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检测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算机检测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算机检测报告

计算机检测报告范文1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 ;材料检测 ;数据处理

1.计算机技术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优点

计算机技术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包括收样、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对整个采集过程的监督出具报告等各个方面,和传统的数据采集、分析系统相比,计算机技术在各个领域展开工作有以下优点

1.1收样

在收样阶段,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整个检测工作具有系统性,整个工作处于有效的工作状态下,在进行材料收样时,对各个检测材料可以进行自主编号,这样可以保证每个号码的唯一性,避免因号码重复带来检测数据的混乱。

1.2数据采集

在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采集时,我们可以采用数据采集仪或者相类似的数据采集设备,这类采集设备精度高,采集数据密集有效,能保证采集数据的真实性。

1.3数据处理

进过计算机数据采集后,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由于计算机系统自身的特点,可以科学严谨的确定数据的规律性,并且能够大大节省数据处理时间,还能够避免随意改动的现象的出现。

1.4监督过程

通过引入计算机控制系统,可以对材料检测的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计算机具有实时拍摄及存盘的功能,在检测过程中或者检测审查过程中可以及时的发现检测问题,对整个检测过程进行全面的追踪。

1.5出具报告

在进行材料检测时,要出具相关的检测报告,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大大节省了工作的时间,可以通过相关的计算机检测系统整理处理过的结果,依据一定的格式编写检测报告,并且能够保证检测报告编写的统一性规范性。

2.计算机系统的主要内容

2.1软件系统

软件设计原则 :在进行软件设计时,应该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模块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干扰,在进行材料检测时需要检测什么内容直接选用不同的检测模块即可,要保证操作简单、尽量减少数据的输入但同时必须保证数据检测的全面。系统管理人员在进行系统维护时仅需要对该维护的管理模块进行处理,无需专业人员的帮助。

软件组成 : 软件的基本组成应该包括建材检测 ( 试验 ) 子系统、网上办公模块、业务管理模块、仪器设备管理模块、联系模块、系统管理模块五大部分。建材检测系统是在传统的检测工作上进行的优化处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控制模块,收样模块,一般是由收养人员下达的拥有相应数据的委托单,检测人员根据委托单进行材料检测。收费模块是根据检测工作量的大小自动机计算检测费用并依靠计算机技术记录在数据库中。计算模块是根据采集的检测数据通过数据处理运算,得出检测报告。负责模块是检测负责人对检测的数据结果进行审核的过程。报告模块就是检测数据报告书的生成。

2.2建筑材料检测数据处理系统的结构

建筑材料检测数据处理系统由若干个子系统组成,每个子系统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影响。每个子系统都有数据输入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检测结果输出模块、数据库、查询模块等组成。对于建筑材料来说,检测的内容众多,常见的有: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的水灰比、钢筋原材、钢筋的焊接、混凝土的外加剂、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水泥的质量等随着新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及先进的科技水平的推进,建筑材料的检测数据系统也相应的发生改变,需要对检测的指标和检测内容进行升级。

2.3数据处理模块

数据处理是整个材料检测中的关键一环,数据处理模块包括众多子系统,各个子系统应该具有数据采集、数据计算、数据判断并生成检测报告的功能。数据处理模块的大小、复杂程度完全取决于子系统,一个数据处理模块应该有若干个检测数据分项和一个总体评价模块组成。

2.4数据库的建立与查询

每一个数据管理系统都有自己的数据库,这些程序可以置放于应用程序之中,利用 Dir 函数来判别是否生成数据库,这种方式便于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程序的修改调试,便于用户操作使用。按照材料检测的周期的长短及数据的来源可以将数据库分为两类:

原始记录数据库,这类数据库一般仅储存原始的检测数据,这种类型的材料检测周期一般都比较长,而且又是需要分阶段编写检测报告。当第一次检测结束后出具初次的检测结果,通过追踪检测对检测过程进行数据补充,补充数据结果后再出具检测报告。在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都要分阶段的出示检测报告。通过对原始数据的处理通过数据处理模块得出检测报告并打印检测报告,这种检测的优点是处理的数据是原始的数据记录,对以后的数据修改和补充提供依据,这种数据处理方式的缺点是数据存储量过大,按材料检测结果结论进行查询和统计较为困难 .

