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经济体系特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代化经济体系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代化经济体系特征

现代化经济体系特征范文1

摘 要:目前农村经济体系中存在分散、各个服务体系组织间缺少必要的联系,存在社会服务资源浪费现象,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对农村经济体系采取一定的技巧和具体的人才、服务等措施,去实现整合资源,提高效率,实现农村经济体系又好又快的发展。

关键词:建立;农村经济体系;具体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230136

由于目前农村经济体系中存在分散、各个服务体系组织间缺少必要的联系,存在社会服务资源浪费现象,尚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对农村经济体系的建设工作势在必行。建立农村经济体系还需要一定的技巧和具体措施,最终的着眼点是整合资源,提高效率,而不是盲目去建设,只有事先对农村经济体系有着一定的了解和探究,才有利于具体措施的实施,最终实现农村经济体系又好又快的发展[1]。建立农村经济体系的具体措施有如下几点。

1 加强农村经济体系中的人才建设

在建立农村经济体系中较为关键的是人才的建设,具有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农村工作经营管理能力经验的人才是最终寻找农村经济体系人才建立的目标。寻找对农村经济体系建设有着极高情绪和热情的人才,配合对农村经济合作知识有着详细了解又懂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农民专业合作带头人,有利于发展农资和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经济体系。

2 加强农村经济体系中自身规范的发展

在建立农村经济体系中发挥主体作用的是领导者能够规范自身的发展,发挥领导者在建立r村经济体系中的关键作用。领导者规范自身的发展的方式是充分结合农业经济产业结构的模式,依靠产品自身的优势和主导产业的规模,鼓励农村基层组织干部较大、较好扶持农产品和加工流通企业,努力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村经济体无论在产业规模,品牌效应还是效果带动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增强全方位服务功能,提高领导者的经营管理水平,扩大和提高农村经济运行质量,同时加大领导者在规范自身发展中的培养力度,最终推进农村经济体系的建设[2]。

3 加强农村经济体系中的服务功能的拓展

在农村经济体系中服务功能的拓展有利于更好的建立农村经济体系,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服务功能的拓展体现在农村经济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的拓展。在农民的意愿和经济发展目地得到充分尊重的前提下,农民才会自愿积极的加入农村经济体系的建设中来,这就是人才服务功能的拓展。快速提高农民在农村经济体系建设中的技术掌握程度,进一步提高农村经济市场的组织化。农村经济中的服务功能资金的拓展体现在全面加强构建农资网络体系,快速促进农村经济的资金的流入,降低农业生产经济成本,加快现代化农村经济体系的建设。

4 坚定农村经济体系中的内在规律

农村经济体系的建立还离不开一定的规律,要遵循为农民服务原则,产业快速发展原则和遵循市场经济内在发展规律原则。为农民服务原则是指把农民组建的新型合作经济和新型创新产业作为服务的主体,把为农民、为农村服务,统筹规划,管理和发展农村经济体系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产业快速发展原则是指要以优势产业为发展的核心并提高农业经济产业,使之做大,做强。同时还要全面提升农业经济产业化水平,切实发挥农业经济产业的自身优势。遵循市场经济内在发展规律原则要求将农村市场经济规律和农村主体合作理念进行有机结合。要求农村合作主体是自愿参与的,努力探索农村经济体系中的内在规律,提高整体竟争力[3]。

5 结论

农村经济体系分散、各个服务体系组织间缺少联系,社会服务资源浪费是目前农村经济体系中的常见现象,对农村经济体系进行建设正逐步提到日程上来。有技巧、有目的、着眼整合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对农村经济体系进行建设尤为关键。只有加强农村经济体系中的人才建设、注重农村经济体系建设中的自身规范化发展、积极拓展服务功能和把握农村经济体系建设的内在规律,才能实现农村经济体系建设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冯绻.公共选择下的山区农村经济协同发展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2.

[2]王信.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特征及政策效果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

现代化经济体系特征范文2

关键词:佳木斯;县域经济;竞争力体系

我国的地理面积较为广阔,并且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各地的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差异,尤其是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其经济差异较大,因而不适合采用相同的经济体系。在佳木斯县的发展中,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发,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经济核心体系,以便可以更好的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一、县域经济竞争力相关概述

1.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含义

县是我国的基本行政单位,县域是指行政地域,而县域经济则是指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县域经济属于经济领域,但是其受到较多的因素影响,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是指具有多项产业的优势,在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难以被其他县域经济所模仿和超越,从而可以促进自身经济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2.县域经济竞争力的特征

县域经济作为行政单位的经济发展特色,其具有以下几点特征:首先,县域经济是地域经济,其是将地理位置与经济的发展相融合,具有较强的地方特色,在不同的县级地区发展中,其县域经济存在较大的差异。其次,县域经济属于城乡发展经济,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城市问题和农村问题需要协调发展。最后,县域经济属于开放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市场经济属于一种变相的开放经济,其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资源配置,可以有效的促进经济的发展。另外,在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具备高效的领导团队,否则无法有效的提升县域经济的综合竞争能力。县域领导团队在不断的更换,并且新领导往往会否决以前的发展战略,其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因此,领导团队需要具有先进的思想观念,一切以县域经济的发展为核心。由此可见,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需要严格的遵循各项原则,以便可以更好的提升县域经济体系建设的综合竞争能力。

