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的内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乡一体化的内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乡一体化的内涵

城乡一体化的内涵范文1

教授、博士生导师;宋乃庆,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通讯作者 (重庆 400715)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在我国统筹城乡教育改革、 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等政策实施以来,中央为破解我 国城乡教育二元结构、推动城乡教育公平与和谐发 展而做出的新的战略部署,反映了现代化与城市化 进程中政府对于城乡关系变化的新认识。[1]深刻 把握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内涵与理论基础,系统构建 一套科学的、可操作的能够测量城乡教育一体化动 态过程的各级各类教育系列指标体系,是构建城乡 教育一体化体制机制、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战略目

标的首要任务。本文旨在剖析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内涵与理论根基,并在此基础上以城乡义务教育为 例,构建一套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指标体系,为政 府决策部门和各级各类教育部门与机构制定决策 提供参考和依据。

一、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一)教育公平理论

教育公平(equity)不同于教育均等(equality),

前者主要是一种质的规定性,强调公正、正义

(二)系统论与控制论

城乡教育一体化实质上是要构建一个颠覆旧 有城乡二元结构的教育系统,因此,必须树立系统 的思维方式。[5]系统科学从事物的部分与整体、局 部与全局以及层次关系的角度来研究客观世界。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将城市与农村教育视为一个整 体进行系统发展的目标模式。城市和农村教育作 为城乡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与我国的政治、经济、 文化等外界系统环境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并在系 统内部相互影响、相互协调,使城乡教育作为一个 整体系统实现其超越城市和农村各自优势的最优 整体功能。此外,城乡教育系统具有自组织的系统 特性,即一定程度的自创性、自生长性、自适应性和 自相似性。[6]目前,政府作为他组织对教育进行的 宏观调控也是在系统自组织活动的基础上施行的 系统干预。从控制论的视角来看,城乡教育系统是 一个典型的控制系统,通过信息反馈来揭示成效与 标准之间的差距,进而采取纠正措施使系统稳定在 预定的目标状态上。

(三)共同体理论

共同体是指人们基于一定的目的和需要,通过 一定的形式结合在一起共同活动和交往,并由此结 成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和稳定性关系的人的共在共 处的组织化形式,是人类历史存在的基本方式。[7] 城乡教育一体化致力于将处于分隔状态的城市教 育与农村教育融合统整为一个教育共同体。在这 个城乡教育共同体中,城市与农村教育基于共同的 公益性目标——为了城乡学生在教育结果中的全面、良好发展及教育共同体的整体提升而相互关 联、互动,相互维系、帮扶。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作 为共同体的两个成员,互相兼顾对方的利益,并将 自己的利益与集体利益统筹规划,发挥超越单个成 员的功能。城乡教育一体化将城乡教育视为一体, 从根本上打破城乡二元的僵局,力求实现城市与农 村教育的和谐融合与共生共荣。

(四)城市发展理论

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理念也是符合城市发展理 论的。马克思早年提出要消灭三大差别,城乡差别 即其中之一;而城乡差别的消除必须经历城乡依 存、城乡分离和对立、城乡融合三个辩证的历史阶 段。我国学者周加来也认为城乡发展的历史大致 会经历这样的演变过程:乡育城市——城乡分离 ——城乡对立——城乡融合——城乡一体。[8]我 国的教育经历了从城乡二元对立到城乡均衡和城 乡统筹,再到城乡一体的过程,这与城市发展进程 中城乡关系的客观历史规律是相契合的。

(五)和谐社会理论

和谐社会理论也为城乡教育一体化提供了理论依据。教育是推动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力 量,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与稳定的重要基础,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9]我国城乡教育 的巨大差距加剧了城市与农村在经济发展水平和 人的综合素质方面的区域性失衡,导致城乡间的矛 盾在无形中演化为一大社会矛盾,与我国创建和谐 社会的目标不符。在这种背景下提出城乡一体化 无疑是符合和谐社会的价值向度与发展规律的。 我国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教育战略规划,蕴含着化解 城乡教育二元矛盾,妥善处理城乡教育之间的利益 冲突,既尊重和保存二者的个性与优势差异,又以 适度的手段促成二者的利益融合,以合二为一的模 式统筹规划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径。