(2) 检测结果数据库,这类数据检测的周期一般比较短,检测处理后可以直接得出检测结果报告,并且仅存储检测结果,许多建筑材料的检测都是这种数据存储结果,这种检测方式易于查找结果,但是原始的数据未能保存,不能查看原始数据。

2.5建筑材料自动化检测系统试验机

自动控制模块主要是根据实验的方法实验的过程,通过实验设备控制机进行自动控制,通过对设备控制机指令的控制,使整个试验检测按照预定的动作及试验流程完成实验。如自动控制系统下达开机、加载、加载速度和大小、卸载等命令。

3.计算机技术在建材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计算机技术在建材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推广,对提高建筑产品的质量、经济效益等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计算机技术在混凝土检测中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有些软件能够对整个建筑材料的检测进行实验控制并能出具相应的检测报告书。这些系统包括了建筑行业实验室所检测的所有检测项目,系统包括检测数据的采集、数据的分析、检测结果的输出和报表生成等软件。并且能够在网络上实现资源共享。

通过计算机管理的应用,可以方便管理人员统计查询,不仅可以给实验管理人员提供试验计划参考,还能够统计实验数据,为管理者提供控制依据,另外通过对建筑材料检测结果数据库的建立,方便建筑主管部门进行工程质量审核监督。

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我们可以考虑使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以最少的物料浪费设计出合格的混凝土。目前开发并且已经在实验检测中应用的计算系统包括 :实验数据采集、实验数据分析、系统查询、数据库建立、实验步骤控制等模块,实现了混凝土试块、砂浆试块、水泥强度、钢筋材质、钢筋焊接、小砌块、混凝土的回弹模量、混凝土配合比、砂浆配合比、混凝土水灰比、各种防水材料、涂料、PVC 管、开关插座等常用建材的项目数据的网上委托检测,网上支付,实验过程中能进行自动化的控制,不需要人工干预,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实验成本。

4.结束语

建筑材料检测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大大提高了建材质量检测的效率,并保证整个检测工作的准确合理。计算机控制系统能够实现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检测报告生成等的自动化,并能对检测结果进行数字化管理与网上传输,方便工程质量监督部门的检测与审核,对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华夏,陈超核,陈奕柏 . 建筑材料检测数据处理系统的建立 [J]. 海南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2002,20(2):104- 107.

[2]李兰友,庄国瑜,秦卫光 .Visual Basic: 绘图与图像处理[M]. 北京 : 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190.

计算机检测报告范文2

关键词:水利产品;质量检测检测报告;规范性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我国水利业的蓬勃发展,众多水利工程相继展开。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水利产品质量检测工作也日益得到重视。水利产品质量检测是质量监督、质量检查和质量评定、验收的重要手段。对承担水利产品质量检测工作的检测机构而言,执行严格的检测流程,履行规范的检测方法,出具科学、准确、客观公正的检测报告是责无旁贷的义务。对水利工程而言,产品的管理是检测成败的关键,检测产品的代表性、有效性和完整性将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因此必须对产品的取样、贮存、识别以及产品的处置等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的控制和监督,确保检测对象符合规范要求,从而使检验结果准确、可靠、规范。

一、高质量检测报告规范性的重要意义

水利产品质量检验报告,是判定水利产品是否达到规定质量要求的重要技术文件,能够客观地反映水利产品的质量信息。对于产品生产厂家来说,产品质量检验报告是该企业就其所生产产品的质量对社会做出的庄严承诺,是产品用户愿意购买并使用该产品的信心保证。

对于第三方专业质检机构来说,检测报告的质量直接反映该质检机构的工作质量,也反映了该检测机构的素质和管理水平。水利产品中有许多是属于涉及国家公共安全的工业产品,如水文仪器和岩土工程仪器,其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水利工程、水患治理、水资源调度管理等重大水利事件,是水利的基础和核心。当然,如果将一定数量的水利产品质量检测报告进行整理、分析,就能得到某一时期某一种水利产品质量状况的宏观质量分析信息,这种客观的质量信息将成为水利政府主管部门进行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

从产品生产企业角度来说,在产品出厂前对产品进行出厂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可以使企业对自己产品的质量状况进行如实把握,企业可以依据检验报告中提供的数据来评价其生产现状、生产工艺,为企业的生产决策提供技术依据。

从产品使用方的角度来说,由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更加客观、可信,产品的使用方可以依据检验报告中提供的数据来评价该产品的质量,为其实际使用决策提供技术参考。所以说,从检验报告中获得的信息是否准确,关系到报告的各方使用者能否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责任很最大,后果也是相当严重的。因此,无论是产品生产企业本身还是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编制并出具一份科学规范的产品质量检测报告意义重大。

二、正确解读水利产品质量检测报告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应用,水利产品质量检测报告一般都是计算机打印输出件,因此外观基本都是 A4 纸大小,外观主要包括报告封面、报告封里、报告首页、报告其它内容页等。一般有条件的企业和质检机构都使用专用检测报告用纸,具有一定的防伪功能。企业自身出具的产品检测报告的格式和内容一般由企业自身编制的企业标准或制度加以规定,各企业间不尽相同。