3.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的原则

在县域经济体系的建设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以便可以科学的建设三级指标体系,继而可以更好的提升县域经济的综合竞争能力。首先,需要遵循系统全面性的原则。在设置县域经济指标的过程中,涉及行政、地理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因而在设置指标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全面综合的进行考虑,以便可以促进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其次,需要遵循可得性原则。在县域经济的建设中,佳木斯臂训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并且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建立完善的县域经济体系。最后,在县域经济体系的建设过程中,需要遵循动态的原则。在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经济、环境和人口等因素在不断的变化,如果依然采取传统的静态指标,将会无法真实的反映县域经济的发展情况,而采用动态监测指标,可以及时的对市场的发展进行检测,从而可以全面准确的反映县域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而可以针对性的调整发展战略。因此,在县域经济指标体系的建设过程中,需要遵循全面性、可得性和动态性的原则,以期可以更好的提升县域经济的综合竞争能力。

二、佳木斯县域经济竞争力三级指标体系分析

在佳木斯县域经济竞争力三级指标体系建设中,一级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实际竞争力和潜在竞争力体系,实际竞争力是指佳木斯已经成型的产业,而潜在竞争力是指具有一定发展前景的产业。在二级指标体系建设中,其主要包括经济、生活水平和技术等指标,其是对一级指标的细分,在二级指标的建设中,其可以体现政府、社会、技术和金融等产业的总体发展情况。在三级指标体系的建设中,其是对总体指标的详细划分,包括第三产业、城镇收入、能源和教育经费等。将佳木斯的县域经济划分为三级指标体系,可以较好的反映佳木斯经济的发展情况,并且可以分析其优势竞争力,从而在佳木斯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战略方案,进而可以更好的提升佳木斯的综合竞争能力。

三、佳木斯县域经济竞争力三级指标体系评估研究

1.以经济发展为核心

在佳木斯县域经济竞争力的三级指标体系建立中,其应该以促进经济发展为核心,并且要建立科学的发展对策。佳木斯政府需要根据党的政策方针,加强对小康社会的建设,并且要推动现代化的发展进程。相比于大城市的发展进程,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劣势,但是其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在三级指标体系建立中,需要将经济发展作为核心部分。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同一地区的经济发展不会出现差异过大的现象。在佳木斯三级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其在经济绩效、生活水平、设施建设和对外开放等方面无不体现着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的宗旨,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只有经济发展的水平得以提升,才可以更好的带动其他经济的发展进程,进而可以更好的提升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能力。

2.以人文本的评价指标

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需要做到以人为本的评价指标,将绿色环保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指标,这不但符合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而且可以满足社会发展的可持续原则。因此,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不能以环境为代价来促进经济的增长,那样只是揠苗助长,无法真正的提升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能力。在建立县域经济评价指标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同时坚持以人为本,并且认真分析环境影响的重要因素,只有在促进经济环境发展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情怀,才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县域经济的综合竞争能力。在佳木斯县域经济指标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其同样较为重视对环保和人文的重视程度,例如在指标体现的建设中,在经济绩效方面较为重视农业的发展情况,优先打造优势产业,以期以农业生产来带动经济的增长,同时农业的发展对环境造成的破坏相对较小,可以更好的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在协调发展方面,佳木斯的经济体系建设较为重视能源的消耗和污染的治理。通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必将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佳木斯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机制

在县域经济竞争力发展的过程中,建立完善的评价指标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只有这样,才可以提升县域经济的综合竞争能力。科学的发展观指出,在建立经济社会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经济、人口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因此,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需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机制,以便可以全面的促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佳木斯县域经济指标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其在经济的发展方面较为重视,通过打造品牌和科技等方面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在人口的发展方面,佳木斯的县域经济体系建设较为重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比重,从而有利于促进县域经济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在环境的保护方面,佳木斯的县域经济较为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同时重视对水质和空气的保护。由此可见,在佳木斯县域经济指标体系的建设中,建立了完善的可持续发展体系,只要佳木斯地区可以严格的执行三级指标体系,必将会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佳木斯县域经济。

四、提升佳木斯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对策

1.加强科技的发展

在佳木斯县域经济竞争力体系的建设中,加强对科技的发展,可以更好的引导经济体系的建设,继而可以较好的提升佳木斯县域经济的综合竞争能力。因此,佳木斯在县域经济体系建设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促进高新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的产业进行升级,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的优化产业结构,从而可以较好的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其次,加强对产品技术的创新,通过对产品技术的创新,可以提升商品的生产效率,例如在农业深加工中,加强对技术的创新,可以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最后,在技术的发展中,加强对能源技术的开发,可以有效的降低能耗,并且可以降低环境污染的情况,进而可以促进县域经济体系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总而言之,在县域经济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加强对科技的开发,可以更好的提升县域经济的综合竞争能力。

2.优化经济结构

在佳木斯县域经济体系的建设过程中,优化经济结构,可以更好的提升县域经济的综合竞争能力。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工业经济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系,企业需要不断的促进工业经济的发展,以便可以更好的提升县域经济的综合竞争能力。首先,佳木斯需要加强对企业建设的重视程度,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其次,企业需要加快项目的建设,并且建立工业的配套设施。例如在佳木斯县域经济体系建设中,可以依托优势农业,积极的发展加工业,使农产品可以打造成为国际水准,进而在促进工业发展的同时,可以更好的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由此可见,在佳木斯经济体系的建设过程中,需要依托优势产业,打造特色化工业县城,使其可以为地区经济的发展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

