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渔业养殖市场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渔业养殖市场分析范文1
关键词:职业教育;室内装饰行业;人才需求;职业岗位需求;
中图分类号:G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8-00-02
一、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为我国室内装饰行业持续、高速增长奠定了基础。虽然我国室内装饰行业起步较晚,但是年平均增长速度却能维持在20%。因此,迫切需要大批具有系统专业知识和先进服务理念的专业人员,这在客观上为中等职业教育室内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在室内装饰行业蓬勃发展的背后,专业的室内设计人才却严重匮乏,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以四川龙境装饰集团为例,每年就需要吸收800-1000名相关人才。装饰企业普遍感觉求才难,留才难,设计人才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制约装饰企业发展的瓶颈。此外,现有装饰设计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也还有待提高。从装饰设计的行业特性来说,随着业主审美水平的提高,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还需要设计方案更具备个性风格及品位,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在现有的装饰设计从业人员结构中,学建筑、学理工后转行进入设计领域的占了很大比例,普遍缺乏相应的美术素养和设计理念,导致设计工程化、模式化,难以满足越来越挑剔的客户。因而具备了较高美术素养和专业设计理念,以及良好沟通能力的高级室内设计人才备受用人单位青睐。而目前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远远满足不了装饰企业的用人需求,室内设计人才培养体制尚需完善。
二、企业人才结构与人才需求
2013年6至11月份,通过对贵州贵阳迪玉轩装饰有限公司、贵阳美之源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成都欢乐家园室内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四川龙境室内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浙江温州嘉远室内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等室内装饰企业进行深入调查,了解了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现状,听取了企业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意见及建议。
(一)企业人才需求结构分析
室内装饰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人员素质、机械化程度和管理模式较落后。伴随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室内装饰市场的规模化、产业化,室内装饰在设计、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将需要大量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这给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由于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家居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室内装饰公司急需一批精设计、能施工、会管理、懂经济的“一专多能”的专业技术人才。
据调查统计,我国目前室内装饰企业在选择人才需求结构上,需要20%的中职生,15%的不讲究学历层次有经验即可,43%的高职毕业生,21%的本科毕业生,5%的本科以上的毕业生。其中,民营企业相对比较注重实际,强调技能,他们更看重的是专业素养、技能和处理事务的能力,并非仅以学历高低为条件。国有大型企业和外资企业对设计人才的要求较高,他们注重应用能力,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对招聘人才层次严格把握,对中职毕业生需求不是很大。
(二)人才需求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从事室内装饰行业的各类大军中,基层的技术和管理骨干(如设计员、绘图员、预算员等等)、现场生产骨干(如施工员、监理等等)以及各工种的佼佼者(如设计师、设计总监、项目经理、业务经理等)大多数是中高职职业学校培养的。他们不仅要掌握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也要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文化艺术修养,更要有一定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而从事现场技术操作的主要工种有抹灰工、木工、油漆工、铝合金工、幕墙玻璃工等,这些技术工人一部分是中职学生更多的是农民工通过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传帮带或者相关技术培训后上岗的。这些技术人员都是室内装饰行业目前所十分紧缺的。
据就业指导专家预测,未来几年室内装饰行业人才需求同比增长将突破50%。其中,热门职位室内设计员(师)、施工员、材料员等职位同比需求增长将会达到100%以上。目前贵州省从事室内装饰设计职业的人数不多,水平参差不齐,而需求却上万人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室内装饰设计人才呈现出紧缺的状态。
(三)对毕业生上岗初期主要从事的工作岗位所做的调查,结果如下:
从我们调查所得的资料表明:企业对初次被录用的中职生的岗位定位,一般为: CAD 绘图员、3D/手绘效果图绘图员、设计师助理、方案设计师、模型设计师、施工员(工程管理)、业务员(客户服务)等。计算机辅助绘图员占42%、设计员占15%、施工员占14%、助理设计员占15%、业务员占10%、材料员2%,其他占2%。一般而言,上岗之初,企业单位不会轻易让刚毕业的学生独立上岗。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动机, 能配合设计师做好工作对于毕业生来说尤为重要。
图1 毕业生主要从事的工作岗位比例
关于中职毕业生应聘时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专业技能,调查的反馈主要集中在:计算机CAD 制图能力,计算机三维效果图能力,手绘方案图能力,室内空间规划能力,室内陈设设计能力,方案标书编排设计能力等。不少企业也认为,企业看重学生的实际经验和能力。
三、职业岗位对知识技能的要求
此次的调研结果表明:用人单位对室内装饰设计人员的素质需求是多元化的。各企业最关注做人的品质、最看重学生的实干能力和综合素质,更愿意接收敬业好学的学生。因为敬业、所以好学,方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一) 用人单位对室内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
在用人单位最看重中职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的调查中,用人单位对学生的素质要求按重要程度依次为:职业道德(76)、团队精神(72)、忠于职守(70)、廉洁守法(69)、事业心(67)、心理素质(60)、服务意识(54)、吃苦耐劳(50)、身体素质(43)。
各个企业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也有共同之处。在对设计、行政经理及企业领导的访谈中了解到,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基本品质依次为:忠诚与服从、热情开朗、吃苦耐劳和随机应变。对工作态度的要求是:踏实、主动、耐心、细心、守时、守信用、服从意识、保密意识等。
(二)职业岗位对知识的要求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室内方案设计岗位和室内设计表现岗位对室内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求较高。
基本素质和能力: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观;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养;热爱本专业,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健全的法制观念;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文本组织能力;能运用一门外语阅读专业文件与资料。
专业技能和知识:能独立进行设计前的调研工作;能独立完成设计项目的现场勘测;能进行项目的方案设计;能运用熟练的设计表现技巧(工程制图、效果图等);能进行室内家具设计;能进行室内陈设装饰设计。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企业对室内装饰从业人员的要求较高。大部分企业负责人表示,他们理想中的室内装饰从业人员应该知识广泛,除专业知识外,应具备公共关系知识、法律知识、市场营销知识、英语知识、财务与金融知识等相关知识。
