以成为相应区域的增长中心。
三、推进宁德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科学制定规划,形成城乡统筹发展长效机制
要紧紧抓住党的十带来的历史机遇和重要条件,以构建滨海生态宜业宜居新城市为目标,牢固树立“视野要宽、标准要高、眼光要远”的规划设计理念。按照城乡一体发展的原则和优化城乡生产力和人口布局的要求,把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系统地加以规划,以县域为主体,通盘考虑、统筹编制城乡规划,进一步优化县区、乡镇行政区划布局,实现城乡建设、土地利用、人口分布、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等规划有机融合和衔接,促进城乡资源共享、产业互补、优势叠加。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城乡资源配置
一要加强和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以茶叶、食用菌、水产品、药材等主导产业为重点,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培植力度,发展壮大龙头企业规模,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二要积极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强化工业的主导地位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支撑作用,提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力度,促进产业链向高端攀升,做大做强工业园区经济,提升产业层次和以工促农能力,形成工农互补的产业链。三要着力抓好第三产业。依托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便捷的交通网络,不断提升物流业、商务服务业、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
(三)积极推进城镇建设,加大城乡基础设施投入
一要做大做强
中心城市。突出中心城市的地位,进一步完善功能配套,健全服务体系,加速人口集聚,加快城市路网、公共交通、教育、卫生等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的建设,全面提升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的辐射、聚集和带动能力。二要提高小城镇发展水平。加强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坚持规划引领、产城并重,建设一批特色工业强镇、商业贸易重镇、历史文化名镇和现代农业大镇,切实提高小城镇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三要健全城乡基础设施配套。逐步实现城乡供水、供气、供电、通讯、垃圾清理等公用设施一体化,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努力实现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享。
(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在中心城市、县城和重点小城镇取消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实行按居住地或就业单位登记的户籍制度。二要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合理调整城乡中小学布局,逐步形成农村初中向城镇集聚、农村中小学及幼儿教育向乡镇和中心村集聚、城郊村小学向城区集聚的布局。三要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建设,建立农村大病救助制度,切实解决好农民病有所医的问题。四要建立完善城乡统一的保障体系。改革传统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医疗、教育和其他多种帮扶机制为辅助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李丹.城乡一体化的理论回顾与分析[j].理论与当代,2008,(11).
城乡一体化发展范文3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模式;经验教训;路径
作者简介:郭晓君(1956-),男,汉族,辽宁营口人,河北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文化与人的发展;
郝宗珍(1962-),女,汉族,山东莱西人,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教授,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与人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1.45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1-122-03
在国外的理论研究中,人们一般不用城乡一体化发展一词,出现较多的是“城乡融合”。明确阐述城乡融合思想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恩格斯最早提出了城乡融合的概念,他认为通过消除旧的分工,通过多种教育、工作转换,共享福利可以消除城乡差别,马克思也主张通过大工业的流动、城乡融合,使人得到全面发展。从经典作家到现代城市学家,都提出了许多好的理论观点,认为走城乡融合(即城乡一体化发展)发展道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尤其是经典作家特别注重人的发展和福祉。
一、不同的城乡发展模式
由于各个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人文、地理等环境具有特殊性,城乡发展的模式也不同,即使是同一国家,城乡发展的模式也有很大差别。
(一)国外的模式和经验教训
国外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模式很多,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深刻的教训。
1、国外模式。
国外城乡发展的模式多种多样,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拉美模式、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模式、前苏联模式和亚洲模式。①
拉美国家的土地实行“大庄园制”,这种所有制对土地分配不公平,弊端很多。因为农民没有地种、经济贫困、生活艰难,农民被迫流入城市。由于劳动力大量过剩,城市就业机会相对有限,从而造成了“城市过度饱和”,出现了城乡贫困并存,降低了人们的幸福指数。
美国政府采取的是先城市化,然后再向城郊过度的自由发展模式;法国采取“新城”建设和城乡环境一体化发展模式;德国则注重土地整理和乡村计划;英国注重“新镇建设”;瑞典加强“农民合作社”制度建设,都有自己的特色。
前苏联采取的是政府主导市场经济模式,由于社会制度的原因,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有所不同。前苏联在工业化早期强调计划、重视科技,优先发展重工业、注重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通过农业支持工业,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但后期因为缺乏正确的改革,最终导致了失败。
亚洲国家借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前苏联的经验和教训,选择了“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模式”。亚洲的农村改革许多是成功的,城市化进程也相当迅速。韩国持续开展了“新村运动”, 获得了成功,成了许多国家学习的样板。日本的“村镇综合建设示范工程”,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经验教训。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走过了艰难的路程,留下了许多经验和教训:一是工业化早期农村地权的剧烈变动。二是城市工业发展失控,吸引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城市出现人口膨胀,物价飞涨,污染和社会矛盾加剧。三是早期城市化给后人留下了许多隐患。整个资本主义国家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用了很长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尤其是在二战前),产生了一些灾难性的后果:就业长期需求不足,劳动力被剥削,劳动条件恶化,工人的生活水平下降,社会动荡不安。