3.改善农村经济体系

在佳木斯县域经济体系构建中,加强对农村经济体系的改革,可以较好的平衡经济体系的发展,继而可以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综合竞争能力。在改善农村经济体系建设的过程中,佳木斯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需要加强农业的产业化,以便可以更好的实现农村城镇化。在农村经济体系的发展中,剩余劳动力相对较多,促进农业产业化,可以更好的配置人力资源,从而可以更好的促进佳木斯县域经济的发展。其次,佳木斯需要将农业产业化与工商业的发展相结合,如果仅仅按照市场的需求来实行农贸的结合,其是较为低级的发展形态,将会无法有效的刺激经济的增长,而通过加工企业作为生产媒介,加强对初级产品的加工,可以将升级的产品融入工商业的发展,进而可以扩大市场需求。由此可见,在佳木斯经济体系的发展中,改善农村经济体系,可以更好的优化产业结构。

五、结语

在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体系建设中,不同地区的县域经济具有较大的差异。只有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发展策略,才可以更好的提升县域经济的综合竞争能力。但是大部分县域经济的发展中,由于管理因素和发展战略因素的影响,致使县域经济的竞争能力相对较低。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我国县级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对自身的优势产业进行合理的分析和优化,并且可以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以期可以更好的提升县域经济的综合竞争能力,进而可以更好的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张晓东,宋恩东.佳木斯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存在问题与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5,11(11):77-84.

现代化经济体系特征范文3

管理通常意义上指的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及创新等手段,结合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以期高效的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一、经济管理现代化的概述

 

经济管理现代化主要是指在经济管理的过程之中,能够广泛采用一系列管理科学的先进性现论成果,并利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建立符合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管理体制和相关组织,从而使经济管理能够实现最优效果。其主要目的就是使我国目前的经济管理活动能够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并能够不断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健康发展。

 

二、经济管理现代化的作用及其必然性

 

1、经济管理现代化的作用。现代经济管理的现代化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经济管理的现代化有利于生产实现现代化,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和谐有序发展;另一方面,经济管理的现代化有利于经济管理效益的提高,从实际出发,不断协调,促进经济效益的快速提升;此外,经济管理的现代化有利于一系列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2、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必然性。经济管理的现代化的必然性主要体现在科技进步、社会生产力和生活水平等三个方面。首先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不断进入信息化阶段,这对于经济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更新、管理决策的科学性以及管理方式的民主性都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其次,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各大生产要素不断整合,急需一套适合当下生产力水平的经济管理体系,因而必然会导致经济管理的现代化;最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需求变化愈发复杂,这也需要与之相对应的经济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发展。

三、现代市场经济管理的特征

 

1、虚拟性更强。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得现代经济形态的虚拟性变得更强,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的出现和使用,使得经济交往的实施主体更为复杂,完全摆脱了时空和限制,网购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往往通过鼠标和键盘的操作,就可完成交易业务。

 

2、经济生活中的参与人员知识水平大为提高。现代经济生活中的参与人员已经不能再单纯定位于普通劳动力,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知识水平大为提高,是受过高等教育、业务熟练的知识性的工作群体,主体性意识也大幅度提升,他们渴望尊重,期盼自我价值的顺利实现,这种劳动群体的出现和参与就需要管理方式相应做出改变。

 

3、流通领域发生巨变。传统经济形态中,企业的产品经过生产领域后,必须经过流通领域才能顺利到达消费者手中,传统的流通领域层次众多,流通环节繁杂,增加了不必要的流通费用。现代经济形态中,流通领域发生巨变,网络技术的应用简化了众多的流通环节,传统的经销商、零售商受到了巨大冲击,企业产品可以不经过批发、零售的流程直接配送到消费者手中,节约了大量的流通成本,降低了消费者的购物成本。

 

四、现代市场经济管理的手段

 

现代市场经济管理中出现了新的管理手段,即积极经济管理和消极经济管理。所谓的消极经济管理就是政府通过一定的法律政策等手段对经济进行制度约束;反之积极经济管理也是利用法律法规的形式对经济中的产权和人权进行管理,并将市场经济的发展引向更好的方向。

 

1、消极经济管理。(1)消极经济管理的目的。消极经济管理是政府进行经济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以古典经济理论模型假设为管理目标,保持市场经济的稳定性,从而更加有序的进行,并实现整个市场经济健康稳定发展。(2)消极经济管理手段产生的原因。消极经济管理方法的出现与市场中的很多因素相关,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与市场中的竞争、价格和经济体系的变化有着很大的关系:第一,介绍一下市场竞争对消极经济管理的影响,在市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有很多种经济形式,也就存在很多的竞争类型。一些企业为了实现自己的利润最大化目标,在市场竞争中开始进行不正当竞争。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利用消极经济管理手段对市场经济秩序和稳定性进行维护。第二,价格变动对经济管理的影响,引起价格变动的因素有很多。价格的变动会改变边际替代率以及边际转化率。一旦这两种市场变动发展失衡,就会引起整个市场经济发生更大的变动和损失,面对这种现象,政府一般会采用消极经济政策对市场经济进行协调。第三,站在经济体系的立场介绍消极经济管理。现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还不是很完善,一旦原有经济假设和现实之间发生相背离,政府也通常会采用消极的经济管理手段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进行控制和管理。(3)管理手段。政府实行消极经济管理的职能时,主要通过以下内容和方式开展实施,涉及到经济、法律和行政三个层次的管理。垄断企业作为市场竞争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在进行管理和调节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在不完全压制的情况下,严格控制它的发展和运行。

 

