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养老调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区养老调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区养老调查

社区养老调查范文1

0 引言

调查分析显示,十堰城区老年人口在2030年将增长至40.7万人,因而十堰市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本项目通过社区实地调查,在掌握了十堰市居民养老方式和特点的基础上,调查居民对时间银行社区循环互助养老模式的认识,对这种养老模式在我市开展,进行了可行性分析,为时间银行养老模式在十堰市养老工作的开展和完善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1 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

本项研究的调查对象为十堰市区5个小区和3个人口集中场所中年龄在20岁以上的市民。5个小区和3个人口集中地分别是:三堰燕林社区、二堰富康小区、52厂小区路北社区、太和小区、吉祥小区和火车站广场、赛武当广场、六堰人商广场。由于“时间银行社区循环互助养老模式”是一个新的概念,在问卷调查之前,我们团队首先在小区内进行了相关的宣传,通过团队成员认真细心的讲解宣传后,多数居民表示对这种养老模式十分期待,从而使我们的问卷调查开展得更有意义。

2 调查内容与结果

2.1 被调查居民的一般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的男女比例各占一半,性别比例客观全面。被调查人群的年龄分布为:25-45岁人口占34.40%,46-60岁人口占26.32%,60岁以上人口占27.63%,调查主体为正在面临养老或考虑自身、家人养老问题的人群,符合问卷调查的主要群体。被调查人群的受教育程度大专以下的占83.00%,被调查群体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对这种新的养老模式认识和接受以及固有观念的转变比较困难。被调查主体的职业分布为:机关企业单位人员占24.56%,专业技术人员占19.41%,商业、服务人员占18.42%,其他21.49%。职业分布较全面。被调查人群的年收入普遍集中在3万以上,达到十堰市平均收入水平,基本的生产、生活、医疗等得到保证,使居民能更好地参与到时间银行养老模式中,从而推动时间银行养老模式的发展。

2.2 居民参加时间银行社区循环互助养老模式的意愿

2.2.1 居民参加志愿活动的意愿调查

在被调查的人群中,愿意参加志愿活动的有160人,占70.18%。调查显示大多数居民都乐于去帮助身边的人,尤其是正在走向老龄化的群体,希望从众创、众帮、众扶、众筹的过程中收获快乐和满足。显现了十堰市民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优秀美德。不愿参加志愿者活动的68人,占29.82%,主要原因一是工作和家庭负担较重,没有时间参与。二是部分被调查者因为自身身体状态差而没有能力去帮助别人,但这部分人群中大多数人还是表示有帮助身边人的意愿。

2.2.2 居民参加时间银行社区循环互助养老模式的意愿调查

性别与意愿呈正相关,男性比女性更愿意参与到时间银行养老新模式中来。究其原因,一是从社会学角色理论来看,我国的男性传统上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社会责任,是强者和社会家庭的支撑者,对社会公益服务义不容辞;二是我国家庭结构运行传统上是男主外,女主内。男性在退休后主事业告一段落,如果身体状况良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继续投入到社会活动中来。

2.3 居民养老方式调查

目前在十堰市居民的养老方式中,家庭养老模式占63%,社区养老模式占24.56%,养老院模式占12.28%。这应该是目前中国养老形式的缩影。中国几千年的传统观念是“养儿防老”、“百善孝为先”,敬老养老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也逐渐形成了家庭养老的传统模式。因此,目前中国的家庭养老出现问题。需要有新的养老方式进行补充。

2.4 居民对时间银行社区循环互助养老模式的认知

2.4.1 居民对时间银行养老模式的知晓程度调查

83.3%社区居民表示没听说过此种养老模式,15.79%表示了解一点,仅有0.91(2人)表示比较了解。了解较多的人群集中在25-45岁年龄段。针对年龄与了解程度两个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得出:r=0.320, p= 0.000 (P

2.4.2 居民对时间银行社区循环互助养老模式可行性的认知

居民普遍认为,这种模式主要有助于志愿服务精神的传播、影响青年人养成独立的个性和人格品质、利于邻里关系的发展。调查结果显示,选择问卷设计的4个选项的比重均相差不大,可见“时间银行”养老模式从全面的角度阐释了实行这种模式对全社会影响程度远大于它解决养老问题的本身,是一种比较有意义、有价值的社会养老服务模式,群众对它的期望较高。

