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渔业市场需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渔业市场需求范文1
关键词: 旅游专业英语教学市场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走出国门去领略异国的风土人情,去了解异国的民俗文化,同时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中国旅游,希望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这促使旅游业向更深层次发展。我国是一个旅游资源大国,旅游人才的需求量是巨大的,尤其是既精通外语又具备较高文化素质的人才更是短缺。旅游专业英语教学应该与旅游业的市场需求相一致,培养出更多的既有旅游专业知识,又有扎实的英语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旅游英语作为英语语言的一种,被称为专门用途的英语,这类课程都是以学习者需求角度和经济角度为出发点而设置的,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在一定的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旅游英语中的导游英语是让英语导游用自己所学的英语进行文化传播,肩负着导游和翻译的双重任务。英语导游服务的特点是,将我国的名胜古迹及涉及旅游方面的各种知识和问题用英语以口语的形式表达出来,以达到相互交流和了解的目的。这就要求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要强,要能用外语和外国旅游者沟通交流,为外国旅游者讲解我国的历史文化、风土民情,等等,让外国旅游者在参观游览过程中增长见识,体验文化,增进相互之间的友谊。因此,旅游专业的英语教学必须突出口语训练,这是教学的特殊要求,是由市场需求决定的。
旅游英语从某种程度上说属于交叉学科,如果我们过分强调语言应用的通用性而忽略了和旅游业这一大前提相结合的专业特殊性,就会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旅游专业英语教学中语言应用性训练必须结合地方旅游文化资源,让学生尽快与旅游产业“接轨”,让地方旅游文化资源走进英语口语训练,有效利用地方旅游文化资源的丰富性、直观性,促使英语教学更加生动活泼,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一种就地取材的好方法。通过开发和利用地方文化资源,高校相关专业与地方经济文化的联系会更加紧密,丰富的地方旅游资源可以作为旅游专业学生课外资料的一个很好的素材,同时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不少学生本身对这些旅游景点十分熟悉,如果提供地方景点的中文材料,要求学生翻译成英文,并口头表达出来,将是一个教学与学生接受知识的内化的过程,会有很好的效果。
旅游专业英语教学必须打破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以旅游活动中的体验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变静态教学为动态教学,采取体验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案例、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学生进入体验的情境。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可以选取一个能够提供真实氛围的场所,比如某一景点、旅游大巴、旅游实训基地等。在这些地方,学生能够看到真实的物品,了解真实的工作环境,使所学知识更贴近于实际。教师还可通过教学软件或多媒体课件等,使学生在设置的情境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更便于理解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多媒体网络学习环境具有开放性、信息资源丰富等特点,教师可依据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时进入真实的景观或情境中,在感受语境和文化的过程中学习使用专业词语。学生在虚拟学习环境中,通过系统获取图文并茂的相关资料,在虚拟环境中不断提高。此外,根据教学实践,在教学中教师还可运用图片和影像等资料对学生作适当的引导,向学生介绍一些背景知识,并提出教学要求,为学生的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通过查询相关书籍资料,寻找答案。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后,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为小组讨论做好准备。小组一般由几人自发组成,这样能提高组员间的认同感。小组可组成一个临时的旅游团,选出能代表自己组实力的导游,并精心安排角色,排练预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及时纠正各组、各成员的语音、语调等问题,并帮助他们解决模拟导游可能遇到的困难。在小组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在课堂上进行各组的表演,经过几轮表演后,不仅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更重要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为日后做个出色的导游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旅游专业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语言和文化紧密相连,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传统的教学忽视语言所处的文化,教学中适当渗透一些文化知识,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语言,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中国的旅游业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突飞猛进,中国正逐渐成长为一个旅游大国,上海申博成功给中国的旅游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契机,造成对优秀涉外旅游服务人员的巨大需求,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将会有更多、更直接的跨国界、跨文化的交流。但由于受文化输入的缺失及母语文化的干扰,目前,学生的跨文化习得状况不容乐观。这种供需之间的矛盾也说明在旅游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是必要而且迫切的,使学生在未来能够顺利与以英语文化为生活背景的人交流,并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推介出去。
高校旅游专业英语教学应当是一种多元化的教学,要明确旅游专业英语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培养应该特别强调实践,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优势创设情景,着重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同时要构建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体系,既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旅游文化特有的魅力,又能够进行基本的英语会话,还能够使学生具备相当丰富的文化知识。这样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才是社会需要的人才,才能应对旅游业的发展状况,才能保证人才的特色供给与旅游市场需求的成功对接。
参考文献:
[1]孙小珂.把“文化”引入旅游英语教学的课堂[J].江汉大学学报,2002,(2):99-101.
[2]苏安.旅游院校应建立具有旅游特色的英语教学体系[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5).
[3]翟杰.影响旅游英语教学质量诸因素的思考与对策[J].旅游科学,2001,(3).
[4]李萍.论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与学生充分认知能力的培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5).
