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社会效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节能减排社会效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节能减排社会效益

节能减排社会效益范文1

[关键词]区域节能减排;c#;建模

随着党的十召开,以及“十三五”规划的提出,在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基础上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成为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主线,表现在环境治理上,由于区域内资源配置和社会条件存在着普遍差异,决定了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均衡性,因此,对区域经济节能减排的政策落实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的区域特点做出准确的定位以及因地制宜的战略选择,通过c#的编程语言,结合各区域间节能减排的要求和现状,能够科学且快速地建立区域节能减排的模型,为区域内的资源整合和分配选择最优指标和最优战略体系。

一、C#语言的概念

“c#是微软公司的一种面向对象的、运行于.NET-FRAMEWORK之上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作为c与c++语言衍生出来的高效、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c#在突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外,还有效的综合了VB的可视化和c++语言的高效化,在使用这一程序语言时,程序员可以基于MI―进行快速的编写,不仅能够大大地减少在实际操作中的建模时间,还能够显著的提高编程语言的综合效益。在对c#的开发和研究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其本身表现出来的以下特点,首先,语言简洁性,c#语言部分承袭了c++语言的语法,最大范围被使用的c++语言在全球软件开发和程序编写上的享誉度极高,而c#在保持基本的语法运用的同时,将其进行了简化,使程序员和使用者能够快速地掌握语法的使用。其次,c#的简洁化产生了显著的时间效益,简明的程序语言在开发和使用过程中能虮豢焖俚脑擞茫并且出现错误的几率相较于复杂的c++和c语言而言有了明显的降低,用c#开发应用的软件能够大大地缩短开发周期,并且保证软件开发的质量。

二、基于C#的区域节能减排建模

区域节能减排的建模主要表现在对区域节能减排的最优指标分配以及评价系统进行建模,最优指标分配一方面需要通过c#准确计算区域不同经济环境下的分区标准以及分区标准下相对应的资源指标分配,评价系统则是对区域节能减排在达到不同阶段目标时应获得的相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判,这一过程,通过c#编程语言的运用,能够建立完善的区域节能减排的规划模型和战略体系。

在区域节能减排的建模过程中,在数据库访问的接口选择上,使用技术,采集区域各分区的资源分布状况、已有资源利用率、人口基数、企业分布状况以及经济发展状况等数据,进行程序语言编写,按照相关的运算规则,对应不同的节能减排程度、措施以及预期效果,获得较为完整的区域不同分区间的不同战略偏重以及方向选择,c#通过程序语言的运算,对已知变量进行总结和评价,最终获得适合分区范围内资源基础和经济发展速度的节能减排模型。区域节能减排建模过程中通过c#操作XML的方式即可获得直接有效的可视性模型,生成空白CUBE之后,通过操作XML形式,导入各分区内的环境数据,通过命令的形式对数据进行区分和处理,通过MDX查询语句获得分析处理结果,将其转化为DATATABLE,成为直观的节能减排区域模型。

在UML、架构与框架的选择上,UML为统一建模语言,支持模型化和软件系统开发的图形化,为区域节能减排的加墨提供了所有阶段的模型化和可视化支持,架构则描述了构成节能减排战略的各个抽象组件,如资源、环境、效益等,通过程序语言间的基本架构实现抽象组件之间的相互连通,最终形成框架,即节能减排针对不同区域环境下形成的有差异的措施选择基本方向。

区域节能减排的建模是以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项数据为内容,依托于c#程序语言的运算,对区域能源使用情况以及节能减排具体选择、落实的过程,c#通过科学高效的数据运算和可视化的结果表达,为节能减排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方向指导。

三、基于C#的区域节能减排建模的实际作用

首先,c#建模的简洁性能够让非技术人员快速地掌握节能减排过程中的战略内容,在节能减排的内容选择上,非专业技术人员无法清楚每一个代码和程序语言之间的意义,通过程序语言转化为可视化的图像或图表能够使节能减排措施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被大多数人所认知。一方面,建模的直接参与者能够对模型的组织架构做出全面的掌握,传统的c++建模方式由于代码十分复杂且容易出现错误,因此极少有人敢在修改结构过程中对基本代码和语言做出修改,c#语言的运用能够在面对节能减排涉及的不同行业和不同部门的同时,成立独立的行业模型,建模过程给参与者提供显著的过程影响,加之简便的操作过程,参与者的熟悉度也能够有显著的提升。另一方面,在未来的模型维护和持续使用过程中,新开发成员能够快速地了解区域项目的选择,快速的接受节能减排方向的确定和项目具体措施和战略的选择,开发人员可以通过查看简单的组织架构模型和对应的文档,获得战略开发的基本框架和技术要点,在开发过程中能够节约大量的研究时间以及研究投入,为之后的区域节能减排工作的落实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大大缩短了战略落实所需要的时间和周期,同时有效地节省了落实过程的资源和财物支出和磨损,创造了较为高效的社会效益和行业效益。

四、基于C#的区域节能减排建模的实现

节能减排是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必由之路,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因此,在区域节能减排建模的开发和落实过程中,必须注意其程序开发本身存在的不足。

