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的发展现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光伏的发展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光伏的发展现状

光伏的发展现状范文1

【关键字】现状;发展趋势

一.全球光伏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据欧洲光伏产业协会数据显示,1994年到2009年短短15年间,全球太阳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增长了44倍,年均增长维持在28.8%。

欧洲、日本和美国一直是光伏产业发展较快的国家,尤其是德国、西班牙和日本集中了很多知名的光伏电池生产商,同时也是最主要的光伏产品终端消费市场。2007年之前,欧洲和日本占据了光伏电池生产的70%左右的市场份额。2007年,中国光伏产品产量占到全球产量的26.6%,一跃成为全球太阳能电池第一生产大国。

国际能源署(IEA)预测:2020年世界光伏发电量将占总发电量的2%,2040年将占总发电量的20%―28%。欧盟联合研究中心(JRC)预测,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总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将占到30%以上,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世界总电力供应中将达到10%以上;2040年可再生能源在总能源结构中将占50%以上,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世界总电力供应中将达20%以上;到21世纪末,可再生能源在总能源结构中将占到80%以上,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世界总电力供应中将达到60%以上。

二.国内光伏产业发展现状

中国光伏产业起步于1970年代,1990年代进入稳步增长期,2005年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之后的几年,中国光伏产业平均年增长率维持在40%以上,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产品生产国,已经占据了全球约50%的市场份额。

虽然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但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产业发展的弱势日益突出。由于整体技术水平落后及科技成果转化困难,中国光伏产业在国际终端市场缺乏话语权,尽管出口量大,却不掌握定价权,往往需要靠价格战进行低端竞争,短期内可能抢占市场,长期必将危及行业发展。目前为止,我国光伏产业尚未建立全面的研发创新体系,同时缺乏高新制造产业支撑,很多精密设备、高纯度硅料依赖进口,大大提高了我国光伏电池的生产成本。

辩证地看待国内光伏产业的现状,市场低迷期往往也是产业调整期,在哀鸿遍野的产业危机中,也正悄然孕育着整个产业发展的新机遇。当经历洗牌和换血之后,市场重归正常秩序,那些走过“寒冬”的企业,必将成为未来产业的主导者与引领者。

三.国内光伏产业发展方向

光伏的发展现状范文2

【关键词】服装;产业集群;广东

2002年开始的纺织产业集群的试点工作,目的是促使纺织产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到2012年底,全国有191个市(县、区)、镇(街道)建立了政府和纺织行业协会的试点关系。目前,产业集群试点地区遍及22个省区市,东、中、西部均有,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集中了大部分[1]。

一、产业集群的效应

波特认为,所谓产业集群是指相关企业按照一定的及经联系集中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的集聚,生产类似生物有机体的产业群落。

根据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产业集聚可以带来一些竞争上的优势。其原因在于:(1)外部经济效应。主要是产业的聚集有利于发挥行业整体规模经济作用。(2)空间交易成本的节约。这里的成本主要有运输成本、信息成本、市场开发、合约方面的成本。(3)学习与创新效应。企业聚集有利于企业之间的学习和交流,当然也增强了企业之间的竞争程度,激励企业去创新。(4)品牌与广告效应。主要是增强产业集群地区在全国或世界范围的影响力。

二、广东服装产业集群的现状和特征

(一)广东服装产业的现状

30多年来,广东服装业以粗放型方式扩张发展,成就了在全国纺织工业和广东经济以及国内外市场的突出地位,历年来生产总量和出口总额均名列全国第一。

第一,在广东服装行业的生产能力方面。2011年广东省规模以上服装企业累计完成服装产量59.80亿件,占全国总量的23.52%,其中针织服装27.87亿件,梭织服装31.92亿件。2011年广东省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占全省纺织品服装外贸出口总额的72.67%。

第二,广东省服装企业的数量方面。截止2012年8月广东拥有服装企业3万多家,规模以上3000家左右。

第三,产品方面。广东服装企业生产的服装产品涵盖衬衣、西服、时装、牛仔服、休闲服、羽绒服、婚纱、晚礼服、真丝、针毛织服装、内衣系列、运动服、皮革服装、童装等十几大类。同时,形成了虎门女装、沙溪休闲装、新塘牛仔、潮州婚纱晚礼服、南海内衣、大朗毛织等27个服装特色产业集群,其经济总量占全省纺织工业的80%[2]。