关于“时间银行养老模式的缺陷”,26.05%认为“参与人数少,普及程度不高”,21.63% 认为“存在管理的随意和无序现象”,18.60%认为“兑换方式困难,无法实质运行”。可见,加强对时间银行养老模式的宣传、加大法律保障力度、完善管理方式和存储方式是推行这种模式运行的主要解决的办法。

2.5 居民对时间银行社区循环互助养老模式运行主体的认识

调查显示,居民认为时间银行社区循环互助养老模式运行主体应是政府的占71.05%、民间公益机构的占20.61%、企业主的占8.33%。不同性别、年龄、职业以及收入的受调查对象对这一问题的认知差异不明显。绝大多数受调查对象认为政府应是时间银行养老模式的运行主体,说明民众仍然认为养老问题是政府的主要责任;接近1/4受调查对象认为该模式由民间公益机构运行,是因为时间银行的性质是互帮互助的公益服务,由民间公益机构开展能更好地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少数受调查对象认为企业主应是该模式的运行主体,体现的则是健全、高质量的第三产业性?|完善的养老服务的重要性。综合分析,居民普遍希望时间银行是依托政府主导,社区开展,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性养老服务机构。

3 分析

3.1 加强宣传,转变社会观念,促进时间银行社区循环互助养老模式的推行

调查显示,由于“时间银行”是个引进概念,国内对于时间银行的理论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多数研究集中在时间银行的观念分析和理论阐述,缺乏对具体实施时间银行的实践指导。很多居民对这种养老服务模式的理念认识存在偏差,观念仅停留在“帮扶老人”这个层面,忽视了志愿服务需求和供给主体的多样化。此外,我国志愿服务队伍的构成局限于少数几个群体中,而且志愿服务对象也只是简单地定义为弱势群体,这种对供需多样化的忽视抑制了中国式“时间银行”的全面、健康发展。建议加大宣传,开展试点,探索建设中国特色“时间银行”,一方面从志愿服务资源供给角度考虑,鼓励各阶层的公众参与到志愿服务事业中。另一方面从志愿服务资源需求角度考虑,了解并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各阶层对志愿服务的需求。

3.2 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明确运行主体,保障时间银行社区循环互助养老模式的运行

养老保障服务是政府社会保障的重要工作内容。一是建议政府出台相关激励志愿者参与时间银行的政策措施,保证志愿者能够得到相应的奖励或优待政策。二是加大法律法规的建设。三是增加政府的财政投入。

3.3 健全完善时间银行社区循环互助养老模式运行的体系和管理机制

3.3.1 时间银行志愿服务循环互助养老模式的注册管理方式

①量化方式

劳动不分贵贱,劳动让生活更有价值,每个人的工作价值都是平等的。所以以时间为单位量化志愿服务的价值(1T=1H 注:T表示time H表示 hour)。以时间币的形式储存在“时间银行存储卡”。“时间银行存储卡”里面有储户姓名、签发日期、单位、服务时间、存入支出等,志愿者每次参加完公益活动或志愿服务经核实后由管理人员签名认可,将服务时间(1Time=1Hour)存入服务者的时间银行账户上。

②兑换方式

用时间币的形式进行交换,储户可以采用“时间币”积分形式。积分5分息的形式计算,志愿服务或公益服务越多,积分越多。储户也可以到相关的服务机构或公益机构进行积分兑换。

③激励制度

根据志愿者个人“时间银行”记录和志愿者服务组织的业绩,用志愿服务的积分来进行会员级别的划分。共设置5个星级,分别以200T、500T、1000T、1500T、3000T的标准来进行年度评奖,先从社区再到乡镇、县机构、省国家依次评奖,颁奖。另一方面志愿服务激励机制还必须考虑到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复杂动机,根据志愿者的实际需要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以鼓励各年龄阶段的志愿者都能积极参与公益服务,从而保证志愿服务的持续供给。

3.3.2 时间银行志愿服务循环互助养老模式的管理机制

要制定时间银行的服务流程、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及服务反馈等管理制度,统一标准。同时,要加强硬件建设,提高社区养老服务管理信息化程度。因为时间银行志愿服务循环互助养老模式是建立在会员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服务委托和接收任务信息的基础上,因此,要建设一个便捷化、大众化、及时化的信息系统平台,这样会员的时间存取活动才能打破社区的局限。