2、积极经济管理。(1)实行积极经济管理的目的。与消极经济管理一样,积极经济管理也是国家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实行积极经济管理的目的是确保我国经济顺利完成预期的目标,实现政府经济管理最优化目标,从而对经济发展采取的有效管理手段。(2)积极经济管理产生原因。积极经济管理的出现也与市场上很多变化因素有直接关系。例如:市场有限资源的优化配置,经济安全管理等。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怎么使有限的经济资源发挥出更多的经济价值,优化资源配置是目前政府利用积极经济管理的主要目的。虽然市场经济本身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是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所以需要政府参与其中,利用一定的管理手段进行调节,促进经济中的资源合理化配置。第二,站在市场经济安全的角度进行分析,目前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之间的往来日益密切,为了确保我国市场经济在与世界经济接轨的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我国也需要政府采取积极的经济管理手段对我国的经济进行管理。(3)积极经济管理的手段。与消极经济管理一样,积极经济管理的手段也涉及到法律、经济以及行政三个层面的内容,而使用最多的手段就是引导性管理,例如通过一定的方法手段调整税收,并对进口商品进行限制,对出口商品进行一定的保护,通过这些方法和措施来确保我国经济的安全和稳定发展。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充分应用,现代经济形态呈现出了与传统经济截然不同的新特征,主要有虚拟性更强以及流通领域的巨变。其主要是由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应用,完全摆脱了时空限制,简化了众多的流通环节,并且流通领域的变化,相应带来运输、交通领域的变革,财政、金融、税收部门也相应发生了改变,使得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应运而生。这种新兴的经济形态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生产方式,这种经济形态促进了现代市场经济管理向现代化的转变。

现代化经济体系特征范文4

论文摘要:中医现代化并不等于“中西医结合”,而是要借鉴并超越“中西医结合”;中医现代化必须研究“知识经济”的影响与要求,最主要的是要实现现代高效的中医药教育;发展现代中医药事业必须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适应和遵从现代科技的发展趋势,实行多学科融合,加强学科发展。

“中医现代化”的命题,本身就是一个时代性极强的产物,它同时引导和预示着中医药学的未来。人类即将进人新的世纪,我国正由计划经济体制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类正由“工业经济”、“后工业经济”时代走向“知识经济”时代。在此形势下,进一步分析、认识中医现代化的有关问题,对于如何实现中医现代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中西医结合”对“中医现代化”的历史借鉴

自西学东渐,清末医家倡中西医汇通以来,“中西医结合”己百年有余。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医必须现代化”已渐成共识。对此,国家力倡,官员论证,学者论述。显见,“中医现代化”的提出与确定,本身就蕴含了“中西医结合”并不等于“中医现代化”,“中医现代化”要借鉴并超越“中西医结合”的逻辑关系。中医现代化,就是要运用现代的科技手段与方法,使传统的中医学在保持其合理内核的基础上,通过革新,发展成为现代科技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依据唯物史观,从学科发展的内在联系与过程看,“中西医结合”作为我国近现代医学的一个分支,经过发展演变,已兼容共扬了中医学与西医学的一些长处;还由于西医(现代医学)与现代科技体系同步发展的亲缘共生关系,“中西医结合”客观上已成为传统中医学与现代科技体系之间的连结点,对二者的沟通作了有益的尝试与实践。但是,由于中西医结合至今仍无独立而系统的理论,亦未能对中医学理论构架作出全面的研究与阐释,因而只能在传统中医学与中医现代化(现代中医学)之间,起着过渡探索性的中介作用,对于实现中医现代化具有宝贵而积极的借鉴作用。

发挥并利用中西医结合的成功之处,克服或避免其现存问题,就是中医现代化应从中西医结合中借鉴的东西。第一,中医现代化必须重视同步更新观念、重建理论、革新手段、确保临床,加强人才的素质教育与培养。第二,中医现代化必须坚持中医理论体系的主体性,而不是简单地以现代科技,尤其是现代医学现有的认识和标准为评判标准。第三,中医现代化必须以发展完善中医为目的,以多学科的互补为基础。第四,协同攻关,克服小生产方式。

中西医结合的实践历程,将不同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两种科学结合,互补应用,提高了临床诊疗水平,解释了中医学的一些原理,缩短了中医与现代科技体系之间的距离。中西医结合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医现代化,但其在传统中医学与现代中医学之间的中介与借鉴作用,不可磨灭。

2“知识经济”呼唤现代高效的中医药教育

从科学学与未来学的角度研究“中医现代化”,必须研究“知识经济”对中医药现代化的影响与要求。最主要者,莫过于“知识经济”对中医药教育现代化的要求与影响。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将对社会领域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尤其是对历史悠久的“工业社会”的教育模式、教育体制、教育理论产生巨大的影响。在这样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中,教育被赋予了特殊的使命,成为社会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解决产业结构升级对高素质劳动者需求日益增长的矛盾的关键。毫无疑义,我们目前的中医药教育,尤其是高等中医药教育,尽管教学内容仍以传统的中医药学为主,但其教育体制的主体构架及其教学模式等,仍是“工业社会”的产物。因此,必须研究“知识经济”与中医药教育创新、教育改革的关系,探索“知识经济”对高等中医药人员“智能教育”、“终身教育”、“通才教育”、“管理教育”、“素质教育”的影响。

知识经济的第一资源是智力资源,拥有智力资源的是人才,人才来自教育。要实现“中医现代化”,第一资源同样是具有相应能力、能够满足这种需求的“人”。可以说,没有高素质的,既适应当代科学技术进步的需要,又能继承和发扬传统中医药学精髓的人才,“中医现代化”将无法实现,中医药事业无法在知识经济时展、壮大。

“知识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知识必须与社会生产结合,必须进人市场,才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推动力和社会、经济效益。按此要求,高等教育必须是一个高度开放又高度有序的系统,其体制与运行机制、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都必须高度“现代化”。从这个意义上说,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要实现中医药现代化,首先应当是中医药教育,尤其是高等中医药教育的现代化。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要求运用市场机制建设和发展现代中医药事业

