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研究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金融研究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金融研究报告

农村金融研究报告范文1

关键词:现代农业经济;转型发展;金融支持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1

一、国内外金融支持现代农业经济转型发展研究综述

国外学者在金融支持农业经济转型发展的研究起源于金融发展理论,主要存在四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相对于经济发展,金融发展处于一种“需求跟随”地位。如罗伯特·卢卡斯(Lucas,1984)认为,内生的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而不是金融。卢卡斯的研究成果标志着经济内生增长理论的形成。第二种观点认为,金融发展对经济转型发展有“供给主导”作用,是经济转型发展的推动力。如熊彼特(Shumpeter,1911)、史密斯(Gole--smith,1969) 等人认为,金融的发展对经济转型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强调了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他指出,为了试用新技术,企业家需要信贷,企业家只有先成为债务人,才能成为企业家。众多国内外学者的实证研究都支持金融的发展对经济转型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的观点。第三种观点认为,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上,金融发展和经济转型发展具有不同的关系。在经济发展的初期供给引导型的金融发展处于主导地位,在经济转型发展的成熟阶段需求遵从型的金融发展将成为主流。第四种观点认为,金融发展和经济转型增长互为因果。主要以格林伍德(Greenwood)为代表。其后,国外对金融支持与经济转型发展的关系研究延伸到了产业层次(希克斯,1987);世界银行的综合研究报告中将农村金融的目标定位在两个方面,即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雅荣、本杰明、皮普雷克,2002)。研究农村金融问题的学者(Roninson,1995;Yaron,1998;Yaron,2002)把研究领域从强调金融发展对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减少贫困的重要性转移到如何为解决该问题建立一个有效的农村金融制度框架。

王永龙(2004)对中国农业转型发展的金融支持进行了机制分析。他认为农业金融支持对改善我国农业弱质性肩负着无可替代的重任,应成为推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战略性机制和基本途径。同时,也有一些学者以省为单位,在这一领域展开研究。王宜峰(2008)以山东肥城市为例,分析了新农村建设对资金需求呈现新特点形势下,当地农村金融生态体系功能不健全、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困境及成因,从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提高金融服务“三农”水平,建立农村资金反哺回流机制等几个方面就农村金融支持新农村经济发展提出了政策性建议;聂洪顺(2008)对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金融支持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他建立了一个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经济增长率为因变量,引入农村FIR、实际利率和政策变量等三个解释变量,实证分析表明了在黑龙江新农村经济发展中,农村金融的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是高度正相关的,同时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也会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显著的影响。

综合以上研究,大部分均只研究了中国整体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从现代农业经济转型发展的视角,探索农村金融发展支持现代农业经济转型发展的实证研究却并不多见。即使是关于农村金融发展支持现代农业经济转型发展的研究,也只是从我国的整体情况出发来研究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转型发展的关系,考虑到我国地区间发展的显著不平衡性,各省经济差距很大,农村金融发展也有很大差异,因此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国家或个别区域层面,还必须深入到各省各地区层面。

二、国内外金融支持现代农业经济转型发展研究趋势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金融支持农业经济转型发展的研究趋势集中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开始以农业转型发展为视角,区分各省经济、金融发展差异,以省为单位运用包括协整理论在内的最新计量经济学理论对国内部分省份进行针对性更强的系统研究,例如付海平(2007)对广东省的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转型发展做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转型发展存在单向关系;张永乐(2009)对河北金融发展支持农村经济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印证了农村金融增长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发展产生强烈的支持作用,同时两者必须协调发展。二是开始注重借鉴国外金融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的经验与实践,并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对农村金融的供给、需求两方面着手,对金融支持机制进行分析。如张智河(2009)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金融支持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应从国外金融支持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途径、经验及教训等方面进行借鉴,并对现代农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和现实冲突进行了初步探讨。三是开始注重农业经济转型中的金融服务功能创新。例如郭强(2010)对农业现代化离不开金融支持的现状进行分析,得出现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在农业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存在服务体系滞后、农业现代化金融支持出现缺位等诸多问题,从而提出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措施,主要包括创新农村金融服务管理、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业务、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市场、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法规等。

综上,尽管在金融支持现代农业经济转型发展问题上有不同的观点,但主流的结论是金融发展对现代农业经济转型发展存在明显的支持促进作用,其作用机制是经济与金融通过共有“基点”相互影响。一般来讲,随着金融工具的发展,经济与金融关系错综复杂,金融发展将有力支持、促进现代农业经济转型发展。

参考文献:

[1]戈德.史密斯(著).周朔,等译.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丁晓松.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5(01).

[3]王永龙.中国农业转型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4.

农村金融研究报告范文2

关键词:县域金融;县域经济;金融抑制

由于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反作用于经济并对经济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因此,县域金融与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然而改革开放30多年来,县域经济的金融抑制现象十分明显,农村资金的大量外流以及农民贷款难的现状都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现阶段,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以十精神为指导,深化改革县域金融机构,有效遏制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资源外流现象,积极动员县域居民储蓄并促进其向投资的转化,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持续的资本支持,同时不断提高农业和农村资源配置效率,从而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发挥金融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积极支持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是“以行政县(包括县级市、旗等)为区域范围,以县一级独立财政为标志,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不同层次经济要素间的联系为基本结构,通过双向反馈的人力流、物资流、资本流和信息流而发挥整体功能的经济系统。”1中国自古便有“郡县治,天下无不治”,“民乃邦之本,县乃国之基”的说法,县域经济发展问题始终是中国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我国有13亿人口,其中有近9亿是农村人口,基本上居住在县域经济范围之内,因此,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事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的大局。

(二)县域金融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县域金融作为现代金融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力量。关于县域金融的功能,有这样的表述:“金融的最主要功能是将社会的储蓄转化为投资,从而促进经济的长期增长。因此获得金融支持的前提之一是具有投资回报的潜力……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应主要依靠财政资源,金融资源的使用必须坚持回报性和可持续性,前提是市场化运行……所以对‘三农’的支持或‘反哺’从根本上讲必须依赖财政力量,其他人力、物力、金融的支持都需要财政的补偿……我国农村目前虽然仍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但和城市一样,也需要所有家庭都具有创业投资和扩大再生产能力,都需要金融支持。”2

(三)国内外关于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理论和实证研究上一直存在着争议。古典经济学家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因果关系,货币金融变量在实体经济中只充当“面纱”角色,经济增长完全由实物部门决定;现代经济学派则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着各种可能的关系,或是促进或是阻碍,在二者的因果关系和因果方向上存在分歧。但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金融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作用显著,并被大量的实证研究所证明。