调查还显示,企业希望室内装饰从业人员具备综合职业能力,要有沟通与协调能力、学习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办公事务处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筹办会议能力、外语应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应变能力、计划能力、创新能力、抗挫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实践能力、活动策划与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独立工作能力等等。
(三)岗位相应的职业资格要求
通过对室内装饰企业的调研表明,对应聘室内方案设计岗位、室内设计表现岗位等岗位的毕业生最看重拥有的证书,主要的有:CAD职业资格证书、3D MAX职业资格证书、室内设计师职业资格证书、施工员职业资格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由于行业的不同,个别企业还要求有预算员证、材料员证、相关行业从业资格证书、英语口语中级以上证书等。另有一部分企业表示不会十分在意证书,关键看是否真正具备相关的职业技能,当然有的话最好。
四、结语
为了摸清在职业教育中“以就业为导向”的室内设计专业市场及人才需求情况,了解社会所需的人才类型,课题组本着实事求是、代表性强的原则,走访了人才市场和室内装饰企业,并利用优势,对企业和已毕业的学生发放了200份问卷,对人才流向和专业结构做了调查,实际收回问卷200份,有效问卷达到了100%。课题组对问卷进行了系统性分析,对用人单位和学生所提的各项建议进行了归纳,最后完成了本项研究报告。
参考文献:
[1]郑曙阳 绿色设计之路--室内设计面向未来的唯一选择 建筑创作 第十期 2002
[2]郑曙阳 室内设计资料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3]张世礼 中国现代室内设计研究散记 中国室内 第三期,2001
[4]周施恩、任会青、谢伟 欧美在华企业通用人才需求模型研究,2012
[5]刘文江、周桂荣 人才需求与供给的战略选择,2004
渔业养殖市场分析范文2
关键词:福建 水产品出口 隐忧
2015年福建省出口水产品81.19万吨,同比增长5.6%,货值54.87亿美元,同比小幅下滑0.8%,出口货值占全国水产品出口总货值的28.0%,重量和货值同比增长率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6年1―4月,福建检验检疫局辖区共出口水产品16.37万吨、23.96亿美元,同比增长7.58%、15.3%,在外贸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企稳回增。经过调研福建省30余家水产加工企业,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一、企稳回增的主要原因
(一)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有所提升
三明市梅列区出口鳗鱼、长乐市出口鳗鱼、东山县出口海捕水产品、诏安县出口养殖虾和宁德出口大黄鱼质量安全示范区均获批国家级质量安全示范区,助力带动产品质量提升,形成水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效应。
(二)企业主动开展供给侧结构改革
部分企业加强育苗和养殖技术研发,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如东山县逸昌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和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共同研开发工厂化室内循环水健康养殖技术,掌握多种石斑鱼育苗技术,与越南农业部门开展合作开展鱼苗和技术输出;另外,部分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加强深加工产品研发。
(三)闽台水产品贸易和东盟国家一带一路沿线新兴市场水产品贸易热络
企业利用“一带一路”的持续升温以及中国与东盟自贸区建设、中澳等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等有利契机,继续扩大东南亚、台湾、澳大利亚等新兴市场份额,同时积极开拓欧盟、拉美和非洲等国际市场,进一步形成多元化的市场格局。2015年福建省水产品出口国多达109个、基本覆盖全球,其中出口台湾水产品突破11亿美元,占比21.3%,对南亚、东南亚地区出口分别达1.06万美元、18.8亿美元,分别增长80%、16%。
二、出口稳定表象下存多种隐忧
(一)企业盈利水平普遍下滑
调研显示,8成以上企业反映2015年利润比往年明显下滑。多数老企业处于极微利,部分新增企业甚至出现亏损情况。调研情况显示,原料价格、人工成本明显上涨,俄罗斯、日本、东南亚部分国家货币贬值,粗加工产品面临东南亚国家的低价竞争等成为企业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9成企业判断2016年形势比2015年更加严峻。
(二)“融资难”问题未得到有效改善
由于原料收储存在季节性,水产品加工企业往往需要大量资金用于流转,加之水产品行业中小企业众多,申请贷款难度较大。近两年,各商业银行纷纷紧缩银根,减少授信额度,水产品出口行业利润微薄,难以获得除银行贷款以外的其他融资。部分企业在行业快速发展期对行业前景判断过于乐观,大量融资上项目,在盈利下滑和银行资金抽离的双重压力下陷入经营困难。
(三)贸易壁垒影响仍存
韩国颁布《进口食品安全管理特别法》和《农药肯定列表制度》,加大水产品口岸查验频率,且出现以模糊标准判定我国出口产品感官、净重不合格,以技术性贸易措施压低价格的现象;出口欧盟水产品自2015年1月1日起不再享受普惠制优惠待遇,而东南亚等国却并未受欧盟普惠制方案调整影响,这进一步削弱福建省水产品出口欧盟的竞争力;美国实施《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新规》,对我国出口水产品加严检查;俄罗斯新注册企业批准较慢。
(四)粗放式发展模式未彻底转变
福建省水产品行业虽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应,但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产品结构单一、无序竞争等现象较为普遍。在全国最大的水产品加工出口基地东山县,60家水产出口企业中年出口规模上亿美元的仅有5家,占8%;一千万美元以下的中小企业40家,占67.8%;能够以自主品牌开拓市场的仅有6家,占10%。
(五)原料紧缺瓶颈未有效改善
水产加工行业对原料依赖性较强。过度捕捞、环境污染等问题导致近海海捕资源不断减少。虽然近年来远洋捕捞业发展迅速,但总量不大,短期内无法弥补海捕原料缺口。在养殖水产品方面,部分种类价格上扬竞争优势减弱。
三、促进福建省水产品出口行业发展的有关建议
(一)扶优扶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合理规划水产品加工产业布局,促进漳州、宁德等地水产加工业集群发展,扶持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式渔业,提高现代渔业组织化和标准化水平。完善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对企业研发高新产品的补贴力度,引导有关科研院所与企业开展合作,推动行业精深加工技术水平的突破性提升,打造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集团化企业。在税收、贷款、政府补贴等方面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给予大力扶持。
(二)群策群力营造优质营商环境
借鉴台湾渔业协会先进经验,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对内加强行业自律,避免同行业之间的恶意竞争和血本竞销。对外加强同其他国家行业协会的联系,做好水产加工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及,满足政府制定政策和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决策的需求。政府部门出台政策、对企业进行奖惩时征求协会意见,提升协会地位。
(三)抓好质量安全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
以质量安全示范区为平台强化养殖环节和海捕环节的卫生安全监管。行业协会、有关部门要加强国外技术性贸易信息的收集和研究,建立信息库及时传递并指导企业应对。探索与国际接轨的水产品全过程监控体系,狠抓源头和关键节点管理,引导企业根据出口市场积极参加各种国际标准认证。建立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多部门合作机制,联合企业共同应对不合理的贸易壁垒。
(四)多措并举突破原料瓶颈
扶持水产养殖业发展,采取综合措施稳定大宗水产品价格,防止大范围波动损害养殖户利益。加强养殖源头监管工作,帮扶企业完善养殖企业和农户备案制度,进一步规范养殖过程用药管理。加强渔业捕捞监管,严格实行休渔政策,加大对“绝户网”等非法捕捞方式的查处力度,划定海洋保护红线,全力保护海洋渔业资源,同时大力发展远洋捕捞,鼓励进口水产品缓解原料紧张局面。
参考文献:
[1]郑思宁.闽台水产品贸易竞争与互补关系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13(1):103―112
渔业养殖市场分析范文3
市政府农业办公室
(20__年3月)
一、总体情况
入春以来,全市各级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围绕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及早部署,全面发动,精心组织,狠抓各项关键措施落实,全市春季农业生产开局良好。
