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行动计划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行动计划的概念范文1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方式,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2013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这是我国首部国家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专项规划。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
问:《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有哪些主要特点?
答:有四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前期研究充分、基础工作扎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在42个课题研究的基础上,会同有关部门经过前期调研、编制起草、专家论证、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等五个阶段,历时两年多,编制完成了《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并批准实施。二是既体现战略性又突出可操作性。《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既着眼长远,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长期战略,又立足当前,结合各产业、行业、社会的发展实际,提出了实施循环经济“十百千示范”行动、完善政策机制、健全法规标准、加强管理和监督、强化技术和服务支撑、建立统计评价制度、强化宣传教育和国际合作等具体的、短期可见实效的支撑措施。既针对循环经济共性问题明确了总体思路、基本原则等,又针对不同行业、领域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清晰易懂的思路、模式和技术路线、实现途径。三是既提出了中长期目标又明确了近期具体指标。《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以建设循环型社会为目的,提出了循环型生产方式广泛推行,绿色消费模式普及推广,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资源产出率大幅度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显着增强的中长期目标。同时,为促进循环经济尽快形成较大规模,提出了到“十二五”末资源产出率提高15%,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总产值达到1.8万亿元等18项主要目标。另外,以全面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推进社会层面循环经济发展为目的,提出了近80个量化的循环经济具体指标,内容涉及第一、二、三产业的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资源循环利用等各方面。四是着力创新、与时俱进。《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针对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难点、热点,在思路、内容、体例、机制上有很多创新点。比如,针对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再生资源水平低的“只循环不经济”以及个别“二次污染”、再生产品质量安全、“地沟油”回餐桌等问题,提出了“高效利用,安全循环”的基本原则;针对十“培育生态文化”和“建立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的要求,提出鼓励开展循环文化创意活动,实施大循环战略,推进行业间、产业间、生产与生活系统、国内外资源循环利用的循环链接等措施;针对社会中存在的铺张浪费行为,《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响应中央有关精神,明确提出了要推行绿色消费,开展“反食品浪费行动”,推动餐饮企业、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食堂、公务宴请、家庭等各方面节约粮食。此外,《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在形式上图文并茂,编制了一些重点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图,提出了一些新观点、新概念、新方法、新技术,体现了改革创新和与时俱进。
问:《发展战略和行动计划》是如何体现党的十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
答:党的十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实际上就是对如何推进循环发展做出总体部署和安排,是实现循环发展的具体行动,从而通过循环发展带动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
十提出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并提出了“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的新要求。《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把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改善环境质量等任务贯穿始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减量化优先”的原则,明确了提高资源产出率、土地产出率、水资源产出率等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的具体目标,较为完整地提出了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政策措施,同时对各行业、各领域和全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做出了具体安排部署。
十还明确指出要“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把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构建循环型农业体系、构建循环型服务业体系作为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的主战场,提出战略任务、明确具体目标、总结基本模式、给出技术路线和实现方式等,力求把一些传统的、粗放型生产方式转变成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经济发展方式。《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以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推行绿色消费、实施大循环战略为重点,树立新的资源观、消费观,加快建设循环型社会,这些都是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而做出的战略部署和工作安排。
问: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提出了四项重点任务: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构建循环型农业体系、构建循环型服务业体系、推进社会层面循环经济发展。
在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方面,全面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实施清洁生产,促进源头减量;推动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废物循环利用;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实现能源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废物交换利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促进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式发展、产业循环式组合,增强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构建循环型农业体系方面,加快推动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业链接循环化、废物处理资源化,形成农林牧渔多业共生的循环型农业生产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在构建循环型服务业体系方面,推进服务主体绿色化、服务过程清洁化,促进服务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发挥服务业在引导人们树立绿色循环低碳理念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在推进社会层面循环经济发展方面,完善再生资源和垃圾分类回收体系,推动再生资源利用产业化,发展再制造,推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施绿色建筑行动和绿色交通行动,推行绿色消费,实施大循环战略,加快建设循环型社会。
问:当前社会上存在奢侈浪费现象,《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从哪些方面强化了有关措施?