城乡一体化的内涵范文2

>> 构筑实习支教与教育见习、研习一体化的实践体系 城乡发展一体化与金融支持 浅谈机电一体化创新与发展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与思考 中国检察一体化结构与发展 长吉一体化区域产业一体化发展研究 探析东亚区域一体化与欧洲一体化 解析机电一体化与机电一体化教育 发展调控一体化引航电网发展 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 论乡村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 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浅析 浅析现代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 “三化同步”与城乡发展一体化内涵及关系研究 长吉图一体化中的城市发展定位与发展对策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与中国困境 浅谈机电一体化产的发展 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研究 加快城乡一体化促进农村发展 统筹带动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3-09-13.

[2]王莹.关于建立大学生短期支教长效机制的思考[J].商,2013(12).

[3]沈朦,邓云岫,沈金荣.大学生在城市和农村开展短期支教的研究对比[J].文史博览:理论,2011(3).

[4]胡洋,王晟昊.大学生短期支教长效机制的探索:以苏州大学“欣,彩虹行”贵州支教团为例[J].科教导刊,2012(11)(上).

城乡一体化的内涵范文3

[关键词]民生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11 ― 0090 ― 02

[收稿日期]2014 ― 09 ― 20

[基金项目]齐齐哈尔市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决策咨询项目《城乡一体化条件背景下齐齐哈尔社会生态与民生保障建设研究》阶段研究成果(编号:QSX2013―03ZD)。

[作者简介]韩智伟(1990―),男,吉林前郭人。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一、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与民生建设

民生问题是关乎人民群众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是时展所要求的特定内涵。近年来,国家决策和社会群体高度重视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试图通过以这种理念的创新和实际行动来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问题,以此转变传统城乡之间相对的二元结构发展模式,促使城乡之间在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上实现一体化的发展态势,消除城乡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由此所产生的与之相关的民生问题,为加快民生建设步伐提供充足的保障。

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这种模式的设计目标在于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所产生的民生问题,减少城乡之间在相互融合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摩擦和碰撞。其主要概念表述为通过结合城乡之间内在和外在的相互联系,在共同地域范围内相互统筹和综合规划,重新分配整体的经济利益和公共资源配置,促进各自地域内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经济利益和公共资源得以平等地共享,从而进行自身优势上的互为补充,使得城乡发展能够有机集合,共同促进城乡之间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以此来推进国民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

这种设计理念对民生建设来讲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通过以城乡一体化建设为载体,使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切实有效地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进程中所反映的比较突出的民生问题,体现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的重要性。从设计的内涵上来讲,针对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内部建设和外部环境进行了深刻地改造,这种改造对于城乡整体建设的发展思路、观念创新、生产方式等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并将其反映在民生建设的方面上,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乡在不同领域上真正地实现一体化的模式,提高了城乡居民的物质文化需求。从设计的价值上来讲,城乡一体化建设充分地体现出公平元素的价值理念,这种价值原则地深入体现并贯彻始终,使城乡居民能够切身实际地感受到公平的理念,使其参与主体能够处于平等的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充分地实现了城乡之间在政策上以及待遇上的无差别对待,有效地解决了当前民生问题中关于城乡居民如何做到同等对待的重点难题。

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地提出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在国家结构的内在组成部分中由于失衡所引起的民生问题,作为民生建设的重要载体,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打破原有封闭的地域结构以及对立的经济局面,逐步实现城乡之间的全面结合,缩小彼此之间存在的严重差距,重新整合城乡之间自身的经济利益,合理分配彼此之间的资源和利益划分,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强生态环境的共同保护,从根本上真正实现城乡建设在发展模式上的一体化,加快了民生建设的步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利的保障和支撑。

