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链特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食物链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食物链特点

食物链特点范文1

《爱很复杂》(2009)为例来探讨这个问题。

[关键词]好莱坞;黄昏恋;爱情喜剧

中图分类号:J9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7-0249-01

一.由《爱是妥协》《爱很复杂》为主分析“黄昏恋”爱情喜剧的叙事模式

1.三角恋式与小男人,大女人式

在《爱是妥协》中,人物关系是多层次、复杂的,男主人公先是与女主人公的女儿爱恋,随后阴差阳错,又爱上了女主人公,但与此同时,一个年轻的男医生也在追求女主人公,最后年老的男女主人公历经磨难最终在一起。其中的老牛吃能草,既表现在男主人公身上,也体现在女主人公上,这是一个大胆的设定。

《爱是妥协》作为一部好莱坞经典叙事的轻喜剧,人物关系的转变是故事得以发展的依据,也是戏剧性冲突营造的重要手段。因此,希望透过对人物关系的分析来解析经典喜剧好莱坞叙事模式中人物关系转变的模式与程式。

影片中,无论是《爱是妥协》的哈里,还是《爱很复杂》的杰克,还是《男人百分百》的尼克,他们要不是被塑造成好色,不务正业,懒散,虚伪,不负责,要不是就是各种缺陷的集合体,男人总是卑鄙、自私的存在。而以艾丽等为代表的女人,都是以女强人的形象出现的,她们则与之相反,热爱生活,工作负责,生活井井有条,善良,热心。但是男人女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存在,黄昏年纪的女人虽然事业有成,但是缺少男人仍然会感觉到孤独,而男人虽然行迹恶例,但是找到真爱,发现真情实感的时候,还是改变自己,追求幸福,做一些愚蠢的事情,但是显得那么可爱。

2.以《爱是妥协》为案例的叙事模式分析

首先是男女主人公的相遇。他们的相遇必定是机缘巧合,也就是上天的无意安排,越意想不到越滑稽越好。在影片中体现为,哈里正要与马琳上床,衣衫不整的他来到冰箱前拿吃的,艾丽卡正巧回家遇见,并且误会为小偷。这就是他们的第一次见面,这不是一次愉快的见面。这就是说刚开始人物的关系即是对立和不和谐的,人物之间充满着误会与厌恶。艾丽卡认为哈里是个好色,不务正业的老头。

随后,人物的关系应该得到缓解,而这种缓解必须需要双方互相了解的契机。于是,安排马琳要求他男朋友留下一起吃饭,而艾丽卡作为母亲不得不尊重马琳的意见,这在逻辑上是合理的。有了这个吃饭的机会,双方就有可能坐下来好好聊天并且互相加深了解。于是在餐桌上,哈里果然不负重望,充分发挥自己幽默和个人魅力,礼貌绅士,迷人,稍稍改变艾丽卡对哈里的偏见。

当然,随着了解的越来越多,负面的形象与人物的缺点也会出现,这种缺点是真实的,不是女主人公的主观感觉或偏见,这在一定程度上使人物关系再次紧张起来。影片安排为艾丽卡发现哈里是个老年花花公子,情不专一,对自己女儿不忠。而且哈里因为生病来到她家,打乱她的宁静生活,并且有在卧室抽烟的恶习,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他们再次陷入僵局。

于是他们的的关系开始突飞猛进的进展,首先哈里与艾丽卡进行着内衣派对,这是一种性上的暗示,本来这可以成为感情的迸发点,也就是两人上床并且在一起。但是编剧安排马琳卷进来,打破了他们的气氛,而且重回现实,自己的女儿与哈里才是一对,自己伦理上不能与哈里结合。随后,马琳证明自己的清白,两人又更加嬉戏在一起,一起海滩散步,一起共进晚餐。