工业革命早期,在英国和西欧国家,都出现了城市病:大城市人口畸形膨胀,污染严重,有的出现了雾霾天气。同时,工农分裂、城乡差别加剧、城乡对立严重,产生了一些灾难性的后果。结果使整个资本主义国家用了很久的时间来消化矛盾。此后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照搬前苏联后期的经验,把大量资金投放在城市,忽视农业和乡村发展,没有及时进行正确改革,导致城乡差别逐步扩大,乡村更加贫困和落后。
其成功经验是:政府通过反思,加强了对城市的治理:城市制度建设、城乡规划、环境污染治理、城市的社会保障、对农业的反哺、政府对农业农民的保护、消除贫困等,都得到了加强。其后,一些国家出现了蓝天白云,福利社会,这既是人们对城乡一体化发展认识的升华,又是城乡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结果,它缩小了城乡关系、缓和了阶级矛盾。
(二)国内的模式和经验教训
国外的城市化与我国不一样,是一种“逆城市化”,即城市中心产业向郊区转移,我国则相反,近20年主要是产业向中心城市、向市区转移。城乡一体化在我国已经有了20多年的实践,也有多种模式;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深刻的教训。
1、几种模式。
国内城乡一体化尚在形成中,各地做了许多探索,较典型的有两种:一是苏浙模式,其网络体系包括若干个中心城市、城市群、城市郊区、农村中心城镇。其实质是以现代社会结构代替城乡二元结构。二是京沪模式。它们追求一个中心城市、城市群落及其郊区的协调发展。②
北京的城乡一体化从1986年开始起步,主要是为了解决郊区发展滞后于中心城区发展的矛盾。但是,由于“多功能城市”的定位,造成了城市发展失控,形成了“摊大饼”状况,城区不断扩大,向乡村蔓延,吞噬了许多农村,城市病日益严重,治理成本很高。
上海的城乡一体化是在实践中提出来的,由于当时巨大的发展压力,中心城区不断向工业和郊区扩散,于是1984年上海市率先提出了“城乡通开”,“城乡一体”的概念。1986年1月按照分期推动的思路,他们将13个集镇作为建设的试点,及时总结了经验教训,“九五”期间,形成了初步体系,其实践在全国领先。
苏南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经过了艰苦的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前期,围绕耕作机械化、农艺科学化、经营规模化、富裕社会化、农民知识化,80年代中后期形成了的苏南模式。90年代以来提出了农田、工业、农民“三集中”。目前,它已经成为长三角的共同行动。到了本世纪,在统筹城乡的背景下又提出了一些新的战略。
浙江省2004年出台了《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纲要》,还制订了7个专项规划,包括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交通设施建设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就业与社会保障一体化、社会发展一体化、生态环境建设一体化等。这套规划是比较全面的,并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经验教训。
在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我国也积累了许多经验:一是多方面探索,南方和北方从本地的实际出发,大胆实践,出现了不同模式。二是生产力要素迅速向中心城市集中,提高了城市竞争力和辐射作用,带动了周边地区发展。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的崛起,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的提高,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三是注重城市教育、科技、卫生、医疗等公共事业的发展。四是加强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
同时,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也有一些教训:一是国家没有及时培养大批高层次的城乡管理人才,许多城市长期处于“外行管理”的状态,许多管理者缺乏基本的城乡管理理论素养,对城乡发展规律缺乏认识。二是缺乏顶层设计,缺乏科学的城乡发展规划。三是盲目扩大城市规模,造成城市病,同时忽视中小城市、城镇和农村建设,城乡二元结构日益突出,乡村贫困加重,城乡两级分化严重。四是投资、产业布局结构不合理,多数向东部、沿海倾斜,造成东中西部城乡发展不平衡。五是资源配置不合理,农村教育、科技、卫生、医疗、社保等公共事业发展缓慢,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居高不下。六是缺乏法治、人治现象严重,长官意志,许多城市一届领导一套思路,好的制度和规划缺乏执行的连续性。
二、选择正确的城乡发展道路
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了50%,这标志着我国已经从一个农业大国,进入了以城市社会为主的新时期。③
实现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选择国内20所重点高校与世界名校联合办学,实行后备干部国内外城市挂职锻炼的办法,加快培养数以万计的复合型城市管理人才;提高城市管理者的理论素养,改变城市由“外行管理”的状况,更好的按城乡发展规律办事,提高城乡管理水平,做到现代化、科学化。
2、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变人治为法治,为城乡一体化提供完善的法律、政策和制度保障。深化城市管理改革,建立科学的城市管理体系,搞好顶层设计,搞好城乡发展规划。
3、通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统筹推进城乡产业发展,把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农村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新格局。 要优化产业和资源配置,实施产业“下乡战略”,将大城市中心城区的产业转移到中小城市、城镇和农村,拉动其发展。
4、建立城乡均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严格界定各级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中的职责。中央政府侧重于制度安排,重要供给,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等;各级地方政府侧重于公共服务供给的执行,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量入为出,努力解决农村教育、保障、卫生、安全和公共基础设施等问题。④
5、坚持公平的原则,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第一,要遵循客观规律,充分考虑当地的资源禀赋,不能强制推行城乡一体化,要尊重城乡居民的选择权。第二,防止农村人口“平移”到城市。强化农民的主体地位,使农民能够合理分享城市化红利。尤其要防止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通过圈地剥夺农民的利益。对这种倾向,要全面加强监督,严肃查办。第三,根据农村资源禀赋,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特色加工业,实现产业集群。鼓励城市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进入农村,实现城乡资源双向流动。第四,要科学配置公共资源。要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导向,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制度对接,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6、积极探索城乡互动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各级政府要适应现代社会的巨大变化,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建立有效的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益保障等机制,提高社会管理质量;同时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以人为本、环境优良、设施完备、和谐文明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总之,发展阶段不同,人们对城乡一体化的理解不同,对策也不同。城市化已经来临,它必将成为推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巨大引擎。我国各地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必须有自己的特色,适合国情、省情、民情;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稳步推进,不能急于求成、一刀切。
注释:
① 熊艳、罗洁.国外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职业圈,2007,(06):9-10.