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对民生建设的重要性

随着政府决策和社会媒介对民生建设的高度关注,使得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显著地提高,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完善提供了充足地保障。因此,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城乡之间由于差别对待所产生的矛盾与摩擦,客观上推动了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有效地解决了当前我国社会民生中所产生地比较突出的民生问题。

从近些年来的统计数据上来看,通过分析得出城乡一体化的总体水平正在逐年地增高,不同地域之间的城乡联系十分地密切,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加强了城乡之间的联系程度,有效地解决当前社会比较突出的民生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社会矛盾激化与对立的现象。例如,在产业布局的规划上,在大部分地区经济运作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对农村经济的扶持程度,甚至在公共资源的分配比率上也在不断地向农村经济倾斜,农村的经济结构不在由以往传统的单一的农业为主,而是逐步发展工业领域和服务行业,促使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合理的分配和布局,扭转了当前农村经济社会落后的局面,有效地解决了当前农村经济水平落后的民生问题。

由于充分发挥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的合理规划和布局的作用,使得城乡之间的融合在不断地有所改进,加之政府决策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倾斜程度较之以往逐年增多,使得很多领域的开发和研究项目逐渐地完善,且针对农村的公共资源比重投入的程度明显增多,使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覆盖程度明显地扩大,减少了城乡之间经济基础的差别对待,并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发展态势过多的呈现两极融合的现象,这对于民生建设来讲有着极其显著的成效。

此外,转变了以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不足,有效地解决了民生问题中关于生态环境的矛盾。由于以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不足,使得在以往的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很少关注对生态环境领域的保护,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生态环境的不同程度地破坏,甚至一些地区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过分利用生态资源,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致使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阻碍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脚步,也使民生问题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现如今,更多的社会主体开始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缓解了民生方面在此问题上的冲突,同时减少了以往过多以粗放的形式来追求当前利益的产业布局和利用手段,使我们的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程度逐渐的加大,因此生态环境保护对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社会民生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从城市发展的角度上来看,生态环境与城市之间这两种因素的融合是城市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也是社会民生需要噬待解决这两者之间相互冲突的重点问题。要使当前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能够得以更好地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之下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居住方式的合理规划,必须慎重考虑针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从客观上改善城市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必然关系,从而才能更加有效地稳步推动城乡之间协调可持续地发展,加快民生建设的步伐。

三、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与当前社会所产生的民生问题

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这项国策能够进一步地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目标,缩小城乡之间在经济总量上的差距,消除当前我国社会中反响比较突出的民生问题。因此,要想加快民生建设的步伐,必须从根本上充分发挥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所产生地积极作用,才能更好地解决当前阻碍社会进程中所出现的各项民生问题。

(一)完善公共资源的公平分配机制

加快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能够充分地发挥资源的有效配置作用,从根本上完善公共资源的分配机制,合理地利用城乡地域空间的布局,整合双方自身的优势,有效地进行彼此之间的相互融合和互为补充,使之最大限度地实现城乡之间在发展与合作上的公平对待。因此,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是解决城乡之间协调发展最为有效的措施,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我国社会由于城乡之间差别对待所产生的民生问题,从而改变以往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的不合理的规定,并从根本上做到统筹全局,实现城乡之间地良性互动。

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能够促使分配机制在政策领域内实现平等对待,这在整体上表现了城乡之间整体性的发展脉络,有效地解决了制度无力乏术的问题,使得城乡一体化建设能够互为补充全面发展。尤其在利益配置和资源分享上,使得城乡之间的在划分上能够平等的对待,消除以往城乡之间在居住、就业、社保、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差别对待,从根本上为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提供制度性的保障,以及有效地从总体上密切加强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国计民生问题中比较突出的矛盾,有效地减少了城乡之间在 差别对待中所引起的各项摩擦,从而更好地加快了当前社会的民生建设。