答:《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以“减量化优先”为基本原则,把推广绿色消费模式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一项重要任务,围绕遏制当前社会上存在奢侈消费、过度消费乃至浪费,提出了一些明确的、根本性的措施。首先,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循环的消费理念,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摒弃讲排场、摆阔气、奢侈浪费的陋习,提高全社会节能、节水、节粮意识。其次在消费环节,鼓励消费者购买和使用节能环保产品、环境标志产品、节能环保型汽车和新能源汽车、节能省地型住宅,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抵制过度包装,鼓励网上购物、视频会议、无纸化办公,不消费珍稀野生动植物,提倡绿色出行,倡导生态旅游,杜绝随意丢弃垃圾。在餐饮住宿行业鼓励减少使用一次性木筷、快餐盒以及客房一次性牙刷、剃须刀等用品,特别是餐饮企业要引导顾客适度点餐,餐后打包,坚决反对食品浪费行为,在零售批发业鼓励商贸流通企业开设绿色产品销售专区、专柜等,向消费者推介绿色产品,扩大绿色产品消费,带动绿色产品生产。另外,强化政府绿色采购制度,政府机关要在节能、节水、节纸、节粮等方面率先垂范,建设节约型政府,积极培育租赁业、旧货业发展,促进产品再利用。
问:循环经济“十百千”示范行动包括哪些内容?
答:《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提出的“十百千”示范行动,是指实施循环经济十大示范工程、创建百个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和培育千家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园区)。
“十”是十大示范工程。包括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工程、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工程、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示范工程、“城市矿产”基地建设示范工程、再制造产业化示范试点工程、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处理示范试点工程、生产过程协同资源化处理废弃物示范工程、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循环型服务业示范工程、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产业化示范和推广工程。
“百”是创建百个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选择100个左右城市(县),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示范城市(县)要全面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和绿色消费模式,率先构建起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资源产出率提高超出全国平均水平,探索实现转型发展的路子。
“千”是培育千家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园区)。选择1000家骨干企业或园区,树立循环经济典型。示范企业或园区的资源产出率、土地产出率、单位产值能耗、物耗、水耗、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等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
实施循环经济“十百千”示范行动,以企业自主投资为主,各级政府通过现有政策和资金渠道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重点支持相关公益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重点项目、能力建设、关键共性技术产业化示范及推广应用。引导金融和投资机构投向循环经济重大工程。鼓励企业通过自有资本、银行贷款、上市融资、发行债券等方式实施循环经济重大工程。
行动计划的概念范文2
令人振奋的是,在今年两会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同时第一次提出了“互联网+”这样一个崭新的概念。正是这样的一个政府工作报告,不仅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也提出了要发展智慧城市的目标。这给我们产业的发展、经济的转型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
定“互联网+”之高位
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之所以要推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主要就是满足我们当前的两大急迫需求:第一个是满足新的消费需求,从模仿型向个性化转变;第二个是启动新的投资需求,以往高强度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但是仍有不足,譬如在加快4G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如何进一步降低资费。