社区养老调查范文2

该社区居民大多数是原江西电工厂的职工及家属。他们当中下岗失业人员多,退休人员养老金偏低,因此困难家庭多。为此,社区积极想办法,为他们开办各种技能培训班,拓宽就业渠道,提供就业信息,先后帮助500余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社区认真开展对困难家庭摸底调查,帮助符合低保条件的92户困难家庭办理了城市低保,解决了他们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对特困家庭给予更多的关心。居民杜必辉夫妇身患重症,长期住院,生活十分困难。社区及时将其纳入低保户,又为他们办理了医疗救助补贴和困难职工待遇证,将其家庭列为政府结对帮扶对象。

近几年来,新余电工厂社区组织工作人员对居住在社区的离退休老同志进行上门走访,了解辖区内离退休老年人的生活方式、经济收入、身体状况、居住情况和服务要求,对其中空巢、独居离退休老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并让他们填写“养老调查问卷”,广泛征求老年人对服务项目和服务方式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并据此确定了居家养老中心的服务模式和服务重点。该社区根据实际,按照不同情况把服务对象确定为A、B、C三级:A级服务对象主要是70岁以上的困难家庭中的孤寡、独居离退休老人,对他们采取政府扶助,中心提供低偿和无偿服务的方式:B级服务对象是70岁以上独居、空巢离退休老人,实行的是低偿服务;C级服务对象是70岁以下的独居、空巢离退休老人,实行有偿和低偿服务。社区立足现有条件,整合服务站、医疗站、老年活动中心等各种资源,确定了涵盖生活服务、家政服务、医疗服务、文化服务、精神慰藉、政策咨询、法律咨询等共13项服务项目。

为体现人性化关怀,该社区以分片包干的形式,开展亲情服务,组织志愿者、中心服务人员与离退休老同志结对子,开展经常性上门探访,给离退休老人送去问候和关怀,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需求,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精心营造关爱老人的良好氛围。同时,该社区编印宣传小册子,挨家挨户送到老人手中,公开服务中心热线电话,只要老人有需求,社区就想办法尽快给予解决。

老年人退休后,进行健康有益的活动是他们普遍的需求。因此,社区投资兴建了室外健身室、活动室、图书室等11个具有一定规模的活动场所,配齐了有利于老同志活动的设施。社区利用现有的活动场地和设施,组织开展了适合老同志特点的文化、科普、娱乐等活动,做到了月月有比赛、天天有活动。促进了老同志的身心健康。为了构建和谐生活,社区还向辖区的居民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了家庭型的“合家欢”、社区型的“邻里乐”、老年型的“结伴乐”,使老年人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乐而忘忧。

社区养老调查范文3

中图分类号:F842.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09)12-012-02

摘要: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的养老问题也不断地凸显出新问题,解决好城市家庭的养老问题,关系到城市的发展进程。本文以重庆市为例,通过对重庆市老年人口、城市家庭养老的价值取向、城市家庭养老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完善重庆市城市家庭养老助老服务的对策,以充分发挥家庭养老在城市养老中的作用,促进重庆市综合水平的快速提高。

关键词:城市家庭养老;养老取向;养老问题;养老对策

一、研究的背景

2000年,重庆市老年人接近245万人,每100人有8人年龄超过65岁;2004年底,重庆市老年人增加了169万达到414万;目前,这种壮观的老龄化趋势不会停滞,未来几年还将逐年升级,到2010年,重庆市老年人口总数将达到500万,每6个重庆人里就有1位是老年人。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重庆市200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达8.8%,高于7%的全国平均水平,80岁以上高龄老人占总人口的1.2%,这表明重庆已开始进入老龄社会。市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因此预测,老年人的赡养、医疗保障、社会服务等问题的凸现,必将对我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诸多影响和挑战。[1]由上述的一系列数据我们不难看出,重庆市正面临严峻的养老问题,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养老问题都将成为政府部门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二、重庆市城市家庭养老助老服务的主要取向