(一)春季农业生产扎实开展。今春农业生产的明显特点是,行动早,抓得实,进展快、效果好,农民积极性高。全国北方地区15省市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议在我市召开,各级党委、政府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对春季农业生产早发动、早部署,采取了一系列得力措施,迅速掀起了春季农业生产。一是突出分类指导,切实加强麦田精细管理。立足夺取夏粮丰产丰收,通过组织专家现场查看苗情,召开专题分析会等方式,研究制定了春季麦田管理技术指导意见;根据气候条件特点和小麦生长情况,因苗制宜,促控结合,分类采取肥水、化控、病虫草害防治等技术措施。目前,已划锄250万亩,追肥320万亩,浇水150万亩,全市580万亩小麦长势普遍好于往年,一、二类苗田占到83%,是近十年来长势最好的一年。二是立足有效保障,积极做好春耕备播各项准备。围绕春季农业生产所需的种子、化肥、农膜、药械等,积极组织货源,深入开展了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和打假护农行动,对农资生产经销企业进行拉网式检查,在检查的基础上对农资放心店实行挂牌经营,有效净化了农资市场。目前已做好175万亩棉花、50万亩地瓜、65万亩水稻及100万亩瓜菜等作物的育苗播种准备和农资供应。农机部门积极做好春季农业生产机械准备,检修农机具7.84万台套,完成机耕作业46.9万亩,机播4.3万亩,机械植保480万亩。三是着眼提高农业效益,深入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抓住当前市场需求旺盛、价格较高、气温逐渐回升的有利时机,加快春季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采取间作套种、保护地栽培等措施,努力扩大大中拱棚设施瓜菜、越冬瓜菜、速生叶菜、早春瓜菜面积,尽可能增加农民来自种植业的收入。目前全市春季蔬菜面积达到80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6万亩。
(二)春季造林绿化规模大质量高效果好。以中华文化标志城建设九龙山绿化为契机,造林绿化发动广、规模大,是今春农业生产的又一突出特点。2月底3月初,先后召开了全市林业工作会议和春季植树造林现场会议,对今年林业工作、春季植树造林和森林防火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安排;3月12日全民义务植树节,有市6大班子领导参加的九龙山义务植树活动拉开帷幕;3月22日,启动了情系文化标志城绿化美化九龙山志愿者行动日。目前全市迅速掀起全市春季植树造林热潮。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造林17.26万亩,其中用材林7.19万亩,防护林1.93万亩,经济林6.59万亩,其它造林1.55万亩。
(三)畜牧、水产业稳定健康发展。围绕加快畜牧业发展,在切实搞好畜禽疫病防治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同时,紧紧抓住多数畜产品价格高位运行、市场需求旺盛的良好机遇,加快转变畜牧发展方式,以各类畜禽规模养殖小区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健康养殖业。生猪、奶牛等畜禽保持较快增长势头。预计第一季度,奶牛存栏4.5万头、同比增长61.9%,生猪存栏、出栏同比分别增长6%和4%。一季度全市肉、蛋、奶产量可分别达到23.31万吨、10.54万吨、5.17万吨,同比增长分别达到5%、9%和20%。水产业,围绕“大而强、优而特”淡水渔业大市建设目标,抓住春季气温回升有利时机,积极实施人工增殖放流和禁渔期、禁渔区制度,加快生态、高效、品牌渔业发展。目前,全市水产已放养苗种5亿尾,完成任务的86%。一季度,全市渔业养殖面积达到60万亩,水产品产量达到4.7万吨,同比增长分别达到2%和2.8%。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明显提速。围绕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在继续抓好去年已建成96处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规范化管理、提档升级的基础上,对今年市委、市政府规划建设的150处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制订实施方案,落实推进措施,把建设任务目标,落实到有关部门和县市区,落实到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和地块。
(五)农田水利建设顺利推进。按照去冬今春规划部署,广泛宣传,深入发动,积极组织开展春季农田水利建设。特别是围绕春季农业生产需要,大力开展应急性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去冬今春以来,全市开工建设各类水利工程1.36万项,完成任务的92%,累计投资5.02亿元,投入机械7436台套,完成土石方4397万立方米,其中修复水毁工程1067处
,维修排灌站56处,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9.2平方公里。在抓好面上农田水利建设的同时,南水北调、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重点水利工程按计划有序推进。(六)惠农补贴政策加紧落实。今年落实小麦直补面积584.94万亩,国家良种补贴项目350万亩,其中小麦良种补贴项目236万亩,玉米良种补贴项目20万亩,棉花良种补贴项目94万亩。目前各项补贴正在加紧兑付,粮食直补资金和农资综合补贴资金确保4月10日前全部发放到农户手中,良种补贴项目供种单位、品种、价格、数量严格依照程序,正在由省政府采购中心统一招标,力争尽快兑付到位。近日结合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督导检查,进一步加大了对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督查力度,严格规范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切实防止农民负担反弹,进一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
二、主要问题/,!/
当前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农民生产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但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旱情持续发展。今年以来,全市平均降水量只有16mm,较常年降水减少18.3mm,且县市区分布不均,加之气温偏高,大风较多,失墒较多,土壤墒情普遍下降;另据气象部门预测4月份全市降水仍然较常年偏少趋势,因此抗旱保小麦生产、抗旱保春季农业生产已成定局。二是动植物病虫疫情流行蔓延。从农作物病虫害和动物疫情预测看,今年受上游地区影响,小麦条锈病呈偏重发生趋势,畜牧业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对当前小麦生长和畜牧业发展构成潜在威胁。三是农资价格居高不下。从市场分析,多数农产品价格呈稳中有降趋势;而化肥、柴油、农药、农膜等主要农用生产资料及农业服务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上涨,且呈继续上升趋势,导致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业综合效益相对下降,在较大程度上抵消了农产品价格上升和国家惠农政策对农民收入增长的拉动效应,实现全年农民增收目标难度加大。
三、下步打算
根据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针对当前农业发展形势,实现全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应着力抓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立足夺取夏粮丰产丰收,继续强化麦田管理各项措施。当前小麦生长已进入起身拨节关键时期,以浇水、追肥、除草、病虫害综合防治为重点,继续加强技术培训、指导和服务,毫不放松地抓好麦田管理各项关键措施,确保夏粮丰产丰收,为全年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奠定基础。同时,尽快启动实施小麦、玉米“十百千万”高产创建活动,落实配套政策,强化保障措施,加快实施进度。
(二)围绕优势特色产业产品培植,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围绕设施瓜菜、食用菌、奶肉牛、肉蛋鸭、渔湖产品、大樱桃、苗木等优势特色产业产品培植目标,调整规模种养基地扶持政策,采取农业重大建设项目立项制,继续推进特色产业带和聚集区建设,快速提升优势特色产业产品基地规模和档次水平。
(三)着眼提升农业标准化水平,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在继续抓好市级农牧渔三大农产品检验中心建设的同时,按照年初规划的150处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目标,落实建设任务,加大政策支持,强化推进措施。
(四)着眼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继续加强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实行农业龙头企业重点建设项目包保责任制,加快培植农业重点龙头企业。深入实施农业产业化“333”工程,从今年开始用3年时间,投入财政和金融资金30亿元,支持30家农产品骨干龙头企业尽快做大做强,真正培植成为行业龙头和开拓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的主力军。
(五)围绕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继续搞好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在认真总结去年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今年实际,及早谋划安排,及时组织发动,加大政策扶持和督导力度,切实抓好以今年夏季小麦和秋季玉米秸秆为重点的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渔业养殖市场分析范文4
(摘自中国农业新闻网)
结构性供给失衡导致玉米价格上涨