产生于西方国家的金融发展理论,面对的是高度开放的环境和市场化的经济运行机制,因而很少以特定区域为对象来研究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关系问题。国外没有县域金融的概念,但对可以构成县域金融主要内容的农村金融研究较多。发达国家的农村金融与城市金融基本上无区分,因此,一些发展经济学家对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的发展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弗农・拉坦认为,农村信贷补贴最明显的后果是逐渐损害了金融市场的生存能力,导致信贷机构活力衰退。苏布拉塔・加塔克认为,发展中国家正规的农村金融机构营业活动的正规性、乡村银行数量的不足以及营运成本等使其一般不会把农民视为有信誉的顾客,致使其没有取得较大的进步。国内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地区特色,区域间金融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近年来,国内经济学界对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也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研究,但同时研究成果也存在很大的分歧。我国的金融市场受到政府的严格监管,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某些假设条件并不一定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符。

二、当前我国县域金融的基本情况

目前,认清我国县域金融的发展现状并从中找寻金融支持的新思路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是农业大国,而县域经济又是中国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是一种弱势经济,要推进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必须找出阻碍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另一方面,中国县域经济的发展问题,是用不到全球3%的GDP生产能力解决占全球1/9的人口的现代化问题,任重道远。

(一)资金制约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中,资本是最关键的制约因素。无论是在市场经济或是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条件下,解决资本约束的最有效途径都必须重视和发挥金融的调节作用。在中国,偏颇保守的金融管理制度使县域经济发展得不到现代金融服务的有力支持,使“三农”发展全面搁浅,加剧了县域经济发展的资金危机。据中国统计年鉴计算,农业贷款占银行总贷款额的比例1995年为7.10%、1996年为2.90%、1997年为4.40%、1998年为5.10%、1999年为4.90%、2000年为5.10%,这同农业15%的GDP贡献以及62%的人口、66%的劳动力和90%以上的国土维持面积不相称,县域金融和县域经济发展严重失衡。“目前,不仅县域企业融资困难,而且县域‘资本失血’和‘资金倒流’现象非常严重……县域内的某些自有资金由于趋利性流向大中城市……财政出资太少,自我积累太慢,银行贷款太难,社会集资太险,唯一的途径是外力突破-招商引资,但是县域招商引资的环境无法同市辖区相比。”3资本准备不充分、资金缺乏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

(二)县域金融对县域经济的抑制现象明显

农村资金通过多种渠道流到城市,造成“失血”,使县域资金供给的来源短缺,并且长期不能形成自我“造血”功能,县域经济发展巨大的金融需求无法满足,县域金融供求矛盾突出,导致城乡差别进一步扩大。我国县域经济之所以发展滞后,一方面和我国金融管理系统长期以来在资源配置上重城市经济、轻农村经济的思想偏向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当前我国县域的财政金融体制不完善造成的。县级政府财政单薄、金融抑制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稳步增长。尽管我国已经形成了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农信社、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但在广大的农村依然普遍存在着农民贷款难、金融机构收缩涉农业务的现象。例如,农业银行等国有商业银行基本上已经不再承担县级以下农业贷款业务;农业发展银行只是在流通环节支持粮食收购;截至2010年10月,邮政储蓄银行仅在全国29个省市的部分地区开办小额贷款业务,县域覆盖面积微乎其微。

三、现行金融运行体系不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表现及原因

马克思说过,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高度融合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要求。没有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支持的经济不可能有规模效益和可持续发展,也不可能有竞争力,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从我国县域金融的现状可以看出,我国现行金融运行体系和县域经济发展极不协调,金融供给远远满足不了县域经济发展的需求,矛盾集中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县域经济发展巨大的资金需求与有限的资金供给的矛盾;县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多功能金融机构设置与目前县域金融机构单一的矛盾;县域经济发展所需多样化金融服务与金融服务体系单一供给的矛盾;国家对县域经济的政策倾斜与金融操作歧视的矛盾。

形成目前县域金融运行体系不适应县域经济发展局面的原因既有经济、金融方面的,也有社会、政策方面的,还有体制方面的。概而言之,主要体现在:一是在宏观发展战略上国家对县域金融重视不够。在我国近几年的经济金融体制改革中,对县域经济这一层次重视不够,政策扶持不力,使县域经济及其结构调整在金融支持上遇到了障碍,形成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抑制问题;二是金融企业本身素质限制。我国金融企业的不良资产远高于国际正常水平,而国际金融环境瞬息万变,金融衍生工具层出不穷,使我国金融业疲于应付,没有精力来认真研究县域金融服务问题。加之目前县域金融机构信贷

资产质量普遍不高,不良贷款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使县域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后劲不足。三是县域社会信用环境差,导致政府、银行和企业关系紧张,阻碍了县域金融业稳健运行和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四是部分金融体制改革措施给县域金融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五是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受产业政策的限制,金融在县域经济结构调整中无法作为,一些较好的项目因规模较小而批不下来,一些有市场、有效益的中小企业因得不到有效的金融支持而前景黯淡。

综上所述,县域金融和县域经济发展是共生、共存关系,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金融为县域经济的发展筹集资金,通过相应的货币政策来影响县域经济结构的调整,从而达到稳定发展县域经济的主要目的。要解决金融抑制问题,如何“开源节流”很重要,笔者认为,一方面应积极探索建立县域资金的回流机制并扩大渗透力度,综合治理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资源外流现象;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县域金融创新,优化县域金融生态环境,为招商引资促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和信用环境。也可以借鉴国际经验,建议国家财政、农业发展银行发行中长期农业发展债券,对农户提供中长期贷款等多元化的金融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则祥.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J].经济学研究,2003,(07).

[2]陈先勇.中国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3]韩守富.我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基于对河南、安徽的调查[J].农业经济,2012,(09).