当然故事到这里也可以说是一个完美的结局,但是好莱坞编剧们是不会这么轻易让他们快快乐乐度过一生的,而且在哈里身上某种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那就是哈里好色,从不跟女人坦露感情,玩玩而已的性格特征。于是,两人的关系得到一次毁灭性的破坏。起因是哈里带着年轻女孩来餐馆,恰巧被艾丽卡发现。于是艾丽卡痛苦的离开,在哈里追逐下,艾丽卡摊牌了,她表白了,她把自己所有的感情与愿望诉说出来,并且询问哈里的想法。哈里的回答却是含糊,不明所理。艾丽卡绝望地挤入出租车中悲伤而去。

如果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然后加以渲染。我们也能领悟到一种深刻的爱情观和一种悲剧情怀,对正确爱情对象的重要性,爱情的易变,以及深深的同情,惋惜还有斥责和悲愤的不鸣。但是续集又来了,好莱坞向来不写悲剧的故事。于是解决哈里个人性格与价值观摆上议程,哈里被艾丽卡回绝几次之后,开始真正去认清自己。他去拜访他曾经约会过的众多女性,他被一次次的回绝,他认清到自己的不负责任和自己的过错。

人物关系的再次迸发,感情再次来到制高点。影片终于到了和收官之战,哈里偷偷离开了艾丽卡,但是艾丽卡追回了哈里,诉说自己对哈里感情依旧,大雪,巴黎,桥上,美丽的夜景,如此浪漫之下。两人关系重归于好,历经磨难解决之后,比之前更加坚固。至此,影片完美的落下帷幕,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格局落成。

最终,可以看出《爱是妥协》中黄昏恋爱情喜剧中包含着欢喜冤家与三角恋式两种叙事模式。

二.结语

21世纪以来的好莱坞爱情喜剧中,开辟了爱情喜剧的新领域,关注于老年人的情感状况,这种关注是真诚,具有人性关怀的。老年人不是到了年纪,就到了情感的总结点,他们仍然可以散发出生命的第二春,并且也在探讨老年离婚,与前夫的关系,生活状态等一些问题,对于老龄观众来说是一种新的诉求。

纵观全文分析,其叙事特点大多以三角恋甚至多层次复杂的关系,大女人小男人为叙事模式,叙事中的情节点大多一波三折,延绵起伏,在与低谷中来回切换的叙事特点,戏剧性冲突平缓,叙事节奏的生活,叙事主体的中心化等叙事特点。

参考文献

(1) 周黎明.莎乐美的七层纱[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7

(2) 纳卡奇.经典好莱坞电影[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

食物链特点范文2

7月26日北京奥组委宣布,北京2008奥运会特许商品计划为期一年的试运行阶段正式启动。据悉,北京将有10家特许经营商(即特许商品的生产企业)和7家特许零售店(特许商品的销售企业)在8月初正式开业,生产和销售北京2008奥运会的特许商品,主要包括体育用品、文化用品、休闲服饰、带有2008年奥运会系列标识的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等。这些特许企业将以向北京奥组委交纳特许权费的方式获取生产或销售特许商品的权利。而除了统一特许商品的市场零售价格和产品形象外,该计划最有特色的莫过于统一的销售渠道:特许零售店将采用统一的店面形象,零售店内部也将统一悬挂由北京奥组委颁发的特许零售店标识。

此次特许商品计划正式启动后,北京奥组委将根据市场需求,逐步扩大特许零售店的规模和数量,并将批准北京以外的地区开设特许零售店,而特许商品的销售收入将以特许权费的形式划归到北京奥组委专项资金,用于北京2008奥运会的筹办。(徐亚岚)

联想IT服务置换亚信股权

7月28日,联想集团与亚信科技在京签署协议,联想以其IT服务业务主体部分作价3亿元,置换亚信15%的股权。这意味着双方通过业务资产和股权置换的方式,实现了亚信公司与联想集团IT服务业务的合并。