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出具的产品质量检测报告相对来说规范性更好些,原则上都符合国家计量认证要求,产品生产企业可以借鉴和参考。本文将重点探讨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出具的产品质量检测报告。

一般来说,产品用户拿到一份产品质量检测报告,首先要会辨识检测报告封面上的各种类标识信息,特别是涉及检测报告的真伪、检测机构的真伪、检测机构的权限级别、检测报告的有效性等方面信息,这是最为关键的。

三、加强对水利产品质量检测报告的审核与批准

加强水利产品质量检测报告的规范性应从检验报告形成的全过程管理出发,制定相应配套的报告管理制度,从检测源头开始,加强对检测报告诞生的全过程进行监管,特别是严把审核与批准关,这是重中之重。如:保证抽样信息流转的准确性,保证样品质量状态不发生变化,保证样品编号、名称、规格、生产单位等信息不出差错;保证检测环境条件、所用仪器设备符合要求,操作符合规范;保证报告涉及个各相关人员各负其责、严格履行各自职责义务等等。这些都是提高检验报告质量的重要保证。

1、审核检测依据的现行有效性

选择正确、适用、现行有效的标准作为检测依据是保证检验工作和检验报告质量的前提和标准。特别是生产许可证检测,选择标准的一般原则是:首先选择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中规定的国家标准,无国家标准时,应选择被检产品的行业标准。若上述两种情况都没有,则应选择被检产品的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再加上生产企业经备案的企业标准。对于委托性检测,应严格依据委托合同中载明的检测依据开展检测工作,这里要注意的是,在签订委托检测合同时,委托方和检测机构应就检测依据进行有效沟通,在进行充分沟通的基础上进行明确,一但明确,就严格按此约定执行。

2、重点审核部分

(1)原始记录。包括原始检测记录、计算和导出数据,原始记录不应是重新抄正的“原始”记录,应保证真实可靠。原始记录要尽量采用统一的推荐格式。记录中涉及到的受检单位、生产单位、产(商)品名称应采用规范化的全称。原始记录中错误的修改,应使用国家标准规定的修改方法。如书写错误需要更改时是在差错处划一横线,正确的记录写在差错处附近,并加盖更改者的专用章。

(2)计量单位。检测报告应采用法定计量单位,并注意几个原则:一是优先采用符号原则,二是计量单位的汉字名称或符号必须作为一个整体不得拆开使用原则,三是计量单位汉字名称与符号不能混用原则。

(3)数据处理。检验结果的数据处理方法,一般可按照 GB1250《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和GB8170《数据修改的规则》两标准要求进行处理,并注意特殊数据的处理方法。

(4)检验结果与检验结论。根据检验结果,依据采用的有关标准准确地为受检样品下检验结论。对委托单位送检的样品下结论可以写成“该规格型号样品所测项目符合(或不符合)……标准要求”。对生产许可证检测的样品下结论时可以写“该规格型号产品本次抽检合格(或不符合),符合(或不符合)……标准要求”,这样可以使阅读报告的人员能清晰地理解检验结论。

3、检测报告的修改

检测报告在产品出厂前或者检测机构发出前,在任何环节发现问题,都应该及时进行修改,一般应采用收回原报告,并将修改会的检测报告重新向企业技术负责人或检测机构的授权签字人报批。

当发现签发后的产品质量检验报告出现错误后,应立即进行更正。如果已经发往报告的使用方,应该及时向其追索,应采用收回原报告,以更改后的新报告更换原整个报告的方式进行更正。如果此方法不可行,可以另外发一个更正文件,明确告知要更正的报告编号、原内容和更正内容、本报告编号,更改文件的数量应与原报告数量相对应,以保证检测报告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结束语

水利产品质量检验报告是判定水利产品是否达到规定质量要求的重要技术文件,应在检测报告诞生的全过程始终注意保持检测报告的规范性,真实、客观地反映水利产品的质量信息。同时,一份规范的检测报告的诞生,凝聚了检测人员、校核人员、审核人员、批准人员的共同心血,它是检测人员辛勤劳动的结果,承载了检测报告相关各方的信任,责任重大,因此,无论是产品生产企业还是专业的检测机构,都应严格产品质量检验报告的审批手续,加强审批流程监管,以确保水利产品质量检验报告的准确性、权威性,最终为水利产品质量的提高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于慧君.质检工作质量的保证措施[J].企业标准化.2009年

计算机检测报告范文3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 信息型药检所 实际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9-0008-01