从总体上来看,重庆市城市家庭养老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一)直接养老方式

父母退休以后,年轻人忙于上班,将父母接到家里,父母帮助照顾家里的小孩和料理一些家务。父母帮助子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农村家庭里这种养老方式占据主导地位。在城市家庭里,这种养老方式并不占主导地位。

(二)周末照顾方式

随着城市的发展,现在城市生活的节奏变的越来越快,年轻的一代都忙于为生活而紧张的工作着,结婚以后更是压力沉重,时间也变的很紧,无暇顾及父母。结婚之后基本上都买了新房子,并未跟父母住在一起。只在周末的时候回家看望父母,对父母的最多回报是给予金钱上的报答,很少有时间陪伴在父母的身边。

(三)机构养老介入下的周末照顾

为了不耽误正常的工作,又使父母能够得到更好的照顾,将父母送到福利院能得到相对专业的照顾,让父母可以和更多的老年人接触,参加一些老年活动,使父母不觉得孤单,可以保持愉快的心情,健康的生活着。

(四)机构养老方式

父母完全在福利院内生活,子女和父母接触的时间不多,此种方式会导致有些老年人由于长期见不到子女,过分的想念亲人而导致老年人的性格孤僻,导致部分老年人产生心理障碍。

(五)社区养老方式

在各项设施相对健全的社区,社区可以为老年人提供一定量的服务,年纪大而行动不方便的老年人,在子女上班不在家的时间里,老年人遇到困难时,只需拨打社区的服务电话就可以及时得到帮助。社区养老服务是社会养老的重要载体,社区养老在老年人的经济支持、生活照顾和精神安慰方面的养老功能,既可保持家庭养老的传统和优点,又能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

(六)钟点托老

子女在上班的时间里将家里的老年人托付给街道或小区的特殊服务机构或私人的专业机构,由服务机构为老年人在托管的时间内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服务机构向老人们提供饮食、娱乐、图书等,老人们白天在此托管,儿女们也感觉到很放心。

(七)住家保姆照顾方式

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城市家庭经济上都比较的宽裕。加之请保姆的费用仅每月几百元,很多家庭都能支付这笔费用。我国各大城市的保姆都很充足。因此在当今工作压力大、时间紧张的情况下,许多的城市家庭选择了请保姆照顾服务顺带处理家务活。保姆业的兴起为城市家庭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三、重庆市城市家庭养老助老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向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据市民政部门提供的数据,目前重庆市60岁以上的老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3.1%;其中城市老年人达120万。大量的老年人因儿女不在身边,独守空房成了“空巢老人”,同时还有部分孤寡老人。如此严重的人口老龄化使得重庆市城市家庭养老面临巨大的压力。[2]

(二)家庭规模的小型化, 使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出现危机

在重庆市城市家庭中“421”家庭非常的普遍。“421”家庭指的是四个老人、一对夫妇、一个孩子。重庆市城市家庭中这种家庭模式正变得越来越多。据调查显示,在重庆市35%的城市家庭要赡养4位老人,49%的城市家庭要赡养2到3位老人。而从赡养费看,35.6%的城市家庭每年花费超过1万元。出于对医疗保险体系的担忧,家庭积极储蓄,不敢增加消费支出,是现在中年人的普遍心态。

(三)重庆市城市家庭结构趋向核心化,加之住房条件的改善,导致纯老年户不断增加

在重庆市城市家庭里,住房条件的改善对人们的居住方式有着直接的影响。过去由于经济水平的限制和住房建设的滞后,城市住房的紧张使许多人婚后得不到独立的住房不得不与父母住在一起。随着住房制度改革实施,城市住房建设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人们对家庭户居形式选择的自由度,老年人与青年人因生活习惯、兴趣、爱好、观念相异而分开居住,从而导致纯老年户不断增加。健康不佳的老年人在经济供养上还面临着生活不便、照料不够、精神苦闷等问题,老年人对养老的需求与家庭实际能提供的帮助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四)老龄人口高龄化趋势加重了家庭养老负担

目前,重庆市80岁以上的高龄人口已有31万,占老年人口的8.85%。此数据说明重庆市正处在一个人口迅速老龄化和高龄化的时期。高龄人口丧偶和患病的几率高,高龄老人自理能力差,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养老负担问题不仅体现于经济供养方面的问题,而且在生活照料和精神安慰方面的问题也会日趋突出。