(二)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转移农村的剩余劳动力

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打破了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得到了政府决策的高度关注和社会的广泛支持,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城乡之间不协调的发展态势,农村经济的增长幅度逐渐地走向正常的发展态势,稳步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向前发展的步伐。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不仅从根本上调节了农村的产业结构,使得农村的产业结构呈现出合理布局的局面,而且从根本上加强了农村的基础产业建设,扭转了当前农村基础产业薄弱的环节,使得农村的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从根本上得以很好的转型并走上正轨,从而更加有效地推进了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

此外,由于人口结构分布的不合理,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比重过多,致使农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过渡的进程比较缓慢,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俨然成为当下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些劳动力无法发挥自身的价值,投入到当前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当中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负担。因此,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从根本上有效地扭转当前农村社会剩余劳动力比重过多的局面,转移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增强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前景,解决了当前民生问题中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从而更加有效地加快了民生建设步伐。

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能够有效地解决当前我国社会进程中所产生的民生问题,减少了社会进程中比较突出的矛盾,有利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此外,在客观环境下,能够促进城乡之间的相互融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形态,这对城乡之间的发展格局是一场至关重要的变革,对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意义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有利于加快我国当前民生建设的步伐,从而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 考 文 献〕

〔1〕孙刚印,刘志琰.城乡一体化的本质内涵及其政策建构〔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0,(03).

〔2〕汪波.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几点思考〔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9,(02).

〔3〕崔传义.城市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切入点〔J〕.中国城市经济,2009,(04).

城乡一体化的内涵范文4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有效途径

解决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是解决人的问题,如何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解决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问题是我们思考问题的根本和主要立足点。因此,新城镇化进程要以人为核心,以提高公民素质为目标,这需要更好更快地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

一、“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概念理解

1.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则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

2.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换是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村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新城镇化进程中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意义

首先,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有助于加快新城镇化进程,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必要性研究,新城镇化进程中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有效途径和策略为实现教育一体化和教育公平提供理论基础。其次,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的实现,有助于我国在城乡教育公平和教育均等方面的发展,为真正实现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奠定基础。最后,通过系统研究,可以为城乡教育一体化改革提供思路和指导,促使城乡教育和谐发展。通过对辽宁省城乡一体化进行实证分析,对今后统筹辽宁城乡发展,缩小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顺利实现城乡一体化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价值。把握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规律,驾驳发展趋势,对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促进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新城镇化进程中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有效途径

1.新城镇化进程中牢固树立城乡义务教育整体发展理念

新城镇化以实现城乡一体化为目标,因此,义务教育要整体发展,把握当前义务教育发展的速度与规模,处理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复杂关系,正确对待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少数人利益与多数人利益之间的关系,确保城乡义务教育的公平发展。

2.新城镇化进程中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城乡教育一体化要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关键是学校均衡,学校均衡的关键是教师均衡。可以采取选派城区教师到农村支教、建立县域内教师城乡岗位定期交流制度、区域内骨干教师巡回授课等措施推进教师城乡交流,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

3.新城镇化进程中从财力上确保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公平发展

城乡一体化的内涵范文5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路径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多年来,我国形成了较大的城乡差别,这不仅表现在城乡经济收入差距悬殊,还表现在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生活质量、政策待遇、文化教育和观念形态等方面的差异。归根结底,是我国在城市和乡村的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存在差别,导致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拉大。“十二五”规划把“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创新公共服务体制”作为“十二五”期间的重大改革任务。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加快城镇化进程,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深化改革来突破多年来城乡分割的体制和运行机制,使农民享受国民待遇,让农村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

一、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内涵

体制是指维持国家、社会和区域运行的组织体系和制度法律。组织体系指的是组织机构,制度指的是保证组织机构正常运转的规范。机制是指客观事物(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组织、联结方式和要素功能发挥的方式。经济运行机制是指该社会经济在内在力量推动下用一定方式使社会经济主体相互制约和作用,产生效率和公平。机制蕴含在体制的内部,机制的形成与改变离不开标准、规则、程序三个要素。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就是要把城市和乡村放在平等的地位并尽可能考虑农业的公益性,从法律和制度层面建立长效稳定的建设发展和帮扶机制,突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纠正体制和政策上的城市偏向,保障城乡一体化发展顺利实现。