供求趋紧为上涨主因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的预警分析专家习银生告诉记者,今年春节后玉米价格走势较强,主要原因是国内玉米供给趋紧的格局未发生根本变化。尽管去年玉米丰收,年度供给相对充足,但近年来我国畜牧业持续发展,饲用玉米消费稳步增长,工业消费快速增长,玉米总消费呈现刚性增长的特点,国内玉米供求长期趋紧的态势没有发生改变。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玉米价格上涨是在国内玉米获得历史性丰收,年度供应总体较为充裕,但结构性供给失衡的情况下发生的。由于去年华北黄淮产区玉米质量较差,水分较高,霉变率较高。而饲料企业对玉米质量要求较高,这就使得南方销区,甚至华北黄淮产区的饲料企业纷纷转向东北产区集中采购玉米,造成东北产区货源供应相对偏紧,加上农民惜售,导致东北产区玉米价格持续坚挺,并带动其他地区价格上涨。今年华北玉米霉变比例偏高意味着优质玉米供应量相对减少,其价格优势也愈发明显,进而带动国内市场震荡上扬。另外,国际玉米价格上涨推动因素也不可小觑,南美因干旱影响玉米产量,全球玉米供给趋紧,加上美元汇率走低,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国际玉米价格呈震荡回升态势,对国内玉米价格上涨形成一定推动。
深加工企业需求旺盛 3月份至今,东北地区玉米价格上涨100~120元/吨,华北上涨60~80元/吨,广东上涨70~80元/吨。据吉林玉米深加工企业反映,目前玉米收购价格高达2280元/吨,而在2月份约为2100元/吨,一个月上涨了10%。玉米收购价格虽不断攀升,但农民普遍存在惜售心理,企业面临收粮难困境,很多企业只好抬价“抢”玉米。在第七届春之华饲料原料市场专题研讨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指出,中国玉米供需格局正在出现转折性变化,由过去的相对充裕转变为供不应求,供需缺口正逐步扩大。他介绍,国内玉米深加工需求已由2008年的3500万吨增至目前的4500万~5000万吨,增长29%~43%。即使在全国玉米获得丰收的前提下,由于深加工需求的快速增长,市场供需缺口仍会扩大。需要警惕的是,在目前的成本压力下,深加工企业正面临着利润空间的降低。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甚至有些加工企业已经放弃继续补进玉米。这种现象在运费高昂的南方地区尤为明显。
(摘自中国农业信息网)
今年农膜市场分析
现在农膜市场上的产品主要是普通聚乙烯薄膜、聚乙烯无滴膜、普通聚氯乙烯薄膜、聚氯乙烯无滴膜、聚乙烯多功能复合膜、EVA多功能复合膜等。随着设施蔬菜在全国的发展,农膜企业近几年发展的比较红火,农膜品牌也在不断增加。
资料显示,预计2012年全年农膜需求量将超过240万吨,产量将比去年增长20%以上,这也说明了农民在购买农膜的时候有了更多的选择性,同时也增加了更多的风险。
由于用于生产农膜的原料来自于石油,因此农膜的价格受石油价格的影响明显。在2010年至2011年上半年,世界石油价格高涨,就导致了农膜价格不断上涨。在2012年里,如果石油价格没有太多的变动,预计农膜价格也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摘自中国农资网)
新型节水养猪专利技术问世
北京清泉湾养猪有限公司高级顾问万熙卿和湖北荆州六福泉畜牧公司董事长苏泽民,历时近两年合作研究的猪用节水饮水装置日前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的授权通知(专利号:201120193049.5)。该项技术是将式饮水器置于特制饮水盆底部,生猪饮水时会用鼻吻部触碰饮水器,水流出后淹没饮水器,猪将流出的水喝完后再次触碰饮水器,如此循环反复饮水。万熙卿先生介绍,这项技术相比目前广泛采用的鸭嘴式饮水器(含杯式饮水器),具有以下两个明显的优点:猪将流出的水喝完后才能再次触碰饮水器,使得饮水盆的水不会溢出,既节约了宝贵的水资源,又保持了圈舍地面干燥,大大减少了污水排放。
万熙卿先生说,这项技术经过1万多头生猪(生长猪、母猪)的实际应用证明,该装置与鸭嘴式饮水器(含杯式饮水器)相比节水效果十分明显,几乎杜绝了饮水的浪费。
(摘自中国农业新闻网)
“神丹1号鹌鹑”获国家新品种证书
日前,湖北培育的“神丹1号鹌鹑”配套系获得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颁发的畜禽新品种配套系证书。“神丹1号鹌鹑”配套系培育成功填补了我国鹌鹑产业一直缺乏自主培育品种的空白,对我国鹌鹑养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神丹1号鹌鹑”配套系具有体型小、耗料少,产蛋率高,蛋品质好适合加工,品种性能遗传稳定,群体均匀度好等特点,其商品代鹌鹑育雏成活率95%,开产日龄43~47天,35周龄入舍鹌鹑产蛋数155~165枚,平均蛋重10~11克,平均日耗料21~24克,饲料转化比2.5~2.7,35周末体重150~170克。相对于市场上同类鹌鹑,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摘自《农民日报》)
北京小型西瓜品种受热捧
西瓜是北京市场传统的夏季当家水果,也是北京市的主要农作物,每年栽培面积约15万亩,占全市瓜菜面积的10.9%,年产值10亿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家庭人口的减少,西瓜消费正在发生着悄然变化,小型西瓜受市场热捧,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在适应市场消费需求的影响下,2008年,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选育了“超越梦想”小型西瓜品种并开始推广,受到瓜农热捧,种植面积连年翻番,2011年“超越梦想”种植面积达到2000亩,占小型西瓜生产面积的10%。与主栽品种相比,它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是糖度高(13%以上)、口感脆爽,有一种特殊的香味;二是果皮韧性好,不易裂、耐储运;三是采摘时间长达10天,果实成熟后不易“娄”(北京方言,过熟后空心、变质的意思),便于采摘。另外,该品种还有易坐瓜、耐热性好等优点。
“超越梦想”属于极早熟小型西瓜,全国均可种植。该品种全生育期80天,成熟期26~28天,低温生长性好,果实椭圆形,条带细,外观美丽有光泽,易坐果,果实整齐度好,单瓜重2~2.5公斤,果肉大红色,肉质酥脆,皮薄且韧,不裂瓜,中心含糖量在14%左右。
(摘自中国农业新闻网)
芝麻新品“中芝14”获高产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所培育的芝麻新品种“中芝14”在湖北黄冈地区的千亩连片示范中,创造了平均亩产144.5公斤的纪录,每亩可为农民增加收益500多元。
“中芝14”具有产量高、含油量高、稳产性好、品质优良、适应性强的特性,在湖北、安徽、江西及河南中南部均适宜种植;在全国芝麻区域试验中,“中芝14”平均亩产77.22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8.35%,含油量达57.5%;在生产试验中,茎点枯病病情指数为4.71,比对照品种低45.10%,表现出极强的抗病性。2006年和2007年,该品种分别通过湖北省和国家芝麻品种审(鉴)定。
据“中芝14”选育人赵应忠介绍,为了加快芝麻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油料所与黄冈市农业局合作,在团风县、黄州区两地开展了良种良法大面积示范。油料所无偿提供示范用种和深沟窄厢渍害防控技术以及病虫草害防控技术指导,“中芝14”表现出长势旺盛、结蒴多而密、耐渍抗病性强、成熟一致性好、种子大而白的特性。田间五点测产,平均亩密度9467株,每株结蒴99.2个,每蒴72.3粒籽,千粒重2.85克,平均每亩实际收获产量达144.5公斤,较当地品种增产46.8公斤,增幅达47.9%,为当地农民增产增收找到了新途径。
(摘自《农民日报》)
我国竹材产业发展技术获重大突破
近日,记者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获悉,由木材工业研究所首席专家于文吉研究员等完成的“高性能竹基纤维复合材料的制造技术”研究,突破传统技术中竹青竹黄难以有效胶合的瓶颈难题,使占我国竹材资源近50%的小径竹、丛生竹得以高效利用,并使毛竹等大径级竹材一次利用率从20%~50%提高至90%以上。
据了解,目前该技术已通过了科技部“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办公室组织的课题验收,现已在重庆、安徽、福建等11个重点产竹省区逐步推广。2011年底,国家林业局组织的专家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摘自中国农业新闻网)
贵州省农机机具补贴标准确定为30%
近日,贵州省农业信息委员会公布,今年进入目录的农机机具补贴标准确定为30%,补贴对象优先为全省农业县农牧渔民、农场(林场)职工和直接从事农机作业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
渔业养殖市场分析范文5
1.煤炭企业税费负担过重,体现在生产环节上税负高和多名目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增值税是煤炭生产企业的第一大税种,年增值税额占总税额的60%左右。2009年国家增值税改革,将煤炭产品增值税税率由转型前的13%提高到17%,使煤炭企业非但未得益于本轮增值税转型,反而加重了增值税税负。据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课题组对神华集团、中国中煤集团、开滦集团、同煤集团、兖矿集团、河南煤化集团、陕煤化集团等20家煤炭企业2009~2012年的煤炭税费情况进行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统计显示,2012年企业全部产品增值税综合税负只有3.59%,由于非煤产业比重加大,煤炭企业增值税综合税负也随之下降;而煤炭生产增值税税负则为12.73%,高于企业增值税综合税负9.14个百分点,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4倍。其次,煤炭生产行政事业性收费名目繁杂,任务繁重。项目包括矿业权价款、水利建设基金、价格调节基金、矿产资产补偿费、环境治理保证金、可持续发展基金、土地塌陷补偿费、水土保持费、征地费、青苗补偿费等等,费用负担远远高于我国的其他行业。