(五)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家庭养老提出新的挑战

重庆市的城市家庭养老既存在现实困难,又面临长期挑战。在经济转轨和产业调整过程中,重庆市大批职工下岗,停工、半停工企业的贫困职工形成当今城市最大的贫困群体。有些子女因身患重病,或生活中遭遇不幸,经济拮据。当他们自身收入尚无着落时,对其老年父母的赡养就更加无法保证。不少经济效益差的企业发不出退休金,退休人员手中的医疗费报销有困难,使得这部分老年人不得不依靠家庭。

(六)传统观念的改变影响着家庭养老

传统上,妇女是家庭照料老人的主要承担者。妇女普遍就业后,在照料老人的传统职能上就失去了时间方面的必要保证。一些青年人思想中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正在逐步淡化,有些家庭的亲子关系紧张,成年子女之间互相推诿养老责任,甚至有些人虐待、歧视、不赡养老年父母,致使他们在经济上无保障,生存条件受到威胁。落实、巩固家庭养老,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已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完善重庆市城市家庭养老助老服务的对策

(一)制定必要的政策法规

通过制定一系列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基本法规,明文规定老年人享有被赡养的权益,家庭具有其义务和责任,来保证家庭养老功能的发挥和得到社会的支持。还可以制定奖惩性的政策。

(二)倡导家庭养老和养老社会化相结合的观念

通过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之下,努力扩大社会宣传,广泛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充分利用“老人节”等有利时机,开展尊老、爱老、助老宣传。在家庭养老为主的同时,加快养老机构的建设,使机构建设加快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把社会资源更多地吸引到老年福利设施建设中来,使养老社会化更加深入人心,以缓解城市家庭养老面临的困境。

(三)发挥社区养老在城市家庭养老中的作用

1.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提高对社区养老服务事业的投入力度

重庆市各级政府部门及其领导应该高度重视社区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将之纳入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进一步加强社区养老事业的领导,并保证每年给以财政上的支持,拨专款用于社区老年服务事业的发展和相关设施的建设。与此同时,还要明确社区居委会的性质,减少其行政职能,保证有足够的人力去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事业。

2.要转变观念,积极发展社区家政服务业和老年人照顾服务业,为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 在认识到社区养老服务事业福利性的同时,适当地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将之作为一种产业加以发展,鼓励个人和社会各企事业团体走进社区兴办各类老年人服务机构,并对那些愿意在社区建立这种服务机构的投资者给予政策上的优惠。此外,还应积极发挥社区志愿者的作用和老年人的自我照顾能力,尤其要善于发挥低龄老人的“余热”,创造一种“人人互助”的社区养老环境。

3.整合现有社区医疗资源,建立综合性社区医疗服务体系

一方面要加强社区医疗服务主体的建设,充分利用社区内的医疗资源,包括政府创办的基层卫生机构、社会企事业单位的医疗机构、个体诊所等,将这些资源整合并改造为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和社区医疗服务站,以提高社区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向包括老年人在内的所有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的服务;另一方面要根据各社区的实际需求,利用社区医疗资源创办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医疗服务机构,如老年护理中心、家庭保健指导机构、社区康复院等,并将之纳入社区医疗服务的范围进行统一管理。此外还要加强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与正规大医院的合作,建立起从医院到社区和家庭的连贯体系,使病人从发病到康复的全过程都能做得到方便、有效和连续性的医疗护理服务,并可减少医疗服务的中间环节,节约医疗资源。

4.积极鼓励社区老年人自治组织的发展,提高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性

首先,作为政府管理机构而言,要放开政策,简化老年人申办各类组织协会的程序,并在政策和财政上对老年人创办的一些社会组织给予支持;其次,作为社区管理者而言,应当正确认识老年人和他们的组织在社区福利和社区照顾中的积极作用。在目前各社区资金和人员普遍不足的情况下,应重视积极开发社区现有资源,特别是那些刚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低龄老人,要充分挖掘他们的工作潜力和活动能量,提高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性。

(四)加强机构养老在城市家庭养老中的作用

机构养老是随着社会经济及各项事业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专业的社会养老服务机构,机构养老包括私人的专业机构和由政府出资建立的社会福利院。机构养老可以充分的发挥市场养老的作用,充分的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为养老事业服务。

(五)提供社会服务

在街道办事处或居委会小范围的社区内组织一些专业的收费合理、服务周到的各种家务劳动服务站,担负照顾和方便老年人生活中的部分事务,减轻家庭成员的家务负担,帮助解决家庭养老中出现的困难,为家庭养老创造一些良好的社会条件。©

参考文献:

2]郭士征主编.社会保障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120.

