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的特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村旅游的特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村旅游的特色

乡村旅游的特色范文1

关键词:旅游村(镇);特色化建设;关键因素

一、引论

自2006年开始,各地陆续开始了旅游特色村(乡、镇)的评定工作,各级政府通过这些特色旅游村镇、农业旅游示范点,来引导整个区域乡村旅游的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评定工作和一系列鼓励政策,冠以特色旅游村称谓的地区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然而,在乡村旅游社区增多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旅游村镇以学习的名义不断的模仿,重复同质建设不仅浪费了不少人力、财力和物力,也影响了乡村旅游的生命力。为此本文针对影响旅游村镇特色化建设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进而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二、旅游村特色化建设的关键因素分析

根据对各旅游村镇特色化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笔者认为影响旅游村建设的关键要素主要分为五大类:资质要素、个人和组织要素、资本要素、市场要素、竞合要素。

1.资质要素。资质要素指在是在发展乡村旅游之前就固有的要素,是传统村庄成为旅游村的基础条件,也是各级政府评定特色旅游村的关键资质条件,直接影响旅游村特色化建设,资质要素也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动态的变化。这里的资质要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生态环境。

2.个人和组织要素。个人和组织要素主要指的是领头雁式的人物或普通社区居民,组织主要包括地方政府、村委会和乡村旅游协会等。

领头雁顾名思义就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佼佼者,他们最先意识到旅游的巨大作用,所以最先着手建立旅游项目做起旅游接待工作并从中获得了较高的收益,引领普通村民的追随,是乡村旅游中的先驱式人物。普通村民世世代代建设了村落,村落是自己的家园。旅游村的建设过程中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到了他们的生活和生存的状态,他们也是旅游活动的直接和间接的参与者。地方政府和村委会在旅游村的特色化建过程中充当“协调人”、“经济人”、“决策人”的角色,有着剂和加速器一样的作用。 乡村旅游协会是一种民间的非赢利性质的组织,其主要作用就是协调旅游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资本要素。资本是旅游村建设的最关键的要素之一,许多村庄正是由于没有足有的资金支持才不得不停止项目的开发,所以旅游村的建设过程中,资本的引进和利用是最关键的部分,也就是在建设之前就应该落实的问题。按照现在旅游村利用资金的形式可以分为以下三类:村民自主发展型、开发商投资型和上级政府主导扶持型。

村民自主发展,是指村民自己筹措资金并自觉投入发展旅游。这种形式的筹资方式一般筹资数目比较少,多用在改造自家农舍,种植果园、花圃等活动上。村民自主发展的形式更容易把握乡村旅游发展的方向,所谓船小好掉头就是这个原理。 开发商投资,即引进资金最有效的方式。这类资金的引入一般数量比较大,适合建设大体量的旅游项目,比如一个度假村、野营基地等,同时开发商主要是以获取利益为目的一旦项目不盈利,后续资金很难跟的上。开放商投资建设的项目因其体量大、层次多而往往成为著名的乡村旅游景点,这些景点又恰恰象征了旅游村的特色,所以依赖开发商投资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受到经济效益和提高旅游村知名度。

4.市场要素。市场要素就是指客源市场的品味,简而言之就是城镇居民的的需求。特色旅游村的建设,归根到底就是为了满足客源市场的旅游需求,客源市场的偏好和品味影响并制约着旅游村的发展,旅游村的发展不是盲目的自我发展,而是考虑很多综合因素的全面发展,所以研究客源市场,了解客源市场的品味才能够开发出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城市居民对乡村最基本就是对乡村性和原生态,所以在特色旅游村建设中要做减法,尽量摈弃那些刻意造作的的项目,城市旅馆样式的住宿条件,避免圆形广场等居民休闲场所。

5.竞合要素。影响特色旅游村的建设,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竞争对手和合作对象。因为特色就是差异性、独有性和优势性,只要区别于竞争对手就是特色,识别竞争对手和合作对象就特色旅游村建设中一个关键任务。笔者之前针对竞争和合作的关系提出等距-临近区位竞争模型,提出在一个扇形区域内属于激烈的竞争对手,所以在建设特色过程中,只要区别与竞争对手就是特色。

三、影响因素模型及分析

根据上面论述可知,影响旅游村建设的关键要素主要分为五大类:资质要素、个人和组织要素、资本要素、市场要素、竞合要素,这五种要素的的与旅游村特色化建设的关系如

在这个模型中,资质要素、市场要素、竞合要素、资本要素位于内环属于客观因素,他们直接影响旅游村特色化建设,资质要素是建设特色旅游村的基础,市场要素是发展特色的方向,资本要素是建设旅游项目的关键,竞合要素是寻找特色和比较优势的重要参照对象。个人和组织要素是主观因素,通过作用与内环的四个要素而起作用,而且贯穿旅游村特色化建设的各个阶段。

根据对不同类型旅游村的调查分析发现,上述五种要素对不同类型旅游村镇作用力的大小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五个要素并不是同等重要而是相互制衡的关系。我们就以现有旅游村的发展为例说明各个要素对旅游村建设的影响。