② 王景新.城乡一体化理论和实践的新趋势[J].中国改革论坛, 2006,(11).
③ 中国社科院.中国城市化水平超过50%[N].北京日报,2013-01-30.
④ 高尚全.新阶段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几个问题[A].第68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2009-12-5.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思.马克思恩格思选集(第27卷)[M].人民出版社,1972.
城乡一体化发展范文4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乌海 对策分析
一、城乡一体化内涵
城乡一体化是以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为目标,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条件下,城市与乡村实现有机结合,以城带乡、以乡补城,互为资源、互为市场、相互服务,空间上互为环境,生态上协调相融,在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达到协调发展,共同繁荣,是城乡关系发展的最高阶段。
城乡一体化过程中“三农”问题是关键。农民的问题涉及农民的素质问题(即怎样从全社会环境出发提高其素质)、工作问题(如何解决土地流转后农民的工作)、收入问题(如何刺激农民劳动,提高农民收入);农业问题即农业生产效益问题,如何使我国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满足自己后向市场销售的观念转向规模化生产看齐,向现代化农业看齐;农村问题即农村医疗、保险、教育、基础设施等的待遇享有问题。
矿区的城乡一体化有着不同于一般城市和地区的特点。由于矿区城市大多为资源型城市,随着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面临着资源枯竭因而经济社会发展陷入衰退的困境,以及由衰退引起的失业人口增多、地方财政困难、产业结构失衡、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因此,资源城市本身也面临着城市转型和经济转型的双重任务。在此基础上,矿区城市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需兼顾城市本身经济和产业转型的需要,使其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与城市转型的任务能够相互促进,相互融合。
二、乌海市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乌海市作为内蒙古西部新兴的工业城市,“因煤而建、因煤而兴”,矿产资源丰富,是典型的资源城市,总面积1754平方公里,人口50万。其中耕地面积8.5万亩;从事农业生产人口1.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3.6%,农业人口比重小,城市化率比较高。乌海市的城乡一体化工作开始于2002年的农业税费改革,2004年率先在全国地市中启动了城乡一体化改革。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城乡一体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存在着缺陷和不足。
乌海市自2005年采取了单一户籍制度,从户籍制度方面推进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由于城市是一个社会,要有合理的社会结构,保持一定的种植业是必要的;城市要有多种产业,产业单一是不完善的。在取消了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的情况下,保留一定的农业和农村人口作为副食品提供的基础,于是便产生了问题。户籍上,农民和市民不再分割,但是原来的农民继续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所享有的附着在户籍制度上的利益被无形地剥夺了,使得农民不再享有原有的惠农政策。而身份上虽已成为市民,但市民所享有的一系列保障制度,比如医保、低保、基础设施的服务却享受不到,造成一种城也不管,乡也不管的“双不管”结果。
其次,乌海市煤炭等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随着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面临着资源枯竭从而引起经济产业衰退的困境,并由此引起城市失业人口增加,地方财政困难,产业结构失衡、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
最后,乌海市在工矿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城市,具有典型的工矿城市特点。其小城镇又大多是在工矿居民点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在总体布局结构上没有统一规划、随意建设、布局分散、功能混杂、亦城亦矿,造成建设质量档次低,基础设施薄弱,生活环境条件差,不能有效地承担管理公共行政和公益事业的职能。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这些弊端日益显露。
三、推进乌海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一)建立城乡融合的社会保障制度
首先,要使市民享有的保障制度快速普及到农转非的市民身上,使身份上转变为市民的农民也拥有同样的制度保障。
其次,对于继续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市民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减少税收,实行农业补偿机制,促进农业从业人员的生产积极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的支持,城乡一体化建设也不是消除农业,仅发展工业建设,保有一定的农业生产,能更好地促进城市功能的完善。
再次,继续扩大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以城乡融合为立足点,以社会保险为核心,使得城乡居民能够平等地分享更多社会保障,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二)建立城乡融合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制度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要加大农村财政投入力度,将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纳入公共财政体系,使农民享有同城市市民同等的公共产品服务。调整农村财政投入结构,将现有财政资源重新配置到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并增加这些方面的投入,另外,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以便更有效地管理和使用公共财政资金。
(三)重视人才培养,注重就业创业机制的建立
扩大就业客观上要求从根本上改变民生,要发展劳动密集型经济,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要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功能齐全的劳动人才市场;加强劳动者技能,提供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整体技能素质并加强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通过收入分配政策的调整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另外,中央和地方也要提供相应的扶持政策并落实到位。
(四)乌海市的城乡一体化要以“大乌海、小三角”为视角
从规划角度来看,乌海市城乡一体化不能局限于其行政区域内。乌海地处蒙甘,呼包鄂经济周期中,要以“大乌海,小三角”为视角。城市的发展要有依托,城市规模和人口是动态的,但土地的规模一定,乌海的特殊性及其所处的地理位置要求把周边小三角的工业区吸引过来,吸引过来以后要靠农业来支持。另外,在产业转型和城市转型中不断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升级,提升城市的吸引力。
(五)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
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发展现代农业必不可少,这就要求增大对“三农”的财政投入力度,以改变农村基础设施等各项社会事业落后的状况;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拓展农业功能,以应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农业提出的新要求,推动城乡产业间的融合与互动;同时要有效利用好城市科技资源,更好地支撑现代农业的发展。另外也要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产业化不仅是农业直接生产的产业化,而且是从生产、加工、销售、消费一体及其全过程的产业化。因此,要注重农业在生产领域中的区域化合理布局、专业化科学生产、企业化高效管理,以形成规模化的生产体系。同时,要注重在流通领域形成农副产品的现代物流体系,以使农村生产的农副产品集成物流和商流,渗透到国内外的大市场;在加工领域形成农副产品的新型先进的加工业体系,使农业生产链条延伸到第二产业;在农业服务领域形成社会化的服务体系,为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提供社会化和市场化的服务,尤其是在优良品种引进、培育和“绿色农产品”的开发、加工等方面,要为农产品进入国内外大市场提供优质服务。
