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总结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总结范文1

【关键词】半自动化 小学语文 教学 多媒体 新理念 具体实现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 -0154-02

1.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与教学半自动化

教学模式即为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大类别:第一,将语文学科知识作为基础理论,将学科中的相关内容作为基本媒介,将教学方法作为教学实践的基本媒介。第二,将语文学科知识与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等作为基本理论,将学科中的相关内容作为基本媒介,将教学方法作为教学实践的基本媒介。第三,将语文学科知识与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等作为基本理论,将学科中的相关内容作为基本媒介,将教学方法与教学情景作为教学实践的基本媒介,并且使用实践更好的检验教育与学习的效果。

小学语文教学半自动化即是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小学语文教学。以上三大类别的教学模式可以以教学半自动化实现。小学语文教学半自动化的优点非常多,具体表现为:第一,具有直观性特点,能突破视觉的限制,多角度地观察对象,并能够突出要点,有助于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第二,图文声像并茂,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第三,具有动态性,有利于反映概念及过程,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第四,具有交互性,学生有更多的参与,学习更为主动,并通过创造反思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第五,通过多媒体对真实情景的再现和模拟,培养学生的探索、创造能力。第六,具有可重复性,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和克服遗忘。第七,具有针对性,使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成为可能。第八,大信息量、大容量性,节约了空间和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2.半自动化的小学语文教学的新理念

2.1多媒体技术成为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主导力量

当前,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飞速发展,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多媒体技术对于教学工作的辅远远的超过了其他工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会使用多媒体的某一方面的功能逐步的改进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成为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重要伴侣,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甚至使用多媒体的程序化的思维过程开展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学习过程。教师开展半自动化的小学语文教学,首先需要具有的新的教学理念即是多媒体技术成为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主导力量。

2.2正常化的使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各有优点,也各存在缺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着实的将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真正地熟悉其使用的场合与时间点,切实的了解什么时候使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而什么时候不使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教师开展半自动化的小学语文教学,其次需要具有的新的教学理念即是正常化的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3.半自动化的小学语文教学的具体实现

3.1打破原来存在的“课堂+课本”的限制性

半自动化的小学语文教学的具体实现,首先需要打破原来存在的“课堂+课本”的限制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本、教师、学生三个主体构建了整个课堂的主体,教师通过对课本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解剖与分析安排课堂教学,课本与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与交流的媒介,学生想要很好的从教师那里获取知识就要不断的借助媒介的力量开展接受性的学习活动,进而获取需要的知识与能力。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多媒体技术逐步成为新的教学媒介,并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媒介力量,所以,半自动化的小学语文教学的具体实现,需要打破原来存在的“课堂+课本”的限制性。

3.2创造新的高效教与学的环境

半自动化的小学语文教学的具体实现,其次需要创造新的高效教与学的环境。新的高效教与学的环境主要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强调将学生学习的过程作为一种信息主动加工和信息主动处理的过程,重点是消除学生未知知识与已知知识的差异,最终实现知识体系的完整化与细致化。创造新的高效教与学的环境需要切实的包含三个方面的要素,即情景化学习要素、合作化学习要素、开放式学习要素。在这种新的高效教与学的环境之中,多媒体技术就是学生不断的认知探究的工具,多媒体技术就是激励学生情感的工具,多媒体技术就是实现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工具。

3.3改善原有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

半自动化的小学语文教学的具体实现,最后还需要改善原有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原有的教学结构主要是以“教”为中心,而半自动化的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改变这种教学结构,形成一种“学教”并重的教学结构,实现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主导,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力量。原有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教学达到最佳效果,而半自动化的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改变这种教学模式,形成一种超文本化的整体教学模式,进而实现课堂教学和自主学习有效性的结合。

参考文献:

[1] 杨钦.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轻工业,2010,(05).

[2] 赵俊丽.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及制约因素分析[J].科技信息,2013,(26).