渔业市场需求范文2
一、国家层面的发展规则完备
(一)立法完善美国十分重视通过立法来保障职业教育的发展,如颁布《人力开发与培训法》(1962)、《职业教育法》(1963、1990)、《公平就业机会法》(1965)、《青年就业与示范教育计划法》(1974)、《就业培训合作法》(1983)、《成人教育法》(1996)、《劳动力投资法》(1998)。[2]期间,美国政府也把终身教育理论引入到职业教育立法体系中,国会于1976年10月12日通过了《终身学习法》,把从业人员一生的职业发展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将职业教育贯穿于每一个发展阶段。继《终身学习法》之后,1993年颁布《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该法为其后建立各类学校及各种社会教育机构相融通的、从幼儿园到高中都进行职业教育的大体系奠定了基础;1994年颁布《从学校到工作机会法》,向各州提供资金,帮助建立使学生顺利从学校过渡到工作场所的服务体系。经过不断完善,美国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
(二)政府定位妥当美国政府并不直接进行职业教育和就业培训方面的操作性工作,而是把工作重点放在研究并制订有关规划、政策、法规,搜集、提供相关信息,拨付经费等环境支持性工作上,通过间接的方法来引导和推动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美国政府对职业教育投入了巨额的资金,但总体来说,政府更多是发挥投资引导作用,企业、受教育者本人、州和地方政府才是教育投资的主体,法律规定企业必须每年拿出一定的经费对雇员进行培训。20世纪90年代以来进行的一系列培训投资改革,进一步提高了政府有限资金的导向作用,如只有参加由政府制订的培训就业项目的教育机构才能得到相应的经费,或是资金跟着培训对象走。美国政府在职业教育中还发挥着积极协调和联系相关方的作用,政府教育管理部门与工业部门、商业组织、就业部门、雇主组织的横向合作日益增多。
(三)民间机构作用显著美国职业教育的项目繁多、工作量巨大,政府本身无法完成,民间机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行会性质的专业协会、专业团体是民间机构之一,主要肩负行业自律和行业保护的作用。在与学校形成的质量契约关系中,学校对教学质量负责,而专业协会、专业团体则适当控制专业课程内容,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素质负责,同时,还是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中介机构。民间机构作为中介组织还积极吸引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以促进“双赢”合作。一方面,有利于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的改进,因为工商企业对从业者素质要求最有发言权,它们是职业技能需求的最好判断者;另一方面,在就业前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和操作训练,有利于从业人员自身职业素质的优化。由雇主(工商企业)组成的咨询委员会,还对职业教育的项目、质量等提出改进建议,也为毕业生提供一些就业的机会,实际上工商企业参与了从招生到课程设置、从安排学生实习再到录用毕业生的职业教育整个过程。曾经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约17万家企业成为了美国职业教育项目“学校到工作”(school-to-work)学习项目的合作伙伴,25万多家企业为高中生或者社区学院的学生提供了职业教育实习活动。[3]美国职业院校与企业界的契约关系就这样牢固地建立起来,使教育教学紧跟各行业发展的步伐、适应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
二、教学与就业服务一体化
以全美各类培训为例,非常明确地以就业服务为指导思想,培训与就业结合紧密,具体的政策措施到位。政府除在立法、就业政策、培训内容等方面提供支持外,还独具匠心地推出了培训—就业“一站式”(OneStop)服务,所有参加此类培训的人员,都免费享有专人为其进行职业介绍的服务,很好地将职业介绍与培训这两种服务融合在了一起,从而使培训更具实用性和目的性。对经费的投入则采用“购买培训成果”的方法,将参加培训的人数和培训后能否实现就业作为政府提供培训经费的依据。
三、教育周期灵活,教学服务个性化
美国的职业教育教学周期灵活,形成了短期培训、正规学历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相结合的职业教育体系。除了2~3年周期固定的全日制外,还开设了时间仅为几周甚至几天的短期培训项目,这种人力资源市场中的培训在整个职业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职业院校除招收不同学历层次的全日制学生外,还必须承担在岗培训、转岗培训、下岗就业培训的教学任务。美国人崇尚个性,其职业教学也不例外。对于需要提供重点帮助的对象,如长期失业人员、困难群体、因经济结构调整而大规模失业的下岗人员等,美国政府为他们每一个人都建立了“个人培训账号”,职业介绍机构有针对性地提供职业咨询、职业培训、社会帮助等一系列个性化的服务。如被确定到美国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每个人,均有权根据培训机构以往的表现,从许可的培训机构名单中选择自己认可的机构,并接受最能满足自己个性化需求的培训项目,发生的费用通过“个人培训账号”直接支付,专款专用。
四、能力本位的职教观
美国职教界普遍认同能力本位(competency-based)的教育观。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是美国职业教育由学科本位观向能力本位观转变的时期,能力本位观把整个教学目标的出发点定位在———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所必需的全部能力。对于这个“全部能力”的认识,美国职教界又有新发展,即新职场能力观———重视个人品质在职业活动中的作用,把人际交往与合作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作为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要求具有收集、整理、使用信息和新技术的能力。
五、融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
渔业市场需求范文3
在国家经济稳健发展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三亚学院外国语学院结合“学生走进校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走向社会”的育人理念,秉承“自力更生、合力更新、有容乃大、不懈则优”的优良校训,加强与市场的联系,不断深化校企合作,积极探讨如何培养适应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复合型、应用型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期进一步提升英语人才培养质量,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服务。
2调查方式与数据分析
调查以问卷、走访用人单位、与实习合作单位了解人才需求情况等多种丰富形式开展。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份,收回40份,有效问卷40份。根据此次问卷调查反映出来的问题与收集到的建议,现将数据分析如下:
2.1关于企业单位人才需求的基本信息在参与调查的企业中,很多用人单位都属于私营企业,所占比例为50%,尤其是一些国际星级品牌酒店,其次是联营企业,比例为27.5%,接着是国企,比例为20%,最后是外资企业,比例为2.5%。而企业面向英语专业人才的岗位和部门,则集中在翻译和中英文秘书,其中,翻译所占的比例最高,为50%,其次是中英文秘书,为30%,而市场营销和外贸业务员所占的比重很小,分别为12.5%和7.5%。调查数据显示,这些企业单位都表示当前海南正处在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期,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和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带动下,海南的国际化步伐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国际酒店和国际知名品牌纷纷入驻海南市场,给海南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效益和就业机会,同时,也给外语人才,尤其是英语专业的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几乎所有的国际酒店都需要英语专业人才,甚至有些酒店的英语专业人才状况都供不应求。