首先,建模过程中对统计指标的要求较高,能源统计是保证节能减排工作方向正确,落实保证效果的重要基础,但是,节能减排的各项科学指标和判断标准并没有被列入国民经济统计的相关环节当中,即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节能减排具体措施如何确定,措施是否达到预期效果都没有足够的标准,节能减排的数据统计指标获取十分困难。这需要政府和相关企业逐步建立统一的国家节能减排统计标准,对需要采取节能减排措施的区域和行业做出明确的统计标准和相关制度体系,按照程序规定及时地做出能源和污染物指标的统计、监测和数据报送,将互联网+与节能减排紧密结合,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对节能减排建模获得的相关数据进行公开透明的和意见征集,促进全社会范围内,从个人到企业养成节能减排的基本意识以及了解和关注。

其次,建模过程中非工业用能领域指标较少,工业领域的节能减排相关指标的获取,能够通过行业内的自我调节以及政府的强制措施获得,但资源的使用灵活性巨大,非工业用能领域准入门槛低,市场环境混乱,监管不善等原因造成这一领域的节能减排指标获得来源十分稀少,即使能够对指标完成获取,其质量也较工业领域更为混乱。因此,这一过程中,政府部门对于能源指标的监管和获取需要在完善宏观政策和制度环境的基础上,对商业用能、交通运输业用能、建筑业用能、居民生活用能等领域做出法律化的指标确定和公示,不断完善政策环境,提高居民意识,从而为节能减排模型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基本数据。

节能减排社会效益范文2

节能减排审计是以环境审计为基础、专门负责节能减排工作审计的一门专项审计,通过对企业经济活动中节能和污染物进行科学管理、对预计投资项目的耗能以及环境影响相关信息进行鉴证和评价,为企业提供能源和环境咨询服务,从而监督企业采取尽可能采取节能减排相关措施,促进企业减少能源消耗。构建节能减排审计评价体系可以进一步提高节能减排审计工作效益。节能减排审计主旨是对企业经济活动节能和污染物科学管理、预计投资项目耗能等相关信息进行鉴证和评价,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可以更有效地对企业节能减排工作进行评价,监督企业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评估项目的效率和效果,从而提高节能减排审计工作效益。构建节能减排审计评价体系可以进一步完善审计理论内容。随着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受托经济责任的发展,以及受托环保责任出现,环境审计随之产生。其主要是对公共环境项目进行审计,具体内容包括合规性审计、财务审计和绩效审计,节能减排审计可以作为环境审计中一个组成部分,对节能减排审计评价体系构建可以丰富审计理论的内容,促进审计理论不断向前发展。构建节能减排审计评价体系可以指导实践工作的开展。通过构建科学合理地节能减排审计评价体系,审计人员在实践工作中可以根据评价指标有目的开展工作,尽可能搜集和节能减排审计评价相关资料,对企业作出客观、全面、系统的鉴证和评价。从实践中,促进企业不断实施开展节能减排项目。

二、节能减排审计评价研究综述

(一)国外节能减排审计评价相关内容综述 (1)加拿大。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在《环境绩效报告》中,列举包括资源、公用事业、零售业等7种行业一共15个方面的环境绩效指标,内容涵盖土地资源利用和破坏、可再生资源使用、危险物品的管理、能源保护、空气和水源监控方案等,(2)日本。2000年日本环境厅颁布《环境会计系统的导入指南》,专门提出企业环境保护对策效果评价指标,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环境保护效果评价指标,即主要反映的指标是对企业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量和增减变化情况进行确认与计量时所采用的物量单位指标。具体包括:第一,经营场地内效果,如环境污染物资排放量、温室气体排放量、能源使用量、废弃物最终处理量等;第二,上下游效果,包括绿色原材料耗用量、有毒化学物质使用量等;第三,其他环境保护效果。二是环境保护对策的经济效果评价指标,其主要是反映企业环境保护对策采用的收益,以及费用减少进行确认和计量所采用的货币单位指标。(3)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014000系列标准中,提出节能减排审计评价指标,包括环境状况指标、经营绩效指标和管理绩效指标。其具体涵盖的指标内容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当地附近水域、排气等空气质量影响;企业厂房设施设计、运营和维护;向企业厂房场地设施的提供材料、能源和劳务等;企业组织内部不同级别的人员,开展计划活动和程序等。 (4)世界可持续发展企业委员会(WB

CSD)世界可持续发展企业委员会(WBCSD)提出了以“生态经济效率”来反映可持续经营目标,对生态经济效率指标体系划分为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创造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及使用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三类,具体涵盖能源消耗、材料耗费、自然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等方面的指标。

(二)国内节能减排审计评价相关内容综述 我国目前没有针对节能减排审计评价体系,但是针对环境保护开展了绩效审计工作,国家公开了权威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信息:

财政部2004年颁发《中央政府投资项目预算绩效评价工作指导意见》中指出评价指标包括社会效益指标、财务效益指标、建设工期指标等10个绩效指标,覆盖了财务效益、社会效益、社会效益三个方面;建设部与国家发改委联合2006年联合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和参数》,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涉及以下方面:经济增长指标(包括净现值、经济净现值、社会纯收入等);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委员会2006年颁布了《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其中规定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包括财务绩效定量评价和管理绩效定性评价两部分。