引言

药检所是我国保障药品质量的重要机构,在实际生活中发挥着技术监督的作用,并提供快速、精确的药检工作。计算机技术在药检所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信息管理方面,它将网络与计算机连接,实现了数据传递,实现了资源共享,提高了药检所的工作效率。

一、计算机技术在药检所日常工作中的应用

1.利用网络平台,提高办事效率

通过建立药检所网站,将药检所的基本信息通过网络平台展现出来,包括单位介绍、药检动态、网站论坛等。通过网络平台的作用,提供给人们交流交流平台,加强了社会监督,使药检所的功能得到有效发挥。通过信息技术提供了药检所更快速的查询方式[1]。在网络平台中,可以实现无纸化办公的条件,药检所工作者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接收邮件,提高了工作效率。药检所把检测出来的结果,通过网络平台公布出来,可以方便人们查阅,体现了办事的公正性。

2.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信息管理平台

药检所在药物检测后,有很多药物检测报告书,这些文件在今后的管理中也会有一定的用处。过多的文件造成了一定的管理难度,而且还很容易遗失,因此要加强文件管理就需要利用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技术可以实现信息型的药检所管理,通过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工作人员可以把文件在网络上储存,再保存起来。信息化的文件管理模式可以实现信息快速查阅和存储,提高了文件管理效率,而且更具安全性。药检所的各部门通过相同软件,将本部门的检测工作结果输入到同一个系统中,实现了信息整合。为了保证信息管理中所输信息的真实有效性,每个文件的负责人还要通过信息技术填写网络签名,最后由专门的人员对文件进行监督和管理。

二、计算机技术在药检业务中的实际运用

1.检验标准管理

药检所在对药物进行检测时要依据检验标准进行检验,其检测报告也要与检测标准保持一致。由于医学技术不断发展,国家实行的要将标准也会相应变化,这些标准一般是通过文件的方式下达的,我而且动态长期更新,为了保证药检所的工作的有效性,要及时了解文件动态,这就需要利用到信息技术[2]。计算机技术中的网络功能,可以让药检所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掌握药检标准,通过计算机软件Excel制作表格,在检查某类药物时,只需要通过检索工作就能快速查询,表格里有药品名称、检测标准、编号,以往检测报告等。工作人员根据工作需要,在软件表格选择对本次查询有用的信息,从而保证了工作安全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利用计算机技术,还可以把重要的信息打印出来,方便工作人员直接查看,这也是信息型药检所发挥出的管理优势。

2.检品统计工作

药检所执行药品检测,最主要的目的是保证药物质量,为人们的生命健康做好保障,因此药检工作特别重要。药检所在检测时要有相关的技术支持,才能够保证检测结果按照检验标准准确实现。在药品检测结束后,要做好检测信息的统计工作,这也是信息型药检所要做好的工作。药检所的按照检测标准进行药品检测,当可能会因为某种因素导致检测结果失误,除了要提高检测技术,还要有严格的统计标准,才能够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通过计算机技术可以更快的实现对检品结果的统计[3]。做好检品统计之前要利用信息技术建立Excel表格,将具体的信息输入进去,如编号、样品、名称、结果等,在相对于的单元格内输入检测后的结果,待输入完成后,再将检测结果生成报表,再纳入检品管理总库中,方便今后查询。为了保证药检所工作的准确性,要时常对样品检测结果进行抽查,对比相关药品不合格情况,从而得出是否与药检检测的结果有相关性。

3.对样品、标准品及试剂管理

药检所在工作中需要利用标准的样品对比最终的检测结果,以保证检测结果符合国家颁布的标准。通过计算机技术,可以将这些样品的留样时间、样品种类等信息输入到信息管理系统中,通过专门建立一个信息库,可以方便管理者查询。根据药品的生产周期及使用期限等信息,发挥对药品的监督作用。在药检所的实际工作中,要利用到相关药剂作为检测的标准,信息管理系统而已将药品领用者和消耗情况输入到信息管理系统,方便及时补充试剂,对检测品按照实际工作需要科学管理,防止对照品和样品流失或浪费情况发生[4]。

三、结语

计算机技术有效地发挥了其信息化的作用,它提供给药检所更加快捷方便的网络环境,加深了人们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了信息监督的作用。信息型药检所在实际中的应用表现在日常办公和药检工作中,方便了药检所信息管理,提高了药检所的工作效率。为了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还要不断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信息型药检所工作实效。

参考文献

[1]马春文,刘志英.检品计算机管理系统在药品检验工作中的应用[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3,02(52):10-11.

[2]李嫩祥.计算机应用药检工作的现实思考[J].现代医药卫生,2012,,06(52):12-13.