2.人工成本相对较高。
煤炭行业近十年的发展,促使社会人力资源大量涌入煤炭行业,使企业的劳动用工多,人工成本总额相对较高;其次是员工平均工资水平比其他制造业相对高;三是工资水平高,工资附加费相应增加。有煤炭企业工资附加费(包括福利费)比例占到工资的60%左右。
3.存货等资产占用资金比例高,使企业资金成本相对较高
在煤炭市场产能没有完全释放出来时,企业为保证产能,对存货的采购周期估计较长,吨煤所需存货估计高,大批量采购。部分煤炭企业在进行存货采购申请时未对存货采购、储存成本进行合理估算,对市场分析不足,未按照存货最佳订货量进行采购,不但增加了煤炭企业仓储成本,使存货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增加了企业运营资金规模和成本,同时大量存货也存在着由于价格波动带来的潜在跌价风险。
4.辅助生产成本高。
煤矿生产环节主要包括掘进、采煤、提升、运输、排水、通风、供电等。其中,直接生产环节的成本在煤炭生产成本中占30%~40%左右,辅助生产环节却占煤炭生产成本的很大比例。国家对企业生产的环境保护、生态恢复提出了新标准、新要求。同时,保护环境也是煤炭企业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这种责任和义务既来自于法律法规,也来自于企业的自我承诺,这种责任和义务最终要转化为企业的环保支出,增加了煤炭开采的附加成本。
5.投入产出效益论证分析不够,认为多投入是多产出的必要途径。
从而导致投入大,消耗高,产量、效益的增长明显低于财力、物力投入的增长。有煤炭企业利润增长率为10%左右,而成本费用增长率已以20%左右速度递增。有资料显示,某重点产煤省的一家大型煤炭企业,按政府即将推出的产业政策进行产品成本核算,吨煤增加成本为26.80元,而目前该企业实际盈利水平为每吨煤23~28元。
6.成本管理的部门单一,全员思想观念转变慢。
长期以来,很多企业把成本管理视为仅是财务、供应、计划、调度部门的事,成本管理未形成系统机制,没有形成“人人关注成本,人人节支降耗”的全员成本意识。成本管理的范围也十分狭窄,仅限于煤炭的生产成本管理。成本管理内容单调,忽略了煤炭储存、经营、辅助生产等诸多成本因素,没有形成“全员全过程成本”理念。
二、成本管理的要点及措施
1.以科技创新为引领。
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对推动煤炭工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目前,世界各国使用的能源主要还是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其消耗比例在90%以上。煤炭作为我国的基础能源,约占一次能源的65%,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炭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污染,提高我国的能源效率,优化能源产业结构,是我们当务之急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煤炭清洁生产技术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技术方法。煤炭的清洁利用是今后能源工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要实现煤炭的清洁转化,就要强化科技同企业对接,创新成果能实现生产转化,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形成企业、院校、科研院所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机制,解决企业发展中的技术难关,进行技术创新和成果的转化,推动行业转型升级。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煤炭企业生产力的变革,也是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战略。神东矿区依靠科技创新,在毛乌素沙漠的东部率先建起了近年引领煤炭工业发展的现代化大型矿区。目前神东矿区通过大断面负压通风方式等系列科技创新工艺技术,积极治理井下“雾霾”和“PM2.5”,改善井下通风质量和空气环境,加强对矿工安全健康的保护,使“煤矽肺”等职业病发病率远低于一般煤矿。
2.加强煤炭生产过程管理,在生产工艺和开采技术上重点布局。
加强煤炭生产过程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资源回收率。可通过推广应用“煤炭高效开采”技术、“保水开采”技术、“充填开采”技术、“煤与瓦斯共采”技术等,最大限度回收煤炭资源,提高资源开发利用率。二是通过提高地测精度,优化生产工艺,合理安排生产接续,改进巷道布置,减少开拓工程量,降低万吨掘进率,节约掘进及矿务工程费用。三是可根据矿井地质特种及工作面具体情况,认真研究、优化支护参数,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降低支护工程量,节约支护费用。四是采煤的过程要考虑市场因素,先算账再做采掘计划。若掘进巷道矿压整体稳定,可在设备选型时,考虑选择使用掘进速度快、掘进成本较低的设备,节约费用支出。
3.控制好辅助成本。
安全投入、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质量管理是煤炭企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控制辅助成本,将为持续降低企业总体成本奠定基础。一是利用煤矸石进行巷道充填与采空区充填,从源头减少矿区环境污染,降低环保投入成本。二是对矿井煤层进行间歇式开采和煤层配采,保护地表水体漏失,控制或减缓地表下沉,减少周边资源补偿性支出。三要降低吨煤洗选成本,及时了解及掌握市场动态,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回采工艺与洗选加工技术,努力增加适销对路煤炭产品。为满足市场需要,可适时调整入洗量,调整入洗产品,能满足煤质要求的可减少入洗量,通过配煤满足质量要求,避免质量浪费。
4.做好税收筹划,降低税费成本。
纳税产生于业务活动,不同的业务流程决定着纳税的性质和流量。进行纳税筹划,必须掌握纳税人的涉税事项和涉税环节,将业务流程与现行的税收政策相结合,将税收政策与其相应的纳税筹划方案相结合,必要时,应通过流程再造改变税收,运用创造性思维设计纳税筹划方案。资源的稀缺性会使资源涉税成本不断上升。2014年1月20日,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范围内荒山林地湖泊等占地城镇土地使用税有关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1号),规定“对已按规定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的企业范围内荒山、林地、湖泊等占地,自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按应纳税额减半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自2016年1月1日起,全额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2014年11月18日,人民政府令第204号公布《关于修改<耕地占用税实施办法>的决定》,对经济开发区适用税额在规定的旗县(市、区)适用税额基础上提高25%;对占用林地、牧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以及渔业水域滩涂等其他农用地建房或者从事非农业建设的耕地占用税上调30%。这些政策的出台,对于企业用地提出了新的要求,选择用地和何时申请用地都需提前筹划。当今业务多元化的纷繁复杂的时代,在税制多变的今天,必须在税制框架内,针对经济行为导致的纳税业务,进行策划、筹划或者制订预案,要深入研究税收政策的变化带来的影响。在国家鼓励的领域和产业上,做好税收优惠政策的研究和利用,及早进行企业分子公司组织形式、运营模式的筹划,进行融资方式、资产结构布置等设计,对企业财务活动有较大影响且可筹划性较高的税种如流转税类、所得税类更应精心筹划,同时筹划过程中须充分考虑涉税风险,争取税收合理收益。
5.做好人力资源配置,降低人工成本。
2013年以来,由于受大量进口煤冲击和下游产业需求下降影响,煤炭市场疲软,煤炭价格急剧下跌,许多煤炭企业货款回笼困难,出现现金流紧张、利润下滑甚至亏损的局面。特别是一些困难企业、亏损大户,面临必须要减人提效的选择。要保证生产,做好人力资源的配置,就要优化生产队伍,在完成采掘接续的前提下减少队伍配置,减少非生产人员比例。二是调整人工成本结构,加大工资结构中与绩效挂钩的部分,降低固定工资比例,从而降低固定人工成本。三是积极开展职工技术创新,完善配套激励机制,将小改小革纳入员工激励管理,在政治待遇、经济待遇方面向技术人才倾斜。多组织开展技术革新、发明创造、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多种形式的技术活动,以人才控成本,为企业技术创新和成本管理提供保障。四是可实行工资总额承包制度。在计算所属单位薪酬分配时,总额测算充分向生产一线苦脏累险岗位倾斜,对于自主裁减人员后减少的工资不予收缴,可由所属单位自主分配,充分激发所属单位自主减人、合理控制人员增长的积极性,实现减人提效的目的。五是针对人多成本过高的问题,应统筹考虑,综合实施减员。要通过增加科技含量解放人力,通过装备提升代替人力,通过工艺系统优化减少用人。也可充分利用发展成熟的市场化资源,向社会购买服务,对非核心业务实施外委,源头上减少用人。还可分流安置精简人员,系统性、针对性地实施精干高效策略,特别是对深受人多困扰的企业,通过出台少进多出、随增量业务转移、提前退养等政策,减轻负担,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人工成本。