2.2关于市场对英语专业人才定位的数据分析以上数据显示的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对英语专业人才的市场定位。通过数据分析,我们了解到,绝大部分企业倾向于技能应用型的英语专业人才,比例高达57.5%,其他的则倾向于管理型的人才比较多。因此,这些企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准入门槛也很高,选拔把关也非常严格。他们非常注重应聘者的英语专业应用能力,他们需要技能应用复合型的英语专业人才。但是很多高校对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往往会忽略使用技能的这一关键的方面。很多企业都表示,当下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深入推进,国际化水平越来越高,因此,他们认为目前海南市场上英语专业人才状况不是很乐观,真正符合市场需求的英语专业人才不多。通过问卷的数据分析,认为目前英语专业人才符合要求不多的占50%,紧接着是认为供不应求的,占20%,也有些企业表示不太清楚当前的状况,这些企业占25%。而相对于英语专业人才就业前景来说,绝大部分企业都认为现在市场竞争压力大,所以英语专业人才就业前景很一般,占到了52.5%,而有些企业也持乐观态度,这些企业占30%。只有少数12.50%的认为英语专业人才就业前景十分乐观。因此,高校需要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多帮助毕业生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到理论学习联系实际生活,从而更好地符合市场的需求。
2.3关于英语专业人才应具备的基本技能数据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显示的数据分析,我们了解到,企业(特别是联营和私营企业)提供的工作岗位主要包括翻译、中英文秘书等。这些岗位或者部门,对英语专业人才的口语和翻译能力要求十分严格,分别占37.5%和25%,其次是听说能力,占的比重也比较大,为20%,而读写能力所占的比重则略小一些,为17.5%,因为这项能力对办公文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调查中,并结合问卷显示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大部分企业单位对英语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22.5%)和工作经验(47.5%)相当重视,因为具有一定业务操作水平的人才很受欢迎。而且,很多企业单位也要求应聘者必须具有很强、很熟练的计算机和自动化办公的操作能力(32.5%)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25%),当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文秘处理能力,这项比重也占到了20%。
2.4关于英语专业人才目前存在的问题的数据分析通过调查问卷的数据并结合现场调查的情况分析,就目前海南的市场来看,绝大部分企业认为,近67.5%的英语专业人才基本适应海南当下市场的需求,也有小部分表示市场瞬息万变,很难说,不太清楚这个比重。就当前海南市场英语专业人才存在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我们了解到,很多企业都认为当前英语专业人才的翻译能力远远达不到市场的要求,甚至亟待提高。在调查问卷中,这一项占到了42.5%,由此可见,当前翻译人才参差不齐,不能准确、贴切地进行中英文互译。就此而言,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结合市场需求,加强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实际翻译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商务翻译的能力。还有部分企业认为目前的英语专业人才缺乏商务、旅游、酒店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所占比重为30%,有12.5%的英语专业人才基本功不够扎实,总体水平差,而不能进行有效沟通的也占到了15%,由此看出,我们不仅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还应拓展与之相关学科的学习,以提高综合能力,更好地迎合市场的需求。
3针对此次市场问卷调查对我院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总结和反思
从本次市场调研和问卷分析的数据中,我们了解到,当下我校培养的英语专业毕业生基本可以满足海南本地市场的基本需求,但是,也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改进策略。
3.1注重学生商务英语的听说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通过问卷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各企业对外语人才的英语水平要求普遍较高,特别注重学生商务英语的听说和写作能力。基于外语学生英语听说(特别是口语)和写作能力比较欠缺,建议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加强学生商务英语听说能力(特别是商务英语口语)和外贸函电写作的训练,提高学生进行外贸磋商的能力,更好地帮助学生融入外语市场。
3.2加强学生中英文互译能力的培养首先,教师应加强学生培养翻译能力的意识引导和督促,从基础阶段的教学就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翻译能力,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判断能力和鉴赏能力。其次,学生应该巩固英语基础知识,扩大词汇量,加强语法知识的学习,掌握必要的翻译理论知识和技巧;同时加强对母语的学习,提高汉语文化修养和扩大知识面。最后,学生还应加强对于社会文化和跨文化交流的敏感性的培养。
3.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实现学校与企业、学生与企业的互动从此次问卷调查中和对一些企业单位的走访了解,我们还发现,毕业生到企业就业后,往往还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业务培训才能接手工作。因此,一些企业给我们提出了建议和意见,希望我们在日常外语教学中应关注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让学生对将来工作的岗位有详细的了解,并通过一些实用的商务英语课程,训练学生具备相关的工作能力。为了让学生更接近实际的工作环境,建议学校多为学生提供到对口企业的实习机会,为此,学校需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逐步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并根据企业的需求对学生定向培养,明确不同岗位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专业素质。
3.4指导学生考取相关的专业证书建议加强对学生在校期间考证的指导工作,让学生针对自己所选择的工作岗位,考取相对应的专业证书,如:BEC证书、报关员、单证员、全国商务英语证书等,提高商务管理能力及商务英语应用能力,为其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4结束语
自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4号)出台,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不断深入,海南慢慢与国际接轨。并且,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整个国家对外语类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一些外语培训机构负责人说,一方面,从师资来源看,海南各大院校的英语教师在知识水平和教学综合能力等方面大都是英语专业的精英;另一方面,从高校教学目标要求看,各大院校在英语教育方面越来越重视学生对于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发挥专长,种种因素也在促进外语专业人才和国际交流类专业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