目前,我国专家学者对节能减排审计评价也提出自己不同看法,如清华大学企业研究中心对上市公司进行绩效评价选取了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成长性三方面指标;张士则(2009)认为增加新的耗能评价指标,完善企业能耗评价体系,包括增加可比产品综合能耗指标;宋马林(2008)基于可持续发展与节能减排结合视角,对国内各个地区开展节能减排成效进行评价,运用超效率数据包络模型探讨社会协同地区节能减排的评价体系;龙成凤,李淑清(2006)采取平衡积分卡方法建立公司四套绩效测评指标;乔引华(2006)等从企业、行业、政府三个角度出发评价企业的环境绩效,三者职能存在巨大差异,因此评价标准具有很大差异;袁广达(2006)提出环境保护效益评价指标可以包括资金使用效益指标、环境保护管理监督指标和社会效益综合评议指标等。还有一些学者从不同方面对我国绩效审计评价指标进行修订和完善,这里不再过多阐述。

三、节能减排审计评价体系构建

(一)评价主体 我国环境审计主体是政府为主导,部分大型企业参与环境审计工作。从节能减排审计实际工作掌握程度分析,政府没有直接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不能够保证节能减排审计工作运行合理有效,评价工作也不能够可靠和客观。

笔者建议,节能减排审计评价主体包括三方面:政府部门、民间团体和企业内部审计部门,通过三方共同努力,客观、综合地评价节能减排审计工作。

(二)评价客体 节能减排审计评价的客体主要包括具体审计过程和节能减排实施效果的评定,包括对节能减排资金使用合规性、节能减排制度的有效执行程度和节能减排评价指标完成情况等方面,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节能减排实施效果。

(三)评价标准 (1)系统全面性。系统性即要求构建的节能减排审计体系时应当注重系统整体角度,不遗漏任何一项指标,每个评价指标可以相互配合,全面、系统地体现被审计主体节能减排项目开展执行情况。(2)科学逻辑性。节能减排审计工作复杂,企业对经济活动多样,决定在构建节能减排审计评价体系时应当注 意各个组成部分具有逻辑性,可以多个不同层面对企业节能减排进行考核,如何财务层面、社会公众层面和内部机构运营层面,各个层面之间具有一定逻辑关系,相互联系,每个层面考核指标可以根据企业特点自行设置。(3)简明实效性。构建节能减排审计评价体系时应当从实际出发,考虑设定考核指标合理、可靠。可以依据企业具体项目设定指标,具有一定可操作性,可以体现为货币单位核实,如果确实不能通过货币进行核算,可以考虑采用分级设置“优”、“良”、“中”、“差”等多阶段标准。(4)成本效益原则。节能减排审计评价体系在构建时应当考虑成本效益原则,仅可能使企业构建评价体系发生的成本支出小于其所带来的收益,考核标准尽量简化,保证高质量的评价指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设计相关便于考核指标,搜集相关数据、资料。(5)量化可比性。节能减排审计评价体系在构建时应当注意各个组成部分相互独立,不同层次之间或同一层次中不同考核指标相互独立,不能交叉重叠。考核内容在总体目标相同时,比较具体评价项目的不同方面的差异,具有一定的可比性。评价考核标准可以用量化反映出来,运用相对数、平均数和比例数等数学计量方法进行考核比较。

(四)评价指标 (1)节能减排审计评价指标的设定。根据我国学者已有的研究文献中所提到的内容,节能减排审计评价指标有三个取得来源:一是通过对企业内部经济活动和企业文化政策进行指标设定,包括财务收支、节能减排投入、企业文化、政策和道德价值观等方面;二是企业研发过程和生产过程相结合,对企业进行设计和研发,不断注入节能减排理念,从产品开发设计环节关注节能减排;三是节约思想的贯彻,节能减排审计评价指标应当考虑能源的节约,鼓励和考核新能源的使用。

第一、宏观规划指标:包括绿色产品比例、节能环保设备使用率、节能减排教育培训投入率等。

绿色产品比例=■×100%

节能环保设备使用率=■×100%

能源有效利用率指标=■×100%

能源有效利用率指标反映企业消耗能源水平和利用的最终效果。

节能减排教育培训投入率=■×100%

第二、运营效益指标。主要针对节能减排项目所获收益进行评判,包括节能减排设施投资收益、节能收益净额,节能减排成本节约净额等。节能减排项目收益可能会影响企业未来几年或几十年,其成本支出当期发生,有时会出现“入不敷出”的现象。企业应当从长远观点考虑,设定相应指标进行考核。

节能减排设施投资收益=该设施带来的收益-该设施投入支出总额

节能收益净额=节能金额-投入金额

节能减排成本节约净额=节能减排节约额一节能减排投入金额(节能减排节约额包括违反环境法律法规的罚金减少额、能源节约金额、资源回收再利用节约额)