双方合作后,联想将成为亚信公司单一最大股东,原亚信控股有限公司将更名为“亚信联想控股有限公司”,下辖两块业务:一块是以原亚信科技主营业务通信软件与专业服务为主体的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另一块是以原联想IT服务业务为主体的非电信IT服务业务的新公司――联想亚信科技有限公司。新成立的“联想亚信”公司将在两年内独立运作,并由联想副总裁俞兵担任直接领导。杨元庆对此信心百倍:“此次与亚信的合作,是联想以全新机制长期投资IT服务思路的体现,我认为这种方式将会促使IT服务业务得到更好的发展。”亚信总裁张醒生对合作也寄予极大期望:“亚信和联想新的融合、新的合作将非常便于把两个优势集合在一起,共同打造一个IT航母。”(陈亮)

电力线宽带规范2006年完成

多年来,电力线宽带技术在全球范围都被认为尚不成熟,一直没有得到广泛应用。最近情况发生了改变,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日前开始制定电力线宽带(BPL:Broadband overPowerLine)硬件规格“IEEE P1675”,并将在2006年中期完成规格的制定。IEEEP1675规格旨在对地上及地下使用的BPL基础设施硬件制定一揽子标准,另外还提供对BPL设备进行安全设置的指南。

食物链特点范文3

食物链与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也是学生学好中学生物不可缺少的重要知识环节。那么,如何使学生牢牢地掌握食物链的正确书写这一大块知识点?在教学实践的经验基础上,我总结了以下几点:第一,正确理解食物链的定义。食物链是指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在这一概念中,要求学生重点把握三点:①是要形成食物链关系必须是不同生物之间才可形成;②是不同的生物之间存在着“吃与被吃”的关系;③是不同的生物之间的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能够构成链状的结构。例如:白菜菜青虫鸟蛇猫头鹰。

第二,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因此,食物链表示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因而食物链是从生产者开始到最后一个消费者为止!而在初级中学生物学阶段,要求让学生掌握的食物链主要由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组成,一般不要求学生书写与掌握分解者参与的食物链。要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教师最好的办法就是举例加以突破!例1:鼠蛇 (错误,错误的原因是:起点少了生产者,终点蛇还能被其他动物如老鹰所捕食)。

例2:阳光草鼠蛇鹰 (错误,错误原因是:学生没有明确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来源是生产者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因此食物链起点是生产者,而非阳光) 。

第三:在书写食物链时,应将被捕食者写在前,捕食者写在后,两者之间用箭头连接!箭头表示:能量或物质的流动方向,而且箭头只能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而我们知道,捕食者与被捕食者在竞争中,被捕食者趋于弱势,而捕食者趋于强势,于是可以总结口诀:“先写弱者,箭头指向强者!”例题:俗话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请写出此句俗语中所隐含的食物链。大部分的学生都会出现这样的错误现象:蝉 螳螂 黄雀,错误的原因是:学生对食物链中的箭头的含义没有很好的理解所导致的,其次是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

争对以上学生的种种错误现象,于是我总结了关于正确书写食物链的四句口诀:

1)起点是生产者;

2)终点是消费者;

3)先写弱者后写强者;

4)箭头永远指向强者!

通过自我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的这四句口诀,学生对于食物链的正确书写,错误率大大地降低了!

食物链特点范文4

[关键词]关键种;食物链/网;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工业园

[作者简介]杨华萍,开封市环境科研设计所工程师;张亚妮,开封市环境科研设计所助理工程师,河南 开封475000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10-0055-02

生态工业园区是一个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综合地域复合体,是依据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理念及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园区。

生态工业园区是循环经济理念在工业领域一定区域层次的具体体现,遵从循环经济的减量(Reduce)、再用(Reuse)、循环(Recycle)“3R”原则,从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出发,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建立工业系统“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途径和食物链网,充分利用不同企业、产业、项目或工艺流程之间资源、产品和废弃物的相互利用,形成横向耦合、纵向闭合、上下衔接、协同共生的关系,寻求能源与原材料使用的最小化,废物最小化,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自然生态学理论