[3] 杨宝举.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34).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总结范文2

关键词:语文;不变;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1-0090-01

在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这五年中,笔者与语文结下了不解之缘,经验教训的确不少。在这里,就将笔者这几年来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些收获谈几点感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通过这几年的小学语文教学,我深刻地意识到,尽管语文教学内容多姿多彩,形式多样,但总结起来只有两点:那就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变”与“不变”。其实,小学语文教学通常包含两方面的因素,一是相对稳定、很少改变的因素,这就是即要让学生掌握语文工具,正确理解和熟练用运祖国的语言文字,在识字、阅读、写作、听说几方面达到合格的程度;同时,通过语文教学,丰富和提高小学生的精神世界以及文化素养。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尽管不同的教师对这个基本任务的表述和解释各有不同,但我认为实质并没有多大差异。

教学实践证明,培养小学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识字、阅读和写作的实践,而这些都是在实践中反复磨炼的结果,并没有捷径可言。小学语文新的课程标准和新的教材,编入了大量精选的好文章,同时在“语文天地”中还指定了课外阅读的书目,设计了许多生动、活泼、有趣的课内、外写作活动,这就保证了基本任务的完成。教师要在新的小学语文教育理念指导下,让小学生认真地去识字,认真地从事阅读实践和写作实践,这是无可代替的。同时对丰富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十分有必要,而且还大大有利于小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与此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看到,许多好文章本身含有丰富的人文因素,这些并不需要教师外加太多的东西。例如六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景阳冈》的教学,首先要让学生熟读课文,并且引导学生理解“武松”这个人物的某些精彩的动作和语言,以及心理活动的体现,让学生亲身感受语文中所蕴含的“变”与“不变”。扩展开来,还可以欣赏杜甫的《春夜喜雨》,比较学习的《卜算子 咏梅》和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还有《将相和》中各人物的性格特征,这些都是小学生在写作中模仿的好作品,还有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中的《丁丁和牵牛花》,鲁迅笔下的《少年闰土》,学生学习了这两篇课文后,丁丁和闰土的形象跃然纸上,活灵活现,这都是孩子们学的楷模。

与此同时,小学语文教学还含有另一个因素,一个相当活跃、时有变化乃至重大改革的因素,这就是小学语文教育的理论和理念、小学语文教学的设计和方法等。

(1)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角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因此,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这就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学生发展是全面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教师千万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所教语文的价值,而且也不能仅把小学语文价值定位在本学科上,而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这是教师在小学语文中把握“变”的一个关键。

(2)语文教学不仅是教师教的问题,而是教师怎样教,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小学语文学习不仅停留在课堂上,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并不是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死板教学。那么,这就需要教师真正的解放思想,放开手脚,大胆创新,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方法,努力创建高效课堂。让学生能够轻松学习,学有所得,学有所用。让自己的教学能够有特色,真正让小学语文课堂活起来,让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感兴趣,变不爱学为我想学,我爱学,我乐学!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总结范文3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生活教育;小学语文教育;意义分析

小学语文作为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及个人情操陶冶的基础教学项目,在学生价值引导及成长成才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随着素质教育推广的深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小学语文教学与生活的结合更加密切,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中得到了有效的贯彻与实施,而陶行知则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先导,其生活教育理念与思想实现了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与教学水平的拔高。新时期做好小学语文教育中生活教育的分析与贯彻显得尤为重要。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提出与阐述

陶行知作为我国优秀的教育学家,其教学理念与教学思想成为当今小学语文教育的指导思想,尤其是其生活教育理论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教学指导作用。而陶行知先生本人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也付出了毕生的精力,用自己的实践行动贯彻自己的教育理论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最为核心与重要的理论体系,该理论坚持三大原理,分别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我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本质上是三大教育原理的体现,明确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特色,将语文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动手操作能力的提升上。语文作为母语课程教育项目,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教学难度大,教学周期长,教学过程潜移默化,教学影响深远持久。生活教育理念就是弱化语文知识教学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将语文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学生对现实语文材料的接触上,鼓励学生参与语文实践并掌握语文运用的规律。语文教学不断凸显其社会性功效,总结说来,语文教学来源于生活并与生活同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要求我们以生活为教育内容,以生活为教育目的,以生活为教育过程。教育的对象、环境、最终目的都要围绕生活而展开。小学语文教学应该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模拟生活化的教学场景,让学生细心观察,自觉感受,增强语文教学的社会敏感性,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品位生活。