第三、投资效率指标。主要针对节能减排项目投资过程中收益相对总收益比例进行考核,包括节能减排设施投资收益率、节能减排技术创新投入率以及节能投入收益率等相对指标。和之前的运营效益指标相比,其侧重相对数评价。

节能减排设施投资收益率=■×100%

节能减排技术创新投入率=■×100%

节能投入收益率=■×100%

第四、实施效果指标。主要针对节能减排项目实施过程中污染减少效果进行测定,具体包括: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三废”产品利用率以及污染物排放达标率等指标。

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100%

将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指标拓展到能源消耗指标,主要选取电能、燃料和原煤等产值系统,其他相关能源可以参考此指标设定。

电能消耗产值系数=■

燃料消耗产值系数=■

原煤消耗产值系数=■

“三废”产品利用率=■×100%

废弃物回收利用率=■×100%

污染物排放达标率=■×100%

单位产值排放废弃物、污染物的数量

=■×100%

排放的废水的产值系数=■×100%

排放的废气的产值系数=■×100%

排放的废水是指企业厂区所有排放到外部的废水量,包括生产废水、对外排放直接冷却水、超标排放的矿井地下水和生产废水混排的厂区生活污水等;排放的废气是指企业燃烧燃料和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向空气排放的含有污染物质的气体。

(2)节能减排审计评议指标的设置。评议指标是指在定量指标设定的基础上,主要涉及企业节能减排审计定量指标中没有考虑的范畴和预计会影响节能减排效果的潜在因素,设定相应的定性指标,更完善地考核企业节能减排审计效果。

通过评议指标从广泛范围评价企业节能减排的实际效果,有利于企业节能减排审计评价制度更加规范、科学、合理。评议指标的设置可以从定性指标角度考虑,与定量指标相结合,全面综合地考察企业节能减排审计业绩。

节能减排审计评议指标可以考虑设定:企业管理层节能减排重视程度、企业制定节能减排相关制度和规定情况、企业节能减排人员综合素质情况、污染物治理措施和结果情况、企业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效果、企业遵守国家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情况六项指标。

(五)评价方法 节能减排审计评价方法可以划分为传统常规的审计评价方法和特有的审计评价方,本文此处主要将方法主要过程予以说明,具体详细的操作过程可以进一步在以后研究中详细阐述。(1)传统常规的审计评价方法。传统常规的审计评价方法主要包括:第一、审阅法,审计人员根据书面资料,审查和阅读,查明被审计单位生产经营活动涉及节能减排的合理、合法和有效程度;第二、访谈法,通过询问和访谈的方式调查和了解企业节能减排的具体情况;第三、观察法,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经营场所、实物资产和生活经营活动进行实地勘察;第四、分析性复核,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节能减排评价指标进行研究分析,重点关注被审计单位异常变动的项目。(2)特有的审计评价方法。特有的审计评价方法主要运用方法包括:第一、目标导向法,针对被审计单位涉及节能减排审计的项目分解多个目标,依照一定审计标准,采用相应的审计方法进行审计,提出相应的审计建议;第二、节能减排审计费用效益分析 法,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收益,具体实施方法包括直接市场价值评价法、替代市场法和意愿调查法;第三、节能减排审计费用效果分析法,将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费用与其实施的效果进行方案比较的经济评价方法,具体包括最佳效果法和最小费用法。

(六)评价报告 节能减排政府审计报告披露信息应当注重国家行政和企事业单位经济组织在经营过程中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资金使用效率和效果、对节能减排法律法规政策执行情况以及监督检查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绩效,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高。具体包括:(1)节能减排法规执行情况信息,如节能减排责任考核结果,污染情况和排污收费缴纳情况,国家地方法规行业标准要求其他事项;(2)节能减排环境质量情况,如污染物排放达标率、三废排放数量、环境有害物品保管和使用情况;(3)环境治理和污染物利用情况,如回收利用环境污染情况,污染治理培训职工参与情况,企业环保法规规范制定情况。

节能减排政府审计报告格式应当与审计目标相关,节能减排审计报告目标是披露被审计单位节能减排会计报告的审计状况,注重审计会计报告的合法、真实性,可以采用传统审计报告模式,审计人员可以出具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等类型的审计报告,格式也可以类比参照。如果节能减排审计的目的是评价被审计单位节能减排项目的效果,审计人员应当根据实际工作搜集的相关审计证据,科学分析,出具节能减排审计建议书。

四、节能减排审计评价体系实施建议

(一)充分认识设定节能减排审计评价指标的重要意义 转变传统审计思维,在国家能源消耗大企业和重要行业开展节能减排审计评价工作,使人们充分认识到节能减排审计评价体系的重要意义,深刻理解节能减排审计在低碳经济环境下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在高耗能、污染大的煤炭、化工、建筑等行业中开展节能减排审计评价工作。鼓励企业参与国际环境管理系列标准ISO14000环境质量认证体系,有利于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高节能减排意识。