(一)关键种理论

关键种(Key species)是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护生物多样性而优先保护的目标,它确定了关键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一般指一些珍稀、庞大、特有、对其他物种具有不成比例影响的物种。它对其他种的分布和多度起着直接或间接的调控作用,决定着群落的稳定性、物种多样性和多种生态过程的持续或改变。它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是如果它消失或减弱,整个生态系统可能发生根本性的动摇;二是与同群落中其他物种相比是很重要的。但又是相对的。

(二)食物链和食物网理论

自然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也就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取食关系,能量在生态系统中逐级传递,生物之间的这种以食物联系起来的链条称为食物链。多条食物链彼此交织在一起,就形成错综复杂的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通过各种有机体和食物链进行逐级转化和传递的。因此,食物链中每一个环节上的物种,都是一个营养级,自然系统依靠食物链和食物网实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其主要功能为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三)生态系统多样性理论

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不同生境、生物群体以及生物圈生态过程的总和,它表现为生态系统结构多样性以及生态过程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生境是指无机环境,如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生境的多样性是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基础,生物群落多样性是群落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它们的生态过程是指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和功能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主要包括物种流、能量流、信息流、水分循环、营养循环等。生态系统多样性有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

二、生态学理论在工业园区中的应用

(一)关键种理论对具有行业特点的生态工业园区的指导作用

具有行业特点的生态工业园区是为最终产品提供原材料的,大多是以某一种或几种特色资源综合加工体系为核心的园区,这类园区在我国起步较早,如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该园区是以广西贵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核心,制糖工业是基础产业,一般包括糖料生产、制糖加工和综合利用等三大部分,制糖副产品可以应用于造纸、发酵、化工、建材等多种产品生产的原料。于是制糖企业及其相关企业如造纸企业、酒精企业、复合肥厂与外部环境因素共同构成了制糖生态工业系统。其中糖厂在企业群落中使用和传输的物质最多、能量流动的规模最为庞大,带动和牵制着其他企业,是“关键种企业”。这种关键种企业在行业性生态工业园中居于中心地位,“废物多”,能量多。横向链长,纵向连着其他“次要种群”,是园区内的链核,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食物链和食物网理论应用为工业链和工业网

食物链与食物网理论应用于工业系统中,就是依据工业系统中物质、能量、信息流动的规律,在制糖、造纸、酿酒、发电等行业间建立起生态联系,形成生态产业链,最终实现各行业之间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价值流、技术流和知识流。

如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以蔗田为始端,形成了“甘蔗-制糖-废糖蜜制酒精-酒精废液制复合肥”、“甘蔗-制糖-蔗渣制浆造纸”、“制糖厂-热电厂”等多条生态工业链条,各链条均以环境综合治理系统为终端。

蔗田系统主要为制糖企业提供基本原材料,是制糖生态工业系统的“生产者”;制糖企业以甘蔗为原料,是系统的“初级消费者”;其他企业是以制糖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为原料,可称为“次级消费者”;环境综合治理系统对产业链中各个生产环节产生的废物进行回收、分解、循环利用,在整个生态工业系统中起到的是“分解者”的角色。

各条生态产业链之间通过物质、能量、信息和技术知识的共享、循环利用,纵横交错,相互耦合,最终形成这样一个多行业综合性的比较完整的生态工业链网结构。

(三)生态系统多样性理论在提高生态工业园区稳定性中的指导作用

生态工业园的多样性是指生态工业园类型的多样性,园区内企业组成的多样性,产品类型、产品结构的多样性。中间产品、副产品类型、结构、利用方式的多样性,产业链形式的多样性、工业技术的多样性、管理政策的多样性以及景观的多样性等。