渔业市场需求范文4
关键词:汉语言;市场;人才
当前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强,如何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培养高素质人才成为当前各所高校建设的出发点。作为一门传统的老专业,汉语言文学若想在这种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生存,唯有不断与时俱进,对自身的专业特点进行重新审视,然后突破学科的体制限制。同时,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也要注重对学生文化素质和相关应用能力的培养,探索出汉语言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切合点,将专业特点融合新时代元素,进而创造出汉语言文学独特的人文与工具相结合的专业特性。本文以河北某高校为例提出几点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措施。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我国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之后,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作为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专业,汉语言文学属于上层建筑,因此其在课程的设置体系上应该是将传统的稳定结构(即专业基础课、方向课和深化课相结合的结构)进行有效突破。作为一种相对比较成熟的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课程体系设置上一直是这种稳定性结构,因此使其缺乏应有的活力,与当前不断发展的经济社会需求出现严重脱轨,无法很好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课程内容的设置和实施上都不能很好的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因此,如何结合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而实现学生的多元化就业成为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这方面的改革中,对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进行合理设置是其中的一项必然措施。
二、以市场为导向的汉语言文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不适应,本文以河北某高校为例提出几点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措施,对该专业进行了如下改革:
1.培养双师型人才,打造适应专业改革的师资队伍
作为教学质量的有效保证,教师是关键的环节,同时也能推动专业的有效改革。从市场导向考虑,根据当前的新形势对汉语言文学进行课程设置,首先对教师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从研究学校现职教师情况看,大多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和教授、副教授职称,但缺乏与所授课程相应的社会实践经历,对社会于中文专业人才的素质能力要求知之不详,不能充分胜任教学实践活动。教师的这一局限性是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进行改造的一个瓶颈与短板。因此,研究学校致力于培养双师型,双师型的人才是当前高校进行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造的关键。因此,需要转变高校教师观念,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专业改造的紧迫性,进而用专业化的改造队伍来实现专业的有效改造。
2.围绕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良
能够具备得体的言说、沟通、写作和持续学习能力等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能力。因此,该研究高校在教学方面都是围绕这一专业核心能力来展开的,通过对汉语言文学的核心课程进行理论精髓提炼来提高学生的收养。同时,还对专业的课程和选修课程进行突破,增强学生的文学内涵,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课程体系分别调整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且包含不同的实践教学内容与要求,因此教学方式方法相应的进行调整。如不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鼓励老师进行课程应用性探索,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处理好传统与创新的关系。不但如此,该研究高校在讲课方式上学校一改以前的“一言堂”,更加重视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不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取多种方式,如撰写小论文、自读、专题讨论等来让学生积极加入,在不断的探究中充实自己,进而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仿真性和真性实习基地建设
所谓的仿真性便是进行岗位模拟,真性就是岗位介入。作为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加强仿真性和真性的实习基地建设刻不容缓。在岗位模拟上,要建立相关的实验室,如我校的文科综合实验室。通过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在实验室,该研究高校开展网络编辑、电子政务、秘书实务等多种课程。在岗位介入方面,该研究高校建立相关的校外实习基地。然而这方面会面临很多困难,如第一,囿于工作性质、工作场所的限制,许多单位不愿接受毕业生的实习。第二,学校本身受限于教学统一安排,学生众多等因素,也很难集中安排实习。但是,该研究高校充分利用各方社会资源,如政府、教育、企业等,聘请实践教师,和当地单位建立友好的长期产学研关系,从而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4.拓展专业方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
伴随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应用型人才是社会的最终需求,传统的单一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该研究高校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学习之上进行专业方向拓展,通过寻找与市场的契合点来实现该专业的应用性转化,进而在不断的竞争中谋求发展。以专业的教学规律为基础,在做到对基础课程保证学习的同时,对专业方向进行不断拓展,如开通文秘、语文教育等。如此,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基础上,也提高了学生的理论基础和专业实践基础,为社会更好的培养了专业应用型人才。
三、结论
作为我国高校的一门基础性文科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稳定性发展结构,使得其在特色和实用技能方面存在欠缺,不能很好的适应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伴随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应用型人才成为社会的发展所需,因此如何培养这种多元化应用型人才成为高校的重中之重。本文以河北某高校为例提出几点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措施。旨为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郑育琛.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中文系为例[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8(2).
[2]张英彦.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探析[J].科学教育研究,2006(9).