(二)广东服装产业的特征

(1)经营方式为粗放式经营,企业缺乏内在的创新动力。当前,广东服装产业经营粗放型为主。直到2010年广东省才有第一家上市的服装企业,目前上市企业数目也非常少。一般的服装企业的规模小,技术装备、缺少创新人才,也没有专门的研发机构。二整体看规模企业占服装企业总量的比重不足10%。大量企业的生产活动处于低技术水平。企业本身缺少创新的内在动力,这样就产生了产品的技术含量水平低,企业的研发能力低等问题。

(2)广东服装产业的商业模式也比国内其它地区的商业模式相对落后。当前国内的其它的服装集群地区如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一些龙头企业纷纷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实践。一些新的销售模式如网络营销和品牌的连锁营销在不断的被应用。目前广东的服装商业模式的创新比较少见。

(3)广东服装产业的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相对落后。广东服装产业的公共服务平台数量不多,没有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由于国内外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和产业结构上长期存在的问题,广东服装企业发展压力甚至生存压力日益加剧。所以目前相关部门要完善好服装产业的公共服务体系。

三、广东服装产业的发展建议

(一)充分利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和全球市场逐渐形成的条件下,规模经济的效益不仅表现在技术的使用,而且在采购、研发、管理、广告与销售方面的优势。广东服装行业也应该充分发挥出其在全球范围分工和协作中的竞争优势。

(二)加快产业内的结构性调整,提高服装企业的竞争力。通过改善技术装备等系列措施,同时研发具有高科技含量、采用新材料、新工艺的新产品和新品种,优化服装加工能力,搞好服装研究设计,服装向个性化、时尚化发展。

(三)促进企业间的有效竞争。有效竞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市场上存在的竞争和潜在竞争的压力,能够促使企业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生产能力和时间产量要相互协调。在产业调整过程中应淘汰一批技术落后、污染严重、规模过小的企业。

(四)引进和培养相结合,提高技术性人才在行业内的比重。新世纪的竞争,关键在人才,人才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企业本身要积极的引进人才,同时也要和服装类人才教育机构合作积极的培育适合自己企业和未来发展形势的人才。适时的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也是非常必要的。相关的机构也需要做人才交流方面的引导。

参考文献

[1]侯欢真.纺织产业集群十年:规模壮观活力四射[N].中国工业报,2013-01-09.

[2]广东省服装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全文)[OL].网上轻纺城网,http:///.

光伏的发展现状范文3

关键词:人才队伍 建设 思路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医院发展的关键,是医院发展的根本,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了解人才队伍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明确人才建设思路,进一步做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敢于创新,为人才队伍创造团结和谐、奋发向上的成长环境,建立施展才干、竞争激励的用人机制,才能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辈出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

一、我院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

我院自1987年建院到现在经过23年的发展,床位由20张发展到600张,学科由2个发展到18个,人员队伍由80人增加到900人,逐步建成了门类齐全、专业清晰的诊疗结构。近五年来,在医院师资队伍建设发展规划的精神指导下,通过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人才队伍从数量、学历、职称结构等方面得到一定的改善,形成了一支敬业精神较强、文化水平较高、专业知识较精的医师队伍。

1.人才结构渐趋合理

我院编制数为625人,现有在编人员44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67人,占医院总人数的82.5%,高级职称99人(其中正高级职称31人),中级职称124人,初级职称144人,分别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27%、33.8%、39.2%。在编人员学历情况:博士后2人,博士25人,硕士64人,本科学历189人,专科以下学历167人。医生队伍中硕士学历以上人员占51%,护理人员76%达到大专以上学历,23.6%达到本科学历。人才结构的日趋合理将有利于我院人才队伍的优化。

2.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开展顺利

医院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聚集区,技术的更新对于医院的发展尤为重要。根据医院学科发展规划,通过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多种方式加强医院人才队伍的建设。人才的招聘和引进工作是人才队伍建设必不可少的部分,我院坚持以严格的考核程序保证优秀人才这股新鲜血液的补充,以灵活的人才引进措施吸引行业专家来我院树榜样,起带头作用。近五年,我院共引进学科带头人3人,博士17人,硕士31人。此外,我院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逐步完善人才培养制度,鼓励在职职工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到国外省外进修等等内部培养,使职工在其职业生涯发展道路上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地实现自我价值。医院呈现奋发向上、生机勃勃的景象,整体竞争力显著增强。