同时,推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在于我们必须面对经济新常态下的两个形势特点。首先是国际形势,当前我们的出口量在下降,国际市场需求总体上不够旺盛。其次以往经济依靠的三大红利――房地产、人口红利、出口都面临困难,原因在于现在房地产存量较多,人口老龄化趋势来得非常快,当前出口形势也不好。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适时推进“互联网+”,按照国家一带一路的政策开辟新的发展空间。
之所以推出“互联网+”行动计划,还在于我们在经济新常态下必须要形成两大新优势,因为我们生产要素的相对优势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人口红利的减少,导致招工难,很多企业也开始加快推进机器人的建设。
另外一个因素是我们市场竞争的优势也发生了剧变,从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转向质量型、差异化,这是我们必须要推进的。
在经济新常态下,我们之所以要推进“互联网+”,还在于我们要面对三大挑战,第一个是资源环境约束的挑战,有些城市的环境承载能力已达上限。第二个是经济风险积累的挑战,现在地方融资平台存在着比较大的风险。第三是传统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的方式也面临着挑战。
所以正是在这样一些背景下,中央果断采纳了各方面的建议,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它更重要是代表了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发挥互联网的优化和集成作用,通过互联网推动创新,使这种创新成果能够融入我们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形成一种经济发展的新形态。通过这样来发展壮大新兴的业态,推动各行各业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创新,打造新的增长点。
谋“互联网+”之良策
当前要深刻地理解“互联网+”深层次的战略,除了之前提到的新业态、新转型、新融合外,更体现了国家要在网络空间里掌握主导权,把技术创新的优势转化为网络空间的优势,包括产业的优势、技术的优势、人才的优势和安全的优势。所以一定要在当前正确理解“互联网+”的内涵。
“互联网+”的“+”不是数学上加法里的加号,也不是简单的物理黏合,而应是化学方程式里的加号,“互联网+”应该产生一个巨大的化学反应。对产业来说,这个化学反应应该是要素的重组,就是用互联网改造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经济模式、产业结构,而不是简单的传统产业加互联网。这也符合当前经济新常态的新要求,就是要低投入、中速度、高质量、优结构、新动力。
在新的形势下,“互联网+”为社会的创新,社会管理的创新,社会治理的创新提供了新的路径。所以我们觉得在当前推动“互联网+”,要实现以下重要的目标:第一、推动经济稳定增长。第二、积极发现培育新的增长点。第三、加快转变传统产业的发展方式。第四、拓展和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第五、通过“互联网+”推进信息化建设,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今后智慧城市建设一定要落脚在信息惠农的过程之中。
其次,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要遵循四项基本原则:融合应用,创新驱动,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我们也提出了一些设想:
首先,加快互联网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智能制造发展,包括开发智能网络化新产品,智能网络化的准备,推进企业互联网。其次是发展“互联网+”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再者发展“互联网+”服务业。
另外要利用“互联网+”提升发展新型的电子商务,包括实施电商换市,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同时,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也很重要,努力开拓电商的新领域,积极发展要素配制类的电子商务和商户租赁类的电子商务。
推动“互联网+”行动计划,更重要的是发展“互联网+”金融,推进“互联网+”物流现代化,大力发展互联网在民生领域中的应用,包括全民健康的保障,互联网创新旅游事业的发展,以及深入推进“互联网+”教育培训产业,这包括开放课程,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此外还要大力发展互联网文化产业和“互联网+”信息安全产业。
按照制定“互联网+”行动的设想,更重要的是通过模式创新,新技术突破,新服务的创造和新资源的开发,来发展“互联网+”的新业态。
“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是实现“互联网+”的坚实基础。所以要深入推进我中国的工业4.0和两化的深度融合,深化中国创造和中国智能化的制造。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能化的制造,还应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培育新的业态和新的模式,建设和推广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助推“互联网+”行动计划