(六)农业的发展要以高产高效为目标
针对乌海的情况,把农业做精是方向,一方面可以发展精种农业,以设施园艺和观光休闲农业生产为途径,并开展农业观光旅游,这样可以安排设施产业工人,减少农村人口,解决一大部分土地流转后的农民的工作问题,提高农民收入,也可以把一部失业工人吸收过来,解决其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发展特色产业和高科技农业,乌海市的葡萄种植在全国小有名气,但其深加工产品仅是红葡萄酒,应该在其基础上开发新产品,例如可以利用葡萄籽的抗氧化作用开发护肤品,等等。
四、总结
乌海市在地级市中搞城乡一体化是比较早的,由于城市本身因矿而兴,先城后乡,工业基础好,经济实力强,居民收入水平高,农村人口只有总人口的6.6%,城镇化比率较高等特殊性被选为实行城乡一体化改革的试点之一,在自治区内更是唯一的试点。因此,要争取更多有利的政策支持以促进其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师云.城乡一体化建设路径选择[J].科技智囊,2009(3).
[2]韩俊.以制度创新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J].经济观察,2010(3).
[3]许传新.成都城乡一体化模式对西部大开发的借鉴意义[J].四
川行政学院学报,2007(3).
[4]莫晓莲.乌海市实施城乡一体化加强规划建设的对策建议[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3).
城乡一体化发展范文5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2014年12月,在江苏调研时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农业还是“四化”同步发展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近年来,苏州紧紧抓住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的重大机遇,坚持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实践,初步形成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共同繁荣的喜人局面,走出了一条具有苏州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路。但从全局来看,在推进“两个率先”进程中,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相对滞后,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仍然较大,农村改革发展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在更高起点上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作为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领区、先行区,苏州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中外合作的成功典范,是中国发展速度最快、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开发区之一。开发建设22年来,园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园区开发建设所走过的历程,是我国推进改革开放和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成功缩影,也是苏州新型城镇化的成功探索。园区的城镇化发展既体现了苏州全市关于优化布局、集约集聚、富民惠民、生态建设、固本强基的共性要求,又统筹兼顾了区域所处的阶段、发展的形态以及赋予的内涵,分析园区城镇化发展的成就、经验、困难及对策,对苏州乃至全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1.园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
自1994年开发建设以来,园区坚持把城乡统筹发展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手段,坚持新型工业化、经济国际化、城市现代化互动并进的发展路径,实现了农村形态向城市形态、工业化初期向后工业化阶段的巨大跨越。尤其是近年来,园区紧紧抓住苏州城乡一体化改革试点的重大机遇,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顺利完成撤镇建街道并大力推进相关改革,城镇化发展迈入新阶段。回顾园区城镇化发展所取得的成就,集中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1.1实现了全域规划和功能一体化
园区在高水平推进中新合作区开发建设的同时,确立了“^镇一体”的发展理念,打破区镇、镇域的局限,将乡镇(街道)规划放在整个行政区域的大背景下,将周边乡镇(街道)规划定位为中新合作区的副中心,实行区与乡镇(街道)在城市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等方面无缝对接。在规划之初,园区就引进了新加坡等国际先进的城市规划设计理念,结合区域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描绘出国际化、现代化和园林化的新城区框架。
一方面,精心编制了区域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科学布局工业、商贸、居住等各项城市功能;另一方面,陆续制定和完善专业规划300多项,如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城市形态风貌规划、商业空间利用规划、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社区发展规划等,都做到了区内区外的一个标准;并形成了“执法从严”的规划管理制度。目前,园区街道基础设施与中新合作区实现全面对接,规划编制、建筑形态、空间布局、市政设施等实现区域一体,水、电、气、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实现区镇共享,镇区商业中心、工业区、住宅区等各项功能布局科学,城市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布局合理,纵横交错、区镇环通的主次干道网顺畅,兼具现代化、国际化、特色化的优美城市形态已经形成,动迁社区在建筑形态、立面色彩、空间布局、区内环境等方面达到城市社区标准。
1.2实现了农民与市民福利均等化
园区的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突出体现动迁农民的收入快速增长更为突出,农民与市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实现了动迁农民的市民化。其次,就业创业、教育、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文体娱乐等公共服务均等可及,覆盖面和质量持续提升,形成了优质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分享机制,实现了公共服务成果共享的局面。第三,农民与市民社会保障全面并轨。
1.3实现了产业和人才结构高端化
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综合实力雄厚,产业结构优化,主导产业日趋高端。第二,科技投入充足,创新载体丰富,高新产业表现抢眼。园区积极构筑宜居宜业生活圈,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内涵。金融商贸区、科教创新区、国际商务区、旅游度假区等重点板块加快建设,人气商气加速集聚,城市发展的宜居性舒适性不断提高。
1.4实现了城市发展生态化
园区从开发伊始就确立了“集约节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致力于追求“绿色GDP”,发展循环经济,狠抓节能减排,加强环境保护,争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示范区,在营造更加优良的生态环境的同时,努力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发展的和谐统一。
1.5实现了土地利用高效化
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是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难题。园区较好地处理了这一问题,在确保城市功能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实现了土地的集约化利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土地利用规划结构不断优化。二是土地投入强度和产出效益显著提高。