6.盘活存量资产,调整资产结构,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企业根据矿井生产工艺需要和生产负荷强度,科学制定设备的维修周期,合理确定关键部件的更换与维修时机,降低修理费。提高关键进口设备、配件的国产化水平,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前提下,可与专业厂家合作开展进口配件国产化,降低设备配件成本。对于材料成本,从价格和数量两个方面严格进行管理和控制。对材料供应可实现厂家寄售制,严格控制储存成本,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利用率。数量方面实行限额领料和配比领料制度,避免预控不及时导致材料浪费。
7.建立以成本管控为核心的管理考核责任体系。
考核评价,是成本管理良性循环中关键的一环。业绩考核是企业价值创造的衡量工具,科学的考核评价可实现成本的持续管理。通过考核评价,企业可及时评估成本管理效益,发现不足,持续改进,不断提升,实现良性的成本管理循环。考评办法可加大绩效考核中成本考核所占权重,依托生产、机电、运输、通风等业务部门的共同努力实现控制成本的目标。企业可实施分级责任成本管理,分公司、生产矿井、区队、班组逐层逐级签订经营责任书,逐级进行考核兑现。一要编制责任成本预算,确定责任指标范围。责任预算在签订经营承包责任书之前,根据最上一级预算确认各项责任成本。责任预算实行逐级确认制度,每一级都对上一级分配的责任成本负责。二要实行全员全要素全过程管理,努力降低成本。成本管理需要全员全过程的闭环管理,每一个责任单位在签订责任成本后,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分解落实到班组和个人。如对于人工费,需严格控制工日数,保证出勤效率,杜绝出工不出力的现象。严格考勤制度,避免虚报出勤人员而虚增人工费。对于其他非生产性支出,加强内部控制各项措施,实行分管领导负责制、部门负责制等措施和办法,最大限度地节约非生产性费用开支。三要严格责任成本考核兑现。定期对落实到各个责任中心的经济指标进行考核,严格兑现。通过成本考核,做到有奖有罚,调动每一个员工完成目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结语
渔业养殖市场分析范文6
生态旅游农业是一种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具有旅游、休闲、示范、求知、教育功能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收入不断增加,消费需求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加上政府积极宏观引导,及时推出了“黄金周”节假日,为城乡居民休闲消费提供时间保障,许多工商企业纷纷响应,加大投资力度,抓紧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增加城乡居民选择的旅游天地。据统计,我国东部沿海省份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已见成效。如浙江金华石门农场的花木公园,富阳县的农业公园,福建漳州的花卉、水果大观园,厦门华夏神农大观园,上海浦东孙桥现代化开发区等。广东省已发展80多个观光果园,每年接待游客400多万,收入达10多亿,有力地带动了周边农民致富。
二、生态旅游农业的内涵
1、生态旅游农业的概念
生态旅游农业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使农业与自然、人文景观以及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高效产业。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仅指用来满足旅游者观光需求的农业;广义的生态旅游涵盖较为广泛,主要包括“观光农业旅游”、“休闲旅游”、“乡村旅游”、“农村生态旅游”等不同概念,具体讲是指在充分利用现有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人文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业产品加工与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是旅游者充分体验现代农业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的新型旅游产业。
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第一,要有具备开发农业生态旅游的资源基础。生态旅游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旅游观光农业,必须建立在具有可供旅游观光开发的农业资源基础上,从而把农业资源转化成旅游观光资源,扩大农业资源的功能。第二,要突破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对传统农业进行加工和包装,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和旅客参与农事活动融为一体,成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形态,突破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第三,要以生态旅游为导向。农业生态旅游是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基础上,拓广了生态旅游观光功能,巧妙利用城乡各种差异来规划、设计、组合而引起旅游者消费欲望。使旅游者亲身感受和参与现代农业技术与生态农业等大自然情趣,把现代农业及自然资源景观与旅游资源融为一体,最终达到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结合,既发展了农业,又保护了环境。第四,观光农业旅游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伴随着近年来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趋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新兴课题,而旅游业以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在此种情况下,经营者迎合当今社会人们追求“个性化”、“生态化”,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需求心理,把两个领域有机结合起来而成为一个新的项目,是农业和旅游业的进一步延伸,也是农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
2、生态旅游农业的特征
与传统农业和旅游业相比较而言,生态旅游农业具有如下特征:
(1)功能齐全、双重效益。生态旅游农业为旅游者提供了一定的乡村空间,旅游者在景区内观光、休闲、参与娱乐、品尝美食。甚至亲自劳作,既增长知识,亲近自然,又陶冶情操。园区内还可举办节日庆典活动,加强游客之间感情交流,传播信息,增进友谊,缩小差距。企业和农民则通过销售产品,提供食宿服务和劳务以增加收入。
(2)保护环境、持续发展。观光农业的建设严格按照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要求进行生产,只允许在残留有害物质规定标准范围内适量的使用化肥、农药,其产品为无公害的、安全、营养的绿色保健食品,大量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生态环境优美,生物多样性在这里得以充分体现,植被覆盖率也大大高于一般农区。这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利用相结合,适当注重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的做法,遵循了农业发展的规律,符合农民的利益,使农业走向一条健康的持续发展道路。
(3)回归自然、身心享受。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导致城市污染的加剧,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使人们的精神日趋紧张,人们渴望亲近自然,回归自然,使自己的身心得到真正的放松和享受。生态旅游农业满足了城乡居民的这一要求,它用生态学、美学和经济学理论来发表农业生产,通过合理规划布局,自然调节和人工调节相协调,使农业生态系统进入良性循环,具有生产、加工、销售、疗养、旅游娱乐等综合功能。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不是简单的转换,而是把农业中(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牧业、渔业等)具有旅游资源部分的功能进行整合发掘和利用,使它充分满足人们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个性化需求。
(4)科技特色、高效农业。生态旅游农业具有高科技特色,它是“三高”农业的具体体现,尤其在一些大型观光农业科技园区,大片土地通过平整与规划,用先进农业技术进行开发,由掌握先进技术的人来管理,造成具有相当规模、各具特色的农业整体,成为具有较高的先进农业技术支持和科学管理手段的新型农业。这种农业不论在优质品种、栽培管理技术还是在农业生产工艺、景观外形外貌等方面都是棋高一筹,是一般大田农业区无法比拟的,游客在这样的环境中游览,不仅赏心悦目,还能学到科技知识,产生深刻印象。
3、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布局原则
(1)因地制宜。农业生产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合季节性,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必须根据各地区的农业资源、农业生产条件合季节特点,充分考虑其区位条件合交通条件,因地、因时制宜,突出区域特色。
(2)尽可能与旅游业相结合。充分利用原有的旅游景区和景点,扩大和增加观光农业项目,通过相互带动作用,发展农业与旅游业合一的新型产业。
(3)充分考虑客源市场。发展生态旅游农业首先安排在大城市郊区和经济发达的地区,这里的人们对观光农业的要求强烈,经济条件可能,交通比较便利,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条件比较优越。