在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中,我们也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要更加注重满足群众的需要和地域行业的特点,更加注重市场和消费心理的分析,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更加注重发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的能力,更加注重网络安全。
我们要看到当前“互联网+”存在的短板和不足,除了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我们的创新创业环境营造不够,基础设施也有待进一步优化提升。
但是我们也不能盲目地把“互联网+”当成一个标签,最重要的是树立互联网思维,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面向群众,面向实际的需求。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也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其次要解决一些百姓觉得问题较多,信息化水平低的行业。通过“互联网+”行动,一定能够促进我国信息化和智慧城市的健康发展,也可以进一步改善城市的管理,改善民生,建设绿色的资源环境的城市。在这样的情况下,民众的紧迫需求是我们智慧城市最根本的要求。从“互联网+”看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总体来说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我们应用的需求挖掘还不充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进一步加快推进信息惠民工程,夯实智慧城市的基础,这也符合“互联网+”的战略部署。
行动计划的概念范文3
空间
概念
顺序
定量
(图形无法显示)
例如地铁路线图属于空间图解,它呈现的是站点及路线本身的信息。移植室内植物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图解,主要突出的是事件的进展。易经表达的是概念。2011年度某财政预算的案例是数据图解,是对数据的处理和比较。
使复杂的信息更清晰易懂是我们在工作中最常用的部分,图解法在这一点上格外有用,因为它利用了我们本身就倾向于读图的自然天性,以及我们天生的知觉能力,加之冗长而呆板的文字常常使得学习内容看起来乏味而令人困惑。设计良好的图解在呈现学习内容方面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糖尿病医生经常要指导新确诊的糖尿病人如何使用血糖仪读取血糖的读数,病人可以在医生的办公室当场试验。这当然是一个好的学习方式。但是,没有人愿意在自己的手上连续扎上20次或者哪怕只有5次,以便当场掌握这种技能。因此,当病人回到家以后,他们需要复习。但是血糖仪本身附带的说明材料并不简明。此时,一个简单的图解往往比大块的文字提醒更有效果。当然,我们并不是说你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使用文字(或口头)表述,除非你确认学习者能理解或者使用它们。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冗长的文本(或口头)表述可能会引起困惑,而形象化、图形化的展示值得考虑。
那么,面对企业中的问题,图解法是否也能发挥其形象化、图形化、简易化的特有功效呢?在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对所处的竞争环境中的经济、人口结构、技术或竞争等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要么对公司构成威胁,要么是给公司带来机遇。如何解剖公司所面临的问题对公司发展带来的影响,通过图解法可以用来说明其在实际上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可以检验先前的假设是否成立,并进一步加深对它们的理解。
例如某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现,有些竞争对手能以低于该公司最低价的价格出售同样的产品,同时还能贏利。这一问题引起该公司高度重视,必须弄清竞争对手究竟依靠什么在价格上胜过自己。为此,该公司专门组成研究小组对该问题进行了因果关系图解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竞争对手使用新设备及本公司扩大产品种类所带来的间接成本率升高等因素。
从下面图表一可以看到。通过和竞争对手在成本和生产规模上进行比较,我们看到,多个竞争对手现在的成本均低于该公司,但生产规模该公司都大于所面对的竞争对手,这里就出现一个悖论,规模越大为什么成本反而越高呢?
进一步从图表二分析,从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可以看到,在不同的生产规模程度上,该公司的成本情况曲线。可以看到,只有在一个非常大的生产规模点之后,该公司的成本才能与竞争对手接近,而在此之前该公司的成本都高于竞争对手,这一原因主要是由于该公司所使用的设备所造成。必须指出的是大规模的生产与市场需求情况是不相适应的。
通过图表三,该公司很快明确得出,与竞争对手相比,该公司的成本较高,因为新技术使竞争对手可以进行小批量、低成本的生产,同时还因为以该公司现有的工厂和设备配置经营如此宽泛的产品线,管理上过于复杂,成本越来越高。
通过上述图解分析,明显有两个重大优势。首先,它使管理者免受数字的煎熬。其次,图解法要求管理者们将自己的假设以及假设中所隐含的内容通过图表清晰地层现出来,这有助于研讨时达成一致意见。