1.资质要素对旅游村特色化建设的影响。资源依托型、区位依托型的、生态环境依托型的旅游村都彰显了资质要素对旅游村特色化建设的重要性,如何高效的利用良好的资源禀赋、如何克服资质条件不足带来的劣势等成了旅游村特色化建设的关键。

乡村旅游的特色范文2

关键词:乡村旅游;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

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标志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从此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瞩目的焦点,掀起了区域旅游全面开发的热潮。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大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该如何定位和发展,成为当前业界关注的一大热点。

乡村旅游作为现代乡村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旅游模式,目前在各地方兴未艾。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回归大自然已经成为人们的向往。特别是对于久居喧嚣都市的人们来说,利用周末闲暇,到城郊乡村野外体验农事、休闲度假,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有着特色热带海岛农业旅游资源的海南来说,发展乡村旅游潜力巨大。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类型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和内涵

乡村旅游是指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依托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建筑和文化等资源,在传统农村休闲游和农业体验游的基础上,拓展开发观光度假、休闲娱乐等项目的新兴旅游方式。

乡村旅游至少应包含以下三点:一是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民族文化为灵魂,以此提高乡村旅游的品位和丰富性;二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充分体现“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民俗特色;三是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应主要定位为城市居民,满足都市人享受田园风光、回归淳朴民俗的愿望。

(二)乡村旅游的类型

1、观光型乡村旅游。主要是以绿色景观和田园风光为主题的观赏型乡村旅游,如参观特色农业生产景观、乡村民居建筑,或观赏民俗表演等。

2、品尝型乡村旅游。即将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为一体,让游客品尝乡村特色美食,或到菜园、果园采摘新鲜蔬菜和水果,品尝绿色食品。

3、体验型乡村旅游。主要是让游客深入田间和农户,体验农村生活,从中获得乐趣,并兼顾农业生产与教育功能,通过实践使游客学到一定的农业生产知识。

4、度假型乡村旅游。主要是利用优美的乡村环境,开展以康体疗养和健身娱乐为主题的旅游活动。

5、文化型乡村旅游。主要是以乡村民俗文化、民族文化以及传统乡土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

6、综合型乡村旅游。即综合上述各种类型于一体,兼顾观光、度假、体验和文化功能,即通常所说的休闲农场。过去的乡村旅游项目不少是在原来的果园、花园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现在开发的乡村旅游项目都朝着综合型、多功能方向发展,不仅有生态、生产、生活功能,还具有销售、文化、娱乐、交流功能。这样可避开农业生产的季节性,使乡村旅游景点一年四季均能接待游客。乡村旅游对于乡村的更新、乡土文化的保护、乡村经济发展、乡村活力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海南发展乡村旅游的特色和优势

2000年9月,海南正式启动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10年多来,全省文明生态村建设从无到有,从点到面,从数量积累到质量提升,已经初具规模。这些生态文明村的村容村貌、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经济发展都有了很大变化,成为海南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必备条件。而海南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热带农业大省,有着很多发展乡村旅游的特色和优势。

(一)海南发展乡村旅游的特色

1、热带特色。海南作为我国唯一的热带海岛,有着丰富的热带农业旅游资源,包括各类热带作物、热带雨林、热带水果、热带花卉、热带蔬菜、热带渔业资源,对于地处高纬地区的游客具有较强的吸引力。特别是在冬季,温暖的气候、宜人的环境,吸引了大批游客来海南避寒度假,形成传统的旅游旺季。

2、海岛特色。海南作为我国第二大海岛,孤悬于南海,地理环境相对封闭。独特的岛屿地理环境,孕育了独特的滨海乡村和渔岛乡村风貌。这里有传统的“三S”(阳光、沙滩、海水)景观,还有清新的空气、碧蓝的天空以及色彩斑斓的海底世界,是开展休闲度假、海底探奇、海岛探险的理想胜地。

3、民族特色。海南乡村民俗风情独特,民族文化绚丽多彩。目前全省有30多个民族,各民族的特色民居、民族歌舞、民族服饰、风味饮食、民族器乐、民族节庆等构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特别是黎苗风情是海南最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如黎族传统的竹竿舞、黎锦、鼻箫和船型屋,都极具特色。此外,儋州调声、临高哩哩美、民间艺术八音、苗族刺绣等也都是海南民族文化的奇葩。

(二)海南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

1、生态环境优势。海南作为我国唯一的热带海岛省份,生态环境优越,被称为生态岛、健康岛、长寿岛。1999年海南省被国家环保总局批准为全国第一个生态示范省,2010年底海南森林覆盖率达60.2%,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绿岛”。特别是中西部山区有丰富的热带雨林资源,空气负离子含量高,有天然氧吧之称。海南岛是世界上少数未被污染的净土之一,岛上生态系统多种多样,生物种类丰富多彩,生态环境指数达92.66,居全国第一。