具有区域特点的生态工业园区,即对现有经济技术开发区或高新技术开发区改造的生态工业园区,以及新规划建设的生态工业园区,一般存在多个大型企业,形成多条主体链条,同时每家大企业又吸附大量中小企业,形成主体链网,这些中小企业之间也存在产业链关系,这样主产业链、副产业链之间相互交织形成一个错综复杂的链网结构。通过设计多层次的产品,构建多样化、生态可持续的产品结构,建立多样性园区成员,企业的多渠道输入输出方案,园区生态功能分区的多样性建设,使工业园区维持较高的多样,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园区系统内资源利用的闭路循环,保证生态工业园区的平衡、稳定、协调发展。

三、结 论

生态学中关键种理论、食物链及食物网理论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理论在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中能起到综合性理论指导作用。无论在具有行业特点的生态工业园区还是具有区域特点的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中,运用生态学的这些理论可有助于构建生态产业链、提高企业综合竞争能力和增强生态工业园区的稳定性,从而使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达到双赢的局面。

食物链特点范文5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较,农业生态系统在环境方面的特点是( )

A.经人工改造

B.使用畜力

C.使用灌溉

D.使用机械

2.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一定是指( )

A.自养生物

B.异养生物

C.好氧生物

D.异氧生物

3.由植物到草食动物,再到肉食动物的食物链属于( )

A.捕食食物链

B.腐食食物链

C.混合食物链

D.寄生食物链

4.在我国的全国综合农业区划中,滇南农业亚区属于的大区是( )

A.长江中下游区

B.西南区

C.华南区

D.青藏区

5.在农区发展畜牧业,畜牧业的规模决定于( )

A.劳动力

B.土壤

C.气候

D.种植业规模

6.在下列作物间套种植时,明显起到作物之间对营养元素利用上互补的是( )

A.玉米和高梁

B.玉米和大豆

C.玉米和甘薯

D.玉米和马玲薯

7.温度、水分、土壤等条件都处于最适状态下的初级生产力为( )

A.光合生产力

B.光温生产力

C.气候生产力

D.土地生产力

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信息流是信息在信息网中不断被转换和传递中形成的

B.信息流主要存在于自然生态系统中

C.信息流是农业生态系统中较次要的基本功能

D.信息传递主要在生物之间进行

9.氮的主要储存库是( )

A.大气库

B.土壤库

C.水体库

D.植物库

10.群落中物种的个体数量不一定最多,但决定着该群落的内部结构和特殊环境,是主要层次的优势种,这个物种称为( )

A.优势种

B.常见种

C.优势层片

D.建群种

11.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群落稳定,不受环境的影响

B.生物群落既是一个结构单位,又是一个功能单位

C.生物群落对环境不产生大的影响

D.生物群落只是一个结构单位

12.表述种群增长的逻辑斯谛模型中,参数K( )

A.指种群的增长率,用总和生育率表示

B.指种群的增长率,用生物体的个数表示

C.指种群增长的极限,用该种生物的个体数表示

D.指种群增长的极限,用“面积×光能”表示

13.风播型种子在侵入条件比较一致的新环境时,最容易出现的种群分布格局是( )

A.均匀型

B.随机型

C.成群型

D.复群型

14.“植物的生长取决于数量最不足的营养物质”,说的是( )

A.耐性定律

B.最小因子定律

C.十分之一定律

D.边际平衡原理

15.在农业生产上最理想,能协调土壤中水、肥、气、热矛盾的土壤结构是( )

A.核状结构

B.团粒结构

C.片状结构

D.柱状结构

16.形成酸雾、酸雨的主要污染物是( )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氟化物

D.二氧化氮

17.提高土壤自净能力,减少土壤污染的有效措施是( )

A.提高氮、磷、钾肥的施用比例

B.控制氮肥的施用,增施磷、钾肥

C.增施有机肥

D.撩荒休闲

18.在现代石油农业的发展中,单位农产品的能量消耗( )

A.越来越低

B.基本不变

C.越来越高

D.在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小

19.利用轮作倒茬、秸杆粪便维持地力的农业为( )

A.有机农业

B.原始农业

C.立体农业

D.雨养农业

20.20世纪中叶,发展中国家农业产量和产值增长的主要原因是采用了( )

A.良种、化肥和灌溉

B.机械化

C.农药、化肥

D.节水灌溉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农业生态学

27.农业生态系统

28.食物链加环

29.地质大循环

30.生态型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31.以某一农牧生态系统为例,简述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功能类群及各类群在物质循环中起的作用。

32.简述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结构内各业之间存在的基本关系。

33.简述捕食作用的意义。

34.如何计算分散度并用它来判断种群的分布格局?