二、生活教育对小学语文教育意义分析

(一)教学目标生活指向化,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

生活教育理论规定小学语文教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都是学生生活常识的培养与学生道德情操的提升,因此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质的提升。小学语文教育目标带有明显的生活化气息,可以带动教学理念与教学氛围的转变,一定程度上弱化语文系统知识的讲解与灌输,可以以新颖生动的生活化教学形式调动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增强小学语文教育的吸引力,实现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转变。我国传统的小学语文教育侧重于语文知识,侧重于课堂纪律,侧重于应试考试成绩,抹杀了小学生的个性,忽视了小学生特殊的生理与心理特点,不利于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如果教师引导有误,很容易造成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心理阴影。我国传统的小学语文教育还带有一定的封闭性,与自由开放的时代特征相悖,长期开展下去造成小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的教学尴尬。因此生活教学理论对小学语文教育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通过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的生活化调动小学生语文学习与课堂活动参与的热情与积极性。随着教学目标与生活的紧密融合,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长期的语文学习体验中积淀起语文学习的人文素养,从而实现自我道德水准的提升与改进。

(二)教学情境生活模拟化,增强语文学习生动与趣味

语文来源于生活,生活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与教学素材,生活当中处处存在语文教育。这也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提供了强有力的论证。语文来源于生活要求我们在开展语文教育时,尤其是低年级语文教育时必须做好教学情境的生活化模拟,为小学生营造真实生动的教学场景,通过再现教学场景,增强语文教学的生动性与趣味性。此外,通过教学情境的生活化模拟,可以帮助小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借助“生活的回忆”与“生活的模拟”自然地融入到小学语文学习中。语文教学中的很多知识背后是生活现象与生活场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细心观察,仔细留意就会发现生活现象、生活场景与语文学习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生活场景的模拟再现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与把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贯彻生活教育理论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实现传统课堂氛围的积极改造,用更加生动与趣味的语文教育推动语文素质教育的改革。小学语文教育中情境模拟的生活化可以借助多媒体音视频资料进行补充与完善。例如在学习《月光曲》时,可以搜集《月光曲》的相关音频资料,让学生在欣赏《月光曲》美妙旋律的基础上增强对音乐的感受与把握,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营造月光下的静谧唯美气氛,让学生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将课堂学习与生活中月光之美相结合,感受到生活与语文之间的密切关系,并在生活体验中增强对文学的把握。强趣味性与生动性,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得到了有效的调动。

(三)教学内容生活气息化,加深学生学习的情感体验

教学内容是小学语文教育的核心部分,教学内容的选取与安排直接关系着语文教育的最终成果,因此必须主动做好小学语文教育内容的布置与设计。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最主要的教学指导意义则是使得教学内容富于生活气息,通过与生活的结合实现学生情感体验的加深。语文教育具有自身特殊性,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性学科,更注重学生情感体验的升华,以情感的体验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小学语文教学承担着低年级学生价值引导的关键作用,加上低年级学生思想的不稳定性与性格气质的可塑性等特点,语文情感教学任重而道远。大量的教育调研发现,做好语文教育中的情感教学主要依靠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语文教学内容应该突破既有局限,以广阔的生活天地为背景,从自然人文生活中寻找语文教学内容的素材。小学语文教育应该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现实生活。报刊、影视、电视、网络广播及各种形式的演讲与辩论会等都可以成为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来源渠道。这些贴近生活,富于生活气息的语文教学课程资源对现有的语文课堂知识教学起到有效的补充,学生面对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对知识产生既有的熟悉感,更容易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去。此外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学生对语文内容的理解与把握更到位,他们面对的不仅仅是既定的语文教学知识,而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实践教育,其思维与动手能力得到双重提高的背后是语文情感体验的升华。例如陶行知先生给母亲买的手表需要修理,他为了增强学生对求知与探索的科学精神的情感体验与把握,带领学生观察修表的全过程,生活案例成为语文教学的有效素材。例如在学习《火烧云》时,可以选择有火烧云的天气带领学生在操场上观看火烧云,边观看边记录,对比萧红的描写,从而获取对火烧云变化多姿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好习惯。