2、资源优势。海南很多乡村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到处充满了阳光、海水、沙滩、椰树和清新的空气,是极为理想的度假休闲胜地。全省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具体可概括为以下10类:海岸带;海洋与海洋生物;岛屿;山岳、热带原始森林;珍禽异兽;河流、瀑布、水库;火山、岩洞、温泉;历史文化、古迹名胜;地方民俗、民族风情;热带作物及田园风光等。

3、气候优势。海南岛纬度与夏威夷、巴厘岛、普吉岛等世界著名旅游胜地相近,属低纬度热带季风区海洋性气候。这里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凉爽宜人。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热带风情,加上长夏无冬的气候,四季如春的氛围,赋予了海南独特的气候优势,使海南成为国内著名的休闲度假旅游胜地。特别是冬季到海南泡温泉、打高尔夫、避寒度假、康体疗养,已成为一种趋势和时尚。

4、政策优势。海南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享有许多特殊的优惠政策。如对26国游客免签证、离境游客购物退税、离岛国内游客购物免税、航权开放等,极大地促进了海南旅游的发展。特别是2009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成为海南旅游发展的一个转折点,标志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海南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三、海南发展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海南发展乡村旅游条件优越,但目前海南乡村旅游开发却还不尽如人意,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在海南省全部旅游收入中占的比重还比较低,还没有形成全国知名的农业旅游品牌和精品。具体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广大乡村地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较为落后

海南由于目前经济还不发达,还无法拿出大量资金用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大部分乡村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环卫、医疗、安全设施等还不够完善,配套住宿、餐饮、娱乐和购物设施也不健全,制约了当地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二)观念落后,服务水平低

在海南很多乡村地区人们的教育文化水平还不高,信息相对闭塞,对乡村旅游的认识不足,人们的旅游服务观念和服务意识落后,服务水平低,难以满足广大游客的需求。加上乡村居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形成了散漫、自由、不受约束的习惯,与国际化旅游接待服务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反差。

(三)盲目开发,重复建设

海南乡村旅游的发展,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和村民的积极参与,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论证,造成很多乡村景区盲目开发,重复建设和项目雷同,导致市场的恶性竞争,带来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破坏。

(四)缺乏创新,产品单一

随着游客消费心理的成熟,他们已不满足于传统的乡村观光旅游,人们更加注重旅游产品的参与性、体验性、娱乐性和趣味性,更加注重产品的文化内涵。但目前海南乡村旅游产品开发还是偏向于传统的观光、餐饮、休闲活动,乡村旅游开发深度不够,产品相对单一,缺乏创新和特色。

(五)宣传不足,知名度不高

海南生态环境优美,有很多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资源,但是由于宣传促销不足,很多资源还深藏闺中,不为人知,在国内外知名的乡村旅游品牌还不多,与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此外,海南乡村旅游还面临资金短缺、人才匮乏、农业科技总体水平还不高、乡村环境卫生条件较差等诸多问题,急需改善。

四、海南发展乡村旅游的对策

(一)规划先行,有序开发

海南有特色的乡村很多,但不能一哄而上,全面开花,应做到规划先行,合理有序开发。在进行乡村旅游规划时,要综合考虑经济规划、农业规划、文化规划、生态规划等多种因素。在空间布局上,乡村旅游规划要充分考虑海南地理格局东西差异、南北差别,根据各地区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特色,划分不同的片区。每个片区突出一个主题,实现合理地域分工,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在进行科学规划的前提下,还要合理设计旅游线路,把海南最具有特色和代表性的主要乡村旅游景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发挥特色和优势,做强热带农业旅游

海南有着丰富的特色热带农业资源,如冬季蔬菜、热带水果、名贵花卉、热带作物、中草药材、热带养殖等,都属于传统优势产业。特别是海南正在建设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因此,在发展乡村旅游时,要突出这些特色和优势农业资源,建设一批特色热带农业园区,大力开展观赏、采摘、品尝、体验、科普旅游。同时,要坚持市场导向,紧紧抓住比较优势,充分挖掘资源潜力,提高科技含量,加快优质农产品规模化种植,做精做强特色农业旅游,塑造海南农业旅游品牌。

(三)完善基础和服务设施,规范旅游服务

当前海南正在进行全省生态文明村建设,乡村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进,但距离乡村旅游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今后要在各主要乡村旅游区完善交通、水电、通讯、环卫设施建设,并配套建设一定数量的住宿、餐饮、购物、娱乐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要和城市区别开来,尽量避免乡村设施和景观城市化,要突出乡村文化特色,使设施景观化,展示现代乡村的良好风貌。如住宿设施建设,可采用田园式乡村别墅、家庭旅馆形式,建筑的外观、材料和颜色要和周围环境协调。在完善设施的同时,还要加强培训,积极引进培养人才,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并制定相应的服务标准,规范乡村旅游服务。

(四)准确定位市场,加强宣传促销

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主要是城市居民,差异性文化和生活方式是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感兴趣的主要方面。因此,在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时,首先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准确定位海南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了解细分目标市场的特征和需求,并且针对目标市场的需求来开发旅游产品,设计旅游线路。同时,还要主动走出去,加强宣传促销,积极宣传海南优美的乡村景观和特色文化,展现海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国际旅游岛的良好风貌。