[3]杨文忠.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城市家庭养老模式初探[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05)

[4]肖云.我国城市家庭养老与社区养老服务[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双月刊),2002(06):117-118.

[5]刘宝驹.城市家庭结构和养老问题[J].老年学杂志,1989,9(2):78.

[6]李斌,夏青.老龄社区-未来中国城市养老新模式[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06(01):91-92

[7]柏萍.论城市养老和社会福利体制的改革[J].广东社会科学,2001(2).

[8]阎安.论社区居家养老:中国城市养老模式的新选择[J].科学q经济q社会,2007(2).

[9]包芳.论中国家庭养老的发展前景[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1(1).

[10]王辅贤.老年需求: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取向、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国社会工作网,2004(9).

[11]王顺冬,张桂蓉.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职业2]郭士征主编.社会保障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120.

附注:

[1]重庆日益老龄化421家庭泛滥都市养老调查,新华网,2005-9-25

[2]重庆:老龄化全国第六、两年后老年人口将达500万,中国人口网,2007-10-19

[3]徐勤,家庭养老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老年服务网,/

社区养老调查范文4

“走婚是我们的传统,是卖点,一定要保持下去。”

“以前的年轻人在路上看见老人,即使骑马也会从马背上下来打招呼。”

“有人把祖母屋都给卖了,不想还可以,一想觉得心都快融化了。”

“以前裤管一勒紧就可以逮鱼,现在鱼少了,种类也没以前多了。”

“感谢政府让孩子们有书读,但是文化熏陶都不知道熏到哪里去喽……”

这是云南宁蒗县泸沽湖畔落水村的摩梭族村民们在针对本村的问题畅所欲言,他们的族人,38岁的尔青用DV镜头记录了这一切。2008年1月,当上述画面在村民们面前播放完毕时,尔青问:片子取什么名字好?有人说“落水村综合症”,也有人说“哭泣的落水”,都带有悲凉的色彩。

泸沽湖和湖畔的摩梭族村落这些年一直是旅游热点,尽管有很多人到这里采集影像素材,但大多数这样的Dv作品得不到摩梭村民的认同,他们认为外来文明对摩梭文化的诠释过于肤浅。村民们更喜欢看尔青的素材带,更愿意从当地人的视角出发,了解以前的传统和保护传统的重要性。尔青拍的四五百盘素材,大多关于四川木里的摩梭族,那里至今仍能看见在宁蒗地区失传已久的古老仪式。

早在2005年,尔青便在自家的摩梭民俗博物馆里举办“摩梭电影展”,给村里人放映了他从国内外搜集来的反映摩梭民族的DV作品,正是在这次活动中,他结识了“云之南”纪录影像展的创始人、云南社会科学院学者郭净,并加入郭净和他的同事们所推动的“社区影像实践”计划。2008年1月,“社区影像实践”计划重返乡村,在西双版纳的哈尼村落勐宋、宁蒗摩梭落水村、德钦藏族加碧村进行了巡回放映活动,尔青的素材放映正是其中一项活动。

影像的权力

社区影像计划是由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白玛山地文化研究中心所推动的,每个项目小组由一名少数民族社区成员和一名研究者组成,共同接受数码影像的拍摄和编辑培训,计划在一年时间内完成一部以社区为主题的纪录片。

最初的计划是将DV交给村民,让他们拍摄自己的生活,项目组帮助他们编辑影片,但由于不了解当地文化,剪辑人员常常误删重要细节,从而丢失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为此,项目组尝试让社区成员自己剪辑,同时引入外界视角,让社区成员与研究人员合作,共建项目小组,双方都以协调员的身份重回社区,一起讨论主题、怎样拍、怎样剪辑,并通过互动式的纪录与传播活动,使得在社区中进行教育、对话与沟通成为可能。