(4)必须搞好基础设施建设。首先搞好交通、水电、饮食、住宿等基础设施,设计专门的旅店、餐厅、农宿以及娱乐场所和度假村,开发具有特色的农副产品及旅游产品,以供游客观光、游览、品尝、购物、参与农作、休闲、度假等多项活动。
(5)与农村建设规划相结合。要搞好农村居民点和道路规划,合理开发和整治土地,改善农村环境,在保留历史民俗农舍的同时,兴建体现观光特色的农村新民舍,以供游客观光旅游。
三、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开发实证分析
珠海市生态农业科技园是一个集农业高新技术引进、开发与生产、加工、出口以及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外向型农业科技园。该中心是在原珠海农科所基础上仅凭5000元流动资金起家,园区现已发展集科研、生产、商贸、旅游、教育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集团化科研经济实体,2001年该中心的科技创收就达5000多万元,旅游收入1000多万元,出口创汇达860多万美元,成为目前我国最具实力的外向型农业科技园区之一。
1、区位与市场分析
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的建设,区位优势比较明显。珠海地处富饶美丽的珠江三角洲,陆地与澳门相连,有二个口岸可直接与澳门通关。水路与香港相通,行船只需1小时。离广州、深圳不到2小时的车程。京珠高速、珠海机场、珠海港、九洲港构成了陆、海、空的立体交通。
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地处珠海的城乡结合部,环境优美,面积广阔、交通便利,基础条件十分好,从交通上来说,从园区到市区只有10分钟车程,并且已开通了公共汽车和观光巴士,市政府于2002年底修通4车道的旅游景观路直达园区的门口,交通非常便捷。从地域上来说,园区的核心区2000亩,已成为永久性的农业科研用地并办妥了征地手续,领取了土地证。市政府还给园区预留了1500亩的土地,可以作为第二期的开发用地。
2、设计景观的理念分析
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在策划理念上注入了旅游、示范、教学、培训、商贸的概念,即达到“一区多园、一园多用”的目的。园区策划者认为,旅游的概念很广泛,只有差异才是最好的旅游资源。人们出国考察或旅游就是看他们从未看过的东西,正如外国人看长城,我们去埃及看金字塔,都常有一种非常想看的冲动。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旅游业,就在于它可以通过现代农业的新品种、新栽培模式与传统农业不同来显示出差异,加之把其艺术化处理,就成为非常好的旅游产品。所以,制造差异就可能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市场,并且这种旅游还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正是源于这种理念,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在建设初始阶段。就把旅游的理念融了进去,每建设一个温室或安排一个项目,他们都考虑到了生态、环保、休闲观光、教育培训、商贸销售等因素。并且做到了园区一边建设、景点一边可以开放,2002年该园区就接待了来自我国外的宾客30多万人,旅游创收超过了1000万元,占园区总收入的1/4。入园的游客多了,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个市场,人流带动了物流。园区内生产出来的花卉、种子、种苗、果蔬,就地成了商品。并且这些商品的销售价格都高于外边的市场。比如,该园区在温室里栽培的小番茄,一般来说,农贸市场销价为5元/斤,而在园区内则可销售到15元/斤,客人不嫌其贵,就在于它是一个特殊的旅游产品。游客一般都有花钱的心理准备,但一定要花得开心,所以只要产品的质量好,加上销售的方式奇特,他们是可以接受的。因此,该园区栽培的番茄不是摘下来卖,而是长在温室内,挂在藤上卖。如果一家三口来旅游,小孩子都乐意到大棚去摘番茄了,一边摘一边吃,一直到摘了满满的一袋才罢手。而父母看到小孩如此投入,心里也乐开了花,再高的价格也会买,这正是体验经济的所在。可见旅游开发,必然会带动商贸的发展,真是一举三得。
3、开发生态旅游农业资源的策略和措施
(1)更新策划理念,走企业化、市场化发展之路。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根据自己的地域优势和产业优势以及园区所拥有的有利条件,在主导产业上选择了花卉、蔬菜和水果的设施生产,在策划的理念上注入了旅游、休闲、示范、教学、培训、商贸的概念。把差异作为最好的旅游资源加以开发,通过现代农业的新品种、新栽培模式与传统农业的不同显示出其差异,达到开拓市场的目的。
(2)产学研紧密结合,多层次、多元化发展。一方面,园区自身就是一个农业科技研发、产业化拓展的孵化器,通过其示范、推广和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地区千家万户的农民进入了产业圈。另一方面,园区也积极的与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联合开发高新技术。
(3)以科技为本,优化资源配置。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经过多年的摸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发展优势,确定了独具特色的科研发展方向、主导产品和技术定位。在技术定位上实施自有技术与引进技术相结合的战略,注重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在主导产品上发展本土品种与引进西洋品种相结合,既不断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本土品种,也不断从国外引进新品种,为园区设计独特的生态旅游景观提供了技术支撑。
(4)建立配套完善的旅游设施。利用设施农业和先进的生产模式,种植瓜果、蔬菜、花卉等近1000个品种,创造出新、奇、特的观光效果,并配套建立了相应的旅游设施“农科之窗”、“荷塘观赏”、“八卦田园”、“野菜园”、“水车阵”、“垂钓走廊”、“珍禽园”、“沙漠植物园”、“心灵茶庄”等一大批集科研、环保、生产、旅游于一体的生态园林景观,吸引了大量的境内外游客。
四、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开发的经验与启示
1、理念创新。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从筹建就树立了“差距产生效益”的新理念,并认真思考如何寻找和利用差异来改造传统农业。他们通过寻找自然资源、农业产业、区位优势等方面差异点来营造新的生态旅游景观,打造园区独特的品牌。例如园区于2000年元旦至春节在园区成功举办珠海首届南瓜文化艺术节,展示了全世界数百个珍、奇、特、新的南瓜品种,大的如大鼓,重达100多公斤,小的如鸡蛋,轻才20克,黄、白、红、绿、青、蓝、紫七彩缤纷。进入南瓜园仿佛进入了南瓜大千世界、南瓜的艺术殿堂。南瓜节开幕一个月,创下门票收入130万的记录,由此也带出了一个新的产业——观赏玩具南瓜规模化生产。这样通过理念创新,运用农业高新技术开发新品种,利用生态学和景观学原理精心设计各种差异化的景观和景点,打造出一个融“自然美景、现代科技、人文情怀”的生态旅游区,丰富和发展了农业和旅游的内容和新领域,找出一条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道路。2、制度创新。一是科研管理体制创新。首先,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打破传统立项方式:不搞纯理论的基础研究。其次,科研立项与市场供求密切结合,由市场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第三,完善对科技人员和项目承担单位的激励制度,对于课题成果的产业化效益,实行“技术折股,按比例提成”的激励机制。第四,建立起课题组成员课题研发的风险金制度,以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率。二是用工、分配体制创新。该科技园区作为事业单位,存在多种形式的用工制度(如编内人员由财政负担工资,编外人员由企业自收自支)。通过大力提倡绩效工资,形成报酬级差,混淆用工身份,建立岗位津贴和奖励制度,对承包部门实行“定职能、定岗位、定编制、定工资总额”的“四定”改革,将津贴和奖励与个人的工作岗位和业绩挂钩,按劳分配,多劳多得,拉开档次,园区内岗位竞争意识、危机意识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使该园区逐步向现代企业用工制度方向迈进。
3、组织创新。珠海农业科技园内实施的是一种将科研、生产、示范推广、科普教育、观光旅游及贸易紧密结合的战略。因此在园区的组织结构上也具有其特殊性。具体组织架构如下:
一是园区运作的管理机构。珠海农业科技园建立了园区办公室,负责统一协调园区的各项工作,包括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对外联络、招商引资、项目监督、后勤服务等管理工作。
二是科学决策的专家机构。农业园区的运作还必须建立各类专家决策机构,以对园区的重大项目进行咨询、决策。珠海农业园区采取紧密型的专家依托机构与松散型的专家群体相结合的方式。如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建立了较为紧密的业务关系,把广东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中山大学、珠海大学园区作为技术依托单位。在重大项目的申报、规划、实施之前,均要征求这些院校专家的意见。而对于一些阶段性或临时发生的问题、项目,则采取专家会议或专项邀请专家具体解决实际问题的做法。
三是项目创新的研发机构。珠海农业科技园区是以名优花卉、特色蔬菜、南亚热带水果及观光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园区,因此设立了与项目相关的研发机构,如分子生物学研究室、组织培养研究室、育种中心、蔬菜研究室、观赏植物研究室等,负责园区内各种技术攻关、产品开发,并完成国家、省、市各种科技攻关项目。