[4]刘玲玲等.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2006汇丰-清华经管学院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王双正.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

[6]许桂红.县域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7]闫恩虎.县域经济论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

[8]杨荫凯等.中国县域经济发展论-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出路[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脚注:

闫恩虎:《县域经济论纲》,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页。

农村金融研究报告范文3

一、当前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金融产品从广义上讲,包括金融商品和金融服务两种形式。金融产品创新就是根据金融市场需求,设计出新的合理的可实现的金融商品,再以优质服务加以推广。即通过设计新的金融产品使原金融产品解决不了的金融问题得到创造性的解决。随着近几年我国农村经济呈现出货币化、市场化、产业化和城镇化新的趋势和特征,对金融产品和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农村经济主体对资金需求面更加广泛。农村金融需求呈现出多面性,既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特色资源开发等中高端客户的综合性金融需求,也有农民、农民工、个体工商户和农村小企业等低端客户的基础性金融需求。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出现以下现状:

(一)信贷产品种类增多,但业务拓展不够平衡

农村金融机构近年来在涉农信贷产品创新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不断推出多种涉农信贷创新产品。如农发行通过向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放粮食合同收购贷款,将信贷支持由原有的面向粮食收购环节向生产环节延伸,较好地满足了农户购买种子、化肥、农机具等资金需要,并为农村的小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邮储早在2005年12月,就被银监会批准在福建、湖北和陕西三省试办定期存单小额质押贷款业务,走出了邮政储蓄支持“三农”的第一步。2007年3月20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北京宣布成立,成立后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将向城乡居民提供小额信贷、消费信贷、投资理财、企业结算等更丰富的金融服务;农村信用社结合新农村建设需求不断创新小额农贷业务运作模式。一些金融机构还先后推出农民住房贷款、文明信用农户贷款、林权抵押贷款等新型信贷产品20余种。尽管涉农信贷产品日益增多,但产品创新在实施主体和市场范围等方面存在一定反差。如从创新主体看,农村信用社因地制宜推出数量可观的信贷产品,而其余几家银行产品种类相对匮乏;从市场范围看,众多涉农信贷产品尚处于试点阶段,未能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影响到产品投放的规模效果。

(二)担保抵押愈加丰富,但应用范围有待拓宽

农业属于弱质产业,农村有效抵押物不足,为此各金融机构在创新担保方式、扩展担保范围上进行了一些有益尝试。在创新抵押方式方面,部分农信社尝试开办了林权抵押、草场(荒坡)等依法可流转交易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对水产业开办了水域滩涂抵押贷款。并且湖北农信社正在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中的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土地上的房产用来抵押贷款。农行等机构可接受大型农机具、农副产品、商铺、牲畜等财产抵押。在创新质押方式方面,对生产加工型涉农企业开办了订单、仓单、应收账款等质押贷款;对流通型商贸农业龙头企业可开办汇票、本票、债券质押贷款;对知名度高、品牌价值大的企事业可用其依法可转让的商标专用权、专利权等作担保开办权利质押贷款。在创新保证方式方面,一些金融机构开办了联保贷款、农机具生产厂家保证贷款、信用共同体贷款、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信用社贷款等多种保证贷款。贷款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推进,虽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户和企业小额贷款资金需求,但由于抵质押物品受自然风险、市场价格波动、技术风险等客观因素影响较大,加之政府政策配套措施滞后,使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同时信用户、信用企业、信用村的评定面不宽,授信贷款额度相对偏低,难以满足广大农民在向农业企业转化过程中的较高层次资金需求。

(三)风险分散愈益关注,但配套建设跟进不力

各金融机构以信贷为纽带,通过支持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实现风险共担。一是通过各类基金担保组织的有效担保,发挥乘数效应,有效降低信贷风险。二是在种植基地、禽畜养殖基地等种养殖业的密集区域,引导业主组成各类专业协会,形成共担贷款风险的行业集群担保机制。三是依托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贷款”等模式转移信贷风险。四是积极探索“订单信贷+订单农业”的信贷模式。此类举措的推行,对于分散信贷风险发挥了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但由于相关配套体系建设跟进乏力,尤其是地方政府、保险机构、银行与借款人之间仍未形成风险利益共同体,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以及农业保险的介入程度十分有限,客观上抑制了农业信贷风险的有效转移。(四)民间金融支农力度大,但发展不规范农村非正规金融包括民间自由借贷和合作基金会,合作基金会被取缔,之后民间金融撑起了非正规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大梁。农村民间金融指农业企业之间或农民之间的借贷行为,农村民间金融主要在我国农村大量存在。目前,农村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村资金大量流入城市,农民贷款难问题比较突出。有研究甚至指出,中国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就是非正规金融,例如IFAT(2001)的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农民来自非正规金融市场的贷款大约是来自正规金融市场的4倍。过去几年,农业融资渠道主要有中国农业银行等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基金会和民间借贷等。现在,农业银行等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贷款权、贷款数量相对减少;农村信用社存款增幅下降,而邮政储蓄业务发展很快,从农村中抽走资金;大部分农村合作基金会已停止开展业务,所以农民生产生活资金需求靠民间借贷满足,农村民间金融作为对信贷金融的补充形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应看到农业民间金融的特点,利率由双方决定,因而利率在时间上和地区上存在较大差别,民间金融的年利率普遍在20%以上,有的达到50%,甚至更高。

二、创新农村金融产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加快建立健全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推进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缓解农民贷款难的内在基础。为此,应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改革,培育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一是要尽快恢复农业银行的农村阵地;二是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改善和劳动力素质改善上的主导作用,商业性金融才可能跟进,才可能最终形成保水于田的良性循环。目前农村经济基础薄弱,需要国家财政扶持,也需要政策性金融的支持,将小额农贷、扶贫贴息、教育助学、科技信贷、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金融产品由政策性金融机构承担。其他金融产品按市场化运作;三是全面实施农村信用社商业化运作,避免因政策性、商业性混淆不清带来的弊病;四是邮政储蓄其资金主要来源于农村,网点也主要在农村,组建邮政储蓄银行后要避免成为官办或纯官方性质的银行,要大胆吸收民营资本,业务重点放在农村,服务对象也应落在民营经济;五是支持民间资本到农村投资,开办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六是支持外资到农村投资,设立村镇银行和贷款子公司。

(二)构建多层次的农业担保体系

要围绕信贷需求积极进行担保机制创新,推进和完善多元化的农村信贷担保体系建设,鼓励政府及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出资组建新的农村担保机构。为破解担保抵押品不足羁绊,原则上凡不违反现行法律规定、财产权益归属清晰、风险能够有效控制、可用于贷款担保的各类动产和不动产都可用于贷款担保,同时跟进完善政策审批、抵押登记、价值评估、权证交易等配套服务,拓宽农村金融机构产品的创新空间。鉴于土地流转对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重要意义,在现行法律和政策已经明确允许土地合理流转和适度集中的同时,建议在法律层面进一步明确农村土地的融资权,允许农民通过对耕地、宅基地等农村土地设定抵押,为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深层推进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证。

(三)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一方面,要加快农村信用环境建设,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加快建设农村企业及个人征信系统,全面开展创建信用镇、村、组活动,规范农村信用秩序。另一方面,要加快建立中介信息反馈体系。制定合适的高标准的会计、审计信息披露标准,鼓励扶持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化中介机构的发展,严格行业准入和行业管理。