1.6实现了社会管理精细化
按照苏州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关于“三集中”“三置换”的要求和部署,园区着力推进农民居住地转移和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在2010年底园区农户一次拆迁基本完成,农民全部转化为城镇居民。居民动迁结束以后,园区已经形成了全域的社区治理形态。
2.园区城乡一体化发展面临的压力和挑战
经过22年的探索实践,园区的城镇化发展进入了崭新的阶段。对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提出的“以人为本、公平共享、统筹城乡、优化布局、集约高效、生态文明、绿色低碳、传承文化、彰显特色、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的新要求,以及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新形势和居民群众的新期待,园区的城镇化发展还面临着一些需要着力破除的制约因素与挑战。
2.1产业转型的压力
园区各街道土地资源的瓶颈制约不断加剧,目前已经基本没有可供连片开发的工业用地,以工业为主导的产业形态难以为继,特别是在近年来宏观经济环境持续严峻、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以工业为支撑的产业结构面临着增速放缓、后劲不足等困境。
2.2居民增收的压力
目前,园区各街道富民载体的产出效益和富民组织总体还不能满足动迁居民持续增收的需求,虽然富民载体总量体量不小,但受经济大环境、运营水平等因素影响,载体收益率增长有限,有的载体收益率甚至呈逐年递减的趋势,动迁居民财产性收益持续增收难度较大。
2.3社会管理的压力
当前,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行政权力下放、治理重心下移、利益诉求多样,公平诚信理念、民主参与意识日益增强。随着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加速发展,以及户籍制度改革、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园区常住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受诸多因素叠加影响而引发的社会养老、“救急难”、社区服务管理等深层次问题,将会更突出、更复杂,解决难度更大。
2.4公共服务的压力
近年来,园区各街道教育、医疗、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虽不断提高,但与中新合作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2.5资金投入的压力
为了加快区域一体化发展步伐,园区结合当前各街道城镇化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出了“八个一体化”的战略举措。根据园区有关部门的测算,2015~2019年,落实这一战略约需资金近300亿元。在地方融资政策不断收紧的情况下,资金压力着实不小。
3.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必须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升质量为关键,从区域实际出发,努力探索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理念:
3.1以人为本,民生优先
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主要任务,不断优化城市人口结构和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使全体居民共享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成果。
3.2 城乡一体,协调发展
要遵循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规律,更加科学地编制镇村布局规划,更加注重城乡协调发展,通过产城融合把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能级提升,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充分释放发展活力。
3.3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使市鲈谧试磁渲弥衅鹁龆ㄐ宰饔煤透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切实履行政府制定规划政策、提供公共服务和营造制度环境的重要职责,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形成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强大合力。
3.4生态宜居,和谐发展
要把生态宜居的理念全面融入到综合试点进程,促进城市高效集约发展,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行绿色发展、低碳发展,走集约、生态、宜居、高效的城乡可持续发展道路。
苏州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要把握五个重点:
第一,科学规划,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推进产城融合,建设江南特色美丽镇村
根据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根据江苏省新型城镇化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总体框架和未来发展趋势,加快推进城乡规划的有机融合,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加快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昆山、太仓、常熟、张家港4个副中心城市和一批小城镇为增长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乡空间布局。
第二,转型升级,优化城乡产业结构,集聚创新要素
苏州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要以市场化导向创新资源配置机制,积极培育科技和产业创新集群,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发展的现代化水平,建立具有战略竞争优势的产业体系。
第三,推进人的城镇化,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提高城乡居民素质
城镇化的关键核心在于人的城镇化。推进人的城镇化的基本任务是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和按常住人口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苏州不仅要推动本市户籍居民的社会融合,而且要推动非户籍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
第四,创新城乡社会治理,推进城乡法治建设
法治、民主是衡量城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要积极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需要,在提升规划层次、推进产城融合的同时,创新社会治理方式,为城乡社会和谐进步奠定基础。
第五,坚持绿色发展,优化生态空间保护
根据苏州生态环境现状,高标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严格保护生态空间,形成科学合理的国土开发格局;有效节约能源与资源,切实改善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牢固树立“大生态”理念,系统修复山、水、林、田、湖等各要素;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广泛调动全社会积极性,解决环保领域新问题,把苏州打造成为宜业、宜商、宜居、宜游、怡人的“人间天堂”。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镇化发展要体现新的水平、新的要求。要从大规模的土地扩张的土地城镇化真正向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转变,要更加注重城乡协调发展,要坚持从尊重历史、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尊重群众意愿出发,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动力,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努力开创城乡协调、城乡融合、城乡共生、城乡文明的良好格局,让广大城乡居民更公平地共享优质的公共服务、良好的自然生态和舒适的宜居环境,切实增强获得感、满意度。
参考文献:
城乡一体化发展范文6