城乡一体化发展以体制创新为基础,促进机制的形成与作用。城乡体制统筹重在城乡制度的统一,以制度改革作为前提,使农民在教育、财政、户籍、社会保障等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实现公共产品、服务均等化。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运行机制是在体制统筹的基础上,对城乡统筹机制形成的动力、作用机理以及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各要素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径。

二、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体制机制创新的意义

1.创新体制机制有利于破解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瓶颈

体制机制带有根本性,体制构建和运行机制具有可以引导整个社会朝着制度确定的方向发展的功能。完善的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和重要保证,也是破解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瓶颈的有力武器。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到从科学、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到经济、法律、资源、社会保障等各方面政策和环境的影响。体制机制构建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龙头”工程,对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2.创新体制机制有利于推进农村经营体制和土地制度改革

伴随着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加速推进,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矛盾日益突出,迫切需要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不断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从而推动农村经济平稳快速增长。

通过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工作;鼓励和支持社会中介组织参与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建立农民宅基地退出、土地流转补偿机制等一系列农村体制机制的创新,是有效解决新形势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所引发的土地撂荒、流转纠纷频发和规模化经营困难等突出问题的关键。

3.创新体制机制有利于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通过推行股份合作制,确定农村集体资产产权,界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维护和保障其合法权益,鼓励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完善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有利于大幅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和产业化,从而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通过一系列推进农村城镇化的综合配套改革措施,如建立统一的城乡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实行城乡户籍一体化管理;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迁移制度,实行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为基本条件的户口准入制,逐步消除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影响,探索城乡一体化的行政管理体制等,将大大促进城镇化的步伐,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4.创新体制机制有利于推进城乡金融体系和公共财政体制改革

目前是我国社会财富增长最快的时期,同时也是农村资金最紧缺的时期。通过放松对农村金融的管制,培育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机构,深化农村信用社的体制改革,改革目前的政策性银行支持体系,制定政策性农业保险条例等一系列农村金融体制机制改革,将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融资投资问题,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资金保障。

我国的农业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农村的公共品供给严重不足。通过推进城乡公共财政投入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大公共事业经费向农村的倾斜力度,全面提高财政保障农村公共事业的水平,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于加快农村的城镇化、城乡发展的一体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实现路径

1.从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为着力点,创新财税体制机制。要继续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要改革现行的财政体制,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责任;积极调整财政支农结构,明确财政支农重点;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结合税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地方税体系。建立起以“农民投入为主体,财政投入为引导,信贷投入为依托,鼓励社会多元化投入”的农业投入增长机制。

2.从破解农村金融瓶颈制约的目的出发,创新涉农金融保险体制机制。创新涉农金融体制机制,放宽涉农金融准入政策,着力构建分工合理、投资多元、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的农村金融体系,努力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其他金融组织相结合的农村资金供给的信贷体制和融资机制。积极推进农村金融组织创新,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农村信贷管理和担保体系,不断提高各类金融主体特别是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实力、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3.从落实农民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的高度,创新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的体制机制。土地和劳动是农业生产的两个基本要素,只有使之成为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才能够形成现实的生产力。要进一步深化农村的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明晰土地产权和土地流转条件,用政策法律保障土地流转;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的制度建设,完善土地流转机制;积极推进农地股份制试点。同时,探索土地的种植经营权市场化模式,强化政府引导农民适度规模经营的作用,鼓励城镇或当地资本组成“龙头企业”,建立“土地银行”。

4.从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权益出发,创新社会保障体制机制。要建立比较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目前,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要求和愿望是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生有所靠”,因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三项制度建设是重点。同时,成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管理机构,各地要从民政部门、劳人部门、财政部门、农业部门等相关部门,抽调经验丰富、熟悉业务的人员进人农村社会保障部门。明确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点是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障可持续性。