(五)适度开发资源,加强文化和环境保护

良好的旅游资源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资本,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多元性文化是增强旅游吸引力的保障。海南在发展乡村旅游时,一定要注意资源和环境的保护,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多元性的乡村文化。对于资源条件优越,经济基础较好的乡村优先开发;对于资源条件一般,经济基础薄弱的乡村要适度开发;对于一些具有重要环境保护意义或生态脆弱的地区,则暂缓开发,以实现海南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六)深挖文化内涵,突出本土元素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海南有着丰富的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如黎苗风情、特色民居、骑楼文化、乡土音乐、民族舞蹈、织锦刺绣、地方饮食等,这些乡土文化是海南特色的象征。因此,在开乡村旅游产品时,要深挖其文化内涵,凸显海南独具特色的乡土文化,体现海南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切忌为了迎合部分游客的不合理需求,开发一些低档次、媚俗化旅游项目和产品,应该走精品路线,打造海南旅游文化品牌。

(七)结合国际旅游岛建设,打造国际化乡村

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逐渐深入,进入海南的国外游客会越来越多。他们的旅游需求和国内游客明显不同,往往对具有当地特色的乡土文化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更感兴趣,而这些资源大都分布在广大乡村地区。因此,海南在开发乡村旅游时,要针对国外游客的需求,设计开发相应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游客的需求。同时,还要完善相关旅游基础和服务设施,加强外语培训,营造良好的国际化氛围,打造国际化乡村。

五、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城市工业污染的加重和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乡村旅游如今已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成为人们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首选活动之一。海南岛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吸引了来自岛内外乃至国外的大批游客,乡村旅游发展日新月异,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目前海南乡村旅游仍然存在设施落后、盲目开发、缺乏创新、宣传不足等诸多问题。在当前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背景下,海南广大乡村地区应积极采取措施,融入国际旅游岛建设之中,充分发挥海南乡村旅游的特色和优势,打造国际化乡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凭借优越的资源和环境条件,借助国际旅游岛建设东风,海南乡村旅游一定会成为全国乡村旅游的典范!其未来发展前景一定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

2、张学银.乡村旅游的类型探析[J].管理观察,2009(27).

乡村旅游的特色范文3

激发乡村旅游潜力,有利于持续助力乡村振兴。但目前,大部分地区仍然没有走出一条“好路子。

存在的问题:一是定位狭隘,旅游模式雷同化。乡村旅游常被大众错误定位为农家乐,而事实上,两者之间并不能简单画上等号。目前,不同地域不同村庄为游客所提供的乡村旅游模式大同小异,多为采摘瓜果蔬菜、垂钓、爬山等一系列体验式活动,各处乡村旅游高度雷同化。且多数人选择乡村旅游的目的在于感受别于城市的乡土气息,过于单一的体验让乡村旅游发展困于瓶颈。二是重视自然资源开发,缺乏文化挖掘。田园风光确实是乡村旅游的中心和卖点,而本土文化却是乡村游的亮点。当前,大多乡村旅游仍然缺乏特有乡村民情、礼仪风俗的传达,影响乡村旅游长远持续发展。除了有别于城市的美景之外,游客更多是体验不同风土人情和农耕文化,如江西婺源的“篁岭”、陕西咸阳的“袁家村”就是乡村旅游的成功典型,每年接待的游客量达数百万之多。三是乡村建设“无差异化”。乡村建设缺乏大胆创新执行力,当某乡村建设模式获得成功,大家便一窝蜂的照搬照抄式的模仿,导致“千村一面”。

对此,建议:一是要“定好位”,全面整合当地资源。立足实际,明确当地发展乡村旅游所要达到的目标。邀请专业人才,制定全镇乡村旅游专项规划。进一步全面摸排、梳理全镇乡村旅游资源,结合道路基础建设、村容村貌整治、地方特色文化挖掘和产业结构调整,合理布局建设各具特色、亮点突出的乡村旅游功能景点,尽可能防止低水平发展,避免同质化开发和无序竞争。二是要“布好局”,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找到当地旅游资源的最优配置,最大程度释放政策、资源红利,做到既引得来游玩的人,又留得住游玩者的心。通过合理定位乡村旅游主题特色,进一步发展一批乡村特色民宿、休闲街区、采摘基地,培育形成乡村旅游新产品新业态。三是要“造好势”,利用好信息化、数字化手段。结合时下最流行的即时社交和短视频平台,把本地乡村的美景更快更好地向外传播。积极运用新媒体、报纸、视频等手段,吸纳 “粉丝群”,利用抖音等宣传平台,上传短视频,加大营销推广力度,提高传播的效率和范围。结合自身特色、吸取优秀经验做法,积极策划对外宣传活动方案,如采摘节、文化节等。增加经费投入,确保乡村旅游对外宣传工作顺利开展。