(四)提高人力资源可用效率

高度重视金融创新人力资源的开发,要加强对现有金融从业人员的知识培训和提高,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创新意识和素质;要创新用人机制,吸引、开发和留住人才;要注重建立人才流动的竞争机制,充分发挥人才的使用效能。在业务推广实践中,基层员工应主动了解农民对金融产品的服务的需求信息,及时加以反馈并研究开发,同时应特别注意地域性和适应性。考虑到农村小额融资需求已逐步由简单的生产生活需求向扩大再生产、高层次消费需求转变,基层农村金融机构应及时对原有农村小额贷款制度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确保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的无缝对接。

农村金融研究报告范文4

一、我国农村民间借贷现状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报道,2003年6月28日贵州毕节地区小有名气的“借贷主”郑有勇自杀身亡,原因是他放出去的一笔巨款借款者“突然失踪”,而他是放贷资金链中的一个中间人,下线欠他的钱正是他欠别人的钱。这件事再次暴露了资金供给严重失衡的农村金融市场。

下面是一组数据也可以说明我国失衡的农村金融市场:

1、据测算,中国农村活动着的民间借贷资金0.8~1.4万亿元。

2、据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的研究报告,我国农民来自非正规市场的贷款大约为来自正规贷款机构贷款的四倍。

3、2003年《21世纪经济报道》曾对125户农户进行调查,56.8%的农户表示现在的资金紧张,16.8%的人认为非常紧张,而认为在当地信用社贷款不方便的占调查户数的69.6%,贷过高利贷的64户中,57.81%的农户是因为无法从当地信用社贷到款。

这些数据说明我国农村民间借贷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有诸多不利:

1、对农村金融秩序具有一定的冲击性。民间借贷是一种民间自发的金融行为,不受任何管理部门的监督和约束,其经营活动相当随意,加上民间借贷的利率普遍不受约束,大部分都高于同期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有的甚至高出银行利率的几倍。高额的回报率,使得许多资金富足户不愿把资金存入银行,而甘愿冒险借贷出去,这对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金融业发展是一个不小的冲击,其活动的蔓延不可避免的侵蚀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信贷及资金市场,导致中小金融机构的经营压力增大。

2、风险大,容易引起债务纠纷。民间借贷的债权人或者是碍于面子,有时不太好意思获取必要的证明手续,缺乏对借款用途的有效监督。而借款人由于急于用钱,不论利率高低以及自己的承受能力,有时不能按时归还资金,从而引发债权债务纠纷。

3、给国家宏观调控带来困难。由于目前对民间借贷监管机制还不完善,一方面导致部分民间借贷资金演变为高利贷,给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带来不稳定因素;另一方面民间借贷活动在金融机构之外,造成大量资金体外循环,干扰了金融机构业务的正常运转,给国家的货币政策造成冲击。

二、造成农村金融市场失衡的原因

(一)外部环境原因

1、1996年开始新一轮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由于在农村地区商业性银行的盈利性差,国有商业银行逐渐退出农村市场。在县一级设有分支机构,但很多都实行严格的贷款权限限制。

2、农业发展银行职能不断调整,已演变成专业从事粮棉收购贷款银行。虽国家已开始放宽其业务范围,但仍相当有限。

3、农村邮政储蓄一直都是只存不贷的单一金融服务功能,使其在农村金融市场中事实上起着“抽血机”的作用。最近正筹备成立邮政储蓄银行,如以商业性运作方式经营,但其在农村金融市场的作用是否能达到理想效果还有待时间考验。

4、如此一来,支持农村金融市场的重任就落到农村信用社身上。事实上,农村信用社也确实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占主体地位。其网点基本覆盖所有农村区域。但是,农村信用社贷款结构同样表现出日趋严重的“非农化”和“城市化”倾向,并且其服务水平有限,网络还不是全国联网,再加上体制问题,经营管理不善,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其金融服务的能力。

(二)“三农”本身的原因。从商业角度来说,在农村,盈利的项目确实不如城市,而农民本身多且分散,个人信用没有保证,农民贷款的单笔数额往往少和分散,再加上农业风险大,国家在这方面的农业保险开展的程度还不够,银行经营成本比较高,那么银行资金自然就从农村流向了城市。民间借贷正是较好的解决了上述矛盾,才在农村一直很活跃,弥补了农村金融的空洞化。从需求者的角度主要是由于民间借贷形式的多样性以及手续的简单性,可以使农户及时地得到需要的资金。农村金融市场上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信用无法用商业银行的信用评价等级予以量化,这正是商业银行无法比拟的。

农村民间借贷形式主要有:

一是口头约定型。这种情况大多是在亲戚朋友等熟人之间进行,他们完全靠的是个人之间的感情和信用,无任何手续。

二是简单履约型。这种借贷形式较为常见,双方只是简单履行一下手续,大都是写一张借条或一个中间证明人即可成交。借款期限或长或短,利率也或高或低,凭双方关系的深浅而定。这要比银行目前信贷管理体制下的贷款操作程序简单的多,时效性很强。

三是高利贷型。在利率下调和开征利息税的情况下,个别富裕农民把他们的资金以比银行利率高出许多的利率借给急需资金的人或企业,以获取高额回报。

正因为民间借贷形式的多样性及简便性,使得农户在遇到如婚丧婚嫁、子女升学、建房治病或者用于企业周转时可以及时的借到资金。

从供给者的角度,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收入持续增长,节余的资金一时没有合适的生产项目去投资,加上银行利率连年下降,又征收利息税,储蓄存款收入较低,甚至是负利率。而股票、基金、债券等投资工具在农村金融市场还不发达,无法实现投资。从经济利益角度考虑,民间借贷可以获得比在金融机构存款高的收益,对于部分资金富裕户来说,在亲朋好友的引导下便甘愿冒风险将钱选择比正式利率高一些的民间借贷市场。

三、农村民间借贷发展策略

对于上述农村民间借贷的优势及其存在的问题,应如何引导其发展呢?