5.从提升农民整体素质着眼,创新农村教育和劳动力培训体制机制。继续办好基础教育。基础教育关系国民基础素质,也关系教育者的基本人权及发展起点公平与正义;加快发展职业教育。针对农民的需求特点,向农民提供各种类型的职业教育培训和技术培训班,使他们掌握一些社会需要的技能;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人才和智力优势,统筹城乡教育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统筹城乡教育经费投入,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多渠道保障优质教育供给;对游离于城乡间的农民工群体强化就业培训指导,健全社会保障。

6、从落实“以人为本”重要思想的高度,创新城乡就业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促进就业中的引导作用,努力开辟就业岗位, 鼓励和扶持自主创业带动就业,为城乡劳动者提供就业渠道;健全就业服务制度, 加快建设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建立健全基层工作平台制度,为城乡劳动者就业提供有效服务;建立健全城乡劳动者维权体系,为城乡劳动者提供就业环境。

7.从落实“三农”重中之重地位的高度,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机制。要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要以制度创新为重点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进一步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加大行政审批中心建设力度;完善行政审批的方式,强化行政审批监督;切实解决越位、缺位和错位问题。通过行政手段、共同治理、委托、等灵活多样的方式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更新农村治理理念,创新农村治理体制。要发展基层民主,依法搞好村民自治.推行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要关心乡村干部的工作和生活,适当提高他们的待遇和保障水平。

参考文献:

[1]谢扬.找准切入点培育城乡统筹的体制、机制[N].中国经济时报,2009-4-24.

[2]刘杰.创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机制[J].学习月刊,2008(9).

[3]陈学法.二元结构变迁中的户籍制度与土地制度变革.体制改革,2010(3).

[4]郭翔宇、颜华.统筹城乡发展——理论、机制、对策[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5]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十二五”城乡一体化的趋势与挑战[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10.

城乡一体化的内涵范文6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旅游业;阳朔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23—0029—02

1 对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新认识

城乡一体化的思想产生于20世纪,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形成的二元经济结构而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加剧,使得城乡一体化思想开始受到重视。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是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逐步达到协调发展的过程。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并明确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基本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城乡一体化被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

2 制定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战略的立足点

制定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战略,需要从整体上系统分析研究区域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演变趋势,把握区域的主要优势和突出矛盾,全面协调该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建设之间的关系。在充分认识研究区域内的各种优势资源和优势条件后,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发展与本地资源供应丰富的产业体系。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战略是一个完整体系,应该改变原来只重视经济发展战略的片面思想,应该综合考虑整个城乡地域的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现状,制定相应的产业发展战略、空间发展战略以及环境保护战略。

3 阳朔发展现状及其问题

3.1 阳朔发展现状

阳朔位于桂林市区的南面,属桂林市管辖,县城距桂林市区65 km,全县总面积1 428 km2,截止2010年,户籍总人31.6万人,地区生产总值50.4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59万元。阳朔位于漓江黄金旅游线的必经之处,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高度概括了阳朔自然风光。2010年阳朔旅游收入35.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70%,年接待游客810万人次,阳朔已经成为县域旅游的典范。

3.2 阳朔旅游业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

无论从发展理念还是发展水平,阳朔都堪称中国县域旅游发展的样本,但同样这里也存在着“发展中的烦恼” 。

①缺乏科学统一的规划。阳朔旅游发展是由于市场需求的拉动而自发起来的,因而没有进入规划层面,导致旅游发展初期存在着大量随意开发、无序发展、粗略利用资源等问题。当地政府系统性和战略性决策还不完善,没有认识到规模化开发的重要性,以致没有做到科学统一的规划,所以这些问题至今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②文化内涵没有充分挖掘和生动展示。阳朔是一个多民族混居的地区,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习俗使阳朔成为一个多民族、多地方风情特色的地区,但由于当地旅游开发的不完善,使得当地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未能充分展示出来。