在我们探求中医药现代化,并为之努力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来自多个方面。除了中医药学科自身的特殊性及其与现代科技体系的差异等因素之外,资金的短缺、手段的落后、力量的分散、学科的封闭、中医药产业的集约化程度较低等情况,亦是制约其发展进步的原因。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建立并完善的今天,我们应当也必须运用市场机制来建设和发展现代中医药事业。

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理来看,我国的中医药事业客观上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医药卫生事业与产业。她既是一种需要国家计划性投人、社会各方多项投人、全民共享、有一定福利性的工作,亦是一种生产力的再生产过程,具有明显的经济活动属性。

要强调指出的是: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的要求进行分析,现代中医药产业不仅包括了传统意义上的中药生产、加工与营销,还包括了中医医疗卫生工作、中医药科研工作以及中医药教学工作。中医药科研工作的最终目的与结果是出科研成果.这些成果只有进行转化,只有与生产活动结合,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形成具体的生产项目,,成为现代中医药产业的组成部分,才能产生实际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教育具有既是经济基础,又属上层建筑的双重属性。从其传播文化知识,培养劳动者的生产能力看,它属于生产工具,是重要的生产力要素,因而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从其社会功能看,它要按一定国家、一定社会制度的社会需要、要求和道德规范来培养劳动者,它的产品—劳动者具有强烈的社会性和阶级性,因而又具有意识形态的特性,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教育的最终产品是人才,人才和知识只有与市场结合,才能产生效益。因此,只有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理和法则来建立中医药教育产业与市场,中医药人才培养工作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才能得到更充分的体现,亦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医现代化。当然,.从教育的特殊性出发,不能简单化地照搬市场经济的运作手段与方法,而要将其原理与教育规律相结合,创造性地建立和发展中医药教育产业与市场。

建国以来,尤其是党的以来,我国的中医药事业有了飞速的发展。但是,由于历史的和学科的原因,中医药事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及再生产的实力都不高,尤其是事业发展受资金不足的困扰较为严重。无论是中医药科研、教学单位,还是医疗卫生单位,所用现代科学仪器设备的数量与质量都不高,无形中阻碍了中医药学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发展自身的进程。我们可否考虑,加大中医药学科技成果转化为现时生产力的力度,扩大中医药产业规模,提高中医医疗卫生服务的面及数量与质量,同时增加其社会和经济效益。再将其中的相当部份资金投入该项工作,使之成为再生产的资金。若能如此,中医药产业能形成一个良性发展的再生产体系与过程,则能从根本上解决资金短缺对中医药现代化的制约。

中医药产业的建立与发展,尤其要注意不断扩大再生产与集约化生产经营。形成并保持一定规模的生产经营,运用现代化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来管理和调节其产业活动,是中医药事业现代化的基本保障与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克服传统的小生产方式及其思想带来的消极影响。

4当代科学的发展趋势要求现代中医药学必须与多学科融合、加强学科发展

中医药学要现代化,必须适应和遵从现代科技的发展趋势,即:学科高度分化、高度综合,以综合为主;知识的激增与陈旧率加快;“科学一技术一生产”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信息社会化的速度加快,效用增强。要研究和适应新的“生物一心理一社会一环境”医学模式的需要。要适应和满足我国医学的新发展、社会需求及疾病谱变化的预防、诊治的需要,医学的新发展,如:宏观的社会医学与微观的分子、量子医学并存,相互促进;医学工程学的兴起与临床运用日益扩大;心身医学日趋成熟和重要。社会需求变化,如:传统的临床治疗为主。临床治疗+康复+预防+保健;个人就诊及单位的公费医疗一社区医疗体系+社区医学。新的主要疾病,如:新型传染病的出现及某些老传染病的复发,遗传性疾病、城市病、职业病、心身性疾病的激增。

中医药现代化要适应和满足以上特点与要求,必须继承和坚持传统的中医药学的合理内核,并与多学科结合与融合,加强自身的学科发展。目前,尤其要注意将自身纳人与生命科学同步发展的轨道。

现代化经济体系特征范文5

关键词:新兴国家 世界经济 影响

新世纪以来,一大批新兴国家迅速崛起,经济增长速度加快,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现象。“新兴国家”是一个广泛流行于国际舆论和学术界的概念,但究竟哪些为“新兴国家”,其标准是什么,国际社会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通常公认的“新兴市场国家”、“新兴经济体”、“金砖国家”等概念,就包含人们对新兴国家相关特征的认同。总体看,新兴国家,是指那些近年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所走现代化道路不同于历史上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具有较大的全球或地区性政治影响力的非西方发展中国家。新兴国家的崛起最突出特征就是这些国家经济快速增长,导致新兴国家所创造的GDP占全球GDP的比重不断提高。当然,“新兴”是一个发展中概念,新兴国家的组成也并非固定不变的,它反映的是一个正在崛起的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发展中国家群”。新兴国家的崛起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新兴国家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凭借强劲的发展动力以及较强的发展可持续性,新兴国家慢慢变成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伴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发达国家的经济出现衰退,虽然新兴国家亦受到了严重冲击,但其经济率先复苏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在世界经济的复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兴国家的典型代表“金砖国家”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金砖国家”领土占全世界面积的30%,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42%,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世界总量20%,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1990年的-0.6%上升到2010年的60%多,其中,中国居世界第一。世界银行及野村证券机构等测算结果显示,2012年整个新兴市场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将达到75%,其中,“金砖国家”的贡献最为明显。同时,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新兴国家与各方携手合作,慷慨相助。2012年,“金砖国家”向IMF增资750亿美元,其中增资最多的是中国430亿美元,俄罗斯、印度和巴西各为100亿,南非为20亿。新兴国家向IMF增资,宣示共同克服当前世界经济困境的决心,提升了世界应对危机的能力。