。激发乡村旅游潜力,有利于持续助力乡村振兴。但目前,大部分地区仍然没有走出一条“好路子。

乡村旅游的特色范文4

一、我市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

――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是我市发展乡村旅游的先天禀赋。我市东临黄海、南依崂山,生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183公里的海岸线蜿蜒曲折,“山海岛林泉滩港”各具特色。其中“三山、三岛、一温泉”尤为壮美,最富神韵。全市分布着20座海拔200米以上的形态各异的大小山头,拥有大小岛屿27个。境内地热矿泉水蕴藏丰富,分布面积7.2平方公里,有着“天下第一海水温泉”的美誉。

――以鳌山温泉为主的东部开发建设为我市发展乡村旅游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市不断加大对东部的开发建设力度,东部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日益完善,区域观光功能和服务功能明显提升;特别是港中旅海泉湾、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天泰运动旅游度假区等一批高端旅游度假项目的引进和建设,使东部旅游环境逐步优化,综合接待能力不断提高,成为东部乡村旅游的重要支撑。

――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和厚重的历史文化是我市发展乡村旅游的深厚底蕴。民俗风情丰富多彩,田横祭海节、龙山祭龙大典等乡村民俗旅游活动日趋成熟。历史底蕴深厚,拥有历史名岛田横岛、与威海卫和天津卫齐名的鳌山古卫、与浮山所并称于世的雄崖古所以及道教全真派发源地鹤山、金口李氏庄园等人文旅游资源。

二、我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一是农(渔)家乐成为乡村旅游主打产品。近年来,我市东部的乡村和农户创办了一大批以城市居民为目标消费群,以浓郁的乡村风味经营特色见长、以农家村居为载体的农(渔)家宴、采摘乐项目,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我市东部各镇已发展农(渔)家宴205家,直接从业人员1300余人。鹤山柿子、豹山樱桃、金口冬枣等采摘乐活动深受游客欢迎,2010年共吸引游客2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0多万元。

二是民俗节庆品牌异彩纷呈。有着500年悠久历史的田横祭海节,已发展成为全国渔文化特色最浓郁、原始祭海仪式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民俗盛会之一。鹤山柿子节年接待游客10万余人,有力带动了鳌山卫镇周边地区以农(渔)家乐为主的乡村旅游特色项目发展。

三是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结合更加紧密。近年来,我市十分注重传统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和利用,将传统文化开发与乡村旅游发展有机结合,打造了一批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乡村旅游品牌。如田横镇以筹办祭海节为突破口,打造了民俗文化节庆品牌;金口镇充分利用天后宫、凤凰古村、北阡大汶口文化遗址等特有的文化旅游资源,推出了“青岛人寻根之旅―中国北方魅力古镇一日游”旅游品牌等一系列乡村旅游活动,提升了乡村旅游的丰富内涵。

四是观光农业形成系列化和品牌化。近年来,我市以花卉生产、无公害蔬菜种植、特色养殖等为主攻方向,开发出“鳌福”、“钱崮山”、“金口玉芽”等一大批农字号品牌,形成了以“菜、花、果、渔、林”为主要内容的特色旅游产品,使我市的观光农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先后建成了青岛市蔬菜科技示范园、鳌角石茶叶观光园、院上中高档花卉苗木观光园等多个农业生态观光园。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总体规划指导空缺。目前我市还没有乡村旅游总体规划,也没有发展乡村旅游的区域性规划,导致一些地方对乡村旅游资源盲目进行开发,重复建设、布局混乱、乱搭乱建、破坏环境等现象比较突出。

二是产品特色不够鲜明。我市乡村旅游资源整合和挖掘开发的力度目前还远远不够,旅游产品少而单一, “住、游、购、娱、导”等旅游要素的开发还相差甚远,没有形成旅游特色品牌和整体合力。乡村旅游区域特色不明显,缺乏对于民间、民俗文化和自身发展特征的挖掘,影响了产品的吸引力和游客的重游率。

三是基础设施不尽完善。由于乡村旅游在我市起步晚,发展时间短,加上资金投入不足,造成许多景区缺乏相关配套的设施设备。有些农家宴所在村庄村容村貌落后,住宿、卫生、污水垃圾处理等设施滞后,存在安全隐患,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景区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和管理服务水平不高,制约了乡村旅游业的长远发展。

四、加快我市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一)创新理念,科学规划,实现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要根据我市的基础条件和已形成的特色优势,抓紧制定切合可行的区域性乡村旅游发展规划。要重点选取基础特色比较好的村庄,重点培育、示范创建,打造出一批特色各异、品牌响亮的乡村旅游示范点。

(二)整合资源,突出特色,打造独具魅力的乡村旅游品牌。一是突出山水风情,“登山游海吃渔家宴”。借助田横祭海节、鹤山柿子节、东京山山会等特色鲜明的节庆、山会等活动,开发温泉游、海岛游、登山游、垂钓游、民俗游、寻古游等特色旅游产品。二是突出农家风情,“体验观光吃健康菜”。依托无公害农业生产基地、大沽河等资源和优势,发挥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龙头带动作用,开发带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产品,突出其特有的情趣和格调,如采摘苹果、西红柿、黄瓜等绿色农产品,体验养殖、农耕等劳作活动,充分调动游客的感观,有效强化体验心理,让游客在体验中得到教育和休闲,感受回归自然的田园乐趣。