[3]邵之茜.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6)
渔业市场需求范文5
关键词:市场需求;敏捷培养;柔性培养路线;IT专业;分流培养
信息技术发展迅猛,计算机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计算机应用技能已成为社会基本技能,在此形势下,人才市场所需要的究竟是什么样的IT人才?如何使信息类专业(以下简称IT专业)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能力,以适应社会和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需求?这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敏捷培养”的思想
Agile(敏捷制造)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先进制造技术和管理思想,其特点是:一是设备柔性,指面对不可预知的市场,必须具备高度柔性的设备以满足不同产品的生产加工要求。二是组织上的敏捷性,指与传统的以车间、部门为基础的组织形式不同,它采用以项目组、独立制造为基础的组织形式进行生产。这里的敏捷性和柔性是有区别的。柔性是指要在系统建设之前,考虑到以后可能面临的不同环境,而敏捷性是一开始就面向不可预知的环境,二者在环境适应性上有着质的区别。三是高素质综合性人才。以便以此为基础进行虚拟企业的建立解体,满足不同任务对人才资源的需求。四是企业的虚拟化。企业在功能上各有专攻,各有所长,在地域上分布广泛,在组织上随市场机遇的来临而联合,随市场机遇的消失而解体。而极限编程是一种以编码为核心任务的轻量级开发方法。它包容变化,快速提供满足变化的软件,是一种解决软件危机的有效方法。极限编程是基于4个关键价值:沟通、简单、反馈和勇气。通过配对编程、任务评估、迭代计划等促进交流。简单意味着避免将事情弄得过于复杂和基础的内容最先被实现。反馈通过测试、客户故事、小版本迭/代频繁、配对编程/持续代码回顾等来实现。勇气意味着有勇气去对系统中你认为不合适的部分进行重构,有勇气扔掉代码,停止项目或者强调产品质量。
敏捷制造和极限编程,都体现了以专门快速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导向的生产思想,都体现了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包容和支持等积极的态度尊重市场,都体现了一种动态的系统的思想。我们可以将这类思想,统称为敏捷思想。如何解决人才培养危机,本文借鉴敏捷制造的管理思想和极限编程的方法,以敏捷思想为指导,以“思想―方向―路线―课程模块―相应的教学条件和教学管理”为思路,提出IT专业的“敏捷培养”的改革思想。
二、基于市场需求的IT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
1.适应就业市场需求,树立敏捷培养思想,使IT人才培养市场化
普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一般定位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在坚持全面发展的原则的同时,要坚持适应社会需求原则,即不仅要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为学生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而且也要使专业知识的传授、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充分反映IT相关产业和行业对IT人才的实际需求。办学主管应该摒弃封闭孤立的培养观念和片面的办学思想,从小农式办学思想向社会化大生产、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动态的系统的培养思想转变。办学主管应该明确认识到,急功近利的短期市场行为实质上是浪费,都应每年根据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不断修订、调整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调整教学课程体系,强化与时俱进,与市场需求接轨。
2.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生专业研究兴趣实施分流培养,实行柔性培养路线,培养优秀的IT专业人才
培养流程是培养方案的实施框架、实施路线,相当于骨架。培养路线相当于培养人才的流水线,是培养人才的“设备”。尊重市场多样化需求,对原来的单一IT专业人才的培养流程,进行业务流程重组,改造成适应多样化需求的柔性培养流程路线,实施分流培养。
(1)分流培养方案的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必须要充分地调研,否则会导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培养方案不合适,甚至耽误一级学生的前途。笔者在改革中借鉴兄弟院校的经验,分别对用人单位、毕业生、在校生、专业任课教师四个方面进行了调研。例如,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改革中,构建新课程体系是,学生在大一、大二时学习专业基础及专业主干课程、培养基本素质,构建学生下一步学习的基础平台;然后从大三开始通过教师指导和学生自身两年的专业学习,并根据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特长和市场需求实施分流培养,从信息组织管理、信息技术开发和信息技术应用三个方向中选择一个深入系统地学习,同时设置专业任选课进一步拓宽学生知识面加强专业特长的学习,选修课程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进行更新、调整。这种培养流程,可以称为“分流培养+柔性培养路线”培养模式。