计算机检测报告范文4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建筑材料检测;应用

中图分类号: TU5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建筑工程中,计算机系统的作用非常广泛,尤其是在建筑工程的质量监测方面。由于建筑工程的质量与人民与社会的利益息息相关,所以,采用计算机技术对建筑材料进行监测,可以有效的提高其准确度,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1、计算机技术的技术原理与特点 计算机网络应用于建材检测的设计构架是以内部管理为着手点,检测的日常工作,建立检测管理系统,设置记录检测状态和网络监控系统跟踪,依据业务需要实现广域网的互联。对于以上所叙述的管理内容,要想完全实现,就要解决网络监控系统、检测管理系统、实验室间联网的技术的问题。其中,检测管理系统与试验机及检测中心内部各个作业部门的终端计算机联系在一起,组成了整个检测运行环境。检测管理系统能够完成对检测试验数据的完整处理,主要有原始数据的采集、试件的收登处理以及对测试数据按照国家有关的现行标准及规程进行评定、处理。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全面实行保密操作,也就是对每位用户设置权限,并且必须有相应的权限才可以进入各模块的操作;实现数据采集自动化;具有实验室所需要的基本管理和统计功能,也就是评定结果、自动计算,打印已交费报告以及强大的统计和查询功能;操作实行流水作业,完整再现检测过程;为了确保数据的储存和安全保护,要对系统进行定期拷贝、备份。

2、计算机技术在建筑材料检测中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包括收样、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对整个采集过程的监督出具报告等各个方面,下面是具体的分析:

2.1、收样

一般是由收养人员下达的拥有相应数据的委托单,检测人员根据委托单进行材料检测。在收样阶段,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整个检测工作具有系统性,整个工作的处于有效的工作状态下,在进行材料收样时,对各个检测材料可以进行自主编号,这样可以保证每个号码的唯一性,避免因号码重复带来检测数据的混乱。

2.2数据采集

在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采集时,我们可以采用数据采集仪或者相类似的数据采集设备,这类采集设备精度高,采集数据密集有效,能保证采集数据的真实性。

2.3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是整个材料检测中的关键一环,数据处理模块包括众多子系统,各个子系统应该具有数据采集、数据计算、数据判断并生成检测报告的功能。数据处理模块的大小、复杂程度完全取决于子系统,一个数据处理模块应该有若干个检测数据分项和一个总体评价模块组成建筑材料检测数据处理系统由若干个子系统组成,每个子系统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影响。每个子系统都有数据输入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检测结果输出模块、数据库、查询模块等组成。对于建筑材料来说,检测的内容众多常见的有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的水灰比、钢筋原材、钢筋的焊接、混凝土的外加剂、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水泥的质量等随着新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及先进的科技水平的推进,建筑材料的检测数据系统也相应的发生改变,需要对检测的指标和检测内容进行升级。

2.4监督过程

通过引入计算机控制系统,可以对材料检测的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计算机具有实时拍摄及存盘的功能,在检测过程中或者检测审查过程中可以及时的发现检测问题,对整个检测过程进行全面的追踪。网络监控系统主要对一些破坏性试验项目如砂浆、混凝土、水泥等检测项目的试件工作情况进行拍摄,并且要求试件破坏过程与原始数据的生成曲线同步、对应。

2.5实验室与实验室之间的数据交换

实验室与实验室之间的数据交换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的,通过数据交换系统,技术人员能够做到在不亲临现场的情况下对检测工作进行远程监督,这样不仅能节省工作人员的时间还能够节约成本。目前,实验室联网的远程数据交换系统有很多模式,但最常用和最经济的方式为使用SQL型数据交换系统,其最大的优点是每个服务站点原有的C/S架构程序不用修改,只需增加数据交换系统就可以实现。其基本思想是在互联网中设置转发服务器,各站点通过转发服务器交换数据。

2.6出具报告

在进行检出材料检测时,要出具相关的检测报告。计算机系统可以提供规范、标准的数据监测报告。数据监测报告是为工程建设过程中以及竣工后的质量监测提供依据,所以,对数据的每次监测都要提供具有准确监测结果的数据报告给建筑单位。将监测数据以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方式进行录入,并用相关的表格数据处理软件,如excel等,计算机系统就可以按照固定的格式打印出数据监测报告,如果表格发生变化,计算机系统也会做出相应的格式变化,将数据监测报告按照统一的规范、标准进行要求。 