一、近五年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通过对改革开放20年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历程的理性思考和认识,我们认为从*年起,随着国家粮食定购政策的逐步放开,经济结构开始进入了加速调整的时期。农业产业化经营起步,主导产业、工业园区、新城开发和民营经济相继兴起,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逐步改善,城乡经济社会逐步走上了良性运行的道路。
1、城乡经济快速增长,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20*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了28.4亿元,比*年增加13.1亿元,年均递增13.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了7.76亿元,比*年增加2.*亿元,年均递增6.3%;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了7.45亿元,比*年增加2.94亿元,年均递增10.6%;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了13.19亿元,比*年增加8.14亿元,年均递增21.2%。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年的37.5:29.5:33调整到了27.4:26.2:46.4。在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农业增加值在全区GDP中的比重逐年下降,这表明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已取得了初步成效。20*年,全区人均GDP达到了8281元(折合1001美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区GDP的比重为26.2%,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为51.4%,按照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霍利斯·钱纳里的判断指标衡量,目前我区正处于工业化的前期阶段,已开始进入工业化社会;全区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了72.6%,人口城市化率达到了40.5%(按常住人口计算),标志着城市化的特征已初步显现。
2、城镇开发建设步伐加快,聚集资源要素的能力显著增强。近几年来,随着新城区的开发建设,城市规模迅速扩大,人口明显增加,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显著增强。到20*年底,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5平方公里,与*年相比扩大了7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了14.1万人,比*年增加4.22万人,平均每年新增人口8440人,每年转移农村人口3000人左右。与此同时,重点小城镇的开发建设逐步兴起,6个建制镇镇区面积平均达到了1.1平方公里,集镇人口平均达到3200人。其中建成区面积最大的总寨镇达到了1.9平方公里,聚集人口最多的西洞镇达到了4631人。城市和小城镇的开发建设,不仅带动了建筑建材行业和房地产业的快速增长,而且也带动了城镇工业园区的发展。特别是南郊工业园区,目前开发建设面积已达到7平方公里,入驻企业85户,20*年完成工业产值4亿元,占到了区属工业总产值的26%;清水梧桐苑工业小区,目前开发建设面积已达到2.25平方公里,入驻企业14户,20*年完成工业产值7240万元,占到了清水乡镇企业总产值的81.3%。上述情况表明,我区的城镇开发建设与城乡工业发展已走上了互动融合的道路,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正在形成。
3、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具备了中级发展阶段的明显特征。近些年来,通过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培育规模化生产基地,主攻招商引资兴办加工流通企业,使农业产业化得到了快速发展,逐步形成了奶牛、制种、蔬菜、草畜、林果、粮食等六大支柱产业。20*年底,全区奶牛存栏达到了2.64万头,比*年增加2.42万头,年均递增64.4%;肉牛饲养量达到了13.25万头,比*年增加5.09万头,年均递增10.2%;肉羊饲养量达到了66.2万只,比*年增加28.6万只,年均递增12%;鸡饲养量达到了582.3万只,比*年增加300万只,年均递增15.6%。以洋葱和温室(棚)为主的蔬菜面积稳定在12万亩左右;粮经制种面积稳定在16万亩左右;经济林面积稳定在10万亩左右;粮食面积稳定在20万亩左右。从调查分析情况看,我区畜牧业正处于高速增长的时期,发展潜力大、后劲足,应该是今后一个时期农民增收的主要支撑点。目前依*调整种植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空间已十分有限,今后种植业发展的着力点应放在产业产品的升级换代上。全区建起各类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184户。其中,乳品加工企业4户,肉(蛋)品加工企业4户,种子加工流通企业38户,蔬菜加工流通企业28户,果品贮藏加工企业4户,粮油加工企业96户,棉花、啤酒花、牧草等加工企业10户。年加工销售各类农产品55万吨,占到了全区农产品总量的65.5%。全区发展起各类合作经济组织68个。其中在民政部门登记的22个,作用发挥比较好的有7个。总体来看,目前我区的农产品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发展都已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了“公司+中介组织+农户”的半紧密型联合体,正处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中级阶段。但中介服务组织发展相对滞后,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联接机制不完善,仍然是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4、城乡社会事业持续发展,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区共有中小学195所,在校学生48945人。其中农村学校176所,城市学校19所,全部实现了办学条件标准化,“普九”各项指标均达到了部颁标准。教育资源能够满足社会就学需求,但资源布局不尽合理,优质资源向城镇集中的趋势明显。城乡文化设施基本完善,城市建起了文化中心、图书馆和博物馆。农村建成达标文化站17个,村组文化室1461个,广播电视站19个,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了59%,比*年提高了33个百分点;程控电话入户率达到了58%,比*年提高了52个百分点。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56个。其中县级医院3个,乡镇卫生院20个,医护人员1757人,医疗床位1095张。每千人拥有医生数2.2人,床位4.6张,初步形成了三级预防保健网络。但对照全面小康社会的标准衡量,上述指标中大部分都存在差距。
5、基础设施条件逐步改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在城市,重点完
成了道路交通、休闲广场、污水处理、供水供暖、绿化亮化,以及城市电网改造、住宅小区建设和工业园区的“五通一平”工程。其中,新建拓建道路78公里,城区道路总面积达到了302.3万平方米;开辟公共休闲广场9处,总面积达到了18.5万平方米;新建公共汽车站3处,公交候车亭27个,开通了10路城市公交;新建自来水厂2座,日供水能力达到了18.4万吨;新建污水处理厂1座,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2.9万吨;建成集中供暖站93处,供热总面积达到了291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了2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了5.8平方米;开发建成标准化住宅小区40个,城市人均住宅面积达到了18.4平方米。在农村,累计投资1.5亿元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投资5*万元初步完成了农村公路客货运“村村通”工程,投资1300万元配套完善了六个建制镇的基础设施,投资2.*亿元完成了180项骨干水利工程,投资4350万元完成了33项生态治理项目。城乡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得到了改善。