3.人才队伍整体水平大幅提高

近五年来,医院加强了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与学术梯队的建设,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和业务能力得到了不断提高。2006-2011年,医院立项科研项目共17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实现了国家级课题零的突破。从以医疗为主的办院宗旨发展成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特色肿瘤专科医院,创建了肿瘤实验中心,开设了《肿瘤学》课程。从2004年的9个学科发展到2010年的13个临床特色专科,扩充了四个学科,有硕士生导师23名。我院具备教师资格9人,其中取得教授资格3人,副教授资格3人。人才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不仅增强了我院的综合竞争力,而且带动全院员工积极学习,形成奋发向上的氛围。

二、我院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未来五年我院计划新增床位480张,总床位数达到约1000张。新增加5个学科,原有个别重点学科相应扩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配置将由现在的460人增加到约810人。计划学科重组后将内科合并为一个科,新增加骨肿瘤科、泌尿肿瘤科、神经肿瘤科、血液肿瘤科和肿瘤介入科。原有的肺肿瘤科、乳腺肿瘤科、胃肠肿瘤科、肝胆肿瘤科等将适当扩大收治床位数,并直接按病种分科。

从我院目前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现状来看,高层次人才十分短缺,人才的匮乏已经制约了医院的发展,很难适应医疗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主要问题有:

1.专业技术人员整体学历仍然偏低

目前专业技术人员研究生学历比例仅为23%,医师队伍中研究生学历比例为51%,与学院“十一五规划”提出的高等学院教师队伍中研究生以上学历要占80%,差距还很大。专业技术队伍整体学历偏低,特别是博士比例过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医院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2.缺乏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学术水平也不够高

我院部分学科带头人学历不高,职称偏低,学术水平较低,科研能力欠缺。医院缺乏在省市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学科带头人,重点专科和特色专科重点不突出,没有优势品牌,直接影响了我院的综合实力。

我院正在建设的试验平台由各学科主任监管,导致研究所的研究方向不明确,研究课题以及项目不多,研究所人才队伍的建设不完善,无法指导临床解决实际问题,严重影响研究所各项工作的开展以及学科水平的提高。

3.医院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滞后

医院人事管理缺乏激励管理机制,对人才的引进、培养、考核、评估和奖励机制不健全,手段上、方法上还没有形成持续有效的人才队伍建设的做法。制度的缺失导致直接影响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推进。

4.对人才队伍建设思想认识还需加强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从思想上对人才队伍建设的认识到位,才能更好的开展这项工作。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人才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消除,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等等问题在我们医院表现也比较突出。未来几年需要在思想上对人才队伍建设给予足够的重视,针对不足对症下药,提前做好准备,积极应对日趋激励的人才竞争。目前医院对高校系统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还没有完全适应,思想认识还需继续加强。

光伏的发展现状范文4

关键词:我国;新能源经济;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F127;F22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9-0-01

S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对能源的使用也在不断升级,从原始的薪柴,到煤炭、油气等化石能源,再到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能源始终是人类社会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助推力。能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近年来显现出来的传统化石能源随着人类过度使用急剧减少、化石能源的开采、燃烧及冶炼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等负面问题已经成为摆在世界各国面前亟待破解的课题。

一、我国新时期新能源经济发展现状

我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总量比例达到15%、2030年达到20%。

一是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具有丰富的资源量。其中:水电技术开发量为6.6亿千瓦,到“十二五”末只开发了30%;风电技术开发量102亿千瓦,目前已开发量为1.5亿千瓦;截至2016年太阳能发电量662亿千瓦时,占储量的万分之0.16。从数据显示,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但目前开发程度低,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是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规模逐步扩大。水电方面,我国对于水电的整体布局,主要是西部地区对于水电新能源的利用较高,水电事业的发展为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带来较大影响,有力的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到2016年,全国水电装机3.3亿千瓦,位居世界首位;风电方面,风力发电是新能源中技术最成熟、最具规模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之一,我国西北、西南、东北及沿海地区风资源都非常丰富,国家九大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大多分布在这些地区,2016年我国风电并网装机1.19亿千瓦,我国风电已经连续7年领跑全球;在光伏发电方面,中国已经拥有较为完全的光伏设备制造及光伏发电产业链,整个产业链中主要包括光伏发电开发系统与光伏组件等设备系统,该条产业链已经占领世界光伏市场。

三是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日趋成熟。水电方面,建成了世界上最高的300米及以上混凝土双曲拱坝。风电领域,1.2-5兆瓦风机已实现批量生产。在光伏领域,正在依托国家光伏领跑者基地,推动光伏产品先进性指标提升。由此看,我国水电、风电、光伏产业制造能力已经位居世界首位,成为制造强国。