35.简述保持农田养分循环平衡的途径。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食物链特点范文6

内容摘要:资源匮乏、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桎梏,如何在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互利成为现代经济面临的首要问题。产业链组织经济模式充分发挥人的智能资源,能减缓资源消耗,实现生态环境与工业生产的和谐。本文由食物链和产业链引出生态产业链,从生态学结构角度阐述生态产业链的内涵及特点。

关键词:产业链组织 食物链 生态产业链

食物链的内涵

食物链描述了生态系统中营养物质和能量的传输网络,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1927年英国动物学家埃尔顿(Charles Sutherland Elton)首次提出食物链,他指出食物链是一种有机体,一般要依赖其他有机体作为食物和能量的来源,各个物种被分为不同的营养层次:最低层是“生产者”,是通过阳光光合作用,将自行用水和二氧化碳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绿色植物;再上层是各级“消费者”,要依赖生产者供应物质和能量;当消费者死亡以后,“分解者”会以他们的尸体为食物。可以看出食物链是能量传输的链条。任何一个中间链条的断裂都会影响到紧密相联的上、下游物种的生产不平衡态势,从而影响整个生态的竞争力和生存能力。

产业链的内涵及结构

产业生态系统也存在类似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传输的链条,即产业链。从价值创造的角度看,产业链是指在同一产业内所具有的边续追加价值关系的活动所构成的价值链关系。从产品结构的角度看,产业链是指以某项核心技术或工艺为基础,以市场前景较好、科技含量较高、产品关联度较强的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为链核。以产品技术为联系,以资本为纽带,上下连结、向下延伸、向后向密切联系而形成的产品链。从产业间结构链的角度看,产业链是指组成产业结构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为细分部门间的前后向产业联系。产业结构链关注的是一个产业的前向和后向关联、上游和下游产业匹配,即产业关联和配套。

产业结构链之间存在着相当复杂的供需关系。相关产业结构内部存在的机理决定着某一产业结构链优化升级的实现。产业链强调的是产业内企业间的产业关联和配套关系。如果企业间的产业关联和配套比较完善,便称这些企业构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所有的企业在这条产业链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只是它们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尽相同,有的企业起着核心和主导作用,有的企业则扮演着为核心和龙头企业配套的角色。而一旦处于产业链链条上的某一链条断裂,则其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将处于减速甚至停滞状态。

食物链上物种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也可映射到产业集群中产业间链条上。产业集群是在地理位置上靠近的同类企业或相关产业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虽然这种地理位置上的集中并不一定要求企业构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但这种集中也给产业链的构建创造了有利的空间条件,通过空间上的集中优势,核心企业保留企业自身价值链上最具核心竞争力的部分,分割、转出将对竞争力影响不大的部分,吸收、合并对企业竞争力有重要影响的部分,形成以核心企业为主而辐射开来的前瞻联系、旁侧联系、后顾联系,产业集群中各企业因分工协作而衍生的“小而专”的企业,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通常则会形成规模较大、竞争力较强的产业群。通过对企业现有产品和业务的相关性进行评估。对与现有产品和业务纵向具有很强相关性的多元化生产的产品,实施纵向一体化。扩大企业的经营范围,增强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并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实现内部的范围经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食物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融合―生态产业链