(四)教学开展生活实践化,增强学生动手与操作能力

语文教学的开放性决定了语文教学内容的延伸性。语文教育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时间、课上内容,语文教育更应该延伸至课下的实践活动中。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理论教学与基础教学阶段,那么实践教学则是语文教学的延伸与有效补充,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辅相成,两者缺一不可。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忽视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一直被当作可有可无的辅助教学,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再次强调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将实践教学与课堂理论教学结合起来,通过有效的课堂补充,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增强学生的动手与操作能力。他所遵循的理念是打开学校这个“鸟笼”,让学生像小鸟一样自由翱翔于天空,让学生自由地感受实际生活和实践,可以说这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另一意义体现。要想做好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有效组织与开展,必须发挥教师引导作用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动手操作积极性。通过课堂的字音、字形、词语、写作等知识的系统学习,教师善于发掘发现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点,以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点为指导组织小学生课外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小学生通过书籍的阅读、活动的参与丰富语文学习,并养成自觉综合性学习的好习惯。例如在学习《钱学森》这篇文章后,小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就通过查阅资料了解钱学森的各种事迹与事件,在完成课堂基础教学后,教师可以以小学生对钱学森事迹的了解与把握开展“学习名人,走近伟人”的班级主题活动,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自己心目中的名人与伟人,讲讲喜欢名人或伟人的理由等,可以是班级演讲会,也可以是班级辩论赛,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通过每位学生的参与,让学生把握更多的名人事迹,丰富自己的语文学习视野并增强对伟人的品行认可。小学生在分享与交流的过程中明白更多的道理,学习到更多的语文知识。这样的语文实践教学活动比教师单方面的知识灌输要有效果的多,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增强主观能动性的调动,学生的实践参与能力也得到有效提升。再例如学习《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养爬山虎或者其他植物,小学生在呵护照顾植物的过程中会更容易地发现植物的点滴变化,可以引导小学生将植物的变化用文字及图片记录下来,利用集体作文课的时候进行点评分析,小学生在亲自参与植物种植及呵护的过程中,养成细心观察的好习惯。语文实践活动是语文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单纯追求语文课堂的知识性教学,对实践教学过分忽略将导致语文教学的不平衡性,也不利于小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要求我们必须做好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教学,用生活实践贯穿小学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与操作能力。

三、结束语

陶行知作为我国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其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语文教学经验,其部分教学理论对当今的小学语文教学还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其中备受社会关注的当属其生活教育理论。作为其理论的精髓,对当前的小学语文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逐渐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之一。本文在阐述生活理论的基础上,从教学目标、教学情境、教学内容及教学开展四个方面提出了生活化的尝试,明确了该理论对当今小学语文教育的指导意义,也为小学语文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

作者:岳婷婷 梁玉敏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何婷.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对高职语文教学的启示[D].上海师范大学,2012.

[2]张英云.徜徉生活:语文教学的新境界———浅谈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小学德育,2010,12:32-33.