(二)颁布节能减排审计评价法律规范 我国目前没有针对节能减排审计的法律规范,也没有节能减排审计评价体系的法律法规。但政府相关部门已经开始逐步重视对节能减排审计工作实施,2011年5月,审计署所公布的《20个省有关企业节能减排情况审计调查结果》显示,已有6个省政府及相关部门颁布并制定针对节能减排审计的规章制度,8个省取消企业违规占用国家资源的政策。同时,我国政府应当尽快颁布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促进企业开发水能、风能等清洁资源利用,结合我国国情,建立评价低碳审计指标体系,不断健全节能减排审计评价体系法律法规。

(三)不断提高审计人员节能减排审计评价业务能力 审计人员应当不断扩宽知识领域,学习和节能减排相关的环境法学、发展经济学、工程学等相关知识,提供自身综合知识能力,以便具备足够能力适应节能减排审计工作的要求。对审计人员定期进行培训,通过培训班和研修课程,不断更新审计人员环境会计审计知识,从而满足企业对节能减排审计工作实施的要求。培训方式可以通过定期讨论、网络视频学习等方式,同时加强对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培养,注重审计文化传授,不断增强审计人员工作责任感,激发其爱岗敬业的热情。

(四)积极参与节能减排审计国际交流合作活动 低碳经济环境下,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日益受到人们关注,环境问题发展成为国际问题。环境问题的顺利解决,需要各国政府、国际社会和各国人民共同合作。确立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使人类活动与自然资源消耗相互协调,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是各国人民共同努力奋斗的目标。我国环境污染相对严重,应当加强与国际组织及其他国家节能减排审计组织沟通与合作,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外相关组织的节能减排成果与经验,可以更有效地促进我国节能减排审计工作开展,保证节能减排审计评价指标的顺利执行和有效实施。

在低碳经济日益凸显环境下,企业应当注重节能减排审计评价指标设定及相关工作的发展变化,积极在企业内部开展节能减排审计评价工作,注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投资收益性、运营效益性、实施效果性,并针对审计人员提供审计报告,尽可能解决企业生产经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改善企业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庆龙:《能源审计理论与方法》,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节能减排社会效益范文3

关键词:火力发电企业 节能减排

中图分类号:TM62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节能减排指的是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根据十二五节能减排的目标,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6%和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至10%,从当前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来看,由于我国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68%,全国烟尘排放量的70%、二氧化硫排放量的90%、氮氧化物的67%、二氧化碳的70%都来自于燃煤,实现节能减排目标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作为火力发电企业,主要依赖于煤炭实现发电供热,既是能耗大户,也是污染物排放大户,所以作好火电发电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意义重大。

我作为一名电力工人,通过几年的不断学习和经验总结,充分认识到火力发电企业节能减排的意义所在,它不仅是电力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的需求,目前应运比较多的节能减排措施有如下几种,具体分析如下:

一、从设计方面考虑,选用“本质节能减排型”设备。

在过去的几年里,由于电力市场蓬勃发展,电力企业受技术及资金的影响,设备选型相对不合理,能耗较大,这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新型设备层出不穷,如果在建厂初期,从设计方面考虑,选用“本质节能减排型”设备,将从根本上解决设备生产能耗大,污染严重等问题,避免设备选型不合理,日后增加节能减排技改项目,消耗更多的资源及资金。

二、对能耗较大的设备、污染严重的设备实施节能减排“技改”。

㈠、节能方面:

1、通过对火力发电企业厂用电率分析可知,耗电量较大的设备依次是:给水泵、循环水泵、一次风机、凝结水泵、能潜力大,通过对这些设备实施变频改造、永磁调速改造、电机双速改造,更改叶轮线型等来提高设备效率,达到节能的目的,尤其是实施变频改造后,设备在高转速的情况下,由于减少了节流损失,设备相对出力增加,所以电耗相应降低;设备在低转速的情况下,设备维护量小,运行稳定,而且节能效果更加显而易见。

2、众所周知,一般火力发电企业能源利用率不足40%,大量的热能通过冷却水塔将循环水中的余热排走,不仅造成能源利用率极低,而且污染也很严重,所以有效利用循环水排放的余热将是未来发展趋势,就目前而言,火力发电企业在北方地区,以集中供热的优势发展热电联产,这样一来,能源利用率提升将近20%左右,但是近年随着“三新”(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循环水余热利用有新突破,第一类溴化锂热泵逐渐开始在火力发电企业应用,他将循环水中低品位热能转化为高品位热能进行供热,再一次将能源利用率提升20%左右,通过集中供热、循环水余热利用两项将能源利用率提高40%左右,大大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㈡、减排方面:

1、保证脱硫设备正常投入,控制二氧化硫达标排放。二氧化硫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物质之一,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对植物、金属、建筑等危害也很大。我国已将二氧化硫列为一种主要的法规控制空气污染物,并将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水平作为评价空气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火力发电企业是二氧化硫排放大户,所以必须有效控制排放量。火力发电企业在建设过程中,必须保证脱硫设备设施建设“三同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除必须保证脱硫设备设施正常运行,还应加强煤源控制,掺烧低硫煤,有效控制二氧化硫达标排放,如果超量排放,通过征收高额排污费有效抑制。