2001年11月,云南省生物多样性和传统知识研究会的工作者,在一次利用绘图方式记录哈尼族传统节日的调查中认识了西双版纳勐宋村的妹兰。这是一个哈尼族村落,妹兰是那次调查活动中的主要绘图者,也是当地对传统文化兴趣最浓厚的年轻人。妹兰与社区工作者一样担忧哈尼族传统知识的流失,他向社区工作者表达了愿意收集本民族传统知识的意愿。

之后,妹兰拍摄一部名为《勐宋刀耕火种》的反映传统文化的片子,在编辑片子的时候,一部分村民想把嘎汤帕节的热闹舞蹈放在片子最前面,还有人建议采用老人唱歌的镜头,一番讨论过后,大家决定以勐宋村的全景作为开场,接着是嘎汤帕节大型舞蹈的组镜,然后用声画分离的手法,在老人悠远的歌声中把大家引入刀耕火种的时代,这样的段落重组完全体现了大家的愿望。

片中有一段杀猪镜头,那撕心裂肺的叫声让人听了揪心,项目工作人员建议把这段剪掉,妹兰坚持说:“不能剪,哈尼的老人们就要听这个声音,他们从猪叫声中可以分辨出新人们生男还是生女。我结婚那天杀猪,老人们就说一定是男孩,结果真的是。”

杀猪的画面,剪去还是不剪,呈现的是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汉族作为强势者,以其固有文化和审美标准得出的判断其实是一种强权,如果哈尼村民不勇敢地表达他们的意见,那么这部片子少去的不仅仅是一段画面,而是纪录片的真实性――这样的少数民族纪录片大量存在。

影像代表的是一种权力。社区影像计划的推动者郭净曾有这样的阐释:现代传媒早已渗入当地的社区生活,这些新鲜玩艺儿既让大多数没出过远门的村民长了见识,也提供了_一种现代物质生活的幻象,它们所包含的价值观与生活形态,都远远脱离当地民众的传统,甚至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诱导年轻人对物质享受盲目崇拜,对暴力和性的宣扬,以及曲解了经济和旅游开发的意义等。所以长期以来,特别是当地民众一直受到影像的熏陶,充当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却从来没有通过影像发表看法的权利。

民族的伤痛

在郭净看来,一些纪录片工作者虽然竭力主张个人话语权、影像民间化,但他们自己却手持摄像机,用精英式的思维模式解读着很多题材,无形中剥夺了其他群体的影像权利。“社区影像”正试图给主流传媒体系中的弱势群体,特别是少数民族提供一种自我发声的渠道,将影像制作的权力,以及利用影像开展公众教育的权力交回他们手中。

事实上,现在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私人拥有DV并不是很难的事儿。而一些拥有文化自觉的年轻人也一直在通过影像记录和思考自己民族面对的问题,他们关注的话题中,对传统文化变迁的呈现尤其集中。

尔青所在的宁蒗县落水村作为旅游热点,一是因为美丽的泸沽湖,二是因为这里聚集的摩梭人。“走婚”是摩梭人十分严肃和含蓄的传统,在媒体的介入和一些失实宣传的影响下,“走婚酒”,“爬花楼”都成了迎合游客的商业噱头。

社区影像计划在落水村举行放映活动期间,我们参加了一场篝火晚会,青年男女盛装打扮,小伙粗犷奔放,姑娘婀娜曼妙,我们被邀请一起跳舞,大家正在兴头上,主持人大声宣布:“现在想找哪个姑娘就找哪个姑娘……”合影留念的环节到了。

旅游业的开发带来了外面的文化和不同的观念,水波不惊的泸沽湖掀起了层层波澜。祖母屋作为供奉摩梭火神的地方以及一家人的生活中心,在摩梭人心中是十分神圣的,如果老人能在祖母屋中去世,会被视为最好的归宿(火葬中搭建的“井”字架象征了祖母屋,让亡灵在老屋中安心)。