(一)以社区合作方式发展社区合作金融。民间借贷产生和活跃的原因是农村社区正规金融投入匮乏与农村社区资金需求旺盛、部分农户资金有余与农村投资途径缺少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些矛盾,可以通过“市场内部化”制度安排来解决,是指规范成为社区合作金融。以传统内部血缘和地缘关系维系的农村社会,都是在小农经济条件下从事农业生产的,是一种投入周期长、风险大、比较利益差的弱质产业,在向市场化转轨和参与市场竞争中,必然导致资本流出农村。为此,应在政府扶持和免税政策保护下,建立服务于小农经济的社区合作金融和保险体系,也就是所谓的“市场内部化”的制度。这样逐步将民间资本纳入正轨金融体系,引导其正确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人民银行或者银监会对其有效监管。

(二)制定规范民间借贷的管理办法,让符合条件的民间借贷机构合法化。民间借贷在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中有着特殊的影响,应从法律的角度予以正确定位、合理的生存空间,使其合法化。国家除了政策上对民间借贷进行引导、扶持,做好合理利用和有效监控,维护社会经济和金融稳定之外,应同时立法来对其予以法律上的规范与保护。通过制定管理办法,建立民间监管机制,在监管部门中成立专门机构,专门进行民间借贷的管理。另外,对农村民间借贷实行登记制度,要求借款人与贷款人同时登记,签订合约。规范农村民间借贷的用途,严格限制贷款领域,降低贷款风险。

农村金融研究报告范文5

在上述种种报告中,穆迪公司的研究报告相对更为中立,分析也更为全面,因而尽管其中可能有这样或者那样不全面和准确的地方,但是同样值得我们予以关注。在这份2002年10月的研究报告中,穆迪公司宣布在综合考虑了在政府主导下的银行业改革措施、市场开放带来的压力、整个银行业正在面临的挑战等因素之后,将中国银行业的评级确定为稳定。

一穆迪公司对于中国银行业的总体评价

在研究报告中,穆迪公司注意到中国的银行业在改革中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并且是中国政府在制定其改革日程表时优先考虑的行业。这是由中国独特的改革路径所决定的:中国银行体系积存的高额的不良贷款,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经济转轨的成本;中国政府如果要试图建设一个健康的银行体系,必须要寻求适当的方式和渠道为这些巨额的成本买单,同时控制新的不良贷款在银行体系中产生。

因为中国银行业目前问题的形成有历史的原因,其解决也需要一定的步骤和阶段,同时也考虑到银行改革过程中可能来自金融、政治和社会层面的压力,穆迪公司认为在稳定压倒一切的前提下,目前如果断然全面在银行市场引入市场机制必然是弊大于利。这种渐进的改革思路显然与前述高盛公司激烈的银行改革思路有明显的区别。

由于国有银行在中国的金融体系中一直占据主导性的地位,因此国有银行改革的进展状况直接影响到对于中国银行业改革的进展的评价。在穆迪公司看来,中国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继续垄断中国的金融系统,它们也是整个系统风险的来源;穆迪公司在研究报告中指出,由于业务范围狭窄、国有企业表现不佳、沉重的税负和僵硬的利率政策,四大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很高,而资本水平则很低。四大银行由于贷款损失准备金不足,没有足够的能力核销自己的不良贷款。特别值得指出的是,穆迪公司在研究报告中强调,如果单纯依靠银行自身的经营,四大银行很难保证整个金融系统的偿付能力;从长远角度来看,中国的银行有可能需要注入更多的公共资金才能与国际标准接轨。这实际上就是我们经常提及的“谁应当为国有银行的巨额不良资产买单”的问题,巨额的不良贷款已经形成,损失也已经形成,要回避这个尖锐的问题显然是难以持续下去的,在穆迪公司看来甚至可能会威胁到国有银行对于金融体系偿付能力的支持水平。显然,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评价。如果按照穆迪公司的看法,研解决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就必须要注入更多的公共资金,但是如果在注入公共资金的同时又不能给国有银行形成预算软约束的预期和可能产生的道德风险,目前看来还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难题。

从总体的发展趋势看,尽管中国的不少银行的负责人反复强调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问题,在穆迪公司看来,中国银行业的透明度和公司治理机制仍然不佳,由此穆迪公司预期政府在未来五年内将国有银行转变为按照市场机制运营的商业实体的目标显得有些过于乐观。这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判断:我们的监管机构陆续宣布的一系列银行改革和发展的目标,究竟是否可以按期完成?

在穆迪公司的研究报告中,提及的中国银行业在2002年可圈可点的改革进展并不多,无非是一些国有银行开始意识到来自中国政府的直接支持在将来会逐渐消失,有的国有银行采取了新的风险管理措施,有的还退出了无利可图的产业,撤并了位于不太富裕的农村地区的经营网点。另外,一些新上市的银行经营状况相对较好,机制也相对较为灵活,穆迪公司甚至乐观地认为这些上市银行可能也为整个行业树立了新的标准,这些银行的成功在穆迪看来甚至也有可能引领国有商业银行走出困境。如果考察目前为数不多的上市银行并不十分出色的经营业绩、以及新桥集团入主深发展之后发出的“随处可见可以改进、创造价值的空间”的感叹,我们认为穆迪公司确实是高估了这些上市银行可能的影响力,也低估了这些上市银行在股权结构、市场竞争能力方面的缺陷和不足。

从具体的银行业务领域看,穆迪的研究报告特地提及了中国的银行业在2002年的消费信贷业务和信用卡业务是增长的亮点,但是穆迪认为因为中国缺乏良好的信用文化以及个人信用数据的积累而制约了这些业务的发展。实际上,信用数据的积累和个人信用风险的管理并不一定有一个统一的、适用于全球的模式,在中国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同样可能寻求到消费信贷业务和信用卡业务的增长空间和立足点,只是银行业是否有足够的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来把握这些业务的增长能力而已。穆迪公司的研究报告特地强调说2002年中国的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不能令人满意,并且认为相关政策和定价措施都不是十分明确是重要原因,实际上2002年中国的银行业对于中间业务的重视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中央银行在对于中间业务的管理方面也显著地放松了管制,这是十分值得关注的一个趋势,我们可以乐观地看到,如果价格的管制能够进一步放松,银行业的中间业务在2003年会有一个显著的发展。

穆迪公司的研究报告对于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判断与许多媒体的刻意炒作形成了明显的对比。实际上,尽管穆迪公司认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速了整个银行业的自由化,而且这些影响对于中国内地的银行的影响会在不远的将来逐步体现,但是,穆迪公司也坚持认为,外国银行的竞争则要在更长的时间以后才会对本地的银行形成真正的威胁,而且这些国际银行会带来资本和专业技术。穆迪公司没有看到的现实是,由于中国银行业在激励机制、市场开发机制、公司治理等方面与外资银行相比处于劣势,中国的银行业在客户和市场创新等方面正在逐步被边缘化;规模十分有限的外资银行重点争夺的就是中国银行业中最为优秀的客户、最为优秀的人才、推出的也是最富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这一趋势在媒体刻意炒作的南京爱立信事件之后已经成为当前国内银行界广泛关注的一个趋势。