乡村旅游的特色范文5

[关键词] 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问题及方法

[中图分类号] F64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6)12-0007-03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

我国众多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乡村旅游的概念做出了诠释。其中非常典型的观点有下面几个:马波的观点是乡村旅游主要以乡村的社区为主要的活动地点,以乡村特殊的生产、生活还有田园风光为主的一种旅游类型;郑江从乡村旅游对游客的吸引力方面,进行了归纳与总结: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的自然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点,满足游客的娱乐、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的旅游形式;陈文君认为乡村旅游是乡村文化的景观,乡村的生态环境还有民俗风情,以这些作为资源的基础,结合观光,参与,娱乐,休闲的旅游观光活动。

从上面这些专家学者对乡村旅游的不同理解我们可以看到,专家们大部分是从不同的角度、层面对乡村旅游做出研究的。一部分专家是从旅游主体做出分析的,但是忽视了旅游的客体,也就是农村旅游相关资源。还有学者特别重视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创新的活动。

笔者对以上专家学者的观点进行总结,大致得出了乡村旅游的概念:乡村旅游主要发生在乡村地区,以乡村一些特点为主要的旅游资源,以乡村风光、传统文化、民俗特色等为旅游的吸引点,以城市的市民为重要的目标受众群,与乡村居民发生联系的一种旅游。

二、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开发现状及问题

(一)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开发现状

1.乡村旅游市场情况。我国城市居民近些年来收入增加了很多,同时休息的时间也比以前更多了,因此市民期待可以脱离城市的生活,通过旅游来放松自己的身心。相比与普通旅游,乡村旅游以幽静的田园风光吸引了很多的城市市民,然而普通的旅游就不一定满足这样的要求了。

2015年十一黄金周,黑龙江省75%的游客选择在本省进行旅游休闲,在省内旅游不但可以节省时间与成本,还可以很好的放松身心。自驾游的群体规模也比往年增加了很多。各个景区的接待自驾游的人数整体比去年增长了12%。像哈尔滨太阳岛,二龙山日接待自驾车游的人数超过千人。全省旅游总体呈现出增加的趋势,2015年黑龙江省旅游的接待人数超过675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45亿元。在旅游经济的总量上达到历史性增长。乡村旅游的壮大与发展,对本省旅游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2.乡村旅游资源情况。黑龙江乡村旅游的资源丰富,而且特色明显:林区滑雪漂流和生态游,特别是乡村生态游,占有绝佳的优势,黑龙江乡村旅游资源与国内其他的省份相比是占有很多优势的。黑龙江省是少数民族居多的省,它们的民俗文化很丰富,每个都有自己的特色,这些农业的旅游资源都为黑龙江乡村旅游的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黑龙江省的面积有四十六万平方公里,旅游的特色是自然,神奇。相当多的自然湖泊,湿地分布在广阔的农村地区,这些自然资源为省内的乡村旅游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而且黑龙江有很多的机械化农场与农业自然的村屯,民风独特自然,除了汉族还有满、朝鲜、蒙古、赫哲、鄂伦春等二十多个少数民族。

黑龙江确定了六个乡村旅游的主题:民俗体验、秋季丰收采摘、农业学习、中学生乡村夏令营、春季赏花、同时推出了黑龙江省乡村游的具体线路,人们可以在农家的田野里面尽情地去欣赏田园的风光,体验乡村独特的美感。

三、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产品单一,缺乏文化内涵

很多的乡村旅游区都是单纯的以农业的观光为主的参观形式,大部分的乡村旅游服务和产品没有展现出乡村旅游的多层面性,一些地区在开发的期间没有正确的理解乡村旅游内涵,降低了旅游的服务能力。乡村旅游在开发的过程存在着自扫门前雪等严重的不良现象,资源资金无法形成合力,乡村旅游通常都是规模小,经营人员的品牌意识缺乏的现象普遍。很多乡村旅游发展的开始阶段,相关的经营人员是比较容易以自己的体验理解城市市民出游需要的。农村的居民通常向往城市生活,所以经营人把城市化作为乡村旅游目标。而乡村的一些独特音乐、舞蹈以及很多农村的传统文化却没有很好的保护起来。这会使乡村旅游在产品方面存在相似,严重的缺少创新与独具特色的一些产品。但是城市市民其实是希望自己可以在乡村进行真正意义上体验农村的生活,这就和乡村经营人自己的理解截然相反了,从而严重地降低对城市居民的吸引力。

(二)经营水平较低,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虽然各地的乡村旅游对于旅游基础设施的发展非常的用心,在资金投入方面的规模也比较大。但是因为乡村旅游的地点大部分都是在城市的远郊,或者是一些经济发展落后的地方,还是有多数基础设施满足不了游客需要。像道路,停车区,厕所这些公共设施经常是很简陋同时数量也很有限。客房和餐厅这些设施条件比较差,卫生情况让城市的游客不能接受,以至于基本上留不住城市游客。还有安全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些都直接地影响了当地乡村旅游进步和发展。除此之外,因为一些主观条件牵制,很多服务人员没有接受专业的培训,没有基础管理知识,服务不到位,管理工作也很乱,有时甚至会出现一些消极的现象,如宰客现象等,以上所述的现象都会严重的制约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