二、对于新时期下我国新能源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新能源经济产业发展的不够规范

基于产业发展不规范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影响。企业较容易一哄而起,新能源的进入门槛较低,加之我国政府的鼓励政策多,这使得大批量的企业开始积极涌入新能源领域中,这其中掺杂着许多滥竽充数的企业,在市场中难免出现恶性竞争的现象或是低价竞争的现象,这使产品的质量被降低,影响到我国企业的自身形象。

(二)对于新能源经济产业的管理体制尚不完善

新能源经济发展方面管理制度上的缺失,严重阻碍着经济产业的发展,日益呈现出电网建设与新能源发展之间的不协调现象,不能够对新能源发展过程中增加的成本进行及时的传导工作,以及对于电网企业没有较为强制性的要求与监管,正是因为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导致在新能源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出现发电设备被闲置的现象。加之风电具有的不稳定性,电源结构不佳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新能源的浪费。

(三)新能源技术基础过于薄弱

对于新能源的发展而言,国内还未能全面掌握核心技术,部分装备的重点的构件还需要进口国外的构件,对于新能源的技术还不能够进行创新,导致这种情况的实际原因不外乎以下两点,首先,对于中国而言,把新能源科研力量主要分布在大学或是科研院所,缺乏专业的创新平台做新技术的研发工作。其次,中国企业的发展规模较小,没有相适应的研发能力,加之没有大型设备供应商,对于有经济规模的企业而言,他们的研究开发能力不足,与发达国家的研究开发不能够相提并论。

三、在未来发展过程中需要积极促进新能源经济建设

(一)对于新能源经济发展进行制度创新,并完善保障机制

为促进新能源经济建设需要为新能源的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并制定与之协调的制度体系。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对财政补贴制度进行完善,主要包括用户补贴,投资补贴等,缓解新能源经济产业中投资成本较高的情况,对于新能源经济发展的投资融资制度进行完善,积极争取风险投资资金对于新能源经济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完善新能源的保障机制,促进其发展。

(二)对于新能源经济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统筹工作

我国需要大力对新能源资源进行评估调研,在做好统筹规划的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地方特色的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规划目标,合理分配好中国的能源,积极促进经济发展的新能源需要明确中国新能源的发展思路。

(三)重视新能源的研发工作,创新新技术

首先中国需要加大对于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工作,使新能源技术能够为大规模生产提供支持;其次,积极引进先进的国外设备技术,基于引进的基础上经济做好创新工作,使其成为属于中国新能源技术;最后,在社会上建立技术创新平台,促进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的交流,以积极促进新能源科技成果的发展。

四、结语

发展新能源经济能够促进中国产业的发展,在资源与经济发展的方面而言,中国已进入推动新能源发展的成熟阶段,尽管在目前中国与国外之间新能源技术差距较大,但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新能源经济会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的重要动力。

参考文献:

[1]陈航.新常态下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情况浅析[J].中国统计,2015(9):55-56.

光伏的发展现状范文5

关键词:光伏产业;分布式光伏发电;可持续发展;中国

作者简介:吴琦(1981-),男,山东莱芜人,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北京 100053)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6-0197-02

自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爆发以来,能源的重要性逐步显现,成为备受世界瞩目的焦点问题。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能源需求大幅增长,随之而来的是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枯竭以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1-2]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自1990年起了四次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评估报告,认为气候变暖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环境问题,而能源消耗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则是引起全球变暖的重要原因,[3]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增长最快的发展中国家,目前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4]在当前以及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以煤炭为主体能源的格局不会改变,这将严重制约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成为我国调整能源结构、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战略举措。[5]

光伏产业作为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是我国新能源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光伏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产能和产量均已位居世界第一,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也进入世界前列。但由于当前欧美市场需求增速放慢、国内应用市场开发不足、企业产能严重过剩、技术创新能力较差等问题,我国光伏企业普遍进入了生产经营的寒冬期,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面临严峻形势。分布式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新颖的能源供应模式,将会有效缓解这一问题。光伏发电的优势与制约因素,也决定了光伏发电发展应用更适合分布式。[6]我国对能源消费总量的控制也为分布式能源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我国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能源需求仍面临刚性增长,同步进行的区域总体规划和分布式能源规划,将使建设更多的区域型或大规模的分布式能源系统成为可能,为实现能源体系变革和节能减排目标提供更有利的条件。因此,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将推进我国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概念及特点