二、新兴国家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参与者

随着新兴国家的群体崛起,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发生改变。实力不断增强的新兴国家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参与者,改变了过去由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格局。在国际经贸合作中,新兴国家积极参与,为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发展提供了大量能源和原材料等充足资源;新兴国家为各国提供了物美价廉的工业制成品;通过进口大量商品和服务,新兴国家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市场和动力;通过吸纳巨额外资,新兴国家为国际资本流动提供了重要目的地。以后在资源、产品、市场、资本等方面,新兴国家将为世界经济发展创造更多机遇。

三、新兴国家的崛起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多极化进程

2008年9月,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面的金融危机。这场宣告华尔街神话破灭的金融领域的“9.11”,严重削弱了美国经济在世界的领导地位和美元的强势地位。这次源于美国的危机,不仅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冲击,而且对大国之间的力量对比以及相互关系产生重大影响。例如,国际金融危机后的2010年,中国GDP超过日本正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新兴国家的崛起及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极大地冲击着发达国家的经济主导地位,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多极化进程。

四、新兴国家的崛起推动了现有国际经济体系的变革和调整。

新兴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相应提高了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他们在国际和地区层面的影响力开始显现,成为推动现有国际经济体系的变革和调整的重要力量。崛起的新兴国家如中国、印度、巴西等,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意愿愈益强烈,发达国家与新兴国家共同治理世界经济的态势正在形成,一些治理改革,特别是国际金融组织体系改革出现有利于新兴国家的积极变化。面对国际金融危机,G20集团应运而生,作用突显。该集团成员中,新兴国家占据了半壁江山,涵盖了全世界的主要大国。例如,2010年4月,世界银行的投票权改革方案获得通过,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在世界银行的投票权从44.06%升至47.19%,其中,中国在世界银行的投票权从2.77%升至4.42%,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大股东。2010年11月,IMF宣布通过份额改革方案,向新兴经济体转移超过6%的份额,其中,中国的份额从3.72%升至6.39%,投票权也将从3.65%升至6.07%,超越德国、法国和英国,位列美国和日本之后,得到在这一国际组织中的更大话语权。世界银行和IMF的机构改革表明了新兴国家地位的提高而发达国家地位下降的事实。

总之,新兴国家的崛起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当然,新兴国家的真正崛起仍需要一个过程,其间也会遭遇曲折和困难,但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发展壮大的趋势难以逆转。可以预见,在未来世界经济仍将可能延续低速增长的态势下,新兴国家仍会保持一定的经济发展速度,继续为维护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与繁荣,促进全球经济治理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2011年《新兴经济体蓝皮书》在京[EB/OL].中国经济网,2011-4-7.

[2]2013年《新兴经济体蓝皮书》呼吁设立金砖国家自贸区[EB/OL].光明网,2013-3-26.

现代化经济体系特征范文6

  1  率先实现区域现代化:21世纪初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目标

从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潜力看,综合考虑这一地区所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通过强化合作,按照发挥整体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完全有可能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域。长江三角洲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的意义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这一区域的现代化必定会对国内其它地区产生示范作用,对国家现代化建设战略产生积极影响。第二,在区域现代化战略实施过程中,区域内部结构的变动、功能的完善以及整体性整合将产生新的能量,使这一地区逐步成为新的经济高地,对国内其它地区特别是沿江经济带将产生强有力带动。第三,这一区域现代化将改变东亚地区经济格局,提升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对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发挥重大支撑作用。从发展的外部条件看,长江三角洲地区既有可能也有必要加快结构调整,率先实现现代化。

  1.1  知识经济的兴起将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带来积极影响

作为我国经济社会最发达、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势必最早受到全球性知识经济的辐射和影响,有可能较早地转向知识密集程度更高而资源密集程度降低的产业发展模式,在一个比较短的时期内提高知识密集型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比较优势,即相对短缺的自然资源和较高和科技、教育、文化发展水平,既是其接受知识经济辐射和影响的基础,也是要求这一地区尽快适应全球性知识经济发展趋势,实现产业发展模式的转变。同时,这种新的产业发展模式与传统的资源密集度较高的产业发展模式的一个区别,就在于必须开展广泛的区域合作,以提高知识的共享程度,并通过互补形成有竞争力的系列产品和服务,这同时也增强了区域合作的动力。

  1.2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将给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带来更大的空间

长江三角洲地区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发展阶段,完全有可能承接发达国家转移出来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时将一部分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向其它地区转移。伴随着技术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大,长江三角洲地区可利用技术学习的跳跃式特征,缩短与发达国家在高新技术领域研究水平的差异,由此改变这一地区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分工地位,率先在国际经济分工体系中由垂直型的下游位置向中游及水平型分工转变,以提高其在新一轮国家经济合作中的地位及竞争力。

  1.3  我国加入WTO后对提升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集聚和辐射作用带来新的机遇

加入WTO将极大地提高我国经济的开放程度,对这一地区特别是区域内特大中心城市来说,首先将大大加快服务业的发展速度,从而形成新的产业高地,增强作为要素内外循环中心的功能,提高集聚和辐射能力。同时,加入WTO也将有力地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使这一地区更有可能率先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为区域的现代化创造体制条件。