2、有效减少氮氧化物排放。氮氧化物也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物质之一,它不仅有腐蚀作用,还对人体、植物等用毒害作用,所以控制氮氧化物排放势在必行,就目前火力发电企业而言,新上机组必须同步建设投入脱硝设备,但对已投产机组也已开始逐步新增脱硝设备,一些火力发电企业利用大修机会,通过改进锅炉燃烧器的结构来降低烟气中氧气浓度、降低火焰最高温度、缩短气体在高温区的滞留时间,以达到降低排气中氮氧化物浓度,通过改造,氮氧化物浓度可以降至改造的一半左右。

3、火力发电企业不仅是燃煤大户,而且也是用水大户,所以作好生产用水节约、减少污水排放也至关重要。一些发电企业利用城市中水作为生产主要用水,同时生产污水通过污水处理设备净化,回用至生产,可以实现“零”排放。

通过提升节能减排管理,来提升企业经济、社会效益。

这几年,火力发电企业煤耗逐年大幅下降,一方面原因是通过设备“技改”达到节能降耗,而另一方面原因则是管理节能减排。管理节能减排是在设备固有的条件下,有效实施精细化管理,通过提升节能减排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企业经济、社会效益,下面就有关的节能减排管理重点分析如下:

㈠、通过宣传节能减排知识,加强节能减排教育,不断提高员工节能减排意识。只有运行员工节能意识提高,他们才能积极主动调整运行参数及运行方式,保证运行各参数压“红线”运行,实现节能降耗目的。

㈡、建立健全适合本企业的节能减排管理制度。管理是人们对组织内业务活动诸如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的总称,而制度是管理的依据和原则,在管理活动中不可或缺,可视为固化的管理。制度水平的高低,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企业管理能力的强弱。所以制定较适合本企业的节能减排管理制度,能较好的开展节能减排工作。

㈢、制定节能减排目标、计划,依目标、计划有效实施,加强监督管理,总结节能减排经验,提出节能减排整改措施,遵循“PDCA”科学管理模式来不断提高节能减排目标。

㈣、制定节能减排奖惩办法,依办法奖优罚劣。根据火力发电企业多年经验,通过实施“小指标”奖惩办法,依办法奖优罚劣,可以有效提高运行人员调整积极性,并有效实施节能减排措施,维持运行各参数压“红线”运行,实现节能减排目的。

㈤、鼓励节能减排创新,充分发动群众,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奖励积极参与者,其中重奖有建设性建议的员工,例如:提出循环水塔喷淋头改造,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水塔冷却效果;提出在北方地区增加开式循环水旁路,可以全部停运开式循环水泵;提出冬季循环水双机单塔运行,可以减少水塔冬季结冰,更可以节省发电水耗等等。

㈥、组织节能减排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积极推广节能减排“三新”技术。对于火力发电企业,存在较多节能减排难题,将这些技术难题,充分利用QC活动形式,来逐步化解。

节能减排社会效益范文4

现代化信息技术在节能减排工作中能够最大化发挥信息资源的作用,实现管理最优化,提高管理水平及经济效益,能够给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效益。因此,节能减排信息化具有跨时代的意义和重要性。

2节能减排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信息化管理平台可选择性小

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是信息化平台,虽然信息化的发展经历了摸索、尝试、发展到稳定的历程,但是在节能减排范围内并未得到广泛应用。信息化管理在节能减排工作中还处于开始阶段,因此信息化平台和设备层面上,行业中的标准并不统一,甚至说无标准可循。目前市场上较为常用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和系统都是通过紧耦合方式实现相关数据展现的,缺乏自动策略分析和动态模型提取能力,平台系统缺乏灵活性,不能满足动态变化的节能减排标准。另外,由于基于节能减排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多数是单独个体存在,因此其不具备规模处理的能力,不能实现同一平台构架支持不同领域的节能减排信息化。

2.2系统兼容性差

节能减排的信息化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需要多种设备及平台系统的配合,相互支持才能实现其功能。通常设备网络、互联网、移动网、射频感应网、IPv6网络等互相融合,共同组成节能减排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这些部分的存在能够满足整个信息化管理系统从终端到达使用端,直接控制和监控节能减排的设备。但在实际工作中,不同企业间的网关融合、规范不统一,设备较为单一,不能再整个行业系统中实现兼容,这就阻碍了各个领域节能减排工作信息化的发展步伐。

2.3节能减排信息化发展趋势存在误区

总体来说,节能减排信息化管理主要存在3个方面的不足,即系统整体性能差,系统功能及兼容性差,整个行业的整体实用性不强。这些问题的造成除技术因素及发展因素外,该领域的发展理念和发展趋势存在偏差也是其中的主要原因。在目前的发展理念及趋势中,企业更多关注的是如何实现各类能源设备的集中监控,对于节能减排的智能化、系统化、自动化等方面还没有统一的、成型的发展理念。

3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信息化的主要措施

无论哪个行业领域,信息化建设都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涉及到各个企业及企业的各个部门,它需要软硬件相结合,需要人力、物力、智力的大量投入,需要对企业的传统管理基础及流程进行重组。在节能减排领域内同样如此,因此,要实现节能减排工作的全面信息化,需要紧密围绕节能减排工作的特点,从多层次入手,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重目标。