在尔青的纪录片《祖母屋的故事》中,有个年轻人10万元就把祖母屋给卖了,这在村民眼中成了大逆不道的做法。他把祖母屋卖到北京,参加摩梭火神展览的开幕式,他觉得自己的初衷很单纯,就是想代表摩梭人到外面宣传本民族的文化,为家乡做点贡献,但是没想到引起那么大的争议。让人心碎的是,拆房的那天老祖母哭着说:“祭祖的地方没有了,做饭的地方也没有了,保佑全家平安的火神也走了。”现在卖房的年轻人后悔地说:答应别人的事情已经没法反悔……

当少数民族的传统逐渐被边缘化,这导

致了原有传统知识体系的破坏与解体,造成所谓“知识危机”以及文化的同一性,老人们一谈起这个话题就皱眉头,他们觉得现在不少娃娃对摩梭文化一知半解,甚至不感兴趣,这对摩梭人而言是件十分悲哀的事,本民族文化的流失意味着灵魂的流离失所,失去自己文化的民族不但失去了原有的魅力,也失去了根基。从幼儿园开始,娃娃们就说汉语、写汉字,采用汉族的材,家长们都担心这种培养方式。在尔青的片中,被采访的村民希望孩子能从小学习本民族的文化,让摩梭古老的传统延续下去。

传承的希望

37岁的妹兰,初中毕业,原先是西双版纳勐宋村的会计,在吕宾(汉族,来自“保护国际”)的引导下系统进行哈尼族传统文化的调查,收集了不少老人们唱的“四季歌”。四季歌是一种哈尼族的古老调子,包括哈尼的迁徙历史,物候变化,农事安排以及传统节日。此外,妹兰还利用农闲的时候走访寨子里的老人,向他们学习那些没有文字记载的哈尼族传统文化,并利用手中的画笔把这些知识以图画的形式记录下来。

基于此,他和社区工作者一起创作了以哈尼族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动画片,用动画片的形式探索一种传统知识的媒体表达方式。

在勐宋,另一种全新的尝试是“社区教育”。很显然,通过影像促成对话与沟通的“社区影像”,至今仍在非主流的语境中徘徊,而作为社区影像的延伸和重要补充,“社区教育”尝试走教育体系这条主流路线来进行传统文化的保护。这个项目试图借助影像的手段(照片、画图、VCD等),将学校教育和社区传承相结合,引进探索式教学,让学生们在社区中学习和了解本民族文化。

9年义务教育在偏远的少数民族聚集区很难运作,当地家长觉得:孩子读了好几年书花了家里不少钱,结果不仅升学困难,农活也干不了。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学费(即使国家免费还是有很多人不愿去),而是从小学教育开始就脱离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本土化的培养模式。编写相对应的适用于农耕劳作的乡土教材,通过教材指导学生回到社区,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做调查,这样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利于增强学生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感,也有利于学校的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

勐宋社区参与编写的乡土教材《回到我们的村寨》共71页。这本作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哈尼族传统文化教育小学校本教程,由云南省生物多样性和传统知识研究会、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教育局、教研室和勐龙中心小学、勐宋完小经历两年的教学实践共同编写完成。教材的素材全部选自勐宋社区,书中的所有插图都由村民妹兰一手绘制。学生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多样性,获得相应的生活经验,还能从中学习如何合理保护家乡的自然资源,从而建立学习与发展的自信心,增强学习动力。

教材生动有趣,互动性强,顺着“我可爱的家乡――我们的社区――我们的文化――我们的自然环境”这样一条脉络,把与勐宋哈尼族相关联的各种知识介绍给学生。书中运用多种方式介绍本土知识:

小知识:到公元五六世纪,以“松米窝”为元祖的父子联名制的确立标志着哈尼族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农耕民族。

听一听学一学:张波的歌曲:始祖松米窝――窝推雷――推雷宗……(张波是妹兰的中学同学,他创作的少数民族流行歌曲在当地很受欢迎。虽然这种电子配乐的民族歌曲也用了大量的民间素材,但是与妹兰搜集的古调意味完全不同。)

想一想问一问:我们的家乡为什么叫勐宋?它有什么含义?

动一动手:同学们,你们在调查服饰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上面的图案?你们知道这些图案的名字和它们的故事吗?跟着妈妈和奶奶一起动手绣一绣。

小调查:除了妈妈背篓里的野菜,你还知道哪里可以看到更多的野生植物吗?对!清晨的集市上。拿上你的调查本出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