二2002年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变迁:银行业洗牌还没有展开

在比较中国的银行改革与工业企业改革时,中国的银行界人士经常强调银行业改革是落后于工业改革步伐的,现在这一判断也出现在穆迪公司的研究报告中。在此基础上,尽管穆迪公司认为中国政府五年内将国有银行改造成真正的商业银行的目标有些过于乐观,但是穆迪公司还是认为会有一些银行在改革的过程中的表现将会优于其它银行,而且这种优势会随着改革的深入而不断加强。显然,这是一个重新洗牌的过程,只是在2002年这个洗牌过程并没有充分的展开。

首先看国有银行。因为国有银行的地位是如此的重要,穆迪公司强调认为国有银行在可预见的将来将会一如既往的得到政府的支持,但是穆迪公司坚持认为国有银行要想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还必须得到政府的帮助,其别建议要政府在恰当的时候注入资本金。这显然是呼吁政府注意在银行体系积累的巨额不良资产及其可能对于银行的稳健性和金融体系的安全性造成的负面影响和压力。一直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四大银行依然垄断了整个系统的资产、存款和贷款,根据穆迪公司的统计,目前四大银行占整个系统存贷款的份额分别为67%和61%,贷款市场份额的下降(1998年为68%)主要是因为国有企业表现不佳,而这些国有企业是四大国有银行的主要客户。

与国有银行在保持垄断地位下的市场份额下滑相对照,中国的股份制银行和城市银行的增长空间有所拓展。穆迪公司注意到,20世纪八十年代建立的10家股份制银行已有4家上市,这些银行目前看来盈利能力更强,不良贷款率更低,其关注的客户重点是沿海发达地区的外国公司和合资公司;而且这些银行也易于吸引外资银行的合作。穆迪公司还强调,中国的城市银行增长很快,一些银行,如上海银行、南京城市银行,已经获得了外资银行的投资,但城市银行的管理和内部控制水平也不高。我们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外资银行进入之后,其在目标客户的定位、目标市场的界定、已经相应的经营方式上,外资银行实际上与国有银行基本上没有太多直接的竞争和冲突,倒是这些股份制的银行和城市银行将更多地承受外资银行进入的压力,这一点值得穆迪公司在分析中国银行体系时重点关注。

至于政策性银行,基本上是主导政策性贷款的格局,在穆迪公司看来,国家发展银行的增长速度最快,它也是三家当中改革最深入的一家。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到目前为止,中国的银行市场上,尽管政策性银行的业务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究竟如何界定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之间的区别、政策性业务究竟应当控制在多大的规模之内、多大的范围之内?都是缺乏明确的问题,换言之,中国目前还没有一个专门的针对政策性银行的“政策银行法”,这是制约中国政策性银行业务发展的关键,可惜这一点在穆迪的报告中没有提及。

随着国有银行退出农村市场,农村信用合作社成为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导力量。目前,中国8亿农民的金融服务主要来自于38,000个农村信用合作社,这些信用合作社大约占整个金融系统资产的10%。穆迪公司的研究报告注意到,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其经营活动蕴藏了很大的风险。穆迪公司预期,虽然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农村信用合作社不是国有金融机构,但从稳定角度出发,穆迪认为政府会在需要时提供必要的帮助。我们认为,农村信用合作社经营活动中蕴藏的风险,很大程度上是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地方政府干预严重、关联贷款的监管不到位等因素导致的,如果由于考虑稳定的原因就过多地给予这些机构以政策性的支持或者是隐含的担保,实际上并不利于农村金融机构在未来的健康发展。

按照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中国政府会在2006年年底前完全取消对银行业的业务和地域限制。在当前阶段,外资银行一般会选择与本地的银行合作,这样运作的成本更为低廉。穆迪公司的研究报告指出,在短期内外资银行的市场份额不会有很大幅度上升,但是,同样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外资银行争夺的优质客户对于中国的银行业的冲击实际上在直接推动国有银行为主导的中国银行业走向边缘化。

三中国银行业的增长空间何在?

为什么中国的银行体系不良贷款比率较高而外资银行还是纷纷涌入?其中一个最为关键性的因素,是中国的金融市场的快速增长的前景吸引了他们的进入。具体来说,中国金融市场为银行业的增长创造了多方面的业务空间。

首先,在穆迪公司看来,零售银行业务会有一个快速的增长,实际上这已经成为当前中国银行业的现实,不少的银行已经宣称就业务增长的重点转向零售业务。实际上中国的零售银行的两大增长点为住房信贷和汽车信贷,因为网点众多、客户的基础广泛,国有银行将在这一市场上占有优势。从国际比较角度考察,中国的消费信贷近两年来虽有增长,但水平较其他亚洲国家低,仍有增长潜力。从不同银行的市场表现来看,2001年中国的住房信贷占消费信贷增长的70%以上,工行于2001年年底超越建行,成为这一市场上的最大放贷者。汽车信贷也在价格、利息及国家政策等方面的刺激下成为另一增长点。目前看来,所谓“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所谓“小康社会应当也是小车社会”,因此未来这两个领域的增长不仅会带动中国未来经济的增长,同样也会带动银行零售市场的增长。

其次,银行卡业务增长显著也已经成为中国银行业的一个显著的增长点。根据穆迪公司的观察,中国银行业在银行卡市场上的竞争已经使得市场进一步细化,不过市场的渗透率总体上依然偏低。基于当前中国信用环境的现实,中国的银行业发出的银行卡主要为给零售及公司存款客户的借记卡,真正的信用卡反而发展有限,商业银行从这些银行卡业务中刻意获得的收入除了通常的利差收入之外,还有电子支付、资金转移及购买与出售投资产品(如银证通等业务)等方面获利。

第三,穆迪公司关注到中小企业与私人借贷者的贷款满足程度问题。穆迪公司注意到中国政府正致力于改进对于中小企业和私人借贷者的贷款服务,如鼓励银行向部分企业放贷,修订法规,对中小企业重新界定,建立信用机制等,人民银行放宽了对中小企业贷款利息幅度的限制等等,不过穆迪公司考虑到这些客户的信息透明度与资信质量问题后,认为这些中小企业很难获得大笔的贷款。实际上,穆迪公司的研究报告没有注意到一点是,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首先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其次融资难并不仅仅是贷款难,仅仅依靠银行贷款也不能解决中小企业的问题,而需要政府的扶持、创业资本的介入和股票市场的建立等多个方面的支持,而且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其对于贷款的需求也是不同的。