3、对计算机网络检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几点建议 

3.1、建立科学试验室管理制度 在计算机化管理过程中,稍有疏忽将会致使系统数据全部丢失或错乱,但是,检测试验管理工作是建筑材料质量测试过程重要环节。因此,计算机化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科学建立试验管理制度。在计算机化管理中,试验室要制订出相应的“工作岗位责任制”,在进入试验前要制定“计算机操作及网络运行检查制度”以及“仪器设备检查制度”,为避免中途计算机自动录入由于软件出现故障或停电而造成数据的丢失的问题,要配备相应的切合不间断电源、数据自动录入电脑并打印(打印自动录入的当前数据)和光盘备份,使计算机系统在处一种安全科学的状态下运行。

3.2、加强审核的自动化程度

当前,检测管理系统的操作中,由于“报告审核”还处在人工核查阶段,所以在检测业务较多的时候,工作量就会显得非常大,再加上电脑屏幕显示的特别多的信息内容,就造成报告错误难以识别,进而使有着较大的审核出错率。因此,要加强检测管理系统审核的自动化程度,设置一些自动更正功能或自动识别功能,为审核人员自动提示经常出错的情况或比较较明显的异常检测数据。 

3.3、探索更合适的建材检测软件

目前,实验室联网使用较多的是利用互联网中设置转发服务器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经济方便,但是其传输技术不稳定,数据的安全性也不高,在实际运行中,当数据量很大时,整个传输路径就会常常发生“阻塞”现象。例如,当计算机运作过程中出现故障时,计算机管理员不能对软件进行维护。电脑管理员只能依据软件开发商进行维护,这样就会很难及时进行维护。除此以外,当客户需要修改个别项目或增加个别项目功能时,没能提供非常好的扩充接口。即使通过远程进行维护,其传送和修改过程也非常费时费力。 所以,现阶段各软件开发部门应该探索更适合建材检测特点、经济实惠又方便快捷的网络传输技术。

结语

工程质量与建筑材料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以此,必须保证建筑材料质量,做好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实验、与监督。在材料的检测上,实验室已经相当完善,但是在实验室的管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其数据无法保证真实性和准确性。计算机技术的引入为实验室的管理提供了重要的依靠,使得实验室的管理更加科学合理,数据更有保障。 

参考文献:

计算机检测报告范文5

【关键词】 信息化管理、在质量检测机构、应用

一、前言

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对工程的质量进行检验显得越来越重要,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质量问题,所以作为质量检测机构就必须运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对工程进行检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检测的质量,从而促进检测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

二、实验室管理系统在质量检测工作中的作用

1、保证检测数据科学、合理

现阶段,工程项目进行质量检测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能够得到客观、真实以及科学的检测结果,这样就能够更好对工程项目的好坏进行判断,从而保证工程的质量。因此,质量检测报告不仅仅能够为设计单位、建设单位以及监理单位提供有力的数据,还可以为质量监督部门和有关的行政部门提供数据。如果工程项目出现了严重的质量问题,这样检测报告就可以给仲裁机构提供真实、客观的检测结果,从而就能够保证各方的利益不受到损害。但是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国的检测行业的市场行为还不够规范,时常会出现弄虚作假、样品造假等问题,这样就必须对检测机构的市场行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检测机构的质量。由于质量检测机构运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能够保证检测工作的科学性与客观公正性,并且能够对检测机构的实际情况进行客观的放映,所以信息化管理对质量检测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提升检测机构的工作质量

由于采用信息化管理对工程项目进行质量检测能够提高检测机构的检测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所以就要对信息管理系统不断的完善和健全,从而就能够进一步的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同时还要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提供检测报告,这样就可以提高检测报告的权威性。所以作为检测机构,一定要提供准确的检测数据,其数据既是验收单位进行工程验收的根据,也是进行质量问题分析的依据,因此一定要运用信息化,这样检测机构既能够有效的对检测数据进行管理,还能够有效的控制检测的质量。

三、实验室管理系统在质量检测机构中的应用

1、收样管理

质量检测机构运用信息化手段对工程进行收样管理的时候,一定要高度重视送检样品的信息,主要是对送检样品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同时在进行送样管理的时候,一定要做好收样的登记、复查核对、统计以及管理工作,并且在这一环节中,作为工作人员还要运用信息管理技术来进行接受工作。除此之外,还要对收样信息进行收录整理,其中收录整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委托机构、送检样品、检测项目以及不正常情况的处理等。

2、试验管理

试验管理主要是对样品检测的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并且做好信息的录入,从而形成委托单。同时作为质量检测机构对信息进行管理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对任务的管理,并且还要注意信息的采集、校核以及数据的复查和核对。除此之外,作为检测工作人员对于已经完成的试验和数据要进行记录工作。在进行试验管理的时候,运用信息技术可以自动的获取检测数据以及其他的有用信息,这样可以有效的帮助工作人员对试验的全过程进行检测以及帮助它们进行自动记录与保存。因此检测机构广泛应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管理。