四是项目实施的企业管理机构。珠海农业科技园区设立了生产部、设计部、绿化工程部、餐饮部、旅游部销售部等机构,专门负责产品的开发、项目的承接、实施和运作,是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部门。主导产品的技术支撑来源于研发机构,实施部门视为生产性机构。
五是成果推广的网格系统。园区设立了技术推广部,主要任务是推广、普及农业高新技术,配合当地农业部门抓好各项农业技术服务工作,同时组织科技人员深入项目区进行现场技术发表,及时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同时还在当地的农业产业区建立示范基地,从产前提供种苗、产中发表、产后回收产品,实行一条龙服务,解决了农民的技术、资金和市场问题。
六是科普教育的培训机构。园区建立了培训机构,一方面采取各种形式对农民和农业技术干部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确保各项高新技术措施在生产中得到落实,也负责对来园区学习、参观学生的农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同时还与珠海市电视大学、珠海市职业中学联合开办了园艺花卉大、中专班,为当地城市美化培养中初级技术人才。园区现在不仅是科研、示范的基地,同时也是“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广东省德育教育基地”、“珠海市农业科技干部再培训基地”、“珠海市中小学生的农科教实践基地”等。
七是市场接轨的营销网络。园区在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成立了永源公司、金波公司、生力公司及销售中心,专门负责国外市场的开拓,各个产品均形成了销售的网络,为中心的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2002年园区的出口创汇达860万美元,年旅游收入达1200万元,生产性收入达4000万元。
4、科技创新。科技是园区发展和壮大的动力源泉,园区非常重视科技创新工作。
一是确立主导产业,发展与之相关的技术和产品。通过对珠海区位优势、气候优势、资源优势及市场需求的认真分析,珠海农业科技园区确立了以名优花卉、特色蔬菜、优质种苗和观光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并以此为目标建立相关的农业技术体系。由于主导产业和相关技术体系的建立,促使珠海农业园区的发展目标明确,各个主导产品均按既定目标实施。如:名贵蝴蝶兰在园区的年生产量已达120万盆,组培苗达300万株,成为国内最大的蝴蝶兰生产基地之一,成为园区强大的经济支柱。
二是实施自有技术与引进技术相结合的战略。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认识到国际市场竞争的严峻性,不仅注重开发具有自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如甘茶蔓高产种植技术、保健植物加工技术、名优花卉的优质高产技术等,同时还不断引进和发展国外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如无土栽培技术、设施农业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形成了在国内外均具有竞争力的技术资源体系,为技术创新奠定了基础。
三是发展本土品种与引进西洋品种相结合。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近几年一方面不断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本土品种,如本地南瓜、猪笼草、树仔菜、荔枝、龙眼等,也不断从国外引进新品种,并进行试验、筛选、鉴定,确定了一系列蔬菜、花卉、水果名优品种,为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实现产业化提供了丰富的品种资源,也为园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供了广泛的资源。在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珠海高科技农业园区送展的产品一举夺得广东省瓜果类金、银、铜三个大奖,在第四届中国(广州)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上,珠海园区设计建设的“奇异瓜果园”获得“室内艺术园景设计大奖”,种植数个特优品种获得园林精品的单项金奖、银奖和铜奖等殊荣,说明园区在品种的研究上处在国内同行的先进水平。
四是短期性项目与长远性项目相结合。如近两年珠海农业高科技园区根据市场的需求,在春节、国庆节、元旦等重大节日时,引进种植了郁金香、百合等花卉产品,获得了时效性的经济效益。同时,园区也十分注重与园区科技的长远发展规划和目标紧密相关的项目,它们或许短期内见不到效益,如:组织培养、育种、基因工程等是一些投入大、收效慢的项目,但它却是园区发展最具生命力和创造性的部分,因此,珠海高科技农业园区每年投入近百万元用于该类应用基础项目的研发,现在各类名贵花卉的无性繁殖系统和各种样品的分析测试手段已经建立,为园区科技发展储备了充足的项目。五是完善科研设施,努力创造项目实施的设施条件。要加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农业技术和品种,就必须拥有与人才、项目相适应的先进仪器设备,以确保项目的高质量、高水平和高效益。近年来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投入了300多万元,购置了国际一流的仪器设备,建立了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组织培养室、分析测试室,形成了在珠三角乃至全国农业园区具有竞争优势的实验设施,为吸引人才、实施项目、创立品牌奠定了设施基础。
六是建立科研+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科技推广体系。为了实现园区这一目标,珠海农业科技园经过几年实践,摸索了一条科研+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模式,即将基地建立在珠海斗门农民的土地上,实施产前提供种苗、肥料、农药,产中发表农民技术,产后回收产品的一条龙服务,将科研成果、技术、种苗与农业生产和市场紧密结合,形成规模化的农业产业链,用科技和市场带动农民致富。目前该基地已经将绿色蔬菜出口到澳门及珠海市的各大机关、超级市场,创造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七是重视信息系统的建立,随时掌握科技的发展趋势。珠海农业科技园在信息系统的建立上,不仅注重国内科技期刊和资料的收集,建立了园内图书资料室、科技档案室,还为各个职能部门、主要科技人员均配备了计算机,充份利用国际互联网系统搜集国内外科技信息,同时还建立了园区自己的农业科技网站,这些均为科技资源的搜索、电子商务的运作、项目的国际化奠定了信息资源的基础。
5、模式创新。通过几年的实践,珠海农业高科技园区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摸索出了一套混合型的管理模式,即在园区的管理上,有民营企业的做法;有外资企业的管理;还有领导的个人魅力和格化的管理。为此,称之为“混合型”的管理模式。
一是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珠海农业高科技园区在宏观管理上,注重分析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及时调整经营战略;在重大科研项目上对人财物进行宏观调控,集中有限的资金,进行投入、集中的打歼灭战。在微观上按照市场规则进行运转,采取目标管理,放权让利,各自经营实体实施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政策,充分调动了园区企业和员工的积极性。
二是充分发挥机制灵活的优势。园区借鉴民营经济机动灵活,果断决策,管理到位的管理优势,为我所用,提高效率。这一管理模式对领导层、决策者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园区领导们敢于负责,善于拍板,不错过任何机会,给投资者十足的信心和优质服务,有利地吸引了众多的投资者。如该园区领导们在与台湾商人谈判合作规模化开发蝴蝶兰花项目的过程中,无论对方提出什么问题,马上作答。虽然投资额在1000多万以上,但只用了2小时便签订投资协议,一个星期后开始兴建,三个月开始产出,速度之快,连台商都感意外。
三是注重吸收国有企业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优势。在吸取民营企业管理先进经验的同时,同时注重吸收国有企业好的管理模式。国有企业组织健全,规范经营,依靠群众,充分发挥党团、工青、妇卫等组织的作用,强化各部门的功能,特别是把人的政治思想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来抓,这些都是农业科技园在管理上要借鉴和吸收的。
四是注意是借鉴台资企业的管理模式。台资企业具有很强的管理优势,他们在管理理念上比较先进,完全是按照现代企业的要求,制订出既先进、又科学的管理制度。台资企业注重市场调查预测、控制成本核算、保证产品质量、做好售后服务、重视人的作用。这种经营策划的理念值得学习。如园区在与台湾商人合作生产兰花的项目运作过程中,确实学习到了台商的精明能干,信息灵通,善于控制成本,精于开拓市场、敢于大胆投入,市场占有率高等先进的管理方法。
五是充分发挥领导集体或个人的人格魅力。要管理好一个园区,还应强调领导或领导集体的个人魅力和人格化的管理,树立领导威信很重要,企业员工对他的主管有点崇拜也并没有害处,但不应搞个人崇拜。当然,领导的威信或他人对你的崇拜都应建立在领导的个人魅力、人格化的基础上,即领导政治上的成熟、业务上的精通、懂得领导艺术、率先垂范、关心同事、以人为本,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整体,什么样的困难都可以克服。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创出了品牌,创出了效益,走出了一条特色的路子,这无疑与领导层的威信有着很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