  2  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长江三角洲地区实现现代化的前提

从区域现代化的目标看,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目前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主要是产业结构趋同,大都市连绵区尚不发达,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缺乏统筹协调,区域环境污染严重,可持续发展能力亟待提高。而市场分割、基础设施不完善以及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都是导致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重要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不改变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结构不合理状况,对于保持经济持续高增长,将是一个最重要的制约因素。在由经济起飞阶段向经济稳定增长阶段的转换时期,加快区域内经济一体化进程,从各个方面创造条件,通过整体性的结构调整和完善,理顺经济关系及比例关系,减少结构性磨擦,缓解瓶颈制约,对这一地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加快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应当认为,知识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压力以及国内外市场形势的变化,也在相当程度上强化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在动力。

  2.1  迎接世界性知识经济的辐射,需要大力强化区域发展的增长极核

知识经济改变了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自然资源和劳动力在经济中的重要性将大大下降,知识的创新、开发与应用在经济增长中将发挥决定性的作用。知识要求一个集聚功能强大的信息中心,功能完善的服务业中心能够成为汇聚最优秀人才的研发中心,作为服务和支撑区域内技术创新与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传统发展模式中争项目、争资源的方式,不可能继续有效地确保和强化短期的地区利益。相反,只有共同着力将原先已经具备综合优势的特大型中心城市培育成为具有国际水平的中心城市,整个区域才有可能成功地接受全球性知识经济的辐射,实现跳跃式的发展。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消除过去由于地区利益分割造成的过度竞争,增强区域合作的动力。

  2.2  全球一体化的压力,要求联合培育足以与跨国公司相抗衡的特大型骨干企业

全球经济一体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以便把国际经济分工纳入跨国公司的内部分工体系之中。过去几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总量有了极大的增长,从数量上说,一些行业的生产能力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但与此极不相称的是,我国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即使是国家级特大型企业,也难以与国际上跨国公司相匹敌。如长江三角洲地区某些优势产业部门,以单个企业实力而论,在国际竞争中显然也处于不利境地。这些在国内尚有优势的企业如继续按传统方式逐步发育成熟,即使不考虑地区间过度竞争因素,短期内也不能形成与著名跨国公司相抗衡的实力,很可能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中受制于人。这种现实的威胁特别要求经济发达地区采取主动,以各种方式加快进行跨地区的企业重组,突破传统企业发展模式,加速企业发育过程,组成特大型企业集团,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竞争。

  2.3  市场形势的变化以及经济发展阶段的转换,要求跨地区实施产业整合

过去各地重复建设的市场环境,主要是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不合理的生产体系导致消费品严重短缺,改革开放以后,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当时,由于不合理的价格体系,下游产品的生产即使存在相当程度的资源浪费,生产这些产品仍然能够获得较大的比较效益。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以后,市场竞争更为激烈,效益低下的企业生存空间将不复存在。从发展阶段上看,在长江三角洲地区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以后,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将在经济增长中发挥支撑作用。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浪潮中,这些产业很大程度上被纳入跨国公司的内部分工体系之中,这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面对跨国公司纷纷进入中国,瓜分市场,实行产业垄断的局面,长江三角洲地区必须按照已有产业发展基础和地区比较优势,寻求地区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通过整合和重组等各种有效途径,重建前一段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时期被打断的产业链,从合理组织生产体系、集约使用资源中创造新的市场优势。

以上三方面的因素以及国际间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范例,都表明长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在未来的发展中,不能继续依靠过去短缺经济条件下单个城市相对独立构筑的经济体系和企业组织营造的地区优势,单个城市的利益将更多地依赖整个区域的整体利益,迄今为止经济发展中相对突出的地方保护的冲动将大大削弱,区域合作的动力将大大增强。

  3  面向现代化的城市定位和重新审视

  3.1  上海作为经济增长极具有良好的周边经济扩散条件

以往许多学者讨论在落后地区建立增长极以带动落后地区的发展,在二元经济特征非常明显的中国落后地区,增长极在区域内扩散是困难的,而上海周边的长江三角洲则不同,它具有以下的优势条件:①坚实的产业结构支撑。长江三角洲为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轻纺、机电、化纤生产基地,重要的钢铁、石化、轿车和轻型汽车基地。该区的加工工业具有较强的开发设计能力、综合配套能力、适应市场需求的应变能力,对国外新技术的吸收、消化和创新能力很强。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三角洲的产业结构正处于较快的调整过程中,第三产业比重上升,金融保险、通讯、信息和房地产业发展迅速,这既表明三产内部结构正趋向高度化,也说明本区内部的经济系统最终需求上升。这样的产业发展态势为上海增长极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产业系统支撑。②发达的乡镇企业。区域内经济扩散不仅是大城市向中等城市的扩散,还应包括向小城镇的扩散。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乡镇企业发展较早的地区,早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苏南地区社队工业即得到发展,至改革前夕乡村工业化程度在全国已居领先地位。目前乡镇工业几乎已遍布农村,成为长江三角洲工业发展极富生机的实体。在苏锡常通地区,乡镇企业现在的产值已占当地工业产值的2/3,区内其它多数地区也占到1/2。在农村的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已占到80%~90%以上,可以说乡镇企业已成为这一地区的支柱产业。③密切的区内联系。长江三角洲是中国城市最密集的地区,在占全国土地面积1%的土地上集中了全国城市的7.25%(地级以上的城市)。这些城市及所管辖的70个县(市)与上海经济存在密切的联系,它们以上海为中心,形成几个经济实力圈层。随着各个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区域内的产业分工的趋势将得到加强。上海除作为长江三角洲的经济中心外,它的文化中心和信息中心的地位也将它与长江三角洲的其它地区紧密联系在一起,这种区内联系有助于上海增长极的经济扩散。