[3]陈志祥.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提高语文教学实效性———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J].小学生作文辅导(教师适用),2012,08:51.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总结范文4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直以来,我国的教育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颇深。传统的科举考试,就是中国应试教育体制的真实写照。范进中举的故事,不仅刻画了当时人们刻薄世俗的社会风貌,更从另外一个层面描写了中国传统应试教育的问题。因此,为了有效避免教育悲剧的再次发生,笔者认为,在小学阶段伊始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远比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更加重要。但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1.主观方面。

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强调学生为主体,强调课堂教学的人本思想已经成为时代教育的基本特征。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为了迎合考试,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不惜一切实施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给学生灌输知识,让学生每天在题海中找不着北,依然是教师教学的重点。这样的教学模式,难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和考试水平,无法保障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也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这是基于教师的主观因素造成教学质量低下的因素。

2.客观方面。

从哲学的角度理解,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没有任何事物是孤立于其他事物而存在的。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亦是如此。从根本上讲,国家的教育体制和政治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教育的发展水平。当前,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同样的道理,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也会出现这些问题。从微观的角度理解,中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农村经济水平低下,很多家长外出务工,这种务工会出现很多问题,家长的长期缺席使得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应有的管理和管教,懒散、缺乏规划性,甚至出现厌学现象。这些客观因素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二、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以上,笔者简要分析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看出,在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有很多,但总结下来,主要是有主观和客观两大方面的因素。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势在必行。

1.转变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和思想的影响之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摒弃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有利于促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立足于学生的基本特点、学生的兴趣爱好,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给学生讲解一些课本的基础知识之外,还要学会融会贯通,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一些德育教育,在让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健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创新教学理念,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小学生天生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结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采取有效的激励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应当不断创新教学理念,通过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实现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提高。为了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接受能力和接受水平,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总结范文5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法;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1-299-01

俗话说“一年之际在于春,一天之际在于晨。”那么人的一生就在于小学这一阶段,想要学好语文就必须在小学时大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基础扎实才能对以后的学习有所帮助。根据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的多重教学目标,将自学讲练法、教例评析法、模拟训练法及探究发展法综合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与教学的整体优化,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及质量。那么想要学好语文基础课堂教学是关键,那要如何开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就针对课堂有效性提出以下几个策略:

一、自学讲练法

1、指导自读

在课堂上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首要,因此教师在课前备课时,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的重难点及学生的学习基础准备好自读提纲,上课后在明确教学内容及目标的基础上出示自读提纲,设疑引趣,提供线索,有趣的教学内容能让学生在自学提纲的引导下自学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在通读全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理顺层次结构,把握重点、难点,领会基本概念及原理,找出疑难问题。

2、讨论交流

学生根据教师设置的疑点以及自己在自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分组进行讨论交流,各抒已见,畅所欲言,发挥集体的智慧,互相答疑解难,对错误之处予以纠正,疏漏之处予以补充,疑难之处予以阐明,不同观点进行商榷。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训练自学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表达、应变能力。

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以平等身份参与各组讨论,仔细聆听学生的意见及见解,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并针对讨论情况进行点拨启发,活跃讨论气氛,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达到预期目标。

3、精讲释疑

在学生分组讨论之后,教师对本节课需要理解掌握的知识内容扼要予以讲解总结,并对学生的自学及讨论情况予以总结,对学生讨论中的错误观点予以纠正,模糊认识予以澄清,教师的讲解不求面面俱到,但求简明扼要、突出重点、提纲挈领、总揽全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4、检测反馈

课前,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编制好检测题,在教师精讲总结后进行检测,在检测学习效果的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深化对重点难点的理解。检测的方式灵活多样,既可以随堂提问,抽样检测,也可以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回答问题,还可以布置成课后作业,让学生课外思考完成。

二、教例评析法

评析法指选择与小学语文教学有关的实际例子,师生共同进行学习研讨、分析评价、理论联系实际,验证理论知识,学习教学方法,吸收先进经验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学习是小学语文教学法教学的难点所在,也是形成教学能力的基础环节。尽管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部分对小学语文各种课型的教学要求、一般步骤及主要教法都做了重点阐述,但仅对课本中的重点内容进行概括是不能给学生解惑的,如果学生对课本知识一知半解,这对学生只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因此,仅凭课本的文字表述而不能以实际的生动教例加以佐证,教师难教,学生难以掌握。教例评析法试图将大量的与小学语文教学有关的实例引入中师小学语文教学法的课堂,结合理论知识的学习举例验证,通过直观感受,学习间接经验,加强理论同实际的联系,弥补学生经验的不足。