(三)缺乏统一规划管理,建设存在盲目性

黑龙江省在乡村旅游的开发中,软硬环境不是很完善,几乎没有对旅游相关资源做出规划就盲目地进行了实践,所以在开发的过程中往往是只重视规模,而忽视了质量,绝大多数的乡村旅游在开发中有着很大的盲目性,常常是只看到眼前,没有考虑到长远,所以导致很多设施都不完备,在一些乡村旅游区域,客运的通过能力很差,信息通讯力也很落后,这些不利条件都会影响乡村旅游的发展。

(四)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现在从事旅游业的工作人员很多是没有进行专业培训的,旅游的知识很缺乏。一些工作人员在管理上参差不齐,标准也不规范。在交通、食宿以及地方文娱方面的服务质量偏低,地方特色开发不到位、服务系统不完善,本地生产、加工的原生态食物所占比例低下,提高服务接待重要性更大。这些因素也都影响着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且没有专业的人员进行有效、科学管理,让原本就非常松散的乡村旅游经营人员变得很松散,服务质量不达标。

四、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开发对策

(一)挖掘乡村旅游文化灵魂,突出乡村旅游产品特色

从根本上找原因,以标治本,获得可持续长久发展。同时还需要提升乡村旅游的科技含量,尽最大的可能综合粮、蔬、渔等因素,做好产品组合吸引游客。强化从事旅游工作人员的基本技能,提升综合的服务意识。而且,黑龙江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完全可以开发利用民族、民俗的特色,挖掘出其文化内涵,做特色旅游产品。乡村旅游的项目基本上是在农村和郊区,基础设施通常都很落后。游客基本上都是城市的市民,一定要保证旅游的环境要在卫生和安全的前提下,做好创新开发工作,真正体现乡村旅游的优势。

(二)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在政府部门统一的规划指导下加大山路、水电等基础设施改造的力度,充分调动农民集资的积极性。重点加强对乡村旅游接待户的客房、洗浴等设施的改造,使更多的游客在乡村旅游的体验过程中得到更加舒适的接待环境。旅游基础设施包括旅游的交通设施、旅游公共信息平台、旅游导引系统三个部分。旅游的交通设施在旅游基础设施系统里面属于中心部分。像公路、铁路、航空结合的快捷的、综合性的交通网络,一定要放在基础建设的首要位置,从而创造更加舒适整洁的环境条件,吸引更多的旅游者来此旅游。

(三)做好开发,规划先行

规划是所有开发的龙头。规划先行,可以避免无序开发,重复建设,破坏环境与浪费资源。接待城市居民的客房应该是非农业的生产活动住房,游客所有食物一定要是自己农场的产品,售价一定要低于市场的批发价格,从而让游客真正体验乡村生活的乐趣。开发黑龙江省的乡村旅游地,必须根据景观类型和交通条件,有选择地重点开发和创新开发,避免相互模仿,重复开发;要协调旅游开发中乡村旅游景点之间、乡村旅游景点与传统旅游景点之间的衔接,充分利用传统旅游景点知名度的优势,提高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带动乡村旅游朝品牌化方向发展。

(四)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政府,尤其是区、乡政府应该把发展乡村旅游变成改善产业结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大事,做好全局的统筹指导,为乡村旅游的进步和发展营造优良的气氛。政府应该颁布一些法规,鼓励乡村旅游的发展,建设当地基础设施。当地政府应积极发挥宏观管理功能,像当初对待冰雪旅游一样,起到主导作用、带头作用。例如规定乡村旅游景点必须取得工商、卫生、安全等有关部门的许可,并且接受基础的旅游知识培训,规范旅游从业人员的行为及思想教育,从而达到乡村文化与旅游服务水平的双提高。

(五)结合农业发展与回归自然,提高居民参与性

乡村旅游需要充分的展现出这个地区的乡村自然风光以及特色,要努力的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层次,让每个游客到达乡村后都会有一种新的感受。需要大力的提升乡村旅游的参与性。参与性是乡村旅游的亮点,农活体验,趣味劳动、采摘园等,游客们可以亲自下地干一些基本的农活,除杂草、摘蔬菜瓜果等等,调动游客的兴趣,增加旅游的乐趣。

(六)承办特色节事,加大宣传力度

例如哈尔滨经常承办一些哈洽会等国际会议和一些博览会等事项。黑龙江也可以打特色节事牌,加大宣传力度。黑龙江省也是一个少数民族居多的省份,因此可以从民族特色的角度着手,做好节事活动策划,举办颇具民族、地域特色的节事活动,从而达到一定的宣传效果。也可以申请举办更大区域的节事活动,打开更广的宣传路子,让黑龙江旅游走向全国各地,甚至是全世界。

[参 考 文 献]

[1]冯淑华,方志远.乡村部落系统的旅游价值研究开发模式探讨[J].江西社会科学,2016(7)