图解法除了能够帮助管理者明确问题实质,还能够帮助管理者对关键问题进行排序,然后针对各个核心问题提出行动计划,同时由于图解法要求必须将这些行动计划画在一个图表中,让参与研讨的人员清晰感觉它们之间是否和谐一致,以避免对某一核心问题所采取的行动会与针对另一个关键问题所采取的行动相矛盾;最后,再通过画出图表,明确说明在贯彻实施行动计划的时候各相关部门所需承担的任务。
行动计划的概念范文4
【关键词】初级教育 自尊 目标设定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6-0159-01
学校除了应确保学生们在学业上的成功之外,还应逐步关注他们社会情感的培养。但在日常工作中,笔者认为某些重要的东西仍然缺失,而这些却有助于孩子们建立自信等重要品质。在讨论学生似乎缺乏学习的兴趣、动机以及他们的自尊心如何敏感时,或许该提醒自己,帮助学生体验成功。本文介绍了该如何努力和制订计划,以帮助小学教育工作者创建目标导向和充满干劲的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成长。
一 自尊和自我效能感的建立
自尊和自我效能感及其影响对儿童的成功的概念已被广泛研究。埃利奥特曾描述自尊作为一个结构,其中包括“自我评价的能力在某些领域的运作”。这项研究表明,积极的自我展示高层次的学生相信在他们的能力与其他得分较低的同学相比,往往有较高的自尊。自尊的结构还包括自我认知的某些属性,由一个特定的文化或社会的重视。这些措施包括:身体的吸引力、幽默感、或令人愉悦的个性。
但是,个人有时不能达到他们能力之外的目标。换句话说,只相信你可以做一些事情并不意味着你实际上是可以做得到的。如一个幼儿园的孩子,看似能成为一所高中的足球明星。但是即使他也认为自己有可能会成为一所高中的足球明星,但除了需要具有坚定的信念外,他还必须得到足够的训练,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二 转化消极想法
教育工作者经常可以听到孩子们说一些负面的语言或消极的想法。在这些情况下,找出那些消极的想法的源头至关重要,教育工作者应帮助孩子们把消极想法转化为积极想法。但是,这样的任务往往是具有挑战性的,如二年级老师说:“听到孩子对自己谈论的一些负面想法后,我在想如何用概念引入来消解儿童的消极想法。我相信,这个概念是要用个性化的方式,所以也很难把握。有一名学生,曾经常暴躁、爱发脾气,学校让我来开导开导他。有一次他走过教室,突然开始自言自语,他没有意识到有人听,‘是我错了吗?’这个问题来得很及时,我选择了用友好的方式对待他,先要求孩子找出自己的消极想法。孩子立即作出反应,并开始分享他们认为的‘丑陋和迷惑’。他们写了又写,同时说明他们之前从没有过要跟别人共享秘密的想法。”
一旦孩子们能分享他们的消极想法,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找到最佳方法,帮助他们将这些感情变得积极。他们可以分为整组或小团体,或单独地像我们学校的孩子和老师一样平等的交谈。这样的讨论是非常有效的。如有一个一年级的孩子,告诉他的老师:“我觉得我不好。”老师让孩子说说这种感觉,说出自己在特殊时刻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通过讨论,老师发现学生认为他是坏的,是因为他不听老师的话。学生进一步说,因为他平时不听老师讲课,其他也并没有做什么。学生和老师一起想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其中包括教给学生积极的自我暗示:“我可以听”“我要听老师讲课。”
三 设定目标,制订计划
一旦孩子们能够从积极方面思考、了解自己和自己的能力,我们的下一步就是要教他们如何设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如上所述,这取决于设定岁数的学生和他们以往的经验,而且短期和长期的目标要有区别。初始目标包括学会亲自系鞋带、学骑自行车,或者会给笔友写信等。孩子们还需要确定具体的步骤,并制订行动计划,以帮助他们实现愿望。仍以那位学生为例。他主要的消极想法是:觉得自己不好,因为自己不听老师的话。因此,他的目标是要注意听老师的每一节课。然后,他积极地肯定了自己,重新建立他信心。
四 目标可视化
一旦创建行动计划,还要使孩子让自己的目标保持可视化。一开始,教育工作者需要通过可视化过程引导孩子问问题,如“当你读完一本书,你感觉怎么样?”想象成就感,让学生感觉更接近他们的目标。正如坎贝尔(1991)所指出的“可视”化也有一个赋权和自我激励对儿童的影响,因为它可以让孩子们看到自己的成功。看到了自己成功后,回答上述问题,我们的学生也能感受和听到自己的成功。为了进一步利用可视化的力量,学生可以做海报。这些标志或海报可以放置在教室的墙壁上或可以录音,为了学生继续专注于自己的目标。教育工作者也应让孩子们度过了一段时间的每一天反映在他们的进展,如果有必要,教师应提供持续的反馈。
行动计划的概念范文5
“荒漠化”(desertification)一词是1949年法国科学家奥布里维尔提出来的,当时他把热带雨林在人为影响下变成稀疏草原,乃至荒漠,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景观的过程称为荒漠化。1977年联合国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的世界防治荒漠化会议上首次被正式使用了“荒漠化”这个词。
这次会议有94个国家代表参加,“荒漠化”被定义为“土地具有的生物生产力减退乃至破坏,最终变成荒芜状态的现象”,后又重新被定义为“主要起因于木恰当人类活动的干旱斗干旱和干旱半湿润地带的土地退化现象”。在这里,“土地”的概念包括土壤、水资源、地面状态和植被(包括农作物)等,“退化现象”是指因水蚀、风蚀、土沙堆积、自然植被减少等而出现的土地潜在生产力的减退。
在1977年的防治荒漠化会议上,与会国签署了一项《阻止沙漠化行动计划》,制定了防治荒漠化的行动计划,并为此投入了数十亿美元,目标是到2000年使全球性的荒漠化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1984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又在内罗毕举行了特别会议,全面评价了执行《阻止沙漠化行动计划》的进展。然而,20多年过去了,虽然世界各国为阻止荒漠化进行了各种努力,荒漠化却并没有因此得到抑制,反而紧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日益扩大,成为地球的一个“顽症”。