③生态环境的恶化。首先,水体质量的下降,水资源是阳朔旅游业不可或缺的吸引物,阳朔秀美的山和清澈的水,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水资源受到的污染日益严重,家庭旅馆污水处理设施的不完善和经营者环保意识缺乏,使得许多生活污水都是直接排放到江河里或农田里,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其次,空气质量的下降,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最近每年都有将近10万辆的旅游车辆进入阳朔,车辆排放的尾气、扬起的灰尘对阳朔的空气质量造成极大的污染,使当地的空气质量日益下降。最后,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部分游客和当地村民环保意识的缺乏,随意乱丢垃圾,使得乡村里的田野上、水面上、道路旁到处都是垃圾,既破坏了乡村田园风光的美观,又影响了游客和居民的生活和健康。

4 通过拉尼斯——费模式分析阳朔城乡一体化发

展水平

在分析阳朔城乡一体化所处的阶段时,选择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和GDP的比值进行分析。通过图1可以看出,2000~2009年间阳朔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和GDP的比值增长速度较快,此后增长速度开始下降,桂林在2002年就已经超过0.6到0.63,而阳朔直到2004年才超过0.6,数据表明阳朔的城乡一体化程度要落后于桂林市平均水平。

随着工业化的深入,人均GDP、城乡收入比及公路网密度等都将不断发生变化。我们从经济发展水平(用人均生产总值、城乡收入比)、经济发展潜力(用生产总值增长率、三次产业结构表示)和基础设施建设(公路网密度、人均邮政业务量表示)三个方面分别同桂林、南宁、柳州对比,来衡量阳朔的城乡一体化水平。表1显示,南宁和桂林城乡一体化水平十分相近,但作为同时期的工业城市柳州在人均GDP上要比南宁、桂林要高的多。从表1可以看出,阳朔的人均生产总值、三次产业结构和人均邮政业务量均低于桂林平均水平,人均GDP相当于桂林2006年水平,三次产业结构相当于桂林2002年水平,阳朔城乡收入比更是超过桂林历史最高水平。可见,阳朔城乡一体化水平总体上落后于桂林平均水平,但相差并不悬殊。可以认为阳朔也处于二元结构瓦解阶段的前期,但同桂林相比,阳朔距二元结构瓦解的后期还有更长的路要走,与工业城市柳州相比,阳朔的城乡一体化要走的路更长。

5 阳朔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建议

阳朔旅游业及其附属产业每年的生产总值贡献额占该县总生产总值的大部分,所以对阳朔的旅游发展做出更合理的规划、更有效地运用其旅游资源将是阳朔未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主要手段。

①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政府应根据当地旅游发展总体情况进行统筹安排,全面规划,合理开发,在做规划前应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意见以及游客的心理,同时也要考虑当地自然环境对游客的承载能力,保证旅游业朝可持续发展方向健康发展。

②充分展示多民族文化,打造特色品牌。在原有的基础上,可通过饮食文化、文艺表演、娱乐活动、旅游纪念品等方式来展示各个少数民族的文化,满足游客对文化的需求,同时根据不同的目标市场,打造独特的旅游品牌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

③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充分利用行政手段,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一方面,取缔污染严重的旅游项目和旅游企业;另一方面,要加大对旅游经营者、当地居民以及游客环保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不断加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同时引导当地居民推广生态农业,提倡游客自行车游览,减少机动车辆进入旅游区。

6 结 语

目前城市化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我们始终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城乡一体化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城乡一体化的实现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冒进。就阳朔来讲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条件和外在发展环境,不断的地提高旅游发展的基本条件以及解决发展当中遇到的困难,增强旅游竞争力,从而形成生态良性循环、人民生活富裕、社会文明和谐的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参考文献:

[1] 余意峰,保继刚,丁培毅.基于旅游经历的目的地吸引力感知差异研究[J].旅游学刊,2010,25(5).

[2] 保继刚,邱继勤.旅游小企业与目的地经济发展研究:阳朔西街案例[J].企业管理,2011,(12).

[3] 匡林.旅游业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4] 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