1.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概念

分布式光伏发电是指建在用户需求侧,通过光伏组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发电方式。有别于集中式光伏发电,分布式光伏发电当地发电、当地并网、当地转换和当地使用,有效解决了光伏发电的并网问题,以及长距离输电的损耗问题。但大多数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也需要公共电网的支撑,否则就无法保证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

2.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特点

作为一种新型的发电方式,分布式光伏发电具备如下特点:

(1)较小的输出功率。光伏发电的模块化特点,决定了光伏电站的规模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灵活调整,同时项目经济性却不受影响。相对于动辄几十万千瓦乃至几百万千瓦的集中式光伏项目,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大都控制在在数千千瓦以内,但投资收益率并不会低于集中式项目。

(2)较轻的环境污染。除了需要考虑分布式光伏与周边环境和景观的协调,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在发电过程中不产生噪音,也不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3)可部分缓解供电紧张。分布式光伏发电在用电需求最高的白天出力最高,但是由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装机规模较小,因此分布式光伏发电仅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地的供电紧张状况。

(4)可实现发电用电并存。集中式发电是升压接入输电网,仅作为发电电站而运行。而分布式光伏发电是接入配电网,发电用电并存,且要求尽可能地就地消纳。

二、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现状及面临问题

1.发展现状

我国从2009年开始启动了“金太阳”工程和光电建筑示范项目,明确规定根据项目投资规模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进行补贴。在相关政策的激励下,我国分布式光伏呈现出爆炸式增长的态势。据统计,到2011年年底,我国光电建筑示范项目装机规模已达30万千瓦,“金太阳”工程的装机规模也已超过117万千瓦。而根据《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我国2015年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装机规模要达到1000万千瓦。2013年,国家电网继2012年启动分布式光伏发电支持政策之后,再次《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用户自己装置光伏发电设备,国家电网可以为其接入电网,发电量可以自用,多余部分也可以上网卖给电网。据统计,截至目前,国家电网已受理分布式光伏报装业务119件,发电容量33.8万千瓦。

2.面临问题

现阶段,我国分布式光伏的发展仍面临很多问题:

(1)从分布式能源供应系统建设及应用情况来看,供能企业若依赖单一能源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会受到地域、环境、成本等方面的限制。

(2)从运营方面来看,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规划设计、施工规范和运营标准等尚不健全,可能会导致后续问题的集中显现。

(3)在并网和配电方面,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和配电均方面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分布式供应与集中式供能之间调配困难,难以解决分布式光伏发电不稳定的缺点。

(4)在发电业务许可方面,按照国家规定,对于分布式光伏发电,尤其是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存在法律规定与现实需要不符甚至相悖的问题。家庭分布式光伏主要用于自发自用,项目容量小且分散,不具备成为从事发电业务的法人主体的资格。因此,如果套用集中式发电的要求,分布式光伏发电尤其是家庭用户可能会因为经济性和便捷性的考虑,放弃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三、我国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对策措施

1.开拓国内分布式光伏市场

鼓励各类电力用户积极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做到“自发自用,余量上网,电网调节”。优先支持在电价较高的企业和工业园区建设大型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积极支持在党政机关、学校、医院和居民社区等建设小型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2.加强分布式光伏产业规划和政策指导

根据分布式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需要,编制并执行国家及地方分布式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规划。促进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全国规划与地方规划、发电与配电的协调发展。根据当地电力市场规划和能源结构调整的需求,合理有序推进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建设。

3.加强分布式光伏发电产业的市场监管和行业管理

制定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行业规范,规范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市场秩序,避免恶性无序发展。健全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的相关标准和规范。构建分布式光伏发电产业的监测体系,加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监管力度。

4.加强与分布式光伏发电相适应的电网建设

督促电网企业加强与分布式光伏发电配套的电网改造和建设,提高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电网接纳能力。对于并网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由电网企业负责接网及公共电网改造。对于自发自用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电网企业负责公共电网改造。

5.完善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并网运行服务

督促电网企业简化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并网程序,加强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及运行的监管力度,构建简捷高效的分布式光伏并网服务系统,保证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及时并网。

6.完善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电价和补贴政策

根据当地的光照资源禀赋和生产建设成本,分区域制定分布式光伏电站上网标杆电价。建立并完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补贴支付制度,电网企业按月向项目转付补贴资金,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落实到位。

7.建立健全扶持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的金融机制

鼓励金融机构出台适合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的信贷政策,创新有利于分布式光伏发展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企业、机构、社区和家庭等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产业的技术创新。

8.完善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土地政策

对利用建筑物等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在满足国家相关要求的情况下,简化项目申报和建设管理的相关程序。对未利用土地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土地主管部门可以在土地规划、计划安排等方面给予适度倾斜。

9.促进分布式光伏产业的技术进步

通过加强与国内外研究机构的合作研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等途径,解决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配电等方面存在的技术难题。

参考文献:

[1]Mohan Munasinghe.Sustainable Energy Development(SED):Issues and Policy[C].Washington,D.C.:the World Bank,1995.