随着传统线性经济带来的资源与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循环经济逐步得以大力推行。循环经济的实质在于对传统经济进行生态化转型,即将传统产业链进行生态化转型变成生态产业链(eco-industrial chain)。生态产业链是指依据生态学原理,仿照自然生态系统,建立起“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共生耦合的“食物链”,通过废弃物交换、循环利用、要素耦合和产业联接等方式形成上下游企业之间相互依存、密切联系、合作协同的产业网络体系,其核心特征是共生耦合、合作协同。

生态产业链既是一条能量转换链,也是一条物质传递链。物质流和能源流沿着“工业生态产业链”逐级逐层次流动,并在其中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用,使废弃物资源化实现再生增值。面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使得资源日渐紧张、环境不堪重负的矛盾,缓解这一状况重点应从“减量”上考虑,包括减少资源消耗量和向环境中废弃污物的排放量。减量的有效措施是资源的梯级利用。若将存在产品相互利用的企业看作节点,资源的梯级利用过程看作链条,减量的有效措施就是增加链条的节点,而节点企业的组成是有条件的。

按照尹琦、肖正扬、王兆华等给出的生态产业链的定义,均强调“依据生态学原理”,也就是既用经济规律又用生态规律来规划和发展现代产业,把经济理性与生态理性进行融合与协调。因此,生态学中“共生”理论、“生态位”理论、“关键种”理论等被广泛应用于产业链共生耦合的研究中。

(一)共生

在生态学中,处于共生关系的双方都能从这种关系中得到好处,如果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就不能生存。其定义为两种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一起,互相依赖,彼此均获利的种间相互作用方式。Ehrenfeld最早给出了工业共生的概念,即工业共生指企业间物质、能源、水和副产品的物理交换,地理相近性提供了更广泛的合作可能性。基于此,共生在生态工业园中的应用更为广泛。

(二)生态位

生态位是生态学中一个极重要的概念,是指在生态系统和群落中,一个物种与其他物种相关联的特定时间位置、空间位置和功能地位。生态学家Grinnell在1917年首先应用生态位(niche)来表示对栖息地再划分的空间单位,认为生态位就是恰好被一种或一个亚种所占据的最后单位。1957年,Hutchinson把生态位定义为有机体与它的环境(生物和非生物)所有关系的总和,将其拓展为既包括生物的空间位置及其在生物群落中的功能地位,又包括生物在环境空间的位置,即所谓的多维生态位或超体积生态位。生态位理论是生态学最重要的理论之一。生态位理论在竞争机制、生态元对环境的适应性、生态系统的演化、多样性和稳定性、人类生态、企业生态等方面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关键种

关键种(key species),是由Paine于1966年首次明确提出的,它源于捕食者对群落中物种多样性的控制思想。关键种概念及其依据的理论认为:生物群落内不仅存在着制约种分布与多度的相互作用关系,而且还存在着起关键作用的物种,即关键种。Ayres在研究生态工业园的构建时率先提出“大型轴心公司”(anchor)的概念,而这种“大型轴心公司”往往为产业集群中关键企业,就如同生物群体中的关键种,能起到辐射、带头的作用,如同Ayres所说这种“大型轴心公司”能向其他公司提供原料或已加工过的材料,并将周围的公司联系起来,组成一系列“卫星型”企业,最后把废物集中化,利用科技转化为可以使用的产品。许文来研究了“关键种”等生态学原理,并以此为依据探讨了生态产业链的设计技术方法,即优选出以“关键种企业”为核心的主导产业链,进行工业代谢分析,引入补链项目,拓展主导产业链,构建其生态产业链;建立信息系统和废物资源化中心等生态产业链支持系统等。

生态产业链的特点及最适规模

实施生态工业的关键在于构建企业之间的生态产业链,同时生态产业链的构建也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产业链的概念尚无统一说法,但基本含义却可理解为:依据生态学原理,以恢复和扩大自然资源存量为宗旨,为提高资源基本生产和根据社会需要为主体,对两种以上的产业链接进行的设计或改造,并开创一种新型的产业系统的系统创新活动。与传统产业链相比,生态产业链具有如下特征:

(一)价值发现与价值增值相结合

传统价值链着眼于价值增值,着眼于利润,而不太考虑资源的节约。生态产业链则是一个价值发现与价值增值相结合的过程,即从废弃物中发现资源的残留价值,其始于自然资源在投入生产过程以及主产品制造完成之后,通过对副产品进行合理配置和利用,实现资源残值在另一产业中的转移。

(二)循环型链网结构

传统经济是线性经济,生态产业链则多呈循环闭合状。生态产业链由发现和利用潜在价值的各个环节组成,价值发现活动贯穿整个物质流动过程,因而生态产业链中物质流动的形态是非线性的,可能会以“链”、“网”等形态表现出来。

(三)价值链更长

循环经济生产方式本身拉长了产业链条,深化了资源价值的开发,在这一过程中,原来被废弃的副产品由于进行了回收、处理、加工,增加了生产环节,价值链和经济利益产生冲突时,应重构价格形成机制,并以其他制度进行辅助,使环保成为每个企业的迫切需求,废物再处理也成为有利可图的市场,传统产业与环保产业之间的经济关联就将形成。在产业聚集效应的作用下,从事废物再利用和污染处理的企业将自动地加入到现有的产业链条中来,成为其中一个新的环节。

(四)经济利益和资源环境效益相结合

生态产业链毕竟是企业的生产活动,而企业的最大特点就是赢利性,因此,生态产业链中的价值链也必须以其利润大于零为前提条件,这也是循环经济持续发展的经济动力。相对于传统产业链,生态产业链在创造利润方面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一是发现了废弃物和副产品的再生利用价值,从而创造了新的企业利润增长点;二是企业间形成了一定的共生关系,在地理位置、有形资产、人力资源及优惠政策等方面享有一定的专用性等,从而降低了企业副产品交换的交易成本。

由以上分析可知,生态产业链的构建必须以资源利用、生态和谐为基本原则,以市场需要为导向,以技术可行性为保障,从而才能保证生态产业链形成和运行的有效性。

美国动物生态学家阿利(WarderClydeAllee,1885-1955)。通过研究发现集群能提高动物的存活能力,同时也提出了生态学中的“阿利规律”,说明的是生态群落中物种过疏和过密对种群都是不利的。生态群落中的最适密度(optimum density)指种群中每个个体的生存生态群落中种群个体,除了相互协作以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外,当种群密度过高,个体之间也会因为争夺有限的共同资源而发生竞争,加之排泄物产生的毒害和生理反应,都会对群体产生不利的影响,导致死亡率上升,抑制种群增长,产生“拥挤效应”。因此,集群中存在一个“最适密度”,密度太高或太低都会对种群增长起限制作用。

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是源于企业规模扩张的有界性。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对利润的追逐引发了人们对规模经济的追求。但在实践中,任意企业成本的降低都不是无界的,由此任意企业或任意地区同类工业的生产规模的扩大都存在着一个客观的经济界限。如果把某个集群看作自然界中的一个种群。那么“阿利规律”同样适用于产业集群,即在一定条件下,当集群内企业密度处于适度大小时,集群增长最快,密度太低或太高,都会对集群起到抑制作用。

产业集群的发展同样也受制于集群内企业数量和规模,如果企业太少,尤其是核心企业的数量和规模达不到产业链生成的基本门槛,那么这类企业就不能有效吸引更多的同类企业。配套企业和相关支持机构进驻。产业链发展迟缓、集群发展缓慢的园区,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有限。但集群内企业过多,会使土地、市场、人才、技术、信息、供应链等有限资源的稀缺性加剧,企业间的竞争激烈,利润下降。这时一些有能力的企业始迁出集群所在地,集群竞争力下降,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减弱。因而产业集群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不能一味地“求大”、“求多”,而应该“重度”、“重质”。

参考文献:

1.刘贵富,赵英才.产业链:内涵、特性及其表现形式[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27(141)

2.钱言.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企业间关系优化研究[D].同济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