3、报告管理

对检测报告进行管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审查和核对报告,随后报告批准之后将其进行打印、签发以及查询。其中报告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紧紧相扣的,所以检测机构要想保证检验结构的准确性,就需要对检测报告进行具体的分析,并且还要帮助技术人员完成检测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检测的质量。

4、管理统计

由于检测机构进行质量检测的工作量和业务量比较大,所以很多企业运用信息技术对其进行统计和分析,并且对质量进行统计和控制,这样就给企业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同时作为管理人员对于合格项目和不合格检测结果的数量,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帮助管理人员后来进行项目资料的分析和统计,这样就可以有效的保证检测的质量。

5、业务监管

业务监管对的主要功能就是对业务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并且对实际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管理以及对数据进行监督。运用信息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帮助管理人会员和项目的负责人更好的处理有关业务,并且对工作进行更好的分配管理,而信息技术能够的解决了这一问题,所以被应用于业务监管中。此外,业务监管是贯穿与整个检测过程中的,所以要运用信息技术对项目的规模和效益进行直接控制。

6、系统维护

在进行质量检测的时候,一定要做好系统的维护工作。对系统进行维护主要是可以对系统进行设置,并且保证系统的运行安全。所以在这一环节中,作为系统管理人员,要想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就必须要保证系统日志的查询、数据的备份与恢复以及硬件与软件的协调运行等,同时还应该对计算机界面进行设置以及检测报告的编辑等。

四、质量检测管理信息化应用的前景与设想

1、质量数据采集与处理

由于质量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并且数据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作为管理人员很难对数据进行准确及时的把握,这样要随时的掌握动态的数据,并且将其进行汇总是有很大的困难的,由于计算机技术可以很好解决这一问题,并且能够将大量复杂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处理,所以它能够被应用,并且可以有效的提高数据采集的效率。

2、质量信息沟通

在质量检测过程中,质量信息之间的沟通对于保证项目的质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各个质量的主体要保持信息通讯和沟通,并且各个专家还要进行知识的传递和共享,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项目的质量。所以必须要运用信息技术,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实现信息沟和资源共享,从而提高检测机构的工作效率。

3、质量文档管理

检测机构进行质量管理的时候,对于质量文档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这些文档通常都是以纸面的形式存在,所以在利用和查找起来就会有一定的困难。而信息技术具有存储量大、复制传递方便快捷的特点,所以被用于进行质量文档的管理。

4、质量数据的统计分析

主要是统计质量检测现场的质量数据,这样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统计,分析以及预测,从而就可以完全对质量安全进行控制,从而就提高了检测的质量。

5、质量控制决策支持

这种质量控制主要是运用各种数据、信息以及知识来有效的辅助决策。因此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决策能力和决策水平,从而从根本上提高检测的质量。

6、质量监督管理

在质量检测中,监督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它主要是监督管理各个责任人的据、行为以及资料等,所以可以利用计算机与网络连接,这样行政主管部门就可以随时了解质量检测的动态、情况,并且节约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从而很大程度的提高了监督管理效率。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对工程进行质量检测的时候,作为检测的机构一定要运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识,主要是加大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教育力度,并且不断的建立和完善人才队伍,从而就可以提高质量检测机构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同时还还对我国检测市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加强信息化的应用和资源配置,从而就能够规范检测管理工作,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玲;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07期。

计算机检测报告范文6

【关键词】工程质量检测;信息化管理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工作是国家进行工程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在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监督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监控威慑作用。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信息化管理是指在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中,利用计算机自动化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现代通讯技术等手段对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及其所属各部门的检测业务进行综合管理,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整体运行提供全面、自动化的管理及各种服务。伴随着近年来检测报告为建设工程质量提供判定依据的重要性被广泛重视,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中越来越多的检测机构逐步认识到信息化管理在提升其检测工作质量中的重要性。

1 信息化管理在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工作中的实践应用

1.1 信息化管理方法的运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过程中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公正性、可靠性。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任务是向社会出具准确、客观、真实的检测结果,为建设工程质量的判定提供重要的依据,其最终目的是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数据是评判建设工程内在质量好坏的最为基础的依据,检测报告不仅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有用,也对质量监督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具有重要作用。一旦出现工程质量问题,鉴定、仲裁机构也需要采用检测报告。检测报告的公正性和可靠性在保障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当前国内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仍然存在着不规范的市场行为,检测机构的检测工作中时有弄虚作假,试样做假、漏检、少检的行为发生,规范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的市场行为,加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管理能力,提升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工作质量就势在必行。信息化管理在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确保检测工作的公正性、科学性和权威性,使检测数据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检测对象的实际状况,充分发挥其在保障建设工程质量方面的基础性技术作用。