  3.2  长江三角洲经济扩散的空间图式具有明显的圈层与轴线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全区土地面积占全国1%,人口占全国的6.25%,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21%,而上海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实力最强的龙头城市,经济扩散的中心,产业布局的重心。围绕着上海经济增长极,经济的空间扩散等级如图1所示。第一扩散圈层是苏州、无锡、杭州和宁波。这一圈层的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大,乡镇企业发达,普遍成为当地的经济支柱和财税来源。第二扩散圈层是南京、嘉兴、绍兴、常州和镇江。这一圈层产业结构处于“二、三、一”阶段,工业发展迅速,主要向机械、电子方向发展。第三扩散圈层是扬州、南通、湖州和舟山。这一圈层的乡镇企业发展较晚,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产业结构水平较低。因此,从总体上来看,上海这个增长极主要是沿着铁路扩散的,沿江扩散轴和沿海扩散轴成为次一级的扩散轴。

长江三角洲经过半个世纪的建设,沪宁、沪杭、杭甬交通沿线为城市密集带,也是产业集中带和生产力发展的主轴线,沿江、沿海地带的港口、工业和城市,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也得到快速发展,因此已初步形成了沪宁、沪杭甬铁路沿线的产业轴、苏南临江产业轴和苏北沿江产业轴线,这些产业轴线也成为经济的扩散轴线,其中沿铁路的扩散最为重要。我们发现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分布呈“之”字型,这恰好与主要交通线的“之”字型分布吻合,位于扩散轴线死角的舟山市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而南通、泰州和扬洲虽然沿江,与上海的距离较近,但是,由于长江的阻隔接受上海的辐射要少,故其经济发展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相对落后(图1)。

附图

  图1  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扩散图

最近的研究表明,苏州已经成为上海大都市圈的副中心。在上海大都市100km的紧密圈内,苏州是唯一的特大城市,且2000年GDP(1540亿元)和人均GDP(26692元)均高于离上海200km的杭州市GDP(1382亿元)和人均GDP(22342元);南通和嘉兴是两个大城市,2000年GDP南通(736亿元)虽高于嘉兴(541亿元),但人均GDP南通(9378元)却低于嘉兴(16359元)(图2)。2000年苏州实际利用外资仅次于上海,远远超过其他城市;而南通则处在最末的位置,长江阻隔是上述的重要原因之一(表1)。国内有关学者根据人口GDP、空间距离测算上海与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络强度指数,苏州与上海之间的指数(L)为19.5,高于上海与长江三角洲内其它所有城市;南通与上海之间的指数(L)为6.1,与嘉兴一起也高于除杭州、南京等省会城市和无锡、宁波等工业重镇外的其余城市(表2)。

附图

  图2  上海都市圈辐射范围及苏州、南通区位示意图

附图

综上所述,苏州市是上海大都市圈的副中心城市,是以高技术产业为主的外向型、现代化工业基地,是历史文化名城和洁净、舒适、宜人的绿色城市。南通市是上海大都市圈北翼的江海门户,是以能源、原材料及其深加工为主的工业基地,是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和舒适宜人的生态城市。

  4  实施城市定位的基本考虑

  4.1  联合进行基础设施的协调建设,形成一体化的区域基础设施网络

首先通过发展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网,可以减少区际交流的阻力,降低市场交易的成本,使资源能在区域内实现合理的配置,产出更大的效益。一是要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航运价值,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以及组合配套港;二是完善陆路交通网,包括沿江铁路、宁通启铁路、新长铁路、沪宁高速铁路以及沪苏锡常轻轨快速干道以及南京长江三桥、润扬长江在桥和苏通长江大桥的建设。然后再逐步考虑通讯、供水、供气以及互联网一体化建设和区域基础设施共享问题。

  4.2  推进区域产业结构整体整合与分工,培育区域性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形成布局合理、协作密切的生产体系

①在农业上呼应上海由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转变的趋势,吸引上海的资金、技术参与苏州、南通农业资源的开发,共同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规模、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农产品产销或贸工农一体化的龙头企业,建设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以及创汇农业、生态农业和休闲农业基地。②在工业上苏州应充分发挥上海高新技术和苏州加工制造的综合优势,优化和重组产业、产品和企业结构,在巩固、提高现有配套协作的基础上,拓展新的配套协作;南通应建设成为上海支柱产业的配套基地、扩散产业的协作基地和高技术产业的中试、加工基地。③在上海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苏州、南通应主动接受上海辐射,加强合作,使各自的股票、债券、外汇及拆借等金融市场相互衔接,积极筹措和运用国内外资金。④发挥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功能和苏州、南通产销优势,进一步完善商品流通合作体系,共同培育建设面向本区、全国乃至世界的大型商品或物资集散地。⑤充分发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带动作用,改造提升苏州、南通有关港口和沿线的仓储运转功能,逐步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综合航运和储运网络。⑥发挥各自旅游互补优势,开展全方位合作,实施跨区域连锁经营。通过共同参与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建设和保护,带动各自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新一轮旅游消费热点。

  4.3  构建系统集成的技术创新体系,共同培育区域一体化的创新网络

产业发展水平是城市特色和空间定位的基础,而产业的升级无疑要依赖技术创新。构建一体化的区域创新网络是新经济时代和全球一体化背景下,苏州、南通持续发展和确保其地位不断提升的根本。所以,应当充分发挥各自尤其是上海科技优势,加强科技合作,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各自的信息交流、技术交流和服务网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产业层次和竞争力。在构建区域创新系统时,除发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积极性外,更要注意体制上创新,建立多层次协调机构,可在政府、部门、行业、企事业和院所五个层面展开。各级政府应充分发挥能动性,积极创造条件为创新网络的形成提供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