3.1充分了解节能减排信息化

充分学习国家节能减排的相关法律法规,依据相应法律法规了解并掌握本行业所处的地位及相应的考核指标,研究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信息化水平及节能减排现状,分析信息化主体现有的信息化现状,依据本行业实际情况,列出详细的人、才、物各项资源清单。当前信息化需求已向动态组织、跨领域、跨时空的流程管理、表单管理等应用发展变化,向用户化、无线方向发展,协同管理将成为信息化建设的中枢应用系统,在信息化建设中要充分了解这些需求的变化,形成以协同为中心的、完整的信息化布局。

3.2做好信息化的整体规划,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

信息化建设具有综合性、系统性、整体性、动态性等特征,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等总体原则,做好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这就要求各级相关领导相互协调、集思广益,使信息化主体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相吻合,总结一条具有战略性、可操作性的总体规划。在实施层面上,依据信息化主体的结构特点及计算机技术,搭建信息化建设的网络平台,利用各种有效手段,减少能源耗费和废弃物的排放,利用新型节能网络设备在安全范围内有效降低设备运行对环境的需求等等。

3.3强化信息化建设的人才培养

信息化人才是信息化建设有效进行的重要条件,信息化建设的有效进行需要大量高技术人才,同时它的发展与进步也能培养出一批高端信息化人才队伍。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积极引进并培养一批具有信息化专业素质和具备节能减排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进而为推进我国节能减排信息化建设奠定人才基础。

3.4遵循信息化建设实施原则,促进节能减排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节能减排社会效益范文5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要求,全面落实省交通运输厅节能减排战略部署,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交通运输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以节约资源、提高能效、控制排放和保护环境为核心,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交通结构、加快绿色转型,强化创新驱动、倡导全民行动,加快建设以综合交通、公交优先、绿色出行、创新驱动、智慧管理为主要特征的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

二、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节能减排工作意识

为抓好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工作,我局结合市交通运输的实际情况,开展了节能宣传活动,不断加大节能减排的宣传工作。积极开展道路运输行业从业人员教育培训,要求各运输企业和驾驶员,提高节能意识、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引导有条件的运输企业要经常开展节能竞赛活动,搭建道路运输节能信息交流平台,学习借鉴国内外节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充分发挥企业在节能减排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我局广泛宣传道路运输行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节能技术等。

三、抓好企业申报工作,落实责任到位

要求企业在申报工作中要贯彻落实相关文件精神。强调申报项目要符合入库条件“1、在省境内注册、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或者具备实施交通运输节能减排项目必需条件,且项目实施地在境内;2、项目申报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健全,并接受财务审计和社会监督;3、项目符合国家、省产业政策和支持方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良好”,要求申报材料要严格按照文件规定“申请单位需提交材料包括:1、《省省级交通运输节能减排项目入库申请书》(附件1)。2、申请单位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机构代码证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组织上报。

四、严格把关节能减排项目初审工作

节能减排社会效益范文6

[关键词]石油集输,节能减排,研究

1 概述

我国既是石油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又是石油利用效率相对低下的国家。我国单位产值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4倍,是美国的2.1倍,是德国的4.97倍。石油工业企业是国家的重要能源生产部门,其在生产能源的同时又消耗了大量的优质能源,特别是在原油集输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优质能源,其节约替代潜力很大。油田、输油管道集输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燃料油主要是优质的原油,年消耗原油数十万吨,如何节约或替代这部分原油,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依据国家石油战略安全决策,特别是能源消耗和环保指标严重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状况,作者所在东北石油管道公司经过5年多的调研和实践,针对油田、管道的站、库利用余热能源、替代能源实现节能减排降耗进行专题研究,并取得阶段性的成果。

2 节能减排降耗的主要途径

几年来,经过深入调研论证认为,油田、输油管道集输生产过程燃料油的节约、替代、减排和降耗,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因地制宜地制订可行的方案,以保证其在技术上可行,在经济上合理,在环保方面高于国家标准,实现节能减排和能耗的社会化优化配置。

2.1 利用热电厂余热蒸汽实现节能减排降耗(方案1)

该方案是实现节能减排降耗的最佳途径,其关键是:在输油站库经济距离内有热电厂并有可利用的余热资源,其最大优点是不需运行热设备消耗能源,污染零排放,实现能源跨行业按梯度降品依次使用,是最经济合理的。其难点是需要对能源利用进行市场整合,购买余热蒸汽的价格、计量谈判是最难的事项。一般站库的经济距离应满足NPW>K,即在合理的投资回收期内,其净现值大于投资。因为:

NPW=mn(P/F,i,n)=(P-C)n(P/F,i,n),

K=LK,则:

LK

式中:

NPW——净现值,万元;

P——年总收入,万元;

C——年总成本,万元;

(P/F,i,n)——复利现值系数;

K——总投资,万元;

L——敷设蒸汽管道长度,km;