四中国银行业当前值得关注的主要问题

穆迪公司在研究报告中重点指出了中国的银行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从银行内部经营管理的角度看,主要有以下的问题:(1)公司治理方面的缺陷,这一问题在国有银行中尤为严重。穆迪公司注意到,最难进行改革的地方是管理责任制,国有银行的官本位导向,使得国有银行内部的运作有如政府内部的官僚体系,被委派的高级管理者任期短,多强调短期目标而非持续性的改革。同时,缺乏管理激励机制也会阻碍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归结穆迪公司的分析,国有银行的治理问题,无非是官本位和激励不足的问题,这已经成为几乎所有银行界人士的共识,但是目前的关键是如何采取行动。(2)会计与披露标准的改善:穆迪公司注意到中国政府正致力改善银行的透明度与信息披露,如2001年财政部颁布了针对金融机构的新的会计准则。2002年起,中国的银行必须公布5级分类的结果,根据不良资产水平做出计提准备并向人行做出季报。但国有银行被豁免根据新的会计准则做出计提准备。同时,穆迪公司注意到财政部对计提准备的限制放宽,但财政部对坏帐冲销仍严格控制。显然,这个领域是有一定进展的,但是进展十分有限。(3)如果说前述公司治理问题和信息披露问题是两个老问题的话,穆迪在研究报告中还专门提出了中国的银行体系中存在的操作风险的问题。穆迪公司强调,由于经营规模与历史遗留问题,国有银行的操作风险要比股份制银行高。这主要是因为四大银行有广泛的网络与官僚体系。内部信息不流畅,决策机制官僚化,要建立全国性的数据库还需要好几年,目前为止,部分客户信息还通过手工获取与传输,易发生错误。同时,穆迪公司认为中国的银行业存在的不恰当的管理责任制赋予高层管理者极大的决策权,导致和舞弊现象的发生。另外,穆迪公司认为过去国有银行的管理是基于一致同意的基础,责任不明确,导致低效率和操作风险,目前国有银行正在机构扁平化、责任与权力分工明确等方面做出努力,穆迪公司认为长远来讲这可能有助于降低操作风险与提高效率。实际上,中国的银行业的庞大的分支机构网络,使得总行对于偏布各地的分支机构实际上处于失控的状况。有不少学者认为当前中国的银行业的问题主要是层级过多、授权不当等问题,实际上这个问题的根本还是内部信息的传递和信息网络的支持问题,这一点是穆迪公司的研究报告中值得重视的一个新的关注点。

农村金融研究报告范文6

关键词:关系融资;农村地区;障碍;政策建议

本文为巢湖学院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农村地区发展关系融资的研究与探索”(项目编号:XWY-201210)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1月18日

一、问题的提出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然而,目前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仍然非常落后,金融服务远远落后于城市,农村金融仍然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薄弱环节。

城市中的企业一般都有充足的资产,公开的财务报表或者高信贷评分,也就是所谓的“硬信息”,并可以借此从银行贷款。然而,农民和农村的中小企业大部分信息都是以“软信息”的形式存在的,这些软信息是不公开的、专有的、难以量化和标准化,只能通过借贷双方长期密切的接触才能获得。而目前国内的银行普遍基于硬信息来发放贷款,这就造成了农民和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本文提出一种非常适合农村地区发展的融资方式即关系融资。关系融资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是一种基于软信息的融资制度,强调借贷双方长期和紧密的关系,借款者可以不提供标准化的信息就可以得到贷款,农村地区的中小银行相比大型商业银行更容易地就能接触到借款者的家庭及社区,通过长期接触获得“软信息”,关系融资能使借贷双方产生共赢。然而,就目前来看,在中国的农村地区推广关系融资,还有许多障碍,本文基于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若干建议。

二、农村地区发展关系融资障碍分析

(一)农户及农村企业问题

首先,农户贷款面临来自自然环境和市场的双重风险。自然灾害是农户不可抗拒的风险,尤其是近些年来,自然灾害频繁。同时,粮棉油等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和社会净收益都很低,不具备竞争性,加上信息不对称,农户对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和市场供求知之甚少,很难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决定生产的品种和数量,因而经常出现增产不增收的现象。而目前农副产品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规模化不断扩大,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风险也相应扩大,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还无力独立应对。

其次,在农村金融交易中,信息不对称严重,出资方往往缺乏借款方的相关信息,也难以确认对方是否存在违约的可能。特别是农户经常将一项本来是以生产性用途贷出去的款项用于其他用途,比如婚嫁葬娶或者用于建造房屋。当出现违约时,由于缺乏完备的合约以及法律措施,惩罚机制往往难以奏效,给出资者造成大量的呆坏账。

出资人提供关系融资的目的在于获得各种租金,只有让出资人相信借款对象是一个健康和持续发展的市场,出资人才愿意提供融资。但我国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较大,信贷风险较高,出资者仍然无法获得一个稳定的预期。

(二)农村金融机构内部问题。关系融资要求金融机构组织结构简单,机制灵活,贴近客户,并能够与客户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而我国目前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明显不适和发展关系融资,有些机构的发展方向还不明确,定位不清,机构臃肿,官僚化现象严重,甚至对农民还有相当的歧视,不愿走近他们,这些都阻碍了关系融资的发展。

(三)金融市场退出机制缺乏。以农村市场的金融供给主体农村信用社为例,监管当局对农村信用社一直采取保护措施,对机构关闭持谨慎态度。这是因为,农村信用社承担了广大农村地区的融资供给,如果对经营不善的信用社实行关闭,势必出现农村金融市场供给主体缺位问题。在破产退出机制失灵的情况下,道德风险问题可能变得更加严重:首先,地方政府对农村信用社实施强行干预;其次,农村信用社也不会真正关心如何提高管理水平。同时,借款人违约概率更高。

(四)农村金融市场上的价格扭曲。利率管制扭曲了金融市场中的价格信号,使经济中的资金无法合理配置,破坏了金融机构的风险分散机制,不利于金融市场内部竞争体系的形成,金融体系中的资源配置效率下降。同时,在中国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中,农村信用社在金融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这也导致农村正式金融体系的利率水平严重偏离市场水平。

(五)“金融城市化偏好”,农村资金大量外流。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农村资金大量外流,经济发展出现了恶性循环,即形成所谓的“金融城市化偏好”。农村资金外流渠道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国有商业银行集约化经营,收缩网点,上收贷款权,使农村资金回流城市;二是许多农村信用社通过购买国债、存放同业和贷款给城市客户,也使资金流向城市。当大量金融机构从农村吸收储蓄,输送到城市以及国有企业部门而不是回馈农村经济的时候,我们称这种现象为“农村系统性负投资”。农村地区资金的净流出使得农村地区出现了融资真空,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