1.2 运用信息化管理方法全面提升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工作质量。通过信息化管理方式,依靠管理信息系统高效、方便的管理功能,能够有效地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技术水平、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工作质量。具体来看,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2.1 通过建立完善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确保检测数据的公正性、科学性和准确性,确保检测报告的规范性和权威性,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提供全面的基础性技术保障。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数据,既是工程验收的重要依据,也为各方进行质量控制、纠正偏差、分析质量事故原因提供了重要信息,完善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客观了促进了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工作中检测数据的科学管理。

1.2.2 检测数据报告信息化管理可以作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质量控制中的一项行之有效的的监督手段,一方面维护了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检测数据的客观全面性,遏制和杜绝施工单位随意抽撤不合格报告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质监人员及时了解掌握建设工程的质量信息,对工程质量进行动态化监督管理,有效促进参建各方及时消除质量隐患。

2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整体的信息化程度偏低。目前国内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在一些局部的检测技术处理上较好地应用了计算机技术、感应技术和数据分析技术等信息技术,在检测信息管理方面则一直停留在较低的层次,绝大多数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还只是简单地利用文字处理技术,既不能对检测数据进行集中统一管理、更不能让有关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部门的人员及时而全面地了解工程质量情况。管理不到位也使得个人经验对检测工作质量影响很大,严重阻碍了检测工作质量的提升。由于大部分检测机构的检测数据还没有采用自动采集处理,没有形成完整、统一、具有宏观调控功能的信息共享数据交换平台,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能及时得到在建工程项目的质量检测数据,导致政府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管难以全面到位。

2.2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现有信息管理人员综合业务能力较为薄弱。在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内部,无论是专业技术人员还是信息管理人员都普遍缺乏现代信息管理专业知识,尤其是信息管理人员对相关检测信息所涉及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业务知识更是知之甚少。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内复合型人才的明显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的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也不利于检测信息资源的深度挖掘和利用。

2.3 国内现有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检测管理信息系统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国内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中正在运行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信息系统也普遍存在下列一些问题:

2.3.1 各应用系统大多是独立开发,低水平和重复开发现象严重,造成资源浪费,甚至一些早期采用FOXPRO或VFP等普及性平台所开发的非专业性软件也被应急使用,随着业务的发展和管理要求的提高,必然要更换系统,造成浪费。

2.3.2 没有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规范,各应用系统之间没有接口,数据不能共享,形成各应用系统之间、应用系统与试验机自动采集系统之间的数据障碍,造成数据管理不规范。

2.3.3 没有建立具有宏观调控功能的信息共享数据交换平台。

3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信息化管理提升方法

3.1 加快转变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内信息管理理念

3.1.1 首先,在检测行业中树立“前端拉制”的信息管理理念,即从检测信息收集环节的源头开始,实施主动、有效的管理。应将信息的收集、整理归类等基础性工作纳入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各个相关业务环节,且在工程起步阶段就展开检测信息的采集、开发、分类工作,减少后续的重复性劳动,最大限度提高建设工程检测机构内部的信息管理效率。

3.1.2 其次,在检测行业中树立“信息再造”理念,充分发挥检测信息资源在保障建设工程质量中的使用价值。传统的信息管理理念忽视信息资源潜在价值的发掘工作,一旦工程项目完工,检测信息数据和报告大都束之高阁,造成大量检测信息资源的严重浪费。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应充分发掘检测信息资源的潜在价值,对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3.2 建立标准化、实用性、先进性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信息系统,结合检测机构自身的基本管理要求,建立一套科学、规范和成熟的检测机构检测信息管理系统运作管理模式。

3.2.1 标准化。将程序化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规章制度融入系统,使各项工作规范、科学,将有关标准或规范中的计算公式和处理方法以程序的形式存贮在计算机中,根据检测数据自动生成检测报告。

3.2.2 实用性。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进行信息化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全面改善检测机构的服务质量,提高检测机构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其检测管理信息系统在建设过程中应该密切结合检测机构自身的业务范围,将其业务流程和管理要素都得到具体的落实和体现,并以最为简洁实用的操作方式来实现。

3.2.3 先进性。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检测管理信息系统在建设工程中应当采用先进成熟的信息技术,在系统设计上充分考虑到系统的开放性,确保检测管理信息系统能够适应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业务不断发展、壮大的需要。

3.3 大力加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中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对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而言,加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是促进我国质检事业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中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检测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以及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操作能力直接影响到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工作质量。为了全面提升我国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整体水平和工作质量,应将重点放到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方面。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中复合型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两个途径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