K——敷设蒸汽管道单位投资,万元/km。

上式说明子项盈利能力大,敷设蒸汽管道经济距离就增长。通过调研,敷设蒸汽管道的经济距离一般在10~20km不等。

利用余热蒸汽替代燃料油,最重要的是实现了能源的社会化优化配置。其优势有:一是减少了国家重要战略资源的消耗。它将热电厂产生的冷源排汽通过管道输送到用热单位,实现能源消耗的按梯度降品使用,减少直接燃烧优质原油生产低品位热能的状况。如图1所示:冷源排汽得到二次利用,可提高能源效率42.9%,使能源利用更趋于合理,其价值和意义重大。二是减少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每少烧一吨原油就可减少3~4倍的温室气体排放,特别是SO2等有害气体的排放,对保护环境贡献是很大的。三是减少热设备及辅助设备运行维护物耗,如电、盐、水、树脂等资源的消耗,减少资源在低端重复消耗。四是提高了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五是提高了安全生产系数。

由于受到利用余热资源的限制,其可替代燃料油仅占消耗量的15%~20%,那么如何替代更多的燃料油,这就是下面要研究的方案。

2.2 利用低硫煤制气替代燃料油,实现替代优质原油和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方案II)

从俄罗斯进口原油后,输油管道油品含硫上升十几倍。所以替代燃料油不仅节约优质原油,而且可减少大量的SO2排放。

做好利用充裕的低硫煤制气,实现能源消耗结构的优化推广工作。煤制气是国家推行的“清洁能源行动”总体目标之一。该项技术已有几年的生产发展历程,属于成熟技术并有定型设备。现已广泛用于发电厂、煤化工、建材工业、城市供热、矿山等行业。

技术先进性评价 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煤制气设备是美国和德国生产的,适用于大规模化生产,设备价格是国产设备的8~10倍以上,上述情况不适用于分散、多点、规模小的情况。

技术适用性评价 从技术适用性方面来看,国产煤气发生炉技术适用性强,符合我们的国情、厂情,其最大特点是:不需更新或改造原热设备,在原供热系统嵌入煤气发生炉系统,即可实现使用清洁燃料、优化能耗结构、大幅度降低费用的目的。

主要的技术参数指标

a.煤气发生炉热效率90.97%;

b.排尘浓度27.8mg/m3,大大低于国家I类地区排放标准;

c.林格曼黑度

d.出渣采用湿式出渣方式,无二次扬尘;

e.炉膛温度800~1300℃;

f.无噪音污染(因没有大量的研磨设备)。

综合评价其技术先进性、适用性和各项技术参数,将煤气发生炉应用到油田、输油管道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专家评价认为小型炉没有引进的必要。利用东北地区充裕的低硫煤制气,实施替代燃料油,实现能源消耗结构的优化。鉴于煤制气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环保方面高于国家标准,我们应予以重视选择一个较好的地点,进行工业应用实验以取得经验并推广。从长远来看煤制气优于重油,一是资源多,二是价格低,三是社会效益显著。

2.3 利用重油替换燃料油(原油),实现能源的降品使用(方案Ⅲ)

以前推行过利用重油替换原油的实践90年代初,输油管道推广了用重油替换燃料油(原油)项目,取得了十分显著的企业和社会效益。90年代末由于政策、管理等因素而终止。

重油解决的渠道 国内重油十分紧缺,若替代十几万吨原油,大部分需要进口,用2年时间即可推广到各站。

效益评价 一般原油与重油差价500元/t(但重油需求旺季其差价≤300元/t),折旧、运输、储存、损耗、税费等成本300元/t,每吨收益达200元左右。经济效益显著,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将石油这一十分短缺的资源,节约下来用于深加工可创造更大的价值。

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近几年设备更新部分采用进口火嘴,对重油品质要求较高。二是储存周期长,运输损耗大,储运安全十分重要。三是需要资金额度大。

2.4 其他替代燃料油方案(方案Ⅳ)

其他方案有:利用天然气替代燃料油方案,由于天然气价格逐步接近原油价格,所以这里不予论述。另外分子筛、降凝剂等物理的化学的方法应用不稳定,节约电能及躲峰用谷用电,这里也不予论述。

从上述四个方案综合分析来看,油田、输油管道节能减排降耗最佳方案依次为:利用热电厂余热蒸汽替代燃料油方案、利用“煤制气”替代燃料油方案、利用重油替代燃料油方案及其他方案。

3 结论

综上所述,石油集输生产过程节能减排降耗潜力巨大。推进节能减排降耗项目的实施,关键是要创新思维,胸怀全局,探索新路,创造价值。这样才能培育出更大的市场,创造更大的价值,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1)做好节能减排降耗项目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在能源消耗上必须打破一门一户、一户一炉旧的传统模式,向系统化、集约化、社会化优化配置发展,这才符合市场规则。

(2)做好节能减排降耗项目要树立大能源观,现在一般企业的生产设备引进水平很高,效率也很高,但能源利用水平仍不高,其关键是管理观念不高,低水平用能现象普遍,所以企业用能要树立大能源观,从区域周边考虑合理用能,才能使利用能源有一个质的跨越。

(3)利用余热蒸汽替代燃料油已有过成功的试验,是推广的问题。一年节约几十万吨原油,减少几百万吨的温室气体排放,对社会是一个很大的贡献,也是建设节约型油田、输油管道的重要内容,是对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