[2]Li Zhidong.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sustainable energy strategies in China[J].Energy Policy,2010,38(5):2149-2160.

[3]Bwo-Nung Huang,M.J.Hwang,C.W.Yang.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GDP growth revisited:A dynamic panel data approach[J].Ecological Economics,2008,67(1):41-54.

[4]British Petroleum(BP).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Full Report 2009[R].2009.

[5]江林.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国内外政策分析与启示[J].江苏电机工程,2013,32(3):66-68.

光伏的发展现状范文6

Energy Autonomous Micro and Nano Systems

2012,384p

Hardcover

ISBN9781848213579

Marc Belleville等

自给能量系统指的是在无外接电源情况下,依靠自身获取的外界能量可以正常运行的系统,通常包括传感器或执行器、能量收集和转换器件、信息存储与处理以及无线通讯单元。自给能量微纳系统是指可以自己供给能量的微纳系统。美国伯克利大学研究的著名的“智能尘埃”就是其中的一个典范。随着微电子技术迅速发展,各种芯片的功耗不断降低,能量收集、转换和存储技术的不断提高,使得自给能量微纳系统的实现变成可能。

本书介绍了自给能量微纳系统面临的挑战和最新的技术,前三章主要引入自给能量系统的应用前景,为引入后续的技术章节做了很好的铺垫,技术章节几乎涵盖了所有与自主系统相关的内容,并且讲述了与电子学相关的物理、材料和技术,共包括13章:引言,介绍自给能量微纳系统和本书的内容框架;1.建筑物控制核心的传感器,主要讲述了建筑物控制中传感器类别和新需求,并介绍了应用案例;2.面向自给能量医学植入器件,主要讲述了自给能量医学植入器件现在以及潜在的应用;3.航天领域中的自给能量系统,主要说明了航天领域中自给能量系统的特征,并从无线系统和生存系统方面进行分析;4.基于光伏效应能量收集,主要讲述了基于光伏效应的能量收集技术—光伏电池;5.机械能量收集,讲述了机械能量收集的能源来源以及各种原理,并对机械能量收集的未来进行展望;6.热能收集,讲述了热能收集原理、发展趋势以及实现限制和优化;7.锂微电池,锂微电池发展现状以及小型化的发展趋势,并讲述了锂微电池在自主系统中的应用;8.超低功耗传感器,讲述了电路一些基本概念,详述了电容传感器检测电路最新进展,讨论了电阻传感器超低功耗检测的实现方法;9.自主系统的超低功耗信号处理,讲述了自主系统的超低功耗信号处理方法,处理器的构架和性能,以及长期休眠自主系统的基本挑战;10.超低功耗射频通讯及协议,讲述了超低功耗射频通讯及相关通讯协议,并对目前处于研究阶段的解决方案进行分析;11.自主微系统中的能量管理,讲述了自主微系统中能量管理的实现方法,并讨论了能量优化管理技术;12.传感器网络能量效率优化,从软硬件两个方面讲述传感器网络中能量效率优化的实现方法。

本书详细综述了自给能量微纳系统领域中的基本原理和最新进展,深入研究了自给能量微纳系统在航空健康和使用监测、医疗植入器件以及家庭自动化中的应用,介绍了光伏、热和机械能量收集与存储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最新成果;综述了超低功耗传感器接口,数字信号处理和无线通信的最新研究状况,并讨论了传感器节点和传感器网络层次上的能源优化技术,适合从事自给能量微纳系统研究的研究生、研究人员以及专业人士阅读使用。

作者Marc Belleville教授于1980年获得格勒诺布尔国立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85年加入CEALETI,现在是微纳米技术创新中心(MINATEC)的体系结构、IC设计和嵌入式软件事业部的研究总监和首席科学家,研究兴趣集中在设计和先进技术(例如SOI、异构或3D设计)之间的相互作用,是CARTENE科学委员会两个工作组:“能量自治系统:设备、技术和系统未来发展趋势”和“面向超越2015:技术、设备、电路和系统” 的活跃成员。

杜利东,助理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