(2)优化组合,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必要的精简。如果培养流程是骨架,课程则是骨架中的血肉。根据分流培养目标的要求,对臃肿的课程体系实施减法、加法手术:减法――去掉重复的课程,保留必要的课程。对保留的课程,删除重复的部分以精简课程内容。加法――据分流培养目标的需要,增加必要的课程。对各自方向的课程进行组合,形成课程群,并确定课程群中的核心课程。每门课程应做到内容精简,传授简练。
(3)强化实践,积极与企业合作,重视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教育,增强IT专业学生的专业实力和就业能力。在人才培养课堂讲授的理论课程基本上侧重于真理认知、思维方法的教育。而对真实世界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探索能力、动手和解决问题能力、职业能力等的培养,仅仅通过听课,不通过实验室、图书馆甚至企业、社会等更大范围的“实验室”,以及专门的职业技能教育,是不大可能培养出来的。为增强IT专业学生的专业实力和就业能力,适应市场需求,笔者认为至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增设实验学分,在校内把实验课独立出来,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单独考核。实验室管理要现代化、开放化,增加职业技能的培训与教育。二是加大实习、实训的学分比例,在校外广开门路,要积极与企业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实训、就业基地,努力实现产学研结合,或者与企业合作给学生做有关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培训,使学生和教师都既可以在“真刀实枪”的环境中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和丰富实践经验,又可以更加深入地与市场接轨。三是增加创新学分,目的在于积极引导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校级科技创新竞赛,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挑战杯”等各种活动,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科技创新竞赛一般由3-5人组成团队,比赛从选题到最后提交作品都是合作完成,这极有利于团队协作意识、责任意识、创新能力、语言文字及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的培养。
3.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师资力量是教学力量的基本保障,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对师资的要求更高。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充分体现了学科的前沿性、培养人才的适应性,也说明我们的师资不仅要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学术水平,还要具有了解市场需求变化的能力和丰富的实践能力。一方面我们要引进一批具有企业实践能力的师资,另一方面我们要把教师送到企业等地方进行学习、培训,以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渔业市场需求范文6
关键词:订单供货 零售业态 预测
一、问题的提出:
订单供货是当前烟草行业共同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我们理解这项工作的核心要义在于:通过对市场真实需求的准确预测和采集,充分暴露出现有卷烟商品总供给、总需求之间的矛盾,品牌体系内部供给结构之间的矛盾,从而完成烟草行业从现有自上而下“生产—销售”运行模式向在坚持专卖法基础之上的市场化运作模式的转变。
显然,需求预测是这场变革的逻辑起点,也是这场大变革的关键环节,因此,能否对当前市场真实需求作出准确判断,是这场“战役”成败之关键。
本文以西安市场不同业态零售客户研究为基础,结合经济学理论、预测理论,探索适合卷烟市场特点的普遍预测思想和方法。
二、各业态的市场特征分析
(一)各经营业态销售数量和销售结构分析
本次我们对西安市卷烟零售户总体经营情况进行了统计,所得数据如下表(表1)所示:
表1西安市烟草零售市场各种经营业态数量、结构分布表
经营业态
“五度”得分
区域分布
户数
所占比重
a
b
b1
b2
b3
c
目标市场
食杂店
6589
31.4%
2303
1064
1816
465
863
城区、乡镇 、农村
便利店
2435
11.03%
378
1250
229
681
228
368
城区乡镇
超市
320
商场
52
0.24%
21
67
23
城区
烟酒店
1344
6.09%
266
799
263
城区乡镇
娱乐服务类
281
1.23%
51
158
53
城区
其他类
985
5.64%
236
710
237
城区
合计
22077
以上数据表明,西安市辖区内商场、超市、便利店、烟酒专营店等较新型业态占零售户总量的17.3%, “五度”(注:“五度”评价是指将零售客户对烟草公司的贡献度、依存度、合作度、成长度、诚信度作为对零售客户进行评价的依据。通过“五度”评价,目的是找到客户的“需求点”,为客户提供针对性的服务,从而不断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得分较高,主要分布于城区和乡镇市场;食杂店、娱乐服务类等传统业态占零售商户总量的82.7%,“五度”得分较低,客户遍布全市。专营店和小型超市已在城区和乡镇市场中迅速发展,所占比重迅速增加。总体来说,食杂店仍然是烟草最主要零售方式,占卷烟零售户总量的76.5%,因此,如何准确预测这类客户需求量,应为“订单供货”工作之重点。
各种经营业态的销售结构分析可由“各种业态条均值对比分析表”看出:
表2各经营业态条均值调查对比分析表(根据调研结果计算得出)
从卷烟销售结构看,商场、超市、便利店、烟酒专营店等较新型业态销售高档卷烟产品的优势明显好于食杂店等传统业态,一、二类烟大大超出全区域平均水平,因此,在制定品牌营销策略时,大型商场、连锁超市及特殊场所可作为高档和高端品牌的重点培育对象;专营烟酒商店作为进一步提升高档烟的重点客户,同时也可作为高端产品的培育对象;小型超市、便利店和城市食杂店可作为中档烟的培育户;农村食杂店和其他业态作为中低档烟的重点培育户。