三、模拟训练法

模拟训练法指教师有意识地创设与小学语文课堂相似的教学情境,运用常规与现代化教学手段,指导学生模拟教师角色进行训练,以提高师生教学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模拟训练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指导学生在模拟训练中进一步深化理论知识的学习,培养和训练学生“学会教学”的一些基本技能,使学生形成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初步能力。这种模拟训练与教育实习相比,同样具有实践性,基础性的特点,但比教育实习更及时、更灵活,同时也可促进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所谓技能,是指“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一种动作活动方式或心智活动方式,它是通过训练获得的”,教学技能是教师的职业技能,是形成教学能力的基础,也是影响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进行理论知识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师生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技能,形成基本的语文教学能力。但技能“是通过训练而获得的”,不可能从基础知识的教学中自发地形成,必须通过专门的训练才能获得,而教学技能的训练具有超前性和可模拟性的特点,因此,创设虚拟教学情境进行模拟教学训练是培养师生教学技能的有效途径。

学生在种教师扮演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更为广泛的学习到课本中的知识,而且还能对教学产生兴趣,这对课堂教学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这也能实现师生之间的双赢。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总结范文6

语文是学习和掌握各门知识的基础学科,教好语文学科实在必要。由于民族地区习惯运用自己的语言文化,造成学生汉语基础普遍较差。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在进行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学时,我们应清楚的认识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方位的去提高教学效率。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学谈谈几点思考。

一、现阶段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和进一步深深入,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有所改变,教学效率有所提高。但是,有各方面原因的影响,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依然落后,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培养,有待广大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师进一步的加强。其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教师教学观念的问题: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现如今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的教师都还没有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都依然沿用传统的“注入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认为语文教学就是让学生识字、就是基础知识训练,缺乏对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忽视了语文教学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突出,教学效率低下。其次,师资水平普遍不高:据调查,少数民族地区的师资水平低下的现状表现得相当突出。表面上看,这些教师都具有合格学历,而实际情况是多数为“民转公”教师,然后通过“函授”等方式取得的学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体现出来的是并不符合小学语文教师的要求,如上课不用普通话、知识积累欠缺等。最后,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习惯使用的母语与汉语差异极大。他们在语文的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很多,而少数民族学生使用的语文教材是汉语(而并非母语),因此在日常教学中这些学生学起来就非常吃力。各方面原因的综合制约,使得我们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一直得不到提高,新课程改革得不到有效的落实实施。

二、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

1、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早已不能满足现阶段培养人才的需求。因此,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要彻底摆脱贫穷落后,就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而要发展教育事业,首先得积极的更新教学理念。为此,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积极的学习课程改革指导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教学思想,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实施语文教育,建立正确的教师评估机制,彻底消除“低年级语文谁都能教”的偏见,让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的语文教育正常有序地开展起来,把欢乐和美的感受还给孩子们,让每一个孩子确实拥有接受语文教育的权利。此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也是提高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为此,首先,应该有效合理地利用现有师资,要充分发挥现有师资的长处。其次,可以加大对语文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力度,提高语文教师素质。只有这样,教学观念得到及时的更新,师资资源得到及时的组建,我们的教学效率才会得到不断的提高。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爱因斯担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才会主动的进行语文学习。从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强迫学生学习,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是不会保留在记忆里的。如果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就会表现出主动、积极和自觉,学习时轻松愉快,不会造成心理上沉重的负担,学习效率自然会高。因此,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在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组建师资队伍的同时,我们还应极其注重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积极的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去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快乐自主的投入到学习中来,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有许多,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中,在教学的一开始时通过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最有效的。为此,教学中,我们教师合理运用“引用导入法、活动导入法、情境导入法、民族地区特色文化导入法”等各种趣味导入模式,争取在教学的一开始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3、普及普通话,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