(六)农村地区公共财政体系不健全。近年来,虽然新农村建设提升到国家的战略规划之中,但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没有大幅度增长的趋势,大体保持在8%左右。同时,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医疗体系、教育体系极不健全。许多信用社的贷款用于农户治病或者用于子女的教育,如果金融信贷资金被大量用于非盈利的支出,如疾病、教育等,那么贷款质量低也就无法避免。

(七)农村金融风险转移机制面临主体缺位。农村金融风险转移机制包括农业保险和担保机制,可以降低商业性金融进入农村经济的风险。例如,日本完善的信用担保机制,包括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协会与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前者约为70%的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担保,后者则为信用保证协会提供了约60%的再担保。但我国农村金融风险转移机制始终裹足不前。

(八)r村社会转型期的信用困境:道德失序。目前,我国正在由传统社会结构向契约社会的转型。王曙光将传统社会称为“乡土社会”。道德规范在传统社会中是无形的,由于地域、血缘和宗族关系,人与人之间有着天然的信任感,他们互相熟悉,欺骗的现象很少发生。而一旦发生了欺骗的行为,互相熟悉的人们就会以“闲言碎语”的方式来传播欺骗者的行为,从而使欺骗者在社区中的地位大大降低,严重影响欺骗者未来的生存与发展。

由于近年来,农村人口流动的加快和社会关系的扩展,人们不得不将交易扩展到陌生人的范围。这就使得传统的信用观念受到冲击,农民不讲信用的现象开始出现。当农民离开原来的农村进入城市的时候,还没有学会如何适应这个陌生人的社会,也不知道通过什么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尊严,这个时候,农民对城市不信任感就产生了,当与陌生人打交道时,农民往往会选择欺骗作为保护自己的手段。这种现象,在社会剧烈转型的今天显得尤其明显。

三、农村地区发展关系融资的建议

(一)农户及农村企业方面。农户和农村的企业家们应提高自己的市场意识和风险意识,了解市场行情,掌握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加强对金融基础知识的认识,提高自己的诚信水平和信用水平,与当地金融中介积极合作,争取贷款。企业必须遵循诚实信用、公平竞争的原则,依法开展生产经营及融资活动,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定期向社会各有关部门提供全面、准确的财务信息,自觉主动地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逐步在社会上树立起守信用的良好形象。只有这样才能为银企间长期、紧密的关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农村金融机构内部建设。国有银行的部分分支机构应缩短链条,并能够针对“三农”贷款金额小、期限短、频率高、时间急的特点,简化业务流程,建立起一套不同于城市的信贷政策。部分信用社应改变省联社与县联社之间僵化的上下级行政关系,将发展方向定位于社区中小企业和农民的关系型金融机构。农村地区的信贷业务需要大量熟悉当地情况的从业人员,金融机构应当鼓励信贷人员深入到农村社区,熟悉当地情况,走进农户,针对农户的实际需求,提供存款、贷款、咨询、汇兑等基础性的金融服务,尽可能降低经营成本,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三)规范非正规金融组织,完善农村金融竞争体系。非正规金融组织扎根于农村地区,对于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来说,正是由于非正规金融,他们的融资需求才得到了满足,同时非正规金融也将竞争机制带入了农村金融市场,打破了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上的垄断地位。据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的研究报告,非正规金融为中国农民提供的贷款大约为正规信贷机构的四倍。政府应当规范非正规金融组织,不能一味压制和歧视,应当充分重视农村地区广泛存在的非正规金融现象,探索更适合贫困地区的比信用社成本更低的金融组织形式。

(四)加快农村利率市场化进程。关系融资的特点就是出资者可以利用其对借款者所掌握的信息来进行区别定价,即根据风险状况、合作关系长短来确定融资价格和抵押水平。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说,利率弹性决定着关系融资的前景。目前,可以考虑适度扩大中小企业融资的利率浮动幅度,更好地发挥关系融资在解决资金缺口和配置效率方面的作用。

(五)对三农经济和农村金融机构实施优惠政策,引导农村资金回流。由于农村及农业的弱质性,农村金融的资金来源和运用渠道比较特殊,农村金融也相对更为脆弱,这需要政府制定一定的经济政策,适当放松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标准,如适当放宽金融机构在信息披露、会计准则、风险控制乃至资本充足等方面的监管标准以及放宽农村金融的准入标准,允许各类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对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执行有差别的监管政策。

(六)努力推进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在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过程中,要科学界定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的范围和权利;在法律上确认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性质,形成土地流转的市场机制;完善农地征用制度;积极指导农民提高土地经营的效率,增加集体为农民提供生活保障的能力。

(七)健全农村地区公共财政体系。合理运用财政杠杆,通过财政补贴、担保或税收减免等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经营,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信贷投入,引导和带动更多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当然,财政补贴规则要事先确定,对市场透明。同时,政府应该对农村地区给予更多的教育投资、医疗投资,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公共产品,以利于农村地区金融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八)切实推进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建立和完善各项农村保险制度。农业的弱质特性导致了农业的高风险性,如果没有大灾风险分散机制,一旦出现支付危机,农户的利益必将受到损失,严重的甚至会引发社会问题。因此,大灾风险分散机制有利于防止出现大范围的信用危机。目前可以按农户、社区、省级和国家层面共同出资筹集基金,建立健全农业大灾风险分散机制。积极推动各种类型的农业保险,发挥保险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的保障作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设立担保基金或担保公司,由政府、农民和农村企业共同集资;鼓励农村金融机构运用联保机制、互保基金等形式;扩大抵押品的范围,如增加存货、应收账款等作为抵押或质押品。

(九)积极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首先,需要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给每个参与者以公平竞争的机会。政府要倡导信用观念,带头遵守信用,并通过多种方式强化市场经济主体的信用观念和信用意识;其次,健全的法律体系是正常的信用关系得以维持的保障,必须依靠法律力量为市场经济建立必要的法制基础,使诚实守信成为经济主体的自觉行动,才能维护和培育良好的社会信用秩序;再次,建立诚信社会的关键是要建立起守信的激励机制,让守信的人得到好处,加大不守信的成本,形成一旦失信就难以生存的机制。

主要参考文献:

[1]Mitchell A.Petersen and Raghuram G.Rajan.The Benefits of Lending Relationships:Evidence from Small Business Data[J].The Journal of Finance,1994.Vol.49.Mar.No.1.

[2]Arnoud W.A.Boot and Anjan V.Thakor.Can Relationship Banking Survive Competition[J].The Journal of Finance,2000.Vol.55.No.2.

[3]青木昌彦,瑟达尔・丁克.关系型融资制度及其在竞争中的可行性[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