总之,大型商场、超市、便利店、烟酒专营店等较新型的业态虽然销量比重低于传统业态,但销售结构、档次明显高于传统业态,其销售潜力不可忽视。传统业态客户作为卷烟销售网络的核心客户,是我们提升网络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二)各种业态主要经营方式分析
经营业态
抽样户数
经营卷烟方式
主要销售方式
主营
占抽样户数比率
兼营
占抽样户数比率
以条为主
占抽样户数比率
以盒为主
占抽样户数比率
食杂店
城区
140
20
14%
120
86%
10
0.7%
130
99.3%
农村
130
30
30%
100
70%
130
100%
便利店
20
2
10%
18
90%
1
5%
19
95%
超 市
50
50
100%
50
100%
商 场
20
20
100%
20
100%
烟酒店
70
70
100%
50
71.4%
20
28.6%
娱乐服务类
20
20
100%
20
100%
其他类
10
10
100%
1
10%
9
90%
合 计
470
110
23%
360
77%
140
30%
330
70%
表3各种零售店经营业态抽样调查分析表
从各种经营业态《卷烟经营方式抽样调查汇总表》经营卷烟方式的抽样结果可以看出,我市除专营烟酒店和其他业态的客户以卷烟业务为主业外,有75%以上的客户是以卷烟业务为辅助经营项目,这些客户经营卷烟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服务客户,方便顾客购买,从而吸引或留住更多的顾客。从主要销售形式抽样结果得出,新型业态凭借其环境服务好、品牌信誉高和规模优势等吸引了以条消费的大部分群体。
(三)各种经营业态的主要客户结构分析
表4各种经营业态的主要客户结构抽样调查分析表经营业态
调查户数
消费群体构成
消费群体特征
固定客户购买比重
食杂店
城区
140
附近居民、过往行人、外来务工人员、部分无证户
多以男性消费者为主,各消费层次均存在,中高收入消费群体比重较大
70%左右
农村
130
附近居民,过往行人,外来务工人员、部分无证户
多以男性消费为主,各消费层次均存在,中高收入消费群体比重较大
80%左右
便利店
80
周边居民,过往行人,
消费层次参差不齐
60%左右
超 市
20
较为复杂,分布于各个消费阶层,公务用烟
收入水平差异较大,工薪层为主
40%左右
商 场
20
较为复杂,分布于各个消费阶层,公务用烟
收入水平差异较大,工薪层为主
40%左右
烟酒商店
70
附近居民,商人公、商务用烟
多以男性消费为主,消费层次较高
75%左右
娱乐服务类
20
以青年消费者及高薪层为主
追求时尚且高收入的群体
32%左右
其它业态
合 计
470
大型商场、连锁超市其消费群体结构较为复杂,分布于各个消费阶层,还有机关事业单位及外来旅游经商人员,顾客收入水平差异较大,流动性较强。特殊场所其消费群体结构单一,局限于追求时尚的年轻消费者及高收入、高消费群体。食杂店其消费群体结构主要是附近居民、过往行人、外来务工人员,消费群体中各消费层次均存在,城区食杂店表现为中高收入群体比重较大,顾客相对稳定,农村食杂店表现为中等和中低收入消费群体比重较大。烟酒专营店,其消费群体主要以机关事业单位、商务群体为主,及附近居民,整体消费层次较高,顾客多数为固定客户,其对卷烟经营业务重视程度较高,品牌意识强。小型超市和便利店消费群体主要是附近居民、过往行人,农村小超市、便利店以服务外来人口为主(特别是在春节等节日中)其消费群体参差不齐,但顾客群相对稳定。其他业态主要是方便附近居民购买和满足过往行人随意购买,客户也相对稳定。
(四)各种经营业态消费者行为分析(如表5)
表5消费者选择各业态的动机调查表
经营业态
抽样户数
消费者购买原因
信誉度高
占抽样比率
方便购买
占抽样比率
价格较低
占抽样比率
环境服务好
占抽样比率
食杂店
城区
140
70
50%
90
64%
20
14.3%
40
28.6%
农村
130
60
46.2%
100
78%
30
23%
便利店
80
70
87%
70
87%
60
75%
超 市
20
20
100%
15
75%
15
25%
20
100%
商 场
20
20
100%
30
75%
10
25%
20
100%
烟酒店
70
70
100%
50
71%
30
42%
60
86%
娱乐服务类
20
20
100%
其他类
合 计
470
310
63.8%
340
62.5%
90
17.4%
220
45.6%
从上表分析可以看出,在购买卷烟作为礼品时,烟民倾向于去大型商场、超市、便利店、烟酒专营店等较新型的业态购买;在购买自己消费的卷烟时,烟民倾向于去传统业态或根本不关心购买渠道,特定的条件决定了食杂店等只能以零包销售已满足顾客的应急之需。
(五)各种经营业态的竞争优势分析
表6卷烟零售户经营业态抽样调查表——客户发展价值
经营业态
抽样户数
经营卷烟资金
销量、结构是否稳定
新品牌接受能力
上柜品牌数
主销
品牌
5千元以下
5千到1万元
1万到3万元
3万元以上
是
否
好
一般
差
25种以下
25到40种
40种以上
商 场
40
40
节假日消费波动较大
20
20
40
省产烟、上烟、云烟等中高档烟
娱乐服务类
20
10
10
20
10
10
10
10
一类烟及高端品牌卷烟
专营店
70
10
20
40
70
60
10
10
60
省产各牌号及省外一、二类烟为主
便利店
80
20
20
40
70
10
20
50
10
30
50
省产各牌号及省外二、三、四类烟为主
食杂店
城区
140
20
30
70
20
90
50
30
90
20
20
90
30
省产各牌号及省外一、二类烟为主
农村
130
20
60
50
10
80
50
20
70
40
30
80
20
省产各牌号及省外三、四类烟为主
合 计
470
60
130
190
70
230
110
130
230
80
60
220
160
1、大型商场、大型超市的竞争优势在于:第一,资金雄厚,电子结算执行力强,规模庞大。第二,人流量大、信誉度高。环境服务好、品牌意识强,都设有卷烟专柜。因而潜在卷烟消费群体庞大。第三,具备系统科学的管理,经营水平高,信息流通快,应变能力强。短期内对
专卖店影响很大。劣势:受节假日消费影响很大,订货量和订货次数规律性不强,给市公司的库存管理带来一定困难。