至19世纪末,全球荒漠和干旱区的土地面积有11亿公顷,而现在的荒漠和干旱区土地面积却已达26亿公顷。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977年的报告,全球中等程度以上的荒漠化地区为3970万平方公里,超过整个地球陆地面积的1/4,有100多个国家面临荒漠化的威胁,约9亿人生活在严重荒漠化地区。1984年的报告更加惊人:荒漠化仍以每年6万平方公里的速度继续发展着!对2000年的预测则是:放牧地荒漠化以现在的速度扩展,依赖降雨的农地荒漠化会进一步加速。
目前,全球上地的35%潜在着荒漠化的危险,其中,至少45%的土地已经轻度荒漠化(其农业生产率与没有退化的土地相比减少了25%),全球每年有近刀万平方公里的农田由于土地沙化而失去使用功能,全世界有1/3的陆地和约10亿人口处于荒漠化的威胁之下,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400亿美元。荒漠化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生态问题,它给人类带来贫困和社会的不安定,它伴随着上千万人的背井离乡而成为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行动计划的概念范文6
一、明确行动研究的具体概念
王蔷教授在《英语教师行动研究:从理论到实践》一书中列出行动研究的定义之后,指出:其中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是Kemmis和McTaggart提出的定义:“行动研究是一种自我反思的方式,社会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他们对自身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事业的理性认识和正确评价、对自己工作过程的理性认识和正确评价、对自己工作环境的理性认识和正确评价。”浙江大学教师吴宗杰曾经说过:“行动研究是指教师通过对自己课堂中的教学现象进行考察和研究并从中获得知识、改进教学质量的一种探索性活动。”
二、行动研究的具体操作步骤
行动研究也属于科学研究范畴,具有一定的规则和步骤,行动研究主要是由若干互相联系的环节而组成的,呈现一种螺旋上升的发展趋势,从当前国内外的各种主张综合来看,对于行动研究的具体操作步骤可以归纳成如下四个环节:计划、行动、考察、反思。
1.行动研究的基础――计划
(1)教师要有具体强烈的问题意识,充分认识到问题的存在,明确问题的种类、性质、范畴,以及问题的形成过程和可能会产生的影响。
(2)教师要深入研究和调查,最好能进入真实的现场环境进行实地调查与分析,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收集信息与材料,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调查,以此作为制订计划的前提,进行实地考察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如,访谈、观察、调查、录像、录音、拍照等。
(3)对文献资料的研究也是进行行动研究的基本前提,为了提高行动研究的质量,文献研究的设计与选题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只有熟悉这一领域的实际情况,才能有所借鉴,找准研究的正确方向,从而确定具体的研究思路。在文献研究中,一般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水平、深度和广度、历史和当前动态、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可借鉴的成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待补充的地方等。
(4)由参与研究的人员对搜集的信息和材料进行具体分析,根据现有研究人力、物力、财力等条件,通过讨论和协商选定主题和课题,明确具体的研究范围。
(5)对即将采取的行动进行结果预设,根据已有的科学理论和科学实践,针对研究课题提出猜想和假设,并对假设进行验证。
(6)制定相应的研究计划,主要包括行动预计可以达到的目标,在行动中试图进行改革的主要因素,如,行动的时间、步骤、过程、人员、流程、任务等。
2.行动研究的实施――行动
行动是研究的核心环节,我们要根据具体的实施计划,对行动过程进行缜密安排,作为研究者,要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实践和行动,但是要充分考虑到现实环境中的各种因素,要根据实际适时调整,使得行动过程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行动研究是一种基于实践而进行的研究活动,所以,在实践过程中要综合运用多样化研究方法,如,测量法、文献法、实验法、调查法、总结验证法等,作为研究人员,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不同的研究方法,最终顺利解决实际问题。
3.行动研究的修正――考察
考察主要针对行动研究过程中的背景、特点、结果进行考察,实际上,考察就是对计划的修正,以确定下一步的行动计划。为了让考察系统变得更加客观和全面,我们倡导采用有效技术实施考察,主要的考察内容包括:行动研究的背景、对行动研究产生影响的因素、行动研究的主要过程和结果等方面。
4.行动研究的评价――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