[2]韩振华,周玲强.关于发展现代农家旅馆的研究探讨[J].旅游科学,2016(1)

[3]何景明.国外乡村旅游研究评述[J].旅游学刊,2015(1)

[4]李乃英.对开发陕西农业旅游的思考[J].人文地理,2015(5)

乡村旅游的特色范文6

随着我国休闲经济和休闲产业的快速发展,乡村休闲旅游面临广阔的市场前景。如何在这良好的发展势头下取得比较好的竞争优势,这是乡村旅游企业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如何吸引消费者、如何创造并引导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还有那些需求未被满足等,这同时也是乡村旅游产品要面临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供乡村旅游服务的企业应从营销模式的角度来考虑解决方法。

长期以来,旅游产品提供给消费者的只仅仅是交通工具、景点、文化方面的变化,消费者只是被动的接受旅游服务,而且对旅游产品的信任度也逐渐降低,因此就出现了“看景不如听景好”的俗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呢?因为消费者在享受旅游服务的时候只是走马观花,实质性的体验活动很少,因此感触不深。这一方面是因为旅游产品本身的局限性问题,如旅游产品是受保护的文物、名胜古迹等;另一方面是旅游服务者的营销理念问题,单纯强调数量而忽视质量。在乡村旅游这个旅游产品中,产品本身所受的局限性不多,影响消费者需求和旅游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就是经营者的营销理念。因此,在乡村旅游服务的提供过程中,应强调消费者的体验活动,以体验来衡量服务的质量优劣,提高消费者的感触度。这就要求乡村旅游的提供者树立体验营销观念,给消费者提供一个体验农家生活的机会,使消费者有一种身在其中并难以忘怀的体验。

二、发掘特色体验产品,创造需求,创造市场

消费者要选择一种产品时,主要强调这种产品能给自己带来的效用的大小。因此,在选择乡村旅游时,消费者会考虑的是乡村的休闲的氛围、纯朴的民风、独特的生活方式以及世外桃源般的居住环境。但是消费者并不一定十分了解各地乡村旅游的真实情况。所以,乡村旅游产品要突出自身的特色,避免和一般旅游产品雷同。具体而言,乡村旅游中应强调特色体验活动,根据当地的特色环境和人文条件创造出特色体验产品,创造出适合消费者的特色需求。如在蔬菜生产区可提供蔬菜的种植和采摘活动、在水果生产地可提供果园内采摘销售活动、在山区可提供登山活动等。这一些活动都可以以乡村旅游产品中的一个产品类别出现,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人可提供有区别的产品,在条件允许下可以提供“全面客户体验”,让每一个消费者度能有亲身体验的机会,如手工磨面、手工造纸、手工染坊等。这样,消费者在选择旅游产品时会更多地考虑到乡村旅游体验的特色,考虑到特色体验给自己带来的可感知的价值。同时这种体验也会随着消费者的购后行为而给经营者带来良好的口碑效应,使乡村旅游的市场逐渐扩大。三、筹划、举办展示产品体验的活动,引导消费者的需求

在乡村旅游的消费中,消费者要考虑自己的体验价值的大小,而这种价值的大小必须要通过一定的体验活动才能体现出来。因此,乡村旅游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就必须把特色体验产品以某种活动或某种展示的方式表现出来,鼓励消费者参与、引导消费需求。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主要考虑当地的地理条件、风土人情、消费者的需求以及活动产生的效果的好坏等问题,而且要特别强调消费者在活动中会得到什么样的体验、消费者的需求是否被满足等。如湖南常熟虞山林场举办的杨梅节,它把对林场的观光和杨梅的采摘、品尝结合到一块,让消费者在观光的同时体验到采摘的乐趣,在体验中消费,在购买中得到乐趣。通过这样的活动,消费者得到的不仅是采摘到的杨梅,更多的是采摘、品尝时的体验,杨梅就是消费者可回忆的田园风光的典型物品,一旦消费者看到杨梅,很可能就会想到林场,会考虑到到林场去旅游,这样消费者的需求就被有效的引导起来。通过筹划、举办特色体验活动,使乡村旅游产品在体验中被消费,在消费中使消费者得到乐趣,使市场得以开拓,消费需求得到提高。

四、在体验中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

在乡村旅游的体验营销中,强调比较多的是消费者的体验,但提供这种体验的却是服务人员,而一般情况下这种服务人员应该是农民,这样才能体现乡土本色。然而在现实情况下,提供乡村旅游服务的人员素质良莠不齐,这就导致服务质量不稳定。因此,在实际的体验活动的提供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出现的问题,及时改正,要逐步增强服务人员的旅游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树立服务理念,保证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在乡村旅游中应用体验营销模式,可以使乡村旅游的特色得到很好地体现,使乡村旅游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同时使消费者得到休闲娱乐的体验、难以忘怀的体验。

参考文献:

[1]周岩远江:体验营销[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3

[2](美)B、约瑟夫派恩詹姆斯.H.吉尔摩: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3]沈国斐:关于乡村旅游发展的探讨.生态经济,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