总结分析近五年发展的情况,我们认为,自*年以来,随着我区产业化、工业化、城市化的相继起步,城乡各项改革逐步深化,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提高,城乡交流合作日益加强。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确立“五个统筹”的发展方针以后,在这种大背景的影响和推动下,全区上下统筹发展的意识逐步增强,城乡经济社会开始进入了相互渗透、融合发展的萌芽时期,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人口城市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最近五年,全区常住人口增加2万人,增长了6.2%。城市常住人口增加2.6万人,增长了27.7%。其中,城市人口自然增长3300人,固化外来人口8700人,转移农村人口1.4万人。20*年人口城市化率达到了40.5%,比*年提高了11.3个百分点。这表明城市聚集人口的能力在不断增强,农民追求城市生活的愿望非常强烈。
二是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从城市工业和乡镇企业发展的情况看,随着城镇工业园区的兴起,大批企业项目突破区域限制向园区集中,以往乡镇企业与城市工业分割运行的局面被打破,城乡工业发展的关联度逐步加深。从第三产业发展的情况看,在城市批发市场为农村市场供给商品的同时,大批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从事三产,逐步使城乡商贸、服务融为一体,形成了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
三是城乡发展互为依托的趋势日益明显。集中表现在农村主导产业为城市提供原材料,支撑着城市工业的发展。一方面,农村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土地、农产品、劳动力资源,逐步拉长了城乡产业链条,形成了贸、工、农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另一方面,城市为农村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技术和人才,随着城市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向农村的逐步扩散,发达的城市文明在不断影响着农村。由此可见,城乡发展已紧紧交织在一起,互为依托的局面正在形成。
四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趋势日益明显。据不完全统计,1999年,各级政府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为50*万元,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为550万元,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比为9:1;20*年投入城市基础建设的资金为2.5亿元,投入农村基础建设的资金为1.1亿元,城乡基础建设投入比为2.3:1。城乡基础建设投资的年均递增率分别为49.5%和111%。这表明,近年来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被逐步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投入力度在逐年加大,统筹建设的趋势比较明显。
五是城市文明加快向农村扩散的趋势日益明显。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乡文化相互渗透,科技、信息交流日益广泛,资源共享程度逐步提高,不仅加快了城市文明的扩散和传播,也带动了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农村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在逐步发生变化,农民的法制意识、健康意识、保障意识和追求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愿望都在进一步增强。
从以上分析可以判断,我区随着城乡产业的逐步融合,经济领域二元结构的矛盾趋缓,统筹理念开始向社会发展领域延伸,城乡二元结构逐步突破的趋势初步显现。通过近些年的改革和发展,不仅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创造了条件,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城乡发展中存在的差距和问题
1、城乡经济发展上的差距。由于受体制、机制的约束,城市、农村在资源配置和收益分配上不平等。特别在二、三产业发展过程中,城市聚集了各类城乡资源要素,并取得了较好的收益。而农村只是廉价提供土地、农产品和劳动力等基础性资源,大量的收益最终落在了城市,从而导致城市和农村发展不平衡,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特征还很明显。近五年来,全区农业增加值增长了35.4%,年均递增率只有6.3%;工业、建筑业增加值增长了65.2%,年均递增率达到了10.6%;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了161.2%,年均递增率达到了21.2%。由此可以判断,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增长明显慢于城市。
2、城乡居民收入上的差距。20*年,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达到了758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3810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例由*年的1.6:1扩大为2:1。同时,有12个乡镇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区平均水平,还有9%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2000元。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8%,农民的恩格尔系数为41.7%。虽然这些年城乡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总体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在继续拉大,农民的生活条件远不如城市。
3、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差距。由于资金投入上的“城市偏向”和缺乏统一规划,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不同步,存在着明显的二元化现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依*政府投资,近些年建设步伐越来越快。而农村道路、交通、通讯、水利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于城市,兴办各类公益事业都需要农民出工出钱。特别在现行财政体制下,区、乡财政支出压力逐年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非常有限。尽管每年都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但很难满足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4、教育、卫生事业上的差距。突出表现在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优质教育资源向城区集中,大量的农村学生涌向城市,导致城市学校班额超编严重。农村校点较多,但教学条件不如城市,生源出现了逐年减少的趋势。城乡师资水平差距拉大,素质高些的教师多数不愿在农村执教。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差,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农村执业医生相对较少,技术力量薄弱,医疗卫生条件不如城市。特别是村级医疗保健设施简陋,农民就医难的现象依然存在。
5、城乡社会保障上的差距。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健全,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逐步得到落实。20*年,城市居民参加养老保险的达到了10646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达到了14122人,参加失业保险的达到了10206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达到了13890人。农村社会保障基本不落实,目前只为“五保户”提供了低保金,为部分双女户办了养老保险。除此外,农民均不享受社会保障。近几年随着城市的开发建设,城郊土地被大量征用,“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日益突出。