2、烟酒专营店经营优势在于:与一般食杂店相比,资金相对充裕,销售稳定性强,具有经营面积大,店堂形象好,容易让消费者产生信任感,从而激发购买欲望,新品牌接受能力强,产品品种齐全,注重打造自身品牌等优势。劣势:烟酒专卖店经营灵活,“以批代零”现象时有发生,往往会出现销量波动大的情况。
3、食杂店的竞争优势在于:点多面广,方便购买,服务对象较广,城区食杂店对新品牌接受能力强。劣势有:服务半径小,卷烟经营资金相对缺乏,消费者多为固定客户,市场竞争激烈,相互压价现象高于其他业态,造成价格管理混乱。
4、便利店属于较新型经营业态,其消费量相对较为稳定、落地销售能力较强,一般有其固定的消费群体,因此,销量、结构都较为稳定。
5、娱乐服务场所绝大多数只是将卷烟产品当作其一个必备服务项目来看待,并不以烟草制品经营为主,但其特定的经营环境决定着这类业态有较高的经营结构和相对固定的销量。
三、市场需求预测分析
(一)市场需求预测的困境
西安地区的经济总量(以gdp或gnp为标志)、总体消费水平、人口数量和结构、收入水平、消费文化、消费习惯等等都是影响和制约烟草商品需求数量和需求结构的因素。但同时应当看到,烟草行业、烟草商品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首先,该行业长期存在货源偏紧的情况,特别是对于供需比不足50%的紧俏品牌,同时,西安市场卷烟购入量、品牌结构等都存在较强的行政计划性色彩,严重扭曲了真实的市场需求信号。其次,“外渠道烟、假烟”等客观存在的实际和量的不确定性,更增加了真实市场测量的难度。第三,有效市场调查的缺失(内部的调查或外部的调查),也使得现有数据无法满足对真实市场需求量的测定。因此,在现阶段,消费水平、经济总量等宏观因素只能作为最终预测需求量的调整因子。
(二)市场需求的理论分析
鉴于上述原因,我们认为以下几个因素决定着需求预测的准确程度:
1、卷烟总消费量指在一定时期内卷烟总的实际消费量。它受人口、经济等客观因素影响,在地区经济总量、消费结构等没有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一定时期内应当是稳定的。
2、总体经济库存水平指由于需求的不确定性,在保证未来正常销售安全边界条件下能够使库存成本最小时所确定的周转量,它应当是市场内所有卷烟零售户经济周转量的加总。从微观来看,它决定于某一卷烟零售户的日常销量状况,经营资本成本等因素。值得说明的是合理库存水平和整体卷烟实际销量有着非常强的相关关系(关于这方面研究,这一结论的得出,可参见中国零售业发展状况报告20__),因此,从宏观视角看,我们可以得出“有什么样的市场需求,就有什么样的整体经济库存水平”,这一点可以进一步引深为:对于经营规模、流动资金、经营方式、经营地点等条件趋同的零售户来说,其经济库存水平应该是收敛于某一均值水平之上的。因此,这一结论的得出也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平衡将来客户经理上报合理周转量数字的参考因子,同时也说明,合理周转量必须是建立在业态分类、分析和“五度”评价基础之上的合理库存水平预期。
3、消费者预期是目前影响合理周转量预测工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其经济学含义是:从长期看,市场的总需求决定总供给,当某一时点总供给低于总需求时,市场就会自动放出需求信号,刺激供给量的增加已满足市场需求。产品提供者在获知这个信号后,会对该商品未来走向做出良好预期,因此,在其自身经营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下,每一个销售商都想尽可能多的满足市场需求以获得收益,(也就是说,大部分经营者缺乏自身调控能力)从而使总供给很快满足总需求并出现过量供应状况。因此,我们在作合理周转量工作时,必须采取切实措施有效剔除因消费者预期的不确定性而导致的泡沫需求。因此,这就要求客户经理必须对采集到的合理周转量数据做出客观分析,挤掉因消费者预期的不确定性而导致的多余部分需求量。
四、零售客户预测方法选择
(一)各业态预测方法综述:
根据前述,零售客户销量波动主要受其周边消费群数量、零售户预期两个因素影响:食杂店、社区便利店(特别是农村地区)这两种业态,因其辐射半径较小,消费群体相对固定,零售户受店面、资金等因素限制,因此历史销售数据基本能够反映出由其周边人口量所决定的真实卷烟需求,故对这两类业态零售户的预测主要应建立在历史销售数据的分析基础之上,再结合对其个别品牌需求缺口强度的可信性分析,综合确定其预测值;商场、超市这两种业态所面对的消费者较为复杂,主要以流动人口消费为主,因此,特定的经营环境决定着这两类业态销量较大,受季节因素影响明显,且突发性销量波动出现的频率较高,但是,这两类业态客户自身购、销、存管理能力较强,大多能做到落地销售,所以,对这两类业态客户的预测主要应建立在客户主动提交“订单”的基础之上,同时建立与之相配套的应急缺货补给制度和紧缺货源调整制度既可;烟酒专营店销量较大、波动较为明显,落地销售能力不强,由于这类零售户流动资金较为宽裕,所以历史销售数据中由零售户预期的不确定性所产生的需求泡沫较大,因此,对这类客户首先应做好销量流向调查、合理库存调查两项工作,同时结合历史销售数据分析,综合确定供应量上限,以此来解决这类业态客户的需求预测问题;娱乐服务类客户大多把卷烟业务看作完善其服务项目的附加手段,并不以出售卷烟制品为主要盈利手段,这就决定了这类客户较强的落地销售能力和较为稳定、单一的品牌需求数量和结构,因此,对这类客户需求预测应采取客户提报为主,客户经理适当调整地方式完成需求预测工作。
(二)预测模型的选择:
有很多种理论上已较为成熟的预测模型(主要包括平均值法、普通最小二乘法、季节指数预测法、基于序列平稳性基础上的arma模型等)可供我们选择,用于对零售客户的销量预测。但是,前述分析已提到,零售客户历史销量可能包含着不规则的零售客户预期,同时却可能没有反应出部分品牌真实需求量信息(主要受货源限制),因此,我们认为,对理论假设要求过高的预测模型并不适用于当前环境约束条件下的客户预测工作,鉴于上述分析和烟草消费的明显季节性特点,笔者认为将平均值预测思想和季节指数预测思想组合运用后建立起的“加权移动平均+季节指数模型”较适合于当前环境下的客户销量预测工作。
模型具体如下:
总模型表示如下:
这样就会得出一组预测数据,客户经理进行销量预测时,应
在这个数据值的基础上,与零售客户广泛沟通,确定最终预测值。等到以后货源限制逐步放宽,市场逐步规范,满足其它对数据质量要求较高的预测模型时,可适时作出调整,应用更加精确的预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