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历史形成的城乡二元化发展格局,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如果像过去那样,单向推进农村改革或城市改革,难以有效地解决当前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现阶段要加快城市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统筹考虑城乡关系和工农关系,着眼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对市场取向的农村改革与城市改革进行整合和并轨,从体制上求创新、机制上求突破,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一体化的核心内容在于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就是要通过统筹规划、统筹政策、统筹产业、统筹资源等,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别,使城市与农村成为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同步发展的统一体,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共同繁荣、共同富裕。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目前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调查情况显示,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问题,部分干部群众思想上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推进城乡一体化不是简单的让农民进城,而是要优化城乡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使农村经济发展、社会文明和农民生活向城市看齐;推进城乡一体化不是变相的“劫富济贫”,不能以减缓城市发展速度、降低城市发展层次为代价,关键在于改善城乡关系,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个模式发展,而是要更好地发挥比较优势,走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子。要准确把握和认识城乡一体化的本质内涵,必须走出上述思想认识上的误区。
二是发展规划不统筹。集中表现在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发展上各自为政、自成体系,尚未形成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指标体系,部门之间、乡镇之间协调性差,缺乏必要的规划控制手段;城市、小城镇和康居工程缺乏统一规划,重视单项工作的年终进度,不重视社会投资的整体效益,指导工作上缺乏依据,落实工作上缺乏连续性。由于整体规划不健全,一些具体的发展规划和建设规划难配套。如小城镇建设、康居工程、旅游开发等都没有总体规划,目前还停留在探索实施的阶段。
三是政策体系不完善。突出表现在支持小城建设和工业园区发展的政策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筹资渠道窄,乡镇拿不起,银行贷不到,土地收益用不上,民间投资进不来;支持社会事业发展的政策不完善,特别是农村公益事业建设项目,除国家投资以外,基本由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负担,筹资渠道越来越窄。
四是体制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公共财政体制、城乡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土地流转机制、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不够,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
五是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不协调。从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来看,工业化既是城市化、产业化的前奏,也是动力源。而从我区的实际看,近五年增幅最大的是第三产业。第二产业中,建筑业年均递增率为21.6%,工业年均递增率为4.8%,工业增长速度相对较慢。相反,由于大规模的投资拉动,城市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这说明,我区城市化不是建立在工业化的基础之上,而主要是*第三产业推动和规模投资拉动的。城市具备了承载人口的能力,但工业不具备吸纳更多劳动力就业的能力,使城市聚集资源要素的能力受到了限制。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路、目标和原则
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着眼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统筹城乡产业布局,统筹城乡政策体系,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科技向产业集中,土地向业主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优化城乡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实施“五大战略”为重点,主攻“一城四镇、一带双沿”(即:中心城市、四个小城镇、城郊、沿路、沿山经济),做强工业增长极,培植城郊经济带,壮大农村产业群,努力实现城市与农村、经济与社会、人口与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是:
——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到2015年,全区GDP达到80亿元,年均递增9%,人均GDP达到16000元;工业增加值达到17亿元,年均递增13%,三次产业结构比重调整到21:38:41;全区财政收入达到5亿元,年均递增10%。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全区人口城市化率上升到7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消费结构明显改善,城市、农村恩格尔系数分别下降到30%和35%左右;电话入户率达到90%以上,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100%,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0%,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根本改善,城乡差距明显缩小,人民普遍过上富足的生活。
——社会公益事业配套完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体系健全,农村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以上;文化设施比较完善,农村文化事业长足发展;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完善,90%以上的农村人口参加社会统筹保障;城乡公共卫生体系基本健全,每千人拥有医生数达到3人。
——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城乡居民思想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普遍加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全面落实,社会秩序良好,群众安居乐业。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全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更加协调,社会步入经济可持续发展,环境和谐优化,生活蒸蒸日上的良性发展之路,提前五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坚持以下五条原则:
1、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于经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充分考虑区域长远发展与品位档次的提升,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设计,科学制定完整的规划体系。要明确分区功能和产业发展重点,合理布局,凸现地方经济特色。
2、坚持因地制宜,梯次推进的原则。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从乡村经济条件、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出发,分区域、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城乡一体化,做到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分步实施。
3、坚持以人为本、生态环保的原则。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摆在第一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度重视和认真解决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立足当前,科学合理地利用各种自然资源。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